活動方案是指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設計的一系列活動安排和計劃。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優秀的活動方案,供參考和學習。
為了進一步拓展“數學研修共同體”的活動模式,探索更加優化的符合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共同體”中學員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員們的教學質量,根據“共同體”中輔導老師即紅山區數學教研員江老師的安排,本學期組織并積極開展了“換班上課”和“名師示范”的聽評課教研活動。 第一位出課學員為四中孫麗敏老師,她在實驗中學許麗麗老師的任教班級上課。這次活動前,江老師在微信朋友圈和紅山區數學教師qq群做了“廣而告之”,未等上課就吸引了“共同體”外的很多教師“吐槽”?;顒赢斕?,在座聽課的四中、實驗數學教師眾多,領導們也紛紛前來,為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而主講的孫老師準備相當充分,使得本次聽課、評課活動成功突顯了其主體所在。
首先充分的展示了學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水平,在課堂上展示了教師的風采。孫老師精神面貌很好,基本功扎實,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讓學生說,讓學生想,讓學生講。并適時對高三學生進行了考前心理輔導,做到了數學教學與學生心理活動相融合。板書也規范公正,這樣的課是讓學生學著快樂且學過不忘的課。 第二,顯示了紅山區數學組的凝聚力和團結精神。有些老師寧愿調課也要參加本次聽、評課活動,一是為了汲取他人長處,二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借鑒,同時也通過評課給授課教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1
第三,顯示了數學組教師在評課方面的功力。評課不僅可以給上課的老師,聽課的老師以反思與啟發,更能促進評課者的教學能力,然而教師們平時較多關注的是“上課”、“說課”,討論“好課”的標準,探討“好課”的設計與落實,而較少的把視點聚焦于“評課”方面,“研修共同體”的年輕教師反映不會評課,不知從哪方面去評價一節數學課。針對這種情況,江老師在教師間的相互評課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與嘗試。
此次評課的過程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老師們開誠布公,認真細致?,F將一部分評課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總結如下:
1.王志香老師認為,孫老師聲音清晰,語調沉穩,教態自然,贊同高三復習課中,一題多解能夠拓展學生的思路。但覺得孫老師在講“齊次式”問題時應指出“齊次式”是什么,看什么。
2.何穎老師認為,孫老師這節課容量大,講得細致??隙藢O老師的一個亮點,把前面幾個求三角形角的小題搖身一變成的各省廳歷年高考題的縮影,讓學生感到高考并不是遙不可及。
3.許麗麗老師也肯定了一題多解在數學解題的重要性,同時建議各位老師在換班上課時,不要使用對自己學生總結的“順口溜”,例如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形象記憶為“子隨母不隨”,可是當時上課的學生集體發懵。
4.劉宏飛老師對一題多解提出疑問,認為“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對于學生來說最優解就是他能想出的第一種方法。
5.許勇老師認為孫老師的選題過大,高考中涉及到的三角函數的 2
所有問題都講到了,所有知識點都復習了,出發點是好的,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系統性??墒菦]有了重點難點之分,建議知識點細化,各個擊破。
6.任璐老師認為課前復習三角恒等變換沒有必要,而且,學生沒有理解教師的意圖,開始就造成了1分鐘左右的“冷場”,學生沒有進入輕松狀態。
各位老師的發言過程,并非做報告似的依次進行,而是座談會似的共同研討。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例如“一題多解”的講解模式有多大價值,老師討論很多回合,才達成共識,簡單的題不要浪費時間,但是針對典型例題,確實需要給出不同解法,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選擇自己的最優解法。再例如,sin2a=sin2b。教理科的老師認為不是難點,而教文科的老師認為此處須強調。
第四,展示了老師的反思水平。有人說過,沒有反思的教學是難以提高的。授課的孫老師在各位老師評課后,主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各位環節進行反思,抓住亮點,發現問題,反思失誤。
聽、評課活動進行了4個小時,圓滿結束。期間江老師不時給各位老師的精彩發言點贊,充分肯定了全組老師對待工作的嚴謹態度,同時希望數學老師們讓學生體會“智慧數學”的同時,自己也要“享受數學”。在教學教研各個領域中,數學組的老師始終以人格與智慧鑄造了一個團結奮進、充滿活力的群體形象,構建了一道道亮麗的教學風景線。
3
按照區教研室安排,我校作為北塘實驗小學“校本研修共同體”成員校,積極參與共同體活動,師生反響強烈?,F將各項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研修共同體活動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本學年,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關于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和《xx縣中小學教學常規》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縣局提出的“創強,提質,改課堂”的思路作為工作指南,繼續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堅持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提升教師群體專業化水平為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堅持“先學后教,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原則推進有效教學系列活動。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自我提升。
突出一個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抓住兩個重點:一是以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為重點,二是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為重點。
強化“三項研究”:一是加強對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研究;二是加強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三是加強小專題研究。
(一)抓好“課程方案”的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全面落實課程計劃。開齊、上足、教好新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各類課程,加強對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等學科的教學研究,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育健康標準》,確保學生一日不少于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2、落實好地方課程的開設與管理,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
3、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落實“培優轉差”配套措施。關注中層生,不斷壯大優秀生群體,力爭不讓每一名學生掉隊。
4、著眼學生素質,抓好養成教育。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有效方法和良好習慣。
(二)抓好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抓好制度建立和完善,優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做到制度制訂科學民主、措施有力,制度落實到位、執行嚴格,教學管理務實高效。
2、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狠抓以質量為本、質量立校意識的提升。一切工作務必服從和服務于教學,把教學工作做精、做細、做實、做優。
3、加大對教學檢查評估力度。根據學校教師教育教學考核細則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4、強化質量意識,認真做好階段性檢測,及教學質量分析,逐步規范學生作業,教師批改等常規性工作,探索新課改下的評價改革。
(三)抓好教學常規,規范教學行為。
1、計劃重落實。要認真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杜絕假、大、空。突出抓好計劃的落實,力戒流于形式。
2、課標重解讀。加強對課程標準的學習與解讀,把“目標要求”熟記領悟,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3、教材重研讀。引導教師認真研讀教材,明確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材中如何體現,準確把握編者意圖,深挖教材、用好教材、合理開發教學資源。
4、備課重實效。備課要準確定位學生、定位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方法、定位學法指導。教學設計的撰寫做到“書寫整潔、眉目清晰、環節詳實、進度超前、著眼反思”。
5、課堂重效益。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著力構建高效課堂,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6、作業重規范。今學期重點是規范作業的格式,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各科作業格式規范、書寫工整。作業要精選精編,認真批改,講評到位,做到精選、精練、精批、精評。
7、常規檢查重指導。繼續落實常規資料抽查制、月量化制。各校要主動開展有關教學常規落實方面的自查自糾、整改提高。
(四)抓好教學研究、教育科研,提高研究實效。
1、繼續落實好學校校本教研工作。透過教師個人反思、同伴互助、教研人員的專業引領等形式,開展好教研活動、理論學習活動,扎實推進校本教研。
2、縣兼職教研員和各學科帶頭人,發揮以點帶面的正效應,全面提高我鎮師資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本年度將開展送教活動、示范課、外出學習等活動。
3、開展“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研究活動,用心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引進“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以中心小學本部和羅小的數學科作為試點科目,以點帶面輻射到各學科和各村小學。
4、加強教研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學校教研組織建設,定期組織中心教研員和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外地先進教研經驗,深入學校,服務基層一線教師。充分發揮教研職能,促進我鎮教研工作再提高。
6、繼續深入開展教研“同課異構”活動(第七周)。加強教師教學交流;找出差距,推介優秀教師的教學工作經驗。
7、鼓勵教師用心參加各種類型的競賽,并要求有好的名次,論文要有5―6篇以上獲獎;六年級小畢考“一分兩率”力達縣平均水平;其他各年級的調研抽測和競賽有新的突破,站回自己應站的位置。
(二)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認真開展"課堂教學效率年"活動,校際間組織聽評課,匯報與交流,積極展開課堂效率研究,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和業務水平。
(三)通過精心策劃"綠蔭文化講壇活動",使共同體學校教師在藝術和文化的高雅氛圍中傾聽、交流、研討,產生濃厚的文化向往,共同提高文化素質,體現校際合作交流的全員性。
(四)共同體各學校承擔了《教師博客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必定會有新的研究成果呈現,當然,也會有新的困惑,共同體學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校際間的`學習與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共同發展。
(五)調整共同體建設組織機構后,更加注重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機制。做到規范化、科學化,保證活動的有效落實,同時協調和管理校際間的合作交流活動,加深了教師之間的友誼,提高教師的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了聯動的氛圍,為今后全方位、深層次的互助、學習打下基礎。
(一)動員部署階段(3月20日之前)。制定共同體活動方案及具體實施措施,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扎實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項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全面實施階段(4月1日至12月10日)。根據本方案提出的要求,按照《共同體實施方案的要求》,全面組織開展"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工程"的各項工作,落實責任,落到實處,并逐步健全各項制度,探索建立師培工作長效機制。
(三)總結提高階段(12月10日之后)。對共同體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總結,對好的經驗、做法要樹立典型積極推廣應用,更好地鞏固活動成果。
(一)提高思想認識。要進一步提高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認識,增強主動意識、學習意識、責任意識,在思想上更加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在行動上更加自覺地抓好專業素質的培訓,在工作上更加扎實地落實活動的要求。
(二)狠抓工作落實。緊密圍繞共同體活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各校的實際,認真研究完善2010年工作思路和措施,改進作風,狠抓落實。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依據學校教師培養規劃,結合我校教師實際情況,特制定天景山小學青年教師共同體研修方案。
放眼發展,立足實際,促進廣大教師在教育觀念、教育技術、教學能力、教學水平、教學研究等方面不斷提升;開辟資源,創造條件,搭建廣大教師學習、研究、探討、交流、合作、互助的平臺。
(一)研修時間:
研修班時間安排為一年,利用每周四放學后活動一個半小時。
(二)研修形式:
研修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范式。集中學習的培訓方式包括:專題講座、小組合作、沙龍研討、教學實踐等。
(三)研修人員:
以工作五年內青年教師為主體(鼓勵或要求其他老師參加),
(四)研修管理:
以年段實行分組管理。由年級牽頭按低中高建立3個小隊(推選小隊長進行統籌及活動記錄)。
(五)研修策略:。
1.采取主體參與的策略。
充分調動青年教師的主體參與意識,讓教師主動積極參與培訓,搭建互動平臺,在專家名師講座以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專家與黨員互動交流,共同探討、研究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營造主體、平等參與的氛圍。
2.采用案例研究的策略。
研究名家經典課堂教學案例,讓教師真切感受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研究優秀教育文章,讓教師切實體會教育表達的學術價值。
3.采用比較研究的策略。
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讓教師建構不同的課堂,在比較中尋找自己的優勢,互相借鑒、學習、提高。
4.采用主動建構的策略。
在聆聽專家報告的基礎上,引導教師學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找準自己的研究方向。
5.采用合作探究的策略。
在研修班的學習中開展合作探究,對教學中的熱點或難點問題共同研究探討,人人上課,人人寫文,共同成長。
(六)研修內容:
由相關處室設置研修內容――教導處:集體備課、教學研究;教科室:沙龍研討、寫作交流;教育技術室:教育技術培訓;德育處、年段:學生管理、讀書交流。
為做好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工作,市教體局結合家校共育工作實際,決定開展“家校聯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充分發揮全市班主任在家校社溝通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利用“兩個平臺”(鄂爾多斯市德育工作平臺和鄂爾多斯市網上家長學校平臺)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家校聯動活動,不斷加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把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和引領家長熟知學習了解國家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政策、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達到思想上的高度統一,不折不扣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
(一)實施對象。
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體師生、家長。
(二)實施步驟。
活動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引領階段(20xx年春季學期開學前)。
1、20xx年2月中旬前,在鄂爾多斯市網上家長學校首頁信息版塊設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活動”專欄,圍繞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面向全市39萬名家長開展政策解讀、法律法規宣傳,廣大師生、家長可通過網上家長學校平臺首頁底部菜單欄進入班級消息界面,查看對應的活動及通知,并在學習完成后進行交流分享。班主任通過鄂爾多斯網上家長學校班主任管理端口進入到“班級消息”界面,及時掌握每日家長學習及答疑解惑情況。
2、圍繞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大力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養德靜以修身”活動。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將理性消費、文明餐桌、綠色環保、妙用壓歲錢、適量運動、筆墨書香等內容貫穿于假期生活之中。增強師生、家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
3、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你我同行”社會實踐活動。以鄂爾多斯市網上家長學校為載體,通過“課、題、練”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全市學生、家長共同開展系列實踐活動?!罢n”是指通過網上家長學校直播平臺,集中開展在線直播講座,重點介紹垃圾分類的內容及意義、如何做好垃圾分類以及怎樣帶著孩子一起做好垃圾分類?!邦}”是指在網上家長學校上開展有獎答題活動,答題活動鼓勵家長和學生共同答題,對參與“垃圾分類專項答題”的家長,按照得分成績給予對應的積分獎勵?!熬殹笔侵讣议L按照直播視頻中的內容,與孩子一同完成垃圾分類的日常工作,并鼓勵家長把家庭中的過程性記錄分享到網上家長學?;顒咏缑?。
第二階段廣泛實踐階段(20xx年春季學期、暑假期間、秋季學期)。
4、抓住“開學第一課”、“七一建黨日”、“國慶節”、“12、4憲法宣傳日”等重要節點,深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國旗下講話”、“我和祖國共成長”、“主題班隊會”、“多元育人整合課”、“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生涯規劃”、“夢想課堂”、“溫馨教室”、“爭做先鋒”、“主題家長會”、“傳承紅色基因追尋紅色印記研學實踐教育”等多種渠道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教育內容,幫助引導學生筑牢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基。
5、統籌做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落細“石榴籽”民族團結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學校間的教育教研、一對一結對幫扶和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和班級專題家庭教育講座等活動,開展“手拉手、心連心,促團結、促和諧”活動,切實維護民族團結,扎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全市教育體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評選表彰工作,樹立典型,引領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
6、建立家校共育問題清單。圍繞鄂爾多斯新家庭教育網上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大講堂工作,在收集家長意見的基礎上,及時了解學生、家長思想動態,充分考慮家庭教育需求,側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分主題、有計劃地開展20期新家庭教育大講堂。同時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多種渠道面向家長答疑解難、消除顧慮。
7、充分發揮環境育人作用。統一營造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校園文化氛圍,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一校一世界”的校園文化陣地,充分挖掘校園文化的育人內涵,重點加強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使“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理念深入全體師生、家長心中。
8、注重挖掘典型、模范引領。利用鄂爾多斯市德育平臺教育信息化優勢,發揮班主任連接家長和學生的關鍵橋梁作用。在德育平臺“貼吧交流”界面通過書信訪、網絡訪、上門走訪、電話訪等與多種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對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典型做法進行分享交流。創建“講好身邊教育故事”專欄,充分發掘基層一線先進事跡、優秀家庭、模范榜樣,經旗區、市直屬學校審核后推薦上報,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引導全體家長支持、參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的開展。
9、進一步提高班主任隊伍德育領導能力。依托鄂爾多斯市班主任研修室帶動旗區級、校級班主任研修室的廣泛建立,充分發揮“三級”班主任研修室的`引領輻射功能,對在全市班主任帶頭人、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溫馨教室評比中成績突出的300名種子班主任,開展為期1年的示范性、常態化培訓,引領提升校級、旗區級、市級全體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培養打造政治上有方向、肩膀上有責任、心中有愛心、腳下有力量的專業化班主任隊伍。
10、開展精準結對幫扶活動。結合鄂爾多斯市家校共育實際,利用寒暑假期、周末精準開展家訪宣講活動。依托鄂爾多斯市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委會,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的局長、校長、幼兒園園長、中小學幼兒園德育主任、年級主任、班主任、德育教師為主體,專家學者和優秀家長共同參與,專兼職相結合的“鄂爾多斯市德育講師巡講團”,組織開展精準結對共建,動員和組織巡講團成員深入到農村牧區,走進牧民家庭、特殊情況家庭開展一對一幫扶家訪和宣傳工作,將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和家校共育緊密結合起來。
11、統籌協調各類社會資源單位,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積極協調宣傳部、文明辦、婦聯、團委、民政局,發揮青少年活動中心、鄉村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社區家庭服務之家、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等公共服務陣地作用,于20xx年內開展1—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推廣階段(20xx年底,長期堅持)。
12、組織開展“家校聯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總結工作,將大力挖掘在家校聯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作為生動的教育教材進入德育課堂、家庭教育講堂。發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中家校社融合建立的網絡育人作用,利用德育工作管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立德樹人工作,達成師生、家長思想的高度統一,堅定不移推行使用三科統編教材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政策。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旗區教體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把本次活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嚴守政治紀律,嚴格管理意識形態教育陣地。各旗區教體局要切實擔負起牽頭抓總職責,統籌指導各學校開展相關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的積極性,確?;顒釉鷮嵱行ч_展。
2、豐富活動內涵。各旗區教體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參照方案要求,結合旗區(學校)實際情況,將此項工作與日常家校社聯動工作有機結合、共同推進。
3、加大宣傳力度。各旗區,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大此項工作的宣傳報道力度,充分利用鄂爾多斯市德育平臺教育信息化優勢,發揮班主任連接家長和學生的關鍵橋梁作用,在德育平臺“貼吧交流”界面將開展“家校聯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典型做法、模范人物等展示交流工作。
4、做好工作報送?;顒悠陂g采取信息“每日一了解,每三天一上報、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的工作制度。各旗區教體局、市直屬各學校要嚴格按照信息報送工作機制將本旗區、本學校工作開展情況總結(數據充分、圖文并茂)報送至市教體局德育科。
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發展之本。教育部中小學課改專家劉堅曾講:“新課程改革,成在教師,敗在教師?!苯處熥陨硭刭|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教育對象的成長發展,其作用不可估量。對于學校來說,教師專業發展將是永遠值得研究的課題。學校教師群體特殊的結構層次決定青年教師的培養、骨干教師的提升面廣量大、任重道遠,必須依托更加有效、更加迅捷的平臺。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職業道德、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品質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即由一名專業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或教育家型教師的發展過程。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都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高度關注,界定了其內涵,指出了讀書、培訓、集體備課、教學反思等一些有效的策略。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明確教師專業標準來突顯教師職業的專業性、推進教師專業化進程,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提高教師質量的共同戰略,中國也不例外。20xx年,《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正式頒布,它是引領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研修共同體是指在教師繼續教育中,承擔研修任務的組織、個人相互合作、交流協作的一種研修方式。它強調共同信念和愿景,強調各個成員分享各自的見解與信息,相互協作、承擔責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動。
基于《教師專業標準》的研修共同體,是對傳統的“師徒結對”形式的繼承與創新。傳統的師徒結對活動,側重于單向的傳輸與接受,師傅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徒弟沒有選擇地吸收師傅的所有特點,這其中有積極的因素也會有消極的因素。新老教師生活態度的不同、教學年齡的差異、知識能力的差異等使得青藍工程的推進不能深入,青出于藍卻不能勝于藍,老教師也無法突破發展的瓶頸,實現自身的超越。研修共同體項目著眼于共同體的全員發展,全面發展,并希望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形成星火燎原之勢。通過項目的推行,引領骨干教師突破瓶頸,實現再度發展;帶動青年教師步入成長快車道,實現快速成長;以點帶面,推動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增強教師隊伍的綜合實力。
主要創新點有四:
1.突出共同體成員的合作交流、整體發展,共同發展是重點。
2.創新研修共同體的發展目標,突出教師專業發展。傳統的師徒結對只在班主任工作、課堂教學方面以老帶新,而本課題要在專業水平方面整體提高。學校的備課組側重教學設計的研究,教研組側重于學科建設,本課題只想教師的專業發展。
3.突出研修共同體的多維化、多層次的組織形式,目標指向各層次教師。
4.突出研修共同體的靈活多樣的運作機制,不局限于校內,不局限于實體,突破學科、突破學校、借助網絡平臺。
1、豐富教師專業知識。教師專業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必備的專業性知識,是教師成為專業人員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的專業信念和專業能力的基礎?!秾I標準》對小學教師專業知識從小學生發展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和通識性知識四個領域作了基本要求。年輕教師在專業知識的儲備上存在不平衡現象,部分老師由于學習經歷等的影響,專業知識比較欠缺,尤其是學科知識的欠缺,影響了他們在學科專業方面的發展。構建研修共同體,以期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學科知識的儲備。
2、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的教學技能直接關系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秾I標準》對小學教師專業能力從“教育教學設計”“組織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五個方面進行解讀與規定。構建研修共同體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旨在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設計的能力、組織與實施的能力、激勵與評價的能力。
3、提高教師德育工作能力。所謂德育能力,是指教師運用個人的努力和全部知識、經驗和個人威望,把握、引導和控制所有影響學生品德發展的因素,使之朝向德育目標的個性心理特征。構建研修共同體旨在提高教師通用德育能力、主題德育能力、學科德育能力三方面的德育能力。
4、提高教師科研水平。所謂教育科研,是指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和問題,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創造性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小學教育科研是小學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是對小學教育規律的探索和把握。構建研修共同體,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并能夠針對問題獲取信息,將問題轉化為課題開展研究,從而能夠解決問題,改善實際行為。
5、提高教師參與課程建設能力。通過研修共同體的構建提升教師參與課程建設能力。使教師能對課程理念形成個性化的詮釋、對課程目標達成形象化的建構、對課程資源建立全面系統的認知、對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重建。
1、構建研修共同體,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可以從小學生發展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和通識性知識四個領域提高。組織教師開展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的繼續學習,尤其是加強學科知識的學習培訓。重點組織對相應學科全套教材的通讀學習和《課程標準》及《解讀》的系統學習,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
2、構建研修共同體,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加強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錘煉,包括傳統的三字一話基本功,以及信息技術、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
杜絕照搬網上教案及一些購買的現成教案當作教學設計,加強以強調學生學情為基礎的.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
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實施與組織能力,強調在教學中能夠運用啟發式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能夠有效運用小組合作與討論、探究式學習學習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運用評價策略,技法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3、構建研修共同體,提高教師德育工作能力。
充分挖掘學科的人文價值,在學科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
學習班級管理和德育活動的經驗與做法,建立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提高日常德育的有效性。
組織開展主題德育活動,提高德育針對性,強化教師主題德育工作的能力。
4、構建研修共同體,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組織專題式教研活動,圍繞主題進行研討。
外派專題培訓,通過培訓撰寫反思心得,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積極參與各級課題研究,承擔相應的課題研究工作,并能將研究成果撰寫成文。
5、構建研修共同體,提高教師參與課程建設能力。
學習課程理論,指導課程實踐。在課程目標的指引下積極探索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并認真實施。
(一)雙向考察期(9月份前三周)
研修共同體的組建首先要緣于共同的志向和愿望。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對于學校來說,也不了解教師的特長興趣、能力愛好、態度熱情。盲目地為教師組建共同體顯得比較草率,因此,規定9月份為共同體組建考察期。
1.舉行教師座談會,確立主題,圍繞主題共同發言,創造機會,增進彼此的了解。
2.考察期內,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名單全校公示。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隨時對新教師公開,青年教師的工作狀況也都在骨干教師的觀察范圍。
(二)組建共同體(9月份第四周)
1.在前期考察的基礎上,學校舉辦組建儀式,組建共同體。骨干教師擬定共同體成長計劃,招募志同道合的教師參與共同體的發展。教師發表成長愿望,選擇適合自己的共同體。
2.雙方在校園網上進行雙向選擇,建立研修共同體。共同體的組建體現多維、多渠道、多方式。
3.簽署共同體發展協議。
4.修改制定共同體的發展計劃。
(三)共同體發展期
共同體組建成功后,各共同體便按照計劃進入共同體發展期。
1.內部活動加壓。
各共同體在日常教學中的互助互學活動,如每周的隨堂課、反思日記、輔導小記、基本功大家練等個性化活動。
2.外部活動促進。
研修共同體通過各自量身打造的內部活動達成各自預期的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校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加以促進,或提供展示的平臺,或創設學習的機會,或引進競爭的機制。各共同體通過一次次的鍛煉,不斷凝聚著團隊力量。
(1)教學反思大家寫。
我們規定所有研修共同體成員撰寫成長日記,或教學心得,或成長反思。骨干教師撰寫輔導手記,記錄共同體活動中的體驗。通過不斷的反思與交流,認識發展的狀況,認清努力的方向。
(2)專家指導,名師引領。學校不定期邀請專家來校開展學術報告,讓共同體了解最新的教研動向和最新的教學理念。組織普通學員和特級教師面對面交流;鼓勵工作室成員積極參加論壇活動,就學科教學中的熱點與敏感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3)同臺競技教藝活動。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的現狀,決定了課堂是教師、課程和學生這三大要素之間交互作用的主場所,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聚焦課堂,是各共同體創新教研活動方式,豐富教研內容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共同體歷時一年之后,我們會集中組織開展全體成員的教藝競技活動,這是共同體活動中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次活動,是對共同體實力的一次全面檢閱。
(四)共同體實力測試
每學期結束,根據共同體發展情況進行實力測試。內容包括平時成績60%和學期成績40%。
平時成績含內部成長活動20%和外部發展活動40%。內部成長活動成績主要查看雙方聽課記錄,反思筆記,輔導手記等資料,召開研修共同體實施研討會,交流經驗、總結成果,實施民主測評。
學期成績為共同體實力測試結果。
(五)項目標兵體的評選
根據實力測試綜合成績,評選研修共同體“項目標兵體”,享受榮譽及物質獎勵。項目標兵體的成員在學期教學工作考核中晉升一個等級。
為了更好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孩子心中扎根綻放。同時,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和提高中小學生民族團結意識,構建和諧校園,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擬定以下活動方案。
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牢固樹立“五個認同”的思想,打牢中華民族共同思想基礎,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建活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宗教和諧,促進社會發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種民族團結之花。
9月1日——9月30日。
(一)輿論宣傳(責任人:汪夢君)。
充分發揮各宣傳陣地的教育作用,利用小廣播、宣傳欄等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并在校園電子屏幕上打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種民族團結之花”等標語口號,在校園內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二)開展“六個一”主題教育活動(所有資料9月30日以前請上傳班主任qq群指定相冊“20xx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宣傳月”)。
1、唱一首民族團結歌曲。組織一年級學生學唱民族歌曲(各民族的都可以),教育小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熱愛生活。(小視頻,可利用班會全班合唱)。
2、參觀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年級學生利用中秋假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照片,節假日由家長帶領,每班一張)。
3、講一個民族團結故事。要求三年級學生觀看民族團結教育電教片,進一步提高師生共同關注民族團結、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然后說說自己知道的少數民族優秀人物事跡。(小視頻,每班一個)。
4、召開一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題班會。四年級學生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的方式,統一思想,樹立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理念,使學生懂得各民族之間互相尊重、平等、和諧相處。(照片,每班一張)。
5、寫一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題作文。五年級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題主題的作文比賽,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激發學生讀書和寫作的興趣。(電子稿或作文照片,每班一篇)。
6、辦一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題黑板報。六年級發動全體師生參與,組織安排班級利用黑板報大力宣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把民族團結教育融入到校園中。在班主任的引導下,發揮各自優點,做到主題突出,內容充實,形式活潑,圖文并茂,將自己的書畫展示在黑板報設計中。(照片,每班一張)。
1、各班級班主任要高度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認真開展好這次活動。
2、在開展活動同時,各班級要做好拍照宣傳。
3、各項活動負責人要注意收集整理活動資料,上交德育處,德育處負責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并上報資料到教育局。
根據石嘴山市惠農區教育體育局20xx年“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工作安排,李少梅思政名師工作室在學校黨支部的統籌安排下,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宣講活動。
20xx年9月7日。
六年級全體學生。
主題班會。
主題宣講課件。
六年級班主任利用道德與法治課程或者主題班會課,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利用名師工作室準備的宣講課件,對學生進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宣講活動。
宣講活動分四部分:
一、看一段視頻。通過視頻引導學生通過“每日一講”的政治理論系列講述,了解什么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講一個故事。老師或者學生講述一個關于民族團結的故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
三、誦一段詩歌。學生通過誦讀詩文,感受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情厚誼。
四、唱一首歌曲。通過齊唱《愛我中華》,增強學生對對偉大祖國高度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本次“校本研修”活動是以教師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困惑和問題為研究對象,教師自身為研究問題的主體,在學習理論,借鑒經驗的基礎上,尋找策略,優化教學行為的一次研究活動。主要是解決教師各自在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是一次在開放情境中,自己確定研究方法,自主地開展研究,通過多種渠道主動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并加以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新穎的校本教研活動。
一、本次研修課題確立的原則:
1.從學校出發,解決學校和教師面臨的問題研訓。
2.學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研修機構與校本研訓是指導與合作的關系。
3.它既滿足教師的需要,也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兩者有機協調和統一。校本教材具有實用性,讓學生了解本地與科學內容的信息及發展趨勢。
4.這調動了教師再學習再創造的激情,有助于教學科研能力的提高。
5.它應該與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緊密聯系。
二、本次研修課題問題的提出及研修目標。
1、問題提出:
為了滿足教師在數字化校園環境下進行教學的需要,上級為我校配發了多臺多功能觸摸一體機,通過教師訪談,常態課調查,發現困擾教師的問題——教師使用多功能觸摸一體機的熱情高,但是缺乏技術支持和理論支撐,使用起來還不夠得心應手。根據教學發展需要及我校教師實際情況,我校決定把《多功能觸摸一體機與各科教學整合》作為本次校本研修活動的主要內容。在本次研修活動中,學校不包攬一切,要把自己放在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的位置,尊重教師個體的發展愿望,創設一切便利條件,充分發揮教師個體創造力和教師群體合作力,并憑借著群體間持續不斷的互動學習與實踐,使教師個體價值與學校群體績效得以最大限度的顯現。
2、研修目標:
通過技術培訓和實踐操作、課堂應用的形式,提升教師運用多功能觸摸一體機的技術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
活動一:收集教師急需解決的應用技術難題時間安排:
研修形式:各教研組收集教師在平時應用多功能觸摸一體機進行教學活動時所遇到的操作疑難問題,進行適當的整理,以教研組為單位,統一以書面形式反映給負責技術支持的李娜老師。
預期成果:把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按輕重緩急排序,建立檔案負責人:李娜。
活動二:由信息技術骨干教師進行技術培訓,解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參訓者實際操作、演練。
一、兩個問題,講解與操作演練相結合培訓者:李娜。
研修形式:觀摩課、自我反思、觀課議課、案例分析活動要求。
1、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研修活動。
2、要圍繞研修專題研討,避免就課評課或脫離專題。依據觀察量表等技術手段進行科學分析。
3、組長要善于引導教師激發質疑,有學理得、的追蹤與交鋒。
活動六:積極參與多功能觸摸一體機與各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時間安排:三年左右。
3研修方式:專業引領下,同伴互助式的課題研究。
陳相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務處。
2016年11月1日。
活動目的 1 、通過校本研修活動,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傳統到教學方式,從以往的語文教學過分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到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勤于動手、樂于探究。
2 、借鑒他人課堂教學設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使課堂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3 、通過活動,加快我校培養青年教師的步伐,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使使所有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教師和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活 動 流
程 一、研究內容:共同探討語文新課程怎樣進行教學設計,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梢詮囊韵聨追矫孢M行:
第一層次:看教學目標、教學結構、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是否體現了三維性;是否準確,主要看能否體現“學情”,把握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
2、教學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學生在課上是否有足夠
的讀書時間、思考時間。
第二層次:看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主要看教師是否在課堂上能準確地把握教材,敢于對教材進行大膽取舍。
2、教師地教法是否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引起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讓學習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同時看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能否根據學生的表現改變原來的教法。
3、教學手段的使用對課堂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
二、活動時間及形式:
(1)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
(2)分散時間進行個人備課、上課活動。每周二下午共同研討。
四、參與人員:
枝柘坪中學全體語文教師
五、具體做法:
(一)集體備課
根據我校班級少、同頭班級少的實際情況,建立“學科組”集體備課制度。學科組在研修組長的帶領下,在規定時間內每人各備一個指定內容的教案,再利用每周二集體教研的時間集體備課,大家在一起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組合成一篇課例。
(二)課堂實踐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研組的每個成員均用這篇課例上課。待第一位教師上課后,老師們針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策略、教學手段、教學效果進行集體評課,反思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形成二次教學設計,使下一位上課教師彌補教學遺憾,這樣及時有效地把實踐總結再應用于實踐,實行“跟進式研究”,使老師們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通過互動研討使教師們對教材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心中有了明確的教學思路。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成長了很多。更方便我以后的教學工作,能讓孩子們更有興趣的學習。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長進,我以在培訓期間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針對生物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方法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并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并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4、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后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培養發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有老師說,好學才能博學,博學才能讓教學生動有意義。一個教師的認知背景是怎樣的,他的學生的能力就是怎樣的。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認知背景,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歡。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
希望能得到導師的指導,助我成長!
以校本研修工作精神為指導,提高師德水平、發展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為目標,不斷轉變教育觀念,落實教育行為,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突破口,加強學習、反思,提高“主動、有效”課堂,促進幼兒園保教工作質量。
二、總體思路。
1、成立園本研修領導小組帶領全體教師根據本園研究重點,結合區教育學院師訓工作設定的三大領域,及教師實施新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制定切合本園實際的研修框架、研修項目、目標、內容、形式和評價方式等。
2、堅持教、研、訓融為一體的原則,將園本研修作為提升本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提高幼兒園整體水平的一個重要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并以此推進我園師資隊伍建設和園本教研質量的提高。
三、課程設置將校本教研活動,作為幼兒園基礎性學習實踐課程的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將教師參加幼兒園校本教研的學習實踐情況,作為三大領域中各科目學習內容的考察依據,從教師每學期參加校本教研活動的出勤情況、學習態度、提問、討論發言的積極性,參與實踐交流的主動性以及失效性等方面定出相應的學分標準,進行評價。同時根據我園的三年發展規劃,初步確立我們幼兒園教師基礎性實踐課程培訓的內容。結合師訓工作現定為:
育德能力領域——幼兒園主題學習活動中德育的滲透與實施(全體教師)。
a、課程目標:
在全面實施推進二期課改的背景下,根據《綱要》、《指南》和《兩綱》的要求,結合德育培養工作的特點,努力提升園本教師設計、組織實施相關主題德育活動的專業實踐能力。
b、研修對象:全體幼兒園教師。
c、課程內容與課程時間:1、學習《綱要》、《指南》和《兩綱》有關德育教育的要求和方法,熟悉各年齡階段的德育要求。
2、設計、組織與實施在學習主題活動活動背景下的各種形式的幼兒園德育活動。
3、幼兒園有效利用家長和社區資源的方法和策略。d、活動形態:
1、以自學為主,級組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有關文件的學習。2、以班級和級組共同商討為基礎,在每個主題活動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設計1-2個有特色的德育活動。
3、活動力求以親子活動、走進社區活動等形式進行。4、以實景觀摩的形式開展級組間的展示與交流活動。e、研修過程:1、第一階段:
1)組織教師結合暑期的全員培訓活動,對《綱要》、《指南》和《兩綱》中的德育要求進行自學和級組學習。
2)全體教師了解、熟悉幼兒園教師組織實施德育活動的學分認定方案和評價標準進行討論。
2、第二階段:
1)將德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落實在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要求每個班級在主題活動過程中設計1-2個德育活動。
2)骨干教師帶頭展示交流,通過觀摩和討論為老師積累相關的有益經驗。
3)組織“有效德育活動”的標準討論,修訂完善評價標準試行稿。3、第三階段:
1)全園各班組織實施在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德育活動,把其納入小教研組討論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過程中。
2)積累利用家長資源與社區資源的經驗與課例。
3)每班輪流進行實踐活動的展示交流,以小教研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完善。
4)積累相關的資料,如:案例、反思、教案等。4、第四階段:
1)各班展示交流一個德育學習活動的課例。2)以級組為單位,進行經驗總結與交流。f、學習結果呈現方式:
1、每位教師組織策劃一次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德育活動。
2、積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德育活動的經驗與策略。
3、以級組為單位,每個教師分工合作,進行經驗總結與交流。g、評價要點:
采用自評、互評和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師實施德育活動加以評價確立學分。
1、專業精神——教師在組織策劃活動時所體現的一種樂于思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積極態度和職業風范。
2、專業能力——教師組織策劃和落實活動的失效性、分析能力以及社區家長資源充分利用的能力。
3、專業創新——教師圍繞主題活動的內容,在視野、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沙鍋內的創新。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不斷提高教研水平、教學技能、教育質量,增強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學校內涵發展水平,按照隴縣教育體育局、縣教研室總體安排部署,結合實際,制定我校在“高效課堂”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
圍繞新課程改革這一核心,以“高效課堂”為載體,以提高校長、教師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統籌安排,全面推進,遵循“培訓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題化”的原則,堅持研訓一體的發展思路,將課堂教學、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立足課堂,增強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造就一支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師德學養優良深厚、業務能力符合要求的管理、教師隊伍,為我校深化實施素質教育、創建教育強鎮,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1、通過研修學習,使教師形成自覺研修的習慣和能力,樹立規范、自覺的課改意識及質量意識,使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升,科研氣氛濃郁,科研成果豐碩。
2、通過學科教研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教科研活動的實效性,使教師專業水平、科研水平全方位提高。
3、以研導修。在研究中進修,在研究中提高教師素質,確保進修的專業方向性、問題針對性和工作適用性。以修促研,健全研究隊伍,提高教育科研的質量,增強教育科研的導向功能。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
(一)師德培訓,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教師的師德培訓,培養一支受學生喜歡、家長放心、品德高尚的師資隊伍。
(二)采取“集體與分散式”教研形式,細化教研活動。根據校教研活動安排一一執行落實,切實保證教研時間。以全方位“縱向”式構建師資培訓模式。
(三)進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培訓。
(四)結合學校實際,系統性學習教育教學基本理論。
(五)及時進行新課標學習,與時俱進地進行新教育理念的培訓,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六)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的培訓,研究學科課程整合問題。
(七)進行教科研基本知識、方法培訓。
(八)繼續加強“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應用。
開展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研究;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實現;“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規與政策;現代教育技術與應用;學生成長與身心發展;班主任工作與班集體建設;校本研修規劃與方案等為內容的校本研修。
1、側重高效課堂教學的研修:集體備課;示范觀摩;聽課評課;同課異教;案例分析等。
2、依靠專家指導的研修:專題講座;案例點評;咨詢診斷;交流研討等。
3、憑借同伴互助的研修:以老帶新;結對互助;教研活動等。
4、著眼專業發展的研修:實踐反思;技能訓練;教學競賽;專題(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
5、利用網絡平臺的研修:主題空間;博客寫作;qq群交流等。
6、確立專項課題的研修:實踐積累;排查問題;聚焦重點;診斷剖析;探尋本質;發現規律等。
7、鎖定方向任務的研修:目標引領;任務設定;自主行動;過程跟蹤;實踐驗證等。
8、突出“一功五化”的研修:錘煉底功;更新理念;內化課標;深鉆教材;有效教學;優化過程;提質增效;強化管理等。
我校將立足于本校、本職、本崗,滿足教師的個性化成長需要,將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崗前培訓與過程培訓相結合;師徒“傳、幫、帶”與崗位練兵相結合;靈活、互動的校內交流與跨校、片區交流相結合,做到分層培訓進行多途徑、多形式的培訓。
我校將采取以下措施:(1)立足課堂教學,組織各類賽教。每學期組織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上展示課、研究課;每學期期末組織師徒上匯報課。( 2)每學期整理一份教學反思、教學案例(優秀教案)進行評比,每年學期末進行課件制作評比活動。每年學期末舉辦教學論文評比活動。(3)立足于提高質量、解決問題,結合學科特點,每學期制定校本研修計劃、完善教研制度,依照安排,強化落實,定期進行一次全員教育教學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開展專項研討交流活動。(4)拓寬交流渠道,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立足于教師的專業發展,認真總結以往的經驗,加強跨校片區教研交流,加強校際之間、教師個體之間的'交流學習,共享教研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5)以網絡信息為載體,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校園網絡,鼓勵和培訓教師參與網上交流、學習。為教師的成長鋪路搭橋,提供良好的學習、磨練、實踐的平臺,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廣闊的空間。建立健全完善的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和激勵機制,為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保駕護航。
一、目標:
本學期,我校組語文教師將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腳踏實地,開拓創新,以學生發展為本,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二、 本學期的教研主題:習慣校正,環節落實。
三、措施:
1.閱讀教學:
1)三統一:統一學案,統一(集體)備課,統一進度。統一學案,分工合作,優化設計,實現高效;學案設計分為教師版、學生版。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從平常訓練學生的應試技巧。學案實現超周備課。
2)探索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推廣“自動?互動?擴展”的導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努力校正學生學習習慣,人人必備課堂筆記本、糾錯本;
4)課堂練習,針對重點、考點,提前適應中考題型;實現“環環清”、“堂堂清”。重在落實。
5)構建“書香人生”,建議生均圖書2――3本;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老師必須做好閱讀指導,圈定書目,做到有針對性閱讀。必須做到閱讀專用。
2.作文教學:
2)各年級組統一使用作文學案;
5)嘗試以賽促學的方式,每學期建議舉辦或參加一項大型的賽事,提升語文學科的檔次;
3.教研活動:
1)統一組織聽評課,實施以評促教,以評促改;
2)兩一次教研會,原則:簡短、簡潔、務實、高效;
3)組織1次大型活動。
4)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及時了解中考最前沿信息;
4.周末作業:
1)每周一次,以16開紙為準,原則按進度精選精段閱讀;要求評改,計算教案數;
2)周末作業建議增加課外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從平時為備考做好準備;注意保存,以備復習。
【范例】
從何炳章主任的“嗜書如命,每天閱讀,務成習慣,終生堅持”的理念中,我們得出幾點啟示:課外閱讀不再是一種強加的任務,而是師生共同的學習需求;課外閱讀不再是一種外顯的學習模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只有在一天天的閱讀積累中,才能達成書香人生的理想。只有在一天天的閱讀體驗中,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做到有著實實在在的閱讀生活,才可能達成何先生所期望的每生每天閱讀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標。
實驗至今,我校教師積極探索著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上取得了一定的收獲。在“虹小有效教學開放周”活動中,語文教研組將重點展示本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上的點滴做法和成果,以期得到專家們和廬陽區各校同仁的進一步指導。
一、活動目的:通過本次活動,展示我校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的做法及部分收獲,在集中的研討活動中,促進“課外閱讀”課題研究的繼續深入。
二、活動內容:
第一版塊:二十分鐘課外閱讀課展示
我校將課外閱讀課納入班級課表,每周安排三節二十分鐘的閱讀課,為教師的閱讀指導及學生的自主閱讀提供了空間和時間。在這寶貴的二十分鐘里,老師們或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閱讀,或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或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同時給以具體指點?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課既創設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又給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必要的指引。
第二版塊:課外閱讀指導課例
我校教師講壇已成為特色教研活動之一,一期期講壇帶給大家的是一次次心靈的觸動。本期我們將邀請三名語文教師走上講壇,圍繞她們在具體教學中如何培養每位學生每天堅持課外閱讀的點滴做法展開交流,再一次點燃研討激情,碰撞思維火花。
第四版塊:專家、教師互動研討
閉門造車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我們的開放與展示就是期盼得到專家的指點和引領,期盼與同處教育一線的兄弟學校教師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我們的實踐方法,力求讓每一位學生愛上閱讀,從閱讀中獲益。
三、活動安排:時間:12月4日(周四) 下午2:00
地點:虹橋小學多媒體教室,具體安排:時 間,內 容,地 點,負責人
2:00――2:20每班開放二十分鐘
課外閱讀課各班教室陶勝利2:30――3:10
課外閱讀課:《夏洛的網》多媒體室周曉華3:20――4:10
教師講壇:《讓書香浸潤校園 讓經典陪伴童年》
根據教體局關于暑期校本研修的安排,結合我鄉的實際情況,特制定xx學校暑期校本研修方案:
組長:xxx。
成員:xxx。
20xx年8月10日至19日。
第一階段:
1、8月10日至14日,小學以中心小學為單位集中培訓,中心小學校長為第一負責人,中學按教體局安排活動?;顒觾热荩航M織教師收看教學光盤,進行集體備課(教研室提供的八節課)。各校將各年級、各科的課任教師名單務必于8月11日上午9點前交教育辦。
2、8月14日由各中心小學抽出一名微機教師到一中培訓電腦制作課件。
3、本階段的教師考勤由各中心小學校長負責,同時將好的典型和不足之處要認真總結,15日交中心校。
4、本階段,中心校將進行督查,凡發現組織不力,搞形式走過場的學校,中心校將予以通報批評。
第二階段:
1、8月15日至19日各位教師帶著準備好的8節教案,集中說課、講課、評課。
2、每位教師講一節課,采取抽簽的形式進行。
3、每節課規定50分鐘,講30分鐘,評20分鐘,參加課件培訓的老師必須利用課件講課。
4、集中地點為:xx小學。
5、各集中點分班情況:一、二年級語文、數學設一個班;三、四年級語文設一個班;三、四年級數學設一個班;五、六年級語文設一個班;五、六年級數學設一個班,共分五個班,每班分別抽評委3人。
6、中心校分片負責人:
總負責:xxx。
成員:
7、各點具體責任人:每片的兩個學區主任。
1、建立班委會,加強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習生活管理。學區主任和部分小學校長為班長,負責本班具體事務。
2、建立考勤、請假制度,上課期間不會客,不接打手機,不準帶小孩。
3、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認真學習,記好筆記,不閑談,禁止大聲喧嘩。
4、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吸煙,按規定認真值日。
5、注意安全,外出要結伴而行,保管好個人財物。
6、注意飲食衛生,中午不得喝酒。
7、愛護班級財產,不亂動電器等物品,損壞公物照價賠償。
8、各班按給定的篇目認真備課,精心研究教材,通力合作,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1、每天堅持點名制度。
2、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禁止請假。
3、遲到、早退一次扣1分,曠課半天扣4分;請假一次扣2分。一般情況禁止請假,特殊情況向王主任請假。
4、無故不參加校本研修者,將上報局黨委進行嚴肅處理。
5、作息時間:上午8:30—11:30;,下午3:00—6:00。
點名時間:上午8:20下午2:50。
各人寫出心得體會,各班寫出總結各點集中匯總,一式兩份,于8月20日上午交教育辦,結合講課、評課細則以及學習期間的表現對每位教師給予評價。對于在這次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表彰,對于表現較差的單位和個人要通報批評。
按照《齊齊哈爾市xx年中小學校長“走、比、看”活動――富拉爾基區長青鄉海格小學現場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達到逐步完善“控制自學教學模式”基本模塊教學設計及導學案編制科學性目的。
1、完成課前說課、上課、聽課,課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任務。
2、在經歷團隊校本研修的主要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和提高團隊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法。
3、增強深入研究“控制自學教學模式”的信心。
展示海格小學校本研修團隊活動基本程序中課前說課、上課、聽課、課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過程。
1、課前說課
2、上課、聽課
3、課后自我反思
4、課后同伴互助
5、課后專業引領
1、活動要客觀真實。參與校本研修團隊活動的領導和教師要真實客觀的表現說課
上課、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各個環節,不準弄虛作假。
2、活動中要虛心聽取市、區領導和外校校長的意見和建議。
3、活動過程要有記錄,活動后要有總結。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辦家長滿意的教育為準繩,以課改新課程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加強課程管理,園本研修,以教科研項目研究為載體,聚焦幼兒園內涵發展,注重教育。
教學。
實踐中的行動研究,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開展課程改革,實施新教材的能力、教科研能力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總體思路。
1、成立園本研修領導小組帶領全體教師根據本園研究重點,結合長安區教育局工作設定的五大領域,及教師實施新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制定切合本園實際的研修框架、研修項目、目標、內容、形式和評價方式等。
2、堅持教、研、訓融為一體的原則,將園本研修作為提升本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提高幼兒園整體水平的一個重要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并以此推進我園師資隊伍建設和園本教研質量的提高。
三、
課程設置。
將校本教研活動,作為幼兒園基礎性學習實踐課程的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將教師參加幼兒園校本教研的學習實踐情況,作為五大領域中各科目學習內容的考察依據,從教師每學期參加校本教研活動的出勤情況、學習態度、提問、討論發言的積極性,參與實踐交流的主動性以及失效性等方面定出相應的學分標準,進行評價。同時根據我園的三年發展規劃,初步確立我們幼兒園教師基礎性實踐課程培訓的內容。結合師訓工作現定為:德育能力領域——幼兒園主題學習活動中德育的滲透與實施(全體教師)。
教學能力領域——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實踐與研究(全體教師)教育科研能力領域——以“分享式備課”為載體提高教師設計組織教學活動能力的實踐研究(全體教師)。
(一)德育能力領域。
幼兒園主題學習活動中德育的滲透與實施。
課程目標:在全面實施推進課改的背景下,根據《綱要》、《指南》和《兩綱》的要求,結合德育培養工作的特點,努力提升園本教師設計、組織實施相關主題德育活動的專業實踐能力。
研修對象:全體幼兒園教師課程內容與課程時間:
1、學習《綱要》、《指南》中有關德育教育的要求和方法,熟悉各年齡階段的德育要求。
2、設計、組織與實施在學習主題活動活動背景下的各種形式的幼兒園德育活動。
3、幼兒園有效利用家長和社區資源的方法和策略?;顒有螒B:?1、以自學為主,級組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有關文件的學習。2、以班級和級組共同商討為基礎,在每個主題活動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設計1-2個有特色的德育活動。
3、活動力求以親子活動、走進社區活動等形式進行。4、以實景觀摩的形式開展級組間的展示與交流活動。研修過程:1、第一階段:
1)組織教師結合全員培訓活動,對《綱要》、《指南》中的德育要求進行自學和級組學習。
2)全體教師了解、熟悉幼兒園教師組織實施德育活動的學分認定方案和評價標準進行討論。
2、第二階段:
1)將德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落實在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要求每個班級在主題活動過程中設計1-2個德育活動。
2)骨干教師帶頭展示交流,通過觀摩和討論為老師積累相關的有益經驗。
3)組織“有效德育活動”的標準討論,修訂完善評價標準試行稿。3、第三階段:
1)全園各班組織實施在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德育活動,把其納入小教研組討論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過程中。
2)積累利用家長資源與社區資源的經驗與課例。
3)每班輪流進行實踐活動的展示交流,以小教研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完善。
4)積累相關的資料,如:案例、反思、教案等。4、第四階段:
1)各班展示交流一個德育學習活動的課例。2)以級組為單位,進行經驗。
總結。
與交流。學習結果呈現方式:
1、每位教師組織策劃一次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德育活動。
2、積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德育活動的經驗與策略。
3、以級組為單位,每個教師分工合作,進行經驗總結與交流。評價要點:采用自評、互評和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師實施德育活動加以評價確立學分。
1、專業精神——教師在組織策劃活動時所體現的一種樂于思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積極態度和職業風范。
2、專業能力——教師組織策劃和落實活動的失效性、分析能力以及社區家長資源充分利用的能力。
3、專業創新——教師圍繞主題活動的內容,在視野、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內的創新。
(二)教學能力領域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實踐研究。
課程目標:能主動貫徹落實幼兒園《綱要》、《指南》的精神,積極嘗試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育行為,開展以《新課程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為載體的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實踐研究,提高教師創設活動環境、材料投放、觀察指導與有效回應的能力。
研修對象:全體幼兒園教師課程內容與課程時間:
1、主題活動中,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價值取向和理論學習。2、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材料投放及環境創設的策略。3、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觀察指導與有效回應能力的提高?;顒有螒B:?1、開展在專業引領下的專家指導、同伴互助的合作學。
2、以教研活動為載體,根據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困難,體現專業成長的軌跡。
3、通過學習研討、現場觀摩、案例分析、反思調整等提高教師實施個別化學習活動的能力。
4、在過程中積累案例和材料,做好整理和歸類,記錄過程性的研究工作,為以后的實踐提供可以分享和借鑒的資料。
研修過程:1、第一階段:
1)通過問卷形式了解現階段教師在個別化學習活動實踐工作中的困惑。2)以級組為單位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和交流。
3)對于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價值取向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對主題活動中的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內容進行再次梳理和豐富。
4)借助外出觀摩和級組交流等活動,開拓教師的眼界和思路,剖析個別化活動的內涵。
2、第二階段:
1)開展以三個不同年級組為單位的三階段兩反思的實踐活動,在過程中探討,根據各年齡階段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的實踐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2)以大教研組的實踐與研討活動為主,增強教師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3)根據實踐研究的情況,及時發現老師在實踐活動中的困惑,進行進一步的理論學習和專家引領。
4)全體教師撰寫相關的專題,每人積累1個主題活動中個別化學習活動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的資料和案例,在過程中積累相關的有益經驗。
3、第三階段:
1)開展以三個不同年級組為單位的三階段兩反思的實踐活動,在過程中針對各年齡階段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教師觀察指導與有效回應的情況進行合理討論。
2)以大教研組的實踐與研討活動為主,增強教師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觀察指導與有效回應的能力。
3)根據教師在實踐活動中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外出觀摩和專家引領。
4)在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踐活動的展示,將研究過程在中收獲和經驗進行綜合地展示交流。
學習結果呈現方式:
1、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實踐交流:每個教師都要在過程中承擔1—2次的實踐研討活動,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水平。
2、個別化學習活動的質量:實踐活動中幼兒與環境、幼兒與教師的互動情況,幼兒在探索能力、學習習慣、表達表現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3、資料積累:及時將個主題活動中的個別化學習活動的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以照片或主題活動冊的形式進行記錄,以便以后交流和分享。
評價要點:
1、專業精神——教師在設計和準備活動時所體現出來的對方法、策略的精益求精、反復嘗試的執著態度。
2、專業能力——個別化學習活動的效果(目標達成度、教師在材料投放、環境創設、觀察指導的有效性體現,對每個孩子能力發展的作用體現)活動后的反思能力(看反思是否抓住關鍵問題,有理論支撐、分析問題是否透徹、反思是否有價值)。
以“分享式備課”為載體提高教師設計組織教學活動能力的實踐研究。課程目標:
1、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機制,引領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或是潛在優勢,學習同伴長處,建立良好和諧的教研組氛圍,在分享個體和同伴的優質教育資源中發揮每一位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2、研究幼兒的學習方式,關注和支持幼兒的學習,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
研修對象:全體幼兒園教師課程內容與課程時間:
1、課題前期準備工作(收集相關信息、設計問卷)。
2、對教師開展問卷調查,了解教師在二期課改背景下設計組織教學活動中的困惑與需求。
3、根據教師的困惑與需求設計分享式備課活動的內容,探索分享式備課的形式。
4、在園內全面開展分享式備課的實踐研究。
5、分享式備課實踐研究的案例整理、經驗總結,撰寫結題報告,邀請專家認證。
活動形態:
1、圍繞幼兒園的園本教研研究的內容,開展實踐研究。
2、以校本教研為載體,在分享、互助的過程中解決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3、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指導全體教師熟悉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4、全面提高全體教師設計、組織集體教學活動的能力。?5、在過程中積累相關的課例和資料,為以后的實踐提供可以分享和借鑒的內容。
研修過程:1、第一階段:1)設計問卷。
2)在原有基礎上收集個方面資料,拓展思路,開拓眼界。2、第二階段:1)對教師開展問卷調查。?2)了解教師在二期課改背景下設計組織教學活動中的困惑與需求。3、第三階段:
1)根據教師的困惑與需求設計分享式備課活動的內容,探索分享式備課的形式。
2)在大、小教研組的實踐與研討中,對教師預設集體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形式、提問等方面進行討論。
3)同過三階段兩反思的過程,積累相關的經驗和策略。
4)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小教研活動,尋找幾種受老師歡迎、效果又好的教研活動的形式,提高教師分享與被分享的效果。
4、第四階段:
1)以各班級輪流的形式,開展實踐課例的研究。
2)通過大教研組活動,對活動進行實踐觀摩、現場研討,對教師在組織實施集體學習活動中目標定位、提問方式、環境創設、回應互動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剖析。
3)注重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提高教師組織實施教學活動的能力。5、第五階段:
1)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做到每個老師都有展示的機會。2)每位老師對分享式備課實踐研究進行案例整理、經驗總結。3)撰寫結題報告,邀請專家認證。學習結果呈現方式:
2、分享式備課案例及教師在分享式備課中的反思錄。3、在分享式備課中討論成熟的活動設計方案集及相應的教師實踐活動錄象或光盤。評價要點:
1、專業精神——教師在設計和準備活動時所體現出來的對方法、策略的精益求精、反復嘗試的執著態度。
2、專業能力——活動設計與組織的效果(目標的定位與達成度、教師在環境創設、提問設計、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方面的有效性。)活動后的反思能力(看反思是否抓住關鍵問題,有理論支撐、分析問題是否透徹、反思是否有價值)?3、專業智慧——教師的教育機智,在組織實施活動的過程中是否都及時捕捉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提升和遷移,并有效的通過幼兒自主探索的方式來提高孩子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能力。
2016年12月20日。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課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展,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特制定如下活動方案。
以新課改為導向,以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宗旨,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特別是實行新課改中遇到的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著眼于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學生,聚焦課堂,多向反思,特色發展。完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機制,加快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提升學校辦學的理念與品位,為每一個師生的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
在校本研修年中,要突出一個中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二個轉變:轉變教學觀點,轉變教學行為;三個提高: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高教師教研能力,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做到五個結合:理論學習與經驗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合,學習與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點與面相結合。促進教師自我更新、綜合發展與研究能力的提高,做有信念、有理論,自覺追求,不斷創新的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智慧型、發展型教師,形成豐富多彩的研究型團隊。
1、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包括課程改革理論、多元智能論、校本教研理論、學校辦學理念、創建學校特色的理念等。
2、新課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學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課程開發研究。包括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等。
4、學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訓、少先隊工作培訓、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等。
5、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和應用的培訓和研究。
6、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與研究。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和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突破口,努力創辦“特色教育”。
7、定位于課堂教學的活動與研究。課堂教學的活動與研究要充分發揮骨干群體的引領作用,實施領導干部隨堂聽課制度。發動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有效地促進教學。
8、充分利用有效空間,展開有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每學期設計兩到三個研討活動的主題。供教師們自由選擇參加。讓教師在廣泛的交流中相互學習。
9、搭建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組織教科研競賽,比賽內容的選擇上堅持以貼近教師實際為原則。通過各類業務競賽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10、開展“三個層次”的研究,即反思性研究、專題性研究、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a、反思性研究:研究主體定位于每位教師,最終成果是以論文和案例為標志。
b、專題性小課題研究:研究主體定位于學校中層及骨干教師。最終成果是專題講座、調研報告。
c、課題研究:以學校名義整體規劃講究操作規范性,代表學校的研究水平。
11、積極倡導建立教師的自我設計、自我更新與自我發展的教師個性化成長機制,每一個老師規劃并設計自己的教育發展之路。學校將對老師成長提供盡量多的幫助,并建立起對教師成長過程的管理和階段成果的展示與反思的評價機制。創設新機制促進教師自我更新、綜合發展與研究能力的提高。
12、多層次開展“三個一”活動:
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師培訓,一次業務競賽,召開一次課改經驗交流會。
教導處每學期舉辦一次課改專題講座,組織一堂新課程教學觀摩課和一場課改論壇。
教研組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教研活動,上一堂課改研討課,組織一次教法與學法研討活動。
課題組每學期上一節研討課、一節匯報課,撰寫一份實驗總結。
骨干教師確定一名幫扶對象,上一節特色示范課,承擔一項課題實驗。
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一本教育理論著作,撰寫一篇教學案例和一篇教學經驗總結或教研論文。
1、成立校本研修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研修年活動的領導、規劃和指導。
2、根據學校研修活動方案制定活動計劃,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組織教師制定研修活動計劃及時檢查指導。
3、模式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第一個層面即每個教研組中的幾個有經驗的骨干教師集體帶教幾個青年教師,互相探討,各取其長;第二個層面是組織骨干教師、優秀教師擔任校本研修活動的領頭人,組成處室研修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對教科研活動進行具體指導。
4、建立課堂教學反思三級管理制度。
每月各組進行一次個人、組內和校內研究課,形成以個人反思為基礎,組內反思為橋梁,校內反思為導向的教學中反思機制,每學期末教師反思日記隨筆集評比機制,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意識的加強。
5、充分利用科研載體,努力營造良好教科研氛圍。
在教科研實踐活動中,創造、完善活動載體。通過“教研組、備課題組活動”、“課題小組活動”,使學校教科研的氛圍日趨濃烈。
6、拓寬教師的視野,擴大學校對外交流活動。
通過校外聽課交流,送課下鄉,參加師集體備課,鼓勵教師參加各類的學術交流活動等形式,加強校際間的交流。
7、依據本校實際和特色,多渠道的構建校本培訓模式。
從實際出發,構建以下模式:即課堂教學達標爭優模式、自我反思模式、骨干示范模式、課題驅動模式、問題研究模式。
宣傳動員。
二月:動員會。
三月:課堂教學研究:骨干教師示范。
四月:課改經驗交流會:教育教學論文評選。
五月:教師基本功競賽。
六月:課題研究成果展:總結表彰,校本研修活動總結。
閱讀對于傳播積累,發展人類文化知識,對于促進人類智慧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在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閱讀內容不斷更新,社會對人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角度來說,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發展學生說話能力,寫作能力最堅實的基礎,是啟迪學生思維,陶冶情操,培育智慧的一個重要方面。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默讀課文并具有初步的速讀能力。
3、能分清課文的層次和條理。
4、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5、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具有初步的鑒賞能力。
6、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
7、懂得一般閱讀的方法,會做讀書筆記。
8、能靈活運用從閱讀中獲得的資料說話作文。
1、了解性閱讀。
(1)選擇故事性強,富有兒童情趣,插圖精美的課文引起小學生閱讀的興趣。
(2)挑選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報,培養閱讀的穩定性。
(3)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或者背誦課文,培養學生敏銳的感知和良好的記憶。
2、理解性閱讀。
(1)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并讓學生較為自覺地運用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去理解課文,比較熟練地運用工具書和參考書掃除閱讀中的障礙,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對課外讀物進行分析、思考,把了解內容和理解意義結合起來。
(2)給學生提供表訴自己閱讀收獲、體會的機會,鼓勵他們堅持寫讀書筆記,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進行發展性、延伸性閱讀,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廣泛遷移。
3、品評性閱讀。
(1)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獨立思考,讓學生認真預習課文,課堂上給他們發議論的時間,給他們提供課外閱讀的機會,組織一些書評影評活動。
(2)請家長配合選擇讀物。
4、創造性閱讀。
(1)教學中給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促使知識遷移的機會,教給他們選擇圖書和觀察的方法,鼓勵他們用創造性的方法解答問題。
(2)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引導學生逐步擴大閱讀面,幫助他們選擇讀物,準備詞典一類工具書,為進一步閱讀架設好橋梁。
1、從閱讀客體(即閱讀內容)的角度。
2、從閱讀的主體(學生的閱讀特點、心理過程、內在規律等)角度。
1、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課堂教學中培養閱讀能力,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循序漸進。
2、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各階段都有訓練重點,課堂教學中要突出重點,分清主次。
3、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內容的、方法的、心理的),安排訓練內容,設計練習時要兼顧這些特點。
4、培養閱讀能力,僅憑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要給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在閱讀實驗中學會閱讀。
通過校本研修,促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實現自身教師的專業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為適應教師終身教育的需要,以教育局校本研修相關工作規定為依據,以提高教師個人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為目的,開展校本研修工作,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引領教師實現有效的專業發展與個人成長,開創校本研修新面貌。
以師德修養提高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以知識更新與拓展、教育教學原理、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構建高效課堂。
2、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環境,解決在新課程改革中面對的各種實際具體問題;
3、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學習型組織。
三、課題的提出(研究背景與價值)。
(一)研究背景:
《新課程標準》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后進生入門難、優生吃不飽、遺忘率高、數學科新知識呈現方式上的現實生活引入與知識聯系引入的矛盾、語文科的聽說讀寫訓練如何更好地結合,并把寫的能力訓練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這都是我校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學生在同一課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是改變課堂教學現狀的方向。美國的“分層教學”與“小班化”教學,“主體教育”“賞識教育”相結合,更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引進了分層教學的概念,國內各省市都有學校進行分層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有成功的例子。
(二)研究意義:
通過課題的研究,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出高效的方法策略,提煉出高效課堂中一些規律性的做法,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促使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同時,通過“同質分組”,課堂上各小組圍繞不同目標開展合作與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在合作中解決問題,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人人有所學,有所得,在原有基礎上有最大限度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現代的“掌握學習”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和“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都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奠定理論基礎。
1、“掌握學習”理論。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強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學習和理解任何教學內容,達到掌握水平。
2、“最近發展區”理論。前蘇聯的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區”或“最佳教學區”。
3、“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巴班斯基的“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強調指出,在傳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進行書面練習和實驗時采用個別教學最好,這時教師要個別指導,介紹獨立學習的合理方法。
五、研究目標。
本課題將采取分學科分階段分重點的研究思路開展,并經過行動研究——理論提升——實踐驗證——理論完善的過程,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創新。(1)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與研究。(2)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與研究。(3)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4)整合實驗過程中的相關資料,形成高效課堂的論文集、教案集、習題集,使該模式能在不同學年同一年級反復使用,減輕工作負擔。
六、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為了更好地深入開展研究工作,根據學校的生源實際我們確定了二年級——四年級為實驗班。
2、科研方法:
結合本校實際和已有研究實踐,本研究中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獻研究法。研究國內外新的教育理論和教改發展動態,借鑒已有的理論成果,支撐和構建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轉變教育思想。
(2)調查研究法。a、調查教師的心理狀況、現有思想和學生個性,發現問題;b、調查、總結、推廣教師在高效課堂教學方面創造的成功的新經驗、新方法;c、調查高效課堂教學實施后的學生個性狀況,為個性化教育提供實例依據,并反饋、調整有效性教學的實際操作。
(3)行動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論,解決高效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邊實踐邊總結邊研究,及時反饋、修訂行動方案,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這是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
(4)個案研究法。通過對一些成功教學課例的研究,吸收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的成功經驗,總結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的規律。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4年月2月)。
邀請教研室資深教研員,學習相關理論,制定課題研究與實施方案。提出研究中的困惑并針對問題的產生提出解決策略: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4年3月——2014年月10月)。
1、按研究計劃定期開展各項活動,2、確定個體跟蹤輔導對象(個案),記錄及分析行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寫階段性課題研究小結,并收集相關資料。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4年11月中期報告2014年12月結題報告)。
這一階段,我們做好了課題結題工作。整理研究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對研究結果進行后期測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報告。
2014。
年
3、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學習型組織。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
(1)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安排、布署全校校本研修工作。
(2)學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指導、督查校本研修工作。
(3)教導處具體組織落實校本培訓工作。
2、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檔案。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定時間、定內容、定要求,保證研修活動的有效開展。
(2)校本研修要長計劃、短安排,重落實,勤記錄、抓過程。
(3)建立學校校本研修工作檔案。
3、采取多種校本研修形式,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師素質。
(1)專題帶動:通過專題研究,形成校本辦學特色,促進教師行為改進。
(2)集體充電: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由教育專業人員為教師“充電”的教師繼續教育學習,變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為主動吸取養分的過程,使理論與實踐融合真正成為可能。
(3)觀摩聽課:廣泛開展觀課活動,落實觀課后的評課和討論環節,為大家提供交流的契機,運用理論分析實踐,提高教育理論修養和自身實際教學水平的良好機會,引導教師獲得有益信息,達到資源共享。
1、適時確定具體的研修內容,組織教師進行研修。
(1)師德研修: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教師教學理論、教育思想、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觀,認真履行教師職責。
(2)基本功研修:按照教師職業基本功和專業基本功的要求,組織教師學習理論、進行時間和技能培訓,使教師在原有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以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求。
(3)教育教學能力研修:在新課改中,主要突出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改變教師教育行為,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教師盡快成長和成熟。
3、建立教研組和教師個人研修檔案,注重過程落實和資料收集管理。健全研修制度,創設研修條件,采取激勵性措施,把校本研修與晉職、評先、選優等工作相結合。
(一)組織保障。
1、成立校本研修領導小組,由以下人員構成: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組員:教導主任語文教研組長數學教研組長。
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每月一次例會,制定方案,保證進度,監控質量。
2、針對校本研修工作,由學校每月進行檢查,每學期選出校本研修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經費保障。
1、每年要確定專項經費用于教師校本研修。
2、積極為教師外出考察、學術活動等提供經費保障。
3、確保對校本研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獎勵的經費。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5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