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活動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以確保能夠按計劃進行和取得預期效果。如果你對活動方案的編寫感到困惑,不妨參考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范文,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示。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p>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p>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p>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p>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p>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的家長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1、端午節的故事;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3、包粽子的糯米、葦葉;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5、自制龍舟兩條;6、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一泉路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們看見楚王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系。
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后,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后,爭著劃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二、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蛟S愿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端午節即將來臨,以下是由本站pq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出來的幼兒園端午節親子。
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嘛(端午節)。
小結:在這一天里,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了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
2、人們裹粽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三、活動結束,主持人總結。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敖裉焓鞘裁垂澣铡庇變汉屯榻涣?。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
1、我園通過家長、孩子、老師親自動手包粽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孩子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2、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家長、孩子、老師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在園的傳統節日。
各班級。
(2)教師準備線和剪刀以及提供桶和盆(自帶)。
(3)參與活動的家長自備粽葉(清洗干凈),不低于10片粽葉(多多益善)。來園之前請家長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余后濾干帶到園內。
1、在食堂午飯后空余時間,負責人到聯系好的地點烹煮粽子。完成后分發給各班老師和孩子,送去節日問候。
參與家長與孩子所在班級班主任老師聯系,每班限10名家長參與(按照報名先后順序),20xx年6月7日下午16:00報名截止。
我園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群眾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民眾,尤其是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全面動員家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孩子們的活動中來。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拔褰z”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二、組織建議:。
一定要強調并提醒幼兒家長具體時間。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于端午節的音樂,營造節日氣氛。
3、園所計劃:
(1)購買艾草進行環境裝飾。
三、活動開始。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么節日,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并初步感受節日氣氛。
2、端午節快樂。
四、活動名稱:
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
五、活動說明:
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
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
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
(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于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于端午節的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
游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劃龍舟游戲玩法:
(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為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并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后面的"隊員"拉著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調著向前"劃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
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作,并感受"劃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
(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并張貼出規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布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為游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游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游戲規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為單位找空地先嘗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三、活動結束。
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端午節我們都有三天的假期,家長們可以趁著這三天的假期跟孩子們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教導孩子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民俗習慣。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但在孩子們對于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粽子”是可以吃的上面,而對“端午節”這個節日的名稱、來歷和相關的風俗都不了解,因此,要幫助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準備結合3—4歲孩子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品嘗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體驗中了解端午習俗,同時滲透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端節的文化氣氛,萌發愛國主義情感。
2.知道吃粽子、劃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端午節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教師準備: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以及相關的民風民俗。
幼兒準備:吃過各種口味的粽子,見過不同形狀的粽子。
2.物質準備:粽子實物,《賽龍舟》視頻。
3.環境準備:在娃娃家和手工區投放收集到的艾葉及粽子、香包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粽子,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1.教師出示粽子引導幼兒回憶與粽子相關的已有經驗。
2.了解端午節的節日名稱。
二.聽故事《屈原的傳說》,了解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1.播放《賽龍舟》視頻,了解龍舟與一般船樣式和劃船方式的不同。
2.再次播放《賽龍舟》視頻,請幼兒模仿劃船的動作,感受氛圍。
3.老師講故事將故事內容附在。
后面。
在古時候有一個楚國人講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熱愛自己的國家,幫助楚王治理國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壞人不喜歡他,總是到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讓屈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不準他回來,但屈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國家,每天睡不好覺,當屈原聽到楚國與秦國打仗后沒有了,便非常傷心,農歷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汨羅江邊,跳了下去。人們聽說了后就劃著船去救他,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要傷害屈原,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劃船救屈原的活動變成了賽龍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葉包粽子。
三.嘗一嘗:粽子真好吃。
1.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
2.引導幼兒說說粽子的味道。
是否需要加一個小結?
活動評析。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其習俗是屬于知識系列的活動,幼兒參與的程度較少,為了讓幼兒對活動感興趣,活動前期我們就請家長在購物時有意識引導幼兒觀察與端午節相關的信息,和選購不同形狀和口味的粽子,為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一.亮點。
1.注重幼兒的年齡特點。
任何有意義的活動都必須建立在了解本班年齡、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抓住幼兒感興趣的點,另外老師的組織語言及提問也更應貼近幼兒,讓幼兒更易理解,才會有積極的師幼互動,達成活動目標。因此,在活動中,我抓住小班幼兒愛聽故事、愛模仿的特點,將端午節的來歷和端午節的風俗,通過講述故事和觀看視頻的形式,雙管其下充分調動起幼兒的參與興趣和學習愿望,例如在講述故事時,老師根據幼兒的理解能力,及時調整故事講述的節奏,增加與幼兒的互動,引導幼兒感受到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又如在觀察賽龍舟的視頻時,孩子們一下就被畫面及震天的鼓聲吸引,都躍躍欲試,于是我們請幼兒在班級中找玩具當船漿,與電視中的人們一起“賽龍舟”喊著“號子”。
2.注重區域特點。
端午節習俗較多,但由于地域關系,有些習俗在武漢市這邊并不多見,孩子們的經驗相對來說比較缺乏,因此,選擇什么哪些習俗重點介紹,我也進行了一些思考與分析,經過考慮,圍繞本地、幼兒經驗和端午節故事內容三個方面,將重點放在粽子、賽龍舟兩個方面進行,讓孩子們在味覺中、肢體運動中充分感受,從而加深對這個節日的印象。
二.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在欣賞故事感受屈原愛國情感的環節中,由于引導幼兒感受的活動內容設計不全面,幼兒欣賞感受的過程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導致幼兒感受不明顯,需要調整。
。
粽葉飄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贈祝福。
1、我園通過家長、孩子、老師親自動手包粽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孩子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2、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家長、孩子、老師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在園的傳統節日。
各班級。
園方提供花生米、葡萄干、紅豆、紅棗、蜜棗、咸菜、白糖、蒸米粉、食用堿、醬油、粽葉、糯米;肉;水果。
教師準備線和剪刀以及提供桶和盆(自帶)。
參與活動的家長自備粽葉(清洗干凈),不低于10片粽葉(多多益善)。來園之前請家長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余后濾干帶到園內。
在食堂午飯后空余時間,負責人到聯系好的地點烹煮粽子。完成后分發給各班老師和孩子,送去節日問候。
參與家長與孩子所在班級班主任老師聯系,每班限10名家長參與(按照報名先后順序),2016年6月7日下午16:00報名截止。
我園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群眾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民眾,尤其是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全面動員家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孩子們的活動中來。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敖裉焓鞘裁垂澣铡庇變汉屯榻涣?。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1、活動前教師邀請家長準時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
組織建議:一定要強調并提醒幼兒家長具體時間。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于端午節的音樂,營造節日氣氛。
3、園所計劃:
(1)購買艾草進行環境裝飾。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么節日,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并初步感受節日氣氛。
2、端午節快樂。
活動名稱: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
活動說明: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
(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于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于端午節的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
游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劃龍舟游戲玩法:
(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為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并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后面的"隊員"拉著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調著向前"劃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作,并感受"劃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
(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并張貼出規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布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為游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游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游戲規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為單位找空地先嘗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端午節我們都有三天的假期,家長們可以趁著這三天的假期跟孩子們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教導孩子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民俗習慣。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品嘗粽子,并講述。
3、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4、幼兒品嘗。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參與家長與孩子所在班級班主任老師聯系,每班限10名家長參與(按照報名先后順序),2016年6月7日下午16:00報名截止。
我園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群眾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民眾,尤其是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全面動員家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孩子們的活動中來。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種粽子?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主持人:明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嘛(端午節)。
小結:在這一天里,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
2、人們裹粽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一、活動前:
1活動前教師邀請家長準時參加幼兒園節慶親子活動。
組織建議:一定要強調并提醒幼兒家長具體時間。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于端午節的音樂,營造節日氣氛。
3園所計劃:1購買艾草進行環境裝飾。2幼兒早點或午點為小粽子。
二、活動開始ing(90分鐘)。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么節日,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并初步感受節日氣氛。
2、端午節快樂(40分鐘)活動名稱: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活動說明: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于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于端午節的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40分鐘)。
游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劃龍舟游戲玩法: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為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并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后面的"隊員"拉著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調著向前"劃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作,并感受"劃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并張貼出規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布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為游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游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游戲規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為單位找空地先嘗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三、活動ending(10分鐘)。
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特征。
2、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只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幼兒了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了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劃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劃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前后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游戲感受劃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劃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游戲,我做鼓手為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后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劃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嘗試劃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劃龍舟的游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在玩這個游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劃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劃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么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劃龍舟游戲。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開展了"快樂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3、包粽子的糯米、葦葉;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5、自制龍舟兩條;6、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一泉路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們看見楚王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系。
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后,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后,爭著劃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二、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蛟S愿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五、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粽子、香包、鴨蛋網、五彩繩),并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六、活動結束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共
3
頁,當前第。
3
頁
1
2
3
。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為了過一個歡樂的節日,幼兒園舉辦親子運動會。
x年x月xx日。
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來園活動(各班教室)。
2、“愛在藍天,情系玉樹”為青海省玉樹縣捐款活動。
螞蟻搬家(室外):
準備:玩具若干泡沫墊子若干。
規則:兩人一組,把玩具放在背上爬到對面,比賽看誰搬的多,多的獲勝(爬著過去的`時候,東西不能掉,兩分鐘)。
歡樂跳跳跳(室外):
規則:3--4人一組,坐在跳跳球上同時起跳,誰先到達終點為勝。
盲人摸象(室內):
規則:把眼睛蒙起來,去摸畫好的鼻子摸到為勝。
看誰先吹破(室內):
規則:手上不許持任何銳器,不能用手撕或捏。以一家人為單位,每次兩家或三家人同時吹氣球誰先吹破誰獲勝。(一家人限一個)。
拉尾巴(室內):
規則:兩人一組,每次可同時由三組參加;每人腰系一條彩色皺紋紙做的尾巴,游戲開始兩人互相拉對方的尾巴,同時要保護自已的尾巴不被拉下;最近掉尾巴的為勝。
夾玻璃球(室內):
3、活動結束,為幼兒發小禮物送幼兒離園。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 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 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 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 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
4、 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活動一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 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 粽子香袋
目標: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 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p>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p>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p>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p>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p>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的家長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動四 長命縷
目標:
1、 知道我國有在端午節給兒童戴長命縷的習俗,加深對端午節的了解。
2、 學習搓線的技巧。
幼兒反映:
顯然,孩子們非常的喜歡搓長命縷,每天我都要給孩子準備一批制作的毛線。區域活動或課間休息時,都愛到美工區去搓長命縷玩,有些孩子一連搓了好幾條戴在手上、腳上,有的甚至連脖子上也戴了一條。女孩子還戴著跳起了舞。
活動五 做龍舟
目標:
1、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2、 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活動六 包粽子
目標:
1、 學習包粽子,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 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幼兒反映:
前的準備,孩子們已經急不可待了,看者調好料的糯米、粽子殼、線一樣樣地擺上桌子,他們紛紛要開始動手了?;顒又?,孩子們學得可認真,可積極了,一個勁地要求大人幫忙指導。雖然他們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屢屢失敗,但那份積極性和興趣依然很濃。下午,孩子們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說又笑,離園時還帶一個回家讓大人品嘗,成功的喜悅溢與言表。
家長反映:
家長很支持我們的活動,所以當日來了不少的熱心家長。在活動中,他們教得很認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導孩子如何卷棕葉、如何壓實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顒咏Y束,家長們還主動幫助我們整理場地,掃地、擦桌、拖地、擺桌椅,一會兒工夫教室就干凈整潔了。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折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龍舟”以及家長們共同參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菖蒲等端午節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
1、我園通過家長、孩子、老師親自動手包粽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孩子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2、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家長、孩子、老師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在園的傳統節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敖裉焓鞘裁垂澣铡庇變汉屯榻涣?。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鞍兆拥捻樞蚴鞘裁窗兆訒r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4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