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幫助教師系統地思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要素。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教案模板范文,通過學習它們,你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能力。
《背影》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以“愛”為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贊美人性中的美,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鑒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而《背影》正是一篇能體現這些訓練重點的極好例子?!侗秤啊芬晃耐ㄟ^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贊美愛,能夠使學生在其中深刻的體會這種相憐相愛的感情。結合本單元的訓練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把教學目標定為三個方面:首先,知識和能力目標: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積累生字、詞。
其次,過程和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品讀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
最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說過:“教育不是一種告知與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毙抡n標也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睋?,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
以語言品味為主,采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為解決本文重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針對教師對關鍵語句的提問,學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采用多媒體教學。
初二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教材,主要運用了以下學法: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給:“請您毫不猶豫地在每一堂課上擠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那樣將得到百倍的補償?!睘榱俗尳谭ê蛯W法充分運用,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程序我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激情導入,誘發興趣。
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出示背影的圖片,看與思相結合,“同學們,咱們的父親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從而進入了學生自由談,進入了課文,接著順勢而導,“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名人朱自清的父親,看他在兒子眼中有著怎樣的形象”這樣順利的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指導方法,輕松預習。
在上新課之前,我要求學生自己運用網絡,搜集作者的生平資料和寫作背景,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參看注釋,通讀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正確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也幫助他們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三)討論交流,重在激勵。
首先,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雖然到了初中,但對生字詞的了解仍然是最基礎的。接著,再檢查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情況,之后,在要求學生運用三分鐘的時間,分小組討論交流預習的情況,這時教師參與其中,但不是直接告訴答案,而是重在激勵喚醒。討論結束后,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分步處理。對于不涉及文章重點的問題引導學生當堂不為解答,對于能引領全文中心的問題,不急于強解,留到下一集中閱讀環節重點突破。
(四)直奔重點,集中理解。
這一環節我設計為兩步進行,第一步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很好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為自己的朗讀打好基礎。聽完錄音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朗讀。
第二步,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對文章重點進行分析理解。我將全班學生按照組別分為四大組,每組自由選擇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討,討論結束后,在由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全班的相互交流和總結。這四個問題分別是:
問題一:體味文中父親送“我”上車前后的幾句話,它們表達了父親怎么的思想感情?
問題二、通過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什么樣的感情?
問題三、文中幾次提到了背影,又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到的?
問題四、父愛如山,父愛似海。作為愛的承受者朱自清,面對如此博大精深的父愛他會想些什么呢?請揣摩一下作者的內心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將“我看到了一個_______的背影”補充完整,并說明理由。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地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所以,一方面我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容,真正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探討重點句段,有利于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
(五)品析內化,拓展延伸。
既然是內化,就要對文章加以吸收,既然是延伸,就要拓展到我們的課堂之外,我設計了如下兩個方面: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的第一題,幫助學生加強對全文的理解。
2、小練筆。父母的愛也很偉大,值得我們去感恩。讓我們為他們做點事,在父母疲倦時端上一杯熱茶,在餐桌上給他們夾一次菜,在他們工作之余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用心觀察他們的反應,用筆記下你們的感受,并整理成一篇日記.這樣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上,還要在家中,使學生體會父母的不易,珍惜父母的愛,學會感恩,也完成我們教學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各位評委、老師:
新大綱對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訓練學生閱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學習各種閱讀方法。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閱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辟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寫得真摯而動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于以下幾種考慮: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因為新教材的第一冊的編輯思想是根據反映生活的內容編排。第一單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課《這不是一顆流星》是寫祖孫關系,第二課《羚羊木雕》是表現同輩的朋友關系,此課反映父子關系,而第四課《散步》表現的是整個家庭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教材編輯的意圖是要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的情感。
2、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將此文的訓練重點之一定為“中心與段落的關系”,意在訓練學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據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小學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
我班乃至我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侗秤啊愤@篇文章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是很難讓這些剛上初一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舍棄,在課堂上不做要求。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系。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是目標2、3。
課文2、3兩段對于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圣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為重要。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并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閱讀訓練,著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后對“中心與段落的關系”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圈點批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1、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
2、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方法。
3、對基本語料的積累。
4、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本課教學時數擬為二個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有:聽讀、朗讀訓練,語匯積累,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具體為以下幾個環節:
提問: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閱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正音練習(幻燈出示,見附一)。
教師對這些詞領讀兩遍。
3、朗讀。
1、2段一組同學讀,3、4段二組同學讀,5段全班同學讀,6段三組同學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后者,初一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初一第一學期朗讀要求為正確,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采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批注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于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一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注,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簡要說說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范,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3、詞匯積累——課堂練習二。
(寫完后對照課本,找出寫錯的字并改正)。
(詞匯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設計聽的能力,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一石三鳥)。
4、閱讀嘗試練習(提問討論)。
1)“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理解記敘要素)。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3)文中一共寫了幾個背影?
4)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5)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說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重點討論解決2、5)。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閱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語料的積累,習慣的培養,這類練習表面上看較為機械,但對低年級學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課后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錯沒關系,做在書本上)。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是重點段落研讀、關鍵語句意義的品讀、理清本文的層次與結構體會中心與段落之間的關系、比較閱讀訓練。如果說第一課時側重于基礎能力和基本習慣,是整體感知課文,那么第二課時主要是突破重點難點、完成主要目標并進行遷移訓練。第一課時的鋪墊,第二課時是發展。
主要教學環節如下:
一、重點研讀第五段(朗讀、討論)。
1、上節課我們知道作者一共寫了四個背影,那么作者寫得最詳細的是那一個?朗讀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詞語,等一下要求大家寫出來。
引導學生研究刪后補出的詞語的含義和作用,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拔。
a、兩個“黑”字。
b、三個“布”字。
c、“蹣跚”“肥胖”
d、“兩手”“兩腳”
e、不要“向左”兩字行不行,為什么?
3、父親為什么“撲撲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輕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為什么看到這個背景“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為什么趕緊拭干了淚?
5、這一次流淚與第一次流淚有什么不同。與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關鍵語句的品味。
引導學生分析以下句子,并進行點拔。
a、第二段父親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送我去。
c、他囑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開始就體會了父親的這種樸實的疼愛之情呢?
3、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那些語句是互相呼應的?
練習:完成課后練習五。
四、總結討論。
1、文章的標題改為“我的父親”“浦口別父”好不好,為什么?
2、討論上節課課后練習2、教師板書總結。
3、討論中心與段落的關系。
a、2、3兩段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b、第四段為什么不詳寫作者在南京與朋友的游逛?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敘述一次讓你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2、背誦文中描寫父親背影的一節文字。
(著眼于遷移與鞏固)。
附一:課堂練習一(幻燈出示)。
選擇正確的讀音。
差使交卸。
奔喪迂腐。
瑣屑柵欄。
舉箸。
附二:課堂練習二。
根據教師所說的意思默寫出該詞語。
1)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2)奔赴親人的喪事。
3)亂七八糟的樣子。
4)把自己的財產、衣服出賣和典當出去。
5)凄慘暗淡,不景氣。
6)有了空閑的時間,指失業在家。
7)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8)精神不振作。
9)細小而繁多的事。
10)感情聚積在心里不得發泄。
附三:課堂練習三。
不看書憑記憶補充下面這段文字中刪去的詞語。
我看見他戴著小帽,穿著大馬褂,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縮;他身子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附四:閱讀課后練習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練習。
1、這個文段中所描寫背影的語句是,從文中劃出來。這一背影與朱自清在課文中描寫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過父親的“背影”表現了父親對自己的疼愛,最后表達的是一種對父親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種淡淡的憂傷,而此文的結尾兩段表現的是作者對自己的負疚的心情。
。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背影》。我將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此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是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愛”為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贊美人性中的美。學習本文,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鑒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更有利于后面幾篇課文的學習。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標: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情感目標:感受父子深情,體會自己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定位為: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體會作者樸素感人的語言;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定位為:對于文中背影的描寫,進行深刻的體會,在分析中,深刻透徹的體會這種偉大的父愛。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擬定兩課時完成。
二、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朗讀教學法:新課標非常重視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本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通過此教法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平實自然但飽含深情語言特點,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課文中的情感交流,產生共鳴。
2、引導探究法:新課標對教學中師生雙方的角色是這樣定位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北疚乃鶎懙母笎蹣銓崊s深沉,大多數學生可能難以深切體會,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引導學生先找可表現父愛的關鍵性語句或詞語,再探究其深意,感受濃濃的父愛。
三、說學法。
依據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擬定以下學習方法:
1、自主、合作學習法:課前通過預習,解決字詞問題,搜集、整理、交流有關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整合資源,并結合課后習題提出質疑;課中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2、圈點、勾劃、批注法:在品讀課文時,指導學生運用此法,獨立思考,達到個性化閱讀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具體教學過程我將分四個步驟展開:
(一)激情導入。
首先,教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講述自己與父親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感情。然后,請同學講述自己對父愛的體驗,營造愛的氛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痹谶@一環節,我通過“言”和“聲”,用自己的情感拔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
預習作為一種教學有效性策略,源遠流長,《禮記·中庸》也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有效手段。本環節我主要從三方面進行:
1、讀字音,辨字形,解字義。
2、資料展示:以“我所知道的朱自清(《背影》)”為主題,請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
3、疑問閣:預習課文時你遇到了哪些問題?可請知道的學生當時解答,有難度的問題可在教學過程中解答。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整體感知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和培養全局性閱讀觀念的有效途徑。為此,我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達到整體感知課文的目標:
1、讀一讀,再思考:本文的線索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找一找:背影在文中共出現了幾次?請從課文中圈畫出來。
3、說一說:你認為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四)精讀課文——感悟真情。
新課標對精讀的評價要求是:“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痹诒经h節,我讓學生立足文本,動筆動腦動口,從理解詞句入手,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目的。
1、運用圈點、勾劃、批注法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關愛的詞語或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說說對它們的理解。(在此環節,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2、重點片段賞析:月臺買橘。
(1)組內合作探究: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刻畫父親的?這是一個怎樣的父親?(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父親的動作和語言的詞語和句子,品味其中的深意,感受父親的不易和拳拳愛子之心。)。
(2)真情誦讀:
望著父親的背影,作者流淚了。你是否也被文中的父親感動了?請用你的真情讀這幾段文字,再次感受父愛。
3、追溯感動本源,走近作者的內心。
為什么父親為“我”買橘子的背影會讓“我”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重點引導學生從作者前后心理變化方面尋找原因,感受作者的醒悟與坦誠。)。
(五)情感遷移—走進自己的內心。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相守為目的,但惟獨父母的愛是為了兒女的離開,而且是希望他們飛得越高越遠……青春年少的我們也許曾對摯愛我們的父母任性過或誤解過他們的愛心,請以“我想對您說”為開頭給你的親人寫一張字條。
英國作家王爾德曾說過:“作者完成了書的一半,讀者完成了另一半”。新課標也明確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蓖ㄟ^此環節,讓學生打開心扉,盡情感悟,讓學生真正做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一、新大綱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
新大綱對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訓練學生閱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學習各種閱讀方法。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閱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辟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因為新教材的第一冊的編輯思想是根據反映生活的內容編排。第一單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課《這不是一顆流星》是寫祖孫關系,第二課《羚羊木雕》是表現同輩的朋友關系,此課反映父子關系,而第四課《散步》表現的是整個家庭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教材編輯的意圖是要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的情感。
2、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將此文的訓練重點之一定為“中心與段落的關系”,意在訓練學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據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小學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侗秤啊愤@篇文章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是很難讓這些剛上初一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舍棄,在課堂上不做要求。
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系。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是目標2、3。
課文2、3兩段對于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圣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為重要。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并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閱讀訓練,著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后對“中心與段落的關系”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圈點批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六、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1、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
2、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方法。
3、對基本語料的積累。
4、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七、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擬為二個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有:聽讀、朗讀訓練,語匯積累,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具體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提問: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閱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二、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正音練習(幻燈出示,見附一)。
教師對這些詞領讀兩遍。
3、朗讀。
1、2段一組同學讀,3、4段二組同學讀,5段全班同學讀,6段三組同學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后者,初一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初一第一學期朗讀要求為正確,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采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
三、圈點批注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批注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于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一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注,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簡要說說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范,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3、詞匯積累——課堂練習二。
(寫完后對照課本,找出寫錯的字并改正)。
(詞匯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設計聽的能力,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一石三鳥)。
4、閱讀嘗試練習(提問討論)。
1)“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理解記敘要素)。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3)文中一共寫了幾個背影?
4)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5)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說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重點討論解決2、5)。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閱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四、作業布置。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語料的積累,習慣的培養,這類練習表面上看較為機械,但對低年級學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課后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錯沒關系,做在書本上)。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是重點段落研讀、關鍵語句意義的品讀、理清本文的層次與結構體會中心與段落之間的關系、比較閱讀訓練。如果說第一課時側重于基礎能力和基本習慣,是整體感知課文,那么第二課時主要是突破重點難點、完成主要目標并進行遷移訓練。第一課時的鋪墊,第二課時是發展。
主要教學環節如下:
一、重點研讀第五段(朗讀、討論)。
1、上節課我們知道作者一共寫了四個背影,那么作者寫得最詳細的是那一個?朗讀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詞語,等一下要求大家寫出來。
引導學生研究刪后補出的詞語的含義和作用,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拔。
a、兩個“黑”字。
b、三個“布”字。
c、“蹣跚”“肥胖”
d、“兩手”“兩腳”
e、不要“向左”兩字行不行,為什么?
3、父親為什么“撲撲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輕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為什么看到這個背景“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為什么趕緊拭干了淚?
5、這一次流淚與第一次流淚有什么不同。與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關鍵語句的品味。
引導學生分析以下句子,并進行點拔。
a、第二段父親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送我去。
c、他囑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開始就體會了父親的這種樸實的疼愛之情呢?
3、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那些語句是互相呼應的?
練習:完成課后練習五。
四、總結討論。
1、文章的標題改為“我的父親”“浦口別父”好不好,為什么?
2、討論上節課課后練習2、教師板書總結。
3、討論中心與段落的關系。
a、2、3兩段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b、第四段為什么不詳寫作者在南京與朋友的游逛?
五、比較閱讀訓練:見附四。
六、小結。
七、作業布置。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敘述一次讓你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2、背誦文中描寫父親背影的一節文字。
(著眼于遷移與鞏固)。
附一:課堂練習一(幻燈出示)。
選擇正確的讀音。
差使?交卸。
奔喪?迂腐。
瑣屑?柵欄。
舉箸。
附二:課堂練習二。
根據教師所說的意思默寫出該詞語。
1)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2)奔赴親人的喪事。
3)亂七八糟的樣子。
4)把自己的財產、衣服出賣和典當出去。
5)凄慘暗淡,不景氣。
6)有了空閑的時間,指失業在家。
7)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8)精神不振作。
9)細小而繁多的事。
10)感情聚積在心里不得發泄。
附三:課堂練習三。
不看書憑記憶補充下面這段文字中刪去的詞語。
我看見他戴著小帽,穿著大馬褂,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縮;他身子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附四:閱讀課后練習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練習。
1、這個文段中所描寫背影的語句是,從文中劃出來。這一背影與朱自清在課文中描寫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過父親的“背影”表現了父親對自己的疼愛,最后表達的是一種對父親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種淡淡的憂傷,而此文的結尾兩段表現的是作者對自己?的負疚的心情。
附五、板書設計一。
背影。
朱自清。
圈點批注?字詞、名句、段落層次、疑問。
見面的背景????禍不單行?祖母死了,回家奔喪。
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失業)家中光景慘淡。
開頭。
四個背影????去買橘子時。
告別時。
淚光中的。
三次流淚????第一次?見父親,睹家境,想起祖母?悲哀。
第二次?見背影?感動。
第三次?別父親?。
第四次?想背影?。
附六、板書設計二?。
難忘背影?——點題。
父?????????????家境:禍不單行?父親疼愛兒子。
子?描寫背影????別前:細心關照?兒子憐愛父親。
情?買橘子:?????體貼周到。
深?再現背影——思念。
注:這是為一個鎮級中學老師所寫的說課稿,學生底子較差!
我先說一下對教材的分析。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是初中語文的傳統篇目。(出處)。
文章通過追憶作者八年前和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刻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之情。本文構思巧妙,結構精美,語言樸實,飽含深情。(基本內容)。
這一單元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學習本單元,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感悟到“愛”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背影》一文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是最有價值的。
教學。
要素,是最關鍵的教學內容。(結合單元要求,分析本文教學價值)。
二、說教學目標。
關于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確定的。語文新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并為此構建了三維目標體系,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依據對課程目標的理解,結合單元要求,以及上面對《背影》一課內容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把握課文內容,積累重點詞語。
2、采用多角度閱讀等方式進行整體感知,抓住細節描寫品味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
3、體味父愛的偉大,對父母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三、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背影》是一閱讀教學篇目。新課標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蔽艺J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解讀,整個過程中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一些疑難或富于探討性的問題或小組討論,或個別暢談、教師點拔,其間融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既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要求。
因此,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采用以下教法:誦讀法,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啟發學生讀懂悟透。
四、說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考慮,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整體把握,重點賞析,拓展延伸。
(一)情境導入。
多媒體播放歌曲《父親》,提問:我們的父親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扮演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朱自清的父親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學習了《背影》,大家就知道了。
(二)初步感知。
我分3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1、初讀課文,同桌或小組內相互檢查重點字詞,初步把握文章內容。
2、聽錄音。配樂朗讀此文,讓學生注意朗讀的要求和技巧。
3、朗讀課文,自我感知課文。朗讀是學生練習語感,提高閱讀鑒賞作品能力的有效途徑,有感情十分投入的朗讀,既能喚起表象,加深理解,又能訓練思維?!侗秤啊菲降瓨銓?、親切自然、感情真摯,只有讓學生多讀,才能感受其間的情深意切,受到精神的愉悅與感染。
(三)整體把握。
指導學生把握文章脈絡,理清寫作思路,理解文章主題,感受父子情深。
先指導學生讀文章,讓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這是教學的重點,我簡單演示一下教學的`過程。
同學們,我們通過讀課文,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大家能不能再讀一讀,認真思考一下,文中幾次寫到背影?能否分別起個小題目?說說理解了什么?同學們說的很好,文中有四次寫到背影,一次是總寫,其余三次,分別是:買橘子的背影,離去的背影,淚光中的背影。父親的外表并不美,動作和語言也不漂亮,可是當我們讀了以后,也忍不住像朱自清一樣,眼淚又來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再回到文中,用心感受這份情,感受朱自清語言的魅力。
(四)重點賞析。
你對那一段,那一句有感覺,交流一下。
在此環節中,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細讀,或沉思,或圈點批注,形成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與同學交流解決以上問題。
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更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樸實的語言背后的深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閱讀興趣,同時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拓展延伸。
1、小結教學內容。
2、讓學生談談,通過本文的學習感受到了什么?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感動過,也許是一次問候,也許是一次長談……請你把最感動的那個時刻記錄下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的散文代表作,作品采用記實的手法,通過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寫父子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的相憐相愛的感情。在新版教材課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第二單元都是以愛中心話題的,阿長與《山海經》、《臺階》、《老王》等,都從不同角度去贊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更有利于后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學習和鑒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2)本文描寫人物特征細致,中心與段落的關系很典型,學習本文有利于培養學生整體應用語文的能力。
(3)本文語言樸實,飽含情感,而且貼近生活,又位于第二課,有利于學生小學知識與中學知識的銜接。
2、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結合實際,我將素質教育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通過關鍵語句表達特殊的感情;。
3、教學重點:
(1)重點文段的閱讀,學習文中的細致描寫,體會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理解其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4、教學難點:
中心與段落的關系,尤其二三段對于表達中心的作用。
5、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聽讀、朗讀訓練、語匯積累、整體閱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把握;。
第二課時:重點文段的閱讀、關鍵語句的品味、中心與段落的關系、德育教育。
學生情況分析:我們的學生是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山區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尤其體現于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采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3、采用比較閱讀,形象的圖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
4、同時采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幻燈、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教與學是相長的,為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采用“導—思—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
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系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文基礎;指導學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征的細節描寫,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一)復習。
1、解釋下列詞語:躊躇、 蹣跚、 瑣屑、 頹唐。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設計意圖:反饋、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
(二)分析第二課時內容:
1、重點研讀第五段:
(1)朗讀第五段,緊扣“背影”找出其中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兩個“黑”、三個“布”“蹣跚”、“肥胖”?“走”、“探”、“攀”、“縮”、“微傾”?(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朗讀時注意文中形容詞、動詞的作用,通過討論、篩選,教師點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會如何進行細致描寫。)。
(2)作者為何看見這個“背影”,眼淚很快流下來,又為何趕緊拭干了淚?(突破:讓學生聯系上一課時分析的家庭背景,緊扣上面的動詞和形容詞,來體會理解父子深情。)。
(3)父親為什么“撲撲身上的泥土,感到很輕松似的”?(突破:讓學生聯系文中的句子“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苯Y合上面的詞語來理解,進一步體會父子深情。)。
(4)第五段中父親說了幾句話?從文中找出來。體會理解其中飽含的深情。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進去吧,里邊沒人。
(突破: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父母親對他們的關愛進行理解。)。
(設計意圖:(1)—(4)都是緊扣父子深情來設計的,讓學生體會、理解樸實語言中的父子深情。)。
2、關鍵句的品味:
a、第二段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b、第三段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送我去”
c、他囑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開始就體會到了父親的這種樸實疼愛之情呢?找出句子來說明?!鞍?,我現在想想,那時我真是太聰明了?!?/p>
(3)練習(幻燈)(設計意圖:通過啟發性的設問方式,讓學生帶著理解自主找出關鍵句、思考,結合生活實際,通過作業,理解其中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深沉的情感。)。
3、討論中心與段落的關系:
(1)2、3段去掉可不可以?(突破:放幻燈,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理解2、3段的作用)。
(2)第四段為何不詳寫作者在南京與朋友的游逛?(突破:通過幻燈中的圖例,幫助學生理解,突破難點。)。
(三)小結:本文以背影為線索,用樸實的語言,通過細致的描寫,表達父子之間深沉的情感。(伴以板書,加深學生對全文整體結構的掌握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細致的描寫)。
(四)作業:
(1)“可憐天下父母心”,你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敘述一次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1.安不忘危,盛必慮衰。(《漢書》)。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2.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4.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觀千劍而識器。
16.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1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8.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1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2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東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義,必自斃。
2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28.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9.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
30.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3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2.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37.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38.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9.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4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4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4.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4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4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48.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9.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5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5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5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5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5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60.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6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63.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6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65.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6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7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7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74.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78.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79.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80.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81.前車覆,后車戒。
8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85.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8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8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88.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89.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0.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91.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9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9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95.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96.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97.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98.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99.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100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0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02.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03.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104.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105.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10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8.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09.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1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1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14.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115.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7.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18.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1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0.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21.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12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12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124.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25.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26.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2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2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30.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131.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1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34.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5.銜遠山,吞長江。
1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38.行遠必自爾,登高必自卑。
1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40.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141.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4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43.言必信,行必果。
144.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14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146.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1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48.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49.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5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行。
151.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15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53.業精于勤,荒于嬉。
15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5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156.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57.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8.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5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6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61.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16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6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64.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16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6.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16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68.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169.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70.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71.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17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7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7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7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7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7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7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79.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80.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18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18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84.千門萬戶日童日童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8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8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187.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每次聽馬巧香老師的課都有新的收獲、新的啟發。這次聽《老王》更讓人倍感人性的光輝與溫暖。下面是我聽課后的一些建議:
2、能結合課文中老王的圖片,討論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品質,這里設計的很棒;
4、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做筆記;
5、整個課堂的節奏把握的很好,不慍不火,照顧到了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
馬巧香老師在課堂中補充了大量圖文資料,將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由文本走向生活,不僅豐富了“老王”形象,且將閱讀導入心靈,啟發學生“以善良對待善良”------這些設計環環相扣,引領著學生走入文本,走向文本的深處??偟膩碚f,這是一堂生動又富有深度的課。
這一學期,我聽了八年級的任課老師執教的《老王》一課,收獲頗大,現評價如下:
(1)聚焦一句,提綱挈領。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體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極力地幫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來,但最后作者卻說“這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边@本不應該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現,因此本設計的第一個環節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話引發開去,讓學生在作者的反思中發現自己,在發現自己中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關愛不夠,對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觀念不深,從而使學生的感知更敏銳,情感更豐富,情趣更高尚。
(2)品得透,悟得深。
設計了“最讓你感動的細節是什么”這一環節,學生積極地找到了細節,找到了關鍵的詞,在闡述理由時都能把人物的情感與句中的詞聯系起來,“鑲嵌”在門框里的老王讓人流淚,雞蛋“多得數不清”是老王一片真心地體現,“忘了請他進來喝茶”是作者擔憂后的深深地愧疚??在讀中品,在品中思,尤其學生說“因為他無法給老王更多的幫助,但他這樣目送著老王走下樓梯,那擔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沒有回頭看,他一樣能感覺到,這里作者對老王的尊重關愛雖然沒有言語,但同樣表現了出來?!蔽腋械搅藢W生真的在語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觸動,有了與作者同樣的反思。
(3)課文思想內容和課文語言的結合。
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已成為語文老師的共識。即課文的內容和課文的語言不是兩塊皮,而是一個整體,只有把兩者很好的結合,才能借助精妙的語言來感悟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見解、豐富的情感。落實到每一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想每個教師應該清晰的認識到,既要有對文本的深入認識,又需要設置與之相照應的語言教學環節,任何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如果離開語言的支托,那文本內容的精髓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反之則一樣?!独贤酢返牡谌齻€教學設計就因為在文本內涵的挖掘上很好地借助語言的品味來實現,學生的內心對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都有了自己的體驗。
(4)理解突出個性,語言品得實在。
個性的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理解的個性化。
個性的理解,尤其對文本的提煉、加工、組合,或樸實或大氣,或精巧,全在教師的“會之于心”的徹悟。如《老王》的第三個教學設計就是在閱讀文本時感受到作者行動上的善良,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著強烈的愿望,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來。所以最后決定在“善”——“愧怍”上立足。
有了自己的心得與感悟,有了整體的考慮,但如果沒有恰巧的新穎的教學角度切入,這也不能體現教學的個性?!独贤酢返牡谌齻€設計就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愧怍”而展開的。如今年的優質課評比中,在對《濟南的冬天》的文本理解上,著眼于濟南的“慈善”“溫情”的特點展開辯論。這其實就是在教學整體風格中的“設巧”環節。教學的內容的個性理解就有了個性的切入。
有效的品讀,課文語言品得實在。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散文代表作,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作品采用紀實的手法,通過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寫父子間在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的相憐相愛的感情。在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與作用。
2、教學目標的設定。
(1)知識與能力:積累生字詞;學會選取最佳角度、運用傳神動詞、加入自己情感反應的寫作技巧。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價值觀:把握文中父子親情,敬愛父親。
3、教學重點。
研讀重點段落;學會選取最佳角度、運用傳神動詞、加入自己情感反應的寫作技巧。
4、教學難點。
學會選取最佳角度、運用傳神動詞、加入自己情感反應的寫作技巧。
5、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二、說教法。
我所執教的班級學生語文基礎不算太好,尖子生不多。根據學生實際以及本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如下教法:
1、以品味語言為主,采用點撥式教學,設計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
2、采用朗讀、討論、質疑法使學生動口動腦動手。
3、為增加課堂的容量,使用多媒體教學。
三、說學法。
引導學生緊緊圍繞問題,扣住文中關鍵語句,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文中體現的父子深情;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文基礎,提高語文水平。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激情導入:(大屏幕上播放黃磊演唱的《背影》,同學欣賞)這首歌的名字叫《背影》,是今年最流行的一首歌曲。無獨有偶,朱自清先生也曾經寫過一篇紀實散文也叫《背影》。他寫的是誰的背影?這個背影有什么特點?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3、師生互動。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大屏幕出示閱讀準備:父親的語言、父親的動作、父親的背影、兒子的眼淚,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文,并作圈畫)。
(2)整體感知:文章以什么作為線索?寫了什么事?(落實閱讀準備中提及的問題)。
(3)你最喜歡的是哪次背影?為什么?
(4)閱讀課文的前三段,分析這段文字的作用。
4、小結,布置作業:進一步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導入:(結合上節課內容)。
師生互動:
1、賞析“望父買橘”時的背影。
(1)大屏幕出示視頻資料:電視散文配樂朗讀,學生欣賞。
(2)這段文字為什么寫的如此感人?(品動詞的運用、飽含真情的敘述)。
(3)以“讀過此段,我()”這一格式說話。
2、品味父親的話語,理解話中所包含的意思(小組合作)。
3、文中寫了我的四次流淚,原因各是什么?
4、年少的我是否真正理解父親為我所做的一切?(理解“聰明”一詞的真正含義)。
5、探究:
(1)按照你的理解,文章還可擬定什么題目?說說看。
(2)問什么作者要用“背影”為題?這好在哪里?
(3)你怎么看待文中所描述的父愛?(教師注意個別質疑?)。
(4)《背影》何以成為經典?
6、拓展遷移。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也肯定給了你許多的關愛,哪件事最令你感動?與大家交流一下。
6、小結:四次話語、四次背影、四次流淚。
多媒體播放滿文軍的《懂你》(落實情感教育)。
7、布置作業(大屏幕出示:)。
青春年少,懵懂無知,我們也曾對摯愛我們的父母任性過,也有誤解他們的時候。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短文來表達你的情感。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借花鳥表達憂國憂民之情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作者思念家鄉的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言明春望所見的詩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詩人憂國思家的詩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5、“破”、“深”寫出了怎樣凄慘的景象?
答:“破”描繪了國都被占,城池破敗,殘墻斷壁的景象;“深”描繪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蕪,人民離散無人整治的景象,刻畫了詩人痛苦的心情。寫出了國都淪陷、城池破敗、殘垣斷壁、雜草叢生、人煙稀少的冷寂荒蕪的景象。
6、杜甫詩有詩史之稱,本詩折射出怎樣的歷史事件?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亂,表現了憂國思家、感時傷壞之情。
7、情景交融在頷聯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試加以賞析。
答:花鳥本是怡人之景,而詩人見之而泣,聞之愈悲,可見時局的不幸,這里詩人將悲情融于樂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你知道為什么嗎?
答:這兩句真切地表現了戰亂中人們思念親人、盼望得到親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斑B三月”寫戰禍之長;“抵萬金”言家書難的。
9、末句“不勝簪”這一細節有怎樣的作用?
答:強烈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親之情。
本詩的前四句寫景,所寫內容均統在一個“恨”字中;后四句抒懷,一個“搔”的動作(細節)將一位白發稀疏、孤立于長安城頭的老詩人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一、七年級上冊。
(一)課內古詩背誦。
【論語】(春秋魯國·孔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觀滄?!浚|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
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東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南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南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七年級下冊。
(一)課內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三.八年級上冊。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登岳陽樓】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四.八年級下冊。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調歌頭】(蘇軾·北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元)。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飲酒(其五)】(陶淵明東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難】(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己亥雜詩】(龔自珍·清)。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五.九年級上冊。
【望江南】(溫庭筠·唐)。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北宋)。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南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六.九年級下冊。
【關雎】(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在近幾年的考試真題中,這一知識點幾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題的第二小題中考查,題目給出一篇學生的作文,需要考生閱讀后從中找出錯別字,并加以改正。這一知識點屬于識記應用類,需要考生掌握字形并能正確應用。它看似簡單,但是需要考生具備細心和耐心。語文學科博大精深,考生需要正確讀寫3500個常用漢字,范圍非常廣。而且題目中的習作段落篇幅較長,要從中找出錯別字,需要考生仔細閱讀,耐心尋找。
2、語病辨識。
從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這一知識點幾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題的第二小題中出現,和錯別字放在一起考查。題目給出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閱讀后從中找出病句,并加以改正。這一知識點屬于應用類,需要考生掌握病句的基本類型和病句修改方法。
3、修辭手法。
這一知識點是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從近幾年的考試真題來看,題目中給出一句話,這句話中是含有某一種修辭手法的??忌枰獜腶bcd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能夠對題干句子修辭加以說明的句子,言下之意就是選擇出和題干中句子修辭手法相同的一句話。這就需要考生了解不同的修辭手法,并能在實際語言運用中辨別不同類型的修辭手法。
4、詞類活用。
這一知識點是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從近幾年的考試真題來看,題目通常給出一句話,并指明句子中的某個字是詞類活用??忌枰獜腶bcd四個選項中選擇其中加點詞用法與題干相同或不同的一項。這需要考生掌握詞類活用的幾種常見類型。
5、通假字。
這一知識點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的。如在20xx年上半年的考試中,題干敘述的是在文言文總結課上,教師舉例講解通假字的特點和作用,要求考生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擇不合適的一項,言下之意就是選擇出沒有通假字的一個選項。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41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