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范文范本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眼光,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優秀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寫作上的靈感和指導。
學習目標:
1、掌握數軸概念,理解數軸上的點和有理數的對應關系。
2、會正確地畫出數軸,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給定的有理數,會根據數。
軸上的點讀出所表示的有理數。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數軸的概念。
教學難點: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軸的概念,并初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問題1:在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米和。
師提出問題:(1)先畫什么呢?
(2)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3)怎樣正確擺放這幾者的位置呢?
問題2:怎樣用數軸簡明地表示這些樹,電線桿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
關系(方向、距離)。
師生合作完成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引導學生思考上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建立數軸的概念。
問題3:怎樣正確地畫一條數軸,數軸需哪幾個條件?
怎樣才能將不同數的點清楚表示出來?
嘗試畫滿足條件的數軸。
可以先讓學生試著畫出自己想象的數軸,并把學生不同畫法展示出來。先讓學生交流哪種畫法規范,然后師生共同分析歸納得出數軸的特征:
(1)數軸是一條直線。
(2)數軸三要素:原點。
正方向。
單位長度。
(題目及圖形在導學案上)。
三、動手操作,親身體驗。
問題。
(1)畫出數軸并表示下列有理數。
91.5-22-2.52(2)寫出數軸上a、b、c、d、e表示的數。
(圖形在導學案上)。
觀察發現:(1)哪些數在原點的左邊?哪些數在原點的右邊?由此你會。
發現什么規律?
(2)每個數到原點的距離是多少?由此你會發現什么規律?
小組討論,交流歸納完成上述問題。
四、鞏固提高。
1、畫出數軸并表示下列有理數。
(1)-3-2-10123。
(2)-30-20-100102030。
(3)155122-2-。
2五、課堂小節:、數軸的概念。、數軸的三要素。、數軸的作法及數與點轉化過程。
六、作業:
必做題:教科書第14面習題1、2第二題123。
教材首先出示鞋盒、粉筆盒、魔方、易拉罐、筆筒、足球、玻璃球等學生熟悉的實物圖,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引出四種立體圖形。由于學生已經具備許多這方面的早期經驗,所以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受到形狀是物體的眾多屬性之一,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物體有的形狀相同,有的形狀不同,形狀相同的物體可以看成一類。
然后,教材通過列表的方式,讓學生對四種立體圖形分別進行直觀的辨認、區別。每種圖形的認識包括實物圖、模型圖和圖形名稱三個層次,符合兒童從具體到抽象地認識事物的認知特點。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形狀相同的幾種實物,從直觀上認識到雖然這些實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狀相同。然后逐步數學化,拋開這些實物的其他屬性,只考慮形狀這一屬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學生初步感知各種立體圖形的一般形狀特征。在此基礎上,指明這種一般模型叫什么圖形。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哪些是圓柱,哪些是球形。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體現了其應用性。并且,每個學生可以說出屬于自己的答案,有很大的開放性。
“做一做”的第1題,讓學生通過滾圓柱、推長方體、搭積木、轉球、摸球等活動,利用視覺、觸覺、運動覺的協同作用,感性的、初步的了解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征,使學生感受平面和曲面的區別。并通過讓學生互相說一說操作的感受,培養初步的交流能力。
“做一做”的第2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游戲的范例,要求學生在看不見實物的情況下,按指定的形狀摸實物。使學生通過觸摸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
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計算機軟件、投影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把袋子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爺爺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隨機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學生閉眼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進行辯認。
3.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
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穩。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五、小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六、鞏固練習。
35頁做一做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觸摸、拼擺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加深對本單元所學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初步體會圖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同時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2、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
3、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和學生各準備一些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尋找(可以用牙膏盒等)。教師還要準備幾個其他形狀的實物,如棱柱形鉛筆,三棱柱積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介紹“找物品”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把課前準備好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拿出來,同桌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收集的實物的形狀。
同桌學生互相介紹完后,讓他們把自己的每種形狀的實物各選一個,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學分成4組,每組同學各管一種形狀的實物,把這些實物分一分類。管正方體的要把正方體的實物歸為一類。分好類后,各組同學摸一摸、說一說本組那類實物的形狀,再選兩個代表在班里說一說實物的形狀。對于非本單元所學形狀的實物,可以歸為一類,交給教師,教師告訴學生:這些物體的形體不是我們這一單元所學的,但是它們也是一種立體圖形,以后我們在中學會學到。
活動結束后,教師將分好類的物體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動中使用。
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做“摸實物”、“搭積木”、“隨意拼”三種游戲。
二、介紹“摸實物”的方法。
1.準備實物。
教師從“找物品”的活動收集起來的實物中,選一些形狀稍大的便于確定形狀的實物(包括棱柱形實物,如棱柱形鉛筆,三棱柱積木)放在地上。
2.摸實物。
把做“摸實物”活動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教師請一小組作示范說明游戲規則:先讓一個同學拿出一個立體圖形(如圓柱)給另外兩個同學看,看清后把這兩個同學的眼睛蒙上,然后讓他們從桌子上摸出這種圖形,其他同學進行判斷。如果摸錯了,可以讓他們繼續摸,直到摸對為止。然后再給蒙上眼睛的同學各拿一個立體圖形,讓他們摸一摸,說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狀的物體。這樣做兩次后,讓進行判斷的同學來出題摸實物。
三、介紹“拼積木”的方法。
1.教師示范。
教師用積木邊拼邊說:“我用4個大小相同的長方體可以拼一個大的正方體,還可以用2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p>
2.學生拼積木。
學生拼的時候,教師注意巡視。集體訂正時,從用幾個長方體拼成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用幾個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拼法中各選一種展示出來,讓學生說一說拼成后的立體圖形各用了幾個什么形狀的積木。
四、介紹“隨意拼”的方法。
1.帶著拼。
讓學生自己拼,教師巡視,如果學生拼的汽車的形狀、大小和教師拼的不一樣,只要能看出是汽車就行。
2.隨意拼。
師:同學們除了拼汽車,還會拼其他東西嗎?
讓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隨意拼擺一些東西,拼擺用的實物可以是積木,也可以是其它東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長方體的飲料盒作車身,用易拉罐作車輪,用圓柱形的積木作炮筒。學生拼好后,教師選幾件有趣的東西展示給全班同學,讓拼的同學告訴大家拼的是什么東西,各用了什么形狀的物品。
五、鞏固練習。
35頁做一做。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他們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并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構圖弄。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后讓孩子們倒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一數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并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一不同點;發現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別點,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這堂課準備還算較充分,課堂設計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堂課學習氛圍濃,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感到很輕松愉快。課后我仔細回味,這堂課的目標是達到了,但學覺得對教材資源的挖掘不夠深,還應注意知識的拓展與延伸。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識點的突破,只追求了“求同”,統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但實際不能歸入那些圖形中,如像“?”這樣的圖形與長方體應區別開來,“?”這樣的圖形應與圓柱區別開來,“??”應與球區分開來。還有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有可能一些孩子會誤認為是正方體,而它實際屬長方體,應讓孩子對照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各自特點,這樣很容易就分辯出來了。
這一節課是孩子們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下一課時便是讓學生們探索從立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將由“三棱錐”立體圖形中抽象出來??磥碓谡J識立體圖形時,還應補充認識“三棱錐”知道它也是一種立體圖形,為后面認識平面圖形“三角形”作好充分準備。
思量之后,我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開課提出疑難以解決上堂課的遺留問題,彌補所欠缺的知識,進一步完善孩子對簡單的立體圖形的認識,并為本堂課的“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作為鋪墊。這個開課讓孩子們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培養了孩子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以及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2.重點和難點分析。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掌握垂線的概念。
2.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垂線的第一個性質。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對垂線定義做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垂線的畫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通過垂線,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幾何圖形的對稱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活動投影片演示直觀教學法,引導發現法。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式學習。
三、重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垂線概念和性質。(二)難點。
垂線的判斷和性質的理解運用。(三)疑點。
垂線的性質。(四)解決辦法。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性質,并運用練習加以鞏固。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尺、量角器、自制膠片。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創設情境,復習基礎知識,引入課題。2.通過教師引導提問,學生思考、互相敘述和糾正,教師點撥,練習鞏固新課。
3.通過師生互答完成歸納小結。七、教學步驟。
(一)明明目標。
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提出問題:如右圖,(1)∠aoc的對頂角是哪個角?這兩個角的關系怎樣?
汀羅鎮第二中學2018.1。
汀羅鎮第二中學王建偉。
本人在這學期擔任七年級(3)(4)班的數學教學及班主任工作。一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為了總結經驗,尋找不足?,F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班級管理方面。
作為班主任的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尤其是初中一年級的新生。因此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樹立遠大的志向。對學生“嚴字當頭,愛在其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剛開學時,為了能使學生盡快適應外中的生活,早上我早早到校與與他們一起打掃衛生,與他們一起上早讀。將愛心灑向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制度,使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心學生的成長,受到了學生及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由于我的出色努力,班上工作井井有條,我班多次獲得紀律和衛生紅旗。
二、教學方面。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一學期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F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講學稿。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特點,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欲與興趣,就會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于是學習勁頭就上來了。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盡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如每節課后如有時間,我都出幾題有新意,又不難的相關題型,與學生一起研究。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討論、思考、表達。由于學生樂學,興致高昂,使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僅限于課表指定的范圍。
3、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相當數量的練習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數學思維,在練習時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鍛煉,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
4、考前復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復習的題目類型,難度,深度。這樣復習時才有的放矢,復習中什么要多抓多練,什么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復習效果與成績。另外還要抓好后進生工作,后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進生跟得上。例如在課堂上,多到他們身邊站一站,多問一句:會不會,懂不懂,課后,對他們的不足及時幫助,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從而能夠主動學習。同時,我一直堅持在復習期間學生每做完一套題,我就讓課代表根據題的難易程度把每一道題分到學生手里,學生不得拒絕分給自己的題,但可提前做準備,到第二天課堂上我提道哪一個題,是誰的題就上來給大家講解。這樣會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當一回小老師,同.時,我還發現當學習不好的上來講對時,其余的學生會給他鼓勵的掌聲,他會很興奮的,對學習數學也有了信心。
5、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并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應與他們交流每節課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結合他們的意見和自己的思考結果,總結出每課教學的經驗和更為巧妙的方法。聽公開課多次,學習他人的先進教學方法。
6、做好“培優、輔中、穩差”工作。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和潛力,我把他們分成三類:優生、中層生共和待進生。利用每天利用午休輔導。除了老師輔導外,我還要求學生成立“數學學習互助小組”,即一名優生負責一至兩名中層生和一名待進生,優生經常討論學習問題,弄懂弄透了才去輔導其他同學。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對待進生,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提高他們的信心。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7、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科研方面。
1、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上課注意聽講,積極與老師配合,能夠集中精力,參與課堂教學,做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先預習,再聽課,課后回顧知.識要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閱讀教材,最后再完成作業等。
2、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夠靈活,不能總是吸引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引導、啟發不足。
3、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缺乏理論指導。
4、教學反思不夠。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學習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
2、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多聽課,學習同科目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4、加強轉差培優力度。
5、加強教學反思,加大教學投入。
2018年1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畫垂線的過程,正確掌握畫垂線的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線,會驗證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3、活學活用,用畫垂線的方法來畫圖形。
4、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作圖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并通過這一性質學會畫垂線。
2、明確不同情況下的垂線如何畫,用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
教學準備:課件、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積累運用。
1、學習新課之前,讓我們回憶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知識。
生:我們學習了平行和垂直。請兩名同學分別具體的說一說。
生1:在同一平面內……。生2: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
(預設:回答問題的同學說的不完整,不嚴密,可以找同學補充、糾正)。
2、再次復習鞏固垂直的概念。
3、動手操作。
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
師:想一想該怎樣畫,用什么工具畫?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用直尺上的直角畫,用量角器上的90度直角畫。
(預設,可能學生還會說,我用兩個三角板拼成一個直角來畫等等,只要是合理就要給予肯定)。
師生: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畫,找幾名同學來匯報。
(預設:找幾個有代表性的畫法來展示)。
師:評價并引出本節課所學的重點知識:畫垂線(板書課題:畫垂線)。
二、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有一條直線l,他有一個好朋友點a,他們每天形影不離。
1、過直線上的一點a做已知直線l的垂線。
生:思考后嘗試畫。
師:找若干名同學來講述他們的畫法。
生: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三角板直角的頂點與直線上一點重合,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他們相交的交點就是垂足,畫上垂直符號。
(預設:一名同學板眼,描述,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果有疑議貨發現錯誤,可以來糾正、補充)。
(重點強調:三角板的直角邊,直角的頂點,與……重合,垂足等等這些關鍵的說法)。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天直線l的好朋友點a出去旅行了,我們可以用畫垂線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聯系,誰來幫幫他們。
2、過直線外一點a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
生:先嘗試畫。
師:找兩名同學來畫。
(預設:找兩名同學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粉筆來畫,之后詢問學生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過直線外一點只能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垂線。再思考:過直線上一點又是怎樣的情況?)。
生:匯報展示畫法。
生:發現兩條垂線重合在了一起。思考總結過直線外一點垂線的畫法,再嘗試總結過直線上一點垂線的畫法,并說明原因。
(預設:孩子可能會說出結論或原因,但也有可能說得不是很準確,很精簡,老師可以給予一些提示、點撥)。
師:做簡單的總結,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四、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一天直線l和好朋友點a在吵架了,點a不見了。
4、按要求做已知直線的垂線。
生:嘗試畫。
生:匯報演示。
師:觀察畫圖,說明問題,如果沒有點的限制,可以畫幾條已知直線的垂線?
(預設:無數條,因為直線式可以無限延伸的)。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老師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大家來幫忙。
畫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已知:長方形的。
提示:長方形的特點是什么?相鄰的兩條邊。
思考:可以用的方法來畫長方形。
師:找一名同學讀題,一名同學分析,同學們小組研討。
生:匯報一下小組討論的結果。
六、學有所得感知有趣。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價值,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尋找實際問題中的不等關系,建立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弄清列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方法,用去括號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探究新知1、分組活動。先獨立思考,理解題意。再組內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小組匯報,派代表論述理由。
2、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出以下三種采購方案:
(1)什么情況下,到甲商場購買更優惠?
(2)什么情況下,到乙商場購買更優惠?
(3)什么情況下,兩個商場收費相同?
3、我們先來考慮方案:
設購買x臺電腦,如果到甲商場購買更優惠。
問題1:如何列不等式?
問題2:如何解這個不等式?
去括號,得。
去括號,得:6000+4500x-450044800x。
移項且合并,得:-300x1500。
不等式兩邊同除以-300,得5。
答:購買5臺以上電腦時,甲商場更優惠。
4、讓學生自己完成方案(2)與方案(3),并匯報完成情況。
教師最后作適當點評。
問題1: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你該從何入手考慮它呢?
分組活動。先獨立思考,再組內交流,然后各組匯報討論結果。
最后教師總結分析:
1、如果累計購物不超過50元,則在兩家商場購物花費是一樣的;。
2、如果累計購物超過50元但不超過100元,則在乙商場購物花費小。
3、如果累計購物超過100元,又有三種情況:
(1)什么情況下,在甲商場購物花費小?
(2)什么情況下,在乙商場購物花費小?
(3)什么情況下,在兩家商場購物花費相同?
上述問題,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可適當點評。
總結歸納:
通過體驗買電腦、選商場購物,感受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不等關系,用不等式來表示這樣的關系可為解決問題帶來方便。由實際問題中的不等關系列出不等式,就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再通過解不等式可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
布置作業:
教科書第126頁習題9.2第1題(1)(2)第3題1、2。
3,感受在特定的條件下數與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難點。
數軸的概念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知識重點。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引入課題。
教師通過實例、課件演示得到溫度計讀數.。
(多媒體出示3幅圖,三個溫度分別為零上、零度和零下)。
(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動手操作)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點表示數的感性認識。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師:由上述兩問題我們得到什么啟發?你能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有理數嗎?
從而得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體驗數形結合思想;只描述數軸特征即可,不用特別強調數軸三要求。
尋找規律。
歸納結論問題3:
1,你能舉出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用直線表示數的實際例子嗎?
3,哪些數在原點的左邊,哪些數在原點的右邊,由此你會發現什么規律?
4,每個數到原點的距離是多少?由此你會發現了什么規律?
(小組討論,交流歸納)。
歸納出一般結論,教科書第12的歸納。這些問題是本節課要求學會的技能,教學中要以學生探究學習為主來完成,教師可結合教科書給學生適當指導。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12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請學生總結:
1,數軸的三個要素;
2,數軸的作以及數與點的轉化方法。
本課作業。
1,必做題:教科書第18頁習題1.2第2題。
2,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教學反思:
1,數軸是數形轉化、結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設計的原型來源于生活實際,學生易于體驗和接受,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自己動手操作、經歷和體驗數軸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數軸概念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體出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到抽象概括的認識規律。
2,教學過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線,教學方法體了特殊到一般,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1.知識結構。
2.重點和難點分析。
(1)本節的重點是會用兩直線垂直的定義判定兩條直線垂直和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兩直線垂直的定義中雖然強調“有一個角是直角”,但實際上由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性質,可以得到其他三個角也都是直角,因此不指定哪一個角是直角,實際上無論哪一個角是直角,都可以判定兩直線垂直.反過來,已知兩直線垂直,那么它們的四個交角中無論哪一個角都是直角.對于點到直線的距離,一定要給學生強調距離是垂線段的長度,是一個數量,而不能誤認為是垂線段本身.
(2)本節的難點是空間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垂直關系.因為初一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差,想象不出什么情況下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教科書是學生在對長方體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分析,得出結論,對于這些結論,只要求學生有感性認識,不要求學生掌握,所以老師不要深挖.
3.教法建議。
(1)本節仍用上節用過的相交線模型作演示(也可用我們提供的課件),在讓學生觀察模型時,不要只讓學生看熱鬧,而要讓他們帶著問題去看,可以提出如下兩個問題:(1)轉動木條b時,它和不動木條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幾個?(認識垂線的唯一性);(2)當a、b相交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其他三個角也都是直角嗎?然后找學生回答,以此來增加學生對兩直線垂直的感性認識.
我們做了一個課件,這個課件把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情況,更直觀的展現了學生,幫助學生對此知識的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掌握垂線的概念。
2.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垂線的第一個性質。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對垂線定義做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垂線的畫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通過垂線,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幾何圖形的對稱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活動投影片演示直觀教學法,引導發現法.
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式學習.
三、重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垂線概念和性質.
(二)難點。
垂線的判斷和性質的理解運用.
(三)疑點。
垂線的性質.
(四)解決辦法。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性質,并運用練習加以鞏固.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尺、量角器、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創設情境,復習基礎知識,引入課題.
2.通過教師引導提問,學生思考、互相敘述和糾正,教師點撥,練習鞏固新課.
3.通過師生互答完成歸納小結.
七、教學步驟。
(一)明明目標。
通過畫垂線,使學生既能理解并掌握垂線的概念和第一個性質,又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整體感知。
以情境引入課題,以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動手操作和教師點撥相結合完成教學任務,以練習檢測為鞏固檢查手段,強化教學內容.
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提出問題:如右圖,(1)∠aoc的對頂角是哪個角?這兩個角的關系怎樣?
教學目標:
1、了解中括號產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
2、能準確規范計算有關算式題,感受數學符號的奇妙。
教學重點:
1、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2、正確解答帶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猜謎語:圓周分兩半,左右各一邊,計算常使用,見它要先算。
2、說運算順序。
3、在這些算式中,小括號起什么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你知道嗎?自讀,談收獲。
2、說一說360÷【(12+6)×5】運算順序。
3、獨立計算,一生板演。
4、集體交流。(重在運算順序)。
5、對比、發現、深化認識。(課件出示)。
6、總結運算順序(學生總結,老師整理)。
三、拓展應用。
1、算一算,比一比。
先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2、練一練(獨立計算,交流運算順序)。
四、總結。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
2、中括號有什么作用?
3、說一說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4、作業:課本79頁5、6題。
1、調查了解,交流感悟時間是最寶貴的,珍惜時間與否決定成效,使學生初步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互相啟發、幫助,學習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本次活動以“源于生活--交流互學—應用生活”這個主線來貫穿教學內容,每一個環節的活動都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都是在學生身邊的事或者曾經經歷過的事的基礎上去深入理解“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順勢引導,得到體驗、探究和領悟,并從中得到情感的交流、達到良好習慣的培養及能力發展的目的。整個活動凸現了學生的生活體驗。
2、以活動為載體,構筑活力無窮的體驗課堂。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去感悟時間的重要和珍貴,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本次活動中,在上課前,教師鼓勵學生課外積極開展調查活動,精心制作了調查表,讓學生通過采訪周圍的人,通過自己的一分鐘實踐活動,體驗時間的重要,感悟時間的價值。課前調查活動,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多向互動的課堂生活。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和學生始終處于平等的狀態下進行交流,學生也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中。在課前準備時,教師就與學生一起調查,向自己的長輩、親朋好友、媒體了解珍惜時間的人們的工作情景和成效;師生共同調查、體驗一分鐘在生活中的價值。在課堂中,教師融入到學生中間,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交流,一起發現、感悟。
1、師生共同向自己的長輩、親朋好友、媒體了解珍惜時間的人們的工作情景和成效。
2、師生共同調查、體驗一分鐘在生活中的價值。
3、教師采集一組體現時間就是生命、財富、勝利的錄象片段。
4、師生共同收集關于時間的格言和諺語。
一、游戲導入主題:
導入:小朋友,今天的活動課上,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聊聊關于時間的話題。小朋友可能會想這個話題會不會太枯燥?不一定哦!讓我們一起先來參與兩個活動。
1、做一個動作。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做個動作,(邊示范,邊說)雙手平舉、半蹲。
準備好了嗎?來,讓我們隨著小鬧鐘的滴答聲,開始吧!
2、看一段有趣的動畫片。
師:小朋友一定感到累了吧!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點擊課件)。
3、交流:
師:動畫片沒了,小朋友一定還想看吧!我也是。但時間不允許啦!我們還有活動任務呢!小朋友,剛才我們兩個活動下來,你對活動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嗎?(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打破教材中平鋪直敘的手法,以兩次活動對比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說說對兩種活動過程的不同的時間感受,在不知不覺中體會時間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樣公平的,不偏不向的。游戲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由游戲導入,能激發學生聊時間這個話題的興趣。學生的積極參與、激情投入是這節課活動成功的基礎。)。
二、交流感悟時間的價值,時間的寶貴:
師過渡:
其實啊,做動作和看動畫片的時間是一樣長的,都是一分鐘。這組活動說明了,時間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不偏不向的,是公平的,同時也是寶貴的。課前小朋友都去作了關于時間的調查,小朋友去調查了一分鐘在各行各業中產生的成果,還去實踐體驗了一分鐘自己能做哪些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
(一)一分鐘的調查、實踐交流:
1、交流“一分鐘”資料。
2、教師補充資料:
師:老師課前也進行了調查,想和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點擊課件)。
師小結:是啊,短短的一分鐘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真是寶貴的一分鐘。如果我們把10個一分鐘,把100個一分鐘,把許許多多的一分鐘都利用起來的話,那會發揮多么大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一分鐘調查的交流,把時間這個很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學生由生活中一分鐘的價值交流,產生一分鐘的時間都是那樣寶貴的認識,從而對時間以及時間的價值有很形象化的、很具體的感悟。)。
(二)看錄象感悟:
導入:老師這兒有一組關于時間的錄象,你看了一定會有更多的啟發:(播放課件)。
1、連續觀看幾組錄象。(定格幾個畫面)。
2、交流感悟:
師:小朋友,看了這一組驚心動魄的畫面,你對時間一定有許多感想。想告訴大家嗎?
比如:哪組錄象給你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么?
看了幾組錄象,你有什么感想或啟發?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師過渡小結:
小朋友剛才講到的感受,有的老師也有同感。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歸納: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但是,如果,這些叔叔、阿姨平時沒有時間觀念,沒有珍惜時間、爭分奪秒的時間意識,那么,他們在碰到人命關天的搶救、碰到這些突發事件或重大事情的時候,能取得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的成效嗎?——當然不可能!
(設計意圖:通過一組驚心動魄的畫面集中展示,在課堂上產生一種震撼的效果。學生通過直觀的影象和激烈的討論,情感的體驗再一次得到深華。同時,學生從多元化的角度體驗,達成了唯一的目標,那就是對時間有了更深的體會,感悟到時間的價值: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
(三)交流課前調查,強化時間觀念。
1、全班交流。教師隨機評價。(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
2、隨機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珍惜時間事例的調查交流,這樣由遠及近,打破常規,沖破機械問答,目的在于強化時間觀念,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在交流中加深了學生對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的認識,對時間的整體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斷得以深華。)。
(四)聯系學生實際講自己的故事——實話實說。
1、師過渡:看得出,小朋友的課前調查很認真,交流得也很認真,體會也都有了提高。下面,老師想請小朋友實話實說,講講自己平時和時間打交道的故事好嗎?比如:(點擊課件播放錄音)。
1)你有沒有把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的經歷?是什么原因?結果怎么樣?
2)回憶一下,自己平時在什么情況下最會浪費時間,或者浪費時間最多的是什么時候?
3)你平時不會浪費時間,是什么原因?介紹介紹自己的經驗。
4)在我們班里,你有沒有發現比較珍惜時間的同學,請你說說他們珍惜時間的事!
2、組織交流。(教師隨機引例,因勢利導)。
3、同桌交流。(機動)。
4、師過渡小結:
是啊,我們對時間的態度不同,它就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結果。聽了小朋友的實話實說,坦誠交流,我很感動。小朋友對珍惜時間有了新的認識,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想作為我們這個年齡的小學生,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還應該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勞逸結合的作息時間表來時刻提醒自己。今天啊,老師帶來了我們海鹽城郊小學的幾位小朋友的作息時間表(課件打出)。有雙休日的,有放學回家后的,也有即將到來的寒假生活安排的。請小朋友看一看,也許會對你有很多啟發。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問,一石激起千層浪,指導學生聯系實際,對照自己,講講與時間打交道的故事。期間,引導學生互相學習、提問、建議……總之,在充分的、深入的、熱鬧的課堂討論中,啟發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應該做時間的主人。)。
三、模擬作息時間表,學做時間小主人。
過渡:小朋友,讓我們也一起行動起來吧!把我們的課余時間、假日時間好好安排一下!
1、學生制訂時間表。(課件播放音樂,學生任選1-2種)。
2、交流。
方法:教師在巡視中隨機將已完成的較典型的放在投影上。學生也可自我推薦貼在黑板上??赐瑢W的作息時間表,小朋友之間互相交流。
小結:小朋友,聰明的學生今天就把明天的事安排好。就讓我們從學訂這張時間表開始,一起來學做時間的小主人吧!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生活實際、生活經歷簡單,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息時間是受父母控制的。指導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家庭,各自制定不同的時間表。以此作為學生學做時間主人的最根本的起點,作為學生學做時間主人的一個載體。通過這個活動,讓他們有一個合理安排時間的概念,為今后的正確、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打下一個實踐的基礎。同時達到這樣一個目的,這堂課的教育并沒有結束,她在無形中還在延伸。這時間表在學生的書里,在學生書房的墻上,……將繼續發揮她的教育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用正數或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過程與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的意義,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負數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的方法。
2、難點:正確理解負數的概念、
3、關鍵:創設情境,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課堂引入。
二、講授新課。
(3)、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但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數、
(6)、請學生解釋課本中圖1、1-2,圖1、1-3中的正數和負數的含義、
(7)、你能再舉一些用正負數表示數量的實際例子嗎?
(8)、例如,通常用正數表示汽車向東行駛的路程,用負數表示汽車向西行駛的路程;用正數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負數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數表示買進東西的數量,用負數表示賣出東西的數量。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練習1、2、3、4題。
四、課堂小結。
為了表示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引進了負數、正數就是我們過去學過的數(除0外),在正數前放上“-”號,就是負數,但不能說:“帶正號的數是正數,帶負號的數是負數”,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原數意義相反的數、如果原數是一個負數,那么前面放上“-”號后所表示的數反而是正數了,另外應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五、作業布置。
1、課本第5頁習題1、1復習鞏固第1、2、3題。
在符號列表中選擇括號插入,如果上方常用中沒有括號,就點擊下方其他符號;
找到括號,選中后,點擊插入即可插入括號了。
除此外還可以通過電腦鍵盤上按住shift+9/0鍵插入括號。
一、《相交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五章第一節的內容。教學要求了解對頂角與鄰補角的概念,能從圖中辨認對頂角與鄰補角;知道“對頂角相等”;了解“對頂角相等”的說理過程。重點是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相等”的性質,難點是“對頂角相等”的探究過程。為完成教學任務,不遺漏一個知識細節,我按課程標準要求,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力求完美解決每個問題。在第一個教學辦上這節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點點擊破每個知識點,在下課鈴聲響起時,正好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到了第二個教學班授同一節內容時,由于在第一個教學班教師從上課給學生一個一個知識點的引導講解,不停地提問、解答,感覺很累,便換一種方式,讓學生先自學本節內容,然后教師讓學生談自學的收獲,同學們互相補充、交流探討,教師只是強調了重點、點撥難點,在下課也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任務,學生學習的效果很好,只是教師講的少、輕松多了。課后反思:同一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是不同的情感體驗。第一節課我為追求完美的教學效果,以教師引導講解為主,學生跟著教師解決一個問題,緊接著又一個新問題的提出,一堂課下來,教師從頭說到尾,學生接受命令式的跟著聽到尾,雖然也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教師感覺很累,學生也有點被迫無奈。第二節課,因教師累想休息而換一種方式,讓學生自學、談收獲、體會,教師只點撥難點,同樣完成教學任務,不同的學生還講出了不同的收獲,更重要的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了獲取知識的過程。對比這兩節課,才發現自主學習不是教師引導學生圈套式的學,而是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設計并通過不斷反思和修正來發現,而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概念,培養科學探究的方法、態度和習慣等等。
二、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本節課,我的教學設想基本轉化成課堂教學行為。1.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只有程度較好的學生思考出來,大部分學生都還在思考中。2.欠缺對“學困生”的關注,我也沒能用更好的語言激發他們。3.沒能讓每位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發表自己的觀點。4.沒能進行很好的知識延伸和拓展。5.合作探究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大多數學生還是沒能研究出結果。
我想:在以后實際工作中,要時刻牢記這句話,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不足之處,使自己的水平再邁上一個臺階。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40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