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籍內容,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以下是一些有趣、獨到的讀后感范文,它們可以激發大家對書籍的熱愛和閱讀的動力。
原文:
杜甫〔唐代〕。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譯文:
天上浮云終日飛來飄去,遠游的故人為對久久不至。夜晚我總是頻頻夢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分別時你總是神色匆匆,還總說相見多不容易。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出門時搔著滿子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才華蓋世你卻是容顏憔悴。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釋:
浮云:喻游子飄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這兩句說:李白一連三夜入我夢中,足見對我情親意厚。這也是從對方設想的寫法。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這兩句是述李白告歸時所說的話。這兩句寫李白告歸時的神態。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慣舉動。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官。斯人:此人,指李白。孰云:誰說。網恢恢:《老子》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話。此處指法網恢恢。這句意思是:誰說天網寬疏,對你卻過于嚴酷了。這兩句說: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寂寞困苦,但必將獲得千秋萬歲的聲名。
賞析:
此詩緊接前詩,前四句寫三夜頻夢李白。開篇以比興領起:“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說浮云可見,而游子(李白)卻不可見。古詩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庇纱艘觥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說明詩人對李白思念之深切。與前詩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一樣,這里是從詩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兩人的友情深摯。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币姼≡贫钣巫?,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寫夢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當辭別之時,李白總是局促不安,不愿離去,并且再三苦苦訴說:“來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險惡,我真怕沉船墜水呢!”他出門離去,總是搔著頭上的白發,仿佛是為辜負平生壯志而悵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寫不愿“告歸”,依依不舍的神態;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墜”的內心獨白,寫他憂路險、傷坎坷的苦情;第五六句寫他“出門”時的動作,展現他壯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見,聲可聞,情可觸,李白枯槁慘淡之狀,歷歷在目,令人潸然淚下!
“冠蓋”以下六句,是寫夢醒后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長安城里,到處是高冠華蓋的達官權貴,惟有李白這樣一個大詩人“獨憔悴”,困頓不堪,無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歲的“將老”之年,被放逐夜郎,連自由也失掉了!這哪里有“天網恢恢”之事?鮮明的對比,深情的'斥責,表現了詩人對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對惡勢力的強烈憤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詩才盡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慘,“身后”寂寞無知,又有何用呢!詩人在這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飽含著自己坎坷零落的無限心事。
此詩與前詩相呼應。前詩以“死別”發端,此詩以“身后”作結,渾然一體。前詩寫初夢,此詩寫頻夢;前詩寫疑幻疑真,此詩寫形象清晰;前詩重在對李白當時處境的關注,此詩則表對他生平遭遇的同情;前詩憂懼之情獨為李白而發,此詩不平之意兼含詩人的感慨。同為夢李白,題材相同而表現不一,足見詩人高超的詩藝,同時又表達了人間之至真至誠之至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背蹩吹嚼畎锥?,想到的便是這句詩。
李白有一個江湖。他的江湖里是俠義,是浪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樂觀,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自信,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他就像金庸小說里的那些俠客,嗜酒如命,劍術超群,敢愛敢恨,豪邁灑脫重義氣,更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才氣,也正因如此,他到了如今還被無數人喜愛和贊頌,還被人尊稱“詩仙”。他的自由和疏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不單單是中國人。
這也正是我讀《李太白集》的原因——我想更加深入地認識這個儒士,這個道士,這個俠士,這個謫仙人——而不僅僅是背一背那些固定了的賞析和參考答案。我崇敬他,敬他的浪漫,敬他的理想主義,敬他的才華橫溢。
初識他其實是因為那首《靜夜思》,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寥寥幾句語言平實卻意境深遠,讓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無比敬佩又懊惱——寫這么多詩,要背多少賞析啊!開始迷戀他是情竇初開時,羨慕他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喜歡他的“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真意切——只要是真愛,那么點距離又算什么呢?于是開始試著了解他,看到了他的豪邁和狂傲。
【詩句】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出處】唐·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全詩】。
[唐]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賞析】。
此詩緊接前詩,前四句寫三夜頻夢李白。開篇以比興領起:“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說浮云可見,而游子(李白)卻不可見?!豆旁娛攀住分杏校骸案≡票伟兹?,游子不顧返?!庇纱艘觥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說明詩人對李白思念之深切。與前詩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一樣,這里是從詩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兩人的友情深摯。
“告歸”以下六句,寫夢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當辭別之時,李白總是局促不安,不愿離去,并且再三苦苦訴說:“來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險惡,我真怕沉船墜水呢!”他出門離去,總是搔著頭上的白發,仿佛是為辜負平生壯志而悵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寫不愿“告歸”,依依不舍的神態;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墜”的內心獨白,寫他憂路險、傷坎坷的苦情;第五六句寫他“出門”時的動作,展現他壯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見,聲可聞,情可觸,李白枯槁慘淡之狀,歷歷在目,令人潸然淚下!
“冠蓋”以下六句,是寫夢醒后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長安城里,到處是高冠華蓋的達官權貴,惟有李白這樣一個大詩人“獨憔悴”,困頓不堪,無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歲的“將老”之年,被放逐夜郎,連自由也失掉了!這哪里有“天網恢恢”之事?鮮明的對比,深情的斥責,表現了詩人對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對惡勢力的強烈憤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詩才盡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慘,“身后”寂寞無知,又有何用呢!詩人在這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飽含著自己坎坷零落的無限心事。
此詩與前詩相呼應。前詩以“死別”發端,此詩以“身后”作結,渾然一體。前詩寫初夢,此詩寫頻夢;前詩寫疑幻疑真,此詩寫形象清晰;前詩重在對李白當時處境的關注,此詩則表對他生平遭遇的同情;前詩憂懼之情獨為李白而發,此詩不平之意兼含詩人的感慨。同為夢李白,題材相同而表現不一,足見詩人高超的詩藝,同時又表達了人間之至真至誠之至情。
唐代: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賞析:
這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后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注》卷七)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兇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痹娨獙憠?,先言別;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托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絕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驟起,吹來一片彌漫全詩的悲愴氣氛。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辈徽f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于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只不過一剎那,轉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癘之鄉,怎么就能插翅飛出羅網,千里迢迢來到我身邊呢?聯想世間關于李白下落的種種不祥的傳聞,詩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還是死魂?路遠難測??!乍見而喜,轉念而疑,繼而生出深深的`憂慮和恐懼,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是十分細膩逼真的。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眽魵w魂去,詩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從江南而來,又星夜自秦州而返,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楓林,歸去要渡過秦隴黑沉沉的萬丈關塞,多么遙遠,多么艱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個?!奥湓聺M屋梁,猶疑照顏色?!痹跐M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顏依稀尚在,凝神細辨,才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相到故人魂魄一路歸去,夜又深,路又遠,江湖之間,風濤險惡,詩人內心祝告著、叮嚀著:“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边@驚駭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險惡處境的象征,這惴惴不安的祈禱,體現著詩人對故人命運的殷憂。這里,用了兩處有關屈原的典故?!盎陙項髁智唷?,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系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膀札垺币徽Z見于梁吳均《續齊諧記》:東漢初年,有人在長沙見到一個自稱屈原的人,聽他說:“吾嘗見祭甚盛,然為蛟龍所苦?!蓖ㄟ^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系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著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上篇所寫是詩人初次夢見李白的情景,此后數夜,又連續出現類似的夢境,于是詩人又有下篇的詠嘆。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币姼≡贫钣巫?,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著頭上白發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案鏆w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江湖多**,舟楫恐失墜”是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敖倍?,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雙關著李白魂魄來去的艱險和他現實處境的惡劣;“出門”二句則抒發了詩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于發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么“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后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痹谶@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著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
《夢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后”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游子久不至”,“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云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與“江湖多**,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系其間的紐帶。但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卻頗不相同: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注,下篇寫對他生平遭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著詩人自身的感慨??傊?,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全為至誠至真之文字。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楫:船漿、船。
2、斯人:指李白。
[韻譯]。
悠悠云朵終日飛來飄去,遠方游子為何久久不至。
一連幾夜我頻頻夢見你,情親意切可見對我厚誼。
每次夢里你都匆匆辭去,還總說相會可真不容易。
你說江湖**多么險惡,擔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門時你總是搔著白首,好象是辜負了平生壯志。
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唯你不能顯達形容憔悴。
誰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牽連受罪。
千秋萬代定有你的聲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后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兇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肮嗜藖砣雺?,明我長相憶”?!八畈ɡ碎?,無使蛟龍得”?!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边@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唐代: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上浮云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
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是你總是神色匆匆,總說能來相見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
高車麗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釋。
浮云:喻游子飄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這兩句說:李白一連三夜入我夢中,足見對我情親意厚。這也是從對方設想的寫法。
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
這兩句是述李白告歸時所說的話。
這兩句寫李白告歸時的神態。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慣舉動。
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誰說。網恢恢:《老子》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話。此處指法網恢恢。這句意思是:誰說天網寬疏,對你卻過于嚴酷了。
這兩句說: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寂寞困苦,但必將獲得千秋萬歲的聲名。
賞析。
這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后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注》卷七)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兇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痹娨獙憠?,先言別;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托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絕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驟起,吹來一片彌漫全詩的悲愴氣氛。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辈徽f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于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只不過一剎那,轉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癘之鄉,怎么就能插翅飛出羅網,千里迢迢來到我身邊呢?聯想世間關于李白下落的種種不祥的傳聞,詩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還是死魂?路遠難測啊!乍見而喜,轉念而疑,繼而生出深深的憂慮和恐懼,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是十分細膩逼真的。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眽魵w魂去,詩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從江南而來,又星夜自秦州而返,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楓林,歸去要渡過秦隴黑沉沉的萬丈關塞,多么遙遠,多么艱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個?!奥湓聺M屋梁,猶疑照顏色?!痹跐M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顏依稀尚在,凝神細辨,才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相到故人魂魄一路歸去,夜又深,路又遠,江湖之間,風濤險惡,詩人內心祝告著、叮嚀著:“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边@驚駭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險惡處境的象征,這惴惴不安的`祈禱,體現著詩人對故人命運的殷憂。這里,用了兩處有關屈原的典故?!盎陙項髁智唷?,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系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膀札垺币徽Z見于梁吳均《續齊諧記》:東漢初年,有人在長沙見到一個自稱屈原的人,聽他說:“吾嘗見祭甚盛,然為蛟龍所苦?!蓖ㄟ^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系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著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上篇所寫是詩人初次夢見李白的情景,此后數夜,又連續出現類似的夢境,于是詩人又有下篇的詠嘆。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币姼≡贫钣巫?,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著頭上白發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案鏆w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江湖多**,舟楫恐失墜”是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敖倍?,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雙關著李白魂魄來去的艱險和他現實處境的惡劣;“出門”二句則抒發了詩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于發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么“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后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痹谶@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著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
《夢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后”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游子久不至”,“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云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與“江湖多**,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系其間的紐帶。但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卻頗不相同: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注,下篇寫對他生平遭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著詩人自身的感慨??傊?,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全為至誠至真之文字。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李白與杜甫于天寶四載(745年)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后,就再沒見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杜甫流寓秦州,地方僻遠,消息隔絕,只聞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仍在為李白憂慮,不時夢中思念,于是寫成這兩首詩。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注釋:
1、楫:船漿、船。
2、斯人:指李白。
譯文:
悠悠云朵終日飛來飄去,遠方游子為何久久不至。
一連幾夜我頻頻夢見你,情親意切可見對我厚誼。
每次夢里你都匆匆辭去,還總說相會可真不容易。
你說江湖**多么險惡,擔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門時你總是搔著白首,好象是辜負了平生壯志。
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唯你不能顯達形容憔悴。
誰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牽連受罪。
千秋萬代定有你的聲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賞析: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有這樣一篇名人成才的故事,題目叫《鐵杵磨針的少年李白》。這篇名人成才故事同學們看過,尤其是主人公——李白。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的美稱。故事講:有一次李白的父親要出遠門,叮囑他要努力用功學習。李白讀著讀著,讀到不懂的地方,頭腦發漲,便跑到外面去玩。等父親回來后,把他關進了私塾。有一次李白坐不住了,偷偷趁先生不注意時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位老婆婆要把一根鐵杵磨成針。心想:要磨到什么時候呀?老婆婆對他說了一些道理,李白一聽恍然大悟,于是加倍努力勤學,不論先生留下多少作業,他都按時完成。最終,由于李白的勤奮努力使他成為了著名的大詩人。
我們應當記住老婆婆的話: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天天不停地磨,鐵杵雖然粗,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這句話好比是讀書,我們應該捫心自問,不要辜負了父母親的期望。我們堅信,只要功夫深,什么事都能做好。
文檔為doc格式。
。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譯文翻譯。
天上浮云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
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是你總是神色匆匆,總說能來相見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
高車麗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釋解釋。
浮云:喻游子飄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這兩句說:李白一連三夜入我夢中,足見對我情親意厚。這也是從對方設想的寫法。
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
這兩句是述李白告歸時所說的`話。
這兩句寫李白告歸時的神態。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慣舉動。
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誰說。網恢恢:《老子》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話。此處指法網恢恢。這句意思是:誰說天網寬疏,對你卻過于嚴酷了。
這兩句說: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寂寞困苦,但必將獲得千秋萬歲的聲名。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李白與杜甫于天寶四載(745年)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后,就再沒見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杜甫流寓秦州,地方僻遠,消息隔絕,只聞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仍在為李白憂慮,不時夢中思念,于是寫成這兩首詩。
詩文賞析。
這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后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注》卷七)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兇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痹娨獙憠?,先言別;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托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絕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驟起,吹來一片彌漫全詩的悲愴氣氛。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辈徽f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于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只不過一剎那,轉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癘之鄉,怎么就能插翅飛出羅網,千里迢迢來到我身邊呢?聯想世間關于李白下落的種種不祥的傳聞,詩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還是死魂?路遠難測??!乍見而喜,轉念而疑,繼而生出深深的憂慮和恐懼,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是十分細膩逼真的。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眽魵w魂去,詩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從江南而來,又星夜自秦州而返,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楓林,歸去要渡過秦隴黑沉沉的萬丈關塞,多么遙遠,多么艱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個?!奥湓聺M屋梁,猶疑照顏色?!痹跐M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顏依稀尚在,凝神細辨,才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相到故人魂魄一路歸去,夜又深,路又遠,江湖之間,風濤險惡,詩人內心祝告著、叮嚀著:“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边@驚駭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險惡處境的象征,這惴惴不安的祈禱,體現著詩人對故人命運的殷憂。這里,用了兩處有關屈原的典故?!盎陙項髁智唷?,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系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膀札垺币徽Z見于梁吳均《續齊諧記》:東漢初年,有人在長沙見到一個自稱屈原的人,聽他說:“吾嘗見祭甚盛,然為蛟龍所苦?!蓖ㄟ^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系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著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上篇所寫是詩人初次夢見李白的情景,此后數夜,又連續出現類似的夢境,于是詩人又有下篇的詠嘆。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币姼≡贫钣巫?,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著頭上白發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案鏆w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江湖多**,舟楫恐失墜”是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敖倍?,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雙關著李白魂魄來去的艱險和他現實處境的惡劣;“出門”二句則抒發了詩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于發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么“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后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痹谶@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著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
《夢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后”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游子久不至”,“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云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與“江湖多**,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系其間的紐帶。但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卻頗不相同: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注,下篇寫對他生平遭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著詩人自身的感慨??傊?,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全為至誠至真之文字。
暑假,于瑣事之余,閑暇之時,有心出游,不如讀書。余讀李白傳,感其宏偉,嘆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輝,千載即逝唯李白一人。
他是唐代詩人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給后世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寶藏。他本身也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貫,他的一生......都是一個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雖然不能完全解開,但我們還能,在這位偉大的詩人身上發現珍寶。
自古以來,凡有志氣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為俠客的夢想。仗劍天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兄弟二肋插刀??蓢@,許多人都被殘酷的現實困擾后擊敗。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亞碎葉城五歲時牽至蜀地彰明縣青蓮鄉。幼時李白和小伙伴們在桃樹下舞動桃木劍廝殺,行俠仗義,除兇殺惡是李白自小以來的夢想,從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的《結客少年場》到殺掉江二太歲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無一不體現了李白的俠客精神。實際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師訪道學藝練劍,而且劍術有極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愛的地方莫過于他的俠客性。俠客的高潔孤寂讓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俠客的灑脫,讓他暢意揮毫寫下了“人在世間不順意,明月散發弄扁舟”。俠客的自信讓他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那Ч琶?,涌現了一個俠客的不凡灑脫之氣。
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單從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敗的甚至是極不負責的人。從第一任妻子許氏開始說起。許氏可謂是名門之秀,但是李白拜師出游,游覽名勝,一去就半個月一年多,照顧孩子操持家事全歸許氏一個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離世,直到臨終也沒等到丈夫的歸來。第二任魯女雖無名分,但甘愿為李白照顧孩子,可最后等來的卻是李白與宗氏結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達理。嗚呼!如果非要找個理由的話,或許偉大的人物總要犧牲家庭來換得成就。哀哉!
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為官,清除天下的惡人惡事,掃除大唐的亂臣賊子,精忠報國??墒菬o奈“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辟即蟮拇筇频蹏箾]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許是生世使然,或許是造化所為,最后幾經周折弄了個翰林待詔之職。雖受人羨慕,禮遇,但李白是思想主義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現實中來,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總是認為自己是諸葛亮、管仲這類賢才,所以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李白感到,縱使宮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動請辭。
李白終究是孤寂的,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撈月溺水而亡,“相期邈云漢”了。李白死后,他的詩句為世人世代傳誦,成為千古絕句。李白也被世人譽為詩仙。也許這是對李白和他的家人最大的眷慰。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北局鴮υ娤衫畎椎木囱?,我研讀了《李白評傳》一書,感慨頗豐。
李白生于有“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唐代,其詩歌情緒高昂,境界開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分反映了美學家艷稱的盛唐氣象。唐初形成了了寬松的空氣,有助于種族之間的交流,很多反映異族風光與異族興味的文藝作品,與華夏文化交相融會,呈現出璀璨多姿的風貌。這時唐代文壇上多姿多態的文學藝術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厚的沃土。悟得人不能改變環境,但環境可以改變人。
正如荀子在《勸學》中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比绻谝粋€積極向上的群體里,受到周圍的人的感染,他也會努力勤奮起來,并且做得到自己的最好,成功的人或許成了這個群體的領導者,或者開創了他自己的新事業,或者在某一方面成為專家,是權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如果呆在一個散漫懶惰的群體里,同樣也會讓一個優秀的人變成懶漢。如果他不能改變這個群體,那么就要被這個群體給同化。人總是有惰性的,當周圍的人都不思進取沉迷于安樂,對工作得過且過,沒有計劃性,沒有長遠性,沒有良好的執行力,組織框架松散無序,在這種環境感染下,再有天賦的人也會庸碌無為。
唐代環境造就了唐詩,也造就了李白。而李白自身的經歷也十分重要。李白“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又至尚道術,為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彼恍加谧咭话愕氖嘶碌缆?,一步一步地求得升遷。他要像諸葛亮,陶弘景那樣,以隱士起家而立抵卿相;像管仲,樂毅一樣,干一番旋乾轉坤的大事。
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李杜初會于洛陽,即成為深交。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遠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憂思拳拳,久而成夢,因夢而得《夢立白》詩二首。
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后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兇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此后數夜,又連續出現類似的夢境,于是詩人又有下篇的詠嘆。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币姼≡贫钣巫?,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以下六句選取夢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當分手的時候,李白總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訴說:“來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風波迭起,我真怕會沉船呢!”看他走出門去用手搔著頭上白發的背影,分明是在為自己壯志不遂而悵恨?!案鏆w常局促,苦道來不易”寫神態;“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是獨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通過動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從各個側面刻畫李白形象,其形可見,其聲可聞,其情可感,枯槁慘淡之狀,如在目前?!敖倍?,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雙關著李白魂魄來去的艱險和他現實處境的惡劣;“出門”二句則抒發了詩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夢中李白的幻影,給詩人的觸動太強太深了,每次醒來,總是愈思愈憤懣,愈想愈不平,終于發為如下的浩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么“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后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痹谶@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包含著詩人自己的無限心事。所以,清人浦起龍說:“次章純是遷謫之慨。為我耶?為彼耶?同聲一哭!”(《讀杜心解》)。
《夢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別”發端,下篇以“身后”作結,形成一個首尾完整的結構;兩篇之間,又處處關聯呼應,“逐客無消息”與“游子久不至”,“明我長相憶”與“情親見君意”,“君今在羅網”與“孰云網恢恢”,“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與“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等等,都是維系其間的紐帶。但兩首詩的內容和意境卻頗不相同:從寫“夢”來說,上篇初夢,下篇頻夢;上篇寫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寫清晰真切的形象。從李白來說,上篇寫對他當前處境的關注,下篇寫對他生平遭際的同情;上篇的憂懼之情專為李白而發,下篇的不平之氣兼含著詩人自身的感慨??傊?,兩首記夢詩是分工而又合作,相關而不雷同,全為至誠至真之文字。
《刷子李》一文選自馮驥才的作品《俗世奇人》,其主要內容是講曹小三第一次跟著師傅刷子李去刷一間屋子。這篇文章中有許多語句的描寫都展現了刷子李的技藝奇特與高超。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從這句描寫可以看出刷子李蘸漿的水平,能把握蘸漿的程度,不多也不少?!芭九韭暲?,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從這句可以看出刷子李刷墻的力度非常均勻,而且銜接得非常完美。
在現實世界中有不少像刷子李這樣的人,比如詹記桃酥店的一位女售貨員。只見她的手臂飛快地擺動著,用夾子一撥拉,顧客要買的食品瞬間就搞定了。這動作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絕對沒有半點拖泥帶水。其他售貨員面前等待的人們都排成了一條長龍,而她這邊呢,來一個顧客就送走一個,基本無需等待。
不管是刷子李還是詹記核桃酥店的售貨員,只要熟能生巧,堅持不懈,就可以成為每個行業中具有絕技的人。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注解】:
此篇無注釋。
【韻譯】:
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艷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
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
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評析】: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
第二首,寫貴妃的受寵幸。首句寫花受香露,襯托貴妃君王寵幸;二句寫楚王遇神女的虛妄,襯托貴妃之沐實惠;三、四句寫趙飛燕堪稱絕代佳人,卻靠新妝專寵,襯托貴妃的天然國色。詩人用抑揚法,抑神女與飛燕,以揚楊貴妃的`花容月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譯文。
天上浮云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
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是你總是神色匆匆,總說能來相見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
高車麗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釋。
1.浮云:喻游子飄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2.這兩句說:李白一連三夜入我夢中,足見對我情親意厚。這也是從對方設想的寫法。
3.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
4.這兩句是述李白告歸時所說的話。
5.這兩句寫李白告歸時的神態。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慣舉動。
6.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7.孰云:誰說。網恢恢:《老子》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話。此處指法網恢恢。這句意思是:誰說天網寬疏,對你卻過于嚴酷了。
8.這兩句說: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寂寞困苦,但必將獲得千秋萬歲的聲名。
賞析。
這兩首記夢詩,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后敘寫,依清人仇兆鰲說,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注》卷七)上篇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故人吉兇生死的關切;下篇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故人悲慘遭遇的同情。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思念:李白被流放夜郎,當時的杜甫也飄零到秦州,詩人惦念著自己的忘年之交,一直積思成夢。天上的浮云每日都飄來飄去,可是遠游的故人卻無法歸來,久久等待,等不到歸期。想到故人對詩人的深情厚誼,幾乎夜夜都夢到故人的歸來,牽掛的心總是無法放下。高山流水遇知音,分離總覺無趣,沒有了知音相伴,生命中似乎就缺少了重要的元素,日日不得歡愉。情誼相投的人終日里相互傾訴,相互配合,其樂無窮,可有一天這情同手足的朋友遠去,那種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更無法說聽到朋友流放受苦,生命垂危的時刻卻杳無音信,那種擔憂著實令人難免。
擔憂:流放的生涯總是諸多磨難,多少人都命喪流放途中,這被王璘案牽連的故交命懸一線,擔憂之情不禁升騰。江湖上航行總會有很多險峰惡浪,真的擔心故人的船只被掀翻沉沒。每次相逢,故人你總是說來的不容易,見一面很難,分別時候也是神色匆匆,這一別,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相見,向往你能平安的歸來。不知道押解的士兵是否像朋友一樣對待你,世事不平,只希望朋友能夠多留心,保重自己,安全抵達流放地,也十分希望這流放能夠早日結束,到時候能夠再次重逢,談著我們相投的詩詞。
感慨:臨行的時候,故人你搔這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了自己平生的志向,去承受這份冤枉。高車禮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淪落至此,容顏憔悴。誰能說著天道是公平無欺,垂暮之年卻無辜的遭受到連累。即使會有流芳百世的美名,也難以彌補遭受的冷落悲戚。在杜甫的嚴重,李白才華曠世古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卻遭受到這無辜牽連,實在是天道不公,難道是天嫉英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著諸多的才華橫溢的人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就離開我們遠去。就算這些才子能夠流放百世,可是這冤枉和這可悲卻無法彌補,多希望才華出眾的人可以長壽,為這個社會,為這個世界多多創造價值,增添光彩??墒鞘朗聼o常,總有不平事,只能寄托希望給天命。
非同一般的情感,知音流放受苦,朋友也心如刀絞,無法入眠,實在是思念情切,難以自拔。我們可以看到一份真情,一份濃厚的情誼,這情誼帶著熠熠光輝照耀著后世。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38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