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認識自己,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是一些學習總結的案例,它們展示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
論文摘要:高等教育作為構筑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變革其傳統觀念,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管理體制及質量標準等方面進行改革,著力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一、構筑終身教育體系:時代發展的理性訴求。
人類關于終身教育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是,對于該思想的系統論述卻是近代的事情。1965年,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的保羅?朗格朗提交了終身教育提案,這一理念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視和采納?,F代終身教育思想由此得以確立,并迅速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起來。各國紛紛開展了與之相關的各種理論研究與實踐操作,并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美國早在1976年修訂高等教育法的時候,就在其中以專門的部分規定了終身學習的內容,隨后頒布了《終身學習法》(learningact)。日本在1990年也制定了《終身學習振興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體系。韓國的終身教育法是通過的。我國也在1995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要“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黨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奮斗目標。
終身教育把人們的視野從傳統的狹隘學校教育中拓展開來,使教育的外延大大擴展。學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終結,恰恰是終身學習的'開端,一個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參與學習。正如世界銀行在發表的《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高等教育是現代世界中的‘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p>
高等院校在知識的創造、積累、傳播和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堅力量。然而,正如克里斯托弗?k?納普爾(christopher?k?knapper)與阿瑟?j?克羅普利(arthur?j?cropley)所言,我們往往認為,推行終身教育的最佳方案,僅僅是通過設計特殊的成人教育計劃,提供部分時間制學習機會來實現,而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高等教育的學生主體仍將是中學畢業后直接進入高等院校的傳統全日制大學生。給這些人打下終身學習的基礎是高等教育的一項主要任務,它不僅對人們的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他們的學習內容也具有重要意義?!泵鎸K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的洶涌浪潮,高校必須應時而動,變革傳統的以知識授受為己任的教學觀,著力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助理干事納伊曼指出:“學會學習的概念意味著受過教育的人將會知道從哪兒能很快和準確地找到他不知道的東西。在各級教育體系里,特別是在高等教育階段,如果現在的人們估計用80%的時間用來傳授知識,用20%的時間來獲得學習的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話,這種比例將來一定要根本改變”。學生只有獲得不斷學習的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立于不敗之地,從而受惠終生。
三、加強教育教學改革:高等教育的應對策略。
1.改革課程設置:寬口徑厚基礎。
在終身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必須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整合與優化,強調“寬口徑厚基礎”。這里的“基礎”不僅包括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還應包括基本學習能力和完善發展的個性。在當前的信息社會,知識信息的總量與日俱增,這就要求高校教學必須摒棄過去那種僅僅著眼于具體知識傳授的傳統做法,重點將課程中具有廣泛價值的基本原理、基本結構、基本方法教給學生,培養其知識遷移能力。另外,進一步拓寬專業口徑,提倡“寬口徑”培養是目前高校課程改革的另一趨勢。所謂“寬口徑”是指課程設置要綜合化,打破傳統專業教育以某一學科課程為主的封閉模式,促進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滲透,特別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課程設置的綜合化有利于學生開拓視野,優化知識結構,創新思維方式,提高其終身學習能力。
2.改革教學模式:以學習者為主體。
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確立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這就需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倡導多元互動的參與式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要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激起每個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和創造潛能,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充分展示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以促進學生獨立意識、批判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靈活選用各種有利于提高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如基于工作的學習、經驗學習、工讀交替制課程或合作教育、服務性學習、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和同伴學習等,翻培養學習者的自我判斷能力、自我選擇能力、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另外,還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發揮各種專業社團、民間團體等非正式組織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自我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
3.改革教學手段;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背景下,信息技術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學習技能,是終身學習的前提和條件,和終身學習的理念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因為,它“照顧學生之問存在的個別差異,增加學習的靈活性、主動性、綜合性以及與現實社會各類問題的相關性,提高學習的合作性、自主性與總考程度?!币粋€人要想成為適應時代需求的終身學習者,就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高校一方面要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另一方面,還應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網上教學和遠程教學。這不僅可以讓校外學習者受用,而且也可以讓全日制學生真正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地通過網絡,實現遠距離學習。教學的各個環節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個性化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4.改革管理體制:彈性學分制。
高等院校應當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權,以便培養其終身學習所必須的選擇判斷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在學籍管理上,我國不少高校雖然進行了學分制改革,但是,由于課程、教師等資源不足,往往采取折衷的學年學分制,學生事實上并沒有選課的真正自由,最終所謂的學分也只能淪為一種形式。高等教育應當實行彈性化學制,進行完全學分制改革,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完善校際間的轉學、學分互認、跨校選修制度,尊重實踐性經歷,認同實踐學分等。州在課程結構上,以學生為中心靈活安排課程,制定多種培養計劃讓學生選擇,允許學生跨院系、跨專業、跨年級選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興趣自主設計主修課程,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應逐步實現個性化、模塊化。針對每個學生個性、能力、興趣和學習背景的不同,設置適應個性化教學的課程;或者將一門學科課程劃分為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的模塊單元,以利于學生靈活進行工讀交替學習。
5.改革質量標準:綜合素質與終身發展。
在高等教育發展史上,高等教育質量觀經歷了知識本位、能力本位、素質本位的嬗變。當前,高校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素質教育教學質量觀。素質教育和終身學習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一個人的素質遠比他究竟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因為一個具有良好素質的人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手段獲取他所需要的知識,能夠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適應迅速變化著的社會需要。大量的研究與實踐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知識、能力固然重要,但個性特點、意志品質、團隊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也起著關鍵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從現在到20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一書中指出:發展素質教育,培養“人格力量”是2l世紀教育的中心特征。舊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不斷變化的職業選擇,當代大學生必須具有較高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因此,高校要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己任,為其日后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3.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隊?。
5.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長?!?。
6.漫長的歲月,既毀壞了墳墓,又損壞了墓碑,可是光陰對于書卻無能為力?!唪敯?。
10.凡是對真理沒有虔誠的熱烈的敬意的人,絕對談不到良心,談不到崇高的生命,談不到高尚?!_曼·羅蘭。
16.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芽▋?。
17.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蹇?。
18.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⒉贰と铡しɡ?。
19.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獮跎晁够?。
文檔為doc格式。
。
探索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能力研究性學習是當今世界性基礎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倡導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索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和畢生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它也為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提供了新思路和增長點,勢必引發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為學生個性和創造力充分發展開辟新天地和新途徑。那么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呢?本文就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談一下自己的粗淺認識。一、深刻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和實質,夯實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基礎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它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探究活動為過程的綜合性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是“指導”,而不是“傳授”。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它具有突出學生主體性、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全員性等五個特征。顯然,與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研究性學習更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給與學生開展自主性、探究性活動的時空。因此,一些人主張在研究性學習中要將活動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要介入,更不能干預學生的自主研究。有人甚至更為激進的試圖將研究性學習完全變成自由化的學生的隨意性活動。他們認為,教師的介入就以為對學生自主探究的剝奪,只有采取不干預政策才符合研究性學習的特征。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顯然把研究性學習過于簡單化或程序化,其結果可能會使教學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事實上沒有教師的點撥,學生的研究就可能蛻變為一種盲目行為。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講,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他們缺乏從事研究的經驗,當學生面臨困境需要幫助時,如果教師奉行不干涉政策而坐視不理,不但無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教師來講也是一種失職。因此要想真正引導好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必須深刻學習領會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和實質,走出認識誤區,去學會扮演顧問、領路人、合作者的角色,采用適當的方式給與學生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以積極的姿態,有效的指導,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成功開展鋪平道路。二、努力營造開放寬松的教學情境,創設研究性學習的良好課堂氛圍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學習是內源性的,要與學生的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相聯系。這意味著學習是一種富含生命體驗的活性。研究性課堂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把知識運用到對研究課題的探究實踐中,親歷運用知識、獲得經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并因此而獲得深切的體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避免原有教學經驗和教學慣性的干擾和影響,提前認真仔細的研究好每一單元,每一堂課,甚至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提煉出適合學生進行研究開發的知識項目,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從一切有利于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課堂結構,精心設計課堂質疑或點撥的方式,精心設計課堂討論內容,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和探究的手段和方式,精心研究組織教學的方式和策略,努力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從調動激發學生學習情緒的角度,避免平淡刻板的講授方法,盡力利用飽滿的熱情,抑揚頓挫的語調,幽默詼諧的語言,恰如其分的比喻,贊揚欣賞或鼓勵性的話語去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參與研究探究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做出別出心裁的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并對學生的表現做出積極有效的評價,從而達到進一步激活學生智慧和思維的目的。在組織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把握好自我角色的定位。在研究性學習的初始階段,在幫助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基礎上,有目的的漸進性的放手,使學生在教師有效點撥指導下,逐步擺脫外在束縛,走向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也就是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逐漸從教學中“抽身而退”,從而實現由不得不教到不需要教的無為而治的高尚境界,而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就在這種放與不放之間逐漸得到提高和加強。例如,在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一節的教學時,在指明用氯酸鉀制氧氣時,通常還要放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后,可讓學生對二氧化錳在制氧氣過程中可能起的作用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討論結果,自我設計試驗去驗證探究,進而得出結論。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只給與適當的引導點撥,并給與學生充分的物質準備。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去研究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自己去根據實驗現象歸納概。
養成獨立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孩子在家里寫作業,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遇到問題很自然地會要求父母幫忙"媽媽,這個字怎么寫","爸爸,這道題怎么做"……往往在這時許多家長都樂意助孩子一臂之力。其實錯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便在學習上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應當激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可以給孩子提示解決問題的思路,或者跟孩子一起討論。讓養成孩子自己找答案、解決問題的習慣。
要培養孩子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的習慣。許多科學家的成功在于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而從小培養孩子的這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上學后,隨著知識面的擴大,和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會提出許多問題來。有時候家長往往表現出不耐煩,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損傷了孩子求知的積極性。
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我們所處的世界豐富多彩,每個人的正常生活和自我發展,都離不開與外界的接觸。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是智力、情緒等心理因素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漫不經心地接受各種刺激,進而由此形成各種感覺,這是一種本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更多地感受外界的接觸,并加強和外界的聯系,才可能擁有更大的力量,獲得更好的發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才能達到最優。如果切斷一個人同外界的聯系,切斷一個人的人際交往,對人來講無異于坐“精神監獄”,這種狀況對身心健康和人的智力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對于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孩子正處于吸收知識的最佳年齡,如果沒有通過多樣的渠道去接觸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就會造成閉目塞聽。
遵循學習規律進行學習的習慣。如何有效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對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關鍵的環節是聽好課?,F在按照"減負"的要求,低年級學生學校不留家庭作業,有的家長"心里沒著沒落的",擔心孩子學不好,就自己給孩子留作業,有的還讓孩子參加業余學習班,剛剛上學孩子就背上了沉重的學習負擔。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其實完全可以改變為另一種方式,比如讓孩子每天向家長復述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家長讓孩子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周圍的事物,在自然輕松的氣氛下可以了解孩子在課堂上是不是聽講了,所學的知識是不是掌握了。養成這樣的習慣,孩子就會由被動變為主動,同樣達到幫助孩子復習、總結、進而鞏固所學的課堂知識的目的。
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被父母的無知摧毀,也可以被父母的愛心培養出來。怎樣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訣竅就是大人要有童心,要換位思考。大人對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煩,是因為孩子問的問題,大人早就不關心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沒什么可問的'。正如作家桑姆金麗所說:“我們的眼睛變得只盯著追求的目標,以至于對眼前的玫瑰花也不驚奇?!币虼耸紫纫鉀Q的問題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許他提問,并積極配合找到答案。
養成使用工具書、參考書和上網查資料的習慣。隨著孩子年級的提高,課程會越來越多,內容也不斷增加,家長憑個人的能力,很難對孩子進行具體的指導。為此,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不少家長很苦惱,其實大可不必。告訴孩子怎樣利用工具書和參考書,以及如何上網查資料,自己解決學習上遇到問題,這叫"授之以漁",就是教孩子掌握如何學習的方法,這比"授之以魚"能夠得到更大的教育效益。家長自己不會也沒關系,正好跟孩子一起學習。
人們常常懼怕失敗,更懼怕自己的子女失敗。但是,對于一個人來說,遭遇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而一個好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大膽地去實踐,去挑戰失敗。在孩子遭遇失敗時,把它看成是教育的良機,讓孩子在失敗中不斷成長。我們有些父母不僅不愛護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認為孩子很無用,那么簡單的東西都不明白。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年輕的父母最好和孩子換位體會一下,自己在孩子這么大時,不是也認為什么都是新奇的嗎?現在做了父親和母親了,就忘了兒時那些幼稚的問題。
論文摘要: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現狀,為提升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意識,實施相應的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座談法對南華工商學院的8個專業291名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高職院校學生獲取或應用知識能力較差,學習方式在發生改變;高職院校學生實踐積極性高,計劃、協調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識強,部分學生溝通能力較弱;部分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較弱。結論: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積累與能力發展不協調,智力發展與?力發展不協調。為此,要求學校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學生要轉變學習觀念。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論和實踐內容不斷發展和豐富。大學生在面對經濟傘球化、知識經濟及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挑戰時,應關注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了了解高職院校的終身學習能力現狀,我們對廣東南華商院291名在校生進行了終身學習能力問卷調查,并從終身學習的叫個維度進行分析,為提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實旌策略奠定基礎。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目的和時間。通過了解在校大學的學習能力現狀,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給予指導:調的時間為10月至12月。
2.調查對象。95%的置信度下,容許的抽樣誤差為5%,樣本量為370人。但回收的有效問卷數291份,容許的抽樣誤差約為6%,也可滿足研究需要。所以本次調查對象為該校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系、環境藝術系等8個專業291名在校學生。
3.調查方法。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座談法。在確定調查對象時,采用了隨機抽樣方法。使用excel軟件產生隨機數來確定調查對象。大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調查表由項目組自行設計,由學生自填。問卷分為四部分: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共有32個單項選擇和一個開放型問題。問卷是經過多次修改和試調查后確定下來的。同時,采用座談會形式對8名在校學生進行信息收集,詢問其對調查問卷的意見和對如何培養終身學習的看法。
4.統計方法。有效調查問卷回收后統一編碼、編號,使用spss15.0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
1.一般情況。填寫問卷的291名大學生中,年齡在18到21歲之間.其中男生1l3人,女生174人(4人未填性別);大一生l14人,大二生95人,大三生81人見表l和表2。
2.學會認知。被調查的280名(11名未填)學生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綜合考核良好以上的占65.7%(161/280),合格的占29.6%(83/280)。59.2%的學生沒有獲得相關的資格證書。當問及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度時,20%的學生明確表示經常運用。經常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查詢信息的學生占63.6%。另外,60.2%的學生每周去圖書館少于1次(包括1次);課余很少進行閱讀的學生占57.6%;遇到問題不去進行實際調查占9%,而不知道怎么處理的占31.4%。
從學生年級看,大一生中綜合知識和專業知識綜合考核合格以上的占95.1%,大二生為91.6%,大三生回答為100%;從資格證書的擁有量看大一生90%的沒有資格證書,大二生占46_3%,大三生為32.1%;大三學生中經常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比例占25.9%,大一和大二學生的比例分別為18.6%和16.8%,低年級學生相差不大。經常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在大一生中占52.6%,大二學生中占65.3%,大三學生中占77.8%。每周去圖書館的次數大一學生中少于1次(不含1次)的占17.9%,大二學生為27.4%,大三學生為50.6%。經常進行課余閱讀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學生中分別占54.4%、38.3%和30.9%。
3.學會做事。85.2%的被調查學生,遇到困難能找出原因并可以制定出的措施,12.7%的學生找不出問題的原因或不能制定出可行的辦法,2.1%的學生不清楚。參加過實踐活動,單位給予優秀或良好的學生占66%,沒有參加過實踐活動的學生占17.5%。79.4%的學生參與創業活動或策劃過主題活動或獲過技能競賽獎等,20.6%的學生沒有其中一項。87.9%的學生參加班集體或小組活動,l1.4%的學生較少參與。表示和其他同學或同事完成任務時,能愉快并較好配合他人工作的學生占92.4%,不愉快或沒想過的占7.6%。在參加集體活動時,88.3%的學生表示能影響他人或對別人的工作給予指導,總感到自己不能和其他人很好地溝通的學生占10.7%,自己常常被孤立,沒人信賴自己的占1%。另外,在生活或學習中制定過計期并能實施的學生占91.8%,制定計劃但沒實施或沒制定計劃的占8.2%。
從學生的年級統計看,對于困難能找出原因并制定措施大三生當中比例為91.4%,明顯高于大一、大二生的85%、81.1%。在大三學生中參加實踐活動被單位評價為很好或優秀的占79%,也明顯高于大一生和大二生的58.8%和64.2%;沒有參與實踐活動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學生分別占26.3%、14.8%和8.6%。參加集體活動影響別人的情況見表3。
4.學會合作。90%的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但10%學生不能對自己的準確評價。能溝通能力方面91.7%的學生能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5.9%的學生表示要反復幾次對方才能明白表達的意思,2.4%的不清楚。81.4%的學生能熟練運用網絡、多媒體等溝通工具,但16.8%的學生表示不熟練,1.7%學生沒使用過。在承擔責任上,84.2%的學生敢于或能承擔應有的責任。對于社會現象的理解,97.6%的學生能正確理解一般社會現象,僅有2.4%的學生不太理解大多數社會現象或不清楚。
在溝通能力上,大三學生中能準確表達自己思想的比例為96.3%,次之的依次是大二的為90.5%和大一的89.4%。大三、大二和大一學生中能熟練使用溝通工具的分別占88.9%、84.2%和73.7%,而9.9%大三學生不能熟練使用溝通工具。5.學會生存。90.3%的學生表示對陌生環境適應較快,而有9.7%的學生表示適應環境能力還較弱。對生活或學習中出現的危機,87.8%的學生表示能較好應付。對于自救、逃生等生活常識,了解或知道的學生占97.2%.2,8%的學生表示一點都不知道。88.1%的學生表示在遇到重大的挫折時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緒,9.4%的學生表示嚴重影響自己的心情常常不能自拔,2.4%的不清楚。另外,對音樂、舞蹈、建筑、抒情詩、繪畫、雕塑、戲劇、小說等藝術形式,10.5%的學生表示不喜歡或僅喜歡其中的一項;93.7%的學生認為自己過得幸福,而6.3%的學生認為自己過得不幸福。
三、討論。
1.高職院校學生獲取或應用知識能力較差,學習方式在發生改變。調查顯示.95.4%的學生都能在考核中通過,反映學生以被動式學習為主。但54.4%的學生表示對專業技能掌握得一般或比較差,61%的學生不會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說明知識的增長與能力的提高并不協調,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并未在學生身上得體現,學校的考核未能顯示出學生的實際水平。46.3%的`大二生、32.1%的大三生未獲得過資格證書,這將為學生就業造成障礙。
同時,由于計算機網絡飛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也認識到了網絡的重要性,而較少去圖書館,很少去課外閱讀。高年級的學生比低所級的學生更依賴于網絡,傾向于較少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和進行課外閱讀。那么比較多的學生是不是在上網學習?李明國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上網主要是了解信息和聊天。見表4。八成左右的學生選擇上網聊天或玩游戲,說明學生并未把網絡作為學習主要途徑。
綜合以上兩方面看,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方式比較被動,習慣填鴨式教學模式,主動學習能力差,沒有學會學習,不注重學習興趣培養,不關注學習技巧和方法的提高。近九成的學生不會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四成的學生很少進行實際調查。
2.高職院校學生實踐積極性高,計劃、協調能力有待提高。作為青年學生,精力充沛,敢于實踐,多數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沒有參與實踐的學生占17.5%,但從學生所處的年級來看,大一學生沒參與實踐的學生比重較大為26.3%,可能由于大一學生剛來校參與實踐的機會有限,這不能說明他們積極性不高。綜合各項指標看,高職院校學生比較注重提高自身做事的能力,這與高職院校教育特點比較吻合。
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計劃和協調能力比較弱,這將影響他們進一步的提高,這個比例為10%左右。80/20法則告訴我們,這部分人可能主要分布在后進生當中。但高年級的學生做事能力傾向于優于低年級學生,說明學校教育起到了正面作用。
3.合作意識強,部分學生溝通能力較弱。80%以上的學生都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體現出學生注重合作能力的培養。但溝通和表達能力應進一步提高。5.9%的學生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9.9%的大三學生不能熟練使用溝通工具。這可能受學校的設施及學生自信心影響有關。
另外,高年級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要優于低年級。
4.部分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傅劍等調查發現,未來企業需要的人才以本科(20.1%)和大專生(69.4%)為主,擴招后本科生找工作都很困難,所以高職學生就業壓力很大。對此,約有10%學生的回答令人擔憂。9.7%的學生適應環境能力還較弱,9.4%的學生情緒控制能力差,6.3%的學生認為自己過得不幸福。大學生的個體發展不僅是知識積累,還應是情感、意志的全面發展。
四、建議。
高職院校教育應加強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在考核方式上應與專業知識培養要求結合起來。在教學上應根據學生學習特點。適當增加網絡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有效利用互聯網。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學會查閱資料。還應加強學生計劃、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的培養,并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學會健康、愉快生活和學習。
學校教育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人力資源開發角度看,對學生的開發應主要從智力、心力和體力角度進行。大學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智力開發,更應重視學生的內驅力、意志力、自評力和調控力(心力)的增強。學生的知識結構在人文、社會和科學學科上應合理搭配;學生不應只是知識的吸納,還應有智力的發展。對學生的需要、理想進行主動引導,升華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愛護和培養學生的自信;鼓勵學生成就幸福生活。
加強實踐課程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國外高校實踐教學占總課時的35%,并且實踐課是獨立體系,與課堂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應開設各種實驗、技能性選修課、社會調查、畢業設計、勞動技術系列課程等。同時,創造多種實驗活動形式,把課堂教學、學科活動、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等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和獨立創造的機會。
濃縮專業課程,開設綜合課程,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把相鄰學科的教學內容組織在一門學科中,避免內容重復,不過分強調專業知識,不但可以節省教學時間,而且有利于學生綜合而全面地發展。
最后,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測評。采取用科學合理的測評工具和手段,對學生的素質進行診斷與評價,尋找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干預,尤其是對適應性和情緒控制能力差的學生進行篩選和開展工作。
【論文摘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任,也是終身教育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對網絡學習環境下學生學習能力結構進行分析,并對其培養策略作了初步探討。
前言。
這個時代是終身學習的時代,終身學習強調個人在一生中持續地學習,以實現個人在一生中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各種學習需求的滿足。大學生們接受的一次性高等教育遠不能滿足學習要求,因此,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基礎技能外,還必須具備適應未來的終身學習的能力。
首先,學習能力一般指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稱為認識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口現代社會的學習能力主要是指不斷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觀念,不斷完善自我,適應新要求的終身學習能力。
網絡環境下學習與傳統的課堂學習相比,學生除了需具備傳統的學習能力以外,還要具備與信息有關的能力,即現代社會的學習能力,它主要是體現不斷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觀念,有意識地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適應新要求的終身學習能力。根據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齡特征,在大學的學習中更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創造和研究能力,現在必須加上提高適應新要求的信息能力。
面對信息時代,要有“與信息有關的能力”即“信息素養”。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進一步制定了學生學習的九大素養標準,信息素養不僅包括信息技能,更重要的是包括在新環境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從六個方面歸納出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內在結構為:(1)高效獲取信息能力;(2)熟練、批判性地評價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儲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運用多媒體形式表達信息、創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將以上一整套駕馭信息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6)學習、培養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環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識與社會。這些能力都是圍繞學習者為適應信息社會而提出的`。因此,信息素養應該是當代大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主體構成部分。
學校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傳授人類己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從而學生能終身學習。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業已成為教育者思考的迫切問題。通過實踐與研究,在網絡環境下,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大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2.1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
我們把領會現代教學理念,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觀念,作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切入點。轉變教學觀念和學習觀念是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關鍵。與終身學習相應的終身教育是一種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傳統的馴化教育的一種解放,是為了個體的腦力和體力的充分自由的發展。因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轉變教育觀念,使我們的教育行為符合終身教育的要求。
傳統的學習模式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主動性欠缺,學習能力也只是停留在簡單認知層次上。當網絡進入教學,給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適應它。
教育學者在實踐過程中,提出了一些適應網絡學習環境開展學習的模式,如個別化學習、協作學習、遠程自主學習等,它們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有利于學生進行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信息、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于普及,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作為高等網絡教育后臺支持系統的網絡學習的平臺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相繼出現了blackboard,為代表的一些成熟而應用廣泛的網絡學習的平臺,支持多種學習模式。到為止,國內40多所高校通過賽爾畢博網絡學習的平臺發布了涵蓋理工類、經濟類、師范類等各類國家級精品課程359門。網絡課堂學習模式,是現代遠程網絡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的重新結合,為學習者提供交流的空間,學習資源自由選擇。
新的教學模式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大學生特點,應用適當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不僅“授之以魚”,更重要是能“授之以漁”。
2.2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同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一起構成了學生進行知識創新和學會如何學習的基礎??梢?,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培養大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支點。大學生信息素養不是傳統的文獻檢索能力問題,我們要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滲透信息素養教育的思想和內容。為此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2.2.1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
教師面對新技術的關鍵在于教師們有沒有一種理念去主動適應這種發展和變化。一些教師擔心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因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而受到削弱或喪失。古人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一個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是一個善于不斷自我更新的學習者。教師通過學習培訓,確立正確觀念,掌握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于教學中,創建、開放網絡教學課堂,充實教育資源庫建設,造就緊密合作的教師群體。良好的師資隊伍是我們培養好學生信息素養的前提。
2.2.2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得、加工、分析能力。
大學生理應首先理解信息基礎知識,掌握目錄、索引、文獻的檢索方法和工具書的使用,學會使用圖書館,提高網絡檢索能力,對如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網站熟練使用。其次應該學習綜合信息應用及信息道德規范,要以專題信息的檢索、收集、鑒別選擇為主要內容,加強信息情報的分析、預測、開發綜合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除了教學大綱、考核說明、文字教材及輔導資料外,還要充分利用音像教材、cai課件、網絡課堂上的輔導和教學信息等,能夠適當選擇和熟練使用這些資源,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的實際需要,整合運用各種可獲得的資源,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上更為廣泛和豐富的資源進行學習。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資源的增長非???,有相當部分的資源是可以用于開放學習的。當然網上的資源往往是良芳不齊、真假混雜,需要善于辨別和選擇。目前有一些網站的資源比較可靠,如國內重要報紙和期刊的網上資料庫、中國教育科研網等。這些網站都提供了方便的查詢檢索功能,便于閱讀和下載。一些網站的資源還可以免費下載,如國家現代遠程,新浪讀書網可以免費閱讀,各高校精品課程網站、數字圖書館等。善于使用這類網站的資源,等于擁有了一座藏書豐富、刊物齊全的大型圖書館。
2.2.3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協作能力。
利用精品課程網上資源和網絡課堂,引導學生多參與網絡課堂學習,在線學習,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良好的信息反饋條件加強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在網絡環境下學習,教師扮演幫助學生組織、管理信息的角色,更有利學生意識自身的主體性,提高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2.3優化網絡學習環境。
技術從來都是一柄雙刃劍。在網絡環境下學習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我們要揚長避短,同時優化網絡環境尤為重要。
網上的學習需要自由徜徉的環境。如前面所提到的“協作學習”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資源,由于受傳輸速度的限制,信息龐雜,勢必影響學生對信息資源的獲取速度,甚至于助長急躁,厭煩心理,影響學習進程。因此在校園網基礎上,教師可以用各種網頁制作工具建立自己的網上教學系統,并根據學習內容,精心創設科學化、藝術化的信息資源環境,各學科課程重視精品課程建設,建設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的教學資源庫,遵循《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采用標準化資源描述格式,建立良好的教學資源平臺。另外要為學生提供友好的、便捷的查閱通道,讓學生在資源環境中自主選擇,縮短無效時間,從而提高協作學習的效率。
當前的網絡教育在缺乏面對面的師生交流和有效的網絡交流的情況下,人文關懷會有所缺失。為了彌補這種缺失,網絡教育環境的建設還需要社會的人文關懷。網上校園文化的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
3.結束語。
在信息時代網絡環境下,對高等教育提出新挑戰,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才是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作為受教育者,在校的大學生更應該利用現有的條件,在現實的和虛擬的大環境中培養和發展自己的綜合能力,提高自己的終身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為更好的在未來信息社會中的生存和發展做好準備。
我們在體育教育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育。做好對高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育教學,是高校達到體育健康課程目標及價值的有效保障,是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因此,體育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奠定能力之儲備及心理素質之穩固基礎。
一、體育教育對實施終身體育的作用。
體育教育是現今社會對人體發展產生主導作用的活動,會影響到人之一生的體質及健康。所以,高校的一切活動皆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依據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精心建構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激活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于體育活動中的自我反饋意識的能力以及自主鍛煉、自主控制與終身參與體育的能力,讓體育教育在青少年身上所發生的影響長久地發揮作用,給終身體育奠下堅實的基礎。一個人若想實現終生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則必須堅持長期的體育鍛煉,可是影響終身體育的原因有許多,除了因自身體育觀、社會責任感,自主鍛煉能力等因素導致出現的影響之外,體育教育方面的因素對終身體育產生的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是體育教育教育,體育教育在終身體育體系中,處于連帶家庭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中間部分,對履行終身體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體育教育應當奠定大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
現代教育倡導“給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體育教育若是只注重階段效應,而未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及健康奠下堅實基礎,我們說此種體育教育教育是不能成功的。國家頒發的新《體育課程標準》中有很多方面體現了體育教育改革應當落實終身體育理念的措辭?!度窠∩碛媱澗V要》也對廣大學生指明了終身體育的方向,即體育教育應當重點培育學生的體育觀念和能力以及習慣,應當有意識地與終身體育接軌。從終身體育方面來看,體育教育處在中間環節,起承前啟后的功能,既是終生體育之基礎,也是發展我國體育戰略的關鍵,體育教育采取體育課內外相結合的舉措,為廣大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三、當前高校對學生終身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現今,高校終身體育教育的狀況與終身體育發展不相適應,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終身體育的觀念淡薄。
在高校不管是教師抑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淡薄,對終身體育理念認知不夠,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
(二)體育教育教育教學的內容與現代的.高校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以往我國體育教育教育教學的內容都是以競技體育內容為主,而現代體育發展的趨勢是以娛樂、休閑、健身及探險等方面為主體。
(三)投資不足,受場地設施等條件的限制。
投資不足給體育教育教育的發展帶來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對其他運動領域的拓展,體育設施等到環境條件局限了更多體育項目在高校的開展。
(四)嚴格的考核制度,側面影響了學生實施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不斷規范和程序化,將有助于維護體育教育課程的統一。
四、強化對高校學生實施終身體育教育的對策。
終身體育教育業已成為體育教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針對當前體育教育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終身體育教育工作的狀況與問題,提出如下幾方面的對策:。
(一)確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強化高校終身體育教育工作。
高校應當發揮體育教育的主體作用,全面展開終身體育教育宣傳和引導工作。高校教師應當把開展好終身體育教育當做責無旁貸的重擔,改變過去舊的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建構和調整體育教育教學內容,進一步搞活體育課堂氛圍,不斷增強運動的樂趣,以及具有健身娛樂性質的內容成分。在對高校學生實行體育意識的培育過程中,應當先從體育教育引導方面切入,要逐漸激活學生對體育的興致,對現今體育發展的需求。高校之所以要運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教學及教學輔助措施就是為了把學生之體育興趣和愛好可以持久地保留下來,促使其最終實現鍛煉的最佳功效,并構成穩定的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
(二)強化對高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高校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但依靠于對相關體育基本理論的學習,并且還需要依靠對體育實踐活動的真情實感體驗,屢次實踐的過程是對真情實感的體驗及對理論基礎知識的深化理解,當感性認識借助自身努力升至到理性認識時,體育價值觀較好的構成,則會出現質的飛躍。所以,體育教育活動對培育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具有其特殊的作用。高校經常向學生灌輸相關運動理論和常識、營養方面知識與保健方面的知識、衛生方面的常識與健康方面的常識,促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鍛煉對其終身健康的優越性,促成自主鍛煉的優良習慣,為終身體育奠下基礎。
(三)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高校學生的體育技能。
高校應當把培養學生自發鍛煉能力融會在整個教學階段中,不僅要向高校學生傳授運動技能,而且還應當積極培訓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認知能力,讓高校學生明確參與體育鍛煉的意義與作用。而且,高校在體育教學中還應當培訓學生于獨立鍛煉環境下的自主性,以及對鍛煉的次數自我控制能力、鍛煉時間的自我控制能力、鍛煉強度的自我控制能力、鍛煉動作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實現主動鍛煉意識要求的目標,為終身體育奠下堅實基礎。
(四)加大體育教育教育事業的資金投入。
切實解決體育教育運動場地、器材等體育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增添體育項目,拓展體育活動范圍,讓學生對體育活動擁有更寬的選用余地,適應滿足高校學生的各種不同需求,特別是在教學內容上不要再拘泥于原來的競技類項目上,應當有意識的向休閑、娛樂類等體育運動內容方面傾斜。
綜上所述,體育教育教學是培育學生擁有終身體育習慣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培育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的重點環節。當前終身體育已成為世界各地體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體育教育培育人才不但需要著眼于眼前,更需要放眼未來。因此,體育教育教育教學應當充分利用好此歷史機遇,把終身體育鍛煉融入到的體育整體教學規劃當中,促成高校學生積極參與的良性的體育鍛煉習慣。在提升高校學生的身心素質健康的同時,充分運用學生在高校學習的寶貴時間,有效培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為終身體育奠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曉東.新中國普通體育教育課程指導思想體系研究:回顧、反思與建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01)。
[2]付海濤.淺析體育教育教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版),,(05)。
論文摘要:面對當前經濟、科技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黨的十六大在提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同時,提出了在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重大戰略任務,這不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為21世紀中國教育發展和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深入研究在我國構建終身學習體系與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理論、發展戰略、實踐經驗和制度建設等重大問題,對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革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前言。
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教育觀念、教育結構體系、教育功能、教育體制、教育內容和方法等一系列深刻的變革,而且涉及經濟發展的模式、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的重大社會變革,包含著極其豐富的觀念更新和組織的、制度的調整、重組和變革。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既包括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國民教育體系的發展和改革,也關系著企業教育培訓、社區教育等諸多非正規、非正式教育的發展和變革;既要以終身教育的思想改革傳統的教育結構體系、教育制度和發展模式,使學習成為每一個社會成員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又要適應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探索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政策與法律法規、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動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社區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滿足全民終身學習的需求。
終身教育的含義:“學習型社會”是屬于社會形態范疇內的一個概念,它從社會發展角度更加突出強調:消除學習障礙,保障所有人的學習權益,使教育和學習從傳統的學校擴展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組織和所有的人。學習型社會的新概念賦予社會以新的特征。學習將成為未來社會形態特征的基本內容,包括社會生活中學習活動的普遍性、學習機會的充分性、學習對象的廣泛性、學習內容的豐富性等,教育(學習)將處于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心位置。學習型社會的含義:從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和特點出發,認為學習應該貫穿人的一生。終身學習框架應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學習――從嬰兒到生命終結前各種環境下的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和學習。終身教育體系與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二者相互聯系,互為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有利促進學習型社會構建。
三、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是現實的必然要求。
(一)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對教育和學習的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類社會擁有的知識總量迅速增長,知識發展和更新的速度加快,學習和教育必須貫穿人的一生。人們從學校中獲取的知識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人們對工作和自身發展的要求,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縮短,以往那種人們夢寐以求的“終身職業”和經過學校的“一次性充電”就可以終身受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社會的發展迫切要求建立適應人們在其一生中對不斷學習要求的新的教育體制和機制。
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是在世界范圍內知識經濟正在興起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是在我國人民生活雖然從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還處于低水平、不全面和發展很不平衡的基點上推進的。來自知識革命和全球競爭的國際壓力與來自我國目前發展階段的特殊國情相交織,凸顯了建立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
(三)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迫切要求。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的歷史發展階段;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有了很大發展;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取得重大進展;近幾年來,我國在許多地區蓬勃興起的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活動方興未艾,取得了顯著成績,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我國已初步具備了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前提和基礎。然而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和建設終身學習體系的要求,我國教育體系中還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有待于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
國家要制定《終身學習法》,明確政府、社會用人單位以及個人在推進終身學習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依法保障公民終身學習的權利,推進終身學習的制度化。建立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協調機制,并建立和完善政府、社會與個人在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中合理分擔教育成本的機制,實現終身學習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形成公辦和各種形式民辦教育機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在全國建立起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等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教育培訓制度和終身學習的質量保障和認證機制,完善各種學習、培訓成果的評估鑒定體系,建立學習信息服務系統,為廣大社會成員的終身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制度。
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社區是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基石,是構成學習型社會的基本單位,在形成終身學習的環境以及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是,善于組織和激發本組織的成員“進行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同時通過學習,使組織的功能、結構與文化也能繼續發展與創新。學習型組織的發展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基礎。在學習型組織里,學習不僅是學習者促進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提升組織文化品質和增強組織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社會各種類型的組織包括政府機關、企業、文化教育團體和社會的各個單位和部門,都是國家的組織基礎和社會的細胞,擔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創造財富、管理城市、農村和公共服務的職能。要倡導和鼓勵社會團體和組織都能建設為學習型組織。最近我國提出了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培訓計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措施。要認真總結這些年來干部培訓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提高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干部培訓的實效和水平。要積極推動工商企業學習型組織的建設,這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建設學習型社會,還應積極推進學習型家庭的建設。建設各種學習型組織,是通向建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社會的必由之路。學習型社區是社區居民包括社區內從業人員學習的重要基地。傳統的社區只是人們依靠居住地或工作場所在地理上比較接近等因素而結成的交流、集會、休閑和生活的共同體。而學習型社區則不同,它是將社區內分散的學習資源聯系和整合起來,為社區內有不同學習需求的居民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機會,促進社區居民的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互動學習,塑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并在制度、體制、機制、經費、物質和學習資源等方面為社區居民的學習努力提供保障,使社區成為為全體居民提供各種學習機會的新型社區。
(三)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意識。
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意識是指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意識,是一個人應對未來信息社會和進行終身學習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要提升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必須依靠全體公民終身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的提高。
五、結語。
在我國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不僅是適應和促進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實現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的根本途徑。建設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不僅是適應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促進了世界終身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貢詠梅.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學習社會理念之辨析[j].教育探索,,(11).
[2]顧明遠.終身教育――20世紀最重要的教育思潮[j].中國成人教育,,(12).
[3]拉塞克?維迪努.從現在到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4]厲以賢.學習社會的理念和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5).
[5]何解山.終身學習之成因哲學思辯[j].中國成人教育,,(5).
一切技能都是可習得的,包括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都是可以后天訓練出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興沖沖的辦了一張健身卡/報了一個興趣班,一開始憑著一時興趣去了幾次,之后興趣慢慢減弱不再堅持,最后淺嘗輒止。其實學習也是一樣,每個人都知道學習很重要,都有一種想好好學習的意識,但落到實處,真正能做到每個月精讀一本書/學會一個新技能的人,寥寥無幾。
道理人人都懂,但臣妾就是做不到,這怎么破?
不妨嘗試,先說服自己大腦,從現在開始我需要看書/寫作/學英語(一件具體的事情),否則我考試就要不及格/工作完不成/沒法和老外交流了(不做這件事情的后果)。不斷給自己大腦施壓,直到開始這個動作為止。
這樣就造成了一種緊迫感,一旦有了緊迫感,我們大腦自然就會覺得,嗯,看來這件事情還起來還是挺重要的,我還是先做這件事,不做的話可能就會有種罪惡感。
很好至此我們就有了積極學習態度的第一步。
二、要先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
當真正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后,興趣(新鮮感)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消耗,這個時候設定目標就會給到我們幫助,猶如出海捕魚,積極的學習態度只是讓我們先有了捕魚的動力(或者覺得這件事情很有趣),而目標就是具體設定去哪里捕魚?捕什么魚?捕多少魚?這些具體問題。當船已經出海,這些目標就變得格外重要。
在所有目標設定方法中,我覺得最精妙的表達是。
好的目標=難度x具體。
難度需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我們拿旅游舉例:正常人一般不會去設定3個月內登上月球這樣的目標,因為這個基本是missionimpossible,再來看下一個3個月去次南極,貌似也很難,但畢竟還是有人能做到的,而3個月出一次國,這個難度更小,能做到的人也變的多了。至于3個月去一次周邊游,我想這個難度就更低了。有些人天生喜歡挑戰,那么不妨設定的目標稍微高一點,有的人剛開始學習設定目標,那也沒事從一個低難度的目標開始也挺好。最終只要完成了,都是一個積極的正反饋都是收獲,只是收獲的多少不同罷了。
再來看具體,這個是設定目標的關鍵,目標的有效性必然取決于目標的具體程度。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標需要包含以下幾點:
specific(明確性)。
measurable(衡量性)。
achievable(可實現)。
relevant(相關性)。
time-based(時限性)。
這部分具體內容大家可參看度娘。
三、做一個時間規劃,養成習慣。
有了一個好的計劃就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需要檢測一下自己的時間,看看自己每天的時間都去哪了,做一個合理的時間規劃。時間這東西擠擠總還是會有的。我們需要自己去找一段時間為了之前制定的目標而努力。
比如:計劃一年是背誦5000個詞匯。那么5000/365=13.69那我們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堅持背誦14個新單詞。然后可以利用每天起床時間,路上的交通時間,吃飯之后的休息時間,或者睡前這段時間。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只要達到每天睡前能背出這14個單詞就可以。然后周而復始,持續一段時間,直到背單詞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為止。
四、制定策略,堅持計劃。
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這么簡單,羅馬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夢想都是偉大美好的?,F實總是冰冷殘酷的。堅持這兩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確是格外的艱難。
堅持這東西就好比手機電池,用了一段時間是需要充電的??傆心敲磶滋焓亲约河X得意志力薄弱,有各種原因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這時候其實就是和電池電量低是一個道理。我們的意志力也需要重新充能。舉個栗子,比如背單詞,已經堅持了5天,每個晚上都清掉了任務。第6天突然朋友要請吃飯/發燒生病了/或者各種奇怪的理由拖延了,總之就是沒有完成自己當日的小目標。這時候分岔就出來了。
自我原諒型:常用語言,哎,反正之前那么幾天也沒什么效果,算了就不堅持了吧。/反正我也學不會的,算了不學了??傊褪墙o自己找個理由半途放棄了。
自我責備型:常用語言,哎呀,怎么昨天把這件事情忘了呢,今天一定補,一定把昨天的份額補回來。這類人有進行自我反思的能力,知道輕言放棄不是個好習慣。
這種反思過后,又會出來分岔,1.繼續堅持了幾天,最終走向自我原諒,選擇放棄。2.雖然偶有中斷,但依然能堅持到目標完成。
這樣的一種分型:得出的結論就是能堅持到最后的人終究是少數。就如馬云說的: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后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的晚上。
始終如一的堅持很難做到(總會有電量不足的時候),但我們總能找些方法騙騙自己的大腦,讓我們的大腦去再多堅持一下(找一個充電器,續航)。
就我個人我有這樣一個小方法,來促進自己堅持:
做錯一個事情要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懲罰,比如今天單詞沒有背完,第二天除了盡量補掉之外,還需要罰自己10塊錢(逼迫自己存錢)/做20個俯臥撐(逼迫自己健身)/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誡自己,沒有堅持是要有代價的。
習慣的中斷始終是個不好的開始,但他也終會發生。只要我們合理應對。
五、每月堅持回測查看自己成長足跡。
當堅持到一個月的時候,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吃一頓好吃的,買一件新衣服,總之做一件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犒勞一下自己。給自己一個正向的反饋往往能鼓勵自己進一步的堅持。
同樣,有些時候堅持一件事情本身,也會看到自己的成長,比如剛才說的背單詞這件事,持續了一個月我們新會了14*30=420個詞匯,當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在閱讀,聽力,寫作中看到或用會這些單詞的時候,當你會發現你成長了,原來看不懂的單詞,這次看懂了,這本身就是一個正反饋,在這樣的正反饋中,真切的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本身就會極大的鼓勵我們進一步的去堅持。
總之一旦開始了一個目標,一個真正對自己未來很有幫助的目標,我們就要想方設法的去堅持到底,直到完成這個目標為止。
傳統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新的一輪又一輪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這也為高校大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其中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網絡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當今社會對終生學習能力的一種要求.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們呈現出各種狀況:面對網絡學習環境,大多學生感到迷茫、浮躁、信心不足;在繁雜的網絡知識庫中缺乏信息素養和相關的計算機技能;對網絡學習的特點和方法無法掌握;不知道如何通過網絡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學習材料等.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依賴并相互促進.自主學習需要合作學習的配合,合作學習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在網絡環境下發揮自主與合作學習兩者相結合的優勢必然會對大學生的學習發揮巨大的作用.根據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狀況,假設讓學生完全的自主與合作學習,學習必會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如果沒有完全掌握網絡環境下自主與合作學習的方法,以及自我監控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很難實現學習上的完全自主,當然更談不上合作,從而無法保證學習的時間和效率,達不到自主與合作學習預期的目的和效果,這就使得我們對大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要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
劉洋,我們對這個名字已經再熟悉不過。她是第一位飛天的中國女航天員。2010年初,她從15名航天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開始了航天員的艱苦訓練,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3~5年的訓練任務。49年前的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駕駛著“東方6號”宇宙飛船升空。這一次,她在同一個日子,使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嫦娥飛天”的傳說成為現實。
2013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全中國人期待已久的神舟九號發射成功了,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值得驕傲、自豪的時刻。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神舟九號成功發射的背后,劉洋學姐要付出多少汗水:她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擔任少校軍銜。曾任空軍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安全飛行1680小時,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兩年多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航天員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2013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這是一個神圣的時刻,神舟九號飛船載著三位航天員成功發射,飛向天宮一號。這是中國的創舉,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榮耀,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開學第一課中,劉洋學姐告訴我們:“去太空走了這么一趟,看見了地球的渺小,更明白了地球的偉大;離開了地球,才意識到對這顆星球無限的依賴、無限的愛。我愛這里明媚的陽光,愛這里清新的空氣,愛這里純凈的水,愛這里的江河湖海,愛這里的高山平原,愛這里生存著的多樣化的物種,愛這里生活著的我們人類”。當我知道劉洋學姐要帶著使命去太空中完成任務的那一刻,我特別想對她說:劉洋學姐,你是我崇拜的偶像,是我奮斗的目標。在你身上我學到了不怕吃苦、勤奮好學、努力拼搏、熱愛生活的精神,你是我們學校的驕傲,更是我學習上的榜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以后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我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要像劉洋學姐那樣,為國爭光,終身學習做祖國的棟梁!
這一代人的學習:第一:人格。跟人學的效率更高。第二:概念。通過不斷搜集概念高效地學習。第三:縫合。把知識合起來。第四:碎片(現代人不得已,但作者認為其實沒什么)。第五:目標。人間有兩種人:第一種人世界里是三個詞:立場、感受、意見。第二種人世界里也是三個詞:目標、方法、行動。
一只眼死,兩只眼活&兩種人生策略。同時擁有超過別人75%的`技能比只掌握一個超過99%的技能的人更厲害。知識的農耕民族:找一個學科,像種地一樣,精耕細作,最后熬成專家教授。知識的游牧民族:不斷激發興趣,四處尋找自己可能感興趣的領域。哪里水草豐美,就像哪里遷徙。一旦覺得這個領域了解的差不多了,就又收拾行囊,專場更新的領域。
博物學精神的回歸。最初的哲學包含了科學。物理、化學,在這些問題保準化后,獨立出來自立門戶。博物學就是認識世界的像素越來越高。孵化出了地質學和生物學。博物學不是對知識科普,二是知識的發現者和管理者。
全體市民:
在春暖花開的四月,我市“全民讀書活動月”拉開了帷幕。
開展全民讀書活動的主題是:“倡導讀書風尚,建設文化汕頭”。
這是我們這座處于轉折關鍵時期的城市,在凝聚人心、真抓實干、加快發展的進程中,在重新探求、熔鑄面向未來的汕頭人精神過程中所發出的熱切呼喚。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魂,先進文化是社會進步的不竭源泉。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任何一座城市在她不斷增長的`經濟背后,都離不開博大而深厚的人文力量的支撐。
為有效推動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建設文化汕頭,我們誠摯地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的精神糧食,是人類走向文明與進步的階梯。
在知識的大海中遨游,將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才智,并充分享受著快樂與愉悅。
讀書將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健康。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因為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開卷有益,學無止境。
我們只有孜孜不倦、始終不渝地學習,才能在不斷吸納精神營養中更新知識,與時俱進。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不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民眾,男女老幼,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根據自己的興趣、職業與志向,選擇你所喜愛的書籍,參加到全民讀書的活動中來!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我們也倡導實踐。
我們正在勵精圖治、尋求新的發展與突破。
讓我們在讀書中吸納先進的現代思想和科技知識;在讀書中弘揚優秀的文化精神;在讀書中實踐與創新;讓濃濃的學習氛圍使我們掌握知識,愛崗敬業;讓讀書為我們進步與成功奠定基礎,為開拓與拼搏注入活力;讓讀書在我們的城市蔚成風尚,讓追求知識、尊重人才成為汕頭最美的時尚。
朋友們,讀書吧!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讓我們把全民讀書活動真正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的家園,讓讀書生活,伴隨著我們以及我們的城市,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美好,走向未來!
建議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努力去做好你認為對的事。慢速度和追求完美的性格練就了我的一身好字,大量的書籍給予了我凡人難以超越的寫作水平,學習積極主動性的保持和無時無刻的進步使我在各個方面都有著令人羨慕的'高度。根據我的經驗,人之有無讀書的癖好,在童年時期便可見端倪。那是一個求知欲洶涌勃發的年齡,不必名著佳篇,隨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讀物就能點燃對書籍的強烈好奇。
3、他對年輕人的創新想法保持開放的心態,認為年輕人在走入社會后,會需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不要好高騖遠,多找幾個伙伴協助,會比自己單槍匹馬創業要好得多。
4、當你進入更高的知覺層次,你可能會面對一些情況,處理你和別人內在的憤怒和痛苦。當你處在這些能量中,學習保持平衡和用心面對,是靈魂向光的進化過程之一。
5、7.11航海日,快樂為你吹響勝利的號角,美好為你開辟幸福的航線,好運為你定下吉祥的坐標,勤奮為你開動夢想的大船,努力為你劃動奮進的雙槳,祝福則祝你奔向精彩的天地,開心無限!幸福無限!
6、永遠不要以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后的結局,我們的雙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7、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8、窮人什么苦都能吃就是吃不了學習的苦。
9、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因為重復是學習之母,成功要比失敗來得容易,只要你有,目標知道你所要的,采取行動,絕不放棄成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10、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11、自己對成績不滿意,在學習方面還要更加努力,只要努力了,成績不管好壞,自己已經問心無愧了。
12、我愿意執一把油傘走過江南小巷,我愿意身披長紗走過荒漠戈壁,我愿意翻越千山橫渡萬水,我愿意一杯清茶午后靜坐,我愿意血色瑪麗嗨歌狂舞,我愿意竭盡所能努力學習,我愿意不知疲倦默默跟在你身后,我愿意偷偷看你深深愛你,我愿意陪你走過春夏秋冬,趁我還年輕。
13、學習中,我樂于與同學切磋。
14、學習中遇到困難,我思考克服,有時向老師請教。
15、家長要建立這樣一種信心: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為了自己學會。他不對分數斤斤計較,才會最終獲得好成績。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中知道,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和別人比。
16、假如你從來未曾害怕、受窘、受傷害,好就是你從來沒有冒過險。從坎坷的經歷總,我們得學點什么出來。
17、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18、你會失敗,會成功,會犯錯誤,你活著,你在學習。你是人,就不會十全十美。你會受到傷害,但你還活著。想想你還活著,這是多么珍貴的權利——能呼吸,能思考,能享受,能追尋你喜歡的東西。即使受到傷害,我們也要保持前進的姿態,因為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在人生的轉角處會有什么在等待著我們。
19、小心你的學習,它會影響你的思想;請小心你的思想,它會影響你的行為;請小心你的行為,它會影響你的習慣;請小心你的習慣,它會影響你的性格;請小心你的性格,它會影響你的命運。
20、衣服上,可以讓自己變美。最愚蠢是把所有心思放在另個人身上,你天天想他,他也不會多塊肉,你日日思念,他也不會愛你多點。徒增煩惱,且一事無成。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雖艱辛,但只有刻苦學習,把學習搞好,我們才能離成功更近一些。我們夢想的未來,才會有更美好。不經歷風雨哪得收獲的彩虹!現在我就勤奮刻苦學習提出以下觀點: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珍惜現在每一分每一秒,刻苦努力,時間不等人,不要到了“老大徒傷悲”時再感嘆時光的流逝。記住成功只留給那些珍惜時間的人。
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汲取知識,充實自我。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做到上課時認真聽講,勤做筆記多思考。集中精力,認真按時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
保持良好的素質,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工作都很重要,作為學生的我們應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我內涵,提升自我綜合素質。
目前有很多同學心情比較浮躁,我們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冷靜地思考問題,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知道現在最需要做什么,合理安排時間,加緊學習,切忌浮躁,多儲備自己有用的知識。
所以,我代表全體學生發出以下倡議:
一、珍惜時間,認真學習;
二、嚴于律己,勤奮刻苦;
三、自我做起,提升內涵;
四、保持冷靜,切忌浮躁;
五、團結互助,共創雙贏。
只有刻苦學習,不懈努力,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同學們,行動起來,制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并按此計劃吧學習搞好。最后,預祝同學們在本學期學習更上一層樓。
倡議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天待在主控的人不是沒有意義:他們在五防機出票,對操作票的每一步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整個母線完善化改造工程的連貫性有了更深的認識;盯防被曬黑的人不是沒有意義:他們對設備的型號規格、廠家、壓力值,機構箱回路原理等都更加熟悉;核對壓板不是沒有意義:這讓我們加深了對壓板位置的記憶,加深了對壓板功能的熟悉;操作更不是沒有意義:這讓我們對操作流程,標準化流程,站內設備位置變得更加清晰。
大家都主動去做的事情,我認為一定比強制的效果好。我認為的'培訓,不是強制性的知識灌輸,知識強制灌輸起到的作用遠遠不如主動學習的作用大。在我看來,大家一起主動去驗收刀閘就是培訓,驗收時每人一句說出需要整改的地方就是進步;大家主動待在小室里看二次接線圖就是培訓,大家對著保護屏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就是進步。
學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需要快,但不能停,主動學習就是培訓,主動學習就是進步。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培訓時時刻刻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我們都會積極主動,為錫林郭勒超高壓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學會生存》在確認終身教育概念時,也同時提出了“學習化社會”的理想。
“學習化社會”不是一種社會形態,而是一種新的教育形態?!秾W會生存》指出,在教育活動是分散的、片斷的、為少數杰出人才服務的時代,人們建立的學校體系曾經發生過巨大的作用。然而,現在學校體系與環境之間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不和諧”。因而,我們必須超越體系的概念之外,來考慮事物的另一種安排。這就是學習化社會?!叭绻覀円獙W習的所有東西都必須不斷地重新發明和日益更新,那末教學就變成了教育,而且就越來越變成了學習。如果學習包括一個人的整個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會,那末我們除了對‘教育體系’進行必要的檢修以外,還要繼續前進,達到一個學習化社會的境界”。
學習化社會的出現,是因為:
學習化社會的出現并不是對教師作用的否定?!皩W生應從被動地獲得知識和一般技能轉到積極地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這種轉移將提高而不是削弱教師的作用”。教師既要提供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化的世界的地圖,又要提供有助于在這個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針,依此將“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為教育的四個支柱,更凸顯了學校教育階段的基礎作用。教師要勝任這一切,就必須接受終身教育的理念并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即以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研究的開放性啟動教師的解放教育。
與解放教育相對立的是馴化教育,它總是把教師作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而“在解放教育的實踐中,教育工作者作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須‘死去’,以便作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誕生’。同時,他還必須向受教育者建議:他應作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這是一個往來不絕的連續過程”。換言之,教師與學生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變而是教學相長、互為師生的過程。正是這種敞開的、動態的變化,才使得教師不斷通過做學生而獲得做教師的資格,又不斷通過做教師來履行自己的職責。這種解放教育所要求于教師的是通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研究而學會并發展自己的職業能力,包括:
第一:學會如何學習。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且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式。如果教師要把這種教學方式傳給別人,自己首先就要精通它。他們懂得應該獲取什么信息、從何處去獲取這些信息,同時知道怎樣運用這些信息去幫助學生得到發展。尤其是在現代技術手段日新月異、各種信息蜂涌而來的情況下,教師是否具有選擇的能力、學習的能力更是至關重要,它甚至是教師職業生涯持續下去的前提。
第二:學會獨立自主。如果教師要教別人學會獨立思考,首先自己就必須能夠獨立思考。選擇了當教師的人,就必須不斷地同扼殺教師獨立判斷的清規戒律做斗爭。教師要學會行使自己的專業自主權----如教材教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學生作業的評估等,同時參與學校的管理。只有當教師充分發展起自己的獨立自主能力時,他才真正得到解放和自由。這也正是教師在新世紀不可缺少的職業生存能力。
第三:學會革新創造。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革新意識和創造精神,自己也必須先具備這種意識和精神。因為,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不是由外在決定的,而是來自于內部,來自于教師每日每時都在從事著的創造性的工作。只有當教師對于變化持積極的、靈活的和適應的態度,具有提出創造性思想并堅定不移地付諸實施的能力,他才具有了通向21世紀的“第三張通行證”----即與學術性、職業性同等重要的拓展能力,亦即個體的創造性品質。
第四:學會與人合作。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教學生認識他人,使學生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21世紀的教育更強調對全球合作精神的承諾,強調團隊精神,這便要求教師自身要具有這一品質。學會與人合作絕不是一句空談,而是實實在在的要求,它同樣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一項。
由此,我們可以說,就教師的專業成長而言,“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研究”是教師走向成功的階梯,也正是通過這樣的途徑,才有了教師成為“教育家”的可能。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38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