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它能夠展現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度。讀完這些優秀作文范文后,大家可以互相分享感受和心得,共同進步成為更好的寫作者。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是我家鄉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倍宋绻澥菫榧赖靷ゴ笤娙饲O立的節日,但想起端午,我的心頭卻涌現無限的遺憾。
回憶龍舟。
端午劃龍舟,在印象中,所見過的龍舟是不多的。小時候,以為龍舟就是漂浮在水上的一條龍,一條金龍,人在金龍上歌唱舞蹈。
記得有一個端午,天空下著雨,雨簾蒙上了人們的眼眸,若隱若現,我嚷嚷著呼喊父母帶我去看。飯后時分,父親便領著我和哥哥去到西江邊上,高高的堤壩兩旁站滿了人。只見河中,十幾個壯漢坐在看著像龍的長艇上,立在龍頭旁的人奮力擊鼓,鼓鳴聲中,幾艘長艇整齊向前沖去,舟上的人用槳奮力劃水,白色的水花在龍的軀體兩側飛濺。龍舟所到之處,層層浪花泛起,交錯碰撞,十分壯觀。不久,龍舟遠去,消失在了朦朧的霧氣中,神秘莫測。原來劃龍舟不是看歌舞表演,就是幾條金龍在水中奮勇爭先,飛舞戲耍。
盡管下著雨,觀眾們無不激動著,歡呼吶喊聲勢震天,龍舟的每一點動靜都刺激著觀眾們的神經。小時候覺得熱鬧非凡,堪比新年時逛花街,便也隨大人們跳躍歡呼。幼時,龍舟比賽非常難得,家家戶戶的男人都要參加,展示自己的勇敢。據說以前,小孩子還要洗龍舟水”,以保證平平安安沒有病痛。想到此處,極想嘗試一下,卻發現河水渾濁,有污漬漂浮其中。這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早已流入了多條河道,這條河水已經不再清澈。我收回伸出的手,心里暗暗嘆息。
情系粽子。
在端午來臨的幾天前,母親便呼人做粽子。那時只要聞著竹葉的清香,便知又有好東西吃了。
知道媽媽要包粽子,我美食就往廚房跑,廚房空氣中彌漫著竹葉的淡淡清香,誘惑著我的肚子里的饞蟲。家里包的是咸肉粽子,新鮮的竹葉包著潔白的糯米,糯米里夾著噴香的臘肉、蛋黃,干貝或冬菇等材料,外面用線纏繞捆縛著。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逐漸熟了以后,淡淡的竹葉香、糯米與各種配料的味道都會散發出來,清香四溢,彌漫在整個廚房里。解開扎線,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那時候早午晚都吃粽子,奇怪的是怎么也吃不夠。
現在家里不常包粽子,有時會在外邊買買來吃,總感覺膩口,吃兩口就吃不下了。市場上的合成粽子愈來愈受歡迎,人工包的粽子已成為稀罕之物??匆娫絹碓蕉嗟娜嗽谏虉隼镔I粽子,我真擔心!擔心有一天家鄉的人都不再包粽子,一道人間美味不知道要向何處尋。
艾草飄香。
外婆說道,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母親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在門上。長者們紛紛說,艾草,菖蒲都是一種寓意,只求身體上的安康。對艾草的印象不算深刻,卻能清晰地記得所散發的是一種獨特的幽香。青青艾葉,有花瓣那般潤順的質感;淡淡艾香,縈繞在心頭令人陶醉。
我喜歡艾草的樣子,很想知道它生長在原野上的樣子,可是野外很難看到。聽人說,現在的艾草大多都是人們種植的,野生的已經極少了。我知道,這又是生態環境變差導致的。隨著大量鄉村土地被征用,或者土地被污染,艾草的生長空間也越來越小。那青青的艾草,淡淡的艾香,也只能在人家的種植園里才能看見了。
家鄉的端午節,不知何時才能回歸原來的樣子。我想假如那位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還活著,也一定是喜歡綠水青山的人吧!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愿我的家鄉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艾草飄香。
而今,我雖然過上了小時候向往的城市生活,也看遍了城市里的節日盛宴。但對家鄉的端午節,我情有獨鐘。家鄉的端午節,沒有粽子、也沒有賽龍舟,更沒有現代人的漂洋過海和萬水千山。但我們可以壘高高山、掛荷包、栓花花繩、吃花饃饃等,那種最原始的味道和最淳樸的歡笑里隱藏了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氣息。就像北方的大山一樣,溝壑縱橫卻最具有生活原始的風貌。端午節在家鄉又叫五月五,五在農村是一個吉祥的數字,代表著五福臨門,也預示著有個好收成。所以家鄉的端午,寫滿了故事,印滿了記憶。
家鄉端午節的第一項活動就是點高高山。點高高山也叫壘高高山,全村人在端午節前夕會貢獻出一些枝條、樹桿、麥稈等,在山頂堆成一個小山丘,哪個村里的高高山壘的高,就說明哪個村的收成好。
相傳,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朝廷內斗流亡在外十九年。后來,在介子推和一些忠臣良將的保護下,他東山再起,統一了國家。但在歸途中,介子推被敵方偷襲而死。重耳為了厚葬介子推,當時就焚燒了一片森林作為陪葬。后來就被人們流傳下來,成了當今的高高山。
點高高山的時辰也很有講究,聽村里老人講,在五月五凌晨12點整點燃最好,凌晨12點是陰氣高漲的時間,所以在這一刻點燃火焰,可以辟邪,也會保佑村里人全年平安,也預示著全村人的生活紅紅火火。當火焰燃燒著木柴噼里啪啦的響時,大人們和孩子們會圍著火堆跳舞祈福。
看完高高山后,興奮了一天的孩子們回家倒頭就睡。在孩子未睡醒前,父母偷偷地把荷包掛在孩子脖子上,花花繩拴在手腕上和腳腕上。荷包,又名香包,里面放有薄荷、香草等,既驅邪又祈福?;ɑɡK,又叫五彩繩,防五毒。
端午節前后,天氣漸暖,雜草叢生,這個季節也是蛇出洞的季節,聽老人說,拴上花花繩,蛇會繞道而行。等到第一場大雨時,解開荷包和花花繩,扔到水渠里,讓水沖走,連同一年的晦氣沖走。我想這也是父母為孩子祈的福,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
相傳伏羲年代,有一次伏羲重病,為了治好她的病,走訪百家名醫。也未見好轉。一天夜里,經過一個村莊,伏羲因重病再加上路途勞累暈厥了。女媧的哥哥以為餓暈了,就把家里的干糧喂給伏羲。后來伏羲醒了,病也好了。伏羲就和女媧哥哥結婚生子,制造了人類。
人們為了紀念人類的神祖,每年端午節,都會去伏羲廟祭拜伏羲,村里的媳婦也會將自己做的花饃饃作為貢品獻上。誰做的花饃饃很好看,就說明誰家媳婦心靈手巧。所以烙花饃摸成了當地端午的特色項目。
又因為端午節前后,離收麥還有一段時間,播種的早已完成,所以農民比較清閑。多烙點花饃饃,存點干糧,大家既可以敬神,又可以看戲帶著吃。在家鄉端午節一定要唱戲(又叫耍社火)敬神的,各個村里的人都會集中到一個地方去看戲,有時候懶得回家吃飯,就會在戲場吃點花饃饃接著看二臺戲。
從家鄉的端午節里,能嗅到濃濃的迷信氣息。而我卻不認為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濃濃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在這個同質化的高速社會里,眼花繚亂的事物著實讓人著迷,但這幾千年的歷史,能存活下來,必然有它的道理可在。這樣的節日氣息是凝聚著一個地方的人文習慣和文化特色,也是當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而這樣的一種過節方式,卻是我整個童年最美好的記憶。無論我在哪里,每當端午節,家鄉的節日氣息充斥著我的整個腦海。
公眾號:江淮文藝。
真有趣啊,請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就要開始忙活了,早上的時候奶奶就在包粽子,我去奶奶面前說:“我來幫你吧?!蹦棠陶f:“好,我來教你吧!”在奶奶在指導下,我先拿了一些粽葉做成三角形,然后放豆子和肉。奶奶教完了,我和奶奶就開始包起來。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我沒包多久,就包了好幾個,但還有十幾個粽子沒有包,我很累了,就問奶奶累不累?奶奶說:"累是類,但是不能停下來,否則吃飯的時候就吃不到美味的粽子了,我聽了奶奶的話,動力十足,又開始包起來,還剩五六個了,我和奶奶用了很大力氣來包,沒包多久,終于還剩最后一兩個了。經過奶奶的同意,最后兩個我包的火腿腸味兒。哈哈,肯定好吃極了,聞著都想呢!
最后,我們把今天的成果放在盤子里拿去煮,煮好后,一陣撲鼻的粽香味兒傳來了。我們開開心心地吃著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真有趣,我愛,我最喜歡家鄉的粽子了。
六月的暖風帶著棕香飄然而來,端午的氣息已經溢滿了我的家鄉。說起傳統節日,第一個想到的定是。
端午節到來的前兩天,我家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在那天,奶奶與我早早地買好粽葉,再拿出我精心準備的大盤,將粽葉一片片疊放好,浸泡入水中。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讓端午節提早到來。
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端午節前最后的準備。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家的端午節怎能少得了艾草和葛蒲呢?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我興奮地去買了幾株掛在門口。即可驅蟲,又有一種香味撲鼻而來。
六月七日,端午節眨眼就到了,家里頓時變得熱鬧起來。拿出浸泡好的粽葉,再把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沖洗干凈,再加入鹽和醬油攪拌均勻。聞著粽葉與配料的香味,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開始包起了粽子。
我先將兩種粽葉疊在一起,然后將它折疊成漏斗型。不料出師不利,粽葉包得太松,我只好重新來過。
這一次,我吸取了教訓,包了一個結實的漏斗后,再小心翼翼地盛一勺米進去,然后放入鮮肉和蛋黃,用米填滿,接著把它包嚴實,最后用繩子綁起來。一個結結實實的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晚上,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晚飯,奶奶笑嘻嘻地把我包的粽子端上了飯桌。雖說繩子扎得歪七扭八,但爸爸媽媽還是開心的吃著。飯桌上彌漫著棕香。我看著綠色的粽子,不僅想到了幾千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以后的我們歡樂地吃著粽子,才知道粽子來之不易啊!晚飯在一陣陣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打開電視,看著龍舟賽,品著美味的粽子,聞著艾草的香味。這的確是快樂美好的日子。但說起端午節,也不能忘記幾千年前偉大的詩人屈原。
手捧粽子,緬懷屈原。
轉眼間,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我度過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
端午節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來參與。先報安排好的米、粽葉、馬蓮還有肉棗、紅棗……放在桌上,開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個,簡單!
我學著姥姥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先放一勺米,放一個棗,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葉包住,兩個手都占住了沒法捆了,在姥姥的幫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終于包好了。
我們包了肉粽、甜粽、豆粽……開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還有雞蛋。滿屋子飄著粽香,太誘人了。
粽子端上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濃濃的清香,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紀念屈原、賽龍舟…...
。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有許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粽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表姐。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干凈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粽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ハ嗤鏄?,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濕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嘢,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說:小心一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里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姐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后,媽媽就說: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的風俗真的有許多的花樣,包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粽子映入眼簾,有咸的。甜的。辣的家鄉的粽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鄉粽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粽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鄉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明家鄉的粽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更愛!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準備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葉,然后,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能夠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后,心里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著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齊煮,煮熟后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嘗嘗,營養又美味。
最終,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齊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齊沖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著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境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著。比賽持續了很久,最終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真期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這里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端午節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佩香囊,有驅趕瘟疫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從我做起吧!今年端午節,要讓它過得更有中國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相同的民風民俗。比如說傣族有潑水節,白族有火把節,漢族有端午節等。在我的家鄉,我們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端午節是吃粽子,賽龍舟的節日,每當節日到來大家都很開心。
傳說,端午節的起因是:在春秋時代,在楚國,有一位叫屈原的人,他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有一天,因為屈原的官盡力保護皇帝,奸臣就迫他自殺。在黃河邊,屈原就跳河了,楚國的百姓為他傷心流淚,于是就定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就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
在我們家鄉,我們起碼要吃10個粽子。因為代表著我們會“十全十美”。到下午,河邊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到一會兒河岸邊幾乎人山人海,他們都看龍舟賽,河里有兩條舟,一條長的,一條短的。兩條都劃得非???,不分上下,還未分出勝負。河邊上的人,有的大喊大叫,加油,加油,加油!最后,長的那條航優先到達目的點。場面十分激烈,熱鬧極了!我對真是戀戀不忘。
56個民族,風俗不同,建筑不同,服飾不同,但,是一個團結的民族。
每年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據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又稱端陽節。
我可愛過了!節日里可以吃粽子,香香甜甜的.讓人愛不釋手。特別是可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再吃著自己親手做的精致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在端午節這一天,奶奶還會拿一種特殊的植物插在門上說是保平安,其實是味道刺鼻,可以將小蟲子驅趕走,有一個干凈的環境,讓家人健康而少生病。
中國人過節少不了吃的,我的家鄉也一樣,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咸雞蛋、黃粽子、還要喝雄黃酒。爸爸說《白蛇傳》中的白娘子正是喝了雄黃酒才現了白蛇的真身。
我愛家鄉,更愛!因為它既喜慶,又充滿神秘的中國傳統文化。
節分端午為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題記。
端午節也不過才過去十天,又想起粽子,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包上一鍋粽子,其中還要在這煮粽子的鍋里放上腌好的咸鴨蛋一起煮。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寫了約摸十二種端午節的風俗,不過,那是南方,在我們北方,至少在我的家鄉,就沒有那么多風俗了。
我們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也有幾種,例如系五絲,插艾草,包粽子,煮咸鴨蛋,吃大餐等。
單說的是系五絲,就是將五種顏色的線搓成繩子狀,在天蒙蒙亮,還沒出太陽的時候,孩子還在睡覺的情況下,家長將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來后發現彩色的絲線象手鐲一樣纏繞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時家長再教導孩子等下大雨的時候,記得講這五絲拆下來,壓在石頭地下,將來它就會變成彩色的蛇,保護著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爺爺們,家里沒有爺爺的,就得相當于爺爺的長輩,早早的起來,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將才回來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門口門楣頂上,沒有大門的就干脆插在房門的房檐上,因為艾草是愛和礙的諧音,這表示家人最家的愛,表示家人對傷及家的阻礙。
端午節的重頭戲是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了。我想寫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托的傳統文化當然是為敬仰屈原了。
隨著時間的變化,的風俗也在跟著變化,由原來的祭祀屈原,變成了家人團圓的一個由頭,于是吃大餐也成了我們這里的一個風俗了,不過這個大餐卻有點特別呢!
它是粽子的大聚會,兄弟姊妹們將各自包的粽子,帶到母親家中展示,從形狀來就有很多種;大姑包的是長方形的,兩半粽子合在一起的,成為夫妻棕,二娘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媽媽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瓏,又長方適中。從內容上來看和煮的火候上來分析,口感最好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摻的黃白相間的原始棕了,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該有多美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包粽子,就這油黃黃的咸鴨蛋,大人們喝著家鄉的密州春,拉呱著家中的變化,想想著家人的將來,真是其樂融融,幸福滿滿。
有聲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樂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遠。
我的家鄉在甘肅隴南的一個小村子里,那里雖沒有都市的繁華,但有著自己的風韻,尤其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至今,我國各地民間都還保留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家鄉就有一種別具風味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清晨,葉上的露水還未干,每家每戶就開始割艾草。艾草最嫩的地方被揪下來扎成一個小刷&,而剩下的,則插在門左右側或窗戶各角。關于端午節插艾,是為了辟邪,而這只是種迷信,但人們還是會向往。太陽臉圓時,插艾就結束了。接下來就該打掃了,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干凈,顯出即使是炎熱的天氣,也會勤奮勞動。
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家這幾天就蒸了許多粽子,甜味的,咸味的,紅糖的,豬肉的……可謂是粽子宴&。香甜的粽子背后,還有一個典故:古代有位大師人,名叫屈原,寫過許多利國利民的文章,卻沒被采納。之后,這個國家滅亡了,屈原悲痛欲絕,一心想沒有為國效力,就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以死殉國。后來,人們為紀念屈原,便投粽于江中,讓魚吃粽子,不要去傷害屈原的尸體。
到了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大地。全家人坐在核桃樹下,吃著粽子,喝著雄黃酒,享受著美味佳肴。雄黃,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陌生,它是一種藥,可以飲用,一般為粉末狀。它還有一個奇特的功效,那就是可以驅蛇,蛇碰到它就會全身腐爛,因此,端午節時蛇都躲得遠遠的。雄黃酒是雄黃摻合白酒調配而成的,之前提到的小刷&是用來蘸雄黃的。把酒中多余的雄黃蘸出來,懸掛在墻上,用于小孩發蛔時煮艾水喝。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一格,雖無龍舟助興,卻也過得有滋有味。
傳說中,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跳河后,大家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往河里丟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家鄉端午節的。
作文。
希望對你有幫助。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凹佑?,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
我一年里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著什么。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粗蟮木G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么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么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蔽叶诉^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里想著:“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p>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著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著。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著,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著。那條綠色的龍舟處于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著,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著,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著,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仿佛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劃著。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于第一名齊頭并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于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沖過了重點?!?4號龍舟是冠軍”隨著裁判員的宣布,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如今不是看到滿街的棕子,商場中的打折,電視中的慶祝,我已經感覺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這兩個字時不由的讓我想起那個在外婆家過的端午節。
時光倒回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
一盞昏黃的豆油燈,一張脫了朱漆的梳妝臺,一方古舊的鏡子。一個老人在鏡前動作遲緩但一絲不茍的梳頭,我被一些細碎的聲音驚醒,睡眼朦朧的看著她,我的太姥姥(即姥爺的母親)。不一會她就梳了,一個盤髻。這時她不知從哪里拿出的一朵絹花,粉紅的,端詳了很久她輕輕的插在頭上。
我被吸引住了,她那花白中帶些黃的頭發上,一朵粉花格外顯眼。像在茫茫白雪里的一株雪蓮,溫暖而驚艷。以至于今天我忘記的太姥姥的容貌還記得這一幕,那朵花。想必那時的她也如同今天的我在回憶多少年前如花的自己,和某個端午的早晨??勺罱K,她挑了一根最普通的銀簪戴在頭上。
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個動作示意我睡覺。我閉上的眼睛,但能感覺到燈滅了,和吱的一聲關門。之后就是一片安靜,我知道在艾草還沒有插上門楣時家里誰都不可以說話,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絕對不可以出聲,這是大人們交待過很多次的。靜,真靜!
“小乖乖,起床了,太陽都曬屁股了?!蔽以诶牙涯鞘煜さ慕泻奥曋凶饋?。姥姥拿來了前兩天才為我縫制的新衣,大紅的鑲著黑邊的衣衫,還用一根紅繩給我扎了一個沖天炮的發型。
“穿上鞋,去給太姥姥請安?!崩牙驯憬o我穿上了那個紅的繡著仙桃的布鞋,出了臥室門,太姥姥坐在堂屋里?!疤牙押??!闭f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個響頭。
“乖,拿著納?;@一邊玩去?!彼σ饕鞯哪闷鹕磉叺哪莻€八邊形的布藍,在每一片布上都繡著不一樣的花,每一片布的邊與邊的交接處都要再用布札一個鳳凰頭,每一個鳳頭上都叼著七色的彩線穗子。
“姥姥好?!蔽夷弥』@轉身就向身邊的姥姥作了一輯。
“好,好,乖?!崩牙研χ倚』@里放鴨蛋和糖果,“走出去洗洗?!崩牙逊帕藮|西就拉我到門外,洗臉盆里已注滿了清水。她從神柜上那一堆艾草里拿出幾根,沾了點水在我身上輕輕的拍了幾下說;“去禍去災,平平安安?!?/p>
洗了手和臉,我也拿了幾根艾草學著姥姥的樣子在房屋里的每個角落里都掃一掃,一邊掃還一邊說,“端午節掃一掃,蚊蟲螞蟻都往外面跑?!?/p>
早飯,一個棕子,一個鴨蛋,一碗粥,匆匆吃過。吃完后姥爺便用雄黃在我頭上畫了一個“王”字,據說這樣那些鬼蟻蛇蟲都不會傷害我。
“張奶奶好?!薄袄钅棠毯?!”吃完飯不能閑著,拿著小籃便挨家挨戶的串門,老人們都紛紛拿些零食往我小籃里放。不知何時小籃滿了,我便回到姥姥家。
“哪來的小老虎?!苯憬阕谔梦堇锟次疫M來了笑的合不攏嘴。
“爸爸,媽媽,姐姐,你們什么時候來的?!蔽乙贿呎f一邊撲到媽媽懷里,到姥姥家已經幾個月了真是很想她們。
“瞧瞧,又長壯了?!眿寢尡е腋吲d的說。
和媽媽親昵了一會,便和姐姐玩起來,一見姐姐的和我一樣的小籃里的東西沒有多少,我便拉著她向外走。一邊走一邊說哪家給的東西多,哪家的東西好吃。到了李奶奶家里她們見我又來了便說,“小丫頭,怎么又來了?!?/p>
“我是給姐姐帶路的?!闭f完便站在姐姐身后,姐姐便上前給那她請安。
“這是大丫頭吧,長的越來越俊了?!崩钅棠堂Ψ銎鸾憬?,笑著對身邊的和說“鬼靈精怪的,還長的張巧嘴?!?/p>
從李奶奶家出來又到張奶奶家,就這樣小籃又滿了。也中午了。
“快洗手吃飯,”媽媽已經在門口等我們了,滿桌子的飯菜都上了,雄黃酒也端上了。父親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爺是客,應該坐上席),姥爺坐在父親身邊,別人吧都可以亂坐。
“走啰,看龍舟去?!币患胰似錁啡谌?,歡歡笑笑的吃完了,姥爺便抱著我拉著姐姐向河邊走,父親跟隨著。母親則留在家中陪姥姥,一路上姥爺問了父親一些春耕的事情。
“快點,快點,都開始了?!蔽铱匆姾舆吅枚嗳吮愦蠼?,對于大人的談話我是不感興趣的。他們便加快了腳步,我騎在姥爺脊背上,姐姐騎在父親的背上,河中的場景我看見了。
兩條龍頭的彩繪木舟,兩條木舟上的人都一樣多,不同的是一條木舟上的人系的是紅頭巾,另一條木舟上的人系的是藍頭巾。他向水中拋了些棕子,說了一些我沒聽懂也沒有記住的話。過了一會岸邊的鑼都敲了起來,那些龍舟上的人都坐的很整齊,等大鼓一響船像箭一般沖了出去,不一會兒就超出了我的視線。
“追龍舟呀?!迸赃叺娜硕家贿吔幸贿吪?,姥爺和父親背著我們也在跑,可到了終可都賽完了,聽旁邊的人說是紅隊獲了勝。
在那里也沒有多留,因為姐姐明天還要上學,她們今天得回家。臨走時媽媽囑咐我她買給姥姥吃的東西我不要吃,要叮囑她們吃。我當時堅定的點點頭,事實證明這些東西還是被我給吃了。
到了分別的時候,我實在不舍就拉著媽媽的衣服。姥姥見狀就說:“李奶奶家的小牛剛才掏了好大一窩鳥,現在正在分小鳥,再不去就沒有了?!?/p>
我一聽松開手就往李奶奶家跑,當然沒什么小鳥,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過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飯。
月,輕輕的爬上了那棵老槐樹上。姥姥搬了涼床在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搖著蒲扇給我扇風趕蚊,講著那古老的牛郎織女。太姥姥在屋中紡線,吱吱呀呀,就這樣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依稀中還聽到吱吱呀呀的聲音。
。
楊子柳葉青”
古浪民歌《刮地風》。
按照小時候的習慣,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過“端午”(古浪方言,多有訛讀為“過單五”的),是娃娃們老早就盼望著的屬于整個夏天的節日,和“六一”節一樣重大的節日。如果說“六一”節是輕松、紅火而開心的歡樂節,那么端午節就是豐盛、溫馨而解饞的美食節。
“美食節”是絕不以吃“粽子”為標志的,所謂“粽子”,不過是一種用棕樹葉子包著的飯疙瘩,涼州并不出產這種樹,那是好事者引進的“洋吃法”。也不知別人以為若何,反正我是直到現在也想不通,在這美好的節日里吃什么破“粽子”。始終覺得這些帶著青草味的冷飯團,實在遠不如我們鄉里的“油餅子卷糕”更香甜。
“油餅子卷糕”,那是我們過端午最經典的“好吃喝”,猶若過臘月二十三的灶坨坨,過清明的穰皮子,過八月十五的花饃饃月餅,過臘八的扁豆飯,有色有香,有滋有味。
“荷包吊穗子”和“花繩子”則是這一天特別的紀念品。
我小時記事早,印象很深的是在我兩歲多的那一年端午節,母親教姐姐搐了香草荷包(用碎綢布做成,略呈三角形,扣線繡的圖案,里邊包著一種奇異的“香草”),用五彩絲線搓了花繩子,給我們小“姊妹”(古浪方言,兄弟姐妹里只要有一個女的就可以統稱“姊妹”)幾個戴在脖子里,拴在手腕上,綰在腳巴骨里。
端午前后,大自然最精彩的安排,就是正好逢著沙棗花開的時節!五月初夏,遍野青青,沙棗花開,馨香郁郁,沙窩邊上童話一般的世界到來了。
我們永豐灘上的人家,“春天”是完全屬于黃風的,基本沒啥鳥語花香的風光可以回憶。直到臨近端午,夏意漸深,“遍道四處”的沙棗花開了,這才是一年里值得留戀值得驕傲的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說起沙棗樹,乃是我們這里特有的一個樹種,圓疙瘩模樣,壯實的腰身,根扎得廣,樹桿子硬,耐風沙耐干旱,即堅韌也剛強,“潑皮”得很,隨便丟到哪塔都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很像鄉黨們的秉性。
每到這時候,整個世界都是屬于沙棗花的。在我們六墩子周緣,不論你走到哪圪,一個莊子連一個莊子的走,上上下下,遠遠近近,里兒外兒,前兒后兒,隨處都是一股攢一股攢的沙棗林,到處都是滿樹滿枝的金燦燦的沙棗花。這時候,少年貧瘠的沙棗花也終有機會讓人見識著她的大氣和豪爽,沒有一個人敢說沒受過她的饋贈,沒有一個人敢說不是深深地沉浸在香甜的沙棗花的海洋里,天天心醉,夜夜沉迷。
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娃們散了學沒有急著要回家的。大家呼朋引伴,歡聲笑語,徜徉在路邊地頭的沙棗林棵之間,流連忘返?;騽t摘一串新鮮的沙棗花含在嘴里品咂,享受那一種澀里帶甜的香味;或則折幾支最繁最密的花枝,回家去插在“各股式樣”的瓶子里罐子里。丫頭們則是每人盤一個金燦燦的花環箍在頭頂上,做一番嬌態,顯出別一種清新香甜的美氣。全不怕樹上的尖刺扎著了手腳,鉤破了衣衫。
這樣的日子里,家家戶戶的門楣上也就斷然不會缺少新折來的枝條,家家戶戶的書房里廚房里,滿屋子的空氣里也都無不彌漫著沙棗花那種獨特而甜膩的馨香。
咳!行文至此,作者都已經心醉了,仿佛手指上也已經沾上了沙棗花的香氣。這香,幽幽的、濃濃的、甜甜的、冶冶的,毫無遮掩地飄散著,奢靡著。這香,沁人肺腑,綿綿不絕,使人神魂顛倒。
沙棗花是我見到的開花結果的樹種里最香的花。
沙棗花開的時節,端陽佳節里,在我心里是最快樂的時光。
端午節邁著輕快步子來到我們家。記得前幾天,媽媽就說過端午節時,我們一起吃粽子,說時,那粽子香味就迎面撲向我來。
只見一大清早,細雨綿綿,好象在表達著自己對端午節喜愛。突然,雨停了,幫我們把世界沖洗干干凈凈,讓我們迎接著快樂端午節。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上拿著一些粽葉和包棕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見,她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綠豆、豬肉等許許多多食材都放進了里面。突然,她微笑著說:“我們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條粽子里放一個硬幣。誰吃上了這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上一個愿望?!闭f完,我們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氣十足說:“這一條甜粽子一定是我吃上了?!?/p>
不一會兒,一條條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來,我們就想蜜蜂一般涌上了桌子。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只,又用手摸了摸這只。我呢用手撓著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盯著桌上粽子,最后,拿了一只最大。我開始狼吞苦咽地吃起來,只見我吃完了,年硬幣影子都沒有瞧見。忽然傳來了“??!硬幣在我這兒!”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爸爸手里。爸爸連忙用手揮來揮去,然后,舉起手來開始許愿說:“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天天健康,天天快樂?!鳖D時,傳來了一片熱烈歡呼聲,我們沉浸在歡呼中!
端午節,爸爸為我們全家許下了一個愿望。這個愿望將會一直藏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在以后,我一定會為爸爸給我們愿望而奮斗。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著車買粽子的,插艾草。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端午節。
作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端午節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凹佑?,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床,然后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著車買粽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采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于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是一個神圣的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
我的家鄉。
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36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