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作品中的知識,還可以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里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有關各類作品的讀后感范文,它們涉及到不同的文學流派和藝術形式。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詩集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是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如這首《如夢令》,便是一首“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地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敘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華,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詞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風猛。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喝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于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濃睡”時如何知屋外“風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瘪T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敝馨顝渡倌暧巍吩~:“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被ㄔ陲L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表f莊《又玄集》卷下錄鮑征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边@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注腳。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云:“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獊硇∽帽銇硇?,未必明朝風不起?!币嗫梢暈閷Α皾馑币痪涞淖宰?。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妒裨~》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濃睡之后酒力還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讀者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么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并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于不落窠臼,獨辟蹊徑。一旦領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后的這層“惜花”之意,那么對以下數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后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北泔@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霸噯枴钡慕Y果——“卻道海棠依舊?!笔膛幕卮饏s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边@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皯恰?,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熬G”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薄恫萏迷娪鄤e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苯苑翘撟u。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掇@詞選》云:“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痹u價非常得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朝代:宋代。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
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
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
劃呀,劃呀,
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注釋:
常記:時常記起?!半y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沉醉:大醉。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怎渡,怎么才能劃出去。爭(zen),怎樣才能。
驚:驚動。
起:飛起來。
一灘:一群。
鷗鷺:這里泛指水鳥。
如夢令。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今譯: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太醉不知道回來的路。玩得盡興了,而且天色已晚,只好往回劃船,不小心闖入了荷花池深處。搶著劃呀,搶著劃呀。不想,驚起了在這里棲息的水鳥。
感受:她把傍晚河中之景描寫的淋漓盡致,現存她的《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游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
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俺S洝眱删淦鸸P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俺S洝泵鞔_表示追述,地點“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后,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俺磷怼倍謪s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蛟S是因為李清照不像一般大家閨秀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喜歡游山玩水,所以即能寫出細膩之際的`詩詞,也可以寫出豪邁的文章來。李清照的詞總能引人入勝,每每讀起此詩,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只有李清照的詩能有這般意境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么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一群的鷗鷺。
譯文二。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
劃呀,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譯文三。
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
興盡之后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怎么渡,怎么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
注釋。
常記:時常記起?!半y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怎渡,怎么才能劃出去。爭(zen),怎樣才能。
驚:驚動。
起:飛起來。
一灘:一群。
鷗鷺:這里泛指水鳥。
賞析:。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游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俺S洝眱删淦鸸P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俺S洝泵鞔_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后,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俺磷怼倍謪s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么,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朝代:宋代。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
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
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
劃呀,劃呀,
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注釋:
常記:時常記起?!半y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沉醉:大醉。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怎渡,怎么才能劃出去。爭(zen),怎樣才能。
驚:驚動。
起:飛起來。
一灘:一群。
鷗鷺:這里泛指水鳥。
文檔為doc格式。
。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早期的詞作之一.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這首小令寫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卷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常記:時常記起?!半y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沉醉:大醉。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怎渡,怎么才能劃出去。爭(zen),怎樣才能。
驚:驚動。
起:飛起來。
一灘:一群。
鷗鷺:這里泛指水鳥。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
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
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
劃呀,劃呀,
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游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俺S洝眱删淦鸸P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俺S洝泵鞔_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后,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俺磷怼倍謪s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么,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較為可信的時間當是李清照到達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這段時間李清照身居閨中,不免會回憶起少時游玩的情形,那些場景在她的腦海中一再出現,對那些生活的懷念之情與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詩興大發,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小令。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后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依舊記得經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記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時,迷路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樣才能劃出去,拼命地劃著找路,卻驚起了一灘的鷗鷺。
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于詞章?,F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墻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寫有:“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冢下?!蹦赣H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贊。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說,李清照“善屬文,于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墩f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朱彧《萍洲可談》別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于汴京,優雅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后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四)。
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后,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兩首。此詩筆勢縱橫地評議興廢,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興敗盛衰的歷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雜志》認為,這兩首和詩“以婦人而廁眾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陳宏緒的《寒夜錄》評此兩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p>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據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碑敃r李清照之父作禮部員外郎,趙明誠之父作吏部侍郎,均為朝廷高級官吏。李清照夫婦雖系“貴家子弟”,但因“趙、李族寒,素貧儉”,所以,在太學讀書的趙明誠,當初一、十五告假回家與妻子團聚時,常先到當鋪典質幾件衣物,換一點錢,然后步入熱鬧的相國寺市場,買回他們所喜愛的碑文和果實,夫婦“相對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們引向遙遠的歷史年代,帶給他們一種特有的文化藝術享受,使他們仿佛置身于無憂無慮的遠古時期,因而“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后兩年,趙明誠進入仕途,雖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但夫婦二人仍然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且立下了“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趙家藏書雖然相當豐富,可是對于李清照、趙明誠來說,卻遠遠不夠。于是他們便通過親友故舊,想方設法,把朝廷館閣收藏的罕見珍本秘籍借來“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書畫,三代奇器,更不惜“脫衣市易”。然而,他們的力量畢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求售,索錢20萬文。他們留在家中玩賞了兩夜,愛不釋手。但是,計無所出,只好戀戀不舍地歸還了人家。為此,“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新婚后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充滿著幸福與歡樂。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鑒賞一首詞。往往要用:心,眼,耳,鼻,舌,身,意,七種感官交叉感悟。心是最難說的一個字。佛經用三藏十二部都沒全說清。詞人往往只能用‘心’字。心比‘意’高。意如虛空。手通意。所以如來之手連孫悟空都跳不出。人的七種感官感物不同,不僅有高低,各職不同。一般人都喪失倆至三根,每一根或多或少都還不很健全,所以感悟不準確。
常記溪亭,是心與意識,溪為心記住的物,是不磨滅。亭為意造,在一段時間不磨滅。溪對人與萬物來說,是最珍貴。作者的心也是這么認為??梢哉f刻骨難忘。沉醉是五根隨心而高興,還希望心時時帶它們去玩。五根感覺要差些,只能用醉來形容。所以不知歸路。這里‘歸路’是比興,是心所感覺的路,這里作者感覺身體太放縱了,忘記心來世間的目的。
興盡晚回舟,一個晚字,當然有后悔之意。舟是渡人與萬物的。
誤入藕花深處,藕花是長在郁泥里,艱難突破水層。這里只佛看見人們生活艱難而憂郁。
全句是說李清照進入佛門感覺晚了些,但她還是如溪水高興得很。
爭渡,爭渡。是一爭一渡,再爭再渡。爭是萬物再生存中竟爭,萬物難逃這個法則,這叫命運。渡是自己生存下來還得舍身軀救別人,這叫生命。比如人在船上,已經危險,明知危險還去駕船渡人。有人在火中,明知去救會死,但還是跳進火中。這時命運與生命就容入一體。.所以爭渡四字是人們幾千年都沒搞清的問題。一般人難以協調。這時受驚得是鷗鷺。鷗鷺是一種能飛但又不肯飛的鳥,有能力救人但又不去救人。清照對這部分人太失望。它不僅學佛。還學易。這首詞還包含易經河圖與洛書。
印象中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男性,浪漫主義“詩仙”李白,與他同時代的“詩圣”杜甫,還有能夠兼美詩與美景于一體的蘇軾。這種在我兒時就產生的印象致使我先前一直認為所有的詩人詞人都是男性,直到我讀到李清照的作品。
從隨園散人的《半生煙雨,半世花落:李清照傳》中讀到的李清照絕對沒有她“千古第一才女”這個稱號那樣飛黃騰達,而更像是一個被上天恩賜,卻又被歲月捉弄的人,但是李清照的形象,一直都是正義凜然,栩栩如生的。
一開始接觸到李清照的作品時,我的思想還停留在“所有詩人都是男性”這個階段,所以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李清照是個男的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首《夏日絕句》寫得是多么的豪情壯志??!這怎是一個古代女子可以寫出來的?當時我讀到的是她寫得幾首《如夢令》,詞句如畫,通俗易懂,我仿佛身臨其境。當我翻到背面的注釋時,有一些驚訝,甚至懷疑這一頁是不是編輯錯了,那上面寫的是: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咦?李清照居然是個女詞人,寫詩填詞的不是只有男的嗎?帶著將信將疑,我打開電腦查了查,李清照果然是個女詞人??!真是才華橫溢,是個文人墨客中的巾幗??!
李清照所處的那個時代,追求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她從小就學富五車,平日里也很有自己的見解。當然她的父母也是非常開明,不計較別人的看法。如果李清照沒有這樣支持的父母,也不會有如今這種成就。李清照自己也是一個很執著的人,沒有因旁人的紛紛議論而在文學道路上就此罷休??删驮谀菢拥臅r代背景下,竟有許多明眼人欣賞她,贊美她,喜歡她的詩詞作品,也喜歡她的性格。
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感情非常深厚。趙明誠病故后李清照把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幫趙明誠完成原先的事業上,沉浸在趙明誠離世的痛苦之中。應該很多人都認為李清照這樣做很對得起自己丈夫,是一種對丈夫的思念之舉,可能連作者自己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個人覺得李清照在風華正茂之時深陷在傷痛之中會很頹廢,會讓心胸狹隘之人有機可乘,但這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當時的宋朝就好像隨著李清照的衰老而衰落。奸臣秦檜害死英雄岳飛,在其他女子對這件事置若罔聞的時候,李清照卻能因自己年老體弱又是個女子不能為此做點什么而嘆息不已。也就是她的這種與眾不同,才造就了她傳奇的一生。
李清照的一生,飽嘗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她只是一個柔弱女子,對世間萬象觸景生情;她是一個風流詞客,將自己的萬千思緒網羅于詩詞之中;她更是一個傳奇,值得敬仰,值得傳誦。
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于詞章?,F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墻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寫有:“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冢下?!蹦赣H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
秉承家學。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贊。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說,李清照“善屬文,于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墩f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朱彧《萍洲可談》別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于汴京,優雅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后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四)。
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后,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兩首。此詩筆勢縱橫地評議興廢,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興敗盛衰的歷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雜志》認為,這兩首和詩“以婦人而廁眾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陳宏緒的《寒夜錄》評此兩詩:“奇氣橫溢,嘗鼎一臠,已知為駝峰、麟脯矣?!?/p>
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據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碑敃r李清照之父作禮部員外郎,趙明誠之父作吏部侍郎,均為朝廷高級官吏。李清照夫婦雖系“貴家子弟”,但因“趙、李族寒,素貧儉”,所以,在太學讀書的趙明誠,當初一、十五告假回家與妻子團聚時,常先到當鋪典質幾件衣物,換一點錢,然后步入熱鬧的相國寺市場,買回他們所喜愛的碑文和果實,夫婦“相對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們引向遙遠的歷史年代,帶給他們一種特有的文化藝術享受,使他們仿佛置身于無憂無慮的遠古時期,因而“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后兩年,趙明誠進入仕途,雖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但夫婦二人仍然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且立下了“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趙家藏書雖然相當豐富,可是對于李清照、趙明誠來說,卻遠遠不夠。于是他們便通過親友故舊,想方設法,把朝廷館閣收藏的罕見珍本秘籍借來“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書畫,三代奇器,更不惜“脫衣市易”。然而,他們的力量畢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求售,索錢20萬文。他們留在家中玩賞了兩夜,愛不釋手。但是,計無所出,只好戀戀不舍地歸還了人家。為此,“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新婚后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充滿著幸福與歡樂。
可惜好景不長,朝廷內部激烈的新舊黨爭把李家卷了進去。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黨籍,不得在京城任職。其時被列黨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罷提點京東路刑獄之職。九月,徽宗親書元祐黨人名單,刻石端禮門,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而在同一年,趙挺之卻一路升遷,六月除尚書右丞,八月除尚書左丞。為救父之危難,李清照曾上詩趙挺之。對此,張嘗謂:“(文叔女上詩趙挺之)救其父云:‘何況人間父子情’,識者哀之?!?《洛陽名園記》序)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相徽宗朝,李氏嘗獻詩云:‘炙手可熱心可寒’?!?《郡齋讀書志》)惜均未奏效。被罷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攜眷回到原籍明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當我翻開〈李清照〉這本書的第一頁頗有感觸。因為我們在中學已經了解到了她詩詞的一小部分。所以這次一定要更多的了解她那愛國精神和獨創一格的詩詞以及她的其它情況。
李清照風韻脫俗的東方女性美。具有張揚的個性、心系國家的憂慮之情。無不能感染著當代思想和感情跳躍浮動的我們。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戶戶垂揚”的齊魯文化發源地名城濟南,文化氣氛相當濃厚。父親---李格非是思想開明的名士。母親----王拱辰的孫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學素養。
她具有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她運用淺淡自然的語言創造出清新自然、音韻流轉、聲調和諧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坦率的胸懷,不羈的思想性格使她敢于直言不諱,無所顧忌地寫出一些封建社會婦女不敢啟齒的率真詞章。作為女性,愛情追求是李清照藝術創作的直接動力。她在詞中通過愛情這一主題執著地描繪一種獨立的人格。
我國古代詩史上杰出的詩人很多,而女詩人卻屈指可數。她之所以成為以為成就突出的女詞人,無視封建傳統禮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為一名杰出的女詞人,她沒有把自己完全封閉在閨房之內,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賞風景,飲酒惜花,逞露才華,寫詩作詞。像男子一樣抒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夢令》以優美的韻調,寫她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顯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熱愛生活、珍惜青春的內心世界,表現出爽朗的性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嬌》一詞中,應運而生的日??谡Z就很多:“種種惱人天氣”、“不許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傳情達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運用通俗的語言,能以俗為雅,鋪成極其工巧細膩的畫面。委婉深細而又意境高遠。讀來明白如話,看似尋常其實頗具功力。還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來捕捉心中的感受。傾入筆端,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在文學史上散發著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寫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比绻皇菍矍榇竽憻崃业淖非?,怎會寫出如此“頗盡離別之意”的詞來呢?在她的詞中,有的是對丈夫真摯、專一的愛情,絕無封建文人那種矯揉造作的情調。
讓我感受到一代女詞人因國破、家亡而帶來的生活變遷、層層煩惱。透過字里行間,看到的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愛情的過程,從中也見證了歷史車輪的印轍。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盡管其家世顯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個時代女性的悲劇。
李清照在中國詞壇有著重要的地位。她的詩詞感情真摯細膩。而且關注國家的安危,從這一方面來看。她和一些男性作家站在了同一基點上。她不愧是中國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詞人。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
一問一答之間,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綠肥。
紅瘦,出語驚人,新鮮之極,動人之極,只是隨手點染卻又神。
氣兀然,千古之下不負勝名。
一個不解愁思,一個嘆時光易逝,兩相對照,如花影搖曳。
自有風致翩然。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知識世界的橋梁,更是我們“缺一不可”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正是一本書幫我打開了歷史沉甸甸的寶箱。而這本書的名字就是《李清照詞傳》。
書中以作者細膩的筆觸和優美婉轉的文字將全書大致分成李清照一生的四個時期——“少女時期”、“別君時期”、“流離時期”和“晚年時期”,并收錄了她在各時期的經典詩詞。通過不同的作詞背景,探索她內心的世界,并生動地寫清楚了李清照的一生。
讀到這,我想到了《紅樓夢》。曾經賈府的興盛繁榮,不是和李清照的少女時期一樣嗎?可到了后來,黛玉命歸黃泉,賈母、王熙鳳駕鶴西去,一個個悲哀的故事讓人垂憐。讀完兩本書,也許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們要珍惜大好春光。沒錯,人的青春是可貴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而正在少年時期的我們,要更加珍惜青春,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來來去去皆優雅,分分合合亦淡定。人間經歷風吹雨,錦瑟年華與誰度?人生恰似花一場,花開時節滿芬芳。
你從歷史長河的那頭泛舟而來,曳地的長裙上繡滿了華麗的辭章。優雅而倔強的裙擺,在青史時而悠揚時而深沉的舞曲中,不斷變換著舞姿。你,涉過近千百的光陰,來到我的眼前。我深情凝望,細心思量,不由慨嘆,良辰美景奈何天!
少女不識愁滋味:
金桂飄香的時節,迎來了一個新生命。一聲響亮的啼哭是你送給大千世界的第一個音節。春花秋月,幼小的你漸漸長大,讀著經史子集,吟著詩詞歌賦,一步一步踏進文學殿堂。天資聰穎的你,在父母的悉心調教下,在經史典籍和詩詞的熏陶下,如同一塊漸漸成形的美玉,終有一日,必將艷奪天下?!白蛞褂晔栾L驟,濃睡不消殘酒……”二八花季,即興而作的一首《如夢令》,清麗脫俗,艷驚四座,京城名家無不交口稱贊。
一生一代一雙人:
燈下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你與明誠初遇的一剎那,一個不經意的回眸,一個無意中的抬眼,仿佛命運的牽引般,在這電光火石的對視下,一段姻緣就此拉開了序幕。甜蜜溫馨的初婚時代,你們一起研究金石,寫詩作畫,游山玩水,好不快樂!“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鼻嘻惖哪?,自然比花嬌?;楹?,明誠負笈遠游,你飽嘗相思之苦,寫下了著名的《醉花陰》寄予丈夫,“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鼻镩|寂寞,躍然紙上。
物是人非事事休:
生活永遠充滿了意外,當你以為下一步是踏上階梯的時候,也許命運會讓你掉頭。汴京城被金兵攻破,風云再起,明誠竟和逃兵們作戰了。那段時期,煙火四起,沒有安寧。在去湖州的途中,明誠染上風寒,最終病逝。趙明誠的離去與虛偽的張汝舟的到來,對你都是沉重的一擊?!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蹦愕谝淮握媲械馗惺艿绞裁词翘旎璧匕?,什么是痛徹心扉?!拔锸侨朔鞘率滦?,欲語淚先流?!比送鑫镌?,睹物思人,舉目四顧,不堪回首。
寂寞空庭晚來春: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千古第一才女。情深意篤,至死不渝,人間一段佳話。你的人生本該是一場絢爛的花事,但天妒奇才,造化弄人,你的前半生錦衣玉食,伉儷情深,后半生卻孤苦伶仃,顛沛流離。
我猜中了這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不禁唏噓,良辰美景奈何天!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34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