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指人們利用貨幣和其他資金渠道進行投資、融資和資本流動的經濟活動,它關乎國家經濟的穩定和個體的財富增長。在這里,我們為大家介紹幾本金融方面的暢銷書籍,希望能給大家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一些啟發。
(一)經濟方面的因素。
伴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人們改變的不只是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部分新聞記者因為經受不住經濟利益的誘惑,形成了“金錢至上”的思想觀念。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把自身的經濟利益放到了國家利益、群體利益、人民利益的前面,拋棄了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素養,進而出現職業道德失范的行為。
(二)社會與文化方面的因素。
作為新聞記者,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要能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合,進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只有這樣才可以對社會文化水平進行提升。但是,當前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發展趨勢,很多記者為了能夠得到轟動效應,將新聞事實進行夸大,這不僅僅損害了媒介和新聞記者自身的形象,同時也會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
(三)體制方面的因素。
當前,我國媒體主管部門大多數對媒體建設提出了要求,并有著較為嚴格的管理體制,但是針對新聞記者職業道德操守方面的體制還不夠完善,導致了監督不嚴、監管不力情況的出現。同時《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的執行也較無力,很多職業道德素養不高的記者將其當作一紙空文。同時也沒有明確的獎懲機制,使得各種失范行為得不到有效的懲罰。
二、強化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一)不斷強化職業道德底線教育。
很多新聞記者認為底線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因此沒有必要進行職業道德底線教育,這是有害的。為此,必須要對廣大的新聞記者補上職業道德底線教育這一堂課,使得他們能明白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底線是什么,并不斷鼓勵他們去堅守做記者的最低要求。當底線固化在心中,即使是不能夠成為圣賢;不能成為英雄豪杰,但是還可以做一個最起碼的正直的人、守法的人。對于新聞記者來講,肩負著引導正確輿論方向的'神圣使命,因此在能夠堅守底線的同時還應該去盡自己可能的追求高尚,盡可能地比社會平均道德水平要高。只有守住了底線才可以不損害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才能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從很多底線失守的案例來看,凡是不能堅守底線的人,很多都是丟掉了做人的一般原則,并且其所作所為也違背了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因此,必須通過職業道德底線教育來幫助新聞記者樹立起堅固的道德底線。
(二)利用社會輿論,發揮監督作用。
面對當前制度不完善的情況,就需要積極地利用社會輿論,發揮出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對各種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失范的現象進行輿論監督,積極地揭露批評各種違背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要針對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失范現象,通過輿論監督,在正確表達人民群眾訴求的同時,盡可能地推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將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失范現象滋生的社會文化環境進行消除。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新聞事業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因此新聞事業不僅僅是充當好人民群眾的言論監督工具,同時還要自覺地去接受社會的輿論監督,盡可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各種需求。
(三)形成完善的獎勵和懲罰機制。
必須要形成完善的新聞記者的獎勵和懲罰制度。首先,制定出的制度需要考慮周全,盡可能地避免出現漏洞,要寫明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職業道德素質,同時還要明確新聞記者所不能夠做的內容,并就違反后的懲罰措施進行明確。盡可能地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對那些成績突出,職業道德過關的新聞記者也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獎勵措施來激勵他們的積極性。對于那些在內部管理制度上較為完善的新聞單位也需要進行獎勵。對違反了新聞行業紀律的人員,必須從具體的情況、性質出發,進行懲罰,嚴重的必須要交給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結語。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能夠對各種信息進行合理的運用,那么就能夠對社會的發展帶來促進的作用,如果運用不當,那么就會對社會的發展產生阻礙。新聞記者作為新聞傳播的主要承擔者,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剖析新聞記者職業道德所存在的問題,并強化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建設。
摘要: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演變成一場金融危機,作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參與者,中國也肯定會受到影響,簡要介紹了此次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探討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的影響并得到一些啟示。
次貸的全稱是美國住房按揭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mortgageloans),是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具有很高的信用風險。
所謂次貸危機就是由于次級抵押貸款人到期不能按時償還貸款所引發的危機。美國人幾乎都是貸款買房,而且通常都是長期貸款。美國房地產貸款可以細分為優質抵押貸款、次優抵押貸款、次級抵押貸款3種。次級抵押貸款是向那些信用分數較低、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貸款。這些次級抵押貸款人由于利率上升和樓市降溫的雙重影響,導致貸款拖欠和違約數量不斷提高,最終引發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
美聯儲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在2007年初,不斷上調聯邦基準利率,導致房屋抵押貸款人的還款壓力越來越大,次貸風險開始萌芽。2月,匯豐控股為在美次貸業務增加18億美元壞賬撥備,美國最大次級房貸公司全國金融公司(coun-trywidefinancialcorp.)減少放貸,次貸危機初現端倪。3月,全美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布破產,觸發次貸危機。到了7月,標準普爾和穆迪兩家信用評級機構分別下調了612種和399種抵押貸款債券的信用等級,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震蕩。隨后次貸危機逐漸蔓延,并在全球范圍擴散,一些規模較大的金融公司相繼宣告其資產虧損狀況,比如澳洲麥格理銀行、德國ikb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全球數十家機構宣布,因投資次貸相關債券所導致的資產虧損需凍結資產、拒絕贖回資金或破產,其中美國花旗集團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損失就達到了100億美元。
此外,2008年1月,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把重要的債券保險商———安巴克公司的信貸評級從aaa降到了aa,這意味著次貸**對保險業也產生了沖擊。以上種種事件導致全球證券價格下跌、市場流動性萎縮、貸款成本上升以及消費需求下降,至此,次貸事件已從單純的信用風險演變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二、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演變成一場金融危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中國已不可能獨善其身,次貸危機正通過各種途徑影響中國經濟。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既有好的的影響,也有不好的影響。
(一)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損害1.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金融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美國是中國第二大的出口貿易國,2001年以來,在所有的對外出口中,中國對美國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因而美國經濟狀況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很大。研究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增長率每下降1%,中國出口額就會減少6%左右。因此,從理論上看,美國次貸危機將對我國出口商品產生不利影響。以紡織品行業為例,歐美市場一直是中國紡織成衣出口的重要市場,支撐著國內眾多紡織企業的出口貿易,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失業率創下了4年以來的新高,達到了5.7%,居民消費信心指數降到了51.9。而歐洲的德國、英國等也深受金融危機的危害,相繼出現經濟萎縮的狀況,消費需求自然也隨之明顯下降。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所面臨的不是單一市場的萎縮,而是全球市場的萎縮,對于中國紡織品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theoryresearch學理論沉重的打擊。
2.對中國的證券市場和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次貸危機一方面,直接加劇國內證券市場的動蕩;另一方面,外部市場的持續波動又會從心理上影響經濟主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預期。從上證指數來看,中國股市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從6200多點下跌到1600點,這樣的跌幅比金融危機中美國道瓊斯指數的下跌幅度還要大。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緩和與中國應對金融危機4萬億對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放松,從2009年11月中國股市開始回升。
2008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價格出現了多年不見的下跌走勢。在2008年下半年,在廣東、深圳房地產價格出現了20%左右幅度的下跌,個別地區和樓盤的降幅還要大些,廣東的最大的房地產經紀商開始破產。但是,從2009年3月份開始,隨著貨幣政策的放松和整體應對金融危機政策的實施,以及房地產產商的投機與炒作,中國房地產價格出現了回升的趨勢。
3.對中國就業的影響。
金融危機使大量的中小型企業的倒閉,外資突然撤資,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同時600萬大學生畢業等使得勞動力供給急劇增加,勞動力需求小于勞動力的供給,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
(二)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促進因素1.對中國調整經濟增長模式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2008年中國gdp增長9%,在9%的gdp增長當中投資占了4.2%,消費4.0%,進出口0.8%,和2007年的數據相比,投資和消費貢獻率在上升,進出口貢獻率在下降。這個結構充分反映了美國次貸危機和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以外需為主,以出口為主,而次貸危機的出現,使外需這駕馬車的作用急劇下降。中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大力發展內需來彌補外需的不足。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10項措施,并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中國是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具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可以充分發揮內需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減少對于外需的依賴,加快調整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
2.中國具有強大的外匯儲備,可以進行跨境并購次貸危機發生后,國際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國際原油價格由最高的每桶147.27美元下降到現在40美元,下降幅度達到73%,其他重要資源價格也有大幅度的下跌。中國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國家應該利用現在的資源價格總體下行的機會,鼓勵國內企業跨境并購,占有更多的戰略資源,特別是能源資源和基礎金屬。國內企業更多的參與國際資產配置,收購具有科技優勢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梢哉f,這次次貸危機為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戰略布局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三、中國的應對策略。
(一)刺激內需,升級產業結構和擴大就業我們國內的消費需求還有很大的空間,要減少對外部市場的高依賴。我們外貿依存度高達60%,如果能把這60%中的一半甚至更多轉化為內需,那中國的市場就相對國外風險的抵御能力就會加強。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過分依靠進出口,在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政府應以擴大內需為經濟增長達主動力,通過各種措施,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資收入;由國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促使公眾減少儲蓄,增加內需;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出臺相應政策促進出口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出口企業要積極開拓新市場,落實市場多元化戰略。
(二)以中性政策為主,應對證券市場波動境內外資本市場變動的相關性和因果性已經顯著上升,2008年內國內外資本市場交相大幅震蕩在所難免。應采取中性政策加以應對:一要堅持貨幣政策不針對資產價格,不遷就證券市場的要求,不因市場波動而變動;二要進一步放松證券市場自身的管制,適時加快基金審批等,給市場以一定利好;三要及時調整稅收政策,在出現嚴重恐慌時,可考慮印花稅回調至2006年的水平。
(三)繼續堅持審慎和循序漸進的金融開放政策,加強監管合作次貸危機給美國、日本和歐洲的金融業造成了重創,但是中國金融業幾乎沒有受到次貸危機的直接沖擊,中國對金融業的嚴格管制以及審慎的對外開放的步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金融市場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創新導致金融產品越來越復雜,傳統金融子市場之間的界限已經淡化,跨市場金融產品日益普遍,因此跨部門的監管協調和監管合作顯得格外重要。中國要加強同全球金融監管機構的合作,不斷完善對于金融創新產品特別是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
參考文獻:。
[2]李寶偉.全球不均衡貨幣、今日體系下的危機與對策[j].亞太經濟.2008,(4).
[3]楊坤.金融監管創新:構建新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j].時代金融2008,(8).
[6]羅伯特·希特.次貸危機終結[m].中信出版社,2008.
摘要:2007年全球最受關注的事件莫過于美國的次級抵押債務危機,這場原本起源于美國房地產按揭市場一個初始規模相當小的信用違約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經意之間就已擴散到全球,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恐慌。全球資本市場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而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層濃厚的陰影。雖然各方對最終損失的估計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額都是極其巨大的。直到目前為止,這場危機仍然還在繼續當中。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的一些制度可能會因這場危機而有所改變,而金融市場發展的方向也會有所調整。
關鍵詞:次貸危機,全球金融市場,信用違約率,信用評級公司,監管缺失,結構金融。
2007年全球最受關注的事件莫過于美國的次級抵押債務危機,這場原本起源于美國房地產按揭市場一個初始規模相當小的信用違約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經意之間就已擴散到全球,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恐慌。到目前為止,已有多家抵押貸款公司破產,全球最大、最為名聲顯赫的銀行和投資銀行(包括花旗銀行、jp.摩根、ubs、美林、高盛、貝爾斯登等等)無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巨額的損失。而全球資本市場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而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層濃厚的陰影。雖然各方對最終損失的估計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額都是極其巨大的。直到目前為止,這場危機仍然還在繼續當中,其結果究竟如何,還無從知道。但這場危機的影響將極其深遠,人們開始反思過去一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發展所存在的種種問題,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金融市場的一些制度可能會因這場危機而有所改變,而金融市場發展的方向也會有所調整。
一、居民次級抵押貸款概況。
隨著次貸危機在全世界的蔓延,原本并不廣為人知的次級抵押貸款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所謂次級抵押貸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數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識匱乏的家庭和個人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其基本特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信用記錄比較差,信用評分較低。
美國的信用評級公司(如fico)將個人評級分為五等:優(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確定(350分以下)。次級貸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評分多在620分以下,在正常的情況下,除非個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則根本不符合常規的抵押貸款條件。
(二)在次級抵押貸款中,貸款/房產價值比和月供/收入比都比較高。
在正常級別的住房抵押貸款中,抵押貸款與房產價值之比(ltv)多在80%左右,借款人月還款額與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在次級抵押貸款中,平均的ltv平均在84%,有的超過90%,甚至100%。這意味著次級抵押貸款的平均首付低于20%,甚至是零首付。在沒有任何個人資金投入的情況下,銀行失去了與貸款人的風險共擔機制,其中所蘊含的潛在道德風險是顯而易見的。而較高的月供/收入比意味著貸款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有限,抵抗風險的能力也較差。
(三)次級抵押貸款的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贖回權比率較高。
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的`信用風險比較大,違約風險大致為優質抵押貸款的7倍,因此,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比優質抵押貸款要高350個基點左右,且80%為可調整利率。如果在貸款期內,利率持續下降,貸款人的還貸負擔將減輕。但在貸款利率逐步上升時,貸款人的債務負擔會加重,導致拖欠和取得抵押贖回權的風險加劇。
從根本上講,美國次貸危機的產生和爆發與美國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變動不無關系)。盡管開展時間不短,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在20世紀的發展相當緩慢,規模也并不大。但在進入21世紀后,為應對新經濟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影響,美聯儲實行了極其寬松的貨幣政策,從到間連續25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6.5%一路調低至1%,并將1%的基準利率水平從206月26日到206月30日期間保持了一年多的時間。
盡管,從央行的角度來講,貨幣政策“超調”可以為市場應對外部沖擊提供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但卻在不經意之間,埋下了一個重要的風險隱患。在低利率的情況下,許多商業銀行為拓展業務,還紛紛調低了個人抵押貸款的首付標準,甚至出現了零首付的狀況,所有這些,都刺激了房地產貸款(尤其是次級抵押貸款)的迅速發展。與此同時,低利率的環境也刺激了房地產市場需求的增加,美國房價一路攀升,房地產市場日益活躍。低利率環境和房產價格一路飆升,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次級抵押貸款的風險,使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有數據顯示,次貸發展最快的時期是2006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截至2006年底,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占美國整個房地產貸款的14.1%,大致規模在1.1萬億到1.2萬億美元。
正如次貸市場的繁榮肇端于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一樣,其風險的爆發也正是開始于寬松貨幣政策的結束。不難理解的是,在貨幣政策收緊時,利率將會持續上升,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大多都是浮動利率(會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化進行重置),利率的持續上升會加重貸款人的還款負擔。此外,緊縮政策還會減少房地產市場需求,對房價產生負面的影響,這會降低貸款人的資產凈值,降低其的再融資能力,當然,房價的下跌也降低了貸款人違約的機會成本,使信用風險加大。為防止市場消費過熱,從年開始,美聯儲重新進入加息周期,截至2006年底,美聯儲先后加息17次,將利率從1%提高到5.25%。在隨后的時間中,加息的影響逐漸顯現,受房價下跌和貸款利息大幅上升的雙重影響,次貸市場的風險開始大面積顯現。據統計,2007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的拖欠率達到了13.3%,取消抵押贖回權比率為4%,而與之相對應的正常抵押貸款的拖欠率僅為2.57%,取消抵押贖回權比率為0.5%。
二、次貸危機的傳遞。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務風險的集中爆發,信用違約率大幅上升。但是,僅僅是次貸損失本身,并不足以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刻的影響。正如前文提到的數據,在2006年末,美國次級抵押貸款余額約在1.1萬億1.2萬億美元之間,即使是考慮40%左右的損失率,其最終引發的損失也就在4000億美元左右,而美國當年的gdp大約在15萬億美元左右,占比約為2%,與三十年前在美國發生的儲貸協會危機還不可同日而語。
但從事情隨后的發展來看,次貸危機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金融的影響卻遠遠超過了儲貸協會危機。其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與cdo1等結構金融產品的高度發展相關聯。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在以來,cdo產品經歷了快速的發展,而且,無論是傳統的高等級的cdo還是中間級cdo,在抵押資產或參照資產的選擇上,其風險偏好都有所增強,對高風險的次級抵押貸款以及次級抵押貸款債券(subprimermbs)的配置比率明顯上升。從美聯儲所作的估算看,在20052007年間,各種cdo產品所包含的次貸信用風險敞口要遠大于次貸的實際規模。而且,現有的研究也表明,cdo產品的結構設計決定了其受系統性風險沖擊的影響要大于其抵押資產,換句話說,在宏觀經濟政策逆轉時,與次級抵押貸款相關的cdo產品的實際損失要遠大于次級抵押貸款。
所有這些,都在無形之中放大了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范圍。cdo產品交易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全世界范圍內的大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對沖基金、養老基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抵押/參照資產(次級抵押貸款)的違約率上升的情況下,相關債券大幅減值,而持有相關債券的各金融機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從2007年3季度開始,各金融機構(截至目前,巨額虧損名單上包括了全球最著名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以及對沖基金等)所遭受的巨額損失開始逐步被披露出來。由于這些金融機構是全球金融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和做市商,其財務困境自然會對其他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上的流動性緊張,投資信心受挫。2008年以來,全球股市都因肇端于次貸風險的金融危機而出現了深幅下挫,財富蒸發數以萬億計。
應該說,美國次貸危機的擴散,向全世界展示了結構金融風險的破壞力。本來是用于分散和管理風險提高市場運行效率的工具,似乎一下成為了制造更大風險的罪魁禍首。如何去理解這樣的角色轉換呢?各方的論點不盡一致。但在我們看來,結構金融技術的應用如一把“雙刃劍”,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時,結構金融會有效地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整個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的范圍,那么,結構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就會演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不但無助于金融市場效率的提高,反倒會埋下許多風險隱患,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而美國次貸危機的蔓延的根源顯然就在于過度結構化,而從目前看,造成這種過度結構化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銀行和投資銀行出于贏利目的,有過度結構化的動機;二是,信用評級機構對結構性產品信用評級的失誤,為過度結構化提供了便利;三是,監管方對相關風險的認識不足,監管缺位,放任了金融機構的過度結構化行為。
(一)銀行和投資銀行。
一般說來,銀行和證券公司可以從cdo交易中獲得三方面的好處:一是資產組合管理,即通過資產的出售,達到分散和降低自身信用風險的目的;二是從發起、構建以及銷售cdo產品的過程中收取各種手續費和服務費;三是從cdo產品的做市和交易中獲取收益。cdo產品最初的發展可能是源于第一個目的,以應對巴塞爾協議關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從最近幾年的發展看,銀行和證券公司的重心明顯已向后兩方面轉移,將其作為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bis近期的調查顯示,國際大型銀行實際進行的cdo交易規模已遠遠超出其信用風險管理的需要,超過其需要對沖的信用風險敞口的規模已達到50%。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結構金融技術的運用,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基本功能之外,而成為了大型銀行利用市場對cdo產品相關價值評估不完善而謀取自身利益的一種工具。在相關監管缺失的情況下,過度結構化在所難免,風險隱患也就此埋下。
(二)信用評級公司。
以cdo為代表的結構金融產品的設計相當復雜,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很難對其風險/收益狀況進行準確的評估。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評級公司對其評級。研究表明,信用評級機構在cdo對產品的評級總體上是不可靠的。而投資者根據這樣的評級來進行投資,遭受嚴重損失顯然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造成信用評級公司評級失效的原因很多,cdo產品信息的不透明給評級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而評級公司自身對cdo產品風險認識的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評級公司與發起人之間利益關系的存在也可能會使評級工作失去其應有的公正性。無論如何,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對評級公司的責難正在不斷升級,未來一段時間,評級公司在結構金融方面的工作可能會出現一些根本性的變化。
(三)監管缺失。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監管當局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銀行和存款機構,強調對機構穩定的監管,而對產品創新多半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但結構金融這一類產品的出現,不但增大了金融體系整體的系統性風險,而且通過提高金融機構之間的關聯性,而增加了相關性風險,是對金融穩定的一個潛在威脅。監管當局相對放任自流的監管態度,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金融機構的過度結構化行為,由此埋下了巨大的風險隱患。
而由于相關監管的缺失,結構金融市場的一些基本信息高度不透明,監管當局在危機發生并擴散時,甚至都很難對其所可能涉及的范圍及其危害程度做出準確的評估,并采取及時和有效的政策以遏制危機的擴散,而只是在其已經全面爆發時,才進行了大規模的干預措施,在時機上多少有些滯后。
總體來說,監管體制建設的滯后,對次貸風險的形成和擴散負有一定的責任,從未來看加強對結構金融產品的監控,提高市場透明度,加強市場紀律,將是未來監管制度建設的一個重點,這對規范結構金融的發展,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始于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事后來看已經成為經濟史上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危機中,伯南克領導下的美聯儲實施的非常規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于危機的救助具有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成為履行央行最后貸款人職責的經典之作。本次危機以及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必將成為今后若干年貨幣政策研究的重要題材和資源。從未雨綢繆的角度,對貨幣政策在危機救助中的作用機制和有效性進行深入研究,對于在極端情形下維護中國的經濟金融穩定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本文將在回顧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根源和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實施的基礎上,研究貨幣政策在危機救助中的作用機制及其有效性,并探討對我國經濟轉型期間貨幣政策運用的啟示。
(一)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源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是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可從金融市場、貨幣政策、經濟結構三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
金融市場方面,房地產價格泡沫是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危機的導火索是住房價格的大幅下跌,房價下跌增加了次貸證券化產品的風險,引發了相關資產的拋售,快速吞噬了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造成了危機的擴散和深化。住房除了居住功能外具有較強的金融資產屬性。1991年以來,在住房價格及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互相推動和強化下,美國房價泡沫快速集聚,最終導致了房價泡沫的破滅和次貸危機的爆發。
在貨幣方面,長期的低利率環境是危機爆發的政策性原因。1980年代中后期至2007年,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處于所謂的”大穩健時期“,實體經濟的整體波動性降低,gdp、工業生產、失業率等周期經濟指標波動變小。
大穩健的經濟特征在整體上助長了政策制定者的樂觀情緒。同時,受1987年股災、年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年高科技股泡沫破滅等事件沖擊,美國的低利率貨幣環境得以長期延續,這刺激了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的滋長。
在實體經濟方面,美國宏觀經濟的失衡是危機爆發的結構性原因。一方面是國際失衡,美國居民的低儲蓄和高負債產生了過度消費的傾向,造成了美國經常項目賬戶的持續逆差,其他國家獲得的美國債權又通過資本項目賬戶回流至美國,催生了包括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化在內的金融市場繁榮和房地產泡沫。另一方面是國內失衡,主要表現為消費主導型經濟特征下消費率的趨勢性上升,以及美國國內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拉大,美國內部經濟的失衡是房地產泡沫和金融危機的基礎性和深層次原因。
(二)危機的逐步深化和蔓延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于2007年初,之后呈現出人意料的蔓延和深化趨勢。2007年2月開始,危機顯露端倪。匯豐控股對次級房貸提增了18億美元壞賬撥備,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瀕臨破產,之后30余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被迫停業,ubs內部對沖基金dillonread清盤,美國抵押貸款風險浮出水面。但是,此時人們忽視了危機的嚴重性,美國沒有采取救助措施。
2007年6月開始,危機在美國金融市場擴散。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接連下調次貸相關產品的評級,沉重打擊了市場信心。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之一貝爾斯登旗下兩只對沖基金出現巨額次級抵押貸款投資損失,貝爾斯登不得不向兩家基金注資32億美元。之后法國、德國、日本等國金融機構開始披露次貸相關損失,全球股票市場開始出現強烈反應。各國央行嘗試向金融系統注入流動性。
2008年1月開始,危機不斷深化。諸多知名金融機構被波及,且損失規模驚人。美國花旗集團虧損98。3億美元,美林證券虧損98億美元,摩根大通虧損35。88億美元,瑞士銀行虧損114億美元,貝爾斯登因巨額損失和流動性不足被摩根大通收購?;葑u下調了保險商ambac的評級,這嚴重動搖了世界金融市場的信心,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全球股市進一步大跌。此時,美聯儲大幅下調了聯邦基金利率,實施了數千億美元的救助和刺激方案。
2008年7月開始,危機加速惡化。房利美和房地美問題全面爆發,兩房是美國大部分抵押貸款的證券化機構,它們發行的未償還債券超過了1。5萬億美元,兩房的困境把次貸危機拖向了深淵,并最終被美國政府接管。隨后,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保險巨頭aig陷入困境。華爾街五大投行在危機中消失三家,另外兩家高盛和摩根斯丹利被迫轉變為銀行控股公司。雷曼兄弟的破產,徹底摧垮了投資者的信心,全球股市持續暴跌,美國次貸危機轉變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機。隨著危機的惡化,美國的救助不斷加碼,數輪qe量化寬松成為拯救危機的關鍵措施。
三、次貸危機的救助。
(一)貨幣政策在危機救助中的作用機理1。來自大蕭條的經驗教訓美聯儲關于次貸危機救助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于19代大蕭條時期的經驗教訓。對大蕭條的研究在經濟危機研究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這一領域的代表人物有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羅斯巴德等人。對大蕭條研究得出的經驗教訓包括兩個重要方面。一方面,通貨緊縮是大蕭條起源和持續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貨幣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國際金本位制的缺陷、政策的失誤、不利的政治經濟局勢導致了全球的貨幣緊縮,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持久的負面沖擊。另一方面,金融中介信用媒介功能的失靈甚至崩潰造成了危機的自我強化和深化。危機致使金融市場混亂,增加了金融系統提供信息和信用媒介服務的成本,破壞了金融部門提供中介功能的效率,實體經濟獲取信貸的難度和成本增加,信貸和流動性緊縮導致總需求下滑,最終演變為經濟的大蕭條。
2。危機救助的機理根據對大蕭條的研究結論,金融中介的失靈以及貨幣的緊縮是導致危機蔓延和深化極為重要的原因,因此危機爆發后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救助。事實上,美聯儲應對危機的貨幣政策正是依此實施的。一方面,為了避免金融中介陷入混亂和失靈的境地,美聯儲較為及時地肩負起最后貸款人的職責,積極向金融體系和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使金融機構獲得充足資金支持,避免了擠兌和踩踏,確保了金融系統尤其是信貸市場的正常運轉,為金融機構渡過危機創造了回旋空間,為避免經濟再次陷入大蕭條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為了應對貨幣環境的衰退型緊縮,美聯儲以”史無前例“的力度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零附近,實施了大規模的資產購買,穩定并挽救了美國經濟,使美國經濟率先走出危機的泥潭。應該注意的是,最后貸款人措施和貨幣寬松措施分別側重于化解危機中迅速膨脹的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兩項措施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傮w而言,美聯儲的措施突破了傳統的貨幣理論框架,成為救助政策的經典案例。
1。救助措施次貸危機爆發后,美聯儲采取的應對措施可分為提供最后貸款人支持、貨幣寬松、預期管理三類。第一類,提供最后貸款人支持。在危機中,美聯儲的最后貸款人支持覆蓋了各類金融機構,根據《聯邦儲備法案》第13條第3款向證券公司、貨幣市場基金、資產支持證券市場等機構提供貸款。
具體工具包括降低再貼現率、定期拍賣便利(termauctionfacility,taf)、定期證券借貸工具、貨幣互換協議(recipro—calcurrencyarrangement)以及推動金融機構重組等等。第二類,史無前例的貨幣寬松政策。在承擔最后貸款人功能的同時,美聯儲實施了史無前例的貨幣擴張政策,意將經濟拖離危機,具體包括降息和大規模資產購買。自2007年8月,美聯儲開始降低聯邦基金利率,至2008年底利率就已降到了0~0。25%的極低水平。在利率基本達到零下限的情況下,2008年底開始美聯儲實施了多輪非常規的大規模資產購買(large—scaleassetpurchases,lsaps),也即”量化寬松"(quantitativeeasing,qe),向市場購買了數萬億的長期國債和mbs。至年10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全面結束qe量化寬松。第三類,預期管理。次貸危機期間美聯儲還大力推動貨幣政策與民眾的溝通,增強貨幣政策的透明化,通過宣布長期通脹率和長期利率的目標水平穩定投資者的預期,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2。傳導機制從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實施角度來看,美聯儲在危機救助中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三,即資產負債表擴張機制、資產負債表平衡機制、預期傳導機制。(1)資產負債表擴張機制。美聯儲通過大規模資產購買擴張了自身的資產負債表,并迅速增加基礎貨幣的供給。私人部門將債券等資產出售給美聯儲后持有大量的現金,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會增加對其他資產的投資,從而提升資產價格,最終通過改善私人資產負債表和托賓q效應,刺激信貸和投資的增加。(2)資產負債表平衡機制。美聯儲在擴張資產負債表的同時,其表內的資產組合結構會相應產生變動,對不同的資產類型和行業形成支持。如美聯儲購買大量長期國債,有利于美元貶值并刺激美國出口的增長。再如,美聯儲購買房地產抵押證券(mbs)可以支持該類資產的價格,并促進銀行增加對房地產的'信貸,從而緩解危機的蔓延,支撐經濟的穩定。(3)預期傳導機制。美聯儲通過主動與公眾進行政策溝通,可以影響和穩定市場對長期通脹目標和長期利率的預期,并最終影響實際利率,刺激總需求。同時,美聯儲的預期管理有利于維持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從而減緩金融市場的摩擦和金融中介的失靈,修正貨幣政策的傳導。
如上文所述,面對百年一遇的次貸危機,美國采取了超常規的貨幣政策實施危機救助,將美國經濟拖離蕭條和崩1松的經典案例。從總體上講,美國對次貸危機的救助是有效的。一方面,從金融市場來看,美聯儲大規模資產購買降低了相應資產市場的收益率,同時定期拍賣便利(taf)、定期證券貸款便利(tslf)等非常規政策有效降低了市場利差并降低了市場利率的風險溢價,這些措施對舒緩金融市場壓力和支持金融市場穩定起到了重大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從實體經濟來看,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有助于避免企業支出和產出更大幅度的下滑,防止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險境,并刺激經濟緩慢復蘇。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美國次貸危機救助的有效性還可以通過對比分析進行說明。
(一)與大蕭條時期對比大蕭條期間,1929年10月開始,美國股市暴跌,美聯儲11月連續降息,將貼現率由6%降至4。5%。但這些傳統的貨幣政策并沒有起到化解危機的作用,受制于當時金本位制度的技術缺陷,各國大蕭條期間的貨幣供應量不斷下降,通貨緊縮致使經濟蕭條越來越嚴重。直到各國相繼放棄金本位并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大蕭條才逐步得以緩解。大蕭條中,由于政府沒有承擔最后貸款人職能和實施大規模的貨幣擴張,導致銀行擠兌風潮涌現,大量金融機構倒閉。美國經濟史學家??细窳纸y計,1930年1月至1933年3月,美國倒閉銀行達9096家,占所有銀行機構的比重為50%。在金融市場,股市遭到重創,經過6年熊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只恢復到1929年的一半。實體經濟方面,大蕭條中美國經濟復蘇緩慢,1929年危機爆發后,美國歷時四年,直到1934年才緩慢恢復增長。次貸危機中,美國實施非常規的貨幣寬松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最后貸款人職能,避免了經濟重蹈大蕭條。2007年12月至年5月,美國倒閉銀行僅59家,所占比重只有0。6%。2009年,美國股市探底回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全年漲幅巨大,并在隨后幾年創出新高。美國實體經濟也率先恢復增長,非常規貨幣政策逐步退出。
(二)與歐洲對比危機中美國較為及時地運用超常規的量化寬松政策實施救助,并通過破產、并購等方式進行結構調整,降低杠桿,使經濟快速出清后探底反彈。
與美國及時實施量化寬松應對危機不同,歐盟雖然深受次貸危機的波及和影響,卻因政治構架的束縛,無法通過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危機救助。在財政各自為治的結構下,《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在法律上賦予歐洲央行崇高的獨立地位,但也限制了歐洲央行在貨幣貶值、資產購買等方面的靈活性,加之歐洲尤其是德國對通脹有強烈排斥的傳統,使得歐盟不能像美國一樣通過貨幣寬松來拯救危機,最終不但不能使經濟脫離困境,而且于2009年將經濟拖入了主權債務危機。此后,歐洲陷入增長停滯、失業率高企、通縮加劇的境地。直到年9月,歐洲央行實施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和提出直接貨幣交易計劃之后,歐洲債務危機才得以緩解。實際上,直接貨幣交易計劃相當于歐洲央行承擔了最后貸款人職能。為了應對持續的通縮預期和風險,歐洲央行不得不更大幅度地解除在貨幣政策實施方面的束縛,于年初推出了類似于美國qe的債券購買計劃,預計至年9月將購買超過1萬億歐元的債券。歐洲的案例從側面表明了美國式寬松貨幣政策在大規模經濟危機情形下的必然性和有效性。
(三)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風險應該引起關注的是,美聯儲的救助措施雖然從整體上是有效的,但這些非常規政策蘊含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第一,超常規的量化寬松政策會引發通脹風險和央行操作風險。從貨幣理論來講,大規?;A貨幣的投放,在貨幣乘數不變的情況下,必然會引發通脹。在危機時期,金融市場遭到破壞,影響了通常的貨幣供給機制和貨幣乘數,因此短期內并沒有出現通脹現象。但若隨著經濟的復蘇和金融市場功能的恢復,若量化寬松不及時減磅和退出,則存在通脹的隱患。同時,美聯儲大規模購買國債,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為公共債務融資,不利于美國財政的穩固,并威脅其央行地位的獨立性。第二,超常規救助政策會引發道德風險和金融穩定風險。大規模的量化寬松修復了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在流動性充足的情況下,會引發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冒險行為和道德風險。進一步地,長期的低利率環境會刺激市場投資者承擔過度的風險,從而對金融穩定產生不利影響。第三,超常規救助政策存在溢出效應和退出風險。美聯儲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迅速增加,大量的資金流向受危機沖擊較小的新興市場國家,引發新興市場的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損害了這些國家的金融穩定。在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并逐步加息的情形下,會導致新興市場的資本外流和金融動蕩。
五、對中國經濟轉型期貨幣政策的啟示。
對次貸危機進行事后回顧和分析,可以發現,美國房價泡沫的產生,最終演變成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幸而美聯儲創造性地實施了非常規的量化寬松政策,才艱難將美國經濟拖離險情。對于中國而言,在當前經濟遭遇產能過剩和結構失衡的困境中,在經濟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過渡的新常態下,應該未雨綢繆,在貨幣政策運用中借鑒次貸危機的教訓和經驗,為宏觀經濟結構轉型創造適宜的條件和環境。
(一)在非常情況下要注重使用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在常規情況下,貨幣政策通過影響利率和信貸以對經濟波動實施逆周期的調控。但在宏觀經濟產生系統風險的情況下,金融中介失靈和金融市場摩擦會使得傳統貨幣政策喪失常規情況下的傳導功能,同時名義利率零下限的困境也會約束傳統政策作用的發揮。所以,在傳統貨幣政策難以發揮有效作用的非常情況下,應及時借鑒美聯儲在危機救助中使用的非常規貨幣政策,以防形勢進一步惡化。在我國經濟的轉型時期,內部經濟的失衡和調整以及外部經濟條件變動的沖擊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給我國經濟造成嚴重的系統性風險。因此,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我們應將非常規的貨幣政策作為政策儲備中的重要待選工具,以之應對事前難以預料和控制的極端系統性風險。
(二)要進一步優化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美聯儲在危機救助中對傳統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進行了拓展。傳統貨幣政策的主要傳導渠道為利率渠道,美聯儲在次貸危機中實施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可以概括為資產負債表傳導機制和預期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拓展在美聯儲的危機救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我國轉型期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了積極的參考經驗。一方面,當前國內債券市場規模尚小,不足以支持實施類似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因此我國應加快發展和壯大國內債券市場,為發揮貨幣政策的資產負債表傳導機制創造條件。在轉型期,我國可以對地方融資平臺的各類負債進行梳理,在一定條件下,將該類較為隱蔽的負債轉化為政府債券,這既可以化解當前債務違約風險,又可以為市場化的貨幣政策操作創造空間。另一方面,在轉型期,受國內外經濟失衡的影響,我國的金融市場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我國貨幣政策操作應注重與市場和民眾加強溝通,穩定市場對利率和通脹的預期,避免無謂的市場震蕩。
(三)要不斷完善我國貨幣政策的框架我國以往以外匯占款為基礎貨幣主要投放渠道、以銀行信貸和m2增速為中介目標的貨幣政策操作模式在經濟轉型期已無法維持其有效性,我們應借鑒次貸危機的經驗和教訓,構建更加完善的貨幣政策框架,為經濟的順利轉型提供支持。第一,將為經濟轉型創造穩定的金融環境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目標。次貸危機前,許多市場國家幾乎將控制通膨作為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次貸危機的發生和美聯儲的非常規措施說明包括市場穩定在內的多目標機制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這對我國轉型時期來說尤為重要。第二,在轉型期應綜合運用數量型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市場化及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的應用是我國貨幣政策的發展趨勢,但美聯儲的非常規政策說明,利率工具在非常時期具有局限性,而數量工具此時則更為直接和有效。因此,在當前我國利率傳導機制還存在較大障礙的條件下,經濟轉型期不應過分強調價格型工具,而應將價格型工具和數量型工具相結合使用。第三,借鑒次貸危機的教訓,在經濟轉型期應建立更為系統的貨幣政策監測指標體系,對各類流動性指標、資產價格指標、以及金融中介杠桿率指標等多領域指標進行綜合監測。
(四)要更加注重對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波動的應對從次貸危機造成的嚴重衰退來看,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的大幅波動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會導致長期的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192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1990年代的日本衰退也是典型案例。此外,資產價格泡沫分為信用驅動型泡沫(如房地產泡沫)與非理性繁榮泡沫(如股市泡沫),其中信用驅動型泡沫由于波及面廣、涉及資產規模巨大,破滅時造成的危害要遠甚于非理性繁榮泡沫。在我國當前經濟轉型期,房地產業已經積累了較為嚴重的風險,貨幣政策對此應高度關注。雖然從事前對資產價格趨勢進行前瞻性預測并采取相應措施防范和化解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對貨幣政策操作來講十分困難,但從美國次貸危機來看在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后再采取處置和救助措施的成本過于高昂,因此事前對資產價格的超常波動作出反應是更為合理的選擇。
(五)認識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局限性次貸危機中,借鑒大蕭條時期的教訓,美國推出史無前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我們既要肯定其對于危機救助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也要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助于在極端情形下發揮該項政策的最大功效。第一,非常規貨幣政策制造出寬松的流動性,巨量流動性和超低利率會刺激市場主體的冒險行為,對市場穩定產生不利影響,致使政策效果打折,此時需要配套實施其他結構性和市場化的措施。第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使用要考慮其對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沖擊,如果使用不當會引發國內的通脹和對其他國家的負溢出效應。第三,一旦推出非常規寬松貨幣政策,要動態評估政策操作的效果與伴隨的風險,提前制定退出方案,并做好市場預期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市場沖擊。
對于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看法都認為,這場危機主要是金融監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華爾街投機者鉆制度的空子,弄虛作假,欺騙大眾。這場危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在于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一套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以減少政府對經濟社會的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思潮。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內容主要包括:減少政府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推行促進消費、以高消費帶動高增長的經濟政策等。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于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后,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后,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圣杰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另外,美國國會還先后通過了《1987年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以及《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等眾多立法,徹底廢除了1933年《美國銀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基本原則,將銀行業與證券、保險等投資行業的之間的壁壘消除,從而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特別是自90年代末以來,隨著利率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加上彌漫全社會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民眾的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涌入住房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對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造成嚴重影響。有學者指出,“技術層面上早該破產的美國,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國家過多的債務,而債權國因不愿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摘要]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其成長中很重要的內容,而民工幼兒與城市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著很大差距。城市幼兒與民工幼兒在社會行為、生活情趣情感、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主要源于民工幼兒缺乏社會性發展的支持性系統資源,并因生活空間的缺失而面臨自我認同危機。針對這些問題,要促進民工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構社區型早期兒童整合性服務機構,促進幼兒通過情感技能的掌握來滿足其歸屬需要;通過移情訓練提高民工幼兒的觀點采擇能力。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發展。
[關鍵詞]重慶市;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同伴關系。
重慶作為中國唯一的省級城鄉統籌實驗區,主城區民工共計600萬左右,民工幼兒教育及其社會性發展成為重慶教育關注的熱點問題。而同伴關系是兒童社會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者通常以同伴關系作為衡量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指標。據此,本文從同伴關系的視角對重慶市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現狀進行調查,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關建議。
一、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現狀。
(一)同伴關系和幼兒社會化的含義。
本文的“同伴”是指兒童與之相處的具有相同社會認知能力的人?!巴殛P系”主要是指同齡人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其外在表現為同伴交往。群體社會化理論代表人物哈里斯()指出,兒童認同的是同伴群體,而不是自己的父母;他們認同的文化是由父母群體向同伴群體傳遞的文化,即父母傳遞給兒童的文化要經過同伴群體過濾,只有在同伴群體中的多數人接受下,同伴才會把家中習得的行為傳遞給群體成員??梢?,同伴群體關系是影響幼兒社會性發展最重要的動因。
“幼兒社會化”是指幼兒在一定社會條件(包括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下逐漸獨立地掌握社會規范,學習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必須掌握的生活技能、行為規范和價值體系,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從而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展過程,即幼兒對社會關系和生活意義的不斷建構過程。而親子關系是兒童社會化的最初表現和基本動因。隨著幼兒年齡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親子關系向家庭外延伸并表現為同伴關系,同伴交往成為幼兒社會化的主要途徑,同伴交往的經驗影響幼兒終身的態度和經驗。
(二)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現狀的調查。
本研究在民工較集中的重慶九龍坡和沙坪壩區進行,以民工幼兒較為集中的彩虹幼兒園和鑫源幼兒園等七所民辦園的416歲幼兒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這七所民辦園的幼兒共133名。其中,民工幼兒和城市戶口幼兒個數分別為:學前班30、36;大班24、18;中班15、10。在調查方法上,研究采用自編家長問卷和教師問卷。其中,開放式問題為“幼兒的同伴個數”;封閉式問題11個,問卷分生活情趣情感、親社會行為水平、自我評價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四個維度;總體社會性發展得分為四個維度得分的總和。通過調查分析,民工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民工幼兒的同伴數量比城市戶口幼兒少。
同伴關系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兒童積極參與其中并與之相互作用的媒介物,在兒童社會化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兒同伴關系的質量以數量為外在表現形式,幼兒的同伴數量越多,社會性發展越好。
調查發現,民工幼兒同伴個數為4.70±1.78,而城市戶口幼兒的同伴個數則為7.08±3.30,二者之間差異極其顯著(見表1),這表明民工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明顯落后于城市戶口幼兒。
2民工幼兒與城市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存在顯著差異。
表1顯示,民工幼兒與城市幼兒在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四個維度和整體水平中,除自我評價方面二者差異不顯著外,其余三個維度和整體社會化水平差異均極其顯著。由此可知,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顯著落后于城市戶口幼兒,特別是在社會行為、生活情趣情感及社會交往能力發展水平方面明顯低于城市戶口幼兒。
3民工幼兒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會行為發展問題突出。
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筆者對民工幼兒家長進行深度訪談得知,絕大多數民工屬于農業勞動者階層,家庭收入偏低,社會經濟政治地位低下,經常受到社會不公正待遇和失業威脅。而且,民工家長對幼兒的`親社會行為和情感要求缺乏基本關注和積極引導。這使幼兒在早期社會化中沒有掌握相應的社會規范、習俗及行為技能,缺乏社會需要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在同伴交往中變得退縮、缺乏自信,并出現問題行為,幼兒的生活情趣情感和社會行為發展水平明顯落后。
二、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落后于城市幼兒的原因分析。
(一)民工幼兒缺乏社會性發展的支持性系統資源。
民工幼兒的同伴數量比城市幼兒少,這源于其生活在支持性資源匱乏的社會邊緣環境中,他們缺乏社會性發展的機會。一方面是民工家長這種拮據的家庭經濟狀況和沉重的心理壓力使其具有強烈的被剝奪感,而充滿歧視和剝奪的生命歷程導致民工家長缺乏良性親子互動所必需的思想資源,致使其缺乏與人進行正常交往的機會和技能;另一方面,民工幼兒與城市幼兒生活的社區資源有較大差異,民工幼兒所在社區是由來自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居民構成,人們互不相識、流動頻繁,而且民工作為城市底層文化的主要消費者,缺乏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所需要的主流性知識資源。
基于幼兒同伴群體的集體性特征,介于城市和農村這兩個群體之間的民工幼兒,相對于該類關系中的每一個體,就像一個心理場,民工幼兒個體的成長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其影響。故民工幼兒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既具有開放的城市特色,又具有非理性、自發自動性及很強的地方特色,其體驗到的經驗資源與城市幼兒不同。因此,相對于同一幼教機構和班級中的城市幼兒,個體民工幼兒作為該系統關系中的組成部分,因自身缺少思想資源和知識資源優勢,使其在群體內的社會性地位偏低,在同伴群體中缺少話語權。
(二)民工幼兒因生活空間的缺失而面臨自我認同危機。
“文化認同”是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群體以及文化內化產生歸屬感,從而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的社會心理過程。文化認同的實質是社會認同,在個人層面上,文化認同影響幼兒的社會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最終將其納入幼兒的價值觀這一深層心理結構之中;在社會層面上,文化認同整合人類社會價值規范認同、風俗習慣認同、語言認同以及社會身份認同,并內化為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和態度,表現為幼兒的社會行為、生活情趣情感、自我評價和社會技能。
的我”,并通過“我”與“我群”的相互作用來形成自我認同以及認同本文化群體的價值規范、習俗、行為準則,進而形成信任聯結。具有鄉村文化背景的民工幼兒從農村進入城市之后,因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生活背景的差異而使其生活空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一方面是他們擁有的相對封閉、單一的鄉村文化受到開放的、多元的異質城市文化挑戰,并在與城市文化、城市兒童的社會交互作用中不斷追問“我是誰”“我們是誰”,這就需要民工幼兒不斷更正或修訂自我對現實環境和自我角色的認識,滿足歸屬驅動。另一方面,民工幼兒到城市生活之前與其他親屬一起生活,父母與幼兒之間未能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而民工父母卻因忙于生計大多采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幼兒正常的社會情感技能缺失。民工幼兒易將這種不良的親子交往體驗泛化到與同伴的交往中,表現出對同伴缺乏熱情,既不能信任同伴又懷疑自己的能力,導致他們無法與其他個體建立積極交往的內在模式。
因此,民工幼兒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幼兒的歸屬驅動無法得到滿足,其社會情感和社會行為的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城市戶口幼兒,并產生了信任聯結危機,從而無法在短期內適應城市生活,可能成為面臨自我身份認同和社會認同危機的特殊群體。
三、促進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建議。
(一)建構社區型早期兒童整合性服務機構,促進幼兒通過情感技能的掌握來滿足歸屬需要。
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在與同伴的交互關系、社區資源的互動中汲取有效力量的。其中,幼兒的情感技能是其產生社會交往的原動力,影響到幼兒與同伴交往的質量。因此,政府要建構社會保險與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滿足民工幼兒的社會性情感需要提供支性持性社區資源。
由于幼兒的情感及態度的發展源于真實的、期望的、想象的或回憶的社會關系的結果,因此,我國政府可以借鑒英國及澳大利亞的早期兒童整合性服務機構運行模式,不僅為社區內所有民工家長提供教育指導,還為幼兒提供親社會性情感發展的機會,滿足其歸屬需要。具體而言,針對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城市,政府應在民工聚居的社區內實施以兒童保育和家庭支持為軸心的運行模式,即以育兒服務部門為軸心,利用社區資源中心和公共設施、學?;蛑亟ǖ纳鐓^資源整合機構,整合社區內相關的家庭支持服務部門。同時,政府通過建立完善的兒童保育和家庭服務評估機制,對其進行調控和監督,充分體現協調管理及弱勢補償作用。而對于經濟發達地區,政府通過建構示范園、鄉鎮中心園與社區早教機構的幫扶工程及機制,為民工幼兒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
(二)通過移情訓練提高民工幼兒的觀點采擇能力,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發展。
通過訪談我們發現,絕大多數民工幼兒的家庭教養方式表現為忽視型,這使得部分民工幼兒缺乏移情的正向體驗和觀點采擇機會。因此,教師可通過對幼兒進行適宜的移情訓練培養其觀點采擇能力,發展其親社會行為。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和社會性課程,積極創設角色扮演的活動情境,促進幼兒的親社會行為發展。民工幼兒和城市幼兒在共同游戲中,會意識到人們對同一情境或人會有不同的情感反應,通過自我觀察、對同伴的觀察或同輩群體的口頭指示來學習特定的情境事件、表意性知識與內在感受間的聯系,體驗不同角色所給予的不同應對方式。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分享其扮演角色的情感體驗并對不同角色的情感進行認知,理解自己與同伴的情感差異,最終使民工幼兒在同伴活動中了解每個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促使其向與規范期望、文化價值及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方面去扮演自己,從而形成尊重、分享、合作和關心他人等親社會行為。
其次,針對部分民工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特殊需要,教師可建構與自我意識相關的活動課程,來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在這方面,教師應圍繞幼兒的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及自我控制等主題,通過表演游戲、自編小故事和兩難情境問題等活動增加民工幼兒的采擇機會,培養幼兒在對同伴的觀點作出判斷的過程中學會自我控制、關心與尊重同伴。
再者,針對有交往技能缺陷的幼兒,教師可通過對幼兒進行“聽—說—做”相結合的行為輔導來提高其交往技能。如,教師對于被忽視的民工幼兒,采用情境討論訓練法引導幼兒通過認真傾聽,并能針對同伴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想法等方式,去吸引和維持同伴注意。而針對被拒絕的幼兒,教師應把訓練重點放在改善民工幼兒的親社會行為或放在減少其負面行為上,通過社會戲劇性游戲活動和角色扮演提高民工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美國次貸危機,全稱應該是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的次級按揭貸款的危機。顧名思義,次級按揭貸款,是相對于給資信條件較好者的按揭貸款而言的。相對來說,按揭貸款人沒有(或缺乏足夠的)收入,還款能力較弱,或者其他負債較重,所以他們的資信條件較“次”,這類房地產的按揭貸款,就被稱為次級按揭貸款。
在信貸環境寬松、或者房價上漲的情況下,放貸機構因貸款人違約收不回貸款,它們也可以通過再融資,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出去即可,不虧還賺。但在信貸環境改變、特別是房價下降的情況下,再融資、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就不容易實現,或者辦不到,或者虧損。在較大規模地、集中地發生這類事件時,危機就出現了。
具體來說,次貸危機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
首先,它與美國金融監管當局、特別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過去一段時期由松變緊的變化有關。從4初到46月,聯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達到過去4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因為利率下降,使很多蘊涵高風險的金融創新產品在房產市場上有了產生的可能性和擴張的機會。表現之一,就是浮動利率貸款和只支付利息貸款大行其道。與固定利率相比,這些創新形式的金融貸款只要求購房者每月擔負較低的、靈活的還款額度。從404年6月起,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開始了逆轉,連續13次調高利率,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連續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貸的成本,開始發揮抑制需求和降溫市場的作用,促發了房價下跌,以及按揭違約風險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與美國投資市場、以及全球經濟和投資環境過去一段時期持續積極、樂觀情緒有關。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金融的全球化趨勢加大,全球范圍利率長期下降、美元貶值、以及資產價格上升,使流動性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張,激發追求高回報、忽視風險的金融品種和投資行為的流行。
包到證券化產品中去,向投資者推銷這些有問題的按揭貸款證券。突出的表現,是在發行按揭證券化產品時,不向投資者披露房主不僅難以支付的高額可調息按揭付款、而且購房者按揭貸款是零首付的情況。
1.下列各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次級抵押貸款對貸款者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高。
b.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
c.次級抵押貸款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
d.按揭買房在美國非常流行,首期付款額很低甚至0首付。
2.關于原文信息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次貸危機實際上就是次級按揭貸款引發的危機,這里的“次”是指貸款人的資信條件較“次”。
b.促使次貸危機發生的條件之一的信貸環境改變,主要是指美國貨幣政策由松變緊,融資困難加大。
c.浮動利率貸款和只支付利息貸款是高風險金融創新產品在房產市場上產生和擴張的具體表現。
d.次級房貸衍生產品是部分銀行和金融機構,利用房貸證券化將風險轉移到投資者身上的產物。
3.下面各項中,對次貸危機產生原因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a.房價下降時,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就不容易實現或者虧損。在較大規模地、集中地發生這類事件時,就會出現信貸危機。
b.美國金融監管當局、特別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忽松忽緊,導致信貸市場產生大幅波動。
c.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金融的全球化趨勢加大,全球范圍利率長期下降、美元貶值、以及資產價格上升,激發追求高回報、忽視風險的金融品種和投資行為的流行。
4.在次貸產生后,下面的推測相對更有利于避免危機發生的一項是()。
a.在貸款時規定次級按揭貸款人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嚴格的還款方式。
b.放貸機構因貸款人違約收不回貸款時,可以通過再融資,以避免次貸危機的發生。
c.金融機構在發行按揭證券化產品時,向投資者披露房主不僅難以支付的高額可調息按揭付款、而且購房者按揭貸款是零首付的情況。
d.在次貸危機即將爆發時,世界各國對美國經濟施以援手,使美元升值、資產價格下降。
參考答案:
1.a(次級抵押貸款對貸款者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很低。)。
2.c(原文的“大行其道”才能對應其“擴張”)。
3.b(原文是“由松變緊”)。
4.a(b只會累積危機,不會避免危機;c只能表明危機由誰承受;d危機已經發生)。
供應鏈金融大致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分析,廣義的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金融資源的整合,由供應鏈中特定的金融組織為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狹義的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機構為上、下游提供的信貸產品。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說,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等特定的金融機構以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為背景,以企業經營的貿易行為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為直接還款來源,并根據核心企業與相關貿對象的信用水平,為企業提供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以及產品銷售環節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信用增級、擔保、融資、風險規避、結算等金融產品與服務。
東南亞金融危機首先表現為從泰國開始的各國資本的大量外流、本幣的貶值和股市的狂瀉,接著就是生產破壞、失業增加和經濟的倒退。究其來龍去脈,這次危機的爆發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因素:1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2東南亞各國在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外匯政策上的失誤;3經濟結構和金融體系的缺陷。其中,金融體系的缺陷是最主要的原因。
隨著危機的展開,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的`金融部門的缺陷表現得特別明顯。盡管透明度的缺乏使人們不能馬上認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偲饋砜磳鹑跈C構的監管不力,金融法規不全,金融機構在認識和應付風險方面缺乏經驗,缺乏商業意識,內部管理松散。所有這些缺陷都會導致不謹慎的貸款,包括與腐敗和個人關系相聯系的貸款。在1996―,隨著經濟減速,金融政策偏緊,國內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降溫,貨幣貶值,這使得仍有外匯負債的人叫苦不迭,所有上述這些不利的變化都使得金融機構的脆弱和資產質量的不佳完全暴露了出來,威脅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和清償力的不良貸款的規模也最終顯現。
在韓國,金融部門大量困難的累積是金融部門和金融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大公司聯合企業主要依賴債務而不是股票融資,大部分的企業債務不是由金融機構直接提供,就是由金融機構擔保。在經濟和財務上陷入困境的公司由不明智的延期信貸所維持,這通常是應政府的命令而進行的。銀行體系的脆弱不僅因為大公司聯合企業的依賴,也是因為政府的指令性貸款(政府要求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貸款)、政治性貸款,以及其它制度和機構方面的因素。
在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的脆弱主要表現為銀行體系的脆弱性,因此,銀行體系的健全與否也就直接決定著整個金融體系的狀況。健全銀行體系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完善銀行的內部管理。
防止銀行經營不善的第一道防線是有效的管理。絕大多數銀行的破產都可以歸結于管理上的問題,即允許銀行接受低質量的資產,冒不恰當的風險,并且沒有查出和解決銀行在資產質量和風險上存在的問題。銀行管理的數量規則雖然重要,但不能自動保證銀行穩健經營,銀行管理層需要堅強有力,需要充分的培訓和經驗,健全的管理將保證內部信息暢通,控制體系完善。
為保證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得到落實,防止特殊的利益集體對決策的影響,有效的內部控制極其重要。銀行董事會需要通過內部和外部的審計程序來對管理層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證其高效地履行其職責。
(二)提高銀行的透明度。
[1][2][3][4]。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物流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和良好的社會環境?,F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催生物聯網這一全新的技術產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進程。物聯網與物流行業的發展聯動,是物流行業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促使物流行業朝著現代化、信息化和實時化的方向發展,為物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重要基礎?;诖?,以物聯網概述為主要出發點,論述物聯網在物流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分析物聯網對物流經濟管理的影響,并對物聯網視角下的物流經濟管理進行展望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物聯網;物流;物流經濟管理。
在信息網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傳統的物流經濟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物流行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發展機遇,促使物流經濟管理朝著多元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進而引發我國物流行業的變革與創新?;谖锫摼W視角的物流經濟管理研究,是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現代物流行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客觀需要。我國物流行業在物聯網的影響下呈現了新的發展特征,同時,物流經濟管理也在不斷迎合當前的時代發展潮流,實現自身的突破發展。
一、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是在信息網絡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將網絡用戶的交流信息、活動內容延伸并拓展到一系列的物品交易之間,實現物品與物品及時、有效地交流與管理。由此可見,物聯網通過信息交流與傳感設備,實時采集需要處理、連接、互動的物品或在交易過程中需要的相應信息,與互聯網形成巨大的網絡體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對物品的及時有效監測與控制,以便對物品或商品進行實時管理。一般情況下,物聯網需要gps、紅外線感應器、傳感裝置等信息通訊設備,與網絡進行及時連接與信息傳導,進而構建智能化、管理化和信息化的網絡系統[1]。物聯網通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感知層,通過專業化的信息采集設備、傳輸設備及讀寫設備,對物品進行科學化和系統化識別;第二,網絡層,負責信息的處理和數據的遠程傳輸,保證數據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及時;第三,應用層,擔任管理和服務這一職能,為信息提供共享和服務平臺[2]。與此同時,物聯網具有智能化、先進化和互聯網的綜合特點,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聯動提供了一種全新途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品的流通和交易效率。
二、物聯網在物流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1.可視化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
物聯網在物流經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視化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是其科學化發展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自動化數據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如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標簽技術等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實現對貨物的自動化跟蹤監控。物流企業可通過物聯網這一途徑對物流的線路走線、運輸情況及車輛管理進行全方位的調整與調度,進而建立全方位、可視化的管理系統,在程度上提高了物流的安全性。如在冷鏈物流的運輸過程中,物流企業可通過遠程化信息管理、監察與控制,實現物流流程的透明化和可視化管理,并與其它環節人員進行在線交流,有效保證物流管理的高效化[3]。
2.智能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中心。
物聯網在物流經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智能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中心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的配送效率,是基于物聯網視角下物流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中心以傳感設備、射頻識別技術、計算機設備等對物品或商品進行逐一掃描與分析,一般情況下,所有物品均貼上射頻識別標簽,當此類商品進入配送中心時可通過讀寫器對商品進行智能化錄入,內容包括商品的生產日期、產品批號、保質期等基本信息,并準確記錄于數據資料信息庫之中。同時,為提高商品信息的準確性,可通過已建立好的信息數據管理庫,對錄入信息進行有效核實,保證配送管理過程的準確無誤,此外,還可以及時有效地更新商品狀態、存放地點等基本信息,實現對物流配送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
3.信息化的物流經濟網絡平臺。
物聯網在物流經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信息化的物流經濟網絡平臺能夠有效提供商品的各項信息,實現物流信息的資源共享。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和存儲信息逐漸朝著統一化和整體化方向發展,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并在物流經濟管理平臺之中不斷應用和創新[4]。近幾年,在政府扶持、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電子商務作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內容,也在不斷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建立物流經濟網絡平臺,實現對物流信息的實時化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網絡體系,通過對物流信息的規范化采集實現數據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要利用計算機網絡設備,加強對物品交換的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實現物流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物聯網對物流經濟管理的影響。
1.有利于實現對貨物的全方位監控。
物聯網與現代物流經濟管理相結合,有利于實現對貨物的全方位監控。在傳統物流管理過程中,物流的運輸極易受到地理位置、天氣、路途等客觀因素影響,物流過程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加之,物流的信息采集能力有限,難以實現對物流信息的實時化檢測與控制。隨著現代網絡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射頻標簽在對貨物、載體甚至存儲空間進行編碼時,物聯網可通過讀寫器和數據庫為現代化物流管理提供全面化、綜合化信息,并有效追蹤物品的.方位、運輸情況及道路交通情況等。在物流過程中使用物聯網技術,可提高信息傳播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
2.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水平。
物聯網與現代物流經濟管理相結合,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物品在配送過程中采用物聯網技術,特別是射頻標簽技術可及時有效地對物品信息進行系統化和規范化識別,進一步提高物品在配送和存儲過程中的運行效率,提高配送速度。同時,射頻標簽技術的應用,是物流行業的變革與創新,改變了以筆記錄的傳統方式,提高了配送的運行效率,并有效提升了生產力,在配送過程中簡單化和便捷化的操作程序,減少了人工的使用量,降低了物流企業的配送成本。此外,物聯網的應用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為物品獲得了更大的存儲空間,企業通過物聯網信息網絡平臺,可以對自身的庫存進行及時有效地掌握,實現查漏補缺的運行目的,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3.有利于提升物流業的信息化水平。
物聯網集眾多優勢為一身,其利用信息技術整合了網絡處理技術、人工智能等功能,并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與統計,更加便捷地處理信息技術,因此,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現代物流系統中,將會對傳統物流流通產生較大影響。在物聯網的應用下,物流業可實現對傳統物流的智能化監控,并在信息管理下不斷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在信息化物聯平臺的建立下,實現資源共享,以此更加準確地定位物流流通,及時將物流流通情況反饋給客戶,防止物品流通出現遺漏丟失現象,大大提升了客戶對于物流企業的好感,為物流企業奠定了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
四、基于物聯網視角的物流經濟管理展望分析。
目前,我國物聯網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物聯網在物流經濟管理中的應用范圍并不是特別寬泛,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技術標準不統一和信息安全的問題。第一,技術標準問題,物聯網在應用過程中會用到大量的現代化設備,但不同設備所使用的技術標準也不相同。特別是在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這三個層面上的技術指標要進行逐一規定,并日趨完善與健全,否則極易造成物聯網設備系統的癱瘓,因此,相關技術管理人員要重視對物聯網技術指標的統一,堅持定量分析原則,實現物聯網視角下的物流經濟管理的優化配置。第二,信息安全問題,物流經濟管理以物聯網這一信息平臺為基礎,實現了資源共享、信息互動,保證了各項信息的公開透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信息的安全風險,物品的信息極有可能會被泄露,因此,物聯網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預防及保護機制,加快預警機制的建立進程,并通過法律法規的健全完善為物流經濟管理的安全性提供政策支持。結束語基于物聯網視角下的物流經濟管理,是物流行業發展變革的一次全新嘗試,是物流企業實現自身產業轉型升級、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舉措,物聯網與物流經濟管理相結合,有效推動了物流行業的科學化發展,在降低物流投入成本的同時,實現了物流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云浮市金融生態環境的現狀及優化。
·試論人民幣匯率制度及其匯率政策。
·金融業的結算體系建設。
·論金融脆弱性與金融風險防范。
·利率市場化的國際借鑒與經驗研究。
·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
·論如何治理我國股市泡沫。
。
甲方:乙方: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關于舉辦2017年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的通知,要求參賽者為長期從事體育運動鍛煉者,身體健康,無視力、聽力、語言、發熱、感冒、心臟病、高血壓、心肌梗、腦栓等任何影響比賽的身體疾病或障礙,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未服用任何影響神智的飲品、酒類、藥物、食物或保健品等。如乙方經體檢身體狀況不符合參賽要求,但乙方仍強烈要求參加比賽,乙方同意承擔一切后果。甲乙雙方特簽此《免責協議書》,協議如下:
1.乙方培訓期間由于身體不適而引發的一切后果由乙方獨自承擔;。
3.培訓途中如發生人身安全等任何意外而引發的一切后果由乙方獨自承擔;。
很多狗狗因為情緒太激動會有撲人的表現,這給主人還有被撲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還是有不少人害怕狗,尤其是當撲人的狗狗是大型犬時,難免會更加恐懼,所以這也是讓主人很頭疼的問題。解決問題,必須要了解原因是什么才有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所以今天我們先討論一下日常情況下,狗狗撲人的原因和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一、狗狗太熱情導致撲人的解決辦法:
這種情況幾率很大,大多數喜歡撲人的狗狗原因都是這個,當碰到這種情況時,主人可以無視狗狗,直到他的情緒淡定下來時,再給予相應獎勵,讓狗狗明白情緒淡定才是對的。
二、缺乏社交能力導致撲人的解決辦法:
有的狗狗經常呆在家里,于是出門的時候容易激動的撲人,主人應該相應增加狗狗外出活動的時間,并且多和外界互動,在狗狗的思維中一旦外出活動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情緒自然也就平靜許多。
·云浮市金融生態環境的現狀及優化。
·試論人民幣匯率制度及其匯率政策。
·金融業的結算體系建設。
·論金融脆弱性與金融風險防范。
·利率市場化的國際借鑒與經驗研究。
·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
·論如何治理我國股市泡沫。
·金融全球化與中國金融的應對策略分析。
·金融監管體制的國際比較與借鑒。
。
重慶市煙草公司按照“低投入、高效率、數字化”的建設思想(物流目標),堅持“半徑最佳、交通最暢、流速最快、流程最短、規模適度”的原則,截至2006年12月18日,歷時14個月,投資1.18億元,建成了江北配送中心,萬州、涪陵、黔江、豐都區域配送中心。年分揀配送量100萬箱,覆蓋40個區縣,8萬平方千米,10.5萬客戶。渝煙物流“一個中心庫存+四個分庫”5個節點形成,實現全市卷煙營銷“一庫式”管理模式。
其中,物流分公司是隸屬于重慶煙草公司的專業分公司,并且專職負責全市卷煙物流規劃、項目建設、集中儲存、集中分揀、分級送貨、中轉運輸等。除直管江北中心庫外,并負責對萬州、涪陵、黔江和豐都四個卷煙配送中心進行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作為渝煙物流的主要組成部分,江北配送中心的物流業務流程是渝煙物流體系中倉儲、配送環節的主要節點。配送中心占地28畝,其中,倉庫面積14500多平方米,設計庫容量3萬箱,設計配送能力70萬箱,覆蓋客戶5.5萬戶,直接配送最大半徑50千米,接力配送最大半徑150千米。
2渝煙物流的優勢及亮點。
僅僅從投入的資金、技術及其形成的規模來看,渝煙物流與處于同行業先行者及領先者位置的海煙物流相比,確實難以找出明顯的優勢。但是,渝煙物流卻通過種種努力,滿懷創新精神,銳意進取,在同行業中硬是樹立起了特有的物流營運模式。從總體上來看,渝煙物流優勢和亮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數字化的大集中優勢。
“數字化”技術的運用,除了在最直觀的物流流程中所使用到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電子標簽、gps、噴碼機和托盤id卡等以外,最主要的就是重慶市煙草專賣與營銷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v3”系統)的全面運用。
“v3”系統是浪潮軟件和重慶煙草通力合作的成果。根據建設“渝煙物流”的目標與要求,重慶煙草物流系統的建設,不是單純依靠建設現代化的倉庫、配置自動化的裝備來實現的,而是在“數字化”平臺的基礎上,通過“v3”系統對整個供應鏈和物流中心進行有效管理。
“v3”系統的優勢主要有:。
(1)平臺統一:通過實施v3,統一了全市呼叫平臺,使全市10.5萬卷煙零售客戶的真實需求在第一時間內集中于市公司;統一了全市貨款結算平臺,實現了零售客戶自由選擇工行、農行、建行、信合、郵政五家金融機構卷煙交易貨款的實時扣劃;在實現了呼叫、結算平臺統一的基礎上。建立卷煙物流中心;統一了全市信息平臺,使營銷數據實時匯集在行業各級管理部門,便于各級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隨時了解、分析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從而提高了經營決策和運行調控的效率。
(2)“四流”整合:四流,即“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在v3上,全市的一體化業務平臺的建立,在一體化的業務運作過程中,按照“呼叫統一、訂單集中;城鄉一體、接力配送;統一結算、實時扣劃;系統集成、信息共享”的網絡運行模式,重組了全市卷煙業務流程。至此,在銷售公司、物流公司、區縣公司和客戶之間“四流”得到了同步貫通,“四流”整合得以實現。
2.2低投入與高效率的結合點。
正是由于“v3”系統的“數字化”功效的全面發揮,不僅彌補了渝煙物流的“低投入”在硬件上的不足,也使“高效率”變成了可能。
“低投入”是根據重慶煙草實際情況出發,是以科學定制方案、充分利用資源、嚴格費用預算,加強現場管理為原則,在充分保證效能效果的同時,通過多種措施有效降低了投資額度。
(1)優化設計方案。在“一庫四點”的項目規劃和設計布局上,經過不斷論證,最后采用“平庫儲存+電子標簽分揀”的建設模式,僅江北配送中心一地,就比建設同等規?!案呒軒靸Υ?自動化分揀”式配送中心減少投資近1億元。
(2)整合現有資源。通過對項目選址的優化比對,重慶煙草在配送中心的建設中,充分利用了閑置土地和閑置房屋,黔江、涪陵、豐都配送中心均通過改造行業原有的閑置庫房而成,僅此一項不但節約土地征用和房屋建筑費用數千萬元,大大縮短了工程周期,而且功能上完全滿足了集中分揀配送的需要。這些舉措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全市五個配送中心物流建設項目總投資控制在1.2億元以內,剔除土地征用和災備系統花費的3000萬元之后,每萬箱卷煙物流建設投資僅為85萬元,其中江北配送中心更低至80萬元/萬箱,大大低于國家局規定的卷煙現代物流建設投資不含土地征用費用不超過100萬元/萬箱的要求。
(3)細化管理機制。根據行業現行會計制度,將物流成本按照管理與作業兩個層面分為若干核算單元,樹立全員成本意識,層層分解控制指標,強化物流成本核算;優化物流信息系統,減少冗余信息傳遞和作業環節,降低作業成本;優化送貨線路,打破行政區劃,整合配送車輛,強化車輛調度,減少運輸頻次,提高裝載效率,降低送貨成本;實施訂單采集與分揀配送滾動作業,加速貨物周轉速度,減少庫存維護成本;將卷煙集中在五個配送中心儲存、分揀和送貨,使全市從事分揀配送的用工減少1/3,降低了人力成本。
相比海煙物流超過6個億的巨額投資、37000平方米的超大倉庫建筑面積,渝煙物流的`“低投入”方案不僅科學易行,而且優勢凸顯。
“高效率”的渝煙物流,主要體現在物流中心的運行中。通過加強過程控制,不斷優化提速,使渝煙物流的效率不斷提升。
通過物流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集成,運用儲位管理思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和手持電腦、無線電子標簽等設備,滿足高架庫自動存取功能,使卷煙快速、準確地出入庫和庫內移動;按照廣義倉庫的管理思想,對倉儲區和分揀區進行統一管理,減少庫內區域間的作業環節,提高庫內作業效率;結合卷煙品類管理制定不同的補貨策略,設立備貨緩沖區,自動補貨,提高分揀效率;將商流、物流、資金流整合在全市統一的信息平臺上運行,數據準確,傳播快速,較好地消除了操作延遲。
在物流體系的布局設計上,市局(公司)結合工業企業生產點的分布情況,把配送中心盡量建在與重慶煙草工業公司重慶、涪陵、黔江三個分廠所在地,并推廣應用集裝單元技術和以托盤為核心的運輸單元,將占全市銷量75%的地產卷煙采取托盤裝卸、托盤運輸,使屬地工商物流快速對接。涪陵、黔江兩個配送中心地址直接就選定在當地卷煙工業企業的倉庫內,與工業企業“無縫鏈接”,當地生產的卷煙通過一條傳送帶從工業倉庫直接進入商業倉庫(配送中心),本地工商之間的物流成本接近于零。
目前,全市卷煙營銷“四流”整合已經到位,全市零售客戶貨款結算通過網絡實時扣劃,貨款結算效率大幅度提高。全市11萬卷煙零售客戶從訂單獲取到送貨到戶,不論是直接送貨還是接力送貨均不超過24小時,與物流集中配送運行前相比,客戶響應周期平均縮短了12小時。
“通過性貨物”的優點主要有:提升入庫作業效率,分揀機臺補貨連續性更強,有效減少物流成本。
渝煙物流的江北配送中心(倉庫)自2009年運行之初提出“通過性貨物”概念以來,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采取調整主存區、零煙區存儲量等一系列措施,使“通過性貨物”的百分比逐步攀升,由最初的5%提高到目前(2007年8月)的35%以上,卷煙入庫、移庫、補貨效率均有上升,物流運行成本也有效降低?!巴ㄟ^性貨物”概念的提出及運用,不僅給渝煙物流帶來了成本控制的新方法,也給全國其他煙草物流企業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的實例。
3結論。
在“數字化”的基礎上,渝煙物流的“低投入、高效率”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物流模式。不難看出,建設現代物流不一定是大量自動化的物流設備的組合,而是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地區因素等情況,從實際出發,利用現代物流管理思想去摸索、去實踐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若蘭.改革與創新,煙草物流的根本出路[j].煙草在線,2006(12).
[2]趙玉國.
。
2、火車托運:
鐵通快運可以辦理活體(寵物)托運業務,寵物狗托運前需要到當地衛生防疫站辦理《寵物免疫證》、《寵物健康證》,并簽一份活體(寵物)托運合同,托運的寵物必須放在帶底部托盤的籠子里,托運費用按活體(寵物)重量和公里數計算,有當列次火車票可以減免部分托運費用。
托運活的動物,最好是隨人一起走。武漢到北京需要走很長時間,那樣的話,在路上可以有所照應,畢竟是活的動物,需要照顧吃喝的。哪怕是很小的狗,也應該裝在牢靠的箱子里才允許帶上火車。為了防止被車站拒絕,事先要到當地防疫站開具相關證明,如果有養犬證就更好了。
3、鐵路托運方法。
影響社會變化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傳播。這種傳播的決定性因素與其說是傳播的內容,不如說是傳播媒介本身。由于網絡帶來的強烈沖擊,各國學者都在對網絡出現以后的社會從各個角度展開研究探討。
媒介的社會影響研究“網絡”與“信息社會”是兩個時髦而又神奇的概念?!靶畔⑸鐣钡母拍町a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而“網絡”則是近幾年的新概念。網絡從本質上來講只是一種信息傳播的工具或平臺,網絡的重大意義在于它把越來越多的媒介聯系在一起、整合到一起,整出了一個網絡時代。信息社會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林雄二郎在60年代末提出。這一概念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也發生了幾次變化。90年代的“信息社會”則意味著媒介的融合和網絡的發展。
關于媒介與社會發展的研究,傳統的傳播效果研究理論總有些捉襟見肘。從60年代起,西方傳播學家就在探索一條更宏觀的綜合社會研究的道路。這當中,勒納等人的大眾媒介與社會發展的研究,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研究等值得重視,這些研究又被稱為“發展傳播學”。這個課題的提出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東西方冷戰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戰后美國推行了“馬歇爾計劃”即全球發展計劃和一系列援外協定。這是一項跨學科、跨國界的研究。丹尼爾·勒納在其《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的現代化》(1958),施拉姆在其《大眾傳播與國家發展——信息對發展中國家的作用》(1964)書中,他們都提出了基本的理論觀點。
這類研究在90年代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國學者曼紐爾·卡斯泰爾。他給網絡下的定義是:“網絡就是一組相互聯結的結點,結點到底是什么,要依賴于具體的網絡而言。比如,在全球金融網絡中,他們是股票交易所和其附屬的`高級服務中心。網絡是一個開放結構,能無限擴展,所有的結點,只要他們共享信息就能聯系。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社會結構是高度動態、開放的系統,在不影響其平衡的情況下更易于創新”[i]??ㄋ固栠€在《網絡社會的崛起》一書中指出:作為一種歷史趨勢,信息時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圍繞網絡構成的,網絡構成了我們社會新的社會形態,是支配和改變我們社會的源泉。
日本的信息科學研究把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和社會信息科學整合到一起的綜合研究,也在國際學術界獨樹一幟,值得借鑒和學習。
網絡的出現使一直玄玄乎乎的信息社會概念好象一下子找到了定位,似乎網絡就是信息社會,一時間“網絡社會”、“知識社會”、“信息社會”、“虛擬社會”等等等等,眾說紛紜,令人眼花繚亂。那么,我們究竟面對的和即將進入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呢?下面我們從歷史發展、社會結構和社會現象等幾個視角來審視和思考這一問題。
作為歷史發展階段的信息社會許多社會發展的研究都在致力于怎樣清楚地解明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過程和軌跡,給信息社會描述一個清晰的輪廓。但是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種觀點認為信息社會是繼工業化社會以后的新的社會發展階段。丹尼爾·貝爾是其代表人物,他在70年代發表的《后工業社會的到來》一書,提出了“有關西方社會的社會結構變化的一種社會預測”[ii]。但是,貝爾顯然把握不住這一歷史轉折的深刻程度,無法以準確概念加以概括,所以用“后工業社會”一詞來表述。貝爾之后,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趨勢》、萊昂的《新信息社會論》等很多有關信息社會的研究,但大多數研究并沒有在貝爾的基礎上前進多少,并沒有解釋清楚這種轉變的過程和環節,也沒有弄清楚推動著社會和經濟轉變的動力是什么。
日本學者長谷川把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分為若干個發展階段。信息化是繼工業化、城市化、民主化、國際化等社會發展過程后的一個新階段和新課題。見圖1的描述。
信息社會的概念與信息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區別的。信息社會是對社會的靜態的描述,而信息化則是對實現信息社會目標的社會動態變化過程的描述。然而,兩者又不是截然分開的。信息社會是信息化的結果,信息化過程總是與一定的信息社會模式聯系在一起?!皸l條道路通羅馬”,信息社會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模式來實現。信息化是一個世界潮流,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道路,或快或慢地,或是較順利、或是非常艱難地向信息社會這一目標邁進,在這個過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化模式。
在信息化的研究方面,卡斯泰爾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創見的觀點。他認為信息社會的形成是由一種新型的社會技術組織和資本主義重組所決定的,而新技術的運用和它們對社會組織的影響又決定了重組過程的特色[iii]。我們通過他的信息化理論得到一個啟示,即除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信息化產生直接影響外,由科學技術所帶動的社會發展本身也會對信息化的進程也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經濟發展模式的信息社會社會結構分析是社會學和經濟學研究慣用的方法,一般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幾個方面來分析一個社會的結構和特征。信息社會的結構特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結構。
信息時代的經濟結構將從以工業為中心轉向以信息產業為中心。我們可以從三個產業的比例構成中分析出來,也可以從就業情況分析出來。信息化還將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這主要表現為信息的產業化與產業的信息化。一方面,被稱為“第四產業”的信息產業正在迅速擴張,一系列與之相關聯的新行業正在從無到有地迅速發展起來;另一方面,傳統產業在數字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正在不斷地被信息化。從而使國民經濟中信息生產所占的份額和勞動力比率逐年增加,直到超過農業、工業或服務業的比例。比如,英國、美國和意大利這三個國家在1970-1990年間制造業迅速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別為35%下降到23%,26%下降到18%、27%下降到22%,同時農業日趨萎縮甚至消失。
信息化也使社會勞動就業結構發生變化,這表現為從事物質生產和體力勞動的人員逐漸減少,而從事信息生產和信息服務的人員逐漸增多,因此,人們把信息勞動者占社會勞動力的比重超過半數當作衡量一個社會是否進入信息社會的標志之一。
信息化這不僅是發達國家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信息化的過程在很多國家往往表現為一種積極的社會發展規劃。
2、政治結構。
網絡時代的政治結構的主要特征表現為信息的權力化,社會組織結構將進行大調整、大重組。傳統的金字塔型、鐵板一塊和官僚型的組織框架被打破,代之以快速應變、靈活機動的網絡化組織機構和形式。信息和信息技術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它也是新的權力源。信息社會的權力斗爭將會圍繞著爭奪信息源展開,現實政治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流的沖擊,并將在國家之間以及社會水平上普遍表現出來。由于不同團體、階層和個人的條件的不同,掌握信息資源的機會和能力是不同的。正如美國里根政府所明確表白的:“我們知道在現代世界上,對信息的處理和控制是實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p>
3、文化結構。
由于信息環境多元化,網絡時代的文化結構從中心文化轉向多元文化。這可以從社會思潮和社會時尚的多樣化來分析。信息社會與工業社會相區別的一個關鍵特征是,它沒有停留在產業、勞動、科學、技術研究領域內的深化上,而是向教育、福利、娛樂、交往等廣泛的精神領域和日常社會生活領域擴展。也就是說,它正向我們的整個生活滲透,我們的生活也被信息化了。
信息時代人的生活方式的變化首先表現在人們對待社會生活態度上發生的變化。在工業社會時代,人們注重效率、追求物質享受,用世俗的、理性的態度來思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信息社會時代,人們更注重精神、更注重情感、更崇尚冒險。
作為一種新社會現象的虛擬社會網絡的發展不僅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系統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同時還在影響著社會空間結構的變化,最顯而易見的現象就是我們能看到的一些大都市的變化??v橫交錯的網絡使這些城市變為二元化,出現了一個虛擬的社會,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為必然。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失去了原來的城區概念,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間,向郊區拓展,由信息網絡構成的流動空間正逐漸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間。在流動空間中,新的產業和新的服務性經濟根據信息部門帶來的動力運行,然后通過信息交流系統來重新整合;新的專業管理階層控制了城市、鄉村和世界之間相互聯系的專用空間;生產和消費、勞動和資本、管理和信息之間發生著新的聯系,從而創造出新的全球化經濟。
雖然未來學研究的觀點已經指出,由于衛星和光纖網絡等通訊技術的發展,城市的版圖在悄悄擴張的同時將逐步走向分散化,但這個變化的實際過程十分復雜,導致這一變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術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因素,我們必須深入地剖析這一變化過程和各種因素,才能理解新的空間結構的合理性和它的現代含義。
在網絡社會的環境中,社會生產關系不再是一種實際存在,資本進入了單純循環的多維空間,而勞動力由一個集中的實體變為千差萬別的個體的存在。這也就是說,資本是在全球化的而勞動力則是個別化的?!皬母鼜V闊的歷史前景看,網絡社會代表了人類經驗的巨大變化”。[iv]。那么,如何將原有的城市空間和新的流動空間連接起來呢?這需要在三個層面上把社會發展和空間規劃進行同步結合: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
在文化這一層面上,地方城市社會是從領土上加以界定的,應該保護它們的個性,保持它已建立的歷史根基,而不管其經濟和職能是否存在對信息空間的依賴。同時,城市也必須與其他城市保持充分的交流,克服部落主義的危險。
工業時代的社會機制在信息時代失去其意義和功能。財富、生產及金融的國際化使人們感到不安,他們無法適應公司的網絡化和工作的個體化,而且又受到各種挑戰。對家長制的挑戰及家長制家庭的危機使文化失去了有序性,使個人不再感到安全,人們得不到心靈的慰藉和真實而神圣的東西,從而去尋求新的生活方式。
在對城市的虛擬空間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過程中,政府仍然擔當著重要角色。它只有通過強化自身角色才能對經濟和政治組織施加影響,從而恢復地方社會在虛擬空間中的意義。
總之,網絡等信息科技的發展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有些國家已經開始進入信息社會,更多的國家正在向信息社會過渡。這個過渡的過程一般被稱之為“信息化”。信息化是一個深刻的社會變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經濟結構從工業為中心轉向信息產業為中心;政治結構從金字塔型轉向網絡型;文化結構從中心文化轉向多元文化,后現代主義思潮是其代表。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在現代信息科技發展的推動下,由工業化社會或其他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向以信息產業為主導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會演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物質生產方式逐漸收縮,被信息型、服務型生產方式所代替,知識和信息的作用大大突出。伴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是整個社會的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社會面貌和生活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
注釋:。
[i]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69,basilblackwellltd.,.
[ii][美]丹尼爾·貝爾:《后工業社會的來臨》p14,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iii]manuelcastells,theinformationalcity,p7,basilblackwellltd.,1991.
[iv]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78,basilblackwellltd.,1996.
美國次級房屋抵押貸款(subprimemortgageloans,簡稱“次貸”)是美國金融機構向信用等級較低的購房者提供的一種抵押貸款。美國的利率上升和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是次貸危機產生的根源。從至6月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準利率從1%提升到5.25%。連續17次加息導致了80%的次級房貸貸款者的每月按揭在不到半年時間里猛增了30%-50%,付不起按揭并被處以罰款的貸款者大量涌現。貸款違約的不斷增多使全美多家次級貸款市場放款機構深陷壞賬危機。3月13日,美國住房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公布的報告顯示,次級房貸市場出現危機。消息傳來,美國股市全面下挫。204月2日,美國最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標志著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危機爆發。這一危機擴大并波及到債務擔保證券市場,年6月,美國知名的貝爾斯登資產管理公司陷于困境。次月,貝爾斯登宣布兩只陷于困境的對沖基金已向法院提交文件申請破產保護。7月至8月,次貸危機擴散至股市。投資者的擔憂,引發了股市和信貸市場的劇烈波動。全球主要股市每個交易日股價下跌2%以上的事件經常發生。8月至9月,次貸危機造成了全球性信貸緊縮,各國央行被迫入市干預。對美國次貸問題的擔憂日益加劇,已遠遠超越了美國銀行業和小型專業貸款機構的范疇。
2.1次貸申請人的道德風險。
20至美國推行的低利率政策推動了貸款的增加,過剩的流動性促使物價上升。2003年美國通貨膨脹壓力顯現,為了抑制國內通貨膨脹,美聯儲從年6月到206月的兩年間連續17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利率的上升直接導致浮息貸款利率上調,借款者面臨的還款壓力驟然增加,與此同時房地產業進入蕭條期,貸款申請人很難獲得新的次貸,即使出售房地產也不能償還本息。而次貸申請者大多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信用記錄也良莠不齊,當他們發現無力還貸的時候,拖欠和違約也就不可避免。即使一部分購房者有能力繼續維持還款付息,利率的上升也會削弱其提前償付的意愿。因此道德風險隨著利率的上升逐漸暴露。
2.2住房抵押貸款公司的道德風險。
20以來的房地產牛市使美國投資房產的熱情空前高漲,當大多數美國民眾形成對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多的預期之后,房價震蕩上升的格局就很難在短期內被打破。繁榮的房地產市場擴大了購房者對房貸的需求,對房貸的需求人群從原來信用較好的高收入階層擴展到信用等級相對較低的中低收入階層。這就促使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向中低收入階層開拓市場。另一方面,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可以通過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將風險轉移給投資者,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因貸款占用的資本得到釋放,回收的資金可以繼續擴大貸款,從而加大了房地產投資者的杠桿的乘數,增加收益的同時也使風險成倍的增長;隨著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流動性的增強,它們有能力進行業務的創新,這也使得信用等級較低的中低收入階層有可能成為次級按揭貸款的貸款對象。因此,一方面由于對貸款客戶的爭奪,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過將貸款進行證券化來轉移風險,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沒有對貸款申請人進行嚴格的審核,無視貸款申請人的還款能力,鼓勵其對現有的抵押貸款進行過度再融資,甚至教唆貸款申請人通過一些技巧和手段在經濟條件未發生任何改變的情況下,提高信用分數,從而獲得較低利率的貸款。還有一些住房抵押貸款公司為了擴大業務,未根據有關規定向貸款申請人真實、詳盡披露有關貸款條款與利率風險的復雜信息。這都使得次貸工具的風險不斷升高。
2.3投資銀行的道德風險。
在傳統的資產證券化流程中,發起人將已發行的貸款“真實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spv),形成與該資產組合的“破產隔離”,投資銀行根據該發起人剝離資產的情況對現金流進行重組,設計出與資產組合的特征相匹配的次貸擔保債務憑證(cdo)產品。在此過程中,由于cdo產品的設計是以資產組合的特征為基礎,因此能夠更有效地規避風險。但是過熱的資本市場使對高收益債券的需求急劇增加,投資銀行為了擴大業務,他們會根據不同的信貸標準制定不同的債券條款和利率。此時cdo產品的設計更多地是依據投資者的需求而非資產組合的特征,這就從根本上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
2.4機構投資者的道德風險。
投資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將面臨四種主要風險,即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提前償付風險。機構投資者運用復雜的`模型和定價工具來評估上述風險,經過計算將次貸定義為低風險高收益的債券而大量增持。但復雜的定價模型也不可能涵蓋市場上所有的信息,一旦模型的假設條件不復存在,那么由該模型推導出的理論價值便沒有任何的意義。次貸危機是房價改變上漲的趨勢引發的引用風險,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對這樣的風險估計不足。此外,機構投資者并不完全公開內部核算收益率的模型以及相應得防范風險的方式與能力,因此市場對自身所承擔的次貸風險并不了解。
2.5評級機構的道德風險。
信用評級是資產證券化中的重要一環,被證券化的資產組中可能包含眾多的單項資產,投資者無法直接了解到投資標的的基本信息,信用評級就成為投資者了解證券風險和收益的重要途徑。獨立性和客觀性是信用評級機構生存的基礎,即不被市場的情緒所左右,但是在次貸危機爆發的整個過程中,信用評級機構卻沒能將市場引向健康的軌道,反而加劇了市場的崩潰。由于評級機構大部分的收入來自發行方支付的評級費用,也就是說評級機構一方面收取咨詢手續費,另一方面又對這些產品進行評級,這就出現了委托人和被評估人相同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評級機構難以保持獨立性和客觀性。此外,信息不對稱也是導致信用評級公正性和客觀性降低的一個原因。盡管評級機構十分了解自身設計的評級模型以及如何提高信用評級,但他們在網站上或評級報告中只是簡要介紹評級的方法,并不公布評級的數據來源與核心的評級方法。這就導致了評級過程的透明度降低,使得投資者、監管機構與被投資方和評級機構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兩端。這種信息不對稱使得市場和監管當局對評級機構的約束作用減弱,難以阻止評級機構通過設計出高評級的證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這樣的信用評級無法保證其應有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2.6監管機構的道德風險。
監管部門有責任對市場各類參與者進行及時的風險提示,規范各類金融機構,正確處理房地產金融創新和有效管理金融風險之間的關系。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一個原因是監管部門對市場進行早期預警做得不夠。
資產證券化本身是一個工具,其結果好壞取決于金融資產質量和整體金融監管環境。由于前些年美國資本市場形勢較好,金融機構的競爭比較激烈,使得金融資金流向一些可能在正常情況下得不到融資或者還款能力比較弱的主體,金融資源獲得的難度低于正常標準,這就降低了金融資產的質量。若監管當局采取有效措施,將危機消滅于萌芽狀態,此次危機的危害還不至于如此之大。但美聯儲受制于不干涉企業經營活動的慣例,未能及時與相關監管部門合作對已經露出危險苗頭的次貸業務進行干預,及時抑制住房抵押貸款公司過度放貸和投資銀行過度投機的行為,終于釀成危機。監管部門的失職為次貸危機埋下了隱患。
3.1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
次貸危機中道德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和獲取信息的高成本,因此解決道德風險的根本途徑在于降低信息的不對稱性和降低獲得信息的成本。因此必須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機制。首先應完善貸款規范,嚴格審核貸款申請人的財務狀況與信用狀況,降低日后的違約風險。其次,應促使從事住房抵押貸款的銀行和保險機構,在各類貸款和保險產品的營銷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產品信息讓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權、選擇權,減少信息不對稱對借款人權益的損害。推進標準化的合約、貸款審核程序、借貸標準,規范銀行貸款和貸后的服務。最后,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管理。信用評級機構主要通過證券評級和企業資信評估來傳遞信息、控制風險以降低整個社會的信息成本。投資者的信任是投資行業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有來自于專業市場機構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即通過信用評級機構對項目評價認可,將有利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另外,信用評級機構作為專業性的機構,其收集、傳遞信息的功能較之其他機構更為迅速準確,能夠輔助投資者進行信息分析與決策,減少不必要的投資失誤,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
3.2強化資本市場監管,防范中介機構道德風險。
資本市場監管能夠剔除市場中的不穩定因素,制約影響市場公平的行為,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地發展。資本市場監管的重點在于防范中介機構道德風險。這場次貸危機說明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以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特定的條件下,難免會產生一些參與者以犧牲他人的利益換取自身利益的行為,影響市場的公平和公正。
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及時更新市場規則,積極對市場加以引導,嚴厲打擊違規行為。監管部門應嚴格規范現有中介機構的行為,以建立起一批高質量,具有獨立性、公正性、權威性的社會中介機構,使中介組織成為一種能真正具有制約力的、公正的社會公眾力量,為投資主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同時構建完善的金融市場準入機制、金融市場行為監管機制和金融市場退出機制。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29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