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問題所在,并制定改進和提升的計劃。希望以下這些總結范文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和思路,幫助你們寫出優秀的總結。
轉眼之間就要過去了,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刻,我特對自己本學期的工作做一總結,即可總結經驗教訓,同時也可以對以后的工作進行指導。
今年,在教學方面,我擔負著高二年級四個班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擔任了高二年級的年級組長,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即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同時也抓住每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轉眼之間,一個學期馬上就要過去,在新舊學期的交接時刻,謙虛謹慎地總結過去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無論是對教學成績的提高,還是教師個人業務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幫助的,所以,我特將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做一總結如下。
一、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個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不僅抹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時也使教師忽視了教學的反潰往往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似懂非懂。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課《鴉片戰爭》時,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把全課分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知識,讓學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國為什么要發動鴉片戰爭?”,“如果沒有虎門硝煙,鴉片戰爭會不會爆發?”,“為什么說《南京條約》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細小的問題,既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一個細化的了解,同時也使學生萌發了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讓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教學中的內容,是指要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形式是指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高中歷史有別于初中歷史的最大地方,就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事物脈絡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發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歷史教學的目的的,但是,傳授歷史理論,分析事物本質在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難順利完成的內容,因為學生一般只對具體的事件感興趣,一遇到史學理論,則開始表現出畏難的情緒,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先會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一個問題發散出一系列的問題,然后再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逐步深化和升華主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既看到了樹木,也不會忽視森林,完成了由淺入深的學習。
三、把“困惑”留給學生。
輕易得到的,人們往往不會珍惜。在教學過程中,這個現象也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按部就班不厭其煩地給學生進行著講授,但教學成績總是不見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學生對歷史課都失去了興趣,這一度讓我很迷茫。在新課改精神的影響下,我逐漸開始改變這種授課模式,不再直接告訴學生因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給學生展示現象,然后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時,我首先向學生列舉了很多史實,告訴他們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一些具體表現,學生在對歷史發出感慨的時候,都產生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事件為什么會發生,我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在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下,學生們的答案越來越接近我想聽到的答案,當答案最后揭曉的時候,很多學生的臉上表現出的是喜悅滿足的表情,這讓我感覺到了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學雖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是,如果能在其中體會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學的實質。
在充實、忙碌和愉悅中,一學年的工作即將劃上圓滿的句號,我擔任高二歷史教學工作三個理科班、兩個文科班,在年級組的領導下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F對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根據備課組的安排,我認真制定方案,明確了本學期的主要工作目標:本學期前六周做好學業水平復習,從第七周開始,學習選修模塊中外歷史人物評說,第十六周完成新課,第十七周全面復習,應對期末素質調研。
此外,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并經常聽同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歷,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正確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但也容易引發他們的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那么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把課堂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讓他們了解歷史,喜歡歷史。此外,在課外時間放一些歷史紀錄片或電影提高學生的認知度,本學期放過《甲午海戰》、《東京審判》、《南京南京》、《孔子》等等。
在備課過程中能處理好通史與專題史之間的關系,注意專題之間的聯系。專題史體系跳躍性大,缺乏連續性、系統性,對知識儲藏缺乏的學生而言,存在理解上困難,對此,我對每課知識按進展重新整合、梳理,大膽取舍,深入淺出,形成系統性。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以一些知識點為切入口,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教學情境或者是聯系現實,適時利用知識容量大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多參與到我的教學中來,以增強學習歷史的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承受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識。
本學期備課組十分重視集體的力量,每周二下午是我們備課組探討、解決疑難問題的固定時間,在備課時,我們共同交流授課心得、分享教學成功案例,共同解決疑難問題、探討教育教學新思路,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式的選擇,歷史知識的整合,課程資源的利用等進展了更加深入的探討,我們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資源共享,怎樣處理好教材、每節課的教學設計如何導入、講授新課中采用哪種方式更合理、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落實課標要求等一一進展切磋,以免在的教學過程中走彎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在交流、探討的根底上,根本上做到了教學上的“四個統一”即:“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要求”。
本學期分單元對學生的作業進展了批閱,我們歷史備課組實行“排雷式”復習法,強化單元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查漏補缺,以本為本穩固根底提升能力,在期末復習時為進一步落實根底知識以提高成績,對一些精選材料題進展了全面分析和講解,對學習認為較難的問答題進展了詳盡的講解和帶著學生集體背誦。
在本學期3月份開始參加中學骨干教師工程培訓,通過三個多月的學習,在教育教學方面有了和大的提高,已經完成了40小時的學習任務,按時提交了作業,網絡培訓收獲頗豐。此外,積極參與校本研修,在校本研修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分擔任務,思考并實踐課題遇到的新問題,我代表課題組作了中期小結報告,校本研修的初步成果已經成型,今后需要進一步的潤色與完善。
在本學期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學校的一些臨時活動會耽誤正常的教學秩序。高二年級學生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學習的學生不貪學、不好學、后面普通班的學生幾乎就不學,有時候上課連書本都找不到,部分學生根底非常差,連初中生掌握的根底知識都不知道。作業不能按時交,上課的時候騙假逃課。這給正常教學帶來的困惑。盡管學生的問題非常突出。但在后半期的復習中,我們歷史備課組實行“排雷式”復習法,強化單元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查漏補缺,以本為本穩固根底提升能力,爭取考個好成績。本學期,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很多,但我深知自己還有許多缺乏之處,如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不夠,對尖子生能力的培養稍嫌缺乏。在教育科研方面,沒有寫出什么好文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力爭改正缺乏,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業務素質,改進工作方法,為我們的學生和學校的開展再創佳績。
本次期中歷史考試目的是檢測開學以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為下階段教與學提供有效依據,從而有針對性地根據學情,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與學質量。
1、各班之間的發展還不夠平衡,各班的成績差距較大。
2、對重本生的培養措施和力度還不夠。
3、對普本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對其非智力因素挖掘得不夠,練習還不夠到位,沒有形成應有的能力,故這部分學生的成績還不夠理想。
4、老師有時講得過多、包得過多的教法還需進一步改進。
5、由于學生沒能自覺及時做好復習,練習鞏固,使學生知識消化不良,課本基礎知識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亂,沒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好適當的識記,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6、學生考試過程中審題作答存在隨意性,考試技巧有待提高等問題,導致知識無法得以有效運用,同時還存在書寫不工整答題不規范等問題。
1、繼續夯實基礎,反復練習,狠抓落實。
2、少講,多練,課前提問,課下抽查。
3、培養學生閱讀、概括、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4,考試作業的'批改,評講要及時,應注意審題技巧,答題規范性等問題的指導與訓練,對癥下藥,適當的訓練是鞏固和理解知識點的必備途徑。
5、加強學法指導:指導筆記。
6、對個別學生進行試卷的書寫與規范指導。
7、認真備課,研究教材,多聽課,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8、加強對重本和普本邊緣生的指導。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各學科中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成為現代教學的一個十分必要的教學手段。信息時代的到來,孕育著教學手段改革更新,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其直觀性、靈活性、實時性、立體化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然而,在我們為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教學工具的不斷更新的同時,卻往往忽視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運用的另一面。在歷史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在我們運用這一先進教學手段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歷史科的學科特點,從學生、學校、課文的實際出發,防止走向教學的誤區。一、注意主次分明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學生是否學好本學科的基礎,為此,我們在做課件時,必須顧及到這一點。有教師認為在課件中多些圖片、視頻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于是乎,竭盡所能搜索大量圖片和視頻資料,把課件做得“花枝招展”,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一個或幾個課件上。固然,必要的視頻和圖片、聲音,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過分強調這些則起到了畫蛇添足的負面效果,尤其是那些毫不相干的資料,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反而導致學生只顧新奇而分散注意力,導致教學中主次不分,喧賓奪主。要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決不是_課件的花俏所能帶來的,需要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正確引導,_教學內容內在的深刻性和啟發性以及問題的編排、情景的設計、學生參與活動等等。只有把課件中的情景畫面通過剎時的興奮轉化為思維的轉化,知識的升華時,才算的上是一個成功的課件和一節成功的課。二、注意創新課堂提高教學反饋信息,實現教學信息的互動是作好教學工作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翻新教學方法是取得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做好教學反饋則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運用科學的提問方式去反饋學生信息,也是提高教學軟件質量的關鍵。我們更需要把教學看成是與學生交流思想的一個過程,更應該看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門藝術,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yes”,或“no”。反觀現在在許多教學軟件中的存在的問題,不是沒有教學反饋的一言堂.就是教學反饋信息太死扳,千篇一律。如現在許多教學軟件設計的教學反饋一股是“答得不錯,你真聰明!”或“不對,你再加油想想”,而教師可能說:“嗯,他的回答某一部分有點意思,但在另一方面似乎還想得不全,能否再接著想下去?”他也許給出一些提示然后讓學生繼續想,還可能就學生的回答提出反問或者就學生的回答給一個反例。對學生正確的回答,除了及時給出恰如其分的表揚之外,還可能追問為什么?能否把這個結果加以引申?這些都是簡單的“yes”或“no”達不到的。對于課本中的重要知識我們可以通過學生閱讀書本之后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能力,也可以通過把重要知識點以問題方式寫出,由學生來完成方式來反饋效果。歷史教學決不是簡單的填鴨式教學,不斷創新課堂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制勝法寶,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方式吸引學生,通過各種游戲來達到在游戲中學會知識,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我在教學中同樣引用多媒體教學,但是在教學中就穿插了大量學生的互動活動,比如在講到曹操時,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曹操的故事,讓學生分組辯論對曹操的看法和評論。當我在講到唐太宗時,我會要求學生扮演唐太宗時一個小故事,讓學生在表演中去展示自己才能,通過多媒體展示對唐太宗了解情況的知識競賽等等。如何把歷史課上活,上好,明晰課本知識點,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是歷史課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三、注意教學技能更新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歷史教學提供了一個十分便捷的手段,然而,我們發現許多老師往往把計算機當成書本再現的替代品。把舊式的“照本宣科”再次重演。這種搬運工式的教學不考慮創設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情景,不考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注意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有些課件中,老師們把書本知識只是簡單地投影到屏幕上,計算機完全成了課本搬家的電子書,無非是把課本上的內容照原樣搬到計算機屏幕上,再讓學生把屏幕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在教學中也只是按照課件中的內容簡單讀一遍,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對于教學,這樣的軟件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僅費電還刺激學生的眼睛。學生原來不懂的看了軟件還是不懂,還不如看看教科書,問問老師??唇炭茣?,使用方便,還可圈可點,在上面作標注眉批。問老師,總可以和老師進行對話,不懂再問,直到問明白為止。因此,將多媒體計算機作為黑板、投影,甚至課本的替代品的做法,只會造成“現代化教育”的假象。對于這樣的教學,令學生十分反感,也是我們教師一大敗筆。曾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對于這樣的教學總是充滿了怨恨,將心比心,我相信我們的學生一樣對這樣的教學“恨之入骨”。所以更新教學技能,錘煉書本知識這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們需要把書本中沒有的故事、視頻、圖片搬上屏幕,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我們更需要把書本中的重點知識錘煉出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我們創設的情景中去感受所要學的知識,并能牢牢記在腦海中。變照本宣科為情景體驗、知識錘煉是歷史計算機輔助教學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期中考試又結束了,為了今后的教學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總結經驗教訓,下面就這次期中考試的情況作以簡單分析:
1.課時和內容所限,任務重,為了加快總復習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學完九年級上冊的內容,我沒給學生復習歷史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在課后復習。導致學生對于整節內容不能形成系統的認識,影響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掌握。
2.督促檢查的力度不夠。
3.歷史故事雖能調動學生興趣,但有時占用時間太長,課堂上應適度調整。
1.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
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虿恢匾?,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4.看書不細。未能聽進老師的忠言相告,一廂情愿地以為這兒不考,那兒不考,存在僥幸心理,結果遭受沉重一擊。
5.不會讀書。學生習慣了把一節教材從頭念到尾,而較少注意抓住歷史發展的脈搏,體味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領略歷史的博大與精深。
6.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奴隸性強,不肯下功夫,主動去背去記極性差,這是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xx學校xxx。
有反思,失敗才能夠成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為人前進的動力,好的環境才會為人的成長帶給營養。沒有反思,失敗會把人打倒,逆境會讓人沉淪,好的環境會讓人得過且過。因為有反思才會無論在什么狀況下都不丟失目標,才會進步。故針對本學期教學反思如下:
1、穿講歷史人物趣事。
歷史人物的遺聞趣事是絕大多數學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們極感興趣的東西。教師在課堂上適當穿講這些資料,便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掌握相應的歷史知識。比如:講《新文化運動》(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這節課的時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鴻銘,我向學生介紹了他那個著名的為中國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辯護的言論:中國男人好比茶壺,女人則好比茶杯,世上只有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的事兒,豈有一只茶杯配幾個茶壺的道理?學生聞此無不忍俊不禁。如此不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進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
2、用口訣法記憶歷史知識。
許多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又很難記牢。教師不妨編些生動的口訣以幫忙學生記憶,如此,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里準確掌握知識且經久不忘。我在講授《天津條約》(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資料時,介紹給學生2個記憶法?!短旖驐l約》資料能夠記憶為:公使進京喪顏面,增開十處新口岸。自航長江各口岸,破壞內河航運權。內地游歷宗教傳,巨額賠款樂開顏。十處通商口岸記憶法:天約增開十口岸,長江南鎮和九漢。沿海營煙再加汕,島上還有瓊臺淡。學生在會心的微笑中記牢了這一知識點。如此一個重要且難記的知識點就這樣迎刃而解了。另外,,中日《馬關條約》資料可編為一廠、二億、三島,四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3、采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透過多媒體教學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圖片、實物、漫畫、影片等等。不但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理解知識,也能使歷史可看、可摸、可感,從而變得生動搞笑,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用心性和課堂教學質量。
4、設置討論環節。
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往往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說法。這時候教師可適當組織學生就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討論,甚至能夠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這不但能構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比如在講《太平天國運動》(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太平天國運動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其結果會是怎樣呢?此問題一提出,便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幾分鐘后,許多學生自告奮勇講述自我的看法,有的說將建立一個由農民階級掌握的政權,有的說將建立一個工農聯合專政的政權,也有的說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最后我作總結:由于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革命勝利后的農民領袖將會蛻變為封建地主階級的代理人,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正如歷史上其他的農民起義領袖一樣。
我要感謝學生,是學生的測評激勵了我,鞭策了我,催我奮進,催我在教改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反思,正所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講好歷史課,難。因為學科特點決定了它內容的老套和知識點的瑣碎,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準確傳授知識、把握重難點的同時把歷史課這份粗糧精工細作成宮廷御宴。
講好歷史復習課,更難。首先,內容龐雜。不論是復習一章還是一冊書都需要歷史教師在眾多的史實中找出一條主線來統領所授知識,理清線索,便于學生記憶。其次,復習課是對所學知識的整理和歸納,相對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識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對學生學習及答題方法進行指導,這一項一般是比較乏味的。
鑒于以上思考,我對歷史教學及復習反思如下:
首先,增加歷史課的趣味性.對于一件歷史事件我們的教材交待得很簡單而且不是很連貫,在教授時我們要注意與時事相聯系。今天是歷史的延續,我們可以在今天找到歷史的影子,比如,香港問題,我們可以把它與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及后來的瓜分狂潮聯系起來;我們還可以把日本侵略臺灣、“大陸政策”與今天臺灣問題結合起來??傊?,我們可以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比較好的結合點,讓學生感到歷史離我們并不是很遙遠。
第三,進行比較。學生對近代史中頻繁的戰爭的分析能力不夠,不理解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條件,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戰爭這一類歷史事件放在一起,讓學生從中找到相同之處。比如,我在講授《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我把甲午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和美伊戰爭放在一起比較著學,使學生認識到一場戰爭的爆發它需要交戰雙方原因、國際環境、導火線等幾個方面的原因。通過比較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加強原有知識的記憶。
第四,能力提升與方法指導。學習歷史不應該停留在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上,更應該學會評價歷史事件,比如新文化運動,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隨意評價,然后指導學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評價可以分三步:(1)是什么;(2)積極作用;(3)消極作用。然后再讓學生對某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比如分析曹操,我們應該對學生強調:(1)不要受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2)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
另外,可以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業,比如:假設你是某位歷史人物,寫一篇日記。你應該注意把自己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注意史實、階級立場和邏輯關系。這樣不僅需要學生準確把握史實,而且鍛煉他們階級分析的能力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總之,歷史課的創新雖然很難,但是不是山窮水盡,只要我們細心留意并琢磨學生的思維就會發現前方柳暗花明。
本學期,根據教育局和學校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嚴于律己,踏實工作,向45分鐘要質量,使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并圓滿完成。
為了立足現在,放眼未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 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展示課,并能經常聽各位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基本做到了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上講臺,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上好每節課。
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的世界歷史知識。
二、認真備好每節課。
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擬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及內容進行精心的安排,認真編寫好師生共用的講學稿。
在每一課上課前,認真備齊相關的教學資料、地圖、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備而來”,課后及時對該課進行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升學考試時,題目靈活,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形式要有針對性。
為此,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設置能激發學生的思考點和興趣點的問題,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四、狠抓學風。
我所教的九年級學生比較喜愛歷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
但有為數不少的學生,沒有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還存在著抄襲作業現象,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
對此,我狠抓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的行為,頗見成效。
但是,由于后進生面較大,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有些同學是經常不及格。
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后再加以鼓勵,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么。
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
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世界歷史之風。
五、抓好課后輔導 。
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要求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復習,及時查缺補漏。
并與家長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里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督。
六、認真批改作業。
九年級的歷史作業包括課堂作業、《基礎訓練》。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常常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上網查閱實用性強的題目,力求每一次練習都達到目的。
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及時、認真批改,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給予合理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全力備戰中考,效果明顯。
在完成九年級新課教學的基礎上,對整個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全面復習。
第一步,扣住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復習了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歷史,復習了世界古代、近現代歷史以及湖南地方文化常識(歷史部分);第二步,結合《指導叢書》進行復習、訓練;第三步,結合訓練題目進行復習;第四步,再回歸到課本;最后,進行中考沖刺。
總之,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已經基本圓滿完成。
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夠完整,知識系統還存在真空的部分等。
今后,應注意揚長避短,努力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本學期,本人任教九年級1、2班,七年級1、2班共四個班的歷史課。
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老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組織和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保持經常聽本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
每節課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臺上,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遵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施教,讓學生掌握好歷史知識。
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循循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復習計劃,并能認真備好復習課。
基本能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學差生。
但由于本學期授課時間較長,復習內容較短,復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我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努力就會有效果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作出詳細的記錄。
認真寫好教案,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認真制作各種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二、強化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還要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
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
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取長補短。
并且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以便改進自己的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
布置作業做到少而精,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制約著教師的教學模式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面上。
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本學期,期末考試學生的三率情況良好。
存在的不足包括:
1,本人存在惰性,平時對學生的要求不嚴;
2,輔導不夠,應多深入課堂,給學生以指導和輔導。
這些都有待改進 。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進取性調動起來,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經過縱向聯系及橫向聯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所以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后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教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所以,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教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這種以教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教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此刻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理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志、書刊、網絡等,所以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明白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很多的歷史知識。他們明白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明白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本事極大的廣闊性,善于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應當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貼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經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貼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經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歷史教學圍繞三大任務展開,即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思想教育。長期以來,思想教育的重心是愛國主義教育。隨著改革開放的國策,我們提出了面向世界的改革開放教育。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又提出了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反思過去,我們發現以往的德育滲透于歷史課,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治傾向太強。
急風暴雨式的“運動化”教育,表面上似乎成效很大,一旦“教育運動”過去,一旦“傷熊”之類的事件沒有了,我們又高忱無憂了。拿愛國主義教育來說,幾十年的教育,結果卻發現出國的留學生――時代精英不知祖國歷史,不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大有人在。一部中華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斗爭史,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養分,但為考試而教歷史的強烈的功利色彩,愛國主義教育在某些課中成為點綴。另一方面,那就是教育的過于功利性價值取向,使愛國主義教育摻雜著狹隘的民族主義。
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必須將“教書”和“育人”密切結合,善善惡惡,用歷史的經驗昭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但這樣做,必須有個“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滲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則取決于教師自己的人格素質和道德涵養功夫。
為此,筆者給了學生一個課題《歷史不會忘記——懷念張學良》,要求學生通過網絡、報刊、書籍等各種渠道,收集史料,體現了獲取信息的開放性與多元性;通過對史料的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后將論證結果制成網頁、pownpoint等,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通過不斷的摸索、嘗試、努力,圍繞著將軍的東北易職、西安事變、囚禁生涯、興趣愛好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將軍的人格魅力。例學生在介紹將軍的東北易職后引用了將軍的一段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彼忉專骸拔覀優槭裁匆讕??實在是效法某先進國家的做法,某國起初也是軍閥操權,妨礙中央統治,國家因此極弱。其后,軍閥覺悟,奉還大權于中央,立志富國。我們今天也就是不想分中央的權力,舉政權還給中央,以謀真正統一?!敝簏c明東北易幟標志著中國的統一,結束了辛亥革命以來,北洋軍閥統治長達17年之久的政治混亂局面。又如提到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時,既列舉了事變前將軍的請纓抗戰書史料,又摘錄了事后1992年將軍接受記者采訪時的言論。1、“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已早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為個人盡一只前衍,為國家盡一份天職``````”選自《張學良的請纓抗敵書》2、關于發動西安事變的動機,張學良將軍說:“那時我不想與共產黨軍隊作戰“為什么中國人之間要流血呢?“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對方是誰,我愿意拋棄自己的權力和生命,進行抵制,這就是我的本性”。將軍說,他是反對內戰的?!爱敃r部隊(東北軍)內比較強烈的愿望是回家鄉“他們要同日本人打,不愿同共產黨作戰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戰”。最后學生提到時光如水,張學良是在三十六歲的英年被幽禁的,在經歷了漫長的半個多世紀的囹圄之災后,當年叱咤風云的少帥,而今已屆望九之年,那么對于當初的抉擇將軍是否后悔呢?學生又列舉了許多的史料:1、1980年10月10日,張學良登上金門島,極目盡情地眺望祖國大陸。這是張學良到臺灣后,第一次眼見大陸土地。張學良參觀金門后,在寫給親友的信中,引用了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晚年在臺灣所寫的思鄉詩﹕“葬我于高山之巔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巔,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2.張學良恢復自由時年已九旬了,但仍關心國家統一,經常在各種場合談自己對國家統一的原則看法。譬如,1990年6月4日,他對去美國探望他的老部下呂正操將軍說﹕“我看,大陸和臺灣將來統一是必然的,兩岸不能這樣長期下去,臺灣和大陸總有一天會統一,這只是時間問題?!边€表示﹕“我是個愛國狂,如果有來生,我還是要做張學良?!?991年9月18日,他對臺灣記者鄭重地表示﹕“我主張國家統一富強?!庇秩?,1991年12月15日,他對香港記者說﹕“我從來都是主張中國統一的,我非常反對中國分裂?!?992年9月10日,他對內地記者說﹕“我看時機到了就一定會統一。國家當然會統一。歷史上我是從來都贊成統一的一個人?!绷硗?,學生為了生動、立體的介紹將軍,還收集了將軍各個時期的照片,以及將軍一生最鐘愛的中國蘭圖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將軍的風采,總之,通過這一自主探索研究的過程,學生利用史料對將軍形成了一個全面、立體的認識,更加敬佩將軍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實施成效將史料引進課堂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網絡教學更具有如下一些特色:首先,由于上課形式生動活潑,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通過自主搜尋史料,探索、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增強了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開始感受和體驗到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規范,并且感悟到應該如何發掘自己的學習潛力,樹立了較強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思維始終處于活動狀態,不斷地引起理解、認知、發現和表現的欲望,真正實現了課堂重心的轉移,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到主動地探究、建構知識。其次,學生開始體會到如何根據需要去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如網絡搜索、軟件操作等為學習目的服務,對自己所不熟悉的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自己探索或互相交流去領會和掌握,并真正成為改進自己學習方式的有力工具??傊?,通過這一實踐,串聯了中國近代史中的若干重大事件,如東北易幟、西安事變等,把史料引進課堂,讓學生全面,真實的了解歷史,培養他們求真的史學意識,訓練他們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為拓展學生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必要舉措。通過這一舉措,首先可以延伸擴展課本知識,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從而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其次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掌握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刻程度,營造出一個綜合性,立體化的視野,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客觀事物進行探索和求導。學習形式的變化,并沒有削弱學科學習的要求,而是深化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隨著我校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新模式、新教材??一切都是新的,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但可惜的是在我休息的這一段時間里正是我校課改進行的風起雨涌之時,讓我錯過了歷經課改的最好的一段歷練時期,但通過這一學期的工作也讓我對我校的課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識,并盡可能在教學中進行實踐,現就我這學期的課改經驗作如下總結:
一、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對感興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興趣的就表現出心不在焉。顯而易見,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學,就很難培養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努力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就結合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將激發興趣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激發興趣活躍課堂,新課改主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個性,開發潛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心理學觀點看,興趣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因為興趣總在鼓舞著你向未知世界挑戰?!笔聦嵰沧C明,當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后,將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索。興趣是成才的起點和求知的動力。而初中學生學生,活潑好動,愛問問題,有些幼稚,又很可愛,因此,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我認為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在一個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知識,完成歷史學習,改變他們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保持歷史課的生動性能大大激發學生興趣。
1、很多學生認為歷史課很枯燥,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們無形中覺得很累,不愿意開動腦筋,這時,生動通俗的語言就顯得極為重要。
2、初中生在思維特點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于感性認識階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直觀教學。如學生表演歷史劇,再現歷史,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使枯燥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便于理解。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3、初中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根據初中生表現欲望強烈的特點,設計有趣味性的課堂作業。采用分組或個人搶答等多種形式,最后對優勝的小組或個人進行表揚,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尊重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的保障。
現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別人對他們的感受。當他們感受到1。
你的尊重時,他們也能自覺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響,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即使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是平心靜氣地指導他們重新認識和更正錯誤。這樣,從上第一節歷史課起,就要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合作關系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建立起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進行一場成功的辯論賽,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首先準備大量的必備材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關資料的收集,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為了證明一個論點,必須運用古今中外的例子進行論證;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必須翻閱大量書籍,學生由此增長了見識,強化了記憶,拓寬了知識面。
(二)突出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辯論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辯論要出采,往往還需要創造性思維去搜集、占用新材料、采用新途徑和新方法、發現新問題和新視角,表達方式上運用新策略和新詞匯,從而使立論有新意、論辯有新招并注重在辯論中創新。優秀的辯詞可以為我們的課堂提供寶貴的學習和借鑒。學生在短兵相接的辯論中,表現出機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維、沉著的應變態度和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大大超出我的想象,這點也是我在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之后,頗感欣慰的。此外,還有助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的增長。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25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