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編寫六年級教案的重要原則。接下來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成功教案,供大家學習和借鑒。
教學內容:
例5體現了找規律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這里的規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幾個點為端點,可以連多少條線段。這種以幾何形態顯現的問題,便于學生動手操作,通過畫圖,由簡到繁,發現規律。解決這類問題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簡單的情況入手,找出規律,以簡馭繁。這也是數學問題解決比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選送節目為題材,討論怎樣分兩步找出組合數,再求選送方案的總數。這里滲透了作為排列組合基礎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邏輯推理問題,借助列表,則比較容易逐步縮小范圍,找到答案。這里滲透了邏輯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探索,使學生掌握數線段的方法。
2.滲透化難為易的數學思想方法,能運用一定規律解決較復雜的數學問題。
3.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探索規律的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找到數線段的方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指導:
2.探究例6時,可以直接給出題目,由學生自己嘗試,也可以將例題分解,讓學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時,必須先讓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游戲設疑,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課前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吧,請你們拿出紙和筆在紙上任意點上8個點,并將它們每兩點連成一條線,再數一數,看看連成了多少條線段。(課件出現下圖,之后學生操作)。
2.師:同學們,有結果了嗎?(學生表示:太亂了,都數昏了)大家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用數學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新知學習。
二、逐層探究,發現規律。
1.從簡到繁,動態演示,經歷連線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圖案,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表述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準備:
方格紙板、花瓣卡片、彩筆、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出示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師:你覺得這些圖案漂亮嗎?
生:非常漂亮。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圖案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生:不知道。
生:我們學過的圖形變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方法設計圖案,有沒有信心挑戰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出示方格紙板和一個花瓣a卡片。
師:我這里有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個花瓣?
生小組內討論,自己動手擺一擺,匯報反饋。
生1:我在花瓣的右邊畫一條對稱軸,做它的軸對稱圖形b,然后在它們的下面在作一條對稱軸,作ab的軸對稱圖形cd。就得到花瓣的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他說的好不好?好的話掌聲鼓勵。(生鼓掌)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生2:我是這樣做的:以點o為中心,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度,這樣旋轉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的想發很巧妙啊,誰還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個對稱軸,作花瓣的軸對稱圖形,然后整體旋轉180度。(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真棒!同學們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聰明的小腦瓜看看怎么用這個圖案得到下一個圖案呢?(出示教材第37頁圖2)。
小組內討論交流,匯報反饋。
生1:我把圖a向右平移3格,在把圖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樣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兩個花瓣分為一組,一共有兩組,把他們分別左右平移兩下就可以完成了。
師: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畫一個圓,然后在一方格的四個角為圓心,以正方形邊長的一半為半徑分別話四個半圓就行了。
師:你的想法非常獨到,可以脫離基本圖形作圖了。
下面我還有個題目想讓你幫幫忙呢。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移動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一題。
生獨立答題,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并演示給大家看。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圖案,我覺得數學很神奇。
生:我學會了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設計圖案。
用我們學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幅圖案,下節課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展示。
板書設計:
圖案設計。
對稱旋轉平移。
一板書設計:
二教后反思: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是多少?(列式:×3=)。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么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個人修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學難點:
發現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0.5:0.25和0.2:0.4。
0.5:0.2和5:2。
1/2:1/3和6:4。
0.2:0.8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板書。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2.4:1.6=60:40。
內項:1.66o。
外項:2.440。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讓學生再寫出幾個比例。
如:2.4:1.6=60:40。
外內內外。
項項項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律。
(2)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3)匯報你的發現,全班交流。(師作適當的補充)。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舉例說明,檢驗發現。
0.6:0.5=1.2:1。
兩個外項的積是0.61=0.6。
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
如:2.4/1.6=60/40。
3.440=1.660。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學生歸納。
在比例里,兩外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4.填一填。
(1)1/2:1/5=1/4:1/10。
()()=()()。
(2)0.8:1.2=4:6。
()()=()()。
(3)45=210。
4:()=():()。
5.做一做。
完成課本中的做一做。
6.課堂小結。
(1)說一說比例的基本性質。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引導學生總結說出兩種方法,重點讓學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到此,學生要學會用兩種方法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1.比值是否相等;2.內項之積是否等于內項之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4~6題。
補充習題。
一題多變化,動腦解決它。
(1)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是18,
其中一個外項是2,另一個外項是。
(2)如果5a=3b,那么,=,
(3)au8=9ub,那么,ab=()。
教學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稱通過學生自學,老師提問,完成的較好。讓學生通過計算內項之積和外項之積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然后大量的練習鞏固新知。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都比0小,而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為“負數”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扇绻钊脬@研教材,其實會發現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軸上表示數要求的拓展。
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和分數。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為這樣便于對比發現兩個數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能力,為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的數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著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軸什么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2―1;2+1;―4―(―2);3―(―2)等于幾,這樣的設計對于學生初中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是極為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和負數、0和負數、負數和負數)。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為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了三種不同類型,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類型,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哪種比較方法,最終都可回歸到“數軸上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小?!奔词褂袑W生在比較―8和―6大小時是用“86,所以―8。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2.能看懂扇形統計圖,并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
看懂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并能從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
課前統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說說同學們正在干什么?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么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人數。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采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并進行校對。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
人數。
128569。
百分比。
30%20%12.5%15%22.5%。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得到數量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計算出百分比并補充表格,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比不僅可以表示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少,還可以體現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與全班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加深百分比與絕對人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并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
(1)看圖說說,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系: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說說這樣的統計圖有什么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制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說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g的關系,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安靜悠遠$的意境!體會。
談這首詩所表現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誦時!教師可借助相關的圖片展示!將樂%詩和畫結合!引起學生的聯想!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其中的意境"$%自選一首與古琴曲關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詩!進行配樂詩朗誦!體會古代文人的氣質與情感"。
聆聽"歌曲!但愿人長久"教學基本要求。
音困難的問題!并能起到保護嗓音的作用"演唱"歌曲!花非花"教學基本要求。
輕柔%優美的聲音來演。
山月(片段!先請學生聽出漁舟唱晚(演奏的樂器音色!再播放。
*!+學習雙吐音%三吐音的吹奏方法"可按教科書的學習提示進行。
一些基本的練習!雙吐。
低聲部的雙吐和三吐!尤其是連續六個雙吐音!要吹得清楚%有彈性-注意最后一句。
#$中三個雙吐音之間出現的三吐音!舌尖與舌根的移動要快"待吹。
奏熟練后!再逐步回原速!把歌曲的情緒吹出來"編創與活動。
歌曲有不少!如春曉(詠鵝(靜夜思(等!可作為教學的導入和學生一起重溫!唱一唱!
邊唱電影插曲滄海一聲笑(旋律!一邊在七根橡皮筋上模擬古琴的演奏"*+還可選擇一些簡單的學生熟悉的歌曲為練習小曲!如&歌曲我和你(等"。
出琴歌的特色!又比較貼切。
行!表達了詞者以超然達觀的心態面對不得意的現實-第三%四句。
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似。
句的句未基本以#$為結束音!營造了#月圓之時人孤單$的情景!有著對。
沙落雁(陽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醉漁唱晚("&%古琴譜。
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法"我國現存唯一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
0/0個"因此學琴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和記憶指法"#%琴"歌。
作品很多!其中不乏優秀者!如秋風詞(關山月(鳳求凰(極樂吟(陽關三疊(蘇。
武思君(漁歌(古怨(和胡笳十八拍(等"%音樂典故&高山流水覓知音。
天流水(能找到宇宙中的新#知音$//$%作者介紹。
音樂%清唱劇等各種體裁樣式的音樂作品共.首"主要作品有&管。
弦樂序曲懷舊(!管弦樂。
都市風光幻想曲(!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九一八(熱。
繼五年級#歡樂的村寨$的主題!感受具有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風格特點的音樂之后!本課。
趣和鮮明的彝族風格特點"歌曲以#45%67%859$三個音為主要音!
加上跳動明快的節奏以及。
音樂要素的聽辨能力和表現音樂的能力"教學目標。
一%能感受樂曲阿細跳月(和火把節(片段熱烈歡快的情緒!在聆聽中知道云南少數。
聆聽"民樂合奏!阿細跳月"教學基本要求!%導入方式&*!+可從復習聆聽快樂的羅嗦(或演唱趕圩歸來啊哩哩(入手!請學生回顧彝族的民族風俗風情!然后進入樂曲主題的聆聽"。
示-還可結合本課的#活頁習題$!引導學生從音色%速度%力度和。
聽出輕快%靈巧的中間。
奏!想象音樂表現的場景!然后再哼唱或吹奏主題!熟悉旋律-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打擊樂。
器!如三角鐵!在樂段的長音處上奏一奏"$%完整聆聽樂曲!表現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可啟發學生邊聽邊用樂器伴奏%身體律動和哼唱主題等形式來表現"!&演唱"歌曲!轉圓圈"教學基本要求!%導入方式&*!+可從復習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導入歌曲的學習"*&+也可從本課的發聲練習入手!把學生帶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幫助讀節拍的辦法!先。
些活動!如采用師生對唱或者男女生對唱的形式進行學唱!增加學生學習的情趣!感受歌曲的樂趣"。
以嘗試用輪唱的形式!把歌曲推向高潮"知識與技能教學基本要求!%發聲練習。
這是一首簡單的三聲部練聲曲!旋律逐漸下行!音量逐漸減弱!表現的意境與歌詞緊密結。
合"練習時要注意做到三個聲部之間的均衡與協調"第一聲部最后。
圍繞本課歌曲轉圓圈(主要音設計的編創練習!教師可先與學生一起回顧學過的類似歌。
關彝族民俗風情的相關資料!然后再在課堂上交流%分享-或者請。
有舞蹈特長的學生在課前學習。
個音即興唱前三拍!如#$!全班同學則唱后兩拍#$"。
活動目的&在活動中加深學生對民族樂器的認識"活動準備&。
畫出自己想象的樂器關于樂器)))*""+板胡阮揚琴畫出它的演奏動作。
用文字形容它的音色我要提出的問題""活動開始&!%播放音樂片段!學生發揮想象!在表格中畫出自己想象的樂器形狀"&%教師出示樂器的圖片或實物!學生對照自己所畫的形狀!加深認識這些樂器"#%再次聆聽音樂片段!學生根據樂器的音色為樂器分類!師生交流后歸納小結"%觀看樂器演奏的視頻!認識樂器"以揚琴為例!觀看演奏視頻后!請學生畫出它的演奏動作并用文字表述它的聲音"。
火把節(片段選自由王西麟的云南音詩(第四樂章"云南音詩(創作于!.-#年!時。
地區彝族人的自稱"不少撒尼民歌中以#45$%#67$%#859$三音為重要組成音!獨具特色"這首歌曲的旋律就是以這三個音為基礎構成的!#9$音偶爾%短暫的出現只是起經過音的作用"#45$%#67$%#859$三個音互相連接組合形成連續的跳進!使音調具有活潑%跳動的特點!加上明快的節奏!音樂顯得分外的生動%活躍!富有舞蹈韻律感"。
民族樂器中的拉弦樂器!主要是指弓弦摩擦發音的樂器!這類樂器音色柔和!擅長演奏歌。
現力!并廣泛使用在獨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二"胡。
中胡!是中音二胡的簡稱!是在二胡的基礎上創制的中音拉奏樂器"形狀比二胡大些!張。
于左手按音的指距較寬!因此演奏起來不如二胡靈活"可獨奏或參加重奏"。
又叫#柳葉琴$!是民族樂隊中重要的高音彈撥樂器"原來流行于蘇北魯南一帶!外形如。
曲目草原放牧(選自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阮。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已知周長求面積的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一個蒙古包圖片。
教學過程:
1、師生討論引出蒙古包,教師貼出圖片讓學生觀察。提出:你能想到哪些和數學有關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發表不同問題的機會。
師:同學們,在草原上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房子,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生:蒙古包。
師:對,蒙古包???,老師帶來了一張蒙古包的圖片。
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觀察這個蒙古包,你都想到了哪些和數學有關的問題?
2、提出:要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怎么辦?師生討論,得出:測量直徑不好測,可以測量出周長,再計算占地面積。教師給出周長數據。
師:如果要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怎么辦?
生:測量出蒙古包的直徑,就能計算出它的占地面積。
生:不好測量。
生:測量出周長。
師:對,周長容易測。草原上的人們也想到了這個辦法,他們測量出蒙古包的周長是18.84米。
板書:周長18.84米。
1、提出:已知周長,怎樣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積?學生討論,理清思路后,自主計算。
師:現在知道了蒙古包的周長,怎樣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積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師:誰來說說已知圓的周長是多少,怎樣求圓的面積?
生:先利用圓的周長公式求出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出面積。
學生說不完整,教師參與交流。
師:解題思路大家都清楚了,請同學們在本上算一算這個蒙古包的占地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
生:我先計算出蒙古包的半徑,列式2×3.14×r=25.12求出r=4,再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3.14×42=50.24(平方米)。
學生說的同時,教師板書:
蒙古包的半徑:
2×3.14×r=25.12。
r=25.12÷6.28。
r=4。
蒙古包的占地面積:
3.14×42=50.24(平方米)。
如果出現先算出直徑再求面積的方法,教師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提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直接求出半徑,計算比較方便。
1、“練一練”第1、2題,蒙古包占地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并解答。
師:我們解決了蒙古包的占地問題,下面,請看練一練第1題,自己讀題,并解答。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個別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做法,這個蓄水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生:我先求出這個蓄水池的半徑3.14×2×r=31.4求出r=5,再計算蓄水池的占地面積:3.14×52=78.5(平方米)。
師:看第2題,求花池的面積。自己解答。
交流時,請學習稍差的學生回答。
答案:3.14×2×r=18.84。
r=3。
3.14×32=28.26(平方米)。
2、練一練第3題,提示學生思考木桶鐵箍長是底面的什么,再計算。師:請同學們讀第3題,想一想,這個木桶鐵箍的長是這個木桶底面的什么?再解答。.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答案:。
3.14×2×r=100.5。
r=16。
3.14×162=803.84(平方厘米)。
生:就是把樹鋸斷后的圓面。
師:樹木的周長相當于這個橫截面的什么?
生:周長。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課下解決??梢詭讉€人一起測量,也可以自己完成測量,然后計算出那棵樹的橫截面面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數學問題,可以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只要你多觀察,多動腦,就一定會越來越聰明。下面看問題討論中的問題。自己讀一讀。
學生讀題。
學生可能出現不同意見,都不做評價。
1、讓學生閱讀“問題討論”的內容,啟發學生按照聰聰的思路進行小組討論和試算。
師:怎么研究這個問題呢,聰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假設鐵絲的長度。比如,鐵絲長1米,2米或3米,4米等,實際算一算,再看看結果是什么。好,現在同學們小組合作,按聰聰的辦法算一算。
學生合作研究,教師參與指導。
學生可能出現不同的假設。如:(1)假設鐵絲長1米。
正方形的邊長:1÷4=0.25=25(厘米)。
正方形面積:25×25=625(平方厘米)。
圓半徑:100÷2÷3.14≈16(厘米)。
圓面積:3.14×162≈803(平方厘米)。
結論:圓的面積大。
(2)假設鐵絲長2米。
正方形的邊長:2÷4=0.5=50(厘米)。
正方形面積:50×50=2500(平方厘米)。
圓半徑:200÷2÷3.14≈32(厘米)。
圓面積:3.14×322≈3215(平方厘米)。
結論:圓的面積大。
(3)假設鐵絲長4米。
正方形的邊長:4÷4=1(米)。
正方形面積:1×1=1(平方米)。
圓半徑:4÷2÷3.14≈0.64(米)。
圓面積:3.14×0.642≈1.29(平方米)。
結論:圓的面積大。
3、提出:長方形和圓周長相等時,哪一個圖形面積大?師生討論,使學生了解,圓的面積大。
師:我們以前研究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相等時,正方形的面積大,今天我們又知道了正方形和圓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大,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長方形和圓的周長相等時,哪一個圖形的面積大?說出判斷理由。
生:肯定圓的面積大。假設長方形、正方形、圓周長都相等。圓面積大于正方形,正方形面積大于長方形,那圓肯定大于長方形。學生說不完整,教師說明。
整理與復習學到的知識,試一試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知識的整理和歸類。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以前學過的'知識和計算方法。
2、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
導學策略。
練習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
導學流程設計:
教師預設。
學生活動。
一.引入。
1.問:以前幾個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指名回答。
2.師生一起歸納、整理幾個單元所學內容。
3.揭示課題。
4.請學生把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并寫下來。
5.與同學進行交流。
二.展開(要多設計一些學生生活實際的題目,讓題目靠近學生生活。)。
1.根據學到的知識,請學生提問題。
2.學生自己嘗試解決。
3.與同學進行交流。
注意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三.綜合應用。
投影出示p66練一練第1題。
先4人小組中討論,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特別要說清思考過程,最后,教師講解。
三.總結。
四.作業。
學生指名回答。以前幾個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把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并寫下來。
與同學進行交流。
根據學到的知識,請學生提問題。
學生自己嘗試解決。
與同學進行交流。
先4人小組中討論,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特別要說清思考過程。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很好。
教學心得體會: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學生更喜歡。
1.能夠通過生活實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諧相處會給雙方帶來樂趣,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異。
2.學會理解、欣賞異性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特征,面對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夠從性別差異的角度認識、化解矛盾,學習與異性和諧相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二、導入教學。
同學們,我們男生和女生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學習和生活,朝夕相處,有著無數的歡樂,可是有時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煩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共性和差異。(板書課題)。
三、教學活動。
活動一:小測驗。
1.參照教材表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對比著填寫男生和女生在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和行為舉止方面有哪些不同。(學生自主填表)。
2.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小結:男女生無論是外在表現,還是內在性格方面,既有差異,又有很多共性。
活動二:各抒己見。
(學生自主交流)。
2.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將人們對異性的不同要求和態度進行歸納總結,選擇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其是否合理。
活動三:男女生擂臺賽。
1.全班學生組成一個男生隊和一個女生隊,舉行一次擂臺賽。內容包括:看誰手最巧、誰的力量最大、誰的歌聲最動聽、誰的舞姿最優美等。
2.結合以往班里和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夸夸班里的“功臣”,找找男生和女生在這些活動中的功勞。
3.學生自主講一講男女生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4.引導學生開展“我來夸夸你”的活動。(要求每生至少要夸兩名異性同學)。
活動四:“悄悄話”信箱。
1.在班級內設置“悄悄話”信箱,讓學生把與異性同學交往過程中遇到的煩惱、當時的心情、煩惱的原因寫在一張紙條上,并注意不要寫明自己或他人的真實姓名,然后把紙條放進信箱。
2.讓學生任意抽出一張紙條在全班閱讀。
3.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這些煩惱的看法,共同分析造成煩惱的原因是什么。
活動五:原來可以不煩惱。
1.引導學生閱讀p7案例,分小組在全班把這兩個情境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來。
2.根據第一個情境提示的問題,想一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與異性同學溝通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3.繼續引導學生根據第二個情境提示的問題,想一想與異性同學開玩笑的時候就該注意哪些問題。
活動六:好男孩好女孩形象設計大賽。
1.自由閱讀課本p8的內容,就課文提出的情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過渡: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好男孩或好女孩?
3.每個小組可組織學生討論,在深入討論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一個好男孩和好女孩的形象設計,并在班內交流匯報。(也可以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特點,自行設計一個更富有個性的男孩或女孩的形象)。
4.老師可結合本班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表現自己在儀表、語言、行為等多個方面的良好形象,鼓勵學生都成為具有良好形象的人。
四、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語言來贊美班里的異性同學。
2.設計一個充滿個性的男孩或女孩形象。
教科書第55頁例2,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十五第4~7題。
1.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合理、靈活地解決3個數連比的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2.經歷解決三個數連比的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4.在配置混泥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5.在按比例分配的過程中,感受分配方案的簡潔美、理性美。
6.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把兩個數比的問題的解題方法推廣到三個數連比的問題。
難點:理解三個數連比的問題的解題方法。
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導入新課
1.填空。(多媒體出示題目)
(1)小明家養了35只雞,公雞和母雞只數比是3∶4,公雞( )只,母雞( )只。
(2)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與其他國家擁有丹頂鶴只數的比是1∶3,20xx年全世界大約有20xx只丹頂鶴,我國有( )只。其他國家有( )只。
學生回答反饋,說說怎樣思考,集體評價。
2.引入談話: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決?生舉例。(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反饋.
交流后,老師及時做出評價)
在建筑業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獨立思考再交流方法和結果,集體評價。
舉例,分組討論、反饋、交流。
1.課件出示例2:從題中你獲取了什么信息?(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
2.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別?怎樣解答?
生1:前面所做的題都是兩個量的比,這道題是三個量的比。
生2:可以仿照上節所學的按比例分配方法去解。
3.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
4.展示學生解法,說出解題思路。
方法1:220÷(2+3+6)=20(噸)
需要水泥的噸數:20×2=40(噸)需要沙子的噸數:20×3=60(噸)需要石子的噸數:20×6=120(噸)
答:需要水泥40噸,需要沙子60噸,需要石子120噸。
方法2:總份數:2+3+6=11
需要水泥的噸數:220x2/11=40(噸)
需要沙子的噸數:220x3/11=60(噸)
需要石子的噸數:220×6/11=120(噸)
方法3:根據已有知識,用方程解。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噸,再分別求出沙子、石子、水泥應需的噸數。
解:設每份是x噸.
2x+3x+6x=220
11x=220
x=20
需要水泥的噸數:20×2=40(噸)需要沙子的噸數:20× 3=60(噸),需要石子的噸數:20×6=120(噸)
5.議一議: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解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要先求出總份數,求出每一份的量,再求出各部分的量;或者求出總份數后再看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最后求各部分量;或者設每1份的量為未知數,列方程來解答。
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
討論交流異同。
嘗試解答,再展示交流解題思路。
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小結解決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
在配置混泥土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創造。
在按比例分配的過程中,感受分配方案的簡潔美、理性美。
1.課堂活動第2題。
根據給出的這三種蛋的連比,組織學生討論后嘗試獨立解題,交流解題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么區別?
引導學生得出,這個問題中雖然沒有給出沙子、石子、水泥的連比,但已給出了一個配料方法,根據給出的數值,可以求出這三種料的連比。
學生討論后嘗試獨立解題。完成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再次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得出:先求出現場測量的三種配料的比3:2:5,然后與要求的配料的比比較,得出:這堆混凝土不符合要求。
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學生討論找到方法。
獨立解題,再交流解題方法。
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經歷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想一想,今天學習的知識與昨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談收獲。
練習十五第4―7題。
獨立完成。
1、進一步認識“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比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數”或“比一個。
數減少百分之幾的數”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
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
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導入。
1、我國有一個非常的科學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嗎?(如果有學生知道,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2、他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因為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產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數的應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數問題。
2、線段圖。
教師提出要求: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年和年之間的數量關系嗎?
※學生獨立畫圖。
※展示學生的成果。
※教師評價。
25%=1/4。
20公頃。
2000年。
25%。
2001年。
3、學生自主解答問題。
4、班內交流。
辦法一:20×25%=5(公頃)。
20+5=25(公頃)。
辦法二:1+25%=125%。
20×125%=25(公頃)。
三、試一試。
1、生活中的折扣。
游樂場的套票原來每套30元,六一期間八折優惠,購買一套這樣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價。
※八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80%。
3、學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辦法一:30×80%=24(元)。
辦法二:30×(1-80%)。
=30×20%。
=6(元)。
四、練一練。
1、教科書p26練一練第1題。
2、教科書p26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p26練一練第3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從教材提供的情境開始討論,從介紹“雜交水稻之你”袁隆平的事跡,引出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某地2000年與2001年雜交水稻種植的情況介紹,引出“比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數”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中通過類比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己通過各種方法自主解答。重點放在方法交流之中。
引導學生分析,要求購買能省多少元,先求什么。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解題思路。
【教學反思】。
本課重在學生利用已有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引導上。效果較好,而且學生能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數學信息,集思義益,博采眾長,不僅從中學到了許多解題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如何交流。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么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人數。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采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并進行校對。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
人數。
128569。
百分比。
30%20%12.5%15%22.5%。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得到數量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計算出百分比并補充表格,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比不僅可以表示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少,還可以體現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與全班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加深百分比與絕對人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并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
(1)看圖說說,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系: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說說這樣的統計圖有什么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制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說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g的關系,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能借助數軸初步理解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負數的意義和數軸的意義及畫法。
教學指導。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負數的出現,是生活中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教學時,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素材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出現負數的必要性,并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在引入負數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實際例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并通過大量的事例加深對負數的認識,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
對負數的教學要把握好要求,作為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過渡,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這里不出現正負數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什么樣的數是正數,什么樣的數是負數,只要求學生能辨認正負數。關于數軸的認識,這里還沒有出現嚴格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性的定義,只是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線上表示正數和0的經驗,遷移類推到負數,能在數軸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所對應的點。
3。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創設了開放性的思維空間,在解決問題時應著眼于讓學生自主地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題思路。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答案,對于學生有道理的闡述,教師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課時安排。
共分3課時。
教學內容。
負數的初步認識。
(1)(教材第2頁例1)。
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難點體會負數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有條件的可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現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1)新課講授教學教材第2頁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3℃表示零下3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3℃表示零上3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3℃,讀作三攝氏度。
(3)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剛剛同學回答得很對,讀法也很正確。
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6)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7)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1題。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溫度低。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分數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不僅分數除法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應用題也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咎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對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較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例1只涉一個數量,要求一個數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數量的一部分,屬于部分與整體的問題。在這里用線段圖幫助學生題意,明確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從而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
學生對單位1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已經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本課讓學生分清把誰看作單位1。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學生在畫線段圖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要適時指導。
1、經歷對實際問題的探究的過程,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
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
正確地確定單位1
教學過程備注
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占其中的2份。)
教師然后讓學生試著畫一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全班與教師一起畫線段圖,借助于線段圖理解題意,要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為:2500=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鞏固練習。
1、教師出示做一做。
這是一道關于兩個量之間的,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答時,教師也先讓學生畫線段圖分析。
然后再獨立解答。
2、完成練習四中的部分練習。
課堂小結。
板書:
教科書第2頁的例3、例4,做一做中的習題和練習一的第6~11題。
使學生掌握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
理解用整十數乘的算理。
用十位上的乘后,在得數的末尾填一個0。
例3、例4的教學掛圖。
一、復習。
口算下面各題:
1352732304。
1541621405。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135、2304、1404的口算過程。
二、新課。
1.教學例3。
教師出示例3的乒乓球掛圖,如下:
用紙蓋住最右邊的一袋,提問:
這里有幾袋乒乓球?每袋幾個?要求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59=45。
接著露出蓋住的那袋乒乓球,提問:
剛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個。再增加1袋,是幾袋?一共有多少個乒乓球?怎樣列式計算?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10=50。
誰能說一說510=50是怎么想的?(因為9個5是45,45+5=50,也就是10個5就是50。)多指幾名學生說說。
2.做做一做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口算,指名回答口算結果和口算過程,教師板書出算式和得數。然后提問:
這些題的得數和被乘數有什么關系?使學生通過觀察得出:一個數乘以10,可以在這個數的后面直接添一個0。
3.做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把得數寫在書上。集體訂正。
4.教學例4。
教師出示例4的.皮球圖。如下:
提問:
這里有20盒皮球,每盒有6個。求一共有多少個皮球,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20。
620怎樣口算呢?
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推想620的口算過程: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每2盒是一摞,20盒是幾棵?讓學生數一數回答。
求20盒皮球的個數,也就是求幾橡皮球的個數?
要求10摞皮球的個數,可以先求幾橡皮球的個數?
一摞皮球有多少個?怎樣想的?
幾乘以幾?學生回答后,教師在620的右下方用紅粉筆板書:62=12。
一摞是12個,10摞是幾個12?是多少?
幾乘以幾?學生回答后,教師在62=12的下面用紅粉筆板書:1210=120。
算出10摞皮球的個數,就是20盒皮球的個數,也就是620等于多少?學生回答后,教師在620后面板書:=120。
最后,教師概括出620的口算過程:620可以先求62=12,再用1210,等于120。
5.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題。
讓學生先做,做完后,指名說一說各題的得數和口算過程。然后提問;
這幾道題和例4的被乘數都是幾位數?乘數都是什么數?
一位數乘以整十數在口算時,分了幾步?
最后,讓學生用這個規律把這道題再口算一遍。
6.做例4下面做一做的第2題。
三、練習。
做練習一的第6~11題。
1.第6、7題,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指名說得數,每道題抽幾個小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2.第8題先讓學生填出左邊一題方框中的得數,再讓學生填出右邊一題方框中的得數,然后集體訂正。
3.第9題,讓學生先自己做,做完后說一說各是怎樣列式計算的,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4.第10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在練習本上解答。訂正時,說一說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5.第11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教師把學生的不同算法板書出來:205=100520=100。提問:
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205是一排一排地算的,一排有20格,5排有205格;520是一行一行地算的,一行有5格,20行有520格。)。
205是怎樣口算的?520是怎樣口算的?通過分析使學生體會到:無論是205還是520都是把2和5相乘得10,再在后面添寫一個0,得100。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回顧和整理“數的認識”的過程。
2、能對學過的數進行較系統的整理,進一步掌握數的知識,發展數感。
3、積極參加自主整理的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課前預習:
小組合作,交流整理:
回顧以前學過那些數,各舉五例。分析不同類數之間有何關系。
教學過程:
一、結合實例,引導學生回憶數的認識
1、回顧數的意義。
師:你學過那些數?
(生回答)
師出示卡片,生齊讀。師:舉例說明這些數可表示什么?
(生回答)
2、數的分類。
完成問題(1)。
師:把上面的數填到合適的位置
(生回答)
師:每種類型的數,除了上面幾種類型,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嗎?
(生回答)
3、數的互化
呈現表格,完成數的互化,交流做法。
4、數的大小比較。
學生自主完成。
5、適時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復習到數的哪些知識?
(生回答)
二、整理回顧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
1、引出問題。
(生回答)
以上問題,我們運用了哪些數學知識呢?(倍數和因數)
明確:我們一起回顧和整理倍數和因數。
2、小組合作,梳理知識。
師:以小組為單位,將學過的“倍數和因數”知識整理下來。同學們認真討論,由組長記錄,一會兒我們要比一比,看一看哪一個小組整理的`更加完整、科學合理。全班交流。
整理完善知識結構。
師:在這一部分中我們為什么先學因數和倍數?
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
師:倍數和因數是基礎,他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今天整理出來的倍數和因數脈絡圖使這部分知識更加條理化和系統化。
三、復習正數和負數
師出示亮亮家4月份收支情況記錄。
學生閱讀題目內容。
出示問題(1)。
提醒學生估算時要注意的問題。(生回答)師:(生回答)師:(生回答)
出示問題(2)。
讓學生舉例說明什么是正數和負數。
學生自主完成問題(2)。
全班交流。
交流時重點關注怎樣用正負號表示收支情況,以及怎樣基數按每次結余。
四、人民幣上的號碼
1、讓學生拿出自己身上的人民幣。
2、提出兔博士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你的經驗大膽回答。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內容?,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問題?
六、課堂作業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回顧和整理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過程。
2、能對四則運算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運算定律進行歸納和整理,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3、體驗自主整理數學知識的樂趣,提高計算能力。
課前回顧:
我們學過那些計算?分別寫出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乘、除的算式各一道,并計算出結果。小組內交流計算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回顧和整理四則運算
1、師: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計算?
生回答。
小組長匯報本組在課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2、議一議
出示問題(1)生歸納整理。
出示問題(2)生舉例說明0和1在四則運算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生整理匯報。(注意提示0不能做除數)
3、各部分間的關系。
師:加法各部分間有什么關系?
生回答。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師歸納出加減法互為逆運算。
同樣的方法總結乘除法的關系。
說一說
師:上述關系在計算中有哪些應用?
啟發學生回答,(進行驗算、解方程等)
二、復習四則運算和運算律
1、師:我們學過的運算律有哪些?
小組討論,自主總結,并寫出字母表達式。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計算后交流做法,注意能簡算的要簡算。
3、估算。
先讓生獨立思考并判斷,再回答是如何判斷的。
師生共同討論怎樣想,需要幾個步驟。
計算問題(2)時可用競賽的方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三、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整理和回顧了什么內容?需要注意什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解決分數連乘的簡單實際問題,拓展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2.能力目標:
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分數連乘的計算。
教學難點:
能用分數連乘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第五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下面每個條件分別是以誰為單位“1”的。
23
a是b的3b是c的5
口答,說說可以列成什么數量關系?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分數乘法新的內容。
板書課題:分數連乘。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6。
(1)理解題意。
83
二班做的朵數和誰有關?
(2)畫圖分析。
畫一條線段表示一班所做綢花的朵數。
可以怎樣表示二班做的綢花朵數?
怎樣表示三班做的綢花朵數呢?
(3)討論方法。
要去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呢?怎樣算?
討論交流,匯報方法。
2.完成練一練。
獨立完成計算,展示作業。
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九第6題。
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2.完成第7題。
3.完成第8、9題。
理解題意,弄清解決每一個問題時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解答。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圓規畫圓;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5、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內容分析。
單元。
序號。
單元。
名稱。
單元。
篇目。
單元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
時數。
位置。
分數乘法。
分數除法。
圓的認識。
百分數。
統計。
數學廣角。
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1、分數乘法。
2、解決問題。
3、倒數的認識。
4、整理和復習。
1、分數除法。
2、解決問題。
3、比和比例的應用。
4、整理和復習.
1、認識圓、
2、圓的周長。
3、圓的面積。
1、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2、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3、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等內容。
扇形統計圖。
合理存款。
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重難點:
運用兩個數據準確表示物體位置。
關鍵。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乘法計算。
2.理解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會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3.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4.會運用分數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重點。
1.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難點:
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關鍵。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
2.會用方程或算術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3.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并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
4.能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重點:
1、分數除法的計算;
2、分數除法問題的解答;
3、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理解與運用。
難點:
理解分數除法計算法則的算理;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掌握圓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學會用圓規畫圓。
2.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教學重點:
1、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及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親歷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方法,探索圓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了解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使學生能夠進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3.理解折扣、納稅、利息的含義,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會進行這方面的簡單計算。
4.使學生在理解、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能正確地解答有關百分數的問題。
重點: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百分數的應用。
難點:
百分數的應用。
教學目標:
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難點:
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重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關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
12。
14。
12。
10。
2
2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2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