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編寫教學計劃,能夠使教學工作更加有條不紊,確保教學進度順利進行。以下是一些教學計劃的改進措施,供大家在實際操作中參考使用。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講了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和作者的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為了表達喜愛的情感,作者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景、物、人。按照參觀大興安嶺的順序,可將課文分為三段。在這三段結束處都講到“親切、舒服”反映了作者隨著對大興安嶺的深入了解,這種“親切、舒服”的體會也逐步加深。
教學目標: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試著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互助解決,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積累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教學重點: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試著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互助解決。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
教學構想:
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弄清課文圍繞大興安嶺的“親切、舒服”聯系具體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逐步深化,學生試著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互助解決。最后指導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教學準備:
投影儀、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條理,學習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逐步深化。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咱們就讓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作向導,把他的文章當作導游詞,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齊讀課題。
3、“林?!敝甘裁吹胤??“林?!闭f明了什么?(大興安嶺,森林茂密,樹木很多。)。
二、通過預習,你了解了哪些內容?你還想知道什么?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預習情況。
3、讓學生充分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者不懂的問題。
4、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還真不少,相信學習了課文,這些問題一定能得到解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思考:作者看到林海以后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讀后回答,評價。
2、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有幾次直接寫到這種感受?
3、然后討論、交流。
課文三次講到“親切、舒服”。第一次是在剛進原始森林的時候,作者走進原始森林,看到的和想到的不一樣,腳踩厚厚的松針,手摸古木,感到親切、舒服。第二次是在看了興安嶺的“嶺”“林”“花”之后產生的聯想時,作者看到那么多的嶺,那么溫柔;那么多的數,呈現那么多種的綠色;那么多的野花開在多處,特別是由此聯想到興安嶺不僅美麗,而且為祖國建設不斷作貢獻,因此感到親切、舒服。第三次是在參觀林場有所感的時候。作者參觀林場,看到人們愉快地勞動,幸福地生活,看到興安嶺與人們的關系日益密切,更加感到親切、舒服。這種感覺觸景而生,且越來越強烈。)。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你認為這一段應該怎樣讀?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大興安嶺的嶺美在哪兒?(抓住嶺多、溫柔的特點進行理解)。
分小組討論學習。
(1)溫柔:嶺的山勢平緩,線條柔和。指讀有關語句.理解“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2)哪些語句說明了嶺多?(“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既看不完,也看不厭”)。
(3)引導學生提問:“看不完”,“看不厭”分別指什么?(“看不完”是因為沿途都是嶺,連綿不斷,仿佛沒有盡頭;“看不厭”是因為這么多的嶺并不單調,它有各種各樣的形態)。
(4)指名說說自己喜歡的語句,并說明原因。
(5)比較秦嶺與這里的不同,可畫畫。
(6)指名練習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3、自學3——5自然段。
(1)提出學習要求: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3——5自然段。
(2)可以把你認為寫得優美的句子畫下來。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自學成果。
(5)指名說說林的特點,并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
a、“林”有什么特點?(多、綠)。
b、讀有關詞句體會。
c、作者看到“林”后,想到了什么?(海洋、浪花、銀裙)。
d、出示句子.看,海邊上不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這句話中的“?!焙汀鞍咨睦嘶ā狈謩e指什么?)(“?!本褪巧弦幻兴f的落葉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指的是下一句所說的俏麗的白樺。)。
小結:作者敘述大興安嶺的“林”,把群嶺比作海邊的浪花,我們讀了對大興安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由衷佩服作者想象的豐富,請帶著感情朗讀。
(6)指名說說花的特點,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多,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
a、出示句子: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這個句子描繪了怎樣的一幅圖畫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樣描寫非常準確、形象,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
b、有感情地朗讀。
(7)找出比喻句,加以想象。
4、默讀第6自然段。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抓住重點句子理解。指導朗讀。
(1)思考:為什么說“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p>
(2)學生談體會(因為大興安嶺林木資源十分豐富,這種“美”是國家建設所需的良材的主要來源,是建設無數“廣廈”的基地,所以說“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休”兩者密不可分)。
(3)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因此會再一次感到“親切、舒服”。
5、指名讀第7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練讀。
思考:為什么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因為在林場看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日益密切”。表現在山林中已經有了不少市鎮,人們在愉快地勞動,一是伐木、栽樹,一是進行科學研究,使林海得到綜合利用。人們的生產、生活同興安嶺息息相關,所以親切之感更加深厚。)。
如何理解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安嶺的“興”,由“興盛、興旺”之意,“安”有“安定”的意識。這是從字面上說,更重要的是,國家的興盛與安定有興安嶺的一份貢獻,所以說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五、質疑問難: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配樂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七、誰能說說你對大興安嶺有哪些了解?同學們談得很好,相信大家經過努力,將來都能像大興安嶺的落葉松一樣,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向家人介紹大興安嶺的美景。
板書設計:
2、林海。
嶺:多、溫柔。
親切、舒服林:綠、多。
花:多、絢麗。
伐木、栽樹。
興國安邦進行科學研究。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要求寫得正確、勻稱、美觀。
2、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正確的坐姿和執筆姿勢。
3、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體美,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4、引導學生懂得禮讓,與同學和諧相處。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教學,學會上中下結構的.字的寫字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新詞:“謙遜、挖掘、衣衫襤褸、恍惚、吝惜、聳人聽聞、敬畏、愚魯、心領神會”;體會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在敘事過程中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文以情感為線索連事成文的方法,以及作者用看似平淡的語言,表達細膩、敏銳的心靈感悟,揭示善良與美的主題。
抓住重點詞句,從看似平常的小事中體會有些人那默默無聞的崇高品質,品味幾件小事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學習本文人物描寫方法的多樣性。
張曉風資料及經典作品。
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我們身邊有許多很普通的人,我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卻默默地給我們帶來許多幫助,使我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無私、博愛,在不經意之間,觸發了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思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散文家張曉風,一起去感悟幾位普通人帶給我們的禮物,感受人性美的魅力。(板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師:作家張曉風筆下的幾位普通人,名字甚至容貌都不清晰,但他們高尚的品質卻使作者銘記于心,也令我們心生敬意。
1、通過預習,說說課文都寫了哪些普通人?
2、小組交流預習后收獲。
3、集體交流:
(1)文章寫了四個普通人:女教師、米店胖老板、中年乞丐、代數老師。
(2)文章分兩大部分。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出某些人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記敘四件事。
第一層(從“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至“她已挖掘出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寫一位謙遜的女教師偶然的稱贊對我自信心的影響。
第二層(從“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至“為什么其他的人竟無所畏懼呢?”),講了一位米店女老板對承諾的信守。
第三層(從“有一個夏天”至“永遠不可彌補的遺憾”),寫了因錯過一次助人的機會,而產生的自責。
第四層(從“對于代數中行列式”至文章結束),講了代數老師在特殊情況下給“我”進行列式的事情。
4、學生質疑問難。
難點預設。
(1)女教師一句“我要謝謝這位同學”令我興奮不已;。
(2)女老板的“不敢”讓我敬畏行業道德的尊嚴;。
(3)中年人“黎黑”“扭曲”的臉使我同情之心頓生;。
(4)數學老師“蹲在泥地上,揀了一塊碎石子”的講解讓我領悟到人生最美的風景。
三、精讀感悟,體會品質。
師:全文以我情感上的感動、感悟為線索,連接四件小事,使得本文十分生動、感人。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用最簡練的語言,給四個故事加上小標題。
1、學生默讀課文后,小組交流。
2、集體交流:
以文章語言加小標題:
(1)“挖”字的`含義。
(2)有所畏懼。
(3)不可彌補的遺憾。
(4)君子謀道。
以文章內容與中心加小標題:
(1)不吝惜的稱贊。
(2)有所畏懼的誠實。
(3)不可丟棄的同情。
(4)難能可貴的敬業。
3、師:對這四件事,你們都有什么感受嗎?你們又想起來什么事來?結合自己周圍的事例來談出自己的感受。
4、分組討論。
5、集體交流:
學生讀有關句子,談體會。
抓重點句,引導學生體會普通人的崇高品質。
(1)女教師:實事求是,為人謙遜的的人格魅力,挖掘出了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
(2)胖老板:不需要任何字據,也不需要什么樣信誓旦旦的語言,這一切就足以表明她的自律,讓“我”肅然起敬。
(3)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及時伸出熱情的手,無論他是富人還是乞丐。
(4)代數教師;以大地為紙張,以利石為彩筆,用這種最樸素卻又極大震撼力的方式,泰然地給我上了最后一節代數課。從這個“細瘦矮小,貌不驚人”的代數老師身上,讓我實實在在地領悟到了“君子謀道”的精神。
理解“君子謀道”
原文: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子說的。意思是說,一個真正有學問,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君子,只憂道之不行,不考慮生活的問題;比如耕種田地,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只憂慮自己的為人,并不擔心是否貧窮。
6、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7、你們又想起來什么事來?結合自己周圍的事例來談出自己的感受。8、師小結:
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張張時常浮現的臉,一次次強烈的心靈震撼,使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師引讀課文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
有些人,他們的姓氏我已經遺忘,他們的臉卻恒常浮著——像晴空,在整個雨季中我們可能不見它,卻清晰地記得它。
句子解讀:
總領下文對“有些人”的回憶。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對自己影響深刻的人比喻成“晴空”,、把人生某一段時光喻為“雨季”,用人們在雨季里對晴空的期盼與懷念,表明自己對“有些人”的深刻情感。
四、了解作者,感悟散文大家的寫作特點。
五、總結全課,深化主題。
本課通過敘述與自己相關的平凡人的四件小事,告訴人們需要存留的幾種真情:不吝惜的稱贊;有所畏懼的誠實;不可丟棄的同情;難能可貴的敬業。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人生感悟。讓我們也懷著一顆細膩、敏銳的心靈,去感悟,去揭示生活中的善與美。
附板書設計。
有些人、品質、感悟。
女老師、、謙遜稱贊、不吝惜的稱贊。
胖老板、、信守諾言。
有所畏懼的誠實。
乞丐、不可彌補的遺憾、不可丟棄的同情。
代數老師、君子謀道、難能可貴的敬業。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行為(觸摸、滾動等行為)直觀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能夠識別這些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
2.能通過行為區分平面與曲面。
4.培養觀察能力,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以及圓、正方形、長方形的初步認識。
教學難點:
區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教學媒體:
1、多媒體課件、幾何圖片,標準的形狀物體。
2、學生準備各種形狀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進行分類并命名。
1、出示實物按形狀分類。
a、學生分組:各組都有這樣的實物,我們把這樣的物體叫做立體(板書)。
b、分一分類,看哪一組分得最合理,并說出理由。(在此揭示課題物體的形狀)。
c、出示圖片,這是什么,可以歸到哪一類?
d、揭示名稱。
二、探索形狀。
1、摸一摸感知面。
a、小組組長分給組員一件一起摸一摸。
b、交流并揭示曲面和平面。
2、總結各物體的特征。
練習。
1、聽要求摸出相應的物體。
2、生說摸到的物體的特點,其余同學猜。
3、辨一辨球和圓形都是圓圓的有什么區別,特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區別(通過面的大小辨別)。
三、鞏固練習。
1、看機器人圖從下往上說一說都是什么形狀。
2、看積木圖完成數一數、填一填的表格。
3、看生活中的物體說一說都是什么形狀。
四、滾一滾。
四人小組通過滾一滾完成下表。
五、拓展。
出示小豬推箱子的ppt,讓學生通過剛才學習的滾一滾的知識,幫助小豬解決問題。
六、總結。
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板書:
物體的形狀。
作業布置。
1、回家找一找身邊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向父母說一說。
2、用各種形狀的積木搭一個建筑,并向父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搭。
1.學習鄭燮的《竹石》,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3.了解詩人鄭燮,聯系他的生平事跡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重點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難點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一、回顧導入。
交流:在王冕的《墨梅》詩中,你讀到了什么?
小結:詩言志。
今天我們要讀的也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于鄭燮,你了解多少?(知道他是揚州八大怪之一拓展揚州八大怪,知道他就是鄭板橋??梢越Y合一些故事來了解。)。
1.齊讀,把古詩讀正確。
2.再讀,讀出節奏感來,
3.再讀,讀出平仄的變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2.自讀,從文中找一找依據,說明這首詩寫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咬定青山不放松。
這個咬字讓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個咬字會想象竹根盤根錯節的模樣,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間的情景。你還能想到其他詞來形容嗎?(如抓、攀等)。
朗讀表現其牢牢扎根在山石間的`情景。
立根原在破巖中。
理解立根把根扎在。
討論交流:破巖是什么?
體會竹子的生長環境的艱險、貧瘠。
朗讀表現竹子生長環境的艱險、貧瘠。
把
一、二兩句詩聯系起來讀,你又讀懂了什么?(體會竹子雖然生活在艱險貧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堅強地生長著,讓人佩服。)。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立根在破巖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堅韌不拔)。
朗讀,讀出竹子的堅韌來。
讀著這樣的竹子,你對他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肅然起敬)。
朗讀,讀出你對竹子的這份崇敬之情來。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抓住堅勁,理解堅中的堅強不屈、堅忍不拔,理解勁中的挺拔有力、威武挺立。
抓住堅強不屈,深入理解:
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磨磨難、困難;擊打擊。)想象竹子遇到的磨難、打擊。在學生每一次想象后都替竹子高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小結詩中的竹子形象。
5.朗讀古詩,讀出這竹子的形象來。
1.讀著這首詩,我們只是看到一株株堅強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嗎?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樣幾個故事。
2.閱讀有關鄭燮的故事。(詳見附件)。
3.讀了故事,請你談談此刻的感受。
4.小結鄭燮竹子般的形象。
5.鄭燮的繪畫多選竹、蘭、梅、菊,其中尤其以竹與蘭畫得最多,最好?,F在你明白鄭燮為何如此喜歡畫竹,為何還在畫上留下這一首題畫的《竹石》詩呢?(小結:詩言志)。
6.古人有許多喜歡竹子的,比如有一位大詩人這樣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說這話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7.推薦閱讀鄭燮的另一首竹詩:
竹(清.鄭燮)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以及:
竹清鄭板橋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云仍虛心。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中四句)宋王安石。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8.文人墨客們為何如此愛竹,竹又具有哪些特別的形象呢?你感興趣的話不妨去研究研究。
收集有關詠竹的詩句。
1、知道運球腳的角度和球接觸的部位,做到動作放松協調。
2、小組學習初步掌握足球運動的腳背運球技術。
3、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及對足球的興趣。
教學。
環節時間分配教學內容與步驟師生活動組織方法與能力要求。
開始部分。
10分鐘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熱身活動。
3、小游戲:傳球。
頭頂傳球、胯下傳球、地滾球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熟悉球性。
學生活動:
1、學生自主熟悉球性。
組織:四列橫隊。
基本部分。
2、組織學生原地模仿動作。
3、組織分組進行直線運球。
4、兩人一組一人踩住球一人做運球模仿動作。
5、四組聽教師指揮分別進行練習。
6、分組進行表演,學生看誰既快又控制在自己范圍之內。
教師活動:教師活動:
1、集體講解糾錯,加快速度繼續練習。
2、分組表演看誰運球控制的最好。
學生活動:
1、按教師提示的`動作要點體驗兩腳的站位和模仿小腿擺腿動作。
2、個別學生示范,通過糾正后繼續進行運球練習。
三維設計個人簡歷模板由大學生個人簡歷網為您提供。在寫簡歷與求職信時很多人都不知道計算機求職簡歷表格怎樣才能寫好,在這里為您推薦一篇室內設計求職信為寫個人簡歷參考模板。許多求職者都在為寫求職簡歷而煩惱,大學生個人簡歷網提供一份個人簡歷帶簡歷封面下載word為參考資料。
簡歷編號:
更新日期:
無照片。
姓名:
國籍:
中國。
目前所在地:
廣州。
民族:
漢族。
。
戶口所在地:
廣州。
身材:
178cm?55kg。
。
婚姻狀況:
未婚。
年齡:
24歲。
。
培訓認證:
誠信徽章:
。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普通求職?
應聘職位:
藝術/設計、文案/策劃、廣告:
工作年限:
職稱:
無職稱。
。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日期:
隨時。
。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區:
廣州廣州廣州。
。
個人工作經歷:
公司名稱: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
擔任職務:
廣告企劃經理。
。
工作描述:
在公司擔任所有設計方面的工作和所有省份的廣告跟進,完成多次訂貨會策劃工作。
。
離職原因:
。
公司名稱:
。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
。
擔任職務:
設計師。
。
工作描述:
在該工作職位上多次受到上級表揚,工作所關工作都須有本人批核方能核實。
。
離職原因:
尋求更高發展。
。
公司名稱:
。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
。
擔任職務:
設計師。
。
工作描述:
工作主要是負責公司屬下的服裝店推廣,廣告和店鋪裝飾等。
。
離職原因:
公司搬遷。
。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廣州大學。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日期:
所學專業一:
廣告平面設計、三維設計。
所學專業二:
。
受教育培訓經歷:
學校(機構)。
專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廣州大學。
藝術設計。
畢業證。
。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一般。
國語水平:
優秀。
粵語水平:
優秀。
。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本人活潑開朗,待人熱誠,對事業有強烈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善于與人交流,取長補短。能夠刻苦耐勞,可以迅速適應不同環境,適應不同工作。熟練多種平面設計與三維設計軟件,有豐富創作力。
。
詳細個人自傳。
本人性格開朗,善于與人溝通,誠信守時,上進心強。
職稱:設計師。
個人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
聯系電話:
家庭電話:
手機:
qq號碼:
。
電子郵件:
個人主頁:
。
更詳細。
本節課研究的是通過改變材料的形狀來增強材料的抗彎曲能力,這是在上一節課改變材料的寬度和厚度的基礎上的拓展和延伸,為了解更復雜的形狀抗彎曲能力作鋪墊。本課有兩個活動。
第一,研究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用同樣的紙做成像條形鋼材那樣的各種形狀,測量它們的抗彎曲能力,并與平展的紙比較,認識改變材料形狀可以改變其抗彎曲能力。
第二,研究瓦楞紙板的.形狀結構。瓦楞紙板有三層或五層,中間一層或兩層是波浪形的,這幾層薄紙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種結構使瓦楞紙板的強度大大增加,比把三、五層薄紙板平粘在一起強度大多了。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多的科學學習中,已經有了相當的實驗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在上節課已經明白了“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北竟澱n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改變形狀實際上是頭減小了材料的寬度,但大大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因此其抵抗彎曲能力增強。
學生較難理解的是“改變形狀實際上是頭減小了材料的寬度,但大大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做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系的實驗。
2、觀察瓦楞紙板的結構,作出解釋和提出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意識到小組合作做實驗進行探究的必要性。
2、樂于根據觀察作出解釋和提出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做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系的實驗。
2、觀察瓦楞紙板的結構,作出解釋和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的道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導入觀察“客”字的寫法,學生各抒己見。
師總結:要寫好字,首先要把字的間架結構放正。
(二)引導觀察。
1、我們來看清楚是什么結構?(上中下結構)指名用紙板在黑板上出示。
2、歸納特點。
二、指導書寫上中下結構的例字“裳”
1、出示四個小動物寫的“裳”字,說一說哪個最漂亮?為什么其他的字不漂亮呢?請你當當小醫生給他們治治病。
2、總結書寫要領。
3、師范寫“裳”
4、生描一個,寫一個,比一比誰寫得最漂亮。
5、展示——評價——自評。
6、展示有進步的作品,送“笑臉”。
三、幫字寶寶找家。
四、書寫作品、學以致用。
輕松過后,讓我們運用今天所學本領來練一練屏幕上的幾個字,寫的時候注意握筆姿勢和坐姿。
1、出示生字:墨、意、袁。
2、傳授寫好作品的兩個秘決。
(1)把主筆寫舒展,師范寫。
(2)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正確的寫字姿勢。
3、學生配樂書寫(書本第4頁和5頁的字),教師巡視指導。
4、展評,頒發“寫字小博士”。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上中下結構字的寫法,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字比以前進步很大,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認真寫字,送大家一句話:提筆即是練字時。希望小朋友以后一拿起筆就能想起這句話,激勵自己寫好每一個字。規范、美觀的字。讓我們繼續努力。
《有的人》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讓學生們體會詩歌的結構與表達方式方面的特點。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有的人》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1、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絡,
2、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1、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2、 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3、 體會詩歌的結構與表達方式方面的特點。
多媒體計算機
一課時
04年2月5日晚8時35分,著名詩人臧克家老先生卻因病離開了人間。
(出示幻燈片3)臧克家是繼郭沫若之后,我國詩壇上最杰出 的大詩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繼出版了《烙印》和《罪惡的黑手》 等,以鮮活的生活感受和嶄新的藝術風貌,引起詩壇的矚目。 新中國誕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有的人》便是他這類詩的代表作。這首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
1、了解魯迅,了解作者
2、我的積累
1、現在我們播放朗誦帶,請同學們在聽的同時,注意詩歌的朗讀節奏和重音。(播放視頻文件)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詩,注意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然后齊讀全詩。
3、魯迅簡介
為了更好的學習這首詩歌,我們先回顧一下魯迅先生的生平。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學們還能說出哪些魯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壓人民,不允許人民悼念魯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他。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并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4、思考討論:這首詩可以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全詩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節):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節):從兩種人對人民不同態度的對比中,熱情頌揚了魯迅先生戰斗而偉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節):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1、 學習詩歌第一部分
(1)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第一個“活”指肉體活著,第二個“活”指精神活著;第一個“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個“死”軀體的死亡。
死生乃是自然規律,不可逾越,也無法逃避。古往今來,多少哲人和詩人對此惆悵過,悲嘆過,思考過,議論過?!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種生死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一種生死觀,“好死不如賴活”又是一種生死觀。而詩人則徹底拋開生死的自然狀態,把它幻化為意識形態。生死的界限變做道德的、審美的判斷。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這在科學上是不可思議的,在藝術上確是真實可信的;這里情感的因素起著決定的作用。
2、 比較學習詩歌第二、三部分
(1)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三部分,思考這兩部分在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互相照應,2、3、4節分別照應5、6、7節。
2、3、4節每一節的前兩句都寫反動統治者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每一節的后兩句都寫像魯迅這樣的人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5、6、7節每一節的前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反動統治者的態度,每一節的后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魯迅這樣的人的稱頌。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野草 題詞》
作者借魯迅的詩來表現魯迅的高尚品質
(出示幻燈片9、8,齊讀)
(4) 這兩種人最后的結局如何?
a:(1)“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2)“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記,被人民唾棄。(3)“他們的下場可以看到”,即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b:(1)“永遠記住他”。(2)“到處是青青的野草”,即魯迅精神到處被傳頌,被延續。(3)“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無限愛戴的深厚感情。
三、 再次品讀詩歌
要求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
1、迅速默讀全詩,體會:“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可以互相討論)
學生討論后明確:每節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治者,他們雖然“活著”,卻如行尸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詩的后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詩作的側重點是歌頌魯迅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有的人》更含蓄,而且擴大了詩歌的內涵,使得詩歌更具有普遍意義。
閱讀泰戈爾的《某人》,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上圖書館借閱或上網閱讀臧克家作品《老馬》、《罪惡的黑手》。
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孩子們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
教學內容:
《義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3~4頁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條,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創設問題情境。
2.體驗左、右。
(1)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靈巧的小手。
(3)說一說。
師:誰來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5)生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6)揭示課題。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舉右手;舉右手,舉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拍一拍:
在身體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兩下掌。
二、感知群體中的左邊、右邊,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橫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又是誰?
(2)第二橫排中,從左往右數,第__個同學是誰?從右往左數,第__個同學又是誰?
師小結:同一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邊是哪個同學?右邊又是哪個同學?
(4)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學?
(5)全班交流。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創設問題情境:一只小豬找不到回家的路,請小朋友用學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識幫小豬找家。
(2)學生展開討論。
(3)計算機演示結果。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加強理解。
1.創設問題情境。
(1)師: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驗證。
師小結:兩個人面對面站的時候,左、右剛好相反。
2.游戲鞏固認識。
(1)師生齊舉左手。
(2)師與生演示。
老師的右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老師的左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學生的右手搭在老師的`右肩上。
學生的左手搭在老師的左肩上。
(3)兩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對面同學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左肩上。
(4)全班齊做。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判斷:上樓、下樓的同學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同桌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計算機演示結果。
師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做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拓展運用。
1.計算機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自己的臥室。
2.學生運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生活中的情境。
3.師小結,全課結束。
分析:
每個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1、突出知識之間的聯系與綜合數學是一個整體,其不同的分支之間存在著實質性聯系。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全過程。
2、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引發學生興趣。這節課教學內容是左右,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從自身入手,從真實的生活中提出問題。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孩子們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征,采取適合于他們的表現形式,培養他們一種愿意甚至喜愛的積極情感。
4、關注對數學的理解,發展富有個性地學習促進隨著開放式教學的深入開展,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應用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應盡量抓住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關注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及時調控課堂教學。
1.繼續學習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王安石煉字的經歷,理解課文的意思。
3.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度。
讀通并能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
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度。
課時安排:
2課時。
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設下懸念。
背誦詩歌《泊船瓜州》。
王安石選用綠”字,還有一段故事呢,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二、練習朗讀課文。
1.組間巡視,隨機指導。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匯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3.指導斷句。
三、指導學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
1.組織學生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來了解古文的意思。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四、學習生字。
認讀生字??陬^組詞。指導書寫“荊”字。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抄寫注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述課文。
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深入理解課文。
1.讀課文。通過比較,賞析“綠”字。
點撥學生體會“綠”字的妙用:a.春風給江南帶來了綠色;b.“綠”字還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和剩機感;c.“綠”字和“還”字還有內在的聯系,明媚的春色更引發了詩人想回家的念頭。
指導吟誦,教師小結。
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胸中無限情;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所以,我們在寫作時也要注意遣詞用句。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強烈的思念之情。
2.讀課文。
3.交流感受。
重點詞語:圈去注復圈去旋如是始。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嚴謹認真的態度。
三、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泊船瓜州》。
2.把課文改寫成小故事。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學習新課改的精神,采用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和語言規律的教學方法。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一)語言技能目標。
聽:
1、能在圖片、圖像、手勢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2、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3、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4、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反應。
說:
1、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語調達意;
2、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3、能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致。
4、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簡單的小故事。
讀:
1、能認讀所學詞語;
2、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
5、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寫:
1、能模仿范例寫句子;
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3、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
4、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二)語言知識目標。
語音:
1、知道錯誤的發音會影響交際;
2、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
3、了解簡單的拼讀規律;
4、了解單詞有重音;
5、語音清楚,語調自然。
詞匯:
1、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2、了解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
語法。
1、知道名詞有單復數形式;
2、知道主要人稱代詞的區別;
3、知道動詞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形式上的變化;
4、了解表示時間、地點和位置的介詞;
5、了解英語簡單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功能:
了解問候、告別、感謝、致歉、介紹、請求等交際功能的基本表達形式。
(三)、情感態度目標。
1、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背歌謠、唱歌曲、講故事、做游戲等;
2、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
3.突出興趣激發;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學科內容;
6.重視靈活擴展;
7.實現整體設計。
本冊的主要內容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比較事物、詢問身體狀況、談論過去發生的事和告別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本人對教材的認識:在五年級的對話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的內容和難度。本冊中所涉及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過去時等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對小學生都是一個難點,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礎,為六年級的畢業考試打好基礎。
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難點:
1.、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幾個小學階段所學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
2.對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的靈活運用:對話、寫作、閱讀。
3.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層次的有機結合。
五、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部分學生上課比較好動,自控能力差,課堂氣氛難調動;學生積極性較差,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寫。
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
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
過程與方法。
調查統計家庭一天的垃圾數量和成分。
態度、情感、價值觀。
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會產生破壞。
培養關注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調查統計一天的垃圾數量和成分。
教學難點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會產生破壞,培養關注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提前收集家中一天的垃圾;
2、收集垃圾堆、垃圾場、垃圾污染河道的圖片;
3、教師準備大型垃圾場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每天都要消耗食品和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的垃圾。
我家一天會有多少垃圾?垃圾里都有些什么?讓我們不妨一起來研究一下。
(揭示課題:一天的垃圾)。
二、嘗試給垃圾分類。
師:同學帶來的垃圾中如果要進行分類的話,你打算按什么標準分呢?
1、討論分類的標準。
a、按是否有毒分。
b、按材料分。
c、按是否有毒分……。
2、討論如何統計。
師:我們在統計時如果無法測出垃圾的重量怎么辦?
給垃圾分類時該注意什么???
3、學生分組統計。
4、反饋統計結果。
三、關于垃圾的討論。
1、說一說這些垃圾的來源。
2、統計全班所有家庭垃圾的總重量。
3、算一算每人每天平均產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分組統計。
5、算一算全校學生家庭一天產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6、組織討論。
7、多媒體出示本溪市產生的垃圾統計數據及人們如何處理垃圾的。
四、課堂拓展。
1、談談今天所學的體會。
2、對校園內同學們產生的垃圾進行統計,寫一封倡議書。
1.欣賞茶藝表演的錄象資料。
師解說。(茶藝是一種生活藝術。茶藝多姿多彩,充滿生活情趣,給飲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給表演帶來活力。茶藝是一種人生藝術。人生如茶,在緊張繁忙之中,泡出一壺好茶,細細品味,通過品茶進入內心的修養過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靈得到凈化。茶藝是一種文化。起源于中國,與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自古以來,插花、掛畫、點茶、焚香并稱四藝,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茶藝還是高雅的休閑活動,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誤會和沖突,建立和諧的關系等。是誰讓茶的地位這么高呢?)。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中國茶文化以及陸羽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出示詞語,積累運用。(煎茶、舀水、吭聲、功名利祿、如火如荼、源遠流長、千載難逢、博學多才)。
自讀詞語。同伴互助,理解詞語意思。
煎茶:把茶放入水中煮沸,使所含的成分進入水中。
吭聲:出聲;說話。多用于否定式。如本文中的:“陸羽沒有吭聲?!?/p>
舀水:用瓢、勺等取水。
功名利祿:功名,舊指科舉或官職名稱;祿,舊稱官吏的奉給。指科舉應試考中以后升官發財。泛指名利地位。
如火如荼:荼,茅、蘆等植物開的白花。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形容軍容壯盛,后多形容聲勢浩大、氣氛熱烈等。
源遠流長:源頭很遠,流程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千載難逢:載,年;逢,遇上,碰到。一千年也難得碰到一次。形容機會非常難得。
博學多才:學識淵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瀏覽課文,說說每個詞語在文中指的是誰?
如:為了(),放棄了(功名利祿),我覺得他()。
【利用課文內容,進行詞語應用和表達能力訓練,也初步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3.自由讀課文,讀準音。梳理課文故事條理。把課文分成四部分。
4.默讀課文,說說四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從茶鄉想到陸羽。
第二部分辨別江水的故事。
第三部分拒絕作官,撰寫《茶經》。
第四部分周游各地,推廣茶藝。
其中二、三、四部分可以合并為一部分——用事例表現陸羽。
三、小結。
課文介紹了在中國茶文化歷史上留有美名的傳奇人物陸羽的生動故事,贊揚了他似茶葉一般清純的人品,歌頌了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葉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四、作業。
熟讀課文。抄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聽寫生詞。
回憶課文的條理。
二、細讀理解。
(一)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陸羽令你敬佩的句子,寫批注。
(二)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入理解重點語句。
1.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段話中,那些語句概括地介紹了陸羽?能用一句話來回答嗎?(如:陸羽是中國茶史上的傳奇人物,是唐朝復州竟陵郡人,他的茶藝在當時就已聞名天下,被人稱為“茶圣”。)第4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句話由遠及進,由大到小、層層深入,最后引向一個生動故事。
2.讀第2—8自然段,思考:這里講了怎樣一個故事?文中那些語句具體地表現了陸羽精通茶藝?如果你在場,會怎樣表揚陸羽?(抓住舀水、掂水、倒水等一系列動作體會)分角色朗讀,想象當時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3.讀9—11自然段,思考:
(2)為了寫《茶經》,陸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長時間?想象陸羽會遇到哪些困難。(抓住相關數據:如十六年,三十二州,五年……體會人物精神)。
4.讀第12自然段,思考:陸羽推廣茶藝產生了那些影響?
(三)梳理,小結。
(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現陸羽。選擇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三個事例一一分述。分別是辨別江水的故事,說明他十分精通茶藝;拒絕作官,撰寫《茶經》,說明他人品高尚、志向遠大;周游各地,推廣茶藝,不愧為茶圣。文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語言暢達,過渡自然;文題鮮明,照應精心。
三、練讀拓展。
1.讀讀,抄抄。
(1)振興古國茶文化扶植民族藝術花。
(2)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
2.閱讀短文,增長新知。
茶字妙趣。
領略茶的趣味,當從”茶”字說起,“茶”字本身就是一個妙趣橫生的字。歷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義變化多端,有很多異名、別稱、雅號,如荼、槚、荈、茗、皋蘆、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還通用。就是一個“茶”字,也表示諸多意思。
還有借用“茶”字而言它的非茶之茶,如人參茶、花旗參茶、菊花茶、金銀花茶、絞股蘭茶、羅布麻茶、杜仲茶、柿葉茶、蟲屎茶、姜茶、涼茶等,其“茶”字,并非表示茶,而是寓意泡出來的湯水好像是茶。
言對青山不為青,兩人土上去談心。
三人騎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這是昔日流傳的一個謎語,打四個字,謎底是一句應酬語。
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茶”字為“草”字頭,“木”字腳,中間是個“人”字。再以“茶”字為線索仔細推敲,原來謎底是:請坐奉茶。
“草木之中有一人”,謎面妙極,形象生動。按照茶樹生物學特性,茶可以戲稱為草木結合的植物。茶樹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每年萌發生長出多輪芽葉,人們采摘這部分幼嫩芽葉作為制茶的鮮葉原料,俗稱“茶草”,古有“茶稱瑞草魁”“喜與眾草長,得與幽人言”之句,這樣說來,茶樹又成了草本。
作為制茶鮮葉原料的茶草,或稱茶菁,可謂之為每年從茶樹上長出的“草”,而且茶樹的芽葉,有越采越發,不采少發的特性,與草相似,生命力極強。在人工培育下,茶樹在栽種以后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每年都可以多次萌發芽葉,供人們采摘,炒制出各種各樣的茶葉佳品。這就是“草木之中有一人”的緣由。
還有個茶謎,也很有趣,謎面為:
生在山里,死在鍋里,
埋在罐里,活在杯里。(打一物。謎底為:茶葉。)。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的習慣。
2、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人類祖先的生活習性進行猜想。
3、培養學生認真聽取他人意見,積極開展評價的習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人類祖先的生活習性進行猜想。
教學準備:
關于人類起源的相關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提問:“你是從哪里來的?你的爸爸媽媽又是從哪里來的?那你的爺爺奶奶呢?……”學生說一說,激發學習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動探究。
1、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將他們存入“問題銀行”。
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活動。
(1)學生分小組整理和評議所提出的'問題,并從中選擇一兩個既感興趣又有能力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
教師指導:選擇好主題后,要大膽的有根據的進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長的形式表達出來。
三、集體交流。
1、學生代表說一說自己的問題和猜想,并說說自己猜想的依據。
2、師生評議.
本課是學生在學習《鐵生銹了》以后,觀察了解了鐵和鐵銹的變化、區別,初步探索了鐵生銹的原因后,通過實驗結果來討論鐵生銹的原因,并進一步探討鐵生銹快慢和哪些因素有關,怎樣防止、減緩鐵生銹。
本課就是在前面探索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如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
2.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其他因素,會影響鐵生銹的速度。
(二)過程與方法。
1.繼續學習“假設—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式,自己設計對比實驗進行驗證。
2.用“科學討論會”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啟發,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學結論。
3.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進行來控制鐵生銹的速度,看看哪些情況會加快或者減慢鐵生銹的速度。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分辨現象與證據的關系,體會證據支持結果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
設計方案,并開始實施。
四、教學難點。
設計合理的對比實驗和邏輯推理證明生銹條件和生銹速度。
五、教學準備。
39人,分10組,約4人一組。
每組材料:鐵絲4條,燒杯2個,蒸發皿2個,標簽紙,抹布一塊。
為全班準備:鹽水400ml自來水400ml堿水400ml醋400ml。
六、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鐵生銹了,變成了——鐵銹,鐵生銹屬于什么變化?
2.你有什么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說一說。
3.每年因為鐵生銹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的,所以我們如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這節課,我們就來設計一個實驗,看看哪些因素影響了鐵生銹的速度。
(二)科學討論會。
我們進行過好多對比實驗,關于對比實驗的方法,在五年級講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時,五年級下冊教材5頁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科學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變的方法,來研究某一個因素是否對物體產生作用?!?/p>
我們先來看一位同學的實驗記錄單,這個探究過程,是否合理呢?
這個實驗中要研究的是鐵生銹是否與空氣有關,那么設計實驗時要控制的變量就是空氣,其他條件不變。
所以,這組對比實驗要控制的唯一變量就是空氣,其余條件應該保持一致?,F在我們來看這個實驗中,設置了三種環境,空盤子(有空氣),水盤子(有水,有空氣),油盤子(沒有水沒有空氣)。
(本討論環節主要抓住空盤子,水盤子和菜油盤子三個環境進行討論)。
請同學們想想那種環境是多余的呢?
小結:此方案在方法設計上不符合對比實驗的規則,所以不妥。
(三)以“鐵生銹的快慢”實驗進一步驗證。
1.剛才大家通過研討教材中一位同學實驗記錄單知道了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只改變一個因素,要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用這樣的辦法來研究。
2.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個對比實驗,來看看什么可以情況能影響鐵生銹的速度。
3.現在老師給大家提供了這些材料和儀器:
兩人一個小組,每組兩個燒杯(或者兩個蒸發皿)、4段鐵絲、一份實驗報告單,2張標簽紙。
為全班同學提供的液體有:自來水、醋、食鹽水、堿面水。需要可以到老師的實驗臺來取用。注意每個大燒杯里,都放著一個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知道自己小組取了多少毫升的水。
4.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要研究哪些因素會影響鐵生銹的速度,自己小組要研究的問題,選取哪些材料來進行實驗。
5.下發表格,每個小組開始設計自己小組的實驗,并填寫實驗設計。(引導學生按照表格中的步驟進行實驗設計)。
6.完成表格填寫的小組,開始動手,進行實驗。教師巡視,觀察指導每個小組的實驗情況。
注意各小組到前面取液體時,拿好容器小燒杯或者蒸發皿,排好隊,不要著急,不要弄灑了,及時用抹布擦干凈。
7.小結:這個實驗大家都做好了,同學們一定發現了,和我們原來做的硫酸銅溶液和鐵釘鐵絲的反應不一樣啊。硫酸銅溶液和鐵釘的反應速度快,鐵釘很快就有了紅褐色的銅;小蘇打和醋的化學反應很快就產生了氣泡。這說明什么呢?(化學反應有快有慢)。
鐵生銹的速度這個實驗就比較慢,需要我們長期觀察。所以,這節課結束后,我們還要繼續觀察。為了方便大家來實驗室觀察,每天早上到校后,學號是1-20號到實驗室,來觀察記錄自己小組的實驗情況。下午學號是21-39號觀察。
8.后續觀察非常重要,下面請大家看看老師做的實驗。出示老師的實驗過程圖片。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作者:謝彩霞。
時間:2008-9-1。
4點擊數:
孩子,我們一起讀書。
寧夏青銅峽市光輝中心小學謝彩霞。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總目標第八條中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生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薄罢Z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讓學生愛讀書,樂于讀書,形成快樂語文觀”
學生實際:孩子們愛讀書,課內的、課外的,可是,在試卷中,閱讀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也使很多孩子對閱讀失去了興趣。經過分析,這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們的閱讀步驟不夠妥當,閱讀方法總結不夠,應用不熟練所造成的。
復習目標:
1、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和做題步驟,能熟練運用到課內外閱讀中。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滲透“好讀書,不拘一格;讀好書,永無止境”的意識。
復習重、難點:
1、將平時所學的閱讀方法和做題步驟加以總結,能熟練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2、學會運用多種方法進行閱讀,滲透“好讀書,不拘一格;讀好書,永無止境”的意識。
復習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供學生閱讀的材料;
2、學生:(1)每位同學總結自己閱讀一段文字的方法。
(2)練習一個閱讀片段,總結出自己做閱讀題的步驟。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創設濃濃的讀書味和愉悅輕松的氛圍)。
一、談話導入,明晰目標。
就一起來回顧、總結做閱讀題的方法和步驟,使我們不再是愛讀書卻又怕讀書。(板書課題:閱讀歸類復習)。
二、梳理閱讀方法和做題步驟。(先讓學生自己總結,老師再進行歸納,提煉,使學生從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全面的方法上,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
1、先談談你做閱讀題的步驟。
2、生交流步驟。(師有針對性地評價孩子們的答案)。
3、(課件出示)師總結的閱讀步驟,生讀一讀。
閱讀的步驟:瀏覽全文知其大意找準句段細細揣摩緊扣中心提煉觀點。
4、說說學一篇課文要學到什么?又用到什么方法呢?
5、生積極交流。
6、師出示總結的閱讀方法再讀一讀。
閱讀的方法。
理解字詞的方法:1、聯系上下文,2、聯系生活實際。。。
概括段落或全文的方法:1、找中心句2、從課題想3、合并法4、提煉四要素。。
體會情感的方法:1、讀文字,想畫面2、關注標點符號3、抓住重點句4、聯系生活實際。。。
領會寫作手法的方法:1、積累摘抄2、仿寫。。。三、課內閱讀練習,學會應用,培養能力。(此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熟悉的課內閱讀練習,快速掌握做題的方法和步驟)。
1、下面我們帶著總結的閱讀方法,用提煉出的閱讀步驟,完成練習。
附閱讀材料一。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達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從山頂往下打直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這樣一來,幾個工作面可以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遍。
(1)、說說短文的主要內容并說說概括方法。
(2)、填空:
居庸關和八達嶺的開采隧道的方法不一樣,這兩種方法是根據的不同而設計的;它們的好處是。
(3)、畫出上述兩種方法的示意圖。(溫馨提示)填完題目后,想想你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題目的,再說說做題的步驟。
2、生交流,師給予合適的評價。
四、課外閱讀練習,學用遷移,提高能力。(此目的通過課外閱讀的練習,熟練掌握做題的方法和步驟)。
1、在課內閱讀中我們已經會運用,我們再完成課外閱讀,提高運用能力。
附閱讀材料二。
挑戰能力;看誰最會學!
母愛。
故事發生在西部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只有幾斤。飲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賴這幾斤珍貴的水,這些水還得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樣。終于有一天,一頭向來溫順的老牛掙脫了韁繩,闖到運水車必經的公路旁。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迅速沖上公路,司機緊急剎車,停了下來。老牛立在車前,任憑司機怎么呵斥驅趕,它就是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雙方仍然僵持著。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像這頭牛這般倔強。人和牛這樣對峙著。性急的司機反復按響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動不動。
后來,牛的主人來了,惱怒地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它凄厲的叫聲,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司機也哭了。最后,運水的戰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處分?!彼麖乃嚿先〕霭肱杷?,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著什么。不遠的沙灘背后跑來一頭小牛,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沒等主人吆喝,它們掉轉頭,在一片寂靜中慢慢往回走去。
(1)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解釋詞語:
瘦骨嶙峋:
僵持:
(3)、你認為文中哪句話讓你有很多想法,抄下來,寫出你的理解,再讀一讀。
(4)、老??粗∨:人?,它們都笑了。老牛此時的淚水是的淚水;小牛此時的淚水是淚水。
(5)、讀了課文2、3、4自然段,你的腦海里有了幾幅畫面,分別是、。
2、交流答案與方法和步驟。
a、滲透讀書是個性化的,答案多元化。(板書:好讀書不拘一格)。
b、老師也有感情地讀,師生共讀,好書人人讀,好書可以讀一輩子。(板書:讀好書永無止境)四、總結創新,追求個性。
1、思考:閱讀文章還有其它方法嗎?
2、(出示課件):五彩紛呈的讀書方法。
閱讀課文法:朗讀全文,劃段分層,概括中心,領略寫法,摘抄背誦。
自學文章法:瀏覽,提問,精讀,背誦,復習。
以寫帶讀法:讀書時,把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感悟寫下來。
閱讀四法:擴大閱讀面,勤于思考,勤于記錄,善于運用。
孔子讀書法:(1)少年時好學不倦。(2)學與思結合起來。
(3)學過的要溫習;(4)學習要謙虛。
蘇軾讀書法:對于一些好書,讀一次,有一個目標,讀書是終生之事。
諸葛亮讀書法:博覽群書,知天文,悉地理。
朱熹讀書法: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筆到。
毛澤東讀書法:(1)稍有空閑就讀書(2)不動筆墨不讀書。
你的讀書法:
(此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做題方法和步驟后,用多種讀書法以及名人讀書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形成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
3、生寫再交流。
五、小結:
欣賞佳作如逢知己,走進名人如交摯友;感悟名著如悟人生,品評美文似品香茗。孩子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好讀書,不拘一格;讀好書,永無止境。讓我們一起加油。
六、作業(課件出示):
1、完成閱讀練習《父愛》、《橘子的妙用》。
2、《藏羚羊的跪拜》《四川地震中的偉大母愛》。
(作業設計即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點,又拓寬孩子的讀書視野,更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
七、板書設計。
閱讀復習好讀書不拘一格。
學于課內,活用課外讀好書永無止境。
附:家庭作業閱讀練習1。
父愛。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視著她紅嘟嘟的睡臉,良久,兩顆淚水靜靜地滑了下來。
和以往—樣,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學了。晚飯后,孩子照例要求聽他講故事。
“爸爸,講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嬌地抬起晶亮的眼,極可愛的模樣。
他最是不能拒絕這種惹人憐惜的撒嬌口吻,盡管他已將這個故事說了不下數十遍,但孩子愛聽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證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還在媽媽肚里的時候……一天晚上,小偷進入我們的家……爸爸為了保護媽媽,和小偷打起來……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著的小刀削去一片肉?!彼S著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痛?”孩子照例問,關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護媽媽和小琪琪是應該的?!?/p>
孩子得到她心中滿意的回答,再次高興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過是一個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傷痕,只是他—個愛心的表露罷了,那算不了什么的。他結婚得很遲,而可憐的小琪琪,一生下來就成了沒媽的孩子。兩年前的一個夜晚:就是孩子剛滿六歲的那晚她發高燒,口里吐著白沫。他本該在她嘴里放只湯匙防她嚙咬,但又怕傷了她稚搬的舌頭,于是,他僅遲疑了一會,決然地將洗凈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過后,小琪琪的燒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塊。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淚水,嘴角隱約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夢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輕輕地為她蓋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口吻——決然——表露——2、.指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帶點詞的不同意思,并造句。
(1)a.家鄉的黃余瓜味道香甜,遠近聞名。香甜————。
b.月光下的孩子睡得正香甜。香甜————。
(2八戒那長長的口吻是化妝師的杰作??谖恰?。
b.他最是不能拒絕這種惹人憐惜的撤嬌口吻??谖恰?。
(3)a.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證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證明——。
b、校長給她寫了一個學歷證明。證明——。
3、把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語換成意思相近的詞語。
(1)良久,兩顆淚水靜靜地滑了下來。()。
(2)和以往—樣,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學了。()。
(3)他僅遲疑了一會,決然地將洗凈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
(4)他不過是一個最平凡的爸爸。()。
4、根據文章內容填空。
(1)阿久后手指上有傷痕。他對女兒說這傷痕是:
(2)事實上,阿久伯手指的傷痕是這樣造成的:
(3)他之所以不愿意對女兒說實話,是因為:
5、阿久伯十分疼愛他的女兒琪琪,人物的哪些言行最能表現人物的這一特點?請你在文中畫出來。
附:家庭作業閱讀練習2。
橘子的妙用。
橘子皮里有理氣健脾、去濕化痰的作用;橘核可以作為止痛藥;橘葉能消腫散結;特別是橘絡能順心活血,對胸悶、胸痛的病人有一定的療效。因而橘絡是很好的中藥。
注:橘絡指橘肉和橘瓣上的絲。
1、這段話主要向我們介紹:
2、用“”畫出中心句,想一想這段話按()順序寫的。
3、你還能介紹其它水果或蔬菜的作用嗎,選一種說說。注意一定的順序。
材料一。
藏羚羊的跪拜。
一位老獵人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藏羚羊并沒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兩行長淚從眼里流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板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板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淚跡了然清晰地留著。
老獵人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
夜里躺在地鋪上的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刀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方才明白為什么那只藏羚羊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給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的一條命,以保全懷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
材料二。
《四川地震中的偉大母愛1》一位偉大的母親——留給孩子的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后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一番艱難的努力后,人們終于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隨行的醫生過來準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笨磻T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四川地震中的偉大母愛2》。
女嬰含乳頭吮吸活命。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龔晉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饼彆x說,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
“我無法想象,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里?!饼彆x掩面而泣。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子,在婦產科見慣了初生的媽媽給自己孩子喂奶的場景,而此時此刻,這樣一個幸福的場景卻讓他產生無法抑的悲慟。
四川地震中的偉大母愛(3)。
年輕的父母身下是3歲的女兒。
5月14日,北川縣城。救護人員圍在一處嚴重損毀的屋角處——壓在房屋下的是兩個不幸遇難的大人,被他們護在身下的是一名眨著大眼睛的小女孩。宋欣宜,這個只有三歲的小女孩在與死神抗爭了40多個小時后,從廢墟中被解救出來時,周圍的人都哭了:已經故去的年輕父母臉對臉、胳膊搭著胳膊,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一個拱形,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雙雙擋住倒塌下來的沉重墻體,用血肉之軀為自己的孩子構筑了一道“生命的圍墻”。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生死一瞬,偉大的父愛和母愛卻超越了本能。
1、科學概念:
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致力于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大氣污染的定義、白色污染的定義,通過觀察有關圖片認識人類生存環境的嚴峻形勢。
通過小組討論,認識保護身邊環境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加深對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1、明確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的含義。
2、認識大氣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3、生態環境被破壞之后,造成大量動植物的數量急劇減少或瀕臨滅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積極面對當今世界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認識到保護環境應該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教學準備】配合教學用的圖片及其他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類還面臨著其他一些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問題、白色污染問題,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的問題。
二、關于大氣污染。
1、說一說平利的空氣質量狀況,簡要說說空氣質量(優、良好、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原因。(河流較多,山上的樹多、草多,工廠少……)。
2、引導學生觀察大氣污染狀況的圖片。
3、出示大氣污染的定義。(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
4、集體學習:
a、介紹“造成大氣污染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b、大氣污染后有哪些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
c、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關閉污染大的工廠;少開車,使用環保型的交通工具……。
5、小結:人類活動是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關于白色污染。
1、介紹美國科學家貝克蘭及他的重要發明(合成塑料)。
2、了解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有哪些優點?
(方便、輕巧、便于存放)。
3、出示一些白色污染嚴重地區的圖片。
討論,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不講衛生,亂丟亂放,塑料袋需要一兩百年才會腐爛……)。
4、白色污染的定義:塑料制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5、介紹白色污染的直接危害和潛在危害。(用ppt介紹危害,并說明人類活動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6、人們想出了什么應對措施?(教師通過ppt介紹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其優點:風吹日曬雨淋之后,在較短的時間就能腐爛掉。)。
四、關于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1、由于大氣污染、白色污染,造成了生態環境慢慢惡化,一些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亡。
2、介紹已經滅亡的動物以及瀕臨滅亡的動植物圖片。
3、人類現在采取了什么措施?建自然保護區。
教師介紹我國幾個自然保護區的情況。(四川臥龍保護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九寨溝自然保護區……)。
五、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
1、出示平利的美景圖。(琵琶島、翠茗園、觀賞橋……我們生活在這樣美的環境里是多么幸福?。?。
2、小組討論:
從身邊的哪些小事做起,就能保護好我們的生活環境?)。
六、課堂小結。
1、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2、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3、保護環境應該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1、本節課的話題是“交通工具”;要求學生學會用how引導的一般現在時的特殊疑問句,學會一些常用交通工具的表示法。前四課學習了一般現在時的各種句式,本課繼續學習一般現在時,重點學習how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及相關答語。
2、學會對交通方式的提問,重點是主要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助動詞和動詞的變化。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和簡單的語法知識,前四課又學習了一般現在時的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及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句式。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般現在時,重點學習how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及相關答語,有前面的語法知識做鋪墊,學生學習起來不會感到很困難。但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問句中助動詞的變化和答語中動詞的相應變化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需要多加指導,多多練習。
三、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學會用how引導的一般現在時的特殊疑問句及相關答語。
2、知識目標: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語交通工具短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一些交通常識和交通工具。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how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及相關答語;乘坐日常交通工具短語。
2、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how引導的'特殊疑問句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問句中助動詞的變化及答語中動詞的相應變化。
五、教學過程。
1、通過單詞、短語卡片復習日常交通工具的短語,先學習主語是第二人稱的特殊疑問句,強調動詞用原型。
2、學習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的特殊疑問句,強調問句中助動詞用does,答語中動詞用單三形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17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