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的基礎,它能夠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的需求。接下來是一些一年級語文課教案的案例分析,供大家參考討論。
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開始,一個好的開始,才能引領學生走得更遠,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小學數學必須得學好。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級數學青島版教案模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的:
1、通過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培養學生的上下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確定“上、下、前、后”位置關系的實踐操作活動過程,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對性。
3、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正確辨別“上、下”和“前、后”的位置。教學難點:理解“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課本,文具盒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0分鐘)。
(一)游戲導入,感知上、下、前、后:
看到這個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預設問題:
(1)學習這節課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幫助?
(2)怎樣才能正確很快區分上、下、前、后呢?
(3)學習這節課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出示課本第1頁的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書上的南京大橋,并思考下面的問題:
(二)出示自探提示:
(1)圖上都畫有哪些物體?
(2)汽車在火車的什么面?
(3)火車在汽車的什么面?
(4)汽車在輪船的什么面?
(5)輪船在火車的什么面?
(6)汽車的下面有什么?
先引導學生看圖,獨立探究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自探結束后,讓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結果。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判。
2、如果發現學生在自探過程中有困難的問題(5、6),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如果合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組織全班學生共同解決。
3、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在位置關系不變時,對于兩個物體,上下位置關系是絕對的;但對于三個物體,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也會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道理說清楚就可以了。
4、反饋練習。
(1)簡單應用。出示教學模具,讓學生說位置,說意義。
做一做第1題。
趣味測試:
(1)小明的前面是小英,小英的前面是小明,兩人怎么站?
(2)小明的后面是小英,小英的后面也是小明,兩人又怎么站?
三、質疑再探(5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學了這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學了這節課還應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2、怎樣才能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
3、怎樣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四、運用拓展(10分鐘)。
2、請你畫一畫:先畫一個三角形,在它的下面畫圓,在它的上面畫長方形,在它的前面畫五角星,在它的后面畫正方形。
3、學生談學習收獲。教師:本節課上你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4、教師歸納總結。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上下前后。
汽車在火車的上面,
火車在汽車的下面。
汽車在輪船的上面,
輪船在火車的下面。
李林在王英的前面,王英在李林的后面。
張寧在李林的后面,王英在張寧的前面。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6~4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初步。
體會。
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共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教學具準備:
每組2袋人民幣,一個錢包,一張白紙;多媒體課件;實物一宗。
所以我們為。
學生。
準備的是真實的人民幣。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準備的是新幣,同時注意提醒學生養成用后及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創設情境。
課講演示“藍貓當家”的動畫,讓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說一說。
師:請小朋友把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學具人民幣拿出來,在小組內認一認,說一說;不認識的請小組的小朋友幫忙,看誰認的多,認的準。
(小組活動,初步認識人民幣。)。
2、分一分,理一理。
師:剛才小朋友們認的很好。但老師覺得這些學具人民幣這樣放在桌子上有點亂。下面請同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這些人民幣分一分,有順序、整齊地整理到錢包里,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好。
(小組活動;通過整理錢包,進一步認識人民幣。)。
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整理的。
(通過展示學生的整理結果,使學生清晰地、有序地認識,人民幣。)。
3、猜一猜,擺一擺。
分別出示一枝鉛筆,一個轉筆刀,一個鉛筆盒,讓學生猜猜并擺出它們的價格。
(通過讓學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擺法,說自己的想法,討論得出:2角可以換2個1角;5角可以換5個1角;1元=10角。)。
三、應用拓展。
出示實物,標明價格:2角、5角、7角……1元。
師:如果你有1元錢的話,打算買什么?
四、全課總結。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使學生體驗到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3、這幅圖里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你們愿意用數學解決秋天里的實際問題嗎?(提示課題:用數學)。
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教學主題圖1。
(1)、師出示圖1: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左邊有4個小朋友在捉蝴蝶,右邊有兩個小朋友在捉蟲子)。
(2)、師:你還發現了什么?(大括號,問號)。
(4)、師:要想知道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我們就應該把這兩部分的小朋友怎么樣?(合起來)。
(5)師:誰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剛才那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指名幾個學生說。同桌互說。全班齊說。
(6)師:誰能列一個算式?4+2=6(師板書算式)。
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指名學生說說4、2、6分別表示什么?
還可以怎么列?
2+4=6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學主題圖2。
(1)、出示圖2,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說說這幅圖畫了什么?
(2)、你能想到一個數學問題嗎?(一共有7個向日葵,摘下了3個,還剩幾個?)。
(4)、這個數學問題,你覺得應該用什么方法解決?把算式寫在紙上,寫得快的小朋友輕輕地告訴你的同桌,并說說你的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反饋:7-3=47表示什么?為什么要減去3,4表示什么意思?
三、鞏固新知,拓展深化。
1、p47做一做。
(2)用手勢表示1:6-3=32:3+3=6為什么?
(3)看懂蝴蝶圖,說圖意,1:5+2=77-2=52+5=77-5=2。
2、小結:今天我們看到了美麗的秋天的景色,也想到了很多數學問題,并且都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現在,你有什么想說的?(如果不知道,老師引導:我發現了這些數學問題有兩類,有些是用加法計算的,有些是用減法計算,我們應該看清楚圖畫的意思來列算式。)。
四、拓展練習: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說一說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小學一年級上冊第28—29頁。
本節課圍繞的4、5、6的組成設計了三個操作活動。
活動一,4的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個藍色花片和2個紅色花片,合起來有幾個花片的問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目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來的含義,體驗合的方法,并通過擺出的花片學習2和2組成4。
活動二,5的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兩種顏色的花片,使它們合起來是5個的活動要求。這個活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會有不同的做法。在學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5的組成式。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歸納出1和4,2和3這兩個組成式。
活動三:6的組成。在學生學會了5的組式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總結歸納出6的組成式。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交流、歸納4—6各數的組成式的過程。
2、理解和體會合的方法,學會6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合作學習的意識,愿意表達自己個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對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合與分的方法,掌握2—6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分與合的方法,了解6以內數的組成。
二、學情分析。
(一)注重直觀演示、操作,探索簡單的規律,發掘學生的'潛能。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直接經驗是思維表象形成的基礎,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直接經驗主要來源于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學具的演示、觀察、動手操作等教學實踐。因此,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借助實物:圓片為教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眼看、手動、腦想、口說中溝通多種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識,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二)精心創設情境、游戲,激發興趣。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愛活動,學習興趣是支持、推動他們投入學習的巨大內動力。因此,我努力創設多種情境,鼓勵學生手、口、腦并用,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又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借助多媒體課件,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保持熱情、高漲的情緒,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變"苦學"為"樂學"。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1、說出10以內數的順序。
2、猜數:一個數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幾?
3、用我們學過的數字說一句話。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話:同學們,剛才這幾位同學說的好嗎?我們給他們鼓鼓掌!(學生熱烈鼓掌)。
同學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誰來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2、現在誰來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嗎?
生:把分開的兩個手合在一起。
說得真好!看來只有把分開的兩手合在一起才能拍響。(板書課題:合)。
在數學王國里呀,也經常用到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合成。
[說明:通過鼓掌,使學生理解合與分的意義。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學生動手操作合的過程,學習4的合成。
拿出2個藍色圓片和2個紅色圓片,合起來有幾個圓片?
(1)放手讓學生活動,教師適當引導。
(2)全班反饋,交流擺的結果。
使學生知道兩種顏色的圓片擺的先后不一樣,結果相同。
教師講解:2合2合起來是4,并寫出表達式。
結合學生的表達,板書22。
(3)把兩種顏色的圓片分出來。
(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種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4個。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同學們們真了不起,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合成。
3、比較兩種分法。
提問:觀察這兩種分法,同學們們有什么發現?(分成的2個數交換了位置)教師小結:當我們找到一種分法后,可以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種分法。
(二)探索5、6的合成。
1、師:同學們們很聰明,一會兒就將4的合成學會了。下面拿出兩種不同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5。
(1)學生自主操作。(通過擺兩種顏色的圓片,探究5的合成)。
(2)讓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結論。
(3)小組長歸納匯報探索結果。
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
(4)去掉圓片的顏色,使學生歸納幾和幾合成5。
(5)選擇好的方法記5的組成。
2、拿出兩種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6個。(方法如5的合成)。
四、游戲活動,運用鞏固。
1、“輕松入門”:看圖填空。
(1)學生自己完成填空。
(2)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并說出2、3的合成。
(3)先擺一擺,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幾和幾?
(4)完成書上練習。
(5)請學生說出2和3的分與合。
2、“快樂學習”:填一填。
3、“小試牛刀”:看圖畫一畫。
4、數學游戲:教師說游戲規則,同桌之間經行。
小學生。
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因此在這一環節,以游戲鞏固,可以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五、課堂小結,深化認識。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完整揭示課題:6以內數的合成)。
2、回家把6以內各數的合成說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師:今天同學們玩得高興又學到了知識,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你們把今天學的和做的游戲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玩一玩,好不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小朋友再見!
(簡單的課堂小結,讓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再次得到滿足;教師對課后的要求,巧妙地將學習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書本延伸到生活。)。
教學。
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說一說數位表示的意思)。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器表示?”
說一說數的組成。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三)新課:
1、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并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個兩位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是()。
1、認識“朗”、“識”“玉”三個字,會寫“識”、“玉”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教學重難點:如何讀出古詩的韻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貼出圖片(一個寧靜、美麗的夜晚,眾星下一輪玉盤似的月亮高懸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這個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也喜歡抬頭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在他眼里,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寫的《古朗月行》這首古詩。
二、初讀詩文,找出生字寶寶。
1、大家自己先來讀讀古詩吧,有信心讀好嗎?如果遇到困難,我們應該怎么辦?
2、學生在古詩中找到生字寶寶,讀讀它們,并想辦法記住它們的樣子。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并適時指導朗讀,相機理解詩意。
(一)指名學生讀詩,讀后及時評價指正。
(二)檢查生字的學習,并指導朗讀,理解詩意。
認識“朗”,并理解題目:古朗月行。
1、你怎么記住這個字的?你能給“朗”字組詞嗎?
2、引導理解“朗月”。
什么樣的夜晚才會有明月?(晴朗)。
古時候有個叫鮑照的人在一個晴朗的夜晚看見了月亮,于是寫下了“朗月行”這首古詩。幾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見了這樣的朗月,他也特別想為月亮寫首詩,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鮑照寫過的《朗月行》的題目,并在前面加上一個“古”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朗月行。學生接讀題目。
認識和書寫“識”這個字,并理解“小時不識月”。
1、這個字你是怎么記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寫這個字呢?
2、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識”字,(什么結構?每個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訴老師該怎么在田字格里寫這個字。學生再書空,然后在書上寫這個字。
3、給“識”字組詞。
4、李白小時候不認識什么呢?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認識和書寫“玉”,并且朗讀和理解“呼作白玉盤”。
1、出示“玉”,這個字和哪個字很相像?(區分:玉王)怎樣在田字格里寫好這個字呢?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書寫。
2、給“玉”字組詞。
3、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他把月亮稱呼為什么?齊讀第二句詩:呼作白玉盤。想象白玉盤是一只什么樣的?如果你見到了這樣的月亮你會怎么樣?李白小時候和你們一樣,見到如此美麗神奇的月亮,可是卻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聲呼喚:呀!天上有個白玉做成的盤子!
4、那這句詩該怎么讀呢?指名學生讀,在不斷評價中引導學生讀出驚訝贊嘆的語氣,然后再齊讀。
學習剩下的兩行詩。
1、天上的圓月還讓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學生自己讀讀剩下的兩行詩。再指名回答。
3、我們該怎樣讀這兩行詩才能讀出月亮的神奇與美麗呢?在指名讀后的評價上引導學生讀出驚嘆的語氣。在必要的時候,老師也可示范讀。
四、整體感悟,指導背誦。
1、學生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描述展開想象的翅膀:一個晴朗的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一個小孩子抬頭望著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啊,它那樣潔白,美麗,一定是的白玉做成的'盤子吧?不對!不對!它那樣明亮,那樣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鏡子飛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歡這樣的月亮嗎?喜歡它的什么?那讓我們邊讀詩,邊展開想象吧!配樂齊讀古詩。
3、想不想把這么美的詩背下來呢?指導背誦。
五、拓展延伸。
3、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或者是兒歌?
六、課堂小結:
一、十位加、減十位,個位加、減個位。
1、不進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二、進位加法(湊十法)。
1、湊十歌:一湊九,二湊八,三湊七來四湊六,五五相湊就滿十。(注:湊十的兩個數互為補數)。
2、20以內進位加:湊十法:8+72=15十位加1,個位減補數(2+8=10,2是8的補數)。
3、100以內進位加362+8=44提煉方法:個位用弧線連上,十位加1,個位減補數。(方法和20以內一樣)。
三、退位減法。
1、20以內退位減:破十法:161-9=7個位加補數。
2、100以內退位減:361-9=27提煉方法:個位用弧線連上,十位減1,個位加補數。
一年級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知識點。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讀數、寫數的方法: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2、單數:個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數。
3、雙數:個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數(0除外)。
4、整十數:個位上是0的自然數(0除外)。
5、5個十,5個一,組成起來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個十,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
讀作:五十五(寫語文漢字)寫作:55(寫數學字)。
6、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計數單位。要寫漢字)。
數的組成:(注意不同的問法)。
例:68是由6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68是由8個一和6個十組成的。
68里面有(6)個十和(8)個一,有(68)個一。
68十位上的數是6,表示6個十(寫漢字),個位上的數是8,表示8個一(寫漢字)。
7、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數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個位,哪位數大它就大。(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8、當兩個數量相差很大時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當兩個數量相差不大時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來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的兩位數是99;最小的兩位數是10;的一位數是9;最小的一位數是1。
數學學習方法技巧。
營建超卓的講堂氣氛。
現代教育論以為:超卓的講堂氣氛能夠成為傳遞常識的無聲媒體,能夠成為啟迪智慧的鑰匙,能夠成為熏陶品德的潛在力量。每位教師都有殷切的領會:講堂氣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自動性的發揮。在教育中,教師規劃學生喜歡的、賦有情味的學習活動,激起學生學習的喜歡,讓學生愉快地進行數學學習;教師給學生供給充沛的參加數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在自主根究、協作溝通中獲取數學常識、技術、數學思想辦法,讓學生經歷一個生動生動、自動根究、賦有特性的發明進程。這一切,需求超卓的講堂氣氛來支撐。
教師要為學生營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講堂上實在的民主、和諧,源于師生的一種愛。教育進程是師生信息溝通的雙向進程,也是師生情感溝通的進程。教師經過自己的教育活動用愛潤澤學生的心田,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心,使之自動積極地參加學習活動。以“0的知道和有關的加減法”一課為例,在寫0活動中,教師用到了這幾句話“你想寫0嗎?”“好,伸出小手看屏幕書空”“在日字格里描一行0吧”“你以為寫0時應留神什么?”“想給咱班小朋友說些什么?”“教師相信你的0必定寫得很漂亮,動著手,在下面日字格里寫幾個0吧!”安排學生進行書空、描0、總結寫0的辦法、獨立寫0各項活動。
教師的言語滲透對學生的了解,對學生的尊重和信賴,融入了對學生深深的關愛,使學生愉快、自動獲取寫0的辦法。在根究常識的進程中,學生有錯時,不是批判責怪,而是再給學生一次機會。如請學生說出“盤子里1個桃,用數幾標明?”時,出現“小猴吃了1個桃,用1標明”的答復。教師不急不躁,接著問:“那個盤子里的桃數用幾標明呢?”小朋友馬上說出“用1標明?!庇秩缣幚怼皟善扇~上一共有幾只青蛙?”的問題時,一位學生說出4-0,其他學生急于表達自己的等式4+0或0+4。
此刻,教師給學生自己糾正的機會,以“教師沒有聽清楚”為由,請學生再說一遍。美妙地為學生贏得領會成功的機會?!霸俳o一次機會”讓學生感到溫暖、遭到鼓動,維護了學生學習的喜歡,維護了學生根究常識的積極性。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育空氣中心情舒暢,思想生動,敢想、感說,愿想、愿說,學習潛能和自動性得到充沛發揮。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知識目標: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感受一列數蘊含的規律;發展學生的數感。
2、情感、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善于與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實踐、觀察分析能力;讓學生深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正確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電子白板、計數器2個、小黑板。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情境。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小灰兔要帶我們去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餐廳,大家想去嗎?(生:想?。?。
2、復習。師:嗯,大家先別急,小灰兔要和大家玩一個數學游戲,玩得好才能去參觀動物餐廳,你們有信心玩好這個數學游戲嗎?(有?。┠呛?,請聽清楚游戲規則:
一個小朋友上來扮演小灰兔,拿起一張數字卡片,下面的小朋友讀出卡片上的數,并連續數出在它前、后的5個數。(小灰兔還有一個要求:請小朋友們在玩游戲的時候要聽從它的指揮,你們能做到嗎?)。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數一數。師:小猴和小狗的手上,拿著許多的紅果,你們能數出它們的數目嗎?(反饋:學生有可能一下子就知道結論,緣于他們認識圖上的文字,教師應給予鼓勵,在這里,也可以讓學生再數一數)。
3、填一填。讓學生獨立填寫p6的“填一填”,再進行反饋。
4、課間音樂。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師:小朋友!又到了我們玩闖關游戲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闖四關。大家還記得玩闖關游戲要注意什么嗎?(生:要注意——即快又對,字還要寫得工整、漂亮,要遵守課堂紀律等。)大家請看第一關是:
1、比大小。p6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期間巡視輔導。反饋時,學生互相評價,給做得好的同學獎面小紅旗,畫在題目后。(如果個別學生解答困難的,可以借助計數器等進行比較,最后兩小題的答案不,填對一個就符合要求了,這里教師不必事先提醒,在反饋時讓學生自行發現。)。
2、連一連。p7第2題。出示掛圖,指名學生說明題意,再讓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評價方法同上,引導學生發現60是個多余的信息。)。
4、想一想,請你接著畫下去。p7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再反饋。
四、實踐作業,拓展延伸。
1、跟爸爸、媽媽玩“讀數、比大小”游戲。(即由爸爸、媽媽讀一數,你找出一個比它小,一個比它大的數,并用符號連起來)。
2、p7的小調查。
1、 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數量之間的大小及相等關系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通過學具操作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2、 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并知道它們的含義,用會這三種符號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能正確描述數的大小。
3、 參與觀察、操作等實際活動,初步體驗“數感”。
4、 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親切感,樂于參加數學活動,愿意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描述數的大小,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實物展臺、彩色圓片 師生雙邊活動: 活動一:
引入新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玩過許多有趣的游戲吧,哪個小朋友玩過拔河的游戲,能說說這種游戲怎么玩嗎?今天,有一個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戲,他們想請咱們班的同學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課件)
你觀察到什么?你想說什么?問些什么
活動二
你說我講:為什么比賽還沒有開始?
我們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圖片來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樣擺才能夠讓別人一下子看出哪邊的人多?看著擺好的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兩邊的人數不一樣來分析這個問題。
活動三
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沖誰開口笑。
手指游戲:用中指和食指表示兩種符號,表示四組數的大小。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師生活動
備注
一、課前導入。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在新的學期里,我們將一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解決新的問題。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現“平均分”。
讓小朋友發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現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么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現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著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并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p>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并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果。
有8個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并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后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節課是讓學生發現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學會已經掌握了平均分的含義,而有些學生卻不十分理解。
教學目標:1、在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中,讓初入學的孩子了解學校生活,滲透思品教育。
2、在數1-——10各數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兒童學習數學的最初步熱情。
3、讓兒童在數數過程中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以感受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親切,克服陌生感,產生愉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帶數字的一句話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老師這里也有一所美麗的校園圖,你們還想不想看看?
學生觀察:這所校園有些什饃?同學們在干什麼?
觀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10]
學生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們說的很好,原來呀,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數,到處有數學。
課后記:
一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1、通過直觀形象的,生動有趣的數數活動,讓兒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達到能認識、讀、寫10以內的數,會用10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學之間交流。
2、讓兒童認識10以內的數的大小,認識符號〉〈和=的含義,能用符號和詞語表示10以內數的大小,在比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過程中,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初步體驗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減法,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計算過程。
4、注意數字,符號。算式的規范書寫,培養兒童認真看,認真算,認真寫的良好習慣。
5、-讓兒童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一些初步數學活動的經驗與初步解決問題的方法。
22課時
1、10以內數的認識
第一課時
4——5頁1——5的認識例1——例3
1、對1——5各數感性的認識
2、培養良好的習慣
3、初步體驗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1、邊擺邊數數
2、由抽象的數到物體可一表示什麼
二、教學例1
(1)出示圖,看圖,用數字說一句話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意嗎?
(3)按照數字順序從1說道5
三、教學例2
(1)擺學具數數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從1到5
92)在黑板上寫1——5,請學生在黑板上數字上面百圓
(2)老師指圓,學生說數,
問:3個圓片用幾表示?5個圓片呢???
老師指數字,學生說圓片。
問:3用幾個圓片表示?4呢?
四、教學例3
剛才用數字2表示2個圓片,2還可以表示什麼?
看書5頁例3
2可以表示任何個數使的物體。
說說3、4、5可以表示什麼?
全班交流
五、課堂活動
6頁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1、進一步鞏固1——5的認識
2、初步感知1——5各數的聯系,變化,感悟數序
3、初步學會用手指比,劃,涂,寫1-5
4、操作分小棒,親身體驗探索數的分解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規范書寫1-5各數
一、談話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1——5個,小朋友們能用手來表示嗎?
二、教學例4
1、看書例4,共右個要求:比,劃,讀,寫,想想,你認為小手和小嘴怎樣分工最
合適?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2、根據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練習后小組交流
3、書上有這樣一句話,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嗎?
4、教學在田字格里面規范書寫
91)讓學生說1——5的形狀
(3)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4)學生練習
三、課堂活動
1、6頁1,寫數
2、6頁3,圈一圈,寫一寫。
出示這些圖,引導學生看懂題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誰的方法多。
獨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2頁1、2
課后記:
第三課時
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4、正確書寫0
5、能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1、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正確書寫0
一、談話引入
防飛前是幾個?用數字幾表示?放飛后小朋友沒有氣球了,用用什麼表示呢?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的數字“0”(板書)
二、教學例1
(2)原來有幾條魚?現在呢?
(4)原來有3條魚,用幾表示?現在一條也沒有,用幾表示?
三、教學例2
1、出示直尺圖
觀察:直尺上有什麼?0在什麼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麼?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直尺上開始這一段叫起點,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點。
四、教學例3
1、老師示范書寫0
2、學生書空
五、課堂活動
1、8頁1——2
2、老師出示放大的方格圖、引導學生認識方格,0在這里表示什麼?
從左3往右數,你發現了什麼?
還可以怎樣看?
老師: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依次多1,從右往左,依次少1
3、12頁3
課后記:
第4課時
教學內容:9頁比較大小,例1——例2
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正確使用
3、初步培養學生具有辨證唯物思想。
教學重難點:比一比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
你能用那些數字表示圖中的小動物和花?學生數并且填在書上
學生用學具擺花兒和動物,并且比較多少。
小組交流后學生匯報自己的擺法和結果
怎樣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們要學會一個一個對著擺的方法來比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較同樣、多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花和蜜蜂,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2、比較多與少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蜻蜓和蜜蜂,你發現了什麼?
3、觀察討論
4〉33〈4,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兒和蜻蜓的比較方法一樣,你會嗎?
練習:(1)擺3個圓,5個三角形,比較大小
1、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
2、正確、規范地書寫含有“豎”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豎”的寫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復習上節課的'主要內容。
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一)講解“豎”書寫要領。
1、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從上到下)。
3、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豎”有什么特點。
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
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圖示: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
圖示: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圖示:
5、指名說一說垂露豎、懸針豎、短豎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范。
(二)學生練習書寫豎,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
(三)學習書寫帶豎的字。
1、出示范字:
十上土干工正。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十:橫平豎直,是懸針豎。
上:垂露豎,上面的橫稍短,下面的橫略長。
工:上面橫短,下面橫長。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強調寫字姿勢。
7、比一比,改一改。
教材35——36頁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在動手擺的基礎上,了解5以內數的組成。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合與分的方法,經歷把兩部分合成一部分的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老師的鼓勵下,表達自己個性化的做法。
1.認識“+”號會讀加法算式,會根據直觀圖在加法算式中填數。
2.通過操作、演示、表達,培養同學們動手能力及觀察和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3.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欲。
重點: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體會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難點: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智慧星、小紅旗。
一、情景創設
根據這個情境填空:(板書)“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還可以用加法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加法。(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強調“合起來”的意思,復習了前面的舊知識,引出了加法的意義,說明了“合起來”會變多,團結力量大。
二、新授活動:
1.戴花游戲
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丫丫他們正在為你們做花呢!請看圖(出示課件)說一說你觀察到了哪些數學信息?(一個女孩和兩個男孩一起做花;兩朵黃花和三朵紅花合起來等。)
我們大家也來一起擺一擺吧!黃色花片表示黃花,紅色花片表示紅花。請先展示在桌子上,左邊一種,右邊一種。接著你怎么做就能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學生自己表現,看誰是孫悟空,又快又靈,獎勵一顆智慧星)。
請學生自己交流,說一說剛才怎么得到智慧星的?
老師還可以把你們變得更聰明、更棒,因為我知道一種叫加法的算式可以表示“合起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寫“+”號時先寫“—”(橫),再寫“|”(豎),要均勻。2和3合起來是5,就在2+3后面寫上“=”表示“是”的意思,也就是說“=”兩邊數目相同(同樣多、一樣、相等)。象這樣的有加號的算式就是加法算式,表示把2和3合起來是5,讀作2加3等于5。(板書)
齊讀:2+3=5
在這里,“2+3”表示什么呢?(2+3表示2朵黃花和3朵紅花合起來)
“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朵花)“+”表示什么呢(合起來)
再讀:2加3等于5
【設計意圖】:獎勵智慧星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
堂氣氛。通過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理解了加法的含義。
2.奪紅旗競賽
怎么用學具表示出來?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呢?分四小組用自己喜歡的學具表示出來,列出算式并計算,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體現算法多樣化:“點數”法、從一個數起接著數、用數的組成知識等)。哪個小隊完成得又快又好就奪得紅旗。(插在前排)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反復操作充分感受加法的內涵,在活動中感知把兩個數合起來表示“一共”這一加法意義,體會算法多樣化。
三、實踐應用
1.小朋友們學的這么好,小動物也忍不住帶著小寶寶來向大家學習,看,誰來啦?(出示課件)圖中告訴我們什么,要求什么?誰能連起來說一說?(有3只小雞,2只母雞,一共有幾只雞?)
怎樣列算式?[指名交流]
2.學學做做(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3只綠色小鳥和一只黃色小鳥飛到一起。請學生用學具跟著做并列式計算,讀出算式,說一說是怎么算的。(3+1=4)
3.賽龍舟(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兩條龍舟,一紅一綠。學生相應的分紅、綠兩隊,看圖列式計算并搶答,對一次龍舟前進一步,先到達終點的那隊獲勝。(1+1=2、2+2=4、4+1=5等)
個數字正在吃,但還沒吃飽,請從盤子里選一個數字放到他嘴邊。選對了他會說,謝謝你!選錯了,他會說,大嘴餓了要吃飯?。?+(1)=3、1+(3)=4、1+(4)=5等)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探索技巧,達到準確計算。
四、回顧總結
今天你學的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5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另外,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加法是小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最基礎的知,《5以內的加法》就突出體現了它的基礎性、價值性。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本節課我感到學生學的認真、輕松,基本掌握了什么叫加法,也能快速的計算5以內的加法。
1、讓學生初步感知兩個或兩個動物之間的高矮關系,體會高矮的相對性。
2、在比較過程中體會高矮的正確方法。
3、滲透幫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長、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學難點:
課堂紀律的組織,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準備:
繩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比較的“多、少”)。
師:今天有好多老師來聽課,誰能說出老師多還是學生多?
生:老師多!
生:學生多!
引導學生說:學生比老師多,老師比學生少。
二、新課。
1、請剛才回答的學生上來。
師:老師和同學站在一起,請大家判斷誰高?誰矮?
生齊:老師高!
師:下面誰愿跟這個同學比較?
(有意請一位跟這個同學差不多的學生,這樣學生不容易看出來,從而引出比較的方法)。
師:大家覺得誰高?誰矮?(兩個學生面向學生)。
學生爭論一番。
師:他們這樣站著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較方法嗎?
生:讓他們背對背。
讓兩人背對背站著再比較,得出結論。
(出示課件1,讓學生觀察。)。
師:淘氣和笑笑也是用這種方法來比高矮的,但是,淘氣這樣做,你覺得對嗎?
生:淘氣做得不對,因為他腳踮起來。
師:哦!比高矮時不能把腳踮起來,還要注意什么呢?
(讓學生自由在小組里發表意見。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樣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師小結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背對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樣高、都不穿鞋子。
3、小組內互比身高。
師: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現在你們可以比身高,還要請個同學幫助看。
(學生活動,老師適當指導)。
4、學生反饋活動結果。
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關于青蛙的一些知識?(學生互相說說。)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青蛙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每天可以幫助農民伯伯除掉農田里許多的害蟲,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兩只可愛的青蛙。(出示情境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觀察“青蛙吃害蟲”情境圖,看圖編故事。
師:誰能看圖給同學們講一個小故事?(指名講故事)
2、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你能解決自已提出的問題嗎?
3、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討論:你是怎么樣算的?
討論:你是怎么樣想的?
誰能用計數器撥一撥自已的計算過程?
4、撥計數器,學生根據撥的過程說出相應的算式及結果。
5、游戲:看誰看得最快。
6、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7、練習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什么?
四、布置作業
1.、圖片、制作精美的賀卡。(教師)。
2.詞語卡片、彩紙。(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設疑:同學們,能說說自己的親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職業嗎?
2.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師小結:通過今天的交流,同學們知道了很多職業名稱?,F在,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工作地點和職業名稱吧!
設計意圖:結合第一環節內容,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新課的開展做好鋪墊。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趣味識字”內容。
師:同學們,讓我們和這些名稱打個招呼吧!熱情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學生齊讀)。
2.認識“工、廠、醫、院、生”,指導識記。
3.指導書寫“工、廠”,學生寫完后在小組內展示評價。(在學生書寫之前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4.學生交流: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職業。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節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識字的快樂。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出示詞語卡片。
果皮樹皮加法辦法旁邊兩邊。
許多也許到處四處學生生氣。
(2)多種方式讀詞語:領讀、學生齊讀、開火車讀。
(3)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
(4)繼續擴詞,積累詞語。讓學生用“皮、法、邊、許、處、生”繼續組出不同的詞語。
2.寫祝福語。
(1)教師出示多種賀卡,讓學生欣賞祝福語。
(2)演示祝福語的格式。
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給誰寫,我們要頂格寫。然后空兩個格(大概兩個字的位置)寫上祝福的話。最后要寫上我們的名字。
(3)說一說你準備給誰寫,寫什么話。
(4)一起試著做一張賀卡。
(5)展示自己制作的賀卡。
6.學生練寫“小、水、月、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書寫能力,讓學生美觀、規范地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創造性的語文教學活動,讓“語文園地”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讓學生學會發現語文知識的規律,并且聯系生活創造性地學語文、用語文。
二、故事導趣,形象背誦。
2.出示圖畫,(按照詩句的順序出示)說一說你看到風了嗎?(引導學生說出從哪些現象可以看出風的存在。)。
3.我們為這幾幅畫配上詩句吧。按圖片依次出示詩句,引導學生按照圖畫背誦。
4.這么美的一首詩是唐朝詩人李嶠寫的。這首小詩也是一則謎語,同學們回家要背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猜一猜詩里面寫的是什么。
小結: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學生在朗讀韻文的過程中一定會被其中的一些準備活動所吸引。教師為學生解疑的過程就是為孩子講解中國風俗特色,激發學生的民族豪情的過程。
四、布置作業。
回家和家里人猜謎語。
按筆順規則書寫“小、月”。
和家長一起讀《春節童謠》,與家長進一步交流中國民俗的特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以生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輕松完成了鞏固識字、積累詞語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同步參與到以古詩詩句創編的故事《畫風》中,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語言,領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
2、猜猜老師喜歡什么動物。
3、明代有位叫唐寅的大畫家也喜歡公雞,他不僅為公雞畫了一幅畫,而且還為它寫了一首詩,名字叫《畫雞》。(板書)。
二、讀古詩:
1、師讀古詩,學生不出聲,用手指。
2、師再讀古詩,生可輕聲跟讀。
3、師帶讀古詩。
4、小老師帶讀古詩。
5、比賽讀。
三、認讀生字:
1、圈出文中生字,生自主識字。
2、單獨出現生字,生識字組詞,師帶上拼音帶讀。
3、識字小游戲:摘蘋果。
四、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出示前兩行詩。
1、生讀詩句,師: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板書:美麗)。
2、生帶著感受讀。
3、像“紅、雪白”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你能說幾個嗎?
出示后兩行詩:
1、師:這只公雞不僅美麗,叫聲也很好聽,生讀詩。
2、誰來模仿一下公雞的叫聲。
3、公雞一般什么時候叫呢?這又是一只怎樣的公雞?
(板書:勤勞)。
4、生帶著理解讀詩,教師可適時范讀。
5、回歸整體,齊讀(或背)全詩。
五、書寫指導:
指導書寫“平、戶、開”。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么?自由讀第1、2自然段。
(2)兔子為什么跑?(他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他有沒有仔細觀察一下究竟發生了什么?(沒有)。
(5)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
2、學習第3、4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么?
(2)小猴子為什么也跟著跑?從哪兒看出來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樣?
(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他們怎么樣?
(6)動物們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較“兔子”“小猴子”“大伙”說的話。他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子”“大伙”說的話。
(板書:木瓜嚇跑動物們)。
3、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么?
(2)野牛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呢?
(3)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讓學生通過動作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后是怎樣問的?
(板書:野牛攔住)。
(5)分角色朗讀“野?!钡膯栐捄汀按笙蟆薄巴米印钡拇鹪?。(板書:問原因)。
4、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讀第6、7自然段。
(2)木瓜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進湖里為什么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因為木瓜是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的,所以聲音很響)。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出的聲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動物們都怎樣呢?為什么大伙都笑了?
(6)這時候,動物們會想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導觀察生字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家、象、都”的筆順和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寫。
4、展示書法作品,進行講評。
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這種由課堂走向生活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與課文相關的情境圖,教學課件。
1.設置試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明確:捉蟲子捉不到蟲子。
(2)小鴨子到河里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里,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明確:游泳淹死小鴨子。
2.總結。
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并感受到了他們的美好品德。以后,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喔!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頭問聲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蘋果柿子枝頭鬧、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們穿棉襖。
2、同學們,兒歌中提到了哪幾個季節?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板書課題“春夏秋冬”,用紅色粉筆圈出“春”字)。
3、教師相機教認“春”“冬”(上下結構)。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聽著這熟悉的旋律,我們就會想到那可愛的小鴨子的形象。這不,小鴨子和小公雞又要一起出去玩了,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又會遇到什么樣的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小公雞和小鴨子》去看一看吧!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落”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冬、風”等7個生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指導朗讀“要是你現在折它,它很快就會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這,它還能開好幾天”,深刻理解孩子們為什么都愿意把他們的花留在花園里。
3、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本課主要學習了與四季相關的字詞及景象,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讓學生深切體會到四季不同的特點,了解到四季的季節變化所帶來的不同現象、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主要采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四季的特點,在情境中識字、記字、本節課我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相信學生的能力,給予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15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