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書可以幫助我們合理安排時間和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效果。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實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
摘要:我國法治建設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農村法治建設的支持作用,需要在保證農村法治建設取得理想效果的基礎上,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圍繞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法治建設存在的不足、阻礙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法治建設進程的主要因素、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法治建設的相關措施等方面展開討論,在對農村法治建設面臨的困難及影響因素有所掌握的條件下,提出完善農村法律法規等解決對策。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黨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手段。為了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要從擴大基層民主、提高村民自治程度等方面出發,保證農民群眾自覺行使自己權利,并將強化民主法治建設當作新農村建設主要工作內容。實現新農村法治化,是新農村建設有效進行的重要保障,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將農村建設與農業發展結合起來,可在良好的法律環境下,為農村建設提供廣闊空間。
1.1農村法律法規還不完善。
法律制度是推動農村法治建設的重要前提,同樣是促使農村法治化的依據。但是目前我國農村運行的法律制度還存在立法不完善的缺陷,法律法規沒有涉及到農村建設各個領域,使得農村基層干部在開展工作時無法可依。并且有的法律制度內容操作性較差,沒有做到與農村法治建設實際情況相結合,尤其是法律責任還沒有明確界定,會降低法律制度的規范功能和強制功能。除此之外,農村有的法律規章還沒有及時修正和完善,不能滿足農村法治建設需求,無法發揮法律制度在農村法治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2農民法律意識薄弱。
農民法律意識是指農民有關法律的知識理論、心理、思想及觀念的總和,能體現出他們的法律認知程度。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但是還存在農民主體意識薄弱、對權力盲目崇拜等問題。農民法律意識對其法律行為有直接影響,是提升法治輿論導向作用的重要來源。目前廣大農民群眾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極少借助法律手段來保障其自身權益,在農民法律意識相對落后的情況下,會對農村法治建設帶來較大阻礙。
社會主義農村法治建設比較落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基層政治體系運行問題。我國在基層政權管理方面,通常采取黨政兩套班子共同管理的方式,在農村法治建設中運行這一政治體制,還存在執行力度不夠的情況。相關制度規定中指出同級黨委領導只單純體現在關鍵決策制定上,不應由黨委直接辦理行政類工作。但實踐過程中,無法做到各部門職能明確,這種情況下不會影響管理工作開展,但會造成農民訴訟無門,對農村法治建設有不利影響。二是經濟發展落后會阻礙農村法治建設。長期以來,受到城鄉二元經濟管理體制的影響,導致農村經濟滯后于城市,農民收益增長緩慢,農業效益差。并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全,在交通和水電建設等方面有所不足,是制約農村法治建設良好開展的經濟因素。
3.1健全農村法律法規。
為了推動農村法治建設進程,需要從健全農村法律法規這一角度出發,為農村建設奠定基礎。需要將有關農村的法律制度作為法律體系重點內容,注重這些法律條例的完善和實施[1]。例如,我國加大了對《農業法》制定及實施的重視,圍繞農業發展建立了結構合理、可操作性較強及相互影響的法律體系。另外,為了有效落實農村法律法規,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及立法原則,以促進和保障農業發展作為法律法治制定的基本原則,盡可能做到法律法規的制定符合農村法治建設需求。另外,還應盡快制定有關農村經濟建設的法律規定,主要包括明確農村市場主體、保障農村市場正常運行、維護農民權益等方面的法律條例,為農村發展建設順利進行提供制度保障。
3.2樹立正確的法治理念。
要想保證農村法治建設朝著正確方向開展,則應堅持以人為本這一法治理念,這是新農村建設良好開展的關鍵。實際進行農村法治建設時,要根據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將涉農法律問題的解決放在突出位置,最大程度發揮法治力量在農村建設上的推動作用[2]。并且在法治理念有效樹立基礎上,能促使農民群眾利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有利于提高農村法治化程度,將相關法律制度落實到農村建設中。首先,要做到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盡快構建以工促農的經濟增長機制,在城市發展帶動下,充分挖掘農村經濟發展潛力,為農村法治建設提供經濟基礎,是實現農村良好發展的重要保障機制。其次,應遵循民主管理要求,適當加大農民基層干部的行政權力,為農村法治建設有序進行加以保障。具體來說,確定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發揮農民群眾能動性,能有效加快農村的法治建設進程。
3.3提高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
農民群眾法律行為對農村法治建設效果有一定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大對農民法治意識的培養,以便確保農民行為規范。并且農民群眾是農村建設的主體,提高對其的法治素質是建設法治化農村的關鍵,只有在農民具備較高法律意識的基礎上,才可為農村建設提供較大推動力。相關部門要針對農民群眾組織相應的培訓教育活動,以法律知識作為主要培訓內容,并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加強農民法治思想建設。要將有關農民利益的法律教育及宣傳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從建設和諧農村、維護農民利益等要求出發,加大對農民法律素質的培養,以便加強其自治能力。同時,還應加大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激發基層干部學習的主動性,并實行考核機制,對農村基層干部法律知識掌握情況、法律素質等進行評價,以便為其提供專門的法律知識指導,發揮他們在農村法治建設上的重要作用。
3.4加強農村法律服務。
除了上述措施外,還應通過加強農村法律服務來確保農村法治建設?;鶎臃煞罩饕寝r民學習法律知識、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是需要高質量完成的工作內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完善法律服務工作體系,提高基層法律服務人員的工作主動性,使得他們能做好法律顧問,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3]。
4結束語。
為了促進我國農村的良好發展,需要從農村法治建設角度出發,采取一系列建設措施,為農村發展奠定基礎。當前新農村法治建設還面臨農民法律意識薄弱和法治建設物質基礎落后等問題,不利于我國農村法治建設。因此,要盡快采取相應的措施,從基礎制度建設、法治意識培養等多個角度出發,為農村法治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文檔為doc格式。
。
為加快推進烏江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富裕和諧新烏江,結合烏江村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全面貫徹黨的**中全會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就建設二十字方針,立足實際、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壯產業、完設施、美環境、固基礎、強班子、創特色、促和諧,全力推進全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大力爭取國家、省市投資項目落戶,全年至少引進項目資金50萬元,引進企業2家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增長12%;計劃生育工作進入全鄉一類;不出現一粒違章建筑;無重大安全事故和不正當信訪事件發生;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年度綜合考評進入全鄉綜合先進行列;年底順利通過市政府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掛牌驗收考核。
三、工作內容。
1、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大力發展以餐飲、葡萄為主的主導特色產業,啟動烏江美食街規劃、營銷宣傳,整合餐飲資源,打造品牌;增加優質高效葡萄種植面積100畝以上,利用近城優勢在葡萄園發展農家樂;鼓勵發展無公害蔬菜、西瓜、草莓種植等特色產業;依托便利的交通區位和頗具規模的個體經營戶發展“路邊經濟”;提升烏江農家樂輻射范圍,打造物流配送、餐飲住宿、旅游接待等特色服務品牌。
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完成通向西頭、馮家、白亭、月形等組的3公里道路硬化任務,實現組組通水泥路目標;爭取區農辦支持,在全村啟動集中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力爭全村戶戶實現飲水無憂;繼續實施農電改造,爭取增加2臺350kw變壓器,解決白亭、月形、烏江、下山等組現有用電負荷過低的突出問題。認真做好白亭、月形兩組境內300米左右渠道整修任務,確保水系暢通。進一步做好全村境內骨干山塘的處險加固和灌溉渠道的整修任務,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亮化美化人居環境。積極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力爭實現“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率達85%;“五改”(改水、改廚、改欄、改廁、改?。┞蔬_50%以上;大力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五創”提質活動,集中整治京珠連接線、烏江美食街和收費站周圍環境;積極扶持庭院綠化、村莊美化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農村生態能源建設,完成40口沼氣池建設任務,力爭清潔能源使用率達50%以上;啟動倉庫組、下山組還建點建設,初步建成住宅樣式統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新村落。
3、狠抓“三項”基礎工作。計劃生育、控建控違、綜治維穩等工作是上級黨委政府下達的三項基礎工作,也是“一票否決”工作。在計生方面,確保全村計劃生育率98%,多孩控制率為0,流動人口管理到位率100%,“三查”對象進站率100%,社會撫養費征收到位率80%以上。在控建方面,廣泛開展宣傳、學習城鄉規劃法、國土法等法律法規,讓廣大群眾更好地懂法守法,依法辦事,自覺參與到控建拆違工作,杜絕不合理建房、集中建房和嚴控區域亂建亂搭現象。在綜治維穩信訪方面,將開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大討論,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深入開展“變群眾上訪,干部下訪”活動,確保全村社會和諧穩定。
4、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深入開展“守法規、講道德、促和諧”農民素質教育活動和“十星級農戶”、“文明屋場”創建評選表彰活動,創建“文明村鎮”,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力爭村內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發揮農家書屋、文化共享站點的作用,加強全村文化建設,弘揚文明新風;加快發展衛生事業,力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普及率達100%;加快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力爭做到特困戶應救盡救、五保戶應保盡保。
5、加強村組班子建設。進一步配優村民組長,加大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力度,建立健全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組織黨員、組長外出學習考察;深入開展貫徹落實“更高標準、更嚴管理、更加公信力”要求活動,讓全體黨員組長,認真分析自身差距,加強學習,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樹立良好形象;開展以“比忠誠、看品行;比智慧,看創新;比勤奮,看狀態;比貢獻,看業績;比廉潔,看形象”為主要內容的“五比五看”競賽活動,提升和轉變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行為規范;開展以“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形成在實踐中比干勁、比奉獻、比業績的良好導向;推進學習型黨支部建設,認真組織黨員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識,進一步村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四、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營造氛圍。在區新農村建設辦的指導和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兩委成立以支部書記任雄波任組長,支部副書記余賽保任副組長,高飛、任下放、楊夢蘭、任平良、易學如和各村民組長為成員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科學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內容,將目標分解到人,確保工作循序、持續推進。采取輿論發動、用典型帶動、用服務觸動、用政策激動全體村民自發參與新農村建設,形成全村參與的良好氛圍。
2、把握重點,循序漸進。將重點圍繞發展優質高效葡萄種植、餐飲消費、農家樂等優勢產業,尤其是發揮餐飲對于轉移剩余勞動力、壯大村集體收入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大包裝、營銷推廣力度,形成特色品牌,同時要以“吃喝”消費帶動“玩樂”消費,發展垂釣、休閑、采摘等農家樂品牌項目。
3、堅持主體,發揮作用。村民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農村的`建設者、管理者和維護者,是建設活動的力量源泉。村兩委將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自主權,發揮其主體作用。把群眾愿不愿意、滿不滿意作為檢驗新農村建設成功與否的標準;推行“4+2”重大事項民主管理機制和村務公開;規劃、建設的過程置于村民的監督中,讓村民參與規劃,參與建設,讓他們真正把新農村建設當成家業來辦、產業來興、事業來管,把村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4、開展培訓,提升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轉變村民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培育新型農民。依托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農民學校、農家書屋等載體,深入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提質工程,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新風貌,提升廣大群眾的守法規、講道德、促和諧水平。深入開展具有濃郁農村特色的文化活動、體育健身活動,促進家庭、鄰里和諧。
摘要:近幾年,農業工程科技不斷創新,使用集成技術并引進新技術,但仍有繼續創新的空間,所以,農業技術人員會在原有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加入新技術,以增加農業工程技術應用的便捷性,把投入的科技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我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科技一直是其需要攻克的難題,由此,實現裝備與設備的現代化,對農業工程的建設有重要影響,以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關鍵詞:農業工程;科技創新;新農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需實現農業工程技術的創新,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工程科技的創新,需與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相符,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而我國科技發展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異,造成科學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率較低,有很多不足。
1農業工程科技創新的必要性。
我國推行的理論之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農村經濟一直是經濟發展中的弱勢,所以發展農村經濟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方式之一,而建設新農村需要創新農業工程使用的技術,改變生產方式。即我國要加大農業工程科技的投入力度,引入新技術,以此增加農民的糧食產量,以及作物帶來的收入,并不斷提高農民的素質[1]。
2農業工廠創新使用的技術。
2.1基礎設施集成技術。
整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需開墾土地,并在適當的時間澆水、播種、施肥,并采用相應的方式抑制病蟲害的出現,所以其使用的技術包括土地整理、水資源管理、節水、施肥技術等,有時也會用改造技術改造農田,或是把幾項技術集成使用。但所有技術的使用必須以本地農業實際種植情況為前提,與實際種植情況建立聯系,根據市場對作物的需求,決定生產規模的大小,以及使用哪些技術,保證基礎農田設施的建設,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提高各項資源的利用率與農業的綜合生產力。
2.2機械集成技術。
實現農業技術的集成,可有效解決使用機械與技術不匹配的問題,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削弱農業生產對人工的過度依賴,提升生產的效益。對于機械集成技術,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其一,研發并生產出糧食型機械,并形成產業,它主要用于水稻、玉米等生產,生產的全過程都由機械完成,消除其中的薄弱環節。其二,研發出帶有地方特色的機械化產品,每個機械設備的研發,都是以某個種植作物的生產特點為依據,帶有地方特色,它使用的作物范圍包括棉花、花生等。其三,研發使用保護技術的耕作設備,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實現可持續發展。其四,研發用于擒牧產業與草牧產業的設備,為農業發展提供設備支持。其五,農業生產需使用節水灌溉技術,并采用其他技術以節約肥料、化肥的使用,為精準化設備的應用提供理論支持,加快研發速度。
2.3生產設施集成技術。
設施農業是用設施種植、養殖,具有可控的的特點,實現高產,而農業生產中,高效益是其基本目標[2]。
現在,沼氣是農業生產使用的環保材料之一,而沼氣的生產必須由設備完成,即農業種植人員會把人或動物日常產生的廢料作為原材料,放到設備中,經過發酵后,把沼氣變為生活中的燃料,轉化為燃氣,并用于發電,也為農業生產提供有機肥料。用設置養殖并生產沼氣,可保證生產的安全性,并為各類農作物與家畜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家畜產生的廢物可為農作物提供養料,而沼氣又是燃氣或供電的材料,這三者互為影響,又相互制約。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種植、養殖與沼氣生產,三者有不同的管理內容與管理范疇,各自獨自管理,互相并未建立聯系,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并帶來污染問題,產生的經濟效益較少。所以,對該項內容的研究需要把三者聯系起來,即回收廢物、進行生產、實際利用,找到三者均衡進行的措施,加以分析,了解廢物轉化的過程,使其達到動態平衡,科學布局,調整農業工程的結構。
2.4生物利用集成技術。
生物是農業生產產生的物質之一,而其也可以從林業生產中發現,包括農作物收割后的秸稈、生產過程中的廢物、能源材料,以及木材生產后的廢料,這些都可以再次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對于農業與林業生產產生的廢棄物,都可以運用生物利用集成技術處理,讓其變成再生資源,實現對資源的綜合利用,其主要包括的手段有生物處理、物力處理與化學處理,分解廢棄物,并把各個元素重組,變成一種新物質,實際應用后做到增產增收。
3結語。
總而言之,加快農業工程科技的創新,需正確認識創新的必要性,并大力發展基礎設施集成技術、機械集成技術、生產設施集成技術、生物利用集成技術,在農業工程中應用,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提高農業生產力,發展農業經濟。
參考文獻。
[1]王昭.發展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實現遼寧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吉林農業,20xx,08:36+47.[2]王愛榮.大力推進農業工程科技創新為新農村建設作貢獻[j].農民致富之友,20xx,16:222.
1、擴大白瓜籽種植面積,發展優勢產業項目。預計2008年達到1500畝。并與收購方簽訂回收合同,以保護價收購。
2、依托山產品大市場,鼓勵村民、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預計2008年達到10萬袋,三年內力爭達到100萬袋,成為我村的主導產業。
3、與雞西林源牧業合作開發養殖肉牛項目,加大肉牛發展規模。大力發展肉?!胺艩龠€?!惫こ?。2008年引進西門塔爾品種肉牛500—1000頭。
4、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把更多的剩余勞動力轉移出去。
5、項目建設工作。根據洋草村畜牧業發展較快的情況,大力發展畜牧業,在畜牧業上大做文章。2008年與雞西林源牧業合作肉牛的養殖項目發展到500——1000頭,力爭三年內發展到3000頭,實現規?;B殖,爭取更大效益。
——農村人居環境優化。全面開展“三清、四改、五化”工作,全村在今年內完成“三清”工作,“四改”工作力爭借助生態家園沼氣建設項目進一步全面落實,2008年完成“兩改”,沒完善的進一步完善,沒吃上自來水的爭取上面支持,今年能吃上放心水。村屯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大對道路等公共設施的投入力度,使村屯環境得到改善。
——農業保護體系完善。全村優勢產業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達到總量的70以上。繼續推廣測土施肥技術,實施科學配方施肥和“三三輪耕”制度,盡最大可能保護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
——農村文明法制提升。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普法活動,各類宣傳教育覆蓋面要達到90以上。以創建“文明村鎮”、“新農村、新家庭”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建設文明村鎮活動,營造安全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
——基層組織活力增強。按照“五個好”要求,穩步建設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的班子集體。配齊配強村級班子,優化班子的年齡、文化結構。拓寬發展黨員渠道,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黨建致富鏈活動扎實開展,開展率要達到100。
——民主管理機制健全。建立村級績效考評機制,全面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標管理責任制和承諾述諾制度,深入落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切實推行“村黨支部領導、村代會決定、村委會執行”的農村民主治理新模式,確保村民自治在法制化的軌道有序運行。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到“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的戰略高度,其目標概括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縣林業局依據本單位的工作職能,結合我縣的實際,提出“以全國綠化模范縣建設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思路,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的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林業的角度要正確處理好兩種關系:一是要正確處理生態建設與產業建設的關系,切實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林業,既是公益事業,又是基礎產業,肩負改善環境、發展經濟的雙重任務,生態建設是基礎,產業建設是重點,沒有生態保障,產業難以持續,生態建設也無法支撐。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要堅持“兩手抓”,協調推進。同時要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與綠色環保的新型林業產業,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資源和能源,為國民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二是要正確處理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林業,既要遵循自然規律,也要遵循經濟規律;既可作為基礎產業參入資源配置,又能通過實施生態建設實現大林業發展戰略。必須堅持保護先行,確保生態優勢,科學開發利用森林資源,使我縣林業經濟邁上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征程?!叭珖G化模范縣建設”是加快城鄉綠化,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加快實現“領跑中西部、進軍五十強”目標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能實現全縣國土綠化工作的協調可持續發展;能展示我縣造林綠化的成就和縣的良好形象;能提高我縣的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能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指導思想。
以實現“縣城園林化、鄉鎮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園化”為目標,以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為動力,以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為手段,以城區、村莊、道路綠化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加快建設“和諧長沙”做出貢獻。
三、建設指標。
2006年,全縣完成造林1.5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義務植樹150萬株(其中基地植樹30萬株),四旁植樹80萬株,完成縣城林業生態圈260畝,綠化河流、渠道、公路200公里,2007年完成人工造林1.2萬畝,完成縣城林業生態圈350畝,義務植樹150萬株(其中基地植樹30萬株),四旁植樹80萬株。綠化河流、渠道、公路200公里,封山育林2萬畝。到2007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以上,鄉鎮所在地、村莊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0%和30%,全縣綠化覆蓋率達到45%,綠地率達到36%,縣城人均公共綠地12平方米,隨機抽樣調查公民綠化意識達到85%以上,全民義務植樹建卡率達到90%以上,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6%以上;80%以上的街道、居住區和單位庭院綠地率達到省級標準。
四、工作任務。
(一)制定中長期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規劃。由縣林業局牽頭,委托部省有關科研院所,制定我縣2006-2020年城鄉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規劃,提高我縣國土綠化工作的科學性、前瞻性。
(二)造林綠化工作。
1、城區綠化。要完善縣城綠地系統規劃并納入縣總體規劃。重點在景區景點綠化,道路街巷綠化,單位庭院綠化,居民社區綠化以及立體綠化方面有新的發展。從2005年至2007年,提升10個街頭花園綠地水平,每年完成城區5個游園新建任務。80%以上的街道居住區和單位庭院綠地率達到省級標準,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綠化與工程同步施工,同步完成。進入縣城的主要出入口,已建綠地景點的補綠擴綠,提高檔次,未建的要在2007年底前補建。此項工作由建設局負責,城管局、開發區管委會負責組織實施,縣委文明辦、交通局、規劃局為主要協作單位。
2、道路河流綠化。包括境內的國省干道、高速公路、鐵路、主要河渠兩側綠化。2006年重點抓好長永高速、機場高速兩側綠色通道建設。2007年抓好株洲至黃花機場高速路的綠化建設,并對已綠化的河、渠路加強撫育管理。新建公路兩側綠化要高起點、高標準,高檔次,年內建成省級精品工程。此項工作由縣綠委辦負責,縣林業局、交通局、水利局、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
3、工程造林。包括各級各類工程造林項目,按工程標準,完成全部造林任務,建設一批樣板地塊。此項工作由縣林業局負責,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4、創建花園工程。全縣建設省級森林公園1個,創建省級園林式單位和市級花園式單位20個,縣級花園式集鎮20個,花園式庭院400個。此項工作由縣綠委辦負責,各鄉鎮人民政府的組織實施。
(三)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重點是完善義務植樹屬地管理制度和基地義務植樹制度,不斷豐富和完善義務植樹的實現形式,搞好與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結合,各鄉鎮和聯系鄉鎮的縣直機關單位負責建立義務植樹基地,植樹地點做到一定五年不變,廣泛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城鄉居民參加義務植樹,并實行一戶一卡制度,每年基地植樹30萬株。年內義務植樹建卡率達到96%以上,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0%以上。此項工作由縣綠委辦組織協調,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直機關各單位負責實施。
(四)森林資源保護工程。對現有森林資源加強撫育管理,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嚴禁亂砍濫伐,嚴禁非法占用林地,嚴防森林火災,杜絕各類毀林案件,切實保護森林資源。此項工作由縣林業局負責,縣森林防火辦公室、縣公安局、縣國土資源局為協作單位。
(五)古樹名木保護工程。根據全國綠委《關于加強保護古樹名木的決定》及建設部《古樹名木管理辦法》,在全縣范圍內對現有古樹名木,進行普查、登記、建檔、立卡,嚴禁移植古樹名木,切實保護好珍貴的古樹名木資源。此項工作由縣綠委辦負責并組織實施,各鄉鎮政府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開展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活動,是構建“和諧長沙”,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縣域競爭力,加快實現“領跑中西部,進軍五十強”目標的一項重大舉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各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創建活動的重要性。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真抓實干,把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工作擺上各級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
(二)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組織指導。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各階層、各部門、各行各業,必須加強統一領導。建議成立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黎勇任組長,縣委副書記任正斌任副組長,成員由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縣綠委辦主任、林業局局長周海林同志兼任。
(三)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創建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各有關單位和鄉鎮,由政府縣長與各科局長和鄉(鎮)長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工作任務未完成實行一票否決制。
(四)加大造林綠化宣傳力度。采取長效宣傳與短期集中宣傳相結合的辦法,每年組織兩次造林綠化宣傳月活動(造林期間和迎檢期間)。宣傳的形式主要包括:
2、設立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林業網站專欄;
3、基層單位創建活動宣傳專欄;
4、組織市民綠化意識調查;
5、有獎知識競賽及中小學有獎征文活動;
6、戶外廣告宣傳(海報、宣傳標語、廣告牌等);
7、綠化簡報宣傳等。
(五)適時掀起造林綠化高潮。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0日為全縣造林綠化突擊時段。特別是采伐跡地的更新、低產林的改造,各鄉鎮應制定方案,在2007年前完成。以義務植樹為載體,掀起春季造林綠化高潮,繼續鞏固擴大國土綠化成果。
(六)落實創建經費。本活動共需經費支出2390萬元,其中城市生態圈建設915萬元,道路河流綠化400萬元,游園建設200萬元,人工造林135萬元,封山育林200萬元,宣傳學習費用40萬元,花園式集鎮建設補助200萬元,制定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規劃20萬,全民義務植樹基地植樹60萬,大山沖森林公園建設200萬,其他20萬元。計劃、財政、交通、水利、林業等部門要千方百計籌措創建經費,為創建活動提供資金保障;各項重點工程綠化資金要向創建活動傾斜;動員社會各界、各階層人士、城鎮居民參與社會造林綠化,結合義務植樹活動,踴躍為創建活動投工、投勞、投資。
(七)嚴格督導檢查。創建過程中,全局各部門單位必須緊密配合,一切工作都要服從和圍繞這個大局,同時縣局將組織有關部門對活動的進度和質量進行隨時檢查,對行動迅速、工作扎實有效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遲緩、敷衍應付的通報批評,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追究有關領導責任。創建工作業績將做為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和造林綠化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文檔為doc格式。
。
據紅河州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的相關文件精神,我被選派作為20xx年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通過集中學習培訓后,于20xx年2月27日正式進駐金平縣老勐鄉新村村委會。入村后,根據《金平縣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員管理辦法》的要求,我就新村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建工作情況開展了調研活動,在實際調研過程中與部分村干部、村民組長、農民群眾積極交流溝通。通過一段時間的認真調研,我加深了對新村發展現狀和新農村建設的了解和認識,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新村村委會隸屬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老勐鄉,位于老勐鄉境內東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交通方便,東鄰營盤鄉水塘村委會,南與老集寨鄉百樂寨村委會隔河相望,西接老勐村委會,北與新安里村委會。轄新村一、二、三、四、五組、紅九一、二、三、岔路、涵洞、龍頭堡、磨石、攀枝花、鐵絲橋、三家河、平壩河、火燒一、二組、灰竹坪共19個村民小組、世居著苗族和彝族,其中苗族為主要居民,占全村總人口98.5%?,F有農戶870戶,有鄉村人口3970人,其中農業人口3970人,勞動力20xx人。該村較為貧困,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國土面積36.6平方公里,農村經濟總收入980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2400元。全村耕地面積7362畝,其中水田面積1448畝,旱地面積5914畝,人均耕地僅1.82畝,林地9586畝。人均有糧320公斤,海拔1300米,最低海拔419米。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20xx毫米常年無霜,適宜種植香蕉、橡膠、木署、西貢焦、水稻、玉米、龍眼玉米、荔枝玉米、甘蔗玉米、芒果等熱區經濟作物。新村灰竹平有5戶養牛31頭,家家戶戶養有駱子,山地雞養殖是新村的特色,養殖歷史悠久,養殖周期短,賣價高、市場前景好,在黨建示范戶的帶動下,輻射了周邊200多戶養殖戶,促進了農民增收,增強了養殖后勁,體現了規模在促養殖在戶的山區畜牧業發展模式。設有一個黨總支,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4名(其中女黨員8個,預備黨員6個),積極分子14名。
通過走訪調查,我了解到新村在當前的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主要的困難和問題:
1、黨員、群眾思想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和誤區。部分村民及少數村組干部在思想認識上對新農村建設尚存偏差,通過調研發現他們對新農村建設表現出來的熱情和積極性僅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資金下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較為嚴重;有的村組干部認為新農村建設是上級要求他們這樣做,沒有認識到自己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責任意識較為淡薄;多數村組干部對怎樣建設新農村感到手足無措,寄希望于上面有可資參照的模式或方案下來??偟膩碚f就是對新農村建設的`內涵了解的不夠透徹,不能全面的理解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
2、主導產業缺乏支撐,特色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優勢。村農業目前仍以傳統的糧、豬型為主,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少且發展速度較慢,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農民增收渠道較窄,僅有木薯、養雞和養豬等特色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普遍存在規模較小,產業化水平不高。
3、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投入不足嚴重影響農民致富。由于各村的基礎設施條件較差,道路未硬化及改水、改廁任務重,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目前群眾自籌、州縣級單位的幫扶資金僅是杯水車薪,遠遠滿足不了新農村建設的各項需要。村內有相當部分的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4、缺乏建設資金。經濟建設和基礎項目建設資金缺口比較大,所有項目只靠政府政策性的補助支持,村民投工投勞的方式,建設資金難以到位,把握不好長遠規劃和近期建設的關系,制約了村經濟發展。
5、缺乏建設人才。村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學文化程度者占相當大的比重,沒有種植、養殖、加工技術。低下的文化素質,遠遠不能適應農村經營性管理的需要??茖W種田和養殖專業人才匱乏。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引進科學種植和科學養殖技術比較困難。
針對以上面臨的發展現狀和問題,我認為新村下一步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素質,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涵。調研中可以發現絕大部分的農民群眾對新農村建設是非常關心的,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很高的積極性。但有不少村民認為建設新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就是上級給錢給物給政策,許多農民都在觀望,有的原來想干的事都不干了,就等著天上掉餡餅;有的農民認為新農村建設又是搞形式、走過場、瞎折騰,致使許多農村組織化、規?;募w項目搞不成。這些都需要今后認真加強引導,搞好宣傳教育。同時,還要培育造就新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只有農民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才有希望。
2、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探索經濟發展新路子,加快村級經濟發展。新村村委會位于藤條江河谷流域,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200米以下,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20xx毫米,常年無霜,有豐富的熱區資源,是典型的天然溫室,非常適宜發展甘蔗和橡膠等產業。下一步要加大經濟作物的發展力度,有力提高產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擴大橡膠、甘蔗、西貢蕉、西瓜和山地雞等基地,配合政府全力推廣甘蔗的種植技術,促進農業增效、增收。要扎實做好當前的甘蔗產業發展工作。大力發展甘蔗產業是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以種植業為基礎,發展養殖業。使種植業與養殖業相互促進。開展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堅持農業“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支持和發動大戶擴大種植和山地雞養殖規模。要求家家戶戶學習多種蔬菜的種植,做到品種多樣的蔬菜能自給。
4、加強村委會自身建設和黨建工作。村委會組織是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重要組成部分,村委會班子和村委會成員素質如何,對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影響很大,必須加強村委會班子建設。一是堅持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凡涉及到全體村民利益的或重大事情都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同時建立以村務公開民主評議和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制度。充分發揚民主,辦事透明,做到辦事公開化,接受村民群眾的監督。嚴格財務管理,遵守財政紀律,財務做到按規定收支,財務收支做到公開透明;二是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并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三是在黨支部建設方面,全村委會設有一個黨總支,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4名(其中,女黨員8名,預備黨員6名)積極分子14名。今后應該計劃每年發展2名新黨員。計劃從黨中培養一批后備班干部隊伍。配合公安機關工作,加強綜合治理。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規。組織法律、法規培訓。嚴格遵守《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落實各項村務政策,為村民辦實事、做好事。利用已經建起的農家書屋,開展讀書活動。充分利用文化活動室,發展群眾文藝,加強娛樂活動,保障全民健身。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開展村文化技術培訓,提高村民的綜合素質。
新農村應該是環境優美、村舍整潔、經濟繁榮、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會和諧;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農業的弱質性,人口的眾多性,農村地域的廣闊性是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特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農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農村經濟實現了長足、快速、穩步發展,但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xx縣農村現狀。
xx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xx縣轄6鎮4鄉,111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7439平方公里,農業人口18.97萬人,播種面積達71萬多畝,農民人均純收入3444元,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2億元,xx縣農村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近日,xx縣農調隊對六壩鄉南莊村和朱王堡鎮新堡子村進行了專題調研。進入村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零亂的村舍,稀疏的樹木散落在村舍周圍。調查中村民反映強烈的是教育負擔重,教師老齡化,教學質量不高,而且近年來學生日趨減少,許多學校面臨合并,離校遠的孩子上學成為問題。去年近70%的村民參加了合作醫療,但報銷標準低,受益不多。新堡子村肖存榮說,近幾年國家政策好了,人均純收入達4000元,只是村民文化生活比較單調,村上雖都建有文化活動室,但室內藏書甚少,活動也只限于個別節日,平時只有看電視,但即便是看電視,也只有幾個臺,有線無信號;另外,人們手里有了活錢,都想改善住宅,但缺乏合理規劃、設計,小路四通八達,也為小偷行竊提供了方便,治安案件時有發生。近年來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改觀,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廣大農民現實的期盼。但新農村建設還面臨許多困難,任重而道遠。
二、存在的問題。
1、勞動力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后。廣大農村群眾舊習俗、舊觀念束縛嚴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眾創新意識不強,不思進取,小農經濟意識色彩濃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農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難以接受新文化、新技術和新觀念,阻礙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2、村級組織建設不強。為官一任,造富一方,為官者不僅要管理一方還要做群眾致富的引路人和帶頭人,能選出真正的村官成為廣大農民的企盼。村務公開、村民監督和干部作風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
3、文化生活單調,基層文化建設滯后。農村文化事業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民間文化遺產得不到發揮和有效保護。新建的文化站藏書少,資料缺乏;郵政局架線,電信局不送信號,農村有線電視普及率不足35%。
4、農村經濟水平低。受農業基礎、農業推廣水平等影響,農村經濟總量少,農民收入水平低,增長速度緩慢,城鄉收入差距日益擴大,新農村建設乏力。
5、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xx縣建立了合作醫療組織,參保率雖達70%以上,但受報償標準低的影響,還存在著因病返貧和看不起病的現象,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藥品價格反映強烈,醫療衛生狀況令人堪憂。
6、小城鎮建設發展緩慢,城鎮化水平低,輻射帶動力弱,城鎮二、三產業發展緩慢,推動力不強,不能有效吸納剩余勞動力。
7、村社缺乏規劃,村莊零亂,渠、路、林不配套,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嚴重影響著村社的美觀。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抓主導產業促經濟發展。只有發展富民產業,使農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近年來xx縣在大力發展致富項目入戶工程,各村社都有致富項目帶頭人、個別村還有支柱產業、應繼續壯大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積極發揮以點帶面和典型輻射的帶動作用,促進二、三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2、建設新農村應加強村社道路建設?!耙敫?,先修路”,縱觀xx縣鄉村,道路硬化率低,應從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入手,發動農民,出資出力,解決村、社道路“雨天泥濘、秋季塵飛”的局面。
3、建設新農村,要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要構筑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揮公共財政職能,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兩手抓。在落實財力投入的同時,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黨的建設,培養農民創造新精神,通過創業改善自己生活,幫助困難群眾致富,共同建設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5、建設新農村要搞好村鎮規劃。只有抓好規劃,確保建設的科學有序,才能逐步改變村鎮建設雜亂無章、水平低下的問題,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首先,抓好村鎮建設整體規劃,做到科學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體現文化內涵、保護生態環境。其次,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推行“一戶一宅”,鼓勵農民拆舊建新。實行人畜分離。
6、建設新農村要以實施提高農民素質為依托,培育新農民?!叭r”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應依托產業發展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市場為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xx縣60%以上的適齡農民成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
7、建設新農村要以農業產業化為動力,組建新經濟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形式。應圍繞近幾年村社建立的各種專業協會,最大限度地把農民組織起來,提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新經濟組織的服務帶動功能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促進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
8、建設新農村要以創建文明村鎮為先導,塑造新風貌。我們應著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凈化村容鎮貌,盡快改變農村的臟亂差現象。同時,扎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9、建設新農村要有好的基層帶頭人和領導班子。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也是建設新農村的組織實施者。要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建好班子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0、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抓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重點。抓農村社會治安要以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為突破口,俗話說:“游手好閑”,人們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眾賭博現象自然會銷聲匿跡;另外要對外來走村串巷的流動人口加以監管,避免不法行為發生;對村民要適時進行法制教育,嚴禁邪教等違法亂紀行為在農村中蔓延。
11、建設新農村要長遠打算,從農村教育著手。孩子是社會發展的希望,再窮不能窮教育。從長遠考慮我們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壯大師資力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要嚴禁體罰學生,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環境。積極推進農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規模和現代化水平,節約資源;減免農村義務教育費、以及到城市就讀借讀費,讓城鄉教育同步發展。
12、建設新農村應整頓農村藥品市場,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務工作人員的醫療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大對藥品的監督管理,嚴禁假冒偽劣和過期藥品在農村市場橫行??刂扑幤穬r格,讓農民能夠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各位領導、評委:
下午(上午)好!我們xxx村是績溪遠近聞名的文明村,歷來民風純樸、治安穩定。農村經濟連年增長,公益事業不斷推進。村兩委干部開拓進取,敬業奉獻,全體村民人心思富,富而思進。特別是2003年10月村級規模區域調整以來,鄰近的陳村、東干村整村并入,尚田村成為擁有2000多人3100多畝耕地的中心村,全村干部群眾本著"并村更應并心"的宗旨,團結一心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先后被評為"縣文明村"、"市文明村"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并作為"全市生態示范村"上報待評,村黨總支還被縣委評為"五個好"村黨組織。我們申報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有其獨到的區位優勢和群眾基礎優勢,首先,尚田村、組干部和群眾投入新農村建設積極性空前高漲。經過近年來的共同努力,全村干群深刻體會到:只有不斷發展,全面提高農村綜合發展能力,農村經濟建設和公益事業發展才能持續、健康、穩定。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和提高!
其次,近年來,在村兩委干部的身體力行下,村容村貌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喜人的變化,3個自然村之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目前村村公路"路燈亮化工程"和總投資80萬元的"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運籌之中。使地處嶺南嶺北交界地帶的尚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等有利條件。
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優勢明顯是我們尚田村較為突出的特色之一,"尚田西瓜"憑其瓜甜個大在市場上倍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全村已形成千畝綠色西瓜生產基地。年產值達50萬元以上;除原有的傳統木材加工外,筍竹兩用林培育示范基地,經過近兩年的高效運作,使盛產元竹資源的尚田村,在提高元竹附加值的加工上,為農民增產增收開辟了新渠道。
此外,我們尚田村的農村經濟發和社會發展水平在全鄉來看,相對較高,加上領導班子凝聚力戰斗力較強,組織發動群眾能力較好,村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思路清晰,建設氛圍濃厚。2005年村集體收入實現3。6萬元,全村人均收入達到3150元,位居全鄉之首,無論是在捐資助學修橋補路,還是在扶貧濟困/科技興農上,廣大干群都能以發展大局為重,齊心上陣,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
更為難得的是,我們村在農村結構調整,雙培雙帶等活動中涌現出了一批經濟狀況較好的致富先鋒,他們樂于奉獻,樂于帶動更多的.群眾發家致富,他們投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熱情較高,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促進派!
以上5大優勢寄托著我們尚田村2000多名父老鄉親的殷切盼望,體現著廣大干群極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和干勁!而近年來,多位省市縣領導視察和指導尚田工作時,熱情洋溢的講話中,對尚田村的工作思路和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對尚田的發展未來充滿了希望!
各位領導,同志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黨當前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歷史任務,給我們尚田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好機遇,我們全村父老鄉親企盼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和扶農措施,更愿全力以赴投入建設美好新農村行列之中,為此,在村兩委的倡議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商定下,尚田村將緊緊圍繞中央"20"字建設目標,遵循"因地制宜??沙掷m發展,群眾自愿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結合"三大原則,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以增加農民整體收入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全力抓好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
xx鎮地處省會鄭州和古都開封之間,是縣城的座落地,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區面積28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37個村民組,總人中10萬余人,其中農業人口1.1萬人。200x年以來,xx鎮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理清發展思路,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促進了城關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和諧文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分別獲得了“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全國信息化建設示范鎮”三個國家級榮譽,鎮黨委是“省五好鄉鎮黨委”。理清發展思路,實現生產發展思路決定出路,正確的經濟發展思路是實現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200x年以來,我們從城關實際出發,在深入調查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工業強鎮、三產富民”的總體經濟發展思路。按照這一思路,通過大舉招商引資,強力發展服務業,優化發展環境,推進農村城市化。使全鎮逐步形成了以工業為主導、三產為主體、現代城郊型農業為增收的經濟發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條符合城關實際、具有城關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2005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2540萬元,同比增長25%,比2001年凈增1500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679元,同比增長23%,比2001年增加2200元;8個村集體收入完成1300萬元,同比增長10%,比2001年凈增500萬元。全鎮社會經濟綜合實力連續位居鄭州市30強鄉鎮第一位、省百強鎮前列。健全保障體系,實現生活寬裕在加快經濟發展、增加村集體收入、提高群眾福利水平的同時,我們更加注意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讓群眾從經濟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切實促進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投入40萬元設立了城關鎮大病醫療基金,建立了大病醫療制度,解決了農民看大病難的問題。投入30萬元設立了老年人生活補助基金,在全鎮營造了尊老、愛老的良好氛圍。投入40萬元設立了農民就業和素質教育培訓基金,對部分群眾進行了集中培訓,提高了群眾就業能力、拓寬群眾就業渠道。投入30萬元,設立教育撫助基金,對貧困學生和考入本科以上學生進行救助或補助。投入20萬元,為8個村和機關各辦配備了電腦,實現了網絡化管理。成立了鎮信息服務中心,利用網絡、以《信息快報》的形式,為群眾提供致富信息。建立了從就醫、到養老、教育、就業一系列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形成了發展有方向、生活有保障、就業有渠道的良性互動。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我們將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作為享受各項保障體系的條件,進一步加強了社會管理,促進了鄉風文明。創新活動載體,促進鄉風文明200x年以來,鎮黨委以“道德規范進萬家”活動為契機,在全鎮開展了以“一村一條文明街、一街一個文明戶、一戶一件模范事、一家一個形象人”為內容的“四個一”精神文明上臺階活動。并抓住形象人這一核心,連續四年成功舉辦了四期形象人培訓班,通過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形象人的整體素質。同時,廣泛開展了“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和“夸媳婦、賀娘家”活動,在3月8日進行了統一表彰;2003年以來,陸續投入500萬元在8個村高標準建設了農民文化大院和多個街頭娛樂場所,每天群眾進行表演;在元宵節組織全鎮農民文化藝術隊上街演出,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每年利用三個月時間,在全鎮開展“十佳文明戶、十形象人、十件模范事、十佳經紀人、十佳納稅大戶、十佳基層干部”評選活動。對評選出來的十佳先進,利用年初經濟工作會時間進行統一表彰,并進行及時宣傳報道,使全鎮形成了爭當形象人、爭做模范事的良好氛圍。目前,全鎮8個行政村有5個是市級文明村、城關鎮是“全國文明鎮”。加強基礎建設,實現村容整潔我們按照縣城整體規劃,切實推進老城區的改造和新城區的開發建設。200x年規劃并建設了總投資達3.2億元、可容納住戶2980戶的“兩寓五區”工程,即在一個村建設農民公寓、在兩個村建設農民標準化住宅小區。如今工程已基本結束,并有600余戶群眾搬進新居,進一步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優化了城關的投資環境。同時,投資3960萬元建設了多座學校、醫院;投資1800萬元建設了26條道路,綠化美化了38條街道,亮化了50條道路,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對背街巷道和庭院衛生進行了專項治理,深入開展了“除四害”、“健康教育”和“街道衛生清理”活動,為轄區群眾營造了一個更加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了轄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實現了村容整潔。2004年,城關鎮獲得了“全國重點鎮”的榮譽,有三個村被命名為“河南省康居示范村”;同時,全鎮有2個是省級衛生村、1個是市衛生村,幾個城中村全部是省級衛生單位。強化村務公開,實現管理民主多年來,我們把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做為融洽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內容,并結合城關實際,實行了“村帳民理鎮管、組財民理村管、三書一單理財、五枚印章把關”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財小組,對各村財務進行監督審查;鎮審計辦每月集體進行匯審入帳,并經常進行審計監督。2005年在堅持每月8日前的村務公開的同時,還通過攝像、輸入微機,使村務公開實行了網絡化管理,延伸了村務公開的時效性,開創了民主管理和村務公開工作新局面。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下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標語,歡迎參考。
健康是福。
誠實守信,勤勞致富。
扶貧幫困,患難相助。
推己及人,仁愛為本。
共同致富,天下大同。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爭做科技致富的.新農民。
建設新農村,倡導新生活。
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民。
大家一條心,建設新農村。
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
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
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
不搞賭博打罵,保持安寧和氣。
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現代農業。
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突出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實施沼氣工程,改善農村環境。
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春耕不好誤一春,育兒不嚴害一生。
生產發展是根本,生活富裕是目的。
群眾心中有稈稱,民主管理自公正。
君子守信講良心,坑蒙拐騙是小人。
家有一老是個寶,要知人人都要老。
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建設美好家園。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勤勞是幸福的右手,節儉是幸福的左手。
夫妻和睦家道興旺,兄弟和睦源遠流長。
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縱深推進農業產業化。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反哺農業,回報農民。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搶抓機遇,振奮精神,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不斷深化“三有工程”,鞏固完善“五道保障”。
愛崗敬業勤勞富,精打細算聚財富,遵紀守法健康富。
心要凈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綠化,村要美化。
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著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農村新風貌。
用自己的雙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倡導文明新風。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化農村“文明福萬家”主題教育活動。
鼓勵農民創業,擴大農民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富裕農民生活。
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展環保型農業、生態型農業和節約型農業。
深入開展清理垃圾、清潔河道、改廁改圈和村莊綠化活動,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面貌。
建設新鄉村、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面貌、創建好班子。
愛崗敬業勤勞富,精打細算聚財富,遵紀守法健康富,家庭和睦同心富,鄰里相親互相富。
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提高農民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水平。
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創造新業績!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發展的進程明顯落后于城鎮。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城鄉之間、工農之間反差很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2007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5%,為1985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鄉居民收入比卻擴大到3.33:1,絕對差距達到9646元。二是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存在巨大反差。以衛生事業為側,2007年,全國醫療機構費用8988.31億元,其中城市醫院占73.74%,縣醫院、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費用分別僅占12.47%、3.22%、9.97%??梢?,衛生費用還是主要流向城市醫療機構,縣醫院、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服務中心所得較少。三是城鄉基礎設施存在巨大反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建設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農村盡管也有很大發展,但仍顯得明顯滯后。目前還有一些農村通不了路、打不了電話、看不上電視、喝不上干凈水。四是城鄉公共資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1990~2004年的15年間,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增長率有10年低于國家財政支出增長率。1997~2005年,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連續9年低于城鎮。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娼ㄔO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在農村。新農村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方式;新農村建設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新農村建設是確保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新農村建設是農村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因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需之舉。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楊繼瑞(2005)認為,新歷史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新內涵。社會主義新農村所具有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特征,無疑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全面、綜合、和諧和科學的范疇。具體地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
(1)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育新型農民,努力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問題。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村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也是解決“三農”問題最為迫切的要求和關鍵所在。因此,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培養出千千萬萬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從影響農村發展的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整個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優先領域,率先發展。全面推行九年義務教育,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在農村教育發展方面的事權,中央和省級財政要承擔起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徹底改變“義務教育不義務”、“農民教育農民辦”的情況,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農民受教育的機會;加大對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民正確認識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使農民高度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加快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城鄉教師的合理交流制度,精簡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另外,要不斷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使農民也能有機會邁入管理者階層。
加大對農民的免費技術培訓力度,這是培養有技術的新型農民的關鍵。農民缺乏相應的技術,無論是搞種植、養殖,還是進城打工,他們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長的人。農業科技人員要堅持走到田間地頭,把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送到農民手里,手把手地教會他們;國家應該建立專項資金用于對農民的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尤其要加大對青年農民科技培訓的力度;加大對外出打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快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速度。
(2)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奠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滿足農民衣食住行的需要,農村社會再生產的需要,農村擴大生產的需要。這三個層次的需要是一個遞進的關系,第一個需要是低層次的,第二個需要是中層次的,第三個需要是高層次的。而就目前農村物質生產方面的現實來看,我國大多數農村處于第二層次,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其剩余剛好夠再生產需要,所以農民手里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現金,導致了農民看病難、孩子上學難、養老難的現象。
統籌城鄉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政府要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合理部署城鄉再生產所需要的基本生產資料,調整國民收入再分配結構,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各種限制,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良好環境;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探索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鼓勵東西結合,制定有關東部發達地區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投資的優惠政策;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全面免征農業稅,要從源頭上降低農村生產的成本,進一步嚴格控制與農業生產投入相關的各種工業產品的價格(如果農民的收入增加速度與其生產投入增加的速度相當或者低于其生產投入增加的速度,那么,農民生活狀況就會永遠停留在第二個需要層次,城鄉收入差距就會日益加劇。);加大政府對農村資金的投入力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完善中央和省級整隊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省級直接對縣的管理體制,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規范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金融組織,探索和發展農業保險,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快形成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財政和投融資體制,增加對農村基本生產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增強對農村擴大再生產的扶持力度。
(3)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建設。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農村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新農村建設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態、生產、生活環境為主的農村發展,也可以說是一場生態革命。從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層次上看,它的基本任務和工作是培育農村生態產業、保護農村生態資源、治理農村生態環境,以此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因此,根據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積極發展農村生態產業。依據農村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生態狀況等要素,把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構建農村生態產業體系。從福建省來看,發展綠色生態旅游占優勢。據國家林業局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福建省森林面積1.15億畝,其中森林覆蓋率、竹林面積、毛竹總株數、人工林蓄積量4項指標居全國第一。我省擁有優越的自然風光條件,是為開發農村生態旅游業提供了有力的天然條件。發展農村生態旅游,堅持服務城市、提升價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開發理念,以現代農業展示、農村勞作體驗、科技科普教育、田園風光欣賞為特色,加快農業科技示范園、生態農業園、農業產業園、家庭莊園經濟、生態農業示范走廊建設。至2009年底,福建省共有農業旅游示范點49個;鄉村旅游扶持點78個,其中首批省級示范點創建單位28個;旅游名鎮名村創建單位165個,水鄉漁村23個,農家樂330個。全省農家樂接待游客總量超過18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1億元。發展質量安全、標準化農業也應當成為工作重點。注重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藥、種、能等投入,積極防治農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高度重視農業生態安全,不斷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制度,積極推行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著力抓好一批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儲運、加工、包裝技術,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消費與生態環境承載力之間的動態平衡。
第二,合理保護農村生態資源。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續利用農村生態資源,促進農村生態資源的顯著增值,逐步實現家居環境清潔化、農業生產無害化和資源利用高效化。一是要保護利用森林資源。堅持生態優先,著力抓好退耕退牧還林還湖還草和天然林保護、環城林業生態圈等重點工程建設,正確處理保護森林資源和發展林業經濟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防止新一輪森林破壞,控制大樹、古樹移栽進城,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盡量做到不填塘、不砍樹、不推山,吸取“大躍進”的教訓。二是要珍惜利用水土資源。加強對耕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避免耕地資源的縮減和退化。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大力發展農村小康水利,充分發揮其灌溉功能、觀光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閑功能,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中小河流治理、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防止水土資源流失。三是要推廣利用新型能源。大力發展集約農業、循環農業。積極推廣沼氣、秸桿氣化、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技術,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能源村”、“衛生村”、“生態村”。
第三,著力整治農村生態環境。農村生態環境整治是新農村生態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有利于提升環境質量、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一是要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把村莊生態環境整治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完善農村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推進農村小康水利、道路、電力工程建設,形成生態資源有效整合、環保設施統建共享、服務功能較為完善的新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實施“凈化、綠化、美化”工程。整體推進農村改路、改水、改廁、改房,使村莊、街道的變化延伸到庭院,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切實保護好山體水系和植被,搞好農村溝渠、堰塘整治及田園綠化,完善村莊建設管理機制,有效改善農村環境衛生。三是要分類指導開展村鎮生態創建活動。積極創新載體和模式,推動村鎮生態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長效化,著力建設一批布局合理、環境優美、設施齊備、服務配套、生活舒適的農村新社區。
當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的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要持之以恒。既要預備走艱苦的路,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敢于迎難而上;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增強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我們深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農業現代化,深化農村改革,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年初,我局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安排要求,結合區環衛局的工作實際,加強領導、深入實際、精心籌劃、務求實效,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奮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本年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具體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自年初收到區委、區政府關于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相關指示安排后,局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將其列入我局工作議事日程,對工作作出了全面細致的安排部署。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保障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我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安排處理各項工作,健全工作機制,形成保障有力,措施到位的良好局面,提高全局干部職工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二、認真調研,摸清現狀,為決策提供依據。
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首先必須做好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全面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情況,掌握各項信息,從而為科學規劃決策提供依據。我局為了提高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多次組織相關人員在局領導的帶領下到農村鄉鎮實地調研,并通過與村干部和群眾交談,了解當地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調研結束后及時將各種信息進行整理,組織人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并制定我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幫建規劃和工作方案,使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明確的目標,有周密的計劃,有可行的措施,有制度的規范,有顯著的成效。
三、廣泛宣傳動員,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在政策上引導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局首先組織學習宣傳好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新農村建設的有關部署和要求。除了向農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從思想上堅定新農村建設的信念,還向廣大農民宣傳農村科技文化知識,從技術上增強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在對廣大農民群眾進行教育宣傳的基礎上,還督促檢查好涉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法律法規,支農惠農護農政策的`落實。此外,利用會議、簡報等形式,及時跟蹤報道新農村建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典型,興起鄉村組織和廣大農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熱潮,營造良好氛圍,提高了群眾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四、加大投入,加強幫扶力度。
我局結合自身實際力所能及的投入到幫扶工作中不斷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系補助人民幣5千元給予2社人畜飲水工程的建設。在重大節假日還看望困難黨員積極參加義正社區的黨員幫扶活動。通過各種幫扶活動的開展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資金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負擔。通過保護農民利益改善農民(出處?。┥钊⑴c和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農民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協助搞好農用、水利、道路、學校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協助做好農村教育、衛生、文化工作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等制度建立抓好禁毒防艾計劃生育等工作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建立和完善鄉規民約推進鄉風文明工程。積極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班子建設和隊伍建設指導幫助健全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協助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兩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村務公開。幫助完善經濟發展思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特色經濟積極培育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扎實推進扶貧開發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五、扎實推進平安村鎮建設。
扎實開展“平安村鎮”創建工作,加強安全工作指導,將“平安村鎮”創建工作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將“平安村鎮”建設工作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了解掌握熱點、難點問題,做好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工作,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村鎮安全穩定。同時,還開展法制、安全教育,極度大地增強了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
一年來,我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決心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努力,力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取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成就。
概況:
丙谷鎮位于米易縣城南11公里的安寧河畔,地處坪山、新河、頭碾、埡口、撒蓮、攀蓮三鄉三鎮交匯,是米易縣二區片的交通樞紐,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但是下屬各村大多是省屬貧困村,年平均收入不足1000元。全鎮幅員面積47.985平方公里,共6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0842人,其中農業人口10354人,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鎮。主要農產品有:芒果、早春蔬菜、甘蔗、枇杷。
(一)、農民對國家政策的了解。
95%以上的農民對國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不了解。政府在組織宣傳這一政策時,大多不夠詳細認真,這是造成農民對政策不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國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的五個目標中,63%的農民認為應該首先解決的是生產發展問題。
(二)、農民的生活狀況。
68%的農民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農產品種植。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少量的油鹽、肉制品,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100元以下。大部分農民用水是靠井水和挑水。57%的農民是用柴草做飯。58%以上的農民的休閑方式是看電視。
(三)、農民及其子女的教育狀況。
82%農民的受教育水平僅是小學,為數不少的農民甚至不識字。40%的家庭有兩個孩子在上學。70%的農民子女在初中結束后輟學,上大學的比例不足2%。
(四)、農民最關心的問題。
45%以上的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子女的教育,其中教育費用是最主要的問題。絕大多。
數的農民希望政府能為他們提供更優質便宜的醫療服務,對農產品實行價格保護以及對考上。
大學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學費減免。并希望政府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新家村大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截止目前為止,發展早春優質枇杷5000余畝,去年產值達120余萬元。
新家村黨支部、村委會把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大事擺上工作的重要日程。根據當地地理氣候特點,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枇杷。為了保證枇杷栽種質量,做好銷售服務,村上做到肥料、農藥、銷售、技術四統一。規定只能用農家肥和有機復合肥;不用高效農藥和國家禁止農藥,只能用無公害農藥;村上建立了枇杷公司,由全村480戶種植戶組成,產品一出來就由公司統一組織收購;該村與四川省立體農業研究所長期簽訂了技術服務合同,并聘請了該所7名專家和技術員,長住村上,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到目前為止,新家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枇杷,全村共發展優質枇杷5000余畝。今年已有80%左右開始掛果。預計產值可達300至800萬元。
牛棚村在村黨委書記村長的帶領下發展生姜基地,現已初具規模。
(六)、農民所困惑的問題。
1、農業稅免了,但是相關的生產資料(化肥、種子等)價格卻上漲,并且上漲幅度使。
農業投資高于免稅之前。
2、農業基地建設起來了,卻得不到相關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持。
3、農民了解國家政策通常不及時,以及很多政策根本沒有落實。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要辦好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和貧困戶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農民、提高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謂“新農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征;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與城市不同,應與農村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發展為重、發展為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由溫飽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既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徑,是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綜合性措施。
三、農村急需解決的7大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當前農村急需解決七大問題:
1、農村家庭教育負擔沉重。
2、農民看病難、醫療保障程度低。
3、財政支農資金難以統籌使用。財政支農資金對農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遠遠不夠。
4、城市對農民工“經濟接納,社會排斥”??偟膩砜?,當前關于農民工的注冊和管理制度還沒有真正擺脫城鄉分割體制的影響。農民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資的現象比較普遍.農民工進得了城,但留不下來的問題仍很突出。
5、低價征地是當前損害農民利益的最突出問題。低價征地已成為新時期“以農養工,以鄉養城”一種新形式。
6、農村金融機構難以滿足農民的信貸需求。當前,親戚朋友之間的私人借貸仍是農村資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大約只有1/5的農戶能夠從正規農村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支持。
7、市場談判地位低,自我服務組織的發育緩慢。目前,農民在生產前簽訂購銷合同(訂單)的不多,多是先生產農產品,再尋找收購者。銷售行為分散,有組織的農民很少。
四、農村的教育問題。
7月8日,我們來到牛棚村高枧小學。高枧小學共四個年級,136名在校學生,任職教師5人(包括校長),學校的教師,大多受教育水平不高,有的帶課老師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牛棚村村民居住分散,其孩子上學路途遙遠,遠者要行三個小時。因此,有的孩子不得不住校,要自己做飯洗衣服,而這些孩子大多不滿十歲。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后”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
經過與鄉親和孩子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后的根源不在于觀念的落后而在于經濟的落后。
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么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伯對我們說,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五、農村人才流失問題。
來自有關部門的統計表明,近年來,進入城市打工的農民超過了1.2億人,并且還在以每年800萬人的速度增長。農民工為城市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另一方面,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農村,50%的青壯年進入了城市,影響到農村的發展建設,有的村甚至變成了“空心村”。
建設新農村,資金也許并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沒有人才,甚至連像樣的勞動力都沒有?,F在年輕人都進城了,村里剩下的都是婦女、兒童和老人。在這種情況下,由誰來建設新農村是我們今天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們所調查的地方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人才流失嚴重。大多數家庭的成員結構是老人加孩子,年輕人到城里打工把孩子丟給老人。因此,老人既要肩負耕種的責任又要撫養孩子。這也是造成鄉村勞動力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設新農村應該與小城鎮建設和大城市未來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比如,現在農民的素質低,政府就應該采取優惠政策,鼓勵大城市的技術干部下鄉培訓;農村教育落后、醫療條件差,政府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城里的教師、大學生和醫務人員到農村工作一段時間。同時,有些在城里效益不好的中小企業也可以遷到農村來辦,至少農村的勞動力價格便宜,土地價格低。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好好利用“三下鄉”實踐活動時間為農村送去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科學知識和文化,同時,作為大學生我們還應該利用更多的時間幫助農民。從農村出去的大學生更應該回到農村,為培育自己的這片土地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奮斗。
1、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長效機制。造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財政和金融對農村的支持不足。國家財政要更多地向農業農村傾斜,這對于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快形成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財政和投融資體制,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是新階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條件。
2、加快形成有利于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市場體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市場體制包括許多內容,當前農民最迫切的要求是要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依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加快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就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應當通過加快完善市場體制來為農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就業機會。
3、加快形成有利于促進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機制。農村發展的滯后還突出地反映在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事業方面。國家今后應該每年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
4、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自身活力,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加快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5、要在著力解決直接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各類生產生活問題的基礎上,切實加強鄉村規劃,使鄉村的建設和管理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
6、建設新農村,離不開新型的農民,良好的社會風貌,完善的村民自治機制。要通過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把農村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力量源泉。
7、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推進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
8、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鼓勵農民服務組織創新,培育經紀人隊伍,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和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加快制訂或修訂農業行業標準和重要農產品質量標準,推廣采用國際標準,創建一批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1、應該爭取到農村工作,特別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更應該回到家鄉,為家鄉經濟的做出自己的貢獻。
2、支援農村和邊遠山區教育。
3、為農村的建設出謀劃策,提出建設性意見。
4、為農村帶去科技文化知識,帶動農民自覺提高文化素質修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5、做好“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農民切實送好科技、文化、衛生。
6、深入農村,了解實際情況,體會農民疾苦,做好調查,提出好的建設新農村的建議。
7、學好科技文化知識,為農民朋友提供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先進的耕種機器。
八、綜合分析總結。
經過7天的實地調查,我們深入農村最偏遠貧困的地區,為邊遠的農民帶去了相關的農業技術資料,帶去了不少他們還不了解的國家政策以及其他鄉村的致富經驗,也為那些地方的孩子帶去了文具衣物以及文化知識。
與此同時,我們對新農村在邊遠山區的建設情況做了深入的調查。在領隊老師的組織下,我們走村躥戶,與鄉親們親切的攀談,做問卷調查,認真的聽取鄉親們的對新農村建設的看法及意見。隨后,我們認真的整理收集的資料,分析調查的成果,得出以下一些結論:
1、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在于資金和人才。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沒有資金,農村的經濟要發展,缺少了發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保障是不行的。人才,任何項目的建設離不開的便是人才。新農村的建設的關鍵因素還在于缺乏人才,缺乏優秀高素質的勞動力。
2、教育滯后的根源不在于觀念的落后而在于經濟的落后。大多數的農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大學,這種愿望比之于城市市民更加的強烈。但是大多數的家庭甚至無法承受高中教育的負擔更無從說起大學高額的學費。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只有搞好了教育,打好了基礎,經濟才能發展。
3、農村教育滯后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資源稀缺。有的鄉村小學,任課老師只有四五個,其中還有的是帶課老師,受教育水平相當低。在教育設施方面,無從談起什么高技術的教育手段,就是連最基本的粉筆都不能保障。這樣的教育條件,嚴重的制約了鄉村的教育發展。
4、農民對致富的渴望與現實的矛盾。農民都渴望生活富裕,但是地處偏僻的山村的農民有著太多的阻礙他們致富的因素。(1)交通閉塞。沒有良好的交通條件,村里建設起來的基地產品無法外運。(2)信息阻塞。沒有良好的的信息來源,導致農產品的滯銷,無法實現利潤。(3)人才缺乏。沒有人才和技術,作物得不到良好的的管理,導致作物的不良生長,果實不夠優良。
5、信息的落后。大多數的鄉村信息是相當落后的,有的農民甚至不知道有“建設新農村”這回事。沒有即時良好的信息來源,導致農民農產品的滯銷。另外,其他地區的致富經驗信息農民也無法得知。
以上結論僅是個人分析,并不完全完整,也有可能存在不少的疏漏和錯誤。
近年來,我鎮利用區位優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大規劃"的總體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已經形成了東部觀光旅游農業、中部工業加工區、西部物流園區的產業格局,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全鎮經濟發展迅猛。
但是在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著很多困難:當前有很大一部分農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花崗石的開采加工,但是開采完之后這部分農民應該何去何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應當如何謀生?隨著各地區公路村村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我們的區位優勢也已經不再那么明顯,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在發展中繼續保持優勢?怎么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急需考慮解決的問題。
在《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篇章中,重點談到了培養新型農民的問題,強調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技能培訓和文化事業,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大家知道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有句廣告說得好:科技以人為本。其實不只是科技,任何事業的成功都要以人為本,包括我們的新農村建設。無論經濟發展,還是社會事業發展;無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精神文明建設;無論立足當前,還是著眼未來,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設新農村落點在"村"、重點在"農民";為的是農民,靠的也是農民。農民的文化素質、技術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決定新農村建設的興衰成敗。農民的知識化、現代化是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和條件。建設新農村,關鍵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家園。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把農村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是建設新農村首要環節。
那么怎么培訓新農民呢?總不能都讓他們去上大學吧?對,就是讓他們上大學!是農村大學,也就是咱們的遠程教育。對于培訓新農民,遠程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網絡覆蓋面廣,每個村都有。里面的講座知識豐富、全面,涵蓋了政治理論、法律法規、計劃生育、實用技術、鄉村劇場等多個方面,并且更新速度快。遠程教育工作開展兩年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遠程教育可以利用其強大的網絡系統,精心組織農村黨員干部群眾進行學習,是他們學習培訓的一件新式武器。
在政治文明建設方面。通過遠程教育,廣大農村黨員干部更深入地掌握了黨的農村政策,了解黨的知識,黨對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的要求,增強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增強了黨員"雙學雙帶"能力。遠程教育還在健全村民自治機制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農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的'增強,強化對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的監督,最終達到管理民主。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通過優秀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片,通過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正確的鄉規民約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成為"新農民"。遠程教育在大力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提倡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上,為樹立農村新風尚做出了努力;通過教育片、文藝片的播放,積極配合各村開展的創建文明戶、文明生態村等活動,最終達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遠程教育緊緊圍繞提高農民收入,運用適用課件組織教學活動,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通過觀看優秀的教學片,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的實際需要,廣泛開展科學種田、養殖、園藝和市場經濟的教學,并通過網上農產品信息的疏通交流,進一步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引導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各種企業和城鎮其他行業轉移。除了必要的技能培訓,一些指導性的比如《農民務工指南》等課件,也給務工農民帶來很大的便利。再就是遠程教育為農村經濟改革服務,農民群眾通過生動直觀的教學片,容易掌握黨的農村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真正成為農村改革的主體,從而有力的推動農村經濟改革。通過遠程教育,可以培育農民的現代意識,提倡節約型農業,提倡農業商品的綠色化、無公害化,不斷提升農業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最終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
可見,遠程教育這個新武器,作用面廣,火力強,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中,一定要用這件新武器武裝好我們的新農民,讓他們在建設新農村的戰斗中,節節勝利,高唱凱旋之歌!
演講完畢,謝謝!
1、但目前發展呈現趨同化趨勢,千游一律,給游客無新鮮之感。
建議:開發人文景觀,豐富游覽項目,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開發特色的旅游產品,實現差異化旅游經營。增加游樂性主題項目,延長生命周期,吸引穩定的客源。
2、島內旅游呈現超負荷情況,人流過多,影響海島游品質。
打造多類型的旅游資源,實現游客分流,同時實現旅游與保護的良性循環,提升項目品質。
3、環境保護問題不容忽視。
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游風景區、開發旅游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創造條件。其次,要樹立防重于治的新觀念。保護旅游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盡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來觀賞。
皮口鎮社區建設情況:
皮口鎮被國家體改委等十一部委確定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被遼寧省確定為中心小城鎮,又被國家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被國家漁業部確定為全國水產品加工示范基地,被大連市定為重點開發建設的小城市。,皮口鎮被國家發改委以“人與自然河蟹小城鎮”及在海洋開發、利用、保護方面的突出表現而入選為20上海世博會參展城鎮。根據日前確定的規劃,皮口鎮正以濱海路為中心軸線,西起清水河,東至贊子河,北到高速鐵路,面積38平方公里以上區域全部納入鎮區內,對產業、居住、商貿、飲服及公共設施、重大基礎設施等按功能區分,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將皮口鎮重新定位為產業發達、生態良好、臨港宜居、河蟹文明30萬人口的中等海濱城市。
皮口鎮現擁有省一級鄉鎮敬老院、大連市一流的公安分局以及武警邊防、法庭、工商等執法部門在皮口都有派出機構。220千伏的變電所座落在境內,1萬噸能力的凈水廠即將擴建成5萬噸。市政、環衛、城管中隊等城鎮管理職能部門一應俱全,購物、旅游、休閑、娛樂場所眾多,城鎮功能齊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15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