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學習這些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
1、理解“畢竟”、“映日”在詩句中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境。
教具準備。
應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采取措施。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強化教學。
2、結合“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達到課堂教學“學中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
一、激趣導入: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蒼茫無限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出示課件中的祖國風景圖)。
1、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背誦以下詩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廬山瀑布》四首古詩及動畫)。
2、這幾首古詩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幾首古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祖國壯麗的山河。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板書課題)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祖國風景的美好,激發學習興趣。應用課件中的動畫,以圖釋義,回憶以前學過的寫景的古詩,導入新課。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3、解詩題。
這首詩寫了哪里的景色?從哪個字眼可以看出來?
介紹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國的風景名勝。古往今來,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練的語言對它的風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課件中的西湖十景圖)。
同學們,西湖美嗎?看過如此美麗的西湖,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湖說點什么呢?(同學們談感受)。
作者楊萬里為我們介紹的西湖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在詩句中找一找吧!用多媒體展示西湖美,激發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齊讀。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詩句。
四、抓字眼,明詩意。
“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怎樣才能把詩讀懂呢?要學會“抓字眼,明詩意”。請同學們看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的同學。
1、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匯報自學情況。
3、師講詩意,生答詩句。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ǔ鍪竟旁姷膭赢嫞┳屚瑢W們根據課件中的注釋,理解詩句。再通過課件中的動畫,體驗詩人的感情,進一步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想畫面,入詩境。
我們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陽輝映下,這無邊無際的特別紅艷的荷花和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碧綠蓮葉,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呀!真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保ǔ鍪靖枨蹲屛覀兪幤痣p槳》,)。
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詩的前兩句用感嘆句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詩意用感嘆句來表達一下你的心情。
3、說話練習:
(1)西湖太美了,不僅……而且……。
(2)無論是……還是……,西湖都……。
生閉上眼,假想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師讀本段話創設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讓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六、感情讀,悟詩情。
風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麗的西湖景美、詩更美。請同學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讀一讀詩句吧!學生配樂(課件中的音樂)讀全詩感悟詩情。
七、拓展延伸。
讓我們再來欣賞兩首描寫西湖的名詩。(出示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樓醉書五首》的讀音和圖片)。
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ǔ鍪咀鎳L景圖,伴音樂,師讀本句話,結束本節課)通過課件中的讀音、圖片和歌曲,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西湖的美、祖國更美。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能形象感受語中描繪的景色之美。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理解詩人對友人含蓄的眷戀之情。
3、感受詩句的語言美,初步學習吟誦。
教學重難點:
1、用語言形象描述詩句內容。
2、感受詩句中作者隱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題解題。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時間:曉,早上。地點:凈慈寺,在西湖邊上,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名剎之一。人物:林子方,事情:送)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學過楊萬里的詩嗎?誰來背兩句。發現這些詩都是寫什么的?(板書:景)。
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現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過渡:現在,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多人讀,(適當評價語速,節奏,押韻、音樂的美感)。
3、a.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一起找一找詩歌特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b.調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
c.我來讀題,你們讀詩句。
4、整體感知:剛才,同學們反復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
5、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6、了解西湖:是啊,如果說杭州是人間天堂,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顆明珠,其中,西湖十景尤其美。哪十景呢?(師細數)。能看出這首詩寫的是哪一景嗎?(曲院風荷)。
(此時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還無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開得正盛。)。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8、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a、詩的對仗美。評價:你關注到了詩句的'結構,是的,對仗使得詩歌更有節奏感。
b、詩的色彩美、視覺美(醒目,亮麗)。評價:你注意到了作者的遣詞造句。c、詩的場面美(大氣磅礴的美、壯美)。評價:你很有想像力。
9、指導朗讀。
語言訓練:你看……(可以觀察圖中荷葉的顏色、形態、整體到局部、修辭運用、優美詞語、引用學過的課文語句等)。
11、正是這綠葉紅花,讓詩人深深陶醉其中,不禁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前句。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飽含著作者的贊嘆?是啊,遍覽山川的楊萬里只到過西湖嗎?但“畢竟”是西湖的風光最美啊?只有西湖六月有蓮葉荷花嗎?但“畢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來,讀好它。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能形象感受語中描繪的景色之美。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理解詩人對友人含蓄的眷戀之情。
3、感受詩句的語言美,初步學習吟誦。
教學重難點:
1、用語言形象描述詩句內容。
2、感受詩句中作者隱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題解題。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時間:曉,早上。地點:凈慈寺,在西湖邊上,是西湖歷四大名剎之一。人物:林子方,事情:送)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學過楊萬里的詩嗎?誰來背兩句。發現這些詩都是寫什么的?(板書:景)。
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現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過渡:現在,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多人讀,(適當評價語速,節奏,押韻、音樂的美感)。
3、a.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一起找一找詩歌特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b.調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
c.我來讀題,你們讀詩句。
4、整體感知:剛才,同學們反復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
5、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6、了解西湖:是啊,如果說杭州是人間天堂,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顆明珠,其中,西湖十景尤其美。哪十景呢?(師細數)。能看出這首詩寫的是哪一景嗎?(曲院風荷)。
(此時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還無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開得正盛。)。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8、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a、詩的對仗美。評價:你關注到了詩句的結構,是的,對仗使得詩歌更有節奏感。
b、詩的色彩美、視覺美(醒目,亮麗)。評價:你注意到了作者的遣詞造句。c、詩的場面美(大氣磅礴的美、壯美)。評價:你很有想像力。
9、指導朗讀。
語言訓練:你看……(可以觀察圖中荷葉的顏色、形態、整體到局部、修辭運用、優美詞語、引用學過的課文語句等)。
11、正是這綠葉紅花,讓詩人深深陶醉其中,不禁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前句。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飽含著作者的贊嘆?是啊,遍覽山川的楊萬里只到過西湖嗎?但“畢竟”是西湖的風光最美???只有西湖六月有蓮葉荷花嗎?但“畢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來,讀好它。
12、能背了嗎?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吧!
三、探究問題,體會詩中的情感美。
1、真美,可是,同學們,當我們從這一池荷葉荷花中抬起頭來,再來讀題時,你有沒有發現新的什么問題?(這是一首什么詩?有送別之意嗎?有林子方嗎?)全寫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對題啊。
2、想解開這個疑問嗎?聽老師來讀讀這段文字,你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師讀詩人與林子方的背景資料。
林子方曾擔任皇帝的秘書。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雖然不這么想,但還是尊重林子方,并寫詩相送。
此時,你能說說,詩人為何要寫這西湖的美景來送別友人嗎?指名交流。
荷,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她的花語是:清白、堅貞和純潔。是佛教中神圣吉祥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總結:是啊,西湖的這片美景在詩人的眼中,而與林子方的這份深情,在詩人的筆下。(板書:心中有情,筆下有神。)。
4、來,讀好這首詩。
四、積累送別詩。
1、交流,評價。
2、比如現在這個環境,你覺得用哪一句詩待會兒送送老師比較合適?
五、學習吟誦。
同學們讀得越來越有味道了。想不想讀得更好聽?古人吟詩搖頭晃腦、抑。
揚頓挫,簡直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吟誦,古人都是先吟后寫。今天老師也簡單。
地教一下大家吟誦的方法。吟誦,我們一般遵循這樣的規律:平長仄短韻字延。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出示:老師根據這一規律,為這首詩標好了符號,我們一起來加上手勢試著吟誦一下。
帶領吟誦多遍。
六、練習書寫(相機作為作業)。
一首好詩,不僅要理解,要會吟誦,更要把它端端正正地寫在我們的筆端。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認認真真默寫這首千古名詩。
七、作業。
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比較閱讀兩首詩的異同。
板書設計: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筆下有神。
教學目標: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古詩問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或荷葉。(出示:荷花、荷葉)。
2、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出示:荷花錄象)。
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古詩)。
二、學習古詩。
1、自讀古詩,讀正確。
2、指名讀古詩。(男女各一)。
3、那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獲,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獲會更大。
三、再次學習交流。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三個)。
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后,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四、深入研究學習。
1、你還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
2、就近找學習伙伴討論。
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
3、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么?
4、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的讀一讀。(配樂)。
5、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自背兩人比賽背男女生對抗賽。
五、以前也曾學過一首寫荷花的詩是什么?(出示:小池)]。
1、這兩首詩有什么不一樣?
2、你喜歡那一首,為什么?
七、這些詩是我們古代先輩為我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古人,用我們自己手中的筆,來夸夸我們的杭州西湖,寫一兩句詩。老師已經拍下了幾張西湖的照片,一起來欣賞。(出示:照片)。
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反饋交流。
八、總結:愿我們杭州西湖越來越美。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能形象感受語中描繪的景色之美。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理解詩人對友人含蓄的眷戀之情。
3、感受詩句的語言美,初步學習吟誦。
教學重難點:
1、用語言形象描述詩句內容。
2、感受詩句中作者隱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題解題。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時間:曉,早上。地點:凈慈寺,在西湖邊上,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名剎之一。人物:林子方,事情:送)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學過楊萬里的詩嗎?誰來背兩句。發現這些詩都是寫什么的?(板書:景)。
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現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過渡:現在,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多人讀,(適當評價語速,節奏,押韻、音樂的美感)。
3、a.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一起找一找詩歌特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b.調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
c.我來讀題,你們讀詩句。
4、整體感知:剛才,同學們反復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
5、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6、了解西湖:是啊,如果說杭州是人間天堂,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顆明珠,其中,西湖十景尤其美。哪十景呢?(師細數)。能看出這首詩寫的是哪一景嗎?(曲院風荷)。
(此時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還無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開得正盛。)。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8、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a、詩的對仗美。評價:你關注到了詩句的結構,是的,對仗使得詩歌更有節奏感。
b、詩的色彩美、視覺美(醒目,亮麗)。評價:你注意到了作者的遣詞造句。c、詩的場面美(大氣磅礴的美、壯美)。評價:你很有想像力。
9、指導朗讀。
語言訓練:你看……(可以觀察圖中荷葉的顏色、形態、整體到局部、修辭運用、優美詞語、引用學過的課文語句等)。
11、正是這綠葉紅花,讓詩人深深陶醉其中,不禁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前句。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飽含著作者的贊嘆?是啊,遍覽山川的楊萬里只到過西湖嗎?但“畢竟”是西湖的風光最美啊?只有西湖六月有蓮葉荷花嗎?但“畢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來,讀好它。
12、能背了嗎?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吧!
三、探究問題,體會詩中的情感美。
1、真美,可是,同學們,當我們從這一池荷葉荷花中抬起頭來,再來讀題時,你有沒有發現新的什么問題?(這是一首什么詩?有送別之意嗎?有林子方嗎?)全寫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對題啊。
2、想解開這個疑問嗎?聽老師來讀讀這段文字,你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林子方曾擔任皇帝的秘書。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雖然不這么想,但還是尊重林子方,并寫詩相送。
此時,你能說說,詩人為何要寫這西湖的美景來送別友人嗎?指名交流。
荷,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她的花語是:清白、堅貞和純潔。是佛教中神圣吉祥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總結。
:是啊,西湖的這片美景在詩人的眼中,而與林子方的這份深情,在詩人的筆下。(板書:心中有情,筆下有神。)。
4、來,讀好這首詩。
四、積累送別詩。
1、交流,評價。
2、比如現在這個環境,你覺得用哪一句詩待會兒送送老師比較合適?
五、學習吟誦。
同學們讀得越來越有味道了。想不想讀得更好聽?古人吟詩搖頭晃腦、抑。
揚頓挫,簡直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吟誦,古人都是先吟后寫。今天老師也簡單。
地教一下大家吟誦的方法。吟誦,我們一般遵循這樣的規律:平長仄短韻字延。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出示:老師根據這一規律,為這首詩標好了符號,我們一起來加上手勢試著吟誦一下。
帶領吟誦多遍。
六、練習書寫(相機作為作業)。
一首好詩,不僅要理解,要會吟誦,更要把它端端正正地寫在我們的筆端。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認認真真默寫這首千古名詩。
七、作業。
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比較閱讀兩首詩的異同。
板書設計: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筆下有神。
教學反思:執教這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我遵從了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悟情,再到感情誦讀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教學從學生出發,在讀詩題(凈慈寺、林子方)、明題意、明詩意、品詩境、悟詩情等教學環節上都一一落實。上完這節課,我也知道了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1、課堂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及時調整教案,真正做到學定教。
在教學“接天蓮葉無窮碧”這句時,當我提問“蓮葉怎么就接到天了呢?”學生都說蓮葉很多,這時我反問他們“難道是蓮葉長得很高,一直長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時,我能及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他們說蓮葉多時順勢引導他們向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再向遠處看,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就會頓悟不僅蓮葉多,而且面積廣,給人一碧萬頃的感覺!
2、課堂上“寫”的落實。
整節課教學下來,學生讀了,誦了,背了,但學生卻沒能拿起筆寫一寫。語文教學要扎實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書寫習慣的養成,書寫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內化都離不開寫!如果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能安排3---5分鐘的時間,學生或寫古詩,或將自己從這首詩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景象動筆寫下來,這樣學生的能力又會有一個新的提升!
一、教材簡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冊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以寫景代送別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詩,構思新穎,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終究”、“映日”、“別樣”等詞的意思;
2、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
(二)能力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已的所想、所感;
3、激起同學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情感目標:
了解詩所描寫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設想:
本設計將“感悟詩意、品味詩情”作為研讀目標,運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模式,依據《語文課程規范》的要求,在教學環節中處處以同學為主,努力體現“以課本為憑借,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并運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氛圍,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提供有關資料(作者、時代背景、字詞意思、課外閱讀資料等),給同學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提供平臺。
五、媒體選用情況表:
內容要點。
學習水平。
媒體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使用。
時間。
資料來源。
媒體作用。
媒體方式。
導入。
注意反應。
cai。
課件。
文字。
(三首送別詩)。
1分鐘。
自制。
創設氛圍。
邊讀邊想。
范讀。
感受。
cai。
課件。
聲音、圖像、文字。
(西湖美景)。
0.5分鐘。
剪輯。
整體感知引入意境。
邊看邊聽。
作者簡介。
知識。
cai。
課件。
文字表達。
(作者、時代背景)。
0.5分鐘。
自制。
提供資料了解作者。
邊聽邊記。
感悟詩意。
理解接受。
cai。
課件。
文字表達。
(字詞句意)。
因同學而定。
自制。
提供資料協助理解。
同學自查。
感情吟誦。
理解接受反應。
cai。
課件。
音樂、圖像。
(西湖美景)。
1分鐘。
剪輯。
再現意境。
邊播放邊寫吟誦。
寫寫畫畫品味詩情。
接受反應組織。
cai。
課件。
背景音樂。
5分鐘。
剪輯。
渲染氣氛、交流。
邊播放邊寫畫、交流。
欣賞積累。
知識拓展。
cai。
課件。
文字。
(楊萬里其它詩作)。
2分鐘。
自制。
提供資料。
邊看邊讀邊記。
六、教時布置: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過程:
1、創設氛圍,導入課題:
(2)問:這三首詩在內容上有什么一起點?(送別之作)。
(3)師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送別之作。
1、理解“畢竟”、“映日”在詩句中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境。
應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強化教學。
2、結合“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達到課堂教學“學中樂”
一課時。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蒼茫無限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出示課件中的祖國風景圖)。
1、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背誦以下詩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廬山瀑布》四首古詩及動畫)。
2、這幾首古詩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幾首古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祖國壯麗的山河。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板書課題)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祖國風景的美好,激發學習興趣。應用課件中的動畫,以圖釋義,回憶以前學過的寫景的古詩,導入新課。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3、解詩題。
這首詩寫了哪里的景色?從哪個字眼可以看出來?
介紹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古往今來,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練的語言對它的風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課件中的西湖十景圖)。
同學們,西湖美嗎?看過如此美麗的西湖,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湖說點什么呢?(同學們談感受)。
作者楊萬里為我們介紹的西湖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在詩句中找一找吧!用多媒體展示西湖美,激發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齊讀。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詩句。
“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怎樣才能把詩讀懂呢?要學會“抓字眼,明詩意”。請同學們看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的同學。
1、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匯報自學情況。
3、師講詩意,生答詩句。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出示古詩的動畫)讓同學們根據課件中的注釋,理解詩句。再通過課件中的動畫,體驗詩人的感情,進一步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們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陽輝映下,這無邊無際的特別紅艷的荷花和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碧綠蓮葉,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呀!真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示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詩的前兩句用感嘆句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詩意用感嘆句來表達一下你的心情。
3、說話練習:
(1)西湖太美了,不僅……而且……。
(2)無論是……還是……,西湖都……。
?
風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麗的西湖景美、詩更美。請同學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讀一讀詩句吧!學生配樂(課件中的音樂)讀全詩感悟詩情。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
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景。
(放西湖風景幻燈投影)。
師旁白:同學們,你們到過美麗的杭州西湖嗎?它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游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而贊嘆。南宋詩人楊萬里來到這里,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來……(放朗誦錄音)。
2、導入課題。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學習要求:
讀一讀。(讀通全詩)。
說一說。(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
議一議。(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自學。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可以查找工具書或有關資料,也可以借助課后的注釋自己學習這首詩理解詩的大意,在小組內進行質疑、釋疑)。
3、自由交流。
4、質疑、釋疑。
三、匯報自學收獲。
1、讀通詩句。
2、學生點評。
(師隨機提示:我們在朗誦一首詩時,不但要讀準詩句中每個字的音,還要注意詩的停頓,把握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律。)。
3、讀懂詩句。
(引導學生自由闡述對這首詩或對某句詩的理解)。
4、質疑。
四、創設意境,體會感情。
1、創設情景,想象意境。
2、自由發言,描述意境。
3、自主創作,描繪意境。
4、展示交流,表達感情。
五、感情朗讀并背誦。
六、總結。
引導學生談體會。
七、課外延伸。
同學們仍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首古詩。
六、布置作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本詩特點(“詩中有畫”、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等)。
3、通過文本細讀,想象畫面,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預習作業:
2、熟讀,爭取上課前能夠做到接近背誦的程度;
3、對不理解意思的字與詞,查一查工具書;
4、若有條件,可在網上百度網站中分別輸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賞析”(中間是空格)以及“誠齋體”,有選擇地查閱一兩篇對這兩首詩的鑒賞文章。結合著對重點詞語的.圈點,選擇最重要的詞句賞析,直接摘錄在課本空白處。對感興趣的,以及你認為特別精彩的賞析語句,可作摘抄。
5、制作一張簡單的表格,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異同,可從時間、地點、顏色、景物、詩人當時心情等你認為值得比較的方面來進行。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利用比較閱讀簡析本詩,兼鞏固前詩,初讀本詩。
用表格對前面一課所學的詩歌《望湖樓醉書》進行簡單分析。
朗讀詩歌《曉出》。(抽加齊讀)。
解決重點字詞,相互解釋詩句,全班交流。
交流預習表,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第二板塊——分析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明示“詩中有畫”,告知這是中國相當部分古詩的典型特點。
欣賞詩——出示畫《江雪》;
欣賞畫——出示本詩。
討論: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你看到了什么?
在討論中,將對詩句的理解融為一個整體。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第三板塊——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
通過和《飲湖上初晴后雨》比較,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這也是本詩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通過和《望湖樓醉書》比較了解本詩夸張手法的運用。
第四板塊——精細化朗讀詩歌。
教師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本詩的朗讀;
個人揣摩朗讀;
小組交流朗讀;
全班交流朗讀——要說出如此朗讀的理由。
第五板塊——作業。
可以搜集描寫西湖和荷花的詩歌,嘗試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賞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冊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以寫景代送別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詩,構思新穎,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知識目標:
1、理解“終究”、“映日”、“別樣”等詞的意思;
2、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
(二)能力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已的所想、所感;
3、激起同學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情感目標:
了解詩所描寫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設計將“感悟詩意、品味詩情”作為研讀目標,運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模式,依據《語文課程規范》的要求,在教學環節中處處以同學為主,努力體現“以課本為憑借,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并運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氛圍,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提供有關資料(作者、時代背景、字詞意思、課外閱讀資料等),給同學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提供平臺。
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創設氛圍,導入課題:
(2)問:這三首詩在內容上有什么一起點?(送別之作)。
(3)師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送別之作——《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初讀古詩,引入意境:
(1)cai課件出示:西湖初夏時的美景,范讀課文;
(2)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cai課件)。
3、小組交流,感悟詩意:
(2)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在全班交流,同學自由更正、自由補充。教師歸納、點撥。
(3)cai課件: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同學反復吟誦古詩。
4、寫寫畫畫,品味詩情:
(1)各學習小組用自已喜歡的方式,把詩中所描繪的意境表達出來。(cai課件播放背景音樂,同學作畫、寫話等)。
(2)交流、評析。
5、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1)cai課件出示:楊萬里的其它詩作,同學自已吟誦;
(2)選一首自已喜歡的詩改寫成短文;
1、課外搜集、背誦楊萬里的其它詩作,選一首自已喜歡的詩改寫成短文;
2、課外搜集、背誦其它寫送別的詩詞。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師生互動)。
一、激趣導入。
1、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平時迥然不同??茨?清波蕩漾,浩淼無際,蓮葉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一朵朵荷花,向著初升的太陽,紅得那么鮮亮,那么水靈!
2、說說你的頭腦中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
4、板書課題,請同學朗讀。[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秘書監。工詩。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后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二、創設情境,了解古詩。
1、簡介作者及書寫古詩的時代背景。
2、教師范讀古詩。
3、自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同位互讀古詩。[注釋]1.曉:早晨。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2.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三.指導自學。
1、出示古詩。范讀。
2、學生練讀。
師:全詩共二十八個字,我相信經過認真的練們一定能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么流暢,真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帶著欣賞、探究的眼光,利用手中現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能讀懂什么,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獲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獲,以及想和伙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看到了什么。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的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賞析]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爱吘刮骱轮?,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坝橙铡迸c“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四、鞏固誦讀。
1、配樂背誦古詩。
2、試著誦讀一下。
1、知識與能力.通過自學詩句理解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詩歌大意。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一系列語言訓練,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學習重點。
1、正確認識生字,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恬靜之美。
學習關鍵點。
1、體會楊萬里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的情感,感受詩人清新、明快的詩風。
2、體會古詩獨特的文化現象和語言魅力,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的情感。
學法指導。
1、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與不同詩比較,感受詩人清新自然的詩風,感悟楊萬里高潔的人品。引導學生領略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情感。
學習過程。
一,學習《采蓮曲》。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家上學已經兩年了,在這兩年里,大家學習了許多的古詩,誰來給大家吟誦一番。
教學目的:1、在送別主題古詩對比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愛好。
對于現代小學生來說,本習慣于電視和電腦這些多彩的生活中,忽然要他們來上這種對他們來說非常深奧的古詩文,他們可能會提不起愛好。因此,創設情境,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歌仔戲,對于閩南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戲種,但在他們的生活中又沒有會唱的人,何況是用在唱古詩上,一下子引起了他們的留意,并一定會對這節課產生濃厚的愛好。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用歌仔戲的曲調唱出的古詩嗎?
生:沒有!
師:今天,老師就唱給你們聽。(用歌仔戲的曲調唱)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老師唱得怎么樣?
生:真好聽!
師:老師剛才唱時感情怎么樣?
生:很有感情。
生:很深情。
生:送別情。
師:送的是誰呢?
生:是自己的朋友。
師: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兩首送別朋友的詩。
板書:《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巧解詩題,發現奧秘。
詩的題目,大都是點睛之筆,理解詩的題目,可以為學古詩打下基礎,因而在學習本課時,我讓學習發現這兩首詩題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這樣既理解了題目,又為下一步學習古詩做好鋪墊。
生:《別董大》中的“別”和《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送”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送別”的意思。
師:腦袋轉得真快,既然是送別詩,這兩個字當然是“送別”的意思了。
生:第一首詩是高適在送董大,第二首詩是王維在送元二。
師:眼睛真尖,一下子就被你給找到了。那你們知道董大和元二是什么人嗎?
生:董大是高適的好朋友,原名叫董庭蘭,是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有名琴師。
生:我只知道元二是王維的朋友。
師:你們的資料都是從哪來的?
生:我從電腦上查的。
生:我從一本雜志上找到的。
師:還有別的意見嗎?
生:第一首詩中沒有點明送朋友到哪,而第二首詩我們可以看出元二是要到安西去。
師:從小小的題目中,同學們卻可以發現這么多的秘密,可見,題目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學習每一首詩包括每一篇文章時,一定要留意題目,因為它可以給你很多信息。
三、教給方法,品味詩韻。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認為古詩詞的感悟還是靠朗讀去實現,因為朗讀可以讓學生融入到古詩中去,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理解。朗讀,在詩的教學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試著把這兩首古詩讀一讀,當然是越得越多遍越有感情越好。
師:現在,讀三遍的舉手,讀四遍的舉手,五遍的呢?六遍的有嗎?(老師數人數)。
生:老師,我讀了七遍了。
師:好,就你來把這兩首古詩讀一遍。
生:讀。
師:剛才這個同學在讀的時候,我認真地看了一遍其他同學,發現有好多同學都在跟著默讀。他們真是時間的主人,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你問我是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們的嘴在動??!觀察是很重要的!
師:大家來評評,這個同學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不是很有感情。
生:他讀得有點快。
師:那綜合你們倆的意思,也就是說要讀得有感情必須……。
生:(齊聲)讀得慢。
師:誰來向他挑戰?你真有勇氣,你來讀!
生:讀。
生:是“朝”和“舍”。
師:你們認為應該怎樣讀才正確呢?
生:我認為應該讀。
師:也就是說,這倆字在這里應該怎樣解釋才對呢?
生:可能是早晨和宿舍的意思。
師:可能?
生:是肯定是。
師:對,男子漢就應該果斷點。
師:誰能更有感情地讀一讀呢?
生:讀。
師:這個同學真不賴,我們發現,真的想讀得有感情就應該……。
生:慢。
師:那么像老師這樣讀是不是就有感情呢?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師故意拉長聲音)。
生:不僅沒有感情,而且聽起來很難受。
師:對了,有感情并不是每個字都要讀得一樣慢,而是要有快有慢,就是要講到一個音韻。我們一般有四個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一、二聲叫平聲,三、四聲叫仄聲。(板書)平聲時讀得又慢又長,仄聲時讀得又快又短。(板書)。
師:老師已經把這兩首詩的平仄聲都標出來了,平聲用橫,仄聲用豎?,F在,誰能來讀一讀。
生:讀。(隨著老師的手勢讀)。
師:在我這名師的指導下,效果果然是好多了。還有誰敢跟他一拼高低?這生女生真是巾國不讓須眉,來吧,我相信你會讀得比他更好的。
生:讀。
師:果然不出我所料,她真是讀得太好了?,F在,讓我們全班同學隨著老師的手勢,一起把這兩首詩讀一遍,邊讀邊找一找,你能找到這兩首詩中哪能些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生齊讀)。
四、對比參讀,感悟詩情。
同是送別詩,兩詩人取象的景物是一清新,一惡劣,表現的感情是一凄涼一豪邁,我們可以通過兩個人的詩的對比,感受到他們所表達的不同的感情。
生:這兩首詩相同的地方是前面兩句都是寫景的。
師:那你能說一說都寫了哪些景嗎?
生:第一首詩中有黃云、太陽、北風、雁、雪;第二首詩中有雨、輕塵、客舍、柳樹。
生:老師,我發現這些前兩句雖然都是寫景的,但第一首中的景物感覺起來很悲,而第二首詩中的景物布滿了春天的氣息,非常清新。
生:我認為前兩句讀的感情應該不一樣。
師:那應該怎樣讀才對呢?
生:第一首應該讀得凄涼、悲壯一點,而第二首應該讀得輕快、歡樂一些。
師:那你試試把兩首詩的前兩句讀一讀好嗎?
生:讀。
師:專心是體會果然與眾不同,真是打從心里讀出感情了。全班同學試試把前兩句讀一讀。
師:還有誰來說一說?
生:我發現在第二首詩中有點明了送別時的地點,而第一首沒有。
生:可以。(在黑板前寫)渭城——陽關——安西。
師:同學們說說在這首詩中出現的這三個地名他標對了嗎?
生:對。
師:真是個細心的孩子?,F在我們來看一看這三個地方的位置。(課件出示地理位置)。
誰還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了第一首詩寫的是冬天,第二首詩寫的是春天。
師:怎么看出來的?
生:“雪紛紛”可以看出冬天,“柳色”可以看出是春天。
師:(豎起大拇指)這個同學懂得從字里行間找答案,真是細心。還看出什么了?
生:我讀出了詩的后兩句都是詩人對他的朋友送別時所說的話。
師:他們都說什么了,你把它讀出來好嗎?
生:(讀)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師紅字出示)。
師:高適在送別董大時董大說……。
生: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師:而王維在送元二時,則對元二說……。
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兩句詩所表達的感情一樣嗎?到底要表達什么呢?
生:“莫愁”應該是“不要憂愁”的意思,應該是叫董大放心吧!
師:叫他放心就是對朋友的……。
生:對他的安慰。
生:激勵。
師:你在勸慰和激勵別人時是怎么說的?你對那種語氣把這兩句讀一讀嗎?
生:讀。
師:有沒有誰知道高適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他的處境怎么樣呢?
生:我在網上看到,高適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在官程上不得志,正到處在游蕩,經常處于貧*的境遇之中。
生:他很樂觀。
生:他有開朗的胸襟。
師:那用什么樣的語氣才能把他的樂觀、開朗讀出來呢?
生:應該是豪邁的。
師:對,當詩人對朋友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是布滿豪情的。讓我們用作者的這種語氣把這兩句讀讀。(全班隨著老師的手勢齊讀)。
生:從“西出陽光無故人”,我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對他的朋友不放心。
師:對,是對朋友的不放心,你能用別的詞來形容嗎?
生:嗯,可以用擔心。對擔心他的朋友出了陽光之后就見不到老朋友了。
師:除了擔擾之外,詩人一杯又一杯地叫他的朋友喝酒,還可以看出詩人對朋友的……。
生:依依不舍。
師:對了,那么這兩句要表達的是詩人的什么感情?
生: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不舍與擔憂之情。
師:誰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來,你來試試。
生:讀。
生:勸慰和激勵,不舍與擔憂。
師:現在請全體同學隨著老師的手勢,一齊把這兩首詩讀一讀,留意讀出第一首的凄涼與豪邁,第二首的輕快與不舍。
(全班齊讀)。
五、課外延伸,拓展學習。
古詩教學僅僅局限于所教所學的這些古詩,很難完成大綱要求,很難使學習形成能力。所以必須從古詩教學積極向課外延伸,從課本到課外,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包括學習方法和朗讀方法學以致用,開闊學習的思維和眼界。
生:我知道的有《芙蓉樓送辛漸》。
生:能。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師:好個“一片冰心在玉壺”,誰還有?
生:《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背得真好,能用今天學到的讀詩方法來背,真好。還有呢?
生:《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師:同學們,先人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非常優秀的送別詩,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多找些出來讀一讀,背一背,感受我國詩歌的魅力。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
教學反思:
有人曾經把讀者與詩的關系做了一個比喻:蘇軾有《琴詩》,云:“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這琴與指,正如我們的學生和詩,只有學生自己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詩的意思,這詩才被他們賦予了新的生命,而學生也才能從這詩中得到感情的陶冶。
所以在這節課中,我大膽采用了“以讀代講,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理解,引領學生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從而充分展示了優秀古詩的獨特魅力。語文課標也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計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蔽蚁?,假如每一個老師都能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課堂中布滿書聲,那么我們的學生才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
2.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的意境。
3.通過朗讀,感受西湖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誦古詩。
感受、欣賞西湖美景,體悟作者的情感。
1.南宋詩人楊萬里也曾到過西湖,并寫下了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蠢蠋煱堰@首詩寫下來。(板書這首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如詩如畫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風光。
1.看到同學們自信的神情,我知道同學們肯定會讀會背這首詩了,誰想展示一下?
2.指名學生說詩意。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闭埓蠹逸p輕打開課本,讀一讀詩文,選擇一個話題,與同桌交流。
我知道了——哪一句詩能讀出這個意思?
我看到了——從哪一句詩看到的?
我想到了——哪句詩讓你想到了?(評價語:你能真會讀書,你真會思考,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感受很獨特)。
3.蘇軾曾這樣贊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辈徽撌敲髅牡脑绯?,還是絢麗的黃昏,不論是晴雨霧雪,還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那么迷人。詩人楊萬里眼中,西湖什么時候最美?(六月中)。
4.詩人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這贊嘆:??!
5.詩人用哪一個詞表達了對西湖的獨愛?(畢竟)。(打出原詩)(讀)。
讀一讀,哪一種表達方式更好?
8.同學們想一想,無窮碧的蓮葉,青翠欲滴的蓮葉,一個挨著一個,一片連著一片,鋪滿了西湖,我們想到了哪些詞?詩中哪一個詞體現了這一特點?(接天)。
接天的蓮葉中點綴著怎樣的荷花?為什么會別樣紅呢?(陽光映照和綠葉襯托)。
9.蓮葉是美的,荷花是美的,它們相互映襯,融為一體,從眼前一直鋪到天邊,是多么壯觀呀!讓我們再讀一讀,去想象這樣的畫面,去感受這樣的美。(指板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12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