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寫作學習的重要資源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收藏范文佳作:這些范文范本將成為你私藏的寶貝,為你的寫作之路提供指引。
摘要:cad技術是我國企事業單位中較為常用的一種信息化繪圖技術。高等院校開設的cad課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對cad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本篇文章主要從高等院校cad教學的主要特點入手,對基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措施進行了探究。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cad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讓社會對cad技術人才的需求呈現出了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后,現代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成為了高等院校未來發展過程中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就使得高等院校的cad教學,成為了為社會輸送cad技術應用人才的重要措施。在高校畢業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對cad技術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問題進行探究。
1cad教學的主要特點。
在高等院校的教學體系之中,cad課程是服裝設計、測繪工程、環境工程等多個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這一課程的設立,對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升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對cad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對cad教學的特點問題進行了解。從這一課程的教學現狀來看,實踐性強,是高等院校cad教學的主要特點[1]。在學習cad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只有不斷的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才能對繪圖技巧、方案布局等相關知識進行熟練的應用。藝術性強,也是cad教學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來的特點。實際圖紙與cad圖紙之間的轉化,就對學生的藝術感受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cad教學的教學實踐中,cad課程中的繪圖練習課程,也是最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在傳統的cad教學模式下,課堂練習是cad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強化的過程中,傳統教學方法的改良,可以讓學生的歸納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課堂訓練內容的調整,是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調整的主要方式。cad教材中的訓練題目是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重要工具,教材習題的作用,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可忽視的問題[2]。在對教材習題進行充分應用的基礎上,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工程實例運用于課堂訓練之中,將這些實例當作是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工具。這樣,在繪制相關圖紙的'過程中,學習興趣的有效發揮,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北京地區的一些高職院校中,針對學生對cad課程學習缺乏興趣的問題,教師在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的過程以后,將一些建筑工程中的cad圖紙實例應用在了課堂教學之中。在對cad課程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從應用實例入手,對課堂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了充分的講解,一些實踐性課堂作業的應用,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2.2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入手,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扮演的主體地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同。中小學的課程改革措施就是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充分尊重的措施。對此,在cad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關注。項目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措施的應用,就是在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尊重的基礎上,以合作化教學的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在一些高等院校的土木專業cad課程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是借助案例教學法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在cad課程的理論教學階段,案例角度法的應用,對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的了解,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對課程考核體系的優化,也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措施。安徽農業大學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在服裝cad教學實踐中,對期末考試的考試形式進行了優化,在將襯衫、女式套裝及旗袍打板等內容作為學生上機考試的主要內容以后,教師要求學生在完成考試項目的過程中,對服裝的款式和規格進行自主設定,從學生對作業項目的完成情況來看,學生在參與上機考試的過程中對自身的發散思維進行了應用,一些學生設計套裝的過程中,對民國學生裝和女式中山裝進行了應用,這就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2.3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入手,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
從前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尊重,也可以被看做是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一種表現。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思想,就可以被看作是遵循學生個性差異的教育理念,對此,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遵循一種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原則。在cad教學中,教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入手,對問題進行解決的做法,就是幫助學生發揮自身求異思維的過程[3]。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的一些教師在測繪工程專業的cad課程教學實踐中,將錄像教學和生產項目案例教學應用在了教學之中,教師在將cad技術的一些操作技巧制作成錄像以后,可以讓學生隨時對cad技術的相關知識進行復習,這就是一種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措施。對生產項目案例的應用,讓學生在繪制相同圖形的過程中對不同的繪制思路進行了了解,這一措施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提升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結論。
參考文獻。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國際化的今天,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已成為一個國家國力的真正標志,而勞動者的能力水平又是勞動者素質的具體體現。因此,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當務之急。各級各類教育部門,尤其是學校部門的老師們都積極參與到教育教學改革當中。比如說,努力讓學生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發揮起主體作用,每節課都頻頻提問讓學生回答,組織學生討論等等。但是設置的提問往往缺乏思維的開放性,答案是圍繞教者的單一軌道,討論也是走過場,表面上很熱鬧,實際上是不求實效的。這樣下去怎么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此,我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現擬名為“學生授課教學法”。通過這兩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這個嘗試還是比較成功的?,F在我就結合“學生授課教學法”的嘗試來談談我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的。
1、“學生授課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改革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p>
《生物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使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發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使用的能力?!薄鞍l展比較、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初步形成創造性思維品質,能夠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評價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p>
2、“學生授課教學法”的適用范圍。
根據高中學生的年齡結構和知識水平,“學生授課教學法”適用于新授課,而且是教學內容比較通俗易懂,大多數學生通過自學基本上都能理解和掌握。這樣的教學內容在高中教材中大約能占三分之一以上,不能超越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對這樣的教學內容由學生來表演,從而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學生授課教學法”的操作步驟。
3.1學生備課在課前3~4天,教師將課題布置下去,同時給學生簡單講解備課的基本要領、注意事項等。這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要有意識地灌輸和培養學生,如何抽出本課題的主線,如何圍繞主線展開聯想,如何利用各種媒體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如何用充分而詳實的論據來為自己的授課增加色彩,如何制作和利用教具等。通過備課這個環節,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能力、歸納和總結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收集和整理科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動手動腦能力等。
3.2學生授課學生通過備課以后,寫出簡要的授課提綱,作為作業收集上來,老師認真審查,找出其中非常突出的幾個同學,再根據學生自薦、學生推薦等方式,最終選擇一名同學作為主講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本節課的內容講述完畢,時間規定位20~25分鐘。通過這個環節,充分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書寫能力、創造能力等。
3.3學生討論主講同學授課結束以后,全班同學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辯論質疑,一人提出問題,其他同學討論回答,時間大約為10分鐘。通過這個環節,充分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造能力等。
3.4教師小結當學生完成以上內容后,教師要把本節課主講同學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表揚和鼓勵,然后對其教學內容不足之處給予補充講解,使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更加完善。這個環節時間大約為4分鐘以內。
3.5學生練習教師小結完畢后,將印好的精選練習題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5~6分鐘內完成,然后討論3~4分鐘,直到全部習題全部弄通弄懂為止。通過這個環節,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動腦能力。
4、嘗試結果。
這兩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學生授課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廣泛參與,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請聽聽學生們自己的感想:。
“以前我不敢在這么多人面前講話,通過今天這節課,鍛煉了自己的勇氣,給了我無比的信心和勇氣?!?/p>
“通過今天這節課,鍛煉了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p>
“今天我很榮幸地站在講臺上,非常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給了我這十分難得的機會。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我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高興過,因為我從來沒有在大型的場合中露臉過,今天我太高興了?!?/p>
“我從備課到上課的過程中,真正體會了老師上課真的是不容易!”
以上是我嘗試“學生授課教學法”的具體體會,其中肯定還有不足和有待完善之處,今寫與此,以求教于方家,使之更加完善。
[論文摘要]:實踐活動倡導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為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積極參與,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
多年以前,葉圣陶老先生就大力提倡“大語文”教育觀。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把教育推廣到生活所包括的領域”。即主張語文是活的事物,學生的能力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課本上,應擴大到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生活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擴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倡導以“放”為主,適當引導。
實踐活動倡導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積極參與,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但長期單調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長期處于壓制個性,追求大眾化,乖巧懂事等思想的氛圍下,時常出現自信不足,自主性、自動性和進取精神差,缺乏創新欲望、自我超越和自我突破的精神。面對一些新生事物,不敢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對于出現獨立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更是無所適從。因此,應改變教育思想,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生困境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
1.以引導為橋梁,解放學生思想。
教師須做引路人,將學生引進平坦光明的大道,讓學生徹底從思想上無所顧及,對出現的問題適當引導。以表揚為主,并在活動中給予贊許,用肯定的態度對待學生表現出的創新性。鼓勵求異,弘揚個性,對學生的質疑,不能打斷。應耐心講解,加以糾正,要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活動中創新的興趣與成功的滿足,形成學生創新的熱情。否則,則會抹殺學生的積極性。
在一次小制作的實踐課上,同學們都拿出了課下充分準備的物品,情緒都積極而熱烈。這時,一位平時沉默寡言的小男孩,拿出了自己的制作,這是一只用心制作的小狗。等到匯報制作過程時,同學們情緒高漲,他也躍躍欲試。我提名讓他發言,他漲紅了臉,說:“我家的小狗特別淘氣,整天爬高上低……”話沒完,教室里哄堂大笑,他跑題了。這時,他的臉漲得更紅了,“該怎么辦呢?”我為難了,讓他坐下吧,他以后一定再也不敢舉手了。讓他接著說,一定招來更多的嘲笑,會更重地傷害他的自尊心。想到這里,我靈機一動,說:“你家的小狗真可愛,你的小制作一定是仿照它制的吧!”他認真地點點頭?!澳悄隳軐⒛愕慕涷灨嬖V大家嗎?”他不再那么緊張,在我鼓勵的眼神下,他勇敢地說了下去,詳實,連貫,且有創新的思考,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他很高興,因為他取得了思想的解放。我也很高興,為他的自我超越。
由此可見,思想的解放是創新的前提。只有在開放思想的指導下,學生才能體現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以點撥為契機,解放學生的雙手。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應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的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組織活動,如果發現活動中出現錯誤,教師應鼓勵學生說明情況,指出原因。應多讓學生在活動中動手動腦,自行探索。鼓勵學生打破常規,勇于實踐,在實踐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程序。
這并不是所謂的置之不理、任其所為,而是在活動過程中及時地點撥、指導,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并在活動中創造機會,鼓勵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教課《走進秋天》時,我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到野外去親手采集樹葉、野花、植物種子等,并讓他們用自己采集來的物品或者粘貼圖畫,或者組成立體的小圖景,教師隨時點撥,盡可能地發掘學生的創新思維,并要求學生自己帶水果,做成一盤水果沙拉,同學們互相品嘗,互相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體驗了動手的成功與快樂。
如學生在學完語文課中的《恐龍》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安排了綜合實踐活動,繼續研究恐龍。我先讓學生欣賞了恐龍的圖片、模型,并讓他們提出感興趣的問題。然后,放手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教師適當指導、點撥。結果,學生自主分成8個小組,形成8份極具價值且創新性極高的方案。
實踐證明,解放學生雙手,教師適當點撥,既給足了學生活動的空間,又保證了活動的質量,使創新思維充斥著整個活動過程。
二、運用多種手段,激勵學生自主活動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到知識、發展創新,才能將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的異彩紛呈。為此,我們開展了“四會”,即故事會、朗誦會、讀書報告會、辯論會;“三賽”,即讀背比賽、作文比賽、演講比賽。還開展了作文欣賞、音樂欣賞及課本劇的排演。這些活動開展時,我采取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表現欲,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抓住點滴時機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1.充分運用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生的模仿性特別強,特別是先進的人物事跡對他們心靈的影響更大,引起他們心靈的向往和內心的崇拜,所以這時的思維特別敏捷,內心的感觸也特別急于表達。在實踐活動中恰當地利用榜樣的力量,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要求講自己崇拜的英雄時,我沒有急著讓學生講,而是先給他們講邱少云的故事。當講到邱少云活活被燒死時,許多同學眼里都迸出了淚花。講完后,學生發言的欲望特別強烈,內容也不拘一格。他們的故事也講得很有創意。
2.營造情境氛圍,誘發學生想象,增強創新意識。
想象是一種創新的思維活動。正如高爾基說:“想象——這是賦予大自然的自發現象與事物以人的品質、感覺,甚至還有意圖的能力?!痹谡Z文實踐活動中創新,必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誘發想象,讓學生乘著想象的翅膀,捕捉創新的靈感。如在《走進秋天》的教學中,用多媒體展示了秋天的田野、天空、樹、果園等,再現了秋天的美麗,激發了學生想象的欲望,使學生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促使了學生的創新。
三、將課堂與社會緊密結合,將實踐付諸成效。
學校教育的職責在于“平衡社會生活環境中的各種成分,保證每個人有機會避免他們所在的社會群體的限制,并和更廣闊的環境建立充滿生活的聯系?!庇纱硕?,只有將學生放到社會中實踐,才能切實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并有效地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如在教《母愛——人類永恒的主題》一課前,我先讓學生走進社會,感悟社會中普通母親的偉大,再了解自己母親是怎樣照顧自己的,并適當引導學生應怎樣對待自己的母親以及社會上所有的母親。從而使社會與課堂結合起來,使學生情感得以升華,思想得以升華,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訴,大膽而有效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又挖掘了學生潛在的創造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摘要:廣告攝影作為傳達信息最直接、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已經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目前,廣告市場上大量需求廣告攝影師,而高校作為輸送人才的主要基地,未能與市場接軌,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差,無法完成廣告攝影項目拍攝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廣告攝影課堂教學與實踐脫節,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動手能力無法滿足市場要求。筆者從事多年廣告攝影教學工作,認為從提升教師實踐能力、開發校外實習基地,在市場中磨練實踐能力、利用網絡平臺承接廣告攝影項目等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1引言。
廣告攝影是攝影的一個分支,也是廣告設計中一項重要專業技能,是以攝影藝術語言為表現手段,運用視覺傳達的形式美法則傳達廣告產品信息,商業與藝術結合的創作活動。廣告攝影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應強調學生實踐過程的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實踐的經驗、理論的運用,畢業后能更好地與市場接軌。然而,在國內,廣告攝影教學體系還存在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學生未成為課堂實踐操作的主體,使學生缺乏實踐鍛煉機會,教學效果不佳,導致每年高校輸出的廣告攝影人才的實踐能力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廣告攝影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從如下幾點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課堂實踐能力。
教師的專業實踐水平決定了廣告攝影課堂實踐教學效果,廣告攝影教師應具備扎實的攝影基礎知識和廣告設計能力,了解廣告攝影的產品拍攝流程、行業規范、市場要求、消費者心理和創意表現等。教師還應具備廣告攝影的整體操作環節,比如能帶領學生完成廣告攝影策劃、產品市場調研、建立客戶溝通橋梁和拍攝的最終執行等拍攝項目的環節。因此,教師實踐能力水平的提高,才能提升廣告攝影課堂實踐教學環節,才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專業能力。
3開拓校外實習基地,在市場中磨練實踐能力。
廣告攝影是藝術與商業的結合,是廣告攝影師利用藝術表現形式將商品的信息、氣質、品牌形象等方面展示給消費者的商業行為。因此,廣告攝影師不但應具備攝影扎實的拍攝技術、審美素養等,還應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產品市場的定位、廣告客戶的意圖等,廣告攝影師就是攝影師和廣告設計師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在廣告攝影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這些實踐能力的培養,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必須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商業化的環境里磨練學生的實踐能力。綜上所述,高校廣告攝影課堂教學應重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校外廣告攝影課堂實踐基地,實現課堂與實踐基地的無縫對接。教師應組織好學生積極配合實踐基地的拍攝工作,在廣告攝影項目拍攝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參與廣告客戶溝通、市場調研、產品表現形式以及創意表現等,同時教師應對最終拍攝作品進行點評并修改。校外廣告攝影實習基地的建立,能讓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之前更多地接觸社會,并得到更多地實踐機會。實踐能力的提升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步入社會以后能獨立完成廣告攝影項目打下基礎。
隨著網絡在大學生群體的廣泛應用,大學生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獲取實踐機會,比如通過微信平臺、設計論壇、攝影網站等途經獲取拍攝項目。教師應通過學校完善校內攝影工作室設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作環境,為學生更好地完成廣告攝影項目打下基礎。教師應把學生在攝影工作室拍攝的廣告引入課堂,對其進行點評討論,實現觀點共享,促進課堂的互動效果,用學生的實踐成果帶動課堂的學校氣氛??偟膩碚f,通過把網絡資源引入廣告攝影課堂的教學模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實踐平臺,更自由的發揮空間,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將廣告攝影比賽引入課堂教學,以競賽帶動教學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教學效果,皆在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實踐能力。教師應積極搜尋校內外廣告攝影比賽主題,然后引導學生融入到廣告攝影日常教學中。通過構建參賽小組、組織學生市場調研、帶領學生參與廣告攝影項目拍攝、最終點評實現觀點共享等教學過程,實現學生在參賽中學習,在學習中參賽的循環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推動作用。
6結語。
廣告攝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的學生在課程結束后應能參與或獨立完成真正的廣告攝影項目。因此,為了滿足廣告市場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應努力開發廣告攝影課堂實踐教學環節,探求廣告攝影實踐教學合理模式,逐步完善廣告攝影課程教學體系,這必將推動廣告攝影實踐教學模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剛,朱琳.教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3).
[2]袁朝暉.改善課堂教學[j].高等教育研究,1985,(4).
21世紀的社會是一個有強烈交往意識、信息萬變的社會,交往活動是2l世紀人的最基本、最經常的社會實踐活動。人們通過交往,開放自己,大量吸收社會信息,豐富情感體驗,接受社會文化和社會規范,得以順利發展。善于交往,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是2l世紀的人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小學生要強化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聽話、說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要求高年級學生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轉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語言具有交際功能,能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交流思想、表達意愿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跨世紀人才,良好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人才必備的素質。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是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
一.教學中,學會泛讀優秀作文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學生能夠確定說話主題后,就要讓說話有條理,有重點,抓住事情的某個細節具體講述??梢越o學生多讀優秀作文,豐富學生的詞匯,讓學生學習表達技巧,領會細節描述的方法,漸漸應用于說話練習。并讓學生對范文中的某個細節進行復述。復述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課文中學過的主要語句,將課文的內容有條理、有重點地表述出來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一種重要方法和途徑。通過復述訓練,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積累語言,培養他們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提高語文整體素質的目的。如《金色的魚鉤》,在學習老班長嚴記指導員的話,為了三個受傷的小戰士不肯喝魚湯,壯烈犧牲這一部分時,可要求學生對這一片斷進行有感情的詳細復述。這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加深理解老班長勇于犧牲這一高尚品質的內涵,使他們較好地掌握詞匯,熟悉一般的語句結構,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語言。
二,教學中,學會在質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過程的實質是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教學內容、學生互動的過程,是師與生、生與生進行學習交往的過程,因此,充分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是十分重要的。質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不但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跟人討論的交際能力。尤其是解疑的環節,就是通過互相討論、}義論,甚至爭論來求取真理、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如五年級的口語交際訓練《勸說》,引導學生看勸說片斷后讓學生想象自己要是遇到類似的事情的時候怎樣處理,白己提出問題,自己想一個辦法解決。然后同桌討論,看看對方的辦法行不行,哪一種更好。好的同學再把自己的意見在四人小組內提出,大家討論修改。綜合大家的意見后,小組內選一位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上臺進行勸說表演。沒有充分的交流、討論是不可能獲得真知的。因此,教師必須認真重視這個環節教學,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三.教學中,學會在評議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別人的讀書、答問進行評議、補充,這不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評議活動,也是師與生、生與生的學習交流,是口語交際訓練最常見的形式和良好的機會。在進行評價時,首先要求學生留心聽別人的朗讀、發言、答問,然后要積極思考、判斷,敢于提出不同意見和補充意見,敢于爭論,互相交流,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我在講《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對拉薩很感興趣,但是對拉薩卻了解不多,學生積極搜集資料,把自己搜集的各種各樣的資料分享給大家,我也是采取四人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大家一起搜集的資料,集中起來,讓本組中口語表達能力最強的同學為大家講解,其他的組員進行適當的補充。這樣可以讓小組中每位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都可以進行適當的口語交際訓練。
四.教學中,學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在小組中交流自學情況,在小組開展討論,在班上進行小組匯報、組與組進行交流,并互相評議。這樣使口語交際訓練面廣,增大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活動時間,也增補了以學生個體活動為基礎的群體的口語訓練的形式。
總之,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放在首位。無論平時還是課堂上,教師要熱愛、關心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他們,教師更多的應是為學生的言語實踐創設條件。
同時,引導他們一起玩耍,相互交談,及時訓練,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即給學生以充裕的時間,引導他們在自由的空間內自主地進行口語交際,這樣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
人的探究動力來自于人對事物的好奇心,對事物產生的質疑,引發求知欲,從而設法去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切有創新能力的人,最初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培養起來的?;瘜W教學也是如此,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創設出問題情景,情景的創設最好是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經驗或者學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經驗來創設,讓學生產生質疑,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探究溶液的導電性時,教師通過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食鹽水能導電進行實驗:插入電極,打開開關,小燈泡馬上亮,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教師可設置問題:為什么食鹽水能導電?食鹽水能導電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溶液導電的原因。這樣就使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得到較好地發揮。
創新思維具有求異性、靈活性、獨創性和靈感性等特點,其中主要體現在靈活性上。一是思維方向靈活,善于從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二是思維過程靈活,從分析到綜合,從綜合到分析;三是遷移能力強,能舉一反三,多解求異,進行發散性思維。在教學中要學會進行多角度探究,沖破“思維定勢”的束縛。
例如,在探究naoh溶液能否跟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應這一課題時,若學生創設的探究實驗是用一個塑料礦泉水瓶或者一個鋁制飲料的易拉罐做實驗,先在瓶或罐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向其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立即用膠布密封口,一段時間后可能出現的現象是什么?分析發生的反應,從加入物質考慮,這是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勢,所以學生探究出瓶或罐變癟的現象,忽視了罐本身為“鋁”與naoh反應,產生氣體,變癟的罐又鼓起來,而塑料瓶無此現象。
3.探究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培養學生實驗創新能力和觀察能力。
化學探究主要以實驗探究為主,所以實驗的創新能力和觀察能力尤為重要,引導學生創造性的設計一些探究問題的實驗,補充教材中一些演示實驗的不足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從多角度去探究某個課題,觀察現象,分析歸納得出科學性結論,這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非常重要,也能大大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例如,以教材中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排入空氣中易污染空氣為例,從綠色化學的角度出發,請學生設計一套實驗裝置解決二氧化硫污染空氣的問題,從儀器的選擇、安裝、凈化二氧化硫所用的藥品,都由學生選擇,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親自體會“創新”成功的滋味。
4.探究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1)探究能力培養中要注意學困生的培養,學困生往往在這方面能力比較低,平常他們學習懶得動腦,懶得動手,甚至調皮搗蛋,知識面比較窄,對枯燥的理論知識懶得學,不重視。如果不關注他們,他們就無從著手,問題就得不到解決,他們的學習會越來越困難。但細想一下,學困生往往有他們的優點:個性較活躍、好動、好玩、頭腦也精靈。如果教師能層層誘導,引發他們到探究問題的軌道上來,他們的探究、創新設計實驗能力往往很強,因此我們應注重學困生的培養,不能拋棄他們,不能埋沒他們潛能的發揮。引導好,也許將來會有無數個像愛迪生、達爾文、比爾蓋茨那樣的頂尖人才在他們之中產生。
(2)探究能力的培養,在平常的教學中是一項艱巨、持久的工作,需要教師有耐心有恒心,特別是在化學教學中,學生探究活動的器材、藥品等,教師都得準備,所以我們只有重視教育觀念徹底改變,改變過去那種抱著一本教材講到底的思想,本著對教育負責,對培養未來創新型人才負責的態度,才能完成這項工作。
(3)探究能力培養的教育,還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學習,及時了解現代科學知識,掌握現代技術教學手段,了解邊緣學科的知識理論,了解一些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有能力從多學科多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也就是一種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新課標的基本宗旨是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一旦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起來,學生自主學習、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得到提高,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
論文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應該是掌握應用技能的“知識勞動者”。不同的學科有著不同的培養能力方法和要求,作為基礎學科的化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指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人文教育等,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
當今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職業教育是培養掌握應用技能的“知識勞動者”的主要渠道。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主要體現在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上,職教培養的人才活躍在企業生產的第一線,應該具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高等職業教育的鮮明特點就在于培養的人才是屬于職業型、崗位型而非科學型,是技能型而非理論型,是應用型而非學術型。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各產業生產技術為主的教育,因而職業技能的獲得,成為其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熟練的操作技能或現場。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是職業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具體體現在,培養目標突出“應用性”、“技能性”,教學過程突出“實踐性”。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培養技能方法,對于基礎學科的化學教學,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觀察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觀察能力是人類智力的窗口,是人們順利掌握知識和完成某種活動的基本能力。對于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課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瘜W中的觀察屬于科學觀察,它主要是指化學實驗,其次是標本、模型和圖表,可供觀察的內容非常廣泛,如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等物理性質,化學變化中物質的顏色改變、沉淀的生成、氣體的產生等等。還有教學中使用的投影、錄像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內容,也可以成為觀察的對象。
觀察是人們感官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的認識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必須引導他們把觀察和積極思維結合起來。事實證明,邊觀察邊思考,邊思考邊觀察,可以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觀察的越深入,思考的越深刻,越有利于發現物質變化的規律性。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和思考。例如,驗證kmno。在不同介質中的氧化能力,提示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從產物的顏色、狀態,分析可能生成的產物是什么,帶著問題,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試管內物質的變化,積極思考,用所學知識,做出科學、準確、規范的記錄。最后得出kmno。在不同的介質中氧化能力是酸性介質中最強、強堿性介質中最弱,他們會帶著成功的喜悅獲取所學的知識。
二、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學會相互合作。
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必須是高素質,能夠獨立完成崗位要求的技術熟練工,對一些特殊崗位,要求員工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瘜W教學中化學實驗能力屬于化學學科的特殊能力,包括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解決實驗問題、記錄實驗結果、完成實驗報告等,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在實驗教學中,首先應注重對學生基本操作的訓練,讓學生能夠規范、嫻熟地進行化學實驗操作。在此基礎上,設計安排一些合作性的實驗,如化學反應速率常的測定、熔點的測定等實驗,讓生充分體會到某些工作的完成,必須通過共同努、相互配合才能取很成功。經過這樣逐步的訓練,學生潛意識里形成了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他們進入崗位、順利完成各種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培養環保意識,注重人文教育。
在現代生活中,化學是人人都無法回避、無法離開的?;瘜W科學的研究成果和化學知識的應用,創造了無數的新產品并進入每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使我們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受益匪淺,更不用說化學藥物對人們防病治病、高質量地享受生活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化學品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給人類原本和諧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各種污染。積極倡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提倡文明適度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
綠色化學的理念貫穿到整個化學教學中是高職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教師無論在理論教學,還是進行實驗操作,都應讓學生了解綠色化學,樹立起綠色環保意識。例如,在討論元素與化合物的內容時,涉及到一些有毒氣體cl。、so。、h。s、n02等,特別強調它們逸失在大氣中會造成空氣的污染,危害環境。因此,在講解制備反應及檢驗物質的性質時,必須讓學生設計如何吸收多余氣體,而對于一些含毒物質砷、鎘、汞等廢水,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回收,實驗結束后按要求進行一定的處理。由此,學生在大腦中逐步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以人為本,為企業的“三廢”處理獻計獻策,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四、培養自學能力,適應社會發展。
知識經濟社會需要善于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勞動者。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職業教育,必須面向終身化教育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職教育中,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使他們在新職業、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等方面,勝任知識經濟社會的職業崗位。
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瘜W學科的自學能力主要包括閱讀教材,查閱參考書和工具書,設計并完成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觀察化學實驗和直觀教具,并從自學內容中提出有關的化學問題而能作出解答。教師在教學中,根據相應的內容,布置一定的作業,利用圖書資料或網上信息,讓學生查閱有關知識的背景、發展以及研究方向。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給出一些綜合性的實驗題目,要求他們獨立設計實驗方案,提出自己的設想,教師再進行點評,給出較為滿意的答案。同時,按照課程進度,每一章結束后,希望學生能夠進行自我總結。通過這些手段,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學會憑借課外書刊和資料,能夠獲取知識,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未來的職業或變換的崗位中,能夠加強自身的學習,獲得新知識,適應社會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永遠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型勞動者。
總之,化學教學在高職教育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必須根據學科特點,從實際出發,切實有效地進行靈活多樣的教學,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教學活動。知識的傳授主要在課堂內,但不能關門教學,必須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企業,讓他們明白不僅應該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而且還‘要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注重能力的培養?!氨鶅鋈?,并非一日之寒”,各種能力的獲得,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從日常教學作起。
為了在基礎性的理論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瘜W教學務必有效地統一實際應用和理論知識,進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為學生實際工作奠定基礎。將化學課程的講解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當中的化學實例,一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有目的地統一實踐和理論技術。例如,教授制藥工程專業的學生化學的時候,因為學生畢業之后參加藥廠化驗室與生產車間等方面的工作,所以這種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需要的化學能力和知識重點是理化試驗與物質的稱重。這就要求中?;瘜W教師在試驗以及理論教學中,聯系藥廠對學生能力的要求,通過化學理論知識密切結合化驗室與生產車間的實例實施教學,這樣一是能夠借助實例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二是為了學生工作奠定基礎。
二、優化實驗教學模式。
在中?;瘜W教學中,組織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做實驗之后,可以進一步地學習和理解化學理論知識,以及實現自身動手操作技能的提高。當然,不少中?;瘜W實驗教學方法是演示,也就是教師對實驗的原理進行講解,然后做實驗,教師對學生做實驗的過程進行觀察,進而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解釋。如此的傳統意義上的實驗教學未能夠切實實現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學生自主實驗或者是邊教邊實驗的方法。例如,教師在教授《重要的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當中的鈉化學性質實驗的時候,倘若借助傳統意義上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那么學生就難以完全把握鈉的化學性質,像是硫酸銅與鈉進行化學反應之后,難以瞬間獲得由氫氣與氫氧化銅形成的藍色沉淀的實驗結果。因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對如此的實驗模式進行優化,通過全面、系統的教學法,以使學生對實驗的方案進行自主設計。具體步驟為:學生在硫酸銅的溶液當中放入一塊鈉金屬,看到硫酸銅和鈉進行反應之后形成了大量的氣體,之后藍色的沉淀物在溶液里形成,然后將無色的酚酞滴入溶液當中,發現溶液未曾發生顏色的改變。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后,能夠明白鹽溶液跟鈉反應之后形成的`氣體并非氫氣,而是一種金屬單質,氫氧化銅就是藍色的沉淀物。教師以這種方法進行實驗教學,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前提下,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重視化學實驗操作的安全教育。
在化學實驗當中會長時間地應用一系列的化學儀器裝置、藥品等,并且一部分化學試劑的有毒物質比較多,像是芳香烴和苯等物質有著較強的揮發性,如果長時間地接觸,就可能造成白血病。其他的一些試劑也存在著一定的毒害,在人體皮膚接觸或者是呼吸之后都能夠導致一定程度的傷害。像是乙醇和乙醚等溶劑非常容易燃燒,倘若不適當地進行操作,就會導致火災的出現。然而,在平時的理化檢驗和化學實驗當中會經常性地應用這一系列的試劑。因此,在中?;瘜W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安全操作實驗的教育對學校實驗室以及學生的人身安全而言意義重大。在中?;瘜W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物質的特點,有重點地教授學生化學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且通過現場操作使學生的印象加深。例如,教師應當講解在實驗或者是接觸芳香烴和苯等化學物質的時候務必應用通風半密閉試驗臺或者是將實驗室的通風裝置打開。由此可見,化學安全教學的重點是化學實驗操作需要注意的問題,在不斷地演示與重復強調中,能夠防止學生不適當地操作而導致事故的出現。
四、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眾多方式中,組織多姿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非常關鍵,它屬于中?;瘜W教學的拓展。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化學元素有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立足于社會熱點,要求學生對世界氣候變暖的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分析和探究全球氣候為什么會變暖,這跟哪些化學元素有關,有哪些策略能夠有效地處理世界氣候變暖的問題。這樣,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收集與整理有關的信息資料,到一些企業實施調查,注重調查一些存在嚴重污染的企業,自主設計處理策略之后,向企業或者是有關的政府部門提交。學生以如此的方式進行探究和試驗,能夠明確s、c、o等元素跟全球氣候變暖有關,并且在不斷實踐與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五、結語。
在中專教育結構的組織當中,中?;瘜W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其他課程難以實現的。因此,中?;瘜W教師務必盡職盡責,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同時,注重自身引導功能的發揮。相信在教師、學校、學生一起持續努力下,中專學校一定能夠為社會培養出實踐能力較高的優秀人才。
文檔為doc格式。
。
:新時代的小學教育提倡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課程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教學過程也更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審美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立足美術課程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該文提出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
作為學生接觸藝術美學的入門教育,小學美術課程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美術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之一,同樣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學生應該尊重與重視美術課程;教師要發揮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真正學到藝術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正確理解審美概念,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欣賞能力與挖掘美、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良好的習慣能讓人終生受益。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和思維品格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強,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究精神,喜歡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一探究竟。日常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繽紛的世界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感,激發學生對這些五花八門事物的興趣。當今時期,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小問題,如,美術學科的單一呈現,學生偏重于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專業性較強,以及小學美術課缺少學習情景的創設等,使學生的代入感不強。在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習慣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周圍生活、大自然等,讓學生將腦海中的圖畫用繪畫展示出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繪畫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藝術語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學教育中,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年紀較小,難以形成獨立的審美思維,這種想法會阻礙學生的成長,不利于美術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應該結合新課程大綱的教學特點,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實踐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教師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創造新事物,改善舊事物,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真正喜愛美術。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對美術課程的目標做出了詳細的要求和規范。教師應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使美術知識成為多數學生能達到的“最低標準”,讓學生能夠正確表述學習結果與過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間接、指導性、彈性的“規范”。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然中的事物或街道、樓房鍛煉學生的審美思維,從外形、體態等角度賞析事物。如,在學習小學美術《皮影》這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皮影的造型特點,并可以親自動手制作。教師可以從皮影這一傳統文化藝術的內涵入手,帶領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美術作為一種表達方式,能夠記錄繪畫者當時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視覺感受能力,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形體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形成健康的審美意識。通過賞析一些名家經典,交流、欣賞、感悟作品以及分析、理解圖像等,學生要能夠對審美產生獨立自主的思維意識,并能夠產生對優秀作品、優秀文化心靈層面的親近之感。欣賞高雅藝術可以開闊視野,拓展想象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學生在美術世界和情感色彩中可以提高藝術創造力。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規律,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語言和教學形式,挖掘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情感升華、情感陶冶、人格完善的內容,把學生帶入適合自身綜合能力提升的情境。師生關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過程,小學生容易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保持對事物的好奇與熱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幫助學生創造美。
美術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審美能力與習慣,通過解讀與賞析美術作品,體會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哲理。另一方面,美術作品所傳達出的精神,可以促進小學生生理與心理結構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與思考能力,并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的構圖能力、表達能力、繪畫能力、想象能力,進而逐步激發學生的潛能。教師應立足小學美術課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美術思維展示具體成果。
在現實教學中,學生質疑問難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多數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僅僅是做不出來的習題,解不出來的答案,即使是優秀的學生也缺乏質疑的能力。作為中學化學教師,不僅要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好奇心,更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不斷提出問題。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呢?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究。
一、教師首先質疑、反思傳統的教學模式,預設學生的質疑。
常聽同行發出這樣的感慨:一節課下來累死了!這其實是應試教育思想在現代化學課堂上一個縮影,不難預測這種教學方式實際收效甚微。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一個雙向活動,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導者、實施者。在教學設計中還要對學生的質疑有充分的考慮,做到以人為本,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教師要求學生不僅要認真聽、主動想,還要大膽地去質疑、去聯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動力,才有可能由此引發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教育家布魯納指出:“教學不應該奉送真理,而應該教人發現真理?!彼越處熢谡n堂中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操作、探索、歸納,而不是包辦、代辦,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自己會學的,老師不講,凡是學生自己會做的,老師不代替;凡是學生自己能講的,老師不暗示等。所以說,“問題”其實不是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的良好開端。不要害怕問題,放手去做,有時會收獲無法預約的.精彩!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質疑問難。
首先,尊重學生并努力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不想質疑,也不敢質疑。因此,我們教師應當更新教學觀念,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學生才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提問題,教師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質疑,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給學生的質疑創造良好的機會,讓學生想問、敢問。
其次,允許學生質疑“出錯”。這是學生敢于質疑的前提,從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現錯誤時,給予鼓勵,決不求全責備,更不諷刺挖苦。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培養每個學生的質疑意識和質疑習慣,讓學生好問、會問。這樣長期堅持,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轉換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更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敢問”只是質疑的初級階段,“善問”才是關鍵。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的質疑方法,使學生明白“怎么問”、“問什么”。我在教學中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提問的。
1.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質疑的愿望。
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展開教學活動:采用圖畫、聲音、動畫等形式,以學生耳熟能詳的諺語、民俗、典故為載體,導入課堂教學,讓學生產生質疑的愿望。例如在學習氯氣性質時,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幾幅圖片:氯水的形成;潮濕的氯氣使有色物質褪色,而干燥的氯氣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并釋放出氧氣等。然后綜合利用創設的情境,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問題提出以后,依據情景提出了多種假設,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鼓勵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在探究中找到答案。
2.結合教材,讓學生把握質疑的時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設置問題,提出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問題,引起學生頭腦中的認知沖突,留下懸念,刺激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釋疑而探究的動機。例如,在講“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時,可以這樣設問導入新課,教師首先演示“滴水生火”的實驗,然后提問:俗語說“水火不相容”,為什么剛才的實驗卻用水點著了火?這些問題提出后,會引起全體學生極大的興趣,使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此基礎上,老師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上。其實每節課只要老師創設的情境適當,都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也就能水到渠成地提出問題了。
3.合理安排教學各環節,為學生充分交流質疑提供氛圍。
課堂教學中,除了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外,還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特別是剛開始的幾次課,學生還不會提問,應把思考的時間延長些,這樣才能達到提高學生提問能力的目的。老師可要求學生先把問題寫在書本上,然后全班同學一起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進行對比,相互取長補短。既培養了學生的提問能力,也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收效顯著。我在教學中每節課至少留給學生5分鐘的質疑提問時間,努力創設一種“人人愛動腦筋,個個樂于提問”的氛圍。
總之,有“問題”就會有希望,有探索就會有發現。學會質疑,學會探索,才能學會挑戰,學會學習。擔負“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教師更應該把激勵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作為教學工作出發點。讓我們每一位化學教師從日常教學中做起,重視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做激勵學生質疑、教會學生質疑的引路人。指引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驗“柳暗花明”的喜悅,比起泛泛的說教來,當然更會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更易達到“無疑處‘教有疑’、有疑處‘卻無疑’”的至高境界。
加強“雙師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是當前高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文章針對高職教育對“雙師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要求,提出充分利用校內和校外資源,實行“校內—校外”一體化培養的新思路。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以培養面向生產、實踐、管理和服務一線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是一種職業型、技術型、應用型的高等教育。既懂理論又能實踐操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確保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特色的根本所在。實踐教學能力在整個高職教師能力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因此,探索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培養途徑是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任務。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號)明確了判定“雙師型”教師的標準,既需要具有教師資格,又需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或者具有本專業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含持有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具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或者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抑或者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過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由此可知,對“雙師型”教師的認定已經逐步擺脫了“雙師資格證書=雙師型教師”的錯誤認識,更強調“雙師型”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通過對教高[2008]5號文件的解讀,我們認為“雙師型”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必須具備寬廣的行業職業基礎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能夠把行業知識及職業能力融合于實際的校內實踐教學過程中。第二,教師能夠主持或重點參與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并能承擔學生的專業理論教學和校內實踐教學指導。第三,教師能夠深入企業掛職鍛煉,了解本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和行業人才需求情況,了解新的技術、新的工藝,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以適應行業發展和教學改革發展。同時教師深入企業和企業管理人員溝通,讓本地的企業了解學校的狀況、專業設置情況和學生的情況,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的招新工作。第四,教師主持或者參與企業的應用技術研究,獨立或者與企業聯合進行項目開發,改進企業運行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推動企業的技術更新和科技創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一)以校內資源培養為根本,因地取材。
1.依托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校內培養教師成本低,節約時間、人力和財力,因此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內資源。一是學院應挑選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利用現有的實驗實訓條件,手把手地對新入職教師進行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的培訓,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技能和水平。二是依托本校的實訓教學基地,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促使教師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的科技信息,將企業最新的生產工藝成果應用到實訓基地建設中去,使基地建設盡可能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相一致,形成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2.參與職業技能鑒定站工作。建立職業技能鑒定站,組織技能鑒定是培養“雙師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另一種途徑。教師通過擔任考評員,深入系統地研究所處行業的職業能力,同時與來自企業的其他考評員有了更多的接觸,通過對職業技能鑒定等級標準和試題、考試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對其相應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崗位職業能力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參與制訂教學計劃時有更多的發言權和更切實際的意見,在擔任實踐教學任務時有更強的針對性及更為合理的教學方法。
3.指導或者參與各類實踐技能競賽。鼓勵專業教師參加或帶隊參加全國性或省、市級組織的各種技能比賽活動。通過各級、各類專業技能競賽,加強與兄弟院校專業教師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讓教師在參賽的準備、實際比賽的操作實踐,以及與同行交流過程中,促進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水平提高。如現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高職技能大賽,教師在自身參與競賽或者帶隊指導學生競賽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提高”的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目標。
(二)利用校外社會資源,鞏固提高。
1.依托師資培訓基地。職教師資培養基地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和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的特點提出來的,培養的目的性明確,培訓經驗和資源豐富,在“雙師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3月,全國8個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28個高職高專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58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按照要求共提交了514個培訓項目計劃。各高職院校應依托職教師資培養基地的優勢資源,有計劃分批次派專業教師出去培訓,促使培訓學員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觀察—學習體驗,實踐教學能力快速提升。
2.依托校企合作?!秶鴦赵宏P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校企合作辦學是促使教師深入生產第一線的最佳途徑,是培養“雙師素質”教師的突破口。第一,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對口、專項短期實踐。通過專項的短期專業實踐,教師可以了解、熟悉自己所從事專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就可以及時更新內容,發掘現有的新技術。另外,教師也可以帶著教學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從而在教學中有效地提高所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第二,每年選派一部分專業教師,特別是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未在相應專業對口的企業單位從事過實踐工作的中青年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工種)職責、操作規范、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和用人標準,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切實加強學校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在掛職鍛煉期間,鼓勵學院將教師頂崗實踐與指導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實訓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使教師在完成組織學生實習實訓的同時,有計劃地進行實踐鍛煉。教師在指導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前期需要結合實習單位的實習條件,會同實習單位的有關人員,擬訂出具體的實習大綱和實習指導書。實習進行中,指導教師要根據實習計劃的要求,配合實習單位技術人員,深入現場指導學生,組織各種教與學的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實際學習,這些經歷可以促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高。
第三,要鼓勵教師參與或者獨立承擔企業、社會的科研項目工作,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鼓勵教師與企業開展橫向科研課題,共同參與企業的攻關項目,在促進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等方面開展合作。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提高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技術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讓專業教師成為實踐教學能力更強,技術水平更高、更全面的“雙師型”教師。通過學習、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素質,接受到最新的實踐知識,培養出的學生與企業的先進技術接軌,最終實現學校和企業雙贏。
:通過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現狀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對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狀況的調查后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課程知識運用靈活,而對于基礎實踐教學能力相對偏差。深究其原因,我們調查發現這與學生缺少系統的教學能力培養、課程安排不夠合理、教學綜合性低、教學實踐活動不足等有關。因此,在這次研究后發現將教育學科和體育學科的課程立體交叉,開展教育實踐,開設綜合實踐教學課程,通過模擬教學、教學實踐、實習教學三個途徑對學生進行綜合教學能力培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社會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是一次全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求培養高素質、高綜合教學能力的復合型體育專業人才。意義在于:體育教育中的課堂教學、課余鍛煉、課余競賽等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1研究對象。
第一,在實習學校中,隨機抽選20名高級體育教師。第二,訪談專家的對象,體育教育專業的教授及老師。在各實習學校中隨機抽取指導實習生的中學體育老師20名,通過他們調查180名實習生在實習學校中教學能力的表現。
1.2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
1.2.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為一級檢索詞,尋找了與本研究思路相近文獻作為本研究參考文獻進行閱讀。從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了《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當代體育科技》等大量學術刊物,為本研究奠定相關理論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設計與評定。結合本研究的研究內容和目的,根據導師及相關老師的意見設計了本次研究的調查問卷,對問卷初稿征詢了專家的意見。最后在修改之后進行問卷信效度的檢驗。
(2)問卷的信效度檢驗。為確保問卷調查內容的有效性,筆者的導師特意將筆者的調查問卷發給相關專家對調查問卷的設計初稿進行了內容效度評價,并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為證實問卷可信度,綜合新課程教育改革對體育教師能力的要求,編制了兩套調查問卷。一套發放給中學體育教師,另一套發放給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師。間隔兩周后重測,對于檢測結果通過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得出調查問卷相關系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師問卷r=0.87,實習中學教師問卷r=0.84,表明兩種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采用常規統計方法計算調查結果中每項能力的5個選項分別所占的百分比。
(3)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中學老師發放20份問卷,回收20份,有效問卷為19份,有效回收率95%。教師問卷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8份,有效回收率為93.3%。問卷回收及有效情況如表1所示。
1.2.3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軟件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歸納、統計。
1.2.4訪談法。
本人走訪了部分對于體育教育頗有造詣的專家,以及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相關體育教學的老師,從中獲得了許多的意見及建議。
2.1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對學生教學能力的評價。
(1)實習生課前準備能力:在本研究調查后發現,實習生安排教學場地及器材的運用能力較強占69%(以較強和很強學生所占的比例之和表示,下同),其他能力處于一般水平。但使用體育教材能力強的學生為32%,教學設計能力強的學生為33%。
(2)實習生教學實施能力:在學生教學實施能力中尤為重要的動作示范及指導能力強的學生為66%,組織活動能力強的學生為54%。在教學實施能力的16個子因素中,學生的教學能力總體較強特別是運用口令74%能力強者所占比例較高。然而學生在設立問題的能力偏弱為26%。
(3)實習生課外體育組織及指導能力:中學對體育教師的要求更加多元化,而多元化的體現就是課外體育組織與指導。其中,實習裁判能力強的學生為64%、組織比賽能力強的學生為48%和課外體育活動指導能力強的學生為47%;而指導訓練隊訓練能力不強28%。
(4)其他教學能力:中小學忽略了實習學生在教學中的體育教學反思能力和體育教學研究能力,這兩個教學能力強弱影響因素分別是24%和38%。實習學生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能力的評價如表2所示。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課前準備能力是體育教師上好課的基本保證。第二,教學實施能力是教學能力的重點體現,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第三,課外體育組織及指導能力是體育老師教學能力多元化的體現。
(1)課前準備能力:我們在由專家所認定的課前準備能力的7個因素中,在調查后發現,教學中老師對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有:體育教材的使用能力為69%(以很重視和較重視的教師所占比例之和表示,下同)、教學場地及器材的布置能力為69%。而老師對學生的自我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偏低,僅占27%。
(2)教學實踐能力:老師所注重的有課堂教學能力有:使用口令93%、組織活動82%、動作示范79%、指導動作技巧69%。
(3)課外體育組織及指導能力:大部分教師還是比較重視學生的課外體育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指導課外體育活動能力的老師有80%,注重培養學生裁判能力的老師有79.%,注重培養對組織競賽能力的老師有44%。
(4)其他教學能力:老師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反思能力和體育教學研究能力的注重程度不夠。
(1)綜合性課程偏少,課程結構不合理。
(2)嚴格的實踐教學缺乏。
2.3.1調整課程體系。
根據各門課程的地位、作用、相互關系以及基礎教育中體育教學實際去實現體育教育培養目標,使用“行為導向”教學為理論原理,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統一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化,變“中心型體育教育學科”為“綜合型體育教育學科”的新課程模式。
2.3.2開辟全程培養,分段、多次教學實踐的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采用全程式,多次、分段教學實踐的方式,通過模擬教學,教學見習,教育實習實現。
2.3.3開設《體育教法綜合實踐》課程。
在綜合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建議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開設一門全新的綜合性實踐課程——“體育教法綜合實踐課”。
3.1結論。
(1)部分學生在運用基礎教學理論知識的教學能力偏低,教學綜合能力不足。
(2)課程綜合性不強、課程結構不夠合理和教學實踐不足。
(3)由于缺乏系統的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法,一些體育院校培養的學生多為訓練型,只會帶訓練。較難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
(4)現代體育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調沒有趣味。
3.2建議。
(1)將體育學科和教育學科的課程立體交叉。
(2)開設體育教法綜合實踐課程。
(3)通過模擬教學、教學見習、教育實習3個途徑對學生進行全程、分段、多次的教學能力培養和實踐以及采用“檔案袋”式系統與分段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學生教學能力。
(4)理論聯系實際,走出校門接觸中學的實踐。
[2]梁曉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j].價值工程,2012,31(12):201.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動手能力,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意識,給學生比較多的參與討論,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交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發展自己的能力,讓我們的合作學習形式更新穎,方法更具體、更科學、更有效。合作學習,一般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小組活動為主體形式,力求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包含合作性、競爭性和個體性三種學習情境兼容互補,相得益彰,體現“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的理念,并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而是要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有著共同目標、明確分工的學習活動中去,思想得以交流、碰撞,并能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使小組成員真正達到知識技能上的優勢互補,并使其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等品質得以顯現培養等。
自主性閱讀教學結構的優化,有利于開拓、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理念,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實現教學策略的大膽革新,采取適當教學內容、適當教學問題的設置,然后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及時間,回答教師的提問。在該環節中,適當的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認識特點,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閱讀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比如在《透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以下教學問題的設計:透鏡的概念是什么,透鏡的種類是什么,如何區別不同的透鏡種類,凸透鏡的焦距如何測量,凹凸鏡的焦距如何測量,望遠鏡與透鏡的關系是怎樣的,通過類似問題的設計,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性閱讀的興趣,引導其有針對性的開展課文閱讀活動,在上述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順應學生的內心學習需求,挖掘學生的潛在學習需求,切實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完善學生的個體性格,為社會培養綜合性的創新型人才,實現共性及特殊性教學模塊的結合。
初中物理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在初中物理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是物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物理實驗能夠直觀地展現物理現象和物理效果;另一方面,物理實驗能夠深入地反映物理知識和物理規律。因而,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特別是自主實驗能力。培養初中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不能一蹴而就:第一步,教師應當遵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保證物理教學中實驗課程的適當比重,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和科學的實驗精神;第二步,在物理實驗課程上,教師應當認真負責地講解物理實驗的步驟和重點,規范學生的實驗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三步,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在日常教學之后提出一些簡單易行的課題,留給學生自主研究自主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驗精神。
表達能力也是初中物理教學需要培養的一個重要能力。觀察了現象,理解了知識,進行了實驗,之后還需要良好的表達。表達是傳達知識和想法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良好的物理表達能力不僅要求了表達的專業性和規范性,還要求了表達的準確性和說理性。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物理表達能力,就要從物理表達的要求入手。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是物理表達的基礎內容,只有使用專業的物理詞匯正確地解釋物理現象,才能做到物理表達的專業性和規范性。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上物理知識的論證和闡述,課本上每節內容的編撰都有其邏輯順序,只有揣摩好課本上展示的正確的學習思路,才能做到物理表達的準確性和說理性。
訓練學生的元認知,促進學生的元認知發展。元認知是個體高效學習不可缺少的條件,國外幾個有代表性的高效學習模型,如,現象學派麥考姆斯的高效學習模型、認知學派溫內和巴特勒的高效學習模型、社會認知學派齊默曼的高效學習模型等,都把元認知作為高效學習的重要過程或成分。因此,培養學生的高效學習能力,必須注意促進學生的元認知發展。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呢?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常用自我提問的方式,就是結合物理學問題解決過程,提出一系列供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問題,不斷地對自己的問題解決過程進行反思和有效的監控與調節。
總之,學習能力的培養決定于教師,教師的高素質決定了學習能力培養的效果。初中階段,學生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時期,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導致他們對所學的學科或喜歡或厭倦,其中主要的一個因素在于教師。物理教師不僅要傳授自然科學知識,同時也要運用情感教學,傳授人生和社會知識,使學生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形成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1]劉娜。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
: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逐步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在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踐技能,教師的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本文通過具體分析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教師能力培養的意義,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中職信息化教學的教師能力培養策略,從而全面提升中職信息技術教師的能力素養。
:中職;信息化;教師能力。
在中職學校教育中,計算機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在現代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機應用是每一位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因此,開設計算機課程是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培養更多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能的人才,以便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從而更好地滿足中職信息計算機教學的要求。其中,對于信息技術老師而言,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能力是評價教師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之一,其直接決定著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信息技術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表現。自改革開放以來,基本解決了學生的讀書問題。但讀好書卻成為了當今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對中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而言,其最主要的教學目標便是要培養理論與實踐操作能力均過硬的復合型人才。而要實現以上目標,便需教師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要讓學生通過操作去解決實際問題,方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機這門技術。當然,這對教師而言,不僅要求其需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與背景知識,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知識或學生,教師均應做到心中有數,如此方能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活動結構,繼而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以及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傳統中職教育的理念及方式均已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各大學科中的運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故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為實際的教學帶來巨大優勢。此外,由于計算機硬件、軟件及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尤為迅捷,故在不同學期,中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及教學軟件版本等均應予以及時更新。與此同時,作為中職計算機教師,亦當緊跟時代步伐,如此方能確保教學的有效性與及時性。最后,基于新課程改革教學目標明確要求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信息素養的要求,教師也當積極響應,如此方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學生日后的就業與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2.1促進教師更新教學觀念。
先進的教育理念不僅有助于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提升,且基于信息技術的支撐,還能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給教師教學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在信息化水平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作為中職計算機教師,除了要積極革新傳統教學模式外,還需致力于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如此才能做到對信息化資源的充分利用,并在保證理想的教學成效同時,逐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2.2不斷學習專業。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更新均尤為迅捷。故作為中職計算機教師,其要想提高當代學生的學習興趣,便必須不斷學習,以充實自身。與此同時,針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當選擇其中既富有教育意義、又不乏實用性的內容。此外,對學生的教育,教師亦當在向其傳授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實踐操作的機會,并讓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學習狀態,以深入了解該學科的發展動向,如此方能讓學生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識,繼而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3參與培訓交流。
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是為了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對此,教師在計算機知識方面的不斷更新,亦應能滿足當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對此,教師需確保自身教學水平始終滿足教學要求,如此方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當然,教學教學能力的提升,可借助的形式有許多,而基于計算機技術,則進一步拓寬了教師的發展途徑,如基于網絡的學術交流平臺,研討會以及專業的培訓互動等。這些都將有助于教師科研能力以及業務水平的增長。在如今這種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更需教師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如此方能同時滿足社會發展變化以及教師崗位的專業需求。對教師而言,自主學習方式是促使其成長的重要動力。而身為教師,自主學習亦當貫穿于其職業發展的始終。與此同時,教師亦當注重與其他教師之間的寫作交流,包括教學方面的交流、觀摩以及研討等。如此一來,方能讓教師逐步具備面對面的交流與寫作能力,并逐步發展教師的跨時空信息化協作與對話交流能力。至于后者,其主要體現了教師的交往能力,而教師交往能力的發展有助于知識的共享與傳遞,且能逐步讓教師與信息化教學成為共同體。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成效。教師要想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自主學習以及參與培訓是最主要的提升途徑。但要想將知識切實轉化為教學能力,則需對實踐教學環節給予足夠重視。與此同時,為確保技術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的有效性,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科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教學,并促進技術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有效融合,如此能切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示范性以及實踐性。
2.4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創新需結合實際情況而定。而確保組織教學手段的有效性,方有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當然,這同時也體現著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計算機教學特點并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方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如基于啟發式教學,將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的目的。與此同時,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學生將能逐步掌握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與技巧,從而確保對課堂時間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
2.5重視備課練習。
對任何學科教學而言,備課均當排在教學環節的首位。而作為教師,其也應當意識到,唯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方能確保授課過程的思路流暢,而越是得心應手的教學過程,其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作用也便愈加地明顯。以往,大多數教師便是因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學的檢測上而忽略了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以致實際的教學過程顯得不夠有序。對此,作為學校方面,其也應當為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教案。并強化教師之間的集體調研,如此一來,能借助集體的智慧來促使教學方法的改進,繼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
2.6積極參與科研工作。
身為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便應當秉持“要想給學生一滴水,則教師要有一整桶水”的思想。當然,要想切實達成以上目標,則需教師自身不斷提高自我的專業水平,且考慮到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極為迅捷,故不斷學習當是每一名中職計算機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當然,在不斷學習過程中,教師還當積極與其他教師展開學術上的交流,并隨之關注研究的最新動態,如此方能集思廣益,并在教師的相互促進下,提高彼此的教學能力。
2.7鼓勵教師參與信息化比賽。
我國教育部每年都將組織一場信息化大賽,而對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而言,此無疑是展示自身教學成效及學校教育水平的良好平臺,對此,教師應當踴躍參與,而學校方面亦當予以鼓勵,如此一來,教師的語言表達、教學以及信息素養等能力方能得到提高,繼而推動計算機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總之,計算機技術作為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課程,作為中職計算機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務必對教學內容予以進一步優化,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此能切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讓自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亦能得以有效發展。
作者:陳朝偉黃峰揚施風榮單位: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
: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管理能力是影響學前舞蹈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該提升專業學生的舞蹈基本功以及舞蹈文化知識;另一方面還應該立足于學期教育實際以及幼兒舞蹈教學需求來針對性提升學生的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素養,促使學生掌握學前舞蹈教學技巧以及教學邏輯,保障學生在專業學習與專業實踐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與聯系,進而全面優化學生的綜合教學素質,提升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舞蹈教學;學前專業;教學能力;專業教育。
學前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激發幼兒學習能力、培養幼兒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因而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將學生的舞蹈基本能力以及舞蹈編排能力作為教學突破的關鍵點,同時還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前教育需求來針對性設計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適應能力,讓學前教育專業回歸到教學層面上,為學生高效適應學前教育需求以及學前教學創新奠定舞蹈教學能力的基礎。
第一,應該積極樹立以教學為導向的學前專業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綜合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時,教師需要樹立以學生教學素養為導向的學前專業教學理念,進而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以及教學引導與管理能力。教師需要積極避免學生形成重舞蹈基礎、輕教學學習的現狀,積極引導學生以教學能力提升為主、舞蹈素養難度為輔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習意識,實現學生對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理論體系的重視與學習。第二,立足于學前教學能力培養,幫助學生構建多元化的舞蹈教學素質。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學前教學能力培養的目標來幫助學生構建多元化的舞蹈教學素質,同時提升學生對舞蹈教學編排、課堂活動設計、學生學情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實現舞蹈教學教學為基礎的學生綜合素養的多元化拓展。此外還應該,明確學前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環境分析,加深學生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與認知深度。第三,架構學生舞蹈教學能力考評機制,實現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理論的雙軌教育。為了實現對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教師還需要架構起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考評機制。一方面應該加強學生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的學習與研究,拓展學生的教學方法體系以及教學理論體系;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教學試講,并針對學生的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與解決,提升學生的舞蹈教學綜合能力[1]。
做好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培養,首先需要落實學生心理教學能力培訓,重點強化學生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個性化教學訴求的分析與教學實踐能力。一方面保障學生掌握與幼兒溝通與交流的方法,同時增強學生對差異化教學情境以及個性化教學任務的組織與實施。同時幫助學生積累心理教育經驗,縮短學生參與學前教育的適應時間。
教師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利用多媒體來組織舞蹈教學活動的綜合能力,實現學前舞蹈教學的形象化與多樣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收集與制作舞蹈教學課件的多媒體操作能力,實現學生對舞蹈視頻教學資源的整理與利用,同時還應該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避免多媒體教學軟件成為影響舞蹈教學實效性的消極因素。
舞蹈教學能力是需要引導幼兒對舞蹈教學內容進行重復性學習與技巧性掌握,因此需要學生還掌握與幼兒溝通的方法以及提升基本語言引導能力,因此還應該有條理地進行學生舞蹈教學語言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以及語言文字組織能力,促使學生可以表達得準確與清楚,保障學生與幼兒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互動,進而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每一個幼兒的肢體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實行無差異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督導,一方面無法達到教育教學的客觀目標;另一方面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此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起個性化的教學理念,立足于每一個幼兒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的舞蹈教學計劃以及針對性教學形式,激發幼兒的舞蹈學習樂趣,進而提升學前教育教學質量[2]。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培訓需要從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培養以及教學素養培訓兩個方面來進行,尤其是需要強化學生對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掌握,幫助學生構建起教學設計素養以及教學管理能力,重點優化學生的個性化教學能力,促使學生將舞蹈教育與幼兒學習之間高效對接起來,如此才能做好幼兒舞蹈教學工作,提升學生的綜合教學能力。
[2]潘萌.淺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于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2016(10).
化學課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一門“半文半理”的學科,學生們需要有一個“學進去”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聯系、相得益彰。教師如何引導學生上好化學課?有諸多可行的教學方法與有益的經驗,筆者僅就教學中的語言藝術能力談幾點看法。
一、擺布設疑,啟發到位。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需要初步的理解,教學中要善于發揮學生會觀察思考的有點,設立一個個新穎有趣的“謎團”,貫穿一堂課的始終,引導學生集中精力開發思路。這樣,隨著問題的逐步解開,領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能潛移默化地增長。觀察能力可分為靜態觀察、動態觀察、綜合觀察以及定性、定量的觀察等?;瘜W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及合成的問題,要想對它的認識比較深刻,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對各種物質有一個較深的認識。
二、創設意境,調動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設情境共生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情感脈搏與興趣點,使其入境,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例如講“輕騎的實驗室制法”時,不妨讓學生打開思路,大膽想象,透過某個知識點,仿佛自己跨越時空,嚴肅、認真地做著化學實驗,試驗制取一種最新的`氣體。隨著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與演示,意境也不斷擴展與深入,學生身臨其境,學而不厭。再如,講解“溶液的濃度”計算題時,結合生產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事例編擬一些實用有趣的應用題,如1。生產上要用10%的硫酸溶液清洗鋼材。配置10000毫升10%的硫酸溶液需98%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兌水多少毫升?2。一戶農民春季選麥種,用10―20%的食鹽溶液?,F配制50千克16%食鹽溶液,需要食言和水各多少千克?這樣,學生感覺他學的知識就在自己周圍并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樂學、樂做,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也能更好地學以致用。
三、運用佐料,活躍氣氛。
烹飪學最善于使用多種佐料,制造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在化學教學中,一個故事、一條謎語、一句順口溜都是教學中難得的佐料、一種點綴,學生們得以形象的感性認識,調動活躍的氣氛,充分發揮想象能力,按化學學科特點可分為靜態想象、動態想象、探索性想象等。在學習分子、原子等概念時,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利用宏觀的物質來想象微觀的模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在化學教學中,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多,都需要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化學教育者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讓學生在興趣盎然、情緒高漲中接受的知識易懂易記。比如,講解“結晶”這個化學名詞時,用一條謎語“下雪天出汗”吸引學生做深入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概括順口溜:“大理石和稀鹽酸,固體制氣記心間,兩物混合反應起,瓶口向上來收集”,讀來郎朗上口且便于記憶。另外,不失時機地講述化學史,樹立國內外一些化學家的光輝形象,在故事性的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與上進心。所有這些,都可以稱作化學教學語言的佐料,活躍課堂氣氛的因子。
四、趁熱打鐵,精于總結。
課堂教學中,小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總結及時、概括精要可以使一堂課成功、圓滿、余音繞梁。在學生興趣高漲、聚神聽講時金言即出,猶如平靜的水面投入一石,層層漣漪蕩漾開去,又如妙曲升華,聽者動容,素手一停,余音不絕于耳。例如,在講做“精鹽提純”四步實驗時,概括成:“一溶二濾三蒸四移”便于學生增強記憶;過濾一下應注意的幾點事項時,總結成:兩低三靠一緊貼,有利于抓住重點,記憶深刻。這些都有助于精煉重點、加強記憶、深入理解,有利于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認真研討其特點,總結規律,勤于教學實踐,發揮其藝術作用,化學教學會更活潑、更生動,寓教于樂,教而不厭,教而不疲,教學相長,更好地完成化學課的教學任務。
作為一項技術性、思想性要求較高,且要求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的藝術,鋼琴教學在音樂教育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鋼琴教師需求較大,只有采取切實有效的音樂教學改革,實施不同層次、不同基礎以及不同性格教學培養方式,更好的解決鋼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問題。本文筆者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鋼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和構成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讓音樂人士認識到鋼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教學能力;教育改革;音樂表演。
為了成功實現演奏者到鋼琴教師的角色過渡,這都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和經驗積累。一名優秀的鋼琴教師必須要學會如何與學生溝通、建立師生之間的尊重和信任、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制定系統有效的鋼琴教學教學計劃等能力,筆者通過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簡要分析及論述,以便于能夠找到切實有效常見教學問題解決辦法,做好音樂教學改革,提高鋼琴教師的藝術修養和教學水平。
長期以來,鋼琴教學都是采取一對一模式,該種教學模式針對性較強,有著一定的優勢性。這都是由于鋼琴演奏具有較高的技巧性要求和藝術性要求,學生鋼琴技巧掌握情況因人而異,這種個別授課方法能夠針對學生的切身實際問題,根據其自身特點及能力采取相應的鋼琴教學指導方法。但好的教學方法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一對一教學也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就拿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鋼琴教學而言,學生智能被動的接受,不能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學生常常陷入到教師固定的教學思維模式當中,這樣的講授方法十分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現大多數學生的演奏方式極為相似,不具有真正的閃光點和個性化特點,音樂的美感難以得到真正的體現。因此,我們不能夠止步不前,不斷尋求其他有效的鋼琴教學方式,采用個別授課方式的同時尋求一些其他輔助教學方式,做好鋼琴教學補充,滿足學生各種不同的鋼琴學習需求,以便于學生能夠全面、完善的掌握鋼琴彈奏技術。筆者建議可以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的引導下,結合一對多的鋼琴教學模式,組織學生事先進行指定曲目練習,開設集體鋼琴教學課程,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使其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公開課教學優勢,集思廣益,邀請其他學生和教師進行課程旁聽,集眾之所長,征集其他人員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
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探討因材施教的教學問題,鋼琴教學同樣如此。這都是由于學生在能力、天賦、生理條件和思想性格等自身差異的影響,這根本不是固有形式和統一對待的教學方式能夠解決的,是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的的,難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鋼琴學習目標。我們只有從實際鋼琴教學出發,善于總結學生自身發展規律,打好鋼琴學習基礎,發揮學生個體優勢。年齡差異。我們應當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發展特點開展因材施教。從學生幼年時期音樂細胞培養為目的,以極大的教學耐心、細心向孩子們展現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生鋼琴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鋼琴學習習慣。畢竟學生在幼年時期各方面經歷和閱歷較少、身心發育情況有限,培養鋼琴教師教學能力,盡量利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和解釋闡述樂理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周圍環境優勢,向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形象的描繪和比喻,幫助其理解鋼琴這門知識。而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其相應的技術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只有以此為基礎開展全面完善的鋼琴教學指導,才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鋼琴教學的正確引導;而對于思想成熟的成年人來說,教師只有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才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同,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活動參與意識,同他們共同討論、解決鋼琴學習、演奏問題。性格差異。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實施因材施教,有的學生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心和畏難心理,上課時表現的極為拘謹、膽怯,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首先應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克服情緒上的缺失,以高度的細心、耐心鼓勵教導學生進行鋼琴學習,并布置一些難度不大的鋼琴曲目,使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斷的提升,使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滿足感,樹立學習自信心、自尊心;而對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本身極易產生驕傲情緒,因一點成績就喜不自勝,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看似簡單的曲目而實際要求較高的鋼琴曲目,使其能夠正確認識到自身音樂技術水平的不足,不斷努力、虛心學習。天賦、能力不同。每個班級學生學習成績都有好壞之分,因此,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曲目訓練,能力較突出的學生,教師可為其選擇意境較深、技巧難度較高的曲目,輔助其進行曲目分析,進行更多的課外曲目瀏覽,擴大藝術視野、知識面;針對能力一般的學生,鋼琴教師可以選擇難度相宜的曲目,教師可以多加講解,直至其能夠掌握、了解,而能力欠佳的學生,可以選擇簡單、難度不大的鋼琴曲目,耐心指點幫助學生了解曲目。此外,鋼琴教師要了解學生自身的不足,從旁輔助學生加以練習,克服困難,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一個木桶能夠盛多少水,最關鍵始終是桶壁上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高的那塊,而想要盛滿水需要所有木板都同樣高。鋼琴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原理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及時進行教學調整,提高教學針對性,實現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根據教師自身教學經驗和知識結構特點,增加學生對鋼琴曲目練習的廣泛性,接觸更多的風格的曲目,避免學生演奏風格片面和單一,教師不能只關注對學生演奏技巧的提高,忽略了對學生音樂想象力和表現力的啟發,增加學生演奏的靈性。結束語綜上所述,鋼琴教師應當重視對自身教學能力的培養,針對學生發展特點,做好各項教學準備,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表現力及演奏技巧,實現教學內容的全面平衡發展,切實的鋼琴教學問題。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基礎音樂教育服務,是為中小學培養和輸送合格的音樂教師。它要求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除了能夠掌握所需要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技巧之外,還要具有能夠把所學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技巧通過成功的教學體現出來的能力。而目前的高師音樂教育,卻往往忽視這種能力的培養,這是我們畢業的學生適應不了中小學音樂教育需要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盡快加以解決。
那么,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呢?從大的方面講主要是兩個:一是課堂教學能力,就是既要會“學”,還要會“教”,善于把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通過有效的形式傳授給學生;二是活動組織能力,就是會編、會導、會指揮,善于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音樂課外活動。這兩個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貫穿于高師音樂專業教育過程的每個環節之中。這就要求高師音樂專業教育必須在保證學生掌握必需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上,更多地著眼于課堂教學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的鍛煉,從而使他們的全面素質得到逐步的培養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嘗試著在音樂教育班的幾門音樂課程中,有計劃地創設與中小學課堂相似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模擬教師角色上課,使學生掌握“教學”的基本技能,諸如分析處理教材,編寫教案、課堂語言表達、教態、導入、講解、提問、演示、板書、小結等方面的技能,以改革長期以來音樂教育學科教學實踐薄弱的現狀。
一、利用課前十分種,鍛煉“教學”基本功。
要想培養合格的教師,僅有畢業前幾周的教育實習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了解學校,掌握教學情況,往往是剛進入角色就結束了。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盡早體驗教師角色,充分利用課堂前十分鐘,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一年級學生應以表演為主,主要解決膽怯、緊張的心理,從中找到一份敢于在眾人面前表現的自信,采用的形式有獨唱、獨奏、重奏及小合唱等,可以宿舍間合作,或自愿結合。到二年級表演形式不變,對學生的要求有新的調整,即學樂器的同學以演唱為主,學聲樂的同學以彈奏為主并鼓勵學生自彈自唱。這種訓練,為三年級走上講臺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和表現基礎。
到了三年級,課前十分種就轉換為教師角色的體驗。采取朗讀、演講(特別是即興演講)、講故事的形式,重點鍛煉學生用語言流暢表達的能力。作為教師,不管教哪門學科,都離不開用語言組織教學,學會講話、善于表達,這是合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二、模擬教學環境,進行環節教學實踐。
課前十分鐘的參與僅是個體藝術修養與語言藝術表演的鍛煉,學生還沒有真正走入教學。因此,在三年級結合教法課,每講完一兩個章節之后,就安排一次教學實踐,指導學生模擬中小學課堂情境中一個環節的課,比如音樂課的導入環節。那么怎樣導入能做到引人入勝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導入方式是否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導入環節與本課主體部分是否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導入所涉及內容是否適合學生的年齡層次與欣賞水平;導入是否能更好地表現主體、襯托主體,從形式到內容是否顯得自然而生動等。同學們在掌握了導入的方法后,躍躍欲試,自己設計課題,積極準備,每人每次3—5分鐘,形式豐富多彩。有從生活話題導入,有從相關音樂導入,有從詩歌、童話故事導入,還有從一幅幅斑斕奪目的畫面導入……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比如一位同學為歌曲《好日子》的導入,她首先用配圖畫片出示了一系列日期: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六一、十一等,笑問:“看到這些日期后有什么想法?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边@樣的導入雖簡易,但很貼切,從一開始就非常自然而生動地獲得了這一課所需要的氣氛。通過課堂環節模擬,同學們基本上能掌握住上課的導入技能。學生模擬結束后,教師還要及時從表達、教法、教態等方面講評,肯定其成績和優點,指出其不足,并指導矯正的方法。
師生角色互換,共同提高教學能力。
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學模式,幾十年沒有大的改進,多數是教師授課學生聽,教師板書學生記,雖經教學的多次改革,但只是教師使用的道具的變化及課堂氛圍的變化。為了改變這一舊的模式,我們系在教研活動中,開展了“讓學生如何快速成長為合格教師”的大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采用教師和學生輪流上課的辦法較好,一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二是能盡快提高由學生到教師的轉變過程,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真偽。比如《中外音樂史》課程,教師在上第一節課時,把中外音樂史的各章節作簡要介紹,讓學生從大的方面把握中外音樂史的脈絡。教師先講第一章,然后主要是布置作業,把各章節分到各組,一班50人分為7—8個組,每6—7人一組,準備一節課。在每周的上課前,每一組學生開始研讀課本查找資料,進行集體備課、寫教案,每人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節任務課如何講才能生動,然后推舉一名代表在班內進行講課。由于是大家自己查找的資料,本組人員提前就知道了本節課的重點在哪兒,其他同學也因自己的參與,知道查資料、備課比較辛苦,因此聽課會比較認真。在學生講完課后,老師從聽課的學生角色再回到教師的角色,對學生講課的優缺點給予評價,然后補充學生沒有注意到的知識點。這樣教師可發現學生講課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學生從教師的中可發現自己的認識角度及思維中存在的不足,教學相長,既能提高學生的教師意識與能力,同時也給教師以促進。
四、模擬全程教學,培養合格師資。
為了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可帶領學生到中小學聽課見習,觀看中小學優秀教師是怎樣上課的,為學生模擬中小學教師上課提供情境逼真的仿效和示范。通過觀摩,學生對課堂全程教學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接著指導學生進行中小學整體堂課的模擬教學。在這項教學實踐活動中,首先指導學生個人備好課,寫好教案。在學生自己進行模擬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再指導每個人在全班進行模擬教學。充分發揮教法,使他們懂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組織教學,掌握中小學課堂教學的一般進程,并教會學生板書、板面設計等。其中,尤其要指導學生上課時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初為人師的學生一登上講臺,由開始的一腔激情變成了語無倫次、手足無措,整個教學過程中都低著頭,眼睛盯著教案,幾乎談不上與聽課者交流,后來通過自我評議和大家評議,經過教師指導,大部分同學都能甩開教案這個拐棍,特別是肌體放松后面部表情從冷漠到親切,身體的律動從機械呆板到有韻律感、美感,語言表達從無生氣到有語調變化。部分同學不但能獨立完成教學而且具有創造性,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上,采用形象性、實物性、參與性等教學手段,教學設計初步走上軌道,并體現出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師生雙向交流的教育觀念。
比如一位學生在欣賞課的教學中是這樣開頭的:“同學們,今天我想用葫蘆絲和笛子為大家演奏兩段樂曲?!痹捯魟偮?,學生就高興得鼓起掌來。教師為學生表演,師生距離拉近了,感情融洽了,學生必須認真地欣賞,積極地思考(教師講評),在聽辨、比較了樂曲的風格后很自然地引出了課題——《瑤族舞曲》和《茉莉花》。用這樣的開端,有這樣的'藝術氛圍,學生自然而然地漸入意境。通過欣賞、分析,就能獲得比說理更為深刻的感知。學生們在欣賞中不但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也掌握了知識,這樣的學習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快樂又沒有負擔。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教師必須提供創造的機會。在一次模擬教學中,一位學生發揮得淋漓盡致。他這節課的重點活動是學生的即興創作,設計的是請學生為電視畫面配樂。屏幕上展現了薄山水庫風光、山景觀和校景三幅畫,請學生挑選一個專題為之配樂。要求是即興口頭接龍,也就是說口頭哼唱,只要有音高旋律,無須用唱名,且接龍不限長短,沒有技巧上的要求,只要發揮想象,接得好聽,符合畫面上的內容就是成功。學生們觀看了美麗無聲的畫面后,激發了創作的沖動和興趣,學生紛紛加入接龍隊伍。在創作中,全班學生分兩大組開展競賽,在教師的點撥下,兩條旋律合成復調式的二聲部音樂,學生用和諧、統一、柔美的聲音進行二度創作,從中欣賞創作成果,體現創造的愉悅。
在上述課堂全程模擬教學實踐中,初步綜合訓練了學生上課的語言、教態、導入、講解、提問、演示、板書等教學技能,為他們將來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五、第二課堂的組織和利用。
從知識向能力的轉變,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實踐。而組織好學生第二課堂就是學生參與實踐的極好方式。但目前我們的第二課堂卻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活動安排太少;二是活動形式單一。主要就是一些“獨唱”“獨奏”音樂會。這種狀態必須改變,要多組織一些合唱團(隊)、合唱小組(可以冠名)、小型電聲樂隊和民樂隊等,同時多舉辦一些合唱、合奏的音樂會或比賽,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在合唱、合奏或舞蹈的編排過程中,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編導和指揮的機會,不能總是幾個“積極分子”參加,要讓同學們都能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最近在我校舉辦的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同學們積極踴躍,從舞臺創意、節目主持到節目編排,都是學生自己設計完成。他們有分工有協作,各負其責,井然有序,在文化藝術節閉幕式的頒獎晚會中獲得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六、教學小結與思考。
教育教學能力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教師角色模擬教學嘗試,培養了學生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的情感,理解了教師職業的特點,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完善,還為進一步的教育實習奠定了基礎,縮短了學生畢業后從教的適應期。
實驗性的模擬教學和角色轉換實踐教學雖然讓學生感到新鮮、充滿熱情,但也有些遺憾。因為每次教學活動面對的都是同班同學,和真正面對中小學生的感覺不一樣,特別是臨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訓練不容易到位,若能在實習前接觸中小學生并直接給他們上課的機會會更好。針對這個問題,一是盡快轉變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辦學目標的認識,將學生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作為改革的主方向,并制定相應的措施;二是建立相對穩定的見習、實習基地,讓學生早接觸基礎音樂教育,了解中小學藝術課程改革信息,這對學生教育職業觀的確立,教育情感的養成和多方面教學能力的形成是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2]郁正民《為教而學勝過為學而學》[j]載《中國音樂教育》第4期第28—30頁。
互動式教學可以讓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教學關系更加和諧?;邮浇虒W包括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不僅有語言互動、眼神互動,還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成為學習小組中的重要一員。老師還要利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技術平臺,及時和學生溝通,分享有益的課外知識,為學生解難答疑,了解學生的信息反饋,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生生互動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過程,學生與學生之間課上課下多交流,不僅可以傳播有益的知識,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充分、大膽地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起組織、引導作用,能及時地退下去,更能適時的站出來。
認知性教學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老師決定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形式,學生往往成為被動的裝納知識的器物,沒有人性化的教學,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興趣發展和能力鍛煉,遠遠不能夠滿足高職教育中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改變認知性教學模式,朝探索式教學模式發展,是高職學校教育教學的客觀要求。探索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動態教學過程,在這種模式中,學生不是靜態接受,而是動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定問題,圍繞問題開展教學,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討問題。課堂上學生可以不一定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自由地探討解決方法,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老師也參與問題的探討解決。
高職教育模式為“2+1”,兩年學習專業知識,一年進行頂崗實習。學習、實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讓學生更順利地就業。高職教育應該開展實踐性教學,將課堂引入到實習中?!凹埳系脕斫K覺淺”,學習到的知識畢竟是理論化的東西,跟實際操作還是有很大區別,為了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技能,應該將教學與實習相結合,開展實踐性教學。有些課程的實際操作性很強,例如機械操作,對于這樣的課程,可以將課堂開設在具體的單位中,讓學生邊學習邊操作,這樣既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又讓學生得到了真正的鍛煉,對于未來的就業有積極意義?;谀芰ε囵B的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教師要敢于挑戰傳統的教學模式,善于在教學實踐中創新,不畏艱難,樂業奉獻,努力培養全面性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12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