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組織教學活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而編寫的一種指導性文件。這些范文展示了小學教學的多樣性和個性化特點,啟發了我們的教學思維。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第一課時。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游園不值》。
3.讀懂《游園不值》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
古詩是同學愛讀愛背的文學體裁。背誦理解古詩對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三位大詩人的作品。
板書:12古詩三首。
二、通讀全課,學習生字。
1.觀看誦讀動畫。
2.自己練習朗讀課文,注意節奏,注意生字讀音。
3.讀生字組詞,說說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自學《游園不值》。
1.讀通全詩。
2.自主探究詩句意思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3.小組合作,共同探討,教師巡視指導。
四、匯報自學收獲。
1.指定一個小組的代表到臺上來,給大家講這首詩。(教師用動畫輔助。)。
在學生講的過程中,其他人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質疑,可以答疑;老師適時點撥。
2.在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后,師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暢的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l)關于題目。
游園不值:意思是游覽花園,沒能進去,因而沒游成。不值:沒有遇到。
(2)“應憐屐齒印蒼苔”的含義及與下句的關系。
通順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園的主人)太愛惜蒼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壞。
第一句意思明確了,學生自然明白因為園子主人“憐蒼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開”,一因一果。
(3)關于“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兩句詩的理解。
a.表面意思:園子里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紅杏已經探出墻頭來。(看圖印證)。
b.這兩句詩反映了春天朝氣蓬勃、生動活潑,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強大及不可阻擋。
(前兩句感到掃興、遺憾;后兩句則有對蓬勃春意的贊美,心中充滿驚喜、快慰。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春的贊頌,對旺盛生命力的贊頌。)。
五、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背誦下來。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朗讀其它兩首詩。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讀懂這兩首詩的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背誦《游園不值》。
二、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1.讀通全詩。
2.朗讀、感悟詩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三、匯報自學收獲。
1.指名到臺上當小老師,指著字幕片上的詩句,逐詞逐句講解需要點撥的地方:
(1)題目。
(2)西子,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適,適宜。
(4)前兩句寫的是實景,后兩句則是作者大膽的想像,用西施之美來比喻西湖之美,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愛之深。
(5)前兩句中的詞語之間對仗工整,如“水光”對“山色”,讓學生找出其他相對應的詞語,體會作者構思、用詞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風姿。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3.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四、自主學習《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讀通詩句,詩準字音。
2.自讀、感悟,讀懂詩句,體會情感。
3.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五、匯報學習收獲。
1.請一名學生上臺講詩意,其他人隨時質疑,“小老師”若解答不出,教師相機點撥。
(1)“凈慈寺”與“西湖”有何聯系?
題目中的“凈慈寺”是一個佛寺,在杭洲西湖邊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題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看到的景色。)。
(4)“無窮”,在詩中指范圍廣,無邊無際?!盁o窮碧”,指無邊的綠伸向遠方。
(5)“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特別可愛。
引導:同樣是寫西湖,這首詩與前一首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詩中作者用奇麗的想象把西湖擬人化了,表現了西湖之美;這一首詩作者集中描繪了湖面蓮葉、荷花,紅綠相映,荷日生輝,把西湖之美具體化了。)。
2.看圖,(用投影)直觀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3.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六、總結。
1.指名朗讀三首詩。
2.說說每首詩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達方面的相同之處。
3.談談自己的收獲。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課文。
2.閱讀相關內容的古詩并背誦一首。
3.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配畫。
附:板書設計。
1.能讀懂三首古詩,并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展開聯想,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能正確書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1.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多媒體課件。
3課時。
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讀、背三首詩。
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節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皯浗稀睘樵~牌。
2.根據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
舊:過去勝:超過。
3.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樣的景色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
——比較、比喻)。
4.請聯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
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光的古詩。
參考篇目:《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的畫面。
1.會認“浣、聒”等6個生字,會寫“孫、泊”等6個生字,掌握“更”這個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三首詩,掌握這三首詩的意思,并背誦這三首詩,默寫《楓橋夜泊》。
3.體會詩中的動態美和靜態美。
4.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情感。
1.會認“浣、聒”等6個生字,會寫“孫、泊”等6個生字,掌握“更”這個多音字。
2.掌握這三首詩的意思。
體會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掌握這首詩的意思。
2.體會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
3.認識王維詩歌中流露出來的隱逸傾向。
課件。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1.今天,我們來學習王維的一首詩《山居秋暝》。
板書:山居秋暝。
2.作者介紹(出示課件3)。
王維(約701-約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其詩似淺而實深,似淡而實腴,體物精細,狀寫傳神,具有獨特成就。他又精通繪畫,擅作平遠之景,擅繪人物、叢竹等。有《王右丞集》。
二、詩歌朗讀指導。
1.聽朗讀。
2.結合注釋,讀懂全詩。
3.誦讀全詩。
誦讀指導(出示課件5)。
詩的首聯點題,交代時間、地點,可用敘述口吻讀。
頷聯、頸聯是詩的主體部分,寫的是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同時寄托了詩人閑適的感情,當用輕快的調子誦讀。
尾聯出句是陪襯,對句“王孫自可留”是全詩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語氣緩慢讀出,表現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心情。
三、詩中有畫。
(一)題解(出示課件6)。
標題:“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隱居的別墅,點明了地點;“秋”點明了季節;“暝”,傍晚,點明了具體時間。整首詩所寫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見的景物。
(二)詩中有畫(出示課件7)。
詩人用淡淡的幾筆就勾畫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圖,清新寧靜而又洋溢著和平安樂的氣氛,這里猶如世外桃源一般。
板書:詩中有畫。
(出示課件8)既然說“詩中有畫”,我們就把詩還原為一幅古典的卷軸畫。
1.我們首先找出詩中的寫景部分。(出示課件9)。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笔茁搶懗隽耸裁礃拥囊饩??(出示課件10)。
明確: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清新,景色美妙。這給全詩創造了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境。
板書:寂靜,清新,幽雅。
首聯與詩題有什么聯系?(出示課件11)。
明確:首聯緊扣詩題,點出了時間、地點、季節。
3.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焙皖i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都是寫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12)。
明確:頷聯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現出山村的自然美。頸聯用了竹、蓮、浣女、漁舟等意象,表現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頷聯側重寫物,頸聯側重寫人。
板書:山村生活美。
頷聯與首聯有何聯系?(出示課件13)。
空氣清新方可見月光之皎潔;新雨之后才能顯清泉之聲響。
4.頸聯寫得十分熱鬧,這與作者要創造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境是否和諧?并說說原因。(出示課件14)。
明確:是。寫浣女、漁舟的熱鬧,正是為了烘托出山村環境的寂靜、清幽。如同“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樣。人們從這些熱鬧的景物中,很自然地體味出一種和平恬靜,體味出恬靜中的一片勃勃生機。這里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5.六句寫景的句子,哪幾句可以作為畫面的主體?學生概括。(出示課件15)。
明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6.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把畫面具體地描繪出來。
四、拓展延伸。
網上搜集王維的其他詩,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背誦下來。
五、布置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預習。
山居秋暝。
詩中有畫。
寂靜,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隱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俺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絡繹不絕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只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為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么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重山、照俺還”.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俺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俺還”.)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名同學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俺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協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的小草()的柳樹,遠處()的樹林()高山.(同學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綠”有著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俺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俺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俺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置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同學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同學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俺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俺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身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俺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
第二課時。
1.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同學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現什么?(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么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同學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難過、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俺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掛念.
10.就讓俺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齊讀.)。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同學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俺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情,俺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括著對故鄉的想念、對家鄉的思念.讓俺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同學練寫.
1.指名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2.提問:學習古詩的三個步驟是什么?
葉紹翁,宋代詩人。
題目大意:游園而沒有見到要訪的人。
第一句:大概是園主人愛惜蒼苔,怕木鞋踩踏青青的苔蘚。
第二句:輕輕地扣那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
第三句:滿園春色關不住。
第四句:一枝紅杏伸出墻頭來。
側面描寫春景的艷麗及對春景的喜愛之情。
詩人:唐代詩人李白。
第一句:老朋友(孟浩然)辭別黃鶴樓。
第二句:在這花紅柳綠,春光爛漫的三月乘船而去,去了楊州。
第三句:孤零零的船兒漸漸遠去,最后連帆影也在藍天中消失了。
第四句:只看見浩浩蕩蕩的長江水,依舊不停地流向天邊。
該詩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依依惜別的深厚感情。
1、會認“幾、夾、岸、斷、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1、會認“幾、夾、岸、斷、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通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一課時。
(指生自由發言。)。
1、師,春天的湖畔到底有怎樣的景色呢?請大家自由的讀一讀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遇到比較難的句子多讀幾遍。
2、識字。
a.自由認讀。
b.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
c.認讀詞語:燕子、雙飛、幾時回、桃花、夾岸、蘸水開、斷橋、撐出、柳陰。
3、師:詞語朋友回到古詩里了,你們還能讀準嗎?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吧!(指名讀,正音。)。
4、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我也想來讀一讀,如果我讀得好,請你們給我鼓鼓掌,好嗎?(師帶動作范讀)老師讀得好是有小竅門的:那就是邊讀邊想象詩中美好的畫面,這樣才能讀得很有感情,你們也來試試吧!
5、齊讀。
1、由圖引入。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真想馬上到湖邊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你們也想去看看嗎?快和詩人一起去湖邊游覽吧!(出示游湖畫面)。
2、看圖感悟。
(1)(出示湖邊美景圖)師:慢慢地、仔細地欣賞,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a、(當學生說到燕子)指導讀古詩第一行:
師:整整一個冬天沒看見可愛的小燕子了,你瞧,它們成雙成對地飛回來了,跟小燕子打個招呼吧!(你好,小燕子!)你們看到小燕子可真開心啊,誰能開心的讀一讀這句呢?----小燕子看到大家也很高興呢,瞧,它們一會飛得高一會飛得低,你來讀-------到底是什么時候回來的?請你來讀-----(指名讀,男生讀。)。
b、指導讀第二行:
師:除了小燕子,你還看到了什么?(桃花)小燕子可真聰明,看到這么美的桃花開了就悄悄的飛回了,你能美美的讀一讀這句嗎?----看,桃花紅紅的、粉粉的,多可愛啊,請你來讀。------兩岸到處是桃花,真多呀,你來讀-----因為春雨綿綿,湖水漲得好高,你看桃花都碰到水面了,水靈靈的,請你來讀-----(指名讀,女生讀。)。
c、兩岸的桃花真多呀,樹枝都被壓彎了腰,再加上可愛的小燕子,春天就更美了,誰能把一二行連起來讀一讀。(指名讀一二行,讀出感受。)讓我們看著美景一起吟誦這優美的詩句吧!
(當學生說到斷橋)師:是啊,春雨連綿,湖水猛漲連橋也沖斷了,游人們都過不去了,怎么辦呢?誰來讀讀這句?------對面嫩綠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潤下探出了小腦袋,還有五顏六色的野花在向我們招手呢,可惜都看不成了。請你來讀(指名讀)------大家說怎么辦呢?(生:有船啊)在哪?(柳樹下)正在人們著急的時候,柳樹下居然撐出了一條小舟,瞧你們多驚喜啊,讀出感情-----船兒輕輕劃,穿過那像簾子一樣的柳條,多舒服呀,請你來讀-----坐著小船,咱們又可以繼續游玩了,多么愉快,請你來讀------(指名讀,)。
師:雖然不能從橋上過去,但是坐著小船欣賞美景也不錯,誰能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呢?
3、全班在優美的配樂聲中齊讀古詩。
4、師生一起讀:讓我們一起緩緩地,有節奏的,要是加上動作,那就更好了!讀---。
1、師:學完整首古詩,相信這清新的景色和優美的詩句都讓你們印象深刻,能不看書背誦出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2、師:你可以看著圖片吟誦,也可以閉起眼睛,想象美麗的湖邊風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給同桌聽聽。
3、配樂,集體背誦古詩。
1、你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古詩呢?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2、從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愛的季節,也流傳著好多贊美春天的文章和古詩,我們課后一起把它們都收集起來吧!
春游湖。
(宋)徐俯。
燕子。
桃花(蘸)。
斷橋。
小舟柳陰。
你以前學過什么古詩?給大家背誦一首。
1.知詩人,解詩題。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過程,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
題目大意:江邊獨自賞花。
2.抓字眼、明大意。
這是一首優美的賞景之作。它以刻畫細微、色彩濃麗而取勝。
第一句:黃四娘,人名。既親切,又勾勒出一個古代婷婷少婦形象。蹊:小路。
句意:黃四娘家繁花盛開,把小路都遮住了。
第二句:千萬朵鮮花,把花枝都壓得很低很低。
第三句:留連,舍不得離開;彩色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好像和人一樣欣賞美景而舍不得離去。
第四句:恰恰,黃鶯的叫聲。黃鶯在自由的鳴叫。
指名說句意。
3.想意境、悟詩情。
對照插圖、想意境,思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識字寫字。
朗讀感悟。
1、掛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兩課時。
一、復習導入: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本節課學習古詩《草》。
二、看圖說話。
1、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書課題:草。
3、結合課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三、整體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教師隨機點撥。
如:理解詩中的“歲”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直觀形象地理解“枯、榮”的意思。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導朗讀,感受古詩節奏美。
2、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3、學生練讀,啟發學生想象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體會感情。
五、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自讀古詩,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小組討論、交流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感悟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3、反復誦讀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p>
4、練習背誦。
六、指導書寫“枯、榮、燒”3個生字。
重點講解: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
七、積累運用。
1、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2、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p>
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出示畫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今天,我們和詩人楊萬里一起去欣賞春天的景色,板書課題。
2、讀題,理解題意。
宿:住宿、過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詩人楊萬里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3、導入:楊萬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呢?他用一首詩寫了出來,我們一起讀讀吧!
二、初讀感知,了解詩意。
1、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個別讀:要求讀流利。
3、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中寫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并根據詩文內容回答。)。
三、再讀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如:“稀疏的籬笆”、“小路伸向遠方”(看課件);理解“未成陰”
樹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不能遮擋太陽(看課件);詩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體會感情。
3、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給《宿新市徐公店》編故事。
六、閱讀積累。
1、出示已學過的《村居》誦讀。
2、說說《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這兩首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寫春天的景色。前兩句都寫了春天的景色,后兩句都寫了兒童的活潑和快樂。)。
六、指導書寫“未、追、店、徐、菜、宿”6個字。
未:上橫短、下橫長,撇捺要舒展。
追:提示筆順,后寫“走之兒”
宿:寶蓋不宜太寬。
菜:“采”是八畫,不要把第三筆“點”和第六筆“豎”誤連成一筆。
2、古詩兩首。
《草》〈〈宿新市徐公店〉〉。
詩的內容情:喜愛。
畫:籬落一徑枝頭(靜)。
兒童黃蝶黃花(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蓑”、“遮”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奏。全詩節奏可以這樣劃分: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三.品讀古詩,領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選擇其中的一首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學生自主學習)。
2.。
交流反饋。
學習《牧童》。
(1)理解字詞。
(2)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a.“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b.“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闭f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讀。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那么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c.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學習《舟過安仁》。
(1)理解字詞。
(2)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弊x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么?
(3)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四.再讀古詩,陶冶情趣。
比較兩首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可自創一幅圖畫,也可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
2.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3.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詞,讀準字音。(注意:醉、媚、鋤、媼、亡賴、剝)。
(2)合作探究,理解字詞。(可以、看圖、聯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討論)。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且讀且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么感受,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
2.課文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p>
感情練讀,讀出孩子們的輕松、活潑、愉快。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p>
他們會親熱地說些什么呢?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
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p>
結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
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總結:鄉村條件簡樸,但環境優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你能通過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練習設計:
1.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讀了這三首古詩詞,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情景?體會到怎樣的樂趣?
3.利用課余時間,讀讀宋詞等經典文學作品,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教學目標:
1、以“讀”為主線,通過讀通讀順、讀出節奏、讀懂詩意、讀出感情四個層次的朗讀,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走進文本,理解作者的思鄉情。
2、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意蘊,體會作者情感。
3、以“思鄉”為主題,引導學生感受張籍的思鄉情,古人的思鄉情,今人的思鄉情。
教學重點:
以“讀”為主線,讀出層次,讀出效果。
教學難點:
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背后蘊藏的作者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2、你能聽出這首歌抒發了一種什么感情嗎?
(思鄉之情是古代詩人常常會抒寫的一種真摯的情感。)。
二、理解詩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2、“秋思”怎么講?作者思什么?
三、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情況。
2.課文插圖。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倍际瞧缴嘁?。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吧佟薄安拧薄坝帧蓖怀隽藙谧鞯姆泵?。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了哪些顏色?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秋天的雨》語言美、意境美、篇章結構美。根據課文特點和課后練習的提示,本課教學目標有五,一是有感情朗讀,體驗秋天的美;二是練習概括:課文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三是用抄寫和背誦的方法積累語言,四是有關識字和寫字的目標,五是有關課后拓展的目標。教學中,要注意三個教學目標的整合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古人筆下的秋雨是令人心煩的。本文的秋雨,卻是一曲豐收的歌,一首快樂的歌。要根據課文特點,引導學生體驗作者對秋雨的獨特感受。
1、在情境中朗讀。老師可用導語或圖片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讓學生在意境中朗讀,在朗讀中體驗秋雨的神奇和美麗。
2、在想象中體驗。在精讀中,要求學生畫出每個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展開想象,體會秋雨的神奇和美麗。
的句式,引導學生模仿課文,聯系生活經驗展開想象。又如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也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就秋天的氣味展開想象。
練習概括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從三年級起,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練習概括就是在訓練抽象思維。三年級抽象思維剛起步,特別需要形象思維的支持,因此必須在體驗和熟讀的基礎上練習概括。
在學生體驗了秋雨的美麗以后,讓學生默讀全文。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在學生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讓學生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雨的。課文的開頭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寫秋雨的某個方面,學生不易理解,老師要予適當講解:開頭說秋雨帶來了秋天,是總起;結尾說秋雨帶來了豐收和歡樂,是總結;中間三個自然段分別從顏色、氣味和提示冬天的到來寫秋雨。
1、在朗讀背誦中積累。
練習題提示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對學生的喜歡,要多鼓勵,不要限制,最好是背全文。
2、在摘抄中積累。首先,可引導學生認識練習中例句的特點:兩句例句都是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老師可提示學生,除了打比方的句子,課文中還有把事物當做人來寫的句子,句式相同又連在一起的的句子,都值得好好品味,積累。交代清楚以后,才讓學生摘抄。也可先摘抄再交流,交流時要說說所摘抄的句子的特點。
課后練習中有三道拓展題,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認真完成。還可讓學生搜集有關寫秋雨的詩文、圖片,除了自己欣賞,要在同學間交流。
(注:課文出自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0課)。
(林姍姍:女,小學高級教師,福建省優秀青年教師,泉州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在《中小學教材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福建教育》等刊物上發表6篇教學論文。)。
第四關:金睛火眼。
教學。
目標:
1.回顧整理小學學過的古詩,進行歸類,按類積累背誦、運用古詩。2.繼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形式多樣的古詩詞復習方法中復習古詩詞,按類積累背誦、運用古詩。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古詩詞的音樂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課前播放《春曉》,要求學生仔細聽,你發現了什么?歌詞是首詩《春曉》是啊,詩可吟可誦,可讀可唱,我們中國就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佳作紛呈。老師相信,六年的小學生活中,你們一定積累了很多古詩詞。今天,就讓我們打開記憶之門,讓優美的古詩詞在我們口中吟誦,讓詩情畫意在我們心中流淌。
揭示課題:漫步詩林。
二.詩歌整合,梳理歸類。
(一)詩中有畫(山水田園詩)1.古詩萬花筒。
詩中有春花秋月,有飛禽走獸,有歷史典故,有山水名勝??讓我們走進古詩萬花筒,你的一雙慧眼能否發現其中的奧秘呢?(生在練習紙上填寫,分組匯報,正確的得5分)。
(1)根據詩句內容,寫出與它相關的名勝。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洞庭湖)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2)給下列古詩填上表示顏色的詞。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分組朗讀兩組詩句)。
(3)填寫動物的名稱。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3.小結:像以上我們復習的這些詩句多以描寫自然風光、山野景物以及安逸閑適的鄉村生活為主,我們把這類寫景的詩叫做“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起源于東晉的謝靈運和晉代的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詩人們吟詠自然山水、農村景物、田園生活,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當中,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出示,齊讀詩句)代表詩人及作品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p>
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保ā哆^故人莊》)。
王維《鹿柴》、《竹里篁》、《鳥鳴澗》??。
(二)詩中有情。
1.濃濃的思鄉情(思鄉詩)過渡:古人的詩詞中不但有畫,更有情。詩人把自己的相思別恨、喜怒哀樂、所思所想都化作了一首首充滿情意的詩詞歌賦。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逼丛谕獾挠巫訉亦l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他們把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之情融入到詩中,給我們留下了多少千古名句!
對張籍來說,鄉愁是那一封寫了又拆的家書——《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對納蘭性德來說,鄉愁是那一個寒風朔雪中難成的夢——《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對杜甫來說,鄉愁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而高適在《別董大》中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來安慰朋友;
王勃更是樂觀,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寄語遠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惜,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三)詩中有理(托物言志)詠物詩。
《梅花》、《墨梅》、《卜算子·詠梅》、《詠柳》、《畫雞》。
(四)哲理詩。
陸游的《游山西村》蘇軾的《題西林壁》。
三.理解詩意,學以致用。
1.中國古詩詞源遠流長,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內容極其豐富。有的寫景,有的寫物;有的抒情,有的敘事;按內容來分,我們可以把古詩分成寫景的詩(山水田園詩)、思鄉詩、送別詩、詠物詩、哲理詩、邊塞詩等。(指板書)把學過的古詩進行分類整理,可以使我們的知識更有條理性,那么背誦記憶起來就更加清楚明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先填空,然后再寫出相應的詩的類別。
舉頭望明月,()。遙知兄弟登高處,()?!监l詩。
海內存知己,()。洛陽親友如相問,()?!蛣e詩。
(),為有暗香來。不要人夸顏色好,()?!佄镌?。
明月松間照,()。接天蓮葉無窮碧,()?!獙懢霸?。
(生答: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要求:抽選作答。聽提示,按序號用詩句作答。(1)芳芳數學考了99分,有點得意,爸爸對她說:“取得好成績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力爭,好上加好?!?/p>
(2)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門,看到滿樹的雪花,不禁感慨地說:“”
(3)爺爺70大壽,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可爺爺卻嘆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不錯,正如詩句“。
”所說的那樣,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錮也阻止不了的。
(5)中秋佳節,我手捧著香香甜甜的月餅,凝神眺望著皎潔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鄉的親人,心中多了幾分傷感,這正是:“”。
四、吟唱詞曲,課堂小結。
板書:
詩海拾貝。
詩中有畫————田園詩詩中有情————思鄉詩。
送別詩。
詩中有志————詠物詩。
邊塞詩。
詩中有理————哲理詩。
教學目標:
1.能讀懂三首古詩,并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展開聯想,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能正確書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課前預習:
1.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節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皯浗稀睘樵~牌。
2.根據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
舊:過去勝:超過。
3.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樣的景色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
——比較、比喻)。
4.請聯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
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光的古詩。
參考篇目:《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的畫面。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能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能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教具準備:畫有柳樹的春景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畫有柳樹的春景圖。
教學過程:
同學們,春天來了,景色多美呀!這節課老師就帶大家去尋找春天吧!
1、輕聲讀,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學。
2、指名5個同學,一人讀一小節,要求把音讀準。
3、各自大聲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1、出示有柳樹的春景圖。
2、提問:小柳樹睡了整整一個冬天,它什么時候睡醒了?誰能讀出小柳樹睡醒的樣子(學生表演讀。)。
3、小柳樹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風、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4、創設情境:請學生扮演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讀有關的三小節。它們對柳樹說些什么呢?柳樹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學生上臺表演。
語言訓練:
春雷幫助柳樹柳樹,柳樹對春雷說:“?!?/p>
春雨幫助柳樹,柳樹,柳樹對春雨說:“?!?/p>
春風幫助柳樹,柳樹,柳樹對春風說:“?!?/p>
春燕和小柳樹,柳絮,柳絮邊飛邊說:“?!?/p>
提示:春天里的景物這么可愛,讓我們走進春天,美美地讀一讀!
教學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會認、寫要求掌握的生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表演讀:小組內表演,五個同學分別扮演柳樹、春雷、春風、春雨、春燕。
1、春天里,還有什么和柳樹一樣也醒了呢?學生自由發言。
2、出示大屏幕識字:說說你認識了課文的哪些字,不會認的字怎么辦?說說你的好辦法。
1.開火車讀生字。
2.用熟字來記憶。
3.猜字游戲。(以學生自己把生字編成謎語互相猜為主)。
(1)身上臟了怎么辦——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車輪胎缺少氣——“軟”。
4.認生字練習:全體學生把自備的生字卡片擺放好,老師指大屏幕上的字,學生從字卡里找字并舉起來。
1.重點指導“說話”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點不能太低,橫要寫得斜,豎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筆在豎中線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筆不要靠近撇,要給下面的日字留出空來。
2.學生先描再臨,老師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板書設計:
1柳樹醒了。
春雷說話。
春雨洗澡。
春風梳頭。
春燕捉迷藏。
柳樹玩耍。
教學后記:
這是一首美麗的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感悟,使學生感受到在春天,柳樹、春風、春雨、春燕,每一種事物都洋溢著光彩。我還指導學生用“春天跟()說話了,說著說著,()”句式來仿說句子,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生:小蝌蚪在水里游是大自然的語言,這是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生:魚鱗上有一個個圓圈是大自然的語言,這是在告訴我們小魚幾歲了。
生: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瑪拉雅山巔是大自然的語言,這里在告訴人們:那曾是汪洋一片。
生:老師,我看到樹樁。
生:好。同學們觀察的很認真。這里砍伐后的樹樁,樹樁上的圓圈叫做年輪,它記載著這棵樹的年齡,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生:老師,大自然的語言真的就在我們身邊??!
師:對,大自然的語言就在我們身邊,請同學們聯系生活想一想,你們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請講給大家聽一聽。
生:燕子飛回來了,是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生:玉米成熟了,高粱穗兒紅了,就是告訴我們秋天到了。
生:燕子低飛要下雨了。
生:老師,我知道螞蟻搬家蛇過道也是告訴人們要下雨了。
師:我也知道,大雁南飛是告訴人們天氣涼了,出現月暈是要刮風的預兆,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師:這為同學提的好,沙塵暴是大自然的語言,那是大自然的吶喊,也是對人類的一種報負。那么它究竟對人類說些什么?請各小組討論一下。
生:它批評那些亂砍伐樹木的人。
生:它在批評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
生:紗塵暴在大聲說:別在砍樹了,地球都快被你們弄成禿頭了,我能不發脾氣嗎,唿唿氣死我了!
師:呀,太可怕了,那么怎樣做你才不發脾氣呢?
生:多栽樹木、花草。
生:沙先生一定會說:多栽化,多種樹,山青水美的,誰有什么脾氣呀,我就這點要求。
師:同學們想象可真豐富!沙塵暴的語言你聽懂了嗎?好,希望沙塵暴憤怒的吶喊能給一些人以警示吧。
評析: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及《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板書課題,理解“書”的意思。
3.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要發散學生的思維)。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根據課堂情況可讓學生寫一寫)。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趣味活動。
1.我說你讀。方法:
(1)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老師點掛圖上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
方法:老師出示某句詩的字條,學生接續后面一句詩(多連幾次,讓學生基本會背)。
3.情境背詩。
方法:學生可自由下位,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
五、識字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促、深。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一、課前游戲,復習導入。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節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確定本詩怎么學習。
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讀詩,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生的問題及解決的結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問:你能用讀來表現出這種思想感情嗎?
3.引導以讀促發想象。問:同學們在讀時頭腦中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生字連詞背誦。
方法:請學生把生字按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連起來,試著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
方法:(1)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2)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六、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書寫生字。
七、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于積累的讀書方法。
3.了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二、從四個方面交流:
1.交流外國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說說讀了什么名著,簡介名著內容,交流讀后感受,可以介紹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這個部分是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書推介。
2.交流讀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不同的感受。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外國名著的語言特點,對不同國家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3.交流閱讀外國名著和長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樣做讀書筆記。
長篇名著可以摘錄充滿哲理和智慧的話語、摘錄優美的片段,寫梗概等方法做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自讀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邊讀邊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說說打動自己的句子,并試著說說自己的感悟。
三、背誦句子。
四、交流自己閱讀外國作品積累的值得記憶的句子。
五、簡要介紹幾部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容,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
飛鳥集:《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龍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蒼蒼。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著幾十戶拉迪諾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他們計劃放火燒山,種植玉米,出售玉米。這完全違反了印第安人的傳統觀念。當地印第安人認為,人是玉米做的,賣玉米就是出賣自己的子孫。圍繞著種玉米發生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老人與海: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并在那里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著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后,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群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斗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語文。
一、讀幾則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別就三則小故事交流。
1.《巧問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問號和感嘆號變成語言嗎?
2.《一個逗號》說明了什么?(作家創作的嚴肅和認真)。
3.《文豪和蚊子》馬克吐溫的話巧妙在哪?
春天。
林煥彰。
春天怎么來?
花開了,春天就從花朵里跑出來。
春天怎么來?
草綠了,春天就從綠色里跳出來。
春天怎么來?
我高興了,春天就從我的心里飛出來。
識字2。
《世界第一運動--足球》選自《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
識字3。
竹葉小船。
竹林里的小溪很亮,亮得溪底的石子都快浮出水面了。
貪玩的風兒,摘下片片竹葉,拋到清亮的溪里,溪水托著這竹葉小船,七彎八拐地駛向遠方。
一只紅蜻蜓飛了過來,在小溪上盤旋著,一忽兒高。一忽兒低,像一架直升機,給這支小船隊護航。
在那片兩頭翹起的竹葉上,有一只花甲蟲,它披著堅硬的盔甲,很漂亮,也很神氣。
小船啊小船,載著竹林里的童話,駛向遠方,把竹林和外面的世界連在一起。。。。。。
選自《山和孩子的對話》。
識字4。
猜字謎。
有口聽到聲音,
有就有本領;
有毛能夠飛走,
有木不是大樹。打一字()謎底:支。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7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