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與他人交流心得和觀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游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在這本書里,作者不是在陳列知識,而是用滿腔熱情把知識做成工藝品,讓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肮资莻€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制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于毒品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干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后?!?/p>
類似的幽默有的時候近乎調皮(這種表達方式語文老師可不怎么喜歡),也許正是在這樣一支筆下,才有如此生動立體的一個個科學巨人款款走來,一幅幅科學的圖景才如此瑰麗而妙不可言。
其實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它能告訴我關于地球多大多重多老,它能拋開所謂的科學體系的劃分甚至拋開科學這個概念大一統的說事兒,它還講了很多科學家的趣事兒,他更加激發了我熱愛科學的熱情,讓我對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更加濃厚。
人類的精神需要文學“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感興也需要科學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理智。秉持著“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的理念,比爾·布萊森為我們描繪出科學的壯麗史詩。
通俗易懂,是這本書語言的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拋開理化生教科書上一板一眼的生澀的語言詞句,作者以幽默和生動的比喻的形式,把苦澀難懂的科學化解為通俗易懂的道理。如“在一張標準的餐桌上鋪一塊黑桌布,然后撒上一把鹽。我們把撒開的.鹽粒比做一個星系”?!爸劣趩讨巍っ灼胬锪艚o我們的另一個禍害含氯氟烴,美國在1974年已經禁止使用,但它是個頑固不化的小魔鬼,以前排到大氣的這種東西幾乎肯定還在那里,等你我上了西天很久以后還會在吞食臭氧”諸如系類。在布萊森的筆下,科學似乎卸下了它不茍言笑,令人捉摸不透的面具。不禁讓人產生“啊,原來研讀科學也是一次能夠放松身心的旅行”的感覺。
從遙不可及的宇宙,到近在咫尺的生命,再到每一個為此嘔心瀝血的科學家?!度f物簡史》為我們娓娓道來,許多現象似真似假,例如,曾經,沒有時間和空間,現在的所有事物都只是一個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點。為真理而癡迷的科學家們的近乎“怪異”行為,像達爾文為蚯蚓彈鋼琴,富蘭克林在雷雨中放風箏。
我想,一本好的科普著作一定是一本能夠讓讀者在認真研讀其時能夠深刻理解并從中受益。如果一本科普著作通篇都是由苦澀的科學術語和眼花繚亂的數學公式堆砌而成,那么就等于給科學蒙上了一層深藏不露,高貴冷艷的面紗,讓人覺得可遇而不可求?!度f物簡史》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它能夠把科學的道理準確的闡述出來,更在于它能夠化難為易,切合大多數讀者的知識維度,使讀者能夠通過思考與科學拉近距離,感受科學的魅力。你可以在書桌前仔細地勾畫研讀《萬物簡史》,也可以在午后的咖啡館或睡前的床上翻看瀏覽。與它邂逅,絕無悔。
從浩瀚的宇宙到微觀的細胞,從地球的行程、人類進化到現代科技的發展。作者都像是在用一種說評書的方式娓娓道來,使人沉浸其中,卻又愛不釋手。這本書內容涵蓋極為廣泛,天文、地理、理化等等皆包羅其中,可以說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讀物。雖然只是匆匆掠讀,但也深感受益匪淺。作者在用大量的文字、數據講述了行星的演變、以及人類主宰地球的過程,最后筆峰一轉,明確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我們人類將會走多遠,將會走向何方。當前人類對地球資源肆無忌憚的消耗、破壞,所引起的嚴重后果如霧霾、臭氧層破壞等等,如果不進行制止,會加速人類在地球上的消失。
一本《萬物簡史》會告訴你答案。在眾多的書中,我為什么選《萬物簡史》,是那一張張精美的插畫,一頁頁扣人心弦故事,從插畫到思考,從思考再到想象,從想象再到回味。
了解地球,了解生物,了解宇宙。這生命的美妙,像是一首優美的歌曲,對萬物感恩,感謝上帝讓我們來到地球,讀后感《萬物簡史讀后感》。
把人們看不懂的相對論,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它。
我們要感謝地球收留我們人類,我們最好不要去破壞,既要去保護,又要去增添色彩??!如果辦不到,你的"家"就會遭到地球主人"破壞".就是一本書,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懂得了地球和其他"客人"的珍惜!
科學是人類智力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且不斷完善的杰作。人類之所以能夠征服猛禽野獸等等擁有比人類健壯數倍的體格的生物,靠的并非單純的武力而根源上仰仗的是由智慧而產生的各種科技成果。在科學逐漸成型的近現代,我們不敢說我們是全宇宙最高貴的種族。但起碼我們擁有屬于自己領域的驕傲。
《萬物簡史》一書內容淺顯易懂,筆調詼諧。感謝這本書治愈了我對科學知識的冷淡態度。從這本書里我再一次認識到你我的存在,是多大的一個奇跡。引言部分簡述了人類的成型需要在過去的三十八億年里以超過一百萬種別的東西的形式存在并進化。而我們作為現今個體的存在要求過去三十八億年里我們的祖先都成功的繁殖了后代。也就是說,我們的存在是由數不勝數個奇跡造就的。在讀完上述的資料時,盡管我對人類發展歷史略知一二,但還是難以抑制內心的贊嘆。我們時常在失落的時光里責怪這個世界多么不盡如人意,指責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公??墒强v觀地球的歷史會發現我們的舉動多么可笑,我們已經是被命運之神無數次眷顧的幸運兒。我們起碼擁有能夠說出責怪這個世界的話的智力水平。在漫長的時間里那些被淘汰的生命,他們甚至不知道該責怪什么,他們為我們的存在和發展默默地讓路。我們已經擁有這顆星球上價值最高的智慧。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殊榮。你是否想過那些被你吃進腹中的`生命們,他們把最寶貴的生命都給了你,你難道不應該代替他們用最陽光的姿態活下去嗎。
本書的第八章介紹了我非常青睞的一位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宇宙。他對于學術界的貢獻,遠不止物理學,更為哲學與科學的相輔相成鋪設道路。盡管我的學識和智力有限,無法完全理解愛因斯坦博士的所有言論。但是愛因斯坦關于量子力學提出的一句名言:“上帝不會擲色子”卻是我至今的信仰。以現在我的智力無法理解量子力學的種種理論。但是通過至今為止的理科學習,我對于世界的平衡更是堅信不疑。物態變化而終歸是一個大的循環。能量守恒不會憑空產生或者消失。這些科學上的定則一定程度上與我的哲學觀吻合。同樣的,盡管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人類的出現是奇跡中的奇跡。但是站在哲學和物理的層面上,這樣的存在即合理。作為已經生存下來的我們,要做的是盡人事以待天命。上帝不會擲色子,所以不要報以僥幸心理妄圖通過運氣來蒙混人生。人事未盡,那么當然不可能得到我們理想的天命。
讀完整本《萬物簡史》,頭腦中漸漸浮現出一個龐大而糾結的世界觀。我們的存在是個奇跡,而上帝不會擲色子。所以我們的存在是一個必然的奇跡。在這顆星球上,每天睜眼能夠望見太陽,晚上能夠仰望星空。能夠按照每天24小時的狀態規律的生活。因為重力所以沒有漂浮到宇宙里去。因為有空氣、水和食物所以沒有死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數巧合構成的。假如當初宇宙構成少了一個元素,引力有了一點改變。你和我也許都不復存在。但是沒有過往的假如,發生的事就是必然。既然大自然要我們存在,那么樂安天命而不是怨天尤人才是我們生存下去的最佳選擇。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游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在這本書里,作者不是在陳列知識,而是用滿腔熱情把知識做成工藝品,讓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肮资莻€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制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于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干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2019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2019年之后?!?/p>
《萬物簡史》是一部有關人類科學發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普名著,作者以超常的智慧,風趣幽默的語言,結合有關現代科學的發現,勾勒了自然的演化史和人們認識宇宙、探索萬物的科學歷程。我覺得科學從未如此引人入勝,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也從未如此充滿驚奇和美妙。
雖然已經讀過很多的科普書,但我要說,《萬物簡史》是到目前為止,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
初拿到《萬物簡史》,看看封面,簡潔大方,深沉而又不失活力的深海藍,平靜而又廣博,。閉上眼,輕輕摩挲著凹凸的花紋,一個清晰的地球的輪廓在手心中靜靜浮現,一種很奇妙的掌控感,頗有新意。細細一聞,是那種淡雅又不做作的書香,沁人心脾。書,仍未翻東,心,卻已開始沉浸于其中,開始幻想里面精彩斑斕的世界。
扉頁后第一頁,序前一頁,在“譯本科學顧問”和“譯本審訂專家”兩欄里赫然印著許智宏、何祚庥等“重量級”科學家與學者的名字,黑底白字,方方正正,原本因興奮而產生波瀾的心潮漸漸平復下去,我知道,這樣的一本科普書,一定得靜靜去讀,用心去讀,待之重之又重,不出所料的話,這必將是一次壯闊的視野開闊歷程。
初讀幾頁,便可見本書著者比爾——布萊森英國式的睿智幽默和美國式的搞笑,處處皆是妙語,富有活力,當然,字字都是科學的知識,將大到宇宙大爆炸,笑道0的n次方物質講述得形象生動,令人欲罷不能。,全書的第一、第二人稱的自然使用,感覺就像是零距離的交流,似是父親正在耳邊給我普及科學知識。尤其令人感到驚喜的是,身為一名高中生,靜靜捧讀這本《萬物簡史》時,竟產生了一種穿越回孩提時代,滿溢著好奇與驚喜地閱讀著我人生的第一本科普書——《十萬個為什么》的感覺,一種由內而外的欣喜感。光就是這種感覺,我便對《萬物簡史》這本書充滿無限的感激與無比的珍視了。當然《萬物簡史》這本書的確可以看做我們小時候讀的《十萬個為什么》的超級融匯大升級版,在我看來,在不久的將來,這本書將成為今后的孩子們必讀的科普書。
通讀全書,許智宏先生的引言及書的第五大部分——“生命本身”,令我對于自己的生命有了“科學的新的解讀”。我們現在能活著就很不容易,往大里來說首先就要一個穩定的宇宙,而形成這樣的宇宙,要經過精密得嚇人的運算,不能出絲毫差錯;往小里來說,我們更加需要好到爆的運氣了,要久遠的時間里,因為無數的機緣巧合,你的祖先才能生下你的父母們,再讓他們生下你,也就是說,我們是唯一的可能性,過去,現在,未來,都只有我們一個,永遠不會再有第二個。誠然,我們同一整個宇宙,抑或是一個地球的生米相比,我們的生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無限接近于零。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知道死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生命是無限大,正是這個宇宙,這個地球,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有了無限的可能性,令我們能在生命中給予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可見或不可見,已知或未知的無窮轉變,這便是生命的魅力所在。面對開闊得近乎沒有邊際的人生旅途,我們不就是應該負起責任,將自己的生命活得對得起整個宇宙,地球,對得起自己么!
最后,感謝《萬物簡史》這本書的作者,編者,科學顧問,審計專家,是你們,讓我對世界,對生命,有了嶄新的獨特看法!
。
《萬物簡史》大大的拓展了我的視野,它引領我去探索宇宙,地球,生命和人類的產生,變化和發展的進程,它使我感受到宇宙,地球,生命和人類的種種偉大和神奇,它讓我對人類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滿敬意。
《萬物簡史》喚起了我對生命的崇敬之情。生命在它長達四十多億年的時間里,雖然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和滅頂之災,但是卻能繁衍生息代代相傳,她的光輝史不得不使我從心底升起敬畏和崇敬之情。正如作者在本書的最后寫道:“如果說這本書有什么寓意的話,那就是我們來到地球上,實在是十分的幸運——這里的我們“我們”,我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在這個宇宙中,獲得任何一種生命都是一個奇跡。當然,作為人類,我們更是雙倍的運氣。我們不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還享有獨一無二的欣賞這個存在的能力,甚至還可以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使其更加美好。這樣一種技巧,我們才剛剛開始懂得?!?/p>
《萬物簡史》讓我重新認真的思索起“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題,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們”,“我們”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將駛向光明美好的未來——回顧四十多億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堅持這條信念?!?/p>
“一個星球,一次試驗”。我想對待對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為她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人類,應當自求多福,好自為之。
《萬物簡史》這樣的書名,在西方有著非常古老的傳統。古代和中世紀的`許多著作,都喜歡從“天地開辟”時談起,一直談到那時的當下,搞得象一部百科全書。如果僅僅從形式上與那些古代著作相比,本書也可以視為一部關于現代科學的通俗百科全書。
本來是介紹現代的科學知識,包括宇宙的結構、地球和其它行星的狀況、核物理、相對論、生物、生命、進化、遺傳等等??茖W知識難免有抽象枯燥之處,但是作者在敘述中不時穿插著大量科學家、發明家的遺聞軼事,讓你讀起來能夠興味盎然。有什么辦法呢?人們就是更愿意讀遺聞軼事而不是讀科學定律。
這本書談不上精深,讀過之后也就是可以對現代科學有個大概的了解,也不見得可以弄明白多少科學概念,但可以給你提供許多與科學有關的談資,讓你看起來象是對科學相當了解的樣子。也許正是這一點吸引了讀者吧。這樣看來,本書將書名取作《萬物簡史》,其實實在有點夸大其詞。
不過話又要說回來,作者在敘述那些科學概念時,確實能夠做到簡潔明快,讓人能夠比較容易理解;有些比喻細究起來也許不甚準確,但確實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比如談到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公式的意義時,作者說,一個中等身材的普通人,他的血肉之軀中蘊含著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要是你知道怎么釋放它”的話。
書中那些科學家的遺聞軼事,有時相當夸張(當然也有價值),比如說著名的埃德溫·哈勃“是個頑固不化的說謊大王”、“英俊到了不適當的程度”,而達爾文的父親因為達爾文學習成績平平憤怒責備他“什么都不掛在心上,你將丟你自己和整個家族的臉”之類。以前我們國內的普及讀物習慣于將科學家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他們道德高尚,作風正派,一心為人類的福祉而奉獻。而讀讀這本《萬物簡史》,你就會深感“科學家也是人”這句話是多么實在了。
這就是《萬物簡史》,一本既是關于科學知識的有一點系統性的普及讀物,同時又可以說是一本頗具人文關懷的現代科學史著作。
一次,一個叫小克勞奇的人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鉛這種含有劇毒的礦物質。他發現鉛添加到汽油里面不僅可以讓汽車更省油,而且跑得更快。他大量生產,而生產的結果是錢倒是賺了不少,但生產加鉛汽油的工人每年也會出現大批大批的死亡。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一個小道理:每一個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只看到一面是推斷不出來它的另外一面。
你知道這個小故事是在哪里出現的嗎?答案是在一本名叫《萬物簡史》的書里。這本書的作者比爾·布蘭森,就像導游一樣帶著我游覽科學的世界。
他帶著我游覽了浩大的宇宙。讓我知道宇宙的大小無法衡量,因為它太大了;宇宙也非常古老,古老得讓我們難以極難計算宇宙;宇宙還像一個巨大無比的千層蛋糕,最大的一層是宇宙,下面依次是許多銀河系,許多太陽系和許多星球。
他帶著我進入了生物世界。讓我知道生命在大約40億年前就出現了,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可能只是一個細小細胞,微微躁動一下,于是就有了生命。他說生物世界有三類:植物、動物和細菌。細菌非常小,數量卻極多,一個普通枕頭就可能有15萬個細菌。
他帶著我認識了很多科學家,有象愛因斯坦、達爾文、牛頓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還有埃文斯、牧師霍爾丹等好多沒有聽說過的科學家。他們為探索地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比如霍爾父子,為了探索海洋,連生命危險都不曾考慮。
看完這本書,這次科學之旅就結束了,我發現原來科學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其實它并不神秘,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研究,總有新的發現。作者總是說人類是幸運的。是呀,宇宙很大,人很渺小,但在宇宙的太陽系中,目前只發現地球是最適合人類生存。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地球。
竟然到失去知覺的地步;卡爾·威爾海姆·舍勒習慣親自“品嘗”一下發現的化學元素,最后死于:汞中毒”;愛因斯坦在還是專利局三級審查員時,發表了幾篇足以改變歷史的論文,但卻沒有一位物理嘗家去重視他,原因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專利局發表的東酉,于是,愛因斯坦就遭到后來在申請大學講師,中學教員的拒絕。
《萬物簡史》這本書深深的吸引著我。寥闊的空宇,新時代的黎朋,處境危險的行星,人類的進化史……這本書講述了許多我不知道卻十分有趣的逗物,我覺得這是一本十分有用,讓我們學習科學的好書,值得我們去讀。
淺談中國航天醫學簡史論文。
最近,在老師的引導下,我閱讀了一本在20xx年度極為暢銷的科普讀物——《萬物簡史》,書的封面很簡潔,但一翻開,我就被它通俗易懂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萬物簡史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益于人們了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于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涌而出的熔巖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里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本書在講述科學的奇跡與成就的同時,還浸潤著濃郁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全書從科學發展史的角度對“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這一千古命題作了極為精當的闡釋,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后,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國小讀者的父親說,讀過《萬物簡史》之后,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語言平易近人,給讀者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和自己很親近的人聊天,聽他用生動的語言,跟你描述神奇的宇宙、世界、萬物。作者用清晰明了、風趣幽默的筆法,講述了從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故事。而作者也是盡職盡責,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書的創作,花了三年的時間廣泛查閱各種資料,并且向數十種學科的幾百位專家請教了當今科學研究的。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游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秘。在這本書里,作者不是在陳列知識,而是用滿腔熱情把知識做成工藝品,讓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肮资莻€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制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于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干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后?!?/p>
雖然已經讀過很多的科普書,但我要說,《萬物簡史》是到目前為止,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
從古至今,科技發展變化的迅速是我們祖祖輩輩都親眼見證過的,科技讓飛機飛上藍天,讓人類發明字體,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但在我們正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幸福時,有沒有想到,科技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萬物簡史》告訴了我們答案。
《萬物簡史》主要講述了人類一切科技成果的來源,以及科技帶來的不便,例如:科技經常會危害環境、我們對科技的依賴使自己染上各種疾病等,而我們卻毫無察覺。比爾·布萊森寫的這本書是一本在科技史上,在全世界都稱得上”絕世著作“的書。他告訴我們在科技的背后有著多少艱辛的努力,并對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都有一些詳細的介紹。他為了這本書,足足準備了十年,并且在發表這本書后,立刻患上了嚴重的病。
比爾·布萊森在文壇算是幽默派的作家,因此,它簡潔的語言中流露出層層疊疊的風趣。比如,描寫火箭的那一段:”火箭顧名思義就是火和箭的意思,你不會相信了吧?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我看到這段時,以為作者僅僅是在湊字數。接著往下讀,卻發現火箭真的是由火和箭組成的,火箭軀體的原形只是一支箭,像漢字一樣,不知道演變了多少年,最后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這使我不禁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
這本書里有著名人的成長過程,萬物的形成與起因,相當于把整個世界的縮寫……這是一本以創造為主的書,我不禁想起了語文書中的一句話: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翻開書,大爆炸三個字映入眼簾。大爆炸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巨大膨脹,正因為有它,引力、電磁、核力以及質子、電子等許多粒子都從無到有出現了。緊接著,無數的氣體塵埃不斷集結,形成了太陽。地球,月亮,大氣也逐漸形成。因為有安全的宇宙環境,適應的溫度,大氣與水,生命就要在地球上起步了。
書中對于行星的定義有具體說明。首先行星必須獨立圍繞太陽運轉。第二必須有足夠的質量,引力使它大致成圓球狀。最后行星必須主宰自己的軌道。也就是說,行星的質量必須比穿越其軌道的其他任何天體要大得多。這與八大行星的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正好相吻合。
對于地球,牛頓的理論認為它并不是個標準的球形。因為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會導致它成為兩極有些扁平,赤道略鼓的扁圓形。1785年,詹姆斯·赫頓認為地球的形狀是它自身內部運動在漫長中塑造的。由此基礎,1807年,地質學會成立。
經學習得知,地質作用分為外力與內力作用。內力作用因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導致地表高低起伏。包括但不限于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殼運動。外力作用則是由太陽輻射引起,包括了風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地表形態的塑造正是以內力作用為主,外力作用為輔。
19世紀初,地質學界圍繞地球的形成發生爭論。這取代了過去水成派與火成派之間的爭論,誕生了災變論派,均變論派。查爾斯·萊爾提出了構造板塊學說,也由此成為現代地質學之父。而地殼運動又被稱為構造運動,它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直到1953年,克萊爾。彼得森才成功測定地球的年齡為45.5億歲。
二十世紀初,魏格納提出泛大陸學說。云莓干理論與陸橋理論在當時十分流行,但都不能完美得解釋板塊漂移。直到板塊構造理論的提出,才解釋了地球的表面運動與內部活動。
正是因為年復一年不斷的研究學習,我們才會對地球,對宇宙,對這個世界有深刻認識。雖然現代人類的存在時間不到地球歷史的萬分之一,但我們依然在堅持。
距離上一次發讀書筆記,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在這一個多星期內,我讀完了兩本書,一本漫畫集,一本科普書,還有一本社會學類正在讀。今天要說的是這本叫《萬物簡史》的科普,不過我的思維有點亂,沒什么信心寫好——這是大背景。
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讀得我非常興奮,后半部分讀得我如坐針氈,這主要與我的個人興趣有關,與書無關。
提到《萬物簡史》,絕大部分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這到底是是個什么史?所謂的萬物又包括了哪些方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本人類探究萬物的科學史,你能想到的很多科學領域,諸如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都在這里有所涉及。究竟人類是如何從無知變成有知,如何認識世界與認識自我(生物意義上的自我),科學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這本書會很榮幸地登上你的書單。
作為一部科普類書籍,目前分為了給大神看的高難度版本和給小白看的通俗入門版,如果非要給這本書下個定義,它應該算作小白進階版。所謂進階不是因為它難懂,只是相對于淺顯易懂的輕科普而言,這本書顯得很有邏輯。誰都不知道作者腦子里裝了多少知識,竟能將五花八門的科學史談得如數家珍。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是很典型的故事性科普,前后邏輯性很強,一旦書中出現了某個科學界人物,作者接下來一定會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人的生平,順便談談他的“黑”歷史,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話里總是攜帶著一絲幽默感,好像一個詼諧的老頭——實際上作者今年已經66歲了——在給你講述科學界野史。
你能夠讀到一點《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意味(如果作者文筆再好一些,再會講故事一些的話),也能夠跟隨作者的步伐開發一下腦洞,試著想象一下已經滅絕的古生物或者地球內部會是什么樣的景象,總之,它可以成為你了解科學與了解世界的渠道,如果你不是個科學界大神的話。
絕對靜止的不存在意味著不能像亞里士多德相信的那樣,給事件指定一個絕對的空間的位置。
所以,沒有理由以為一個人的處境比他人更優越?!獣r間簡史?霍金。
昨晚深夜,小濤很興奮的給我推薦了一本好書,那就是比爾?布萊森著作的《萬物簡史》。一看名字我就喜歡,好的科普讀物完全可以當作哲學書來讀。就像霍金著名的《時間簡史》,在這方面的造詣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
父親說,讀過《萬物簡史》之后,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作者認為,這是一本書所能獲得的最高評價?!?/p>
評價如此之高,實在是讓我心癢難搔。下了訂單,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送到,經驗告訴我最快也要兩天時間,那么周末我就可以仔細閱讀了。求知,一直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失去了求知欲,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簡直是難以想象的損失。
曾經反覆閱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他睿智的思想,平易的語言,讓人一看著迷,他所展現的世界,充滿思考與未知,發人深省。我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科幻一向是我的最愛,期待著有生之年,能通過蟲洞做時間旅行,無疑是今生最刺激的事情。后來又看他的《果殼中的宇宙》,里面有許多玄妙高深的思想,超弦理論,膜世界等等,充滿了奇妙的幻彩,不過說實話,物理不是很好的人確實很難理解,雖然霍金已經盡量寫的平易并圖文并茂了。
《萬物簡史》又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精彩呢?作者比爾是個著名的旅游家,相信他獨特的視角會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驚喜。
絕對靜止的不存在意味著不能像亞里士多德相信的那樣,給事件指定一個絕對的空間的位置,《萬物簡史》讀后感。
所以,沒有理由以為一個人的處境比他人更優越?!獣r間簡史?霍金。
昨晚深夜,小濤很興奮的給我推薦了一本好書,那就是比爾?布萊森著作的《萬物簡史》。一看名字我就喜歡,好的科普讀物完全可以當作哲學書來讀。就像霍金著名的《時間簡史》,在這方面的造詣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
父親說,讀過《萬物簡史》之后,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作者認為,這是一本書所能獲得的最高評價,讀后感《《萬物簡史》讀后感》?!?/p>
評價如此之高,實在是讓我心癢難搔。下了訂單,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送到,經驗告訴我最快也要兩天時間,那么周末我就可以仔細閱讀了。求知,一直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失去了求知欲,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簡直是難以想象的損失。
曾經反覆閱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他睿智的思想,平易的語言,讓人一看著迷,他所展現的世界,充滿思考與未知,發人深省。我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科幻一向是我的最愛,期待著有生之年,能通過蟲洞做時間旅行,無疑是今生最刺激的事情。后來又看他的《果殼中的宇宙》,里面有許多玄妙高深的思想,超弦理論,膜世界等等,充滿了奇妙的幻彩,不過說實話,物理不是很好的人確實很難理解,雖然霍金已經盡量寫的平易并圖文并茂了。
《萬物簡史》又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精彩呢?作者比爾是個著名的旅游家,相信他獨特的視角會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驚喜。
在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萬物簡史》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英國的比爾·布萊森,他寫道作品幽默風趣,而《萬物簡史》便是其中之一。
這是在我看來最能讓人震撼到的一本科普書。
這本書寫得通俗易懂,不像一般的科普圖書帶給人們晦澀、枯燥之感。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雖然這本書介紹的'是現代的科學知識,包括宇宙的結構、地球和其它行星的狀況、核物理、相對論、生物、生命、進化、遺傳等等。而這些知識科學知識難免有抽象枯燥之處,但是作者在敘述中不時穿插著大量科學家、發明家的遺聞軼事,讓你讀起來能夠興味盎然,比如談到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公式的意義時,作者說,一個中等身材的普通人,他的血肉之軀中蘊含著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要是你知道怎么釋放它”的話。
當作者在其中留下一個個問號,又在最后一個一個解答,你會發自內心的感慨:“原來如此!”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人類多么渺小,大自然又是多么的神奇。
從原子到宇宙,這本書都作了介紹。當我讀到有關人和生物的篇章時,書中提到:“盡管生物盡九牛二虎之力保護自己,它們總是會崩潰、滅絕?!薄@便是生命。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史上出現過無窮無盡個物種,它們無不經歷了各種折磨:被曝曬、被浸泡、被腐蝕……有的輝煌,有的衰敗。
恐龍,曾經多么智慧,多么強大,它們的足跡曾遍布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僧斈┤諄砼R之時,誰也無法阻止它們的滅亡。一個燦爛的世界瞬間被抹掉。而地衣,這種僅僅是真菌和藻類結合起來成的生物工程卻能堅強的生活數萬年。這無疑是最堅強不屈的可見生物。從生命的發展史中,我們極不情愿地發現,越是復雜的生物就越是脆弱的。反之,越簡單就越堅強。
當人類出現,我們改變了世界,我們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造出各種足以讓其它物種目瞪口呆的事物。然而,我們也破壞了世界。我們試圖挽回。與其說環保,還不如說是維持人類等一部分較脆弱生物的存在。當我們因環境惡化手忙腳亂的時候,那些單細胞生物一直高枕無憂。它們甚至可以在濃酸或極寒的.、極高溫的環境下生存。這無疑是告訴我們,生命的真正范疇比已知的要多得多??傊?,我們只能算是改變了世界,這或許能促進新生物的誕生。數千萬年前若沒有恐龍等爬行動物瀕危,怎會有哺乳動物的繁盛;更早以前,若沒有光合作用誤造出有“毒”的氧氣,它也不會成為如今生物賴以生存的氣體。生物總是能適應新的環境。
無論大自然如何為難生物,都只會無功而返。生命,在繼續。
《萬物簡史》這樣的書名,在西方有著非常古老的傳統。古代和中世紀的許多著作,都喜歡從“天地開辟”時談起,一直談到那時的當下,搞得象一部百科全書。如果僅僅從形式上與那些古代著作相比,本書也可以視為一部關于現代科學的通俗百科全書。
本來是介紹現代的科學知識,包括宇宙的結構、地球和其它行星的狀況、核物理、相對論、生物、生命、進化、遺傳等等??茖W知識難免有抽象枯燥之處,但是作者在敘述中不時穿插著大量科學家、發明家的遺聞軼事,讓你讀起來能夠興味盎然。有什么辦法呢?人們就是更愿意讀遺聞軼事而不是讀科學定律。
這本書談不上精深,讀過之后也就是可以對現代科學有個大概的了解,也不見得可以弄明白多少科學概念,但可以給你提供許多與科學有關的談資,讓你看起來象是對科學相當了解的樣子。也許正是這一點吸引了讀者吧。這樣看來,本書將書名取作《萬物簡史》,其實實在有點夸大其詞。
不過話又要說回來,作者在敘述那些科學概念時,確實能夠做到簡潔明快,讓人能夠比較容易理解;有些比喻細究起來也許不甚準確,但確實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比如談到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公式的意義時,作者說,一個中等身材的普通人,他的血肉之軀中蘊含著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要是你知道怎么釋放它”的話。
書中那些科學家的遺聞軼事,有時相當夸張(當然也有價值),比如說著名的埃德溫·哈勃“是個頑固不化的說謊大王”、“英俊到了不適當的程度”,而達爾文的父親因為達爾文學習成績平平憤怒責備他“什么都不掛在心上,你將丟你自己和整個家族的臉”之類。以前我們國內的普及讀物習慣于將科學家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他們道德高尚,作風正派,一心為人類的福祉而奉獻。而讀讀這本《萬物簡史》,你就會深感“科學家也是人”這句話是多么實在了。
這就是《萬物簡史》,一本既是關于科學知識的有一點系統性的普及讀物,同時又可以說是一本頗具人文關懷的現代科學史著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7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