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和精彩的表達,可以啟發我們的思維,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經典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在新課改的沖擊下,當前的課堂教學正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一方面我們為取得的成效感到振奮,另一方面,又感到束縛課堂教學改革的因素依然不少。表現在教師的教學創造熱情還沒有得到徹底的釋放,一些教師在師生交往、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和作業布置等方面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今天,在新課改大力倡導的“簡練、真實、和諧、高效”的教學理念影響下,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教師加強“零”思考,實施“零”改革。
一、備課需要“零”教案。
教案,是教師備課中預先的教學方案,也是教師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分析學生情況后,所形成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文本形式。在新課改快速向前推進的形勢下一些學校仍就沿襲著傳統教學管理的模式,片面堅持“量化管理”的思想,追求所謂的“標準和規范”,使得教師陷入了“格式化”教案的泥潭,刻意追求環節的完美、內容厚實、字邊工整、效果美觀。寫占用了教師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形成了“以抄代備”的不良現象,備課的功能由“服務于教學”異化為“服務于檢查”。
備課過程的高耗低效使得教師長期處于“戴著鐐銬跳舞”的境地,這與新課改所倡導的“解放教師頭腦、解放教師手腳”相差甚遠。此種背景下,備課就需要“零”教案改革。所謂“零”教案,就是教師可以不寫那些有著固定套路的“純文本”教案,也不再為完成任務而照搬照抄、費時費力。要解放教師,還教師最大的熱情和潛力,賦予備課更大的創造性,使教師養成一種積極主動、注重實效的備課習慣和風氣。
實施“零教案”改革,并不是全盤否定一切教案,只是不再寫那些機械煩瑣的以應付檢查的教案?!傲憬贪浮备皇恰傲銈湔n”,該做的工作還是仍然要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自由選擇備課形式。如:讀一讀,即讀那些與教學相關的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和一些報刊資料等;劃一劃,即在教材上劃出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知識點等,如果教師有獨特看法,可以在書上直接進行批注;談一談,倡導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與平行班教師談,與同學科教師談,與所教班級學生談,這種談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搜一搜,即充分利用網絡,分享各地同行的經驗體會以及成熟的資料;記一記,即把教學框架和思路記到課本上,要體現教師的個人風格,力圖杜絕互相抄襲的現象;改一改,指在往年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尤其適用于利用計算機進行備課;貼一貼,即教師要做有心人,要留心報刊上有價值的資料、圖片,制作成卡片貼于教科書之中。時間長了,這些都會成為一筆寶貴的教學素材。
“課堂教學的實質不是一種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一種交往過程”,新課改為課堂教學的本質賦予了新的內涵。這種交往,是師生之間主動交往、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過程,無論是空間上,還是心理上,它都應該是一種“零”距離交往。這種“零”距離不是一般意義的“親密無間”,其實質是,盡可能地消除過去師生交往中存在的各種觀念上、行動上的阻隔因素,達成一種雙向互動、平等對話的和諧態勢,從而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為此,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擺脫對講臺的依賴。教師不能再把講臺作為“永久根據地”和身體的支架,要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走下講臺,走進學生,這樣,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可以多起來。通過走下講臺,教師可以找到融通師生感情的結合點和調節課堂教學氣氛的切人口,這有利于師生間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使課堂效益得到了提高。
二要學會傾聽。傾聽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接納,是一種寬容和包含,它會減少師生交往中的誤會和沖突,是一種真正的“教學相長”;通過傾聽,教師可以關注學生的即時表現,捕獲學生言語背后的思維過程;傾聽還可以體現教師的熱情期待,在情感上走進學生,達到思維共振和心靈的敞亮。正如專家所言“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瓋A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
三要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教師不僅要做信息的發布者,更要體現信息交流的平臺價值。讓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共同成長。教師還要做課堂生成信息的“重組者”,學生動起來了,絕對不意味著教師無事可做了,而是意味著教師要在收集處理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具有連續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為此,教師應有一種“功成身退”的精神境界,不妨做一名忠實的聽眾,讓學生之間進行直接的“交談”與“交鋒”,從而使信息能夠實現“零距離”的交互。
師生之間的交往距離越近,彼此越容易情感相悅,互相包容,達成共識,進而實現經驗的共享,共同成長。
三、教學方式“零”霸權。
當前,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依然帶有“霸權”色彩,表現為:教師的權威高于一切,理性專制橫行,教學方式變成一種我講你聽的“灌輸式”和“訓養式”的活動,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許多教師試圖用自己的思想主宰整個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缺乏自主學習的空間。在這種充斥著“霸權”的氛圍中,學生成了老師的附庸,成了沉默的聽眾和匆匆的過客。
今天,新課改所弘揚的“民主、平等、博愛”的教育主題正在深入課堂,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努力實現教學方式的“零”霸權。所謂“零”霸權,并不是簡單否定教師的教學權威和對教學的主導、統領作用,而是要積極建立一種課堂教學的合作關系,在權力控制與合作平等之間(主要是在人格意義上的平等)上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合點。通過合作、對話和分享,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為此,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轉換角色。以往,教師是高高在上的講壇霸主,習慣于從“精彩演講”中獲取成就感,課堂變成了教師表現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在教學語言甚至神態上的表現為無所不知;在對學生評價中,教師仍以自己對內容的理解作為學生見解的唯一評價標準,不知不覺成了學生自由發表見解的最大阻力。今天,教師應把自己的角色定住在“導游、主持人、導演、顧問以及平等對話的首席”等等,以一顆平常心,用和善欣賞的目光,傾聽學生的心聲,進行師生之間平等的心靈溝通。
二要消解對教科書的盲目依賴。教師的權威和專制主要來自于對教科書的先期“占有”和絕對信奉,以及不能容許學生對教科書和自己的懷疑。實際上,“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圣陶語),既然是例子,說明教材并非是教學的全部,教師要擯棄那種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義,及時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把它及時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當前,新課改正在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科書知識、教師個人知識和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將組成課堂的知識結構,尤其是教師個人知識和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這種知識結構的變化必然導致教學方式和師生關系的改變,進一步促進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轉變。
三要正確對待參考資料的“標準”答案。語文、歷史、政治等人文學科的內容解釋,都是在師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生成,沒有預設答案,因為文本的學習是由師生對文本的扣問、質疑、延伸來完成,是對文本的再加工和再創造過程。過分強調“標準”進而推行思想的專制,實質上是對學生的求新求異思維的一種“封殺”,這樣只會遏制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
四要鼓勵學生敢于和權威辯論。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名家、教材和教師自己提出大膽質疑,這對以往學生學習中的盲從、服從、全盤接受,導致囫圇吞棗、食而不化的現象無疑是一種糾偏和矯正。也許學生的觀點顯得幼稚、簡單甚至錯誤,但這些欠缺都是學生成長中的欠缺,這些錯誤也是一種“美麗的錯誤”。日本學者認為“課堂是個試錯的場所”,我國當代教育家孫維剛先生也主張堅持課堂“無錯原則”,所謂“無錯”并不是無視學生的錯誤,而是認可它的必然性,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變錯誤為教育的契機。
四、教學效果“零”泡沫。
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假自主”、“假合作”、“假提問”、“假表揚”等泡沫現象。透過這種由課堂泡沫堆砌的“虛假的繁榮”,我們感受到不少教師在追求教學效果方面存在著一些“盲動和浮躁”。
課堂教學泡沫的存在,扭曲了教師對課堂價值的正確理解,助長了教師的教學功利行為,嚴重影響著新課改的順利進展。在加快新課改進程的同時,課堂教學改革也要盡可能實現“零”泡沫。所謂“零”泡沫,即教師要避免教學的形式主義做法,消除投機行為,正視師生生命成長和課堂生態的存在,努力追求一種“真實、樸實、扎實”的`常態化教學境界。為此,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一要教師以生為本,去除演練做假的成分。以生為本就是要求教師不能課前操練,課中表演,少數參與,多數旁觀;以生為本就要求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學習基礎,不能把學生當做白紙和容器,隨意刻畫和灌輸;以生為本就要求教師應面對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正如課程專家吳剛平教授所說:“真實的教學情景是具體的、動態生成的和不確定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呈現出來,不是為了觀賞”。
二要教師珍視教學生涯的真實歷程。從根本上來講,課堂是師生的一種生活體現,是一段生命歷程記錄。筆者以為,教師上課,不是為了獲得什么贊賞,也不是為了取悅于專家的認可,更不是為了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風流倜儻,妙語連珠,而是讓自己和學生一起愉悅,互相促進,這45分鐘的生命才顯得有意義。無論精彩與否,留下的腳印都是生命的寫照。
三要教師應敢于承認教學瑕疵,追求過程的動態生成。真實的課堂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而這教學瑕疵本身就是課堂生態的一種自然存在,甚至是一種美麗點綴。同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目標的達成也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所以,應當允許實際課堂與預設不一致,甚至出現一定矛盾和意外而這一切又可以成為一種新的可供開發的生成性教育。生成的課堂應該是學呼喚著教,教催生著學,教師與學生在過程的動態生成中共同成長。
五、課外作業“零”負擔。
當前,新課改對作業的價值賦予了新的內涵,它不應是課堂的“附庸”,而是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作業應當成為學生課外的一種生活方式,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這樣作業已不再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是學生成長的一種自覺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學習需要。對照新課改的精神理念,我們的課外作業要實現“零”負擔改革。這種“零”負擔,不是徹底取消作業,而是改進和完善作業的形式,實現其“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生長”的價值功能。如果說作業對學生產生一定壓力的話,那也是思維在挑戰未知事物時而產生的興奮感和緊迫感。作業“零”負擔改革,其目的是積極尋求減輕學生負擔與促進學生發展的平衡點。
一要摒棄無效作業。那些只是為記憶、為應付考試的作業,尤其是懲罰性作業,其出發點是狹隘、短淺、盲目的,它強化了學生對待學習的消極態度,帶給學生揮之不去的壓抑、焦慮和敵對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之所以對學習產生厭煩、逃避甚至抵觸,正是因為繁雜苦澀的作業抑制了他們對待學校生活的熱情,致使他們對學習的渴望轉變為失望最終到絕望。所以,實現作業“零”負擔,首先就要摒棄那些對學生身心成長無效的作業。
二要培養學生的作業自主能力。教師對待作業的策略,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相信學生,確立“人人發展”的思想,培養“人人參與”的能力,激發“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動手”的機會,給予“人人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采用讀一讀、查一查、演一演、編一編、議一議、試一試等方式自己的作業,允許學生采用自主創作的方式,把原來千篇一律的作業本變成個性化的語文作文集、數學習題集、物理化學實驗報告集,讓學生在每天的寫作業過程中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體驗到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三要改進作業批改方式。從減輕教師負擔角度來看,教師可以考慮不同形式的學生組合,以組長為核心對部分作業進行批改;從范圍來看,可以實行“免檢制”,根據不同學生情況,有選擇地對作業進行批改,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作業的呈現方式及評改方式也將數字化,教師也要學會利用網絡技術使作業評改成為一種討論、交流的對話過程。
總之,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的“零”思考,不是絕對化的“推翻重來”,而是對課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建設性的思考,是一種“盡可能達到”的價值取向。其目的在于努力撤除那些困擾教學改革的羈絆,激發教師教學改革的最大熱情和創造力,讓教師的教學方式更顯親和,師生交往更平等、更融洽,教學效率更高,學生的作業負擔更小……倘如此,我們的課改步子就會更順利,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就會更健康。
關鍵詞:思考;語文教學;語文學習。
在細心觀察和靜心思考之后,我又似乎感覺到:我們的語文教學由于太過于強調新穎,強調形式,課堂上出現了一些現象頗令人費解,值得思考。
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放手,但決不能放任。
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者、主宰者,更多地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等角色。這一觀念早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有一些教師對新課標下的教師角色理解存在著偏差,認為只要教師講解、示范就是錯誤的,甚至學生在遇到困惑、迷失前進的方向時,教師還縮手縮腳,并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師的作用淡薄。實際上,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進行的`,二者缺一不可。教學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是對的,但這一環節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富有個性的學習,畢竟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社會閱歷都很有限,他們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放開手腳,同時“放”又應該是有限的,當點撥還需點撥,當講解還需講解。一言以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放手,但決不能放任。
二、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就可以少講,甚至不講的做法是不對的。
時下,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精神,部分教師很怕“講”,能少講則少講,能不講則不講,似乎講了就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就沒有體現新課改的要求。于是,課堂上出現了很多“怪謬”的現象。某學生遇到困惑時,僅僅讓其他學生講講而已,教師對其中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視而不見,想方設法追求課堂上的熱熱鬧鬧,千方百計在教學形式上做文章等等。
試想,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經常處于走馬觀花,感悟、理解能力又如何提高呢?教師“講”的多少是相對而言,應該講十句的,講九句也不夠,應該講一句的,講兩句也多余。該挖掘體會的,必須挖掘體會,必須恰當精要地講,既要堅決改變過去那種“一言堂”,又要反對追求形式。作為教師,只有從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好好研究“講”,正確把握“講”的作用,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課標指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即自主性學習,但自主學習決不能“自流”
自主學習應是在教師引導下的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然而,一部分教師因循課標,盲目實施,流于形式。??吹竭@樣的情況,教師宣布自主學習開始,教室里便熱鬧起來,氣氛也十分活躍,可這里有多少“南郭先生”卻難以預料,更有甚者,把“自主”完全變成了“自玩”,漫無目的,白白地浪費時間。
如何能真正發揮自主學習的作用呢?在自主學習之前,教師首先應提出明確的要求,并適當地布置學習任務,從而明確學習的目的,使每一名學生都有章可循,有事可做,進而學生才會通過各種方法去完成學習任務。避免自主變成自流,失去原有的意義和作用。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我們每一名教師既是實踐者,又是探索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飽滿的熱情、創新的精神投入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改革中,在刻苦探求的同時,也應多一分理性,進而為推動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作者單位吉林省琿春市第三中學校)。
1、解:理解思想內容與表達形式。這是最基本的解讀。
2、讀:一是朗讀,出聲讀,讀出感情,培養語感。
扯開嗓子,忘我吟唱,搖頭晃腦,或婉轉,或鏗鏘,即美讀吟誦。千百年學語文從未離開過此,包括背誦。著實是學語文的根本之法!“文字本是肉做的”,有體溫,有生命,有動感。傳達文字生命動力,須誦讀。
二是深讀,細細讀,讀出個性
記得有位特級教師坦言,自己曾經從“文本解讀”中大大受益。他說:“要在文字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詞語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標點符號來讀……”他還說:“我帶徒弟有個要求,每周寫一篇文本細讀,過了這一關,你上任何課都不害怕?!苯Y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想想,有時候一個靈動的創意的確來源于對教材的深入把握。
三是泛讀:廣泛的閱讀。如作者情況、時代背景等。
以下是摘錄史鐵生在《母親》一文中的幾段文字: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歲,弟弟才3歲多一點兒,我倆朝爸爸哭著鬧著要媽媽。爸爸辦完喪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來的時候,給我們帶回來了她,后面還跟著一個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著她,對我和弟弟說:“快,叫媽媽!”弟弟嚇得躲在我身后,我噘著小嘴,任爸爸怎么說,就是不吭聲?!安唤芯筒唤邪?!”她說著,伸出手要摸摸我的頭,我擰著脖子閃開,說就是不讓她摸。
……
……
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寫不完的,那便是母親。
原來,《荔枝》中的母親竟然不是史鐵生的親生母親!老師沒有廣泛閱讀相關的文章資料,是不可能有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一個語文教師成熟的標志,就是能獨特處理教材。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歡迎大家參考!
"徜徉品味"是指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文學作品營造的情境中細細品味。例如,對敘事性文學作品中精彩的細節,可采取聯想、想象重現情境,以推敲品味的方法來感知它鮮活的表現力,理解它對形象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精彩的細節是以精確的語言為載體的,因此,品味細節描寫的語言不僅可以獲得語言方面的審美感受,還可以深入地認識作者所塑造的"形象"。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寫道:"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枝小小的蠟燭!"這里的一個"敢"字就值得細細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還是"不敢"?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來為自己暖和一下?為什么這時候居然"敢"了?再如"終于"用在這里極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費力的事,為什么,那么艱難,要用上"終于"?還有,一根火柴熱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說"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過這些詞句的推敲,我們的心就能跟作者慢慢融合,就可以真切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內心的矛盾和掙扎,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
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詩歌創設的意境,揣摩詩中人物活動的場景、人物行為、人物情感。入境索意的過程即是培養學生通過想象再創造能力的過程,學生根據詩歌語言,在頭腦中再造情景或體悟詩歌未直接道出的人物神態、行動以及情感。如,在教學《小池》這首古詩時,可以這樣問:"你能根據這首詩畫一幅漂亮的畫嗎?"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則可從"望"字展開,"日照""紫煙""瀑布""銀河"具有色彩美,"掛前川""飛流""直下""落九天"具有線條美,兩者構成了一幅雄偉壯美的廬山風景畫。想象再現法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還可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聯想遷移法,即教師引導學生憑借作品中的人、景、物、事,聯想到其他的人、景、物、事,來準確地把握意象,領悟詩歌情境。聯想是指在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在文學作品鑒賞中,利用事物之間的聯系點(相關、相似、相反、因果等)展開聯想,是提升文學鑒賞能力重要抓手。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作品時,應抓住聯系點,啟發學生聯想。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窮人》,主人翁桑娜因鄰居西蒙死后留下兩個孩子無人撫養,而不顧自己一貧如洗的困境毫不猶豫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中。小說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了下文,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這樣假設: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哪幾種可能?有的學生說,隨著生活負擔的`加劇,桑娜和漁夫不堪重負相繼病死;有的說,桑娜寧可送自己的孩子去當學徒,也要撫養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說,正當他們生活困窘時,漁夫出海打魚發生了奇跡: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魚……這樣的討論無疑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說出來或寫出來,為故事續一個結尾,既深化了對原文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思維。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基礎知識固然重要,切實地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自主的閱讀鑒賞能力更為重要。好的閱讀教學法能使學生學會如何解讀一篇文章,對學生語文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有顯而易見的作用的。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都是依托于教學板書和教師的口語表達,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即學生在下面“聽”和“記”,這種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致使上課氛圍枯燥,學生的學習情緒低沉,上課容易出現走神、開小差、做小動作等的課堂不良現象。要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進而調動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題地位,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為輔,進行創新教學。簡單來說便是:教師要走下講臺,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的學習盲點,找出學生學習困難的地方,傾聽學生的學習想法,對癥下藥,做到“精準”教學;教師要圍繞學生展開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必要引導,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盡最大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就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生的學習自控力差,而且上課注意力集中能力也差,需要教師變化教學方式,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以其易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分組比賽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時,可以根據小學生愛看動畫片的特點,以放影像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講故事、扮演動畫人物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小學生的求勝心理,在對字詞的記憶內容上,以比賽的方法,進行生詞生字的教學,如此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工作,對提高教學效率很有裨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語文教學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相比數學、英語等其他學科來說,具有較強感性認識的特點,教師在上課前,為學生安排一定的知識進行預習,或者進行導學案教學,使學生對于將要學習的知識能提前有一個認識和熟悉的過程,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教學過程中能減少對新知識的引導時間,也使節約的時間能花在對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的教學中,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也要為學生安排一定量的課后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總結,使學生能對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及時的強化和鞏固,這些強化和鞏固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
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寫一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手抄生字生詞,對于小學生生字生詞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有著重要作用?,F如今,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許多小學生受到社會或成年人的影響,喜歡玩電子產品,主觀的認為手寫生字生詞毫無意義或者意義不大,這種錯誤觀念,造成學生或者教師對于課后抄寫生詞生字有抵觸心理。所以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手抄生詞生字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還要引導小學生轉變觀念,勤于手寫,少用電子工具代替手寫。采用手抄方法使學生在生字生詞學習方面能有牢靠的記憶,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間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育是教育課程中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重視手抄背誦等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希望能給廣大從事小學語文教育的教育者提供參考。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要結合時代的變化和小學生心理的變化,積極探索新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式方法,教師也要結合教育和學生需要,不斷完善自己,創新思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使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
朗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它是指書面語言轉化為出聲的口頭語言的閱讀,是發聲閱讀。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研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卻能使人感受。
現代語文教學中有個比較流行的詞“語文味”,然而這種“味兒”具體指什么,未見有個專家定論。但有一點卻是眾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讀是語文細酌入“味”的佳法。由此可見,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是語感訓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朗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它是指書面語言轉化為出聲的口頭語言的閱讀,是發聲閱讀。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能使人感受。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墒?,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體會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培養語感,體驗品味,實謂語文教學之佳法?!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能成為千古名言,理也就在此吧。
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教學中該如何指導學生練好朗讀呢?
1、讀得正確,即要用普通話讀,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頓讀。
2、讀得流利,即不復讀,不斷讀,不讀破,停頓間歇分明,語氣連貫流暢,速度適中。
3、讀得有感情,即要繪聲繪色,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語調能準確地傳達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情的表露要樸實、自然。
首先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氛圍。這樣,孩子們朗讀時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如教《大?!芬晃?,在一陣海鷗哨叫和波浪聲過后,我放出了一首有關大海的鋼琴曲。學生跟著悠揚起伏的琴聲開始朗讀。大海的寬闊、美麗、富饒都在他們動情的朗讀中體現了出來。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評讀是不可缺少的。課堂中,教師們常用“賽”的方式組織朗讀教學,如小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賽,就有評。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學生的主體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體地位之后而漸漸形成的,有了主體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發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敝灰菍W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的,都應該給予肯定。教師不要只是強調某個字詞該讀大聲或是讀小聲,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導。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體現。
針對孩子好勝的心理,引入競爭機制,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不管是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都給打分,在評分的過程中逐步養成了學生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其次,經常利用早讀課、讀書課開展朗讀比賽,每次評選出一名“朗讀天使”,讓得獎的同學嘗到成功的喜悅,讓失敗者繼續努力,爭取奪魁。
學生的朗讀水平與教師的示范朗讀密切相關。因此,必須重視示范朗讀的積極作用。示范朗讀即通常說的范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講應該怎樣讀,而不應該怎樣讀,學生是很難學好朗讀的。他們的認識還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樣讀才算表情達意了。但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他們親耳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學起來就容易得多,讀起來也就有情有意得多。因此,教師的范讀及錄音示范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朗讀的語氣,并進行模仿。在朗讀課文的同時,再配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音樂,更能吸引住學生,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教師在范讀之前應認真“備讀”,反復研究朗讀的語氣、語調,發揮出最佳的水平,讓學生聽了以后,產生強烈的想讀好的欲望,達到以讀促讀的目的。
學生是積極地參與表演和模仿活動的,給他們營造一個情境,他們就會在情境中繪聲繪色地進行表演,伴隨著的朗讀訓練就會簡潔高效。小學語文新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文章適合于學生的表演。對于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一開始,學生有可能顧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式,又忘了詞。這時,教師應讓學生自由地練習,充分地交流討論,反復地比較和揣摩,不斷地提高認識、加深理解。而學生一旦達到充分理解且又經過反復練習形成了技能技巧,確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熟練自如的朗讀時,自然會躍躍欲試。此時激發學生創造性地朗讀,如表演讀、誦讀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就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盡情誦讀??瑟氉宰x,也可約伴讀,還可邀老師一起讀。
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深刻地體會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朗讀不但要重量,重質,同樣也要注重讀的形式和方法;讀要讀出情,機械的重復只會使學生“食”之無味,“言”之無語;充滿情感的課堂朗讀訓練,是學生、教師、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讓學生情藏于心間,而溢于言表的深刻體驗,是永遠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變的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流。
基于上述認識,并且根據“面向21世紀的新基礎教育”中的“生命性”這一觀點,我嚴格按照大綱精神和教材特點,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對實施開放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了以下思考。
1.平等、和諧的課堂主體。
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要確立資源分享的同學型師生關系,而不是以教師、學校和教學為中心,確立自我激勵的評價模式,使享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要動力。
2.靈活、多樣的課堂形式。
教師采用各種教和學的方法手段,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習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為了刻意追求課堂結構的完整。教師更多的是應該讓學生突破原有的教學設計、教學模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的思維突破固有的模式,得到解放。在某種情況下,一堂課的不完整,正是為了追求一個學習過程的完整,追求學生真正的有效學習。
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材料,就得滲透更多的元素。比如說,可以讓活動成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在開放型語文課堂中,教科書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材料,而活動(包括討論活動、實驗活動、實踐活動等)卻成為學生獲得學習材料的最有效形式。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通常都是教師講解或者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致使絕大部分學生處在被動聽“問答”的狀態。然而語文教學不應模式化,而應是充滿情趣、充滿活力的。教師要把各種新鮮、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負荊請罪》一文時,教師就可根據教材的特點組織學生表演,學生聽后立馬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來。此時,學生的積極性已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然后放手讓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課文,討論交流如何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適時提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己體會主人公廉頗與藺相如的性格特點。輕松的教學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也達成了教學目標,還能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2.溝通學生的“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讓小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開放型的小學語文課堂可以根據教學所需,擴大學習場所,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去思考、觀察和實踐,使學生的學習與現實生活、社會生活相聯系,拓展課本知識,豐富生活體驗。()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金蟬脫殼》一文時,學生對昆蟲的世界充滿了興趣,我就利用一節課讓學生走出課堂,去校園里觀察自己喜歡的昆蟲,并做好記錄,學生個個興致盎然,回來后寫出了一篇有又一篇精彩的文章。
3.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是師生共同營造的。良好的課堂氛圍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真誠的關愛,表現在教師對學生進步的鼓勵和改正缺點的幫助,表現在教師對學生戰勝困難的肯定和創造性想法的支持,表現在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寬容和苦惱的理解。在開放型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話語來贊美學生:“你真聰明!”“你的問題提得真妙!”“我挺喜歡你!”“說得真好!感謝你!”使學生增加自信心并且感受到上語文課的樂趣。
1.學習語文知識,開拓廣闊視野。
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實施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既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又豐富了課堂形式。積極開展有效的開放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不僅對課文中的語文知識有了清楚正確的掌握,還能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自然,無形之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知識。這種財富是灌輸式的傳統語文教學無法給予的。
2.提升語文素養,培養創造能力。
開放型的語文教學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無疑是讓學生積極地思考、主動地探索,這就促使學生把“教”建立在“學”上。這種開放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更造就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3.提高思考意識,優化學習習慣。
開放的課堂,“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轉化為教規律、教方法。這樣在無形之中,教師幫助學生成為“會學習的人”,漸漸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今后的語文學習都是至關重要和有益的。
總之,我們應該以課程標準的精神為主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貫徹開放型的課堂教學,努力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思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優化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其個性品質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3]溫寒江,連瑞慶。構建中小學創新教育體系[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因其獨特的奠基作用和天然的多重教育功能,具有“兒童性”、“工具性”、“人文性”等本位特征,本文以案例為載體,呼吁小語課堂教學的“返璞歸真”,簡要分析“兒童本位”、“工具本位”、“人文本位”三大本位特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現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旨在通過識字與寫字、寫話與寫作、閱讀、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綜合素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因其在所有學科中的奠基作用和自身所包含的多重教育功能,具有“兒童性”、“工具性”、“人文性”等本位特征,基于近年來一些語文課堂教學“走偏”的情況,本文以案例為載體,呼吁“返璞歸真”,簡要分析這三大本位特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現策略。
一、以學生為中心,追求語文教學的“兒童”本位。
“兒童”本位,簡而言之,就是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教育活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兒童”本位,就是基于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游戲等自然天性展開教學和指導。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需要考慮由于學生因素影響而可能會出現的多種課堂教學環節發展的可能脈絡,也需要教師有足夠的知識準備和臨場決斷、順勢而導的能力培養;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靈活運用適應學生年齡特征的故事化、游戲性、問題探究式的課堂導入方式;在課堂組織的小組合作、獨立創作等教學活動中,也需要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兒童去大膽想象、思考、討論和探究等。如《負荊請罪》一課,教師可以落實“兒童”本位,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提前預習,自學生字,理解句意和文意;在課堂教學時,先組織齊聲朗讀,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發現依然陌生的字詞和句子用筆標記出來,再以小組形式展開,通過學生互幫和自查的方式初步解決字詞和句子的困惑。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指定字詞、句子讓學生回答,并基于學生的答案給予進一步的指導?;A詞句的問題解決后,教師拋出“負荊請罪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是誰負荊請罪?為什么要請罪?結局如何?”等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和分析,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體會藺相如為了國家而不計私怨和榮辱的品質和精神。
二、以應用為目標,追求語文教學的“工具”本位。
語言的學習重在應用,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生活、工作、交際甚至獨處等日?;顒佣荚诓粩嗟貞谜Z文學科的知識,無疑,語文的工具性特征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語文的工具性特征也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堅持“工具”本位,而圍繞“工具”本位,就需要重視語言文字的“應用”性教學。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仿寫”、“創寫”等方式實現對所學的實際應用;在學習了日常交際中適合于不同場合的不同表達方式后,可以對話練習、情景劇表演等,讓學生在對語言的應用中形成自覺的內化和知識建構。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要以語言的“應用”為目標,也不可只重視“用”而忽視系統化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三亞落日》一課,教師在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學習文中豐富的字詞與景物的描寫方法時,除了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韻味和景色之美、培養愛祖國愛自然的情感外,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呈現的`日出日落景象以及自己日常中對景物和日出、日落的觀察和體會,基于對例句和課文的深刻理解,通過造句、詞句連線游戲等方式進行“紅撲撲”、“碧玉般”、“挺拔俊秀”、“藍透了”、“潔白”、“玉屑銀末般”等形容詞及“歪著”、“抖落”、“濺出”、“感染”等動詞的應用式教學,讓學生在應用中加深對詞義的理解,鞏固多學,形成知識的遷移。
三、以感悟為抓手,追求語文教學的“人文”本位。
語文學科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的學科,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在重視工具性的“應用”的同時,也要重視語文的人文性所具有的美妙語感、人文情感、唯美意境等“感悟”特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將“感悟”作為抓手,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追求語文教學的“人文”本位的實現。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深度挖掘字詞的思想內涵,或通過仔細品味字詞達到對文章情感和意境的感悟,或者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同身受,形成深刻感悟,達成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朗讀全文、情境再現、品味詞句、對“自由”的梳理和討論等,讀“園”中事,感悟“園”中之情,用情境化的設計引導學生置身于所讀文本的情境中,與作者齊肩去觀察、感嘆、敘說、回憶“園子”里美好和自由,體會作者童年的快樂及對祖父的想念,并感悟“祖父”在日常細微中對作者的深深的愛,達到與作者心靈相惜、同感共情的文學效果,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深意,更在情感共鳴中豐富情感表達方式,形成對生活和人生更深刻的感悟。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返璞歸真,以學生為中心追求“兒童”本位,以應用為目標追求“工具”本位,以感悟為抓手追求“人文”本位,通過對這三大本位特征的追求和教學實踐,落實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和總體目標,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一、開放型語文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新要求。
我們先來剖析某些“啟發式”的課堂教學過程。勿庸置疑,教師在備課上下了很大工夫,教學環節的起、承、轉、合,往往經過反復推敲,特別是一些公開課,那真可謂“精雕細琢”,不厭百回改,其中不少課也確實稱得上漂亮。然而,這樣的課,細一審察,不難發現學生始終被教師牽著走,他們忙于應付老師的大大小小的各種提問,有的甚至連這人的回答為什么錯、那人的回答為什么對也搞不清楚。試問,他們在課堂上還有什么主動性可言?充其量是老師手里的棋子而已。語文學習應該重誦讀、感悟,但是我們常見一些課堂上充斥著各種問題,用回答問題來替代誦讀與感悟,難怪學生換一篇文章又讀不出什么來,或說不會讀。像這樣,又怎么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素質教育著眼于人的長遠發展,“滿堂問”的教學形式顯然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如果我們從“發展學生個性”這個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的角度來審視課堂教學,嚴密的課堂結構、煩瑣的提問,消磨了學生的個性,阻扼了學生的創造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按部就班,提問的答案往往是單一的。如果學生的回答不入“我轂”,教師總是費盡力氣引學生“入轂”。學生“入轂”了,教師就以為大功告成。常言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課文的理解,不像數理化題目的答案那樣精確唯一,而常常在正確與更正確之間選擇。再說,教師腦子里的答案許多是從參考資料上拷貝而來,這些答案是否唯一正確呢?有沒有別的理解呢?在我看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鼓勵學生“旁逸斜出”,教學應該有思路,但這里路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它能根據學生的反映隨時作出調整。這樣,課堂教學才有生機,才有活力。
我們再來看封閉性課堂如何處理教材。常見的問題是,教師為了突出教學思路或“教學個性”而人為地肢解課文內容,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盡管大家都認為教師應當擁有個性,應當擁有解讀課文、選擇教學方式的自由,這誠然是不錯的。但張揚個性必須以尊重美的原則為前提,如果破壞了課文的`整體美,教師的個性不管怎樣突出,都只能算是?;?,故弄噱頭,不足道也。語文課堂僅局限于一些細枝末葉的問題,僅滿足于老師問、學生答,而沒有或很少美的感受與陶冶,那么,審美教育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教學思想整體性?,F代教學論強調整體發展觀。就語文教學來說,整體性可以從多方面來考察,本文只從閱讀教學的角度來談。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是“整體――局部――整體”,入手著眼于整體,注重從宏觀上把握課文,領悟文章的主旨內涵,對局部的剖析建立在整體感受的基礎上。例如《內蒙訪古》的教學,首先應當理清內部的相互聯系,塞外風光、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大青山南麓沃野的戰略地位,趙長城的修筑原因、位置及遺址現狀等,這些內容的邏輯關系如何,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這是從整體上理解。如果一開始就在一些小問題上爭執不休,諸如某個動詞使用好壞,這個段落是引用史料,那個段落運用了對比手法等等,那么,即使課堂氣氛是熱鬧的,也是不可取的,其結果容易把學生引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誤區。當然,我們注重教學的整體性,并不等于拒絕細節分析。開放型課堂教學也注重詞語的品味,語句的涵詠,只是不把它們割裂開來?;蛘哒f,開放型課堂教學在細部問題的探究上為學生提供更闊大的空間,教師只是作宏觀上調控。
教學過程的隨機性。封閉性的課堂追求環環相扣,步步推進,學生完全是被動的,其信息流向的模式是“教師學生”。我們看那些觀摩課,幾乎沒有學生主動向老師質疑,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少之又少,整堂課都是師生之間的問答。開放型課堂教學不是不要教學環節,只是不那么死板而已,它與封閉性課堂有本質區別。
首先,開放型課堂的信息流是多向的,其中當然有師生之間的,但更多的是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其模式應當是:
教師。
學生。
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挑起矛盾,引發碰撞,作出評判等方面。其次,開放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互動的,教師的點撥激活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努力又具有能動性,師生雙方共同推進教學過程。第三,開放型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更加豐富多采,他們或答題,或爭辯,或演示,或質疑,或誦讀,在思維的碰撞中擊出耀眼的智慧火花。第四,開放型課堂上應該而且鼓勵“意外”出現。這“意外”是針對教師的備課設計而言。有許多課因“意外”而精彩,教師的素質高低也往往在處理這些“意外”的過程中得以顯現。所以,開放型的課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教材處理的自主性。開放型課堂教學側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要為他們留有更多的自主空間,這就決定了教師對教材的處理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封閉式的“滿堂灌”或“滿堂問”因為要把許多內容傳授給學生,從段落概括到主旨歸結,從結構的分析到表現手法的評價,這就迫得教師唱“獨腳戲”,也不允許課堂出現“意外”以打亂教學部署,其結果往往是什么都抓了,什么都沒抓到。開放型課堂教學視過程的需要,或增添內容,或刪除環節,決不拘泥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現手法等這些常規的教學內容。它完全可以在一個段落的內容概括上展開辯論而淡化主旨的分析,也完全可以沉浸在情感的體會中而放棄對表現手法的評價。開放型課堂對教材的處理體現充分的自主性。
當然,自主性不等于隨意性。自主性要與學情、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聯系在一起,也要與單元教學計劃、學期授課計劃乃至學年教學計劃聯系在一起,是在整體計劃中的自主。各堂課的教學重點合在一起,應當涵蓋學生語文素養的各方面。
教學評價的多元性。新的語文教學大綱突出了人文性,目前語文界雖然對人文性的理解各有編向,尚未取得完全統一的意見,但有一點應當是一致的,那就是語文教學是以人為本,以人的和諧發展為宗旨。我們現在評價一個學生語文學得好壞,過于看重考試分數,這也是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性。人文性是很難通過分數來衡量的,它完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積累,有的甚至在三年內不見得有明顯效果,直到參加工作以后才顯現出來。所以,教師要樹立長效的評價觀。此其一。其二,既然我們的教學以人為本,而人是有差異性的,性格、興趣、天資、愛好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以單一的絕對的評價標準整齊劃一,那么就像有的漫畫所諷刺的那樣,學生的個性沒了,好像同一個模子里鑄出來一樣。此其二。其三,文學作品是多元的,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往往產生不同的結果;每個人完全可以按個人的能力經驗解讀作品,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創造性”,往往在與眾不同的理解環節中得到培養。硬將多元化變成一元化,不僅違背文學作品的欣賞規律,而且也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
基于此,開放型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是多元的,學生的回答一般都有其可取之處(從他的能力層次上來判斷),教師要盡可能地發現學生回答過程中的可取因素,堅持正面鼓勵的原則,引導他們自由、和諧地發展。
以問題為引導的局部開放。開放型課堂教學要求設計的提問是開放的,要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例如《鴻門宴》的教學,一位教師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公元前2,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兩萬的兵力擊潰秦軍20萬大軍,何等威風,四年后,垓下之戰,項羽四面楚歌,意氣何其衰也,原因是什么呢?學生回答,項羽狂妄自負,他不聽范增意見;他胸無城府,供出內奸;他為人不仁,沽名釣譽。有學生還從劉邦方面尋找項羽失敗的原因。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師順便點撥課文中相關語句,最后歸結出項羽的悲劇是性格悲劇,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又如某教師執教《祝?!?,最后提出一問題,祥林嫂在舊社會是那樣無奈,假如她現在來到你們當中,你們打算怎樣幫助她?一石擊出千層浪,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有的勸她再嫁,有的要幫她上法院,奪回被她大伯收去的房子,有的說幫她尋找工作……點子層出不窮,教學出現了高潮。以問題為引導的局部開放形式,已在許多語文課堂上得以實施,而且常常涌現出動人的情景。
以課題為中心的全局開放。全局開放的課堂上,教師只布置學習、研討的內容,既不設計課堂教學程序,也不設計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自己是以學習的伙伴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之間。例如某教師教學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課前把自己手頭所有的關于這首詩的分析材料全部印發給學生,課上叫學生自學,然后發疑問,談心得,例如有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詩中說“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為什么詩人選狗與雞,而不選牛與馬。他的問題引發了同學的爭論熱情,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最后統一意見,詩人寫狗與雞,更能體現農村生活的閑適、安逸,如果換成馬與牛,就顯得太熱鬧,好像寫的是集市或勞動場面。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含笑注視學生,不輕易表態。這堂課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如果說上述的課例,其開放性還是局限在一篇課文,那么,以課題為中心的開放教學還有另一層次,即“跨課”研習,“跨課”是指課題牽涉到幾篇不同的文章,從這幾篇文章中概括提煉,形成觀點,這已經接近論文的寫作。例如“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特點”,如果只讀《荷塘月色》是不夠的,必須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以及有關的評論文章。這樣的教學開放性更大,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開放型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方興未艾,如果研究能取得大面積豐收,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也許能走出長期滯頓的低谷,迎來教學的新春天。
今天和朋友一起吃飯,當談到學生課堂聽課注意力很難集中時,朋友便聊到他小時候聽評書的事情。他說他小時候最愛聽評書,像《楊家將》、《隋唐演義》等,一聽就是半個多小時,興趣盎然,從不感覺厭倦,而且還基本上能將當天聽到的評述內容復述下來,這讓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產生了思考。
“只要是學生喜歡的,學生就一定能接受”,中華書局祝安順老師在評價兒童國學教育時說。的確,現在的小學課堂,雖然有各種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途徑拓寬了,但課堂的趣味性卻似乎并沒有多大的提升,學生上課的興趣同樣提高不起來,關鍵就在于我們所設計的課堂只關注到了課堂的知識性,只想到該傳授孩子哪些知識,而忽略了該如何傳授,忘記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效課堂的打造,()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興趣,讓學生們感受到課堂是他們參與活動和展示的舞臺,在興趣中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究竟該怎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呢?我感覺可通過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備課。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備課時備“學案”,即學生學習的教案,從學生的學入手。老師要換位思考:“我”是學生,“我”會對這篇文章的哪個方面感興趣。這個興趣就是我們這堂課教學的突破口。備課中,要以怎樣讓學生感興趣為主線,注重每個環節教學的方法,力求做到課堂教學方法和知識性、趣味性的統一。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們還可以搜集大量的相關資料來依托。
二、尊重學生,循循善誘。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受,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愿意參與,愿意表達。課堂上學生面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見解,有的可能比較稚嫩、有的可能比較極端,老師首先應當尊重學生的見解,因為這些見解的背后跟這個學生的興趣取向是不可分的,有因才有果。尊重學生的見解,就等于尊重了學生的'興趣。但一些極端的、偏差的理解,我們也不能將錯就錯,還應當循循善誘,在肯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思考。
三、課堂形式多樣化。
不同題材的課文,老師可以運用不同的形式來上課。如:《長城》、《威尼斯小艇》可以通過培養小導游的形式來教學;《巨人的花園》、《小木偶的故事》等童話故事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來教學;像《橋》、《金色的魚鉤》則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感悟;《觀潮》、《火燒圓明園》則可以借助一些視頻資料來教學;復習課甚至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教學……不同類型的課,應當采用不同的方式,精心設計,學生的興趣才不會枯竭。
教雖無定法,但只要圍繞著學生的興趣展開備課、教學,那么你的課堂也一定會變得豐富多彩,學生一定會被你的課堂深深吸引!
(一)生態及生態世界觀。
生態是不同生命相互關聯和良性互動的生命體系,它強調個體對生命鏈條的依賴,如果進行形而上的抽象,它就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也因此被看成是一種世界觀,即生態世界觀。生態世界觀源于全球生態危機對人類生存和發展造成的威脅,它促使人們反思自身與環境的關系,進而發現人類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機械世界觀,“拼命追求決定論的精確軌道,一味夸大把事物抽離環境的實驗方法在任何學科中的作用……深深地沉醉于用單一的簡單化模式去描繪復雜形象性的世界”〔2〕。人夸大自身的主體性,不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存在,忘乎所以地征服自然、改造環境,導致生態失衡。隨著耗散結構論、協同論、超循環論、突變論的建立,生態世界觀逐漸形成。生態世界觀強調三個方面:(1)強調整體,認為世界是由復雜網絡組成的有機整體,“現實中的一切單位都是內在地聯系著的,所有單位或個體都是由關系構成的”?!?〕(2)強調秩序,認為世界的永恒變化導致了世界的宏觀有序和自然界的進化。(3)強調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人類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而且人類價值包含于自然價值之中。人類在征服自然,毀滅自然價值的同時,也在毀滅自己。所以,人類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為其他生命的發展創造條件。
(二)德育的生態性及我國德育的生態危機。
生態世界觀從最廣泛的意義上把握科學與人類生存狀態的關系,提供給我們新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當以此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審視和建構德育時,便賦予德育以生態性。所謂德育的生態性,即以生態世界觀觀照德育,認為學校德育是整個生態系的組成部分,應與社會生活保持一致,必須加深同家庭、社區及身邊的人的溝通,同時豐富生活化內容和文化內涵,促進兒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長,保持學校德育生態系統的和諧與穩定。生態性德育把每一學生都當作無可替代的存在,尊重學生生命個體的主體性或參與性,這是生態性德育操作層面的主導原則。其次,必須把德育同社會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生活中體驗人生,借助實際體驗不斷超越自我并進一步擴展和豐富自我精神世界,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但是,我國德育還存在低效性,這種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對生態世界觀的理解和認同不夠,對教育現象、對學生成長的文化依賴性認識不夠,造成德育操作的生態性危機。
1.現代德育生態系的斷裂與凝滯。
德育工作不能囿于校內,應廣泛存在于學校及社會生活的“生態系”中。建構整體德育就是使德育向社會各層面全方位拓展,促成學校、家庭、社會的相互配合,實現整體育人的目的。然而,用生態整體觀審視現代德育,我們發現它的保守與封閉。學校德育不能與外界進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圍及教育理念出現凝滯現象,這是一種文化的自我封閉。長期以來,我們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學校的德育影響,把它看成是“可以脫離其他諸種德育影響而獨立存在、自成系統的存在物”和“影響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唯一的變量”?!?〕由于對生態整體性認識不夠,德育實踐忽視了校外德育途徑的價值,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在學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難以產生有效合力。因此,在多元價值共生的社會轉型期,如果一味把學生封閉于校園內,企圖在一種“凈化”的環境中實施德育,顯然是不可能的。學校德育必須由一元封閉向多元開放演進,以生態整體觀理解德育、實施德育。
2.現代德育對生命的漠視與刻板化。
生態倫理學創始人萊奧波爾德在《大地倫理學》中說:“一切事物趨于保護生物群落的完整、穩定和美麗時,它就是正當的,而當他與此相反對時,它就是錯誤的?!彼J為生態系中每一物種對整個生態的“完整、穩定和美麗”都有價值,因此強調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將此觀點引入德育,同樣要強調對個體生命的關注,每個學生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具有不可替代性。用生態生命的觀點來審視現代德育,發現現代德育是一種無人德育。所謂無人德育是指無視個體的需要和興趣,“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看做是對學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過程,施加的道德影響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范,強調的是學生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缺乏自我選擇的權力,成長為標準模具的翻版。被動性、統一性是現代德育的特征,其本質是對個體生命的漠視。所以,生態德育思想的確立對當代學校教育的意義深遠,它關注個體的生命和尊嚴,強調個體生命的多樣和獨特,弘揚個性的自由和發展。
3.現代德育對生活的疏離與概念化。
順應現代人生命意識的凸現及個性張揚,道德教育須回歸生活,因為人的個性是體現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嚴重脫離學生的真實生活的德育模式,“不關心每一個人獨特的生長環境,不關心他們的內心潛藏著的愿望、熱情等現實生命沖動所指的方向”〔6〕,造成德育對生活的疏離與概念化。這種模式實際上是一種“美德袋”模式,它把學生的品德看做是“一袋美德”,因此在內容上只注重社會既定的道德規范的抽象知識,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在方法上強調單向度的德育灌輸,是一種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絕對缺乏道德體驗,難以產生情感共鳴,導致德育的膚淺和偽善;在效能評定上,竟也采用課程考試的方式或限于簡單化的學生在校的操行評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學生的“雙重人格”。因此,真正有效的德育必須體現為一種生活世界的教育,來源于生活,滲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這也是我們所強調的德育的生態性。
上述德育的生態性危機有其歷史的根源,也有現代社會種種異化現象帶來的影響。其中的有些表現是過去長期存在的,有些表現是新近形成的,但都在當前的社會轉型中凸現出來了。社會的轉型所要求的人性,以及現時代表現出來的人性都與傳統很不相同,德育的要求也必然不同了。
二、轉型期的人性特征及德育要求。
轉型是指事物運動形態的轉化過程,社會轉型是社會生活中經濟、文化和價值體系發生的漸變或突變,這種變革勢必引起新舊勢力的激烈交鋒,使人們思想意識、道德信念和價值體系呈現出多樣化趨勢,人在其中也必然改變著和校改變著。
(一)多種生存模式的共存性。
自有人類以來,人從對他人的依賴到對物的依賴直至完全自由自覺,主體意識、獨立性不斷增強,人類大體經歷了三種生存模式:自在自發的模式、異化受動的模式和自由自覺的模式。社會轉型期的我國,由于生產力水平在區域間的巨大差異性,三種生存模式并存,以一種相互碰撞的方式影響著民眾行為。一方面,我們經歷著傳統農業文明自在自發的生存模式向現代文明的自由自覺的生存模式的轉變,它要求人充分展現創造本性,成為自由自覺的和成熟的現代化主體;另一方面,我們又經歷著工業文明的異化受動模式,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物質產品的豐富,使人越來越追求物欲滿足,在某種程度上淪為物質的奴隸,表現為嚴重的人的異化,人的主體性多以商品的形式表現。所以,在我國的社會轉型中,人的主體性增強與人性物化共生共存,它要求學校德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拋卻灌輸和強制的反主體性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理性思考做出選擇和判斷,克服由物化而產生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
(二)文化多元與道德價值迷失。
社會學家涂爾干認為經濟發展與文化變遷存在直接或間接關系??焖俳洕鲩L打破原有的社會關系,使人容易受新觀念的影內,社會也因而突然迷失方向”〔7〕。帕森斯也認為,社會內部結構的變化會牽動文化及意識形態的遷移〔8〕。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東西方合作與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融合與沖突日益加劇,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而全面的裂變。價值多元化打破了單一價值觀念造成的僵化,增強了社會價值觀的復雜和多樣性。同時,價值多元又會產生價值沖突,引發價值迷茫,進而打破現代德育與社會生活的和諧,產生大量道德失范現象。面對這樣一種多元價值共存,學校德育如果采用封閉單一模式,不考慮社會的巨大變遷,仍教導學生順從已有的社會規范已不合時宜。德育必須使主流道德價值觀吸收多元價值觀念的合理成分,使其從沖突走向融合,達到相互制衡狀態,即進行價值觀的整合;還必須“指導學生在對各種道德取向和道德規范的社會價值進行分析、比較和鑒別的基礎上,結合個人道德現狀,自主、合理地選擇個人的道德取向及遵從或拒斥的道德規范”,〔9〕從而走向和諧,實現人在道德價值上的自主、提升及超越。
(三)個性張揚及其價值詮釋。
個性是個體有一定價值傾向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其形成與發展依賴于文化歷史條件和現實數育情境。我們考察中國人的個性及其在社會轉型期中的改變,也必須考察中國社會長期固化的深層文化意蘊。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儒家哲學奉行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強調整體、全部、長遠利益,忽視個人利益。很明顯,這種價值取向有其積極的一面,它能夠維護社會的整體統一和增進民族的凝聚力;也有消極的一面,它過分強調社會本位,容易造成對個性的壓抑,個性壓抑抹煞人的創造性,其直接后果是扼殺社會活力。隨著社會轉型加快,社會對創造性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而創造性需要個性張揚和開放,這需要我們對“個體本位”進行新的詮釋和價值定位。個體本位立足于個體、局部、近期利益解決價值沖突,它未必是對整體利益的否定,而是在強調整體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同時關注、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社會轉型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個性張揚,期望實現社會本位和個體本位的統一。人的個性總是顯現于個人生活,學校德育應尊重真實的個人生活,促進和拓展人的個性張揚的空間。
我國社會轉型帶來的人的變化及其社會化要求的新內涵,一點兒也不比經濟變化本身帶給人們的震撼小,其中個體本位和人的主體意識提升最突出,這帶給學校德育以生動,同時也帶給學校德育以困惑和挑戰。它打破了學校德育生態的平衡與穩定,所以德育必須適應這一轉型,進行生態性建構。
三、現代德育的生態性建構。
我國社會轉型隨著加入wto程序的完成而加快,這一歷史現實帶來我國人才培養的緊迫性。但我們必須防止人才培養上的急功近利,一方面要立足知識經濟時代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必須努力構建德育氛圍,培養具有人類普遍價值取向和理想人格的人才〔10〕。我國現代德育的非生態性帶來的德育低效不能順應社會轉型的要求,我們必須賦予德育以生態性。
(一)生態性德育理念的內化與培植。
德育的生態性建構,首先是數育者的生態性德育理念的內化與培植。我們無論怎樣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地位和價值,都無法排除教師及所有學校員工對學生言傳身帶的作用,如果這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識中未能確立整體生態德育理念,那么他們在教育操作中又如何能夠具有整體德育的思想、又如何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差異、又如何能夠賦予德育過程以生活化、又如何能夠有效地整合各種德育資源呢?那樣的話,德育的生態性建構就僅僅是一種德育理想罷了。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德育關涉人的成長,人生活于社會之中,所以學校德育不是影響學生道德養成的唯一變量,它與各種社會因素息息相關、與各種社會領域同生共構和相互依存,共同建設社會文化而又處于這種文化的制約之中,它是社會文化的生態結構的一個部分。這些認識必須深深同化于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他們真正理解德育的生態性含義,使開展生態性德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
(二)滲透與整合;德育文化建設。
德育的生態性建構要從全方位來實施。首先,通過德育課和其他學科教學實施德育。多元價值追求并不完全拒斥德育“灌輸”,而“灌輸”也不都是無視學生的主體存在,歷史文化積淀的道德規范和適應現代社會轉型特點的道德要求要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德育課的方式傳遞給學生,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為他們學會判斷和選擇提供前提。而各學科的發展都是無數仁人志士先進思想的結晶,有深厚的德育價值,所有教師都可憑借學科教學開展德育工作。教師本人也應是學生最接近的道德典范,時刻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應該說,所有教師,甚至所有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共同建設著校內的德育生態系統。其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實施德育,這是德育生態性的典型形式。校園文化是影響師生心理和行為最為深刻的社會性因素,它是通過精心營造而形成的有利于學生德性成長的道德文化氛圍,學生受其熏陶,激發起強烈的道德情感和動機,有助于學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通過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達成德育目標,可淡化教育痕跡,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最后,還要通過多種教育資源的整合實施德育,這是指整合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德育功能,以社區為依托,加強學校、家庭、社會各方教育力量的組織和配合,形成道德教育的社會網絡和整體合力。從德育“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實現與大環境的動態開放。
(三)生命主體的道德價值實現:道德建設的參與。
生態系的整體性與秩序性強調每一物種、物種內每一個體在生態系中都占據一定的生態位,其在維護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的過程中體現個體的生命價值。同樣,在生態性的德育系統中,學生個體也都占據一定的“生態位”,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態個體,他在參與道德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體現自我的道德價值,因此個性的豐富和發展與生態性德育的建構與發展密切相關,我們鼓勵學生個體在道德建設方面的參與與創造。社會轉型帶來的個性張揚自我意識覺醒,必然使社會個體更加具有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這種創造性在青少年的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有理由相信,青少年學生具有更大的“生態性”,其生命主體具有生態性的道德價值實現的傾向,因此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的、社區的道德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生通過多與道德文化建設,一方面可以在活動過程中豐滿自己的個性,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從而自覺地培養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為自覺意識、自身習慣、自動要求,成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另一方面為社區道德文化的生態系統的形成與發展作出貢獻,體驗道德價值的自我實現,達到個體內部道德價值系統與外部道德的生態系統的完美統一。
參考文獻:
[1]班華。創造性的培養與現代德育[j].教育研究,,(1).
[2]佘正榮。生態智慧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71.
[3]大衛·格里芬。后現代科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137,。
[4]魯潔。試析德育影響與德育效果[j].教育研究,1991,(1).
[5]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j].教育研究,,(7).
[6]項賢明。泛教育論——廣義教育學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63.
[7]k:freepress.
[8]ies:oodcliffsn.j.:prentice-hall.
[9]吳康寧。教會選擇:面向21世紀的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會學的反思[j].華東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3).
[10]宋曄?,F時代人類的價值取向與國民理想人格重塑[j].現代教育論叢,2001.(2).
[11]戴木才。論德性養成教育[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3).
小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小學語文課堂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和載體。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學在基礎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保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地讀,并全面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興趣教材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是分不開的,上課是關鍵。上課目標明確,學生易于接受,復習起來也就比較容易,聽課收獲大,做作業就順利,就能很快掌握所學知識。教師要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在上課的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內容豐富多彩,貼近生活,富有情趣,使學生樂學、善學,使學生獲得進步和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而言,提高小語課堂教學效率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范祥善在《國文教授革新之研究》中說:“宜善用教科書而不為教科書所用。教科書,死物也。教授國文,舍而弗用固不可,用之不當,其害立見。善教授者,一時間內,變化多端。務使兒童對于教科書,若醴泉之甘美,而郯郯有味。能觸類旁通,增長見識,啟發思維,則是上乘。故以教科書為文字之借徑則可,以兒童為教科書之奴隸則不可?!闭Z文教師在課前應深入研究教材,正確把握教材,超越、發展教材,恰當地使用教材,使語文教學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使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還要挖掘教材的創新因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開展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各種語文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興趣是動態的,只有在活動中興趣才能發揮其對認識和活動本身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組織各種語文活動,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重視新課導入的趣味性。上課一開始教師就要以趣引入,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入,把課堂教學變成學生探索知識奧秘的活動,一開始就要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開端引趣的方式有猜謎語、設置懸念、講故事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引起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求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各種語文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表演、游戲、競賽等活動。通過游戲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能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相互幫助,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由于小學生具有很明顯的爭強好勝的心理傾向,在課堂上適當組織競賽活動可以作為激勵手段,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朝著目標努力,學生的思維會更靈敏活躍,從而加速知識內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對話較多的課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分組分角色進行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學習語文離不開讀書。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與文本對話,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悟文本的內涵。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及課文特點等,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每節課的語言訓練內容和教學的重難點,引導學生正確解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解讀,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再次,課內外相結合,教師要讓學生廣泛進行課外閱讀。教材中的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提高語文能力。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課外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根據教材內容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讀的書籍,拓展閱讀空間,讓學生多閱讀名家名篇、自選讀物、即時讀物等,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
(一)堅持以“朗讀”為切入口,多法配合,優化組合
教師在教學課文時要改變以往的純分析式的教學方法,要以朗讀為主線,以讀寫訓練為主要手段,在朗讀過程中進行字詞句篇的訓練,從而達到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目的。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初讀感悟,通讀全文,了解全文的要點,要讀得正確、流利。其次,精讀領悟,強化誦讀,注重感悟,以學生的讀為主,教師要適當講解,以幫助學生領悟文章內涵。再次,積累遷移內化知識,積累字詞句,好的語句要在課堂上當堂背誦,通過造句、仿寫等使所學的知識內化遷移。
(二)創設情境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多創設情境,巧妙地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融入到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多媒體為教師創設有聲有色的語文教學情境提供了方便。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合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進行激勵性評價
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發表見解、課堂練習等,教師要給予及時而積極的評價,以激勵為主。教師要用充滿關愛、信任與期望的語言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通過這種激勵性評價能夠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和獲得成功的愿望,促使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發展。
[1]孫建龍,王云峰.“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5(2).
[2]崔巒.小學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強語文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7(12).
[3]高貴忠,任京民.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困惑與轉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3(1).
(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摘要:在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今天,毋庸置疑的是:開放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最有價值的教學方式。既然如此,堅持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那么,如何在來自社會的壓力、人們觀念的束縛中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開放型教學呢?這就需要教師對此有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從而更好地展現出開放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明確、清楚、切實可行,對每堂課的教材、教法、教學活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直接導向所有的教學環節緊緊地圍繞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創造出一堂堂既充滿活力又學有所用的優質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語文教科書無論從內容還是體裁上看都可謂“百花齊放”;從層次上看,又可謂“環環緊扣、層層遞進”。所以,我們應將初中階段語文教學視為一個整體,將三個年級的教材優化組合成整體結構,用控制論原理來實現整體快進。
從大目標上來看,初中的語文學習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學期),使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著重培養學生一般的語文能力。?第二階段(第二、三、四學期),著重培養學生記敘、說明、議論的三種表達能力。第三階段(第三、六學期),著重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
大目標明確后,我們就很容易地把握每冊書的“中目標”。如語文第四冊是進一步學習記敘與議論、說明與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重點是培養學生議論能力。具體來看本冊八個單元中,每一單元突出一個小目標:記敘與議論相結合。使學生了解文學作品中議論的作用,以及議論中記敘的作用。第二單元又突出一個小目標:說明與議論相結合。在《大自然警號長鳴》這篇文章中,說明是基礎,議論是作者的主旨,充分體現了說明、議論文所有的基本類型。將議論文的論證方式、立論文的三要素、駁論的方法等等逐一交代,清清楚楚,構成了議論文的系統知識。五、八單元為文學體裁的兩個單元,教學特點抓住了,重點應突出小說三要素,詩歌的語言及意境。
有了上述的目標分析,就有了指向,也就能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控制,再采取比較閱讀法和單元并舉法,就能實現用時少收效大,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得到雙向和諧的發展。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這是一個太大的話題。我們應循著這個話題探索到小學語文課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及任務是什么?還得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方能對“有效性”的問題作一些探究。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探究,也就是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性的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p>
由此可見,語文課程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這個基礎也就是基本的語文素養,這個基本的語文素養,能夠滿足學生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生活基本需要,能夠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基本保障。聽、說、讀、寫樣樣本領都少不了。比如說,一個孩子在應聘工作時較好的通過了筆試,但到了面試的時候卻木訥慌張、吞吞吐吐、辭不達意,不能落落大方地與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語文教師最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就是想方設法加快提高孩子們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速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楊再隋教授也曾說過:語文課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基本特點的課程,是“致力于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的課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其基本策略的課程,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基礎的課程,這就是語文課程的特點,不能變也不應該變!否則,語文課程就變味了,變形了,變質了,異化了,就不再是語文課了。
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識字寫字;通過讀書學會讀書;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詞語,品讀詞語;在讀書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等,不但不能變,還要抓住不放,做得更好。一句話,語文課就是要學生絕大部分時間里學習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和口語交際。這就是語文課上的學生言語實踐活動。白白浪費時間去干別的什么,而不讓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課能算是語文課嗎?方向明確了,具體該怎樣操作呢?這也是我們教學第一線老師最感興趣的,最具實用性的探究。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抓”與“放”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中應強調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索;強調學生參與、操作、實踐、交流、探究、經歷。依據這一思想,作為教師首先應明確,要倡導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并不是全盤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依然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抓,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放,得做到心中有數,靈活處理。要真正做到以上要求,就應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抓”與“放”.
小學語文課堂的“抓”主要有下面兩方面。
一、 加強課堂紀律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闭n堂紀律無保障,教學任務也就無法完成。經過不斷地向前輩學習,討教經驗,我認識到課堂紀律訓練不能少,也不能馬虎,這是教學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教學質量能否有保障的法寶。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當然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任想、任說、任動”.《人民教育》上刊登過一篇案例:一堂語文復習課上,教師請四人小組討論 ,然后選一個代表發言。問題是大家都想做這個發言者。輪到第三組的時候,被推選的a同學和未被推選的b同學同時站起來,都要求回答問題,老師為了不傷害b同學的積極性,就也讓他回答。結果很多想回答但沒得到“資格”的同學紛紛站起來要回答問題,課堂教學無法順利進行。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但絕不意味著對學生要無原則地鼓勵,特別是在鼓勵學生和倡導遵守規則“兩難”選擇面前,更應該傾向于倡導學生遵守規則,畢竟,不遵守規則的民族是不受歡迎的民族,是沒有效率的民族,也是沒有發展的民族。
二、抓好教學目標,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后,有不少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消耗在語文教材教法和花樣百般的教學形式上。很多老師,一拿到新課文,往往很少考慮“教什么”,而愿意在“怎么教”上大做文章。特別是公開課,使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只要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教學中就一定會精彩迭出,魅力無窮。殊不知,一旦“教什么”偏離了語文的軌道,再豐富的過程準備,再精致的教學技術,也只能是天馬行空,南轅北轍。另外,語文課“教什么”的問題,還關系到教師對于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對統一”的高度認識,關系到教師對于教材中語言文字及人文情感的細致解讀。具體到教學過程,就是要依據正確、有效地“教學目標”或“課時任務”開展教學活動。語文教學只有對學生的起始要求和預定發展目標符合其實際,與其心理發展的成熟程度相匹配時,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實實在在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語文課堂中的“放”可以從下面四方面著手。
開放性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注意各個學生的特殊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選擇自己的方法,通過自己獨立的學習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來完成學習任務。多年來,教師已習慣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按自己的要求將學生格式化,扼殺學生的創造天賦和探索精神?,F代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起點,又以學生為歸宿,強調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去領悟知識,學會方法?!边@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放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的發現問題,探索新知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轉變教師“傳道解惑”的觀念,改變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課堂權威性人物轉變為和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合作者。以合作者的姿態進入課堂教學,將課堂作為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則體現在善于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積極創設使學生能夠深入探究、自主討論、愉快合作的課堂教學情境,熱情而及時地捕捉和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
的促進者: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成為“救世主”,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提出適當的問題,啟發學生去分析、思考,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和發展的動力,沒有問題就很難思維。課堂提問能較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因此,它成為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但由于這些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都是教師經過深思,在備課時精心準備的。能否將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權力下放一些給學生呢?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提問。師問生答的模式不利于學生思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因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提問表明他正在積極思考,是獨立思維的主體,他們提出的問題是源于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表明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師提出問題更多是來自學生的外部,因此,學生提問在一定程度上更優于教師提問。所以,教師的提問權應下放一些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大膽地提出問題,在互相問題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教給學生的思維方法。所以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探索方案較多的、解法不唯一的題目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不滿足一題一個結論,追問還有其他結論嗎;不滿足一題一個解法,追問還其他解法嗎?不滿足一題一個形式,對學生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對題目的條件、結論所涉及的知識由此及彼地進行聯想,對條件、結論的臨近區知識進行回顧。允許學生多想,開放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大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努力克服課本、資料中傳統的封閉題對學生思維帶來的定勢,鼓勵學生深入探究,挖掘他們創新潛能。
不妨改變以往是由教師直接給出答案的做法,將這些結論、小結等權利下放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探索、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當學生取得獨立進展時充分肯定其成績,幫助他們作出必要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當學生獲得初步結果時,督促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并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使他們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以達到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調整等認知能力的目的。而且從學生口中得出結論,這樣既加深學生對要領結論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在回顧舊知的同時,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從而完善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概括、總結、歸納過程中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綜上所述,在一個不斷走向開放的語文課堂里,教師的主導地位不能改變,該抓則抓,該放則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在研究教材的同時,將備課的重點放在研究學生的學情上,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和駕馭課堂的教學能力,使課堂氣氛嚴肅活潑、有張有弛,充滿朝氣、活力與生機,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充分提高。
市景觀等很多方面都有著其他基礎設施所不能夠替代的作用。
同時森林生態系統在解決水、土壤、生物多樣性問題等方面能夠發揮出相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森林生態系統保育是一項不能夠被忽視的工作。
同時,作為典型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對生態建設、生態產業以及生態文化進行整合,并通過三要素的耦合來實現生態文明。
因此,需要將林業建設納入到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框架之中,這樣才能夠對林業建設進行總體規劃。
2育林、造林需要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
中國各個地區地形復雜,所具有的生態系統也多種多樣,物種相當豐富。
在林業建設中,首要任務應是對當前現存的天然林以及珍貴物種進行充分的保護。
對于造林工作的開展,應該要效法自然,做到因地制宜。
體進行保護,根據當地的的地勢,對鄉土植被的地位以及作用進行充分體現,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植物組合的多樣性以及穩定性,適合栽種林木的就栽種林木,適合種草的則種草。
行強化,讓其能夠發揮出更好的防洪固堤、凈化水質、改善土壤等各項功能。
3合理調整林業政策。
3.1從生態保護逐步轉變為發展生態經濟型林業。
森林不僅僅可以保護改善氣候與生態環境,還能夠提供休閑游憩的場所,具備重要的經濟價值。
為此,可以利用森林資源來提供一定的經濟來源。
首先,需要加速對森林生態休閑產業的發展。
要不斷發展森林生態休閑基地,并對相應的配套設施進行完善,不斷提升服務的水平。
在教學中,我們隨時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教師上課似游離課本內容,天南海北如天馬行空一般地神侃,實則無處不緊扣課文內容,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因而深受學生歡迎。而有的教師上課則是循規蹈矩,嚴格遵循書本,不敢越雷池半步,不節外生枝,但學生學得沉悶厭倦,因而深受學生厭惡。實際效果,前者為佳,這為什么呢?關鍵在于前者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了課堂教學中的旁逸藝術,把課上得別開生面,有聲有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輕松愉快。
什么是旁逸藝術?所謂“旁逸”藝術,就是“繞彎子”,向目標迂回前進,讓學生在“繞彎子”中接受知識,發展能力。一堂課僅僅四十五分鐘,每一分鐘乃至每一秒鐘的時間都是極為寶貴的。如果漫無邊際地說一大堆廢話,無疑是對時間的浪費,因此,課堂教學節奏要緊湊,不能松散,要緊扣正題,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來設計教學環節。但是,課堂教學又不能太死,把課本中的字詞句章,太“粘”住書本不放。在教學中,圍繞課文內容適時適當地“旁逸”一下,更會使教學渠道暢通,使學生輕松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梢哉f,“旁逸”藝術是課堂教學中的潤化劑,運用了它,教學就靈活多變,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課堂教學的旁逸藝術是對課堂教學內容做的有益引導,對啟發學生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偫ㄆ饋?,課堂教學的旁逸藝術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每學一篇新課時,教師如果直接進入正課是不能很好地吸引住學生的。為了吸引住學生,教師就要作適當的誘導??梢哉f,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是否濃厚,與教師的誘導有密切關系。有經驗的老師,都要精心設計新課的導語,使它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引得巧,誘得妙,就會吸引住學生,使他們的大腦興奮起來,處于亢奮狀態。實踐證明,在心理亢奮時最易接受知識。當學生的學習心理進入亢奮激越狀態,就易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強烈的學習興趣產生出強烈的求知欲。這一點可以謂之為旁逸藝術的求知性。如在學習《故鄉》時,就可這樣地繞繞彎子。
師:今年暑假有哪些同學回過老家?
生:(紛紛舉手)。
師:請回過老家的同學介紹一下老家的情況和回鄉趣事吧。
生:(積極活躍地講述回鄉趣事)。
師:通過回鄉,你覺得家鄉與過去相比,有沒有變化?
生:當然發生了變化,鄉親們好富裕。
師:請你為同學們講講鄉親們的富裕。
生:……(略)。
生:當然是黨的政策好,實行了責任制。
師:農村政策好,實際上體現了什么好?
生:社會主義制度好(優越)。
師: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圖書,從中你們認識到舊中國農民生活是怎樣的?
生:窮得很。
師:是什么造成了農民的貧窮,知道嗎?
生:(沉思,無人回答)。
師:大家不知道不要緊,今天我們學習魯迅的《故鄉》(板書)就可詳細知道了。
生:(急于翻書)。
師:同學們回鄉是這樣有趣,見著的鄉親們是這樣的富裕,《故鄉》中的“我”回鄉又是怎樣的心情,見著的鄉親們又是怎樣的?通過讀這課我們就知道了。
生:(急于看課文)。
就這樣從學生的親身經歷入手,引導他們對課文的學習,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學生談起自己的親身經歷當然是激動的、活躍的。在激動之時,步步誘導,水到渠成,迅速板書課文標題《故鄉》。這樣就迅速把學生的興奮點和注意力轉移到課文的學習上,使他們進入強烈的求知狀態??梢钥闯?,講授新課前的旁逸,不論是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對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都起到重要作用。
二、豐富課文內容,補充有關知識。
在教學時,僅僅就課文內容講述,學生有時是難以理解和掌握的。有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還需要補充有關知識來豐富課文內容。這一點可謂之為旁逸藝術有補充性。在學習《牛郎織女》時,就可以補充《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這首詩來豐富織女與牛郎分離后在天上痛苦思念牛郎的情景,以便完善織女的形象,使學生深刻領會專制統治給人民帶來痛苦這一主題。這種課堂教學中的旁逸,表面扯得很遠,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況且補充的內容是課本上沒有的,對學生來說,這就比較新奇。學生都是好奇的,于是,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他們一般都能迅速地掌握教師補充的“新奇”的內容。由于補充的內容與課文內容直接有關,因此,這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同時,由于補充內容的新奇,還能調整學生長時間看教材而產生的厭倦情緒,使精神振作起來。
三、溫故知新,融會貫通所學知識,使之系統化。
在分析課文時,為了使學生迅速理解某一問題,可暫時避開“攔路虎”,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溫故便可知新,疑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對于書本知識,我們要引導學生前后聯系,新舊對照,使豐富的知識融會貫通,使之系統化,便于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這一點謂之為旁逸藝術的系統性。講新課時,應該引導學生把舊知識運用到新課的學習中,培養他們的遷移能力。憑此就可開拓學生的思路,從而解決疑難問題,同時,還可使學生的情緒輕松。因為學生遇到“攔路虎”時,由于一時除不了,心理便緊張,思維便滯緩了。教師一引出相關的舊知識,便可打破僵局,調動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在舊知識中找答案,從而把新舊知識貫穿起來,使他們系統化,學生積累知識也更加牢固了。在學《周總理,你在哪里》,涵詠到“宿營地上篝火紅呵,伐木工人正回憶他親切的笑語”這一充滿詩情畫意的句子時,就可聯系到《七根火柴》,作如下旁逸:
師:學過《七根火柴》已知道,在寒冷中火有何作用?
生:使人身上溫暖。
師:伐木工人圍著火堆,他們身上感覺如何?
生:溫暖。
師:僅僅是身上溫暖嗎?
生:不,心上也溫暖。
師:有何依據?
生:伐木工人回憶總理和他們在一起時,覺得心中也充滿溫暖。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周總理和人民心心相印,親密無間的關系,總理是人民的……?
生:好總理。(迅速接著說)。
課堂上隨時溫故知新,就打破了單一的課文內容的局限,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入難,學得輕松愉快。
四、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是指有時課文寫的內容,距學生的知識范圍,生活經驗較遠,學生理解起來確有困難,這時,如果舉出一個學生知識范圍之內或生活經驗之內的事例,而這個事例和所學課文內容又是同類的,那么,這類事例將有助于學生領悟課文的內容。這一點謂之為旁逸藝術的領悟性。例如《回延安》中有這樣一節:“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貼在心窩上?!睂W生對詩人的這一行動理解起來是有困難的。他們總覺得抓一把黃土貼在胸前,有什么意義呢?這樣做,既不衛生,又不優美。他們認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才具有吸引人的力量,人們才會渴望它,熱愛它,依戀它。像黃土地這種東西,沒有這種魅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認為,由于學生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歷,因而不可能理解詩人的強烈感情。為了使學生理解詩句表述的這種感情,著名特級教師寧鴻彬老師是這樣創設情境的:“詩人為什么一踏上延安的土地,就抓起一把黃土,還不放手呢?為什么還要把手中的黃土貼在胸前,而且還是緊緊地貼著呢?顯然,他對延安的黃土感情太深了。黃土這東西,既不貴重,也不美觀,詩人為什么對它有這樣深的感情呢?你們知道,感情這東西常常是不受什么約束的。比如說,不受價值高低的約束,不受外觀美丑的約束,不受質地優劣的約束等等。我舉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例如,世上的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眉清目秀也好,眉禿目赤也好;聰明伶俐也好,愚笨遲鈍也好,都不影響她對孩子的愛。她只要從外邊回到家里,總是把孩子抱起來就親。課文中詩人的感情就是這樣的`。因為他熱愛延安,而且又是離別多年,所以這次回到延安,延安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使他愛不釋手。通過舉事例創設情境,使學生領悟較深奧的問題。
五、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情緒。
課堂上學生的大腦并不總是處于積極思維狀態,有時會產生間歇疲倦。教師就要見機說些富有娛樂性的笑話,使學生情緒松弛,思維活躍,以便在高度興奮狀態下學習。這一點謂之為旁逸藝術的娛樂性。魯迅說:“外國平易講學術問題的書,往往夾些閑話或笑話,使文章添些活氣,讀者感到格外有趣,不易于疲倦”(《忽然想到》)。課堂教學中,為了消除學生的疲倦,也有必要說些娛樂性的笑話。當然,若能結合課文內容說些娛樂性的笑話,自然是一舉兩得。如學《故鄉》,分析楊二嫂的形象,時值下午第一節課,學生情緒普遍不佳,于是,我就仿效內容編了一則笑話:
生:男生留長發,女生留短發,男不男,女不女(全班同學一陣哄笑)。
生:“哈,頭發這么長了,不男不女的?!保ㄓ质且魂嚭逍Γ?。
師:(指著班上一個長發男生尖聲說)“哈,頭發這么長了,哈這模樣,不男不女的!”
生:(隨之抬頭,哄笑)。
生:楊二嫂(精神振作齊聲回答)。
師:楊二嫂一出場,是這么說的嗎?
生:(迅速翻書)不是,是‘哈!這模樣了!胡子這么長了!’。
師:為什么單說胡子長了?
生:因為現在見面,“我”正值中年,而過去是小孩。中年人的一個標志就是有胡子了。(一陣哄笑)。
學生就在這幾陣哄笑中,昏昏沉沉的情緒被消除,精神終于振奮起來,進入高度的興奮期。于是,教師就抓住這個興奮期,用很短的時間就分析了楊二嫂的形象。閑話或笑話雖多扯了些,但學生的情緒迅速活躍起來,仍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很受學生歡迎。
以上就課堂教學中的旁逸藝術的作用作了粗淺的分析。實際上,在教學中,旁逸藝術的五個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在教學中,要靈活處理好旁逸藝術的求知性、補充性、系統性、領悟性、娛樂性,就會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語文課堂教學在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的反復習練中積淀了太多的嚴肅與呆板,如同一桌吃久吃膩吃得乏味的飯菜,課堂上缺失了妙趣橫生的訓練,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厭練情緒,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創造潛能,依據學生喜歡“哄著學”的特點,努力尋找訓練契機,巧妙設計成為語文教學的“調味劑”,適時地把課堂調和得有滋有味,從而體現新課程標準中“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的教學思想。
例如學習《小獅子愛爾莎》,動員學生爭聘“電視臺小采編”。為自己喜歡的一段話設計“場景小標題”,并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把人與動物之間洋漾著暖暖人文情懷的畫面展示給“觀眾”。
學習《美麗的丹頂鶴》,布置學生為丹頂鶴設計“個性名片”。內容涉及丹頂鶴的別名、出生地、第二故鄉、形象描繪、喜好及拓展信息等,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文本理解,摘錄積累、查詢資料的學習過程中來,讓閱讀教學真正成為“悅讀”。
學習《水鄉歌》,鼓勵學生爭做小詩人。還有哪里什么多啊?教師放飛學生思維的翅膀,喚醒學生創造的欲望:。
多?多。
干,萬,,
這樣做既活用了書本語言,又強化了語言實踐。
者的身份適時點拔學生思維和話題走向,充分滿足學生的表達欲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適當添加比賽、游戲、演說、辯論等饒具風味的“調味劑”,可以讓教材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美起來。所以,做一名有心的課堂“調味師”吧!引領學生在融合情味、趣味、詩味、韻味等各種語文味的課堂上與文本親密對話,讓看似枯燥的語言符號一次次撞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面對豐盛的語文大餐不但食之有養,而且食之有味一一我想這應該是每位教師所神往的教學境界吧!
“務實”與“求活”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從務實的角度講,教師最要緊的要把教學扎在語文基本功訓練上;從“求活”的角度講,教師要把知識教活,課堂學習氣氛要活躍,把“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教法要靈活多樣。為此,教師要在務實中求活,在求活中務實,實活相濟。
1.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要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把握重點和難點,科學地構建課堂教學的知識結構,以及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滲透學法指導與能力的培養。這是務實求活和諧統一的基矗2.優化教學過程。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多邊交流信息的過程,教師主要要抓好以下五個環節;(1)定向。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要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增強教學活動的目的性,減少盲目性;要恰當地提供學習方法,使學生學而有方。(2)質疑。要設計少而精的問題,激疑啟智,讓學生在質疑釋疑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智能。(3)交流。這里既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又有同學之間的交流,議論紛紛,相互切磋,由“求其對”向“求其好”發展。
(4)總結。師生要在教學結束時,對本節課輸出的信息加以梳理、綜合、歸納,使之系統化、結構化。(5)反饋。反饋要形成網絡,并使各條反饋線路暢通,可通過提問與形成書面練習當堂評改,及時進行矯正。質疑問難也是一種反饋方式,為教師適時調控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可靠依據。這五個環節能較好地完成教與學的轉化、教法與學法的轉化、主導與主體作用的轉化。
3.優化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適應現代課堂教學的需要,也很難為高效率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服務。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即幻燈、電影、錄像、錄音等)能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流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樂學、想學、要學的心理趨勢,發揮其主體作用。同時,能為學生提供許多平時從書本上、生活中所不能直接獲得的感性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調動多種器官的功能。
二、聯系與發展的統一。
聯系與發展的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有年級之間、課文之間與課內外之間的聯系,有字詞句段篇之間的聯系,有聽說讀寫之間聯系,還有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等。我們應從知識點、方法點尋找聯結點,使課堂教學構成立體化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經歷這個聯系發展的過程,注意與重視語文教學的聯系性與發展性的研究。
1.要處理好新舊知識的聯系。聯系舊知有利于降低新知的難度,易于為學生所接受;同時,還可以從聯系中發現規律,促進知能的轉化。
2.要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語文教學不要“讓能力與知識關系失調”。學習知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當知識轉化為能力時,才是終身受用的。例如識字,在進行音形義的教學中,教師要滲透識字方法的傳授、習慣的培養、能力的訓練,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養成了自覺識字的習慣,形成了獨立識字的能力,這才是識字的宗旨。知識發展為能力,是學習的質的飛躍,沒有這個質變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只能是死知識。因此,知識的傳授必須以會用、有用為目的。
3.要處理好課內外的關系。課內向課外延伸,這既是聯系,也是發展。俗話說得好:“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睆堉竟壬鷮Υ擞星猩眢w會,他說:“我的知識三成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的,七成是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的?!苯處煈訌妼φn外閱讀的指導,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定期組織讀書心得交流,展示閱讀效果,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獲得一種對創造精神的把握,也可以有效地汲取讀物中所蘊藏的潛在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從聯系發展中發現與掌握規律,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提高整個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數量與質量的統一。
任何事物運動都表現為量變和質變互相轉化的兩種狀態,我們要運用這個規律來研究與指導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
1.要提高講解的效度。講解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和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講解應是學生的需要,當學生對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從何學起的時候,教師要用講解的方式來指導他們,啟發他們自己去探求。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繁瑣講解的現象十分嚴重,他們錯誤地認為:教師講得越多,學生也會吸收越多。筆者以為,如果教師的講解不是學生的需要,講的再多也是無效勞動。
教師的講解要適度,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講解的內容低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太高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則都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
2.“多讀”應以有效為前提?!岸嘧x”的內涵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指課堂上讀的頻率。這是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復內容的講解而提出的。
但多到什么程度,讀到什么“火候”?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要準確把握讀的度。讀的目標一經實現,就得轉移目標指向。二是指課外閱讀量。我們提倡多讀、博覽厚積,這是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重要舉措。
3.課內外的作業練習要“少而精”。學生作業多、負擔重的現象,已經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作業多,就其本質講,教師的出發點是善良的,希望通過多做作業來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然而做事單憑個人良好的愿望其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以寫字來說,一個晚上讓七八歲的兒童寫字,這不僅大大超過了學生的負荷,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難保證寫字的質量,同時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只有堅持“少而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證練習練在點子上。要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努力提高作業質量。
四、結果與過程的統一。
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知識形成的結果,而忽視知識形成的過程;教學方法長于知識形成的結果,而短于知識形成的過程。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知識形成的結果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前者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以讓學生獲得孤立的知識為目的;后者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理解,并在理解中體驗這一知識是怎樣獲得的,它在整個知識體系中是怎樣互相聯系的,同時在求知中訓練綜合思考,使學生把握研究問題和探索規律的方法,這是一種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探求知識形成的結果,同時,更要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訓練。
在教學實踐中如何使知識形成的結果與過程統一起來呢?
筆者以為要從以下三點做起:一要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體系。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優化教學內容,把孕伏于知識體系中的潛在的方法因素變為學生學習的直接對象,這樣才有可能啟迪和引導學生對知識創造過程的全面理解,把教材內容中靜態的知識轉變為學生思維活動中動態的作用對象。教師要講解精當,給學生多留下獨立創造性思維和聯想的余地,從而更好地去體驗知識,而不是單向地汲取結論,為學生發現問題和開闊思路提供更多的支點,從而使學生形成一種整體綜合視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要處理好知能的轉化過程。
語文教學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而且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學的步驟選擇與安排,不但要用是否有語言價值去衡量,還得用是否有思維價值來衡量。思維能力是其他能力的核心。要把單一的語文知識訓練變成滲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訓練,將知識的獲取寓于能力形成的過程之中,讓學生越學越聰明。三是重視主導作用與主體作用的轉化。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啟動者,其作用在于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教師這種主導作用也不是不變的。當他在傳授知識與啟發時,是主導者,起支配作用;但當學生投入自學或質疑問難時,學生便是主導者,起支配作用,因為老師的釋疑解難是受學生支配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7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