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我們對作品的一種主觀評價,通過書寫它,可以激發我們對創作的思考和創新能力。對于寫讀后感感到困惑的人來說,以下的范文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在我讀的有限的中外文學作品中,仍覺得讀外國文學,其文字表述及意境上,總覺得不夠清透、流暢。像是隔了層什么,也許有翻譯的緣故,更多的應是文化差異,不易共鳴吧。
讀太宰治的這本《人間失格》,這種寫法和我之前讀過的美國作家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很相似,內容也大體也相近。小說是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寫下自己人生經歷的心理、思想、感受。整書讀到后半部分,要比前面部分感覺清透順暢些了。
每個人都有一個私藏的內心世界,并每個人也都要面對外部的世界。有人想敞開內心,把自己的軟弱、卑微、猥瑣、消沉、墮落,暴露出來??倳型惾水a生共鳴。
太宰治用序言,講述自己對見過三張照片的印象,引出那男人---葉藏。然后是葉藏的三篇手記,以葉藏敘述了自己的幼年、少年、青年三個階段的人生狀態。作者以后記的方式做了結尾。向讀者展現了一個人間失格的人,其短暫的人生。
先不論這本書,對讀者尤其是青少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觀點是明確的,即像葉藏這樣的人生,懦弱、墮落、嗜酒、沉淪于女人、做低級卑微繪畫工作、嗜毒成癮。這樣的人是不配稱其為人的,屬于人間失格。這部小說也算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是其對自己人生的自己懺悔和救贖吧。
葉藏出生在舊社會的日本。地主家庭,家族富足,在當地顯赫。但其家族財富的來源并不見得光明正大,帶有階級壓榨,因此就顯得猥瑣了。在這樣的家族中長大,葉藏的童年是充滿陰暗和壓抑的。雖然他沒有感受過饑餓和勞作的痛苦,但他并不快樂。從他所描述,他討厭父親的刻板,家族沉悶而形式化的就餐,以及傭人們對他父親的趨炎附勢,卑微猥瑣??梢缘贸?,從小他的`童心受到壓抑,并未感受過疾苦與挫敗,雖自幼就伴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但缺失童真。他所見到的是違背人心的不真實。在他的心里沒有駐足過善良和同情。因此其內心注定潛藏著厭惡、軟弱、搖擺、不堅強。而他又并非是一個愚鈍的人。他有思想,又敏感,也有才華,很想融入到外部的世界里,但對他來說卻很艱難。于是內心掙扎、搖擺、苦惱、困惑、飄忽不定。當他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時,就顯得愚笨,不知道如何與外界打交道,于是采取自嘲的方式,搞笑去迎合別人。迷茫的跟從著崛木這樣的“朋友”鬼混。
葉藏自幼家庭的成長環境,是缺失父母的正面教育的。在文章的結尾:“都是他父親不好”,也印證了這一點,并且葉藏在外漂泊游蕩混亂的生活中,他苦惱的根源也是來自其父親。被父親趕出家門,斷絕關系,在他的內心種下深深的傷痛,一個無愛,無助,又軟弱的人,必定導致了他悲哀的人生。他從小并沒有在父母的正確教導下樹立篤定的人生觀。他試圖從基督耶穌那里找到寄托,而最終也正是受宗教的影響,以多次自殺死亡的方式證明或解脫自己。日本的文化不同于中國的文化。中國古老的文明幾千年,人們受道家、儒家、佛家思想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人在找不到自己內心的歸宿而迷失時,是需要不斷的修煉自己,以克制、隱忍、容納、寬恕。因此,在中國會出現,隱居深山,歸于佛門,等方式超脫世俗或修煉自己的人。而并不像小日本國的日本人,選擇嗜酒、濫情、沉淪、放蕩、自殺的方式自己麻醉,自欺欺人。小日本民族表現出的是一種病態的人生。
讀了此書,給予我們有很多的啟示:人總是要面對外部的世界的,認識世界,成長自己,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當遇到挫折與困難時,要勇于面對,敢于挑戰,不斷的修煉,提升自己,戰勝自己。不要像葉藏那樣,懦諾、軟弱、沉淪、嗜酒、放蕩、自殺,成為了一個人間失格的人。
從另一方面,在孩子的成長中,家庭教育及影響是至關重要。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的性格、人生觀、價值觀、處世觀。同時人在社會成長環境中,結交什么樣的朋友也很重要。當一個人在消沉迷茫時,如果遇到良師益友,能幫助自己走出迷茫,會變得更好。如果遇到像葉藏遇到崛木那樣的朋友,也便隨之被帶入沉淪與消極。
但無論,最根源的,人還是要靠自己,剖析自己的內心,去戰勝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融入、去享受這個外面的世界,那多好。
《人間失格》作為太宰治自殺前的最后一部小說,實在太壓抑,負能量太多,然而,他卻能帶給我們對社會的思考。
對于一個五次自殺,四次殉情的人來說,死亡變成了一生的追求??粗?,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他會在開篇寫到"我的一生充斥著恥辱",也不知他為什么會說"生而為人,對不起"。直到考完全篇,才懂,這與他的性格和家庭有關。
他的父親是眾議院中的一員,作為家中的第六個兒子,缺乏父愛與母愛,從現在乳母的照顧下長大,而又因早熟,所以,會在生日時討好父親,要求父親買獅子玩具而不是他最喜愛的書,從那時起,就注定他的生活會走上與一般人不同的道路。在家討好父親,在學校討好同學,用一切手段,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逗笑他們。高中就和女人,煙,酒混在一起,直至自殺,都是和女人一起。他的一生,太痛苦。這種"邊緣人"的形象得不到世人的認可與理解,雖然整篇文章是以葉藏的口吻寫的,但我知道他是以自己為原型。
在我看來,作家,畫家的內心都隱藏著常人無法理解的悲痛,他們追求的東西太過瘋狂,就如高更,為了繪畫,寧可拋棄一切。
一月讀了很多書,這些書都寫得很好,都值得一讀。其中我最喜歡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札記式的小說,讓讀者直接窺探主人公的內心,直觀感受到主人公的恐慌,痛苦和迷茫。起初我一直不懂,葉藏對人際關系的極度恐懼,他需要不斷偽裝,不斷做出滑稽的行為來逗人發笑,甚至于他在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都不是真正的自己??梢哉f,他一直在努力說服自己,取悅別人。后來在讀完這本書之后的幾天,我一直在思量這個疑惑,我想到我自己的一些行為,我總會有一些行為不是為了自己,而且為了取悅別人的。這個時候我理解了他。因為不確定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不確定和自己接觸的人喜歡什么樣的人,因而只能選擇一個永遠不會出錯的方式來取得雙方的平衡。這樣的方式有時會讓一個人看起來很虛偽,但在大部分人眼中,這個人不是另類。這大部分不認為他是另類的人,給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氣。但是恐懼始終存在,所以他戰戰兢兢,卻也一直沒有死去。
關于讀書:讀書的性質更像是彌補,很多喜歡的,想看的書一直沒有靜下來看。前半個月在學校,很享受在圖書館泡著看書的感覺?;丶抑蟋嵤乱淮蠖?,有時間的時候沒有心情,進度很慢。
—日本哀文學。武漢出版社,燁伊譯本。在天空看的這本書。太宰治所處的時代,社會秩序混亂,國民精神頹廢墮落,價值體系崩潰,軍國主義盛行。太宰治作為這個時期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所引領的哀文學,具有歷史獨特性。究其根本原因,跟整個大時代背景息息相關。人與文化都是歷史的產物,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情感。我很贊同黑格爾的觀點:所有的知識都是人類的知識,并不存在人類的理性之外的任何‘真理’。文章中處處有酒。各路酒神、酒仙、酒圣、酒鬼、酒徒、酒民、酒渣、酒痞粉墨登場,個個嗜酒如命,演繹一段段荒唐。想必太宰治也是個酒鬼。
1、《人間失格》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葉藏不就是太宰治自身的隱喻嗎?為了保護自己而偽裝起來,扮演著“有趣的人”,是討好型和逃避型人格的綜合體。非嫡長子的身份和家族繼承法則,令人無望的社會,強行催生了這種喪失為人的人格。有趣,不是別人眼中的好玩、聰明,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我覺得有趣是充盈的內心狀態,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豁達氣場。
3、《維庸之妻》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那個時代的日本女性,無比順從與依賴。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文化,造就了女人的奴性,已經不能用賢惠來形容了。從文字間可以感受到日本是一個文雅且充滿禮節的民族,但也很荒唐。溫順的性格和極端的暴力共存,可能跟武士道精神有關吧。
4、《陰火》“我的作品只為我而寫”,此篇文采最為飛揚。妻子的出軌對丈夫的精神世界造成極大的傷害。在日本的文化中,存在一種矛盾且復雜的思想,認為女性不僅是美好的、貞節的`,同時又是可怕的、骯臟的。丈夫被綠還要當接盤俠,他的痛苦是能夠理解的。在中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的發展,外來文化的沖擊,出軌率會提高,這是可以預測的。唯有不斷提升自我修養,才能在這復雜的世道中保持一份清醒,不被墮落與欲望吞噬。
5、《滿愿》表達了女人對性與愛的需求與喜悅。
6、《候鳥》人人戴著面具活著,句句言不由衷。八面玲瓏,內心戲十足,是個彪子吧。
7、《心之王者》人的善惡、追求、庸俗與高雅,跟年齡無關。學生時代,是人一生的黃金時代;學生時代,是心靈最自由的時代;學生時代,靈魂是神的寵兒。我已不再是學生了,即使我還在學習。
8、《秋風記》每段生命旅程,苦難與荊棘從來都不會少,每一份小小的喜悅都值得珍惜。生而為人,活在當下,不用太悲觀。起風了,仍需努力生存。
9、《雪夜的故事》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球可以儲存風景,你信嗎?引用中世紀的一句格言:“我信,因為荒謬”。因為它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
10、《美男子與香煙》心若漂泊,來支蘭州。太宰治的文風華麗,頹喪的心理描述得很到位,能引起共鳴。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后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下面小編帶來的人間失格讀后感讀書心得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今天看完了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好多人說這本書極其壓抑,所以做好了心理準備,剛開始看還覺得興致勃勃。一個敏感聰慧又與眾不同的年輕人,犀利地冷眼旁觀周遭的人們和他們虛偽的生活。他反復訴說他對人類的恐懼,因為他們不敢面對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他們虛偽敷衍,他們自欺欺人,他們不敢面對人生的殘酷真相。而我們這位一直清醒面對殘酷真相的主人公,他超脫世俗又偽裝入世,但難免突破常規、逸出塵外,最終落魄潦倒、為世不容而收場??吹胶髞?,就覺得揮之不去的壓抑了。
這究竟是誰的失???是世俗的狹隘難容,還是個人的狷狂墮落?原來想當然以為,作者在控訴這個“吃人”的社會,就像被我們“深度解讀”的魯迅小說《狂人日記》,總是披著鞭撻封建社會的光榮戰袍。想想,這個世界的確夠庸俗夠偏狹夠虛偽夠勢利,對與眾不同的人尤其缺乏包容和關愛。
就像主人公的父親,他無暇顧及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某些幽微細膩的心思,一旦這些東西發酵釀成災禍,觸犯了他的既定規則,他可以非常決絕。主人公在經歷墮落的深淵和災難的磨礪后,得知父親去世,卻是最讓他靈魂震顫的時刻。其實,父親一直都是他的心中的精神紐帶,曾經覺得是捆綁束縛,后來發現是維系牽掛。再是與眾不同的人,也是渴望被這個世界接納包容理解的,也許與眾不同并不是他們自己能夠選擇的,或者他們內心并不允許并自己泯然眾人,又或者像主人公既是天意也是人為。
他其實很可憐,他天然對人類很失望恐懼,卻強力偽裝搞笑嬉戲,他有親人但沒有親切,有玩伴卻沒有友誼,有戀人卻沒有愛情,他真的很孤獨。他也渴望父愛,渴望友誼,渴望愛情,但是他其實一無所有。與女人徒然糾纏,只不過招致災禍連連;與玩伴終日廝混,卻換來落魄時冷眼相看。主人公看盡人間冷暖,他其實早已了然于心,不過是尚存一絲希望,眼睜睜看著這希望的火星漸漸熄滅,他的痛苦也與日俱增。父親的死亡,是精神紐帶徹底斷裂,也是最后一顆火星黯然。從此,人間失格,人間世太復雜殘酷,他由此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生而為人,我感到很抱歉?!焙鼙肝茨芙o交往中的人帶來舒適的體驗,很抱歉自己獨立的思想難以茍同于眾,很抱歉沒能活出眾人價值觀所趨向的生活。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最后的最后,大庭葉藏平靜、釋然地走完了他悲劇的一生。而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后的句點。
《人間失格》一文的主人公大庭葉藏,生于一個家風嚴謹的日本家族,從小他便發現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他不知道人為什么活著,他的幸福觀和世人的風馬牛不相及。從此,主人公走上了一條通過“扮丑”逗笑周圍人來完成“自我救贖”的道路。然而面具一旦戴上,葉藏再也摘不下來,他必須收起自己所有的意愿,去當家人、仆人以及同學的笑料。然而假的永遠真不了,顫栗度過初中后,認識同為畫畫的學生堀木。后來一步步跟著堀木墮落,因為整天戴著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葉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撫自己。葉藏是如此與這個虛偽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正深處在人間的地獄中。正如后記老板娘所說的:我認識的小葉非常坦率,也十分機靈。要是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葉藏既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對于今天的讀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后,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著追求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向往。
《人間失格》這本書的可怕之處在于“代入感”。作者明明是在訴說自己的痛苦,可幾乎每個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更為可怕的是,這本書在挖出了你心底那個陰影之后并不會幫你凈化。它不會做任何事情,你要如何消化這種情緒,全靠自己。太宰治說的是自己的故事,揪的卻是讀者的心。
做人很難,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斷開始認清的一個道理。正因為做真正的人很難,客觀的因素和來自每個人主觀自私與懶惰的主觀因素,很多人選擇了放棄---在特定環境下的個體尤其容易選擇合理的借口放棄。然而做人的確很難,正因為如此的不如意,走下去的勇者不更令人欽佩?或許我們一無所獲,但我們迎著光往前的那些日子,總受到了陽光帶來的溫暖。
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掌握著隨時離場的權利,才會珍惜活下去、擁抱光明的機會。因為已經放棄的時日,永遠不會再有機會掙扎,永遠不會離幸福和光明更進一步。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熱愛生活。
這是一個人在世間墜落過程的記錄,主人公葉藏失格了,失去一個做人的資格,他說生而為人,很恥辱。
葉藏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當官,家里兄弟姐妹多但衣食無憂,可年幼的他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世界極其敏感,對人感到恐懼,日?,嵤轮写笕说某庳熢谒睦锪粝玛幱?,每當被斥責,葉藏輕易就看穿大人暴露出類似獅子吼的動物本性。他無可適從,在跟自己的較量中找到了應對的方法——討好,也因此開始了悲劇的一生。
在與父母的相處中,他討好對方,藏起自己的喜好,為了讓對方高興,為了讓家里和諧。有一次父親外出工作,問幾個孩子想要什么禮物,葉藏剛開始提出想要書,父親不悅,反問葉藏怎么還是要書,就不能換點別的嗎?還提建議買一個當時流行的小玩意給他。
摸清了父親的想法,葉藏當晚就偷偷走到客廳,在紙上寫上父親提議的禮物,第二天父親笑了,他也松了一口氣。
從此以后,葉藏在“偽裝自我”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也愈加得心應手。在家里,費力討好家人一派祥和,在學校,扮小丑講笑話人緣極好,小心翼翼偽裝費心費力表演,表面上他是一個十分開朗的人,一個很受歡迎的人,實際上他內心萬分壓抑,每天汗流浹背的表演讓他痛苦不堪,久而久之地偽裝自我終于讓他徹底失去自我。
壓抑終究需要找一個出口來釋放,葉藏不止需要一個,是很多個。酗酒,談戀愛,與女友約定跳河自殺,自己自殺未遂女友死了,得了誘導少女自殺的罪名被學校開除,從此人生一落千丈。那段時間父親還通過朋友接濟他,讓他住在朋友并不富裕的家。
那個時候,如果他有機會跟家里人坦誠相對,在親情的引導下也許還會慢慢好起來??墒怯H情淡薄,出了自殺、被開除這么大的事,他的父親母親竟未當面勸導安慰,甚至避開不見。在他們看來,他辱沒家門,在他看來,他就是辱沒家門。葉藏的走偏,跟父母的缺位不無關系。
人和人之間的欺騙,人情的淡薄,世道的混亂,更加劇了他的恐懼,最終他被當成精神病人被兄長帶回與世隔絕的鄉下,由一個老太太照顧起居而在人們的視線里銷聲匿跡。
只是在我看來,誰也沒有他清醒,人性的善和惡他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自己家人一舉一動背后的想法和動機,他一眼看穿。只是,內心敏感洞察一切的他沒能找到跟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始終都掙扎在泥潭里。這是關于人性善惡、自我、生命探索的書,書中的人物在現實中不難找到。
我記得有人說過,瘋子和作家的區別在于,瘋子把自己的所見所想說出來,作家寫下來?!度碎g失格》中的葉藏最后被送進了瘋人院,似乎在驗證這一點。
真是瘋了。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葉藏玩反義詞游戲的那段。黑的反義詞是白,白的反義詞是紅,紅的反義詞是黑,花的反義詞是蜂,惡的反義詞是善,光的反義詞是黑暗。葉藏說是刑,罪與罰,水火不相容,冰與炭不同。
難以置信,但完全可以接受,感覺仿佛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瞬間打開了。但是,我害怕如果我太認同他,也許有一天我也會走上和他一樣的路。
偏偏我忍不住贊嘆葉藏的各種反應。
對于葉藏,一開始我以為他是一個惡毒的反社會人格的人,但是看了之后覺得他只是一個極度麻木,極度敏感的人,對這個世界沒有太多的期待,反而自卑,厭世,懦弱。就像太宰治的筆名一樣,他自稱“大賽”,認為自己“很壞”。
文字里有一種壓抑的氣息,仿佛在黑夜里用白骨鋪路,鮮紅的血液像指路的明燈一樣流淌,灰色的霧氣縈繞在田野里,鬼字在霧里啁啾。我不敢說話,問我在哪里,不敢反抗。我只是像煉獄和煙霧一樣看著這個世界。業障燒到了我的腳下,我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如果綠臉男是男的,那我不配做男的,但那是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正確雖然我沒有綠牙,但我也有罪。如果沒有解決辦法,我會掉在鼻子里。
所以,沒有解決辦法。葉躲在瘋人院里,淹死了。
這里有一種奇怪的美。一種極度的悲哀問道。據說太宰治在這個世界上看到了太多的丑陋,最終無法忍受??峙虏粌H丑,甚至美。知道的太多會讓人難過。知識越多越害怕,我是這么想的。
人一出生就處在一個沒有知識的世界。這里沒有光,只有黑暗。但是這時,人們看不見黑暗,因為他們不知道光是什么。這樣他就不會對無邊的黑暗感到恐慌。
通過學習,人們獲得知識。就像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一開始,他很激動。他會盡最大努力擴大光的范圍,讓它變得更強。這時候他很開心,因為他覺得生活中有光,他很滿足。
但很快,他就會覺得有問題。光明出現了,讓他意識到了黑暗。黑暗是無限的,就像我們的無知是無限的,光明是有限的,就像我們能掌握知識一樣。人們此刻會感到不安。
然后光束擴大,人們會發現隨著光程的擴大,他能看到的暗程也增加了——,可以比作一個圓。圓面積越大,周長越大。
如果他繼續這樣下去,他會被無盡的黑暗震驚,然后顫抖,然后咆哮,然后歇斯底里。
那該如何是好?
即使是為了美好而去,也必將看見黑暗,這就是人間。面向陽光,背生骷髏,這就是人間。
世界文學多種多樣,那你是否聽說過日本的“私小說”。日本一向都有“私小說”傳統,這一詞廣義解釋為凡是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敘述故事,就成為私小說。但多數人更傾向于狹義解釋,認為私小說脫離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而獨立描寫個人身邊瑣事及心理活動。
太宰治,一個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歷來都是私小說的典型文作。太宰治出身于貴族家庭,他的一生只有39年,卻驚動日本文壇,以至于他去世了近80年,還是有許多粉絲。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先生的絕筆,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后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葉藏是一個從小孤僻,生性怯弱敏感,對人類充滿恐懼不安,人總是遺憾自己所擁有的。葉藏出身在貴族,卻害怕吃飯,害怕跟人說話,等他來到城市,卻染上喝酒抽煙的陋習,生活好像充滿希望,又好像暗無天日,對于葉藏來說,他的一生都在尋找活著的意義。他在眾人面前扮演小丑,但笑只是個表情,與心情無關,世事往往如此,越是刻意經營,越是失望。
孤獨是一場無人送藥的重感冒,直到他遇到了常子,一個讓他怦然心動的女孩。最終,他們都沒有找到活下去的希望,決定殉情,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常子死了,葉藏活著。
父親為此與他斷絕關系,他每天渾渾噩噩,甚至染上了毒癮,他覺得,生活挺好,不好的是他自己。后來,他又一次墜入愛河,直到他的愛人出事,一切又回到了原樣。在一無所有的年紀他連快樂都給不起自己。朋友們覺得他瘋了,把他送進精神病院,對他來說,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結尾,他被哥哥帶回了家,27歲的他已經滿頭白發。
愿我們生而為人,人間有格。
你是否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的態度,而忽略了內心最純粹的快樂。放下堅定的腳步被困在孤獨的牢籠之中,心中也曾有過困惑和無能的彷徨。
在讀完《人間失格》的最后一頁,內心久久不能平復。書中出現的一次次場景都歷歷在目,這種感受足以給人帶來絕對的震撼。
葉藏從小生活在一個古板的舊式家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內聚集到陰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即便沒有食欲,也得低著頭,一聲不吭地嚼著飯?!?,這種壓抑的氣氛導致他在童年里充滿了恐懼。而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讓小葉藏如此敏感,對與人交往充滿了恐懼和渴望?也許是因為天生的性格陰郁,以及少與人接觸,讓他從此畫地為牢永遠停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極度的善惡是非從此為自己戴了枷鎖。當他看到世間與他所想并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時,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正常的。他的潛意識里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掙扎而痛苦。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可這只不過是他自以為的。
在短短八十多頁的內容中,看到了主人公懷著一種對人的不解和恐懼生活著。他覺得人與人的內心有一種不可越過的隔閡,在別人勸他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覺得拒絕就會在別人的心靈和自己的心靈中剜開一道不可愈合的傷口。實際上他渴望和別人交流,渴望坦誠、平等、沒有階級和人性中最美的寄托。但是人間不只是美好偶爾也會存在苦楚,正因為有片刻的苦楚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添加色彩。
可曾想我也有過那樣一段艱難的時光。但是我選擇的是擁抱陽光?,F在看來,年少時多一些坎坷和碰撞,未必是壞事。若不殘酷,哪得頓悟。若是像葉藏一樣不斷地偽裝和逞強,終有一天會不堪負累。我十分理解主人公但我卻不能同情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葉藏只把自己拘禁在一個小圈子里,他的所有痛苦掙扎都是真實的,痛徹的??墒?,外人終究是外人,永遠沒有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情感。
我很遺憾,葉藏沒有和這個世界和解。最后傾盡所有。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發現,還是無法做一個正常人,他的靈魂依然無法得到救贖。更可悲的是,這些并非是別人的過錯,而是他自己。是他的靈魂出了問題,難以修補。這無疑是最絕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忽然殘缺的身體,難以挽回的那種悲慟。他再也沒有勇氣,也找不到辦法去融入人間了。
愿所有迷茫的人,堅定的做自己,都能夠與這個世界和解??鞓返纳?。悲傷和苦楚只是暫時的,迎接我們的更多的是美好,當我們累了、困了、厭倦了請不要放棄你所面對的生活,因為我們還有朋友和親人值得我們守護,那里才是我們溫馨的港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人間失格》全書都彌漫著一股頹喪、自暴自棄的氣息,甚至是厭世的,讀至一半,我開始疑惑它的悲觀基調為何會在書榜中常年居于高位。
以第一人稱描寫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從童年開始,“我”的內心思考問題就十分消極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極中不斷延伸,已至于“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別人交流什么,但是找到了另一種表達方式——搞笑。用極盡搞笑的方式去面對任何事情,偽裝自己的悲觀內心。一旦出現看穿他的人,又會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并非社恐,生于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較小的兒子,父親在家庭中是頗具威嚴和地位(在外當官),對父親有一定的害怕,但父親對他并沒有很嚴厲。抱著主人公的性格何為從小開始就如此悲觀消極的疑問一直讀完。之后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壞,在高中時代就參加地下運動,結識狐朋狗友,吃喝嫖賭,然后以一次和有夫之婦的跳海殉情被救為界限,正式被家中斷絕關系,從此更是自暴自棄,窮困、欺騙、睡女人、酗酒,到后來毒癮成性,被關進精神病院最后被家中大哥接回鄉下養病。
主人公認為他人生的錯誤在于父親和比目魚。父親并沒有露面處理,擔保人是討好父親的門客比目魚。他無處可去,學業已荒廢,暫時住在比目魚家中。為何要將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魚身上,是因為怪比目魚沒有很明確的傳達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還想繼續學業,那么家中會幫助他、贊助他學費回到學校。比目魚出于心機的“好心”,告訴主人公自己考慮接下來要怎么辦,他會給予幫助。自此傳達的錯誤信號,讓主人公不想給他添麻煩,或者供養他從而厭煩他,從此人生道路偏離。
這是書中“我”的觀點,可以看出,“我”沒有一點積極心態,把人生偏差過錯輕易歸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參考“我”的習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會回到正途)并且“理所應當”地越過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尋歡作樂又窮困潦倒的邊緣亦夢亦醒,又異常孤獨。
書的最后附著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軌跡,太宰治本身命運曲折,書中很多主人公的經歷和都與他類似,最明顯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嘗試自殺,自殺的方式幾乎相同,可以說本書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對于作者的自殺原因,我們無從而知,從譯者的推測中可以窺中一二,他是這樣一個內心擁有至高無上的溫柔的人,對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無法拒絕情人的自殺提議。折射至《人間失格》中出場的女性也頗多,占據大幅,各自撫慰、陪伴過主人公一段時間。
這本書的價值,可能要研究過日本歷史和文學發展史,才能更深刻體會。了解生平后發現太宰治是日本一個重要而多產的作家,主導著當時二戰后“無賴派”文學。本書是我讀過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機會去研讀日本史后,在讀作者一些其他作品應該會更好。
一周的時間,讀完太宰治的這本書。
很多人說這是一本閱讀體驗不太好的書,很多人說這是一本充滿抑郁的書。
但我卻從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直到讀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義。
先說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還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為了別人活著,不管是小時候為了博得父親一笑,把想要的禮物從書換成獅子舞面具,還是長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后那種完全沒有自我活著的狀態。所謂我很抱歉,是自己像這個世界妥協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種對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后的內容,作者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論證這件事人是應該活出自己還是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說,作者對這個世間充滿了絕望,但這句話應該還有下句:同時也充滿了希望。
只不過,那種留于文字表面的絕望太過濃重掩蓋了在深處沉寂的希望。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就是在寫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種種表現,比如那個出名以后墮落的畫家,比如最后這個故事的父親。沒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還想悠然的活著,勢必要對自己做一些改變,一天天一點點。
最終,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歡卻唯獨被自己討厭的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間失格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于1948年發表的中長篇小說,全篇小說以第一人稱自述,所以,這也算是太宰治的一部半自傳吧。
他就像是小說的主人公葉藏,軟弱、逃避、退讓、妥協,一生“充滿可恥”。但似乎,在這黑暗與人性并存的時代,他懂得比別人多些,想的比別人少些。他是孤獨的,不能訴說;他是隱忍的,不能表露;他是理智的,不能感性。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他的麻木,豁達,置生死于不顧。
他談論過——“那張照片上的男孩,表面上是在笑著,那種笑說不上可愛,甚至有些丑陋,那是不同于周圍人的詭異的笑?!被蛟S,在太宰治看來,多余的情感,只會增加負擔,就像那抹笑,只會顯得其丑陋。孤獨,是注定的。
雖然我的人生,閱歷,經歷遠不如太宰治,但學習與生活上的不順與失敗似乎從未因為時間過短而遲來。在我最頹廢的那一段時間,我遇到了我的摯愛——《人間失格》。
這本引起自殺潮的絕望之書,在我最迷惘的時候來到了我的世界,那段時間,每當我翻閱、融入到這本書中時,我總會被葉藏的思緒所感染,只敢翻看幾頁,就匆忙放下,因為它如此絕望,而太宰治先生的文筆又如此陰狠,如此簡單直白,卻如此震撼,一刀一刀足以讓軟弱的人完全崩潰。
后來的后來,我并沒有如葉藏一般,孤獨怯弱的走向末路,沒有淪喪在絕望的深淵。就像我清楚那柔軟的云——能感受到更多的美的同時,也被痛苦所傷。那是葉藏,是孤獨的太宰治,而絕不是我,因為,我還有執念,還有欲望。
太宰治給我的感覺太過干凈,他是無,是風,是一切干凈與透徹,就連離開,也是那么的匆忙,就像他未完成的遺作《good bye》,他的一生,溫柔得絕望,溫柔得痛苦,連再見,都未曾來得及說。
在那痛苦的年代,他或許有過執念和欲望,但在惶恐與痛苦的消磨中,他的筆下,屬于昭和時代的葉藏、沉迷酒精的那些痛苦而滑稽的人生,終究是逝去了。
《人間失格》寫的是他的難過,而我們看到的卻是自己。曾有許多文學泰斗憤怒的批評這本書——“令人不愉快的`”、“極端絕望的”。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悲傷到“令人不快”的書。
但是,“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边@樣溫柔的太宰治先生;一生都在不斷被劃下傷痕,卻從未選擇攻擊別人,而是選擇自毀的太宰治先生,舍棄了執念與作為人的資格,只留下溫柔,溫柔的向世人訴說——在你們絕望痛苦時,我希望你們看看葉藏吧,我無能為力,可我希望不要人人如我,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我一直在想,在那一字一句的閱讀中,我似乎看到了,那個痛苦卻溫柔的太宰治,坐在桌前,寫下了《人間失格》,寫下了他一生的夙愿。絕望的背后,是無盡的溫柔。那一瞬,我與他有一個靈魂的交流。我一直在想,若是太宰治未死,或許寫下的,不過是一句——生而為人,不過一生。
以毀滅自身生命為夙愿的太宰治,一生追尋虛無和破滅。他是“無”,是“風”,是“空,”他討好、恐懼,害怕被拋棄——于是他拋棄了世界。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
日本作家太宰治一本飽受爭議的破滅之書。太宰治被稱為“無賴派”文學大師。從本書開頭的幾頁序言文字中,我看到了深深地沉重感。作者出生豪門,一生立志文學,師從小說名家,五度自殺,三十九歲時投河自盡辭世。
這本書是一種以自我告白的形式道來,書中很多現實問題的思索,雖然殘酷,但是卻很真實。就像皇帝的新裝里那個說真話的孩子。與其說他對社會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耿耿于懷,還不如說是,他一直保持了孩童般的天真看待這個世界的虛偽、善變。
帶著作者自傳性質的故事。小男孩阿葉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家里孩子多,不受重視的他,常常用搞怪、滑稽的語言和行為來吸引大家的注意。他聰明而敏感,他洞察到別人的需要,總是能不露聲色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書中寫道:“我與別人幾乎無從交談,該說些什么,該怎么說,我都摸不著頭腦。于是,我想到了一個招數,那就是搞笑。這是我對人類最后的求愛?!?/p>
在浴衣里穿毛衣,故意從人前走過,惹得大家忍俊不禁,連連說:“阿葉,那樣的穿著不合時宜喲!”當父親出門,問每個孩子要什么禮物,并且記錄在小本上的時候,他聽到了父親的那句:“淺草的商店里,有人賣那種過年跳獅子舞的面具呢?”
為了迎合父親的意思,討他歡心,夜晚時分阿葉悄悄在父親的小本上寫上“獅子舞”。當父親買回禮物和母親談話時候,把這當成了笑話來談:“在玩具鋪里,我打開本子一看這‘獅子舞’并不是我寫的,看著我都忍不住笑了……”
學校也是,在課堂上他畫漫畫,課下講給同學聽,讓同學哈哈大笑。他的作文寫著滑稽搞笑的故事,讓老師還沒到走到辦公室,就忍不住翻開他的作文邊看邊笑。
他極力討好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別人笑讓別人快樂,但是內心卻不可思議的自悲和絕望。書中寫道:“我依靠搞笑這一根細線,保持住了與人類的一絲聯系。表面上我不斷地強裝出笑臉,可內心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命懸一線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p>
長大后的阿葉因為幽默搞笑的個性深得女孩的迷戀,但是他卻有深深的自卑感,覺得自己只配得上低賤的、丑陋的女人。他在書中寫著:“所謂世俗的眼光來看,常子的確是個丑陋又貧窮的女人……可與此同時,一種同病相憐的親近感卻又油然而生。我發現常子是那么可愛,以至于生平第一次覺察到,有種微弱卻積極主動的愛情正萌動在心里?!?/p>
在銀座當陪酒女郎的常子比阿葉大,丈夫是個詐騙分子進了監獄。貧窮而丑陋的她,對生活的絕望,讓阿葉有種同病相憐的情愫。夜里他們倆一起跳進了鐮倉的海面。常子死了,阿葉卻被救起。而后和阿葉交往的女子都是如此卑微的、丑陋的、年紀大的。
即使阿葉遇到的第一個比自己年紀小的,純潔美麗的女孩良子。他們結婚后“快樂也未必如預期的如此之大”。書中寫道:“其后降臨的悲哀勘稱凄烈之絕”。在阿葉的眼里,這個世界就是痛苦的,即使是短暫的快樂,這后面一定藏著巨大的災禍。阿葉和良子最后也演變成了一場悲劇。
我從未讀過這樣的文字,描寫丑陋、陰暗的詞語如此之多。光鮮的外表下骯臟的內心,貧窮時候的懦弱卑微,發達之后的虛偽勢利,人前阿諛奉承,人后污蔑誹謗。生活的黑暗、人性的黑暗,在這里竟然如此之多。
合上書,背面是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精神的潔癖,讓像太宰治一樣的人容不得半點傷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卻沒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的看著漆黑的世界?!?/p>
這,也許就是世界的另一面,但,正視黑暗讓我們學會成熟。
如果說有哪一部書可以讓人感到深深的壓抑,如同被鬼壓身一樣,喊也喊不出來,動也動不了的恐懼,《人間失格》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人間失格的色調是暗淡無光的,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以至于竟然不能一口氣讀完,我必須要歇一歇,緩一緩,帶給自己的沖擊實在太大。讀書最怕的是和作者產生共鳴,因為那樣你一下子就陷進去了,無法自拔!
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著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群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并為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長大后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煙、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于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著,只是這種活著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著……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非常沉重的獨白,是人生絕望的極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絕對悲觀。這也許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劇。
”回首一生,盡是可恥的過往?!睂τ谶@句話的開篇,毫無疑問作者是個寫故事的圣手。前塵過往,盡數在這一句話中,同時也奠定了這本書的基本色調。
有很多人認為這本書很頹廢,都不敢去讀他們的書。為什么說的是他們呢,因為除了太宰治以外,還有諸如像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之類的人存在,同樣是廢的不能再廢了,至少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是這樣認知的。
但如果你真的能在某個深夜,安安靜靜的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相信你的這種認知會蕩然無存。它的內容雖然是丑陋的,但在其下面卻是一顆掩飾不住的、神一般存在的靈魂。就像主人公大庭葉藏那顆”清澈的眼睛、純凈的內心”,即使再無可救藥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神性”的存在。處于夢幻的虛假和真實的現實之間,大庭葉藏那顆苦苦掙扎、無處安放的靈魂終究去了哪里呢?他活的過于真實,但又極度虛假。真實到了一種類似地獄的環境中,虛假到了類似于天國的天堂,而對于我們這些人來說,卻很悲哀的處于兩者之間。
為什么呢?我們活的極不真實,但又受到良心的驅使活的不夠虛假。隱藏在灰色的天幕中,開始了蠅營狗茍的生活,所以我們說生活本該如此。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當我們站在它面前的時候,所有的偽裝都自行退避,露出了那個自慚形穢的自己。
面紅耳赤。欺騙是社會的基本屬性,有的時候就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欺騙的存在。這是整個社會的基本屬性,怨不得他人,怨不得自己……長久以來的這種屬性就像一個大染缸一樣,經年累月的將我們侵染,直到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它才肯善罷甘休。就像走路,你腦海中不會去思考,“我該先邁哪只腳呢……”習以為常。它的最大作用,便在于警醒。警醒憨憨入睡的人,警醒不愿承認的人,警醒無知的人,警醒睿智的人,警醒所有的人……驚醒任何人。毫無例外。
當你再度醒來時,你發現你看到的世界好像、似乎、有點不一樣了,它變得更加清晰了,盡管它還是原來的樣子。很美好的世界,一個介于天堂和地獄之間的人間;一個很美好的人類,介于光明和黑暗之間;一個很美好的你,一個介于善良和惡毒之間的你;一個很美好的我,介于天使和魔鬼之間的我。天使?魔鬼?一念永恒。
文檔為doc格式。
。
《人間失格》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后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思想表達出來,并借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后的句點。
人間失格,失去的真善美的人格天性,人們虛偽和善的面具之下,扭曲的嫉妒、仇恨、憤怒的邪惡嘴臉,隱藏著內心的陰暗。在日本二戰走向戰敗衰亡的背景下,社會充斥著紙醉金迷的虛假繁榮,軍國主義的遺毒蠶食著年輕人的`信仰追求,要么一同戴上面具得過且過,要么獨善其身堅守自己,要么渾渾噩噩隨波逐流,遺憾的是,化身為主人公葉藏的太宰治,擁有與生俱來洞悉人性、聰慧敏感的天賦,卻在追究自己真實善良極致與對人性、對社會的恐懼中不得其解,最后選擇了另一條放棄的道路,自殺解脫。
出身官僚家庭的葉藏,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大學學業,修習繪畫技藝,憑借父親的權利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妻子,即使戰后日本政府重組或倒臺,也能依靠家族的積累安度終身,然而天賦異稟的他,精神世界早已成為天使與惡魔的戰場,在業火的燃燒中崩潰坍塌。他內心的焦灼斗爭是對人性、對人與客體關系以及人在社會中存在意義的深刻反思,這種矛盾沖突不但是書中故事情節的焦點,也是作者以及每名讀者寥寥一生都困惑掙扎的焦點。
問題的根源在于,自己內心的圓滿無暇,在生存的蠅營狗茍中很難不被玷污。葉藏兒童時期用小丑般雜耍的行為舉止來偽裝逃避對人性的恐懼,閉口不談真實的想法,即使身為小少爺,對女傭和仆人卑躬禮貌面具下的冰冷臉龐也顫若寒蟬。少年時期的他,心理人格分裂愈發明顯,甚至寄希望于繪畫妖魔,渴望獲取它們強大的力量來對抗恐懼,書中寫到:??!給我冰冷的意志!讓我知道人類的本質吧,人就算踩著別人往上爬,也不算什么罪,給我一個憤怒的面具吧!”隨著年齡的增長,深深感到真實的人心不過就是如此陰暗,自己殉情自殺未遂,愧疚于每一個善待自己的女性,擺脫不了對崛木依賴的軟弱無能,在酗酒、吸毒中獲得虛假的力量,從此臻至自己終極無果,也被傳統的家庭道德所不容,昭示著人性的悲哀。
開篇的葉藏從小扮丑角討好家長和親人,刻意出丑來討好家人,用耍寶等方式意圖逗樂別人,他是個想要被關注的孩子,但又因為自已與這個世界的不同和格格不入,所以才用這樣的扮相來偽裝。
在他一生中,或許就是戴著面具負重前行,在自已意識里時刻害怕自已的面具會被摘下。
這樣算是活過嗎?或者因為從未真實過,所以并不算真正活在世上,于是這種從未存在于世的想法也讓自已沉淪墮落。讓自己覺得喪失為人的資格。
每個寫作的人,多少都在作品里把自已寫進去了,他們并不刻畫世界,他們只刻畫自已,聽說這部作品完成的當年,太宰治便投水自盡了,或許是交代完了,差不多了也就無所謂了吧,有太多書成之后便選擇自盡的作家比比皆是,之前臺灣作家林奕含的自殺或許也是生命無法再承受重量。
而我們,這些存于世的人們,是不是也有必要再一次去拷問自已,是否曾經真實地生活過?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閑下來去看了看這本著作。驚訝的發現才255余頁,居然不是冗長的故事,倒是讓我更能靜心讀下去。
不過一個下午便看完了整本書,大概不同階級的人看這本書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感受。阿葉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揮霍享樂之后帶來的精神上的虛無。而我們,大多是平凡眾生,為生活焦慮,幾乎沒有閑暇的時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義。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開始便體弱多病,卻異常聰穎。常年臥病在床,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也或許正因此,他似是擁有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的心靈——或許稱其為所謂“世俗的圓滑”更為恰當,從記事起就不曾有過丁點的童真,為取悅他人而活著,傀儡般不摻雜絲毫情感?!皩τ憛挼氖虏荒苷f討厭,而對喜歡的事,也是一樣,如同戰戰兢兢地行竊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種苦澀的滋味,因難以明狀的恐懼感而痛苦掙扎?!边@是怎樣一種常人不得而知的苦楚與無奈,復雜的“人情世故”過早地將這副幼小的身軀吞噬殆盡,用不再單純的煙塵將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愛告訴他人,畏懼因此招來的那些厭惡而挑剔的目光。這使他恐懼,對人類感到深深的恐懼?;蛟S他曾存一絲幼小而無力的單純,卻被生存的緊迫感無情掐滅。也正是因有些這樣黑暗的童年,為葉藏短暫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比~藏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或許這一次又直擊了他的軟肋。關上門,他再也沒有走進那個家。他畏懼人類,甚至畏懼幸福。怕失去,怕傷害,怕一切的未知。就這樣畏縮著匍匐著隱藏在這世間,茍延殘喘地吸取著僅剩的空氣,對那時的他而言已足矣。
他也曾試圖扼住命運的喉嚨,也曾不甘屈服地將厄運打倒在地,尋找自己的幸福。終究卻還是未能敵過籠罩著他的黑暗的重重一擊。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滿目瘡痍的他,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或者說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自我安慰——“一切都會過去的?!痹洆碛幸磺杏质ヒ磺械乃?,這樣堅信著。
正如小說中酒店老板娘所說的最后一句話——。
于我而言,這字里行間滿溢著孤獨、絕望、頹廢的情緒,可能跟某時的心境對得上號,但我覺得人生仍可期許,健健康康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對于書里的主人公,對人的排斥感簡直可以說是深入骨髓里的,社交對于他而言無趣又煎熬。即使說童年的一些遭遇導致他半生陰郁難抑,但他卻不自我救贖,任憑自己被敏感抑郁的內心吞噬,一直活在黑暗里,就算是后來如光芒般純凈的良子也只是暫時撫慰了他,并沒有拯救他,更何況后來發生的良子被玷污一事,令他原本蟄伏的陰郁更甚。
其實,從一開始他就放棄了自己。不是世間種種不堪的錯,錯的還是他屈服于自己那顆聰慧敏感又抑郁的內心,所以才在與人交往中加以掩飾真實的自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會一步步墜入他心中的地獄深淵。
生而為人對不起,這句話背后的痛苦,也許只有太宰治自己知道,這篇小說就是他一個人處在阿鼻地獄的心理獨白。
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
好在,他已經解脫了。
開篇的葉藏從小扮丑角討好家長和親人,刻意出丑來討好家人,用耍寶等方式意圖逗樂別人,他是個想要被關注的孩子,但又因為自已與這個世界的`不同和格格不入,所以才用這樣的扮相來偽裝。
在他一生中,或許就是戴著面具負重前行,在自已意識里時刻害怕自已的面具會被摘下。
這樣算是活過嗎?或者因為從未真實過,所以并不算真正活在世上,于是這種從未存在于世的想法也讓自已沉淪墮落。讓自己覺得喪失為人的資格。
每個寫作的人,多少都在作品里把自已寫進去了,他們并不刻畫世界,他們只刻畫自已,聽說這部作品完成的當年,太宰治便投水自盡了,或許是交代完了,差不多了也就無所謂了吧,有太多書成之后便選擇自盡的作家比比皆是,之前臺灣作家林奕含的自殺或許也是生命無法再承受重量。
讀完《人間失格》,我忽略故事的大背景,批評書中男主角葉藏的父母,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拋棄了孩子。并對比了《正面管教》中提出父母需“溫柔且堅定,尊重孩子”的教育方式,這是我從為人父母的角度來引以為戒。此外,我還把作者太宰治與書中的葉藏畫上了等號,是因為了解到《人間失格》是一部自傳性很強的小說。但是,太宰治人生經歷遠比書中的葉藏豐富。我著急且不全面的評價是不成立的,故而重寫讀后感。
于是我觀看了nhk出品的“【歷史秘話系列】第十一章:太宰治,人間失格”。更多的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看到了作者帥氣又有才華的臉,生活照片和筆跡。太宰治從小就缺乏父母關愛,在等級森嚴的大家庭里沒繼承資格,無法得到承認,吃飯時只能坐在角落里,孤獨的長大,太宰治一直想要認可和關愛。青年時太宰治對芥川龍之介的喜愛,讓他對《文藝春秋》雜志設立的`芥川文學獎非??粗?。他的小說《小丑之花》和《逆行》都雙雙入圍了獎項,評委川端康成卻表示:以我之見,作者目前的生活太烏煙瘴氣。另一個評委的評價是“奔放,但是內心軟弱的部分過多。自我意識過?!钡?,后又因為其他原因而沒有獲獎。他遇到挫折,沒有成就但是卻掙扎后繼續努力,如此來回好多次的人生。
太宰治身邊從來不缺愛慕他的女人,他最愛的是給他生兒育女,無條件支持理解他,帶來安定而平穩的婚姻生活的妻子美知子。美知保證太宰治健康規律的生活,讓太宰治專心寫作,幫助他像孵化金蛋一樣,去創作??上?,后來太宰治決定通過自白的方式揭露自己所犯下的各種不為人齒的罪惡,同時,太宰治拒絕了來自家庭和妻子的愛,通過反省自己的罪,來感悟愛的真諦,美知子也不得不接受他自殺式毀滅式的寫作方式。
太宰治遺書中寫道:美知子,我最愛的是你。
實際上,作者前后創造了140部作品。而且作品風格并不只有一種喪的風格。還有許多文字還是向上,真誠,對美好的向往?!侗寂馨?,梅勒斯》,《女生徒》,都可以感受到他對生的活力。下面引用2個對太宰治作品的評價。
小說將大庭葉藏對于人世的疏離感、孤獨感、恐懼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極致展現了作者對愛、真誠、友情、信任、自由、幸福等美好事物的無限向往。
太宰治的精神內核不是喪,而是真誠。
但是,通過《人間失格》太宰治評價葉藏喪失為人的資格,但最后小說的結尾,太宰治肯定了葉藏作為人的資格,說他是誠實機靈,是一個神明一樣的好孩子。所謂:罪多者,其愛亦深。
另外,作者在《斜陽》中寫道:幸福感這種東西,會沉在悲哀的河底,隱隱發光,仿佛金砂一般。
6月19日,是太宰治的生日。
但我卻從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直到讀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義。
先說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還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為了別人活著,不管是小時候為了博得父親一笑,把想要的禮物從書換成獅子舞面具,還是長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后那種完全沒有自我活著的狀態。所謂我很抱歉,是自己像這個世界妥協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種對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后的內容,作者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論證這件事人是應該活出自己還是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說,作者對這個世間充滿了絕望,但這句話應該還有下句:同時也充滿了希望。
只不過,那種留于文字表面的絕望太過濃重掩蓋了在深處沉寂的希望。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就是在寫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種種表現,比如那個出名以后墮落的畫家,比如最后這個故事的父親。沒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還想悠然的活著,勢必要對自己做一些改變,一天天一點點。
最終,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歡卻唯獨被自己討厭的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7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