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模板中,教師可以詳細列出每個教學環節的具體步驟和教學目標,方便自己掌握教學進度。若你對教案模板的設計缺乏靈感,以下是一些教育研究機構推薦的模板,供您參考。
下午好!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在internet上獲取信息(第二課時)。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在internet上獲取信息》是高中信息技術教材(必修)第四章第四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網絡的含義、主要要素、作用、分類、起源、發展及進入internet的一些方式,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本節分三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涉及到www、url概念以及瀏覽器的使用。本節課是第二課時部分,主要要求學生在第一課時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掌握如何從萬維網上獲取信息并將信息“永久”地保存到自己的計算機中,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常用的一種要求,因此,在本節中,占據重要的的地位。
教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方法、思想、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讓學生以健康的道德觀上健康的網,培養學生正確的網絡使用方法和使用習慣。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集體合作,互幫互助的團體精神。
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及班級的榮譽感與凝聚力。
力求加強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利用網絡進行終身學習的意識。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對未知知識探索的能力及自學能力。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信息處理能力。
3、認知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從網絡上獲取信息,并將信息保存的方法。
現代的教育應該是脫離以往的用知識灌輸學生,然后讓學生在知識的吸收過程中培養情感的模式,而要用情感目標引發學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吸收知識,因此我將情感目標排在了第一位。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關鍵:文件保存的位置及名稱,因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抓住了這個關鍵點,那么對于這一知識點將迎刃而解。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我們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诒竟澱n的特點:將流動的網絡信息變成永久保存的磁盤的信息,因此我采用了任務驅動法,并采用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學手段。即:采用學生自學,教師啟發引導,學生上機操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去總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識。首先,教師應創造一種語言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在學會并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實踐操作,從而達到發展思維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這堂課我的設想是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探索,期待尋找答案和理由的一個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植樹節快到了,學校團委要求團員學生撰寫環保小論文或制作圖文并茂的環保小報,要求學生上網查找資料,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評比,你作為本班的成員,如果你是一名團員,你要怎么做,如果你不是團員,你又會怎么做?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來,都希望能為班級出一份力,這樣就要求學生需要掌握保存和打印網上信息的方法。
2、由此引出本節課新的知識點是:
如何將獲取的信息永久地保存起來。
3、提出問題并由學生探索總結。
4、在以上知識掌握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的延伸與拓展,讓他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于是,在掌握如何保存網頁的基礎上,提出除了使用“文件”菜單的方法保存網頁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使用,個別學生會利用超鏈接的方法將網頁(對象)另存,甚至是使用第三方軟件如flashget下載網頁,從而提出質問:flashget是什么?由基礎較好的學生的解題方法引出下一知識點:文件的下載。達到讓學生提出問題,再由學生自己去解決的方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相互探討及自學的能力。然后指定學生進入,使用自己的方法下載網際快車flashget。
由于在此操作過程中多了一個文件下載的對話框,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東西,很多學生對此是束手無策,甚至是停留在這一步上,因此在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抓住幾個犯代表性錯誤的學生,然后讓他們演示自己的下載方法并檢測結論的正確性,最后還是由學生相互討論結果的正確與否,由學生總結,而教師在其中只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從而把整堂課都還給學生的教學目的。
5、總結結論,強化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掌握信息技術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課堂訓練。
為幫助團員同學完成學校下達的任務,為班級爭光。設計一張以環保為主題的手抄報。要求圖文并茂,并標上每條信息的來源。在這里,特別強調為班級爭光,引起學生的共鳴及注意,并通過該訓練起到了首尾相應的手法。以手抄報的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也檢驗了學生獲取并保存信息的能力,并增強了學生班級的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
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請各位同仁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從互聯網上下載信息》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冊“第一單元網絡世界”,“第三章網上搜索”中的第二塊內容。本章內容分3課時?!稄幕ヂ摼W上下載信息》是在學生熟知了網絡基礎知識,互聯網中的常見術語,ie的基本設置以及熟練掌握了通過關鍵詞,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展開的第2課時的教學。
在本課時中,學生通過完成特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鞏固了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關鍵詞,同時也有機地形成了學生對現有的信息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以及鑒別的能力。(注:本課原題目稱之為《下載軟件》,主要內容為從http、ftp站點下載軟件,教材中關于下載問題講的比較零散,我是將此內容作為一個專題來講的,命名為從互聯網上下載信息)。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理解下載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目標:基本掌握下載的四種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在學習中探究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高中學習生活的情感。
重點:四種下載方式。
難點:四種下載方式和小組的配合。
教師在占用課堂時間較少(大約是30%)的情況下,采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來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法中適時地給予學生啟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采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10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計算機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工作,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為今后的網頁設計中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一)新課導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個電子課文網頁,(關于任意角三角函數的,有教學過程、練習題及答案)。
(二)新課。
1、介紹“下載”的概念。
下載:把互聯網中的有關的信息資源保存到自己計算機的過程。
2、四種下載的方式。
(2)保存圖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載體為一些字處理軟件,易犯的錯誤為選中文字并復制后,在資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貼。
(4)下載文件:注意“在文件的當前位置打開”的含義。
方法一:左鍵單擊方法二:右鍵-目標另存為方法三:下載工具,網際快車。
*教師演示四種下載方式,其中下載文件只演示前兩種方法,后一種方法只簡單提及,由學生自行探索。
*學生完成任務: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載有關“三角函數方面的資料”
要求:(1)、由小組合作完成;。
*學生代表演示資料。
3、總結學生演示內容并補充講解。
(1)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并得出結論。
(2)信息的搜索、篩選、整理和匯總的要點與注意點。
(3)小組合作的配合。
如還有時間:可讓學生在互聯網中找一些喜歡聽的歌曲下載。
——《雙絞線的制作》。
1、分析教材。
《雙絞線的制作》選自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的《局域網建設與管理看圖實訓教程》課本里的第二章第二節。
課本第一章介紹了網絡的基本知識,包括網絡的概念、網絡的分類、聯網的基本硬件設備,學生在理論上大體認識了網絡,本節課重點放在組網的實戰方面——雙絞線的制作,讓學生學會雙絞線的制作,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網絡的興趣,并為下一章《組建局域網》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前面知識的繼續又是后面知識的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網線規格(eia/tia568b)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環境。
(2)、能力目標: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聯網硬件設備的認識,加深對網絡的理解,提高學習網絡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堅強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做一個勤奮好學,競爭意識強,腳踏實地的國家棟梁之才。
3、教學重點:雙絞線的制作。
4、教學難點:網線外部絕緣線的剝法。
壓制水晶頭的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就會事半功倍。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實踐操作為主線”的教學理念,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將采用“示范+實操”的教學方法,具體是:
1、講授法和演示法相結合:我通過課件向學生講授制作雙絞線的步驟,同時通過展示平臺和投影儀將雙絞線制作的全過程形象直觀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能很好的看清雙絞線制作的每一個細節,掌握制作方法。
2、觀察法:讓學生觀察正確的示范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學習能力。
3、練習法: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操作練習,通過分組練習,使學生學會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掌握雙絞線制作的操作技能。
教學設備:
1、教師:電腦、展示臺、投影儀、壓線鉗、水晶頭、超五類utp雙絞線(約1m)、測線器。
2、學生:壓線鉗、水晶頭、超五類utp雙絞線(約1m)、測線器。
古人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力爭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我讓學生先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領悟到制作雙絞線的要點和難點,再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操作,邊思考邊操作,遇到難點及時提問,互相請教,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F擬定以下學法:
1、觀察法:教師演示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并熟悉操作步驟,體會操作重點和難點。
2、主動探究法: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操作,勇于實踐,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一)、復習導入(4分鐘)。
1、課件引入,重溫“網絡”概念。
通過“網絡”概念的課件引入,在復習舊知的同時導入本課內容。
“網絡”概念:
計算機雙絞線交換機雙絞線計算機。
2、設置疑問,出示教學目標。
提問:是不是直接用雙絞線就可以完成連接了呢?
提問的同時,向學生展示一段原始的雙絞線(既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雙絞線)、一塊網卡和一臺交換機,引導學生注意這三樣東西的接口,讓學生認識到原始的雙絞線根本不能把網卡和交換機連接起來,從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雙絞線的制作。
(二)、新課講解(11分鐘)。
1、通過投影儀展示雙絞線制作材料,講解設備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臺,通過投影儀向學生展示制作雙絞線所用到的材料和設備:水晶頭、超五類utp雙絞線、壓線鉗、測線器。讓學生清楚看到實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講解。展示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水晶頭和超五類utp雙絞線(前一章已學)的特點,達到復習、鞏固知識的效果。通過講解壓線鉗和測線器的使用方法,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這兩樣工具的使用,為下一步雙絞線制作做好準備。
2、演示、講解雙絞線的制作過程:
(1)、剝線。剝線就是利用壓線鉗剝線刃口將雙絞線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剝線在網線的制作過程中算是一個難點,在剝雙絞線外皮時,手握壓線鉗要適當,剝線刀刃口間隙過小,就會損傷內部線芯,甚至會把線芯剪斷;剝線刀刃口間隙過大,就不能割斷雙絞線的外皮。所以我在剝線操作演示中,會將正確的剝線方法和常見的錯誤剝線方法進行對比演示,并在對比過程中強調正確性。通過對比講解,能讓學生快速地掌握正確地方法,減少出錯的幾率。在操作演示過程中,教育學生使用設備要注意安全,愛護學校的設備。
(2)、理線。理線就是把剝好的雙絞線里的4股8根線芯按照eia/tia568b規格(左起: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進行排列并整理好,常見的錯誤理線方法就是將綠色線放到第4只腳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綠——綠——白藍——藍——白棕——棕。所以我通過課件的形式用投影儀把eia/tia568b規格排列的樣圖展示在大屏幕上,通過展示平臺和投影儀把理線的過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學生記憶和掌握。
(3)、壓線。壓線就是把排列并剪好的雙絞線壓入水晶頭的過程。這步操作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關鍵在于水晶頭接頭處,雙絞線的外保護層需要插入水晶頭5mm以上,而不能在接頭外,因為當雙絞線受到外界的拉力時受力的是整個電纜,否則受力的是雙絞線內部線芯和接頭連接的金屬部分,容易造成脫落。為了說明這點,我將用正確的壓制方法制作一個水晶頭,同時也用錯誤的方法制作一個水晶頭,然后通過投影儀投影在大屏幕上,通過對比演示,讓學生在對比中掌握正確的壓線方法。因為在壓制水晶頭過程中如果出錯,這個水晶頭就報廢了,所以教育學生制作壓線過程中要細心,先觀察好后再動手,盡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錯造成的浪費,發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中華美德。
(4)、測試。雙絞線制作完成后,為了驗證其連通性的好壞,需要使用測線器進行測試。這里通過投影儀向學生介紹測線器的使用和測試雙絞線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24分鐘)。
鞏固課堂知識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如下的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一條t568b規格雙絞線的制作,并使用測線器測試通過。
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分組操作練習,讓他們消化操作,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分組練習的好處在于人人動手操作,不懂之處可以問同組的同學,互相幫助、互相溝通、互相交流,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并且通過學生組與組之間比賽式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時,我走到學生中間,觀察、分析、處理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對于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請同組學生給予幫助,鼓勵他們多動手操作,這樣才能熟能生巧;對于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并鼓勵他們把自己的經驗告訴給其他同學,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課堂小結(5分鐘)。
把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小組制作合格與不合格的網線)通過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進行簡單點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嘗到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快樂,同時歸納總結本課的內容,再次強調重點和難點,并布置學生課后要多加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業(1分鐘)。
課本p36——p37,本章練習。通過做習題加深理解并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總之,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學能力。
——《圖形圖像文件的瀏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來自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云南普通高級中學信息技術實驗教材第一冊的第四章第一節“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就這節課而言,著重闡述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是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我將從“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教學流程”、“課堂回顧”、“課后學習”和“教學反思”七部分來說明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及計算機。
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
2、過程和方法:啟發學生從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認識計算機網絡,從不同行。
業來理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化中的應用和計算機網絡與。
信息化的聯系。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有一個情感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學會用現代網絡技術的知識解決身邊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嚴謹的科學觀,以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等等。
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重點:通過計算機網絡基知識和發展速度的學習,啟發學生探索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進而學習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
2、教學難點: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以及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教學方法分析: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學、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參與、注重合作學習、注重聯系實際、注重鼓勵質疑。教學流程:
1、情景設計。
通過中國網民數量的龐大和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的ipv4地址數量的增長和以太網的快速發展三個例子,來說明計算機網絡發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提出“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發展速度?計算機網絡到底有什么樣的作用?”等問題,從而引出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通過同學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例子來講解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得聯系。
2、新課講授:
2.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
(1)網上資源的共享。
通過讓同學們瀏覽新浪網首頁的截圖,請同學們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后,通過老師的總結得出計算機網絡具有資源共享的功能,并且資源共享是計算機最本質的功能。
(2)經濟的構成計算環境。
可以在網絡上做一些備份,保證當某個設備出故障時,網絡的應用仍能可靠的運行。
(4)更方便、更強有力的通信手段。
通過觀看qq聊天的截圖和信封圖片,讓學生進行對比,通過學生的對比回答可以得出計算機網絡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實現通信,讓用戶不用受時間和距離的限制。
啟發同學們結合學習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思考計算機網絡的與信息化的聯系,然后請同學們列舉學習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師從同學們的列舉中總結出信息化又包括“辦公自動化、生產自動化、廣域信息查詢和信息傳輸”三方面的內容。再從這三方面去解釋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最后得出計算機網絡是實現信息化的必要條件,沒有計算機網絡平臺,談論實現信息化實際是空談,沒有任何意義。
課堂總結:
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
(1)網上資源的共享。
(2)更經濟的構成計算環境(3)配置高可靠性的應用系統。
(4)更方便、更強有力的通信手段。
2、計算機網絡的與信息化的聯系。
課后學習:
課后同學們應該對老師講解的內容加強思考,對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加深記憶,認真觀察學習和生活方面有關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案例,加深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深入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作用,并且適當的做一些相關習題,以幫助同學們理解知識。
教學反思:
雖說教無定法,但啟發、互動仍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要充分讓學生去思考一些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事例,讓學生在對事例的分析中去學習,引發思考,總結歸納,最終達到好的效果,同時,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教師的講解始終起到啟發、點撥、糾偏、示范的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使他們“聽”有所思,“學”有所獲。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創設自主學習的情景、任務、協作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開展協作學習,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高中《技術課程標準》中信息技術部分的基本理念第四條“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和第五條“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
教學內容
本課是針對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本,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進行教學的案例。需要說明的是這節課是一節匯報和展示課。
教材的本節內容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提煉和提高,對軟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詳細介紹,而側重于引導學生從如何分析問題或任務需求著手,學會從各種需求中尋找技術解決的辦法或策略,從而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主題,表達意圖。
本部分內容共用4課時來完成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術內容進行復習與梳理,同時布置課外任務讓學生分小組并從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選擇合適的課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數據以備下節課使用。第二三課時主要各組將調查的數據用表格處理軟件excel進行處理,主要是數據的錄入和修飾、數據的處理(根據需求利用公式或函數等)、圖表的生成和修飾以及調查報告的得出。
本課時主要是各組對前面所作的工作進行匯報和答辯,展示和交流各組的作品。
教學目標:
1、通過作品的展示與交流復習與鞏固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過程,復習excel軟件的技術內容,體會excel軟件的功能。
2、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匯報能力和答辯能力。
3、鼓勵和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會發掘別人作品的優點,客觀的評價問題的能力等。
4、學會與人平等交流的技巧。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增強集體觀念,感悟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涵。
教學重點: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到別人作品的優點并指出不足。
教學難點:評價的客觀與公正。
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自主獨立完成較高要求的學習任務,喜歡具有挑戰的任務。通過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并且,剛剛學習過“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會使用工具軟件word加工處理文本信息等,這也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由于在“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那部分的教學中也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學習,所以在“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這部分的小組合作同學們已經比較習慣了。
學生在初中都學過excel軟件,但較之word和excel軟件來說是最不熟練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學完后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用得很少,甚至不用,所以,在這部分內容中,我先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復習技術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分組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選擇實例進行處理,既熟悉了表格信息處理與加工的流程也對表格處理軟件的技術應用更加熟練,能真正學以致用。
教學方式:本節課是“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最后一節課,主要以匯報和答辯的方式進行的,以小組為單位對前幾節課所做的工作做一個總結,與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一起分享,在匯報和答辯時制定了詳細的規則,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匯報和答辯。從聽課的教師和學生的反饋來看,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新穎,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也體現了此教學設計的宗旨,本次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本”,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全過程,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
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類類似于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從研究問題入手,以研究者的身份進行研究,突出的特點就是技術為內容服務,在各組的研究結論的形式上就可以看出,有的組是用word做的,而有的組直接放在了匯報的ppt中,還有的組把整個工作,包括表格信息處理的結果和最后的結論都放在了最后匯報的ppt中。
環節一:創設情景導入
教師:宣讀答辯規則,宣布答辯開始
學生:聽取答辯規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狀態,認真聽取答辯規則
環節二:各小組匯報并答辯
學生:匯報組的匯報人對本組的調查課題進行匯報,主要是課題進行的過程。匯報完畢后,匯報人之外的小組成員對教師以及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
非匯報的小組,對匯報的組的作品進行評價,主要是寫出優點和不足(見答辯規則中設計的幾個方面:課題的選擇、數據的采集、數據的錄入和修飾、數據的處理、圖表的生成和修飾、結論的客觀性、匯報的清晰性和回答提問者問題的情況),在匯報的組匯報完后以小組為單位提問。
教師:在學生匯報結束后可以進行提問,還可以進行適當的點評。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去思考、去評價,使其自覺進入課堂情景。每位同學都是評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平等的交流。
環節三:點評與小結
教師:點評學生的作品;
總結整個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部分的學習情況。
學生:交評價表
設計意圖:肯定與鼓勵學生成績,提出希望。
環節四:拓展提高
根據同學以及教師的評價意見適當修改自己組的作品。
設計意圖:肯定與鼓勵學生成績,提出希望。
評價方式:小組自我評價、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評價量規:見附表
關于教學方式:
本節課是“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最后一節課,主要以匯報和答辯的方式進行的,以小組為單位對前幾節課所做的工作做一個總結,與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一起分享,在匯報和答辯時制定了詳細的規則,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匯報和答辯。從聽課的教師和學生的反饋來看,這種教師方式比較新穎,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也體現了此教學設計的宗旨,本次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本”,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全過程,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
關于評價方式:
在評價上,教師雖然制定了評價量規,但沒有在當時就下發,因為要一項一項的進行打分時間比較緊,只是讓學生從評價量規的幾個方面(課題的選擇、數據的采集、數據的錄入和修飾、數據的處理、圖表的生成和修飾、結論的客觀性、匯報的清晰和回答提問者問題的情況)寫出優缺點,因為每位學生都是評委,他們在別的組匯報完畢后要進行提問的,所以學生只要想好要問的問題就可以,可以把問題寫下來也可以直接提問,所以在評價量規的使用上還值得探討,到底是用很量化的量規進行打分還是直接讓學生定性的分析?不過即使讓學生定性的分析也要明確給出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于學生的參與的深度和廣度:
在本節課上,每位同學都是評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平等的交流,所以他們的參與熱情非常高,沒有游離于課堂之外的學生,同時教師在制定評價規則的時候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深度和廣度。比如在匯報的組,我們要求有一名匯報人進行匯報,其他同學都要負責答辯,這就要求小組所有成員都要非常熟悉自己小組的所有內容,這樣的規則不僅增加了學生參與的廣度還檢驗了各小組合作的程度。另外在提問的時候以組為單位進行,有學生負責記錄,以提問次數多少進行加分,這樣的規則也鼓勵各組成員勇于提問。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提問之前沒有留給各小組充分討論的時間,另外,由于時間的關系,還有很多同學想提問而沒有被問到,我們應該讓這些同學把問題記下來,課下再反饋給匯報的小組。
本節內容為“技術與設計1”第六章第二節《常見的技術圖樣》之第一課時:“正投影與三視圖”,它主要描述三視圖的成圖原理和規律、三視圖的識讀和繪制等內容。
首先,三視圖是按正投影法繪制的,故正投影法是繪制和識讀三視圖的理論基礎,是學生學習繪圖和識圖的前提。其次,三視圖是工程設計最基本的表達方式,也是本章的重點、難點內容。最后,本節內容也是后續知識“形體的尺寸標注”和“機械加工圖”的基礎。
高中學生在本課之前已經學過有關三視圖的知識,因此,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概念來引導教學。此外,學生一般對動手實踐的好奇心強、積極性高,但往往缺乏細致、嚴謹的態度,故教師應注意進行積極地引導。
綜合以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三視圖的成圖原理和規律,教學難點是三視圖的繪制與識讀。
針對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教材和課程標準,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了解正投影的原理,理解三視圖的成圖原理和規律;
(2)過程與方法:能繪制和識讀簡單的三視圖,學會規范作圖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三視圖的繪制和識讀在設計交流與表達中的重要性,并在實踐過程中逐步養成嚴謹、細致、規范的技術行為習慣。
【教學目的】回顧上節內容“技術語言的種類”,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求知欲。
【教法設計】用教學課件展示情景導入內容及“不規則物體”的圖片,教師介紹故事內容,并設置問題。
【時間分配】約2分鐘。
【故事情景】。
一位學生前去一家加工廠為其班級加工一件重達50千克且中空的不規則物體,以下是他與加工師傅進行交流的過程。
首先該學生試圖用口頭語言描述所加工物體的形狀,發現難以表述清楚。接著,他又用草圖法繪制了該物體的正等軸側圖,由于此物體結構較復雜,他花費了較長時間完成繪圖后,發現圖樣線條太多,層次感不明顯,尺寸也難于標示,加工師傅還是難以看明白圖紙。最后他制作了該物體的一個模型并結合正等軸側圖,還輔之以口頭語言總算把該物體表述清楚。
然后加工師傅便無奈地搖了搖頭。該學生看到后就好奇地問:“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加工師傅就很不耐煩地回答:“回去問老師!”
【教學目的】了解正投影的原理和理解為什么要用三視圖。
【教法設計】從“手影”游戲引入,講解“正投影”,經“設問”和“演示”探究正投影具有顯實性、積聚性和類似性,并建構“視圖”的概念。
徒手在黑板上畫圖1,逐一添加不同形體,有意引導從同一方向想象,引出同解的視圖,再啟發點明改變投射的方向其視圖就不同解,說明一個視圖不能完整反映物體的結構形狀;然后列舉對一個“工字鋼”的六個方位觀察結果,從而最終說明為什么要用三視圖。
【時間分配】約10分鐘。
1、“手影”游戲。
設問:怎樣才能使投影大小與老師的手形大小相仿?
正投影法、正投影。
設問:正投影有何重要性質?
演示:正投影具有顯實性、積聚性和類似性。
用正投影法繪制出物體的圖形稱為視圖。
2、設問:哪些形體按照圖中投射方向所形成的視圖是矩形?
結論:一個視圖只能反映物體的一個方位的形狀,不能完整反映物體的結構形狀。需要用多面視圖。
分析:
結論:三視圖能較完整的表達物體的結構形狀。
1、三投影面體系。
【教學目的】三投影面體系是形成三視圖的必要條件,需認識三投影面體系的構成和各個投影面的名稱及代號。
【教法設計】用自制紙質可展開的三投影面體系模型和板圖相結合。
【時間分配】約1分鐘。
【教具】自制紙質可展開的三投影面體系模型。
2、三視圖的形成及其名稱。
【教學目的】要求掌握每一視圖的名稱,以及它從物體的何方向投影所得。
【教法設計】結合實物演示及ppt課件,敘述從簡。
【時間分配】約1分鐘。
【教具】實物模型。
實物及ppt展示:
3、三視圖的展開及其位置。
【教學目的】由三視圖規定的展開形式引導出三視圖固定位置的道理,對三視圖的形成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教法設計】借助ppt課件和自制紙質可展開的三投影面體系模型,講解簡練。
【時間分配】約1分鐘。
ppt展示:
【教學目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實物進行形體結構分析并繪制三視圖,然后探究、歸納三視圖的尺寸“三等關系”及其與實物之間的六向“方位關系”。
【教法設計】準備6個實物模型,將全班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組繪制一個模型的三視圖。
首先舉例說明如何進行形體的結構分析。在學生繪制過程中,教師巡視,一段時間后,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適時講解畫三視圖的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繼續繪圖。
之后,將每組繪制的三視圖展示,指正錯誤,交流繪圖方法。
最后,歸納三視圖的尺寸“三等關系”及其與實物之間的六向“方位關系”。
【時間分配】約17分鐘。
【教具】6個實物模型,其形體結構分別為:回轉體與回轉體疊加(1個),回轉體與平面體疊加(1個),平面體與平面體疊加(4個)。
1、舉例:形體結構分析。
2、分發實物模型,小組實踐:
3、在學生繪制過程中,針對出現的錯誤適時講解:
(1)實線和虛線分別在什么情況下畫?(2)旋轉體又該怎么畫?注意什么?
4、在展示臺上展示每組繪制的三視圖,指正錯誤,交流繪圖方法。
5、探究歸納:
歸納為口訣:主視、俯視長對正。
主視、左視高平齊。
左視、俯視寬相等。
六向“方位關系”
主視圖反映物體的左右、上下方位,不反映前后方位;
俯視圖反映物體的左右、前后方位,不反映上下方位;
左視圖反映物體的上下、前后方位,不反映左右方位。
【教學目的】識讀已知三視圖并構思、切制實物形狀;若要使三視圖表達實物的真實大小,必須進行尺寸標注,為下節學習內容“尺寸的標注”和“機械加工圖”作鋪墊。
【教法設計】給每小組分發不同大小的立方體的泡沫塑料,先讓其按照板圖顯示的三視圖切制實物模型,讓其體驗三視圖的識讀過程。
然后,進行作品評價。
引導學生思考:物體的視圖只能表達其形狀和結構的關系,若要使三視圖表達實物的真實大小,必須進行尺寸標注。
【時間分配】約8分鐘。
【教具】橡皮泥(立方體形狀,體積大小不同)、工藝刀、鋼尺、鉛筆等。
三視圖:
課堂小結:借助flash課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復習。
課后作業:總結自己的繪圖方法,針對模型再次繪制三視圖。
說課稿沒有生硬的理論引述,依據具體的學情和課程的特點來安排教法、教具和過程,重點明確,詳略得當,能較好地達成本課題的教學目標。
多媒體的應用對本課題的教學來說,可以說是相得益彰,說課人根據本課題的特點將媒體展示與實物演示恰到好處的結合,彌補了單純的實物演示和單純的靜態幻燈手段的缺陷。
說課時語言簡練,表達明晰,動靜得當,折射出說課人較好的教學藝術。
說課人是才走上教學崗位一年多的“新人”,在學校教學團隊的幫助下,加上本人的才智和勤奮,使他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從互聯網上下載信息》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冊“第一單元網絡世界”,“第三章網上搜索”中的第二塊內容。本章內容分3課時?!稄幕ヂ摼W上下載信息》是在學生熟知了網絡基礎知識,互聯網中的常見術語,ie的基本設置以及熟練掌握了通過關鍵詞,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展開的第2課時的教學。
在本課時中,學生通過完成特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鞏固了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關鍵詞,同時也有機地形成了學生對現有的信息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以及鑒別的能力。(注:本課原題目稱之為《下載軟件》,主要內容為從http、ftp站點下載軟件,教材中關于下載問題講的比較零散,我是將此內容作為一個專題來講的,命名為從互聯網上下載信息)。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理解下載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目標:基本掌握下載的四種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在學習中探究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高中學習生活的情感。
重點:四種下載方式。
難點:四種下載方式和小組的配合。
教師在占用課堂時間較少(大約是30%)的情況下,采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來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法中適時地給予學生啟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采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10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計算機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工作,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為今后的網頁設計中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一)新課導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個電子課文網頁,(關于任意角三角函數的,有教學過程、練習題及答案)。
(二)新課。
1、介紹“下載”的概念。
下載:把互聯網中的有關的信息資源保存到自己計算機的過程。
2、四種下載的方式。
(2)保存圖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載體為一些字處理軟件,易犯的錯誤為選中文字并復制后,在資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貼。
(4)下載文件:注意“在文件的當前位置打開”的含義。
方法一:左鍵單擊。
方法二:右鍵—目標另存為。
方法三:下載工具,網際快車。
教師演示四種下載方式,其中下載文件只演示前兩種方法,后一種方法只簡單提及,由學生自行探索。
學生完成任務: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載有關“三角函數方面的資料”
要求:
(1)、由小組合作完成;
3、總結學生演示內容并補充講解。
(1)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并得出結論。
(2)信息的搜索、篩選、整理和匯總的要點與注意點。
(3)小組合作的配合。
如還有時間:可讓學生在互聯網中找一些喜歡聽的歌曲下載。
《版面的美化藝術》選自廣西科學技術出版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三節,本課是在學會了對文字進行簡單修飾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邊框、底紋的設置,從而為板報錦上添花。本課的知識點既用到了工具欄,又用到了菜單命令,它既告訴同學們word20xx中的一些常用操作可以通過工具欄來完成,快捷、方便,又可用菜單的形式來補充工具欄無法實現的強大功能。這為以后更深入地學習文字的排版及表格、圖形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2、學生狀況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高一學生已能夠簡單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文字進行處理,但白紙黑字的老面孔讓他們感覺不再新鮮,一份成功的電子板報,不但要文章精彩,還應該有豐富多彩的色彩。因此為了能讓自己的電子板報色彩豐富、美觀大方,把原來單調的白底黑字進行恰當的、符合人們視覺效果的修飾,學生有著很強的內驅力,興趣很濃。通過本課的操作,學生即可完成一個簡單單頁電子板報的雛形,將使學生在感受到成功愉悅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后面內容的興趣。
鑒于上述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學會為文本設置邊框和底紋。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生動有趣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文字的創新設計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習和生活服務的濃厚興趣;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
1、教學重點:設置邊框和底紋。
2、教學難點:設置邊框和底紋。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課程特征及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法:“演示法”、“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
教師活動圖:設計任務——啟發討論——講解輔導——歸納問題。
學法: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我進行了以下學法指導:
一是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心境;
二是提供更多表達、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培養他們協作學習的好習慣;
四是讓學生通過成功的作品,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
以下是學生活動圖:
仔細觀察——思考討論——探索質疑——總結心得——自主創造——評價定位。
學生在完成每一個任務的過程中,總是先觀察再思考討論完成任務的辦法,對討論結果進行探究驗證,找到答案之后,總結心得,自主創造,最后通過自評、互評、師評來自我定位。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示文件:“版面的美化藝術”對比(一個白底黑字的“版面的美化藝術”,一個加了邊框和底紋的“版面的美化藝術”)。
師:這里有兩段文字,它們的區別在那里?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修飾了顏色的文章更加漂亮,美觀,特別是標題經過修飾以后還更醒目了。)。
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版面的美化藝術”。(板書)。
(二)合作交流;探求方法。
[任務一:給文字加邊框和底紋]。
在《文字的修飾方法》一課中我們學習了通過改變文字的字體和字號來美化標題,那么如何來給文字加邊框和底紋呢?嘗試用多種方法修飾。
學生自主探究。
打開“版面的美化藝術”文件,給“版面的美化藝術”加上邊框和底紋。
提示學生有幾種求助方式:
(1)書是我們的好老師,向書本求助。
(2)向同學求助。
(3)向老師求助。
(提前完成的可以幫助同組的同學,幫助的方式是教會他方法,而不是直接幫他操作。)。
請全組都完成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當小老師展示給大家看。
上臺后向這位小老師提出要求:為了讓你的學生們聽清,學會,請邊說邊做,仔細講清每一個步驟。這樣既可以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提問不同的學生,找到多種修改的方法。
(1)單擊“格式”工具欄中的“底紋”“邊框”按鈕。
(2)選擇“格式”——“邊框和底紋”菜單命令。
告訴學生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能完成任務,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但原則是越簡單越方便越好。
學生提出問題:為何不能設置邊框和底紋的顏色?
師重點講解:
(1)設置前必須要選中要設置的內容。
(2)“邊框和底紋”菜單中有二個小卡片,每個卡片中分別對應著不同的選項。
(3)可以通過對話框中的預覽看到設置后的效果。
學生練習:給“版面的美化藝術”加上不同的邊框和底紋。
展示學生作品。
師故意選出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邊框和底紋色彩搭配協調的作品和不協調的作品,讓學生評價,通過對比,了解設置顏色也不能越多越好,而要從實用,適用,美觀的角度來設置。(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任務二:自主探究利用“頁面邊框”選項卡給頁面設置邊框]。
“邊框”和“底紋”的設置都是針對文章,對于整個頁面我們也可以進行美化,在“邊框和底紋”命令中繼續探密,找一找如何給頁面加邊框。
學生自主探索。
(三)實踐運用;提高發展。
拓展練習:修飾學校的《機房管理制度》。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主要用到以下幾個教學思想:
1、師生互動性。良好的師生互助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2、探究性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本身就是不斷更新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也具備探究學習這種能力。
3、整和其他學科的資源。本課教學如果孤立地僅僅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操作還是不夠的。放在本單元電子報這一整體中考察,我們會發現,操作僅僅是辦報的一項基本技能,要想辦出有特色的報,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其中美術能力不可缺少。因此我在新課伊始,就引導學生感知色彩,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在設置過程更是反復用同學們實際的操作實例提醒注意顏色的搭配和協調。
4、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有所長同學的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協作意識。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從最初將計算機當作學習的對象,已經轉化為將計算機當作收集、整理、辯析信息的工作,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不單是讓學生掌握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還應是努力讓學生通過我們的教學活動養成使用計算機這個工具的能力,提高信息素養,促進其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他們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
依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我把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討的能力,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作為計算機教學的根本目標,從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知識點的方面出發,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互相協作精神。
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對電腦的學習與應用的濃厚興趣,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excel電子表格軟件是信息技術等級考試的模塊之一。本節課教學內容,介紹了單元格的相關知識,在excel中是比較重要的一節。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單元格選定的方法。難點是選定局部連續總體不連續的單元格的方法。
1、為了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我繼續使用“任務驅動”法,通過“任務驅動”的長期使用逐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習慣與能力。
2、以“小組協作”的方法,通過“小組協作”來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人際”關系能力。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小組協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4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電腦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
(一)組織教學、復習提問。
(二)新授課內容。
〔設計思想〕。
(1)通過布置這樣的“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這樣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自學單元格、行號、列號、單元格地址、單元格區域地址、單元格選定的方法。
〔學生活動〕根據布置的任務進行小組內的自主學習。
〔教師活動〕1、巡視了解學生自學的情況,接受組長提交的疑難問題并輔導個別學生。2、觀察研究統計小組協作有效的和無效的各組各種因素。
〔設計思想〕以上(1)、(2)兩步是本節課的教學核心,也是我整個“任務驅動,小組協作”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通過學生的自學,自己解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來達到相應的教育活動目的。讓學生自學問題還能體現學生的學習個性,避免個性的壓抑。同時解放教師,讓教師在課堂上有更大的教育活動時間和空間。
值日小組講解單元格、行號、列號、單元格地址、單元格區域地址、單元格選定的方法,以及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學生活動〕值日組講評,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教師活動〕根據學生自學的具體情況進行簡單的講評,在知識方面和小組自學活動方面。
〔學生活動〕打開課件,根據要求做練習。
〔教師活動〕根據學生練習的實際情況進行知識講評和學習行為表現講評。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七章文本信息資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節,學習了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可以方便的實現個人資源管理。
(1)了解生活中的數字化信息資源管理。
(2)將一些常用的數字化管理工具應用于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
(3)使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計算機資源。
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如何使用使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計算機資源。
教法:使用講解法,演示法,實踐法等。
學法:觀察法、練習法、討論法等。
教學手段:課堂講學、演示和機房實踐結合。
1、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
提問: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有哪些?
舉例:e-book、mp。
3、mp。
4、cd、mtv、vcd、dvd等。
特征:以信息技術為依托,計算機是管理活動的核心、具有專有性和保密性,一般以文件為單位進行管理如電子表格、資源管理器、收藏夾等管理方式。
2、使用資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計算機資源。
(1)資源管理器介紹。
a、資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管理工具,是計算機的管家。它采用目錄樹實現目錄管理,使用戶能方便、清楚、直觀地管理和查找文件。b、可以使用多種方式打開資源管理器。
c、使用資源管理器可以方便、有序地管理自己的計算機硬件、軟件、文件、文件。
(2)在資源管理器中對文件和文件夾的新建、重命名、移動、復制、刪除。
a、新建文件或者文件夾,重命名,移動、復制、刪除。
提問:右擊某一文件夾,點擊刪除選項,該文件本徹底刪除了嗎?
講解:點擊右鍵選擇刪除還可以在回收站中找到,可以進行刪除或者還原。要徹底刪除文件,可以按住shift鍵,再右鍵選擇刪除。
提問:如果要同時刪除或者復制多個文件,怎樣操作會方便一點呢?
講解:按住ctrl可以選擇多個不連續的文件,按住shift可以選擇多個連續文件。
b、不同方法實現文件和文件夾移動、復制(右鍵選擇移動,或者直接拖拽)。練習:建立一個文件夾a,a下面有兩個子文件夾b和c,要求至少使用兩種不同方法。
(3)使用資源管理器管理計算機安裝的應用程序。
課堂講解:直接刪除安裝目錄會在windows中殘留一些文件,如程序的注冊表文件等。
a、使用資源管理器中的控制面板可以對不再需要的程序進行卸載。
b、使用第三方軟件進行卸載,通常為安全軟件,如360安全衛士、金山安全衛士、瑞星、卡巴斯基、小紅傘等等。
課堂思考:計算機都是四個盤嗎?c盤一定是系統盤嗎?
3、課后練習/p。
使用資源管理器對自己的個人計算機的文件進行分類管理。
4、課堂總結。
這節課講解了如何使用windows資源管理器對文件和文件進行管理,使用控制面板管理應用程序,同學們課后要勤加練習,掌握基本的管理,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經常使用到。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表格數據的處理。表格數據的處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節,學習了表格數據的處理,可以使用表格方便的統計和計算表格數據,可以使數據更為直觀地呈現出來。
(1)利用表格處理數據。
(2)結合圖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質、特征及其變化規律。
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利用表格處理數據,并結合圖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質、特征及其變化規律。這這里選取最常用的表格處理軟件microsoftexcel20xx為學生介紹,讓學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本課內容實踐性極強,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實踐。
教法:使用講解法,演示法,實踐法等。
學法:觀察法、練習法、討論法等。
教學手段:課堂講學、演示和機房實踐結合。
1、數據的計算。
課堂演示后,學生練習/p。
2、數據的篩選。
提問:如果我們想很直觀地查看整個班的數學成績,該怎么辦?
課堂演示后,學生練習/p。
3、數據的排序。
提問:如果我們想將總成績表按數學成績的高低來排序,該怎么辦?(1)一般排序。
課堂演示后,學生練習/p。
4、數據的分類匯總課堂演示后,學生練習/p。
5、數據透視表。
課堂演示后,學生練習/p。
6、表格數據的圖形化(1)柱形圖。
課堂演示后,學生練習/p。
7、課后練習/p。
給學生一張成績表,要求學生根據所給表格,統計每位同學的總成績,各科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分,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使用餅圖表示數學成績80分以上、60-80分、60一下的同學的比例。
8、課堂總結。
這節課講了表格數據的處理,重點表格數據處理軟件excel的使用,老師一一講解過主要功能,同學們也一一實踐過,同學們課后要多加練習,日后在學習生活中可能會經常使用到。最后要記得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練習。
《從互聯網上下載信息》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冊“第一單元網絡世界”,“第三章網上搜索”中的第二塊內容。本章內容分3課時?!稄幕ヂ摼W上下載信息》是在學生熟知了網絡基礎知識,互聯網中的常見術語,ie的基本設置以及熟練掌握了通過關鍵詞,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展開的第2課時的教學。
在本課時中,學生通過完成特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鞏固了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關鍵詞,同時也有機地形成了學生對現有的信息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以及鑒別的能力。(注:本課原題目稱之為《下載軟件》,主要內容為從http、ftp站點下載軟件,教材中關于下載問題講的比較零散,我是將此內容作為一個專題來講的,命名為從互聯網上下載信息)。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理解下載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目標:基本掌握下載的四種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在學習中探究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高中學習生活的情感。
重點:四種下載方式。
難點:四種下載方式和小組的配合。
教師在占用課堂時間較少(大約是30%)的情況下,采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來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法中適時地給予學生啟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采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10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計算機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工作,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為今后的網頁設計中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一)新課導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個電子課文網頁,(關于任意角三角函數的,有教學過程、練習題及答案)。
(二)新課。
1、介紹“下載”的概念。
下載:把互聯網中的有關的信息資源保存到自己計算機的過程。
2、四種下載的方式。
(2)保存圖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載體為一些字處理軟件,易犯的錯誤為選中文字并復制后,在資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貼。
(4)下載文件:注意“在文件的當前位置打開”的含義。
方法一:左鍵單擊方法二:右鍵-目標另存為方法三:下載工具,網際快車。
*教師演示四種下載方式,其中下載文件只演示前兩種方法,后一種方法只簡單提及,由學生自行探索。
*學生完成任務: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載有關“三角函數方面的資料”
要求:(1)、由小組合作完成;。
*學生代表演示資料。
3、總結學生演示內容并補充講解。
(1)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并得出結論。
(2)信息的搜索、篩選、整理和匯總的要點與注意點。
(3)小組合作的配合。
如還有時間:可讓學生在互聯網中找一些喜歡聽的歌曲下載。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來自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云南普通高級中學信息技術實驗教材第一冊的第四章第一節“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就這節課而言,著重闡述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是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我將從“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教學流程”、“課堂回顧”、“課后學習”和“教學反思”七部分來說明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1、知識與能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及計算機。
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
2、過程和方法:啟發學生從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認識計算機網絡,從不同行。
業來理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化中的應用和計算機網絡與。
信息化的聯系。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有一個情感的體驗,
體驗探究的過程,學會用現代網絡技術的知識解決。
身邊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嚴謹的科學觀,以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等等。
1、教學重點:通過計算機網絡基知識和發展速度的學習,啟發學生探索計。
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進而學習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
系。
2、教學難點: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以及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教學方法分析: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學、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參與、注重合作學習、注重聯系實際、注重鼓勵質疑。
教學流程:
1、情景設計。
通過中國網民數量的龐大和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的ipv4地址數量。
的增長和以太網的快速發展三個例子,來說明計算機網絡發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提出“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發展速度?計算機網絡到底有什么樣的作用?”等問題,從而引出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通過同學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例子來講解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得聯系。
2、新課講授:
2.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
(1)網上資源的共享。
通過讓同學們瀏覽新浪網首頁的截圖,請同學們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后,通過老師的總結得出計算機網絡具有資源共享的功能,并且資源共享是計算機最本質的功能。
(2)經濟的構成計算環境。
可以在網絡上做一些備份,保證當某個設備出故障時,網絡的應用仍能可靠的運行。
(4)更方便、更強有力的通信手段。
比回答可以得出計算機網絡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實現通信,讓用戶不用受時間和距離的限制。
通過計算機網絡的四點功能的介紹,讓同學們認識計算機網絡的強大的。
功能,同時也解釋了“計算機網絡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2.2、計算機網絡的與信息化的聯系。
啟發同學們結合學習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思考計算機網絡的與信息化的聯系,然后請同學們列舉學習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師從同學們的列舉中總結出信息化又包括“辦公自動化、生產自動化、
廣域信息查詢和信息傳輸”三方面的內容。再從這三方面去解釋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聯系,最后得出計算機網絡是實現信息化的必要條件,沒有計算機網絡平臺,談論實現信息化實際是空談,沒有任何意義。
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
(1)網上資源的共享。
(2)更經濟的構成計算環境。
(3)配置高可靠性的應用系統。
(4)更方便、更強有力的通信手段。
2、計算機網絡的與信息化的聯系。
課后同學們應該對老師講解的內容加強思考,對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加深記憶,認真觀察學習和生活方面有關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化的案例,加深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深入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作用,并且適當的做一些相關習題,以幫助同學們理解知識。
教學反思:
雖說教無定法,但啟發、互動仍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要充分讓學生去思考一些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事例,讓學生在對事例的分析中去學習,引發思考,總結歸納,最終達到好的效果,同時,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教師的講解始終起到啟發、點撥、糾偏、示范的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使他們“聽”有所思,“學”有所獲。
《用智能工具處理信息》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部分智能信息處理工具軟件的使用,體驗智能信息處理工具的基本工作過程,了解其實際應用價值。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初級中學,他們的信息技術學習經歷不同,信息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也不同,雖然在上半學期的教學中學生已具備常用工具軟件以及網絡應用相關的使用經驗,和一定的小組協作能力和組際競賽意識。然而對于信息智能處理工具軟件的使用,只有個別學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經驗,因此,課前準備好一些說明資料,把活動的安排進行具體、詳細地描述。
三、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了解智能信息處理工具的基本工作過程;在實踐與競賽中學會智能工具處理信息;在合作與交流中體會信息智能處理的過程,認識智能信息處理這一前沿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
四、教學重難點及策略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能應用和體驗智能信息處理工具;教學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了解智能信息處理工具的工作過程并學以致用。
在設計中采用“任務驅動”和“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和交流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通過構建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利用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準備。
1.軟件:ocr軟件。
2.硬件:手寫板,掃描儀。
3.其它:在線翻譯、人機對話網站資源,各個探究活動資料,教學課件。
4.教學實施環境要求: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展現“亞特蘭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機大戰”和“殘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動畫”;船長(教師)和機器人小書引領學生進入太空船,出發到“亞特蘭蒂斯”星球,進行太空之旅。
【設計意圖】構建情景,展現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操作探究。
機器人小書告知大家,距離目標星球還有25分鐘,在這段時間要完成三個任務和一個游戲。
任務1——人機對話。
利用中英文學習網站,與機器人eliza或小布進行對話,將對話內容記錄到表中,再完成探究與評價,然后提交。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任務2——電腦翻譯助手。
利用在線網站對一段英文翻譯成中文,將該中文內容再次翻譯成英文,再完成探究與評價,然后提交。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體驗智能信息處理技術,通過回答問題,鍛煉學生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任務3——文字識別進行時。
以小組為單位(4人一小組),利用ocr軟件對四張圖片(紙張平整,紙張褶皺、報紙、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圖片)進行識別,完成探究活動并提交。探索活動需在10分鐘內完成,小組長負責組織,分工合作;探索過程中可求助操作輔助員或小組其他成員。
(學生各小組分工協作,共同探究任務,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小組長的領導和組織能力與意識;培養小組同學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1.學生能復述自定義動畫的基本操作步驟,并能正確的調整多個自定義動畫的播放順序,保證和諧性。
2.學生通過小組互助學習,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并且在制作多媒體作品中養成發現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3.通過制作“革命先驅-孫中山”感悟革命的奉獻精神,并在制作動畫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審美意識。
【重點】自定義動畫的設置步驟。
【難點】正確的調整多個自定義動畫的播放順序,保證和諧性。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文字和圖片,設置幻燈片背景,同學們也自己制作出了幾張幻燈片,但是這種幻燈片是靜態的,不夠生動豐富,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讓幻燈片動起來。首先,我們先看兩張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革命先驅-孫中山”。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2張圣誕賀卡中,你比較喜歡哪一張,為什么?學生答:我比較喜歡第2個powerpoint作品,因為它添加了動畫效果,很生動,也很有趣。
教師:因為第2個作品中使用了powerpoint軟件中的“自定義動畫”功能,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動畫效果,使我們的作品更加生動形象。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下如何在powerpoint中設置自定義動畫。
(二)新知探究
教師先介紹本節課的整體任務,為“革命先驅-孫中山”添加自定義動畫。
任務一:制作封面文字滾動效果
教師:“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為“革命先驅-孫中山”選取好了文本信息和圖片信息,接下來我們就要完成他們的動畫部分,大家先自學課本,看一看文字動畫的動畫效果是怎么設置的?”學生自學課本,回答先點擊“幻燈片放映”菜單,然后選擇“自定義動畫”,最后選擇動畫文字設置動畫效果。
教師:“好了,大家都會操作了,現在為你們的幻燈片中的文字設置一種你喜歡的動畫效果。但是要注意,總共有幾種動畫效果?每種動畫效果的特點是什么?”學生為幻燈片設置文字動畫效果,并匯報四種動畫類型的特點,最后老師總結。
任務二:設置圖片動畫及聲音效果
教師:“大家很快把文字的動畫效果設置完成,現在設置圖片及其他對象的自定義動畫。但是在設置中要添加聲音效果?!睂W生設置圖片的自定義動畫并瀏覽作品。
老師:“看來設置普通的動畫對大家來說并沒有什么復雜度,但是有的同學的動畫播放順序并不對,有的同學的動畫如果能自動連續播放就更完美了?,F在同學們2個人為一個小組,共同探究如何調整播放順序和自動播放?!睂W生互助學習,教師巡視點撥。
任務三:其他版面設置動畫效果
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后,讓學生繼續為其他的版面設置動畫效果,強化練習。提示學生在制作多媒體作品中注意個性化的體現和整體效果的和諧。
(三)展示評價
學生先小組內推薦優秀作品,然后教師聯機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學生先自我評價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創作多媒體作品的心得,然后學生之間互評,最后教師總結。
(四)小結作業
1.老師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一起簡單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點。
2.請學生大膽嘗試個性化的自定義動畫。
高中信息技術教案-數據庫系統(1)作者:跳躍的心靈課題名稱第四章第2節數據庫系統(1)課型。
2、了解使用數據庫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有意識地養成知識遷移的能力,學會與他人合作,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2、體驗有效信息資源管理給使用信息帶來的便利,樹立信息管理意識。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投影儀。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課前引入。
講授新課。
李明同學第一次上大學的時候,到學校食堂的服務總臺交款買飯卡。當他拿著飯卡到食堂用餐時,發現食堂里面的每個售飯、售菜窗口均可使用飯卡刷卡。
數據庫的概念。
通過數據庫引出數據表。
數據表的介紹。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概念。
數據庫應用系統的概念。
投影出數據庫的概念,并進行解釋,本節課我們用access來學習數據庫的使用。
投影出access的簡介:access是office辦公套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access是一種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不但能存儲和管理數據,還能編寫數據庫管理軟件,用戶可以通過access提供的開發環境及工具方便地構建數據庫應用程序,大部分是直觀的可視化的操作,無需編寫程序代碼,是一種使用方便、功能較強的數據庫開發工具。access是關系數據庫,數據庫是由數據表組成的。
數據表是適于特定主題數據的集合,是二維表,由行和列構成,每一行(除了標題行)稱為一條記錄,每一列稱為一個字段,一張表中各個記錄的字段數是一樣的,同一字段內的數據屬性是相同的。所以要設計一個數據表首先要確定表包含多少個字段,每個字段的.名稱及字段保存數據的類型。
對access中的數據類型進行解釋。
數據表的維護是要靠數據庫管理系統來進行的由此引出數據庫管理系統。
投影出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定義及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應用程序之間的關系。
問:那我們使用數據庫是不是一定我掌握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使用呢?
引出數據庫應用系統的概念。
投影概念。
提問:數據庫應用系統就是應用程序系統嗎?
應用程序。
數據庫。
計算機硬件。
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回答。
給每位同學編號、分類管理、對個類信息進行登記…。
學生觀看投影。
學生觀看投影。
學生了解確定一張數據表結構的決定因素是字段。
學生理解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概念及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
學生討論。
學生根據概念進行討論。
數據庫管理系統。
用戶。
系統人員。
數
據
庫
系
統
學生通過圖來理解數據庫系統的概念。
msn(中國大學網)。
1.能夠歸納出病毒的五種特性和病毒的種類。
2.通過分析實例、小組合作等方法,提高歸納總結、合作探究知識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過程中,認識到病毒帶來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識。
【重點】計算機病毒的特性及種類。
【難點】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cih病毒爆發的案例,讓學生觀察案例中病毒的攻擊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學生能夠答出交通系統失靈、單位混亂、工廠停工。教師進行解釋說明:全世界至少有6000萬臺計算機同時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夠破壞硬盤數據,引起系統崩潰。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計算機病毒呢?計算機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教師激發學生思考: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病毒”一詞,計算機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種含義呢?若不是,那計算機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完成后提問一名學生回答?!静皇峭环N含義,生活中的病毒能夠讓人或者動物生病,計算機病毒則是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能夠破壞計算機中的數據,并能夠進行自我復制】教師表揚學生歸納能力強后總結:病毒是生物學領域的術語,因為計算機病毒與病理學上的病毒具有相類似的特性,因此稱之為計算機病毒。
教師再次提問學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上,那么計算機病毒能夠獨立存在嗎?【計算機病毒不能獨立存在,也需要寄生,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程序】教師評價學生思維活躍并總結:計算機病毒不能以一個單獨程序出現在計算機系統中,需要依附在計算機操作系統、可執行文件或數據文件中,這就是計算機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教師布置任務:計算機病毒還具有哪些特性?組織學生以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為單位,從網上查找典型的計算機病毒,分析、討論它們具有的特性。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匯報。其中一組討論結果是【病毒具有傳染性和破壞性,病毒在一個公司的電腦中會得到快速的傳染,并且能夠破壞電腦中的文件,還會出現死機】另外一組補充【病毒具有爆發性,比如圣誕節病毒只在12月25日發作,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是每個月13號是星期五就會發作】教師表揚學生檢索認真準確,回答全面。
教師詢問學生:病毒的破壞性體現在哪里呢?【破壞文件、程序,破壞硬盤】教師補充:對計算機系統的各種資源進行破壞是計算機病毒生存、傳染的最終目的,輕者會降低工作效率,嚴重的可能導致系統崩潰。
2.計算機病毒的種類
教師順勢提問:可執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別感染什么類型的文件?!?、.com等文件,、.xls等文件】教師表揚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透徹。
(三)鞏固提高
在學生了解了計算機病毒的特性及種類后,教師拋出問題:怎么樣預防計算機中病毒?教師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討論病毒預防的方法,討論結束后小組匯報,看哪個小組能夠回答的又多又準確。安裝殺毒軟件,使用u盤先殺毒,不打開不明鏈接,要從官網下載軟件。教師點評學生討論積極,對知識理解透徹。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計算機病毒的特性。根據學生的回答點評學生對知識掌握得牢固。
作業:思考計算機感染病毒的癥狀有哪些?
活動前一周,組長通知參加這次活動,當時很開心,這也是我工作兩年來第一次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教研活動,滿心希望在這次活動中汲取經驗,當然這次活動舉辦的很成功,我也在這次活動中學到了很多,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思考與體會。
第一節課聽的是王月琦老師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王老師有效地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芝麻開門”這樣的情境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在后面的實踐部分學生始終“五子棋游戲”,“人機對話”中,學生始終都很投入,只是在與機器人小i的聊天環節中,部分同學已投入其中,不能自拔了,當王老師講到后面的內容時,他們還不亦樂乎的與小i聊天,如何有效控制學生與小i聊天這個度,值得我們思考。
第二節課聽的是吳海燕老師的《文件的下載》,吳老師的教學環節設計的很巧妙,以下載的一般過程為主線,將文件的下載貫穿其中,這種教學方式很值得學習,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分組不明確,導致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不是很理想,如果吳老師分組的時候明確一點,這節課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節課聽的是劉蘇梅老師的《規劃網站》,劉老師的教學設計還是很好的,值得我們借鑒,能把一節理論性很強的課設計到這種程度,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在課堂實踐的時候,學生注意力始終不在狀態,有的.學生卻在忙于瀏覽其他網頁,如果這節課在教室上,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這三節課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謝謝曹主任舉辦的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一節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學習這三位老師的教學思想與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希望以后曹主任多多舉行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文檔為doc格式。
。
在高中語文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地安排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相關內容,多給學生們創建合作交流或者是自主探索知識的學習機會,將他們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充分地調動出來。
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下,自身的思維能力等也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課堂中所要講述的具體內容,靈活地選擇適合本節課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既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認知水平,又能很好地激勵學生們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時,在教學新課之前。
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與梁山伯和祝英臺相關的音樂片段,讓學生們在欣賞的同時體會到其中的傷感之情,激發學生內心悲傷的感情,這樣利于加強學生們的情感體驗,當學生們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再將新課導出來,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順勢遷移到新課的學習當中,學生們也會將梁祝音樂和本篇文章結合起來相對比,很快就能夠理解本文所要傳達的思想情感。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單純地通過教師的'說教獲取一些知識,缺乏直觀上的感受,而教師的舉例也只能是通過抽象的思維去想象和印證?,F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的形象化、直觀化,而且還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更容易解決一些難點。
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還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活潑。例如,在教學詩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聲音、動畫、圖片以及視頻等資料,將詩詞中的那種意境之美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這樣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們的求知興趣,而且還給學生們的視覺、聽覺等帶來美的享受,這樣的教學也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在學習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去感受“母愛”,對“母愛”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和把握,教師課前可以先結合多媒體課件將其一些“大家”描寫母愛的文章聚集在一起,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更利于學生學習語文。
接著,再和學生一起深入地進行分析和比較,同時再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談一談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以及自己對母愛的理解。這種通過觀看視頻、讀文章、談經歷等環節的設置,學生既能夠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而且還能夠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這也正是結合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功效。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學,需要和整個教學設計的框架相吻合,要和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要達到有機滲透、相互融合的目標。在新課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視頻播放,先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住,以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江南的冬景》這篇文章時,教師課前可以先選取一些與之相關的場景進行播放,通過觀看讓學生真實地去感受景物的美,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伏筆。
在課堂的分析環節中,教師同樣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大量的信息補充,例如,在教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一些有關海倫凱勒生平事跡的紀錄片,通過觀看,讓學生對這位美國盲人女作家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課文的講解,都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有更深的領悟和理解。此外,在講授一些情感蘊含比較深厚的內容,教師也是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的,比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配樂朗誦的形式,提高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滲透力。
因此,在語文課的教學研究中,教師在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時,一定要講究一定的教學技巧,讓多媒體課件在最需要的環節中、以最佳的狀態出現,真正地將其對語文教學的輔助功能發揮出來。將多媒體課件的最大價值發揮出來。
在多媒體課件和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過程當中,多媒體教學為語文課堂的教學注入了一劑新鮮的活力,給學生們的視覺和聽覺等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力。
而且還擴大了學生們的信息容量,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范圍,學生們也會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下,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因此,讓多媒體技術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機地相整合,充分將它的應有價值發揮出來,這也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最高境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69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