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基礎知識,并融入實踐經驗。掌握一些好的高一教案范文對于教師的教學設計有很大幫助。
教學目的(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根據思路,探索語句的含義和作用。
(3)了解劉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難經過,認識反動政。
府的殘忍以及反動文人的下流無恥;牢記“三一八”慘案的教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勤奮學_。
教學重點:理清總體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關鍵文句的理解。
教學設想:著生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礎上,理解關鍵文句,
進而把握作者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預_檢查總結疑惑。
聽寫字詞。
檢查詞語含義。
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1導入:在我國文學,閃爍著一顆璀璨的巨星,他領著我們回過《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了《社戲》,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們再隨著他重溫“三一八”慘案的歷史,一起《記念劉和珍君》(板書)。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魯迅先生(板書)。
設計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館被炸的硝煙;忘不掉那打著“民主”旗號的美國的卑劣行徑和無恥讕言;更忘不掉我們的三位記者不幸以身殉職。同學們,假如你是他們的同事或親朋好友,要為這三位烈士寫一篇紀念性的文章,你將如何安排文章的整體思路呢?這節課我們就看看魯迅先生為了“記念劉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2、展示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背景資料。
“三一八”慘案是繼“五”慘案后,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對中國人民的又一次_,它的直接導火線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國主義國家悍然侵犯中國主權的強盜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在黨的領導下,一場聲勢浩大的_運動展開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學校、團體代表到政務院_,執政府衛隊竟用_刺傷代表多人,廣大群眾更加憤怒。3月18日上午10時,李大釗作了演說,正午12時,兩千多群眾高唱《國民革命歌》,高呼“_帝國主義”“_段祺瑞”“驅逐帝國主義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條約”等口號,進行_。女師大學生會主席劉和珍欣然前往,并擔任指揮;女師大進步學生楊德群等沿途散發傳單,群情激昂。
劉和珍等到就是此時遇難的。3月25日,女師大師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劉和珍、楊德群烈士,魯迅先生親自參加了追悼活動。對烈士犧牲的悼念,對_罪行的憤慨,對未來戰斗的渴望,交織在魯迅心中。4月1日,魯迅飽蘸著血淚,用慍怒而悲憤的筆調,寫出了《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二)、通讀全文,理清總體思路。
問題設計:本文思路的起點是什么?(分解為以下幾個小問題)。
1.本文是一篇紀念性文章,紀念的中心人物是劉和珍。那么課文的七節中哪些小節集中寫紀念劉和珍君?——明確:三、四、五節。
2.那么第一、二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確:交代寫作緣起。
3.六、七節又起什么作用?——明確;揭示這次事件的教訓和意義。
教師總結:全文思路的起點是本文的寫作緣起,即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然后記述劉和珍的生平事跡和遇難經過;在敘事的基礎上再深入一步,議論“三一八”慘案的教訓和意義。三者交錯,始終統一于“記念”這一中心,這就是本文的總體思路。(至此形成板書)。
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訓練重點:理清思路。
一、寫作緣起(1-2)。
二、記念主體(3-5)。
三、教訓、意義(6-7)。
(三)、分析局部思路。
關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個語段中的幾個句子的思路,也指一個部分中幾個層次的思路。
古代有才學之士、有抱負之士,一旦登上高處眺望遠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發詩興,寫下《觀滄?!??!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边@幾句表現出詩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懷。陳子昂在幽州臺上吟誦“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备袊@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澤東重游橘子洲時又會抒發什么樣的情懷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
二、寫作背景。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杰出的文學家。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回憶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斗爭經歷,不禁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詞。
三、關于詞的知識。
1、定義:詞,又稱長短句,產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又稱為“詩余”。
2、特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在“沁園春.長沙”里面,“沁園春”就是詞牌。為什么會起這么個名字呢?相傳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名沁水公主,她的園林名沁園。后來沁園被外戚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吟詠這件事,“沁園春”詞牌由此得名。既然“沁園春”是詞牌,那“長沙”,就是這首詞的標題。
3、詞牌和詞的標題的區別: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長沙,作為這首詞的標題,揭示這首詞的主要內容均與詩人當年在長沙求學時有關。
4、詞的分類:詞按字數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0字以上)。詞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寫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郁達夫生平及其創作風格。
2、能抓住清、靜、悲涼來賞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結構特點,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3、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
設計思想: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讀寫結合。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難點: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中所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學流程:
一、由題導入,溫故知新。
由題切入?;仡櫋逗商猎律窐祟}與文章內容的關系,品味本文標題。從題目可以得出寫作內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舊的,含著歷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戀之情。引導學生聚焦在秋上速讀全文。(意圖:教給學生由題入文的讀書方法)。
二、整體感知,歸納點撥。
要求學生帶著課后練習第一題再讀課文,圈點批注。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后,教師通過板書點撥明確行文思路和內容結構。明確幾幅秋景圖。
三、圈點批注,鑒賞語句。
要求學生帶著課后練習第二題再讀課文,圈點批注。全班交流,教師參與點撥,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紹,知人論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觀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遷移。
結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分組朗讀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結構和語言。
作業:借鑒本文寫法,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寫一篇題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秋的特征。(意圖:照應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
2.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二、能力培養目標。
1.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2.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悠久的建筑藝術的熱愛之情。
四、美育滲透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對我國建筑藝術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
2.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難點:
1.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2.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
2.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3.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北京清華園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稱為這所大學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鏡,正微微地笑著,平靜,坦然,好像剛剛走出家門,到他創建50周年的清華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國建筑的特征》(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國建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_黨員,廣東省新會縣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學于北京清華學校,1924年赴美留學入康乃爾大學,不久轉學人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1927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碩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學美術研究院學習。1928年回國,到沈陽東北大學創辦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擔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法式部主任。1941年還擔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1946年為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筑系,擔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這期間,還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應美國耶魯大學之聘為訪問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為中國代表擔任聯合國大廈設計委員會顧問。1948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國_,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常委等職。歷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學部委員、中國建筑科學院建筑歷史理論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科學普及協會北京分會副會長等職,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長期從事建筑教育事業,對建筑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學術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紀30年代起,對我國古代建筑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他生前寫的許多有關中國古代建筑的專著和論文,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梁思成教授還以巨大的政治熱情,對北京市的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議,并參加了北京市城市規劃工作,參加了國徽的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揚州鑒真和尚紀念堂等建筑的設計工作,對建筑設計的民族形式進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國最早用科學方法調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獻的學者之一。他的學術著述,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重視,他的著述是我國建筑界的一份寶貴遺產。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
1.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整體寫作思路。
(1)學生讀課文,整理文章的結構脈絡。
(2)小組交流討論。
【明確】中華民族世代生息于亞洲大陸東部,東觀滄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叢林,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環境中,經過數千年文明的演進,創造了光輝燦爛、獨具一格的中華文化。中國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矚目的一種。
本文作者是中國現當代建筑學家,早年就讀清華大學,后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1947年曾參與紐約聯合國大廈的設計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間,特別是為發現、研究、保護中國古建筑傾注了畢生的精力。由這樣一位專家來介紹中國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適不過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國建筑體系是獨特的,并從地域和歷史,即空間和時間兩方面作了簡要的說明。地域分布是廣闊的,不獨局限于中國境內,幾乎涵蓋了整個東亞大陸:東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歷史則源遠流長,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公元前1500年時,這個體系就“已經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歷史中不斷完善。
作者將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為九點。這九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二)說明中國建筑的總體特征。(一)講立體構成,單個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臺基、主體(房屋)和屋頂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二)講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個建筑群落組成,左右呈軸對稱,主要房屋朝南,整個建筑群有主有從,有“戶外的空間”。
(三)至(五)說明中國建筑的結構特點。(三)從整體上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結構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的框架結構,并解釋了中國建筑的力學原理,指出這與“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構架或鋼骨架”從結構原則上是一樣的。(四)說明斗拱的作用,先給予一個描述性的定義: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塊”,它們組合起來稱“斗拱”。它不但可“用以減少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還具有裝飾作用。(五)說明“舉折,舉架”的作用,即為了形成屋頂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紹中國建筑外觀、顏色、裝飾等方面的特點。(六)介紹屋頂,指出它是“中國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與其他建筑體系的比較中,盛稱翹起如翼的屋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七)從著色方面介紹中國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顏色上,中國建筑是世界各建筑體系中膽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紅色,而且還大量用彩繪來裝飾木架部件。(八)介紹中國建筑的裝飾部件,大到結構部件、脊吻、瓦當,小到門窗、門環、角葉,都具有很強的裝飾形狀或圖案。(九)說明中國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裝飾特點,有色的琉璃磚瓦、油漆、木刻、石雕、磚雕等,無不盡顯中國建筑的裝飾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國建筑的特點,既有形象生動的描述,也有理論層面上的解釋,給讀者一個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國建筑的“文法”問題,從更深層次上探討了中國建筑的組織風格。這種風格,既有一定之規,“有一定的約束性”,表現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靈活創新,“表達極不相同的情感,解決極不相同的問題,創造極不相同的類型”,表現出“千變萬化”的一面。作者以“詞匯”和“文法”為喻,說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構成原理,并進而與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較,說明中國建筑一直堅持木架結構法,并把它發展得盡善盡美,不但具有實用價值,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間的‘可譯性’的問題”,指出同一性質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語言”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體現了不同的文化心理,體現出不同的文化特點。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風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詞匯”為新中國的建筑事業服務。
2.研讀課文,討論問題。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體結構?
【明確】這篇說明文具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的特點,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結構,便于讀懂課文。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前兩段從地域分布和歷史跨度方面說明中國建筑的影響,可以看作是引論;中間談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對中國建筑方方面面的特點予以總括說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揭示“為什么”的問題,進一步深化了談論的主題;最后一段,從古為今用的立場出發,提倡熟悉中國建筑的“文法”和“詞匯”,在現代社會把我們民族優良的建筑傳統發揚光大,可以看作是結語。中間兩部分,介紹特征,探討風格,是學習的重點。
(2)作者著重說明了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幾項?
【明確】作者總結出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筆的,而是根據重要程度或說明的難易程度有所側重,重點說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現出中國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結構方法,體現了中國建筑結構體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國建筑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頂,斜坡飛檐是中國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膽使用朱紅和彩繪成為中國建筑鮮明的特色。
(3)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國建筑的‘文法’”?
【明確】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借語言文字中“文法”的術語來說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所謂“中國建筑的‘文法’”,是中國建筑幾千年來形成并沿用的慣例法式,從建筑框架,到整體構成,從臺基到屋頂,都有一定之規,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靈活性”,體現在具體的建筑上,既表現出中國建筑的一貫風格,也具有獨特的個性。
(4)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
【明確】這也是用“語言和文學”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現出來的形式卻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語言,表達同一個意思,語言形式卻不相同一樣。所謂的“可譯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實質上有“同一性質”,可以透過其紛繁多樣的表現形式解讀出來。
知識與能力:
1.體會文章語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韻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以賞析及討論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民族深厚文化的熱愛,從而品味文章的韻味和情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想的情感,激發培養學生對故鄉的熱愛。
2、欣賞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永恒的美學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1.加強朗讀,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賞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永恒的美學價值。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室。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門楣(mei2)莧菜(xian4)籍貫(ji2)硝藥(xiao1)。
腌臘(yan1)絡子(lao4)大襟(jin1)車胤(yin4)。
2.解釋下列詞語。
門楣:門框上的橫木。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貫:祖居或個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傳說中指主管某個城的神。
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曾經滄海難為水:經歷過滄海,對別處的水就難以看上眼了。
與有榮焉:因而也感到榮幸。
囊螢映雪:囊螢和映雪分別指晉朝車胤和孫康利用螢火蟲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讀書的故事。
二、導人。
情結,沒有一顆超然自在的心,誰能從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許滋味?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劇。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發表小說《受戒》、《大淖記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選集》。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對家鄉端午節風俗的描寫,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時表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鄉最有名的是咸鴨蛋,尤其是雙黃鴨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寫孩子們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鴨蛋。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部分。
提問: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這與寫高郵鴨蛋有何聯系?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聽寫詞語,學生互評。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閱讀課文最后三段。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這部分作者介紹了“掛鴨蛋絡子”的習俗,具體寫了做鴨蛋絡子的鴨蛋的挑選到孩子們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將現在的成人立場和在故鄉時的少年人的視角交織在一起,以童趣寫出了對家鄉的依戀和熱愛。
課文結尾,作者寫了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段話與課文主要內容無關,是贅筆;也有人認為,由螢火蟲在鴨蛋殼里閃閃發亮的樣子聯想到車胤苦讀用的囊螢,很自然,正體現了汪曾祺閑適自由的風格。
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聯系,不求統一答案。
三、朗讀課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語言魅力主要靠反復朗讀才能體會得出。有些語段還應指導學生讀出語氣語調、讀出韻味。通過朗讀,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問:朗讀文章第二、三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師生可以一同談談自己對某一語句的感受、體會。要使學生認識到。好的語言不一定是華美的詞藻和整齊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語句同樣有韻味有情致。文章語言生動、口語化,又從容舒緩,富有韻味,寫盡了作者對窮家鄉、名鴨蛋的感情,也使他筆下的故鄉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訓練。
提問:說說你的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談自己的體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可以先讓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接著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節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
學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節”這一話題,自選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師還可向學生推薦沈從文(端午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風情,鼓勵學生關心、參與有益的民俗活動。
五、小結。
‘端午的鴨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在小小成鴨蛋里嘗出生活的滋味,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讀來從容閑淡,大有月下聽長者談古論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間,流露出的是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結構的嚴謹,但在隨意之中也體現了構思的嚴謹與和諧。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大家好!
我是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蜀道難》。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教法與學法、重點與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說課。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蜀道難》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幾篇文章都是唐朝詩歌?!妒竦离y》寫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險的特點,同時也融入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擔憂,從藝術特點上看,詩歌想象奇特,筆法夸張,充分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學習本詩對學生認識唐詩,鑒賞詩歌,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都有重大作用。
二、說學情。
學生對古典詩歌并不陌生,但他們的認識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層,還沒用真正掌握鑒賞詩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品味、感悟,幫助他們進入詩歌的情景,增強詩歌的鑒賞能力。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作家及背景2、培養學生鑒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讀詩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詩人情感,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的意境美、聲韻美,激發他們對于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解讀詩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詩人情感,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難點:評析詩歌的雄奇瑰麗、富于浪漫色彩的藝術特色,體會作者寫作詩歌時的情感。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1、誦讀法;2、問題引導法;3、交流討論法;4、點撥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詩人中,李白是被人們譽為既有俠肝義膽,又有仙風道骨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傳奇的一生,豪放飄逸的詩風,確實給人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蜀道難》,再次感受李白詩歌的風格。(板書)。
(二)作者簡介[學生演說]。
(三)誦讀感知。
1、第一遍,個別學生堂上朗讀,讀后師生議論不足之處。
2、第二遍,聽錄音或老師范讀,學生圈點矯正。
3、第三遍,全體學生齊讀。
4、第四遍,學生結合注釋默讀,疏通詩意,圈出難點,合作交流。
(四)問題探究:
1、《蜀道難》中貫穿全詩的是哪一句?它在全詩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1)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2)全詩的主旨句。貫穿全詩始終,有一唱三嘆之效!
2、蜀道“難”在哪里?
三難:第一段從歷史角度說開辟之難。
第二段從山勢高危的角度說攀越之難。
第三段從現實角度說安居之難。
3、詩人怎樣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五)延伸拓展:本文主旨歷來爭議不定,你是怎么看?
主旨探討之一:送別友人。
主旨探討之二:抒寫心志。
主旨探討之三:諷喻時政。
主旨探討之四:倦于仕途。
(六)堂上總結。
這首詩想象奇特、豐富,氣勢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下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誦這千古名篇。
(七)說作業:背誦該詩。
(八)板書設計: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了,采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蜀道難(李白)。
開辟之難攀越之難安居之難。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我的說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鱗、嵌、撒”3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睜、晴、螞、蟻、搬、泳、逗、雁、略、釣、汪、撒”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背誦。
3、引導學生將生活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積極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策略與方法: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課前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走進圖書王國、走進網上世界,進行活動,尋找大自然的語言,如:春、夏、秋、冬的語言,晴天、雨天的語言,地震的語言,或其它語言,以及一些諺語。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大自然”,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的花草樹木,調皮可愛的鳥獸蟲魚……給學生以整體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師:看過之后,你最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4、師: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吧!
5、完成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魚鱗”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或圖片加以理解;。
如:“嵌在”、“撒在”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或讓學生根據詞語的不同進行造句的訓練。
(學生有可能會提出其它不明白的詞語,比如:山巔、汪洋、漂礫、妙不可言等,“山巔”可以看圖片;“汪洋”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漂礫“則由教師讀有關的資料;“妙不可言”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感覺,什么樣的印象或是什么樣的看法。(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也可以讀書中的句子)。
a:天上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飄得高,明天準是個晴天;。
b:地上的螞蟻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c:小蝌蚪一出現,春天就來到了人間;。
d:大雁往南飛,就證明秋天就在眼前;(在理解第4、5小節時,讓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e:樹上的年輪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f:魚身上的魚鱗一圈就是一歲,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g:“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可以告訴我們這里曾經是汪洋的大海;。
h: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告訴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
i:人有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大自然的語言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從來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學生讀文交流的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直觀理解“逗點”“年輪”“魚鱗”“三葉蟲”“漂礫”,喚起學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理解大自然的語言。不僅讓學生明白這種現象,理解詞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內容,還能令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對大自然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朗讀,就能夠讀出真情實感,水到渠成。并引導學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從而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規律,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師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隨機的板書:
白云高飄——晴天。
螞蟻搬家——要下雨。
……。
4、怎樣才能發現和懂得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用自己的話理解,做一個愛學習、細心觀察的人)。
5、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位始終所蘊涵的情感。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識字:對于本課出現的生字,要求學生盡量自學,識記。
讀準“撒、鱗、嵌、略”幾字的讀音。
2、指導書寫時,讓學生注意觀察“搬”“撒”的字形結構,注意各部分的書寫比例?!搬灐弊钟野脒吺恰吧住?,不要寫成“勾”?!把恪卑氚鼑Y構,注意里面的寫法。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讓學生搜集更多的有關大自然的語言,能用詩歌的形式說一說寫一寫。
1、反復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浪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品讀欣賞,在欣賞中把握詩文的節奏與美妙的意境。
3、借助想象,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
4、模仿寫作,在仿寫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
5、學后提升,在品味中享受愛的真諦以及對祖國的深情厚愛。
2重點難點。
1.指導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浪之歌》詩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品讀欣賞,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
3.通過模仿寫作,鍛煉學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
3教學過程3.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教學設計。
【導入】導入新課。
有一位詩人,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稱他“是東方刮起的第一次風暴,席卷了西方,給我們西海岸帶來了鮮花”。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稱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他就是紀伯倫。在他筆下,萬物皆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紀伯倫的《組歌》中的第一首-----《浪之歌》,去感受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導入】檢查預習。
給下列加劃線字注音。
熾熱()禱詞()執拗()。
俊俏()衷情()饋贈()。
憔悴()真諦()天穹()。
璀璨()鑲嵌()。
翱翔()長吁短嘆()。
千山萬壑()。
【講授】走進作者。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和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督M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這里選的是其中兩首。另三首是《花之歌》、《美之歌》、《幸福之歌》,他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曾在詩《朦朧中的祖國》中,謳歌畢生苦戀的祖國:“您在我們的靈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動的心臟?!彼f:“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全部人類都是我的鄉親。
【活動】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詩朗誦是一種高雅的活動,而聽美好的散文詩更是能讓人陶醉。請同學們閉上眼,美美地聽讀課文一遍,邊聽邊想象其展現的畫面,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韻。并做填空:
————的浪如:一往情深的浪(如:熱情洋溢\一往情深\無比忠誠\多情浪漫\溫柔善良\癡情\纏綿\任性)。
【練習】朗讀訓練。
1、美讀課文。
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中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用聲音加以傳達,這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2、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
一讀:重在整體感知詩中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與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散文詩的抒情性。
海浪唱出了怎樣的歌?
1—4節:海岸的情人,唱出難舍難分的熾熱戀歌;。
5—7節:人世間的守護神,唱出寬廣博大的情歌。
【活動】討論研析。
(1)、詩中的海浪形象是極為感人的,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海浪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具體體現在:
a、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愿;。
b、傍晚,她為愛情唱著祈禱的詩篇。
c、漲潮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
d、退潮了,她難舍難分,依戀地撲到情人的腳下。
(2)、面對海浪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怎樣表現的?
明確:海岸是異常感激的。把海浪緊緊地抱在懷中,親吻她,還容忍她的任性。
明確:我與礁石同席對飲,我同它嘻嘻哈哈。
(5)、礁石也愛屋及烏嗎?它又是如何回報浪的?
明確:它竟紋絲不動,它竟面無笑容。
(6)、對于礁石的這種態度,浪是怎樣表現的呢?它退縮了嗎?
明確:對礁石的這種態度,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是她的戀情并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了海浪對愛情的無限忠誠。
(8)、再次聽老師簡介作者經歷,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紀伯倫簡介:紀伯倫雖然出生于黎巴嫩,具有阿拉伯血統,但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他1883年出生,當時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統治,12歲隨母親去美國謀生,在波士頓唐人街過著清貧的生活,15歲被送回故國學習阿拉伯古典文學,同時進修繪畫,18歲因思想激進、創辦呼吁民間疾苦、被認為帶有叛逆性的刊物《真理》而被驅逐出境,重新返回美國家中。返美后僅一年多的時間,病魔先后奪去了他母親、哥哥、小妹三位親人。他以寫文賣畫為生,與為人剪裁縫衣的妹妹一起掙扎在金元帝國的底層。25歲得到貴人相助,為他申請到赴巴黎深造的獎學金,學習繪畫,并得到羅丹等藝術大師的親授與指點,3年后再次返美,并長期客居紐約,從事文學與繪畫,直到48歲英年早逝。他一生在黎巴嫩待過15年,在法國2年,在美國生活了共31年,他的祖國------處于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統治下的黎巴嫩------給予他的并不是很多。然而,這種因貧窮和統治階級的罪惡而造成的與故土的別離,不僅沒有淡化他對祖國的思戀,冷卻他熾熱的赤子深情。相反,他愛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將海外流離的阿拉伯作家組織起來,共同為祖國獨立和自由民主而抗爭呼號,還常常在自己的詩作里,對祖國寄寓深厚的戀情。
明確:對山崖的這種態度,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是她的戀情并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了海浪對愛情的無限忠誠。
這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在這首散文詩中,作者借助海浪與海岸這對熱戀形象,曲折表達了她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情感和火熱的衷腸。
1.領會本文駢散兼行,音韻流暢的藝術風格。
2.理解本文詳略適宜的寫作特點。
3.體會本篇的鋪排手法和代古諷今的作用,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
4.理解并歸納“一、愛、取、族、焉、而、天”等詞語的用法。
5.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明確運用想象,夸張等多種手法具體描寫阿房宮這一藝術形象,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加強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2.理解文章內容并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秦代時,秦始皇嫌都城咸陽人多,原來的宮廷狹小,就在謂南營造新宮,面積龐大,隔離天日,到秦之都沒有完工。直到項羽帶兵攻入咸陽,一把火將它燒毀,據說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不滅。這座龐大的宮殿建筑群現在只剩下夯工和臺基,它就是阿房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杜牧的《阿房宮賦》。
二、解題。
1.文體。
“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是介于散文和詩歌中間的一種體裁?!段男牡螨堅徺x》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斌w物寫志,是賦的內容;鋪采摛文,指鋪的手法。
賦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描寫事物時注重鋪陳和夸張;結尾多發議論,以寄托諷喻之意。
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_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多個階段。本文屬于文賦。
2.背景。
本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此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風雨飄搖。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諷今,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總結秦王朝驕奢遙逸終政亡國的歷史教訓,從而向唐朝統治者發出警告,希望唐朝統治者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三、整體把握。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熟悉課文。
3.學生對照書_釋疏通例文,劃出疑難。
四、指導學生自讀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層:“六五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睂懥税⒎繉m的背景。
重點詞:
兀:形——動,被砍光。
一:名——動,統一。
學生背誦。
2.第二層:覆壓三百余里。
寫阿房宮的面積。
學生背誦。
3.第三層: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寫規模氣勢。
重點詞;北構而西折:北、西名——狀。
直走咸陽:趨向。
學生背誦。
4.第四層;五步一樓……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寫阿房宮的樓閣廊檐。
重點詞:
鉤心斗爭:古今異義。
蜂房水渦:蜂房,水渦,名——狀,像蜂房,像水渦。
學生背誦。
5.第五層:長橋臥波……不知西東。
寫長橋復道。
重點詞:
未云何龍:云、龍、名——動,出現之出現龍。
不霽何虹:虹名——動,出現彩虹。
學生背誦。
6.第六層:歌臺暖響……而氣候不齊。
寫歌臺和舞榭。
重點詞:
氣候:環境氣氛。
學生背誦。
總結:本段從阿房宮的興建背景,面積,規模,樓閣廊檐,宮內的長橋復道,歌臺舞榭等方面描寫了阿房宮規模的壯麗。
(二)第2段。
1.第1層:妃嬪媵嬙……為秦宮人。
寫宮人的來歷。
重點詞:
輦名——歷乘車。
學生背誦。
2.第二層:明星熒熒……焚椒蘭也。
寫宮女眾多。
重點詞:
綠云:綠即青,不用青,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梳曉鬟也:曉梳鬟也。
學生背誦。
3.第三層:雷霆飛驚……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寫宮人的命運。
重點詞:
縵之:長久地。
而望幸焉:寵幸。
學生背誦。
4.第四層:燕趙之收藏……亦不其惜。
寫宮內奢侈的生活。
重點詞:
鼎鐺玉石,金塊縷礫:把寶鼎當作鐵鍋,把寶石當作石頭,把金子當作土塊,把珍珠當作瓦礫。
學生背誦。
總結:本段從宮人的情況和宮人的生活來寫阿房宮內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業。
1.背誦1、2段。
2.預習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指導學生自讀三、四段。
1.重點詞:
(1)秦愛紛奢:豪華。
(2)直欄橫檻:欄桿。
(3)可憐焦土:可憐,可惜;焦土:名——動。變成焦土。
(4)族:滅族。
(5)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動——意動,以……為鑒。
2.段落大意:
第3段:寫秦始皇的荒淫導致秦國滅亡。
第4段:總結歷史教訓,希望當世統治者引以為戒。
3.總結:
第3段用“嗟乎”緊承上兩段的鋪陳,轉入對秦之歷史教訓的議論,并領起后文一嘆再嘆的筆調。使用了六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盡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最后寫民眾的反抗,迅猛異常,摧枯拉朽。
第4段諷勸后人引以為戒,是前一段的擴展。作者連續慨嘆,情不自禁,“嗚呼”之后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的息息相關。最后用“后人”,委婉提醒唐朝統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轍。
三、借古諷今。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借古諷今,借回領歷史來向當地統治者進行諷喻,希望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提醒唐敬宗不要為自己享樂而勞民傷財,最終落得亡秦的下場。
理清情節發展脈絡。
2、精彩片斷賞析。
3、項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抽查正音情況。
二、學生復述故事情節(板書)。
范增獻計。
宴會前項伯夜訪起因。
(1、2)張良定計。
劉項約婚。
劉邦請罪。
宴會中范增舉玦。
(3、4)項莊舞劍經過。
樊噲闖帳。
劉邦離席。
宴會后張良獻禮結果。
(5~7)無傷被誅。
三、精彩片斷賞析。
[轉載]《鴻門宴》教案2[轉載]《鴻門宴》教案2[轉載]《鴻門宴》教案2[轉載]《鴻門宴》教案2[轉載]《鴻門宴》教案2[轉載]《鴻門宴》教案2閱讀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場順序,分節記憶人物言行,理清背誦思路。
三起三落,情節張弛有效,波瀾起伏如下圖:
玦項劍項帳項。
舉羽舞伯闖王。
增不莊翼噲款范應項蔽樊待。
四、項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組討論主要人物——項羽。)。
提問1:項羽的性格特點如何,依據是什么?
明確:沽名釣譽,缺乏政治遠見;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游說,便放棄進攻。
剛愎自用: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后食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
胸無城府,有不忍之心;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捧,便放棄進攻,對武士樊噲的態度更是如此。
寡謀輕信,輕敵自大;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據即可。)。
提問2:項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1)作者善于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文章在“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
(2)對比烘托也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對劉邦的刻畫,突出其善于用人(與項羽約為婚姻,對張良言聽計從)、能言善變、狡詐多端、當機立斷(誅殺曹無傷)的性格特征,這些都是為突出主要人物項羽服務的。
拓展: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不妨選以下三個片段:
(一)。
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弊洳辉S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說:在滅秦戰爭中,劉邦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秦軍即聞風瓦解。反觀項羽卻一路苦戰,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之中來到咸陽時,已是姍姍來遲。
(三)。
項羽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睗h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p>
解說:性格急噪與老_巨猾對比鮮明。
提問3:性格特征對領導人物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試結合課文分析,作者司馬遷在客觀冷靜的敘述中寄寓了什么樣的情感,贊嘆、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學生討論)。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急,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襲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自矜功伐,奮其斯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解說:作者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寫的,他一方面號稱“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烏江自刎”的悲劇。既有贊嘆,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讀。
選六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中選兩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項羽、劉邦,其他四個學生分別擔任范增、項伯、張良、樊噲,由擔任項伯的學生讀敘述文字。
教師指導: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形象豐滿,朗讀應注意突出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及情節發展的張弛有效。
正如我們上面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樣,項羽一聽到劉邦欲王關中的消息,立刻大怒,應讀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狀來;第二天劉邦赴宴一段謙詞卑禮的請罪,他又顯得洋洋自得,失口將曹無傷告密一事和盤托出。應讀得“得意忘形”。劉邦,赴鴻門假意屈從,言辭中用透出謙卑、偽飾。另外,老謀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練透辟的張良,豪壯威嚴的樊噲,都應在朗讀中使其栩栩如生,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如在眼前。至于情節,在矛盾的展開中,時松時緊,應學會動用朗讀渲染氣氛,使聽者身臨其境。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三、四段。
2、結合課文學習,談談你對項羽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寫一篇隨筆。
教學目標:
1.了解劇情,了解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
2.了解現代戲劇藝術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標:
1,熟悉劇情,領悟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節、語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義,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把握劇中老人和男孩兩個人物形象,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
2.體會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學難點:。
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
教學方法。
1.演讀法。
2.討論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二、分角色朗讀,整體感知,把握劇情。
1.學生自薦朗讀課文,一人讀老人,一人讀男孩。其余同學點評。
提示:男孩的語言應讀出純真、活潑、稚嫩、可愛的情調來;老人的語言應讀得親切一些,讀出長者的風范,讀出較強的人生滄桑感和濃濃的鄉土氣息。
2.選一位同學概括劇情。
明確: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流露出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三、引讀提高,理解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揣摩劇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體顯示:
關于老人。
1.老人在與男孩的談話中,回憶了哪些事情?如何認識老人的心態?
2.老人對男孩的態度如何?
3.如何評價老人這個形象?
關于男孩。
4.請談談你對劇中男孩這一形象的認識。
關于老人的兒子和男孩的父親。
5.你對劇中未出場的這兩個人物怎么看?
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關于棗兒。
6.棗兒在劇中起什么作用?
7.關于棗兒的童謠在劇本首尾出現兩次,這樣寫,有什么特殊的表達效果?
學生分組討論。小組長記錄發言要點,并代表小組全班交流,其余小組成員可補充,也可點評。
活動成果展示:
關于老人。
1.老人在與男孩的談話中,回憶了棗兒小時候的事: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只顧摘棗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棗兒小時候一有尿就尿到棗樹下?;貞浟俗约盒r候偷棗而長出小棗樹的事、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嚇跑鬼子、鬧災荒時靠棗兒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談話中沉思心事重重閃著淚花,流露出老人對兒子的思念,對以往歲月的懷念,對故土的熱愛之情,有一種濃濃的失落感。
2.老人請男孩吃棗,老人讓男孩騎跨在自己肩上摘棗,老人給男孩講故事,老人與男孩拉勾發誓,老人緊緊摟住男孩,將棗兒塞進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棗兒咀嚼,這些都表現了老人對男孩的疼愛,表現出了一種不是祖孫而如同祖孫般的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也折射出他對兒子的親情。
3.劇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輩的農民形象:他一生勞作,不離鄉土,如今老邁,兒子離鄉外出,他繼續留守家園。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義的老一代的長者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關愛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愛尚年幼的新一代;作為過來人,他懷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關于男孩。
4.劇中的男孩想把棗子留給父親吃,喜歡吃巧克力盼望父親帶巧克力回來,他躡手躡腳撿棗子,把棗子藏在紅肚兜上的衣袋里,溫順地挽扶老人,認真聽老人講故事,和老人拉勾發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
關于老人的兒子和男孩的父親。
5.老人的兒子,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于城里,拋棄了舊家而另成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社會的變化。
關于棗兒。
6.全劇以棗兒為標題,并以棗兒貫穿全劇,讓老人與男孩圍繞棗兒進行對話。展開情節。老人的經歷、情感乃至命運,都與棗兒有著不解之緣;男孩對父親的思念。也與棗兒相牽連。棗兒是全劇情節發展的線索,是人物對白的話題。
7.這首童謠表達了在棗兒中所融入的父母疼愛子女的親情,以這首童謠開頭,隱含了全劇與棗兒有關、與親情有關的特定內容,并將人們帶入具有民族傳統風情、充滿鄉土氣息的特定情境。結尾用這首童謠,但情境有所變化,由幕后換為前臺,由哼唱變成呼喊。由沒人回應轉為響起無數個童聲呼喚的聲音,既與開頭相呼應,又強化了劇中的情境和內容。深化了全劇的思想感情。
四、深層探究,突破難點。
1.揣摩語言,分析下列臺詞中加橫線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媒體顯示:
(1)老人老子個兒大,兒子個兒能小嗎?
男孩嘻,爺爺,我說棗兒個兒大。
老人(自豪地)我的兒子就叫棗兒。
(2)老人(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還不跟你一樣?臉皮兒像這青棗,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過去了快吃棗兒吧。(從匾子里挑了顆熟透曬干的棗兒)你吃這顆。
男孩(拿起熟棗兒放進嘴里)還是皺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誰要啊。
(3)老人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4)男孩棗兒叔叔啥時候回來?
老人不知道。
(5)男孩爹回來會帶巧克力,巧克力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
男孩來呢,你的棗兒甜!
(6)男孩我娘說,出遠門的人有時候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
學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1)并非指個子,隱含了永不褪色的親情,永遠割舍不了的鄉情。
(2)老人內心呼喊兒子,因兒子沒有回應而傷心;老人年老,被兒子遺忘,透出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3)不僅是對吃棗而言,也不是對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隱含的是對既往歲月、對傳統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現了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與棗兒相對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涵,它是現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們,往往迷戀于外在世界,忘記了回家的路,但他們最終會回來的,喧囂之后是平靜,躁動之后是安寧。
(6)道德、倫理、親情是每個人必須有的,但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不可阻擋地席卷著一切,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
棗兒是一座永久的家園,身影的離去愈映出心靈的堅守,時空的超越反鑄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們總有回歸故里的那一天。
2.探究棗兒的象征意義,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教師提問:劇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棗兒象征著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題?
學生自由發言。
生1:棗兒象征著親情。老人思念兒子,男孩想念父親,棗兒凝聚著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棗兒象征著故鄉。老人喜歡懷舊,表現了老人對故土的摯愛;兒子久出未歸,離開故土追尋心中的夢。
生3: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園的象征。棗兒代表親情、故鄉,更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它所牽涉的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系,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著嚴重的考驗。
教師總結: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的象征,也傳統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園的象征。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征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使全劇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內蘊。請大家談談對作品主題的認識。
生1: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
生2:劇本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系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溫暖親情和心靈溝通。
生3:劇本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
生4:劇本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迫尋。
生5: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
教師總結:優秀的劇本,其主題思想往往是多義的,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讓讀者的想象盡情飛揚。
五、延伸拓展,深化認識。
學生暢談見聞、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關心自己周圍的老人和兒童。
六、課堂小結。
《棗兒》是香甜的棗兒,也是苦澀的棗兒。那一聲聲蒼涼的、稚嫩的呼喊.發自內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噴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種給予,一種天賜是爹娘賜予兒孫賴以生存的精神維系和生命依托,正是這呼喊健全著他們神經。仁滿著他們的羽翼,使他們飛得更高、更遠。
棗兒是一座永久的家園,又是一座需要護理和更新的家園,我們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鄉的奇異的甜果果時,會品出那甜果果中兒孫小時的尿香味;兒孫回鄉品嘗爹娘留給自己的棗兒時,仍會由衷地贊嘆還是家鄉的棗兒好吃。
七、布置作業。
2.自選角度,針對《棗兒》寫一篇戲劇短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安塞腰鼓》的視頻,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標處節次,畫出生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學習生字。投影:
(1)根據課后生字表自學生字讀音。
(2)指名讀生字,及時糾正。
(3)自由讀生字,同位互相檢查。
(4)再指名讀。全班齊讀。
3、解釋詞義。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班級交流:
三、指導朗讀。
1、重點指導:
(1)自由讀。注意語氣。
(2)指明范讀。
(3)再指名讀。
(4)自由讀,同位指導。
(5)再指名讀。
2、逐節指名朗讀。隨時糾正不當之處。
四、指導寫字。
1、自由觀察字型,找出難寫的字。
2、指導。
3、學生臨寫,教師指導。
五、布置作業: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2、學習本文形、神結合的語言,注重感悟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3、本文的學習,用中華民族生命律動的厚重陽剛之美熏陶感染學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形、神結合的語言,注重感悟并發表自己的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字。
二、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商钤~、短語、句子;用文中的內容。
2、明結構。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3、尋美點。
布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出示幻燈片,播放例句。學生與之對照,進一步體會文章的美妙之處)。
第二板塊: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1、學生采取"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所謂替換式品讀,就是將文章形式變為別的形式再讀,比較、品味其中的美。)。
學生齊讀第6段,教師獎大家剛才讀的內容改成了另一種樣式。(出示幻燈)。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身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要求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并反復朗讀。
2、指導學生采取"評點式品讀",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
學生可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3遍,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蓮脑~、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分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板塊:品讀文章,學用語言。
1、學生再讀文章,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2、學生寫好后,小組互評,選出好的作品,課堂展示,師生共議,評出好作品若干,并給予獎勵。
四:布置作業: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安塞腰鼓。
一、知內容:“……的安塞腰鼓”
二、明結構:“好一個安塞腰鼓”核心句。
三、尋美點:(根據學生發言板演)。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發展史。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
2.培養在閱讀中篩選信息的能力;。
3.學習兩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概括力強的特點。
三、德育滲透目標。
1.通過學習第一篇文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認識法西斯的暴行,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想。
一、播放有關香港回歸的紀錄片和反映納粹暴行的影片,設定好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
二、通過介紹香港近百年的發展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討論納粹暴行(擴展至南京_)對于我們人類的戕害,以及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么樣的教訓。課外查找一些香港歷史和納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輔助閱讀。
三、分別找一些香港回歸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聞報道,比較一下寫法的不同。
重點、難點。
重點: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
難點:新聞報道如何既報道事實,又抒發感情。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活在信息社會里,每天都會從報紙、廣播、電視中接觸大量的新聞報道,那么,如何從新聞報道中及時而準確地篩選信息,成為當今社會人的一項重要能力。而要提高這種能力,就必須了解新聞報道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兩篇典型的短新聞。(板書課題)。
二、明確目標。
1.了解新聞報道的結構方式;。
2.篩選兩篇新聞報道的基本信息。
二、整體感知。
(一)《別了,“不列顛尼亞”》。
在眾多關于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別了,“不列顛尼亞”》是最別致的一篇,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歸的人們多么激動,而是選擇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國皇家游艇“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
消息一般由導語和主體兩部分組成。導語放在開頭,由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者依托新聞事實的精辟議論組成;而主體則具體展開新聞事實的敘述。本文就是以這樣一種結構組織材料的。
第1段是導語部分。它告訴我們,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這標志著長達150年的英國統治的終結。
下面的主體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具體敘述了英國殖民者的告別儀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寫的是現實的場景,分別是:末任港督的降旗儀式,彭定秉離開港督府,英國告別儀式,降旗儀式,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這些儀式的敘述都很簡潔,作者突出儀式本身的涵義,這表現在介紹了每一種儀式之后,作者總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個儀式都顯示出歷史的跨度,有著歷史的意義。作者并不直接出面發表議論,但是情感和評論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儀式,作者說“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強調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換任的重復,它是具有標志意義的最后一次。
對于在駐港英軍總部附近舉行的告別儀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隨后捕捉到了一個典型的鏡頭:“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毕笳饔y治的“不列顛尼亞”號,與象征香港回歸祖國的特別行政區區旗,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啟示人們發現這一儀式的深厚內涵。
7時45分的第二次降旗儀式,也只是一筆帶過,但作者把這一事件放在歷史今昔的對比上,有一種歷史滄桑變化的感覺,使得曾經的坎坷,在人們腦海中“積淀成了神圣而執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悅變得更加凝重”。
另外還有兩段,一個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關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個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歷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對照,深化了主題。
(二)《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的的集中營,被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_工廠”,據統計報道有400萬人在這里遭到了殺害。這篇消息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的佳作。這主要得益于他獨辟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即記者在新聞中毫不摻雜個人情感的寫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字里行間灌注著個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來的議論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接下來,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紹了里斯維辛集中營可怕的歷史。作者說,那些“慘狀被人們講過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是舊聞了,奧斯維辛也不再有“可供報道的新聞”了。但是到這里訪問,作者卻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是記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說些什么或寫些什么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边@里指出了作者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隨著參觀者的腳步,把讀者帶進了集中營,從毒氣室、焚尸爐、女監房、試驗室、紀念墻一直寫到絞刑室。作者并沒有詳細描寫這些地方多么的陰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終盯在參觀者身上,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傳達他們內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有一些細節很耐人尋味。比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這樣的景象的確讓人難忘。也許是諷刺,任納粹刑罰多么_,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也許是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還有,那個照片中的姑娘,臨刑前她在想什么?這不僅是作者的疑問,也是紿讀者提出的問題。
除此之外,作者還有一些很精辟的議論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做禱告,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奧斯維辛,做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因為劊子手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的人們成為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與標題和首段遙相呼應,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也顯得文章首尾相貫,渾然一體。
三、總結兩篇短新聞的結構特點。
布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學習兩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概括力強的特點;。
2.學習兩篇短新聞既報道事實、又抒發感情的特點;。
3.通過學習第一篇文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認識法西斯的暴行,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提問】如何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標題的含義?
【明確】標題有兩層意思。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另一方面,“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象征著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明確】現實的場景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文章的綱,每一則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對應于一個現實的場景,依靠一些關鍵詞銜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離開港督府,就引入一些關于港督府歷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儀式,則讓人聯想起156年前,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銜接,使得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靠現實的場景串在一起,與之融為一體。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現實的場景有歷史的縱深感,讓人更加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實內涵。
3.【提問】為什么說英國的告別儀式是“日落儀式”?
【明確】英國曾經占領了非常廣大的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喻指在它的領土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香港作為英國在東方的最后一塊殖民地,于1997年脫離英國的統治,回歸祖國,可以說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統治的太陽落了。所以把英國告別的儀式稱為“日落儀式”。
4.【提問】《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里有很多否定句,應該怎么理解?
【明確】本文用了一連串的否定句,像一條線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統一的風格,同時把奧斯維辛這個被納粹顛倒了的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每個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內涵,值得細細體會。比如:
標題就是一個典型的否定句,類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介紹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說“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這句話承上啟下,一方面奧斯維辛太出名了,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的確沒有什么新聞可以報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沒有新聞,作者還是要寫一寫,因為他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結尾“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除了呼應前文之外,還突出了文章主題。意思是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鮮東西了,每一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吹竭@些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那些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這樣,雖然話語貌似平靜,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5.【提問】《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消息與我們常見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確】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的內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
總結、擴展。
《別了,“不列顛尼亞”》選取了英國撤離香巷的一系列場景,并把它們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有了歷史的縱深感;《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客觀報道的傳統,直接敘述自己的感受。它們和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學生閱讀“背景材料”中的新聞報道《奧斯維辛,歷史不會忘記》,比較一下和兩篇課文的寫法的不同。
布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二、三、四”。
教學目標:
1、把握對環境的鋪陳,了解自然環境對小說主題的作用。
2、通過細讀,品味翠翠的人格形象。
3、結合人物分析,領會小說的主旨,明確邊城所要表現的的人性內核。
教學重點:把握主旨和翠翠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理解邊城的文化內涵。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方法:品讀法、分析法。
第一課時。
(課前播放黃磊的《等等等等》,投影一段話: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_,來作樸素的敘述。)。
一、導入。
講到歷史,我們很容易便會想到的是一些英雄豪杰的叱咤風云,是那些朝堂上的九五之尊,唐宗宋祖,拿破侖、華盛頓;或者便是那些某一方面的杰出人才,像杜甫、李時珍、牛頓、哥白尼等等。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在歷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在歷史里沉默著的更大多數,卻是一些什么也沒有留下的,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這個群體在人群中最龐大,也最渺小。誰也不會關注到在中國最廣大土地上耕種的每一個農民或者在硝煙里搏殺的每一個士兵。因為他們不是歷史的關鍵,在歷史的宏大敘事中他們往往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沈從文作為一個有著深切社會責任感和人文修養的文人,他關注著這沉默的大多數,于是在他的代表作《邊城》的題記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如上)。在沈從文樸素的敘事中,展開了一副邊城生活的畫卷。
二、情節梳理。
(投影課題以及一句話: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長假前,請大家回去讀讀《邊城》的全文,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學認真去讀了,但是我依然很真誠的相信在座的大家真正去讀了,而且有所感受。
那么,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簡單的把故事理一理,或者大家一起來理一理,講不完整沒關系,你一言我一句,我們先把這個故事拼接出來。
明確: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一戶人家。獨門獨院里,只有爺爺老船夫和孫女翠翠兩個人,還有一只頗通人性的黃狗。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是個灑脫大方,喜歡交朋結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樣豪放豁達,不拘俗套小節。老二的氣質則有些像他的母親,不愛說話,秀拔出群,叫儺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們三人的名字,沒有不豎大拇指的。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汕傻氖?,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并先儺送一步托媒人提了親。兄弟兩人都決定把話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訴了弟弟,說這愛是兩年前就已經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著把話聽下去,且告訴哥哥,他愛翠翠也是兩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著實吃了一驚。
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爺爺自然是曉得孫女的心事,卻愿讓她自己做主。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斗論勝負,而是約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弟弟儺送的歌聲,后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夫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大老唱的,大老講實情講出后邊去做生意,幾天后他聽說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碼頭的船總順順也忘不了兒子死的原因,所以對老船夫變得冷淡。老船夫操心著孫女的心事,后終于耐不住去問,儺送卻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責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總順順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畢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說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夾雜著嚇人的雷聲。爺爺說,翠翠莫怕,翠翠說不怕。兩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聽那雨聲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沖走,屋后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嚇得去找爺爺,卻發現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
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儺送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三、環境分析。
思考一:很明顯“邊城”除了是這部小說的題目,還是這段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不論大家對沈從文了解多少,或者對邊城了解多少,小說中的這個地方給大家的印象是怎樣的?換言之,邊城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世外桃源,質樸天然)。
1、地理位置處在邊緣,客觀上與世隔絕。
兩省接壤處,十余年來主持地方軍事的,注重在安輯保守,處置還得法,并無變故發生。水陸商務既不至于受戰爭停頓,也不至于為土匪影響,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絆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遠不會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
地理的偏遠帶來民風的單純。
2、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生活習慣與方式。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十一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
劃龍舟、捉鴨子等。
這就像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p>
思考二:邊城與生活在之中的人們有什么樣的聯系?
由于地理上的偏遠,改朝換代,戰爭革命都影響不到他們,就像《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在一種單純的生活環境下祖祖輩輩的延續著一種生活方式。因此也保持著近似原始的價值觀——一種非功利的價值觀。
文中描述了當事情與錢發關系時,祖父的處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諉,仿佛錢是人人都不要的東西般,在這些爭執里,誰要是最后占了錢的便宜,誰就是輸家。文中也安排了幾個推錢的場景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與屠夫的爭執,還有一個定要留錢的擺渡客。祖父擺渡死不肯收錢,反而到處請人喝酒。買豬肉互相推錢。正因為爺爺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觀,所以為人們所推崇,提起渡船,無人不知那個豪爽老人,當然,可以說每個人都擺渡,所以知道她,但是,從文中人們對老人的熟悉和態度可以看出,人們對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買東西,“一定有許多鋪子上商人送他粽子與其他東西,作為對這個忠于職守的劃船人一點敬意”。即便是文中最有錢的順順,也是一個不十分在意錢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鎮里,有錢人家的兒子喜歡窮人家的姑娘,拋了門當戶對的聘禮,要娶窮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聞??梢?,邊城,這樣一個地方,是重義輕利的,不為商業氣息所熏染變質。
沈從文極力想表現的是一個非功利的社會形態。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說的寄食者——_。應該說,_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為了生活出賣著自己的_。在道學家的眼里,這絕對的是下流可恥的。但是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里“由于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_,也永遠那么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后,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厩橐鈩龠^利益】_多靠四川商人維持生活,但恩情所結,則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著嘴唇咬著頸脖發了誓,約好了“分手后各人皆不許胡鬧”,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著的那一個,同留在岸上的這一個,便皆呆著打發這一堆日子,盡把自己的心緊緊縛定遠遠的一個人?!炯幢愠鲑u_,也珍視自己的愛情】尤其是婦人感情真摯,癡到無可形容,男子過了約定時間不回來,做夢時,就總常常夢船攏了岸,一個人搖搖蕩蕩的從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邊跑來?;蛉罩杏辛艘尚?,則夢里必見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卻不理會自己。性格弱一點兒的,接著就在夢里投河吞片煙,性格強一點兒的便手執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痉鹇逡赖抡J為夢是潛意識的_,由于睡眠時檢查作用松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是淳樸民風的折射?!俊唐诘陌?,長期的嫁娶,一時間的關門,這些關于一個女人身體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樸,身當其事的不覺得如何下流可恥,旁觀者也就從不用讀書人的觀念,加以指摘與輕視。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_,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痹谶叧?,即便是社會上最勢利的東西的產物,小鎮里最勢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樸,也是如此的敷衍著勢利,而盡力過著如此人性化的生活。文中處處點出邊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為榮,沈先生對此類場景津津樂道。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和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置沈從文于中國現代文學大家地位,1987年西方文學界開始提名沈從文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如果說魯迅筆下的阿q是國民劣根性的表現,它體現的是國人人性中難堪下作而又無奈的一面,那么邊城則恰恰相反,它體現的幾乎都是人性中善的一面。
思考三:沈從文為什么選擇“邊城”作為小說的背景?
讀一篇小說,如果你喜歡,你就應該盡可能的去多了解與之有關的信息。這是一個思維延續的過程,當你走進幕后,你會發現許多在讀小說時所體會不到的樂趣與風景。所以長假期間老師也推薦了幾篇與《邊城》相關聯的文章希望大家看看。
作品絕對不是作家念一句咒語憑空而來的。小說往往帶著作者的身影與愿望。沈從文在《從文自傳》中《我所生長的地方》一文里有這樣的描述“我想把我一篇作品里所簡單描繪過的那個小城,介紹到這里來。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仿佛可用手去摸觸?!揖蜕L在這樣一個小城里,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曾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F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里,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里?!碑敃r間漸漸拉長,我們漸漸長大,我們都會發現過去的日子遠比現在幸福,就如大家會覺得幼兒園的日子比現在愉快,老師也會感受到當學生的日子比當老師的時候開心。這種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充分的表現在沈從文的小說之中。沈從文是一個天真浪漫的作家。在這里,老師八卦一下。
沈從文1902年生于湖南鳳凰縣一個軍人世家,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軍第二軍游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20年在芷江一警察所當辦事員后因初戀受騙而出走。他的婚姻相當的富有情趣。當時蘇州一個名叫張吉友的富商,除了擁有萬頃良田,熱心于結交蔡元培這樣的教育界名流、投資教育事業,還因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兒而盡人皆知。后來,這個大戶人家的二女兒張允和嫁給了頗有建樹的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女兒張兆和則嫁給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從文。
青年時代的沈從文就因寫過一些新潮的白話小說而在文壇嶄露頭角,由于詩人徐志摩的介紹,他被中國公學校長胡適聘為教師。18歲的張兆和在中國公學曾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聰明可愛,單純任性。兆和身后有許多追求者,她把他們編成了“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二姐張允和取笑說沈從文大約只能排為“癩_第十三號”。自卑木訥的沈從文不敢當面向張兆和表白愛情,他悄悄地給兆和寫情書。
老師的情書一封封寄了出去,點點滴滴滋潤著對方的心。女學生張兆和把它們一一作了編號,卻始終保持著沉默。后來學校里起了風言風語,說沈從文因追求不到張兆和要_。張兆和情急之下,拿著沈從文的全部情書去找校長理論,那個校長就是胡適。
兆和把信拿給胡適看,說:老師老對我這樣子。胡校長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兆和馬上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胡適說: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說說,做個媒。兆和連忙說:不要去講,這個老師好像不應該這樣。沒有得到校長胡適的支持,張兆和只好聽任沈老師繼續對她進行的感情文字的狂轟濫炸。沈從文開始了他馬拉松式的情書寫作。就在張允和與周有光喜結良緣后不久,她的妹妹張兆和也在名作家沈從文的長時間進攻下舉手投降,成為這個情書圣手的俘虜。
可見天真浪漫的沈從文眼里,愛與美是他不懈的追求。在他的許多文學作品里不斷閃現著對童年生活環境的追憶,這可以看作是一種緬懷。他對湘西當年的風情,這種人人以情義為重,以不要錢為榮的風情,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風人情。
另一方面,沈從文在《從文小說習作選·代序》中說: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這廟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從文的寫作目的便在于表現一種人性的形式。就像大家上化學課、物理課做實驗前一定會整理好試驗臺,洗清每一件容器一樣。如果把沈從文寫作邊城看作是一次關于人性的實驗,邊城就是一個試驗臺,如果這個實驗臺上有雜質就可能影響到實驗的結果。因此,要表現純粹的人性,就需要邊城這樣一個無論外在還是內在都純粹的環境。
邊城是作家精神追求的一種境界,是一種詩意的棲居所在。我們與其說邊城在中國版圖上某一個地方,不如說邊城是存在于作家心中的一塊靈地,一方凈土。這是作者生活的理想,是作者所設想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給志在寫作者》中說:“一個偉大的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_?!本瓦B他死后歸葬鳳凰縣的墓碑上也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批評家劉西渭所說:“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生息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沖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對于生活沒有過分的奢望,他們的心力全用在別人身上:成人之美?!?《〈邊城〉與〈八駿圖〉》)然而,他在《邊城·題記》中說:“我這本書只預備給一些‘……極關心全個民族在空間與時間下所有的好處與壞處’的人去看?!薄斑@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尚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從而喚醒讀者對“這個民族真正的愛憎與哀樂”的關注,“更希望的還是可以燃起行將下鄉的學生一點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長河·題記》)。
在那樣一個年代,“邊城”是沈先生的一個夢,——也許就是那樣一個邊緣城市,在心靈的邊緣,人生的邊緣,愛憎的邊緣,善惡的邊緣……在那里,可以懷古,可以讓他以及和他一樣的人們將自己的心靈或者說是靈魂棲息其中,得以片刻的安寧。
四、問題思考。
1、你覺得故事中翠翠是什么樣的?
2、“邊城”真的是一個如此美好的地方嗎?
學習目標:
1、學習文言知識。
2、體會作者感情,領悟作者思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先看一組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滄海一粟遺世獨立不絕如縷正襟危坐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水光接天成語是我們民族語言的瑰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如此多的成語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賦》,由此可見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們就共同走進這篇文章。
二、誦讀。
1、讓我們在朗朗書聲中走進文本。要求標畫出體現作者感情變化的字眼,同時標畫出和你產生共鳴或者電到你的句子。
2、學生交流自己標的句子,讀給同位聽,之后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老師作出點評。同時告訴大家誦讀的幾個層次:讀準字音——學會斷句(語法結構、句首句末語氣詞)——控制語速——融入感情。
3、老師可以給學生示范背誦第二段。
前三個層次只是技術層面的,最后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需要心靈的參與。讓我們更加的接近蘇軾,走進心靈。
三、感情概況。
剛才大家已經把有關情感的字眼標畫了。是哪幾個詞語呢?樂——悲——喜(考驗大家的篩選能力)。
四、賞析“樂”
1、作者為何而樂?賞到了美景。如何表達自己的樂?喝酒、吟誦、唱歌。
2、大家選取一句表現“樂”的句子。先解釋,之后賞析給同位聽。溝通交流。達到悟讀。
3、文言知識:縱……凌……:替代法翻譯。
4、指導賞析的角度:翻譯、內容、字詞的表現力(語言)、情感、聯想(詩詞、東坡其人、自己經歷體會)。
老師示范賞析: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寫出了喝酒唱歌的場面,一個甚字寫出了自己快樂的程度,而扣舷的動作則表現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這讓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個場景,一群人圍坐篝火旁齊唱“滄海一聲笑”,當時看了非常感動,滄海?為何還笑?那種經歷江湖一切險惡之后笑看蒼生的心態體現了出來。
5、快樂到一定程度,人們都會唱起來。那么蘇軾唱了什么呢?體會唱詞,前后四人一起研討,一個同學按照自己體會的感情讀出來,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讀析融為一體。
1兮:來自屈原,屈原經常嘆息,所以此字要拉長讀,屬于長嘆。
2美人:來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詩,香草自比,美人則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賢臣的代表。對美人什么態度?從悲傷中我們體會出蘇軾那種不放棄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還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們要從悲傷的歌聲中體會出這種昂揚向上。
寫作此文,作者被貶偏遠的黃洲做團練副使,相當于被流放,遠離都城。這時他已年邁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知人論世)。
五、賞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來還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從心來。那么,作者悲傷哪些內容呢?在朗讀中體會并且賞析,有體會你先別告訴別人,一會兒考考別人。提問要具體。
2、文言知識:渺:渺小。哀:哀傷。羨:羨慕(補字翻譯法)。
侶魚蝦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結構分析(對文:結構相似的上下兩句,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表達了人生的短暫與渺小。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到底算什么?這個問題引發古今中外無數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比如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比如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比如楊慎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讀出前后情感的變化。最后一個句子重讀以表達感慨之情。
2體現了蘇軾的什么情感?有欽佩,有羨慕,有悲哀。為何欽佩?因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樣的功業,強烈的入世思想的體現。
到這里如果文章結束,那就不是蘇軾了。他的偉大之處在于能夠在這種無路可走的時候,找到一個突破口,從而超越自己,從而也就超越了別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壞。關鍵看你如何突圍。
六、感悟“喜”
蘇軾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體現在哪些方面?討論給你帶來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開始作者本來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貧w自然,回歸純凈,回歸自我。
(2)“物與我皆無盡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為何也說永恒呢?
從儒家思想來說,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過一些途徑?!疤嫌辛⒌?,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達到三者任何一個,都算作永恒。
從道家思想來說,講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區別。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順應事物發展規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方式。
佛家思想的禪宗:講究生死輪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圓缺,生生死死循環不止,生命的輪回讓人不再感覺生命的短暫。
(3)茍非吾之所有……:輕視物質的東西,輕視有限的時空?!队^棋》: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抖珊!罚浩澯纹娼^冠平生。當別人都在關心你到底能飛多高的時候,有個人還在關心你飛的累不累,這就是友情。
(4)這里的“喜”和開頭的“樂”內涵一樣嗎?區別是什么?
樂:面對突來的美景的欣然反應,未經思考的接受,側重感官的體驗。如同當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們已經看到“樂極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達到的一種精神的解脫,是感情淬火后發自內心的欣喜,這里的喜是“喜從悲來”。
七、自我救贖。
作者在入世與出世,在積極與消極的斗爭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儒釋道多種文化的浸潤,三種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蘇東坡的內心并達到了和諧與統一。為何會達到這種和諧?作者的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情商比較高。當然情商的來源還是一個人不斷的積累。
當年蘇軾從海南回內陸,運河夾道千萬人觀看,他們看的哪里是蘇軾,他們的表現只能解釋為對文化的敬仰,對一種豁達人生態度的執著,這觀摩的人群在空間上的延伸我們不可考,在時間的延伸上我們也是觀摩者之一。這充分的說明了蘇軾的不朽,中國文化的不朽。當年蘇軾看到這種情況,他怎么反應?既沒有揮手“同志們好”,也沒有受寵若驚。他的一句“莫非看殺軾否”,以蘇東坡式的豁達與幽默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誦你最喜歡的句子。
知識與技能:了解序文的特點,體會文章精練優美、自然清新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疏通課文,理清思路,歸納、積累文言字詞。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故事,以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東晉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間別苑吟詩作賦。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著幾分醉意,自告奮勇地要求為眾人的詩集作序。在眾人熱烈簇擁下,只見他拿起鼠須筆,飽沾濃墨,在蠶絲紙上暢意揮毫,人群中不時傳來嘖嘖的贊嘆聲。待到作品出爐,此人便把毛筆一撇一擲,癱坐在旁邊的一個藤椅上,打起呼嚕來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覺得意猶未盡,伏案揮毫再次書寫,卻發覺都不如第一篇來的好,不禁長嘆。
這是又是一個神來之筆的傳說,當然,如果當事人沒有扎實的文學祭奠也是無法醉中寫佳作的。
這個稀里糊涂寫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無意之作,就是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二、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圈出不會讀或讀不準的字(讀后糾正個別字音)。
2、快速瀏覽全文,試從每段中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字眼。
(樂——痛——悲)。
三、文本研習。
(在學生回答的同時解決部分字詞問題)。
1、自讀第一段,思考:蘭亭聚會,俯仰之間,樂在何處?
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良辰)。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這里的景色呢?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天氣好,風景好,難道心情就一定會好嗎?如果宋江帶領梁山好漢跑到蘭亭對王羲之說:“小王啊,我們一起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蹦菢油豸酥男那檫€好嗎?當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這才有了共同話題,氣氛很好,所以開心。
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觴一詠,足以暢敘幽情;(樂事)。
#“流觴曲水”: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呤或援翰,作出詩來。
當時,王羲之與當朝名士41人于會稽山陰蘭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詩,當真是不亦樂乎!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為之作序,這就是這篇《蘭亭集序》的由來。
仰觀,俯察,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賞心)。
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在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備了,難怪作者會如此開心。
2、分享作者快樂的心境——女生齊讀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作者的這種快樂并沒有持續很久,不一會兒,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針對這個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于《蘭亭》真偽問題大討論。他認為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為悲痛,悲得太沒道理了。
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四人小組,讀,商討)。
(先叫學生翻譯,問:你認為這句話是在講什么呢?)。
如:1)“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p>
人生真是短暫啊,一抬頭,一低頭,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寫人生短暫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p>
2)“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p>
這里寫的是盡管每個人的愛好不同,寧靜與躁動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當大家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感到快樂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視時間的存在,卻沒發現時間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應過來時,也許早已經是兩鬢斑白的老朽之人了。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p>
等到歡喜變成厭倦,人事變遷,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這個世界的變化。這還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p>
有哪些值得高興的事?比如文章開頭就說了,天時、地利、人和,心情無比暢快。但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樂事,轉瞬之間,就成為過眼煙云,時間的流逝始終讓人覺得不痛快。
5)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6)“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p>
每每看到前人寫的關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沒來由地覺得前人的觀點、看法和自己相差無幾,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來對待。
7)“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p>
所以作者說,把死和生,長壽和短命看成是一樣的,這種觀點是十分荒謬的,沒有根據的。后人看我們就像我們看過去一樣,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當我們自我觀照,自我審視的時候,往往無法判斷自己的這種生存狀態究竟好還是不好。
引入資料:東晉是名士風流的時代。當時的統治非常嚴酷,而且朝代更替頻繁,朝不保夕。對生命常常有恐懼之感。而且因為朝代更迭,禮樂崩壞,文人們常常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們思想消極,行動無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隨波蕩漾,飄到哪里就是哪里。當然,死了就死了,無所謂,因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謂“一死生”“齊彭殤”。
他們崇尚老莊,老莊思想是怎么樣的?老子,提倡小國寡民,無為而治,我樂我的,你哭你的,誰也管不著誰。莊子,逍遙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間苦樂與悲喜,只要自己覺得逍遙自在就可以了。這是一中十分虛無的人生觀。
這和悲又有什么聯系呢?當時文人的生活太消極、太虛無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舉例:時人評價毛澤東)時人無法體察自我,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p>
這里交代了寫作目的,想著后世的讀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類似的感傷。
小結:
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討論結果,大部分同學都不認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學們認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據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暫、時光易逝,或悲嘆人生無常,死生大事,不得變更,乃至時人活在“當局者迷”的狀態之中,因此覺得十分悲痛。而這個痛與極樂的連貫性與合理性,同學們在課后仍可以繼續探討。
(看來同學都很厲害,都能和大師級叫板,爭一日之長短)。
4、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一直在死生這件事上糾纏不清。他寫人生無常、生命短暫,寫“當局者迷”,批判了當時消極無為、一死生、齊彭殤的人生觀。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應該是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明:作者批判了時人的人生虛化的思想,認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視之。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當積極用世,“兼濟天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四、課堂總結。
1、我們已經知道王羲之的觀點是人生在世,當積極入世,實現抱負。你們怎么看?(機動環節)。
2、總結:作者由蘭亭盛會寫起,極寫盛會之樂,既而興盡悲來,感慨萬千,進而展開議論,抒發了“人生苦短,命運難測”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時人的虛無、消極,溝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難得的大作。
3、讓我們再次朗誦全文,感受。
教學目的:
一、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二、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協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
教學重點:
一、理清課文線索,了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了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教學難點:
一、啟發學生聯系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度。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儀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這是古代的一朝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戲、并舉祈、消災的儀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人就在此集會,他們曲水流觴,引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總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寫的好,又善書法,有書圣之稱,于是蘭亭,(蘭渚之亭)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
(展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帖卷》,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
二、朗讀。
配樂朗讀(教師范讀)。
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奏、字音。
學生齊讀。(教師訂正)。
(1)朗讀語調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作者快樂的心境。
(2)朗讀指導:??固知/一/死生/為/荒誕,齊/彭殤/為/妄作?!弊x出節拍,讀出批判語氣,??后之視今,亦由分之現昔,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題材特點。
明確:
序是一種文體,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短m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
2、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
明確:
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們就以此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走進蘭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
明確:第一部分:敘宴集盛況。
第二部分:發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賞析課文。
1、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明確:
時間: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風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氣氣清惠風和暢。
人物:群賢少長。
列坐其次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感受:信可樂也。
寫法:寫景抒情敘議結合。
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于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我們仿佛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千古美談。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
2、學生嘗試背誦第一段。
理清背誦思路: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后由“是日地”領起描寫游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
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請學生摘錄寫景句。
3、學習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
明確:
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蕩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斗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一人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寫道:"雖趣舒殊,靜噪不同,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他們陶醉于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删鸵粫r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不再,而功業無成,作者自然發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
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終期于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因而個體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無法回避對"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讀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誦思路:
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轉入對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隨之又發出“后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梢娮髡邔θ松翡J、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著,接著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總結全文。作者的"悲",與他的人生觀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笨捶鸾?、道教徒總是把生死看得很虛無、很超脫,他們"一生死生,齊彭殤",可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士大夫當"兼濟天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蛇@種生活觀在我(王羲之)看來是何等的虛偽可笑。正因為我對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覽昔者興感之由”,我"悲"古人,因為我對生命的體驗和古人對生命的體驗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觀今,亦由今之視昔",后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古人的文章一樣,作者詢問古今,發出悲嘆。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邁進了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怎么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體驗卻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這種"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5、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
6、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
五、小結。
我認為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并不等于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著的努力。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延伸相關資料。
1.《蘭亭集序》真偽大辯論。
《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齡編撰的《晉書》,而此前收錄晉文最完備的《文選》竟未見此文,這與《蘭》文的歷史地位很不相稱。同時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梁代劉孝標注引的王羲之《臨河序》與《蘭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發了一場《蘭亭集序》真偽大辯論。
(1)文章作者之真偽。
觀點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這一觀點,并闡述了幾點理由。郭沫若也贊同此說,并就“夫人之相與”之增段補充論據,然后進一步考證說,《蘭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孫、陳代永興寺僧人智永所為。
觀點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適引用證據反駁郭沫若的觀點,章士釗也引用資料來證明《蘭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書法作者之真偽。
觀點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質疑,李文田則從書體上否定定武本《蘭亭》為王羲之筆跡,郭沫若更是斬釘截鐵地斷定是假的,并進一步推斷,“這個墨跡本應該就是智永所寫的稿本”。
觀點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適等人著文反駁,認為郭沫若以兩塊剛出土的石碑而斷定東晉只有隸書一種字體,是“孤證不立,偏難概全”。
詳情請看《語文學習》2000年第8期陸精康先生的《〈蘭亭序〉疑案錄》。
2.《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曠之子,王敦、王導之侄,東晉初太興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歲,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遺書,勸使應命,乃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素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謝安未仕時也住那里。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漢魏六朝散文選》,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4.王羲之《蘭亭詩》(其三)及前人評點。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磐淥水濱。寥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譚元春:“寓目理自陳,適我無非新”二語,真是通識所發,非一意孤高絕俗之流。(《古詩歸》)。
鐘惺:七賢胸中恐遜此原委。(《古詩歸》)。
陳祚明:曠達之旨,射洪古詩中多此等語,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詩選》)。
沈德潛:不獨序佳,詩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陳”,“適我無非新”,非學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詩源》)。
牟愿相:王逸少傳詩不多,其《蘭亭》一篇,如蘇仙高屋,翹視群兒小澥(《草堂雜論詩》(摘自《魏晉南北朝詩精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張玉谷讀了上面的《蘭亭詩》(其三)后這樣與《蘭亭集序》作比較閱讀:即序中“仰觀宇宙”數句意?!霸⒛坷黻悺?,貼視說,“群籟”、“適我”貼聽說。只淥水濱,略帶蘭亭,絕不粘滯,詩境清越。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6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