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案模板,教師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果。運用好教案模板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習效果的提升。
歷史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思想內涵廣泛滲透到其他各門課程中。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初中歷史說課稿川教版,希望能幫到你!
大一統的漢朝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大板塊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作為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由秦王朝的學習轉到漢朝的學習的過渡課,屬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學生梳理了漢朝興衰的基本脈絡。西漢的漢武帝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一個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活動建議: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與漢武帝的歷史作用。
那么根據教材內容與課標要求,我的教學三維目標制定為如下內容:
(二)教學目標
1. 了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并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基本史實。
2. 學會一分為二地全面評價歷史人物;
3.通過談話法實現師生互動;借助表格歸納法記憶基本史實;利用歷史短劇將學習難點簡單化。
4. 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則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確立依據:首先,這個重點的設置符合課標要求;其次,本課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講述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史實較多。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的范圍縮小在西漢的興盛,而漢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則成就了這一興盛,所以,將漢武帝的大一統作為教學重點是比較恰當的。
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立依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促成大一統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對這一內容的闡述較為簡單,不利于學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認識,因而這一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至于如何突出重點與突破難點,我會在后面的說教學過程中具體說明。
(一)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初一學生
優勢: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一第一學期的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思維較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會比較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不足:剛剛接觸歷史不久,還沒有積累一定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方法,所以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根據學生的學情,我運用了下列的教法、學法
(二)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談話法與講解法,對于重點內容將采用表格歸納法、由學生表演歷史短劇的方式,加上多媒體的輔助,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歷史思維能力。
(一)導入新課 (3分鐘)
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大一統”這個名詞,所以我會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前向學生解釋清楚“大一統”這個名詞的概念,讓學生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明確學習方向。然后我會用語言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那么,漢朝是如何實現大一統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尋找答案。
這樣的導入簡單直接,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并且帶著疑問有目的地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34分鐘)
1.文景之治(10分鐘)
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簡單,首先我會讓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漢初的社會環境。然后利用這樣一個表格,與學生一同完成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這個表格是秦王朝與漢初文景時期統治政策的對比。我將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所學內容并利用本課教材內容完成這一表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復習鞏固前兩課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比中加深對文景之治的認識。另外,表格內容條理清晰,有助于學生記憶。
在完成這個表格歸納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后,我會讓學生試著用一句話定義“文景之治”,讓學生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的同時對“文景之治”形成明確的概念。
接著我會用這樣一句話過渡到第二子目的學習:漢初文景時期休養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為西漢進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為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2.漢武帝的大一統(17分鐘)
這一子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首先我會讓學生閱讀小字部分,回答這一個問題:漢武帝完成大一統的主觀因素是什么?——漢武帝年輕有為,善于用人。
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3分鐘分別討論總結出漢武帝在政治思想兩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至于經濟方面的措施,將在后面一課獨立單獨學習,這一點我會向學生說明。在小組討論總結出答案后,我會給出我的答案。然后對學生較難理解的推恩令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行進一步講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老師在學生小組討論后給出答案,可以讓學生在已經思考總結過的前提下發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之處,加深理解。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討論得出的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點撥。
那么,對于推恩令的講解我將用這樣一幅圖表,直觀清晰,方便學生理解認識。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內容,我會讓學生表演課前準備好的歷史短劇,即由四個學生分別扮演漢武帝,法家、道家與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別說明自己的主張,由漢武帝選擇采用,扮演漢武帝的學生要說明為什么這么選擇。
然后我會進行小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為法定的封建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利用歷史短劇不僅可以重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教學難點簡單化,加上教師的進一步總結,讓學生較輕松地進行理解學習。
最后,我依舊會用語言過渡到第三子目的學習:漢武帝的大一統,使西漢進入了鼎盛時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漢逐漸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漢朝,定都在洛陽,歷史上稱為東漢。
3. 東漢的統治(7分鐘)
這一子目內容在教材中可以作為自主學習部分,所以我會將其進行簡單處理。學生在閱讀全文后,讓一名學生試著對“光武中興”進行簡單定義,還有一名學生簡單向大家講述東漢的滅亡。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三)鞏固總結 3分鐘
做好課堂總結有助于學生理清本課的歷史發展線索,也有助于老師重新強調重點與難點。這里我將結合板書引導學生整理本節課的基本線索。
(四)課后作業
寫一寫:
這一環節的設置是為了對應課標要求“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與漢武帝的歷史作用”,因為課時的限制,我將其靈活處理,作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說重難點。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重點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國古代歷法和詩人屈原。了解我國先秦文字的演變,天文、歷史、醫學和音樂的成就。
本課的重點是甲骨文,商朝歷法和詩人屈原。這三點在中國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且影響至今。學生應該重點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歷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是本課難點。首先,古代科技史、文學史和文學方面的知識教師掌握也不全面和系統;其次學生這方面的知識也不充分,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設計直觀,通俗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說教法。
1、利用有關“文字起源”的課前提示引入新科。
2、“文字的演變”,內容比較堅深、抽象,盡量用一些具體形象的材料,盡可能通俗的講解。指導學生讀課后“自由閱讀卡”,幫助學生理解甲骨文的價值。
3、“天文、歷法和醫學成就”,目的是本課的難點。學習遠古祖先觀察、記錄日、月等天文現象的內容,把大小字內容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用事先剪裁好的圓月模型演示全食、偏食現象,學生直觀了解天文現象。
在學習歷法的時候,拿出農歷本,讓全班學生觀看,知道一年是多少月、多少天,知道陰陽合歷。讓學生寫出24個節氣中的一部分,最后,教師用事先寫好的24個節氣的'全稱由學生朗讀一遍。
在學習醫學時,在學生理解了我國古代醫生診斷病情是用“望、聞、問、切”的含義后,由師生扮演醫生和病人,對四種診斷進行表演。使學生直觀、形象了解四種病情診斷的含義。
4、“屈原和鐘古之樂”。一、粗略介紹一下屈原生平;二、師生共同歸納出《離騷》的文體、內容和寫作特點。
三、說學法。
1、注意梳理知識。本課內容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指導學生在課后根據三個子目按類別表格歸納學習內容,也可讓學生打亂書上結構,按朝代時期總結這一階段的文化成果。通過按類和順應兩次梳理、加工知識,提高駕馭知識的能力。
2、試作探索和研究的嘗試。學習本課后,引導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做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見漢字的構造方法,探索中國古代樂器的演進過程??傊?,通過對一個問題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四、說教學程序。
1、利用“文字起源”的課前提示引入新課。
2、對“文字的演變”,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古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演示出來,學生猜是什么字,然后寫成現代字。
3、“動腦筋”:觀察上面的三個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樣表達意思的?
4、“天文、歷法和醫學成就”,用象形、直觀的模型,二十四節氣和師生編演歷史小劇,使學生了解這些成就。
5、“屈原和鐘鼓之樂”一目,介紹屈原生平和《離騷》的文體、內容和寫作特點。對編鐘作簡要介紹。
6、完成課后練習,活動與探究。
五、說教學效果。
通過對本課學習,學生觀察圖片,總結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變趨勢,做課后“活動與探究”練習,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詳細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自新一輪課改開展以來,以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走入課堂,本次說課就以這一理念為基,以學生為先,以問題為導向來展開。
過渡:教材分析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基本保證,對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課選自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包括戰國七雄、商鞅變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三部分內容之間因果相連,各國的變法及興修水利都是為了富國強兵,適應戰國七雄兼并戰爭的需要。而商鞅變法也使秦國更加強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設促進了經濟發展,最終秦國在戰爭中取得優勢,統一全國。這一時期是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為秦朝統一莫定基礎,因此本課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過渡: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掌握淺、理解能力不強,同時其情感價值易受到影視劇的影響。但是他們對歷史充滿興趣,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過渡: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把握,我精心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掌握戰國七雄、商鞅變法等基本史實,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過分析《戰國形勢圖》與相關史料,掌握論從史出的史學研究方法。
3.體會改革促進國家強大和社會進步,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提高愛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感。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為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難點為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過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因此我采用了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過渡: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節。
環節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我會通過復習導入,回顧“春秋”的由來,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提問“戰國”名稱的由來。引起學生探究興趣,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在導入中設計啟發性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疑惑中進入新課,在新課中探尋答案。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戰國七雄。
首先,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春秋、戰國形勢圖,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思考:戰國時期諸侯國的形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講解,補充“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相關知識,最后引出“戰國七雄”。
對于戰國時期的重要戰役,我會播放紀錄片《風云戰國之列國》,請學生觀看視頻并扮演戰地小記者對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進行播報。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戰爭的不同,我會引導學生進一步對比城濮之戰和長平之戰,思考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學生回答后我會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并進行總結: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傷亡大,趨勢是由分裂走向統一。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視頻和圖片,給學生強烈的感觀刺激,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歷史問題的理解。
(二)商鞅變法。
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紛紛進行變法改革,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成效最大。
我會引導學生結合所學,思考商鞅變法的背景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總結:經濟方面,鐵制農具和牛耕在農業生產上進一步推廣,為適應這一先進生產力的要求,發展封建經濟,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壯大,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掌握國家政權。軍事方面,為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各國紛紛變法以求富國強兵,秦國也不得不實行變法。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商鞅變法的理解,我會出示表格,引導學生用5分鐘時間進行小組討論,理解變法在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的內容以及所產生的影響。我會在學生討論時進行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進行回答,并對他們回答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和完善。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政治方面:1.確立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廢除舊貴族特權,有利于新興地主掌權;3.編定戶籍、嚴明法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經濟方面:1.廢井田,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土地私有、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經濟發展。軍事方面:獎勵軍功,有利于新興地主通過軍功途徑參政,也壯大了秦國的軍事力量。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國力基礎,也為秦國確立了新的政治經濟制度。之后我將進一步總結:各國也通過變法廢除舊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來。戰國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戰國后期,秦國在改革政治和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也注重興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我會播放關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視頻,出示《都江堰示意圖》,請學生扮演導游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感受到都江堰的巨大作用,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為了檢驗我本課的教學效果,我會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進行。
2.作業:課下搜集資料,查一查哪些成語典故出自春秋戰國時期。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他們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加深對本課的認識。
我的板書秉承著簡潔明了的原則,設計如下:略。
undefined。
過渡語: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是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2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推動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如全民族堅持抗戰、中共七大等,以及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過渡語: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對學情有所把握。
八年級的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已經對抗日戰爭勝利的相關史實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對于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以及偉大意義缺乏系統梳理,而且其發現歷史問題、分析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授課過程中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綜合能力。
過渡語: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全民族堅持抗戰、中共七大、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實,探究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偉大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呈現史料及小組討論的方法,探究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偉大意義,鍛煉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料實證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認識到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過渡語: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我的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重點】。
全民族堅持抗戰、中共七大、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實。
【難點】。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偉大意義。
過渡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問答法、情境創設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過渡語:眾所周知,教學過程是區分一堂好課的最主要的方式,接下來我會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過渡語: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視頻導入法。
我會在多媒體展示日本受降儀式相關視頻,并提問抗日戰爭何時結束。在學生回答后繼續提問:那中國軍民是如何堅持抗戰的?日本侵略者又是怎么失敗的?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展示視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全民族堅持抗戰。
首先,我會請學生閱讀課本并提問占領廣州、武漢后日本的侵華策略產生了那些變化。學生回答后我會播放紀錄片《抗日戰爭》的相關片段并提問,面對轉變,中國社會各階層有何反應。學生結合課本及紀錄片能夠回答出,國民黨親日派投敵叛國,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但全民族堅持抗戰,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強烈的感觀刺激,并結合課本內容,加深對于全民族抗戰的理解。
(二)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之一,在黨的歷史上意義深遠,所以我會采用史料分析法進行教學。我會簡要介紹時間地點以及背景,并展示鄧小平對于中共七大的評價,請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回答中共七大的內容和意義有哪些。學生結合課本能夠回答出,中國七大總結了歷史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這次大會對黨的影響深遠,為抗戰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設計意圖】運用史料分析法,可以鍛煉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料實證能力。
(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這一部分內容時間線清晰,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我會展示紀錄片《大抗戰》片段,組織學生結合視頻及課本,歸納反攻階段。學生歸納后我會進行補充,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紀錄片并結合課本自行整理歸納的形式,不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鍛煉了學生通過視頻抓取歷史信息以及歸納概括的能力。
(四)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
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所以我會采用史料分析和小組討論結合的方式來突破這個難點。首先,我會請學生閱讀課本并歸納抗戰勝利的原因,在學生歸納后,我會進一步強調,全民族抗戰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接著我會出示丘吉爾等對抗日戰爭的評價,并請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討論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學生可能能夠討論出: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運動。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教師進一步補充: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升。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和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意義,鍛煉學生合作探究和史料實證的能力。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為了保證我本課的教學質量,我會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進行。
2.作業:請學生課下了解張自忠和左權的英雄事跡,下節課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頑強抗日的精神,加深愛國情懷。
我的板書比較重視直觀、系統的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
undefined。
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的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課本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秦王掃六合”、陳勝吳廣起義、秦漢戰爭(自學內容)。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朝代。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將中國歷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它存在的時間雖短,但對后世影響深遠。所以本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新課改的理念和學習的需要,我對內容作了一些調整和拓展。以“秦王掃六合”作為本節課的主線,增加了對秦朝的短暫的存亡的探討,以史為鑒,談對當今的啟示教訓。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歷史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歷史的熏陶,為現實服務。
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絡,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但初一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國家興亡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根據以上情況和大綱的要求,對本課我確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2)認識陳勝吳廣起義。
2、能力目標:
(1)通過網絡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學會查找資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習服務的技能。通過探究式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流,培養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2)培養學生通過認識秦朝的文物古跡來分析秦朝在中國歷史中的作用,同時總結秦朝在統治國家中有哪些經驗教訓。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秦統一的歷史意義,認識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創了我國歷史的新局面,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由于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程度的限制,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所以本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歷史事實如何讓學生認識秦兼并六國的意義和對后世的影響。
秦為什么能統一中國。在各個諸侯國中,最初秦國并不是最強的,但它后來為什么能統一中國,這是學生較難理解的。
根據要求和新課改的理念,我把本節課設計成網絡探究課的形式,這是目前采用較多的一種課堂的形式。在網絡逐漸普及的時代,信息更為廣泛,老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信息,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學習,提高興趣應當是我們教學當中充分考慮的問題。本節課通過網絡平臺,學生自學、搜集資料、討論、動手等多種方式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在本課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兩種能力:第一是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教材的課內思考題來實現:第二是通過識圖繪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下面我就結合具體教學過程設計說明一下是如何實現教學目標的。(展示課件)。
1、復習導入:通過提問“戰國七雄“是哪七個諸侯國,并要求在事先準備好的戰國形勢圖上填出七國的.名字,然后指出是秦統一了六國,引入新課。
2、“秦王掃六合”,此目內容既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以應當花較多時間來探討。這里主要從秦朝統一的歷史背景、完成統一過程、秦朝的建立以及對中國發展的作用四個方面層層深入進行。
秦朝統一的歷史背景,由學生回顧第二單元的內容,在討論的基礎上,我可以適時的進行引導。主要原因包括統一成為大勢所趨,商鞅變法增強秦國國力以及長平之戰后六國無力抵抗強秦的進攻等。
完成統一的過程,這個子內容比較簡單,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一目了然。涉及到成語“紙上談兵”,可以由學生進行講述或扮演,可以提高興趣。
秦朝的建立及其疆域范圍,我不僅僅是通過老師的演示,而是要求幾個同學到黑板上大概繪制,然后展示評比,可以彌補初一學生歷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時增強動手能力。
秦朝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什么作用?安排學生分組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的統一是人民的要求。戰爭對生產力的破壞是極大的,統一可以是人民安心生產,生活也相對安定。
3、陳勝吳廣起義。
首先通過對學生收集的圖片“兵馬俑”、“萬里長城”、“阿房宮”等名勝古跡,從另一個角度反映秦朝的賦稅沉重徭役繁多,從而最終爆發了歷史上第一場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其次起義過程,簡單介紹一下“大澤鄉起義”以及起義軍的路線和最后的失敗。涉及成語“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最后總結一下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戰爭的意義,應著重強調其首創精神。
4、楚漢戰爭。
楚漢戰爭在教材中屬小字內容,只需引導學生了解戰爭雙方以及結果即可。在講述巨鹿之戰和楚漢戰爭時,簡介“破釜沉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成語典故的來源。
5、練習鞏固: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秦朝。
想一想:秦為什么能統一中國?秦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什么作用?
一、“秦王掃六合”
a)秦統一的歷史背景。
b)秦統一的經過和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c)秦統一的歷史意義。
二、陳勝吳廣起義:
(1)起義的原因。
(2)簡單的經過(公元前209年)。
(3)項羽劉邦領導:a、巨鹿之戰b、秦朝的滅亡。
三、楚漢戰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性質:爭奪帝位。
(2)結果: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最后,我再說明一下我的課件的設計思想。(結合課件簡單說明)。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分析和安排,請各位老師指教。謝謝!
文檔為doc格式。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本課上承《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下啟《第8-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和《第10課秦王掃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確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課。教材已經在第6課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變動,但是,經濟是基礎,只有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才是最根本的變革,也才會導致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化出現生機勃勃的繽紛局面,也為秦國最后統一六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包括鐵器、牛耕的推廣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產力的發展使大量荒地被開墾為私田,私田主人改變了剝削方式,封建剝削方式出現;新興地主階級產生,他們為爭取政治、經濟利益,先后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特別是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變法運動使各國封建制度得到確立。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通過分析戰國時期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故事講解、分析比較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鞏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改革,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評價變革及歷史人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歷史圖片、視頻,或者指導學生制作簡單的flash動畫、課件的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鐵器、牛耕的推廣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鐵器的廣泛應用的意義);通過"立木為信"、"舌戰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最后自己卻被秦國以‘謀反罪’車裂而死,他為變法獻身值不值?"進行課堂辯論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資料的查找、篩選、歸類和分析、討論、比較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科學的領先地位、聞名世界的都江堰,說明我國古代經濟、技術都處于世界先進行列,也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有著高度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從而也加深對當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認識。
通過對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學習,倡導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的觀念。強調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化害為利,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等環保意識。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激勵學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于實踐,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各國的變法運動,是春秋戰國以來,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社會變革的最集中反映。變法運動最大的歷史作用,在于促進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顯著,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演變過程,它是社會本質的變化。初中學生對這樣的歷史轉變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難。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了。
1、有利因素: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于表現、求知欲望強烈,對事物充滿了好奇,有主動學習的愿望。這樣便于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結構出發,通過較多圖片、小故事、小常識等資料入手,抽絲撥繭,逐層深入,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獲。而且,廈門市區的中學生普遍能夠熟練使用網絡來搜集和整理資料,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樣便于老師提前布置課前預習。
2、不利因素:
七年級學生經過只有一個月的中學歷史課程學習,還沒有形成比較規范、有效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識積累有限,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但同時又存在著看問題重表象、輕本質等特點。
在歷史教學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應該"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人文素養。"學生歷史知識積累較少,要掌握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就必須運用淺化機制,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漸培養起他們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自新一輪課改開展以來,以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走入課堂,本次說課就以這一理念為基,以學生為先,以問題為導向來展開。
過渡:教材分析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基本保證,對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課選自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包括戰國七雄、商鞅變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三部分內容之間因果相連,各國的變法及興修水利都是為了富國強兵,適應戰國七雄兼并戰爭的需要。而商鞅變法也使秦國更加強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設促進了經濟發展,最終秦國在戰爭中取得優勢,統一全國。這一時期是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為秦朝統一莫定基礎,因此本課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過渡: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掌握淺、理解能力不強,同時其情感價值易受到影視劇的影響。但是他們對歷史充滿興趣,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過渡: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把握,我精心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掌握戰國七雄、商鞅變法等基本史實,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2.通過分析《戰國形勢圖》與相關史料,掌握論從史出的史學研究方法。
3.體會改革促進國家強大和社會進步,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提高愛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感。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為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難點為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過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因此我采用了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過渡: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節。
環節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我會通過復習導入,回顧“春秋”的由來,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提問“戰國”名稱的由來。引起學生探究興趣,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在導入中設計啟發性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疑惑中進入新課,在新課中探尋答案。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戰國七雄。
首先,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春秋、戰國形勢圖,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思考:戰國時期諸侯國的形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講解,補充“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相關知識,最后引出“戰國七雄”。
對于戰國時期的重要戰役,我會播放紀錄片《風云戰國之列國》,請學生觀看視頻并扮演戰地小記者對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進行播報。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戰爭的不同,我會引導學生進一步對比城濮之戰和長平之戰,思考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學生回答后我會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并進行總結: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規模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傷亡大,趨勢是由分裂走向統一。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視頻和圖片,給學生強烈的感觀刺激,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歷史問題的理解。
(二)商鞅變法。
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紛紛進行變法改革,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成效最大。
我會引導學生結合所學,思考商鞅變法的`背景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總結:經濟方面,鐵制農具和牛耕在農業生產上進一步推廣,為適應這一先進生產力的要求,發展封建經濟,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壯大,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掌握國家政權。軍事方面,為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各國紛紛變法以求富國強兵,秦國也不得不實行變法。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商鞅變法的理解,我會出示表格,引導學生用5分鐘時間進行小組討論,理解變法在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的內容以及所產生的影響。我會在學生討論時進行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進行回答,并對他們回答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和完善。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政治方面:1.確立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廢除舊貴族特權,有利于新興地主掌權;3.編定戶籍、嚴明法度,加強了對人民的管理。經濟方面:1.廢井田,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土地私有、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經濟發展。軍事方面:獎勵軍功,有利于新興地主通過軍功途徑參政,也壯大了秦國的軍事力量。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國力基礎,也為秦國確立了新的政治經濟制度。之后我將進一步總結:各國也通過變法廢除舊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來。戰國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戰國后期,秦國在改革政治和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也注重興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我會播放關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的視頻,出示《都江堰示意圖》,請學生扮演導游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感受到都江堰的巨大作用,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為了檢驗我本課的教學效果,我會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進行。
2.作業:課下搜集資料,查一查哪些成語典故出自春秋戰國時期。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他們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加深對本課的認識。
我的板書秉承著簡潔明了的原則,設計如下:略。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設計思想和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戰國的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的時期。本課上承《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下啟《第8—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和《第10課秦王掃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確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課。教材已經在第6課介紹了春秋戰國的時期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變動,但是,經濟是基礎,只有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才是最根本的變革,也才會導致春秋戰國的時期中華文化出現生機勃勃的繽紛局面,也為秦國最后統一六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包括鐵器、牛耕的推廣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產力的發展使大量荒地被開墾為私田,私田主人改變了剝削方式,封建剝削方式出現;新興地主階級產生,他們為爭取政治、經濟利益,先后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特別是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變法運動使各國封建制度得到確立。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春秋戰國的時期鐵器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通過分析戰國的時期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故事講解、分析比較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鞏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改革,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評價變革及歷史人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歷史圖片、視頻,或者指導學生制作簡單的flash動畫、課件的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鐵器、牛耕的推廣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鐵器的廣泛應用的意義);通過“立木為信”、“舌戰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最后自己卻被秦國以‘謀反罪’車裂而死,他為變法獻身值不值?”進行課堂辯論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資料的查找、篩選、歸類和分析、討論、比較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科學的領先地位、聞名世界的都江堰,說明我國古代經濟、技術都處于世界先進行列,也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有著高度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從而也加深對當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認識。
通過對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學習,倡導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的觀念。強調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化害為利,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等環保意識。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激勵學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于實踐,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各國的變法運動,是春秋戰國以來,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社會變革的最集中反映。變法運動最大的歷史作用,在于促進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顯著,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演變過程,它是社會本質的變化。初中學生對這樣的歷史轉變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難。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了。
1、有利因素: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
1、有利因素: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于表現、求知欲望強烈,對事物充滿了好奇,有主動學習的愿望。這樣便于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結構出發,通過較多圖片、小故事、小常識等資料入手,抽絲撥繭,逐層深入,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獲。而且,廈門市區的中學生普遍能夠熟練使用網絡來搜集和整理資料,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樣便于老師提前布置課前預習。
2、不利因素:
七年級學生經過只有一個月的中學歷史課程學習,還沒有形成比較規范、有效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識積累有限,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但同時又存在著看問題重表象、輕本質等特點。
在歷史教學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應該“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人文素養?!?/p>
學生歷史知識積累較少,要掌握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就必須運用淺化機制,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漸培養起他們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1、導入新課。
秦國能夠抓住時代跳動的脈搏,在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中注重發展社會生產力,并進行政治變革,達到了“國富兵強”的目的。從而我導入了新課:
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板書】。
2、講授新課。
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板書】。
首先,通過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廣泛使用使學生感受生產力發展的兩個具體表現。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需要使用圖片展示、分析、比較、數據說明等形式來說明鐵器相對木器、石器、骨器、青銅器等來說進步許多,而牛耕相對與人力來說學生容易理解的多,通過課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氣這個故事來說明那時候人類已經可以支配牛為自己服務了。
講述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個時代變革的決定因素以后,再重點講述秦國發展強大的兩個關鍵因素:經濟上興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進行大刀闊斧的變法。
二、著名的都江堰【板書】。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類水利過程史上的不朽杰作,至今還在造福人類。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它的構造原理,可以通過錄像展播或者圖片展示等形式直觀而形象的進行輔助教學,以此來說明都江堰的修建為秦國的強大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后盾。同時,通過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跡和后人對他們的敬仰來對學生進行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和教育。
三、商鞅變法【板書】。
在講述“商鞅變法”這個內容的時候,我通過“生產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開墾――私田出現――出現封建剝削方式――勞動者交出大部分產品,保留一部分產品――封建地主和封建農民產生”這樣的過程講解,來說明新興的地主階級為了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先后在各國掀起了變法運動。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效果最為顯著。商鞅變法的三個主要內容需要教師通過圖片展示、分析講解等方式來說明這次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國富兵強”的目的,從而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封建制度,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鞏固小結。
東周(春秋戰國)是奴隸社會的瓦解和封建社會的形成的時期,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先進生產工具(鐵器、耕牛)的廣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現,各國爭相變法以實現向封建社會的過渡,誰的變法最徹底,誰就可以成為最強的國家。
秦國通過較為徹底的商鞅變法,發展生產,加強軍隊戰斗力和中央集權,迅速進入封建社會并強大起來,為后世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4、思維拓展。
讓學生思考“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可是,他后來死與自己親自制訂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啟發?”教師從“對國家”和“對個人”兩個方面的影響對學生進行啟發和誘導,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犧牲或者挫折有時候很難避免。一場變革的成功或失敗,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變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但歷史要向前發展就必須變革。青年一代必須從小就樹立勇于變革、積極實踐的精神,才能與時俱進,順應這個變革的時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1、設計中要注意前后聯系,指導學生把“春秋戰國的時期”和“大變革的時代”聯系起來進行分析,認識到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2、引導學生對李冰、商鞅等歷史人物進行評價的時候,應結合他們各自的活動和時代的需要來評價他們的功與過。特別是通過對商鞅變法的內容和變法作用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改革求發展,改革求進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進步的需要,甚至有時候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一統的漢朝》,它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的第三課時。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大板塊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作為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由秦王朝的學習轉到漢朝的學習的過渡課,屬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學生們梳理了漢朝興衰的基本脈絡。西漢的漢武帝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一個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活動建議: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
那么根據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我的教學三維目標制定為如下內容: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并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基本史實。
2.學會一分為二地全面評價歷史人物;。
3.通過談話法實現師生互動;借助表格歸納法記憶基本史實;利用歷史短劇將學習難點簡單化。
4.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們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則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確立依據:首先,這個重點的設置符合課標要求;其次,本課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講述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史實較多。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的范圍縮小在西漢的興盛,而漢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則成就了這一興盛,所以,將漢武帝的大一統作為教學重點是比較恰當的。
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立依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促成大一統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對這一內容的闡述較為簡單,不利于學生們形成全面清晰的認識,因而這一內容是學生們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至于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會在后面的說教學過程中具體說明。
二、說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初一學生們。
優勢: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一第一學期的學生們,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們思維較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會比較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不足:剛剛接觸歷史不久,還沒有積累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所以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根據學生們的學情,我運用了下列的教法、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談話法和講解法,對于重點內容將采用表格歸納法、由學生們表演歷史短劇的方式,加上多媒體的輔助,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歷史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新課(3分鐘)。
因為學生們是第一次接觸“大一統”這個名詞,所以我會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前向學生們解釋清楚“大一統”這個名詞的概念,讓學生們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明確學習方向。然后我會用語言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那么,漢朝是如何實現大一統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尋找答案。
這樣的導入簡單直接,可以讓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并且帶著疑問有目的地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34分鐘)。
1.文景之治(10分鐘)。
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簡單,首先我會讓學生們閱讀教材,歸納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漢初的社會環境。然后利用這樣一個表格,與學生們一同完成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這個表格是秦王朝和漢初文景時期統治政策的對比。我將引導學生們回憶前面所學內容并利用本課教材內容完成這一表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復習鞏固前兩課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比中加深對文景之治的認識。另外,表格內容條理清晰,有助于學生們記憶。
在完成這個表格歸納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后,我會讓學生們試著用一句話定義“文景之治”,讓學生們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的同時對“文景之治”形成明確的概念。
接著我會用這樣一句話過渡到第二子目的學習:漢初文景時期休養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為西漢進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為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2.漢武帝的大一統(17分鐘)。
這一子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首先我會讓學生們閱讀小字部分,回答這一個問題:漢武帝完成大一統的主觀因素是什么?――漢武帝年輕有為,善于用人。
然后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在3分鐘分別討論總結出漢武帝在政治思想兩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至于經濟方面的措施,將在后面一課獨立單獨學習,這一點我會向學生們說明。在小組討論總結出答案后,我會給出我的答案。然后對學生們較難理解的推恩令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行進一步講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老師在學生們小組討論后給出答案,可以讓學生們在已經思考總結過的前提下發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之處,加深理解。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們討論得出的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點撥。
那么,對于推恩令的講解我將用這樣一幅圖表,直觀清晰,方便學生們理解認識。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內容,我會讓學生們表演課前準備好的歷史短劇,即由四個學生們分別扮演漢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別說明自己的主張,由漢武帝選擇采用,扮演漢武帝的學生們要說明為什么這么選擇。
然后我會進行小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為法定的封建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利用歷史短劇不僅可以重新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教學難點簡單化,加上教師的進一步總結,讓學生們較輕松地進行理解學習。
最后,我依舊會用語言過渡到第三子目的學習:漢武帝的大一統,使西漢進入了鼎盛時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漢逐漸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漢朝,定都在洛陽,歷史上稱為東漢。
3.東漢的統治(7分鐘)。
這一子目內容在教材中可以作為自主學習部分,所以我會將其進行簡單處理。學生們在閱讀全文后,讓一名學生們試著對“光武中興”進行簡單定義,還有一名學生們簡單向大家講述東漢的滅亡。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鞏固總結3分鐘。
做好課堂總結有助于學生們理清本課的歷史發展線索,也有助于老師重新強調重點和難點。這里我將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們整理本節課的基本線索。
(四)課后作業。
寫一寫:
這一環節的設置是為了對應課標要求“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因為課時的限制,我將其靈活處理,作為學生們課后自主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文檔為doc格式。
。
各位評委、老師,您們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歷史《洋務運動》,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構思和設計。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課介紹的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隆盛時代??墒堑浇?,卻飽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統治階級為了拯救沒落的封建統治而掀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持續了幾十年,它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使中國由經濟變革發展到改變封建統治的政治變革。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的歷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原因和目的,記住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了解洋務運動的內容,掌握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主要企業,說出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洋務運動發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通過組織課堂辯論,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評論的能力和訓練學生創新思維、敏捷答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洋務運動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國、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進程,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評價、辯論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和人類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吸取洋務運動留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4、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派創辦的軍用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
難點: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運用多媒體,采用創設情景法,直觀演示法、整體教學法,誘思導學法等教學方法。
根據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實際情況,我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法、發現法、歷史聯系法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深化對教材的整體認識,把握洋務運動發展的內在聯系和洋務運動的巨大歷史作用,并提倡學生與教師互動,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學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1、設計理念
鑒于對《新課標》的理解,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我在教學中精選了教學內容,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通過歷史學習,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2、教學過程
在整個新課教學中,我以“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為主線,對本課教學環節作如下構想和設計。
[ 引入新課]
在新課的引入中,我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先創設一個重回洋務運動的歷史現場,新穎別致的動畫片不但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針對這個動畫片我巧妙設問:“片中的曾國藩是什么時代的偉人?與他同一時代的人物還有那些?”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指出:“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清朝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在屈辱中掀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洋務運動”自然導入了本課主題。
[新課講授]
一、洋務派的產生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思維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本章內容的第一個子目的學習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給學生放一段錄象,然后根據錄象內容和教材的內容,設計出如下問題:結合課本知識談談洋務派是在什么形勢下產生的?他們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們推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你會怎樣做?通過情境再現,學生從歷史場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聯系所學知識發揮想像,暢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又能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展示一則材料“購買外洋器物,……尤其屬名正言順……可以剿發捻,勤遠略”來總結洋務運動的原因和目的。進一步指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階級內部才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始創辦軍事工業。自然過渡到第二個子目錄——洋務運動的內容。
二、洋務運動的內容
在第二個子目錄的教學中,主要是講述洋務運動中產生的企業,我根據課標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強學生記憶的直觀演示法。首先向學生一一展示洋務派創辦的軍事企業和創立者,讓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在學生認識了洋務派的軍事工業后,我設計了問題“洋務派前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軍事工業,說明了洋務派是以什么為旗號?”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指出,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發展,這些軍事工業都面臨著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的窘況。然后我根據這個窘況提問:假如你是洋務派大員,你打算怎樣解決這種問題?過渡到洋務運動第二階段的內容。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展示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和創建的海軍圖片。要求學生從所給的信息中,歸納總結出洋務運動不同時期的不同內容,并探索不同時期的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務派在后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說明洋務派的旗號發生了變化:由“自強”發展為“自強和求富”并存。
三、洋務運動的影響
對于洋務運動的影響,我采取情景教學法、誘思導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并用的方式來處理。首先我通過關于洋務運動的影響的錄象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取有關洋務運動的影響的歷史信息。然后我通過設計問題:“洋務運動為什么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假如你是一個資本家,面對洋務企業的刺激,你會采取什么行動?你采取的行動會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誘導和啟發學生深入理解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最后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我們應從這場運動中吸取什么教訓?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及人類價值觀念。
[小 結]
深入學習后,為了體現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我安排了回顧全文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將教學回到整體,師生根據整課板書總結全文,構筑本課的主體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
[知識鞏固與思維拓展]
為拓展思維,學以致用,在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兩個探究性課題,要求學生討論“1、洋務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銓@種看法有什么評價?2、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正在大力引進外資和向西方學習,請結合洋務運動的影響,談談你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議?!睂W生的思維碰撞,相互啟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過渡語: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下面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是部編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下冊《世界歷史》第一單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的第3課,與第2課俄國改革和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共同構成了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表現。本課講授隨著美國獨立后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南北矛盾加劇最終演變為南北內戰的經過,課標要求學生學習完本課知道《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過渡語: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對學情有所把握。
九年級學生已經有了成熟的歷史學習方法,抽象思維能力大幅掌握。但本課是世界近現代史,從時間上離學生比較近,但空間上還比較遠。因此,教師教學時應多補充史料,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過渡語: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及以上我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道內戰爆發的原因、過程、意義以及林肯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實;了解《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重要文件。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合作探究林肯的歷史活動,學會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戰爭中林肯和人民群眾的活動,認識到人心向背是戰爭勝利與否的關鍵,同時個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過渡: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及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立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
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歷史意義。
【難點】。
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過渡: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將采用談話法、小組討論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學方法。
過渡語:接下來,我會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部分,以踐行前面對本課的分析與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包含了三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小結作業。
過渡語: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時政新聞導入法。
我會在多媒體展示2020年美國明尼蘇達暴亂事件,提問學生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壓7分鐘致死反映了美國社會什么問題呢?這種問題是從什么時候顯現的呢?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時政常識引發學生思考,快速集中注意力,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一)國內戰爆發的原因。
我會引導學生自主讀教材和“美國南方種植園”圖文,在我事先下發的導學案中從社會經濟條件歸納美國內戰的背景。隨后我會引導學生讀教材和圖文史料,分析并交流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學生明確后我會總結根本原因是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南北矛盾焦點是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導火線是1860年,林肯當選為總統,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
【設計意圖】通過導學案布置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對重點的研學后教。
(二)過程。
這一部分我會引導學生先讀教材,分析內戰初期的戰爭形勢。隨后播放美國電影《光榮戰役》片段,分析討論林肯對待黑人奴隸制態度的演變。
由于兩部法律在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我會引導學生閱讀史料《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節選提問:兩段材料分別出自哪一法令?該法令的頒布有何作用?根據學生回答我會進行總結:《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深得人心,調動了農民尤其是黑人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作戰,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直觀,對歷史課堂的興趣。
(三)內戰的意義與林肯的.個人功績。
這一部分我會組織學生以歷史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8分鐘的討論:美國內戰的性質和他的歷史意義。之后請小組代表進行回答,幫助學生明確:美國內戰實際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隨后安排學生同桌合作探究美國獨立戰爭與美國內戰的比較,并通過表格的方式進行呈現。接著我會舉辦一個歷史故事會,分享華盛頓的主要活動是什么?林肯在美國歷史上有何貢獻?學生能認識到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并取得了勝利,贏得了國家獨立;戰后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政府,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北美人民稱他為“合眾國之父”。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從而與馬克思對于林肯的評價:“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產生共鳴。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和歷史故事會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適當引導從而難點。
1.小結:為了檢驗本課的教學效果,我將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
2.作業:課下搜集資料了解美國的種族問題在南北戰爭后有沒有徹底解決,美國的種族歧視后面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他們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加深對本課的認識。
“岳飛抗金“是舊教材七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五章 第一節《南宋與金的對峙》中的一個子目。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我把引導學生感受岳飛盡忠報國的愛國情感和評價岳飛作為了重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我對本目進行了如下的設計:首先強調指出南宋最著名的抗金英雄是岳飛,學生介紹岳飛生平,學生閱讀課文,總結歸納岳飛的抗金事跡,如“郾城大捷”、“精忠報國”、“十二道金牌”、“莫須有”等,結合岳飛的抗金事跡,關注岳飛的命運,組織學生分析宋高宗殺害岳飛的原因,以及導致岳飛悲劇命運的深刻歷史原因,最后引導學生用唯物史觀正確評價岳飛。
1、我首先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形容岳家軍的語言,利用這些語言分析岳飛的抗金表現?!皟鏊啦徊鹞?,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說明岳飛領導有方,軍隊紀律嚴明,戰斗力強,成為抗金斗爭的主力軍。
2、其次,引導學生根據教材中岳飛講過的兩句話,分析岳飛心理的變化,教師提出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分析、討論解決問題,體驗岳飛的盡忠報國的愛國情感。學生們很容易便從教材中找到了這兩句話:“大家努力殺敵,等到收復失地后,再與各位痛飲慶祝勝利!”;“十年之功,廢于一旦”。問題:功指什么功?表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歸納岳飛抗金的主要事跡,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戰,不僅使南宋的同志得以穩定,還重創進軍主力,奪回許多失地。為什么岳飛認為“十年之功“會“廢于一旦”?請學生講述十二道金牌的史實,引導學生分析,十二道金牌的含義,并思考:“宋高宗為什么連發十二道金牌,目的何在?岳飛有沒有退兵,為什么會退兵,為什么在收到十二道金牌后岳飛才退兵?為了幫助學生思考,便于解決這個問題,我請學生做了一次假設:“假設你是此時的岳飛,你該怎么辦?”有的學生非常干脆,說我就不退兵,看他們能怎么樣?反正我手中有兵權。他的話一出,立刻得到了一部分男同學的支持,可也引起了一些同學的反對。反對方說岳飛根本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他是個忠臣。經過幾輪的舌槍唇戰,反對方的支持者越來越多。激烈的爭辯使學生認識到這是宋高宗和秦檜的陰謀,此時的岳飛已經因為戰功顯赫而遭到同僚的嫉妒,同時也成為宋高宗和秦檜他們謀求偏安的障礙。而一方面他痛恨宋高宗和秦檜的陰謀使得痛失抗金的大好形勢,使得多年抗金的成果毀于一旦,前功盡棄;另一方面身為南宋的官員和一名忠君的愛國將領,又不得不聽從皇帝的命令。岳飛在內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的情況之下,不得不退兵。他的退兵,是無奈的退兵,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退兵。
3、再次,組織學生對“岳飛為什么會死,你怎么看待岳飛和岳飛的死?”的問題進行討論?問題一提出,教室便象炸了鍋一樣,因岳飛遇害而情緒低沉的學生再次七嘴八舌的發表個人的看法,有的說宋高宗和秦檜太無恥,有的說岳飛的死太不值。大家對岳飛的遇害非常不滿,既對宋高宗和秦檜的卑劣行徑表示不恥,又為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扼腕嘆息。我在這時及時介入,指出每一位歷史人物的行為都發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定的歷史環境之中,具有歷史局限性。在對岳飛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放在當時大的歷史背景之中去理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超越歷史,超越當時的社會現實。岳飛抗金雖然代表了當時反抗女真貴族暴政的南北人民的利益,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宋高宗和秦檜只求求和偏安,岳飛已經成為他們求和道路上的強大阻力。
4、最后,師生齊讀岳飛的《滿江紅》,再次體會岳飛盡忠報國的愛國情感。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岳飛是一面愛國主義的象征,為世代景仰;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岳飛又是一座精忠報國的豐碑,被四海傳頌。塵封的往事雖然如過眼云煙般逝去,但岳飛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卻鼓舞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段歷史深深吸引了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既對岳飛英勇的抗金事跡而透露出敬重、崇拜的心理,同時更為他的報國之志無法實現,最后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的命運而扼腕嘆息。經過重新設計和改動,從總體效果上看“岳飛抗金”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很不錯的。在相對有限的時間里,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了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大膽發言,激烈爭辯,使得岳飛的形象越來越清晰,通過對岳飛命運的關注,深切地感受和體會岳飛的愛國情感,對岳飛這個歷史人物能有比較恰當的評價。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收獲:
1、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對教學設計及時進行適當的調整變動,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體現了二期課改的新理念,從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上做到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2、以問題情境的創設作為主導教學內容的線索,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層層推進的問題設置,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由于岳飛抗金阻止了金兵南下,有利于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安定,受到人民的崇敬;而宋高宗和秦檜卻殘害忠良,謀己私利,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安危,岳飛的命運是時代的悲劇。尤其是“假設你是此時的岳飛,你該怎么辦?”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到了頂點,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設想,課堂上出現了第一個爭論的高潮。
3、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岳飛為什么會死,你怎么看待岳飛和岳飛的死?”將教學活動推向了第二個高潮。學生的情緒通過討論再次得到了釋放,毫不掩飾對南宋政府統治者的鄙夷和對抗金英雄、盡忠報國的岳飛由衷的贊賞,以及對岳飛悲劇命運的惋惜,此時,教師及時介入學生的討論,引導學生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和評價歷史人物。
4、最后以師生齊讀岳飛的《滿江紅》的方式,再次感受作者對抗金大好局面及抗金形勢未來發展的樂觀展望,體驗岳飛準備收復失地的壯志豪情。學生們在聲情激越,氣勢磅礴的韻律美中感受岳飛掃蕩敵寇、還我河山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念,學生的情感因岳飛的愛國感情而升華、激蕩,在朗朗的頌讀聲中愛國的主題在學生的心中,慢慢浸潤,徐徐升華。
過渡語: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是部編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隨著西方列強不斷加深對于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侵略,爆發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情況,體會殖民地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奮發圖強的精神。
過渡語: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對學情有所把握。
九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但是對于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具體過程及影響缺乏了解。因此我在授課過程中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綜合能力。
過渡語: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背景和過程;理解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形勢圖》,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過程,掌握讀圖和借助地圖分析歷史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體會到殖民地人民英勇抗擊殖民者的愛國熱情。
過渡: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我的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重點】。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背景和過程。
【難點】。
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
過渡: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問答法、史料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過渡語:接下來就進入到了我本次說課最核心的環節,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過渡語: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多媒體導入法。
我會在多媒體播放電影《解放者》片段,并提問電影中的人物是誰,有何稱號。在學生回答后繼續提問:玻利瓦爾為什么被稱為南美“解放者”之一?他生活的時代拉丁美洲又發生了什么大事呢?順勢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展示圖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首先,我會展示《1750年美洲殖民地形勢圖》和印第安人、黑人被迫開采銀礦的圖片,提問學生,拉丁美洲的殖民形式是怎樣的,殖民地人民為何會爆發獨立運動。引導學生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爆發的背景。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總結: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處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之下,備受壓迫。殖民地人民受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爆發了獨立運動。
接著我會再次展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形勢圖》并提問: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代表人物是誰,獨立運動是如何發展的。學生結合圖片及課本知識能夠回答出,學生回答后,我會強調玻利瓦爾和圣馬丁在運動中的領導地位。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呈現直觀的歷史信息,幫助學生掌握讀圖和借助地圖分析歷史的方法。
(二)印度民族大起義。
針對這部分內容,我首先會播放紀錄片《印度民族大起義》并請學生結合課本思考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背景。學生回答之后,我會總結為: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這是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并扮演戰地小記者,介紹起義過程和代表性人物。在學生介紹之后,我會引導學生認識到印度民族大起義最后以失敗告終。
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是我本節課的難點,所以我會采用史料分析和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突破。我會出示史料《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文告》節選并請學生以歷史興趣小組為單位展開五分鐘小組討論,討論問題為:印度民族大起義產生了什么影響?學生討論結束后,師生共同總結出: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迫使英國殖民者調整了在印度的統治政策;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最后,我會通過總結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到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的正義性和斗爭代表人物所體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反抗精神。
【設計意圖】角色扮演的形式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與印度民族大起義過程的學習印象。小組討論和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合作探究歷史的能力,培養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料實證能力。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為了保證我本課的教學質量,我會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進行回顧。
2、作業:課下比較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有何異同,下節課分享。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橫向對比兩大殖民地人民斗爭的異同,鞏固所學知識。
我的板書比較重視直觀、系統的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本課上承《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下啟《第8-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和《第10課秦王掃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確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課。教材已經在第6課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變動,但是,經濟是基礎,只有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才是最根本的變革,也才會導致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化出現生機勃勃的繽紛局面,也為秦國最后統一六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包括鐵器、牛耕的推廣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產力的發展使大量荒地被開墾為私田,私田主人改變了剝削方式,封建剝削方式出現;新興地主階級產生,他們為爭取政治、經濟利益,先后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特別是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變法運動使各國封建制度得到確立。
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通過分析戰國時期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故事講解、分析比較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鞏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改革,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評價變革及歷史人物的能力。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歷史圖片、視頻,或者指導學生制作簡單的flash動畫、課件的展示,使學生直觀感受到鐵器、牛耕的推廣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鐵器的廣泛應用的意義);通過"立木為信"、"舌戰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最后自己卻被秦國以‘謀反罪’車裂而死,他為變法獻身值不值?"進行課堂辯論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資料的查找、篩選、歸類和分析、討論、比較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科學的領先地位、聞名世界的都江堰,說明我國古代經濟、技術都處于世界先進行列,也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有著高度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從而也加深對當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認識。
通過對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學習,倡導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的觀念。強調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化害為利,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等環保意識。
通過學習商鞅變法,激勵學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于實踐,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
本課的重點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各國的變法運動,是春秋戰國以來,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社會變革的最集中反映。變法運動最大的歷史作用,在于促進了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顯著,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演變過程,它是社會本質的變化。初中學生對這樣的歷史轉變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難。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階級的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了。
本課面對的是七年級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于表現、求知欲望強烈,對事物充滿了好奇,有主動學習的愿望。這樣便于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結構出發,通過較多圖片、小故事、小常識等資料入手,抽絲撥繭,逐層深入,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有所收獲。而且,廈門市區的中學生普遍能夠熟練使用網絡來搜集和整理資料,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樣便于老師提前布置課前預習。
七年級學生經過只有一個月的中學歷史課程學習,還沒有形成比較規范、有效的歷史學習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識積累有限,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但同時又存在著看問題重表象、輕本質等特點。
在歷史教學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應該"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人文素養。"學生歷史知識積累較少,要掌握較抽象的歷史概念,就必須運用淺化機制,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漸培養起他們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5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