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范文范本,我們能夠學習到一些優秀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是一份多樣性的范文范本集合,涵蓋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作品,希望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
靖
邊五小。
娟
娟1。
——激趣為先精彩紛呈高效生成。
靖邊五小宋娟娟。
【內容提要】。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比绾巫屛业恼Z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道呢?這是我一直追求的語文課堂。我以為語文教學要大氣,不要小氣。寧要大氣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氣下的精雕細琢。
“如何上好語文課“,這是個永恒的話題,所有的語文教學工作者都為其探索不已。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p>
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都在用一輩子的學習來準備上好一堂課。正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不敢說自己就已經能夠上好一堂語文課。正如詩曰:“有好句無佳篇”一樣。我在教學的路上只是有了一些粗淺、零星的感悟而已,所以,在此,我只想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對課堂教學的膚淺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批評。
讓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道”,它關涉到教師的素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人怎么為學,怎么做人”吧。既要提高學生的素養,先得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能否做到由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提升。這是一個立體型、動態的語文課堂,我遠遠沒有這么高的境界,很難說好,故避而不談。讓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道”,也是一個很小的話題,說來無非是課前準備、課中演繹、課后練思這樣的三個過程。把這三個過程做好,就算得上是一堂充滿“語文味道”的課吧!這是一個平面的、線性的語文課堂,較好把握,也不難理解,我便撿個便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這兒說起,望大家不吝賜教。
一、課前準備。
1、開闊的眼界。
我以為,一個語文教師的眼界應該開闊,要多做一些資料收集的工作,這樣備起課來便會信手拈來、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如教學古詩詞,課前就可以去收集一些譬如作者簡介、作者寫詩的背景資料及相關古詩佳句等來備課;教學《絲綢之路》則可以多搜集一些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歷史資料等內容來備課。
有了這樣的視野,我們還用擔心備不好課嗎?還用擔心沒有新意嗎?
2、豐富的創意。
網絡的發達,雜志的豐富,書籍的充實,使得我們備課不再是一個難題,當然,這也為教師偷懶種下了禍根。我主張有自己的教學創意。創建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班情、學情的教學案例來。
讀細膩、活動充分、積累豐富?!边@樣的創意,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與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創意,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由于是適合自己的,適合學生的,適合班級的,因而也是最好的。
二、課中演繹。
1、自然。
課堂教學只有教的自然,學生才能學得輕松。古人把學習稱為“讀書”“念書”,實在是抓住了學習語文的關鍵,只有“熟讀”才能“精思”?!皶x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都是古人讀書的經驗之談,至今仍閃耀著生命的光輝。
語文課不能沒有瑯瑯書聲,一如魚兒離不開水。這幾年,語文課模式層出不窮。殊不知語文課一旦形成某種模式,就沒有語文味了。這是許多語文教師深有體會的。素質教育呼喚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課要把語文還給語文課。從“滿堂灌”到“滿堂問”“滿堂練”,都忽視了“讀”這一學習語文的好方法,不是實質意義上的語文教改。散文要朗讀,自不待說,其他文體的文章也離不開讀。例如老舍的《草原》,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讀等形式,讀出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讀出富有表現力的祖國語言的語感。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讀”的好習慣,不同的課文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讀,并逐步提高讀的技巧,從而領悟讀的樂趣,提高學習語文的自覺性。美國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個高明的辦法——給學生讀書聽,效果很好。他說:“我們過去重視孩子如何閱讀,而忘記了他們如何自覺自愿地想去閱讀?!边@話說到點兒上了,很值得每個語文教師思考。
2、豐美。
一堂課的教學中,設置一些具有語文味道、極具美感,形式多樣又主次分明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大面積、長時間地占有課堂,讓課堂生機勃勃。
案例一:
我執教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一課時,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環節,意圖是在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讓學生在語言的熏陶感染中感受這戶農村人家和平寧靜、樸素安適、其樂融融的鄉村生活。我是這樣設計的,我扮演“翁”,孩子們扮演“媼”。我這個“翁”先夸贊“媼”:老伴呀!你真是太棒了,給咱們生下了這三個勤勞、孝順、可愛的兒子。孩子們也學著夸贊我這個“翁”,有的說:老頭子??!咱們一輩子風風雨雨中走來,還說什么感謝??!有你,我才感到幸福??!還有的說:老頭子??!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像這樣喝點小酒、聊聊家常,是我最高興的呀!也有的孩子說:老頭子??!這也有你一半的功勞??!孩子們的夸贊引來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我以為這就是所謂的“語文味道”。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痹谡n堂教學中,當學生的思維受到拘束時,作為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有了這樣不同的活動,課堂也就有了不同的美感。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活動,一般不是獨立進行的,往往是交互穿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激情。
面對情感豐富的文本,面對朝氣蓬勃的小學生,我們的語文課堂需要激情,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常聽人說,有的老師往臺上一站,舉手投足之間就像一個老師。這里面恐怕跟激情有很大的關系吧!
何為激情?我以為是老師那滿含的微笑,是那幽默風趣的語言,是那脫口而出富有才氣的談吐,是那信任與鼓勵的眼神,是那會說話的手勢,是那忘情的、會心的、癡迷的投入。
做為一個語文老師,要努力打磨自己的語言,力圖讓它變得幽默。注意自己的手勢與肢體,讓它來豐富自己的課堂情態。
案例二:
還記得我校的馬德平老師在執教《望廬山瀑布》中的拓展延伸環節時,出示了《水滸傳》中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潘金蓮。問孩子們:“美嗎?漂亮嗎?喜歡嗎?”孩子們都說美,不少男孩子則不好意思的說喜歡。繼而老師話題一轉,談及潘金蓮的丑惡行徑,再追問:“現在你們覺得她還美嗎?漂亮嗎?喜歡嗎?”孩子們紛紛搖頭。老師巧妙地回歸到課堂,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眲t正是這個理。
馬德平老師在課堂上不經意流露出的灑脫與豁達、淵博與靈秀、從容與大度,以及那幽默風趣、談吐不凡的語言,無不深深吸引著每位學生,引來臺下聽課老師的陣陣歡笑聲。
感悟:語文教學要大氣,不要小氣。寧要大氣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氣下的精雕細琢。
步入靖邊五小的這兩年,我深深明白了“要向身邊的人學習”。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蔽椰F在的一點一滴的成績可以說是向身邊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學習的結果??!
喜歡看上海衛視的《壹周·立波秀》,拜服于周立波幽默的談吐,折服于周立波豐富的肢體語言。我常常想,這樣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語文課本中找到樂趣,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興趣中學習,掌握知識。
感悟:當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還得擁有不凡的談吐,高超的演技。
4、過渡語。
過渡語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學過的內容,并且對下文所學的內容進行啟發,激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繼續學習新內容,使學生在思維上平穩過渡,在引人入勝、渾然不覺中學習新的內容。過渡語的設計要巧妙、要有語文的味道,也可以是課文中的某句話,過渡語就是串成語文課堂上各個環節的閃亮的珍珠,雖然小,確可以串成一節成功的語文課這枚閃亮的珠鏈,每一位教師應做到會用、善用、巧用課堂教學過渡語。
三、課后練思。
1、余韻。
一堂課上完了,教師不能夾著書一走就完事了。語文的課堂教學也需要作業,也呼喚訓練。只不過語文的練習應該有語文的味道。應著眼于學生的知識的積累,素養的積淀。
比如,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布置寫課后生字,并讓在字典中找它的同音字,既培養了動手查字典的能力又豐富了詞匯積累量。對于高年級學生則可以布置一些諸如雅詞摘抄、名句積累、精段記誦、編寫詩歌、仿寫文章等有效作業。
2、反思。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歷了課堂教學實踐的親身體驗后,我們往往會獲得一些深切的認識。寫反思,我們往往會獲得一些深切的認識。寫反思,是現代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我以為寫反思,可以不拘形式,記錄一些零星的感受。
如果我們在此基礎上,再向前跨進一步,寫教育教學論文,將零星的反思進行放大、進行規律提取,形成2000字左右的教學反思小論文,那么就意味著我們的教學研究邁進了,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了。
案例三:
我在四年級時執教《麥哨》一課,孩子們在課堂上寫得一首首雖略顯稚氣確情感真摯的小詩帶給我很大的啟發,由此我寫了論文《麥哨聲聲詩意濃濃》,獲得了國慶杯論文評選二等獎。
葉圣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著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技能?!?/p>
會踏足我們的課堂。
讓我們在教學的道路上,厚積薄發,與時俱進,努力成就課堂的精彩與個性,持之以恒,用實踐去體悟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
最后,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句我最近在微博上讀到的句子:“如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就轉行,如果不想轉行就努力工作?!笔前?!如果我們總是做一行,怨一行,那只能是到老不在行!我的一個要好的同事在微博上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三十才解師之語?!蔽疫@樣回復她:“三十醒悟,猶未晚也?!笔前?!我們千萬不要留下“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钡倪z憾。
【參考文獻】。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創新的精神,開放的視野,合作的思維以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是當今世界對語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戰和新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課堂上我們應當讓學牛學會什么?收獲什么?我想,除了使他們具有初步的“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而外,更應該引導學生在凝重而厚實的人文氣息里接受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理論修養、道德修養,教學生學會做人.讓課堂充滿燦爛的人文陽光,以此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為學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作者:況守益作者單位: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中心??嚎茖W咨詢英文刊名:scientificconsult年,卷(期):“”(12)分類號:g63關鍵詞:。
閱讀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基本素養。學生既能在閱讀教育中體會到閱讀的獨特魅力,又能在閱讀實踐中扎實語文的基本功。正可謂一舉兩得。語文閱讀的教學分為課上和課下兩個部分。其中,課下的語文閱讀是對課上學習的閱讀技巧的鞏固和閱讀能力提高的延伸。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課下閱讀的選擇能力不足,需要教師在課下安排適當的閱讀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閱讀水平。語文閱讀作業的內容以及作業的設計關系著課下的閱讀質量。目前,仍有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課后閱讀作業的設計表層化,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的探索,使學生閱讀課后作業營養化的具體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1.小學語文閱讀作業營養化的方法。
1.1重視傳統型作業。
使語文閱讀課后作業營養不是完全的拋棄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后作業。傳統型的作業主要是以誦讀和抄寫等方法為主,這種方法雖然有些枯燥,但是也有很大的好處的,在追求語文作業更加營養化的同時應繼續應用傳統型的作業,繼續發揮其在記憶和積累方面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傳統型作業的借鑒提高不應該使學生背誦、摘抄的文章局限于詩詞、課文,還應該包括小學語文閱讀課外讀物的其他要求的優秀課外讀物。并且,也不能是學生僅進行背誦,還要理解詩詞或者文章的意境和用詞的精彩之處。讓抄讀不再枯燥乏味。
應用型作業不僅僅是注重寫作業的過程,重要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和遷移。這類作業要對課堂上沒有講透的知識讓學生回家進行自主的理解和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的知識能夠自己運用,更能增加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樂趣。并且課后的內容不比做硬性的規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實際情況和自己興趣所在來自行選擇抄寫和背誦的內容。在學生有充分自主性的選擇作業的時候,就不會再對作業產生抵觸心理,反而通過作業讓學生更喜歡語文閱讀。
1.2增加創造性作業。
新課標對學生培養的重點是增加學生的創新性的能力。而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強的動力。所以,依據學生的興趣所在,增加具有趣味性的情境的課后作業會使作業更加靈動生趣?,F在小學課本的閱讀課文選擇情境性和趣味性較強。教師在課上進行了第一遍的解釋之后,教師可以設置情境性、模仿性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模仿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動作和對話,來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課文的中心思想。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生在課下自己進行課本上的角色分配,來分角色飾演課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進一步的理解課本和鞏固課本。同時,創造性作業也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再創作,對于一些情境性較強的古詩詞或者優美的古文。課上學生明白了古文的意思后,課下翻譯成優美的現代文,并且可以增加語句的創作,對于一些有留白性的課文,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再課文后進行再創作,讓故事的情節繼續向下發展;對于一些具有不同見解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進行創作性的改編。小學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豐富的形象力和模仿力。學生可以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或者故事發展的線索,對課文進行再創作。比如,在《烏鴉喝水》的這篇課文中,有的`學生就提出了如果烏鴉生活在我們當今的時代,()可以用吸管來喝水。學生有這種創造性的想法,都可以進行故事新編,讓同學們進行共同的討論和賞析。通過這些創造性的作業,都能使學生的興趣更高,學習的主動性更高。
1.3融入體驗式作業。
人學習不僅是通過課本上的教導,更多的是來自于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實踐的感知。通過情感式的體驗作業,更能讓學生體驗語文在實際中的應用。比如在母親過生日的時候給母親寫一張表達自己感情的賀卡?;蛘邔⒆约簩τ谕瑢W的友愛之情寫成信寄送給同學。也可以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寫成日記來總結自己的一天。學生在日記中可以自由的運用語文的工具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語文在生活中的應用和趣味性。體驗不僅僅是對語文應用的體驗,還可以發展一些別的具體的體驗能力,比如說學生可以根據課本的描述進行為課文配插圖的體驗,讓學生通過繪畫來感悟文章和語句,也發揮了自己對課本理解的想象的空間。體驗式學習的一種良好的方式,由于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將體驗式的學習安排到課后作業設計中十分恰當。體驗式作業對學生素養的提高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新課標對學生的學習素養能力十分重視,需要教師不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應該注重對學生素養方面能力的培養?,F在的課本上的課文中有的是節選于名著中的一個段落。教師布置體驗式的作業也可以讓學生體驗閱讀名著。對名著中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的同時也拓展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2.結語。
語文教學的方法不止于一種形式,課后作業的設計也不可能僅僅是一種方法。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不局限于課本或者某一種輔導書,而是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通過多樣化、實踐性的是課后語文閱讀的練習,使學生不僅在閱讀方面有所提高,也在其他方面的語文素養有所提高。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博采眾長,大膽創新,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制定基于實際的課后閱讀作業,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保長淺談小學語文課后閱讀作業如何布置【j】飛(素質赦育版),(4)。
【2】潘秋燕。讓語文作業也有營養――淺談小學語文閱讀作業謾計的有致性【j】小學時代?教師,(3)。
【3】陳衛良淺談話文閱讀教學謾計【j】科學咨詢,(8)。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科學,也是一門永遠不會完美的藝術。教師要致力于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使學生更加樂于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就如何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語文教學;活力課堂;構建策略。
呂叔湘曾說過:“真正掌握一種教學法的教師,他是會隨機應變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氣勃勃的。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p>
一、活力,從導入開始。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闭n堂教學關鍵在于如何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高效催化劑。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考慮照顧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便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導入新課是組織語文教學的第一步,好的導入能先聲奪人,扣人心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旺盛求知欲,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新課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故事導入、談話導入、比喻導入、意境導入等。
二、情境創設,活力課堂的催化劑。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葉圣陶說:“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笨梢?,語文和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語文又是美的對象,含有豐富的外形美和內在美,諸如語言的音樂美、文字的繪畫美、層次的節奏美……這又使語文跟音樂、美術息息相通。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溝通,是現代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我們應努力創設語文與其他學科相融合的情境,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如,《江雪》一詩,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動手畫一畫詩中描繪的場景。這樣邊吟邊畫,不僅讓學生真切地了解了古詩內容,也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美。
三、靈動,活力課堂的主旋律。
語文課堂應改變過去滿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應讓學生活起來,以創新、實踐為主線,讓靈動成為新課程課堂的主旋律。在教學“人”字時,教師讓學生說說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也是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經驗“動”起來。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動起來,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發展。動起來更精彩,學生在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
“言為心聲”,有聲語言的傳播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而語言也是最利于表達情感的媒介。一些語文課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師語言的平淡給人形成的印象。所以,語文教師應該讓自己的語調變得抑揚頓挫,充滿激情。激情不僅是真實的、由衷的,而且是感人至深、振奮人心的,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感覺輕松、愉快、充實,與其說在學習語文知識,不如說在“享受”語文課堂。激情進入語文課堂,必將使語文教學更加活力四射,風采迷人。
生命,因為活力而更美麗;教學,因為活力而更動人。讓我們一起來構建活力的語文課堂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外國語學校城南分校)。
新課程特別強調重視人自身的培養.要實現人文教育,就要重視人文關懷,抓住語文教學內容中所體現出的.人的個性、人的尊嚴、人的價值等人文精神,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獨特個性、有創造能力、能尊重他人、有知識、有修養的新一代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王敬華作者單位:太康縣教師進修學校,河南,周口,461400刊名:魅力中國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010“”(19)分類號:u416.217關鍵詞:瀝青路面平整度人為因素。
煙花三月,再下揚州。走進千課萬人的會場,享受了一場盛大的精神大餐,了解了部編教材的特點,感受到母語教育在兩岸三地結出的碩果。
短暫的三天,精彩紛呈,令人耳目一新。在此次活動中,聆聽了“部編本”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如何用好‘部編本’教材”的報告,使我對“部編教材”的特點、與人教版教材的區別、新增內容的用意等有了全新的認識。從作為詩意語文倡導者王崧舟老師對“基礎教育與閱讀階層”的報告中讓我深深的震撼,原來一篇教過多次的一年級《秋天》一文,竟然藏著如此之多的語文元素:題目的讀法,輕聲、兒化、變調、節律、重音、意動、意象、標點、比較等包羅萬象。兩岸三地同課異構的《古對今》課堂,讓我耳目一新,同樣的內容,同樣的時間,三位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滲透了相同的教學理念,讓我真正明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真諦。從青年教師馮春燕《操場上》和許嫣娜老師《怎么都快樂》的教學中,我感受到擁有一顆童心是享受快樂課堂的源泉。從郭學平校長、何捷老師和作家雪野的寫作課,我明白了想象力是兒童寫作的源泉。從歐義賜老師和張林華老師的口語交際課上,我感受到為兒童創設適宜的交際情境是口語交際課順利實施的前提和保障。趙志祥老師的《古詩兩首》和年逾古稀的賈志敏老師的《小壁虎借尾巴》讓我感受到語文課就是要教給孩子們“扎扎實實學語文,踏踏實實學做人”的理念。另外專家的點評又給我們在課堂與研討中搭建了橋梁,讓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在這次的培訓中令我深深折服、揮之不去的就是賈老師的課堂,趙志祥老師的古詩和薛瑞萍老師的經典誦讀,讓我真正感受到語文課堂就應該具有語文味,上出語文味。
什么叫語文?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就是語文。那語文教學就是“口語”和“書面語”的教學。因此語文課堂要體現語文味,就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實踐就是多讀多說多寫。語文教學就應當把讀、說、寫的能力作為主要目標,這也是積累和運用的具體體現。
第一,就“讀”而言。首先應該讓學生靜下心來,充分地讀,一直讀到正確流利,自知大意;然后圍繞精彩內容理解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最后品味、鑒賞的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喜歡上語文并能熟讀成誦。這一點在這次的千課萬人課堂上感受最深,每位教師都采用形式多樣的讀代替了繁瑣的講解,真正體現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理念。特別是趙志祥老師的古詩教學,擯棄了繁瑣的分析,通過自讀、看圖讀、有節奏地讀、挑戰讀等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讀,讀中玩、玩中學??鞓份p松的將兩首古詩《望廬山瀑布》和《絕句》的讀法、節奏、詩意等有機融合,并將李白、杜甫兩位詩人的不同風格傳遞給學生,激起了學生讀詩學詩的興趣。真正讓人感受到他“語文很好玩”的課堂。
第二,就“說”而言。不是師生的問答,而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交際中獨自進行言語活動時使用的語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說話。然而我們卻發現一個怪異的現象:小孩兩三歲左右學說話,六七歲入學,短短兩三年時間,已經能夠順利地用口語交流。不論是和成年人還是和同伴對話,都可以運用自如,而且常語出驚人,妙語連珠。無怪豐子愷說“兒童語言是對境心自定,逢人語自新”。幼年時,僅在生活環境中,小孩的口語表達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奠定了基礎,決定了發展方向。最根本、最基礎、最具個性化特征的口語面貌,在童年已經形成。但進入小學后開始系統地學習說話、寫作,孩子們卻是張嘴說不了話,說話時忸怩作態,甚至詞不達意。小孩失去了童言的本色,失去了言說的勇氣,無法體驗言語表達的趣味。其實這就是我們在教學中試圖通過日積月累式的“講”與“練”中,用太多規范的要求而代替了兒童言語無理而妙的發展特質?!坝柧殹敝械母袷交磉_,無異于封堵想象空間,捆綁觸角,出現了“邯鄲學步”的尷尬局面。因而,我們的口語交際課重在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讓孩子們感受到表達的樂趣,恢復兒童本真的語言。這一點在此次千課萬人課堂上張林華老師的《請你幫個忙》和歐義賜老師的《敲門聲響起》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典范。
第三,就“寫”而言。就是把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用筆記錄下來,也就是“我手寫我心”。寫作需從內心深處喚醒驚異與渴望,這才是寫作持續發展的可貴力量。但在現實教學中,我們讓孩子一開始就對寫作產生畏難情緒,心存推諉。對童言稚語進行成人化的評價,字數不夠,語言不規范等,讓孩子一直困囿于“語法規則”時,就已經逐漸喪失發現的本能、表達的本能,自覺增長認識的本能。我們用教學將小孩帶到語言尸體的解剖臺,觀摩冰冷的字符尸體解剖過程,就為了掌握語言構造的機械原理,膜拜僵尸規則。在一次次的解剖中扼殺了孩子表達的欲望,讓孩子變得謹慎、慌張、虛偽,失去了兒童語言的本色。這一點在何捷老師《讀繪本故事,嘗試表達快樂》一課和“長辮子”老師郭學平《月亮晚上做什么》的教學中,隨性自然,奇思妙想的表達呈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了富有童趣的語言。
短暫的三天匆忙而又充實,這次千課萬人的活動讓我明白名師之所以為名師的原因:他們深入地鉆研教材,對教材有著自己獨到的解讀,同時又能以兒童獨特的視角出發進行傳授,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個性得以張揚,享受語文帶給他們的快樂。讓我們丟棄師者腦中所謂的標準答案,隨孩子靈動的思緒而變,讓孩子們體會課堂的樂趣,將語文上出趣味,上出本真,上出語文的情懷!
——部編教材學習心得。
杜
冬
花
今天,吳老師帶我們到多媒體教室去上課,走進教室,只見這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30多張條形桌,乳白色的窗簾把教室襯托得更加寬敞明亮,我們的心情也非常愉快。
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南極的日子》,老師把南極的圖片放在大屏幕上讓我們欣賞。哇!多么漂亮的畫面??!有透明的冰山、高大的雪山、美麗的極光、嚇人的象海豹、五光十色的鱗蝦。這么多的圖片,我的眼睛都不夠用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種叫帝企鵝的幼兒,它們的翅膀是純白色的,頭部也是純白的,烏黑的眼珠轉來轉去,雪青色的肚皮圓圓的,像個鼓,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可愛極了!我心里暗暗地想:多么漂亮的帝企鵝??!
不知不覺中,下課的鈴聲響了,我們拿上東西,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里。
喬海燕。
《晨讀》是兒童文學作家葛翠琳對兒時學習生活的一段回憶。作為讀書單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讀的感受,引發學生與讀者產生共鳴,對讀書產生極大的興趣。因為那個時代離現在的學生生活比較遠,所以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先是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對作者的了解,接著又出示了葛翠琳的圖片,告訴孩子們這就是作者。又在音樂的伴隨中敘述了葛翠琳的童年生活,這樣拉近了孩子們與文章的距離,讓孩子們體會到文中的學生對讀書有著強烈渴望的原因就是因為又一位愛好文學的老師。接著抓住“這位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個中心問題,讓孩子們讀中感悟,認識到讀書的樂趣,激發讀書的渴望。
片段一:
師:這位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這位老師很美麗。
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生:這位老師長著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臉有些蒼白,一雙溫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時時閃出甜美的微笑。從這句可以看出來。
師:還有誰想說?
生:這位老師很幸福。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因為有這么多學生陪伴她,所以她幸福。
師:如果這位老師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認識她嗎?打個招呼吧!生:老師您好!
生:老師我是xxx,我很喜歡你。
師:帶著你的喜歡讀讀這句話。
??。
教師為學生創設情景,教會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中心問題的提出既注重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又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學生的模糊映像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朗讀體驗,逐步深入進去,充分地與文本親近,感受讀書的魅力,體會讀書帶給孩子們也就是讀者的樂趣。
片段二:
師:文中的老師給孩子們讀了一本又一本有趣的書,都過哪些書?
生:冰心的《寄小讀者》,《萬卡》、朱自清的《背影》、《愛的教育》。
師:你讀過這些文章嗎?
生:沒有。
生:我很高興。
生:我也想玩水。
師:不同的文章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下面這封信是萬卡寫給。
爺爺的,看看能帶給我們什么。(師讀節選部分)聽完后你的心情怎樣?
生:我很傷心。
生:我為萬卡著急。
師:文中的孩子們和老師也和我們有著同樣的感受,回到文中我們一起去感受。
??。
書中描寫的場景就這樣在老師的引領下與孩子們一起感同身受,不僅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人物感情,同時也為讀書鋪下了基石,學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悟著不同的思想感情,與文中人物同悲共喜,激發了讀書的欲望,讓課堂中朗朗的讀書聲代替教師繁瑣的說教,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下滋生。
。
語文課太需要濃濃的語文味了!為什么呢?因為語文課上太多的其他味?!段伵5莫劚肥莿t寓言,旨在通過二年級學生喜歡的動物主人公,告訴我們道理。所以,這樣的課容易使課堂上有太多的說教味,“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這樣的課也容易使課堂上有太多的電教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示課件,展示故事;這樣的課更容易使課堂上有太多的表演味,戴上頭飾蹦蹦跳跳,課堂熱鬧了,但真正骨子里的語文——學語習文卻拋棄了很多。今天,蘇淵老師執教的《蝸牛的獎杯》摒棄了以上的雜味,讓這個課堂充滿了濃濃的語文味,學文練語,從根本的字詞句為抓手,突出重點段落,上出了一堂好課,也讓語文味洋溢到了課堂的每個角落。
文是詞句的有效整合。任何一篇課文都脫不開精彩詞句的點綴。二年級更是學習詞句的重要時期。蘇老師在執教此課時,深知詞句在文中的重要性,她的教學從扣詞析句入手,讓語文課上真正在學詞,理解詞,運用詞。讓語文味落到詞句這樣的實處,而且,蘇老師扣詞析句的方法很多樣,更是有效的。
1.動手試一試,我就明白了。
一個“遙遙領先”,最明確的就是距離遠近,蘇老師讓孩子們上臺來用圖片動手試一試,放一放,這個詞語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學生由自己動手試,親手體驗,其理解也更為清晰了,而且第二個同學對蝸牛擺放的調整,不但理解了“遙遙領先”這個詞語,更理解了有力的翅膀。這次學詞,不但明義,更是從詞中奠定了全文學習的一個基礎,明白從前蝸牛如何了得。
2.表情學一學,我能體會了。
在這里“得意洋洋”是一種神態的表現,也使心情的一種表達。蘇老師扣住此詞,讓學生學一學,讓同學換個詞語評評看到的表情,這時方法的轉換,這更是語文味的所在。蘇老師沒有問“此時,蝸牛的心情怎樣???”而是扣住一個詞,衍生了一類詞。在這一類詞的表述中,學生已經能體會到蝸牛拿到獎杯后的驕傲、得意的心情了。這既是學詞,更是悟情,在扎扎實實地學語文。
所謂“入情”,我想最多的就是讓學生能感同身受,身臨其境,與文本共鳴,與文中主人公共鳴。此情由心生,那理解、朗讀就有了基石。蘇老師的這節課,引導同學們走進了文本,在文本中體驗到了情,也讀出了情,在這情味中,也散發著語文味。
1.角色體驗,入情學文。
蘇老師的角色體驗是直接的,同學們直接就是小蝸牛。蘇老師引導的話也使直接對小蝸牛所說:“蝸牛,蝸牛,你在哪里?”“你為什么睡在獎杯里?”這無需過多廢話來創境,同學們已經感覺自己就是蝸牛。你聽,他們的回答不就表明了蝸牛內心深處的想法嗎?“我不回去,我怕別人把獎杯偷了去?!薄案忻安灰o,關鍵獎杯不能讓別人偷了去?!边@樣的體驗,直接有效,而且這個活動,在說中始終沒有脫離文本,讓人深深感到了語文中語言表達情感的魅力。
2.課件合理,入情學文。
蘇老師這節課的課件使用是巧妙的,沒有讓看見展示充斥出電教味。一開始課件向同學們展示了長有有力翅膀的蝸牛,它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這鋪墊了全文情的前奏:快樂的,得意的。結束時,課件再次發揮了作用,展示蝸牛翅膀的退化,簡單有趣的課件,不搶語文課的語文味,而為語文課中學文悟情服務,讓語文味展現得更濃。
3.學習復述,入情學文文章結束要明白道理,蘇老師沒有讓說教味有抬頭之機。她讓學生們通過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對話,學習復述課文的內容,在練說蝸牛媽媽的話時,復述的內容就將文章脈絡羅列理清了。在復述中,更是將蝸牛從此只能慢慢地爬行這份難過表達了。這份表達的體會,不就是寓意所在嗎?驕傲自滿后,不再能飛的難過;如果謙虛,還能飛行的快樂。學生們就在這節課上收獲了這份寓意。這份收獲不靠說教,而是自主感悟所得。
濃濃的語文味,讓寓言也生動了起來;濃濃的語文味,讓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了起來;濃濃的語文味,更讓課堂豐富了起來。
聽完這節課,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是那么流暢。但寫字教學這一塊,我覺得值得探討:蘇老師旨在讓學生自主識字,練字,讓學生說說這個字書寫時注意什么?二年級的同學,在書寫生字時,應該有自主識字能力,尤其是對于字的結構?!俺帷笔莻€半包圍結構,關注結構才能把字寫漂亮。學生的自主認識都停留在了某些筆畫的基本書寫上,這應該是一年級的內容,二年級可以嘗試讓其看出“支”和“羽”的位置關系。如果能有這樣的關注,學生在接下來的書寫可能效果會更好,事實上,課堂呈現的書寫問題也就是結構的擺放。
中山路小學。
沈花。
語文是最具靈性與知性的學科,是最富有情感性的學科;語文以其獨特的工具性和審美意趣,應該是一門最具詩情畫意的學科。然而,在考試的壓力下,無論是學生的“學”,還是老師的“教”,都圍繞考試的指揮棒轉,語文課堂變成了枯燥無味的練習課,文本被機械地切割成知識的碎片,師生在沉重地訓練中苦苦掙扎。的確,語文的工具性,需要學習與訓練,需要運用與積累;但是語文又具有人文性,語文課必須有人文色彩,要有情感、有審美、有文化積淀。因此一節好的語文課要還語文教學的本來面目,要充滿詩情畫意,要把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體味語文的韻味,感受語文的美感,熏陶學生的情感,培養健康向上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一、激趣導入,激發學生的詩情。
語文教學,“情”字為首。語文教師在導入新課時,要精心設計導語,或引用詩詞名句,或一些感人肺腑的事例,或動人歌曲、書畫作品,或者用多媒體營造詩情畫意,讓學生在上課時就帶著情感投入學習。激趣導入不但能夠渲染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氛圍,還能夠創設“先聲奪人”的審美意境,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充滿詩情畫意,讓學生受到熏陶。
情感是人們共有的一種心理活動,以情動人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師上課唯有做到熱情洋溢、激情似火,才能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焰。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在其作品《心靈飛翔的時刻》中說過:語文課應該飛揚著激情,不能設想語文課僅僅是詞語解釋和語法分析而沒有對學生心靈的撫慰和激蕩。朱自清沉醉于牧童短笛所吟唱的春天的贊歌,老舍迎著冬天的陽光所描繪的濟南水墨畫,毛澤東站在黃土高原對著北國風光所抒發的壯麗情懷,蘇東坡屹立于長江之濱所揮灑的萬丈豪情,還有梁衡的詩情畫意,沙葉新的妙趣橫生,邵燕祥的激揚文字,都應匯入語文課,或在學生心靈的大海上掀起滔天巨浪。而這些功力來源于一個人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來源于自身的文化積淀,來源于對作品的深刻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堅持修煉,只有做到自己胸中有墨有情,才能打動學生,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
二、挖掘語文的情感因子生成語文味。
語文教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包含豐富的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拔恼虏皇菬o情物“,語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學科。語文課要上得有情、有意、有趣,語文教師本身要吃透文本,蘊育情感,善于以情激情,才能釀造出濃濃的語文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熏陶學生的思想情感,這就肯定了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特點,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及技能,更應當使學生受到美感教育。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美麗的追求?!弊鳛橐幻Z文教師,就應該用自己的個性與激情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潛勢,使學生為情所動,從而把對人類情感的感悟轉化為對人生真理的追求。我在教學《香菱學詩》一課時,就考慮到教師要動情、引情,學生要入情,抒情。師生共同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疑點,充分調動發揮情感的功能,對香菱這個人物形象的探析突出講,對香菱學詩的過程剝開議,對文中有韻味的句子展開論,對薛寶釵、賈寶玉等人對香菱學詩的態度精要析,并且適時引入優美的詩歌,抒情的歌曲,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努力創造出一種情意盎然、歡快愉悅的教學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眾多名家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沒有情感的課堂教學,是一杯平淡無味的水,而融入了教師生命體驗的個性化課堂,奔流激蕩的則是情感的血脈,它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情感的共鳴。
語文教學時情感的教學,富有情味的語文課堂,才是有語文味的課堂。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情感豐富并會“煽情”的人,教師要能夠準確抓住文本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并且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激蕩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凸顯教學的詩意元素渲染出語文味。
語文是一門富有詩意的學科,同樣語文教學需要詩意的滋潤,需要詩意情懷的傾注。好萊塢的一部《功夫熊貓》嫁接了中國元素,而使得它票房大增。在語文課堂中如果能挖掘出文本中膾炙人口的詩意元素,無疑可以讓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大到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語言的運用,小到板書的設計、問題的提問、作業的布置,無處不能體現出語文的詩意元素,尤其是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如果能充分考慮到語言的詩意特點,那么一定能使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在這方面,教師首先要注意新課的導入和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導入語可以預設,而現場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則體現了教師的語言基本功。把握好這兩點,課堂上的語文味就有了依托。
教師要成為善于創設詩意情景的行家里手,讓學生伴隨教師的引導而漸入佳境?!稗D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睂胄抡n,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堂課的語文味就從導語開始。創設一個與文章一致的情境,利用動情的肺腑之言,使學生置身于教師創設的特定情境中,學生就會審美期待,進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春》時,就設計了這樣一段精彩的導語:“春,列為四時之首,它是一個極富詩情畫意的季節,我們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一類的優美句,古今中外的遷客騷人,寫下了多少春的贊歌!現在,我們正生活在陽春三月里,也正是這個時候,我們學習《春》,這就更能勾起我們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在這篇散文中,朱先生寫了春天的草、花、風、雨、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請同學們仔細讀”就這樣,隨著老師富有詩意的導入,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學生進入到一個詩情畫意、如沐春風的境地,收到了極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還要善于對學生進行詩意的激勵評價,讓學生的舞臺靈動起來。詩意的語言的藝術,語文教師在進行講解、分析、點評時,應該多采用精煉的語言,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妙語佳句或詩意名句,而不能只和學生進行“白話”式的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注重語言的準備,運用準確二富有文采的語言連綴課堂環節,讓學生在流暢富有詩意的交流中領會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修養。語文課堂應該追求這樣一種境界:讓師生在富有詩意的課堂評價中共同成長。
三、放飛想象,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詩意的課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聯系和想象,化干癟枯燥的符號為形象鮮明的畫面,創造出豐富而生動的情境和意,使文章所描繪的人、是、景、物立體豐富起來,讓它們活生生地“站立”在學生思維的屏幕上。這就是寫意中呈現的最高境界“著墨處是畫,空白處也是畫”,是詩意課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閱讀《沁園春·雪》,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腦海里建構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紅妝素裹,分外妖嬈”的壯闊畫面,感受詩人的豪邁氣概和博大胸懷;閱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就應該領略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意境中一位漂泊旅人的思鄉之悲??通過這樣的聯系和想象,讓學生將語音文字還原為語言形象,由語音的感知變為形象意境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能夠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五、巧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增強語文課堂的詩情畫意。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電腦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已成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有力工具,也為我們語文教師創設視聽情境提供了良好契機,一篇篇課文是有情、有境、有血有肉的,如果在教學時教師能夠精選與課文內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樂曲,畫面來營造情境,那么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逐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與作者相同的情感體驗。同時還能夠給人以啟迪、激勵和心靈的凈化,喚起學生心靈深處對知識的渴求。如在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我用多媒體課件再現北風呼嘯,大雪紛紛,冰天雪地的場景,只見大屏幕上陰云滾滾,狂風呼嘯,大雪紛紛??。學生的想象隨著畫面的展開而展開,身臨其境,真正感受詩中描繪的情境,感受到詩人對朋友的擔心憂慮之情。
語文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學科,語文課堂上時時處處都應該充滿詩情畫意,詩意的課堂是神奇的,它陶冶著學生的情操;詩意的課堂是靈動的,它開啟學生的智慧;詩意的課堂是快樂的,它豐富了學生的人生體驗。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的人文性,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情畫意的芬芳,也讓學生的人生充滿詩情畫意!
前不久我們上了一堂特殊的語文課:搞了一次“走上街頭找語文”的社會調查。利用星期日對南京市的六條街道的沿街門面招牌、路牌用字情況進行了仔細調查,結果發現,我市的街頭用字不規范情況還比較嚴重,應引起重視。
街頭用字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一是繁體字招牌明顯增多。不少字早已廢除,有的字一般的詞典上根本沒有收錄。這類字大多出現在專賣店的招牌上,共有24家,讓人看了一頭霧水。二是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與漢字使用上問題很多。有的招牌沒有一個漢字,且字母書寫潦草,不知所云;有的字母與漢字不一致;有的所取的洋名不知何意。這一類共有17家。三是錯別字不少。有一家單位的通告把“根據上級部署”,寫成了“布署”;有的餐飲店把“炒肉絲”寫成了“抄肉絲”。四是不規則的簡化字,在字數較多的小招牌上多見。有的簡化字與繁體字交錯使用,人看了很別扭。
街頭用字規范與否不僅影響其的商業價值,更主要是在社會價值上反映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試想一個連母語都寫不好、寫錯的招牌,讓人自然想起店主素質與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應該是不會高到哪兒去的,這勢必影響城市的形象。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提高對街頭用字重要性的認識。教育好廣大經營者正確使用漢字、寫好漢字,讓他們懂得規范用字的重要意義。二是工商部門在頒發營業執照時,認真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不僅要審核標牌的內容,而且要審查書寫形式,從源頭上制止街頭的不規范用字。三是有關部門要嚴格檢查街頭用字規范化情況。按照國家工商局發布的《廣告語言文字的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定期清查街頭不規范用字。四是加大對不規范用字的清查處罰力度。在調查中發現,有些是經營者故意追求時髦或缺乏社會責任感造成的,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不能放任,要堅決查處。五是發動社會力量監督街頭漢字使用情況,達到教育與監督雙重效果,使不規范用字無處可逃。
調查街頭用字,這。它讓我們懂得:街頭用字,關乎素質,關乎形象,切莫等閑視之。規范街頭用字,人人有責,個人有份。
點評:這篇考場作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獨辟蹊徑,用調查報告的形式來寫,新穎別致??忌鷩栏癜凑照{查報告的寫作順序行文,因而全文邏輯思路清晰。結尾寫“調查街頭用字,這也是一堂語文課”,既照應標題,又自然引出作者的呼吁:“規范街頭用字,人人有責,個人有份”。
讀初中后,我已成了一個“網蟲”。往電腦前一坐,喝著汽水,敲著鍵盤——感覺好極了!瀏覽網頁,看些文章,這是我的首要任務……咦?這篇報道怎么這么多錯字啊?說時遲,那時快,我迅速就給網站的信箱發了封“伊妹兒”,指出了報道中的錯字。
每年的11月,學校要辦藝術節,主要是從各班挑選出好的節目,匯成一臺演出。這可是各班展現自己的好時機呀!我參加了我們班的配樂詩朗誦節目。最后,這個節目通過了兩次審評,終于登上了藝術節的舞臺,而且大受好評。當時全班同學的心里甭提多美呢!這也是一堂語文課嘛!
“餃子包好嘍!”隨著外公的一嗓子,家里喜慶勁兒更濃了。雖說每年的春節都這么過,可我卻怎么也過不膩。正想著呢,一家人有說有笑朝客廳走來——不用說,準是該開聯歡會了。這可是我家每年的保留節目。記得去年的聯歡內容是“成語接龍”,我不幸第一個被淘汰,今年不管是什么游戲,我都得拿個名次。一會兒,家里人都已坐好了,外公開始發話。講話內容先是祝詞,后是總結這一年里的事兒,最后好容易才說到游戲題目。我趕緊豎起耳朵仔細聽……“什么?接對聯?”聽到題目后,我呆住了,“哎!今年又沒戲了?!庇螒蜷_始了,父母已經答對幾道題,而我在旁邊像個擺設似的。時間一分一秒地流走,此時只剩最后一個上聯了?!澳昴隁q歲道平安”,外公念完了上聯正等著人接。我沒怎么想就脫口而出了“團團圓圓鬧春節”的下聯。家里突然靜了幾秒,然后便是如潮水般的夸贊聲。我自己剛明白過來怎么回事兒,就已經陶醉在這快樂中了。這還是一堂語文課啊!
看過了上面的幾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覺?我可是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處處有語文課。我在生活中學語文確確實實嘗到了甜頭。
點評: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從不同角度選擇典型事例來突出中心。給網上的信箱發勘誤信,突出了從生活中學語文的自豪感受;參加學校藝術節的朗誦表演活動,突出了從生活中學語文的成果;春節家庭聯歡會接對聯比賽活動,突出了從生活中學語文的快樂。三件事內容具體,寫出了自己的真實經歷,且緊扣生活“也是一堂語文課”這一中心,有真情實感。二是結構完整,運用小標題,起到了分清層次的作用。三是詳略有致,第三件事很有代表性,也很風趣,作者就突出對話與心理進行詳寫,而第一、二件事略寫。這樣處理有助于凸現了文章主旨。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課無處沒有,無時不在。
——題記。
放學前,語文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個蒜頭,要同學們回家栽到盆子里,每周觀察一次蒜頭的變化。一個月后,到班級匯報蒜頭的成長情況。
同學們都奇怪了,語文老師怎么不務正業,干起生物老師的行當了?但要我們動手實驗,誰不愿意?于是全班同學各自回家悄悄忙開了。
一月后,同學們把栽蒜頭的盆子搬到了班級。小張同學實驗失敗了,因為他把蒜頭放在瓶子里,瓶子里有水沒有泥土,蒜頭埋在水里,還蓋上蓋子,蒜頭在瓶子里爛掉了。我的實驗成功了,而且我栽的蒜頭長得最好,嫩嫩的,綠綠的,直直的,自豪地從泥土中鉆出來。失敗的,心情沮喪。成功的,心情喜悅。但無論失敗了,還是成功了,同學們每周觀察的記錄寫得都很具體、生動、精彩。
老師問我們:“為什么今天大家寫的文章都很成功?”
我們各抒己見,貪玩的小王說:“我們沒有交作文的壓力?!?/p>
好動的小明回答:“這是我們喜歡做的事?!?/p>
我也爭先恐后地答道:“寫我們親身經歷的,當然會生動?!?/p>
老師又緊跟著追問:“那么,我們過去經歷過許多事,但寫得卻不生動呢?
語文科代表振振有辭:“許多事我們雖然經歷了,但沒有留心,沒有積累,所以我們雖有生活,但大腦里沒擁有生活素材?!?/p>
老師笑了:“對,這就是語文,它從我們身邊悄無聲息地走過,我們要學會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真切記錄,才會學好它?!贝藭r,我才恍然大悟,老師讓我們栽蒜頭,原來這呵!
點評:這篇考場佳作構思新穎獨特,立意高遠非凡。文章記敘了一次難忘的語文實踐活動“觀察蒜頭的成長情況”,以小見大中感悟了“語文即生活”的道理。運用題記別具匠心,題文相諧,十分貼切,篇末點題,渾然一個嚴絲合縫的整體。沒有華麗詞句的堆砌,沒有虛偽造作的矯情,考生用樸素的文字,淡淡地敘寫著自己對語文的獨特感受,卻讓我們的心深深地被打動,這是文章的又一亮點。
又是春來時,我偷偷約了伙伴,騎著單車,來到草長鶯飛、流翠泄玉的大自然中。我們的闖入打破了原野的寂靜,聽著無數飛鳥的鳴叫,我們感到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愉悅。我的心一下子貼近了大自然!
我曾經無數次悶坐在令人窒息的臥室里,望著窗外吐著黑煙的煙囪,用自己枯燥的筆觸描寫婉轉的鳥鳴??晌夷睦镏?,這原野里的天籟之音是在任何文章里都無法體驗到的。我曾經無數次抒寫潺潺的流水,也曾經寫過凋零的紅花,哪知道原野中柔軟的泥土里,總有這樣一個聲音:“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蔽以洘o數次為大自然而謳歌,卻從未如此細心地觀察過大自然:螞蟻在共同搬運食物時,表現出的頑強與團結;鳥雀巢里,母鳥喂雛鳥時流露出的溫馨;樹木草藤創造的盤根錯節……一切的一切,又豈能是簡簡單單地從課本中就能領會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筆,也未能詮釋大自然的奧秘。
假使沒有那一次出游,那次“膽大包天”的舉動,我不會如此興奮,不會寫出充滿激情的優美文字。只有在此時,我可以驕傲而又誠懇地說:“在莽莽原野中,我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發現了許多,領悟了許多。呵,這,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p>
誰敢否認:親近大自然不是一堂語文課!
點評:這篇考場作文的亮點主要有三:一是選材新。作者另辟蹊徑,從大自然的課堂里學語文這個角度切入,體現了“人無我有”。二是寫法新。作者淡化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語文課”具體情節的展開,而用散文式抒情的筆調寫出自己在大自然的課堂里學語文的體驗與感悟,將敘事、抒情融為一體,議論水到渠成,結尾干脆簡練,不落俗套。三是語言新。文章篇幅不長,短小精悍。
我一直在想怎么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聽說讀寫綜合訓練?,F在施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更加強調課前的準備,在學生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否則就是無用功。課前的準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共同的知識,而且應當充分體現學生個性化需求。不同生活經歷的人對同一教材的理解可能千差萬別。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片面強調緊扣書本,書寫到哪里,學生的思維就停止在哪里;在對學生的評價上,強調“標準化”、“一刀切”。這樣,不僅影響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詩歌的題目是“未選擇的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人生之路的思考。在寫實層面詩人描寫的是在一個樹林中,人對不同道路的選擇,但我們不難看出,詩歌中所描寫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在這首詩里,詩人不僅寫了他在不同道路間的選擇,尤為重要的是,當他選擇了一條路的時候,他又對另一條路充滿了感情與遐想。在這里,詩人強調了人生的偶然性與神秘性,提醒我們人生本來就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當我們在一條道路上行走時,本來是會有岔路口可能將我們帶到另外的道路上去的,而在我們面臨選擇時,不同的選擇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命運。這或許是不經意的選擇,將來驀然回首時,我們才可能知道它多么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詩人的著眼點是選擇本身,但以具體的描寫入手,我們首先看到的便是黃色樹林中的'兩條道路,但詩人的筆觸卻將這樸素場景的描述賦予了更深的含義。在這里,象征手法的運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言簡意賅的描寫具有了豐富的內涵,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每一個讀者都能夠在這首詩中發現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而受到觸動,引發深深的思索。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叮零零,叮零零”,上課了。同學們飛一般地跑進教室,坐在座位上,等著老師的到來。
這是一節生動有趣的語文課,沈老師笑瞇瞇地走進教室,手里拿著一大疊的作文本,然后掃視了一下同學,最后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改別人的作文?!苯淌依锪⒖套h論紛紛,有人說:“改作文?這明明是老師的事嘛!”有人說:“叫我們同學改同學的作文,好象很有趣嘛!”
沈老師笑著在黑板上寫了六個大字,真誠、認真、技巧,然后說:“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同學的作文,要以認真的態度去批改同學的作文?!弊詈笥终f了技巧。同學們聽了都躍躍欲試。
我的心怦怦地跳著,想:我的作文本會發到誰的手上呢?誰的作文本會發到我的手上呢?這時,沈老師走到我面前,把一本作文本放在我面前。我緊張地拿起來,看了那個同學的名字,天吶,竟然是章維俊的,我揉了揉眼睛,仔細地看了看,沒錯,的確是章維俊的。我心想:章維俊的作文,能寫多好呢?想著,也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作文本,認真地閱讀了起來,咦?他的開頭和結尾處處相連,寫得還不錯嘛!雖然整篇作文像記流水帳一樣,而且錯別字和病句都很多。我把他的錯別字和病句一一圈了出來,當然也劃出了好句,寫上了評語。這時老師宣布要讀評語?!伴_始!”老師發出了命令,我快步走到章維俊面前,把評語流利地讀了一遍,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這時,倪宇迪以經在那里等候了。他說了許多夸我的話,把我說得有點不好意思了。我心里想:他也指出了我的缺點,以后在作文中,一定要少說廢話。
這節課,我也當了一回小老師,原來同學之間交流是多么開心,多希望老師以后多上幾節這樣的課??!
1.口頭表達。
口頭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種能力??陬^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的、更廣泛的交際作用?,F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1)語言規范。我們平時要多看書,積累豐富的詞匯,才能運用準確而豐富的語言。平時要多和別人聊天,豐富自己的語言。
(2)清晰。要人知道你說的是什么東西,當然,有時要說得幽默一點,那或是生活的玩笑,或是說相聲,一般的情況一定要說得清晰,讓人聽得懂。
(3)流暢。不要有口頭禪,有的人作報告開頭喜歡用“這個、這個”,有的人喜歡每句后面用“啊、啊”,讓人聽起來很不是滋味。
(4)響亮。說話是說給大家聽的,除非是悄悄話,有隱私。一般說話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讓人聽得清楚,所以要響亮。
(5)口語化??陬^語與書面語是有區別的,當我們寫好一個書面的東西,不是讀是說出去的時候,就要口語化,比如:發言稿是要說給大家聽而不是念給大家聽,就要口語化;演講稿要說給大家聽也要口語化??谡Z化有三個途徑:(1)書面語中的單音節詞在口語里都要變雙音節詞。比如,書面語“此時”,口語表述就要用“這個時候”。(2)文言詞變白話詞。例如有這么一篇演講稿:“教育歷來被視為一片未加污染的綠洲,”如果說出去就有兩個地方要變動一下,“教育歷來被人認為是一片沒有受到污染的綠洲,”顯然第二句效果好些,這就是說,第一要把單音詞變多音詞,第二要把文言變白話,有的書面語“良久”,口語就只能說“很久”。(3)書面語停頓靠標點,口語靠情感的處理、靠語氣的變化。把書面的停頓變成口語的停頓,書面的停頓靠標點符號,口語的停頓靠詞與詞(組)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間歇的時間來表現,而且,遠遠多于書面語停頓的時間。
2.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顧名思義,就是用書面文章的形式把自己的觀點、見解和態度表現出來,它的優勢在于直觀明確,并且因為可以給表達者以足夠的時間去構思和潤色,避免了口頭表達的內容觀點遺露、邏輯性差等缺點,在內容上比較深刻和全面。任何一個書面表達都是表達者深思熟慮的結果。
(1)強化詞、句訓練。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而沒有豐富的詞匯知識和組詞造句的能力,那么寫作就成了一句空話。
(2)聽、說、讀、寫結合。在聽的基礎上設計聽寫填空,經過聽-----記------寫得過程,學生優化了語段的理解,詞語的搭配,以及句型結構的鞏固。在讀的過程中,對于課文上的一些典型句子、精彩段落應該背誦下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學習口語句型結構和表達方式往往是學習寫作的基礎。所以平時要進行連貫性說話訓練,如不全句子、看圖說話、復述等,即完整地進行語氣模仿,又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3)根據課文進行寫作訓練。課文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是訓練書面表達得好材料??梢韵染氄n文的縮寫。再練習課文的改寫。經過縮寫、改寫訓練后,進一步要求學生能仿照課文自由寫作。
當然,表達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我們教師從實際出發,以課文為中心,由簡入繁,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漸掌握如何寫作。提高書面表達的能力。
咸豐縣丁寨鄉灣田民族小學覃柏洲曾慶堯。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顯著特點。新課標呼喚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喚充滿生命激情的課堂,呼喚充滿與崇高人性的對話,因而,語文是有生命的。語文課應當注重培植學生的主體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讓語文課堂充滿“三味”,即把語文課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讓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有“情”味。
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不難發現,我們的許多教師語文教學缺乏“情”味,沒有把“人”放在教學的核心上?!扒椤蔽?,即人情味,“情”并非是憑空產生的,它植根于教材和生活中,文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隨景出,景隨情生。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語言、情感、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氣氛去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使語文課堂充滿人情味。
1、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來調動學生的情緒。
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寬闊的知識背景,許多文章都包含著濃濃的情感,這是語文課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如《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以回憶的形式,表達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親崇高的敬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楚,感染力強,充分表達了對兩位母親的懷念,字里行間充分流露出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情緒跌宕起伏。教學本課時,怎樣讓學生的情緒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進入那種沉痛悲傷的氛圍當中呢?我認為必須緊密聯系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課堂上,讓學生能圍繞一些重點詞句去理解作者的失母之“恨”,思母之情。又如《再見了,親人》一課,這篇課文感情十分真摯強烈,要讓學生反復誦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學課文第二段時,學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媽媽的心情過程中,往往總傾向于小金花對敵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媽媽的悲痛。因此,朗讀這段課文時,要先讓學生找出最能表現小金花剛強的詞語――“腳一跺”、“抽動兩下”,再引導理解這些詞語中流露出的情感。這樣,通過分析,學生就體會到了小金花是把失去媽媽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滿腔的仇恨對準了敵人,化悲痛為力量,發誓要為媽媽報仇。學生理解了課文,也就把握了朗讀的情感基調,從而進一步就能體會到文章的情感。
2、充分利用教師的范讀情感來激發學生的情緒。
以情動情,以情育人,這是教育的共同規律。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就像是導火索,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課文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語文教學,要激情綻放,“讀”占鰲頭,“讀”領風騷。語文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示范,是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學生理解和感悟的重要手段。課堂上,教師鏗鏘悅耳、有滋有味、聲情并茂的朗讀,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盤,蕩起的是學生心底的漣漪,點燃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以身示范,即重視范讀。記得有一次,我在上全鄉六年級語文公開課時,我通過自己的激情范讀引領,充分地讓學生讀課文,品語句,悟情感,放手讓學生真正去領悟、理解課文內涵。不僅給了學生良好的示范,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質量。學生通過教師的范讀,不僅可以視其人、聞其聲、悟其情,直接領略到教師范讀時的語調、神情、情感,并能體會到課文的內容和感情,給學生帶來了美的享受。當我抑揚頓挫地范讀完課文之后,贏得了全體學生的熱烈掌聲。那次授課,真讓我終身難忘,回味無窮。
二、有“趣”味。
如何把語文課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覺得情趣盎然?首先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讓課堂煥發出蓬勃的生機,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情趣。要達到這一境地,教師要敢于放手,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
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幸福樂趣。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道:“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币馑季褪钦f,練習上千只樂曲就會懂得音律,觀看上千柄利劍就會識別劍器?!皶x百遍,其義自見?!睍x多了,意思也就明了?!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強調的也就是讀帶來的效果。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讀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語文老師要善于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去感悟,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達到以讀激趣,以讀悟情,以讀啟智,以讀育人的目的。如《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課,文中印第安酋長西雅圖對土地的留戀和眷顧、對土地的熱愛程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文章被譽為是有史以來在環保方面最動人心弦的演說,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系,字里行間處處充滿著對這片土地的無比珍惜和熱愛,處處表達出對它們無比眷戀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弄明白“神圣”的意思是什么,接著通過突出“神圣”這一題眼,引導學生一讀課文,定位“神圣”,二讀課文,理解“神圣”,三讀課文,品味“神圣”,四讀課文,感悟“神圣”這樣的教學思路去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這份情感進行品詞品句,帶著“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這一問題走進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閱讀興趣,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2、讓思考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探究興趣。
古語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貴有疑,疑貴在思。讀而能問,問而能究。這既是學生認識的飛躍,也是學生思維的碰撞,要讓問題推動學生不斷向縱深發展,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要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充分思考,創設探究的氛圍,充分賦予學生思考的權力,讓學生想說就說,想問就問,要讓他們明白語文到底是什么?接下來,讓行走在語文大道上的我們,與學生一起,閉上眼睛,慢慢思考,輕輕回答,語文是多么的寬闊而有趣味。她是李太白《將進酒》中的萬古愁,曹雪芹《紅樓夢》中的辛酸淚,施耐庵《水滸傳》里的群英會,吳承恩《西游記》上的不平路;是孔老二的列國顛沛,屈大夫的汨羅遺恨;是先秦兩漢的璀璨繁星,唐宋時代的恢弘篇章,元明時期的鴻篇巨著……她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柔風細雨;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廣袤無垠;是杜少陵“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滿心喜悅;是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殷切希望;是岳鵬舉“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滿腔悲憤……她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兒時充滿無窮無盡稀奇事的朋友《少年閏土》;是世界童話大王安徒生筆下凍死街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文壇泰斗托爾斯泰眼中富有愛心的《窮人》……課堂上,老師要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充分的探討,讓他們各抒己見,使課堂氣氛異?;钴S。于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創新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在思考探究中就得到發展與提高,從而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無窮快樂。
有“新”味。
語文教學要突出一個“新”字,即要有“新”味,也就是創新。語文教學需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語文教師要大力推進學科創新,在課堂上,應當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蘊涵的創新教育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1、要培養學生敢于想象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同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語言、行為、心理活動、外貌或人物活動的場景、故事的結局等展開想象。如《窮人》一文,桑娜告訴丈夫自己已經把孩子抱回家后,課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運究竟會怎樣呢?桑娜與漁夫又會帶領孩子怎樣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呢?課文沒有交代,也無需交代。這些問題牽動著學生的心,他們對此卻十分關心。課文后面安排的小練筆:續寫《窮人》,其目的就是作者留下空白希望讀者去大膽暢想。在教學中,對于這樣的空白處,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續寫時要把握故事情節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組織學生大膽想象,繼續續寫故事。
2、要培養學生善于想象的能力。
善于想象,就是創新思維,就是標新立異。作為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更體現出其固有的獨創性和新穎性。創新就是與眾不同,人無我有是創新,人有我新也是創新;萬綠叢中一點紅是創新,萬紅叢中一點綠也是創新;超越別人是創新,超越自我也是創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展開不同的意見爭論,打破盲目順從、迷信書本、迷信權威、被動聽講、機械回答問題的局面,使學生的思維突破常規的禁錮,不斷產生新的答案,真正進入到“創造”的世界,繼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如續寫《窮人》一文,教師可以簡介《窮人》一文的寫作背景:在沙皇專制時期,廣大的俄國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學生在續寫時,這一人物的思想品質不能發生本質的變化,但其故事的發展可以是多元化的,其故事結局可以是悲慘的,也可以是美好的。
總之,新課程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把語文課真正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味,并不斷努力,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就可以讓我們的語文課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充滿無窮的活力,就一定會成為學生愛學、樂學、善學的場所,學生在課堂上也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語言訓練要扎實。
“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边@是人教社小語專家崔巒老師在“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的報告中提出的觀點。語文教學改革的專家楊再隋教授也有關于語文教學應奠基固本的觀點,“要求切實、訓練扎實、教學落實”的“三實”觀點。對于學生的語言訓練,我認為要做好以下三點:
首先,要注重詞語的理解。字、詞、句、段、篇,是閱讀教學體系中永恒不變的主旋律。在一篇文章中,它們互相依存,整體關聯,沒有誰可以孤懸于文本之外,成為一個超越文本之外的獨立教學體。因此,字詞教學的訓練一定要扎實。比如在教學《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課時,如果將重點放在介紹20世紀的科技變化上,這就把語文課上成了科學課了。雖然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文字簡樸,通俗易懂,但是文中也有許多用詞準確的地方,用了排比等手法,還引用了古詩,在教學當中,我們可以抓住個別詞語對學生展開訓練,如課文中“發明”與“發現”一組詞語,我們可以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讓他們說說這兩個詞語的區別,還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學生能在學習中能自己弄懂“發現”與“發明”的含義,并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所加深。
第二,引導學生品詞析句。
每一篇課文,都有許多寫得很美的詞語和句子。文中的詞、句是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來表示它們特定的'意義和感情色彩的。教學時只有“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才能確切地理解其意義、作用和運用的目的。
例如教學《呼風喚雨的世紀》,這雖然是一篇語言樸素的說明文,但文中也有不少值得我們去欣賞的句子,比如我們可以引導他們欣賞文中引用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蓖ㄟ^“千”、“萬”引導他們理解科學技術變化之大,引導他們通過“一夜”去理解科學技術變化之快。通過讓學生理解這個句子,讓學生更好感受到了20世紀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三,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語言積累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某些內容的理解,感悟、借鑒很難一次完成,往往要隨著生活經驗、閱歷的增加多次反復。所以,我們要利用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的最佳年齡時期,多引導他們記誦一些優秀作品,使他們能夠終生收益。同時也要引導他們積累一些用得優美的詞語,句子,讓他們也能“出口成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得到語言的積累,還要教給學生語言積累的方法、培養學生語言積累的意識、鍛煉語言積累的能力、養成語言積累的習慣。培養自主意識、能力與習慣比增加積累知識更重要。有了自覺積累的意識,學會了積累的方法,養成了注意積累、善于積累的習慣,學生才能自主讀書、積累。
二、反復朗讀深化文章重點,突出語文味。
閱讀教學從始至終應貫穿“讀”.在教學中從整體讀,到詞句、語段的交流讀、品讀,做到了有點有面,點面結合的朗讀指導。如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一文,在學習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自豪、驕傲、贊美、科技發展的快、變化大的驚嘆”等等的語氣來朗讀,同時也體現朗讀的個性化。又如在教學《幸福是什么》一文,重點講到三個孩子十年后,他們終于找到了幸福這部分。進行這部分時讓學生對照井前后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孩子們做的事情時多么有意義。感悟三個孩子都做了哪些對人類有益的時,利用學生的想象,進一步渲染孩子們做的事情是對人類有益的。讓孩子們想象“病人飽受怎樣的痛苦,第一個孩子把飽受痛苦的病人治好?”想象“第二個孩子做的工作都是怎樣的工作?”想象“第三個孩子是怎樣在四季里勞動的?品析的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個人的感悟朗讀這部分內容。在讀中再次讓學生品味到孩子們的幸福。體現了語文課的語文味。
三、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改進作文教學。
學生作文,既是表達方法的練習,更是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練習。特別是學生新學到的詞語句子,如果能夠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用一用,對學生內化這些語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不僅是指寫作方法上的結合,也應該包括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結合。因此,作文練習不僅是作文課的事,也是閱讀課的重要任務之一。閱讀課的作文和作文課上的作文應該有不同的分工。以擴大學生語言積累,內化課文詞句的作文練習,主要應該在閱讀課上進行。因此在閱讀表達課上,應該結合課文的特點,適當地設計作文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運用并掌握課文中的詞句以及一些寫作方法。
我們在閱讀表達課上設計的作文練習主要有三種形式:一基本模仿課文的語言說一段話或寫一段話。這種練習的目的既可以鍛煉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二是創設新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這種練習中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自己在學習語言上的進步。三是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說話寫話。比如《白鵝》中描寫白鵝各方面特點時采用的是總分結構方法,我們就讓學生模仿總分結構的寫法寫來寫一種動物的特點。
總之,課文老師在課堂中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對語言的感悟上,引導他們去理解,化抽象為具象,并適時歸納這些語言的作用,讓語文教學的”語文味“盡顯其中。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4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