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編寫應該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規范,以提高教案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在初中二年級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中有兩個主要的教學內容:一是欣賞作品《卡門》序曲;二是講解音樂知識回旋曲和序曲。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初步認識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加深學生對浪漫主義音樂的了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在整節課來說,教學重難點并不多,主要是對音樂作品《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的辨別。
初中二年級學生處在一個想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過度階段,好動、好奇心強,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生通過本課意在初步了解歌劇音樂的基礎知識,曲式的基礎知識,但是在把握音樂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了解《卡門序曲》,讓學生體會樂曲不同段落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對歐洲古典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聆聽《卡門序曲》并引導學生對全曲進行分析,綜合了解全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分析《卡門序曲》,讓學生對樂曲結構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并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鑒賞力。
【重點】。
分析《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分析,了解每個主題的音樂情緒。
【難點】。
《卡門序曲》曲式與傳統的曲式結構不同,后面加入了與歌劇部分的連接段落。
我主要采用了討論法和講授法。將作品的內容,作者的信息及回旋曲的特點講授給學生,并且還采用了分組討論的形式,為了是在保證專業知識完整講授的同時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使學生更好的記憶知識,提高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興趣。
環節一:導入新課。
1、為學生播放《卡門序曲》,在投影儀上播放斗牛士的圖片,使得音樂與圖像相互結合,目的是讓學生在腦中塑造畫面感。并且讓學生在聽得過程中思考作品整體的情緒。再提問學生,在學生回答完之后給出最后的答案。目的是讓學生積極思考,盡快的進入課堂的狀態。
2、告訴學生這段音樂描繪的斗牛場的場景,它選自歌劇《卡門》?!犊ㄩT序曲》是歌劇開幕前的短曲,它綜合的敘述了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為了讓學生對今天要講的《卡門序曲》與《卡門》歌劇的關系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學生知道序曲是歌劇的引子。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劇情介紹。
為學生講述歌劇《卡門》的大致劇情:唐霍賽鐘情于卡門,并參與了卡門的煙草,但卡門卻與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熱戀起來,在一次斗?;顒又?,埃斯卡米洛獲勝。當群眾正在歡呼的時候,唐霍賽殺死了卡門。隨后,他自己也自殺身亡。所以整首歌劇塑造了卡門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形象,最終卻以她的死來結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個過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整首作品的背景有一個了解,這樣在后面欣賞的過程中才更能好好的理解作品。
并且告訴學生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并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
(二)作者簡介。
對作者喬治·比才進行介紹,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作者,并告訴學生他是法國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卡門》的作者。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后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后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沖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于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還有歌劇《唐普羅科皮奧》。
(三)作品欣賞。
讓學生再次聆聽全曲,并詢問學生:
(1)樂曲給了你們怎樣的感受?
(2)樂曲一共分為幾部分?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全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集思廣益。并且讓學生初步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四)分段聆聽。
1、為學生播放樂曲a段,并讓學生思考:
(1)這段音樂是什么情緒?(向學生提問后對學生的答案做一個總結,并說出音樂表現了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了西班牙斗牛場上的喧鬧、狂熱的氣氛)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討論,開動腦筋,共同得出答案。
(2)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緒?(a段音樂節奏緊湊,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這種熱烈歡快的場面)目的是為了向學生介紹節奏對于音樂的重要性。
再為學生播放一段斗牛士視頻,目的是從視覺角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中的場面,增強對主題音樂的記憶力。
提問其中幾個小組代表,最終總結答案得出:表現的是婦女、兒童活潑歡快的場面。目的為了讓學生在互相競爭中積極討論,最終得出結論。
請其中音樂基礎不錯學生哼唱b段主題,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記住b段主題。
3、再為學生播放樂曲c段,并告訴學生這段音樂表現了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在屏幕上給出《斗牛士之歌》的譜子,并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曲,《斗牛士之歌》是一首世界名曲,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更好的記住第三段旋律,并增加了學生的歌曲積累量。
4、打亂三個段落的順序為學生播放,并找學生回答播放的是第幾個段落。(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并點評學生正確與否)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剛才三個段落的旋律加深記憶,更好的了解樂曲。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學生講解回旋曲式:回旋曲式是主題周而復始地循環往復,在其重復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題),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題至少要呈現3次。這首樂曲的回旋曲式部分的結構是abaca,通過對回旋曲式概念介紹并結合樂曲讓學生對回旋曲式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為學生播放樂曲《鮮給愛麗絲》,聆聽過程中依次為學生講解這首回旋曲的曲式結構是如何劃分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回旋曲式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回旋曲式的基本結構。
再告訴學生由于序曲是歌劇的引子部分,所以這首樂曲在回旋曲結束之后又插入了一個展開性樂段,目的是為了與歌劇主體部分相連,對這首曲子曲式部分最后一段的介紹,讓學生明白了這首曲子曲式與傳統回旋曲式的不同之處。
最后我會對課堂進行一個總結,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卡門序曲》,對歌劇《卡門》有了一些了解,同時也了解了又一位作曲家—比才,并且對音樂中常出現的曲式—回旋曲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讓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提高對歌劇的興趣,增加了音樂的鑒賞能力。
《小鳥,小鳥》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初中音樂第二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6/8拍,短小的樂句使歌曲很有生氣,它以小鳥為題,抒發了少年兒童“愛春天,愛陽光、愛樹木、愛花香”的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知識目標: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這首歌。
2.技能目標: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呼吸,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標:通過創編動作培養學生創造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重點、難點。
基于以上教學目標,本課教學重點是:教學生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歌曲。
難點:第一、三句讓學生做到“聲斷氣不斷”,充分體會歌曲的旋律美。
四、說學情。
初中一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
五、說教法。
我所用到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創設情境法、欣賞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視聽結合法等。我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好的交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我會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現,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得知識。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大綱要求及教材內容,我在學習指導時圍繞學習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形式及感情色彩。讓學生嘗試討論、表演等方法融合在一起,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
七、說教具。
在這節課中,我會運用到一些教具,有鋼琴,多媒體,以及一些裝飾教室的東西輔助教學,以便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八、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
我首先在教室里進行場景布置,將能代表大自然的各種景觀,如樹、小草、小花、等貼在教室四周的墻面上、地面上,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這種氣氛所吸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設計意圖:我創設“大自然”這一情景,給學生提供具體生動可聯想的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入歌曲。
(二)教唱。
1、用多媒體播放《小鳥,小鳥》的課件,(設計意圖:讓學生隨著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欲。)。
2、學唱《小鳥,小鳥》,根據大綱要求,五年級學生要求識譜,所以我先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譜,學會樂譜后,接著代入歌詞,要注意的是最后的“啦”字很多、很密,我會先帶領學生跟著琴把速度放慢了唱,等唱清楚后,再回到原來的速度。
3、解決難點。
在學唱前幫助學生在譜子上標上換氣記號,在唱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換氣記號來換氣,中間的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不斷”,(示范)。
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唱第一、三句的時候將樂句唱的支離破碎,喪失美感了,同時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九、創作與思考。
請同學們幾個人一組來創編動作,然后伴著《小鳥,小鳥》的音樂向全班同學展示,再由同學們來說說,哪組編得好,為什么好,也可以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設計意圖: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表演能力、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
十、小結。
讓學生們回憶這節課學到了什么,討論應該怎么以實際行動保護大自然。在討論中結束本課。(設計意圖:這樣做不但讓學生回憶了今天多學的內容,還強調了德育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準中學科整和的特點,也將內容延伸到了下節課。)。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音版七年級教材第十四冊第三單元《長江兩岸》,本單元主要是學習長江兩岸的民歌,這是第一課時唱歌課。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種類、風格《課程標準》從音樂學習的角度入手,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表現包括演奏和演唱兩方面,其中對于演唱的的要求是:能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唱活動,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積極參與齊唱、輪唱及合唱,并對指揮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確的反應。能夠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與風格,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和意境。能對自己、他人、集體的演唱作簡單評價。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種類、風格也是我們音樂探求的目的。七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他們特別喜歡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夠大聲的演唱歌曲,對音樂的學習表現出極大的探索熱情。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對學生的了解,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認知、能力目標:能夠用深情懷念的情緒演唱《十送紅軍》;情感態度價值觀:喜歡我國江南地區的民歌級民間音樂,樂于主動了解江南地區的音樂文化。
引導學生聆聽和感受音樂,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是歌曲演唱情緒的理解、把握。為了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在一節課中采用的方法很多,我主要用以下幾種方法:
2、啟發、討論法:對本節課的難點--歌曲情感的理解,采取教師啟發,師生討論法,加深學生對于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二)學法指導:體驗式音樂學習:是指在從“體驗”中實行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音樂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沒有學生主體參與體驗,就難有真正的音樂教學。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自己親身主動地去體驗、領悟、探尋,與音樂融為一體,才能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實行對音樂的欣賞與創造。
最后,我來具體說說教學過程。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二、學唱歌曲,演繹音樂;
三、查找音樂,拓展延伸。
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導入環節,我將直接演唱歌曲《十送紅軍》。既給學生直觀感受,又能激發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這是那個地區的音樂?你知道歌名嗎?隨之,結合地理知識,了解長江兩岸的省份。導出課題《長江兩岸》。
(二)學唱歌曲,演繹音樂:
1、完整欣賞全曲,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欣賞過程中,要求學生隨音樂哼鳴,這baihuawen.cn樣既完成簡單的發聲練習,又讓學生熟悉了旋律。欣賞完后回答問題:這首民歌的情緒是怎樣的?這首歌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們可能會說出一些比較相符的答案)在此,我給予學生肯定與可觀的評價,并激發鼓勵學生學會這首歌。
2、學唱歌曲。學生只有在熟唱歌時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風格特點。
讀歌詞,品意味。歌詞教學也是本課中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我采取了讓學生朗誦歌詞--加方言朗誦,增加學生朗誦歌詞的趣味性,并體會江西民歌的方言特色。
看歌詞,聽范唱,學歌詞,唱旋律。在這個環節中,我將采取教師范唱、學生輕聲吟唱,全體學生合唱,分組練唱等方式來達到熟唱歌詞的目的。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于歌曲的感受和分辨能力。在學生分組練習過程中,我將在學生中間進行單獨指導,適當的提問個別學生,詢問他們認為的難點并和學生一起解決。在唱熟練歌詞的情況下,我會和學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討論旋律的特點。然后,以組為單位進行演唱評比,提高學生的演唱激情。
3、體會情感,用情歌唱:好的一堂課除了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為了完成教學難點,也為了培養他們表現的意識和能力,我向學生介紹歌曲地創作背景(※),并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探討比較適合的演唱情緒。為了更好的加深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師生共同賞析宋祖英的演唱,增加感性認識。最后,我們師生有感情的共同合作演繹《十送紅軍》。
(三)、搜集音樂,拓展延伸:最后,我將總結全課,推薦湖北、江西的其他民歌讓學生欣賞,同時要求學生課下搜集長江兩岸其他省份的民歌,下周課上學習交流。通過課后延伸,再次啟發和調動學生繼續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
《大海啊,故鄉》創作于1983年,王立平詞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美動聽;歌詞質樸深情,如敘家常;結構簡練,富有敘事性。特別是最后兩句,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本節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運用各種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并根據設
計進行演唱。
(2)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
集體主義精神。用過對歌曲的演唱抒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3)在分析處理歌曲的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并
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鼓勵學生運用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處理。
八年級學生通過幾年的學習,音樂知識不斷積累,對樂曲各種音樂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斷增強,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律以及已有的音樂水平進行教學,所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教師點撥、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的生想象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讓學生聯想歌曲情境,動手創作,動腦分析,動口說想象的思路。學生親身參與樂曲的分析、創作,充分體現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原則。
2、采用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歌曲的特點,并為歌曲進行藝術處理,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后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結論。
3、采用嘗試教學法,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動手進行音樂創作,觀察分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 熱身活動
根據歌曲特點我設計了一條三拍子的發聲練習和一條二聲部練習,目的是為下一環節的演唱歌曲和處理歌曲做鋪墊。
(二)導入環節
(三)學習歌曲
在這一環節,首先我會讓學生首先聆聽一遍整首歌曲,讓他們能夠初步感受歌曲的曲調和節奏。然后由我整體鋼琴演奏一遍,由于考慮到初中生對這首歌本身就比較熟悉,這個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也很強,通過前面的兩大板塊的聆聽,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將直接讓學生跟隨我的鋼琴伴奏帶歌詞演唱,當然,可能會在個別細節方面唱的不到位。我會重點提示學生如果歌曲的結尾的氣息不夠,可以進行換氣演唱。在學成歌曲結束后,我會讓學生分組演唱本歌曲,同時在歌曲的曲調中再次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意境。
(四)練習歌曲
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自己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歌曲的藝術處理:
1 。欣賞合唱版《大海啊故鄉》,并思考:
(1)歌者是通過什么表達的這種情緒
(2)歌曲的演唱形式
啟發學生通過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為下一環節的藝術處理做好鋪墊。
2 。小組討論并展示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從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變化為歌曲加二聲部等,對歌曲進行處理。這一環節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合作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原則。
(三)、拓展欣賞
欣賞《夢駝鈴》和《故鄉的云》再次加深對思鄉情結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激發學生立志建設家鄉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鄉》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天地在我心》是小學人音版第十冊第三課《幻想》中的欣賞曲,對于《寶蓮燈》這部動畫片學生都很熟悉,卻很少有學生知道這部電影取材于民間神話《劈山救母》。影片中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獨唱,旋律優美、抒情,抒發了思念和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歌曲為三段體結構。第一樂段包含兩個樂句。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沒生氣”)低迷緋徊,后句(“每一個孤獨的……默默地思念你?”)旋律上揚,委婉動蕩。這一段表現了魂牽夢縈、思念母親的痛苦心情。第二樂段以前一樂段的音樂為基礎,旋律提高了一個八度,情緒變得亢奮、強烈,宣泄出對母親熾熱的感情,并表達了“相信我會創造奇跡”戰勝邪惡、劈山救母的堅定決心。最后,“天地已融化在我心里”的音樂是省略的再現,氣氛寧靜,情緒由激動轉為平和,蘊含著對自己擁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對光明的未來的向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天地在我心》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幻想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2、通過對動畫片《寶蓮燈》的插曲的欣賞,了解神話故事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幻想寄托。
3、聆聽中由電聲音樂演奏的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氣氛中,讓學生感受幻想的意境。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三個目標,我制定了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情境導入、聆聽感受、拓展感受、課堂小結四個教學環節。下面我就四個教學環節作具體介紹。
(一)情境導入。
1、由電影故事導入。
(二)聆聽感受。
(三)拓展感受。
(電聲音樂是電子高科技的產物,是電子科學運用在樂器上并轉化為音響,通過演奏進行音樂表現的。
電子合成器是先用電子采集各種音源,把幾百種音源的分析,通過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時通過操作鍵盤、鍵紐發出各種模擬的音響。)。
(四)課堂小結。
四、設計理念。
本堂課是一節欣賞課,因此是以聽為主,所以在每次聽之前都設計了問題,爭取不讓學生在一遍遍聆聽的過程中失去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通過聆聽《天地在我心》和《望月節》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神奇,并且初步了認識什么是電聲音樂。最后通過聆聽和討論拓展學生的幻想力,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音版七年級教材第十四冊第三單元《長江兩岸》,本單元主要是學習長江兩岸的民歌,這是第一課時唱歌課。聆聽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種類、風格《課程標準》從音樂學習的角度入手,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表現包括演奏和演唱兩方面,其中對于演唱的的要求是:能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唱活動,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積極參與齊唱、輪唱及合唱,并對指揮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確的反應。能夠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與風格,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和意境。能對自己、他人、集體的演唱作簡單評價。聆聽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種類、風格也是我們音樂探求的目的。七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他們特別喜歡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夠大聲的演唱歌曲,對音樂的學習表現出極大的探索熱情。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對學生的了解,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認知、能力目標:能夠用深情懷念的情緒演唱《十送紅軍》;情感態度價值觀:喜歡我國江南地區的民歌級民間音樂,樂于主動了解江南地區的音樂文化。
引導學生聆聽和感受音樂,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是歌曲演唱情緒的理解、把握。為了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在一節課中采用的方法很多,我主要用以下幾種方法:
2、啟發、討論法:對本節課的難點--歌曲情感的理解,采取教師啟發,師生討論法,加深學生對于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二)學法指導:體驗式音樂學習:是指在從“體驗”中實行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音樂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沒有學生主體參與體驗,就難有真正的音樂教學。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自己親身主動地去體驗、領悟、探尋,與音樂融為一體,才能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實行對音樂的欣賞與創造。
最后,我來具體說說教學過程。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二、學唱歌曲,演繹音樂;
三、查找音樂,拓展延伸。
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導入環節,我將直接演唱歌曲《十送紅軍》。既給學生直觀感受,又能激發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這是那個地區的音樂?你知道歌名嗎?隨之,結合地理知識,了解長江兩岸的省份。導出課題《長江兩岸》。
(二)學唱歌曲,演繹音樂:
1、完整欣賞全曲,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欣賞過程中,要求學生隨音樂哼鳴,這樣既完成簡單的發聲練習,又讓學生熟悉了旋律。欣賞完后回答問題:這首民歌的情緒是怎樣的?這首歌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們可能會說出一些比較相符的答案)在此,我給予學生肯定與可觀的評價,并激發鼓勵學生學會這首歌。
2、學唱歌曲。學生只有在熟唱歌時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風格特點。
讀歌詞,品意味。歌詞教學也是本課中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我采取了讓學生朗誦歌詞--加方言朗誦,增加學生朗誦歌詞的趣味性,并體會江西民歌的方言特色。
看歌詞,聽范唱,學歌詞,唱旋律。在這個環節中,我將采取教師范唱、學生輕聲吟唱,全體學生合唱,分組練唱等方式來達到熟唱歌詞的目的。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于歌曲的感受和分辨能力。在學生分組練習過程中,我將在學生中間進行單獨指導,適當的提問個別學生,詢問他們認為的難點并和學生一起解決。在唱熟練歌詞的情況下,我會和學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討論旋律的特點。然后,以組為單位進行演唱評比,提高學生的演唱激情。
3、體會情感,用情歌唱:好的一堂課除了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為了完成教學難點,也為了培養他們表現的意識和能力,我向學生介紹歌曲地創作背景(※),并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探討比較適合的演唱情緒。為了更好的加深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師生共同賞析宋祖英的演唱,增加感性認識。最后,我們師生有感情的共同合作演繹《十送紅軍》。
(三)、搜集音樂,拓展延伸:最后,我將總結全課,推薦湖北、江西的其他民歌讓學生欣賞,同時要求學生課下搜集長江兩岸其他省份的民歌,下周課上學習交流。通過課后延伸,再次啟發和調動學生繼續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
現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一個很復雜的時間段,新的教學方法還剛剛起步,老的教學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如何上好一堂讓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尤其是對工作不久的音樂教師來說,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魏娜老師上的課是二年級的一節音樂課——第9課《美麗的動物——1、大鹿》。這節課一開始,林老師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以帶學生去做“森林之旅”的`音樂活動形式貫穿整堂課。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在輕松的音樂活動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學生學得較輕松,學得愉快。今天的教學效果是不錯的。
一、老師在熟悉音樂教材中,創造性地編排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注重音樂與自然,音樂與人文的結合,為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打下了基礎。
二、教學中,老師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節奏美。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中,通過聽《龜兔賽跑》片段,在分別讀一讀和拍一拍龜、兔的節奏活動中,充分地感受了歌曲旋律美;唱《大鹿》,引導學生從音樂旋律中充分感受歌曲所描繪的勇敢的動物形象——大鹿,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學生初步唱出了歌曲中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躍,力度適當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強,情緒飽滿,表現出團結起來力量大的精神面貌。老師啟發學生加入動作表演,使學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學生聽著歌曲的錄音,設計小兔、大鹿、獵人的動作和表情,分角色進行了表演,較積極地表現出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像。
三、教師動情的演唱,生動、有趣的講解,豐富多采的資料圖片,為啟發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發揮了主導作用。
四、“態度決定成敗,細節鑄就成功,創新意味輝煌?!边@三句話,是我們教育者應該牢記的。對新工作不久的音樂教師來說,朱老師這節課能取得了教好的教學效果,已體現出朱老師的不懈努力和優良的音樂基本功。相信她今后會更出色。
另外,教學中還應注意幾點:
1、歌曲大歌片應抄大一點。
2、在教學中,應注意音樂性。如:教學歌曲的唱法還可以再形式多樣些,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教唱歌曲難點——后十六分音符時注意,老師要引導學生劃拍讀準歌詞節奏,尤其是:“兔兒兔兒快進來,咱們手把手挽牢—”要讀得清晰、準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使用教材:《梁?!愤@一課題選自人教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欣賞音樂,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
一、說教材。
(一)本課教學內容。
欣賞《梁?!沸√崆賲f奏曲,學唱愛情主題《化蝶》。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沸√崆賲f奏曲是在借鑒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為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為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為本節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沸√崆賲f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著緊密聯系。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三、說教學過程。
1、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沸√崆賲f奏曲。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并讓生自由討論什么是奏鳴曲。
3、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
4、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沸√崆賲f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5、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占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布局。
協奏曲: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歌曲《斑鳩調》是江西安遠的民間小調,也是當地節日歌舞活動中的一種傳統“燈歌”。
將“燈歌”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作為本課的知識點和動點貫穿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的動。使學生在動中體驗,在動中喜悅,從而真正了解江西燈歌的音樂與舞蹈特征。
采用情境教學法、對比欣賞法、視覺圖像法、參與體驗法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看”、“做”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親身體驗從感性認識到理解接受。本課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去發現問題、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問題,采用交流重于傳授式教學。并將難點教學融入興趣中,與學生在反復對答演唱中,師生互動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難點。
一、走進江西。
展示一幅瀑布畫面——廬山瀑布,請學生介紹江西人文,景色等。(設計意圖:音樂是人文的一個嚴重領域這一理念。體現人文、學科的交叉,使學生加深對江西的了解。)。
二、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
1、《江西是個好地方》。
2、《請茶歌》。
3、《斑鳩調》。
(設計意圖:體現課標內容弘揚民族音樂,通過欣賞幾首江西民歌,使學生了解和心愛江西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江西的興趣。)。
三、學唱民歌。
1、教師范唱《斑鳩調》,學生隨音樂唱出動物的叫聲。
2、請學生解放分組互相演唱并討論歌曲的音樂特征:節奏、旋律、歌詞、演唱形式等。
3、學生演唱第一段,教師伴奏詢問學生哪一句最難演唱,為什么難唱?
4、出示難點旋律:
a、范唱難點旋律。
b、指導學生邊唱邊按旋律的凹凸用手指畫出旋律線。
c、師與全體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d、師與個別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e、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f、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5、放全曲伴奏帶,提問:《斑鳩調》適合在什么場合演唱?并介紹“燈歌”。
6、音樂活動:
教師伴奏《斑鳩調》第一段指導學生模擬一場“燈歌會”。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參與體驗,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四、小結:
教師小結,放錄音《江西是個好地方》,學生在歌聲中離開教室。
戲曲音樂是華夏文化的瑰寶,伴隨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唱臉譜》這首歌巧妙地將通俗歌曲與戲曲音樂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劇唱段,所以通過學唱這首歌曲可以讓學生感受京劇的魅力,了解京劇中的不同臉譜與人物性格的聯系.
2、教學內容。
(1)京劇中的四個行當,以及主要的伴奏樂器。
(2)學唱歌曲唱臉譜。
(3)音樂活動:全班表演唱臉譜。
3、教學準備:臉譜、打擊樂器、電子琴、四個行當圖、錄音機、磁帶、課件等。
4、教學目標:。
(1)了解京劇中的生、旦、凈、丑四個行當,以及簡單伴奏樂器的使用。
(2)通過學唱唱臉譜,讓學生感受京劇的演唱氣氛,以及京劇中不同臉譜的.含義。
(3)讓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增加學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學生欣賞、了解、演唱京劇的興趣。
(4)通過全班討論,達到相互學習的效果。
5、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全班有表情的表演唱臉譜。
(2)難點:
1、歌曲中拖腔的演唱。
2、學生對學習戲曲音樂興趣的激發。
1、實踐性教學方法:通過樂器、舞蹈、演唱表演,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體驗性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教學,將文字、圖片、音樂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可以創造可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景。
3、語言性教學方法:通過啟發式、問答式談話法以及小組討論法讓學生進行學習。
學會合作:唱臉譜這首歌不同角色的扮演培養學生的配合能力。
1、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能告訴老師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嗎?
生:是熊貓。
師:那國花又是什么?
生:是牡丹花。
師:那國粹呢?
生:是戲曲....是京劇....
問題1:這段音樂里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什么?
問題2:里面的人物又分別屬于什么行當?
3、播放京劇,學生找到答案,回答問題。
板書:國粹是京劇。
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有:京胡、月琴、大鑼、小鑼、鐃、鈸等。
京劇的行當:生、旦、凈、丑。
(同時展現樂器與四大行當代表人物的圖象)。
4、學唱戲歌唱臉譜。
(2)播放唱臉譜,思考歌曲里唱的是哪個行當,唱了哪些人物,通過不同人物的臉譜聯想不同顏色代表的是什么性格,并找出最難唱的地方.
最難部分(拖腔):叫喳喳.....笑哈哈....美佳佳....
拖腔:京劇中,一個字用許多樂音來歌唱的唱腔形式稱為拖腔。
(3)、再次播放歌曲,請學生模仿京劇的唱腔小聲跟唱。
(4)、教師教唱全曲.
(5)、在教師的京胡伴奏下全班同學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演唱時注意歌曲的節奏。
(7)、教師教簡單的五個京劇動作,請五位同學戴上臉譜(藍、紅、黃、白、黑臉)分別表演。
5、音樂活動:全班分角色表演整首歌曲。女同學演唱a部分,五位男同學分別表演各自的角色,小樂隊加上教師的京胡為歌曲伴奏,其他男同學演唱b部分。
師:表演完整首歌曲,大家感染了一下京劇的氣氛,你對京劇的感受怎樣???
生:美極啦!妙極啦!簡直ok,頂呱呱......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在音樂課程中,欣賞這一教學領域被視為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八砸欢ǖ囊魳窞閷徝缹ο?,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音響的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比绻麑W生缺乏音樂欣賞的能力,那么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音樂也就黯然失色。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音樂欣賞教學,上好音樂欣賞課。
一、激發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初中生正值青春少年,富有理想和追求,學習音樂的動機也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的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用這堂課的主題音樂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音樂課堂,讓學生產生一種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其次,可以把現代教育技術引入音樂欣賞課,利用其色彩鮮艷、圖形生動、形象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一種聲音、文字、圖像相互結合而富于變化的學習情境,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同時,教師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賞的對象,老師隨時的范唱、或形體語言的展示,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意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深入地理解音樂,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鑒賞力。
二、用心聆聽,感受音樂意境。
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傾聽。美國的艾倫?科普蘭曾說過:“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毙蕾p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聽,初聽、復聽、有目的地分段聽等,都是以聽為本。因此,要多聽完整的樂曲,把學生帶進樂曲的意境,從直接上感受樂曲的情緒。
三、展開想象,激發情感共鳴。
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是欣賞音樂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音樂形象不像圖畫那樣直觀、具體,它是通過聽覺激起聽者在情緒上的共鳴而使人產生聯想。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啟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鼓勵學生自由想象,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比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用語言描述出來、或用畫圖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在聽一首新曲時,第一遍教師可不出示樂曲名稱,讓學生聽后盡情地談感受,努力地把他們體會的音樂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例如,學生在聆聽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時,他們會聯想到自然界各種鳥的鳴叫聲,進而通過各種聯想,想象到我國北方農村辦喜事的熱鬧情景,體驗到那種熱烈的節日氣氛和愉快歡欣的歡騰情緒。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和有意識引導,老師只作簡要的提示,引導學生在不脫離音樂的前提下,去感受音樂、展開想象與聯想,最終達到自主地理解音樂的目的。
四、采用多種形式,積極體驗和表現音樂。
德國美學家曼紐什曾說過:“欣賞者的任務不是對那些永垂不朽的'作品的贊揚和稱贊,而是積極地參與藝術作品中,與之形成一種創作性的藝術關系,他們不應當僅停留于解釋作品,而是努力去超越它?!币虼?,在音樂藝術面前,欣賞者要積極地去克服自己的被動接受性,滿懷熱情和自信心地參與其中,這樣對音樂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音樂欣賞課如果單純的依靠聽覺、過多地講述,這就使課堂沉悶、凝重。針對這一事實,我在音樂欣賞課中引導學生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圍繞音樂并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采用演唱、演奏、表演等方式去表現音樂。例如,唱一唱欣賞曲的主要片段,或用樂器演奏,并熟悉背記音樂主題;或隨音樂劃拍、拍打節奏、聽音樂做即興音樂表演或舞蹈動作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采用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更加濃郁、活躍,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通過反復地聽、想、唱、動體會音樂的美妙,才能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總之,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受音樂的神奇魅力。讓學生通過音樂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識,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為音樂所表達的意境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她們對美的欣賞能力和欣賞水平在音樂鑒賞教育中得到不斷的培養和提高。
授課單位。
齊齊哈爾市第五中學。
年級。
初中一年級。
教
學
目
標
情
感
態
度
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歌劇音樂、對歌劇、歌劇音樂感興趣,樂于學習、了解與歌劇有關的音樂文化。
過
程
方
法
感受、講解、體驗、拓展。
知
識
技
能
能夠感受體驗《卡門序曲》各部分的音樂情緒,并初步認識某些歌劇序曲具有暗示劇情的作用。知道“回旋曲式”的結構,了解比才的生平和貢獻。
教學重點。
了解作品中各段落的音樂特點并熟記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
感受、體驗、了解“回旋曲式”的結構特點。
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一、圖片導入。
輕松自然。
二、聆聽感受。
初步體驗。
三、介紹背景加深了解。
四、分段復聽深入體驗。
五、知識拓展參與實踐。
六課堂小結。
鞏固提高。
師:老師帶來了兩張照片,請同學們說說描繪的是什么場面?
生:斗牛的場面。
師:關于斗牛你們還知道哪些知識?用怎樣的音樂表現這些場面呢?
生:牛是色盲等。音樂應該用快的速度和強的力度。
師:作曲家又是怎樣用音樂表現的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曲家比才的這首《卡門序曲》。
師:讓我們先來感受它的整體情緒(初聽《卡門序曲》)。
這首樂曲的整體情緒是怎樣的?
生:熱鬧、歡快、強的力度、快的速度,大家和作曲家的想法不謀而合。
師:這首《卡門序曲》共有三段旋律,都來自于《卡門》這部歌劇,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歌劇《卡門》。
師:教師結合演出劇照介紹歌劇內容。
分三組進行聽辨、哼唱主題旋律。
1.聽辯老師彈奏a段旋律,說出他們的區別后進行模唱。
2.用0×。
0×∣0××‖節奏型為b段旋律配伴奏。
師:為斗牛場上的精彩表演吶喊助威應怎樣表現?讓學生設計口號后教師指導學生用節奏表現,形成二聲部節奏訓練。
請學生哼唱出b段旋律。
3.聽辯老師彈奏c段旋律,說出他們的區別后進行模唱。
4.聽辯三段旋律。
5.欣賞歌劇中第二幕c主題《斗牛士之歌》。
6.學唱《斗牛士之歌》。
2.講解“回旋曲式”——多次再現的同一主題與兩個以上插部交替出現的樂曲結構形式。
3.聽賞另一個版本的《卡門序曲》,找出不同。
4.介紹序曲種類:歌劇序曲及音樂會序曲,《卡門序曲》屬于音樂會序曲,它是在歌劇序曲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
5.簡介作曲家比才。
采用搶答的方式進行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的反饋。
師:通過學習《卡門序曲》我們一起了解了《卡門》這部歌劇,初步感受到了歌劇音樂的魅力,今后同學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和關注歌劇藝術。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學習愿望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拉近學生與作曲家的距離,提高學生自信心。
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歌劇音樂。
使學生懂得在旋律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速度能表現不同的情緒,熟悉a段旋律。
在感知音樂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合作與協調能力。豐富和提高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使學生懂得在旋律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力度和音色能表現不同的情緒,熟悉c段旋律。
體驗斗牛士氣宇軒昂的音樂形象。
了解“回旋曲式”的結構。
初步認識某些歌劇序曲具有暗示劇情的作用。
給學生充分的自信心,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教師簡介:
王旭1989年畢業于齊齊哈爾市師范學校音樂教育專業,__年自考畢業于齊齊哈爾大學音教系,并取得學士學位。從教20年來,連續被評為市、區“先進工作者”;撰寫的論文,教學案例多次獲獎;錄像課多次獲省一等獎,在__年齊市地區課程改革現場會上的公開課《可愛的家》獎得好評,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區級骨干教師并獲得省音樂學科教學能手稱號。
點評:齊齊哈爾市龍沙區進修學校姚冬梅。
面對有著豐富多彩生活的、求知欲強烈、活潑好動的學生,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堅定樹立起讓學生能廣泛參與的意識,積極提倡充滿情趣、興趣的教學模式,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本節課改變了欣賞課單純“老師講、學生聽”、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欣賞教學模式,代之以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熟悉和了解序曲與歌劇的相關知識。
在教學中,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在活動中去發展、去深思、去實踐;在活動中進行分組體驗,使學生敢于面對挑戰,增強集體榮譽感,在成果展示中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3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