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為了指導教學工作而制定的一份詳細計劃,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在學校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計劃有序地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掌握一份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品詞析句,領悟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父親愛鳥、人與自然和和諧相處的情感。
3.初步感受從概括到具體描寫的表達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拓展文本,導入課題
1、出示《鳥》。
2、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26課,《父親、樹林和鳥》,請大家帶著你們的感受,對樹林和小鳥的濃濃愛地讀一讀課題。(把聲音讀輕一點,柔一點,就能讀出對小鳥濃濃的愛,請再來試一試。)
3、詞語也是有溫度的,讀出自己的感受,我們也就能賦予它生命。
二、初讀課文,梳理字詞,整體感知。
1、過渡:讀課文,也要讀出自己的感受。昨天預習課文,讀課文嗎?
(讀正確了嗎,讀流利了嗎?)老師這里有一個自測,你能達到哪一級?
2、出示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3、老師這里有幾個句子,檢測一下。(誰愿意來讀一讀?)
4、出示、交流以下幾個句子
(1)童年時,一個春天的黎明,父親帶著我從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樹林邊走過。
a:指名讀。(誰敢來試試?)
b:讀準字音“滹沱河”。(滹沱河你讀準了,說明你的預習很認真)
c:簡介滹沱河。滹沱河發在河北省,是一條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兩岸有著一大片幽深的樹林,環境十分優美。
(2)我茫然的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a、讀準“茫然”、“凝神靜氣”、“兀立”;(這個句子,可不容易讀好,
我們先來讀讀這三個帶點的詞語。)
b、掌握停頓:我茫然的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讀會了難讀的詞語,再來讀句子,就容易多了,誰來試試?你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你在這幾個地方做了停頓。)
c 、小結:遇到難讀的長句子,我們可以先把難讀的詞語找出來讀一讀,根據意思先劃出它的停頓,就能讀好。
(3)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沉重?!?/p>
我的心理掠過一陣沉重。
a、出示“沉重”。(你的預習很仔細;預習的時候你漏掉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b、讀文章時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先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想想。
三、創設情境,品讀開頭,進入文本
1、過渡:同學們,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是語文學習的最重要的任務?,F在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
注意聽清要求:
(1)一邊讀,一邊想,你覺得課文的哪句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課文讀完一遍就坐好。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你從這句話讀到了什么?從哪個詞語讀到的這種感受?
4、你最喜歡什么?把這種深厚的感情送進去讀一讀。
5、小結:作者只用了一句話就簡明的寫了父親對鳥深厚的喜愛之情,這就是概括描寫。
四、小組合作,品讀細節,體會情感。
1、過渡:但是,一篇文章里如果只有概括描寫,沒有具體描寫,那就好比大樹只有樹干,沒有枝葉,內容不生動,不具體,讓人不愛看?!陡赣H、樹林和鳥》這篇文章描寫了一生最愛鳥的父親,下面讓我們走進父親,去看看文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同們學,要讀懂一個人,就要學會察顏觀色,看看他的動作,聽聽他的語言,看看他的神態。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這個問題。
2、出示探究問題
(1)從哪兒能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聽了
(2)為什么“我”聽了父親的話,心里掠過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
要求:先自己讀一讀,找一找,在你找到的句子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組內談談自己想法。
(2)出示“小組合作分工及角色責任”
組長:組織組員每人至少就一句談談自己的感受。
紀檢員:噪音紀律監察控制(采用蜂音討論)。
記錄員:清楚地記錄組員討論的有用的信息。
分享員:代表小組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
3、小組合作。
4、全班交流
交流要求:認真傾聽,別的組說過的不重復。
第一組:父親的動作(解讀“發覺鳥”“聞鳥味”)
突然,父親站住了,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1、找出動詞。
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父親對鳥的愛。抓住動詞“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聞了又聞”。
2、品讀句子,體會“仔細”。
從父親的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看得很仔細)請你把這種感受送進句子里讀一讀;生活中,你會對什么“上上下下看了又看,上上下下聞了又聞呢”。(請兩三個學生說一說,再把這非常喜歡的感情送到句中去讀一讀);父親只看了一次,聞了一次嗎?(體會“又”,看了很多次)父親看得可真仔細,全班讀一讀,讀出父親濃濃的愛。
3、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父親望見了什么?(樹葉在動)看見樹葉在動,父親知道了什么(林子里有鳥,小作者能看到嗎?)父親聞到了什么?(鳥的味道,你聞到過鳥味嗎?你知道鳥味是什么樣的嗎?)看見樹葉動,只有父親知道有鳥,走進樹林,只有父親才能聞到鳥味。這說明父親經常來樹林,對鳥非常熟悉。
4、創設情境,體會“深深地愛”
從父親的“仔細”和“熟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父親非常愛鳥)是啊,父親一定是深深地愛著樹林和鳥,才會對它們如此熟悉,一定是經常來到樹林看望小鳥,才會對它們如此了解。在父親眼里,看看幽深的樹林,聽聽鳥兒們的歌唱,那真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讓我們把這種幸福和享受送到句子中去讀一讀。師引讀“所以,父親站住了,生接讀:朝幽深地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讀輕一點,慢一點,讀出父親濃濃的愛)
5、小結:剛才我們父親的動作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愛鳥。讓我們把掌聲送給()號學習小組,他們引領我們探究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第二組:父親的神態(創設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我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1、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父親卻看得如此專注,對鳥們熟悉,喜愛。)
2、“茫然”、“凝神靜氣”是什么意思?
3、父親靜靜地望著樹林,他在想什么呢?
三、第三組:父親的語言(品讀句子,感情父親的愛鳥之情)
(一)解讀“聽鳥歌””
1、出示“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候?!备赣H說。
我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刻。
2、從父子的對話中,你讀到了什么?
3、你最快活的時候是什么?
4、體會父親對鳥兒的熱愛之情,讀句子。
5、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就是愛,是真摯的愛。
(二)解讀“為鳥憂”
1、出示:過了一會兒,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是飛離樹枝飛向的那一瞬間,但這時也最容易被容易被獵人打中?!?/p>
2、從父親的語言中你讀出了什么?(對鳥的生活習性非常熟悉,鳥
兒容易受傷,父親對此深深的擔憂。)
3、把你的感受送到文章里去讀一讀。
4、角色體驗,體會父親的愛鳥。
a:鳥兒快樂,父親就快樂,鳥兒有危險,父親就擔憂,同學們,在生活中,誰會因為你的快樂而快樂,誰會為了你的安危而擔憂。(親人、父母)
b:父親的對鳥兒們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呀(是朋友,是親人)父親是多么的愛鳥呀!讓我們再深情地讀一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四、小結:父親對鳥的愛流露在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這就是具體描寫。父親之所以對樹林和鳥如此熟悉,是因為他一生最愛樹林和唱歌的鳥。
五、交流第二個問題:
為什么“我”聽了父親的話,心里掠過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
1、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什么?
3、我為什么“沉重”?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么樣。
(1)體會我為鳥憂
(2)小結:我受父親的影響,有了愛鳥,護鳥之情。
六、總結提升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題。
2、課題中的頓號可以換成哪個字?(愛)
3、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對于樹林和鳥,我們應該怎么去愛呢?
4、我們人類和大自然要和諧相處。
1、通過認識閱讀課外書的作用,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利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3、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理解閱讀中的重點詞語,并把自己閱讀的收獲積累下來,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4、向學生推薦有關中外優秀文章,通過對這些課外閱讀,學生從中了解更多文化知識,達到教學延展的目的。
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美國著名繪本大師維吉尼亞·李·伯頓的《小房子》。
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可見,書的確是好東西!
看過課外書的同學請舉手。你們喜歡看哪些課外書?(學生舉手交流)。孩子們,你們真棒!老師呀,也很喜歡看課外書,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本很有趣的課外書,想和大家一起來閱讀并探討怎樣看課外書。
二、品故事,讀懂故事。
1、出示繪本,簡介本書。
《小房子》是美國著名繪本大師維吉尼亞·李·伯頓的作品。這本書是大師寫給自己孩子的,同時它也為大師贏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凱迪克金獎。問世至今66年,小房子對現代文明的擔憂拷問著人們,直到今天。
2、簡介作者。
維吉尼亞·李·伯頓(virginialeeburton),1909年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她的父親是麻省理工學院首位教務長,母親則是一位英國詩人兼音樂家。
維吉尼亞·李·伯頓小的時候,每逢生日和圣誕節,父親送給她的禮物不是玩具,而是許多精美的繪本,也常給她讀繪本。因此,她對繪本始終保持著極大的興趣。
維吉尼亞·李·伯頓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車去》、《邁克·馬力干和他的蒸汽鏟車》、《加里可,一匹奇跡馬》、獲得1943年凱迪克金獎的《小房子》。
3、出示繪本《小房子》。
a、出示繪本《小房子》,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小房子,發現小房子的特別之處以及微笑的表情,與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變化形成鮮明對比。
c、引導孩子讀故事,隨時提出問題,讀的過程中采用指名讀—齊讀—師范讀—小組讀—自由讀等不同形式的讀,以此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
e、帶著這一問題,指導孩子自由讀故事,抓住文章中一些重點的詞語品讀理解,不理解的詞語四人小組利用字典等工具解決。借助文中優美的語句來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f、指名一位學生到講臺上領著大家再次通讀故事,進行整體的體會朗讀,讓孩子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理解。師適時板書。
g、總結討論。
三、概括讀書的方法。
1、精讀、速讀。
2、讀書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時,你會怎么做?(問爸爸媽媽、問同學老師、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
四、課外讀物推薦書目。
《大林和小林》、《窗邊的小豆豆》、《綠野仙蹤》、《水孩子》、《小淘氣尼古拉》。
五、板書設計:
小房子閱讀方法。
時代變遷環境變化速讀。
春寧靜精讀。
夏抓重點詞語、句子。
秋喧鬧利用有字或無字詞典理解。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發動學生尋找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慶齡的故事。
朗讀感悟。
一課時。
(1)、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3)、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4)、課本劇表演。
(5)、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1、讓學生在好書推薦活動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2、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
3、在活動中進行團結互助的思想品質教育。
二、指導重點:讓學生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及小說《愛的教育》,激發閱讀的欲望。
三、指導難點:使學生學會選擇健康有益的書進行閱讀。
1、小說《愛的教育》,并打印幾份目錄。
2、要求每位同學都準備一本自己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并準備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好書的發言稿。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讀書會使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也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從這些名人名言中,我們可以看出書的確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就應該和大家分享分享!對嗎?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好書——好書大家看(板書課題、讀)
1)師述,激發興趣。
我知道同學們都很愛看書,最近,你們又看了什么好書呢?(提問)
這么多的好書,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在介紹好書時,可以從以下一、兩方面來介紹。(出示)
2)小組交流。
3)班內交流,激發求知欲望?,F在請一些同學來向你們推薦一些好書,好不好?(指名說)
剛才大家介紹得真好。我也想向你們介紹一本好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愛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它是一部日記體小說,記述了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中所記的日記。(請看目錄)它記錄了安利柯從十月開學到明年七月的一個學年中所發生的故事。在這個學期,我們也學過一篇課文是出示《愛的教育》的,還記得嗎?(爭吵)
亞米契斯說:“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受到靈魂的震撼”。你們手上的故事都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為了滿足一下大家的閱讀欲望!我先給大家推薦一篇故事《義俠的行為》。
在讀書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自己常用的讀書方法有哪些?(板書回答內容)現在,請同學們利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法進行讀書。
4)看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想說的?
這節課我很高興,因為同學們都很喜愛讀書。在這里,我為大家送上一首詩歌《讀書,成為你終生的承諾》,(師范讀)希望同學們與書為友,讓讀書成為你終生的承諾。
教科書第2—4頁,“做一做”1、2題,完成練習一第1—3題。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觀察、體驗,逐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3、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
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帶秒針的實物鐘表(或鐘表模型)。
一、導入新課。
大家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嗎?每年的晚會都有中央的一個場景: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主持人和現場的觀眾都會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新年到?。?!
誰知道,剛才我們倒數的5、4、3、2、1,用的是什么時間單位?(秒)。
以前我們學過的時間單位是什么?(時、分)。
要計量很短的時間,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秒。
2、板書課題:秒。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學情。
1、關于“秒”這位新朋友,你有什么了解嗎?誰能說一說。
2、看來,同學們對“秒”并不陌生,但也不夠熟悉。下面,我們一起重新來認識“秒”,真正地和它交一回朋友。
(二)認識“秒”
1、出示鐘表,提問:鐘面上有幾根針?那根針是用來表示秒的?
強調:鐘面上有三根針,這根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針。
2、提問:“秒針”怎樣計時的呢?誰能給大家說一說?
強調: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板書)。
提問:秒針走3小格是幾秒呢?8小格呢?34小格呢?
強調:1大格里有5小格,秒針走5小格就是5秒。所以,秒針走1大格是5秒。(板書)。
提問:秒針走2大格是多長時間?5大格呢?9大格呢?
強調:鐘面上1圈有60個小格,秒針走1圈就是走60個小格。所以,秒針走1圈就是60秒。(板書)。
(三)感受1秒。
1、談話: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那么,1秒究竟是多長時間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2、體驗1秒鐘。
(1)閉上眼睛仔細聽鐘表的“滴答”聲。指出: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2)學生跟老師做拍手練習。指出:每拍一次手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3)學生跟老師數數。指出:每數一個數字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4)眨眼睛。指出:每眨一次眼睛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5)學生觀察老師走路。指出:老師每走一步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1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用1秒,眨一次眼睛用1秒,走一步路也是用1秒。經過剛才的活動,你對1秒有什么感受嗎?誰愿意說一說?(1秒很短暫)。
3、認識秒的價值。
談話:短短的1秒,滴答一下就過去了,似乎是很短暫的。但是,1秒鐘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獵豹捕食的時候,最快時速可達130千米,每秒36米;發電廠1秒鐘發的電,可供一個家庭用3個月;光每秒大約跑30萬公里……了解了這些,你們有什么想法嗎?(想不到1秒可以做這么多事;1秒鐘也很有用,我們要珍惜時間)。
強調:同學們,短短的1秒鐘是那么有價值,因此,時間很寶貴,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
4、聯系生活。
(1)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兒用到過秒,或者見過與秒有個的事情或東西嗎?強調:發射火箭倒計時10、9、8……;過馬路的紅綠燈;開運動會賽跑等,秒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2)認識秒表(教科書第3頁下邊秒表圖)。
(四)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2、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鐘面。
3、提問:秒針走一圈經過了多長時間?(60秒)分鐘有什么變化?(走了1小格,就是1分鐘。)。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板書)。
三、鞏固練習。
2、完成第4頁“做一做”第2題(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提問:1分鐘能做什么呢?請同學們做一做,并把結果記錄下來。(如寫漢字、寫數字、摸脈搏、跳繩、走路等)。
3、完成第4頁“做一做”第1題(體驗15秒)。
(1)教科書主題圖中的三項活動,逐一完成。(匯報:深呼吸5—8次,扔紙飛機15次左右,由1寫到15——20左右)。
(2)另選一項自己喜歡的活動,做一做,匯報。
四、課堂小結。
1、提問:同學們,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完成了今天的學習任務。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問3—5人)。
2、教師概述:今天我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知道了“1分=60秒”。有了秒,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五、布置作業。
下面,請同學們帶著滿滿的收獲來完成今天的作業吧。
1、當堂作業:練習一第1、2題,填在課本上。
2、課外作業:練習一第3題。
1、理解面積的含義。
2、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3、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1、結合實例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
2、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會使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所給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1、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增加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掌握相關知識,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注意選擇各種直觀手段的優勢,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體現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數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不理解有關概念的聯系,更不會靈活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能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了解相關數學概念的實質性聯系,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教學“面積單位”可以從三個方面促進學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為什么選用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的形狀;二是指導每個面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三是了解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的內在聯系。
3、讓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結論。在本單元中,有些內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不叫容易發現,而且便于展開直觀操作,因此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積的估算給予較多的關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體現,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很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加強詞、句的訓練。在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基礎知識的鞏固作為教育的重點內容,著手于課本中的內容,讓學生將課本中的詞語做到爛熟于心,將熟字運用到新詞中,加強對形容詞、名詞、動詞等詞組的分類,多聯系課本中的詞語搭配與句式的變換。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勤加演練,經常溫習課本中的詞、句,夯實語文的基礎知識。
引導并培養學生對于語文詞句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等,來分析和理解詞語的實際意思。在人教版三年級的《盤古開天地》一課中,讓學生自己將不理解的詞語標示出來,并通過查字典的方式來輔助理解,比如:學生通過查字典理解了“混沌、猛劈、緩緩上升”等生詞的意思,能夠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中,學生通過熟讀課文的內容,明白課文開頭的“巨大藍色寶庫”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對詞語、語句的積累,在學生理解一篇文章之后,通過摘錄和背誦等方式,來積累文中的精彩語句,并感悟作者的造句與表達方式。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級《矛與盾的集合》中通過對“矛”與“盾”的應用,來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等。
加強段落訓練。文章段落的訓練是為了能夠準確掌握本段中心內容,并找到重點的語句,可通過分析和了解來進行段落的仿寫。比如:人教版《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指導學生將每一段進行反復朗讀,在感知不同段落對于不同季節小興安嶺的美景描寫之后,提問學生分析哪一句話是段落的中心句,這時,學生們會踴躍回答問題,從而可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自己閱讀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將不同季節小興安嶺的形態找出,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閱讀形式,使得學生掌握總分的構段方式,從而取得良好的閱讀訓練效果。
(二)教授閱讀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習閱讀的方法。進行三年級的語文閱讀訓練,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而大量閱讀的基礎就在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閱讀的方式:通過熟讀課文,做到流利地朗讀課文;邊閱讀邊思考,在閱讀完文章之后能夠大致地歸納出文章的內容;借助字典對生字進行理解。在人教版三年級《趙州橋》一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預習計劃,學生根據這個計劃進行自主式閱讀。在其閱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文章內容,并與同學一起探討出閱讀的方式和步驟。通過這種閱讀方式的反復練習,概括出閱讀的技巧和方式。
分段教學法。在語文的人教版課本中,教材都是按照一定主題來劃分單元的,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某一單元的文章為訓練重點,有策略、有重點地訓練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在根本上提升他們對閱讀方式的實際運用能力,打造一種相對高效的閱讀課堂。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級《爭吵》一課中,引導學生初步理清文章的層次之后,讓學生自主找出文章中的重點人物和發生的故事,按照“爭吵的起因――爭吵的經過――爭吵的結果――爭吵的尾聲”這一順序為課文劃分段落,充分學習到文章的分段閱讀模式。除了課本中的文章,教師還可以挑選課外的出色文章,讓學生根據課堂中所學習到的閱讀方式,來進行自主閱讀,通過分段閱讀的方式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通過科學的閱讀教學方式,才能夠在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出色閱讀習慣。
1復習音序查字法;能正確拼讀音節,根據音節寫出漢字。
2能根據意思寫出學過的詞語。
3能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能用“誰、在什么情況下、總是怎么樣”的句式寫句子;能將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4學會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學第一題。
參考答案:鋼鐵鑄成;查“
2教學第2題。
先讓學生拼讀音節,讀準字音,讀得不準的,讓學學生自己糾正,填寫后,師生共同訂正。答案;恢復、健康、烈士、撫摸、鄉親、新奇。
3教學第3題
答案;(1)挽詞;(2)將信將疑;;930如釋重負;940安然無恙。
4教學第4題。
指導步驟:(1)從本單元的課文中分別找出題目所列的3個句子。
(2)按課文內容,在括號里填上修飾詞語。
(3)讓學生說說加與不加修飾詞語在意思的表達上有什么不一樣。
5教學第5題。
該題訓練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補充完整。指導步驟:
1)教給學生判斷一句話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說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兩個部分:“誰”、“干什么”(或“怎么樣”)“什么”、“怎么樣”;“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無法表達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檢驗練習中的句子,就能發現,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將了“誰”“怎么樣”
3)用同樣的方法把地(1)、(3)句補充完整。
6教學第6題
指導步驟:
1)明確題意,讓學生知道寫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讓學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試說,并評議訂正;
3)筆答時,注意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并加上標點符號。
7教學第7題
本題是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
先讓學生評評讀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然后讓學生輕自由朗讀,邊朗讀邊體會短文的思想感情,并進行簡單的交流;
接著指名試讀,評議訂正;
最后全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短文,注意把小剛“焦急---高興---失望----快樂”的感情變化讀出來。
三課時安排
第1課時:教學第1~4題
第2課時:教學第5~7題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边@一精僻的闡述告訴我們:口語能力的培養,對于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難點。作為低段的小學生來說,口語能力培養的難度更大,更富有艱巨性?,F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用激勵喚醒表達欲望,讓學生敢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有學習的主人的意識,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的交流。這就需要教師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身在其中有躍躍欲試的情緒。教師給自己的定位應是課堂的啟發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
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通過激勵喚醒學生內心的表達欲望,要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因為學生有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培養興趣的途徑之一是“激勵”。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被別人賞識的愿望,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老師應該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教師應重點評價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感態度,不必重在結果的評價??谡Z交際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只有人人都參與實踐,才有可能做到人人都得到提高。老師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采用多種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口語交際實踐的機會。
要重視開展激勵性的教學評價。對于膽小話少的學生,往往缺乏語言交際的自信心,老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與呵護,給學生一個寬松、寬容的環境,讓他們無拘無束地交談,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續編故事》時,老師在多媒體課件中制作了小兔的動畫并配了聲音,當平時發言少的'學生說了自己的看法時,“小兔”就會笑著豎起拇指說:“你說得真棒!”或者說:“你的進步真快!”“沒想到你這么聰明!”“相信你還能說得更好!”學生聽了這些話話,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參與表達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小獎品如故事圖片、知識卡片或讓學生當一次小老師等。有效地使用激勵手段,一個微笑,一次點頭,一句贊揚,都會在學生心中鼓起希望的風帆。所有的做法,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學生在心中對自己說“我能行”。只有平等對待所有的學生,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二、創設愉快的氛圍,讓學生想說。
李吉林老師說過:“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钡湍昙墝W生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要優勢,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可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激發他們口語交際的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
1.表演創設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教學中,我經常請學生上臺表演,而且學生對表演興趣極高。通過表演,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表達能力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如教學《打電話》,我創設打電話的幾種情境,同學們爭著上臺表演,課堂氣氛非?;钴S,通過表演,學生懂得了打電話的禮節,講話時面帶微笑,聲音不要過高,自覺運用“您好”“再見”等禮貌用語。
2.語言描繪情境。
教師用富有感染性的語言為學生創設情感畫面,可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鳴點。如教《找春天》一課,上課開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師隨著配樂曲,通過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把學生引入流水潺潺、綠草如茵、花紅柳綠、百鳥歡歌的春天景中,激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引發口語交際的欲望。
3.實物創設情境。
小學生智能發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因此在低年級小學生說話時,要教會他們觀察。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如:《你喜歡吃哪種水果》,教師把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呈現于學生面前,直接刺激學生感官,隨著老師的相機點撥,學生們紛紛踴躍舉手.
4.電教創設情境。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十分感興趣,根據口語交際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捕捉說話的內容,還有利于他們現場發揮,使他們表達更逼真、更生動。在教學《我坐上了飛船》這課時,我將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課件在電腦中出現,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飛船、地球、高山等景物一目了然,學生身臨其境,很快就能準確讀出文中每一句話所寫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讓學生想象,如果你坐上了飛船,在太空中會看到什么,學生閉眼,邊聽音樂邊想象,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效果極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從這以后,五官和睦相處地生活著。
“偶買嘎!這么多呀!”誰在叫?當然就是我——曾瓊凡嘍。我正準備做落葉畫。
我先把昨天去公園撿的落葉平鋪在茶幾上,,大的、小的、紅的、綠的,亂七八糟,最后把茶幾占了一大半,突然窗外風一吹,一些沒被壓住的葉子就隨風飄動,猶如一只只枯葉蝶在表演自己新練的舞蹈,舞姿飄逸。所以決定,弄一個跳孔雀舞的女孩和一只開屏的孔雀。我先把葉子的形狀和顏色分配好,擺出一只孔雀和一個女孩的樣子,調整幾次后,感到滿意后就粘上去。一會兒,作品完成了,看!孔雀,那小巧的頭上像插著幾朵翡翠花,展開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上面長了好多翠綠的“眼睛”,女孩,一張瓜子臉,容貌甚是秀麗,身材苗條,弱質纖纖。最后還用保鮮膜把畫包起來。
開屏的孔雀加上跳舞的女孩,還有一只美麗的蝴蝶,看到我最后的勞動成果,我心里樂滋滋的。
我先舉幾個例子。唐代文學家韓愈,他身世孤苦,三歲死了父親,從小過著流離困頓的生活,但他能刻苦學習。他七歲開始讀書,每日能誦記數千百言,十三歲就已能寫很好的文章。唐代詩人白居易,他“苦學力文”,“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他每日堅持,不怕勞苦,甚至出現“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情況。唐代詩人劉禹易,他年紀很小,頭發束成兩個角的時候,就讀了《詩經》和《尚書》。后來閱讀的范圍越來越廣,他曾在《游桃源一百韻》中說:“九流宗指歸,百氏旁捃摭?!本帕靼偈?,即九流百家,指各種學術流派的大量書籍。這兩句的意思說,他研讀各種流派的旨意,廣泛地采集百家著作。又如宋代的文字家范仲淹,他小時候,“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輒以水沃面?!彼未膶W家歐陽修,他自幼好學,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家中無書可讀,就到附近人家去借,有的書還把它抄下來,背下來。又如明代文學家宋濂,他六歲開始讀書,每天記誦兩千多字的文章。他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向有書人家求借。借到書就日夜抄錄,就是大冷天,硯水結冰,手指凍得僵硬,他還是堅持抄寫不懈。因為按時還書,有信用,藏書人都愿意借書給他。他就用這個方法,才有機會遍覽群書。古代文學家青少年時勤苦學習的故事是很多的,說也說不完。
文學家能寫出好文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他們在青少年時代,不怕辛苦地大量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愈多愈廣,就愈有助于寫作能力地提高。多閱讀,可以開闊眼界,廣大知識面;多閱讀,也可以使我們學習到如何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選詞煉句和不同的表達方法。因此,漢代的大作家楊雄就說:“能讀千賦則善賦?!笔钦f讀了很多名家寫的賦,自己也就善于寫賦了。唐代大詩人杜甫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f讀了很多很多書,寫起文章來,文思就會敏捷,如有神力相助。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說:“書癡者文必工”,意思說,沉迷閱讀的人,他的文章必定會寫得好?!短圃娙偈住返木幷咿刻镣耸恳舱f:“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彼麄冞@些話,可以說是歷史經驗的總結。
我們許多同學作文寫得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課外閱讀太少。要想寫好作文,就要肯下讀書的苦功。只要能下決心,經過一番“勞于讀書”的苦,是一定會出現“逸于作文”的樂的。
作文開頭寫法應注意的。
明朝陶宗儀在他的《輟耕錄》中說,文章的結構要做到“鳳頭、豬肚、豹尾”。這“鳳頭”是比喻文章的開頭。
開頭為什么要用鳳的頭來比擬呢?鳳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雖然誰也沒有看見過,但古代的畫家畫過不少鳳的形象,因此人們的印象中,鳳的頭部是美麗俊俏的。從古代的那些鳳的圖案看來,鳳的形象有點像現實生活中的雞。你看,雞的頭也不是很美麗俊俏的嗎?其實,它們的頭除了美麗俊俏外,還有一點是小。雞的頭是小的,鳳的頭也是小的。因此,我們說,所謂文章的“鳳頭”,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既美麗又要小巧,千萬不要嚕嗦,千萬不要寫得長。但說說容易,做做難,有不少小朋友都不注意這一點。
如有位小朋友寫《秋游d溪水庫》,文章開頭是這樣寫的:“秋高氣爽,風和日麗。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我們盼望已久的秋游d溪水庫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早晨七點,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登上汽車,汽車內立刻充滿了歡歌笑語;汽車載著我們的歌聲,帶著我們的憧憬,向著d溪水庫方向飛快地奔馳。依窗眺望,稻田一片金黃,好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燕子成群地在萬里長空向南方飛去;田野的周圍是巍峨的高山,它們像一條綿延起伏的巨龍,橫亙在廣闊的原野上。大約過了四十多分鐘,到了d溪,我們個個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跳下車,向水庫奔去。這個開頭一寫就兩百多字。作文的題目是游水庫,他寫了兩百多字了,還未見到水庫的一點影子。
有些小朋友把開頭寫得更長,甚至把老師如何宣布秋游,自己如何向媽媽討錢,如何去購買吃的東西,晚上如何興奮睡不著覺,大清早如何起床出門趕到某地集中等等都寫上。按教學的要求,小學生的作文,一篇五百字光景就行。開頭已花了兩百字,留下寫游水庫的只有三百字了,這樣就不能突出題目的重點了。
又如,有一位同學寫了一篇《抓蛇的故事》。開頭是這樣寫的:“有一個淘氣包叫張輝,他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名叫秀秀,一個叫聰聰。秀秀長得很秀氣,名字又叫陳秀,大家都叫她秀秀。聰聰是小男孩,他很膽小,但很聰明,大家都叫他聰聰。有一次,學校舉行采集標本大賽。同學們都踴躍參加。不到幾天,學校便收到十幾件參賽的標本。張輝知道以后,也想參加比賽??伤蛛y住了,因為大家都采集昆蟲標本,如果自己也采集昆蟲標本的話,就很難得獎,對了,我要采集點了不起的東西?!边@開頭也有近兩百來字。他們如何抓蛇還一字也未提到,若按一篇作文五百字算,留下寫抓蛇的也只有三百字了。
我對這類開頭寫得長,而正文寫得短的作文,戲稱它叫“大頭娃娃”。意思是它的結構比例是頭大身子小,就像小朋友見到過的大頭娃娃。小朋友們,你們的作文有這種“毛病”嗎?對于這個“毛病”,醫治藥方是:按題目的要求,來個“開門見山”。
游水庫那篇就可以直接寫到達水庫邊的種.種情景,路上的一切都可以刪去。抓蛇那篇可以直接寫他們上山在草叢中尋蛇,開頭這些介紹也可以統統刪去。我們不能浪費筆墨,“開門見山”可以很快地觸及到要寫的人或事,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為下面的文章的內容的展開留有充分的余地。
小朋友們大概讀過葉圣陶先生寫的《記金華的雙龍洞》吧?那篇文章的開頭就非常自然、簡潔?!八脑率娜?,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雙龍洞?!眱H一句話就交代了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沒有用什么華美的辭藻,沒有用什么奇特的安排,也沒有從很遠的地方寫起。讀了這個開頭,就可以知道下文主要是寫什么的了。
“開門見山”能使開頭簡潔明了,能突出題目的特點,我們的作文應該用這樣的手法開頭。當然,作家們寫較長的散文、小說,有時開頭從很遠的地方寫起,花了很多筆墨,那是可以的。而我們是小學生,特別是在考試時,時間緊,字數又有限,作文的開頭就不能長,就應該“開門見山”。希望小朋友記住古人“鳳頭”的教導,不把作文寫成“大頭娃娃”。
寫作力求創新。
平日,小亮寫的作文,老師都只打給他70分左右,這一次寫《一件——的事》的作文,老師競打給他90分。小亮“受寵若驚”,連忙去老師?!袄蠋?,我平時作文都很認真,怎么都打不上高分?”“你過去寫的作文雖然文句通順,敘事也清楚,但選的題材卻都是‘似曾相識’的,大都是作文選上小朋友寫過的,沒有特色,沒有新鮮感,所以就不能打上高分?!薄袄蠋?,這一次我花的力氣還沒有往日多,怎么會得高分?”“這一次你寫了《一件后悔的事》,寫十七號強臺風襲擊溫州那天夜里暴風驟雨的真實可怕的情景。題材既真又新,因此就可以打高分。你說花的力氣不多,是因為你在寫自己真實的生活經歷,是在寫自己的親身的生活感受,所以就不需要苦思冥想,也不要東拼西湊,寫起來就會輕松自如,不會感到費力?!毙×两K于從自己寫作文的得失中,悟到了作文選材要新的道理。
許多小朋友寫作文也有小亮平日寫作文那樣的缺點。寫《童年趣事》,總是寫過家家、唱墨水等;寫《一件小事》,總是寫拾到錢包還失主、領盲人過馬路、公共車上讓座等;寫《我的同桌》,總是寫“三八線”之戰、考試時不肯“幫忙”等。寫來寫去,材料大都來自作文選。腦子不用多動,“存貨”一搬,快速完成,還以為自己寫得不錯。但老師一看就會皺眉。讀這種人云亦云,因襲舊套,沒有新意和創造的作文,實在是味如嚼蠟,味道差極了。老師怎么會給這種作文打高分呢?當代大畫家齊白石先生有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彼囊馑际菍W他的創新精神,才是一條生路,若一筆一畫的只求外形相似,是沒有出路的。古往今來獲得成功的作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努力創新,他們決不因襲舊套和拾人涕唾。
其實,小朋友中能努力選擇新鮮題材去寫作文的也是很多的。如有位小朋友寫了《班里的拍照風》,寫出班中不少同學去拍昂貴的明星照來比神氣比闊氣的不良風氣;有位小朋友寫了《媽媽打爸爸》,說媽媽不講社會公德,常把罐頭殼向窗外面拋,有一次正恰打著剛下班回來的爸爸,爸爸被砸得頭破血流;有位小朋友寫了《老師,開開恩吧》,說同學們喜歡打乒乓球,老師一氣之下就收繳了所有的乒乓球拍。大家在心中呼求老師開恩;有一位小朋友寫了《拔牙》,寫他自己到診所拔蛀牙的害怕及醫生如何巧妙拔牙的經過;有位小朋友寫了《巷口的廁所》,他寫了往日舊廁所的差、臟,以及今日的新廁所的整潔,反映了城市新貌的“一角”。個人、家庭、學校、城鎮、農村,都在日新月異地變化,我們要向新聞記者學習,要積極投身社會,仔細觀察事物,要把“鏡頭”對準生活中最新的題材。這樣,你把“拍來”的新題材寫入作文,你的作文才能具有新鮮感,才能成為好作文。
有許多小朋友腦子里是有許多新鮮題材的,但他卻沒有用上這些題材。原因是:他自己不覺得這是個新鮮的好題材,他又沒有樹立信心。要勤觀察,多思考,在選擇題材方面多做些求新的工夫,你的作文就會擺脫舊套路,走出新路子。十九世紀英國詩人王爾德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再用的是庸才,第三個再這樣比的就是蠢才?!彼@話的意思是不要落俗套要創新。我們小朋友都很謙虛,是不會說自己是“天才”的,但我們的小朋友是個有理想、有志氣的孩子,是一定不愿意當“庸才”與“蠢才”的。我深信,小朋友們通過不懈的努力,是一定能寫出具有新意的作文的。
寫作文多寫真人真事。
小朋友沒有作家那樣豐富的生活經歷和慎密的構思能力,所以我們對小朋友的作文是寫真人真事。小朋友只要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詳細的記敘出來,就會令人感到生動有趣,就會有真情實感。童學森的《學雛鷹,見行動》,寫自己上學三年中都由長輩接送,自從開展“學雛鷹,見行動”以后,他上學就堅決不要爸媽接送,還在家幫媽洗碗掃地?!敖铀汀笔羌胀ǖ氖?,卻又是普遍的現象。不讓“雛鷹”試飛,什么都依賴長輩,這“雛鷹”怎么會飛呢?這是很值得寫的題材。陳展非的《教訓》寫自己早上騎車上學時,看見路旁一個小孩被運貨汽車撞死的悲慘狀況,他從這可怕的車禍中悟出了騎車要千萬注意安全的“教訓”。陳盛的《第一次吃火鍋》,記述自己第一次吃火鍋的經歷,文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充滿著童趣。黃海麗的《放學路上》,寫自己的書包帶斷了,路旁的一位補鞋的主動招呼她,把她的書包帶縫好。她身邊沒帶錢,補鞋的竟說沒關系。一件小事,寫出了一個補鞋匠的質樸善良。陳盈盈的《擺闊》,僅用了一個小鏡頭就寫出了某個同學有了錢就擺闊的不良風氣。一篇短短的小學生作文,提出了一個較為嚴重的思想品德教育問題。葉嬌嬌的《變化》,寫出了伯父家的窮困到富裕的大變化。從一戶人家的變富,看出了開放改革帶來的實際好處。上述這些小朋友都在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他們忠實于真實的生活,所以就給人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
小朋友經歷的事多的很,幾乎每天都有可以寫的小事情,小朋友們只要眼勤(勤觀察)腦勤(勤思考),作文題材就多得很,就寫也寫不完。但有的小朋友寫作文總覺得沒有什么好寫的,他們不去從自己親身經歷中去找作文題材,而一看到作文題目,就動腦筋編造。他們認為作家可以“創作”,小朋友也可以“創作”。在這樣錯誤的思想指導下,他們的作文就虛多實少,明眼人一讀,就會覺得那是編造的。小朋友們,你們一定要記住,要寫自己親身的經歷,不要去“造假”。
多角觀察選取一點。
家鄉的面貌日新月異,自然會引起小朋友去描寫的興趣。近來有很多小朋友用自己的眼睛多角度地去觀察家鄉的變化,他們并能選取他們感受最深的一點來寫。王增進的《小船蕩悠悠》,寫梧梃鎮往日的交通工具是小船,而現在汽車四通八達,小船被冷落了。寫出了鄉鎮交通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余海淑的《河水、井水、自來水》,寫從前農村飲水條件差,這幾年不斷地改變著飲水的條件。從水的變化,看出農民生活的提高。王軍的《今日西城路》,寫了西城路舊貌和新貌的對比,使人看到了改革開放的真實成果。朱留丹《兩張照片》,用不同時期同一地點拍的兩張照片的背景的變化。上述這些同學們都能選取一點來寫,所以能給人有較深刻的印象。
但有些小朋友卻沒有去選取一點做重點寫。如周璇的《機場新貌》,題目是“機場”,卻一大半去寫去機場的“路”。寫到機場時卻僅“好大的機場,好漂亮的轎車,侯機大廳的裝飾更加富麗堂皇”幾句?!昂么蟆?,多少大?“好漂亮”,如何漂亮?“富麗堂皇”,怎么富麗堂皇?這里應該詳寫的都沒有寫。這樣,就不能緊扣題目了。又如倪佳佳的《白石水電站》,寫了騎摩托車,寫了小溪流,寫了白石水庫,寫了道士巖,但就是沒抓重點寫“水電站”。又如黃甜甜的〈家鄉新貌〉,沒有抓一點感覺最深的來寫,一篇短短的作文。寫家鄉的路、房子、車、人,處處事事都提到一點,這樣空乏地家鄉新貌就寫不出特有的新貌,也不可能令人引起興趣,也就不可能成為一篇有特色的好作文。
關系型話題作文審題“四論”:關系論。
關系型話題作文審題的關鍵,就是在于理順話題中的種.種關系,清楚地點明其間關系,即“關系論”。關系型話題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構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辯證思維的方法,辨清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的特定關系。
系型作文話題要素之間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并列共存關系: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種平等并列的關系,幾個要素可以同時共存。
例:“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對此就可詮釋為“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別人的意見”或“既要相信別人的意見,更要相信自己”。
例:“自由與舍棄”可理解為“自由是限制性的自由,舍棄是得自由的一種舍棄,自由應是在舍棄中得到的充分自由。
2:對立統一關系:指各要素單一來看是對立矛盾的,但實質上它們又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和諧統一。
例:“卑微與高貴”,二者對立統一,從一定意義上講,[復習必備|海量免費學習視頻資源盡在“學而思輕課app”點擊了解]這個話題可理解為:卑微蘊育高貴;高貴源自卑微;只有把卑微的自己納入平凡中去孜孜追求,才能創造人們心中的“高貴”。
3:是非取舍關系:指關系型話題的諸要素之間是一是一非、一對一錯的關系,對它們只能有所取舍選擇。
例:“嫉妒與羨慕”,我們只能理解為“我們可有羨慕之意,不可有嫉妒之心”。若作其他理解則是不當的。
4:并非絕對關系: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但這種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
例8:“痛苦與成功”這個話題,我們可理解為“成功來自痛苦的磨礪”。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首先,要保證每天完成作業,在有空閑的前提下,多學習一些課外的知識,聽起來有點殘酷,但是現實要求我們必須如此。
其次,就是要讓孩子們尤其是平時有一些不良學習習慣的孩子們,改掉不良習慣,這是因人而異的,得需要家長們觀察。發現了孩子們的毛病后趕快予以糾正。這個糾正要從孩子心理上出發,他為什么這樣。比如有些孩子不喜歡作文。一寫作文就會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怎么寫也寫不完,如果家長碰到孩子有這種情況,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大部分有這些毛病的孩子,都是因為不喜歡作文。孩子不喜歡當然就不愿做了??鞓返氖?,大家都愿去做。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也是這個道理。只有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發出學習的興趣,才有可能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快樂,要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正確引導。二是正確評價。三是正確激勵。這是從心理上厭惡作文,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本身就不會寫作文,為什么不會寫作文,我總結了這么幾點,一是不知道結構,不明白怎么開頭怎么結尾,老是用一種思路寫作文,寫什么題材都一樣,自己都覺的沒意思,二是,不會用詞語,心里沒有好詞佳句,寫出來的文章像流水賬,那孩子自己平時也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自然就不想作文。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從方法上啟發孩子,多教孩子幾種寫作方法,寫作技巧,讓孩子言之有物,讓孩子準備一個好詞好句積累本,讓孩子平時就多積累一些詞語,慢慢的孩子就會收到效果,從而不害怕寫作文,寫的文章好了,受得表揚多了,孩子自然也就愿意寫了。其實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學好,關鍵是沒有一個理由。因為他本身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家長們苦口婆心他也理解不了,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讓他好好學,而是讓他感覺到學習很好,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最后,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說環境造就一切。好的學習環境會成就一個孩子,差的學習環境會毀掉一個孩子。環境,分為軟環境和硬環境。硬環境就是學習的條件,學習用具的齊全啊,課本書籍的齊全等。那軟環境呢,其實就是氛圍。家庭氛圍。比方說,晚上吃晚飯了,爸媽都在看電視,孩子就必須學習,為什么!我到現在也想不通,一個想看電視的孩子坐在書桌前怎么能學進去呢?相反,吃過晚飯,媽媽看書,爸爸看報,孩子就會覺得,哦,原來吃完晚飯是得學習的,那他就會很自然的吃晚飯去寫作業了。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但觀察不精細,思維有初步的條理性,但形象思維能力比邏輯思維能力強,認識了兩千二百個常用字,積累了一些詞匯,但口頭語言比書面詞匯多,會造句;能看圖寫幾句話,能連貫地說幾句話。,然而能把自己看到、想到、聽到、體驗到的內容用一句話,一段話表達,是作文基本功訓練鐵的起步,句子是表情達意的基本單位,作文教學中句子教學的啟蒙工作做得扎實,以后的語言訓練的效率才有可能提高,“段”可以說是文章的`縮影,作文教學中,段落寫作的啟蒙工作做得細致,學生寫起文章來也就比較得心應手了。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我主要采用將實物引進課堂,創設情景的辦法進行作文教學,把事物展現在全班同學面前,教師能有所憑借地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訓練語言,便于兒童討論。結果觀察不細致,可以引導他們細致地觀察;認識雜亂,可以誘導他們有條理地正確認識;詞不達意,可以引導他們正確遣詞造句,讓兒童真正學會把事物用語言表達出來。
例如,三年級教材中有一個要求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或蔬菜的作文,小朋友所好不同,那息樣來指導員這類作文呢?我是以一種水果為例,具體教給學生息樣有順序地觀察事物,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這種事物的方法。下面將我實際教學過程記錄如下:
師:(把蘋果放在講桌上),講桌上放著一個什么?請小朋友用一句話完整地說一說。
生:講桌上面放著一個蘋果。
師:蘋果的外表叫什么?什么顏色?這個蘋果的開頭怎樣?
生:蘋果的外表是果皮,果皮是淺綠色的,這個蘋果圓溜溜的。
師:(拿出一個粉紅色的蘋果),仔細看看,這兩個蘋果有什么不同?
生:這個蘋果皮是粉紅色的,形狀是橢圓形的。
師:對,蘋果的顏色形狀不止一種,誰來說說你見到過的蘋果還有些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生:我還見到過淺黃色的蘋果,有些蘋果的形狀很不規則。
生:我還見到過紅色中帶綠的,深紅色的蘋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這兩個蘋果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想吃。
生: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嘗品嘗這兩個蘋果是什么味道。
師:(將這兩個蘋果用刀削掉皮),削了皮以后,我們看到的叫什么?是什么顏色?
生:削了皮以后,看到的叫蘋果肉,是淺黃色的。
師:(將果肉削成片,分給小朋友吃),誰來說說你品嘗到的蘋果是味道?
生:甜中有酸,脆生生的。
生:甜甜的,粉嘟嘟的。
師:你們還吃過別的什么味道的蘋果嗎?
生:甜津津的。
生:酸溜溜的。
師:你們喜歡吃蘋果嗎?誰來說說吃蘋果有哪些好處?
……。
就這樣,生動有趣的一節作文課結束了。學生學會了怎樣有順序地仔細觀察事物,怎樣用語言來表達所觀察到的事物,用同樣的方法,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蔬菜、水果,并有順序地把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寫下來,這樣作文又避免了“道玉制板”、“千篇一律”的缺點。
小學三年級是分化階段,作文教學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教師應尋求一個作文教學的新體系,有意識地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在習作指導方面,本話題可以抓住校園中最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繪,要注意:
1.抓住特點,細致描寫。不同的景物總有不同的特點,要抓住它獨有的特色寫,從大小、形狀、色彩,甚至動態、靜態等幾個方面,逐一地細致描寫。對眼前的景物要細致看。不但看外觀,還要看內部,不但看表面,還要看深處,經過多方面的觀察了解,才能抓住特征,然后再動筆進行描述、展現它的全貌,使人讀后如臨其境,引人人勝。2.描述景物,層次分明。寫景有序,可以把景物寫得層次清楚,鮮明。我們在寫特點校園里的景物的時候,首先按一定的順序對景物進行觀察,遠看到了什么,近看到了什么,高處看到了什么,低處又看到了什么,按照觀察順序寫作,才能給人以清晰的“圖像”。3.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扒榫敖蝗凇笔菍懢拔恼鲁S玫姆椒?。因此,我們在寫作時,要把自己對景物的愛傾注在字里行間,用積極的思想去感染讀者,/,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二、在習作評價方面。四年級小學生作文,作文應該使其從評價中或看到希望,或聽到鼓勵,或充滿自信。蘇格拉底主張,“教育不是知者隨便帶動無知者,而是使師生共同尋求真理。這樣,師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弊魑脑u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一種發展性的教學策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習作情境(教學、生活)的充分體驗,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以達到學生在認識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目標。作文教學的評價,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情感交流與理解溝通,而不是知識的增減;關注教學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知識授受結果;關注師生在情境中參與的程度,而不是結果的正誤;關注師生的自我評價,而不是他人評價。我們實踐新課程標準,應該改革作文評價的理念和方式,實施全員評價,全程評價,多維評價,多向評價,多層評價,發展評價,開放評價,從而做到以評價促開竅,以評價導開竅,人人皆開竅,次次能開竅。
: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和贊美了春天的景色?!对伭肥翘拼娙速R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洞喝铡肥撬未韺W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詩,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姹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蘇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準備:
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春天的古詩。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句來對答。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掛下來的萬千柳條,柔軟綿長,隨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是誰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旬來對答。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尋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煥然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到處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古詩兩首
詠柳春日
碧玉妝成一樹高,勝日尋芳似水濱,
萬條垂下綠絲絳。無邊光景一時新。
不知細葉誰裁出,等閑識得東風面,
二月春風似剪刀。萬紫千紅總是春。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3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