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作品的再創作和再表達,是我們與作品之間對話的一種形式。以下是一些經典讀后感的摘錄,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
生活中大部分時間的悲歡應該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吧。
出門,路上下著雨,車子越來越多,馬路堵塞起來。坐在車里等待的心情很浮躁。其實我們都明白,雨過天晴之后的城市,就會是綠的樹、藍的天、白的云,甚至還會出現彩虹。我們何不想想這些,去思考一些美好的東西,那么生活就會是歡樂的。
我們不能總是幸運地說我遇見了美好,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用心看見了美好。相信我們在心里看見的一切,總有一天它會出現的。生活就是無盡的期待與相信。
柴靜曾寫過這么一句話:“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蔽矣X得這句話與她故事中的老毛相當匹配。
老毛是一位人大代表,來自社會的基層,是地道的農民,拖著年過花甲的身體。連續六年為了農民的利益在奔波著。
會上發言時,老毛拿出一瓶深黃色的水,激動地講起農村里水污染嚴重,致使農民的身體受到傷害的問題。他毫不猶豫地批評有關部門失職,當這個問題有人答應來解決時他濕了眼眶。當年,政府就安排資金打深井解決了農民的喝水問題。
在他接受中央臺直播采訪時,拿了個玉米反映糧價太低,金黃的玉米棒子在他手中顯得那么耀眼。他的大膽、直截了當帶給大家的不只是震驚,還有感動。他用最真摯的熱情、最樸素的方法盡力解決老百姓的利益問題。老毛提出的糧價要“小步快漲”被寫進了當年的中央文件。
第六年老毛再次接受采訪時非常氣急,急得嗓門都尖了。這次是為了一個持續多年的解決農民貸款難的提案。他前些年得到的答復一直是“在探索中”,這次他很確定地說解決必須要拿出辦法。原來他得了結腸癌,化療的第一個療程還沒完就跑出來開會了。后來這個問題,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視。
老毛大概就是因為心中一直有一份期待與相信吧。
靜默于沙發上,讀到這樣一個故事、這樣一個人物,忽然我想停下來。于是我把書簽夾在了那一頁,放下書,推開移門。
黃金海岸的夜空泛著星星點點的光芒,只有在旅途中的我心才會這般平靜。樹的剪影隱隱約約倒映在河面上,清涼的晚風拂過,被拼湊成不規則的畫面。我獨享這份難得的清寂。
記得剛剛到悉尼的那天,也是這樣的一個夜晚。我們沒有帶電源轉換器,這在異國是個很麻煩的問題。同行的老師也沒有辦法。我只好和一個朋友結伴,出酒店試試看能不能買到。前臺告知商店已經關門,我們抱著一份期待與相信,仍然決定出去找一找。
夜晚的悉尼郊區顯得很安謐,我們漫無方向地走著。當看到一個阿姨走向她的車子時,不知哪兒來的一股勁兒,我快步走向她,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詢問她附近有沒有商店。她大致給我們指了方向。道謝后我們繼續前行著,期待著商店的現身,更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
柳暗花明又一村。終于看到了一條相對熱鬧的街道,兩家商店映入了眼簾。內心抑制不住喜悅,我們跑進了第一家便利店但是失望地走了出來。第二家店名是中文,我們激動得連氣兒都喘不過來。一句“canyouspeakchinese”并且得到的回答是“yes”后,我們兩個人的臉上都笑開了花。店主告訴我們附近有一個十點才關門的超市肯定有賣轉換器,并給我們清楚地指了路。道謝之后我們春風得意地繼續前行。最后,在一個來自廣州的電影院工作人員帶領下我們找到了超市,在一個澳洲、一個中國的超市工作人員指引下,我們買到了轉換器。
這一路上,我們碰到的困難其實不少,但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所以我們把一開始的惶恐變成了歡樂和自信。
回國之后,父親又把我拉去游泳。在出國之前我的游泳還必須依賴漂浮泡沫,一直不敢把它從腰上解下來。試一試吧,你不相信自己,怎么知道你行不行呢?——我對自己說,說完解下了漂浮泡沫開始游,原來我是可以的。
生活就是無盡的期待與相信。相信自己,就可以去享受滿片的薰衣草帶來的生活的芬芳。你可以在這一路中,帶著那一份充滿了期待和相信的信念,眺望更遠的地方。你會真正擁有春暖花開,還有你想擁有的美好,更可以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你的正能量。
我轉頭往窗外一望,陽光剛剛好,它們自信地把溫暖傳遞。于是我深吸一口氣,把陽光都藏到了我的心里。我想我每天都可以看見美好。
《我看見了大?!愤@篇課文,寫了繼父是怎樣培養河子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的時候,淚水都會順著臉頰情不自禁地流下來,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
我在八歲那年,媽媽爸爸離婚了。從那時候起,我就跟著媽媽東奔西走,沒過著幸福的生活,學習也給耽誤了。直到今年,媽媽成立了新的家庭,繼父是一位瓦工,靠出苦力掙錢,弟弟正在讀書。我也終于可以讀書了,真感謝繼父給我一個完整的家。
每天放學,我除了做好作業之外,都要幫助媽媽干家務活,而且做得很好(因為在和媽媽生活的日子里我得到了鍛煉),自己的事從來不用別人操心。繼父每天很早出去,很晚才回來??吹剿蔷A叩臉幼?,我心里很感激,盡量去照顧他。每天看到繼父踏進家門口,我不管做著什么。都趕緊給他沏好茶水。等候他洗完手、臉后。給倒上水。吃飯時,他喝一杯酒我給滿一杯,還把好吃的菜夾給弟弟和繼父吃。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繼父的.脾氣很暴躁,有時還動手打媽媽。有一次半夜里,媽媽被打后哭著跑出了家門??吹竭@情景,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每當看到他們爭吵、媽媽被打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別的同學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和父母手拉手自由自在地散步;他們和父母心情愉悅地逛商場;他們和父母無拘無束地談心交流;他們和父母親昵地撒嬌......一想到這兒,我真恨不得把他們的爸爸媽媽給搶過來。
我感謝繼父讓我重新走進學校,走進教室。我盼望著,也相信,繼父一定會成為我心目中的好父親。
這本書通篇都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也可以認為是對原生家庭的再定義。下面我主要談談對依戀關系、同伴群體和自我意識的個人理解。
依戀關系是一切社交關系運轉的基礎。本書中的依戀關系應該是特指子女對父母的依戀,從呱呱墜地時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到后來的歸屬與愛的需要,都可以認為是一種依戀。而對于這種關系父母需要格外警惕,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父母是孩子的駕駛員,想讓孩子去哪就把車開到哪,這樣操控孩子的生活只能適得其反。作為父母,做好副駕駛即可,必要時給予引導和幫助,不要讓他們偏離方向就好。
仔細看來,書中的依戀關系其實還是在強調原生家庭的意義。如果孩子在家里最起碼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都無法得到滿足,就不用提更高層次的需要了。就如序言中那個女士的經歷一樣,她在嬰兒期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內心得不到回應,她漸漸絕望了,不再哭鬧,變成了一個很乖的孩子。長大后,她變成了一個看上去很好的人,處處把別人的感受放在首位,這讓她擁有了很好的人緣。她從未覺得自己有什么問題,可是當她做了媽媽后,問題終于爆發出來,她發現自己非??謶趾秃⒆又g的親密關系。
所以在家庭的依戀關系中,放縱型和權威型都不太合適,它們都容易把孩子從這種依戀關系中推出去,推到另一邊所謂的同伴群體中,這樣的后果是很難預測的。因為同伴群體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同伴群體只是在特定時間、特定場合、特定條件下湊在一起的松散群體,沒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容易讓孩子迷失在群體中。同伴群體不等同于朋友,真正的朋友清楚彼此的界限在哪,尊重對方的想法,不會去試圖主導對方的思想;同伴群體則不然,群體中沒有太多的約束,容易使個體失去個性,放棄自我主見來迎合他人,這樣的群體導向就非常危險。
然而令我們擔心的是,校園里邊絕大多數的同伴群體不是積極向上的,而是以娛樂、游戲、交際圈子為主。有一次,我吃完飯在校園走著,聽到幾個同學在激烈的討論著什么,我以為他們在討論數學題,湊近一聽,“放大招”“閃現”“平a”這些詞匯讓我愕然,我心想,他們要是把這一半的熱情分給學習該多好啊。還有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聽到幾個同學在相互炫耀,他的羽絨服多少錢,他的褲子又多少錢,他的那一身值多少錢。這都是啥價值觀啊,讓我不忍直視。這些種種,不由得讓人對絕大多數同伴群體擔心憂慮。
恰恰在這個時期,孩子還沒有完全的自我意識,很少有自己的主觀思想,更容易被群體極化。如果沒有好的家庭關系與父母引導,很容易讓孩子在沒有自我意識的情況下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總而言之,把依戀關系這個基礎夯實,才有可能萬丈高樓平地起,站到更高的層次,看到更遠的遠方。
對于《看見傳承》這本書,我帶著好奇翻開,懷著敬意合上。
《看見傳承》收錄了錢氏、汪氏、查氏、陸氏、諸葛氏、應氏、鄭氏、袁氏、朱氏、何氏這十大江南望族的家訓。光看家族姓氏或許會產生出一種恍惚的陌生感,然而當看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耳熟能詳的古訓時,則讓我頓時倍感親切,而之后,便是恍然大悟??此婆c普通人毫無瓜葛的望族家訓,其實早已在孩提時便深入人心。更具有意義的是,《看見傳承》特地把家訓與家族發展歷史、家族名人相聯系。家訓解讀的背后讓讀者意識到,家訓所言不僅關乎“小家”的經營,更涉及到“大家”的命運。
身為江南人,我參觀過錢王祠,聽聞過蘭溪諸葛村,驚嘆過海寧查氏,感慨過陸游一生,然從未像現在這般深刻而細膩地了解一個個江南望族、一段段家族往事。這份深刻源于家訓的呈現,這份細膩來自家訓的解讀。
家訓背后,是長輩歷經無數成功失敗后的心路歷程,是后人為維系家族而耗盡心血的濃縮精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下家族的屹立不倒。家訓,一篇簡簡單單通俗易懂的文言文,翻開的卻是歷史的扉頁。家訓,是克己,也是指引;是教誨,也是文化;是當下,更是傳承。
尋常百姓家幾無家訓,但家家戶戶都有家教。家訓的意義從來不只是光讀、光識記如此膚淺,而是在銘記的基礎上滲透入家教的點滴中,恪守身為人的品性品德,培養素質與才華。
但我又有另外一種感慨:如果以這樣的要求要求自己,自己還能夠在如此嚴苛的家訓下很好的有自己的空間來執行家訓并發展自己的特長么?能夠像這些偉人一樣同時顧及小家和大家的利益么?能夠與家人朋友融洽相處而不觸犯家訓么?由于沒有歷史感的家訓束縛,這些問題就要在我頭上打一個問號了。
讀家訓,了解的是名人之家,思考的是自身舉止言行,考量的是未來子孫的教育與栽培。我們只要讀有所感,學有所成即可。
這是快手官方推出的一本書,沒有講任何的操作方法或技能,而是以30個生動案例,講述了在當前社會環境下,普通用戶通過短視頻創作在農村電商、脫貧、教育、非遺傳承、音樂等等多個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當前智能手機普及、4g通訊資費下降、移動支付便捷、物流高效的條件下,哪怕是處于中國國土神經末梢的人們都有機會通過拍攝短視頻來認識外面的世界,也可以通過直播將當地的風景、特產、勞作、技藝等等展示出來。依托快手強大的后臺算法和內容匹配機制,獲得關注、獲得自信,收獲粉絲也收獲朋友。正如這本書的書名所寫,這是“被看見的'力量”。被看見,被了解、被改變。表達觀點和輸出生活方式,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人人可享有的基本權利,“數字鴻溝”在一定程度上消弭。
雖然平時偶爾也會讀到關于快手的觀察文章,但是第一次認真讀一讀快手研究院自己寫的書,看看快手自己對公司發展定位、對重新定義“知識”、對鄉村扶貧、對快手電商、對非遺傳承的理解,還是很有必要的。不僅了解快手,更是了解那些因為過往沒有發聲能力而被忽視的群體,而這個群體是我們社會的大多數,同時也是極富生命力的存在。
“要想‘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蒙昧就是自我,像石頭一樣成了心里的壩?!薄耢o。
同性戀、吸毒、非典患者、家暴、孩子……當這些人進入我的視角,由新聞世界的大到這部分人的小,被否認、被隔離、以至受辱,人性的難測。柴靜,她就像一股清流,沒有刻意選擇標志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一些邊緣的題目,大多數人不會碰到的問題,以這來剖析人性,看清無知和偏見。
就像書中所說,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床灰娝?,對自己也熟視無睹。人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掙脫,這才是活著,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
這世上原本沒有條條規規,也沒有誰生來就是對,生來就是錯。正如此,條規并非完全的正確,倒像是大多數人達成的共識。這有點類似于投票,票數多者為勝,只是在投票中其余的投票人,無論在投票前還是投票后,他們都可以有自由不同的觀點。
柴靜曾問:“我們的社會為什么不接納同性戀者?”
有人曾這么回答:“因為在我們的文化里,把生育當作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p>
所以說,當人們以這種原則來判斷世事的是非對錯,何來公平正確可言。
臧克家說,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這里強調前者,人既然活著,就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蘆葦,從蒙昧中睜開眼,看見這個世界的全部,看清這個世界的全部,捅破必然和可能之間薄薄的一層紙,世上應有敢于逆流而上的人。
記得書第一頁寫到,想象另一種可能。
最后一頁寫到,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的。
今天終于看完了柴靜的《看見》。20xx年9月初買的,整4個月才看完??吹眠@么慢,主要是因為不太習慣柴靜的語言,看一會兒就覺得累,不像有的書,放下了還想把它再打開。但是這本書還是很好的,很多內容值得思考。
里面內容很多,不多說了,只說第十八章“采訪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吧。這一章,好幾個地方,看得我眼淚幾乎掉下來。這一章是關于藥家鑫案件的,柴靜還是用她的方式,只陳述采訪內容,不評論,但讓我深深體會到這種陳述比評論更能觸動人心,引人深思。
她在筆記里寫道:“為什么人聲稱追索公正,要求死亡,但死亡來到這一刻,你感到的不是滿足,也不是為它的殘酷而驚駭,而是一種空茫?它讓你意識到,剝奪生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的發展,一切的可能,結束了。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結束了就過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彪S后在柴靜的陳述中,以及她引述的一位以前采訪過的曾經患抑郁癥的男孩小宋的觀點中,你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在被陳述者的位置上感同身受地體會和思考,體驗藥家鑫、藥慶衛遺憾和悔恨的心情,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看著現在的孩子思考從中應該學到什么。如果我們不能從藥家鑫、張妙的死去思考這些東西,而僅僅是對類似高曉松曾經發的微博“即便他活著出來,也會被當街撞死…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拼命點“贊”,那他們真的是白白死了。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這本書記錄了柴靜在央視十年里經歷的大型新聞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閑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獲了更多的是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眾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這本書分了二十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故事、一個思想。如實說來,有些文字和語句我還難以參透背后的意思,但是從序言中,我能體會到“看見”的力量,這是一種從沉睡中醒來的力量,是人真實的活著需要具有的力量。
這本書讓我明白人活著的意義所在,我想過去已無法改變,但是未來或許會因為她的一句話或一些感悟,對我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這對于我來說,才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她的反問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疑問:如果你來做老師,你關心什么?是關心成績,關心權威,關心自身的權益,還是關心學生,關心孩子們的發展?在這本書中,她在采訪盧安克時總結了一段很好的話:教育是人與人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發生的事,不管故意還是不故意。教育是理睬自己的感受,也要體會學生的感受,是鮮活的,不是靜止的,只有一起經歷過才是真正的教育。
對于一般的人來說,可能接受不了盧安克這樣的教育理念,因為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無能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學生真正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獨立性?,F行的教育好像要把學生用同樣的模子刻畫出來,變成大同小異的各類人物,他們的天性被束縛,為了生存委曲求全,用所謂的聽命來服從于社會。這樣的教育結果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教育要不帶有目的性,教師要擁有責任感,這才是教育的真諦。柴靜在“雙城的創傷”中寫到的故事,讓我明白和學生一起經歷才能做好教育。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只愿意把秘密說給同齡人聽,或者說是說給理解他們的人聽。但教師的權威性明確了和學生要拉開距離,要端起架子。正是因為這些距離,讓教師不理解學生,甚至對于一些學生的行為感到疑惑和反感,不能設身處地地去思考,才導致了教育的障礙。學生的反抗有些表現為外在的暴力,而有些表現為內心的壓抑,時間長久,我們才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最大的謎。我們教育的學生僅僅是生活的奴隸,而不是生活的主人。這些故事給了我啟示:如果不能安下心來,不能放開自我,就不能真正做好教育,走進學生內心,也就不能真正看見教育的生命所在。
因為看見,所以執著。我想用這八個字來總結這本書。柴靜擔任了十幾年的記者和主持人,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面對這份職業,她選擇的還是執著,甚至追問自己為什么出發。她坦言到:自己的生命中有一直陪伴自己的人,也有一直提醒自己的朋友。她感到幸福,在本書的結尾,她致謝了所有幫助過她的人,也明確表示了自己要繼承陳虻未完成的任務: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
因為看見,所以執著。我也想用這八個字送給踏上教育事業的我,年輕的教師,總是敏感而又血氣方剛,擔任一份職務就力求做到完美。但是二十幾年來的教書,也讓我看到了、接觸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是鮮活的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很單純,甚至會在老師面前表露自己的缺點。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疑惑、也有些招架不住,畢竟接觸那么多學生,有點無所適從。但是我覺得這條教育之路既然開始了,就不要停下,不論我們看見什么、經歷什么,這都將是自己寶貴的人生財富。
教師和新聞工作者是有共通性的,他們要不斷進取,貼近生活,不斷改革和創新,不斷人性化,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就像這本書的最后,談起陳虻時,有人說智慧,有人說尖銳,白巖松說“那是個非常寂寞的人”,是的,在人世間是寂寞的奮斗,寂寞的追問,寂寞的反省。離開以后,他的寂寞不是孤單,是沒完成。教育也是寂寞的,這條路上可能會有同行的幫助,有前輩的指點,但是走出屬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是寂寞的,你必須要有承受寂寞的一顆心,這樣才能成就教育的一方天地。
想象另一種可能,讓理想國先在自己的心中存在,只有抱著這份信念,才能擁有無窮的力量,這份理想也會一直支撐著我,鼓勵著我,不斷前進,不斷改變。
《看見》這本書是初三時同學推薦下閱讀的,已經很長時間不曾打開了,當時年少,懵懵懂懂地讀完,并未深入思考過,甚至有些片段根本不能理解。如今,當我重新閱讀這本書,才發現了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它關乎人性,關乎社會,關乎你我,從《看見》中,我看見了很多。
本書的作者是柴靜,一個看起來溫暖陽光平易近人的女性,可了解過她之后才知道,她絕非外表那么柔弱,她的內心強大且充滿力量。她是非典時期不懼死亡,堅持在一線為人們報道事實的拼命記者,她用自己對新聞事業的熱心,良心,忠心,為大家揭開一樁樁案例背后的故事,她用她獨特的平淡細膩又不失溫度的語言,為大家講述了她記者生涯中的所見所聞,而我有幸讀過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我喜歡這本書大概是因為它經得住時間的考量,時隔多年再打開它,仍能帶給我思考與感動。它當時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在如今看來也具有時代意義。第一章里,柴靜回憶了自己進入央視的經歷,以及對陳虻的懷念。她回憶說,陳虻曾說過“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新聞里最應該關心的是什么?柴靜的回答是“新聞里的人”。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很大。放在當下,這個問題更值得被探討。近十年間,信息爆炸性的增長,大數據遍布在我們生活各處,我們還沒有做好選擇的準備,信息便鋪天蓋地的像我們湮沒來,我們不夠理智,在沒有判斷力或是較低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會被另有目的,居心叵測的信息蒙蔽雙眼,被錯誤地認知或看法混淆視聽。這一現象在微博上屢見不鮮,在這個敲鍵盤不負責任的年代,各類披著新聞人外衣的“鍵盤俠”自媒體,用指向明確,主觀性強的語言或視頻侵噬著我們的思想,這是時代的悲哀,是新聞的悲哀。作為一名新聞人,要先為人,再做新聞。
其次,給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章是“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這一章的題材是艾滋病和同性戀,這些我們平時避而不談的話題,或許是不屑于去談,或許是不敢去談。這些社會的邊緣群體總被我們忽視著,難道他們就不是社會的一部分了嗎?總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裝作假惺惺善意的模樣說著冠冕堂皇的話,背后卻在無形之中摧毀著他們。我們都不可否認,我們當今社會的民眾對于他們的接受度和容忍度還很低,我們的傳統觀念都是限制他們的枷鎖,人們提起這些字眼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反感,不能接受,他們作為社會的底層艱難的在社會中生存著,壓抑著,經受著莫須有的攻擊和傷害,調查顯示這些人群的自殺率相當高,是什么殺死了他們?我想是那些冷漠的嘲笑和鄙視。我們說著人人平等,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社會平等的對待,都能有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生存空間,每個努力生活著的人都應該被善待,他們也一樣。
“沉默在尖叫“這章講到了家暴。我喜歡目錄里說的一句話“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上后,在這里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柴靜采訪了監獄里女性暴力重犯,里面殺死丈夫的比例高達分之七十,女人活著的大多也都是無期、死刑、死緩這種刑罰。我其實是同情她們的,她們并不像其他殺人犯那么窮兇極惡,更多的只是出于無可奈何之下對自己或是孩子的一種保護意識,采訪時,經歷過家暴的女人的描述驚人的相似。一次次的原諒換來的是更猛烈的疼虐待和侮辱,一次次因為事后的道歉和孩子心軟,可是家暴從不會停止,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記住這一點。家庭中的犯罪不能與平時的刑事案件一樣對待,種種社會原因家庭原因的影響下,她們往往會選擇屈服,而這只會讓家暴更變本加厲。我們必須在第一次出現家暴的時候就拿起法律試器維護自己權益,才不至于使事情發展到無法挖回的地步。
什么叫活著?柴靜說“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她記錄了非典時期她所見到的,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代她堅守在生死的第一線為人們報導,她也因此為人所知,她做到了一名記者應該做到的。那個我未曾深刻經歷的年代柴靜帶我看到了,在生死面前一切都顯得渺小,始終堅守在與病魔抗爭第一戰線的醫生們,他們難道不怕死亡嗎?他們難道沒有家人嗎?他們在與死神最接近向地方,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與死神做斗爭。作為一名醫學生,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在死亡之面前,所有人都可以退后,我們要挺上前去,為了那個溫熱的跳動。
《看見》這本書開頭的時候有一句話我一直都記得,也希望與大家共勉“不要因為走的太遠就忘了為什么出發”我們漸漸成長,從幼稚到成熟,走的越遠,越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不妨停下來看看,問問當初的我們是想變成為現在這樣的人嗎?成長的過程是痛苦殘酷的,但是我們不要因為走的太遠就忘了為什么出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習近平主席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謹記的一句話,在社會的洪流中,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想要的那個自己。
花了兩個工作日,將柴靜的新書柴靜看見通讀完。寫下這篇看見讀后感,正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沒有刻意性的選擇標志性事件,只選擇了在工作當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僅此而已。正是因為這樣,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記者,這位主持人,因為她的一份簡單。
一、關注內心的變化,關注自己成長的過程。
初次接到陳虻的電話,柴靜心高氣傲,說:我知道我能達到的高度、體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開始了中央臺的工作,有一陣連話都不會說了,再然后知道什么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然而那只是工作,為了虛榮心和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這個過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關注了并重視自己的內心的感受,然后追求變化;一些人迷失于這個過程,變成了那個當初自己反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社會總有它的規則將你的驕傲搓殺,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尋找那個契合點,那個能被社會接納,又能聽從內心的契合點,才能綻放你的顏色出來。當了記者,報道了地震、非典,讓真實的生活扎扎實實的敲打了內心,讓內心的觸動貼著地皮長了出來,量變之后,一個契機,開始質變,才有了之后不斷漸進的完善、再完善。只是這一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就像在事實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追求真相的、獨立思考的、堅持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尊重自己的內心。內心是那個起點,獨立的起點,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的起點。
首發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靜要幸福。幸福的柴靜要抱著孩子、攜著老公、面帶微笑。我不這么認為,我不認為已經結婚、有了孩子,衣食無憂,或者滿臉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認為單身的、未婚的、或者還沒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沒有公式,沒有條件句,幸福是一種內心感受,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個人的幸福都不同,每個時段的幸福都不一樣。我喜歡柴靜的回答,她說,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執著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靜到北京,去一家雜志社實習,寫國內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編輯的要求修改內容,失去了來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還是九八年,給一家刊登了一張十六歲的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雜志寫了一封《生命本身并無羞恥》的信,愿意給他們無償做記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張照片的攝影師趙鐵林合作。在東方時空時,看到女子監獄,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殺夫入獄,到了新聞調查,要繼續完成這個事,做女殺夫女犯人的調查。后來柴靜越來越有名,有名之后,很多追求容易被掩蓋,看不見?;蛘?,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棄。書里寫到山西這個煤炭大省嚴重的環境污染,寫到焦黃色的天空、惡臭的河流、各種各樣的癌癥和拿著布袋子裝的現金。一個官員問她:你是山西人,怎么就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說:我辦的就是好事。
同樣是執著,最初的拒絕修改和無償自薦是執著,后來的山西報告也是執著。后一種,更難一些??催^柴靜的兩個采訪,一個是采訪《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導演,劉震云和馮小剛,十年,不斷拿起、不斷擱下,然后再拿起這個電影,一個是采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一個電影界公認最不可能拍成的電影,一部拍了四年的電影。也許記者有時候會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和答案通過采訪表達出來。如果我認為是對的、應該做的,就一定會做。柴靜說,原來她也不怎么求實,總是用那股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是后來經歷了嚴格的思維訓練。其實,我覺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骨子里的那股執著和堅持。哪怕是對待導師陳虻的勸誡、批評,也是一樣,錯的還是對的,你說了不算,撞了南墻,也我要自己認識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困難無比。尊重不是禮貌;理解不是可憐。新聞調查,柴靜連續做了幾期節目,關于戒毒所強迫戒毒的人賣淫;關于一個1974年,因撿了一張蔣介石的傳單,而無卷宗、無判決、無罪名被超期羈押28年的謝洪武;關于被鄙視、被拋棄、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她寫到沒有人會關心一個吸毒的人的死活;寫到療養院工作人員把謝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齊的背對滿天紅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視前方,看上去無動于衷,她還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員說能不能把他們的椅子轉一下,換成另一個方向;寫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于這個人本身。在記錄這幅內容章節的結尾,她用了一句話我們最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中。
四、真誠的感激每一種情感。
在《看見》首發式上,最后一刻,邱啟明發自內心的表達了自己對于柴靜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么變,也還是那樣的欣賞你、喜歡你,我覺得,我看見,那一刻,柴靜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書中,柴靜寫到非典結束了,數月之后,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后說:‘你會覺得好笑嗎?我曾以為你會是我的另外一半’。這兩個細節,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真誠,因為她相信別人的真誠;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摯的感情。
首發式上,主持人,稱柴靜為柴老,柴靜自己提到很多人稱她柴記者,也有人稱她為柴姑娘。我想就稱呼柴靜,因為在字里行間閱讀柴靜的時候,在思想交匯的時候,在沉思的時候,我們平等。
以上這篇是柴靜看見讀后感1000字。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
二零零三年,“非典”爆發。
而現在,“非典”對我來說,不過就是教科書里一個好像聽到過的名詞,一個要背的年份日期。
直到,我本周讀到了柴靜的《看見》里,一篇關于她做“非典”新聞調查的文章。
本文通過許多真摯動情的環境心理描寫,讓讀者清晰地認識到“非典”,看到了“非典”的背后——那是人類堅強的意志,“我要活下去”,那顆最溫熱的跳動。
當每早,太陽升起,睜開眼能看到萬丈金光,是否會感嘆“活著真好”?
有一種人,認為人生的目標就是活著。不管成功與否,有意義與否,即便處在社會底層,即便人生不如意,只要能活著就行了夠了,哪怕當牛做馬。
有一種人,比如革命英雄,認為活著必須要有尊嚴,否則還不如死亡,所以才會寧死不屈。他們堅持認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是他們的人生哲理。
活著,真好?;钪?,真不好。
看完了柴靜的看見,對中央電視臺有了一種熟悉感,更對記者有了一分親切感。她遇見了那么多人,一路成長,一路反思。她幸運的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家人。
看完后我對記者這個職業又有了幾分了解,雖然皮毛,但是我起碼看到了這個職業給柴靜帶來很大的變化。想到自己一直是那么自私,那么功利,要放在以往,記者這種清貧又危險的活兒我肯定不會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別想當記者。因為我總是覺得,柴靜在這十幾年的記者人生里,心里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夠了嗎?人生中能夠做一件事,干一份工作,打開自己的心去接觸,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設想的人生計劃一樣,為著一個目標而奮斗——賺錢,讓爸媽為我驕傲。
曾經覺得好像只有這個目標,其他我不知道該干什么。但來了大學之后,也許是學校的人文氣息太濃,也許經過幾次采訪讓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間交流的魅力,我變得逐漸不那么現實。
其實當一個記者挺好的,有什么不可以的?柴靜的自述讓我羨慕,因為她沒有壓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采訪,向我講述著她或喜或悲,有歡笑有惆悵,但其實更是讓她收獲無數的記者生涯。她沒有試圖讓我們學到什么,記者不是干這個的。她只是在向我們陳述她學到的東西,帶著一個人,一個平凡的人該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羨慕她,正是因為她的收獲,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一天,我翻開《閱讀年選》,《讓世界看見你》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立馬捧起書,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從小就愛笑、愛唱歌、愛彈琴的小男孩,在一次踢足球中,不幸失去了他的雙眼,他感到很絕望。一次,爸爸的一句話激勵了他,使他看到了一盞自信的燈,從此,他更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終于讓全世界看見了他,他就是安德烈·波切利!
文章中的主人公,雖然失去了他的雙眼,可是他沒有放棄,繼續追求他的夢想,我和他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有一次,英語默寫,我想不出錯,便拿起英語書努力地背,可總是背不熟,于是我放棄了,最后還是經過媽媽的'提醒才默出來的?,F在回想起來,我還是覺得慚愧不已。
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想放棄時,我就會想起安德烈·波切利,想起他父親湊到他耳邊說的話:“別氣餒!這個世界屬于每一個人。雖然,你看不見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后來,我有過多少次責怨、氣餒和膽怯,但這句話時常在我耳邊回響了多少次……于是,我又鼓足勇氣,克服困難,最終一次次困難都迎刃而解。
同學們,如果你因為做不成一件事而絕望,那你就錯了,做人就應該有勇氣去面對、挑戰每一件事情,向安德烈·波切利學習吧!想做什么就勇敢地去做吧!不要永遠只作觀望著,讓世界看見你吧!
記憶中應是第三次看這本書了,第一次是大學的自習室里,第二次是在回鄉的動車上。
每次都越看越慢,柴靜的沉靜和銳利讓人想通過她的筆端一個猛子扎入文字里,去翻找自己心路上的共鳴。
這一切一切,都獲益于陳虻。
夫子言,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他頭也不回地走在前頭,一邊敲打著她:“你就是個網球,我是個網球拍,不管你達到什么高度……”
當她投入到忘乎所以時,他會說。
“你的問題是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夸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辦法真實地認識事物了?!?/p>
他總能用他的思辨,告訴她應該不偏不倚的感受事物,應該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你認為對的,你就改。想不通,可以不改。我不是要告訴你怎么改,我是要激發你自己改的欲望?!钡阋度肓?,他又要把你往外拉:“不要過于熱衷一樣東西,這東西已經不是它本身,變成了你的熱愛,而不是事件本身了?!?/p>
你點頭說對對。
他又來了:“你要聽懂了我的每一句話,你一定誤解了我的意思?!贝驌舻媚銌】跓o言,他還要繼續說:“你別覺得這是丟人,要在這兒工作,你得養成一個心理,說任何事情,是為了其中的道理,而不是說你。我的話,變成你思維的動力就可以了?!?/p>
討厭的是,他永遠是對的。
具體業務上,他教會柴靜如何更專業、更全面的思考問題:
該如何挖掘一個新聞,解讀它的深意,把與它相關的層面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
陳虻在會上公開批評我:“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么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都選擇剖腹產是個錯誤的觀點,那么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么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的層面,越深,覆蓋的人群就越廣,你找了幾個層面?”
是呀,那一代人,長在紅旗下,閱讀的文字、接受的思想都是被美化到了極致的。
他后來說:“其實誰也沒教給他,但是在意識當中我們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頌一個人物,對這個人物有利的要描寫,對這個人物所謂不利的就要免去,這就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p>
所以即使是意外也是我們應當用心觸摸的,越全面才能獲取越深刻的真實。
他說:“在認識這個事件的時候,有一個干預它的事件發生了,但你原本可以通過拍攝它,看到這背后更深刻的真實,你失去了一次認識它的機會?!?/p>
他用他冰冷、獨到的思辨告訴她與我如何才是寬容和理解。
每次談,我都氣急敗壞——有這樣的領導么?你管我呢?
過陣子明白點的時候,臊眉搭眼再去問他:“人怎么才能寬容呢?”
他說:“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
后來我做節目,常想起這句“你理解嗎”,才明白他的用意——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復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贊美的思維習慣。
這種冰涼像一把銳利的刀子劃破她腦海中固有的思維,化成水慢慢浸潤著作者對事情的體味。
陳虻說“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我慢慢體會到,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柏大夫說的,“強大了才能變軟”。
那么,對于我呢,亦或者是我們呢?
我想,大概是對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吧。
但是,他最后說的一句話十年后仍然拷問我。
“你有自己認識事物的坐標系嗎?”
我想,不單單是要問自己有沒有,還要問自己為何要建立?
他說過,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繼續他曾做過的事——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掙脫,這才是活著。
那末,我們該如何建立呢?
“你必須退讓的時候,就必須退讓。但在你必須選擇機會前進的時候,必須前進。這是一種火候的拿捏,需要對自己的終極目標非常清醒,非常冷靜,對支撐這種目標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靜。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兒,退到一環,甚至脫靶都沒有關系。環境需要你脫靶的時候,你可以脫靶,這就是運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那是墮落?!?/p>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似乎整個靈魂都在震顫著,我眼里滿是一個曾經充滿朝氣的少年,徘徊在終極目標的模糊后,一天一天的得過且過。
“不要墮落?!彼f。
陳虻,到底是個怎樣的他?
不管什么節目,都得一期一期地做,做完貼在博客里聽大家意見,陳虻當年希望我們每做完一個片子,都寫一個總結:“這不是交給領導,也不是交給父母的,也不是拿來給大家念的,就是自己給自己的總結?!?/p>
他的寂寞不是孤單,是沒完成。
她以為她失去了他,但是沒有。
十年已至,如他所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
他之于她,亦師亦友。
“不要墮落?!彼f。
是為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pingyujiyu/3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