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制定應該注重課程整合和跨學科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一份完善的教學計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我們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都需要學習。作為數學老師,在平時數學教學時不能只單純地傳播數學知識,而應該更加重視數學的內在功能,重視數學文化素質的培養。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1)班有38人,學生較為活潑、好動,字體書寫較工整;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扎實,中下層生比較貪玩,基礎差,計算能力不強,尤其是對應用題難于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補缺,通過個別輔導,爭取把成績趕上來,努力提高本班數學成績。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升和毫升(3課時);(二)除法(15課時)、簡單的周期(1課時);(三)觀察物體(4課時);(四)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6課時)、運動與身體變化(1課時);(五)解決問題的策略(4課時);(六)可能性(2課時);(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5課時);(八)垂線與平行線(10課時)、怎樣滾得遠(1課時);(九)整理與復習(5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方面。
(1)能計算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認識中括號,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經歷探索并發現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感受發現數學規律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2)通過實例了解容量的含義,初步感受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結合實例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關系;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系;能辨認從不同方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圖。
(3)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選擇適當的方式收集數據;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直觀而有效地表示數據,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能解釋統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判斷。通過試驗游戲等活動,能對一些簡單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2、數學思考方面。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探索計算方法、運算順序的活動過程,發展數感和初步的符號意識,提高運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認識射線和直線,認識銳角、直角和鈍角,平角和周角,研究它們的大小關系,體會直線間的位置關系,認識升和毫升,進行幾何體與平面視圖間的相互轉換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
(3)在簡單的數據整理、認識平均數和體驗可能性大小的活動中,增強數據意識、隨機意識,發展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4)在建立數學概念、獲得數學結論、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充分開展觀察、實驗、歸納、類比和猜想等數學活動,能有條理地思考,比較清晰地闡述自己的想法,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問題解決方面。
(1)能主動從現實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并能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2)經歷運用所學的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用列表、畫圖等方法整理條件和問題的策略,體會從條件和問題出發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了解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能按步驟進行解題,逐步養成自覺檢驗和反思的習慣。
(3)能應用線段、射線、直線、角、垂線和平行線等知識解釋一些生活現象;能應用兩點間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等知識解釋有關的實際問題。
(4)能應平均數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對一些生活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對統計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比較。
(5)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設計簡單的調查方案,并在對統計結果的分析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增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班級情況分析。
1、學習習慣和興趣。
四年級共有46人,總體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課堂中喜歡動手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2、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絕大多數的學生已經掌握上半學期所學的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部分同學的思維較靈活,有著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系、探索規律的精神。
(3)個別學生從知識到實踐的跨越還有些難度。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進一步培養學生勤學習、愛動腦的好習慣。
(2)繼續加強紀律教育。
(3)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和綜合的能力。
(4)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受到愛祖國、愛科學等方面的教育。
(5)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作業干凈整潔。
(6)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
2、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系,并探索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相應的計算方法和必要的計算技能,理解和掌握運算順序,發現一些運算規律;聯系數的已有知識認識整數間的一些關系和整數的一些特征;結合解決實踐問題,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聯系現實情境,經歷觀察、操作和探索相關圖形的特征以及圖形的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及其特征,了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系的簡單變換;通過實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觀念,了解容量的意義和計量單位。
(3)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體驗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掌握用折線統計圖表達數據的方法,并能按照統計圖里的數據變化分析相應的統計結果;經歷從具體問題的需要出發選擇統計圖的活動,體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統計圖。
3、數學思考方面:
(1)在聯系已有知識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充分開展猜想、討論、解釋、交流等活動,發展推理能力。
(2)在觀察、探究整數之間的一些關系和一些特征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3)能對現實生活的有關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運算規律和概括數量關系的過程,發展抽象思維和符號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圖形特征和對圖形進行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5)經歷把現實問題中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并合理地選擇相應的形式描述數據,以及對數據作出分析和解釋的過程,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
(6)在建立數學概念、獲得數學結論、發展數學規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開展觀察、猜想、實驗、類比、歸納等活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對結論作出合理的、有說服力的說明與解釋。
4、解決問題方面:
(1)能從現實情境中提取數學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問題的結果,并進行解釋和說明。
(2)能應用相關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能解決比較簡單的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測量一些液體的多少。
(4)能選擇恰當長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據三角形的兩個已知角求第三個角的度數,根據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或底角)求一個底角(或頂角)的度數。
(5)能判斷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能從生活中找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實例,能利用方格紙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將簡單圖形平移或旋轉到指定位置,能靈活運用對稱、平移、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能用計算器探索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并能說明所得的結論。
(8)能從生活中主動收集數據信息,能讀懂有關媒體中的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能設計簡單統計活動,運用統計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根據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相應的數據。
(9)學會并具有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發展主體意識。
5、情感與態度方面:
(1)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主動探索并發現數學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系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內容,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應用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里的一些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與作用。
(3)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初步體驗探索問題的科學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學地探索問題的意識與態度。
(4)能主動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的體驗;能與他人合作交流,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有質疑和反思的意識;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5)主動、認真地閱讀一些數學知識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三、本冊教材重、難點。
重點:解決問題的策略。
難點: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認識。
四、教學措施。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應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班情分析。
402班原有學生62人,這個學期轉走一人,現有學生6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3人。班級孩子遵守紀律,比較聽話,作業基本能按時完成。但學習缺乏主動性,家庭管理方面比較欠缺,家庭作業有部分同學完成質量很差,需要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兼用一定的監督機制,促使孩子加強自我約束能力。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等內容。
1、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這單元進一步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學習使用小括號,繼續學習解答兩步應用題,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它的特點是未知量隨著兩個量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連乘和連除應用題集中在一起教學,加強彼此的聯系,有助于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并能進行相互檢驗,在這一單元增加簡單的統計內容,這也是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的趨勢,學生及早掌握一些統計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是在前面所學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數的認數范圍擴展到千億位,總結十進制計數法,然后對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加以概括總結,為以后學習小數、分數打下較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以及四則運算的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以及應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未知數x。
教學關鍵: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出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等知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3、量的計量: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各種計量單位的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的系統整理和總結。這部分教材先講計量的產生,接下來講常用的計量單位,最后才是名數的改寫??傊?,本單元新知識不多,教學時應以復習、整理為主。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重量、和時間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認識面積單位和進率及名數的改寫。
教學關鍵:重視計量單位的直觀表示,使學生進一步形成明確的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以及在學習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它包括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六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小數和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教學關鍵: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小數和復名數的改寫。
5、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小數加減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再教學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由于小數加減法有密切聯系,計算法則基本相同,突出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便于學生在已學的基礎上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計算方法。這單元同整數計算一樣,注意教給學生多種計算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法的簡單算法。
教學關鍵:在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時,著重說明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才能相加減的道理。
6、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教材先講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隨后出現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對三角形進行分類,以及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的結論。接著學習平行四邊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與正方形、長方形的關系,最后學習梯形特征,以及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直線、線段、射線以及平行線的概念。
教學難點:區別直線、線段和射線,垂線與平行線概念。
教學關鍵: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畫圖能力。
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
4、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唯物辨證觀點的教育。
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多創設學習情景,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對學困生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并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3、會正確讀、寫多位數。
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會正確讀、寫多位數。
1、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2、讓學生對收集的數據根據大小進行分類,然后與學生共同討論“億以內的數”的讀法,并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自己歸納讀數的方法;接著與學生討論“億以上的數”的讀法。學生在進行讀數時,必須與數位順序表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性。同樣,在寫數方面,也可以分兩步進行,先寫“億以內的數”,再寫“億以上的數”。
3、如果學生收集的數據中沒有特殊的多位數,如“級的中間零”、“級的末尾零”等,教師可以作一些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些特殊數據的讀寫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導。
4、總結討論。與同學交流你是怎樣讀數和寫數的。
第7頁“試一試”第1題,教師在組織學生“說一說”時,可以先讓學生收集一些當地的有關人口數據,在此基礎上,引出一些比較大的數據,以便于學生能體驗到大數據的實際意義。同樣,也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數據,如當地的工農業生產的產值、城區面積等,通過一些具體的、可以感受的數據,了解較大數據的意義。
第2題,組織一組組可以對比的數據,說說它們的實際意義是寫數的基礎。在學生寫數時,安排一些學生身邊可以感受的具體參照物進行比較,對學生理解較大數的意義是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完成練一練的題目。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
萬萬萬。
1265830000。
讀作: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教學內容: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先把教科書中的復習題按下面的格式寫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課。
1.教學例9.。
教師出示例題350x3,提問學生:這道題怎樣用筆算?
教師再提問:還有更簡便的算法嗎?
教師接著出示2500x3,讓學生用簡便方法試算.。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六的第1題。
有多少,哪些學生還沒有做完.然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六中的第3題.。
學生做前教師提問:“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練習六中的第4題.。
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然后集體訂正.。
5.做練習六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2、利用學過的小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一、創設情境。
創設計算電視廣告費的`情境。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讓學生看懂問題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自己解答。
學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學生可能會分步計算,也是可以的。以學生所列綜合算式為例,研究連除、乘除混合的運算順序和脫式步驟,說明小數混合運算和整數四則混合的運算順序是一致的。
三、鞏固與應用。
試一試:
第1題:其中第2小題是帶有中括號的算式題,指導學生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它的運算順序。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回憶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獨立解答。
練一練:
第1題:要求學生脫式進行計算。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張收費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第3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能獲得哪些問題,再獨立解答。
四、總結。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重點講解。
手拉手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完了小數的認識和小數的加減法及小數乘法的意義、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的。
知識目標:。
能根據“手拉手”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
體會整數的運算律在小數的運算中仍然適用,并能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情感目標:。
能利用學過的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舉例驗證的數學活動過程,初步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乘法同樣適用,能主動運用有關的運算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乘法同樣適用,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有關的運算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
(一)創設情境。
課前游戲。
有的用著破舊的課本,有的用樹枝在地上寫字,他們眼里充滿了對學習的渴望。)。
師:同學們,看到這幅圖你有什么感想?
生1:這些山區的孩子太可憐了,條件這么艱苦。
生2:在這么艱苦的環境里,他們還刻苦努力,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生3:我們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實在太幸福了,和他們比起來,真是天上地下。
生4:老師,我們應該給他們捐錢捐物,讓他們用上新的課本和文具。(這個想法一提出,同學們紛紛響應,有的說要給捐錢,有的說要給捐文具,還有的說要給捐書。)。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生活在這么優越的環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在一些貧困的地方,還有許多上不了學的孩子,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望他們,我們應該盡我們的所能去幫助他們,我們要和他們“手拉手”。(板書課題“手拉手”)。
(二)自主探索。
1.出示情境圖。
師:老師先帶你們去超市選購一些學習用品。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仔細閱讀圖上的文字,看圖上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
(給學生留一分鐘的讀題和思考的時間)。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一:小組間互相提數學問題,體會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師:誰能根據這個情境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他倆每人要花多少錢?
師:這位同學提的問題非常好!如何解答呢?
請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列式解答。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有什么好方法?
(復習學習過的小數加減法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減法的運算性質)。
活動二:解決“買三個書包和三個文具盒要花多少元?”驗證小數的乘法分配律。
師:你們提的問題都很簡單,老師給你們提個難點的“贈送給這3名同學每個一個書包和一個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要求:每四人學習小組,各自列式解答,爭取做得和小組的其他成員不一樣)。
生:列式解題,請學生上臺演示,然后講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引出乘法分配律律。(多讓學生自己說)。
活動三:連連看(鞏固練習)。
活動四:學習大闖關(拓展練習)。
師:同學們學得很好?,F在有幾道題,請同學們做一做。
1.計算下面各題。
(8+)××+×××4。
師:先請同學們觀察這幾道題,看一看這幾道題有什么特點。
生1:這些題都可以用簡便方法做。
生2:這些題都可以用我們以前學的乘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
師:下面請同學們做這幾道題,看哪些同學的方法最簡便。(學生試做,做完后,在小組內交流,看誰的方法最好?)。
(教師巡視,發現有的學生不會用簡便方法做)。
小組匯報交流,說出各自的意見。
2.計算。
×13+×7。
××0.49×+9×。
師:要求學生能用簡便方法的盡量用簡便方法做。做完后同伴兩人相互交流。
(三)解決問題。
課本練習,解決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
請學生說說學習這一課的收獲和感想。
生1:我學會了在小數乘法中也可以用到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
生2:這節課我的收獲很大,我不僅學到了小數乘法的知識。同時,我也知道還有許多貧困山區的孩子在那么艱苦的環境里努力學習。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太好了,看來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獲都很大,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去幫助人和關心人。今后,我們也要向實驗小學的同學學習,為貧困山區的孩子獻愛心。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學會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通過學習能理解帶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3、能熟練、正確地進行運算。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學習難點:
理解帶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
師: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做幾道口算練習,比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開始。出示口算練習:
25×3=。
16×5=。
45×2+3=36÷4=。
25÷5=。
師:看來大家的口算很不錯,下面老師出個更難的題目,大家有信心解決嗎?
師:一天,淘氣、笑笑、聰聰三個同學到文具店里買文具,他們要買3個計算器和1支鋼筆。有什么辦法幫他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好嗎?開動小腦筋,把想到的辦法寫在本子上。呆會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列式計算的,開始!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師:每一個算式求的是什么?
師:看來這個也難不倒大家,老師再出幾道題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戰嗎?(課件出示)請把你的想法與同桌交流,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35+65×40÷5。
12×(153-83)÷8。
師: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合作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請在小組內合作解決以下問題:(課件出示)。
1、根據例題情境,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小組代表板演,并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
2、小客車比吉普車每時多行駛多少千米?(解答之前讓學生說說要求的問題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怎么列算式計算。小組代表板演。)。
師:同學們的合作得有序而愉快,而老師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你能想辦法幫老師嗎?請繼續小組合作:
3、小組內討論交流9÷3×5-2=1成立嗎?你能添上括號使它成立嗎?(讓小組代表說說想法,老師演示)。
你收獲了什么。
(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根據學生說的,教師整理,課件出示:
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一般按從左到右依次進行計算既有加、減,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七、作業布置。
p13例6(0的運算)。
1、使學生掌握關于0的運算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3、復習鞏固《四則運算》的知識。
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上周一直在學習四則運算,主要講了四則混合運算,不知道你們的掌握情況怎么樣?現在我們就來做幾道題。
課件顯示:
(2)8×7÷2。
(3)2+3+6×5。
(4)72÷9-1×3。
(5)(9+11)×5。
做好評比!
(二)回顧四則運算的概念、運算順序。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然后課件再次顯示關于四則運算的.概念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加法。
減法。
乘法。
除法。
四
則
混
合
運
算
沒有括號的。
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
左
右
加減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減。
有括號的:
先算括號里面的。
文本框:四則運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車進行快速口算。
課件顯示:。
(1)100+0=(2)0+56=。
(3)0×78=(4)154-0=。
(7)0÷76=(8)235+0=。
(11)0×29=(12)9×0=。
(2)舉例總結關于0的四則運算,在運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課件顯示。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100+0=100。
0+56=56。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數。
課件顯示:
0不能作除數。
18÷9=?2×9=18。
36÷6=?6×6=36。
6÷0=??×0=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6。
0÷0=??×0=0。
0÷0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0乘以任何數都得0。
(4)鞏固運用0不能作除數。
考考你!判斷對錯。
課件顯示:
(1)128+0=128(2)0+45=45。
(3)88+0=0(4)1×0=1。
(5)0×97=0(6)0÷56=0。
(7)16÷0=0(8)60-0=60。
(9)0÷76=76(10)10÷0=10。
(四)鞏固練習。
1、應用題的解答。
課件顯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題,照這樣計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題?
2、判斷并改錯。
=75。
240÷40×3。
=240÷120。
=2。
讓學生先判斷再自己改錯,提醒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運算順序!
(五)做課堂練習,結課。
做書《練習二》的第二題,以鞏固。
五、作業設計。
1、背會《四則運算》的概念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做《學習之友》單元測試題。
教學目標:
1、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生的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
3、習中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教學用具:四則運算運算順序歸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憶前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
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種不同的四則運算,你們還記得嗎?誰能說說你在前面都學會了哪些四則運算順序?(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兩名學生板演。全班學生進行檢驗。
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板書)。
誰能把我們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幫大家來總結一下?(學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練習p12/做一做1、2p14/4(教師巡視糾正。)。
四、作業p14—15/2、3、5—7。
板書設計:四則運算。
(1)42+6×(12-4)(2)42+6×12-4。
=42+6×8=42+72-4。
=42+48=114-4。
=90=110。
運算順序:(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教學內容: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先把教科書中的復習題按下面的格式寫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課。
1.教學例9.。
教師出示例題350x3,提問學生:這道題怎樣用筆算?
教師再提問:還有更簡便的算法嗎?
教師接著出示2500x3,讓學生用簡便方法試算.。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六的第1題。
有多少,哪些學生還沒有做完.然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六中的第3題.。
學生做前教師提問:“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練習六中的第4題.。
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然后集體訂正.。
5.做練習六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并能靈活運用方法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一、設疑引欲,提出問題。
師:體育課上,同學們在進行套圈比賽,一起來看看。比賽分男生一組,女生一組,規定每人套15個圈。
師:(出示前三輪比賽成績)這是前三輪比賽的結果,你覺得哪組套得更準些?為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師:比賽繼續進行。(課件繼續出示)現在哪個組套得更準些呢?(??)我覺得女生組套得更準些。因為她們套中的個數多呀!
(學生討論、交流)。
2、移多補少,平均數的意義。
師:指名匯報,顯示移多補少的過程,結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個。
師:數學上,像這樣從多的里面移一些補給少的,使得每個數都一樣多。這一過程就叫“移多補少”。(板書:移多補少)。
師:這里的“7”是什么意思?是指“王宇”套中的個數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統計圖匯報)。
師(出示女生套圈統計圖):你估計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幾個?如果用一條線像表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個數那樣表示女生的,你覺得這條線可能放在哪兒?(學生思考、匯報)出示一條線置于“10”的位置,能放在這兒嗎?為什么?出示一條線置于“4”的位置,能放在這兒嗎?為什么?你覺得她們的平均數在哪些數之間?(4~10)。
師:現在怎么辦?學生匯報“移多補少”,課件演示過程。
生:有的比平均數多(師:多了幾個?)有的比平均數少?(師:少了幾個?)(課件分別演示比平均數多和少的直條)。
師:比平均數多的個數和比平均數少的個數怎么樣?(相等、一樣多)師:會不會是一種巧合呢?我們再來看看女生組的情況。誰來說說對這個“6”,你是怎樣理解的?是不是每個女生實際都套中6個,實際是怎樣的?看著屏幕一起來說說。(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女生比平均數多和少的直條)。
師:平均數會比這里最大的數大嗎?師:會比最小的數小嗎?
師:對了,平均數是通過把多的部分移給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數,所以它在最小數和最大數之間。其實,這是平均數的又一個重要特點。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大概地估計出一組數據的平均數。
3、探索計算方法。
(1)師:除了移多補少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求出平均數嗎?(學生匯報)。
師:好辦法,給這種方法也取個名字:求和均分。師:能列出算式嗎?(6+9+7+6=28(個))。
師:28表示什么?誰來說一說。(男生組套中的總個數)師:為什么要除以4?(男生有4人)師:道理講得很清楚。
(2)師:下面請大家自己算一算女生組的平均數師:誰來說說你的方法。(10+4+7+5+4=30(個))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指著30)30個表示什么?師:(指板書)為什么這里用總數除以的是5而不是4?師:解釋得真好。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交流。
指出: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靈活選擇合適的方法解題。
2、剛才我們知道了,超出平均數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數的部分一樣多。把握了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巧妙地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師出示如下三張紙條,如圖9)師:老師大概估計了一下,覺得這三張紙條的平均長度大約是10厘米。不計算,你能根據平均數的特點,大概地判斷一下,老師的這一估計對嗎?生:我覺得不對。因為第二張紙條比10厘米只長了2厘米,而另兩張紙條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們的平均長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師:照你看來,它們的平均長度會比10厘米長還是短?生:
師:它們的平均長度到底是多少,還是趕緊口算一下吧。
指名匯報。
師:你覺得,當把它變成多少的時候,它們的平均數是8?(5)你是怎么想的?
師:現在,請大家觀察下面的三幅圖,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我發現,每一幅圖中,前三次成績不變,而最后一次成績各不相同。師:最后的平均數——生:也不同。
師:看來,要使平均數發生變化,只需要改變其中的幾個數?生:一個數。
師:瞧,前兩個數始終不變,但最后一個數從5變到8再變到11,平均數——。
生: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師:難怪有人說,平均數這東西很敏感,任何一個數據的“風吹草動”,都會使平均數發生變化?,F在看來,這話有道理嗎?(生:有)其實呀,善于隨著每一個數據的變化而變化,這也是平均數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我們還將就此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3、出示第3題。
師:下面這些問題,同樣需要我們借助平均數的特點來解決。瞧,學?;@球隊的幾位同學正在進行籃球比賽。李強所在的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每個隊員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對嗎?
師:為了使同學們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出示中國男子籃球隊隊員的合影)這是以姚明為首的中國男子籃球隊隊員。老師從網上查到這么一則數據,這支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為200厘米。這是不是說,籃球隊每個隊員的身高都是200厘米?師:你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嗎?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師:看來,還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過,既然隊員中有人身高超過了平均數——。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數。
師:沒錯。據資料顯示,這位隊員的身高只有178厘米,遠遠低于平均身高??磥?,平均數只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個數據。
師:可別小看這一數據哦。10年前,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69歲。比較一下,發現了什么?生: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原來長了。
(師呈現相關資料: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8歲)師:發現了什么?
生:女性的平均壽命要比男性長。
師:既然這樣,那么,如果有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著,老奶奶的壽命一定會比老爺爺長?生:不一定!生:雖然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但并不是說每個女性的壽命都會比男性長。萬一這老爺爺特別長壽,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長些。
師:說得真好!平均數的知識生活中隨處可見。希望我們同學們做個有心人,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最后,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實際的平均數據。
2.教學生嘗試著畫視圖進一步鞏固空間觀念。
尺
一、談話揭題:
上節數學課。
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
說說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板書:視圖。
出示兩張圖。
問:你覺得這兩張圖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們在觀察一個正方體的時候,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圖1畫的就是我們平時能看到的情況,而圖二是在圖1的基礎上添上了3條虛線,這樣就使圖看起來立體的效果更強,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體的六個面,像這樣的圖,我們可以叫它"透視圖"。
我們要會觀察視圖,大家一起動手畫一個正方體。
二、練習:
說一說先完成書上的問題。
問:誰能像這樣子也來提問考靠大家?
隨學生的`提問。
其他同學解答。
注意學生在出題的時候。
要說清楚是從哪個面觀察。
得到的是怎樣的排列的幾個正方形?
你能用幾個小正方體搭出下面的樓房模型嗎?
追問:圖2看到的是3個正方體。
是不是真的就3個?
觀察這類圖要注意什么問題?
3.先數一數各有幾個正方體。
再擺一擺。
(圖略)提醒:圖2和圖3都是2層的。
2層的視圖要注意上面正方體的下面雖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數進去。
4.思考題:
下面的幾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連一連連完后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連的時候是怎么考慮的?
連完后有什么發現?
注意讓學生發現相對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觀察的時候,上面多的那一塊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嘗試畫較為復雜的視圖。
1.用4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擺成從右面看到的是。
2.用4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擺成從右面看到的是。
1、通過練習,熟練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和幾百幾十數以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掌握算理。
提高口算正確率。
口算卡片。
1、口算。
450÷96000÷6100÷10。
39÷372÷480÷5。
120+48。
2、估算。
387÷5426÷8218÷4。
142÷5135÷7320÷6。
說一說426÷8、142÷5的估算過程。
1、教材第13頁練習三的第7題。
指名學生讀題。
分析數量關系。
集體列式計算。
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請學生說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頁練習三的第8題。
理解題意。
說一說,題中要我們求什么。
要求這兩個問題,都需要哪些相關信息?
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怎樣計算360÷4、360÷9。
(1)讀題。
(2)獨立分析題意,列式解答。
(3)訂正口算過程及結果。
2、出示課件。
海龜的壽命大約是青蛙的多少倍?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1)閱讀所給信息。
(2)討論:根據所給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教師板書學生所提問題。
(4)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找出下面每行數的排列規律,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課文24《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
教材簡析。
這首詩是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課文24《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為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所作。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寫的是在陣陣鞭炮聲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出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象征無限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風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的意思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意思。
作為本冊教材的最后一篇課文,它被安排在《春聯》之后,正是因為《元日》一詩中寫到了春節有“新桃換舊符”的習俗,而且學本文時,春節將近,學生對此首詩不無親切感。通過本詩的教學,可增加學生對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習俗的認識,激發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爆”、“屠”、“符”三個生字,重點理解“屠蘇”與“曈曈日”的意思,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增加學生對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習俗的認識與熱愛。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熱鬧歡快的氣氛與詩人除舊布新的抱負。
4、教給學生一點方法,適當拓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難點: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三、釋詩題??????????四、自讀古詩,了解大意???????????????????????????入詩境、悟詩情???????????????????????五、課外拓展????七、布置作業????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作者王安石。誰來向我們介紹一下詩人?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進行小結(重??點指出推行新政,為感悟詩情做鋪墊)?1、板書課題“”什么意思?2、春節是我國一個特別重要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傳統風俗呢?過渡:那么,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春節有哪些傳統風俗呢?請大家自由讀讀古詩,看看你有什么收獲????(一)出示古詩??(二)檢查自學效果1、指名讀,相機正音,教學生字“爆”、“屠”、“符”2、指導讀出節奏??預設:學生不懂的詞:除?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3、出示插圖,指名學生交流點撥:“千門萬戶曈曈日”從“千”與“萬”讀出了什么?古詩中形容某種事物或現象極多常用“千”、“萬”,回憶一下,我們課內外積累的古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嗎?千門萬戶逐漸演變為一個成語,平時積累的這樣的成語有哪些?“總把新桃換舊符”桃符到春聯的演變(第一副春聯)?板書: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指導感情朗讀,你認為這首詩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去讀??小結:過年了,當然很快樂,除舊布新(板書),新的一年總是充滿新的希望嘛古人云:詩言志,想一想王安石為什么會寫這首詩?(從推行新政角度去理解)?????小結:古詩以極少的二三十字表達極為豐厚的內涵,所以我們讀古詩時,所以我們讀古詩時一定要了解寫作背景,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詩意,體悟詩情。?出示《梅花》?開火車背誦課外積累的古詩(5人左右)?????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學生交流??????????自由讀三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借助插圖了解大意????自由讀一讀,哪些詞語不理解,四人小組交流,不會的大組交流???在了解大意時將句子說通順、說完整(逐句說)?說出自己所知道的這樣的古詩與詞語???????說說春節時有哪些風俗?????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一下過春節時動人情景???????詩人對推行新政充滿期待、充滿信心,如果你是詩人,寫好這首詩后,你怎樣吟誦?練習背誦????????自由讀,說說這首詩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其他的詠物詩??我國傳統節日還有很多,搜集其他描寫傳統節日的詩詞。
學習《元日》這篇古詩,我主要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積累入手,說說自己過年時最興奮、最感興趣的是什么,然后再導入古詩的學習。
本節課最讓我感到成功的是,學完古詩后讓學生一邊背誦一邊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眼前的情景,再讓學生大膽地匯報。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正穿著新衣裳在開心地玩耍?!庇械恼f:“我看到了小孩子正拿著鞭炮在燃放?!庇械恼f:“我看到了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庇械恼f:“我看到了一幫小朋友拿著大人給的利是跑向商店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食品?!庇械恼f:“千家萬戶的人們正在沐浴著太陽的光輝?!边€有的說:“人們正在盡情地喝著屠蘇酒?!?/p>
就這樣,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找到引起學生想象的“著火點”、“觸發點”,讓孩子們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再一次在腦海中播放畫面,如身臨其境般真切感受著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
板書課題后,讓學生想一想“元日”指什么?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是指元旦的一天,有的人說花錢的一天。這時我讓學生看圖然后再反復讀課題,又讀了三遍課題后有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為過春節。這時有的學生一想也開始贊同了他的意見,我舒了口氣隨即贊同了楊寶的意見。
這首詩的詩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讓學生再看圖,學生都說會想到自已的家。再讓學生朗讀古詩,從古詩中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生能夠說出來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辦了,學生再反復讀詩句并結合注釋,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為此我先讓學生讀“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苯Y合圖學生很快明白了。也體會到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說實話,昨天才結束了對成都市骨干教師的獻課,有點倦了,這堂課沒有怎么去備,也許是因為看上去是一首古詩的原因吧。前天去龍江路小學聽了國學進課堂的理念,被洗了眼睛,今天我也來小試牛刀。這首詩有三個衍生的東西——節氣、對聯、詩人。結合語文天地中的節氣,我講到了很多有介紹,也有互動,特別是一些孩子比較陌生的節氣。其次就是對聯了,在上一單元的語文天地中就有關于對聯的內容,今天結合“總把新桃換舊符”這一句講起了對聯,我拿出了一些句子,請孩子們說一說那兩句是一對的,大概了解一下對聯的對仗方式,就像是做游戲一樣。最后講到了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這些對于孩子來說遠嗎?遠!但是不介紹就更遠,所以我還是請他們跟我讀了介紹詩人的文字,并且講到了王安石的一些有名的作品,還和孩子一起品讀其中的名句,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國學拓展吧?;顚W活用談不上,至少是現學現用,希望以后的這類課還可以有更多的國學文化加載其中,使得課堂內外知識相通。
【1】《元日》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描寫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的一首頗為世人傳頌的詩歌。本課的教學我旨在讓學生感受新春的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情景,人們意氣風發,春風得意的感受,通過以下幾個層次來進行渲染,進行教學:
這些膾炙人口的春聯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入了那個歡樂祥和的氛圍當中。在進行《元日》的教學中,我大量的引導學生們聯系春聯的學習內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繪的歡樂喜慶的氛圍,課文之間很好地進行了融會貫通,效果很好。
(2)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春節,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總是會浮現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因此在學習“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句古詩時,我提問:你們放過鞭炮嗎?誰來說說你們當時放鞭炮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呀?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邊,哥哥姐姐們小心翼翼的去點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時候火光沖天,大家又笑又跳,開心極了……這些生活的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相得益彰。
(3)結合拓展內容進行教學。當古詩學完之后,我們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幾首描寫歡度佳節的情景的古詩,“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边@樣的詩句又擴大了學生們的理解視野,加深了他們的理解,對元日這首詩歌理解更深了。
【2】今天帶孩子們學習了本學期最后一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元日》,學習的要求: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2)理解古詩的內容。3)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氣氛。
采用小組討論合作的方式教學。
導入從學生的生活場景入手:同學們一定喜歡過年,那你們在過年時最喜歡做什么?學生有說放鞭炮的,有說穿新衣的,有說吃好東西的,有說走親戚的……學生的情緒被帶動起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古時候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嗎?想。這樣很快轉入正題。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詩句所表現出的就意境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元日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聯想的什么?
2)古人過年有哪些風俗?從中感受到怎樣的氣氛?
3)結合作者簡介想一想結尾一句有沒有更深的含義。
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體會到詩人所要表達思想感情。
由此我想學習之所以需要,是因為有不懂的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必要學習。這堂課我的幾個教學問題都設計得很好,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但總覺得是在牽著學生走,沒有讓學生真正讀懂學會。
因此,我們應該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會學生質疑問題,啟發學生質疑,教學問題應從學生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的一開始就處于主動地位。我們不能滿足于給學生設計好的問題,應鼓勵學生敢問,還要教學生會問,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3】周二,以學案教學的新要求上了《元日》一課。這是一首古詩,所描繪的場景學生比較熟悉,但有很多過年的習俗因為時代的久遠,有些也不是很了解,在設計時,我將語文天地中的開卷有益做為本節課的一個內容,因為此閱讀內容就講到了“年”以及相關的風俗習慣的來歷,非常有利于對古詩意思的理解。對這篇文章的處理,我完全交給學生來完成。由于是個傳說故事,學生讀起來興趣盎然,對內容的把握非常好,完全能按照預設,自主學習,通過朗讀,默讀,學生便很好的把握了“年”的特點,爆竹,桃符,拜年的來歷。再學習古詩時很多字意的理解便順理成章了。由此可見,很好的整合語文天地中的練習也不失為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
1.不辭而別:辭,告別。別,分離。2.慕名而來:慕,羨慕,仰慕。
3.星羅棋布:羅,羅列。布,分布。4.不毛之地:不毛,不生長莊稼。
5.妙語連珠:妙語,精彩而有趣的話。
七、按要求寫句子。
1.眨眼工夫,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排比)。
愛心是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夜空中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2.……可以……也可以……。
閱讀課外讀物好處可多了,可以增長知識,可以提高寫作水平,也可以陶冶情操。
八、填空。
1.《特殊的葬禮》這篇課文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描寫了巴西著名景觀塞特凱達斯瀑布由雄偉壯觀到日漸枯竭的過程以及人們失望、震驚,痛心、反思的表現,說明環境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環境,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生存的家園——地球。
2.課文第三段寫人們哀悼即將消亡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同時也點明了中心:號召人們行動起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3.《沙漠中的綠洲》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生活環境,辛勤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終于建成綠洲,營造出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4.“綠樹成陰”“鮮花遍地”“沒有……更沒有”體現了人們對花草樹木的珍愛。因為阿聯酋人民不惜一切代價營造綠洲,所以說“在阿聯酋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薄鞍谆ɑǖ柠}堿”“硬硬的殼”“不毛之地”說明了沙漠環境的惡劣,也說明建設綠洲困難之巨大。三個“買來”以及“挖去”“填上”“埋下”說明了建設綠洲的艱巨和復雜,代價之昂貴,也說明了阿聯酋人民戰勝困難的決心之大,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堅定。
5.阿拉伯朋友的一句“人類有了綠洲、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闭f出了阿聯酋人民不惜一切代價改造環境的目的。
6.園林工人的兩個“不”字,首先是否定了作者問句中的意思。作者用的是反問句,意思是“地下有自然水管,就不要澆水了?!眻@林工人認為這是不對的。然后他用具體的勞動過程,還做了個洗臉的動作,說明澆水是為了讓花草更干凈、更漂亮,而這單靠地下的自然水管是做不到的。這也充分說明了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
7.《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
8.稱“森林水庫”的原因就是森林能蓄水。樹冠可以擋住雨水,苔蘚和枯枝敗葉可以吸水,土壤能儲存水。文中講到的森林的作用一是蓄水保土、二是調節氣溫。
九、學會鼓勵。
1.“買了東西,我們就是消費者,就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商家對于銷售出的商品應保證質量,這種偽劣產品完全應該找他退換,這是你的權利?!?/p>
2.“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兩次失敗算什么?總結經驗再來,你定會成功的!”
3.“宗家偉,你一直都是最棒的!你目前這種狀態屬正?,F象,只要你放下包袱,輕松上陣,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再說只要你努力了,同學們一定會為你加油的!”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1)班,共有學生?58??人,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定義掌握比較牢固,口算、筆算驗算及脫式計算較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不夠強。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本班學困生較多。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或者抄別人的作業。今后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后的復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點、難點)。
四年級第一學期是第二學段的開端,是承前啟后的關鍵學期。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第一學段教學的基礎上,既注意了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更關注學生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女里實現這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把便教利學落實到實處。教材仍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和綜合應用四個領域,還有十多篇“你知道嗎”和一些思考題,主要讓學生接觸數學發展與人類進步聯系的一些簡單知識,體會數學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價值。同時,教材有計劃地在每一冊中安排了“找規律”和“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單元,主要引領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相互間隔出現的兩類事物數量之間的聯系,總結、歸納出其中的規律,從而發展推理、判斷能力,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除法和兩步計算四則混合運算,億以內數的認識、認識角,兩條直線的平行和垂直,列綜合算式和用表格整理信息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及調商的方法,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利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間隔現象規律的體會,角的度量,點到直線知識的實際運用,根據三視圖想象和擺放物體,根據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分析、判斷,數的改寫和取近似值,用計算器計算探索規律。
三、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智能、情意)。
知識與技能方面:
1、經歷從現實問題中抽象出數和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較大的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探索并發現簡單的規律。
2、經歷研究有關物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有關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發展空間觀念。
3、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的技能。
數學思考方面:
1、在理解大數目的意義,利用大數目進行表達和交流,把大數目改寫程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發展初步的數感。
2、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運算順序、運算律、以及用字母表達運算律的活動過程,發展初步的符號感。
3、進一步發展數感、演繹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間觀念、統計觀念。
解決問題方面:
1、能在現實情景中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運用掌握的知識或規律解決問題。
2、能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提高數學表達水平,進一步學習反思評價。
情感態度方面:
1、有學好數學的興趣與愿望,能積極克服困難,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具有質疑問難的意識,逐步形成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以及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的態度,逐步學會客觀的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用活新教材,深入開發例題資源,充分挖掘問題資源,合理利用習題資源。
2、緊密結合現實環境,努力創設現實情境,認真組織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和理解數學。
3、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開展觀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鼓勵學生發表自己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愿意并學會合作。
4、優化教學策略,采取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好數學。
5、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積極性。
6、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尊重學生,留給他們充分的思考空間。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8、介紹課外數學知識與方法,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9、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一、生字詞。
潔白如雪突發奇想濫殺無辜恩將仇報背信棄義肝膽相照開誠相見同舟共濟。
心照不宣志同道合親密無間榮辱與共唇亡齒寒不由自主鄭重起誓物美價廉。
二、字詞。
瞅挨近咂嘴皇榜濫殺斥責縱身綠蔓住處調集調達泄露王妃一卷干草畢竟責任立即。
三、組詞。
咂(咂嘴)嬌(嬌嫩)蓬(蓬松)撥(撥弄)驅(驅趕)淘(淘氣)浩(浩浩蕩蕩)址(地址)。
砸(砸壞)驕(驕傲)篷(帳篷)潑(活潑)軀(身軀)陶(陶器)造(建造)扯(拉扯)。
籠(籠罩)蔓(綠蔓)。
(籠子)(蔓延)。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是誰傳授給我們知識,是誰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是老師)同學們發自內心地對教過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好!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對天下所有的老師再道一聲老師,您好!板書課題老師,您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整首詩共有幾個小節。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師工作很辛苦)。
2、你從哪里知道的?
(從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都是的辛勞!看出來的。)。
3、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看看這兩句中哪些詞更能說明老師的辛苦?
4、學生齊讀。
(心血、辛勞)。
5、為什么呢?
(因為無論哪個人的成長都有老師的心血、辛勞,因為)。
6、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讀讀。
7、生齊讀。
9、生再讀。
(是哪個人、哪一項。)。
10、不錯。哪個人指誰?
(每個人。)。
11、哪一項呢?
(每一項。)。
12、噢,那我們試著把這句話改一改,用上每個人、每一項。
13、生齊讀。每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學生全笑)。
(應該把不改成都)。
14、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試試。
15、學生再讀。
16、你們覺得這樣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們把兩種句子對比讀一讀,好不好?女生讀改了的句子,男生讀原文。
學生對比讀。
(我發現了,課文中的原句感情強烈些更能突出教師的辛勞。)。
18、是啊,原文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教師的事業是多么。
(崇高偉大神圣)。
19、好,我們再讀這兩句,好好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20、指名讀。小組賽讀。
21、同學們讀得真好,看看第一節,你還能從哪里感受到教師事業的崇高?為什么呢?
(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因為教師的事業連接了過去和未來)。
22、老師要為你們鼓掌,說得太好了,是啊,這里的大道、金橋都指教師的事業。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師指課題)。
生齊讀:老師,您好!
23、你們讀得太好了,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知道為什么嗎?
(生沉默。)。
24、我們齊讀這一段,好好體會,想想老師為什么會感動?
25、生齊讀第一段。
(我體會到了,這里面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尊敬、熱愛)。
26、說得好,謝謝同學們,你能試著用每當就說句話嗎。
27、讓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的老師吧!
28、生齊讀課文第一節。
(二)合作學習第二小節。
2、默讀第二小節,小組合作探究。
3、匯報交流。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
(2)指導朗讀。
(理解:衷心:發自內心。)。
5、指導朗讀第2小節。
四、放錄音《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背誦全文。(課件出示)。
1、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要獎勵你們,給能背誦的同學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給動畫片配音,這動畫片中還配有《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動聽的音樂呢!
2、指名背、齊背。
五、指導小練筆。
1、師出示有關贊美教師的詩文,學生閱讀。同時播放歌曲《老師你好》(課件出示)。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認識負數的作用;
2、會用負數表示生活中的問題,知道正負數是可以抵消的;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與生活,應用于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正數和負數所表示的具體意義,理解正負抵消。
2、解決有關正數和負數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借助游戲、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直觀材料,理解正負數的求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學生完成學案“溫故互查”并二人小組交流。
2、揭示《正負數(一)》并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
2、在表格中記錄得分情況,然后根據得分情況獨立完成學案“設問導讀”第一小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3、匯報交流結果。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閱讀課本第74頁的“試一試”:
1、獨立完成導學案“設問導讀”的第二小題。
2、小組交流。
3、展示匯報。
四、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獨立完成學案“自我檢測”1題和2題,小組交流。
2、獨立完成學案“鞏固練習”,小組交流、匯報。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特殊(特別)預測(預料)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培植(培育)適宜(適合)侍弄(侍候)夸張(夸大)討厭(厭惡)埋怨(抱怨)涼快(涼爽)茂密(茂盛)。
四、反義詞。
普通(特殊)匯集(分散)驕傲(謙虛)愛護(破壞)美麗(丑陋)源源不斷(斷斷續續)貧瘠(肥沃)討厭(喜好)強烈(微弱)茂密(稀疏)。
五、選詞填空。
1.姐姐常(埋怨)弟弟多管閑事。(埋怨抱怨)。
2.她繃著臉,向大家(抱怨)說:“他們怎么這樣?”(埋怨抱怨)。
3.園丁經過多次改良,又(培植)出了不少菊花新品種。(培植培育)。
4.教師擔負著(培育)一代新人的重任。(培植培育)。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3、理解教師事業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以情入詩。
1、同學們上課前讓我們來欣賞一首歌吧?。úシ鸥枨堕L大后我就成了你》,師生共唱)。
3、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們對老師的崇敬。同學們,當你們在生活中遇見老師時,當你們拿起信紙給曾經的老師寫信時,你們都會說上一句什么呢?(學生答:老師,您好!相機板書)。
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齊讀課題。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老師,您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提出聽讀要求:邊聽邊思考你聽完看完課文后想說些什么。
2、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課文就是圍繞教師事業的“崇高”“美好”來寫的,課文的兩個自然段就是圍繞這兩個中心句來寫的。)3、指名朗讀這兩句話。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三、精讀第一段。
1、為什么說教師的事業是崇高的?請大家默讀第一段,并在詩中畫出有關的詞句。
2、學生自學。
3、集體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
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a、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可以怎么說?(古今中外,每個人的成長都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b、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更能表達出對教師事業的贊美?同桌互讀,邊讀邊比較。
c、為什么說所有人的成長都浸透著教師的心血?課前,老師已讓大家都搜集了有關資料,現在你們可以先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生在學習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d、指名學生交流搜集的事例(大部分學生搜集的都是名人的事例)老師再順勢用學生身邊的老師的生動事例加深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
e、質疑:這句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學生可能會提出“浸透”一詞的意思,教師引導學生用查字典的方法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f、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句。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2)小結:詩歌的語言是十分精煉、含蓄的,每句話中都包含了深刻的意思。剛才我們用理解詞語、比較句式、舉事例等多種方法理解了句子。下面,我們用同樣方法來學習下一句話。
(3)出示:地北天南。
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
a、讀讀這句話,與同桌討論,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b、集體交流,學生用周圍的創造發明講述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指導朗讀。
(4)剛才,我們學得很深入,讀得也很有感情,誰能背出這兩句呢?指導學生背誦。
(5)除了這兩句,還有哪些句子也是贊美教師事業的崇高?
出示: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
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
a、輕聲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它的含義,向同學說說你對它的理解。學生自讀并互相討論及交流。
b、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從人到社會理解教師在人的成長、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再出示:筆尖飛舞,
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
笑語盈盈。
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
a、指名讀這兩句話,其他同學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是如何理解這話的。
b、引導學生回憶老師的日常工作,回憶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關心、呵護,從而幫助理解。
c、是老師辛勤的工作,是老師不倦的教誨才使學生們得以茁壯成長,才塑造了一批批的國家棟梁,時代在飛速地前進,老師默默地為人類奉獻著一切,他們事業是——多么崇高!看到這些,我心中涌起感情的波濤:老師,您好!
5、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總結延伸。
1、聽了你們飽含深情的朗讀,我又激動又自豪,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你們是不是也有許多話想對老師說?好,那把你們的心里話都寫在這小小的賀卡上吧!
2、學生在樂曲中寫賀卡。
3、交流賀卡。
附板書:老師,您好!
崇高成長浸透心血。
美好創造蘊含辛勞。
四、詞語搭配。
檢驗產品沙沙的落雪聲溫暖的鳥巢畢竟是件小事善良機智的九色鹿溫暖舒適的巢穴。
體格檢查嘩嘩的流水聲小鳥的鳴叫究竟想干什么神氣十足的珍珠鳥無人知曉的情形。
環顧四周瑯瑯的讀書聲悄悄地進發居然落到我身上深明大義的國王春光明媚的山林。
五、近義詞。
完全(徹底)紅火(興隆)懊悔(悔恨)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六、反義詞。
熟悉(陌生)說謊(誠實)尖細(粗大)傷害(保護)危險(安全)相信(懷疑)。
縮短(延長)機靈(笨拙)家喻戶曉(無人知曉)。
七、填量詞。
兩對珍珠鳥一卷干草四只籠子三盆吊蘭五個球兒一聲呼喚一只蜘蛛一張網。
一臺電腦一封信一扇門一輪圓月一彎新月。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