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案是教師為教授某一學科或某一課程而撰寫的一份教學指南。這些教案的教學內容安排合理,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科素養。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8頁練習二十的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教學重難點: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
3、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4、辨認正方形、長方形
5、聯系實際加深認識書上98頁做一做第2題
二、小結
三、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的第一題
2、動手涂色讓學生看練習二十一第3題
四、有余力的學生選做書上98頁思考題
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9頁練習二十一的4、5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圓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通過實際活動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教學重難點: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聽算20道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題
2、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名稱和邊的特點
二、新授
1、初步認識三角形、圓
(1)初步認識三角形
(2)初步認識圓
2、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三角形圓的認識
(1)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1題
(2)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2題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
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3題
三、達標測評
1、練習二十一的第4題
2、動手涂色,練習二十第5題
四、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圖形的本質特點;
學具準備:
1、積木各小組一套;
2、供折疊用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每人一張;
3、供學生拼圖用的色卡紙及各種圖形每小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課前):讓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謎語給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師提出“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小家伙,木腦袋,要說他的本領可不小,造房、造橋樣樣行,小朋友們喜歡他?!保ǚe木)。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積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能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
二、實踐活動,激發興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動:請你把手中積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筆描在這張白紙上嗎?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4)聯系實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自由說。
2、認識特點。
(1)觀察交流:剛才小朋友們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請你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圖形。想一想,他們有什么特點?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找一找他的特點,先在小組里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匯報:
a:哪個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選擇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b:哪個小朋友選擇的圖形和他不一樣?自由說,適當表揚。(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圓形圓圓的。)。
(3)比一比。
a:你覺得在這些圖形里面,有哪些圖形長得比較相似?(長方形和正方形)。
b:它倆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條邊和4個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條邊相等與否)。
(4)折紙驗證。
a:你真聰明,發現了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長方形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那哪個小朋友有好辦法來驗證__的想法?(折紙)。
b:那我們就用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師一起把這張正方形的紙再折一折。(對折)這樣折你發現了什么?(變成了長方形)你還發現了什么?(兩條邊疊在一起,這兩條邊相等。)這樣折你又發現了什么?(變成三角形,這兩條邊相等。)。
c:小結:所以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
d: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驗證長方形上面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嗎?請你折一折,學生活動。
e:抽生上臺邊折邊講,集體表揚。
(5)擺一擺。
a:你能根據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用牙簽來擺一擺嗎?學生活動,教師適當指導。
b:抽生實物投影較對,有不同擺法的舉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認知;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想象這些圖形的形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小結回顧。
四、深化練習。
1、課件出示。
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拼圖。
(1)出示范品:你們看,這幅圖像什么?找一找在這幅圖里有哪些圖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這些圖形拼一幅漂亮的圖畫嗎?聽音樂,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拼的圖畫最漂亮。
(2)小組合作活動。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小結。
。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固。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數圖形。(練習五2)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
五、小結。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平時學過的圖形。
2、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認識、辨認各種平面圖形
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拼圖。
一、借助七巧板,認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七巧板,講解,這叫做七巧板。
2、5號圖是什么形?————號圖是三角形。
3、3號圖是平行四邊形
4、說說七巧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二、拼一拼
1、剪下附業頁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導學生進行拼圖。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還能有不同的拼法嗎?
三、練一練
1、拼出書中圖形,想一想這些圖形像什么?
2、講“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還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圖形。
四、小結
這節課你覺得有趣嗎?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圖形游戲,它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教學內容:36—3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1、認識長方形。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2、能不能找到長方形呢?3、匯報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用摸、描、印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匯報交流,說一說圖形形的樣子。
5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小結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互相說一說。
學生說。
摸一摸,說說感覺,看一看形狀,
在紙上印出來。說一說長方形的樣子。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討論,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涂一涂。
1、能初步認識方形和圓形的基本特征。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游戲的快樂。
3、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認識圖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狀。
一張機器人畫像(由若干個方形和圓形組成,大小不一);若干個方形和圓形卡片;教師教具2張大型卡片。(一張方形,一張圓形);圓形和方形積木若干。
一、故事導入,幼兒觀察并探索圖形的特征。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來我們實驗幼兒園做客,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下?(想)。
2、出示機器人畫像,請小朋友自由觀察。
二、認識方形和圓形。
1、教師的提問中說出圖形的特征。
教師出示圖形卡片提問:現在老師要變魔術啦,小朋友們小眼睛看仔細(從機器人身上取下一個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請一位幼兒上臺觸摸,并自由說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摸方形的邊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數數有幾個(4個)有幾條邊?(4條)。所以啊,這個圖形就叫“方形”。
3、提問1:咦,小朋友們再來看看,這個圖形寶寶有沒有角,他的邊是怎么樣的(光光的,圓圓的)讓幼兒觸摸圖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這個圖形是圓形。
三、游戲:圖形對對碰。
1、老師指到哪里幼兒說出名稱,并回答機器人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
2、分卡片幼兒根據教師指令拿出相應卡片,教師檢驗是否正確。
四、積木分類。
五、幼兒根據觀察,說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圓的、方方的。
認識圖形(二),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立體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區分常見的立體圖形了,這里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圖形特征,感知圖形間的關系。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
三、單元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四、單元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單元教學措施
1。充分給學生機會,讓他們通過拼、剪等操作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
2。讓學生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
六、教具準備:課件、圖形卡紙、實物等。
七、課時安排:約5課時。
p2~p3認識平面圖形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并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課件、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一、復習,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利用學具模型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二、鞏固發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的第1題。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想問的?
五、課堂作業
《練習冊》
認識平面圖形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教科書第2—3頁及練習一第1-3題。
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出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
(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
(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
(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
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
(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
(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
(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
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
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
(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1、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一、導入新課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學習情況。
二、新課教學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圓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一數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圖形”
在教學中,為了使數學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我從農村遠程絡上下載了一些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源進行動態演示模擬,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下面我和大家匯報一下我對這節課的.設想,我從教材、教學流程、教法、學法、板書設計、學習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認識圖形,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的,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它們的特征以及周長,還有它們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課件出示):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并會辯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安全教育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能力,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課件出示):會辯認這四種圖形,另外,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很容易將體和面混淆,所以我覺得本課的難點是體會面在體上,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成現上我選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這樣更直觀、易懂,在教學前,我為學生準備了多種立體模型以及多種平面圖形的學具,還有彩筆、白紙等等。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五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我從農村遠程絡上下載一些學生以前學過的圖片(課件出示),我想通過這個問題來幫助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知識,這里的長方體、正方體和球,學生應該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學生不認識三棱柱,這里我要簡要的介紹一下,為后面認識三角形做準備,接著我說:“今天,我們來這里還要認識幾個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說,我想知道他的名字,還想知道它長的什么樣?住在哪里等等。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一課時
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的觀察及操作,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搓、切、搭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這樣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練習設計,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對數學知識日益濃厚的興趣。
1、多媒體動畫:故事內容為機器人(帶音樂)叮當來到了小朋友們的中間,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跟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人都說說。
2、各種物品的演示。
3、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
4、生活中的物品形狀、舉實例。
(1)冰箱、洗衣機、彩電、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筆筒、乒乓球、皮球。
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32、33頁。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討論。
學習流程:創設情景—討論探究—鞏固拓展—實際應用。
評價方法:目標評價、師生互評、小組討論評議。
教學重點: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說它們的名稱。
教學難點:從生活中找出各種形狀的物品說名稱。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這些用品的用具,遮蓋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紙)。
(2)學生每人準備一盒橡皮泥、積木一盒。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
目標:從兒童喜愛的機器人叮當如上入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與課本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系。
過程:電腦出示動畫(見學習資源)
針對學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狀,說說是怎樣分類的?
2、探究釋疑:
目標:讓學生 自主探究分類的方法。
過程:
(1)教師用電腦出示討論題:
a、說說你是怎樣分類的?
b、把你分的“形狀相同的”每一類物品告訴大家,你覺得它們分別長的是什么樣子?
c、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2)讓學生按以上步驟在小組中討論,教師巡視。
(3)交流:
探索的途徑:指幾生上臺演示他們是怎樣感知的,電腦再顯其過程(學習資源)。
(4)討論與小結:
a、說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b、電腦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幾何圖形、名稱。
3、鞏固與拓展:
目標:利用電腦展示各種動態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培養學生的積極的創造情感和濃厚的興趣。
過程:
(1)課本中的題改編:看圖形,說名稱。
(2)數數制造叮當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數,也可以自由組合數。
(3)搭學具:
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并說說準備搭個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積木,分工合作完成。
匯報:城堡、動物園、飛機、世貿大樓、航空的母艦……
(4)轉化:
教科書32頁、33頁做一做,練習五第2題。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2.圖形卡片。3.計算機軟件、投影片。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學生閉眼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3.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通過游戲,不僅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數圖形。投影出示練習五第2題,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
先讓學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狀的實物能搭出什么來?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1課時
1、圖片;
2、自己動手做幾個你認識的圖形;
3、水彩筆。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學習情況。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 圓 三角形 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一數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體會“面”在“體”上。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1、同學們,今天可愛的小狗貝貝給大家請來了幾個圖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圖形朋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課件)。
2、認識這幾個圖形朋友嗎?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呢?
(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三棱柱)。
誰知道第四個圖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還有不同的看法嗎?(三角體)。
其實這個圖形朋友叫三棱柱,誰能把老師的話重復一遍?誰還能再說說?
3、這幾個圖形朋友真調皮,一個個跳到了地上,地上濕濕的,弄得到處都是腳印。你能猜猜他們會留下什么形狀的`腳印嗎?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用剛才的方法,在你喜歡的物體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還能找到什么圖形朋友呢?
生匯報:我在圓柱體上找到圓,我在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
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說說還有什么好辦法呢?
生自由匯報說方法。
師多媒體展示方法。
第一種方法:印一印,第二種方法:畫一畫。誰能說說用第二種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動)。
第三種方法剪一剪。
接下來請大家選擇你喜歡的物體,用你喜歡的方法,讓他在你的紙上留下漂亮的腳印吧!(生動手操作)。
誰愿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們仔細看看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幾個圖形,我說圖形的名字,你舉起手在空中畫一畫好嗎?(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
接下來請大家睜開眼睛,老師這里有個魔術袋里面住著老師的圖形朋友和今天認識的新的圖形朋友,誰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說出他們的名字呢?(誰來試試?)。
誰能把這些圖形朋友分成兩類呢?
你為什么這樣分?
“體”和“形”有什么不同呢?
同學們真棒,能夠區分各種圖形,下面我們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練習好嗎?
1、指著其中一個安全標志問: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呢?(行人走天橋、殘疾人專用設施、學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車場)。
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安全標志的面是什么圖形呢?
2、你還能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形嗎?四個人一個小組,先在小組中說說吧。
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窗戶、黑板、文具盒、書……)。
3、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4、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紅旗……)。
5、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可樂瓶的面,鉛筆上下的面……)。
1、課件展示圖案。
這些圖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圖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筆畫一畫。先自己動手試試,然后四人一小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組作品最精彩。
2、生動手拼組圖案。
3、哪個小組來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呢?
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1、通過折紙、剪紙、拼圖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2、知道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電腦課件,一張正方形紙,一張長方形紙,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兩個任意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
一、創設情境。
小朋友,你們玩過走迷宮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張迷宮圖,大家一起來玩一玩。請你把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幾何城堡,不過在送回的路上還要過白菜老師一關和茄子老師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闖過去?現在就讓我們出發。(出示兔子舞的音樂)學生跟著音樂做動作。
1、走著走著,從幾何城堡中飄出了一張正方形的紙。提問:你能用正方形的紙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小朋友拿出你們桌上的正方形紙試試看。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反饋:哪一個小朋友愿意上來說說你是怎樣折的?電腦逐一演示。
3、電腦演示正方形紙對折成三角形,提問: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呢?演示另一個三角形,這一個是不是三角形?老師手里這張紙的形狀是什么樣的?這些其實都是三角形。(板書:三角形)。
4、誰能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三角形?
5、小結:在我們生活中,(電腦演示)像紅領巾、三筒形小旗、三角板、馬路上的路標的形狀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這樣的,還有這樣的(配合實物演示),這些都可以叫三角形。電腦演示不同的三角形。
6、小朋友們剛才自信、響亮的回答把我們的老朋友釘子板給叫醒了。釘子板說:你能在我的身上圍出一個三角形來嗎?試著用橡皮筋圍圍看。學生操作。圍完以后可以給你小組內的小朋友看一看,讓小朋友自己來評一評。
7、反饋:誰愿意把你圍的三角形給大家看一看。指名評價。
8、小朋友們用靈巧的小手在釘子板上圍出了各種各樣的三角形,還能用彩筆在格子紙上畫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三角形嗎?請把你畫好的三角形高高舉起來,讓大家看看。你能再畫一個和剛才不一樣的三角形嗎?畫好了也讓大家看看。
9、白菜老師又拿出了一張長方形的紙說:小朋友,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嗎?如果能折出就能闖過我這一關了。學生操作,指名演示。
1、我們過了第一關,跟著小白兔跳啊跳啊,不小心撞到了茄子老師,把茄子老師的兩個三角形給撞飛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沒有飛到你的桌上?請小朋友拿出來比一比,看看這兩個三角形怎么樣?你能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這種圖形嗎(指平行四邊形)試試看。在大部分小朋友拼出平行四邊形后,提問:有人知道它們的名稱嗎?(若學生說不出,教師講述名稱)。
2、跟在小老鼠尾巴后面的這一個是平行四邊形嗎?第二只小老鼠推來的是個什么圖形呢?老師手中的這一個是不錯,它們都是平行四邊形。(板書:平行四邊形)。
3、走著走著,小白兔又頑皮起來了,瞧它跳過籬笆,滑下樓梯,鉆迸鐵門。它玩的籬笆、樓梯、鐵門上有我們剛才認識的平行四邊形嗎?指名上來找一找。
4、除了這些物體上有平行四邊形以外,小朋友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平行四邊形呢?能不能說一說在哪兒見過的呢?老師這兒也藏著一個平行四邊形,拿出一個玩具演示,看看平行四邊形藏在哪兒呢?指名上來找一找。
6、釘子板老爺爺又發話了小朋友會用橡皮筋在我身上圍三角形,那你能不能用橡皮筋再圍一個平行四邊形呢?小組里的小朋友互相檢查一下,如果沒有圍對,咱們就幫他改正過來。
7、剛才我們圍了平行四邊形,在格子紙上能畫一個與剛才圍的不一樣的平行四邊形嗎?學生操作。
四、鞏固練習。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又闖過了第二關,繼續向前出發,終于把小白兔安全送回了幾何城堡。在送回的路上我們不僅認識了三角形,還認識了平行四邊形。
1、小白兔要感謝大家,帶我們到拼圖室去玩一玩。你們玩過拼圖嗎?請拿出小白兔為你們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個平行四邊形,看哪一小組拼出的平行四邊形多?(小組合作)指名說說是怎樣拼的。(電腦演示)。
2、小朋友們還想來拼一拼嗎?現在請小組長拿出你們桌上的1號信封,把小白兔送給我們的禮物拿出來,你能用這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個長方形嗎?試試看。用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來嗎?請小組長拿出你們的2號信封里的東西拼拼看?;ハ鄼z查。用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除了可以拼成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以外,還能拼出什么圖形來呢?請各組把拼出的圖形拿出來交流一下,看看哪些是我們認識的,哪些我們還不認識。
教科書第50頁例2及相應的課堂活動與練習。
1苯岷仙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2痹諶鮮鍛夾蔚墓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備惺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圓柱的學具和釘子板。
出示。
學生辨認后,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辨認的。
教師:你在上節課是怎樣認識這些圖形的呢?
學生自由地說,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作以下的板書。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圖形分類—物體與圖形的聯系—說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這節課就小朋友們掌握的這些方法來認識新的圖形—三角形和圓。
板書課題。
教師:根據我們前一節課的學習方法,我們還是從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開始。
出示例2。
教師: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能說一說它們的名字嗎?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物品分別是硬幣、紅領巾、鐘面、錦旗。
教師:知道這些物品的形狀是什么圖形嗎?如果學生能憑借生活經驗說出硬幣和鐘面的形狀是圓,紅領巾和錦旗的形狀是三角形,教師則追問“你怎么知道它是圓或三角形的?”促使學生說己判斷的依據;如果學生不知道是什么形狀,教師則引導學生這樣思考。
教師:能把這些物品分成兩類嗎?學生可能有多種分法,教師抓住學生按形狀分這種分法進行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讓學生說出硬幣、鐘面都是圓圓的,所以把它們分到一起;紅領巾、錦旗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所以把它們分到一起。
教師:像這樣圓圓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圓;這種有三個角和三條邊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教師在圖形的下面板書圓、三角形。
教師:看看這些學具,你能在這些學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圓嗎?
引導學生在學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圓。
教師:把這些學具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什么?
讓學生說一說三角形和圓都有平平的面。
教師: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引導學生說三角形有直直的邊,而圓的邊是彎彎的。
學生討論后回答。讓學生意識到圓和一年級上期學習的圓柱的聯系,圓柱的.上面和下面就是圓;沒有學過與三角形有聯系的物體。
教師:拿出你們的圓柱看一看,它的上面和圓嗎?你能夠圓柱來畫圓嗎?
上展示,全班集體。
出示下圖。
教師:你能判斷左邊的物體能畫出右邊哪個圖形嗎?
學生判斷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引導學生說出圍長方形和正方形時要圍四條邊,而圍三角形只圍三條邊。
教師:圍一圍試試,看你們圍出來的三角形是一樣的嗎?
學生圍三角形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然后抽出不同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等展示出來。
教師:看看你們圍的三角形,它們的大小、樣子都完全一樣嗎?
讓學生意識到這些圖形的大小和樣子是有區別的。
教師:但是它們為什么都叫三角形呢?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圖形都是由三條直直的邊圍成的圖形,都有三個角。
教師:對了,雖然這些圖形的樣子有些不同,但它們都是由三條直直的邊圍成的圖形呀,所以它們都叫三角形。
讓學生看著板書說出下一步是說生活中的圖形。
出示第50頁最下面的“議一議”。
教師:除了有的交通標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圓桌的面是圓形外,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說幾個例子來大家聽聽。
學生自由地說。
讓學生理解圓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個圖形,而整個圓桌不是一個平面圖形,而是一個物體了。
教師:這樣一來,小朋友對三角形和圓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1)指導學生完成第52頁第3題、第4題、第6題,其中第4題和第6題只要求學生完成三角形和圓的作業內容,完成后集體訂正。
(2)指導學生完成第51頁第4題“拼一拼”的活動,拼好后學生相互參觀,相互。
(3)指導學生思考第53頁思考題中的第2小題,完成后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看的。要求學生這樣看,單獨的三角形有3個,兩個三角形合成一個三角形的有2個,三個三角形合成一個三角形的有1個,一共是“3+2+1=6個”三角形。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有什么收獲?
學生獨立完成第53頁第7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