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讀后感的寫作,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我們的閱讀體驗和感悟。隨著時間的推移,讀后感已經成為許多人學習和寫作的一部分,以下是幾篇值得一讀的范文,供大家參考。
。
起初看到書名的時候,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只是覺得名字很消沉。
這大概就是抑郁的人內心和眼中的世界吧。沒有幸福,沒有快樂,有的只是玩物喪志,道德淪喪。有人說書里描繪的都是我們的陰暗面,我并不覺得如此,如果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些陰暗面,那該有多可怕。
還是執著的相信世間美好的事物多于不好的事物,可能這就是與抑郁患者最大的區別吧。他們或許永遠感知不到身邊美好的事物,而只看到丑陋的一面。
我的內心也是矛盾的,不知道該把作者理解為太過善良,見不得半點虛偽,也看不得民間疾苦,但又無可奈何,索性讓自己徹底沉淪在內心的陰暗世界里,還是該理解為作者本身就是自私,狹隘,懦弱無能的人。
后記里,他改變不了生活的現狀,所以選擇自殺。他拋下了年幼殘疾的兒子,拋棄了年幼的兩個女兒,拋棄了妻子,選擇結束生命來逃避生活,我還是想說,雖然值得同情,但他是自私的,懦弱且無能的。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你確實應該抱歉。
人間失格,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希望人間多點愛,多關愛抑郁患者,珍惜身邊的人,不要放棄生活,放棄身邊的人,更不要放棄自己。
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生活的細微之處尚有許多的美好和感動,心存感恩,我們會更好。
希望太宰治在世界的另一端不再被內心折磨,希望他輕松并快樂。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閑下來去看了看這本著作。驚訝的發現才255余頁,居然不是冗長的故事,倒是讓我更能靜心讀下去。
不過一個下午便看完了整本書,大概不同階級的人看這本書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感受。阿葉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揮霍享樂之后帶來的精神上的虛無。而我們,大多是平凡眾生,為生活焦慮,幾乎沒有閑暇的時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義。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開始便體弱多病,卻異常聰穎。常年臥病在床,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也或許正因此,他似是擁有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的心靈——或許稱其為所謂“世俗的圓滑”更為恰當,從記事起就不曾有過丁點的童真,為取悅他人而活著,傀儡般不摻雜絲毫情感?!皩τ憛挼氖虏荒苷f討厭,而對喜歡的事,也是一樣,如同戰戰兢兢地行竊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種苦澀的滋味,因難以明狀的恐懼感而痛苦掙扎?!边@是怎樣一種常人不得而知的苦楚與無奈,復雜的“人情世故”過早地將這副幼小的.身軀吞噬殆盡,用不再單純的煙塵將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愛告訴他人,畏懼因此招來的那些厭惡而挑剔的目光。這使他恐懼,對人類感到深深的恐懼?;蛟S他曾存一絲幼小而無力的單純,卻被生存的緊迫感無情掐滅。也正是因有些這樣黑暗的童年,為葉藏短暫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他也曾試圖扼住命運的喉嚨,也曾不甘屈服地將厄運打倒在地,尋找自己的幸福。終究卻還是未能敵過籠罩著他的黑暗的重重一擊。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滿目瘡痍的他,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或者說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自我安慰——“一切都會過去的?!痹洆碛幸磺杏质ヒ磺械乃?,這樣堅信著。
正如小說中酒店老板娘所說的最后一句話——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幽默風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
在讀小說之前,我分別閱讀過伊藤潤二老師、古屋兔丸老師改編的漫畫。有了漫畫先入為主的印象,原版小說給我的震撼倒不見得那么大。
伊藤潤二老師加入了其擅長的恐怖元素,使我對竹一這個形象很深刻,因為刻畫的很丑,很可怕。劇情上也增加了其死亡。相比之下,古屋兔丸老師的改編沒有很偏離原著,只不過時間調整到了現代。但是主要的情節、傳遞的情緒沒有很大變化。我非常佩服兩位老師,因為我現在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怎么改編漫畫。
讀完整部小說,我的感受是,為什么這些事要發生在葉藏的身上?在讀到葉藏娶良子為妻時,我想,他終于遇到了幸福??墒?,隨之而來的的良子被奸污的情節,實在是太屎了。也許,就是毀滅美好的東西,才會讓人倍感絕望。書中說,“在那個小個子商人與良子之間,哪怕有一丁點兒近似于戀愛的情感,那么,或許我的心境反而會得到拯救?!蔽蚁?,是因為他希望良子有錯,而不是,這個世間有錯。這一部分閱讀起來,實在是太痛心了。
這本書里還收錄了其他的小說,《蟋蟀》一文讓我印象深刻。文章像是女主坐在你身邊向你傾訴一樣,直接帶來了很大的能量(這里并不單指單一正向能量,有些文章可能情節非常豐富,但總體能量較低;有些則短短幾句就有極大的能量)。這篇文章以一位畫家妻子的口吻,講述了畫家成名前后的變化。感覺這個變化很真實,然后我也很喜歡女主這個角色。
我最近意識到,不同的表達載體所能帶來的移情、共情是不同的。比如現在的游戲,玩家可以自己行動從而擁有自己的體驗,而不是只跟著作者思路走,這樣的情感體驗勢必是更深刻的。而《人間失格》,小說這種非互動式的載體,卻也可以帶來這么大的能量沖擊,也許這就是這本書吸引人的原因吧。
很多人說,讀《人間失格》很有帶入感,讀完會陷入抑郁情緒。
但是,我沒有。也許,是我內心充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能量十足。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大抵上,我說到底不是悲觀主義的花朵,因而難以找到共鳴。
什么是人間失格?就是失去在世間為人的資格。從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主人公大庭葉藏內在與陰郁、痛苦相伴,外在與逗趣、墮落、酗酒、縱欲、為伍。
阿葉的一生,在他自己看來,是充滿恥辱的一生。他與人世格格不入,小時候為了融入,強顏歡笑,取悅他人;長大后干脆沉溺酒精,放縱墮落。
一個徹徹底底的loser,不是嗎?
書中,阿葉跟崛木探討“罪”的反義詞,談到“罪”的對立面是“神”。崛木說,阿葉是罪人。阿葉一開始想要抗議,但隨即他覺得是自己不對。他一輩子活在這種自我否定、自我毀滅中,并最終走向毀滅。
但是女人,評價阿葉卻是極好的?!拔艺J識的阿葉,誠實懂事,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酒,也是個神一般的好孩子?!彼齻冋f,他不是罪,是神。
此時,我其實想到《菊與刀》中所述的日本社會的“恥感文化”(非西方社會的“罪感文化”),阿葉一生不僅與恥辱作伴,也與罪感作伴。這是他內在的心態,無關他人。
那么,為什么呢?我想不出來,也猜不出來,這正是無法共鳴的源頭,順帶著理解不了他的病態心理和行為。我想,他大概從小有抑郁癥,就是:有病。這種病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
中學的時候愛看《新概念作文》《萌芽》之類的書,后來突然就不喜歡了,因為我想到了一個詞:無病呻吟。
看《人間失格》,我想到的是:有病呻吟。真有病。
《人間失格》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很像。阿葉說:我這一生,盡是恥辱之事。松子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對阿葉這樣的人,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吹浇Y尾處幾段話,忽然很心疼。這話是這樣的:
我現在既算不上幸福,更算不上不幸。
不過,一切都過去了。
在我一邊凄慘地哀鳴一邊走來的這個所謂的“人”的世界上,只有一條我所認為的真理。
那就是——不過,一切都過去了。
今年,我二十七歲了。白發陡然劇增,大多數人都以為我已經四十多了。
總結到一個小小的規律,雖然我看日本作家的作品不多,但是除了東野圭吾,大多數人寫出來的文字都是陰暗系,那種揮之不去的病感如影隨形。
高中讀《挪威的森林》讀不懂,大學讀《源氏物語》讀不懂,現在讀《人間失格》讀不懂。
哈哈,大概是因為,我是社會主義的花朵。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太宰治透過主角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小說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作者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小說于1948年在雜志《展望》上作為全三回的連載小說發表,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酒館老板娘在文章最后說:“我們所認識的小葉,性格直率,為人聰慧,他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人?!笨删褪沁@樣子的葉藏酗酒,嗑藥,自殺,一步一步走向毀滅,無法回頭。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p>
“不論家人對我說什么,我從不頂嘴。他們寥寥數語的責備,都會讓我感覺如晴天霹靂一樣強烈,幾乎令我發瘋,別說是頂嘴,我甚至覺得他們的責備一定是人類千古不變的真理。我沒有實踐真理的能力,恐怕已無法和人類共處。因此,我無力反駁,也無法為自己辯解。一旦受人批評,我便覺得對方說的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我總是默默承受對方的攻擊,內心感受到幾乎為之狂亂的恐懼?!?/p>
少年時的葉藏就開始戴著面具偽裝自己,忽視真實的自己,盡己所能扮演著別人所喜愛的角色逗人笑,如此一來,就算他置身于人們所謂的生活之外,人們應該也不會太在意。年輕的時候他偽裝成好少年,敏感的做著別人眼中幽默有趣的“好孩子”,漸漸他長大了,明知道紙包不住火,卻依舊賣笑偽裝,混沌度日。
敏感至極的小葉藏,當他知道同學竹一發現他的偽裝時,他便整日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可是善于偽裝的他,依舊在竹一面前滑稽的表演著,裝作一副我這人就是這么搞笑的樣子,內心則全是被看穿的恐慌,“在外裝做無比快樂,實則內心煩惱困惑”。多么可悲??!
高中時的他一步步邁入深淵。因殉情被勒令退學,而后與家人斷絕聯系,后來出走,往后混沌度日,酗酒,磕藥,最終自殺。也許是他不知道這樣活下去有何意義了吧?。也許他知道自己只剩下酒精和黑暗了吧?自我摧殘,自我折磨,慢慢地,自己連偽裝成人的力氣都沒有了。
我們每個人為了融進這個復雜的社會,都帶著或多或少的偽裝,隱藏真實的自己,我想這大概是太宰治想表達的吧。
1、所謂的幸福感,就像沉于悲傷的河底、閃著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樣吧,當悲傷到了極點,就會生起一種仿佛黑暗中現出微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幸福感。
2、我的不幸,是因為沒有拒絕的能力,因此一旦別人勸誘,我便覺得假如拒絕的話,會在對方的心里和自己的心里都留下一道顯而易見、永遠也無法修補的裂痕。
3、日日同樣的事重復不息,只須遵從與昨日無異的慣例。若能避開熾猛的歡喜,自然不會有哀痛來襲。
4、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5、這世上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如此拐彎抹角、閃爍其詞,如此不負責任、如此微妙復雜。他們總是徒勞無功地嚴加防范,無時無刻不費盡心機,這讓我困惑不解,最終只得隨波逐流,用搞笑的辦法蒙混過關,抑或默默頷首,任憑對方行事,即采取敗北者的消極態度。(楊青婷)。
。
。
之前在蔣方舟的《東京一年》里有匆匆帶過一筆,她說太宰治年幼時眼睛就看到了空虛,耳朵就聽見了死亡的誘人笛聲,發覺人生長夢本沒有意義,于是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人間失格》,同時一次次起身準備自殺,終于成功。
沒有刻意去讀這本書,只是蔣方舟的這段話卻在我心底偷偷扎下了根。直到發現實驗室書柜櫥窗里安靜躺著這本書的時候,我內心的渴望才又被喚起。
這本書是沉重壓抑的,我卻抱著休閑輕松的心態去讀,甚至有時候還會一陣發笑,這真是對這本被稱作文學金字塔之巔著作的褻瀆,我不由地懷疑自己真的沒有同情心并對別人不幸的遭遇幸災樂禍嗎?仔細思忖,我覺得那時那地我可能也會像書中那群笨女人一樣前赴后繼地撲向他,不為情色只為彼此心中的溫柔善良。
可是今時今日,我思考更多的是,是什么讓太宰治變成這個樣子的?
小葉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錦衣玉食,群傭環繞,從小就愛看書,在這樣的一個家庭卻沒能讓他生活的快樂。因為太過于少年老成,也可能是從小就很聰明的緣故,小葉早早就看透了人情的虛偽,因此也變得更虛偽。這種虛偽和圓滑世故不同,小葉從小就懂得博眾人笑,并且從不敢與人辯論,膽小懦弱的唯人是從。就連父親問他想要什么禮物,他也唯唯諾諾的笑著不敢回答,后來意識到這樣使父親生氣了,竟夜里睡不著覺偷偷去改禮物本子上父親原想給他買的禮物。我想他父親可能根本不是因為這個生氣吧,可能是怒其不爭或是想要而不敢說而生氣,再或者真是他猜對了父親的意思。
因為小葉的善良或是搞怪裝傻,傭人在他面前也從不設防,堂而皇之的議論他父親,而在他父親面前又表現的卑躬屈膝阿諛奉承,這些讓他看到人性的丑陋,但他不會去告密的。同樣他自己也是戴著一副虛假的面具面對世人的悲戚。這也是一種消極避世吧,沒想到竟發生在一個幾歲的孩童身上。這也為小葉日后的人生造成悲劇,日日夜夜流連于烈酒與女人之間。
小葉人生的轉折點是在家庭沒落后吧,那時他開始沉淪虛度,沉眠于酒池肉林。他小時候是那么聰明功課不努力也可以考到最好,只是懼怕人類而變得妥協、盲目、虛度。作者說他自身的孤獨氣味成為日后被女人乘虛而入的誘因之一。如此看來作者并不喜歡他們,但是秉持一向討好眾人的本性,仍然心有厭惡的接納她們,以致于他的妻子被人侵犯他也視若無睹,選擇逃避。
當然,小葉的女人緣確實不錯,這也是讓我讀的老是發笑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他那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我看來也是滑稽的,我能理解他但是不敢茍同。在我看來,或者小葉作者本人也是很不理解的是,只要和他接觸過的女性都為他沉淪。有愿意陪他殉情的,結果他活了下來,不過完結此文后,作者最終還是和人殉情而死。那些可愛的笨女人,也是深受生活的折磨,想從小葉身上尋找慰藉,殊不知小葉早已對一切皆感麻木,只是需要她們的錢財茍活。這是我的認知,但從作者眼里他是被乘虛而入的。
不可否認,作者還是有點本事的,他還是懂得利用自身吸引女性的優勢,來為自己謀福利的。作者長得應該是帥的,不然不會使這么多女人所折服。他的老婆也是他撩來的,雖然那是他慣性的撩妹技能。為了獲得藥店老板娘的藥物,他出賣自己的色相,他用肉體換取自己所需,這里可以知道他并不是個瘋子??墒且驗樗粫腿宿q論而被人誤為瘋子關進瘋人院。接回到老家后,他被哥哥安置在一間茅屋和一位六十歲的丑女傭作伴,兩三年里這位老女傭曾多次以怪異的方式侵犯他。這三年后他才27歲?;畹娜绱烁C囊不堪,或許死亡真的于他是最好的解脫。
。
雖然貌似是個暢銷書,但是好像并無太大的驚喜,倒也就是能明白某些世間的道理。
一旦別人問到自己想要什么,那一剎那反倒什么都不想要了。其實這周很倒霉,丟了點東西,受了點傷,生了點病,學業不順,心態不平,過的很累很累,他們說“一切都會過去的”,嗯嗯,一切都會過去的。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視作真理的就是這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好啦,這本書整體真的很喪,但我不想呈現出太過悲傷的句子,因為光明快樂總會到來啦!
《人間失格》和《自深深處》一樣,講述了本身內心扭曲的藝術家在他人引導下走向毀滅的故事。不同之處在于,《人間失格》的主人公也就是太宰治本人,并不是始終對世界充滿恐懼的,而是一度在無限信賴他的妻子身上看到了希望,這為更大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信任破碎后是徹底的墮落與絕望,“無限的信任是罪惡的根源?!?/p>
分析這樣悲劇的根源,一方面是他本人的過度理想主義在殘酷現實面前的荒誕不經所產生的人世是完全虛假的'錯判,以及在此基礎上從小積累養成的偽裝,這樣的偽裝不僅加劇了被戳破的恐懼,也讓自己置入不真實的絕望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有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沒有人情味的家庭環境讓他遇到疑惑得不到解答,直面丑惡最終加深自己內心的黑暗。而與《局外人》一樣,不能理解或者說對社會虛假的一面充滿批判的人,最終只會受到社會的遺棄。
人間失格,英文名作nolongerhuman,更為直接的意思是喪失為人的資格。
所有的小說都帶有自傳性質,一部小說無論是否虛構,總免不了隱含作者個人的獨特經歷以及精神世界的縮影。
這本書也不例外,甚至完全就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太宰治通過主角葉藏來寫就自己灰暗色調的一生和痛苦不堪的內心。
恰逢時下流行的“喪文化”現象,許多人渴望通過讀此書求得自證,開始尋找自己的影子并且思考人生的意義。
幼年時期的葉藏。不斷觀察著對他來說尚且陌生的世界,心里卻滿是對人類言行的疑惑不解,甚至對人類設計出的種種生活用品的意義也毫無頭緒,對于人們經常傾訴的感覺也絲毫無法共情......
“總之,我對人類的營生仍舊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觀與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格格不入,這使我深感不安,并因為這種不安而每夜輾轉難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發狂?!?/p>
這種“唯有自己一個人與眾不同”所帶來的惶恐不安使他覺得猶如身處地獄之中,于是他便選擇了一個與人相處的招數——搞笑。
從此他便使出渾身解數來求取身邊人的喜愛,變成了一個可悲的搞笑高手,也變成了一個謊話制造機。
幼年時的葉藏內心敏感、憂郁,將對人性的恐懼全部積壓在內心世界的角落,卻沒有宣泄的出口。
他表面強裝天真樂觀的生活,讓家人甚至是傭人發笑成了他唯一的使命。
出于膽怯和不信任,葉藏從不將自己真正的喜好和需求訴之于人,甚至被傭人們侵犯時,他依然選擇忍受,因為現在的他已經不會說真話了。
青年時期的葉藏。開始了遠離故鄉的中學生活,在這里葉藏仿佛得到了施展搞笑演技的絕佳天地,他可以更得心應手地向這些新面孔掩飾自己的真實面目。
直到他遇到了改變了他生活軌跡的兩個人,一個是識破并揭穿他謊言的竹一,另一個是畫塾里的同窗堀木,帶他進入煙酒、娼妓、當鋪以及左翼思想的世界,或許可以說將他進一步引入痛苦的深淵。
青年時期的故事便結束于鐮倉的第一次殉情未果,女方喪生而他卻意外存活,但是被扣上了“協作自殺”的罪名。
壯年時期的葉藏。自被保送出來,寄人籬下的羞愧與禁止外出的壓抑驅使他從寄宿的家里逃了出來,沒有朋友,窮途末路的葉藏又找到了堀木。
又因機緣巧合,在堀木家里見到了靜子。
憂郁寡歡又不善言辭的葉藏,讓女人為之心動,葉藏自嘲自己“過上了的男妾生活”。
漫畫事業的一塌糊涂、日復一日的無聊虛度、物質生活的拮據不堪使他整日沉迷于酗酒,道德二字已逐漸與他的世界格格不入。
出于不想毀掉靜子母女幸福生活的念頭,他不打一聲招呼已然訣別,后又寄宿于京橋酒館。
承蒙老板娘的照顧,葉藏又開始了第二次的男妾生活。
此后,他開始畫下流畫作、染上了毒癮...對世間漸漸不再恐懼,但他的世界卻越來越呈現出地獄之貌,在生活狀況和身體健康每況日下的雙重折磨下,葉藏說“我必須死”。
他們便把葉藏騙進了精神病院,我們無從得知他在那里經歷了什么,只是可以確認他的內心世界已經崩塌。
“我已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徹底變得不是人了”。這本書雖然講述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哀一生,卻也能帶給我們關于生的思考。
1、傾聽內心的聲音?小時候埋下的痛苦種子如果不加以重視,在余生里會不斷得到黑暗的滋養,扎根于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軌跡。我們的內心其實一直在訴說一種真實的語言,盡管人們常常忽略它,它仍舊在不間歇地告訴每個人自己的真實渴望。強大的內心力量是無論如何無法壓制住的,而自我也是無論如何無法被欺騙的。
2、人與人的芥蒂?葉藏一生孤獨無助,并沒有真正的朋友,堀木只不過是玩伴而非那種所謂的“友情”??傆行r刻,我們自責于自己猜不透他人的想法,不安于與別人的格格不入。而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積極外向、樂觀開朗的人,那群自卑內向又害羞的人們,由于害怕被扣上“社交恐懼癥”的帽子,因此變得更加敏感。越是不擅交際的人,越是對尷尬的氛圍不堪忍受,總是扮演著善談的角色積極打破寂靜。這種消耗總是讓我們覺得汗流浹背、疲憊不堪。一天的社會生活結束后,白天的喧囂散去,黑夜的孤獨襲來,這個世界不過盡是孤獨的人啊。
3、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壯年時期的葉藏逐漸悟出“所謂的世人,不就是你嗎?”的想法。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時?;钤谝环N自我束縛之下,自以為捆綁于別人的目光之中,任何決定和行事總是會優先顧忌別人的想法,而不是首先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讓我想到《月亮與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蘭,面對外界質疑絲毫不受影響的他說,“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的觀點跟你兩便士的關系都沒有,你怎么還會在乎一群人的看法呢?”據說人生只有5%的悲痛和5%的喜悅,剩下的90%都是平淡,在這漫長的平淡里我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回答命運提出的問題:關于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我。有些道理需要經歷了才會懂,也有些道理通過讀書也能知曉。
回神,發現,這太宰,竟然引出我這些不那么堪的記憶。
太宰的作品,硬生生讀出一種善良的悲愴。每一份小心翼翼的善良背后,都是一張對人性洞察又冷漠悲涼的臉。你也不知道為什么太宰那么小的年紀,會有那樣一副看人對事的視角:完全的置身其中,又完全的剝離在外的局外人的狀態。有時候你會心疼他那份取悅于人的小心思,有時你又會可怕于他對人心的一語中的,更多時候你還會厭惡他局外人的自高,可笑他自以為洞察了世界和人性。
《人間失格》是太宰半自傳的作品,葉藏是他。他對父親有記述,議員然后落選,最后離世。小時候在父親筆記本上鄭重地寫下“舞獅”二字是我記得最清楚也是最心疼的一個他取悅父親的畫面,沒有同齡小朋友的任性與天真,他滿腦子地想、謹慎小心地做,在自己的想和做的重壓下生活,讀到此寫到此,滿心的難過要集聚到眼眶,只得停頓片刻,用自己每天吃飽后想零嘴的童年記憶來平復。竹一是他提及小學時候的唯一朋友,因為只有竹一看穿了他在裝傻充愣來取悅眾人。很難說竹一他是真的看出來還是假的,但無關,至少葉藏找到了可以讓自己放松的慰藉,而竹一的預言成為他離家的動力。相知的鼓勵,是一種力量,是一種作為人而被信任被支持的感動,無懼未知。
太宰相當矛盾,一方面他看得很清、一方面又很懦弱;一方面想要一切都好、一方面卻又肆意破壞。葉藏是這樣、直治也如此。就這樣,不放過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矛盾糾結、肆意拉扯。也是這樣,讓讀者厭惡又心生悲憫。你讀讀直治的遺書,“人,就像有享有自由生存的權利一樣,也享有決定自己什么時候死的權利,可是我覺得,只要母親在世,這個死的權利是不得行使的,否則就等于是親手將自己的母親殺死?!痹u判他為徹底的冷漠,不能啊,他有對人體貼的責任感,至少對他存在于世的這個源由,他有責任的??伤麉s在母親在世時,啃老買醉不著家。你品品葉藏的快樂,與由子相識后他租了房子、戒了酒、全身心投入到職業漫畫創作中,一起吃晚飯、看電影,還有了快樂的描述,“更令我感到快樂的是同這個打心底里由衷信任自己的小新娘待在一起,聽她說說話,欣賞她的一顰一笑?!边@是真正的人的期盼,不過最后還是消散了??释麉s從不努力爭取。讀完整本書,感覺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可腦子里一團亂,又不知從何說起。在屋子里踱步踱步,一整天沒什么思路。
電子書里面好多批判的評論,每每看到便覺得真是粗鄙。每個人,都是由千千萬萬次不同的呼吸造就,也許同過呼吸,必定不一直同呼吸,那些負面的評論,哪里夠得著呢。
只是一整本人間失格里,我就注意到一次對快樂的描述,那是葉藏對信任的珍視。不知道太宰治留下這作品的意義何在,只是讀著讀著就會想起小時候,不計后果的壞、難分是非的傻。一直以來都感覺自己從未長大,如今再回頭,不一樣了。好像是太宰治在提醒,我沒有壞、也不再傻,即使知道這生命毫無意義,但一直都在努力盡著生而,為人,以及對人的責任。
最后的最后,請大家善良,愿世界和平。
總有人認為,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為我更像一個丑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彼菢有⌒囊硪淼幕钪?,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著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著棉花仿佛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圣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丑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為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注定孤獨,注定,他邁向毀滅。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著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群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并為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長大后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煙、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于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著,只是這種活著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著……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并不是人們主動就愿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于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入瘋人院時,書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于了他的第五次自殺,我想這或許便是最精彩的悲劇。
太宰治的一生早有耳聞,讀了《人間失格》之后,我看到了他的生,他的死,他對自己的失望,對世人的畏懼。在這本書中,他是作者,亦是大庭葉藏。
觀望葉藏短短幾十年,何其不幸。他追求美好,卻一生不得,人生的灰色底片自幼時被的那一剎已注定。孩童時,他為了取悅別人假扮小丑,被竹一識破時變得恐慌。長大后,他遇到了很多女人,一起殉情的常子、溫柔真摯的繁子、單純善良的良子。但是天生懦弱的他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他被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終其一生都在自我厭倦下尋求愛,逃避愛,最后只能毀滅自己。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有人說,《人間失格》太過于消極,但卻能讓我們從細微之處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簡單地認為,偌大世間,每個人都會有悲觀的情緒,我們能和葉藏產生共鳴。在小說最后,酒吧的老板娘說:“我們所認識的阿葉,是個非常老實、非??蓯鄣娜?。他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便喝酒……他也是一個天使一樣的好男人?!比~藏的美好,自始至終都沒有被他自己發現,他選擇逃離所厭惡的世界,卻又缺乏勇氣,否則那年在鐮倉逝去的定是兩人。
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寥寥五萬字,道盡了葉藏的一生,也反射出太宰治一生的悲。較于書中人,我們是幸運的,沒有被這種無盡黑暗的苦痛縈繞,我們還可以肆無忌憚地放聲大笑。而葉藏呢,他沒有辦法擁有快樂,只是從他選擇離開繁子母子二人便可看出,那段時光畢竟是他最滿足的歲月。大概,有些人本不適合活著。我們應珍惜所有,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卻不能讓它們吞噬。
生而為人,何必道歉。
失格即喪失資格,人間失格約是沒有在人世的資格吧。
此文與作者的前半生或者就是一生的經歷近似,札記概是心底自己對自己的解讀。正如文革期間被當做黑五類的子女,莫名奇妙被時代打壓地無法抬頭做人,太宰治也會將生在富豪家里作為富二代而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無錢去做小白臉、對所有人事物心懷恐懼,自殺未遂,沉迷與酒精與毒品,被關進精神病院,與人世隔離,真的慢慢喪失做人的資格。
文末是太宰治生平,不簡單不平凡,也沒有太轟轟烈烈,只是多次自殺,直到最后成功。讀庫1805有篇文章叫做疾病入畫,探究癲癇病與作家的成就之間的聯系。太宰治所處的環境與經歷形成那樣的心理,心理與環境既促使其作出名篇傳世又導致自殺為結。
其實看此類文章很糾結,其中充斥的失意與消極,往往讓人很難讀下去,不得已只能從別處補足能量之后再接著看。
讀書是窺探另一個人眼里的世界,這世界是美好還是囧困,不過都是過眼云煙。
不得不非常遺憾地說,《人間失格》又是一本曾念念不忘終于開讀卻無力繼續的讀物,這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
慢慢感知,書猶人也,有其內在的氣息。氣息相投,相得益彰??磥?,太宰的文字與思想,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記得去年從圖書館借來時,僅僅讀了幾行便感文字有一種灰蒙-----沉重陰郁壓抑。不死心,想堅持著讀讀,“好奇心的驅使:不吃豬肉,只為見豬如何走”。這樣想著,僅僅開了個篇,還是撂下了。
開篇說?!拔以娺^那男人的三張照片?!?/p>
這三張照片從作者的描述上來看,幼年的一張、學生時的一張、中年的一張,都不令作者滿意,甚至有些古怪,古怪的不像人。
這是作者對自己極為不滿意的一種人格體現。作者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猜測一定是病了,精神上的傷痛引起的疾病,充斥在每一個文字里,使人趣味黯然。沒有哪本書令我如此讀得焦躁麻木。直到最后看到太宰治的簡介,發現,讀者的感覺是對的,他原來是一位生活的消沉著,一直在死亡線上徘徊的人。
這樣的書,不讀也罷。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間失格》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間失格,英文名作nolongerhuman,更為直接的意思是喪失為人的資格。
所有的小說都帶有自傳性質,一部小說無論是否虛構,總免不了隱含作者個人的獨特經歷以及精神世界的縮影。
這本書也不例外,甚至完全就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太宰治通過主角葉藏來寫就自己灰暗色調的一生和痛苦不堪的內心。
恰逢時下流行的“喪文化”現象,許多人渴望通過讀此書求得自證,開始尋找自己的影子并且思考人生的意義。
幼年時期的葉藏。不斷觀察著對他來說尚且陌生的世界,心里卻滿是對人類言行的疑惑不解,甚至對人類設計出的種種生活用品的意義也毫無頭緒,對于人們經常傾訴的感覺也絲毫無法共情......
“總之,我對人類的營生仍舊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觀與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格格不入,這使我深感不安,并因為這種不安而每夜輾轉難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發狂?!?/p>
這種“唯有自己一個人與眾不同”所帶來的惶恐不安使他覺得猶如身處地獄之中,于是他便選擇了一個與人相處的招數——搞笑。
從此他便使出渾身解數來求取身邊人的喜愛,變成了一個可悲的搞笑高手,也變成了一個謊話制造機。
幼年時的葉藏內心敏感、憂郁,將對人性的恐懼全部積壓在內心世界的角落,卻沒有宣泄的'出口。
他表面強裝天真樂觀的生活,讓家人甚至是傭人發笑成了他唯一的使命。
出于膽怯和不信任,葉藏從不將自己真正的喜好和需求訴之于人,甚至被傭人們侵犯時,他依然選擇忍受,因為現在的他已經不會說真話了。
青年時期的葉藏。開始了遠離故鄉的中學生活,在這里葉藏仿佛得到了施展搞笑演技的絕佳天地,他可以更得心應手地向這些新面孔掩飾自己的真實面目。
直到他遇到了改變了他生活軌跡的兩個人,一個是識破并揭穿他謊言的竹一,另一個是畫塾里的同窗堀木,帶他進入煙酒、娼妓、當鋪以及左翼思想的世界,或許可以說將他進一步引入痛苦的深淵。
青年時期的故事便結束于鐮倉的第一次殉情未果,女方喪生而他卻意外存活,但是被扣上了“協作自殺”的罪名。
壯年時期的葉藏。自被保送出來,寄人籬下的羞愧與禁止外出的壓抑驅使他從寄宿的家里逃了出來,沒有朋友,窮途末路的葉藏又找到了堀木。
又因機緣巧合,在堀木家里見到了靜子。
憂郁寡歡又不善言辭的葉藏,讓女人為之心動,葉藏自嘲自己“過上了的男妾生活”。
漫畫事業的一塌糊涂、日復一日的無聊虛度、物質生活的拮據不堪使他整日沉迷于酗酒,道德二字已逐漸與他的世界格格不入。
出于不想毀掉靜子母女幸福生活的念頭,他不打一聲招呼已然訣別,后又寄宿于京橋酒館。
承蒙老板娘的照顧,葉藏又開始了第二次的男妾生活。
此后,他開始畫下流畫作、染上了毒癮...對世間漸漸不再恐懼,但他的世界卻越來越呈現出地獄之貌,在生活狀況和身體健康每況日下的雙重折磨下,葉藏說“我必須死”。
他們便把葉藏騙進了精神病院,我們無從得知他在那里經歷了什么,只是可以確認他的內心世界已經崩塌。
“我已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徹底變得不是人了”。這本書雖然講述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哀一生,卻也能帶給我們關于生的思考。
1、傾聽內心的聲音?小時候埋下的痛苦種子如果不加以重視,在余生里會不斷得到黑暗的滋養,扎根于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軌跡。我們的內心其實一直在訴說一種真實的語言,盡管人們常常忽略它,它仍舊在不間歇地告訴每個人自己的真實渴望。強大的內心力量是無論如何無法壓制住的,而自我也是無論如何無法被欺騙的。
2、人與人的芥蒂?葉藏一生孤獨無助,并沒有真正的朋友,堀木只不過是玩伴而非那種所謂的“友情”??傆行r刻,我們自責于自己猜不透他人的想法,不安于與別人的格格不入。而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積極外向、樂觀開朗的人,那群自卑內向又害羞的人們,由于害怕被扣上“社交恐懼癥”的帽子,因此變得更加敏感。越是不擅交際的人,越是對尷尬的氛圍不堪忍受,總是扮演著善談的角色積極打破寂靜。這種消耗總是讓我們覺得汗流浹背、疲憊不堪。一天的社會生活結束后,白天的喧囂散去,黑夜的孤獨襲來,這個世界不過盡是孤獨的人啊。
3、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壯年時期的葉藏逐漸悟出“所謂的世人,不就是你嗎?”的想法。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時?;钤谝环N自我束縛之下,自以為捆綁于別人的目光之中,任何決定和行事總是會優先顧忌別人的想法,而不是首先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讓我想到《月亮與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蘭,面對外界質疑絲毫不受影響的他說,“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的觀點跟你兩便士的關系都沒有,你怎么還會在乎一群人的看法呢?”據說人生只有5%的悲痛和5%的喜悅,剩下的90%都是平淡,在這漫長的平淡里我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回答命運提出的問題:關于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我。有些道理需要經歷了才會懂,也有些道理通過讀書也能知曉。
最近得知伊藤潤二在北京有個展覽,就把他的新作找來看看。發現給他又開始畫名著了,正在連載的是《人間失格》。
這本書的大名我早有耳聞,有人說晦澀難懂,有人說喪且無聊。加上日本小說,我通常是要做好心理建設才去讀的。所以最終久久沒有閱讀。
近心里狀態也是喪得很,就把小說找出來看了。
為了看的透徹,我還搜索了,哪個譯本最好。但最終還是在網上胡亂找了一個非常詭異的譯本看了起來。
是實話,這本書雖然和大多數日本小說一樣,在莫名其妙的地方有著過于詳細的描述,但是居然出奇的有意思。
在我看來,講的是一個父親是議員的富貴人家的小少爺,從小生活豐衣足食,但因為過于在意別人的想法,而可以討好周圍的人,揣摩他人的心思,難以拒絕別人的引誘。最終,從成績優良熱愛繪畫的美少年,墮落成毒癮纏身未老先衰的低級春畫作者,被家人送到精神病院之后,又被隔絕在向下。
情節挺豐富的也完全不無聊。但真的很容易讓豐衣足食地生活在21世紀的軟弱青少年有代入感。墮落居然是這么容易的事情。葉藏也想要積極向上的生活,成為一名畫家。憑借著良好的家庭出身和自身的美貌多才,完全是可以實現這一想法的。而且不難看出,最初他的父親也對他報以了很高的希望。而且最終居然在各種自己都瞧不起的引誘下,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而最終唯一可以抱怨的也不過是自己已是的父親。
寫了上面這段話,莫名覺得自己簡直正能量到雞湯。我覺得我還是要看看別人家的書評。我到覺得這書不怎么喪,完全可以教好青少年。很有殺雞儆猴的氣勢。
實話實說,我后悔拿起這本書。
“失格”違背格式?!叭碎g失格”違背做人的格式。
拿起這本書的原因,無非是它在圖書銷售網站的銷售量位居榜首,或是它的名字透露著哲理與詫異。書的內容是以作者的敘述為背景,以三張照片和三片手機為材料。講述了主人公葉藏一步一步墜落下去的過程。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边@是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因為這一句話、整個的故事背景便陰暗了下來?!拔铱偸菬o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自小,葉藏便對這個世界有不同于“世人”的看法,然而,事實的真相卻又會令他一次次地失望。他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過于黑暗,過于絕望,認為“世人”是骯臟的,不堪的,于是他便盡力地滑稽搞笑,來掩飾他心中所想。
從幼時到青年,他的內心忍受著這種煎熬,是一種沒有來由的,卻使他倍感不幸的煎熬,他一生在這種煎熬之中一步步地墮落,一步步地放浪形骸,一步步地成為了他最討厭的“世人”的樣子,以至于,他只有二十七卻有著四十多歲的外表,“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誠然,他就是這樣的一個膽小鬼。
整本書的基調給人一種灰暗,無力,絕望感,作者那些傷感,無望的語句,即使讀者并不明了傷感的原因,但這些語句并未使人覺得無病而呻,這些話仿佛將自己內心中的陰暗一面完全揭露了出來,既讓人產生共鳴又使人惶恐,既對主人公葉藏的墮落感到惋惜又驚懼著自己的將來是否會成為像他那樣的人。葉藏求死了兩次,均未成功,第一次的代價是他失去了一個他“愛”的人,第二次的代價是他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我不明白他為何會如此失望,不明白為何會如此墮落,不明白為何讀后會如此不寒而栗,可能是因為我對這個想世界始終抱有美好的念想,但書中的現實卻令我這份念想支離破碎,讀完這本書,我始終被籠罩在那種無盡的絕望之中。
縱然它銷售成績斐然,我還是后悔拿起這部《人間失格》。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每讀一遍,它都會帶給我不一樣的震撼。在那個灰色的社會里,扮演小丑的葉藏恰恰是唯一的正常人。作為太宰治的巔峰之作,里面所蘊涵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就像兩個人只需對視一眼,便勝過千言萬語。
對于葉藏,我恰恰有這種感受。迷茫,恐懼,以及深深的悲哀。這些東西從他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中散發出來,這是魯迅先生的文章所不具備的。當還是孩子時,他就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社會的病態,但是弱小的他卻無力反抗,只能把自己變成一個小丑,去迎合別人。他并沒有受到過別人的愛,哪怕是父母也沒有給過他一點愛。他們只是給予孩子衣服,住所,飯菜,以及玩具罷了,就像神賜給凡人東西,哪怕只是一根樹枝,凡人也會欣喜若狂,神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因為自己放下身段,給與了卑微的凡人快樂——這不叫愛,這叫施舍。
整個社會里,葉藏看似是一個異類,被其他人所不齒,甚至就連后輩也敢對他訓話。但就如我前面所說的,這個社會是一個病態的社會,而葉藏代表的是人性的善良與真誠。他所便顯出的種種情感,正是人們隱藏在內心最深處,最不愿意面對的感情。精準的可怕。
犯了錯不要緊,但若是不知悔改,那就是最大的罪惡了。葉藏努力了,奮斗了,但終究是被世俗所打敗了。就連最后他所表現出來的悲哀,都不是最干凈,最純粹的感情了。里面摻雜著作者和葉藏對這個無可救藥的社會的憤怒與無奈。錯的不是他,而是整個世界!
最后的問題,近乎于信仰一類的了。我不是單純地指宗教,而是各種各樣的信仰。認識靠信仰活著的,沒了信仰的人,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罷了。葉藏通過同學竹一,獲得了自己的信仰。他決心要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壓抑。但接踵而來的是來自家人和朋友的嘲笑與批評,從小養成的弱小的性格也使的葉藏不敢反抗。信仰的種子還沒有發芽便已經死掉了。就連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屬于自己的愛情,也被這個社會所奪走了。當失去一切希望時,魔鬼便悄然來臨。葉藏最后還是敗在了世俗手中,陪伴了他一生的演技也沒能讓他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其實在太宰治的心中,葉藏并沒有失去做人的資格,而是沒有混混僵僵做人的資格。他的身上難得有著善良與真誠,卻無法得到救贖。人性的光輝終究沒有照亮當時的社會,反而被無盡的黑暗所吞噬。
葉藏所追尋的救贖,是人性的善良;而毀滅葉藏的,是人性的丑惡。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