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書心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消化書中的知識,并且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以下是一些經典名著的讀書心得范文,對于理解和解讀這些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娛樂至死》讀后感,來自卓越亞馬遜網友:在波茲曼看來,在印刷時代讀者閱讀的時候,讀者的反應是孤立的,讀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閱讀從本質上來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當然也是一種理性的活動。印刷時代所培養的客觀、理性的思維,并鼓勵嚴肅有序、具有邏輯性的公眾話語。而隨著電視的興起,印刷機統治思想的“闡釋時代”逐漸逝去。
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瞬間傳遞信息,受眾無法在短時間內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對事物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在瞬時和圖像的雙重影響下,電視使人們既失去了傳統,又放棄了思考,并把人們引向文化的反面娛樂。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并毫無怨言,甚至是無聲無息。人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娛樂至死”的物種。
娛樂至死的讀后感,來自京東網的網友:娛樂致死這本書的題目起得有點俗,像是一個不入流的作家寫的隨筆,然后為了賣座,為了吸引眼球而起的。
看了以后才發現,原來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哲學書,20歲的時候我非常喜歡看哲學,很多哲學名著都買回了家,不過多數哲學經典都很難讀,很晦澀,本來哲學就不是為了給普通人看的,何況經典了。
不用說隔著語言和時代的兩座大山,就是當代中國的哲學家的書,又有幾本能夠讀懂讀通呢。不過有一些哲學家,同時文學功底相當好,甚至本身就是文學大師,所以他們的作品還是能讀的。
不過這本書還是不錯的,提出的問題都很尖銳,我們一直都在文字的世界中,這個世界是被印刷品主宰的,我們天天在提倡閱讀,反對電視??墒亲髡咧赋鲈谟∷⑿g發明以后,樹立了個體的現代意識,卻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印刷術創造了散文,卻把詩歌變成了一種奇異的表達形式;印刷術使現代科學成為可能,卻把宗教變成了迷信……是啊文字有優點,同樣有缺點。我們接受了它就必須把缺點一起接受。
電視也是一樣,雖然電視和圖象是非思考的,非理性的,但是我們卻無法拒絕它們的力量,我現在看書,要是沒有插圖,就根本不會買了。
圖象的世界遲早會到來的……。
《娛樂至死》全書基于一個假設?!懊浇榧措[喻”,大體意思是,媒介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們借此來認識月亮,手指的特征影響著我們對月亮的認知。主流媒介的特性會影響我們認識問題與傳播思想的方式。作者回顧了之前的幾個時代,認為為我們提供純粹的娛樂是電視最大的好處,它最糟糕的用處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然后給它們換上娛樂的包裝。簡單的來說,人類的媒介經過了這樣的變化——書籍、電報、電視、網絡。在不同的階段,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征,導致在各自的階段,話語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文字印刷的時代,媒介的特點如馬克思所說,是“排除和選擇某些類型的內容”,作者用理性邏輯的表達內容,讀者批判性的接受內容,衍生的演講術嚴肅的研討內容。這些也即當時的話語模式。這個環境很適合嚴肅話語模式,這個媒介即通過文字,直到現在,也仍然是我們傳達或解決嚴肅話題的主要方式。
隨著信息傳播范圍的變廣和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已經開始出現了信息過剩的問題。表現在我們接受著大量的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信息,這些信息是缺乏語境的。想象自己那時,通過電報得知在遙遠的英國發生了一起兇殺案,這個訊息是蒼白的,他不會讓你真正的獲得什么。但很快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攝像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在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看到現場的照片。圖像和文字互相提供著偽語境,這使得作為一個整體彼此都有了意義。人們有了獲得感,但說到底,還是沒有獲得什么。
電視是作者重點評判的對象。有著組成更復雜組成部分偽語境的電視(音像影字),自然具有上述報紙的特質;同時電視具有非常鮮明的泛娛樂化。簡單的來說,但我們嘗試用電視去表達一些嚴肅的話題,我們會用娛樂的方式呈現出來。受眾更是喪失了思考能力。拿新聞來說,“好,那么”這些的句式使得信息喪失了連續性。我們是抱著娛樂的心理看待電視上的新聞的,這不是說我們幸災樂禍,而是我們欠缺了對事件的思考,沉浸在新聞畫面帶來的沖擊和內心一時的感受中。在“好,那么”的形式下,也是不允許我們有時間思考的。但久而久之,我們就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怎么處理過剩的信息,怎么去探討嚴肅的話題。這是任何時候都應該思考的問題?,F在已經到了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了我們的主要的媒介?!?/p>
網絡時代,資訊具有更強的失效性、流通性,足不出戶我們就可以獲得千里之外的訊息,通過視頻圖片文字感受這些事件。但還是那個問題,這些訊息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感受到的關于事件的各個元素互作偽語境,讓我們有了種獲得感。這種獲得感又有什么意義呢?我們又該如何在網絡時代去篩選對我們有意義的信息呢?拿微博來說,對于熱點的社會事件,有理性分析的真知灼見,但其實更多的是無異議的網絡謾罵和打諢。相較與電視來說,網絡讓受眾參與到了嚴肅話題的討論上來,但嚴肅話題娛樂化并沒有根本性的改善,畢竟網絡仍保留著非連續性和偽語境訊息的特征。
《娛樂至死》這本書的前言,提到了兩個預言:一個是喬治·奧威爾的預言沒有實現,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續。另外一個是來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赫胥黎認為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他擔心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而《娛樂至死》作者想告訴大家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預言。
前兩個章節講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認為某個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對于這個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的內容。第三章和第四章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了印刷機如何在美國發展壯大以及如何讓通過控制大眾時間、注意力等影響著美國的宗教、政治、商業社會和其他重要社會事項。為后面和電視時代的對比做好了鋪墊。第五章和第六章則是講述了闡釋時代如何向娛樂時代轉變,從電報、報紙、攝影術的結合部不斷改變著公共話語方式,創造了一個躲躲貓的世界,到最終電視的出現,人們開始住在躲躲貓的世界里,電視是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時代變成了娛樂業的時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別從電視新聞節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個方面闡述了電視是如何發揮作用,把它們變成娛樂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講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試圖尋找解決的方法。他認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經了解了它的危險性,那么這種媒介就不會過于危險。
作者認為每種媒介都有自身的特點,而這些特點規范并控制了傳播內容的形式,甚至規范了決定了話語的內容。所以當媒介的形式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個思維方式都隨之發生改變。
"電視需要的內容和其他媒體截然不同,電視無法表現政治哲學,電視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學是水火不相容的".過度娛樂的生活挖空了人們的頭顱,吞噬了人們的思維能力,我們越來越忽視靈魂的需求,單純地憑借眼、聲與肉體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見所聞,評價信息,做出判斷。
媒體應當成為拓寬我們認識世界的途徑,而不是剝奪我們思考的能力,將我們的靈魂變成機器媒介冰冷的附屬品。
我希望媒體延伸我們的器官,用它們獨有的特性將我們人自己的思考變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復制品;我希望媒體鍛煉我們的器官,用聲、色、觸給我們更加敏銳的直覺器官而不是磨鈍我們的感覺,變得麻木,變得不斷尋求更強的感官刺激。
《娛樂至死》一書解析了美國社會由印刷統治轉變為電視統治,得出了由此導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的特征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逐漸轉變為脫離語境、膚淺、碎化,一切公共話語以娛樂的方式出現的現象,以此來告誡公眾要警惕技術的壟斷。在該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媒體對人思想認識、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發展趨向的影響,令人深省,并認識到媒介危機。
《娛樂至死》這本書的前言,提到了兩個預言:一個是喬治·奧威爾的預言沒有實現,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續。另外一個是來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赫胥黎認為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他擔心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而《娛樂至死》作者想告訴大家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預言。
前兩個章節講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認為某個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對于這個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的內容。第三章和第四章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了印刷機如何在美國發展壯大以及如何讓通過控制大眾時間、注意力等影響著美國的宗教、政治、商業社會和其他重要社會事項。為后面和電視時代的對比做好了鋪墊。第五章和第六章則是講述了闡釋時代如何向娛樂時代轉變,從電報、報紙、攝影術的結合部不斷改變著公共話語方式,創造了一個躲躲貓的世界,到最終電視的出現,人們開始住在躲躲貓的世界里,電視是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時代變成了娛樂業的時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別從電視新聞節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個方面闡述了電視是如何發揮作用,把它們變成娛樂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講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試圖尋找解決的方法。他認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經了解了它的危險性,那么這種媒介就不會過于危險。
尼爾?波茲曼(neilpostman,1931-20xx)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曾出版過20余部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響巨大的名作?!秺蕵分了馈钒l表于1985年,該書從一問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響。在這本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傳媒對人們的思想、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的影響,表現了西方人文學者對社會一貫的睿智和憂慮,既發人深省,也讓人對作者的深切人文關懷肅然起敬;不僅有諸多精當之處,而且表現出了作為一名學者應該持有的對社會有關發展狀況予以批判性審視的自覺性。該書自20xx年由章艷翻譯出版后,在國內立刻引起熱議,并獲得20xx年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該書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為研究大眾文化不可不讀之書。
二
波茲曼提出的觀點與當時社會文化的整體娛樂化趨勢密切相關。
從社會思潮方面來看,傳統的價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顛覆。以“節儉”、“勤奮”、“穩定”為主要特征的社會規范逐漸被以享受和身體感官的滿足為核心的享樂文化所取代。整個社會開始注重自我個性發展、“感性解放”,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娛樂精神,西方大眾傳媒的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
從文化背景上來看,以電視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受到愈來愈多人的歡迎,追隨商品交換法則的文化工業,讓受眾淹沒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時尚化的消費行為以及膚淺化的審美情趣之中。
從傳媒體制來看,美國主流傳播媒體的運作方式都是商業化的,營運的根本目的在于賺取利潤。而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瑪羅理?沃伯認為,“越不用花腦筋、越刺激的內容,越容易為觀眾接受和欣賞,這幾乎是收視行為的一項鐵律?!币虼?,為獲得收視率,贏得廣告客戶的青睞,媒體在內容選擇、內容形態上有很明顯的媚俗取寵傾向。
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性革命后,人們再也找不到不去享樂的理由。八十年代后美國社會開始轉型,美國民眾變得更加現實,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機統治下提供的深奧信息,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電視時代提供的膚淺而有趣味的內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寫作《娛樂至死》來批評電視媒介對于人整體生活方式和社會總體存在方式的負面影響。
三
波茲曼認為從古至今人類的交往媒介主要經歷了三種形式,即從口語到鉛字再到電視。每種媒介對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質中心的形成都有著決定性影響。比如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前的口語時代,作為生活經驗濃縮的諺語和典故受到人們重視。久經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們作為調節爭端的“法庭”判詞。而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后,人們更看重印刷出來的文字的權威,而不再是口頭語言??谡Z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賴的對象。從口語到鉛字的媒介轉換在波茲曼看來是一次巨大的智力進步,它使得話語變得更加嚴肅和理性。
但是,為了吸引觀眾,電視不得不追求節目的新鮮和刺激。時不。
時地以各種奇聞軼事和娛樂噱頭來控制觀眾注意力。電視看似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戰爭、災難、事故、政治、科技等無所不包。但這些信息卻幾乎沒有多大價值。它的重要性似乎僅取決于電視播放的范圍和速度,以及時為我們增添一道茶余飯后的談資。這些信息根本無須我們“理解”,只要“了解”就夠了。我們只是在“看”電視,而不是“讀”。用波茲曼的話說,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們?!?/p>
四
不可否認,電視的娛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的渠道。沒有哪一種節目能像娛樂節目一樣,可以如此徹底地摒棄觀眾的各種差異,在不同階層的觀眾面前實現如此平等的溝通;也沒有哪一種節目可以為范圍廣大的觀眾提供輕松忘我的休憩環境,讓觀眾在緊張的社會節奏下進發會心的微笑。正如波茲曼所說,“我們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電視的娛樂性,而是一種“泛娛樂化”現象?!?/p>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消解崇高、解構經典、惡搞歷史、窺視明星。我們的政治、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大眾傳媒已經被影視劇、綜藝節目、八卦新聞所充斥?!白x圖”時代確實給我們一道道視覺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時間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語的,但是如此豐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義的東西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電子媒介傳達的訊息,卻忘了思考或來不及思考。如此過度的娛樂讓我們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五
游戲已經進行了很久,如果還意識不到它的后果,真是不可原諒。我們人類無法命令電子媒介時代倒退回印刷機時代,完全拒絕電子媒介是極端而愚蠢的。我們應該探索的是,怎樣去利用這些媒介——用另一種方式,繼續我們的生活,拯救我們的文化。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該認真思考“娛樂至死”這樣一個命題。
我們也都知道,沉溺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之中,就像吸食鴉片一樣,讓人無法自拔、痛不欲生??墒?,我們仍舊不能放下。
很多人甚至不愿意醒來。他們沉浸于信息時代帶來的快感之中,怡然自得。對于他們來說,那是生活中唯一的樂趣、思考和精神生活。
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無疑是我本年度以來看過的最精彩的書,也解釋了我心中積淀已久的困惑。
書內只是研究了以電視為主的媒體對人類的影響,證實了赫胥黎的“科技會讓人毀滅”預言,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類生存的現狀有過之無不及。
文字成為我們拿來炫耀以及窺探的工具。朋友圈的生存現狀基本上是:90%在曬,5%吐槽,還有5%的友情轉發。
人類正手拉手,走向不自知的毀滅。
對于傳媒業,尤其是新媒體,我產生了巨大的失望和擔憂。這確乎是一個形式大于內容、信息—行動比嚴重失衡的時代。只是我,突然不想再制造更多的信息垃圾了。
如果你只有半杯水,還不夠自己止渴,怎么能夠恩澤他人?跟不停地制造笑點比起來,這輩子,我只做好一件事,一件能引起人們的思考的事,就夠了。
或許,你真的放不下9.9元的電影票、半價吃大餐、各式各樣的一元游。
那么,就拼命地賺錢,狠狠地賺,直到你的物質基礎強大到可以擺脫金錢上的束縛。
或許,你放不下的還有那虛弱的存在感、敏感的神經。但是,如果書籍和經歷不能給你以存在感,那么手機更加不能。
用大把的時間,去愛、去思考、去在陽光下奔跑和跳躍。
初選《娛樂至死》這本書原因是書名比較喜歡可以讓我這個不愛讀書的人繼續讀下去。讀完以后發現書的內容很簡單易懂但給我們了許多思考和可以借鑒的話語。本書大致是說電視在美國的興起使得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從文化、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闡述這些都開始毫無怨言的成為了娛樂的附屬品失去了本來的意思。借我們都將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本書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隱喻,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法,作者說媒介即隱喻也就是想說媒介在用一種隱蔽的但強有力的方法左右人們的道德和價值觀。媒介的產生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但同時也影響著文化。它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接受并沒有加工那么我們就成了媒介的犧牲品。
第二章是講媒介即認識論,從印刷品到電視的出現談人們對認識論的改變,電視出來的認識論劣與印刷制品,而且對于本身還有一定的危險,并且這種危險在逐漸蔓延。而為什么說媒介即認識論呢?我有些困惑。認識論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簡單的來說認識論是探討人類認識的本質、結構,認識與客觀實在的關系,認識的前提和基礎,認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認識的真理標準等問題的哲學學說。又稱知識論。也就是說大量的媒介的出現它開始承載知識,決定知識的形式,它所表現的無論對錯好壞都成了知識。
“思維方法在以文字為中心的文化和以圖片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體現”在作者看來人們的閱讀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號,讀者沒有了判斷力。電報技術和廣告的出現是原本理性傾向的人們開始傾斜。過去人們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去搜尋信息,而現在人們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這些信息的來源。我們的媒介環境變了,人們開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一個學者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能清楚注意到平凡表象下的深刻論題,并對此進行理性的認識。如果他的觀念、思想能夠預示未來的社會,為將來的人們所借鑒,那就更難能可貴了。有人說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的判斷可以和“我思故我在”的重要性媲美,他們都具有顛覆性,我們太習慣于某種媒介,從而喪失了對他的判斷力。作為麥克盧漢思想的追隨者和繼承者,尼爾?波茲曼的思考在對電視習以為常的社會里變得十分有價值,我們今天的媒體和社會驚人地印證了他在《娛樂至死》里提出的警示。
一、對兩個相悖的預言的看法。
《娛樂至死》是尼爾?波茲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其中之一,它作者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媒體和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波茲曼以美國電視為文本,對電報發明之后電視媒體影響下的人們的思想、認識方式還有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分析,并得出“娛樂至死”的結論。他在設定“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論”這樣的前提后,在下面的章節中論證了兩個問題:一,在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話語“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二,在電視的統治下,這樣的話語“變得無能而荒唐”?!霸谶@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p>
這是波茲曼對奧爾德斯?赫胥黎1932年發表的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理論上的詮釋,認為人們會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與《美麗新世界》觀點相反的是喬治?奧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年》,描述了一個處在獨裁統治之下的恐怖世界。網上曾流傳著一副漫畫,它比較了赫胥黎和奧威爾的這兩部作品。
二者的擔心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就美國來看,1984年的預言并沒有應驗,人們在空洞的笑聲中走進了美麗新世界的大門。正如波茲曼所說,從歐洲人踏上北美大陸開始,美國就從原始狀態直接跳躍進入了印刷時代?!澳菚r的公共事務是通過印刷品來組織和表達的,并且這種形式日益成為所有話語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標準?!庇∷r代可以用嚴肅、理性、客觀、有序、具有邏輯性等幾個詞概括。他認為印刷術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的,它是真理最合適的外衣。波茲曼給出的例證是有力的,我們今天怎么也無法想象津津有味地聽兩個政客用抽象的語言、復雜的長句辯論7個小時的場景。這是印刷時代特有的印記,印刷術規定著人們的思維習慣,追求主題的嚴肅性,意義的豐富性。波茲曼追憶著“thoseoldgooddays”。然而電報的發明導致了時間和空間分離(吉登斯也有關于大眾傳媒造成時-空分離現象的精彩闡釋),技術的發展讓無數與人們無關的冗余信息撲面而來。
波茲曼和赫胥黎最擔心的不在于洶涌而來的信息,而是人們在技術對感官的刺激下喪失自我,由新技術新媒介構建的文化也成為了人類精神的麻醉劑。波茲曼認為媒介是有其偏向的,而電視之所以成為電視,就是因為它能“看”,色彩斑斕的畫面的電視屏幕上輪番上陣,又稍縱即逝。然而畫面是不能表達抽象意義的,電視的特質使得它不得不拋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的刺激的追求。新聞(被人們信誓旦旦地認為是嚴肅的),宗教,甚至教育都通過電視構建的社會進行娛樂的表達。最終文化淪落為荒唐的滑稽劇,精神枯竭。這就是恐怖之處,電視不僅僅是娛樂,它構建著我們的公共話語,還控制著思想、精神、文化。魯健就在他的一篇文章《重讀娛樂至死》中說到:“(娛樂至死)已不僅僅是一本傳媒學或文化批判學的研究著作,而成了一本哲學著作,它涉及到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對人自身生活方式的看法?!薄秺蕵分了馈愤@本書是在1985年出版的,那時波茲曼就已經在做“至死”的呼號了,如果看見今天的美國電視,他非氣得從墳墓里跳出來不可。不僅是美國,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在電視的影響下走上了娛樂化的道路,這的確值得人們去關注。
在互聯網還沒有大行其道的1985年,《娛樂至死》誕生。那時電視已在美國普及,而電腦大概還只是實驗室里的巨大怪物。但波茲曼在書中根據電視得出的結論,在互聯網時代卻顯得更為正確。波茲曼對互聯網還存在著一些幻想,尤其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他自問:“有沒有一種傳播技術具備某種潛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然后自答:“唯一具備這種能力的技術是電腦。為了設計電腦編程,人們基本上必須學習一種語言,這意味著人們必須掌握復雜的分析技能,類似于一個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備的技能?!痹诓ㄆ澛磥?,似乎電腦是一個比電視更能定義一個人的智力的媒介。
而實際上,編程只是少數工程師的工作,大部分網民利用電腦和互聯網的一般目的也只是消遣和娛樂,還是娛樂。而且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不用經過什么特殊訓練就能熟練地“surftheinternet”。而且互聯網上的信息相對電視來講普遍缺乏把關程序,得到信息也更為容易和豐富,多媒體全媒體的信息呈現形式更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網上點擊量高的都是帶腥味兒的新聞,惡搞比嚴肅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從狹義的“娛樂”來說,中國的網絡游戲用戶規模就已經是3.04億這個龐大的數字,而中國網民的規模也才4.57億(數據來自cnnic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波茲曼對電視的看法我們可以推論,電腦把非線性、無邏輯、無語境演繹到了極致?;蛟S我們更該警惕的是電腦和網絡把電視、報紙、廣播等“還算好”的媒體引向娛樂至死的道路。新媒體壓倒傳統媒體而大行其道的時代已經在漸漸逼近了。
再來看我們中國的傳媒業,人們是否會“娛樂至死”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地思考。
我們能很容易地理解奧威爾為何會寫出1984的故事:剛剛走出戰爭的人類,在社會心理上普遍有一種對極權的恐懼以及安全感的缺失,納粹的鐵蹄踐踏了人們對自由民主的追求。于是奧威爾的推論就順利成章了。
在筆者看來,這兩個相反的觀點都有失偏頗。奧威爾只看到了極權對信息的控制,而波茲曼和赫胥黎只看到了無用信息像病毒一樣擴散。而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兩種情況之間的尷尬境地。
中國曾長期處于奧威爾所說的“老大哥”時期,民眾的話語權被壓制,信息流通不暢,思想遭到禁錮,意向表達極為不自由。哈貝馬斯發現這種傳播模式的哲學基礎是“主體/客體”的傾斜模式。這樣單向度的傳播并不是真正的溝通。就中國的情形而言,我們曾長期生活在短缺時代——物資短缺,資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時代的生活培養了一種貪得無厭的心態,這種心態在面對信息問題的時候就是忘情地、不顧一切地擁抱和謳歌所謂的“信息時代”。然而對曾經經歷過集權制度的人們來說,信息閉塞、思想禁錮的可怕歷歷在目,西方式的民主和信息自由化無疑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中國的新聞體制使得信息較西方受到更多的控制,而政府封鎖掩蓋信息的習慣做法讓人們感到憤慨。然而中國的信息環境還是在發展的,信息透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終究是漸漸從“前現代”傳播模式中得到解脫。
然而后腳剛要跨出狼窩,前腳又踏入了虎口。中國的媒體似乎也朝著娛樂化的方向狂奔而去。娛樂節目娛樂化也許是理所當然,曾經的“超級女聲”,今天的“非誠勿擾”,固然低俗化是研究所里的老學者一時難以接受的,但稱呼它們為個性的解放也未嘗不可。然而我們看到中國的新聞(尤其是網絡新聞)、教育似乎也在一點點實現《娛樂至死》里的預言。
吊詭的是,中國的媒體正在“狼窩”和“虎口”之間搖擺。我們害怕信息被控制,然而在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如奔襲而來的行星讓人躲閃不及;我們害怕過度娛樂化,然而中國還有個機構叫廣電總局,還有個機構叫新聞出版總署,還有國新辦、信息產業部、外交部新聞司……它們會把我們的媒體拉入“正常的軌道”中來。當我們為今天中國媒體低俗庸俗媚俗的心痛不已、紛紛指責鞭撻的時候,看看美國的電視節目或許能找回一些自信——我們還遠遠沒有觸及娛樂的底線。
對于中國來說,奧威爾和赫胥黎兩個人的預言都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回到波茲曼的《娛樂至死》本身,他對電視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波茲曼自己也承認在生活中不排斥電視。波茲曼的意思是,我們的文化精神是有救的。他在本書最后為逃離不堪結局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識到信息的結構和效應,消除對媒介的神秘感,我們才有可能對電視,或電腦,或任何其他媒介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辈ㄆ澛诖鴮W校能成為抵御“技術壟斷文化”的最后防線,盡管希望渺茫。
在筆者看來,波茲曼大概是精英文化的擁躉,又或者是因為電報的出現,我們的社會才有了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分野。人類社會是否最終在“無腦人”里終結,我沒有能力作出論斷。但可以大膽揣測的是,如果人類喪失了安靜的閱讀學習和深入思考的習慣,社會也就止步不前了。
《娛樂至死》這本書的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在此談談讀書心得感想。下面是查。
字典。
《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1.有2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
一種是讓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就是把文化變成一場娛樂至死的舞臺。
3.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4.掩藏在電視新聞節目超現實外殼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論,這種理論以一種拋棄邏輯,理性和秩序的話語為特點。在美學中這種理論被稱為達達主義,在哲學中被稱為虛無主義,在精神病學中被稱為精神分裂癥。
閱讀之前,完全沒有意料到這是一本如此深刻而犀利的書,并且徹底顛覆了我對無比強勢的電視媒體在傳播信息方面作用的認識和看法。從根本上迫使我盡可能地約束自我遠離被娛樂主宰的電視媒體,嘗試回到書本中,更多地閱讀和思考。媒介即信息,十數載以來,都是把電視媒體作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都自鳴得意地以為獲取信息的過程是一個舒適的寓教于樂的過程,當認識與觀念被傾覆,當得知把無知當知識的過程維持了數年,改變無疑成為了一個十分艱難并且痛苦的過程。
對于這樣一本書,十幾年教育積攢起來的知識結構和背景完全不足以使我作出任何適當的評價,在這里,只能并且也心甘情愿地用仰望的姿態去閱讀和思考它。
當然,一切的收獲都只有當我能夠適當地表達和闡述的時候才是真正屬于我的。
關于電視的單純娛樂性。
電視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舍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來適應娛樂業的發展。
電視中表現的世界成了這個世界應該如何存在的模型。
圖像的力量足以壓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
(電視觀眾)以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實,其實卻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
電視最大的長處是它讓具體的形象進入我們心里,而不是讓抽象的概念留在我們腦中。
關于歷史。
歷史不僅是一個世界,而且是一個活的世界,虛幻的反而是現時的。
歷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殘酷的手段,表面溫和的現代技術通過為民眾提供一種政治形象、瞬間快樂和安慰療法,能夠同樣有效地讓歷史銷聲匿跡,也許還更恒久,并且不會遭到任何反對。
關于教育。
約翰杜威:課程內容是學習過程中最不重要的東西,也許人們對于教育最大的錯誤認識是,一個人學會的只有他當時正在學習的東西。其實,伴隨學習的過程形成持久的態度更為重要,這些態度才是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的東西。
教育哲學家們認為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其中必然有各種約束的介入。他們認為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
西塞羅說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作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
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識到信息的結構和效應,消除對媒介的神秘感,我們才可能對電視或電腦或任何媒介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
在這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
第一段:引言(約200字)。
讀完尼爾·波斯曼的《娛樂至死》,我不禁深感震撼和思考。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剖析,對娛樂社會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給予了深刻的思考。波斯曼先生通過對于傳統媒體和電視媒體的比較,向我們展示了娛樂中心社會對于人們思維方式、日常生活以及社會文化帶來的深遠影響。在這個信息泛濫、轉瞬即逝的數字化時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和思考娛樂文化的沖擊,這是本書帶給我們的重要問題。
第二段:電視媒體對于人們的思維方式的改變(約250字)。
在波斯曼看來,電視媒體通過其娛樂性、感官刺激和精彩紛呈的節目形式,迅速替代了傳統的文字媒體,重塑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與紙質媒體相比,電視媒體更注重形式而非內容,追求輕松、娛樂和消磨時間的功能。電視節目以其快節奏、片段化和情節化的風格,使人們的思維方式日趨淺表、碎片化、片段化,缺乏思考和深度。我們開始習慣接受來自電視媒體的信息碎片,而對于深入思考和閱讀文字卻逐漸失去了興趣。
第三段:電視媒體對于日常生活的改變(約250字)。
電視媒體的興起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波斯曼指出,電視讓人們的生活變成了追求娛樂、消費和享樂的游樂園。人們不再關注公共事務和政治問題,而是追逐情感化的個人體驗和集體娛樂。我們的生活開始圍繞著消遣、娛樂和享受展開,追求刺激和快樂的感覺,而對于深入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渴望卻逐漸淡漠。電視媒體的興起也對于傳統家庭生活模式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人們不再關心親情和家庭關系,而是追求個人快樂和自由。
第四段:娛樂中心社會的挑戰與思考(約250字)。
《娛樂至死》對于娛樂中心社會的未來發展產生了警示。我們在追逐娛樂、消費和享樂的同時,是否忽視了深入思考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在信息過載和碎片化的數字化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保持對于知識和深度的追求?波斯曼著重指出,閱讀文字和思考是人類推動社會進步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式,只有通過對于文字的深入理解和思索,我們才能夠真正成長為獨立思考的個體。
第五段:個人行動與應對(約250字)。
《娛樂至死》呼喚我們思考如何在娛樂中心社會中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我們可以通過減少電視媒體的消費,主動選擇有思考深度的文字內容來拓寬自己的思維。建立閱讀的習慣,并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選擇經典文學、哲學書籍和深度分析的文章,以豐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素質。此外,我們也應該鼓勵家庭和教育機構加強對于閱讀、思考和深度思維的要求,讓下一代能夠遠離娛樂至死的命運,培養獨立思考和深思熟慮的能力。
在總結中,我們應該認識到娛樂至死對于個人和社會的深遠影響,同時也應該明白只有通過自我約束和主動行動,我們才能夠擺脫娛樂中心社會的束縛,尋找生活的真正意義。
初選這本書原因是書名比較喜歡可以讓我這個不愛讀書的人繼續讀下去。讀完以后發現書的內容很簡單易懂但給我們了許多思考和可以借鑒的話語。本書大致是說電視在美國的興起使得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從文化、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闡述這些都開始毫無怨言的成為了娛樂的附屬品失去了本來的意思。借我們都將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本書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隱喻,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法,作者說媒介即隱喻也就是想說媒介在用一種隱蔽的但強有力的方法左右人們的道德和價值觀。媒介的產生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但同時也影響著文化。它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接受并沒有加工那么我們就成了媒介的犧牲品。
第二章是講媒介即認識論,從印刷品到電視的出現談人們對認識論的改變,電視出來的認識論劣與印刷制品,而且對于本身還有一定的危險,并且這種危險在逐漸蔓延。而為什么說媒介即認識論呢?我有些困惑。認識論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簡單的來說認識論是探討人類認識的本質、結構,認識與客觀實在的關系,認識的前提和基礎,認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認識的真理標準等問題的哲學學說。又稱知識論。也就是說大量的媒介的出現它開始承載知識,決定知識的形式,它所表現的無論對錯好壞都成了知識。
“思維方法在以文字為中心的文化和以圖片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體現”在作者看來人們的閱讀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號,讀者沒有了判斷力。電報技術和廣告的出現是原本理性傾向的人們開始傾斜。過去人們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去搜尋信息,而現在人們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這些信息的來源。我們的媒介環境變了,人們開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電子技術的出現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我們開始進入一個躲躲貓的世界,就像游戲一樣我們是蒙住眼睛走路的人,我們不能通過自己的思想去抓住想要抓住的東西,而是通過形式,支離破碎的事件去感受這些東西。這無疑是可怕的,沒有了思想的人相當于一具只會呼吸的植物人,把所有的知識思想都依賴與媒介。
這一切使得我們這個時代成了娛樂業的時代。電視作為媒介更注重娛樂性和表現形式,它只是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通過這些形式來適應娛樂也的發展。
第七章“好……現在”是講看電視的時候觀眾很少需要把上一時間段的思想或情緒帶到下一個時間段。人們所有的思想都停留在了“現在”
宗教成為了娛樂的附屬品。作者所說電視最大的長處是他讓具體的形象進入我們的心理而不是讓抽象的概念留在我們的腦中。人們對宗教的認識開始有所偏斜。往往是崇拜電視上傳播宗教的那個人而非宗教本身。
政治也開始成為娛樂的附屬品,一些政客更注重在電視上的形象,而信息被包裝成了娛樂。在電視上他們更注重是自己的演講形式,而觀眾也是看的演講的本身而非實實在在思考其中的內涵,人們很難看到最真實的一幕。
就當下文化而言,“娛樂”已贏取我們這個時代“元媒介”的地位。尤其在大眾文化語境中,由印刷機開創并延續經年的所謂“闡釋時代”已然讓位于由電視機開創的“娛樂業時代”。電視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工具。為此,波茲曼說:“電視在安排我們交流環境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媒介根本無法企及的”。而羅蘭.巴特則說:“電視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
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p>
他看來,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強行禁書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失去任何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愿意讀書;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剝奪我們信息的人,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奧威爾害怕的是真理被隱瞞,赫胥黎擔心的是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奧威爾害怕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受制文化,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欲望和無規則游戲的庸俗文化。
胥黎擔心的是,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
馬歇爾·麥克盧漢的一句警言:“媒介即信息。
事情。我們對語言的了解使我們知道,語言結構的差異會導致所謂“世界觀”的不同語言無愧為一種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們成為人,保持人的特點,事實上還定義了人的含義。但這并不是說,除了語言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媒介,人們還能夠同樣方便地以同樣的方式講述同樣的。
雖然文化是語言的產物,但是每一種媒介都會對它進行再創造——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和語言一樣,每一種媒介都為思考、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話語符號。這就是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即信息”
信息是關于這個世界的明確具體的說明,但是我們的媒介,包括那些使會話得以實現的符號,卻沒有這個功能。媒介的獨特之處在于,雖然它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圖,也不是大自然的產物,而是人類運用自己創造出來的機械和自己對話的結果,芒福德所指出的,自從鐘表被發明以來,人類生活中便沒有了永恒。
馬歇爾·麥克盧漢所說的“后視鏡”思維:認為一種新媒介只是舊媒介的延伸和擴展,如汽車只是速度更快的馬,電燈是功率更大的蠟燭。在我們討論的這個問題中,這種人犯的錯誤就是完全誤解了電視如何重新定義公眾話語的意義。電視無法延伸或擴展文字文化,相反,電視只能攻擊文字文化。如果說電視是某種東西的延續,那么這種東西只能是19世紀中葉源于電報和攝影術的傳統,而不是15世紀的印刷術。
大腦和技術都是物質裝置,思想和媒介都是使物質裝置派上用場的東西。一旦技術使用了某種特殊的象征符號,在某種特殊的社會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入到了經濟和政治領域中,它就會變成媒介。
要回答“什么是電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當我們談論電視的時候,我們不是指一種技術,而是指一種媒介。
適應娛樂業的發展。電視之所以是電視,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能看,這就是為什么它的名字叫“電視”的原因所在。人們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動感的畫面——成千上萬的圖片,稍縱即逝然而斑斕奪目。正是電視本身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它必須舍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
屏幕一直有新的東西可看。而且,電視展示給觀眾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我們動一點腦筋,看電視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滿足。就連很多人都討厭的電視廣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悅目的圖像常常伴隨著令人興奮的音樂。
這里想要說的不是電視的娛樂性,而是電視把娛樂本身變成了表現一切經歷的形式。我們的電視使我們和這個世界保持著交流,但在這個過程中,電視一直保持著一成不變的笑臉。我們的問題不在于電視為我們展示具有娛樂性的內容,而在于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思考過程中,觀眾沒有東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藝術,而電視需要的是表演藝術。
塞繆爾·貝克特的戲劇:主題是嚴肅的,而意義是無法理解的。
他們因為自己的好運而表現出來的狂喜。沒有人表達任何意見,只有觀眾自己從廣告的表演中找到某種感覺。你可以喜歡也可以討厭電視廣告,但你無法否認它的威力。
電視廣告把企業從生產有價值的產品引向了設法使消費者感覺產品有價值,這意味著企業的業務已經成為一種偽療法,消費者成了信賴心理表演療法。
因為電視廣告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多產的一種公眾交流手段,美國人不可避免地要接受電視廣告的哲學。所謂“接受”,是指我們已經把電視廣告當作一種普通而合理的話語方式;所謂“哲學”,是指電視廣告關于交流的性質已經形成了與其他媒介(尤其是印刷文字)相左的獨特觀點。
我們不是拒絕記憶,我們也沒有認為歷史不值得記憶,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們已經被改造得不會記憶了。如果記憶不僅僅是懷舊,那么語境就應該成為記憶的基本條件,理論、洞察力、比喻——某種可以組織和明辨事實的東西。但是,圖像和瞬間即逝的新聞無法提供給我們語境。鏡子只能照出你今天穿什么衣服,它無法告訴我們昨天的情況。因為有了電視,我們便縱身躍入了一個與過去毫無關聯的現時世界。
赫胥黎的預測更接近事實:歷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殘酷的手段,表面溫和的現代技術通過為民眾提供一種政治形象、瞬間快樂和安慰療法,能夠同樣有效地讓歷史銷聲匿跡,也許還更恒久,并且不會遭到任何反對。
在看美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想到蕭伯納第一次看見百老匯和四十二大街上夜間閃爍的霓虹燈時發表的精彩評論。他說,如果你不識字,這些燈光無疑是美麗的。美國的電視確實是美麗的奇觀,是難得的視覺愉悅,每天你都能看見成千上萬個圖像。電視上每個鏡頭的平均時間是秒,所以我們的眼睛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屏幕一直有新的東西可看。而且,電視展示給觀眾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我們動一點腦筋,看電視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滿足。就連很多人都討厭的電視廣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悅目的圖像常常伴隨著令人興奮的音樂。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世界上最美的照片是出現在電視廣告里。換句話說,美國電視全心全意致力于為觀眾提供娛樂。
我們可以換種說法: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不管是什么內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視角,電視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們提供娛樂。
在電視節目進行過程中,是不允許說“讓我想一想”或“我不知道”或“你剛才說……是什么意思”或“你的這些信息是從什么地方得到的”,這樣的話語不僅減慢了電視節目的節奏,而且還造成一種不確定或不完美的印象。提出這樣的問題暴露了說話者的思考過程,這在電視上出現會像在拉斯維加斯的舞臺上出現一樣令人尷尬和乏味。思考無法在電視上得到很好的表現,這一點電視導演們很久以前就發現了。在思考過程中,觀眾沒有東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藝術,而電視需要的是表演藝術。美國廣播公司展示給我們的是原本具有高超語言駕馭能力和政治見解的人現在屈服于電視媒介,是致力于表演水平的提高而不是表達他們的思想。
電視之所以是電視,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能看,這就是為什么它的名字叫“電視”的原因所在。人們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動感的畫面——成千上萬的圖片,稍縱即逝然而斑斕奪目。正是電視本身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它必須舍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來適應娛樂業的發展。
電影、唱片和廣播(現在已經成為音樂行業的附屬品)都以娛樂為目的,它們在改變美國話語風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電視和它們不同,因為電視包容了話語的所有形式。
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里,造成精神毀滅的敵人更可能是一個滿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讓人心生懷疑和仇恨的人。在赫胥黎的預言中,“老大哥”并沒有成心監視著我們,而是我們自己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視著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看守人、大門或“真理部”。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結論:電視讓人們失去思考,帶領大眾進入“低智商社會”
《娛樂至死》是尼爾·波茲曼在1985年出版的一本著名著作,該書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論。它以諷刺和批判的眼光分析了現代媒體和娛樂對我們社會的影響,并警示我們對于信息的接收和思考方式。讀完這本書,我深深為自己和我們整個社會的現狀所震撼,同時也對于我的未來與解決方案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指出了媒體的娛樂化和渲染化。他認為,如今的媒體已經變成了一種以產生娛樂為目的的工具,它們不再追求真實性和客觀性,而是通過各種手段來博取觀眾的歡笑和贊譽。這種娛樂化的媒體不僅無法提供真正有深度的內容,更嚴重影響了我們對于重要問題的理解和思考。與此同時,波茲曼也警告說,這種渲染化的媒體正在逐漸侵蝕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判斷力,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浮躁和缺乏思考能力。
其次,波茲曼在書中對于電視的批評尤為尖銳。他認為電視是最具娛樂性和消遣性的媒體,它能讓我們沉浸在一個虛幻的世界中,忘記了現實世界中重要的問題和挑戰。電視的即時性和感官刺激讓我們追求更多的刺激和滿足,而忽略了深思熟慮和反省的重要性。而且,電視節目的快速轉換和碎片化的節目形式,使我們變得習慣于短暫而膚淺的知識和信息,無法真正深入思考和理解問題的本質和復雜性。
此外,波茲曼也對于新聞媒體的批評不遺余力。他認為新聞媒體不再以傳播真實和客觀的信息為目標,而是以吸引觀眾和產生爭執為重要目標。他指出,新聞媒體更傾向于以娛樂方式呈現新聞事件,通過扭曲事實、夸大細節來吸引觀眾的關注,而不是真正深入探討和解釋問題。這種新聞媒體的變形不僅使我們變得愚昧和無知,更導致了對于重要問題的認識和判斷的扭曲。
最后,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即媒體批判的教育。他呼吁教育系統應該重視媒體批判的教育,培養學生對于媒體的分析和判斷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加理性和負責任地接收和處理媒體所傳遞的信息。他認為,只有透過媒體的娛樂化表象,我們才能看到問題的本質,從而更好地面對和解決。
綜上所述,《娛樂至死》一書使我對于現代媒體和娛樂的影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它提醒我們不要輕易地被娛樂和消遣所迷惑,而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保持對于真理和深度的追求。同時,它也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那就是加強媒體批判的教育,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判斷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媒體時代的挑戰,從而建立更加理性和高效的社會。
尼爾波茲曼(neilpostman,1931-2003)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曾出版過20余部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響巨大的名作?!秺蕵分了馈钒l表于1985年,該書從一問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響。在這本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傳媒對人們的思想、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的影響,表現了西方人文學者對社會一貫的睿智和憂慮,既發人深省,也讓人對作者的深切人文關懷肅然起敬;不僅有諸多精當之處,而且表現出了作為一名學者應該持有的對社會有關發展狀況予以批判性審視的自覺性。該書自2004年由章艷翻譯出版后,在國內立刻引起熱議,并獲得2005年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該書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為研究大眾文化不可不讀之書。
波茲曼提出的觀點與當時社會文化的整體娛樂化趨勢密切相關。
從社會思潮方面來看,傳統的價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顛覆。以“節儉”、“勤奮”、“穩定”為主要特征的社會規范逐漸被以享受和身體感官的滿足為核心的享樂文化所取代。整個社會開始注重自我個性發展、“感性解放”,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娛樂精神,西方大眾傳媒的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
從文化背景上來看,以電視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受到愈來愈多人的歡迎,追隨商品交換法則的文化工業,讓受眾淹沒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時尚化的消費行為以及膚淺化的審美情趣之中。
從傳媒體制來看,美國主流傳播媒體的運作方式都是商業化的,營運的根本目的在于賺取利潤。而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瑪羅理沃伯認為,“越不用花腦筋、越刺激的內容,越容易為觀眾接受和欣賞,這幾乎是收視行為的一項鐵律?!币虼?,為獲得收視率,贏得廣告客戶的青睞,媒體在內容選擇、內容形態上有很明顯的媚俗取寵傾向。
總的來說,西方社會在經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動蕩后,在八十年代終于再次安定了下來。但傳統上重視節儉和勤奮、反對縱欲享樂的新教倫理已被倡導感性解放的自由運動沖擊得七零八落。在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性革命后,人們再也找不到不去享樂的理由。八十年代后美國社會開始轉型,美國民眾變得更加現實,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機統治下提供的深奧信息,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電視時代提供的膚淺而有趣味的內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寫作《娛樂至死》來批評電視媒介對于人整體生活方式和社會總體存在方式的負面影響。
波茲曼認為從古至今人類的交往媒介主要經歷了三種形式,即從口語到鉛字再到電視。每種媒介對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質中心的形成都有著決定性影響。比如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前的口語時代,作為生活經驗濃縮的諺語和典故受到人們重視。久經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們作為調節爭端的“法庭”判詞。而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后,人們更看重印刷出來的文字的權威,而不再是口頭語言??谡Z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賴的對象。從口語到鉛字的媒介轉換在波茲曼看來是一次巨大的智力進步,它使得話語變得更加嚴肅和理性。
但是,為了吸引觀眾,電視不得不追求節目的新鮮和刺激。時不。
時地以各種奇聞軼事和娛樂噱頭來控制觀眾注意力。電視看似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戰爭、災難、事故、政治、科技等無所不包。但這些信息卻幾乎沒有多大價值。它的重要性似乎僅取決于電視播放的范圍和速度,以及時為我們增添一道茶余飯后的談資。這些信息根本無須我們“理解”,只要“了解”就夠了。我們只是在“看”電視,而不是“讀”。用波茲曼的話說,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們?!?/p>
不可否認,電視的娛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的渠道。沒有哪一種節目能像娛樂節目一樣,可以如此徹底地摒棄觀眾的各種差異,在不同階層的觀眾面前實現如此平等的溝通;也沒有哪一種節目可以為范圍廣大的觀眾提供輕松忘我的休憩環境,讓觀眾在緊張的社會節奏下進發會心的微笑。正如波茲曼所說,“我們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電視的娛樂性,而是一種“泛娛樂化”現象?!?/p>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消解崇高、解構經典、惡搞歷史、窺視明星。我們的政治、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大眾傳媒已經被影視劇、綜藝節目、八卦新聞所充斥?!白x圖”時代確實給我們一道道視覺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時間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語的,但是如此豐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義的東西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電子媒介傳達的訊息,卻忘了思考或來不及思考。如此過度的娛樂讓我們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游戲已經進行了很久,如果還意識不到它的后果,真是不可原諒。我們人類無法命令電子媒介時代倒退回印刷機時代,完全拒絕電子媒介是極端而愚蠢的。我們應該探索的是,怎樣去利用這些媒介——用另一種方式,繼續我們的生活,拯救我們的文化。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該認真思考“娛樂至死”這樣一個命題。
這本書是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書中勾畫了美國官員、新聞記者、律師、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電視形象,說明圖像給人類感官和思維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電視競選、教會布道、學校教育等案例,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娛樂使人不再思考?!秺蕵分了馈废蛭覀兦庙懥司姡何覀儗в谖覀兯鶡釔鄣臇|西!
本書金句。
雖然文化是語言的產物,但是每一種媒介都會對它進行再創造——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
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
在信息的海洋里,卻找不到一點兒有用的信息。
真理不能,也從來沒有,毫無修飾地存在。它必須穿著某種合適的外衣出現,否則就可能得不到承認,這也正說明了‘真理’是一種文化偏見。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
限娛令發布一年多后才接觸到這本書,限娛令發布的出發點或許和此書對于電視娛樂化的警惕有所不同,但限娛令體現出的官方對于媒體的引導的確讓人重新對電視的職能開始進行審視,它究竟應該為受眾帶來什么,它如何負責通俗又兼顧高尚。
以波茲曼之見,比演藝圈、電影圈、電視圈中的無窮紛爭與齷齪更糟糕的,是“娛樂”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我們必須要審視電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娛樂工具?獲取信息的平臺?了解時態的媒介還是僅僅是一件家具一個擺設而已。電視本身沒得錯相反還是一項巨大的進步,但是一開始他的發展的方向就是錯誤,人們本身具備的娛樂性強加給他,并通過他完美的表現出來。事實上它并沒有讓我們失望。但是由它產生了許多“齷齪”和“紛爭”。以及不正常的現象。波茲曼的觀點是我們要跳出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境界。要有第三者的眼睛來觀察電視。他根本不在乎娛樂節目的泛濫或媒體的娛樂化傾向。他寫這本書是寫給自己的知識分子同行的,他呼吁他們回到書籍中去,認真地寫作和思考,而不要貪戀在電臺、電視節目中侃侃而談,一夜之間曝得大名。娛樂至死”是他對媒體知識分子的警告。他認為,印刷機更適宜于理性思考,電臺電視只會淪為大眾娛樂,任何有志于知識工作的人都應該清醒,回到書面寫作,那才是他們該呆的地方。波茲曼承認電視的合理存在,也堅持自己的使命,自己意識到的東西就要把他傳播出去。
電視的娛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開闊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對世界有一個總體的認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視起到了普及大眾文化的作用。只是,我們不能被電視中的虛幻世界所主宰,而導致在虛擬的世界中迷失自我。
一個學者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能清楚注意到平凡表象下的深刻論題,并對此進行理性的認識。如果他的觀念、思想能夠預示未來的社會,為將來的人們所借鑒,那就更難能可貴了。有人說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的判斷可以和“我思故我在”的重要性媲美,他們都具有顛覆性,我們太習慣于某種媒介,從而喪失了對他的判斷力。作為麥克盧漢思想的追隨者和繼承者,尼爾?波茲曼的思考在對電視習以為常的社會里變得十分有價值,我們今天的媒體和社會驚人地印證了他在《娛樂至死》里提出的警示。
一、對兩個相悖的預言的看法。
《娛樂至死》是尼爾?波茲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其中之一,它作者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媒體和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波茲曼以美國電視為文本,對電報發明之后電視媒體影響下的人們的思想、認識方式還有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分析,并得出“娛樂至死”的結論。他在設定“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論”這樣的前提后,在下面的章節中論證了兩個問題:一,在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話語“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二,在電視的統治下,這樣的話語“變得無能而荒唐”?!霸谶@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p>
這是波茲曼對奧爾德斯?赫胥黎1932年發表的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理論上的詮釋,認為人們會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與《美麗新世界》觀點相反的是喬治?奧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年》,描述了一個處在獨裁統治之下的恐怖世界。網上曾流傳著一副漫畫,它比較了赫胥黎和奧威爾的這兩部作品。
二者的擔心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就美國來看,1984年的預言并沒有應驗,人們在空洞的笑聲中走進了美麗新世界的大門。正如波茲曼所說,從歐洲人踏上北美大陸開始,美國就從原始狀態直接跳躍進入了印刷時代?!澳菚r的公共事務是通過印刷品來組織和表達的,并且這種形式日益成為所有話語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標準?!庇∷r代可以用嚴肅、理性、客觀、有序、具有邏輯性等幾個詞概括。他認為印刷術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的,它是真理最合適的外衣。波茲曼給出的例證是有力的,我們今天怎么也無法想象津津有味地聽兩個政客用抽象的語言、復雜的長句辯論7個小時的場景。這是印刷時代特有的印記,印刷術規定著人們的思維習慣,追求主題的嚴肅性,意義的豐富性。波茲曼追憶著“thoseoldgooddays”。然而電報的發明導致了時間和空間分離(吉登斯也有關于大眾傳媒造成時-空分離現象的精彩闡釋),技術的發展讓無數與人們無關的冗余信息撲面而來。
波茲曼和赫胥黎最擔心的不在于洶涌而來的信息,而是人們在技術對感官的刺激下喪失自我,由新技術新媒介構建的文化也成為了人類精神的麻醉劑。波茲曼認為媒介是有其偏向的,而電視之所以成為電視,就是因為它能“看”,色彩斑斕的畫面的電視屏幕上輪番上陣,又稍縱即逝。然而畫面是不能表達抽象意義的,電視的特質使得它不得不拋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的刺激的追求。新聞(被人們信誓旦旦地認為是嚴肅的),宗教,甚至教育都通過電視構建的社會進行娛樂的表達。最終文化淪落為荒唐的滑稽劇,精神枯竭。這就是恐怖之處,電視不僅僅是娛樂,它構建著我們的公共話語,還控制著思想、精神、文化。魯健就在他的一篇文章《重讀娛樂至死》中說到:“(娛樂至死)已不僅僅是一本傳媒學或文化批判學的研究著作,而成了一本哲學著作,它涉及到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對人自身生活方式的看法?!薄秺蕵分了馈愤@本書是在1985年出版的,那時波茲曼就已經在做“至死”的呼號了,如果看見今天的美國電視,他非氣得從墳墓里跳出來不可。不僅是美國,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在電視的影響下走上了娛樂化的道路,這的確值得人們去關注。
二、互聯網時代的娛樂至死。
在互聯網還沒有大行其道的1985年,《娛樂至死》誕生。那時電視已在美國普及,而電腦大概還只是實驗室里的巨大怪物。但波茲曼在書中根據電視得出的結論,在互聯網時代卻顯得更為正確。波茲曼對互聯網還存在著一些幻想,尤其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他自問:“有沒有一種傳播技術具備某種潛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然后自答:“唯一具備這種能力的技術是電腦。為了設計電腦編程,人們基本上必須學習一種語言,這意味著人們必須掌握復雜的分析技能,類似于一個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備的技能?!痹诓ㄆ澛磥?,似乎電腦是一個比電視更能定義一個人的智力的媒介。
而實際上,編程只是少數工程師的工作,大部分網民利用電腦和互聯網的一般目的也只是消遣和娛樂,還是娛樂。而且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不用經過什么特殊訓練就能熟練地“surftheinternet”。而且互聯網上的信息相對電視來講普遍缺乏把關程序,得到信息也更為容易和豐富,多媒體全媒體的信息呈現形式更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網上點擊量高的都是帶腥味兒的新聞,惡搞比嚴肅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從狹義的“娛樂”來說,中國的網絡游戲用戶規模就已經是3.04億這個龐大的數字,而中國網民的規模也才4.57億(數據來自cnnic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波茲曼對電視的看法我們可以推論,電腦把非線性、無邏輯、無語境演繹到了極致?;蛟S我們更該警惕的是電腦和網絡把電視、報紙、廣播等“還算好”的媒體引向娛樂至死的道路。新媒體壓倒傳統媒體而大行其道的時代已經在漸漸逼近了。
三、中國傳媒業會“娛樂至死”嗎?
再來看我們中國的傳媒業,人們是否會“娛樂至死”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地思考。
我們能很容易地理解奧威爾為何會寫出1984的故事:剛剛走出戰爭的人類,在社會心理上普遍有一種對極權的恐懼以及安全感的缺失,納粹的鐵蹄踐踏了人們對自由民主的追求。于是奧威爾的推論就順利成章了。
在筆者看來,這兩個相反的觀點都有失偏頗。奧威爾只看到了極權對信息的控制,而波茲曼和赫胥黎只看到了無用信息像病毒一樣擴散。而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兩種情況之間的尷尬境地。
中國曾長期處于奧威爾所說的“老大哥”時期,民眾的話語權被壓制,信息流通不暢,思想遭到禁錮,意向表達極為不自由。哈貝馬斯發現這種傳播模式的哲學基礎是“主體/客體”的傾斜模式。這樣單向度的傳播并不是真正的溝通。就中國的情形而言,我們曾長期生活在短缺時代——物資短缺,資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時代的生活培養了一種貪得無厭的心態,這種心態在面對信息問題的時候就是忘情地、不顧一切地擁抱和謳歌所謂的“信息時代”。然而對曾經經歷過集權制度的人們來說,信息閉塞、思想禁錮的可怕歷歷在目,西方式的民主和信息自由化無疑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中國的新聞體制使得信息較西方受到更多的控制,而政府封鎖掩蓋信息的習慣做法讓人們感到憤慨。然而中國的信息環境還是在發展的,信息透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終究是漸漸從“前現代”傳播模式中得到解脫。
然而后腳剛要跨出狼窩,前腳又踏入了虎口。中國的媒體似乎也朝著娛樂化的方向狂奔而去。娛樂節目娛樂化也許是理所當然,曾經的“超級女聲”,今天的“非誠勿擾”,固然低俗化是研究所里的老學者一時難以接受的,但稱呼它們為個性的解放也未嘗不可。然而我們看到中國的新聞(尤其是網絡新聞)、教育似乎也在一點點實現《娛樂至死》里的預言。
吊詭的是,中國的媒體正在“狼窩”和“虎口”之間搖擺。我們害怕信息被控制,然而在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如奔襲而來的行星讓人躲閃不及;我們害怕過度娛樂化,然而中國還有個機構叫廣電總局,還有個機構叫新聞出版總署,還有國新辦、信息產業部、外交部新聞司……它們會把我們的媒體拉入“正常的軌道”中來。當我們為今天中國媒體低俗庸俗媚俗的心痛不已、紛紛指責鞭撻的時候,看看美國的電視節目或許能找回一些自信——我們還遠遠沒有觸及娛樂的底線。
對于中國來說,奧威爾和赫胥黎兩個人的預言都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回到波茲曼的《娛樂至死》本身,他對電視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波茲曼自己也承認在生活中不排斥電視。波茲曼的意思是,我們的文化精神是有救的。他在本書最后為逃離不堪結局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識到信息的結構和效應,消除對媒介的神秘感,我們才有可能對電視,或電腦,或任何其他媒介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辈ㄆ澛诖鴮W校能成為抵御“技術壟斷文化”的最后防線,盡管希望渺茫。
在筆者看來,波茲曼大概是精英文化的擁躉,又或者是因為電報的出現,我們的社會才有了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分野。人類社會是否最終在“無腦人”里終結,我沒有能力作出論斷。但可以大膽揣測的是,如果人類喪失了安靜的閱讀學習和深入思考的習慣,社會也就止步不前了。
“在這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p>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p>
《娛樂至死》這本書主要是闡述了電子信息時代與印刷時代的區別,對電視的消極作用進行了批判。認為想用電視來傳達嚴肅的信息是不可能的,電視的目的只是娛樂大眾。所有的一切在電視橫行的時代都穿上了娛樂的外衣。甚至包括宗教,政治,選舉,教育。。。
作者認為電視傳遞的信息是膚淺的,目標只是吸引受眾的眼球,至于內容完全沒有深度,想用圖像來表達深度的內容是完全不可能的??焖偾袚Q的鏡頭,欄目,廣告,在受眾的腦海里只是稍縱即逝的一掠而過,并不能影響到現實的生活。大部分的人在看過新聞的幾分鐘后根本記不清任何一則播放過的內容。教育片也一樣,對受眾幾乎沒有指導意義。
電視的這種娛樂性質也給了受眾一種不嚴肅的刻板印象,導致受眾根本不相信電視內容的真實性。對于像娛樂片一樣,插播音樂的新聞節目,人們觀看的同時并不會把新聞內容太放在心上。比如剛剛播放的一則地震新聞,核威脅的新聞,受眾還沒來得及反映,已經被播音員一句ok,…now,引到了另一則可能是哪位公主得了百日咳這樣的新聞上。
書中說到了用電視傳教的例子,認為這種把宗教也娛樂化的行為雖然極大的擴大了宗教的影響力,卻使得宗教失去了其本有的嚴肅與神圣,結果肯定是會慢慢的削弱它作為宗教信仰的作用。聯系到我國國情,就會想到近幾年很火的通俗化經典,于丹講論語,易中天品三國,這些雖然都把難讀的名著用通俗的語言傳授給受眾,有利于經典的普及,但這種娛樂化的途徑,其實是會削弱經典的力量。
在這本書寫作的時候電腦還沒有得到普及,對于未來是奧威爾所說的信息被集權化統治,還是如赫胥黎所說,未來會信息過剩,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作者預言了后者的正確性?,F在看來,他是對的。當互聯網普及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變成自主的交互的,不再是印刷媒介或是作者所說的電視一樣,按時發布信息,根據編輯意圖發布信息?,F如今,人們已經淹沒在了海量的信息中。
從電視到互聯網,娛樂至死的時代仍在繼續,而且更加難以控制。不再是媒體制造娛樂氛圍,而是全民一起,互相娛樂,娛樂至死。
引用本書的最后一句話:。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p>
震撼于開篇各名人權威對本書的推崇,好奇在那些精煉又意喻深刻的話語里,這是我對《娛樂至死》的最初映像。陳丹青和周國平老師的話,更是正中自己平日的一些思考:信息與行動嚴重失調,我們要把自己娛樂至死嗎?懷著有些急切的心情,開始了后續的閱讀。
短短前言,講到了一個核心的問題: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對于這句話的理解,直觀的想到自己的事:特別喜歡刷微博,幾乎每天都要刷到底部。關注的人,熱點,哪里好玩,好吃,點個贊馬克一下,下次有錢就去;哪個大v又出調色教程啦,打開,粗略看一下,是小清新風格呀,馬克一下以后好好學;咦,噗嗤大叔又出新內容了,怎樣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來,點進去,學學,這些點我以前好像在哪兒見過啊。
每天都花特別多的時間在刷微博,刷各種公眾號,要做的事,要學習的事,一天推一天,很少,幾乎沒有落到實處。每天都在憧憬想要的生活,點贊那一條條微博后,仿佛已經做過努力,好像已get到了某技能,已做到某事。
我們熱愛的東西啊,這樣一步步帶我們走的離理想更遠了。
第一章讀的有些艱難。語言即媒介,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文化的內容。這些觀點以往不曾聽說,讀罷全章,混沌的思路稍微開闊了起來,提練起來也就是上一句話了。作者花了一章的內容在講剖析一句話,是他在寫作的時候,也在考量無名的讀者,所以才盡可能寫的淺顯么?有了他的書寫,我們對‘媒介即隱喻’這句話有了認識,這也是認識事物實質,定義事物的一種,作者本身也在印證自己的觀點。
關于真理不能,也從來沒有毫無修飾地存在。昨天晚上剛好在和朋友討論一個話題,他最近有個特別深刻的體驗:“只要自己足夠優秀,所有人都會主動去結交你?!蔽医ㄗh他把這個體悟得出的經歷寫下來,會更具體的具有說服力,他馬上回復到:“還是別了,寫出來,怕是會有負面的引導?!蔽矣X得其實還好,事實可不就是這樣么,大家都愿意和優秀的人結交呀。這對于喝慣了毒雞湯的我們來說,并不算特別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真理,但是起碼的,它不適合一些主流正派媒體的論調,這樣會引導市儈的價值觀,不太積極。
就像作者文中說的,有時候,真理必須穿著某種合適的外衣出現,否則就可能得不到承認。我建議說,你要不換種表達方式,簡單的說,做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拓展社交的好建議。落腳點放在鼓勵讀者去做到一個優秀的人,而這種論點的前提,可不就是你原先的意思么?但是有了這樣的改變,別人接受起來會容易些,負面影響也會減少。
這真的是一本好書,作者的觀點是很超前,揭示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真理,雖然它距離我們這個時代真的是有些年頭了。這種時候,我特別想接一句,真理是不會過時的,但是作者好像并不這么認為。他寫道:“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币苍S是因為,某些情況下,作者所處的媒介的認識論剛好可類比我們當前的時代,也適用于我們現在所處的`媒介下。
印刷機到電報,話語的定義不斷被刷新,就像梭羅說的,電報使相關的東西變得無關。源源不斷的信息與它們的受眾之間很少或幾乎沒有任何關系,越來越多類似“阿德雷公主得了百日咳”的信息出現,商人們為了有利可圖,不惜花重金架設大量電報線,公眾沒有像印刷機時代下那么理性,獵奇,性,這些低級的趣味占據了主導地位。
從已有的這些經驗來看,現在,我們不只是單純的處在一個電報的時代,在我們的時代,甚至電視都算是落后的。過度娛樂的情況更嚴重,信息的更新快到你沒有辦法去持續的關注某件事。學習傳播學的時候,我們講到一個政府在娛樂圈的行為,引導輿論導向。發生了某些重大的政府失職行為時,輿論導向不是在反思政府的不作為,而是在大力渲染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人情就是一個很大的文章點?;蛘吒纱噙@時候,就會有某些大明星恰當的被曝光了什么,公眾的注意力馬上就被分散了。(情節參考韓國電視劇《匹諾曹》)沒有人去追究政府的職責,政府工作會有改善么?很難,起碼他們都不會把錯誤攤開來講,缺乏一個起碼的正確態度,談何其他。娛樂至死,絕不是危言聳聽??赡苓@里會有維穩的需要考慮吧,但重點的是什么,不能偏頗。
以上話語,可能不適宜在某些場合出現,我們的國家正發展的越來越好,寬容度是和發展程度相匹配的。
信息過剩,行動越來越少,這也是文章開頭我講到自己身上的例子,我們越來越無能,越來越無聊。這都不難理解,如果你也反思過自己的處境。
所以我的建議如題,別每天刷公眾號了,去做你自己的事。想學調色,就打開ps,從導入照片開始吧;想學烘焙,就去買工具、原料,這周末就可以完成一次;想多交朋友,就先走出房間吧。
要想過的好,做的得比想的多。
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寫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因此該書批判的對象還停留在電視文化。盡管如此,作者的觀點放在當今社會仍具有啟發意義。
該書開篇便提到了喬治·奧威爾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奧威爾的《1984》描繪了一個信息與思想被“老大哥”牢牢控制住的未來世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描繪了一個人類沉迷于由工業技術帶來的感官刺激與歡樂、從而失去思考力的未來世界。結合美國的現實情況,波茲曼似乎更認同赫胥黎的看法,因此他想用本書告訴讀者,“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
尼爾·波茲曼師承麥克盧漢,是一個技術決定論者。對于文化研究,他認為“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了解這種文化中用于會話的工具”,因為“某個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對于這個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波茲曼繼承并發展了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的觀點,認為“媒介即隱喻”,即媒介可以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所以它更像一種隱喻。無論是口頭的語言、印刷的文字還是攝影攝像,它們都能用一種隱蔽的方式指導著人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懊浇椤[喻”的關系也許是復雜的,但作者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意識到,人類“創造的每一種工具都蘊含著超越其自身的意義”,正如眼鏡的出現暗示人類可以不必把天賦或缺陷視為最終的命運。正是這種超越媒介表現形式之外的隱喻創造了人類社會的文化內容。
在書的第二章,波茲曼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媒介即認識論。認識論是一個復雜而晦澀的學問,所以作者將重點放在了“媒體在我們的認識論中充當了什么角色”。他認為,任何一種媒介都有共鳴(“某種特定語境中的某個特定說法獲得了普遍意義”,諾思羅普·弗萊),而共鳴就是擴大的隱喻。不論一種媒介來自何種語境,它都能越過原有的語境而延伸到新的未知的語境中,并引導人們組織思想和總結生活經歷,從而影響著人們的意識與社會結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6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