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幫助我們豐富寫作素材,提供不同類型和風格的范例供我們選擇和學習。通過參考范本,我們可以拓寬寫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素養。
今天上了三年級第一次次習作課,感覺真的很郁悶!不過,我相信通過我這樣不斷的實踐、思考,應該會有進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課堂進行一次反思!
本來課堂的狀態是這樣的:
第一課時。
1.老師談話引入。一是說昨天口語交際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寫的課余生活的文章念給孩子聽——這兩個環節中,第二個學生雖然聽得很起勁,但實際上對學生習作沒作用。雖然強調老師寫下水作文,但是必須運用得當。
2.學習范文。昨天,我從孩子們都有的材料上找了三篇課余生活的文章讓孩子們回家讀,并做了一篇讀書筆記,還積累了一些感受。今天課堂上讓孩子們從反問里體會這些東西:注意文章有開頭,有結尾;注意要把自己的事情寫清楚,為了寫清楚就必須抓住一些關鍵的地方——比如動作。(反思;這個環節設計不好,意圖好,但是和學生的交流沒有建立好的耳屏臺,學生是被動體會,收獲也不深刻。原因還沒找到。)。
3.小組里說,全班引導。接著讓孩子們在自己小組里自己說,然后請每個小組的代表來說,結果發現說得很不好。于是馬上改變教學計劃,立刻選擇了其中一個同學的來和大家說,引導學生把事情說明白——抓住動作。為了這個我讓孩子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說,還讓他們說,我來做動作。(反思:這里處理得比較好,發現問題立刻改變計劃,并且比較好的引導學生做動作、體會動作。但是,失敗就在于前面的環節的節奏太慢,耽擱時間了,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第一節課下了)。
第二課時。
1.帶著學生總結了方法:一要主要開頭和結尾;二要注意把事情寫清楚——為了寫清楚就必須把順序安排好,還要注意寫好動作。
2.接著讓學生自己寫,我在全班觀察。特別針對幾個孩子做了指導。發現了孩子們時間上是沒有管我剛才和大家總結的經驗的(看來前面的學習多半都是無用功,為什么這樣呢?)。
3.全班評改。我把幾個寫得比較好的孩子的文章在大家面前讀了讀,邊讀邊點評。最后選擇了一個孩子的文章來集體修改。原文如下:
有一次,爸爸和媽媽都出去了,沒人幫我折被子。
很顯然學生還沒寫完。我把孩子的文章抄在小黑板上和大家一起來修改。我們讀了文章后,大家發表了個人的意見,慢慢把文章修改出來了。最后文章是這樣的:
折被子。
于是我回憶起爸爸媽媽折被子的樣子,然后我一邊回憶一邊折被子!我拿起被子,首先把被子鋪開,走過去把每個角落拉直,這時看看被子,被子鋪展得很平整,看起來非常的聽話。于是我就開始折被子了!接著,把被子對折,被子就變成了長方形了。然后,再提著被子的兩個角,往另外兩個角上折。這個時候被子就變成正方形了。
這時候看看自己折的被子……。
其中的“首先”“接著”“然后”我們用波浪線來表示,還特別提醒大家這樣就能把順序寫清楚。在用到動詞的時候,特別強調孩子用準確的詞語。正在這個時候,又下課了。
第三課時。
1.學生自己修改。學生經過了上面的環節,老師總結了經驗:要注意把事情寫清楚,要注意把該寫的地方寫明白。孩子就開始自己修改文章。我特別指導了一個孩子,發現他的標點使用很不好,連分段都不會分,或者說是太懶。不愿意分。
2.謄抄作文。
下課后經過自己的反思,有以下想法:
1.第一課時設計不好,有的環節浪費時間,而沒實際效果。比如小組代表在小組里說的環節。
2.這樣的上法,會讓基礎差的孩子很吃力。效果也不好。
3.習作沒有樂趣了!
4.最好的環節就是和孩子一起表演動作,然后選擇動詞。第二是在和全班孩子評改作文的時候,這里指導很好。
5.作文教學是個難題,要慢慢實踐和思考同時好文章的確是修改出來的。一定要指導孩子針對一篇文章反復修改!
6.中年級還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興趣!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著: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著: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與挫折,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我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學生們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在我的課堂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問話:“如果你是某某(課文中的人物),你會怎樣說,怎樣做?”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永遠的白衣戰士》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八冊教材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以特殊時期——“非典”為背景的人物通訊。這篇通訊在選用時,作了大量改動,原通訊中很多感人的事例因篇幅問題都被刪除了,因此課文相對來說就缺乏了直觀感受的鮮明性。主人公葉欣感人的事跡只有通過仔細品味,我們才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出來!這就為我們解讀文本、實施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一、“永遠的白衣戰士”葉欣和“永遠的白衣戰士”們。
”的情感遞增也在這樣的背景中悄然實現。而。
“永遠”的崇敬之情也正是難忘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從最初的驚訝到感動到震撼到永遠銘記!從文章的表層內容看,描寫的僅僅只是葉欣,但我們需要永遠銘記的卻不僅僅只是葉欣!他需要我們銘記的應該是這樣的一組、一群“葉欣”樣的“白衣戰士”,這樣的一群人所代表的這樣一種精神: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生忘死。2003,世紀中的彈指光陰,卻因為“非典”,因為“非典”中這群可敬的“白衣戰士”們,我們留下了永遠的崇敬!那么,我們的眼光就不能僅僅只局限于教材,要以更加廣闊和思索的目光去發現課文之外的深廣蘊意!
二、“永遠”的深情?“永遠”地銘記。
第一次拿起這篇文章翻閱后,我靜靜地凝坐著,任由震撼在心底翻騰、涌動!是的,就是這種震撼的感覺:在那樣一個人人談“非”色變的非?!胺堑洹睍r期,能如此工作,能如此甘愿奉獻的人,沒有一顆偉大的心靈,沒有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我想是絕做不到的!再憶文本,我的腦海中只剩下三句話、兩個場景:“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這里危險,讓我來吧!”“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边€有她那果斷勇敢地救治梁先生的場景,和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的畫面。我要將這些感人的話語和場景提煉出來,展示給孩子們,用葉欣真實的言、行感染、打動他們!讓孩子們的心靈也能如我一般經受愛的洗禮,享受愛的滋潤,油然生發愛的崇敬。我這樣激動地想著!
三、“永遠”地品味?“永遠”的語言。
課文中的“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集中體現了葉欣的崇高精神。從“一個‘非典’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到她“迅速趕來”對重癥患者梁先生“嫻熟”地進行搶救,以及她一次又一次地從“死神”手中爭奪生命,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葉欣工作的“高風險”。尤其是其中“一個”和“多名”的鮮明對比,這樣的“高風險”讓我們的心頭不寒而栗。而與“死神”面對面爭奪生命,一不小心,“死神”就可能吞噬掉葉欣的生命。這樣的風險又何止是高,這可是生命之險啊,是生與死的抉擇??!而人最寶貴就是生命!誰想冒,誰敢冒這樣的“高風險”呢?可是,葉欣做到了!葉欣那樸實的心聲:“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那默默地真情無悔的選擇,讓我們不僅一次次地更強烈地感受到了那觸手可及的“高風險”,而且也讓我們一次次地沐浴著葉欣的高貴和那種淡定的勇敢奉獻!而從“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電話”、兩小時內對重癥患者不停歇地搶救,和“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投入到了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币约啊叭~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焙汀皠诶哿艘簧衔?,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蔽覀冇挚梢郧逦馗惺艿饺~欣工作的“高強度”!家人的電話拒絕接聽,因為沒時間。緊張的兩小時忙碌后,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工作,這同樣因為沒時間!已經生病了,可是又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而這還是因為沒有時間!這是何等的“高強度”??!葉欣真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特別是這一個“機器”的比方。原本,“機器”給人的感覺總是冰冷無情,總是機械刻板,可是這里將葉欣比作全速運轉的機器,卻強烈真實的讓我們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高強度”氣息,同時賦予了“機器”強烈的感情色彩!這一比方,也因葉欣而生動、有情起來!可是冒著這樣的“高風險”,進行著這樣“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葉欣真的不知疲倦、永不疲倦嗎?顯然不會!她也只是一個已步入中年的母親,一個血肉之軀??!能做到這一切,都是因為愛,因為信念在支撐著她!對病人的愛,對同事的愛,對工作的愛,對生命的愛。其實,就是一種大愛、博愛的情懷在支撐著她!她的心中裝著如許的愛,可是唯獨忽略的卻是她對自己的關愛!這是無私、無我、忘我??!因愛而忽略,因愛而偉大,這才是葉欣,永遠的葉欣!這才是葉欣所代表的“永遠的白衣戰士”們!
讀至此,感受了這么多,每一點感受都由衷地打動著自己,面對真實的課堂,我常常不忍舍棄!可是,我知道,我的解讀不能等同于教學的內容,我必須取舍!而只有當我們游弋在寬闊的解讀中取舍時,我們才能選出適合學情的,我們才能充分利用起教學的空間。因此,雖要取舍,解讀必須豐富寬闊,才可取舍!有深刻的解讀,才會有簡單的教學!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
4、初步體會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葉欣工作的“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緊張狀態;
教學難點:
體會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2、質疑課題:我們把誰稱為“永遠的白衣戰士”?為什么這么稱呼她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1課,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提出自讀要求:把字間讀準,句子讀通順,做到字字入目)。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3、2、學習課文四至六節:
(1)、默讀課文四至六節,把自己體會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在文旁寫下自己的體會;
(2)、交流反饋:
師:哪個詞概括了這三節的主要內容?(身先士卒);
3、朗讀課文第七節,引導學生體會患病的護士長葉欣仍堅守著自己工作的崗位,無愧于“白衣戰士”稱謂。
4、學習課文八、九兩節,引導學生體會葉欣的離去牽動著千萬人的心,她的精神永遠鼓舞著人們,是人們心目中“永遠的白衣戰士”結束全文。
三、作業布置:
1、描紅、臨寫課后生字;
2、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葉欣資料,補充閱讀。
本節課設計教學談:
《永遠的白衣戰士》這篇課文是一篇人物通訊,記敘了廣東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冒著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地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來,自己卻被感染上非典型肺炎,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歌頌了她忠于職守、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塑造了一位新時代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
教學中我將相機向學生介紹有關非典的知識和當時嚴峻的形勢,創設與課文吻合的情境;要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戰士”一詞體會感受葉欣的所作所為無愧于一個光榮的“白衣戰士”的稱謂,使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走近葉欣,感受葉欣身先士卒的無私奉獻精神。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讓人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更加豐滿。這篇課文人文性很強,我將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在思想上受到震動,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的洗禮,在做人上有所促進。課堂上的小練筆不僅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感悟,使自己有所想、有所感,更給他們提供了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的平臺,有效實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反思: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的意思。
3、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讀中體會,感受葉欣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2、出示: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3、同學們,讀讀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學生提問。
二、學習2-7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2――7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地方。
2、學生交流。
(1)、第4自然段。
學生談感受。
(2)、“兩個小時過去了,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p>
葉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引讀。
(3)“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p>
指名讀。你仿佛看到葉欣怎樣的工作著?
學生交流。齊讀。
(4)、“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商量的余地?!?/p>
你能體會到什么?學生交流,師相機指導朗讀。
(5)、“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反復讀讀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一個怎樣的葉欣?
學生交流。指導朗讀。
(6)、“雖然上班前她就感覺到身體疲倦不適,但還是堅持在科室里忙碌著,密切關注著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周身困乏疼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p>
學生自己談感受。齊讀。
3、師總結。
三、學習第8、9兩自然段。
1、過渡: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
2、播放追悼會照片。
3、出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p>
同學們,你們仿佛看到、聽到、感受到了什么?
4、配樂齊讀這兩自然段。
板書:
11?永遠的白衣戰士。
救死扶傷。
身先士卒。
舍己為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
3、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感受葉欣的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1.學生盡管經歷過非典時期,但是由于年齡的原因,對非典的危險性感受不深;
2.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平凡人的事跡,如何讓學生通過閱讀來體會人物不平凡的精神,并為這種精神所感動,從而真正落實本課的情感目標則成了教學的另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齊讀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醫護人員(屏顯:葉欣的遺像),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她在搶救非典病人時,不幸感染上了非典病毒。
(出示: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她的家人,醫院里的領導,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被她從死神手中拉回來的患者及其他們的家屬,還有社會上所有了解葉欣事跡的人無不關心她的病情。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播放追悼會圖片)。3月29日下午,廣州殯儀館青松廳,醫院全體員工在這里與她作最后的告別,其實為她送行的還遠遠不止這些人。追悼會現場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屏幕出示: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同學們,讀讀屏幕上這些文字,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生提:為什么一個普普通通的護士長能夠受到那么多人的牽掛和懷念?)。
二、新授2—7小節。
輕聲讀一讀課文的2—7自然段,相信你會有答案,在讀的過程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畫出來,各自讀。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讀得都很認真,2—7自然段中哪些句子令你感動。
(1)第4小節。
“隨著醫院‘非典’患者……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p>
接聽家人的電話,讓家人放心,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葉欣忙的時候她都不愿意把說上幾句話的時間留給家人,確實令人感動。
師:這是你感動的地方,其他同學呢?
(2)“兩個小時過去了…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p>
葉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她顧不上休息,又…(師引讀)。
師:還有誰來談談你感動的地方?
(3)“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p>
還有同學也找到這一句嗎?也請你來讀一讀。
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葉欣怎樣地工作?
(葉欣沒有休息,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束運轉著…)。
我聽懂了你的意思,人不是機器,人是血肉之軀,是人總要休息,人怎么能像機器工作呢?這就是一個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精神。(板書:救死扶傷)。同學們,前面還有“高風險”,在高風險的情況下,她還能這樣去做,真是太了不起了。
誰想讀讀這句話?
還有誰仿佛看到葉欣在怎樣的工作?
(聯系梁先生)是啊,她這就是高強度,高效率地工作著。
誰再來讀好這句話。
我們一起來讀好它,邊讀邊想象葉欣忙碌工作時的情景。
(4)“面對危險和死亡…讓你毫無商量的余地?!?/p>
同學們,葉欣的話不多,“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讀讀這8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
同學們,葉欣面對的危險,不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搶救和治療,而是面對極具傳染性的非典患者,一個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這真是太危險了。
2003年春節前后,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這是一聲前所未見的瘟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播放“非典”圖片)。
同學們,看了剛才這些畫面?!斑@里危險,讓我來吧!”讓我來吧,意味著什么?(死亡)。
對,面對危險,葉欣總是沖在最前面,課文中有一個詞語最能概括,哪個詞。(板書:身先士卒)。
誰來讀讀這句話。
師引讀,葉欣默默地……。
師:葉欣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一小節中,還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5)“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
還有誰也找到這句話,教師的感受和同學們一樣,每次讀到這句話,教師都會被它深深地感動。
反復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仿佛看到一個怎樣的葉欣?
這里有個詞語“心甘情愿”無怨無悔啊!
同學們,面對死亡,有誰能做到無怨無悔,你們能嗎?為了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中國人,同學們,這種精神就叫做“舍己為人”。(板書:舍己為人)。
舍己為人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精神啊!誰來讀好這句話。
師小結:
面對危險和死亡,作為護士長的葉欣,處處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在生和死的面前,為了病人,為了同事,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她也心甘情愿。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好這一小節。
(6)“雖然上班前…床上休息”
帶病堅持工作,依然兢兢業業,直到支持不住為止,確實令人感動,能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各自在下面練練看。
1.以人為本,體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同時,每個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感受又不盡相同。所以,以上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線性的預設過程,而是一個隨機的生成過程,更多的表現為師生文本三者的對話。教學的開放性使得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2.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彰顯教師把握教材的深厚功底。課文2~7小節中,能夠令讀者感動的句子很多,而最能夠體現葉欣救死扶傷、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地方只有三處。因此,教師將全文的教學,濃縮成三句話的教學,其余的地方一筆帶過,很好地把握住教學的重點。而這三處的教學,教師除了通過三個富有啟發性問題引導理解,同時,教師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及時大量的信息補充也為學生的學習、品悟提供了幫助。
3.注重語言的深化和外化,突現語文教學的鮮明特點。閱讀是一種生活的還原。學生的閱讀過程,應該是在教師引導和自主探究的共同努力下,把語言文字活化的過程,即通過閱讀,把死的文字,變成活的生活,活的感受。有著生活經驗參與的閱讀,能夠看到畫面,聽到聲音,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以上教學過程?,尤其是(三)(四)(五)三句話的教學,多處出現教師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主動想象和主動體驗,深化了語言,即所謂的讀進去!同時,我們清晰地看到教師教學的落腳點仍然是讀,把自己感受到的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表現出來,即所謂的讀出來!如此,比較好地突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
三、總結。
從剛才的交流中,我們體會到葉欣是一個救死扶傷,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卻有著不平凡的精神,她的精神多么高尚,品質多么偉大啊,然而,卻是這樣一心為別人的人,病魔和死神卻沒能放過她。葉欣的病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出示照片)。
她的親人來了,她的孩子、丈夫來了,醫院里的同事來了,還有些人從四面八方趕來。
(出示追悼會圖片)。
(出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同學們讀讀這8個字,你仿佛看到、聽到、感受到什么?
(屏顯:一幅葉欣照片)。
同學們,葉欣留給人們的是永恒的微笑。感人的事跡,化成了悲痛的文字,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好這兩小節。
(兩句之后,音樂慢慢起)。
在教學《永遠的白衣戰士》一文時,理解課文內容之后,為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進行了知識梳理。
師:“請同學們來讀讀文中讓自己感動的語句?!?/p>
生1讀句:“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
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p>
師:“葉欣是機器嗎,不是!她是一個血肉之軀,她有累的時候;可她又分明是機器,高強度高效率地全速運轉著,這哪是一個血肉之軀的人能夠做到的?!?/p>
生2讀句:“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
生3:“葉欣把同事關在了門外,自己卻在獨力與病魔斗爭,她太勇敢了!這就是英雄??!”
生4讀句:“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生5:“我想問問葉欣阿姨,她只想到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可有沒有想過她自己???如果她被感染了怎么辦啊,她一定有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吧?他們又該怎么辦???”
生6讀句:“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p>
師:“一個簡單的上床動作,葉欣阿姨卻如此費力,她已經用盡了她的全力。此時,老師的眼前看見了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匍匐身體前行的戰士的身影,她已經負了傷,卻仍堅持戰斗著?!?/p>
……。
師讀,動情地﹚:“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教師的聲音哽咽,朗讀中斷了。有好幾個學生頭伏在桌面上,有的在偷偷擦拭眼淚。
班級里一片靜默……。
師:“此時,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葉欣阿姨說。今天,恰逢清明節,讓我們現在就提起筆,把你的感動,難過,感慨寫下來吧!我想葉欣阿姨一定是能看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的?!?/p>
生紛紛動筆……。
交流:
生1:葉欣,你舍生忘死,為人民服務,打敗病魔,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美好的生活留給別人。葉欣啊葉欣,你的精神令我佩服。葉欣啊葉欣,你是一個真正英勇的白衣戰士;葉欣啊葉欣,你為著別人寧愿舍去自己的生命,我為你深深鞠躬,我為中國有你這樣的戰士而感到驕傲!
生2: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你很糊涂,竟然把最危險的留給自己。雖然我是個小孩子,但是我明白你為什么會這么做,我一定會把你的精神發揚光大,你安心地走吧!
生3:你是一個真正的白衣戰士,你是一個愛著我們人民的天使,你是我們心中的神,你是大家心中的守護者!
生4:你成全了他人,卻傷害了自己;你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別人,卻把死亡的可能留給了自己。你舍生忘死地拯救病人,不顧一切地保護同伴,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想過你年邁的父母和年少的孩子?!
……。
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此時,我只想向葉欣阿姨鞠一個躬!”師順勢提議:“讓我們一起起身,向葉欣阿姨鞠躬?!?/p>
孩子們齊刷刷地站起來,一臉的嚴肅,和老師一起,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課末,老師布置一份特別的作業:給葉欣阿姨寫一封信。
反思與分析:
崔巒說:“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體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睂W生讀著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師生共同隨機交流著自己的感想,逐漸將教學推向了深入。讀書越多,其味越濃。
在一遍一遍誦讀中,學生一步一步地靠近葉欣,一點一點地讀懂了葉欣,更是被深深感動:這是一個英勇的戰士,面對死神和病魔她毫不退怯,她竭盡自己的全力與病魔作抗爭,竭盡自己的全力拯救患者,竭盡自己的全力保護同事。她一心只想著病人的安危,同事的安危,卻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顧。孩子們體會到葉欣阿姨這個平凡的護士卻有著一顆偉大的心靈,醫務工作這個平凡的崗位卻散發著神圣的光芒。
再一遍和學生一起誦讀全篇文章,讀到:“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時,我的眼睛突然生澀、模糊起來,聲音竟也哽咽。
我不認為自己失態。在我看來,只要具備起碼的良知的人,面對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對著無聲的戰場上,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英雄,都無法無動于衷。我知道孩子們能夠理解,所以才能夠和老師產生感情的共鳴。在那一刻,知識不重要了!學習也不重要了!我和孩子達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我帶著孩子超越了平凡的生活,用心靈看到了崇高,看到了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有好幾個學生也頭伏在桌面上,有的在偷偷擦拭眼淚。朗讀竟中斷了。班級里一片靜默。
我和孩子共同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這個靜默的時刻是神圣的,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在這靜默中,有師生共同無言的感動在流動著,交匯著。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真情的交融,使師與生雙方都同時感受教與學的無窮的趣味與自身的無法估量的潛力,使教學活動進入師生對話、充滿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的,此刻在靜默中卻在醞釀著學生們澎湃的情感,他們的思維在這樣的靜默中無比靈動。所以當讓他們動筆時,孩子們毫不猶豫地欣然提筆,流瀉出他們的感動。因為真正觸動了他們的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此時的發言自然是字字源自內心,句句發自肺腑,具有極深的感染力。
而我則靜靜地期待他們獻上用真摯的心靈烹制的文字盛宴。
這堂課結束了良久,可一種奇特的情愫卻縈繞在我的心中。在孩子們的日記里,也能看到這節課對他們的觸動:葉欣的舍生忘死,老師的哽咽,自己的感動,我們一起的鞠躬??吹贸?,這種奇特的情愫也縈繞在他們心中。那就是——感動。我不僅為葉欣所感動,更感動于孩子們至真至純的回應。我的動情喚起了學生的真情,而學生如浪拍石的回應更帶動了我的深情。這種應對,是大山的回聲,升騰不息;是海浪的奔流,磅礴動人。
成長了這么多年,經歷了這么多的喜怒哀樂,這顆心已變得漠然??稍诮裉焖秩彳洕駶櫰饋?,我品嘗到感動的滋味。哦,那深深的一躬。
第二課時。
作者:二十三中附小力婕。
教學要求:
1、精讀課文,重點學習課文3—7自然段。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3、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1、精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xx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我們身邊,一場前所未有的疫病迅速蔓延,它來勢洶洶——它就是非典型肺炎。這是一種人類聞所未聞的疾病,為了戰勝它,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大家說說,在這場戰爭中,什么人做出的貢獻最大(醫務工作者)?一些醫務工作者還在這場戰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護士長葉欣就是其中的一位。
3、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葉欣護士長的事跡。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教師深情誦讀2、3自然段,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重點段: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跡?(4—7自然段)。
2、指導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讀這一段,你認為應該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引導學生理解“身先士卒”。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相機指導朗讀。
(3)這一段講了什么內容?簡單概括出:身先士卒開始加班(板書)。
3、布置學生自讀5、6、7自然段。提出要求:
(1)邊讀邊想:這幾個自然段分別講的是什么內容?仿照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寫在各個自然段后邊。
(2)自己選一個自然段認真讀一讀,用“——”劃出直接描寫葉欣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從中抓住關鍵詞想一想你體會到了什么?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感受。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5、組織學生交流。
(1)說說概括的各個重點段的內容。仿照概括第4自然段的方法,由學生來完成板書:
不顧疲憊 搶救病人。
不怕危險 保護同事。
日夜操勞 不幸感染。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先讀一讀你劃了哪些句子,再說說你是抓住哪些關鍵詞語來理解的。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通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個別讀、比賽讀、小組齊讀、男女生讀以及交流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如“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要讀出她對患者無私的愛心。
“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子……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要讀出她對工作高度的責任心。
“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要讀出她對同事無微不至的關心。
6、指導學生說話。
(1)默讀課文,按要求抄寫句子(發表格讓學生做)。
表現護士長葉欣所承受的高風險的句子有:
表現護士長葉欣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句子有:
(2)學生交流回答。
(3)把剛才抄寫的內容連起來,用幾句通順連貫的話說一說。
(二)學習1、8、9自然段。
1、分別指名朗讀課文。
2、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首尾呼應)。
3、在第1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中分別找出描寫葉欣形象的句子,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葉欣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既崇高又美好)。
(三)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2、學生小組討論。
3、交流(教師視學生說的情況補充)。
葉欣是“白衣天使”,但更是一名戰士,因為她是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犧牲的。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用“永遠的白衣天使”好,這樣更能突出“戰爭”的殘酷和葉欣的英勇精神。
四、課外延伸。
布置學生課外收集有關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資料和葉欣生平事跡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板書設計:
永遠的白衣戰士。
護士長葉欣。
身先士卒 開始加班。
不顧疲憊 搶救病人。
不怕危險 保護同事。
日夜操勞 不幸感染。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周海燕老師執教的《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老師首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來進行,努力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素質化。其次,老師選擇了科學、實用的教學策略,激發了學生情感,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課文之中。最后,老師以其扎實的基本功,清晰的語言,豐富的感情,征服感染了所有的學生和聽課老師。從中,我也受益非淺,以下談談我對這節課的體會:
一、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想學。
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老師采取了和學生年齡特點相符合的方法,把課文的情感一層一層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比如,在學生學習“非典”這一詞時,學生的認識只限于電視中看到的戴口罩。這時老師適時的出示了一組數據。感染1080人,死亡332人等,讓同學們感受了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恐怖。在講到葉欣倒下的時候,相機出示一段悲傷的音樂,配合老師的講解,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受到畫面的感染,淚花在每個人的眼睛里閃現。學生的心就在這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葉欣的精神——舍己為人,以及葉欣的博大胸懷。
二、增強吸引,激發情緒,促進學生樂學。
課堂中,教師精心設計的每個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真有勁”。從課依始,教師出示了上節課的生字詞讓學生說說內容,并結合上二、三個詞語,學生輕松做到,在教師的表揚中,坐直了身姿。然后在以下學習中讓學生質疑、答疑,采取了表演,朗讀等多種手法,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詞語“死神”來表述看法,可以看出,學生對“死神”這種詞語要比一般的詞語如:“斬釘截鐵”更感興趣。老師就在這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體會出“非典”的恐怖,反襯出葉欣這一白衣戰士這種不畏犧牲的精神。這一安排既讓同學樂學,又完成了任務。
三、多種方式朗讀,體驗情感,讓學生情感升華。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功和教學手段。周海燕老師可說是把它發展到很高的境界,給我的體會就是:“原來書是可以這樣讀的?!迸e一例說明:課文中有句話:“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老師安排學生自由讀、同學互讀,全班讀。讀到了剛強有力的境界,讓同學體會到葉欣內心舍己為人的精神。在讀“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時,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讓同學說出來,這讓同學換們思考,體會葉欣內心的感受的同時,又強化了第三人稱轉化為第一人稱,真是絕妙啊,在讀到葉欣趣了這一段時,配合媒體悲傷的音樂,動人的畫面,老師用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把朗讀推向了一個高潮,讀完后老師和同學們眼中淚花閃現了,這時把學生情感推到了另一個境界,升華了學生的情感,觸動了學生內心的感悟。
四、因材施教,分類評價,促使每個學生得到成功感。
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情感體驗每個人肯定是不同的,在上課中,老師也發現了,案例中,教師面對這樣的一個鏡頭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讀完葉欣走了這一段之后,所有的同學都有感悟,老師這時安排了這樣的一個環節,請同學們說說你們的感悟。有同學說心情沉重,有的說難過,有的佩服,這時出現了一個同學說激動。這可是沒體驗好了,老師通過相機的了解,引導教學,這同學也體驗到了這個說法不準確,換上敬佩一詞,為以后為服務人民這一宗旨埋下了種子。
總之,課堂中周老師以讀為主線,以情穿越課堂,讓所有人感受了“永遠”的白衣戰士這一“永遠”的稱號。
如何讓語文教學充滿美感和生機,如何讓語文教學走出當前的困境,這是所有語文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嚴峻課題。下面是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歡迎參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上驳氖?,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展什么.”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
唐詩。
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
日常教學工作中,有經驗的優秀教師經常提醒我們: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反思??梢哉f,反思是教師自身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教師成長的新起點。自我反思是建立教師反思系統的首要環節,也是對德育、教學、生活等對象展開反思的必要前提。教師自我反思能力則是教師的自我反思得以進行的落腳點。
1.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增強自我反思意識,可以分為以下幾項:
教學前,進行教學設計反思,提高教學預測能力和設計能力。
教學中,進行教學行為反思,提高教學調控能力和應變能力。
教學后,針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反思,提高教學評價能力和總結能力。
2.在總結經驗中,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習慣,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發現問題,記錄反思。
(2)查找原因,實踐改進。
(3)總結經驗,撰寫文稿,然后在同事間交流或在網絡、刊物上發表。
在這里,我給大家舉一個案例:某天,我教學詩歌《春天在哪里》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當我講到其中一個小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頭上。
春天的風微微吹動,
柳條兒跳舞,
桃花兒臉紅。
我請同學們朗讀,體味,賞析。有同學說:“春天就在枝頭上?!?/p>
此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有的在仔細地觀察;有的在認真地傾聽;有的正在四處搜尋目標。他們的興致正濃,意猶未盡,如果我現在出言禁止,雖然表面上會平靜下來,學生的內心也會十分不情愿。莫不如先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然后再隨機應變。想到這,我不露聲色,站在那,似笑非笑地望著他們,讓他們盡情地看,盡情地議論,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給他們足夠的表達自我情感的時間。
窗前的議論聲,由弱到強,再由強轉弱,幾分鐘過后,波濤洶涌的課堂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幾十雙眼睛靜靜地望著我,靜靜地等待著……我想:此刻,孩子們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呢?在等待我的批評?在等待我的寬恕?還是在等待我繼續講課?大概是前者居多吧??赡苁俏业某聊屗麄儫o所適從,孩子們開始不安的躁動起來。我覺得此時是該我發言的時候了,我故意咳嗽了一聲,看到幾個孩子立即挺直了腰,坐直了身體。
我輕輕地問到:“看完了?”“看完了?!焙⒆觽円草p聲地但是小心翼翼地回答?!罢l能把剛才看到的景象說一說,并告訴我你有什么感受?”聽了我的問話,幾個孩子竟然悄悄地長長出了一口氣。接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打消了顧慮,思維再一次活躍:“我看到春天來到樹梢,枝條變綠了?!薄拔铱吹酱禾靵淼讲賵錾?,小草發出了嫩芽?!薄拔铱吹酱禾斓娘L吹到窗前,吹到我的臉上?!薄按禾煸谖覀兩磉?,看,我們的衣服變薄了?!薄啊贝⒆觽儼炎约旱母惺芤煌聻榭熘?,我又說:“大家談地真好,不過你們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觀察的?”小家伙們面面相覷。噢,原來他們也知道剛剛的做法不妥,竟然將錯就錯,一定要讓他們吸取教訓。想到這,我說:“今天老師留一個特殊的作業,把這節課發生的事情經過寫出來,并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本瓦@樣,我把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臨時更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卻獲得了意外的收獲。
試想,如果按照傳統的機械的備課觀,按照精確的教案輸出法,喝令學生回到課文中來,教學任務也會按時完成,這節課可能會是另一種完美的模樣,但失去的卻是對過程的體驗,對方法的感悟,對學生的理解,也就失去了反思的樂趣。
反思既是我們不斷成長的基礎,也是我們創新突破的起點。因此,我們不妨多加運用,多多體會。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回顧了自己在本學期里所做的工作,認真反思,總結積累經驗,希望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我是一名語文教師,更是一位班主任,不僅要抓好自身的教學工作,更要肩負起班級的管理和學生的教育工作。
社會、家庭把一個個天真活潑,充滿朝氣的孩子送到學校,交給我們老師,這是對我們當教師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們就應該懂得如何去愛我們的教育事業,乃至于愛我們眼前的每一位學生。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愛,有了對班級、對學生的愛,才能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入、細致地開展工作,用恰當、靈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養好學生,尤其是后進生。
工作中,我虛心向他人學習,努力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經常閱讀教育教學雜志報刊,學習《新課標》,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認真備課,教法力求靈活有實效,讓學生自主性地參與學習,培養他們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在上好課的同時,細致地批閱作業,并幫助學生及時訂正。課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讓學生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我努力培養學生能力,想方設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與建設中。與學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缎抡n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一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行者?!睂τ诎嗉壒芾?,我們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協助管理的合作關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民主、自主的競選后,在班干部上崗前,要作好崗前培訓,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工作范圍,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學生在工作中總會表現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師去指導、去組織。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解決。同時,通過每周的班會和其它渠道,對班級現狀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亂、嚴而有度,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下一步決策。
柏拉圖說:“教育者的品質為教育成功的因素?!鄙斫讨赜谘越?。我努力從小事抓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低年級兒童缺少自主意識,教室里有時粉筆掉地上或地上出現果殼紙屑,很多學生都不會自覺地去撿,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撿、自己掃。學生看到后,紛紛跑來幫忙,我就趁機表揚、引導,讓他們意識到維持環境的潔凈是大家的責任,是大家的光榮。以后,學生都能很自覺地保持教室的潔凈。
班主任的工作是瑣碎的,卻更需要耐心和細心。我熱愛每一位學生,他們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們,也努力地去了解他們。平常課前課后,盡量到學生當中去,和他們聊天,聽學生反映,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和情緒變化。誰進步了,給予表揚和勉勵;誰退步了,給予點醒和鞭策;誰生病了,給予關心和愛護;誰有困難,給予幫助和安慰。讓學生親近自己,使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在工作中,我發現與學生交談,特別是進行思想教育時,需要把握學生心理,運用一定的談話技巧。這一點受自身年齡、教學經驗影響,我還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潛心研讀相關的心理學和教育教學資料,學習他人寶貴經驗,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上面的五彩斑斕總是慢慢積累,現在的底色將注定其基礎色調。紅則愈紅,黑則愈黑。而我希望我帶給學生的的一片晴空、綠地、清水這些最純潔、最美麗的畫面擺在我面前時,我會更加努力地邁好每一步。
。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并通過一段時間后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后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在讀書的訓練上我采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
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么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后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后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后要求不定時復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并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愿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愿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一次在作業中我發現有孩子已經在寫日記了,由開始的一兩句變成了一版、兩版,于是我適時的對這個孩子進行表揚,并要她自己讀出來,之后誰寫了日記都進行點名表揚,鼓勵。慢慢地寫日記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寫的越來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課堂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孩子成為現代中國人的教育渠道,也是實施教學計劃的主要基地,其質量將成為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標志。為使素質教育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自然成為其強勁的動力。通過近幾年來的實踐與探討,現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談幾點本人的思考:
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向他們提出統一要求,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采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各不相同,知識、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傾向,只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從多種多樣的個性中概括和把握學生的共性,把教學措施主要建立在學生共性的基礎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教師因材施教,學生因教而學,教學高度適應,師生相互促進,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
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的教為“輔”的指導思想。這樣的教學指導思想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潛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實踐,我總結了以下五點可行的方式:
1、按照學生的智力水平進行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智力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而對智力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應放低要求。
2、抓住學生特長,分層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抓住學生特長分層進行教學,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真正充分的發揮,并加以引導,鼓勵學生各顯神通。對于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層次的引導,促使其在學習上一步一個腳印,穩步發展,不斷進步。
3、按照學生的努力程度進行教學?!耙虿氖┙獭币鶕W生的智力水平進行,但也不能忽略學生的努力程度。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將事倍功半,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鬃拥膶W生顏回,才智不算太高,但非常好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笨鬃幼プ∵@一特點,不斷地加以鼓勵,終于使其成為儒學的一代宗師。
4、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而應該鼓勵他獨立思考,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因材施教與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起來。
5、運用問答教學,靈活回答提問。問答教學是教師經常采用的手段之一,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解答學生的疑問,做到因材施教呢?通過實踐,有以下四種方式:(1)一個問題對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回答。(2)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總是直接作答,讓學生去思考,發表自己的建議,然后再作討論。(3)對于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學生,積極引導,從不厭煩。(4)采用追問法,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一系列追問,不作任何回答,迫使學生各盡其力,自己找到答案。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同時,教師也應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使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友愛、互助的氛圍。
其次,教師應盡量減少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的無端限制,使學生有自由表現的機會。如:我在講《狐貍和烏鴉》一課時,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續編故事,既鍛煉了他們的說話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興趣很濃,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其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實施。在今后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將是探索素質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課題,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發現,才會有所創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一項基本原則,是科學發展的核心,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推進,一個方面一個方面地探索。對教學的認識和和實踐也要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著力遵循教育教學發展規律。需要師生積極的自我反思。
元認知理論:元認知的核心意義是對原有認知的再認知。它主要包括元認知知識、體驗和調控,其中調控是核心。調控是自我反思主動的表現。
三、素質教育教學的觀念: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人;主體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動性、創造性學習;學校和教師應在為培養師生主動的習慣創造良好條件。充分發揮師生主體性,需要師生自我反思。
?目前,下谷坪民族社區教育資源貧乏,社會家庭教育相對不足,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存在先天的不均衡;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方式方法上以制度管理為主;教師缺少反思的意識和習慣。
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以人為本,認真分析自身、學生所處的教育教學環境,學情的變化,尤其是課堂教學現場生成性的變化,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學生的能力和可接受性,不要搞本本主義,不唯書,如果我們只是,把課堂教學理解為演示教案的過程,就難以上出鮮活的好課,就不能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實事求是的,深入查找,師生的雙向現場活動能不能根據學情的變化發展在課前設想全面、在課中靈活組織教學是不是可取的教學藝術、在課后反思在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雙向現場活動是不是合理。
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刻苦勤奮,老師要把學習當做人生的第一需要,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會學習,才能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進而構建新的知識。讓學生用自學、討論去讀書、思考去讀書,解決問題,并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我們才能提高自我反思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學生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
我們要以問題發現為核心,抓以過程反思中發現的系列問題,形成確定的教學主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教學的反思。教師教學行為的明確性,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上所有活動的取向性,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性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激發師生的反思意識。教師要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準備和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教師對前一堂,或前幾堂課的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行為和效果進行思考性回憶,批判性地反思。記錄當下成功之處,失敗之處,有利于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相互的發現問題的反思,進行交流與反思性評價。
我們要高起點的思考,要高標準完成語文課堂的教育教學任務。我們在工作中,站在全局的高度,經常反思課堂中的熱點、難點,加強與老師、學生互動、溝通、交流;讓反思無時無刻、無處不在,讓反思長出敏感的觸角和飛翔的翅膀,才能更好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讓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成長過程。
我們不因事小而不為,在抓住主要矛盾同時,也要有效捕捉課堂中的稍縱即逝的信息?!疤煜麓笫?,必作于細?!倍鄬哟畏此迹海w、小組、結對、自我反思〉。要在日常教學中養成反思的意識、形成反思的習慣,才能獲得反思的'方法。方法的掌握和內化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行為養成,因此,讓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養成反思的行為才是最為關鍵的事。
“ 我們反思性教學需要民-主、平等情境,評價交流,反思“怎么學”“如何教’更合理。創設師生敢于說話表達,勇于反思的教學情境,創設富有情感體驗的情境,創設感受成功的情境等。主要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包括對教學全方位的互動程度、教與學情況的變化、及時反思并有效調控;師生互動程度的反思;在情境中尋找典型案例和教學個案,要形成以“怎么學”為目標的反思活動。同時,評價交流,反思“如何教”更為合理。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們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時,我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學《荷花》這篇課文時,我創設了以下幾個問題不把學生帶入情境。.荷花開得怎樣?長得怎樣?形狀和顏色怎樣?白荷花剛開、全開和沒開時各是什么樣子?.滿地的白荷花開得怎樣?.圖上除了荷花、荷葉還有什么?想想它們與荷花有什么關系。學生會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進行深入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樣的資源,以何種方式提供,就成為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最重要的策略。教學中我們要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突出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淡化其“裝飾”效應,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中經歷探索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但不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品位。但教師在設計或選用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他們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作用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他人合作,與老師交流……我認為課堂教學不僅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說明,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自己質疑并解疑的。但是,對那些差生的學習情況不容忽略,也要予以關愛,進行協調,對他們遇到的個別問題要進行個別解決,以此促進差生的學習進程,讓全班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發展,都能分享收獲學習成果的喜悅。
情感是語文課堂的靈魂,也是語文課堂的氣之所在。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動的伴生者,是作者感活動的外觀和升華。研讀就是要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準確把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軌跡,并以自己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人生體驗、情感與課文交融在一起,從而實現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諧共振。以語言為介、以情感為媒,在濃濃的研讀中,我們能積淀了深厚的文化素養。
總之,“有效教學”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有效教學。關于有效教學,仁智互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相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優勢得到充分發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的學者認為,凡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有的學者則認為,讓學生學的輕松愉快、發展良好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檢驗是否“有效教學”,當然是再正確不過的了,這也是最終標準。
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
《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呢?首先我用圖片和視頻資料展現了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句子,結合看到的視頻,說說對桂林山或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并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著在品讀、評讀、誦讀、挑戰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的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熏陶。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林認養活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動物小衛士——松鼠。(教師板書:松鼠)
你對這種小動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愛吃松果了,(教師板書:松果)學生齊讀課題
那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由讀課文,注意本課所要學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
(2)思考:這篇課文寫了個什么故事?
2.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3.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句子,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進行練讀。
例:如總
(1)讀: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2)用“如果”說一句話。
以:講解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練寫。
4.指名認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進行練讀。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練讀可以采用師生分角色朗讀的方法進行。老師讀陳述的句子,學生讀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學生讀陳述的句子,老師讀心里想的話。
4.小組之間采用互讀或者齊讀或者組長指名朗讀等方式練讀。
5.質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樹之間有什么關系?
(2)你喜歡小松鼠嗎?為什么?
可以讓學生自由提問,自主回答,教師引導。
6.再讀課文,把你所體會到的用朗讀體現出來。
7.戴上頭飾表演。(松樹、松果、松鼠)
四、復述課文
1.教師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
2.小組之間復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導書寫
“意”和“總”中“心字底的寫法。
六、擴展練習
1.師:以后這里會是怎么樣的呢?
2.小組討論,說一說,議一議。
3.看看在我們學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樹木會讓學校更加美麗?(出示校園平面示意圖)
七、布置作業
1.把你剛才的想法在圖上畫出來。
2.除了松樹和松鼠,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和動物?回家之后,運用各種方式調查了解。
語文教學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對其他學科進行學習的前提條件。教學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應根據不同的時代要求和具體的教學現狀進行教學。因而,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運用不同而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的任務在于幫助學生培養與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概括起來有三種:吸收(讀、聽、看)、表述(說、寫)和思考。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就是課堂教學。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講究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梢哉f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主要來自于教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了心理障礙后,就需要教師精心地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比如,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開展學習競賽、引導學生展開爭論、師生角色互換、以教師之情激發學生之情 、運用多種教學媒體,或隨手畫上幾筆,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的良好手段。
可讓學生讀讀課文,通過對課文某些方面展開積極大膽的討論,進一步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如教師隨手在黑板上畫文章景物示意圖,讓學生觀察,想象事物各個狀態的樣子使學生形象地感知了事物的特點,同時,具體感受到語言大師用詞的精妙,激發了同學們對自然各種事物的喜愛之情。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如中國的漢字,似乎每個字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學多了,知識復雜了,我們的學生突然變得不扎實起來。良好的文化底蘊需要扎實的語文基本功,于是在工作中我時時處處關注著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課堂上圍繞預設,通過提問、提名板演、巡視檢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堂發現問題,當堂解決。當堂解決不了的,課后一定抽出時間專門解決。課后細心批閱學生的作業,并針對作業反饋出的情況,或單獨交流或集體訂正或進行練習課的設計,絕不留知識死角。
講讀課文時我們常常為文章里的一個字不斷推敲,反復琢磨,交流中學生們不亦樂乎;生字教學中我采取復講、普探、簡放的原則授課,即復雜的字重點講解,普通平常的字學生們探討完成,簡單的字則由學生自己獨立學習。我還會和學生們根據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一步一個腳印地帶著孩子們學習,他們樂此不疲,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養成,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夯實。
養成的習慣會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定勢的作用,會成為很自然的一種行為。因此,小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俗話里所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天然?!毙W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為小學生沒有辨別能力,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要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不光如此,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會促進其他行為習慣的養成,好習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的。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時,教師不要馬上告訴他們答案,應熱情地鼓勵學生自己試一試,通過查找工具書,查閱舊知識等去想辦法解決。 其次做筆記是學生學習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在說記筆記的必要性。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復雜化,記筆記有助于學生抓住課堂學習的重點,便于課后復習鞏固。最后 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摘抄課外讀物的精彩片段,或在精彩處圈點,記上自己的體會。教室的墻上可以掛上名言警句;教室的角落可以設計成圖書閣,使學生逐漸養成積極閱讀的好習慣。在課堂書本閱讀的基礎上,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拓寬思維和開闊視野,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為了提高語文能力,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如背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故事會、辦墻報、手抄報、書法比賽、作文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經常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一些競爭條件。如在板報中設立作文、小楷、周記、古詩、活動等欄目,將每周的周記、每次作文以及每天小楷定期進行評比,評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每次每項各級設若干名優秀,逐步積累,準備到期末時評選出獲得優秀次數最多的學生,適當給予鼓勵。在此類活動中,學生踴躍參與,競爭激烈。尤這對一部分后進的小學生尤其有好處,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作文寫不好的就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寫不好的就在古詩背誦上下工夫,平時作文寫一篇的都爭著寫兩篇。在各種活動中,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由此可見,參與競爭活動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而言之,教學是培養人的過程,不是把知識教給學生這么簡單的,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只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得到發展。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教師要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學生,研究教學方法,做到教法有效,才能有的放矢地展開高質量的教學工作。
當前,一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平時課前準備不足。他們的課前準備簡單,只限于讀讀參考,寫寫教案。寫教案多數也是為了應付檢查。開學初,買來各類精選教案,不假思索,全盤抄襲。有的甚至連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個別失誤也照抄不誤。不僅全然脫離了自己的教學實際,而且丟開了新課程標準、教材、單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鉆細究、課前反思,導致語文課堂教學徒勞無功,沒有實效。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
一、學生課前預習的準備。
二、教學理念的準備。
三、教學內容和相關知識的準備。
四、教學設計的準備。
五、教學和學具的準備。這五種準備中,其它四種準備是教學設計準備的基礎。教學設計是課前準備的關鍵。
1、有明確的價值追求,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2、要以”三維目標“為中心設計。
3、要重視雙基,重視能夠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習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只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上五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就有了保障。
雖然新課程改革在我市已推行了四年,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在不斷的改變著,但有一部分教師的轉變力度不大。課堂依然存在著以“教師主宰課堂“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以分析講解為主要形式,采取灌輸式,課程改革流于形式。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發揮,只是被動的聽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學生還有厭學的心理。課堂教學效率可想而知。面對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農村教師要徹底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眼花繚亂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選擇地引進和吸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多數較為樸實。他們非常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他們了解、熟悉教材、學生。在選擇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時,一定要從自身特點出發,結合學生具體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一切從實際,從學的本質,從學的精神上出發,把著眼點放在教法的實效性和學法的指導上來。樸實的農村教師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用樸實的方法結出扎實的碩果。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在學生的心中比較抽象模糊,難以理解和運用。在我們農村小學的課堂上,大多數教師只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完成所有課文的教學。這樣單一的教學手段,如果每節課在再面對同樣的教學程序,同樣的學習方法,那就會更覺得單調,甚至會覺得枯燥。學習興趣難以激發,課堂效率難以提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還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現代教育技術。用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最大程度的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充分展示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激發起濃厚的興趣,獲得對語文知識的整體感知,培養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1世紀是一個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教育事業將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ヂ摼W成為人們獲得信息與知識的主要途徑。顯而易見,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那么要想使課程改革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目標,需要一些基本條件做保證,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條件是教師的高素質。
課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鉆研教材,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尤其是要通過更新教育教學思想,建立教育教學的新理念,使得我們的教育質量盡可能地提高。走進新課程,教師的角色將由傳授者轉化為促導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獨奏者轉向伴奏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的首席”。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教學策略也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而對于一位語文教師來說,應具備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質。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F今,教師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著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程改革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教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應準確理解,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第一,要求教師要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資源,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教師不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如,進行課文《四個太陽》教學時,光用你的三寸不爛之舌向學生講述四種季節的太陽給大地帶來的好處,是遠遠不夠的,何不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去感受作者的心愿和四季美麗的景色呢?廣闊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課堂。第二,要求教師重新認識語文教學模式。教師絕對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要與學生“親密接觸”,甚至融入學生的學習之中。這樣,你才有資格做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引導者、輔導者。如在進行閱讀教學指導時,教材作為閱讀的范例,你是逐篇教會學生讀,還是教給學生讀的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讀:朗朗地讀、默讀、品讀、美讀、誦讀呢?筆者認為:前者走入了“高投入,低產出”的死胡同,滋長了學生學習的惰性,泯滅了創造性思維,束縛了學生的發展。后者則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再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俗話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時代了,信息時代的快節奏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政治和業務的理論修養,不僅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且要有與時俱進、創一流業績的不懈追求,永操教育者的青春。要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廣泛涉獵以求“博”,學習業務以求“?!?,加強教研以求“精”,科研開路以求“新”。還要向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習,以求師生共進,教學相長。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奔热弧罢Z文學習”是一種生活,學生便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而語文教學活動長期以來主要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強調記憶性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這種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單一、被動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司馬光砸缸》一課時,引導學生探究當孩子掉進水缸爬不出來,情勢十分危急時,司馬光除了用砸缸的辦法救伙伴以外,還可以有哪些辦法使孩子獲救?于是乎,學生想出眾多的辦法與司馬光的辦法相比較、選擇。經過討論探究,學生就會自然明白,在當時的特定形勢下,只有司馬光的辦法才是最佳的。這樣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通過將眾多的假設集中而求出解決問題現實方案的能力。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而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于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面對《海底世界》這一課的插圖向老師提出疑問:“章魚不是10條腿嗎?怎么書上只畫了6條?”還有的學生說:“書上說章魚是軟件動物,可是高級貝類科學界對此還有分歧呢?!边@些難道不令人吃驚嗎?我們都吃過章魚,但從來沒注意到它有幾只觸手,更不注重科學界對章魚的分類還有分歧。雖然學生的理解有失偏頗,但他能向教材挑戰,這就難能可貴了。中國的語文教學這些年來,遭到非議不少,尤其形式主義現象嚴重,讀書不給時,訓練不落實,目標不現實,基礎不扎實。因此,造成教學走入誤區,陷入低谷。而誘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注入學習情感,利用學習意志,這將是我們教育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只是教師的“講壇”,學生習慣了做忠實的聽眾。在聽講和繁瑣的一問一答中,學生慢慢地丟失了說的欲望、學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形成了“死讀書、讀死書”,“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可悲局面。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幾乎為零。而當今這個“適者生存”充滿機遇和挑戰的21世紀,光有理論知識是寸步難行的,我們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所以,我們應從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那就從母語課堂教學中開始吧!“抱著的孩子長不大!”我們要真正解放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光亮是注意力。有為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笨梢娮⒁饬κ谦@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F代教育技術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的“黑白世界”(即黑板和粉筆)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并茂,直觀動態,富有表現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筆者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后羿射日的有趣傳說。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自助開放式”課堂分為兩方面:“自助”和“開放”?!白灾币蠛⒆幼灾鲗W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簡言之就是學會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孩子獲得知識的渠道也應是多種多樣的,這和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致的。
我在教一年級漢語拼音《b、p、m、f》時,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拔蘿卜、爬坡、捉迷藏、老爺爺拄拐杖圖片引出四個聲母的學習,通過拼讀讓學生將這四個聲母與前面所學的六個單韻母進行比較得出發音輕短的結論。學習完b、p后,讓孩子通過觀察比較出兩者的區別,強化孩子對這兩個聲母的印象。拼讀完以后,我繼續出示課本13頁的.四幅圖,讓孩子們找一找這四個聲母都藏在哪?這里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注釋功能讓孩子自己到前面來畫一畫,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參與的熱情很高。在拼讀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在暑假里都學過了漢語拼音,都會讀,這時老師就要少讀,把讀的機會讓給孩子,讓拼讀能力強的孩子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將課堂展示的機會讓給每一個孩子。對于那些拼讀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要讓他們站起來,大聲地讀出來,讓其他孩子幫助他們糾正錯誤。課堂應該成為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當這還需要老師不時地鼓勵和肯定,肯定每個孩子的優點,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著: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著: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與挫折,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我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學生們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在我的課堂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問話:“如果你是某某(課文中的人物),你會怎樣說,怎樣做?”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币恢币詠?,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