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還是教學評估的重要依據,可以幫助教師檢查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的一年級教案示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使學生理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算理,學會求兩個數的餓最大公約數的餓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和互質數,舉出一組互質數。
2、寫出36的約數,60的約數,36和60的公約數,36和60的最大公約數。
二、教學新課。
2、教學例3。
觀察、比較、議論:
(1)36和60的公有約數是幾,全部公有質因數的連乘的積是多少?
(2)36和60的公有質因數與他們最大公約數12的質因數相比,有什么發現?
(3)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約數。
(4)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議論。
3、鞏固練習。
4、試一試求下面兩題的最大公約數。
5、教學例4。
(1)求出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
(2)引導學生探求觀察思考。
觀察上面三組數和他們各自的最大公約數,發現什?
6、教學例5。
(1)求出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
(2)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現這些數的最大公約數。
(3)教師學生共同。
(4)練一練。
(5)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約數。
三、布置作業。
反思:我認為這幾點我做的不好:
1、沒有讓學生真正懂得為什么兩個數全部共有質因數連乘的積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所以在下面的練習中學生知識照搬照抄。缺乏靈活性。
2、對于有特點的兩組數:互質數和約數關系時的教學缺乏舉例,與學生的自我思考。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0——4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已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用和小動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內的數的分與合卡片,讓學生猜小動物們身后藏的數字。(設計意圖:小學生比較喜歡小動物,用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復習舊知,既為本節課的學習輔墊,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創設情境:出示主題,讓學生觀察,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幾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學生交流觀察結果)師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4、學寫算式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算式(設計意圖:利用主題圖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算法:并能說出算式的含義,讓學生把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了,也是對簡單數量關系的滲透)。
5、教學“試一試”
(1)讓學生觀察兩幅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2)提問: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邊1人和右邊2人怎樣呢?
(3)追問:把1人和2合起來,可以寫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說一說,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算出得數。(設計意圖:有前一例題的基礎,這里可以簡單一些,并且多進行同桌交流,給每個人更多的`鍛煉機會)全班進行交流、匯報。
6、小結“3+2”表示把幾和幾合起來?“1+2”呢?可能怎樣算它們的得數?
三、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戲(“想想做做”第5題)動物王國國王送來了許多獎品,要想得到獎品,必須把信送對(準確計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設計意圖:課將結束,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題設計成答對題得獎品,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把加法計算從看圖算到脫離圖進行計算,從計算到課堂都達到了高潮)。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設計意圖:再次帶學生回憶加法的含義、加號、等于號,算式的讀法,加法的作用)。
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高。數學課的形象、生動、有趣,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使他們很喜歡上數學課。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喜歡游戲形式的學習活動。在游戲中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真正學習到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每班有五、六個學生因智力問題、貪玩而使學習有較大的困難。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很討厭單純的練習。
二、復習的主要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復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四、復習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梢宰寣W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里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內容,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的復習方法。這樣學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復習輔導指明方向。
2、以游戲活動為主進行總復習。游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復習,在復習中玩,在玩與復習相結合中發展。如復習2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游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復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梢栽O計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系。復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梢栽O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梢宰寣W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復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如設計學生調查班級同學最喜歡的季節或最喜歡的學科,學生在調查中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根據表中的數據,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這個專題活動中學生復習了20以內數、加減計算,用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等知識,同時發展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又如“我當家”專題活動,讓學生記錄家中一天所發生的數學故事,然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5、以實踐操作為主進行總復習。實踐操作是本班學生最喜歡的數學學習活動形式。
教師:大家所提的數學問題中有2個涉及“9加幾”,我們就先解決飲料瓶數問題(課件呈現主題圖中飲料圖)盒子內有9瓶飲料,盒子外有3瓶飲料,如何求飲料的總瓶數?請同學們想想怎么列算式。
學生回答后板書:9+3。
教師:誰來說說結果是多少?(繼續板書:9+3=12)。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9加3等于12的?請同學們用小棒代替飲料瓶,擺一擺,看看你能用哪些方法計算9加3。
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或者小組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然后全班交流。
師:哪一位同學說一說你的算法?
(1)把9看作10,10+3=12,3—1=12。多媒體課件顯示教科書上紅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2):接著往后數3個,10,11,12。多媒體課件顯示教科書上藍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3)9和1組成10,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得10,再用10加2得12。多媒體課件顯示教科書上小男孩的方法。
教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鼓勵學生大膽說。
學生:我這樣算……。
學生回答。(略)。
設計意圖】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例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培養學生多向思維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師小結算法。
師:你們覺得哪一種算法算起來又快又準?同桌之間或者小組之間說一說。(師注意組織課堂中的小組討論,避免一個孩子說其余的都在玩的情況出現)。
誰到展示臺上演示這種算法?
指名演示,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適時評議。
師:我們可以把這種算法寫出來,大家注意看。(有的教師認為應該讓學生自己思考寫出算法,這個觀點我不同意,費時費力難度不是一點的大)。
師:先把3分成1和2,再把9和1湊成10,最后10+2得12.師邊寫邊示范。
師:這個方法就是叫做“湊十法”。你們學會了這種方法嗎?下面再來試著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吧。
課中活動。
唱歌:青蛙跳水歌。
1只青蛙跳下水,2只眼睛4條腿。
2只青蛙跳下水,4只眼睛8條腿。
3只青蛙跳下水,6只眼睛12條腿。
4只青蛙跳下水,8只眼睛16條腿。
設計意圖】消除課中的疲憊現象,增加數學課的趣味性,利于學習后面內容。
課本第24、25、26頁整理和復習。
二、學習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知識整理的過程,進一步了解本單元的知識及相互聯系。
2.通過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和方法的歸納,以及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掌握方法,并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
三、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難點:能按照解題的一般步驟,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師:在前面的第二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和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和整理。
1.口算復習。師:老師這里有一些算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2.知識整理,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師:這些都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順序來排列,你會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學生交流匯報。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晶晶同學是如何整理的?
(1)師:橫著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橫著看,被減數相同,減數依次少1。
預設2:橫著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么會出現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生:因為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少1,減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師:豎著看,你能發現什么?
預設1:豎著看,每一列的減數相同。
預設2:豎著看,每一列的被減數依次多1。
預設3:豎著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么會出現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小結:因為被減數的個位依次多1,減數不變,差也依次多1。
(3)師:斜著觀察呢?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規律?
小結:斜著觀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預設1:被減數和減數都不相同,差相同。
預設2:被減數和減數都依次多1,差不變。
師小結:同學們真能干,我們通過自己整理20以內所有的退位減法算式,對這36道算式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還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了這么多算式排列的規律,太棒了!
(4)鞏固練習。
師:看著這張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說出得數嗎?誰能說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3.解決問題:第24頁第2題。
師:小林的老師見我們班同學那么能干,她有問題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戰?
師:認真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小麗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
師:小林得了9朵花,這個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解決“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這個問題,與小東得了幾朵有關系嗎?
師:“小東得了幾朵”這個信息與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系,所以是一個多余信息。
師: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告訴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師:算式中的12、9、3分別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麗得了12朵花,9表示小麗和小林得的同樣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麗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師:根據表中的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同桌互相提問并解答。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女同學認真思考,男同學積極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們男女同學進行個比賽好不好!
第一輪1.奪紅旗。
師: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第二輪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幾個?
(2)西瓜比桃子少幾個?
獨立完成,集體對改。
小結:求“桃子比西瓜多幾個?”或“西瓜比桃子少幾個?”這兩個問題都是從桃子的個數中減去和西瓜同樣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數量),所以都用減法計算,因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個)。
第三輪3.跳繩比賽。
(1)小明比小麗多跳了幾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幾下?
學生獨立解答,匯報。
師小結:在解決問題時要認真審題,看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時檢查。
(三)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那些收獲?
生1:我喜歡60,因為我們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歡7,因為我今年7歲了。
(老師把學生說的數字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喜歡的數字。那么,你們能不能選擇+其中的兩個數字組成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能的話將它寫在卡片上。
生1:給它們分類。
生2:按順序排一排。
師:小組內討論一下,按什么順序排?理由是什么?
組1:我們組認為按得數大小排比較好。
組2:我們組認為按計算方法排比較合理。
組3:我們組同意2號組的意見。我們還把加法計算題分成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還把減法計算題也分成兩類:一類是退位減法,一類是不退位減法。
師:說得真好!就請你上來幫老師來歸歸類。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道題說說你怎么算出來的?
生1:我來說進位加法36+8。我是這樣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減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采用“鞏固舊知、導入新課——情境創設、激發興趣——自主發現、方法探究——趣味游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2.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后我會說:我發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復習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想:()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么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F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現了什么?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里。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后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并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現: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游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后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本節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答:平均每行掛8面。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學生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起始階段。教材首先呈現了一幅江上大橋圖,圖中有豐富的關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對這幅情景圖的觀察和表述中,學生可以根據輪船、火車、汽車三者的位置關系,認識上、下方位,根據轎車、卡車、大客車三者的位置關系,認識前、后方位。
情境圖下的文字分別示范了如何表達物體的上下或前后位置關系,左邊的第三句話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還讓學生“再看圖說一說”,給學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間,加深學生對空間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讓學生把課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關系擺放,加深對上下位置關系的認識。同時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潔有序,也能使學生感受確定的位置關系能夠帶來“秩序”。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對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這些經驗往往與自己的身體部位相聯系:上邊是頭,下邊是腳,前面是臉,后面是背。在教學中,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關系,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觀察判斷法,交流互動法;。
學法:活動體驗法,嘗試判斷法,溝通補充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上與下、前與后它們具有相對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在學習活動中,借助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抽象出四個方位詞,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方位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揭示課題。
1、游戲: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動——師指生說。
剛才的游戲我們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四個方向位置。(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認識上下。
(一)認識“上、下”。
1、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說說誰在誰的上面嗎?反過呢,誰在誰的下面?
個別說-集體說。
2、課件出示:這是一幅江上大橋圖。
(1)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嗎?
(3)大家一會兒說火車在上面,一會兒說火車在下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說清楚呢?
3、擺一擺:
(二)認識“前、后”。
1、課件出示動畫汽車圖。
2、學生觀察,交流討論。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車的位置嗎?車頭開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樣才能說清楚呢?看誰跟誰比,標誰前誰后,然后說清楚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3、練一練。
三、練習。
1、練一練:你的前面是誰?你的后面是誰?
請坐在小明前面的同學起立。
請坐在小明后面的同學把手舉起來。
2、課件:練習三第1題。
(1)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2)討論:小玉在小兵的前面還是后面呢?你是怎樣想的?
(3)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把“面”對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課件上下山圖,強化上下位置關系。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你學會了嗎?
1、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約的教育。
教學重點: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分組活動。
組匯報: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教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分別展示出來。
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讓學生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的思想教育。
提問:小朋友,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請學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偨Y學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2、例題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想買什么?(手表)
買手表該付多少錢?(1元)
請學生從盒子里拿出1元錢,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幾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試一試:一張1元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1張1元的?同桌互換。
請學生說說互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換。
三、應用拓展
請學生把要買的物品和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個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
思考:用一種人民幣怎么拿?兩種呢?三種呢?
游戲:購物。(“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貨架:橡皮(每塊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鉛筆(每枝4角),自動鉛筆(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請小朋友用1元錢購物,想一想,說一說,可以買哪幾樣東西?應找回多少錢?
四、總結延伸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1元=10角、1角=10分)關于人民幣,小朋友們還知道什么呢?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幣,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舉,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課程標準中想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4、根據統計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最喜歡的水果(2課時)
1、激發學生參與統計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3、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計的過程。
1、我們班要舉行元旦聯歡會,需要習一些水果,現在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桔子這四種水果最多,咱們調查一下到底習哪種水果吧!
2、小組活動:
第組一張白紙,四種水果畫片。每人選一種最喜歡吃的水果,貼在紙上,讓大家一眼看出你們組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貼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學們評議哪個組的圖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幫助我們班決定習哪些水果。通過討論,得出貼圖片時要一邊對齊,按種類順序排列,左右也要對齊,并允許貼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組重新調整。
4、各小組的統計圖進行匯總,制成全班愛吃的水果統計圖及統計表,并引導學生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1、啟發學生提出問題。
(1)喜歡吃蘋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個?
(2)香蕉比梨少多少個?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說一說:
(1)哪樣東西最多?最樣東西最少?
(2)哪兩樣東西同樣多?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小組討論)
3、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讓學生數一數各種圖形的數量,體會數據的整理過程,再動手畫圖,完成填空??梢宰寧讉€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題,先讓學生把書后附頁上的水果圖剪下來,再獨立解決問題。
5、第3題,通過學習獨立的調查,整理數據,表達結果,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
6、迎新年。
(1)先讓學生獨立去觀察圖。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并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說一說自己班如何過新年,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拔蘿卜》。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3.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師:根據剛才的動畫情節,請你來提數學問題?
生:小白兔拔了2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40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師:你會解答嗎?
生1:20+40=60(個)。
生2:小白兔拔了3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6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30+6=36(個)。
師: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蘿卜的個數剛好都不是整十數,你還能提什么問題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4+3245-32。
12+2126-13。
…………。
54+2723-15。
(除了進位或退位的兩位數加減算式外,教師把其余的算式分別寫在口算卡片上,在最后的送禮物游戲中可以用。)。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7,第21頁第5~6題。
1、使學生認識“”“”“=”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一、復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
1、教師報數字請學生拿:2、5、3、1、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墒?,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p>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
1、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科書第5~9頁。
教具、學具準備。
各種水果圖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樓梯圖,交通情景圖。
創設情境,感知位置。
師:現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機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規則,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請看畫面。(1、汽車通過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車停止前進,行人通過斑馬線。)。
仔細觀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師: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揮嗎?(紅綠燈。)。
師:對,是紅綠燈,它的作用可真大。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紅、黃、綠燈是怎么擺的呢?(與同桌小朋友輕聲說一說。)。
學生交流。(紅燈在黃、綠燈上面,綠燈在紅黃等下面,黃燈上面是紅燈,黃燈下面是綠燈,紅燈下面是黃燈,綠燈的上面是黃燈。)。
2、前、后。
學生交流。(摩托車的前面是小轎車,小轎車的后面是摩托車;摩托車后面是公交車,公交車前面摩托車。)學生交流中出示板書:“前”“后”。
3、左、右。
師:剛才小朋友介紹得很完整,老師很滿意,建議小朋友鼓鼓掌為自己鼓勵鼓勵。
師: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師:請舉起你的右手。
師:左手、右手是對好朋友,團結起來力量特別大。其實在我們身上也有這樣的好朋友,同桌同學互相看看,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找找看。
要求學生摸著說,其他小朋友也跟著摸一摸。
師:認識這些好朋友,現在我們就用左、右手來活動活動,好嗎?
先請同學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讓學生學著做。
師:除了身體有左、右之分,你們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學呢?
4、相向左、右。
學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對性。
師:請同學看屏幕(樓梯圖),這是什么?學校要求同學上、下樓梯要靠哪一邊?(右邊)。這里有兩個小朋友,一個要上樓梯,一個要下樓梯,上樓梯要靠右行,應是靠哪邊?你能幫他找找嗎?(出示箭頭)這個小朋友要下樓梯,他靠右行了嗎?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應靠哪邊呢?兩個同學要同時上、下樓梯,你們看他們都靠右行了嗎?這樣做有什么好處?(避免相撞。)平時,上、下樓梯要靠右行,做個講文明的好孩子。
運用知識,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出示課題)。
師:老師帶來一些水果,想利用今天所學知識來擺一擺(蘋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擺在桌上。先放蘋果,在蘋果右邊擺上葡萄,在蘋果左邊擺上香蕉,在香蕉左邊擺上梨子,在葡萄右邊擺上草莓。
師:一共擺上幾種水果?從左往右數,香蕉排在第幾個?從右往左呢?
師小結:同一種水果,從不同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要說清楚是從左數,還是從右數。
師:葡萄擺在蘋果的上面,香蕉擺在蘋果的下面,草莓擺在梨子的右邊。
師: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學具?(讓1名學生說)。你能利用今天所學上、下、前、后、左、右來整理嗎?怎么擺就怎么說。
展示擺的結果。(請3位同學介紹。)。
師:文具擺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學習,平時,小朋友整理過房間嗎?你能幫助圖上這位小朋友整理嗎?整理之前我們來認識這些生活用具,它是……請你運用今天所學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擺在合適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組擺放最妙。(交流。)。
老師認為各個小組都有特色,你們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間整理整理呢?
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師指著板書)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經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車上,汽車是向左拐,還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斷,你能向老師這樣舉個例子說說嗎?學會了上、下、前、后、左、右我們就要懂得在生活中進行應用。
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2~4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7,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發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
體會6、7的基數及序數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計數器、數字卡片。
學具準備:計數器、小棒。
教學過程:
1.觀察主題圖。
2.教學6和7。
(1)、認識6。
師:圖上有幾位小朋友在打掃衛生?還有數量是6的事物嗎?
6張桌子、6個小朋友,可以用幾個圓來表示?
像6個小朋友,6張課桌,6個圓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觀察一下,6像什么?
(2)、認識7。
師:圖上有數量是7的事物嗎?7個人、7把椅子都可以用幾個圓來表示?
像7個人,7把椅子、7個圓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觀察一下?7像什么?
2、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2個新朋友,6和7。
(出示課題):6和7的認識。
3、擺一擺。
師:請小朋友們先拿出6根小棒,請你用這6根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比一比看誰擺的又快又好(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擺)。
4、撥一撥。
師:請一位小朋友認真看,仔細數,看他撥的對不對。
同學們做的非常好,你能把這把直尺補充完整嗎?為什么這樣填?
填完后讓同學拍著手讀一讀。
5、比大小。
1、教學金魚圖。
提問:左數第一瓶有幾條魚?左數第六瓶有幾條魚。
有6條魚的是第幾瓶?左數第7瓶有幾條魚。
誰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幾個問題?并且你自己指名回答。
2、游戲。
師:請今天表現好的小朋友來前面扮演小動物。
(1)、老師提問題,下面的同學注意聽,看誰回答的又對又好。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哪兩個朋友啊?
同學們認識了6和7,那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寫6和7。
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7,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發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體會6、7的基數及序數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計數器、數字卡片。
學具準備:計數器、小棒。
一、創設學習情境。
二、6、7的基數含義。
1.觀察主題圖。
2.教學6和7。
(1)、認識6。
師:圖上有幾位小朋友在打掃衛生?還有數量是6的事物嗎?
6張桌子、6個小朋友,可以用幾個圓來表示?
像6個小朋友,6張課桌,6個圓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觀察一下,6像什么?
(2)、認識7。
師:圖上有數量是7的`事物嗎?7個人、7把椅子都可以用幾個圓來表示?
像7個人,7把椅子、7個圓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觀察一下?7像什么?
2、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2個新朋友,6和7。
(出示課題):6和7的認識。
3、擺一擺。
師:請小朋友們先拿出6根小棒,請你用這6根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比一比看誰擺的又快又好(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擺)。
4、撥一撥。
師:請一位小朋友認真看,仔細數,看他撥的對不對。
師:回憶一下你剛才撥珠子的過程,5添上31是幾?6添上1是幾?7比6多幾?……。
同學們做的非常好,你能把這把直尺補充完整嗎?為什么這樣填?
填完后讓同學拍著手讀一讀。
5、比大小。
三、教學6和7的序數。
1、教學金魚圖。
提問:左數第一瓶有幾條魚?左數第六瓶有幾條魚。
有6條魚的是第幾瓶?左數第7瓶有幾條魚。
誰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幾個問題?并且你自己指名回答。
2、游戲。
師:請今天表現好的小朋友來前面扮演小動物。
(1)、老師提問題,下面的同學注意聽,看誰回答的又對又好。
四、總結。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哪兩個朋友啊?
五、教學6和7的寫法。
同學們認識了6和7,那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寫6和7。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8頁例5及相關練習。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鞏固已學過的各種規律及找規律的方法,能靈活運用發現的規律與所學的知識進行推理,確定后續或缺失的圖形。
2、熟練掌握并運用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從不同的起點,方向觀察,找到規律。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復習舊知: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前面我們學習了找規律的哪些知識?(讓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加以引導與整理。)。
2、情境創設:看來大家對我們學習的.找規律的知識已經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她遇到的難題呢?(課件呈現例5的手鏈圖。)。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規律——穿珠子。
1.認識星空中由7顆星組成的星座。
2.知道“7”的正確書寫方法。
【能力目標】。
1.按給出的數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2.能正確書寫“7”。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心情。
2.在畫星圖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發散性思維。
根據星座正確數星星。
按給出的數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教師:光盤、實物投影儀、數字書寫卡片。
學生:方格紙、小圓片。
1.課前準備交流。
請你說說自己生日所在的`星座。
2.光盤演示。
(1)出示書本上的4個星座。
(2)介紹這些星座的名稱:天鵝座、獅子座、大熊星座、射手座。
3.出示課題:美麗的星座。
1.觀察這些星座是由多少顆星星組成的?
請大家一起數數:1、2、3、4、5、6、7師:全是7。
2.小組活動。
(1)用小圓片拼出數為7的星座圖案。
(2)為圖案取個星座名稱。
(3)匯報交流,說說你為什么取這個名稱?
3.出示題2:按給出的數畫星圖。
(1)學生嘗試自己畫。
(2)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星圖。
1.書寫7。
(1)學生嘗試自己寫。
(2)交流寫法及注意點。
(3)師指導寫法。
2.拓展。
選擇1到10個數。
3.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圖案。
4.說說你的圖案像什么?
請學生說說今天你學習的愉快嗎?你又學會了什么?
p56、p57頁8和9的加減法。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在計數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數感。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心算計數。
課件。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帶你們到花果山去觀光好嗎?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2、學生分組拿出數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學具。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
5、師:同學們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化)。
6、試一試。
出示:14-9=12-9=17-9=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
指名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算式的含義以及計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計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