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下面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編寫的二年級教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能夠辨認這些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
2.從實物抽象到圖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安排:(1課時)。
課時目標:
1.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初八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并知道名稱。
2.結合分一分、認一認、玩一玩等教學活動,積累觀察、思考、交流的學習活動經驗。
3.培養觀察、表達、歸納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初八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并知道名稱。
教學準備:學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的學具、橡皮泥一盒。
教師: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各一個,ppt課件。
板書(場地)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及預期達成目標一.課前活動。
比眼力。
(出示兩幅圖)。
師:認真觀察,找一找兩幅圖有幾處不同?
二.動手動腦,感受新知。
1.師: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認識它們,(出示立體圖形圖片)。你要是認識它們就和它們打聲招呼,說出它的名字。(生說說立體圖形的名字,師貼在黑板上)。
2.把這四種圖形分成兩類,你怎么分?
學生分一分說一說。
3.課堂活動二:
感受立體圖形。
(1)看一看。
師:(拿出長方體實物)請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先數一數它有幾個面。(引導學生有順序的數)。
學生自己數正方形的面。
(2)比一比。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不同。
同桌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評價。)。
2.展示學生的比較方法。
3.課件展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
4.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圓柱體和圓。
(3)課堂活動三:摸一摸。
師:閉眼睛,摸一摸,四種立體圖形,有什么感覺?再說說他們的名字。
三、課間活動。
四、課堂活動四:
認識和欣賞生活的圖形。
1.。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實物,讓孩子們與所學四種立體圖形連線。
2.數一數。
3.認一認,數一數。
五、總結,評價這節課,你和哪些圖形成了好朋友?評價你的表現(你能到到幾個水滴娃娃?)。
1.學生能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規律中隱含的數學知識。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循環排列規律”,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生:發音是有規律的。
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事物或現象是有規律的呢?
生暢所欲言。
1、情境導入。
2、感知規律。
師:好,那我們就一起去吧???這就是喜羊羊家的墻面和地面(出示課件)漂亮嗎?可是,這里有規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引出課題,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
1、找墻面圖案的規律。(自由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喜羊羊家的墻面,有規律嗎?有怎樣的規律呢?你能說說嗎?你們真聰明!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墻面的規律,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提高。)。
2、找墻面圖案的規律。(橫著看)。
師:下面請大家結合這些問題再仔細觀察一下墻面。橫著看,每行都有什么圖形?每行圖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嗎?第一行的第一個圖形在第二行的哪一個位置?第一行是怎樣變成第二行的?(同桌討論)。
(1)學生自由發言說發現。
(2)教師在小黑板用實物來板演規律。
(3)課件演示規律,深化認識。
師:如果從下往上看呢?(反過來)。
3、找墻面圖案的規律。(豎著看)。
(1)學生自由發言說發現。
(2)課件演示規律,深化認識。
總結墻面規律:象剛才同學們發現的這些規律就是循環排列規律。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引領,使學生能有邏輯地理解墻面的存在的循環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4、找地面圖案的規律。
師:同學們,喜羊羊家的墻面有這樣的規律,那么它家的地面圖案又有什么規律呢?(出示課件)。
讓學生自由發言說發現。(注意引導學生說出與主視圖的不同。)。
(設計意圖:讓學生去比較墻面和地面的規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更好理解循環排列規律。)。
三、自主探究,應用規律。
1、擺一擺。(課件出示水果圖)。
好客的喜羊羊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可是,他只擺了三組,第四組的水果他想請你們自己來擺,你們會嗎?(先看看前三組有什么規律?)拿出小信封中的水果卡片動手擺一擺,看誰先擺好就請他吃水果。(改編課本做一做)。
2、下面一組怎么排呢?
3、選擇合適的圖形添在橫線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況中,更好地進行動腦、動眼、動手、動口,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四、課間欣賞,感受規律美。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圖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規律中隱含的數學知識。)。
五、聯系生活,創造規律。
師:同學們,你們送了禮物給喜羊羊了嗎?你們想不想自己設計一塊手帕送給喜羊羊。(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紙)。
師:這是一塊長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圖案也沒有,需要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給這塊手帕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和花邊。請同學們先為手帕設計有規律的圖案。請小組長拿出學具袋1,并倒出里面的水果卡片,水果卡片后面都有雙面膠布需要先撕開,后貼在手帕上。同學們要先商量怎樣貼才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圖片,同桌合作完成,看哪個小組設計的圖案最漂亮,開始。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你能不能為你的手帕設計有規律的花邊呢?請小組長拿出學具袋2,并倒出里面的動物卡片,為你的手帕再添上有規律的花邊吧。
學生動手設計,教師巡視指導。
六、展示作品,互相評價。
將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互相評議。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安排一個“小小設計師”,便以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創造生活美,同時也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七、總結。
同學們,我代表喜羊羊謝謝你們,為他設計了那么多漂亮、有規律的手帕給他,謝謝!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教學內容:36—37頁的內容,《認識圖形》一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的: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踐、復習引入。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2、能不能找到長方形呢?
3、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用摸、描、印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匯報交流,說一說圖形形的樣子。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長方體等有什么不同?)。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小結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觀察、討論法。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景鍟簩ΨQ】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一)、認真觀察,體驗對稱。
1、觀察圖形,發現特點。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現。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2、認識對稱現象,理解“對稱”的含義。
像圖中的樹葉、蝴蝶、天安門城樓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3、列舉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1)、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有很多,你能舉例說說。
(2)、學生自己說一說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3)、欣賞對稱的圖形。五角星、京劇臉譜、蜻蜓、亭子、雪花、蘋果、民間剪紙……。
4、教師小結。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師利用學生熟悉的樹葉、蝴蝶、天安門城樓,創設故事情境。在引出“對稱”的概念后,呈現給學生一些對稱的實物畫面,并動態顯示這些東西都是對稱的,豐富了學生對對稱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
1、出示例1。動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1)、折一折: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
(2)、畫一畫:在對折的紙上畫線。
(3)、剪一剪:沿著剛才畫的線剪一剪,會剪出一件上衣的圖案。
2、剪其他圖形。松樹、桃心、葫蘆。
(1)、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剪一剪,選擇松樹、桃心、葫蘆三種圖形中的一種,看誰既會動腦又會動手。
(2)、學生操作,集體評價。
3、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1)、像上面這樣剪出來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圖形中間的那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圖形的對稱軸。請看屏幕。我們在畫對稱軸時要畫成一條虛線。請看課件演示畫對稱軸的方法。
(2)、學生在自己剛才剪出的圖形中畫出對稱軸。
(3)、交流評價。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將一個圖形對折以后,左右兩邊的圖形是一樣的”這一本質特征,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的活動學生在剪對稱圖形的過程中,經歷了折、畫、剪這樣的過程,幫助學生準確地認識“左右兩邊是一樣的”含義,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細化。
(三)、小結知識。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對稱現象。像上衣、松樹、桃心、葫蘆這樣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圖形中間的那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圖形的對稱軸。我們在畫對稱軸時要畫成一條虛線。
三、拓展練習、運用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p29頁例1下面的“做一做”。
(1)、學生觀察、自己判斷。
(2)、全班交流,說明判斷的理由。
2、學生獨立完成教材p33頁練習七的第1、2小題。
(1)、學生觀察、自己判斷。
(2)、全班交流,說明判斷的理由。
3、學生獨立完成教材p33頁練習七的第3小題。
(1)、學生觀察、自己連一連。
(2)、全班交流,說明判斷的理由。
4、補充練習。
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對稱軸在哪兒,分別有幾條?
(1)、請你折一折、畫一畫。(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不同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條數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條,有的有兩條,有的有無數條。
5、欣賞教材p31頁的“生活中的數學”——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感受生活的中對稱圖形的美。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對稱現象,并能找出它們的多條對稱軸。
四、歸納總結。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五、板書設計、
認識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
像樹葉、蝴蝶、天安門城樓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像上衣、松樹、桃心、葫蘆這樣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圖形中間的那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圖形的對稱軸。我們在畫對稱軸時要畫成一條虛線。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圖形的變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
2、能夠自己動手解決有趣的圖形或物體運動問題。
3、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感受平移、旋轉的特征,幫助學生積累平移和旋轉的經驗。
運用平移、旋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資源利用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師:設計教案,制作課件,華容道游戲板
學生: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1、教師介紹華容道游戲的由來。
師:華容道是個非常有趣的游戲,發明的人受到三國故事華容道的啟發,制作了這個游戲棋。了解故事。
華容道的玩法介紹。游戲規則:4個人物只能橫向或縱向移動。
誰來演示?(板書:左右、上下)
(1)分組活動。
(2)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2、練一練:超級小司機
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前進、后退)
3、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升國旗、纜車
你還知道哪些?
4、小結:玩一玩,發現了物體可以上下、左右、前進、后退,真有數學的眼光。
1、任選一個喜歡的圖形,制作陀螺
2、自己選擇圖形,制作。
3、反饋。轉一轉,發現了什么?
4、列舉生活中物體旋轉的`樣子。
5、對比小結。這些運動和棋子運動一樣嗎?用手勢做一做。
活動:做一做,竹蜻蜓
1、介紹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飛竹蜻蜓。觀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樣飛的。
3、介紹書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這節課,我們在玩中學習,完整感受了物體的運動,希望你們帶著一雙數學的眼睛去發現玩中的數學,玩中的樂趣,玩中的美。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上下)
旋轉(轉動)
教學活動中,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動手操作,也有小組間的合作、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本課真正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實現了新課標準要求“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的目的。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
2、能夠自己動手解決有趣的圖形或物體運動問題。
3、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感受平移、旋轉的特征,幫助學生積累平移和旋轉的經驗。
教學難點:運用平移、旋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課前準備。
資源利用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師:設計教案,制作課件,華容道游戲板。
學生: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動一:玩一玩,華容道(認識平移)。
1、教師介紹華容道游戲的由來。
師:華容道是個非常有趣的.游戲,發明的人受到三國故事華容道的啟發,制作了這個游戲棋。了解故事。
華容道的玩法介紹。游戲規則:4個人物只能橫向或縱向移動。
誰來演示?(板書:左右、上下)。
(1)分組活動。
(2)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2、練一練:超級小司機。
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前進、后退)。
3、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升國旗、纜車。
你還知道哪些?
4、小結:玩一玩,發現了物體可以上下、左右、前進、后退,真有數學的眼光。
活動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認識旋轉)。
1、任選一個喜歡的圖形,制作陀螺。
2、自己選擇圖形,制作。
3、反饋。轉一轉,發現了什么?
4、列舉生活中物體旋轉的樣子。
5、對比小結。這些運動和棋子運動一樣嗎?用手勢做一做。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活動:做一做,竹蜻蜓。
1、介紹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飛竹蜻蜓。觀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樣飛的。
3、介紹書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課堂小結評價反思。
這節課,我們在玩中學習,完整感受了物體的運動,希望你們帶著一雙數學的眼睛去發現玩中的數學,玩中的樂趣,玩中的美。
板書設計。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上下)。
旋轉(轉動)。
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中,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動手操作,也有小組間的合作、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本課真正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實現了新課標準要求“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幾種幾何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難點:。
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討論交流法等。
課前準備:
1、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的學具及實物。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師:今天教室有許多神奇的口袋,你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嗎?
(找學生上臺摸口袋里的物體,形容后,大家猜。)。
——揭示課題:認識圖形(板書課題)。
二、活動探究。
1、學生活動:練習分類。
——4人一組,每組一個口袋,裝著各種物體。
——學生分類后反饋分類方法:
方法一:按顏色分方法二:按材質分方法三:按大小分……。
——教師予以肯定,并著重肯定第四種方法:按圖形分。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通過學生的圖形分法,整體感知。
(2)識記幾何形體名稱。
3、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的特點。
活動:
摸一摸、滾一滾、說一說。
(1)摸:
長方體有六個面,其中相對的兩個面相同;正方體六個平面都相同(就像“六胞胎”);圓柱兩邊是平平的圓面,中間像柱子,上下一般粗;球沒有平面,只有一個曲面。
(2)滾:
學生通過滾的實驗得出結論:長方體、正方體不容易滾動,圓柱、球會滾。
4、猜謎語。
——鞏固四個幾何圖形的特點。如:圓圓鼓鼓小淘氣,滾動起來不費力。(謎底:球)。
三、鞏固訓練。
多媒體出示實物圖片。
——小組合作,給物體分類,集體反饋。
四、回顧總結,綜合評價。
1、本節課你認識了哪幾位好“朋友”?他們有什么特點呢?
2、自我評價,師生評價。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軸對稱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
出示笑臉和花瓶的一半,請同學們猜一猜(真聰明,你們為什么能這么快就猜出來了呢)。
2、師: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圖片,你們想看嗎?
課件出示蜻蜓和蝴蝶圖片。
師:小眼睛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說。
師:你們說的真好,它們左右都是一樣的。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特征的東西嗎?
生說。
師:你們知道的真不少,真是善于觀察生活的好孩子,老師要給你們點個贊。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記住嘍,像這樣左右兩邊完全一樣的現象在數學上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對稱。(板書:對稱)。
課件出示圖片,請學生判斷。(有爭議的圖,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折一折)。
師:老師把它變出來,請大家折一折,說出自己的發現。
二、動手操作,探究對稱。
1、折一折。
師:我們就用折一折的方法看看它們是不是對稱的呢。
課件出示圖片。
學生折一折,以小組為單位。
師巡視并引導學生用手摸一摸對折后的兩邊,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得出結論: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板書:兩邊完全重合)。
2、剪一剪。
再出示花瓶。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剪出這樣的圖形嗎?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請大家先認真看老師是怎樣做的。
師師范剪,介紹方法--(將長方形紙對折,畫出你喜歡圖形的一半,沿著虛線剪下來)。用老師的方法,還能剪出很多圖案,比如剛剛我們見過的小衣服,試試看,相信你們一定會做的很棒!
生剪出不同的圖案。
展示。
師小結:對折后再剪出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我們手中的圖形,誰能說說軸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引導說出: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板書)。
師:再次輕輕打開手中的圖形,你看見了什么?
生答中間有折痕。
師:這條折痕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小結:畫在中間、畫直、畫虛線。
三、鞏固練習,能力提升。
師:同學們畫的很用心,學的很認真?,F在,老師要給你們一個任務,有信心完成嗎?我們一起去軸對稱圖形博物館看看吧。
1、判斷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1)簡單的圖形,生說說判斷的理由。
(2)數字。
(3)小組合作說說字母和漢字。
(4)平面圖形。
2、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四、總結收獲。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我們的課即將要結束了,你想和老師說什么嗎?
老師非常開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課!
五、圖片欣賞。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軸對稱是一種美,是數學美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最后,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更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課件出示圖片。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
對稱軸。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認識對稱軸。
2、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辨認出軸對稱圖形。
3、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會辨認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情分析:軸對稱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吹降默F象。二年級學生的能力差別比較大,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也有不同的層次,對空間圖形的理解水平參差不齊,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課時目標也應有不同的要求。本單元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教學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體,注重實踐活動的豐富多樣性,幫助學生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能在不同的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好方法,同時可以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剪刀、彩紙。
教學過程:
一、激法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現在它們就在你們小組的桌子上,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那就快點兒拿出來看看吧。(學生分別拿出圖片)。
誰能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圖片?(學生匯報)。
二、講授新課。
1、初步感知對稱現象。
現在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來觀察圖片?(電腦課件,大屏幕出示)。
找生讀問題:思一思,想一想:
1、你手中的圖片有什么特征?
2、你用什么方法驗證?
3、驗證后你發現了什么?
溫馨提示: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做的。
學生活動,師巡視。
師:哪個小組愿意根據問題來說一說?(聽匯報,同時板書:特征、兩邊形狀完全相同、方法、對折、兩邊完全重合)。
師:像你手中的這些圖片那樣,沿圖片中間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黑板上貼“對稱”)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對稱現象。
2、欣賞剪紙,體會對稱圖形的美。
師:同學們都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現在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見過這樣的對稱現象嗎?誰來說一說。
師:的確,生活中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有很多,我國的剪紙藝術中有很多作品就是對稱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大屏幕出示課件)。
3、動手操作,感受軸對稱圖形。
師:老師也制作了一個剪紙作品(展示小衣服)大家看這是什么?它是對稱的嗎?你能把它剪出來嗎?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比賽,只有全組的同學都剪完,才能獲勝,組內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
學生剪,教師巡視。
師:請獲勝組的學生說一說剪衣服的方法及應該注意些什么?(學生演示的同時教師板書:剪、紙對折、畫一半圖形、不能剪斷。)。
用這樣的方法,你還能剪出其它圖案嗎?同學們試試吧。
教師邊巡視邊收集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師:像上面這樣剪出來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教師在黑板上出示“軸”、“圖形”。
(大屏幕出示課件)小組討論:誰來說說軸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圖形中間有一條折痕,折痕兩邊形狀完全相同。(大屏幕同時出示課件)。
4、認識對稱軸。
圖形中間的那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是怎樣畫對稱軸的。
誰能說一說老師是怎么畫的?
(學生回答同時板書:畫對稱軸、中間、穿過、虛線。)。
現在請剪紙作品在黑板上的同學來畫對稱軸。
三、鞏固練習。
1、同學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了,現在就用你的火眼金睛來判斷一下,下面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吧。(大屏幕出示課件)請同學們完成隨堂練習卡中的第1題。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2、我們知道數學離不開數字,大家一起來看看哪些數字是軸對稱的?(大屏幕出示課件)完成隨堂練習卡中的第2題。讓學生說說判斷的方法。
3、(大屏幕出示課件)剛才同學們做了剪紙,老師這也有一些作品,這些作品都出自于同學們靈巧的雙手。但剪下來的圖案和剪下來的紙邊并不對應,你能猜出下面的圖案分別是從哪張對折的紙上剪下來的嗎?完成隨堂練習卡中的第3題??创笃聊患w訂正。
用你手中的紙來折一折、畫一畫吧。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發現將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對稱現象,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些美麗的圖片吧。(大屏幕出示課件)。
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親自感受1課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質量單位的理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質量單位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實際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進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質量單位概念。
2、能夠用老師提供的稱,來稱量物體質量。
教學難點:
鞏固對質量單位實際概念是認識。
教學準備:
天平,盤稱,適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請同學們想一想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對上節課內容的復習,自然引入新課。
二、實踐、操作領悟新知。
1、稱一稱。
要稱我們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稱。這些稱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們來重點實踐一下生活中最常見的盤稱和電子稱。
出示掛圖稱水果、蔬菜。
1千克蘋果有多少個?能把書中的蘋果數一數嗎?你們想自己稱一稱嗎?
(3)分組活動。
明確活動要求:各小組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各稱出1千克。再數一數各有多少個。
(4)剛才我們使用了盤稱稱物品的質量,是用什么作單位?請小組長上來匯報一下本組稱的結果。
(5)通過剛才的小組活動,大家發現1千克的水果、雞蛋有幾個。魚有幾條?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們帶來的其他日用品的質量有多少嗎?你估計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計的結果寫到書上。
(2)稱一稱,驗證學生估計的結果。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1題。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2題。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9頁第7題。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的領會應用能力。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請大家想一想,說一說。
1.10個0.1是(),100個0.01是().
2.0.23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3.一個數由8個一,4個十分之一,6個千分之一組成,這個數是().
4.0.089擴大()倍是8.9;0.73縮小10倍是().
5.9.385保留一位小數約是().
6.把268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
7.把369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億,保留一位小數的近似數是()億.
8.不改變數的大小,把105.300改寫成兩位小數是().
二、判斷1.小數部分的位是十分位.()。
2.把一個數擴大10倍后是0.9,原來這個數是9.()。
3.8.5和8.50的大小相等,計數單位也相同.()。
4.根據小數的性質,80.600可以寫作8.6.()。
5.小數點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0倍.()。
6.整數比小數大.()。
三、直接寫得數(6分)。
0.55×10=0.375÷10=4.05×100=。
10.04×1000=0.03×10=2.01×1000=。
7×59÷100=0.7÷1000=7.8×100=。
4.5÷100=0.516×100=7.05×100=。
四、讀出下面各小數。
(1)0.8(2)10.4。
(3)24.05(4)0.04。
五、寫出下面各數。
(1)十五點零八(2)二百點九三(3)零點零七五。
六、改變計數單位寫數(26分)。
(1)把下列各數改寫成兩位小數(6分)。
0.800=()20=()8.530=()。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12分)。
2075千克=()噸()千克。
2米9分米=()米。
0.85米=()分米=()厘米=)分米()厘米。
4米2厘米3毫米=()厘米。
(3)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以“億”或“萬”作單位的數(8分)。
684900=()萬720300900=()億。
67萬=()億10萬=()億。
七、化簡下面的小數(12分)。
(1)8.9060=(2)203.4600=(3)0.0074000=。
(4)0.807060=。
(5)6.060600=(6)9.400000=。
八、比較小數的大小(12分)。
(1)0.87○0.870(2)8.09○8.9(3)7.65○6.75。
(4)2.99○3(5)7.009○7.09(6)8.5○8.487。
九、應用題(12分,每題3分)。
1.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4.甲數是3.8,乙數是38,在它們的末尾都添上兩個零,這時乙數是甲數的多少倍?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楊時求知心切,意志堅定,尊敬老師,真心誠意,學習楊時尊師好學的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
要求念得好。
二、簡介“成語”
1、簡介“成語”,舉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語。
再讀課題。
三、根據自學提綱,學習生字。
1、聽錄音。
2、學習詞語。
(1)讀生字:
楊尊論盡冒敲等默久疼(師:這個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齊讀上面的生字。
按順序齊讀;打亂順序齊讀;自由讀;指名讀。
(3)給“楊、容”組詞。
(4)了解“黑”部首。
教師示范寫“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學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學生書寫生字(表揚寫字認真,寫得好的學生)。
四、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表揚姿勢正確,讀得快,讀得響的學生)。
2、給小節加序號。
3、指名學生自由選讀課文某一小節,教師給評點指導。
4、教師示范讀第三自然段。(要求學生學著讀)。
5、指名讀課文某一小節。
五、小結。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人教版)第18~1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
學生: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建筑物結構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出示課件中建筑物的輪廓)。
師:不只是建筑物的形狀,我們身邊的一些物品的形狀是長方體。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了解了我們身邊這么多物品的形狀都是長方體,今天我們就來更加深入的研究長方體這個立體圖形。
(貼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并貼出畫有長方體平面圖的卡紙)。
(過渡語)師:我知道同學們也帶來了長方體的物品,請你們拿出來給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過摸,整體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師:接下來跟著老師來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摸到了長方體的面,長方體的面摸起來滑滑的、平平的。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種感覺嗎?沒錯像這樣摸起來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長方體的面。(板書:面)。
2.師:那除了面,我們還能摸到長方體的其他組成部分嗎?
(預設1)生:我還摸到了長方體的棱。
師:那請問長方體的棱在哪里呢?(請生上臺指出長方體的棱)。
(預設2)生回答不出來。
師邊指邊說: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長方體的棱。(板書:棱:面和面相交的線段)。
接著讓生在自己的長方體物品里找出長方體的棱指出來給同桌看看。
3.指導學生觀察頂點。
師:同學們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長方體的頂點。用手摸摸看。(板書:頂點:棱和棱的交點)。
4.師小結: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鞏固一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具體位置。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獨立觀察、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特征。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請生朗讀活動要求。
提示:同學們在數面、棱、頂點的數目時拿著長方體的手不要來回轉動,要想一想怎樣數比較好,不重復也不遺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
2.匯報交流,歸納長方體的特征。(課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匯報交流時注意: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數面、棱、頂點的個數。
在數棱和面的數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相對(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對(沒有公共邊的面)及相鄰的面(有一條公共邊的面)。
(2)若學生(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特殊的長方體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探究,我們知道: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有8個頂點,12條棱,并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板書: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
(出示課件,并讓生把長方體的定義齊讀一遍)。
(三)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請個別生讀活動要求。
小組討論2-3分鐘,請生回答。
(預設)生:我要用細木條來當長方體的棱,橡皮泥用來黏住細木條,同時橡皮泥充當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覺得這位同學的想法怎么樣?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師:我也非常贊同你的想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材料開始制作吧。
注意:請每組拿出一本書墊在下面再制作長方體框架。
(師巡視并指導學生制作)。
(2)師:仔細觀察長方體框架,你發現長方體用了幾根細木條?
生:12根細木條。
師:這些細木條其實就是長方體的12條棱,如果可以分成幾組?
(預設)生1:分為三組,四條長,四條寬,四條高。
(預設)生2:我想分為四組,每一組里有一長,一寬,一高。
2.認識長、寬、高。
(1)師: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像這樣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生:橫著、豎著、側著擺放長方體框架,分別讓學生指它的長、寬、高。
(2)認識不同位置放置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演示)。
3.課堂小結:通過對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長方體有什么新的認識?
生:我知道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生:我還知道了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有8個頂點,12條棱,并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三、練習鞏固。
1.判斷。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狀不相同。()。
(3)在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2.想一想,做一做。
書本第21面練習五第一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長方體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認識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理解“完全重合”,能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知識點本身內容邏輯性較強,“對折”和“完全重合”這兩個概念較難理解,對感悟力和想象力要求較高。
難點分析。
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較弱,認知理解困難:二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較弱,對于“完全重合”不易理解,想象思維缺乏。
教學方法。
1、演示法:借助動態圖片進行直觀演示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演示剪軸對稱圖形的步驟與方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用視頻來播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了解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用自己的身體來擺軸對稱圖形的姿勢。
2、練習法:通過練習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猜謎語嗎嗎?我們先來玩玩“猜謎語”的游戲吧?
課件出示謎語:頭上兩根須,身穿彩花袍。飛舞花叢中,快樂又逍遙。(打一動物)。
并問學生看誰猜的最快最準?
生:蝴蝶。
師:你們真聰明!
課件出示謎底:蝴蝶。
課件出示圖片,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三只蝴蝶有什么共同特點?
猜測生會說:圖形兩邊一樣。
師:你們知道這種現象在數學中叫什么嗎?(對稱現象)。
師:出示一些實例,你還見過哪些對稱現象?(生舉例說明)。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師:對稱的物體還真多,(課件出示)比如:五角星、京劇臉譜和青蛙,這些東西也是對稱的。生活中的這些對稱現象,把它的形狀以圖片的形式出現,就是對稱圖形。
師:通過剛才的小游戲,誰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他們有哪些特點呢?(猜測學生會說:兩邊完全一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
師:那我們怎么驗證兩邊是不是完全一樣呢?(猜測學生會說:對折)。
師:接下來出示蜻蜓的動態圖片,要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猜測學生會說: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
師:像這樣,把一個圖形沿著直線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
(板書:軸對稱圖形、對稱軸)請同學們動手指一指這些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在哪兒?師示范畫對稱軸。(強調畫對稱軸用虛線。)。
2、創造“軸對稱圖形”。
師:今天老師還給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對稱圖形,誰能說說老師是怎樣剪出這些圖形的?(生:先對折,再畫一畫,最后剪一剪。)。
師引導學生共同剪一件衣服。(重點演示是從折痕的地方畫圖,再剪)。
師:以小組為單位剪一個軸對稱圖形。剪完的同學仔細觀察你剪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教師強調剪紙要注意安全。
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小組剪出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展示。(貼在黑板上)。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師:同學們我們不僅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還創造了這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下面就讓我們大顯身手,去用對稱知識解決問題吧!
1、課本29頁做一做。
2、課本33頁第2題。
3、課本33頁第3題。
下面的圖案分別是從哪張對折后的紙上剪下來的?連一連,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強調還可以橫著畫或者斜著畫。
師:同學們判斷的太好了,看來大家都很喜歡“軸對稱圖形”這個好朋友。
4、我愛做游戲:讓同學們擺一個從正面看身體的左右兩邊是軸對稱圖形的姿勢。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1、把一個圖形沿著直線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我們就把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那條折痕就叫做對稱軸。
2、判斷一個圖形是對稱的,關鍵能否找到一條直線,沿這條直線對折,直線兩旁是否能完全重合。
3、剪紙通過紙張的對折,剪出后展開的圖形是對稱的。
師:同學們,對稱不僅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也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方法,只要你用心觀察,到處都能找到對稱的足跡,到處都是數學的足跡。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12條棱,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個頂點。正方形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條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個頂點。
2、長、寬、高: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4、表面積: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5、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s=(ab+ah+bh)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用字母表示:s=。
6、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
7、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8、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用字母表示:v=abh長=體積(寬高)寬=體積(長高)。
高=體積(長寬)。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字母表示:v=aaa。
9、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0。
10、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統一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9、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0。
10、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統一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11、體積單位的互化:把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用高級單位數乘以進率;。
把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數除以進率。
12、容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14、容積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長、寬、高。
小學數學成績差怎么補。
首先我們應該先分析孩子們數學學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的孩子們是因為原本數學基礎就非常的薄弱,跟不上老師們復習的進度,所以越到后面越沒有自信心。還有的孩子們是因為數學基礎比較好,但是容易對知識點進行混淆,在做題的時候沒有自己的思路,不會對知識點進行運用。最后一類孩子們是在考試時非常的緊張、怯場,平時會做的題在考試時也非常容易丟分大腦一片空白。
孩子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數學的定義對知識點進行記憶,如果對解題的步驟和方法掌握的不夠扎實,可以在課下多進行練習。如果孩子們認為自己學習非常的慢,那就可以選擇報名輔導班,來幫助孩子們學習。
數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知識點。
1、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先用被除數的最高位除以除數,再依次類推,用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和除數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將前一步計算后的余數寫出來和下一步的數合起來再除。
3、每次計算后的余數都要同除數進行比較,不要忘了“余數要比除數小”.
4、如果被除數的最高位比除數小,則商的位數比被除數的位數少1位。
5、如果被除數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數,則商的位數同被除數的位數相同。
6、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a)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b)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
知識與技能:掌握小數的讀寫法,能正確地讀寫小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生活中,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會正確讀、寫小數。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出下面各數。
8201003511612034。
2、寫出下面各數。
三千六百一十四二千零七十四百八十五。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小數的讀法。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下面的小數:
0.58讀作:零點五八。
3.5讀作:三點五。
41.47讀作:四十一點四七。
提問:誰能讀出黑板上的小數?”
學生讀出前兩個小數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小數是我們過去學過的,后面一個小數的數值比較多,它們的讀法也是整數部分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就讀點,小數部分通常就按順序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字就可以了。
2、教學小數的寫法。
師:寫小數過去我們學過一些.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寫一寫。教師報出教科書第36頁例4和“做一做”第2題中的小數,讓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寫,其余的學生寫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寫完后教師結合學生出現的問題再講解。
小結: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仍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如果整數部分是零就寫0;小數點寫在個位的右下角,要寫成小圓點;小數部分按順序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三、鞏固提高。
1、讀出下面各數。
(1)小強身高1.38米。
(2)這串香蕉重0.89千克。
(3)大象重3.6噸;。
2、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點三六。
零點一五。
零點零七。
3、完成p37第10。
四、課堂小結:在讀寫小數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0.58讀作:零點五八。
3.5讀作:三點五。
41.47讀作:四十一點四七。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5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