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我們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學計劃樣本,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1.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實詞與虛詞。
2.疏通文意,揣摩對話語氣,分析課文人物形象。
3.誦讀課文,理解課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揣摩語氣,分析人物。
【教材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翰粣圩x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3.簡介文中的三個人物。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魯肅:學識淵博,孫權的謀士。
三、初讀課文,白文斷句。
1.試讀課文和注釋兩遍,注意讀準字音。
2.分小組探究無標點無注釋的白文,給白文斷句。
3.交流展示斷句成果,點撥斷句的簡單方法。
4.聽音頻朗讀,讀準字音和句讀。
5.齊讀課文。
四、二讀課文,理解文意。
1.對照注釋,獨立譯文,若有疑問,在小組內合作探究。
2.生提出未解決的疑難或教師出示文中重難點字詞。
3.譯讀課文,并把課文分兩層.
4.分角色表演課文,探究對話。
五、三讀課文,探究主旨。
1.思考:。
(1)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三個人物,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你更喜歡誰?說說理由。
(2)從文中的故事里,你獲得了什么啟發?
2.交流展示。
3.歸納提升。
(1)孫權:關愛部下善勸;呂蒙:聽取意見;魯肅:愛才敬才。
(2)開卷有益,學無止境,學有所成等。
六、四讀課文,嘗試背誦。
七、教師結語,寄托希望。
同學們,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我們正處在學習知識,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的黃金時期,冰心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但愿大家趁著好時光,多讀書,收獲成長!
八、布置作業。
1.設計微型試題(出題者要有正確答案),并在小組內展開互測互評。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五個字,每個字2分,共10分)。
(2)解釋下列加點字或者詞語。(十個字詞,每個字4分,共40分)。
(3)翻譯下面的句子。(兩個句子,每句15分,共30分)。
(4)結合課文提一個有創意的問題。(一個問題20分,共20分)。
1、認知目標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詞語。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測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標同學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揣測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聯系生活,讓同學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讀。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翰粣圩x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1、讀一讀:
認讀:讀準字音、停頓、節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全班齊讀。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語句。故事復述。
2、議一議:
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保◤淖陨淼那猩眢w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見。)“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體驗反思。
1、模仿扮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后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學作點評。
2、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么啟示呢?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訴我們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課外延伸:
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皡窍掳⒚伞痹溉龂鴷r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F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了本文后你的體會。課后背誦全文。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內容大意。
2、在感知語句大意的基礎上揣摩重點詞語的含義。
3、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并說出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特點的作用。
4、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1、了解作者及《資治通鑒》,了解文中人物。
2、掌握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內容。
3、學習名人治學精神,從故事中獲得啟示。
過程與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品味法、感悟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學習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認識開卷有益的道理。
1、揣摩語言,讀出語氣語調,賞析人物。
2、從人物和故事中獲得啟示,感悟道理。
教師:ppt課件。
學生:查閱人物資料,了解文學常識。
1課時。
一、導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步驟。
二、讀讀準字音,讀清節奏,讀出層次。
1、自由朗讀。
2、單讀評價。
3、范讀比較。
4、理清內容。
三、譯理解詞語,讀懂句意。
1、根據注解,獨立翻譯。
2、出示重點,質疑問難。
3、合作討論,共同解決。
四、品讀出語氣,賞析人物。
1、選擇朗讀,揣摩語氣。
2、賞析人物,概括特點。
五、悟感悟探究,獲得啟示。
六、拓展延伸閱讀,想象寫作。
文章對呂蒙的“辭”“就學”寫得很簡略,請根據孫權的語言和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想象呂蒙如何推托?又是怎樣學習的?補寫兩段文字。
1.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言實詞和虛詞。
2.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的道理。
自主、協作、探究。
教材、工具書。
(一)介紹作者作品。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是中國古代史學巨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借助注釋通讀課文。
2.朗誦欣賞。
3.學生誦讀課文,注意停頓。
(三)翻譯理解課文。
1.翻譯五字法:留、替、調、補、刪。
2.翻譯課文,并思考回答相關問題。
3.再讀課文,讀出語氣和性格。
(四)成語積累與運用。
1.吳下阿蒙。
2.刮目相待。
(五)主題探討。
1.提示:課文通過故事,告訴我們道理。
2.課文主題: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六)寫作特點。
以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特點,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
(七)課堂練習。
詞義,語氣。
(八)讀書名言。
(九)作業布置。
1.課后作業。
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二)、過程和方法。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并能讀出人物不同的語氣語調。
2、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讀過《三國演義》嗎?話說三國鼎立之時,孫權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曾隨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打敗關羽,占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識幾個,你知道“吳下阿蒙”和“刮目相看”這兩個成語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孫權勸學》,共同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說到“勸學”,想必同學們一定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那么就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所知道的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吧。
教師舉例: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懹?。
自古圣賢,盛德大業,未有不由學而成者也?!S宗羲。
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A羅庚。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獎⑾?。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則殆?!惇毿?。
二、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
教師強調: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顿Y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三、讀課文,理解文意。
1自讀質疑: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
2、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ā安豢刹粚W!”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2)卿言多務,孰若孤?(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如在眼前。
(3)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ā靶啊北硎痉磫栒Z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感嘆句,一句可見魯肅當時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使魯肅既吃驚,又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5)“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按笮趾我娛轮砗??”“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并不是埋怨魯肅,而是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四、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1質疑、釋疑。
把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小組,小組內設計問題,挑戰另一小組,每組提問兩個問題,不得重復。
下面是學生可能提到的問題:
(1)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讀了課文你喜歡誰?
(3)誰是課文描述的主要人物?文中描述人物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
(4)孫權究竟是如何勸說呂蒙的呢?
(5)文中為什么要寫魯肅?
(6)魯肅為什么會對呂蒙“刮目相待”?
2設疑搶答。
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梳理課文內容(用原文回答)。
(2)呂蒙推辭的理由是:
(3)孫權論述讀書的重要性:
(4)呂蒙就學,魯肅稱贊呂蒙:
(5)呂蒙因學而才略大有長進的句子是:
(6)表明呂蒙自己自信心的語句是:
五、拓展延伸。
是讀書改變了呂蒙的命運,是善于接受別人正確規勸的態度決定了呂蒙的成功,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毛澤東冬天讀書的時候,為了御寒,經常邊吃生辣椒,邊手拿書本讀書;戰國蘇秦錐刺股;西漢孫敬頭懸梁;西漢匡衡鑿壁偷光;晉,車胤囊螢讀書;晉,孫康映雪讀書。)。
六、總結、反思。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和運用,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地豐富我們的語言寶庫,攀登學習的高峰,暢游知識的海洋。
本文的學習,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希望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大家健康快樂地成長。本課上到這兒,相信每個人都收獲不小,愿這些美麗的收獲,伴隨著你走過青春歲月,讓你的青春年華一路美麗!
七、作業設計。
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方仲永與呂蒙相比,恰恰相反,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請同學們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呂蒙,他們會演繹出怎樣的一段故事呢?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
《資治通鑒》。
呂蒙――――就學。
魯肅――――贊學。
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成敗。
附:教學反思。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文,故事性很強。這篇文言文課文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從施教過程看,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處。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課件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視頻朗讀對于學生句讀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時課堂理解的重點,通過媒體展示,一目了然。節省了不少時間,有利于知識的拓展。
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課文理解并不難,疏通理解時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出疑難詞句,學生與老師一同解答,這樣便于因材施教,發現并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也能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疏通課文時,讓學生利用注釋,對著屏幕上的句子進行翻譯,有利于糾正學生對著書翻譯的習慣,有利于培養即席說話的能力,結合語境整體理解句子的能力,培養文言語感。
3、引導遷移,適度拓展。不僅是對文言詞句知識的掌握,平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舊知,總結歸納,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那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詞語的積累(成語)也重在運用。對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看”,不僅讓學生知道意思,還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本課在教學的最后設計了拓展延伸的環節:你收集到哪些關于名人讀書的故事?學生的收集不多,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看。希望能對班級里那些缺乏讀書意識與習慣的學生有所啟示。
不足之處:
1、重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是文言詞語、句子翻譯,但文言詞語的解釋有點多。建議只抓住幾個重點詞語與句式即可。大部分詞語學生學過,即便有遺忘,在翻譯時不會再來解決,可節省時間,而不必個個點到。
2、分析文章內容時,問題設計有點多,想面面兼顧,又很難兼顧,如本文的行文線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寫人的方法等,還應該根據當堂課教學的重點,進行適當的調整。
文檔為doc格式。
。
1、熟讀,疏通文意。
2、積累重點實詞。
3、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內容,總結學法。
1、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2、揣摩人物的語言特點。
3、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學法指導與適當點撥相結合。
認識治學要刻苦,提高修養的重要性。
重點:重點實詞的積累。
難點:揣摩人物的語言特點。
一課時。
1、熟讀,疏通文意。
2、積累重點實詞。
3、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內容,總結學法。
談話導入:回憶學習古文的方法。
2、介紹作者,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2)自主學習,積累重點詞語。(方法:查看法)。
4、再讀課文,合作學習。
合作翻譯,疏通文意。(方法:加字法,推斷法。形式:兩兩合作,全班展示。)。
5、熟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孫權怎樣勸學的?
(2)當呂蒙推辭了,孫權又怎樣辦呢?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3)沒有達到勸學的目的,接下來,孫權怎么辦呢?
(4)從上面的勸說可以看出孫權勸學的什么特點?
(5)呂蒙學習以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看看魯肅有什么反應?
進一步挖掘,深入文本: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結合對文中人物語言的揣摩,你看出文中人物的什么性格特點?
6、拓展延伸: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作者運用什么手法來突出人物的?
2、呂蒙由不學到學有所成的變化給你哪些啟示?
1.熟讀課文,積累文言實詞與虛詞。
2.疏通文意,揣摩對話語氣,分析課文人物形象。
3.誦讀課文,理解課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揣摩語氣,分析人物。
一.導入,板書課題。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翰粣圩x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3.簡介文中的三個人物。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魯肅:學識淵博,孫權的謀士。
三.初讀課文,白文斷句。
1.試讀課文和注釋兩遍,注意讀準字音。
2.分小組探究無標點無注釋的白文,給白文斷句。
3.交流展示斷句成果,點撥斷句的簡單方法。
4.聽音頻朗讀,讀準字音和句讀。
5.齊讀課文。
四.二讀課文,理解文意。
1.對照注釋,獨立譯文,若有疑問,在小組內合作探究。
2.生提出未解決的疑難或教師出示文中重難點字詞。
謂: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
當涂:當道,當權豈:難道。
辭:推托以:拿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博士:學官但:只涉獵:粗略地閱讀。
往事:歷史及,到了……的時候論議:談論議事。
3.譯讀課文,并把課文分兩層。
4.分角色表演課文,探究對話。
(點撥:對話形式呈現故事,找出文中對話揣摩語氣,勸說有藝術等。)。
五.三讀課文,探究主旨。
1.思考:。
(1)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三個人物,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你更喜歡誰?說說理由。
(2)從文中的故事里,你獲得了什么啟發?
2.交流展示。
3.歸納提升。
(1)孫權:關愛部下善勸;呂蒙:聽取意見;魯肅:愛才敬才。
(2)開卷有益,學無止境,學有所成等。
六.讀課文,嘗試背誦。
七.教師結語,寄托希望。
同學們,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我們正處在學習知識,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的黃金時期,冰心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但愿大家趁著好時光,多讀書,收獲成長!
八.布置作業。
設計微型試題(出題者要有正確答案),并在小組內展開互測互評。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五個字,每個字2分,共10分)。
(2)解釋下列加點字或者詞語。(十個字詞,每個字4分,共40分)。
(3)翻譯下面的句子。(兩個句子,每句15分,共30分)。
(4)結合課文提一個有創意的問題。(一個問題20分,共20分)。
1、指導學生讀通讀懂課文。
2、體會人物感情,領會課文內容。
3、懂得讀書可以改變人的道理。
一、導入: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一個很勵志、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相信大家讀了以后一定受益匪淺。板書課題??搭}目,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字或詞?導入。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指名學生讀,學生糾正讀音。
教師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讀懂大意。
1、結合注釋,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記下不能解決詞句。
2、小組合作,交流翻譯情況,有理解不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作好記錄,交給大家解決。
3、提交小組內不能解決的詞句,書寫在黑板上。大家解決,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古文翻譯五字法:留、補、替、調、刪。
四、理解內容,讀出語氣。
1、孫權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關心肯定,必要性)。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保ㄘ焸洌?。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保湴?、自得)。
總結勸說方法:“首先說……,在呂蒙推辭后接著說……”這樣的方式。
2、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保@訝、夸贊)。
側面描寫及作用。
著意寫對象的周圍事物,或以物襯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來刻畫此人,使描繪的對象更為鮮明,更為突出。
分角色朗讀。
五、品讀課文,讀出深意。
《資治通鑒》(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和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涨暗木幠牦w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
你從不同的人物角度,你得到什么啟示?
孫權的角度——。
呂蒙的角度——。
魯肅的角度——。
六、總結背誦。
1、本文有哪些人稱代詞:
2、有兩個成語出自本文:這兩個成語現在是什么意思?
結束語:冰心說: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薄獎⑾?。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薄K軾。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禮記》。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紹斯。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同行,打好人生的底色。讓我們與博覽同行,豐富開拓視野。腹有詩書自氣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問渠那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河水來。祝孩子們在讀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方法:自由放聲朗讀,自己譯讀,同座譯讀,質疑解難。
二、積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發關注并需要積累的詞。
方法:自己圈出,落實意義和用法,教師點撥強調。
(以自行整理或統一練習的方式積累)。
以下詞需要強調:
實詞:謂當涂涉獵見就過。
虛詞:以豈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稱:卿孤孰。
古今異義:博士往事。
語氣詞:邪耳乎。
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品析。
文中的“三”組合有以下一些內容:
1.三個人物證蒙學。
穿插人物介紹:孫權、呂蒙、魯肅。
簡析三個人物(孫權、魯肅、蒙母)對呂蒙學習并成功的證明作用。
孫權: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勸他讀書,對呂蒙滿是關心與厚望正因為有孫權的善于勸說,才有了呂蒙的“就學”及學有所成。
2.三句話語見形象。
要求:體會文中人物的語氣語調,感受說話人的心理。
方法:以讀促析,能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簡析: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表現出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深切關心,希望呂蒙能勝大任(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大有所益”
這一句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但又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尤其是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讀來讓人感動孫權是善勸的他對呂蒙既嚴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出魯肅是個忠厚長兄,這句話流露出他重視學問、善于欣賞他人、對年輕將領的親切贊美之情。
3.三次態度現性格:
(1)蒙辭以軍中多務。
用軍務繁重來推脫,這里折射出呂蒙之前不讀書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長經歷。
(2)蒙乃始就學。
在孫權的教育和指點之后,呂蒙無可推辭并知錯能改,這是他實現自我轉變的重要一環。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小結:
呂蒙的三次態度的作用:
(1)讓文氣有起伏;
(2)豐滿了人物形象;
(3)三次態度就是事件發展的三個階段,也是他成長的三個階段(拒學就學成學);
(4)比襯出其他的人物形象。
三種語氣傳態度。
人物語言,尤其是語言中流露出的語氣語調能夠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四、誦讀。
要求:讀熟、讀美。
能夠生動地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通過朗讀表現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讀成誦。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讀;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讀;全班背誦。
1.積累“當涂掌事”“但”“涉獵”“刮目相待”“何”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通過朗讀、圈劃,理解孫權勸學的過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3.了解“鑒于往事,資于治道”的寫作意圖。
重點:通過朗讀、圈劃,理解孫權勸學的過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難點:了解“鑒于往事,資于治道”的寫作意圖。
新授課。
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3分鐘)。
1.我們已經學習了《為學》,作者彭端淑鼓勵他的子侄輩們立定志向,努力學習。今天,我們再學一篇勸學的文章,《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
2.齊讀課題,說說課題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勸”。
3.圍繞“勸”字,你會產生哪些問題?
預設:誰勸誰?為什么勸?怎么勸?勸的效果怎么樣?
4.我們圍繞這些問題,來一起學習一下這篇文章。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思考:文中是誰勸誰?他們的身份分別是什么?用筆在文章中劃一劃。
明確:孫權勸呂蒙學習?!皺嘀^呂蒙曰”,積累“謂”的含義“對······說”。
孫權是君王,從他對呂蒙的稱呼“卿”和自稱“孤”可以看出。(“卿今當涂掌事”“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卿:古時君對臣,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孤:君王自稱。
呂蒙是一名臣子、武將。孫權對呂蒙的稱呼“卿”看出他是一名臣子,從“辭以軍中多務”看出他掌管的是軍隊,是一名武將。
2.那孫權因什么而勸(武將)呂蒙讀書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文章,圈劃一下。
明確:“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即“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眳蚊刹粌H僅是武將了,還要協助孫權管理政事,所以一定要學習了。(請學生再讀一遍)。
追問1:這句話該怎么讀?
明確:雙重否定,肯定語氣,有股不容置疑的國君的威嚴?!?!”表示情感強烈。
追問2:那呂蒙去讀書了嗎?沒有?!懊赊o以軍中多務”。呂蒙推托了??梢?,想要勸服呂蒙讀書,是一件難事兒。
3.那孫權是怎么勸的?圈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明確:“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追問1:請大家結合課下注釋,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自己說一說。不理解的詞圈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翻譯:我難道想要你研究經書成為博士嗎?只應當廣泛閱讀,了解往事罷了。你說軍中事務多,哪個像我?我常常讀書,自認為大有益處?!?/p>
追問2:孫權是從哪些方面來勸他的?(孫權得有充分的理由)。
明確:明確告訴呂蒙讀書的目的是增長才干(目標);呂蒙讀書是有時間的,是有可能性的(條件);現身說法,告訴呂蒙讀書是有效果的(預期效果)。
追問3:老師把“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备某伞肮仑M欲卿治經為博士?當涉獵,見往事?!蹦膫€更好?(從孫權勸學的態度有何不同?)。
明確:原句好。先找出區別。改句少了“邪”“但”“耳”這些語氣詞。原句語氣比較舒緩,委婉、親切、誠懇地告訴呂蒙勸他學習目的是讓他增長才干,孫權想讓呂蒙心悅誠服,而不是用權力來壓制他去學習。同時感受到孫權作為君主的那種大氣、圣明。
明確:不能。如果調換的話,會與呂蒙爭鋒相對;原文的寫法,能避免矛盾。另外,先要解決呂蒙思想上的誤區:以為孫權勸他讀書是為了讓他成為博士。
4.“勸”的效果怎么樣?從哪里看出?
明確:效果不錯?!懊赡耸季蛯W?!?/p>
魯肅過尋陽,“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年齡比呂蒙長、權職比呂蒙高,聽了呂蒙議論后情不自禁地贊美呂蒙,可見,呂蒙經過學習,才略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于是決定“拜蒙母,結友而別”,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與他深交,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5.教師小結:本文寫了孫權勸呂蒙讀書,他從讀書的目標、條件和預期效果這三方面來勸說呂蒙。后來,呂蒙泛覽群書后,才略上有了驚人的進步,從一個將才成為了像魯肅一樣的帥才。呂蒙取得的進步,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多虧了孫權的勸說。
(三)再讀感悟。
1.接下來,我們分角色把整篇文章一起讀一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孫權、呂蒙和魯肅,其他同學旁白。
2.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從往事中借鑒,對治理世道有輔助作用),命名為《資治通鑒》,主要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
4.老師送給大家一首詩?!秳駥W》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四)作業布置。
1、積累“當涂掌事”“但”“涉獵”“刮目相待”“何”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通過朗讀、圈劃,理解孫權勸學的過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3、了解“鑒于往事,資于治道”的寫作意圖。
重點:通過朗讀、圈劃,理解孫權勸學的過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難點:了解“鑒于往事,資于治道”的寫作意圖。
新授課。
一課時。
1、我們已經學習了《為學》,作者彭端淑鼓勵他的子侄輩們立定志向,努力學習。今天,我們再學一篇勸學的文章,《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
2、齊讀課題,說說課題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勸”。
3、圍繞“勸”字,你會產生哪些問題?
預設:誰勸誰?為什么勸?怎么勸?勸的效果怎么樣?
4、我們圍繞這些問題,來一起學習一下這篇文章。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思考:文中是誰勸誰?他們的身份分別是什么?用筆在文章中劃一劃。
明確:孫權勸呂蒙學習?!皺嘀^呂蒙曰”,積累“謂”的含義“對······說”。
孫權是君王,從他對呂蒙的稱呼“卿”和自稱“孤”可以看出。(“卿今當涂掌事”“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卿:古時君對臣,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孤:君王自稱。
呂蒙是一名臣子、武將。孫權對呂蒙的稱呼“卿”看出他是一名臣子,從“辭以軍中多務”看出他掌管的是軍隊,是一名武將。
2、那孫權因什么而勸(武將)呂蒙讀書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文章,圈劃一下。
明確:“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即“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眳蚊刹粌H僅是武將了,還要協助孫權管理政事,所以一定要學習了。(請學生再讀一遍)。
追問1:這句話該怎么讀?
明確:雙重否定,肯定語氣,有股不容置疑的國君的威嚴?!?!”表示情感強烈。
追問2:那呂蒙去讀書了嗎?沒有?!懊赊o以軍中多務”。呂蒙推托了??梢?,想要勸服呂蒙讀書,是一件難事兒。
3、那孫權是怎么勸的?圈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明確:“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追問1:請大家結合課下注釋,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自己說一說。不理解的詞圈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翻譯:我難道想要你研究經書成為博士嗎?只應當廣泛閱讀,了解往事罷了。你說軍中事務多,哪個像我?我常常讀書,自認為大有益處?!?/p>
追問2:孫權是從哪些方面來勸他的?(孫權得有充分的理由)。
明確:明確告訴呂蒙讀書的目的是增長才干(目標);呂蒙讀書是有時間的,是有可能性的(條件);現身說法,告訴呂蒙讀書是有效果的(預期效果)。
追問3:老師把“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备某伞肮仑M欲卿治經為博士?當涉獵,見往事?!蹦膫€更好?(從孫權勸學的態度有何不同?)。
明確:原句好。先找出區別。改句少了“邪”“但”“耳”這些語氣詞。原句語氣比較舒緩,委婉、親切、誠懇地告訴呂蒙勸他學習目的是讓他增長才干,孫權想讓呂蒙心悅誠服,而不是用權力來壓制他去學習。同時感受到孫權作為君主的那種大氣、圣明。
明確:不能。如果調換的話,會與呂蒙爭鋒相對;原文的寫法,能避免矛盾。另外,先要解決呂蒙思想上的誤區:以為孫權勸他讀書是為了讓他成為博士。
4、“勸”的效果怎么樣?從哪里看出?
明確:效果不錯?!懊赡耸季蛯W?!?/p>
魯肅過尋陽,“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年齡比呂蒙長、權職比呂蒙高,聽了呂蒙議論后情不自禁地贊美呂蒙,可見,呂蒙經過學習,才略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于是決定“拜蒙母,結友而別”,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與他深交,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5、教師小結:本文寫了孫權勸呂蒙讀書,他從讀書的目標、條件和預期效果這三方面來勸說呂蒙。后來,呂蒙泛覽群書后,才略上有了驚人的進步,從一個將才成為了像魯肅一樣的帥才。呂蒙取得的進步,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多虧了孫權的勸說。
1、接下來,我們分角色把整篇文章一起讀一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孫權、呂蒙和魯肅,其他同學旁白。
2、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從往事中借鑒,對治理世道有輔助作用),命名為《資治通鑒》,主要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
4、老師送給大家一首詩?!秳駥W》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子停頓。
(2)、利用課文注釋讀懂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3)、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
(4)、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開卷有益的主旨,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樂知者”。
(1)、理解、運用文中的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文章主旨。
(3)、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4)、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自讀質疑、合作探究法。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利用多媒體)。
1、播放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2、播放動畫故事《司馬光砸缸》。
3、顯示春秋時代的一個故事: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根據以上三則資料,提問:(多媒體顯示)。
(1)、由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這首歌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我們能想到有關三國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2)、對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誰知道司馬光是怎樣的一個人?
(指名同學介紹)。
(3)、請哪位同學用現代漢語說說這則故事的意思?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這是師曠勸晉平公學習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中的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從而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同時也說明,開卷有益的道理。
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詞的含義。
2.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正確翻譯課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對話,評說人物特點。
3.領悟開卷有益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并積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詞語及兩個成語,把握文意。
2.難點:品味人物對話并據此評說人物形象的特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與準備。
1.方法:自讀法、質疑文題法、討論法等。
2.準備:課件。
教學步驟。
一)創設懸念,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中國古代,曾有這樣一個故事: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大家知道這個故事嗎?知道這位小英雄是誰嗎?對,他就是司馬光,司馬光不僅是一位機智勇敢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文學家、史學家,在他的著名書籍《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曾隨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后又占領荊州,在麥城生擒關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吳王孫權常識。但他年青時不愛讀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孫權多次勸他學習,他總是找各種借口推辭,還說自己一介武夫,只要會領兵打仗就行了,這不,孫權又來勸學了,這次結果如何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范讀課文,正音斷句。
1.師范讀,生聽讀,注意正音斷句。
(老師先把課文朗讀一遍,請大家聽清字音,明確停頓)。
(同學們想不想向老師一樣將課文流利地背誦出來呀?其實這并不難,只要我們把這遍文章的字音讀準了,停頓讀清了,文意讀明白了,再加上反復誦讀,同學們就一定會比老師背誦得更好,大家有沒有信心?下面就讓我們從第一步讀準字音,讀出停頓開始。)。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本上的注釋,讀準字音,讀出停頓。開始,生自由讀文。
2.生試讀(其它同學認真聽,并在讀音的停頓方面給予評價),生評議,師隨機糾正。
三)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1.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譯課文,圈點勾畫疑問之處,(先自已獨立思考,邊讀邊譯。后交小組討論,最后提交全班交流)小組討論解決或師生全班共同解決。
四)演讀課文,感知內容。
1.演讀課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對話中的語氣、神態、心理,評說人物形象特點。(板書:對話善勸肯學敬才)。
(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懂文意,這是學習古文的基礎,而要真正要將古文吟誦出來,還需要讀出文章的語氣、語調,把握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的語氣,對于不同的文章,我們讀出語氣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請同學們找出孫權與呂蒙對話兩句話,結合標點和人物身份,討論一下孫權的這三句話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言為心聲,我們通過孫權對呂蒙這一番既嚴厲又包含關懷的苦口婆心的勸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孫權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試著按照前面的方法,對魯肅和呂蒙的對話也揣測一下,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
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呂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五)賽讀課文,探究質疑。
1.賽讀,嘗試背誦。
2、與《傷仲永》比較閱讀,找出異同點)。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司馬光編寫的目的在于能給后人一些啟示,里面的很多人,很多事對于我們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啟迪的,王安石先生也曾寫過一篇關于學習的文章叫《傷仲永》,同是寫學習,兩篇文章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大膽地議議,說說。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選做)。
1.課下搜集與學習有關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3.以《方仲永巧遇呂子明》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希望大家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文檔為doc格式。
。
《孫權勸學》是我在學校上的一堂交流研討課,也是一堂常規教學課,我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為了備好這節課,我除了認真鉆研教材、教學指導用書,還積極了解所要授課班級的學情,從而制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言文,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于是,我將“揣摩文中人物對話描寫,品味用對話來刻畫人物的表達效果”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根據文言文的教學需要,采用誦讀和探究發現法展開教學,讓朗讀貫穿整個課堂。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自主質疑,讀懂文意――品讀語言,分析人物――誦讀課文,反思領悟。
反思這一節課,從施教過程看,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處。
成功之處:
1、檢查預習情況包括對作者等有關文學常識的了解,難字的讀寫,落實基礎;
2、“自主質疑,讀懂文意”能夠給足時間學生自由朗讀,讀課文注釋,同桌互相翻譯,并將不理解的詞句標上記號,我注意到所有學生都能認真讀書、互譯。
不足之處:
1、在“自主質疑”環節,讓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詞,原本擔心會不會有學生質疑,出乎意料的是就這篇簡短的文章的字詞理解這一點,學生連連舉手竟提出不少問題,所以這一環節花了很多時間。
2、在檢查句子翻譯的環節,由于擔心學生不懂翻譯,教師反復講解,耗費時間,可以說是課堂的教學語言不夠簡潔。
3、由于在上一個環節花去至少22分鐘的時間,所以以致于在“品味語言”這一重點環節,上得不夠從容??倱臅r間不夠,來不及給學生背誦。所以在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語氣,品析人物的性格時,給學生“品”的時間不夠,所以學生對于孫權、呂蒙、魯肅這幾個不同人物對話的情味體會得不夠深刻。
受益之處:
我對于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又有新的啟發:
1、授課時教師要滿懷激情。文言文教學注重朗讀,最好教師能夠聲情并茂的'朗讀。
2、對于文言文字詞的掌握、句子的翻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集中訓練,落實知識點。
3、不管文言文的篇幅長短,都應尋找教學的突破點,如本文“魯肅和呂蒙的對話”就是突破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詞的含義。
2、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正確翻譯課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對話,評說人物特點。
3、領悟開卷有益的道理。
1、重點:理解并積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詞語及兩個成語,把握文意。
2、難點:品味人物對話并據此評說人物形象的特點。
一課時。
1、方法:自讀法、質疑文題法、討論法等。
2、準備:課件。
同學們,在中國古代,曾有這樣一個故事: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大家知道這個故事嗎?知道這位小英雄是誰嗎?對,他就是司馬光,司馬光不僅是一位機智勇敢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文學家、史學家,在他的著名書籍《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曾隨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后又占領荊州,在麥城生擒關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吳王孫權常識。但他年青時不愛讀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孫權多次勸他學習,他總是找各種借口推辭,還說自己一介武夫,只要會領兵打仗就行了,這不,孫權又來勸學了,這次結果如何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1、師范讀,生聽讀,注意正音斷句。
(老師先把課文朗讀一遍,請大家聽清字音,明確停頓)。
(同學們想不想向老師一樣將課文流利地背誦出來呀?其實這并不難,只要我們把這遍文章的字音讀準了,停頓讀清了,文意讀明白了,再加上反復誦讀,同學們就一定會比老師背誦得更好,大家有沒有信心?下面就讓我們從第一步讀準字音,讀出停頓開始。)。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本上的注釋,讀準字音,讀出停頓。開始,生自由讀文。
2、生試讀(其它同學認真聽,并在讀音的停頓方面給予評價),生評議,師隨機糾正。
1、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譯課文,圈點勾畫疑問之處,(先自已獨立思考,邊讀邊譯。后交小組討論,最后提交全班交流)小組討論解決或師生全班共同解決。
1、演讀課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對話中的語氣、神態、心理,評說人物形象特點。(板書:對話善勸肯學敬才)。
(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懂文意,這是學習古文的基礎,而要真正要將古文吟誦出來,還需要讀出文章的語氣、語調,把握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的語氣,對于不同的。文章,我們讀出語氣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請同學們找出孫權與呂蒙對話兩句話,結合標點和人物身份,討論一下孫權的這三句話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言為心聲,我們通過孫權對呂蒙這一番既嚴厲又包含關懷的苦口婆心的勸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孫權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試著按照前面的方法,對魯肅和呂蒙的對話也揣測一下,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
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呂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1、賽讀,嘗試背誦。
2、與《傷仲永》比較閱讀,找出異同點)。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司馬光編寫的目的在于能給后人一些啟示,里面的很多人,很多事對于我們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啟迪的,王安石先生也曾寫過一篇關于學習的文章叫《傷仲永》,同是寫學習,兩篇文章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大膽地議議,說說。
1、課下搜集與學習有關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3。以《方仲永巧遇呂子明》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希望大家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1、了解有關司馬光及《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重點)。
2、在朗讀中品味人物形象,學習本文運用語言描寫和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難點)。
3、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激勵學生熱愛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重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翰粣圩x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學習《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顿Y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1、多層次朗讀:。
朗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大聲朗讀。讀出感情。(分角色)背誦全文。
生自讀,結合注釋讀準字音,師隨機指定學生朗讀,注意停頓,出示全文節奏劃分,生再次大聲朗讀。
2、疏通文意。
結合課下注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疏通文意,劃出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以提問形式在班內交流,教師適當提示、指導。
例:謂: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只是/就:從事/遂:于是。
重點句:
a、蒙辭以軍中多務。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應理解為:我難道想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應理解為: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第二課時: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圍繞他們發生了什么故事?
明確故事情節: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板書)。
2、分角色朗讀課文,品味人物形象:
孫權: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嚴厲中又可見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不悅、責備之意,后一句語氣較為委婉,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保◤淖约旱那猩眢w會來談,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希望呂蒙聽從自己的建議,就學。)。
魯肅:“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吃驚、贊嘆)。
呂蒙:“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展示。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指出學習的必要性,“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然后降低學習的難度,接著介紹了學習方法“涉獵”及目的“見往事耳”,最后孫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指出學習確實大有好處,最終使呂蒙無可推辭,充分體現了孫權的善勸。
2、呂蒙是這么做的?
辭以軍中多務——乃始就學(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
3、魯肅如何“贊學”?
通過神態(大驚)、語言“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以及動作(結友)等描寫方法寫出了魯肅對呂蒙學習取得進步的驚嘆與贊美,而呂蒙在面對魯肅的稱贊時,調侃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可見兩人關系融洽。側面烘托出孫權勸學卓有成效以及呂蒙學有所成?!鞍菝赡浮?,“結友”極其鄭重,足見魯肅對呂蒙的敬重,體現魯肅的敬才、愛才。
學了這篇文章,文中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對你有什么啟示?
開卷有益: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才干。
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不能總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成語積累: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現在演化成一個成語,泛指缺少文才,學識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拭。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鼱柼?。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勘葋?。
《孫權勸學》是我在學校上的一堂交流研討課,也是一堂常規教學課,我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為了備好這節課,我除了認真鉆研教材、教學指導用書,還積極了解所要授課班級的學情,從而制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言文,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于是,我將“揣摩文中人物對話描寫,品味用對話來刻畫人物的表達效果”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根據文言文的教學需要,采用誦讀和探究發現法展開教學,讓朗讀貫穿整個課堂。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自主質疑,讀懂文意――品讀語言,分析人物――誦讀課文,反思領悟。
反思這一節課,從施教過程看,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處。
成功之處:
1、檢查預習情況包括對作者等有關文學常識的了解,難字的讀寫,落實基礎;
2、“自主質疑,讀懂文意”能夠給足時間學生自由朗讀,讀課文注釋,同桌互相翻譯,并將不理解的詞句標上記號,我注意到所有學生都能認真讀書、互譯。
不足之處:
1、在“自主質疑”環節,讓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詞,原本擔心會不會有學生質疑,出乎意料的是就這篇簡短的文章的字詞理解這一點,學生連連舉手竟提出不少問題,所以這一環節花了很多時間。
2、在檢查句子翻譯的環節,由于擔心學生不懂翻譯,教師反復講解,耗費時間,可以說是課堂的教學語言不夠簡潔。
3、由于在上一個環節花去至少22分鐘的時間,所以以致于在“品味語言”這一重點環節,上得不夠從容??倱臅r間不夠,來不及給學生背誦。所以在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語氣,品析人物的性格時,給學生“品”的時間不夠,所以學生對于孫權、呂蒙、魯肅這幾個不同人物對話的情味體會得不夠深刻。
受益之處:
我對于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又有新的啟發:
1、授課時教師要滿懷激情。文言文教學注重朗讀,最好教師能夠聲情并茂的'朗讀。
2、對于文言文字詞的掌握、句子的翻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集中訓練,落實知識點。
3、不管文言文的篇幅長短,都應尋找教學的突破點,如本文“魯肅和呂蒙的對話”就是突破點。
授課者:
教材簡析:
《孫權勸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個名人單元。文言文《孫權勸學》,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本文對話言簡義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是學生所務必體會的重要方面。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繼續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積累文言文詞匯。
[過程和方法]。
培養學生朗讀、翻譯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啟發學生學習古人的學習精神,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習來完善和充實自己。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4]。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