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執行需要教師不斷調整和改善,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范文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實踐案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教學計劃的要素和編寫技巧。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進行科學施教。在具體的日常教育教學此文轉自過程中,嚴格按照沂南縣教育體育局和學校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
2、向生物學科組的其他同行學習,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盡量讓所有愿意學習的學生都能聽得懂,跟得上。其次,要響應校領導的號召,搞好小組合作學習,嚴格控制每節課的授課時間。再次,要精簡或重新設計一些經典的課堂練習題。
3、寫好教案及教學反思。
1、要堅持每節課都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并且做到至少三分之一全批全改。
2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記熟學生的姓名,拉近和學生的距離。
3、爭取在第二周開始就給學生布置自己設計好的周末作業。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參,本學期總課時為38課時,每周2課時,理論上需安排19周的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來(5課時)。
第二周第一節: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課時。
第二周第二節:第二節人的生殖2課時。
第三周第一節:第二節人的生殖2課時。
第三周第二節:第三節青春期1課時。
第四周第一節:第四節計劃生育1課時。
第四周第二節:第七單元測驗。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5課時)。
第五周第一節: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2課時。
第五周第二節: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2課時。
第六周第一節第二節消化和吸收2課時。
第六周第二節第二節消化和吸收2課時。
第七周第一節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1課時。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4課時)。
第七周第二節: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1課時。
第八周第一節: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2課時。
第八周第二節: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2課時。
第九周第一節: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1課時。
第十周第一節:第八單元測驗。
第十周第二節:期中檢測復習。
第十一周第一節:期中檢測考試評講。
第四章人體內的物質的運輸(4課時)。
第十一周第二節:第一節流動的組織1課時。
第十二周第一節:第二節流動的管道1課時。
第十二周第二節: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1課時。
第十三周第一節:第四節輸血與血型1課時。
第五章人體內的廢物的排除(2課時)。
第十三周第二節: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除1課時。
第十四周第一節: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1課時。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5課時)。
第十四周第二節: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2課時。
第十五周第一節: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2課時。
第十五周第二節:第九單元測試。
第十六周第一節: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1課時。
第十六周第二節: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1課時。
第十七周第一節:第四節激素調節1課時。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3課時)。
第十七周第二節: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1課時。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1課時。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1課時。
第十八周第一節:第十單元測試。
第十八周第二節:復習第七單元。
第十九周第一節:復習第八單元。
第十九周第二節:復習第九單元。
第二十周第一節:復習第十單元。
第二十周第二節:模擬測試。
第二十一周第一節:評講模擬測試卷。
第二十一周第二節:期末測試。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不斷改變自己去適應和引導學生。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讓愿意學習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喜歡聽,也能聽得明白。布置的作業不僅喜歡做,而且也知道應該怎么做。
蔡立坤。
一、教學總目標。
1、認識生物的主要分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征。
2、知道動植物物的生殖大多是通過有性生殖來完成的,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都與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系。
3、獲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生活動。
(二)學生情況。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七年級學生對生物知識還是新知識,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二)方法。
2、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并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于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于學生理解內容,便于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系,使知識間的關系更明了。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21周)。
七年級上冊生物共三單元十章內容,各章計劃用時: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認識生物(第1周)。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2-3周)。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4-7周)。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8-11周)。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第17周)。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第18周)。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9周)。
第六章挨家愛護植被,綠化祖國(20周)。
總復習(第21周)。
《生物學》下冊僅一個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單元的七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來。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技能訓練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人的個體發生和發育,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和衛生習慣的養成以及認同優生和優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這部分的教學通過多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以及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本章重點是通過實例分析、模擬探究和擬定計劃等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系。
本單元并不是單純地講人體生物學,而是在講述人體的由來、人體結構和生理內容的同時,始終將有關人體的內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環境的背景中,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人體生理或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本單元突出了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為主題展開的人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環境生物學等科學的綜合。
第一章人的由來從人類的起源講到人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調控,全部內容一線貫穿,層次分明,邏輯性強,知識完整。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探究活動、sts教育及科學家的故事等活動,加上大量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學習與提高,過程和方法的獲取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食物中的物質和能量是人體細胞物質和能量的來源,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要經過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細胞利用,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力求將人的營養問題始終與周圍環境相聯系,以便使學生認識到人與生物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應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本章結合環境、社會去探討有關營養的話題,而不是僅僅講述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本章在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這些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分析,明白查閱資料、進一步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動中,注重培養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的能力,以及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技能。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和“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活動中,注重學生對探究過程的反思。鼓勵學生在完成探究活動后,如果發現結論與其他人不一樣,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還提供了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包括討論、科學探究、觀察、演示、評價等。
本章的資料分析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從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營養成分表”中獲得或者從教材的插圖中獲得。這就說明了獲取資料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這就告訴學生圖表、插圖、數據等都可以作為資料運用在分析活動中。
本章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學生解讀圖表和數據的能力,使解讀圖表及數據的能力的訓練貫穿在全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認同食物取自自然環境,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培養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知識的科學態度。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食物、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本章內容包括《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和《空氣質量與健康》三節。第一節簡要介紹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通過資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節主要了解外界氣體進入人體組織細胞的問題。第三節則是主要明確空氣質量與健康的密切關系。本章的2個資料分析,提供的資料都比較多,對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通過前面三章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人從生物圈中獲取了食物和氧氣。但是,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大氣中的氧氣被人體吸收后,怎樣才能運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中并被細胞利用呢?組織細胞在生活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又是怎樣運離細胞的呢?這就需要運輸這些物質的結構基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材順理成章地安排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這一章。同時,也為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作好了教學鋪墊。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血液、血管、心臟和輸血與血型4節,每節知識相對獨立。血液有獨特的組成成分和相適應的生理功能。血管和心臟都具有各自的結構和生理功能。這三節條理清楚,邏輯性強,有利于學生對血液循環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認識。第四節還特意地把與現實生活關系密切的輸血和血型作了介紹。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有關輸血和無償獻血等知識,并通過介紹無償獻血,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本章要求學生完成兩個分組實驗。第一個實驗是“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第二個實驗是“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尤其是第二個實驗,在實驗和觀察技能上要求較高。此外,讀懂血常規化驗單,記錄不同狀態下的心率,為你的家人量血壓以及調查血液和血液制品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等內容,都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還有血循環發現史,干細胞研究的進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雖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價值。這些內容都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觀念的良好素材,教學中要高度重視。
本章通過課外閱讀資料,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他們知道與血液及血液循環有關的生命科學技術新進展,以及有關科技知識在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本章的探究活動和練習題都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章還通過問答題、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愛生命,關心家人身體健康,樂于挽救他人生命奉獻愛心的高尚情感。還通過發現史、調查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與生物有關的社會現實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有關社會決策的意識和能力。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出》側重于從尿液形成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學內容。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是從生物圈角度引導認識人體產生的糞尿排入到周圍環境中,將對環境造成污染,增強環保意識。本章通過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等,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歸納、概括以及合作、表達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釋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章還通過課外閱讀資料,給學生滲透關愛他人生命,自愿向某些患者捐獻器官的情感教育。還通過引導學生提出當地人糞尿無害化處理的建議,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和能力。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本章的教學內容首先從人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視覺以及耳和聽覺,然后才介紹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最后介紹激素調節。本章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實現神經調節;第二部分是人體通過內分泌系統實現激素調節。本章還通過課外閱讀資料,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他們知道與眼和視覺以及神經系統等有密切關系的醫療技術的新進展。本章還通過“探究活動”、“觀察與思考”、“課外實踐”、“資料分析”、“實驗”等,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綜合等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本章還通過練習題、課外閱讀資料,培養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和態度。通過簡介我國科學家率先合成牛胰島素的先進事跡,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增強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后,其生存和發展一直與自然資源緊緊相依。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動,還包括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并且后兩者的影響更大。本章并不是向學生介紹多少環保知識,而是特別注重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標。
全章以三個明確的、系統的學生活動為主線貫穿。
1.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分析相關的事例,來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通過閱讀“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引發深層次的思考。
2.請學生親自動手去探究并確認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對生物真的有影響。這既培養了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安排學生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使學生在認識得到提高的基礎上,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親自參加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去。
本章在探究活動的要求上較前六章有了提高:一方面因為有酸雨、廢電池對生物產生影響的實驗本身有一定難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完整的探究實驗并實施。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并適時地對學生作出科學的、恰當的評價,鼓勵其積極性和探究精神。此外,教師應結合教材給出的當前生態環境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以及有關科學研究的新進展,引導并培養學生此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本冊最后編排了第四單元的“單元小結”,目的是協助學生在學習完本單元后清理本單元在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整體要求,引導學生加深對有關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四、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知道人類起源和發展;知道人類個體發生和發育的大致過程;了解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的大致過程及相關的結構基礎;了解人的各種生命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生物圈或生活環境密切關聯著,而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與思考、探究、實驗和資料分析等活動,加深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記錄和分析探究結果。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和整理分析數據的技能。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結合科學發現史、科學家的故事和具體探究過程,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悟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設、如何作出假設、設置重復實驗以減小誤差、用工具測量的必要性、五點取樣法、數學推算法等。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科學實驗的重大意義;認同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人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隨著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斷改善,對某一問題的認識,不斷有新的發展和新的觀點出現;認同科學是實事求是的;使學生進一步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樂于探索、勇于實踐的優秀品質;形成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并規范自己的行為,積極參加環境保護活動;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健康發展。五、教學策略:。
主要采用小組討論,分析,探究,實驗,比較,歸納等方法。六、教學實施。
繼續深入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
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有所創新和提高。
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教研教改,設計好教案,上好課,寫好教學反思。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為探險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知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控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作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重視探究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建立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讓他們成為同學中的小老師,老師的得力助手。
教學中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科學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展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在教學中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教者宜發揮優生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可以采取劃分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競賽,讓優生更加出類拔萃,學困生迎頭趕上,從而達到提高整體水平的目的。因班上缺乏優生,且大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好玩,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者需要下一番苦功,多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交流情感,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完成由厭學到愛學的思想轉變,迎頭趕上先進班級。
定期進行階段考試,及時進行試卷分析和講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查漏補缺,確保教學效果。
正確評價學生。為了給每個學生有一個合理的評價。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學生剛上初中,對生物學科還比較陌生,這是比較好的,因為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總體學習狀態不是很好,習慣也較差,所以在課堂上就稍作調整,更加注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特別是課堂學習的態度,學習的興趣,來他們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爭取班里學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習成績,從而提高整個班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不拉年級的后腿。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運用生動的語文,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已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擔出探究性的問題;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話。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6認真學習高效課堂理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10篇《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生物學科的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教學。把學生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通過學習,激發他們多觀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現象,并能積極參加綠化,美化環境的活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愛國衛生等實踐活動。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剛步入初中,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對學習生物學這科不夠重視,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認真完成,沒有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學很感興趣,對老師布置的課外實驗能按時完成,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
三、
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四、教材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生物與生活的關系。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1、本學期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對生物學困難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運用生動的語文,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已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擔出探究性的問題;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話。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總之,通過本學期教育教學,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同時,培養相應的能力,以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想盡一切辦法、盡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試的檢測中考個好的成績,給學生和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卷。
六、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30課時)。
按照學校課時安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作如下計劃(如遇節假日順延):
1、(9.2-9.8)。
第一單元第一章。
認識生物(2課時)。
2、(9.9-9.22)。
第一單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4課時)。
3、(9.23-9.29)。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2課時)。
國慶放假。
做好九月份的復習工作5、(10.7-10.13)。
第二節植物細胞(2課時)。
第三節動物細胞與第四節細胞的生活(2課時)。
第二單元第二章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第一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與第二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2課時)。
第三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與第四節單細胞生物(2課時)。
9、(11.4-11.10)。
期中質量檢測(前2個單元)。
期中評卷。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節種子的萌發與第二節植株的生長(2課時)。
第三節開花和結果以及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2課時)。
13、(12.2-10)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2課時)。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2課時)。
第二節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課時)。
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2課時)。
17、(12.30-1.12)。
復習期中考試以來的內容。
18、(1.13-1.19)。
總復習。
期末考試與評卷。
西充縣群德小學。
楊意。
2014年9月1日。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學生剛上初中,對生物學科還比較陌生,這是比較好的,因為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總體學習狀態不是很好,習慣也較差,所以在課堂上就稍作調整,更加注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特別是課堂學習的態度,學習的興趣,來他們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爭取班里學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習成績,從而提高整個班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不拉年級的后腿。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運用生動的語文,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已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擔出探究性的問題;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話。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6認真學習高效課堂理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學生物課程標準》(2012版)為依據,在繼承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為將來創造美好是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實驗”“探究”等學習活動,加深對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的理解。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記錄和分析探究結果等技能。
3、進一步養成勤于思考、樂于探索、勇于實踐的學習習慣。
4、充分利用“班班通”和電教館資源,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激活課堂正能量,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和視頻;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8、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學校課時安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作如下計劃。周次。
課時。
1、(2.13-2.17)。
第一章人的由來。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人的生殖。
2、(2.20-2.24)第三節青春期。
3、(2.27-3.3)。
4、(3.6-3.10)。
5、(3.13-3.17)。
6、(3.20-3.24)。
7、(3.27-3.31)。
8、(4.3-4.7)時】。
9、(4.10-4.14)。
10、(4.17-4.21)。
11、(4.24-4.28)。
12、(5.2-5.5)。
13、(5.8-5.12)。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章、第四章過關評價(1)。
第三章、第四章過關評價(2)。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4月4日清明節,僅按排1課第四節輸血和血型。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復習第六章的內容。
14、(5.15-5.19)第六章過關評價(1)。
第六章過關評價(2)。
15、(5.22-5.26)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17、(6.5-6.9)第二學期期末過關評價(1)。
18、(1.4-1.6)第二學期期末過關評價(2)。
19、(6.19-6.23)20、(6.26-6.30)。
六、教學措施(應對策略和教學設想)。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借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2、做好演示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范、準確和熟練。
5、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
6、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
7、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為“平等中的首席”,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2017-2-10。
在新課標下,本學期生物要實現的是:
(1)、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2)、繼續培養學生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4)、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5)、了解人類與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間的關系,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6)、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人與生活的關系。
(二)學生情況。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生物有一定的理解,而且本學期主要學習生物圈中的人,與自己息息雙關,學生都比較感受興趣。但有些學生覺得人體的內部恐怖將生物拒于門外。但總的來說,學生能認識到生物的重要性,能較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對人體生理和性問題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于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但部分學生比較害羞,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的性知識。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讓學生表演與本內容有關的事物等;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
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初一年級十三個班的教學,從一周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整體的學風還是不錯的,課上的氣氛比較活躍。大部分同學能夠做到合作配合,但是也有一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同學課上的小動作太多。由于生物這門學科是初一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所以本學期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自學習慣,最大限度的營造一個和諧奮進的課堂氣氛。
依據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把握好重點和難點,克服教學的盲目性,改進課堂上的教學方法,采取多媒體手段增加課堂新亮點達到吸引學生眼球和提升學習興趣的目的。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促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最佳的結合,使得師生共同進步,提升生物學的教學質量。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細胞以及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真愛生命的熱忱,養成積極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樹立建設家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成績目標:力爭期中期末考試學困生不超過5%,優秀率突破10%。
5.自學習慣:自學、精講、以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是我校的特色教學方式,所以從初一開始就應該一直把這樣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讓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自學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一)內容選擇和組織特點。
1.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
3.注重科學方法教育。
4.重視能力培養的梯度設計。
5.注重對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適當刪減需要單純記憶的知識。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二)內容分析。
本冊書總共有三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的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單元生物與細胞、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著重分析本冊書的其中重點兩章的內容:
1、第二單元,第二章細胞的生活。
本章將圍繞細胞是構成生物體功能的基本單位,講述細胞的生活。細胞作為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具有與生物體相似的特征,這是生物體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從當代生命科學的發展來看,從細胞水平認識生命活動規律,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應該對細胞的生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研究細胞的生活還與人類以及動植物的健康密切相關,對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2、第三單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本單元從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紹綠色植物的類群、形態、生理和分布。特別重視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在教材的編排中改變了原教材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完整性的狀況,刪減掉不必要的形態結構等記憶性知識,重在讓學生理解和領悟有關的生物學原理。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這樣安排的。首先讓學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它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環境是怎樣的、與人類有什么關系。
1.解讀教材。
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同時要調整備課的'重點,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
教師不要機械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對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和改造。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師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向導。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精力集中、思路活躍、獨立思考并善于發現自己的見解,就要看老師能否把教學意圖轉換成學生的行動。
2.改變教學手段。
初中生物教學應該結合中學生的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教法,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實現教學過程智能化、現代化,使生物教學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學習成為興趣,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傳承型轉變為現代的探究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把文字教材轉換成為圖、文、聲并茂,把教師難以說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難懂的重點、難點,跨越時間與空間,跨越學科與領域的知識,形象、生動、有趣地向學生展現,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3.以學生為本。
生物教學要面向每一個學生,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科思維,完善學生的健康人格。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整個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能從生物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獨立主體意識、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讓學生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我,獲得成功和生命價值的體驗,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與尊嚴。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上學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初一年級十三個班的教學,從一周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整體的學風還是不錯的,課上的氣氛比較活躍。大部分同學能夠做到合作配合,但是也有一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同學課上的小動作太多。由于生物這門學科是初一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所以本學期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自學習慣,最大限度的營造一個和諧奮進的課堂氣氛。
依據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把握好重點和難點,克服教學的盲目性,改進課堂上的教學方法,采取多媒體手段增加課堂新亮點達到吸引學生眼球和提升學習興趣的目的。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促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最佳的結合,使得師生共同進步,提升生物學的教學質量。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細胞以及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真愛生命的熱忱,養成積極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樹立建設家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成績目標:力爭期中期末考試學困生不超過5%,優秀率突破10%。
5.自學習慣:自學、精講、以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是我校的特色教學方式,所以從初一開始就應該一直把這樣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讓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自學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一)內容選擇和組織特點。
1.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
3.注重科學方法教育。
4.重視能力培養的梯度設計。
5.注重對生物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適當刪減需要單純記憶的知識。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二)內容分析。
本冊書總共有三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的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單元生物與細胞、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著重分析本冊書的其中重點兩章的內容:
1、第二單元,第二章細胞的生活。
本章將圍繞細胞是構成生物體功能的基本單位,講述細胞的生活。細胞作為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具有與生物體相似的特征,這是生物體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從當代生命科學的發展來看,從細胞水平認識生命活動規律,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應該對細胞的生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研究細胞的生活還與人類以及動植物的健康密切相關,對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2、第三單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本單元從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紹綠色植物的類群、形態、生理和分布。特別重視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在教材的編排中改變了原教材過分強調學科體系完整性的狀況,刪減掉不必要的形態結構等記憶性知識,重在讓學生理解和領悟有關的生物學原理。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這樣安排的。首先讓學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它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環境是怎樣的、與人類有什么關系。
1.解讀教材。
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同時要調整備課的重點,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
教師不要機械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對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和改造。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師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向導。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精力集中、思路活躍、獨立思考并善于發現自己的見解,就要看老師能否把教學意圖轉換成學生的行動。
2.改變教學手段。
初中生物教學應該結合中學生的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教法,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實現教學過程智能化、現代化,使生物教學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學習成為興趣,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傳承型轉變為現代的探究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把文字教材轉換成為圖、文、聲并茂,把教師難以說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難懂的重點、難點,跨越時間與空間,跨越學科與領域的知識,形象、生動、有趣地向學生展現,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3.以學生為本。
生物教學要面向每一個學生,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科思維,完善學生的健康人格。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整個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能從生物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獨立主體意識、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讓學生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我,獲得成功和生命價值的體驗,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與尊嚴。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上學期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以親情為主題,所有內容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在簡短的導語之后,以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著,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在語文園地里,安排讀讀背背中有反映溫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么辦。
識字二借鑒傳統的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三字經的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傳統的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
《看電視》這首小詩描述了一家四口看電視時的情景。折射出家庭的溫情和尊老愛幼的風尚。整首詩以奇妙貫穿全篇,首尾呼應,內容生動有趣。
《胖乎乎的小手》課文通過一張畫著胖乎乎小手的畫,夸獎了蘭蘭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質。
《棉鞋里的陽光》是這一單元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文章。文中的小峰看到媽媽對奶奶的細心體貼的照顧,想到為奶奶曬棉鞋,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
《月亮的心愿》以月亮的心愿變化為線索,贊美了珍珍對媽媽的關心和體貼。
《語文園地二》我的發現意在讓學生發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并用這樣的方法識記下面我會認中的字,把學過的識字方法及時運用。
1、認識74個生字,會寫30個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家庭中幼愛長,長愛幼的深情,并從中受到教育,懂得關愛他人。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使學生喜愛詩歌。
1、準確掌握本單元的生字,一類生字要求讀準、寫正確,會用新詞說話。
2、理解本單元內涵,培養學生從小學會熱愛家人、朋友的美好情懷,做一個善良懂事富有愛心的好孩子。
3、養成從小熱愛勞動,關心他人的美好品質。
4、說一說好孩子、好學生應該具有哪些優良。
《識字二》一課時。
《看電視》兩課時。
《胖乎乎的小手》兩課時。
《棉鞋里的陽光》兩課時。
《月亮的心愿》兩課時。
語文園地二兩課時。
活動課時兩課時。
共十三課時。
一、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是讓學生了解昨天,讓他們知道祖國的春天是革命前輩、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應該熱愛、珍惜。課文《畫家鄉》是讓學生感受今天,讓他們知道偉大的祖國是多么遼闊,是多么美麗,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激發他們熱愛自己家鄉的熱情。詩歌《快樂的節日》是讓學生展望明天,讓學生在珍視今天的同時,快快樂樂地擁抱更美好的明天。
1、認識71個生字,會寫30個生字。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國的春天來之不易。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3、讓孩子借助拼音瀏覽本組課文,初步感知本組教材內容,并提示學生圍繞幸福生活的專題,主動發現、收集有關材料。
1、識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欣賞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語言,獲得美的享受;欣賞美的行為,培養美的情操。
《識字6》1課時。
《吃水不忘挖井人》2課時。
《王二小》2課時。
《畫家鄉》2課時。
《快樂的節日》2課時。
《語文園地六》2課時。
一、教材簡析。
第八單元由識字八,5篇主體課文《棉花姑娘》、《地球爺爺的手》、《蘭蘭過橋》、《火車的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和語文園地組成。識字八以諺語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并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后邊五篇課文都是科學常識方面的內容,各部分內容從工業、農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方面引人入勝地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并未注意的身邊的科學常識。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車、新型橋梁,以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和運用形聲字、會意字的規律,又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本組課文的朗讀感悟,引發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產生探索發現的欲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產生探索發現的欲望。
2、認識本單元要求認識的生字,引導學生發現和運用形聲字、會意字的讀寫規律,逐漸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會寫本單元要求會寫的生字,初步學會分析字形,總結造字規律,以便于以后的學習。
3、引導學生讀文,通過讀、悟,了解一些簡單的科學常識,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
1、識字認字仍然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
2、通過朗讀感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產生探索發現的欲望,將是本單元的難點。
3、總結識字教學以來的識字方法,獲得對漢字的整體認知,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
識字八1課時。
《棉花姑娘》2課時。
《地球爺爺的手》2課時。
《蘭蘭過橋》2課時。
《火車的故事》2課時。
《小蝌蚪找媽媽》2課時。
語文園地3課時。
一、內容概括。
第一單元:認識生物(奇妙的聲明現象、嚴整的生命結構、生物的生活環境)。
第二單元: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動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的分類)。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5、6、7、8四個班的生物學教學任務。初一的孩子抽象思維本事還比較弱,加之生物學又是一門新的課程,所以,教學中注意想辦法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1、立足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思維方法,突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
2、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本事,突出創新本事培養。
3、強調科學性與人文性有機統一,客觀講述生物技術對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可能產生的正負兩方面影響。
4、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從生活實際引入科學,再回到現實生活,始終滲透sts精神。
5、落實《綱要》提出的具體課改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促進每一名學生的發展。
6、遵循教育規律,注重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7、發揮學科優勢,以科學的生理知識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
1、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認真研究教材和新課程的相關知識,將新課程理念融會于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使同學們能在簡便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培養本事和鍛煉自我。
2、研究每個知識點,根據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層次,嚴格控制深度和廣度,掌握每個重點和難點,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和本事。
3、加強備課的環節和內容設計,既要啟發和引導學生對知識實現自主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自覺主動性,又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新境界。
4、積極參加學校和各級組織的學習進修機會,從各個方面充實自我,使自我的知識水平在已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同時也能夠增長見識,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取他人之長補自我之短,使自我的教學水平能有較大的提高,對學生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響。
5、積極向其他優秀教師請教,既包括知識方面也包含教學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并加以優化利用從本質上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6、充分利用我?,F有的實驗和現代化教學儀器和教學設施,使同學們體會到科學的不斷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促進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信息和毅力。
7、匯總所學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全面化和規范化,對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進行生物與生活相關知識的聯系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本事。
一、學生現有學習情景(基礎技能、本事發展等)分析:
經過上期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改善,具備必須的學習技能,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其中有一批學習較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指導和培訓,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績。但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后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的本事和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根據新的課改要求與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會討論和考試的熱點。經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本事,讓學生在知識、本事、情感和觀念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在新課標下,我們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必須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本事,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構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經過生物的學習,掌握生物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生態觀,促進學生本事發展和科學素質的構成和發展。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1、認真鉆研生物課標要求標和教材內容,搞好教學設計,抓好教學落實,每月一次月考(單元測試),每周一套練習并及時抽查登記反饋調整。
2、堅持啟發式教學,正確處理好“雙主”關系,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追求和諧,注重師生交流與信息反饋,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好條件和學習氛圍。
3、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并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掌握學習方法,全面發展學生素質。
4、經過抓好教學落實,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歸納小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本事。
教學內容課時。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來。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人的生殖。
第三節青春期。
第四節計劃生育。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第二節消化和吸收。
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第四節輸血與血型。
復習期中考試。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一節尿的構成和排出。
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四節激素調節。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復習4課時。
共30課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本事,實際動手本事,分析本事。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本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異常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本事的培養。要經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內容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理活動和生長發育都依賴于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著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還要關注人和生物圈的關系。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本學期總課時為38課時,每周2課時。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來(4課時)。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1課時)第二節人的生殖(1課時)。
第三節青春期(2課時)第四節計劃生育(1課時)。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6課時)。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2課時)第二節消化和吸收(2課時)。
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2課時)。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4課時)。
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1課時)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2課時)。
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1課時)。
第四章人體內的物質的運輸(6課時)。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2課時)第二節流動的管道(1課時)。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2課時)第四節輸血與血型(1課時)。
第五章人體內的廢物的排除(2課時)。
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除(1課時)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1課時)。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8課時)。
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3課時)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2課時)。
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1課時)第四節激素調節(2課時)。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4課時)。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1課時)。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2課時)。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1課時)。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為“平等中的首席”,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20xx年2月14日。
本學期初一教材內容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共三個單元。安排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和探究活動,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創設學習的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真正讓學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進而領悟生物圈對于人類來說是多么重要的。與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觀的關系,就是人類的生存需要從生物圈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初一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鮮好奇,作為教師應喚起他們的熱忱,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動力,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確定“三基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學過程之中。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1)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
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最優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要精選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附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致同學們。
第二周:第一單元第一章。
第三周:第一單元第二章。
第四周:第一單元第二章。
國慶節放假一周。
第六周:第一單元第二章。
第七周:第一單元第三章。
第八周:第二單元第一章。
第九周:第二單元第一章。
第十周:復習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第二單元第一章。
第十二周:第二單元第二章。
第十三周:第二單元第二章。
第十三周:第二單元第三章。
第十四周:第二單元第三章。
第十四周:第二單元第四章。
第十五周:第二單元第四章。
第十六周——二十一周:準備期末復習考試。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最新一年-20xx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深刻領會生物教材實驗的設計思想。做好探究性實驗大題,就要認真分析教材涉及的實驗,理解每一個實驗的原理與目的要求,弄清材料用具的選擇方法與原則。
掌握生物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深入分析實驗條件、過程、現象或結果的科學性、正確性、嚴謹性和可變性,能夠描述教材中經典實驗的原理、目的、方法步驟、現象與結果預測及結論,為實驗設計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搭建基本框架。
在新的學期里本人將繼續擔任七年級x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為了出色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必將認真地做好教學工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半p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了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本學期將繼續徹底貫徹落實初一年級的“邁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初一年級以自信成功為主體,鼓勵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關注學生心靈花園的耕耘,喚醒學生內心的自尊與自信。
(1)班與班差別比較大,班內兩極分化嚴重;
(2)每個班的人數太多,有時候老師無法估計到所有學生;
(3)優秀率不很突出,一部分同學成績不太理想。
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在上一個新臺階。這些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有的則較差。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爭取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xx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該教材針對初中生的特點,設置了許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每一章內容之前設置學習導語,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每單元末尾又有信息庫,進一步深化及強調基礎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基礎知識的學習。
(一)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備課應包括以下過程和內容:
1、鉆研課程標準,做好教學工作計劃:
(1)鉆研課程標準,通讀教材,了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和難點;
(3)制定改進和提高質量的措施,編制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表。
2、寫好教案:
(2)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選參考資料;
(4)教案內容包括:課題、目的和要求,重點、難點,課型、課時、教學方法,教具、教學反思等。
(二)上課
上好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不僅要求具有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掌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傳授知識和開發智力的教學藝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的學期里本人將擔任七年級的生物教學工作,為了出色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必將認真地做好教學工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了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本學期將繼續徹底貫徹落實初一年級的“邁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初一年級以自信成功為主體,鼓勵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關注學生心靈花園的耕耘,喚醒學生內心的自尊與自信。
通過去年上一學期年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但也存在著許多問題:
(1)班與班差別比較大,班內兩極分化嚴重。
(2)每個班的人數太多,有時候老師無法估計到所有學生。
本學期初一教材內容為“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和細胞”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觀察實驗和探究活動,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創設學習的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真正讓學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進而領悟生物圈對于人類來說是多么重要的。與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觀的關系,就是人類的生存需要從生物圈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
(二)學生分析: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初一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鮮好奇,作為教師應喚起他們的熱忱,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動力,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1.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確定“三基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1)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新課標,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4.備習題要寫作素材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以安圖縣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重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進取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本事、學習本事和解決問題本事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職責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本事,考出好的成績。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本事,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1、經過上學期期末統考的成績分析以后,爭取及格率要到達90%,優秀率要到達50%。這學期應當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異常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
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我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貼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內容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進取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一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供給相關的圖文信息內容、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經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本事,實際動手本事,分析本事。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本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異常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本事的培養。要經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內容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按照教育局安排課時進度,根據實際教學情景來實施。
《怎樣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