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師根據學校教學大綱和班級實際情況制定的一種教學計劃。以下是一些關于中班教案的范文集錦,供教師們參考和借鑒。
中班:蜜蜂做工(重點領域:音樂)。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歌詞的韻律美。
2、根據歌詞內容排列圖片,再借助圖片順序記憶歌詞。
3、在記憶歌詞演唱的過程中,勇于克服困難,挑戰自我。
活動準備:
根據歌詞,繪制相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回憶歌詞并按照歌詞的順序擺放圖片。
1、教師模仿蜜蜂的叫聲,創設情境。
教師:嗡嗡嗡,嗡嗡嗡,你們猜猜我是誰???
2、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回憶歌詞。幼兒每回憶一句歌詞,教師就將相應的圖片按照順序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蜜蜂幾天要去做工了,你們聽聽這首歌曲里的小蜜蜂做了哪些事情?
(二)幼兒嘗試根據圖片的暗示學說歌曲。
幼兒根據圖片的順序按照音樂的節奏念歌詞,感受歌詞中的韻律。
教師:小蜜蜂是怎么做工的呢?我們一起看著圖,聽著音樂來說說吧!
(三)幼兒根據圖片暗示學唱歌曲。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著圖片歌唱蜜蜂做工的事情。
(四)幼兒嘗試自己記憶歌詞并演唱歌曲。
1、幼兒嘗試記憶歌詞,演唱歌曲。
教師:小蜜蜂們,你們記住自己做的事情了嗎?
2、教師撤掉一幅圖,幼兒記憶歌詞并演唱。
教師:我把這幅圖拿走了,小蜜蜂們可以唱歌嗎?
3、教師再撤掉兩幅圖片,幼兒記憶歌詞并演唱。
4、教師將圖片全部拿下來,幼兒嘗試自己記憶歌詞并演唱。
教師:這次我會把所有的圖片都拿走,小蜜蜂們能唱出來嗎?
(五)幼兒一邊唱歌一邊自由地跳舞。
教師:小蜜蜂們,春天來了,我們一起邊唱邊去做工吧!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1、幼兒能用粘貼的方法造出漂亮的房子。
2、幼兒能給房子進行添畫。。
漿糊、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記號筆、蠟筆。
聽故事,提問:誰來告訴我你聽到故事里的房子長的是什么樣的?
“今天,陸老師也想造一座漂亮的房子,看看陸老師是怎么造的?”“造房子的時候先造房子的墻,用什么圖形寶寶來貼房子的墻呢?對了,用正方形寶寶,小朋友看仔細,貼的時候,先在背面涂上漿糊,漿糊少抹一點,每個地方都要抹到,然后把它貼端正,不然房子會倒的。好,我們再給房子貼上屋頂,用什么圖形寶寶呢?對了,用三角形寶寶,也要在寶寶的背面均勻的涂上漿糊,把他貼在墻的上面,也要貼端正,不然房子會塌的,然后再給房子貼上窗戶,用什么圖形寶寶?(小正方形),窗應該貼在墻的上面一點,最后給房子貼上門,用什么圖形寶寶?(長方形),門要貼在墻的下面,不然就走不進去了,門和窗也要貼端正,不然會打不開的。房子造好了,如果在房子的`周圍再添上點什么就更漂亮了呢?好,那我們就來添畫上小花和小草吧,呀,房子就象造在了花園里?!?/p>
可是,森林里還有好多的小動物沒有新房子呢,你們想不想幫助小動物呀?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形寶寶,等一會兒造房子的時候你一定要把圖形寶寶貼端正了,漿糊少抹一點,每個地方都要抹到,那么記住了嗎?好的,現在,請小朋友去造房子吧。
你覺的哪一座房子最最漂亮,為什么?
1.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2.能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3.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氣氛,體驗游戲的樂趣。
了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能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1.賽龍舟的圖片、鼓。
2.大粽子。
3.端午節ppt。
一、開始部分:故事導入。
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個孩子,雖然這四個孩子都在很遠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順,一到過節都會回家來看望自己的親人。(小朋友你們都知道有哪些節日呢?)忽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個孩子都回來了。他們每人給花婆婆帶回來了一件禮物?;ㄆ牌欧浅8吲d,驚奇的問:“你們怎么回來了,還帶禮物?!焙⒆觽儺惪谕暤幕卮鹨驗榻裉爝^節呀?花婆婆說“今天什么節日啊”孩子們說,打開禮物你們就知道啦。
二、基本部分: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1.出示第一個禮物盒――艾蒿。請幼兒觀察猜節日。
2.依次出現香包、劃龍舟的圖片、粽子請幼兒猜節日。
3.師小結:現在你們告訴花婆婆,過的是什么節日呀?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在這一天人們就會用這些特別的方法來慶祝。
4.請幼兒交流:你們過端午節都干些什么?隨機介紹端午節的習俗。
5.幼兒嘗試包粽子。
6.播放端午節劃龍舟視頻,幼兒游戲:賽龍舟。
三、結束部分。
劃龍舟出場。
1.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等風俗。
2.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3.通過手工制作感受端午節的氣氛,萌發對傳統節日風俗的興趣。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1.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
2.通過ppt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的風俗。
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1.有關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來歷,賽龍舟、艾草、粽子、掛香包圖片,艾條等;
2.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圖片;
3.手工材料紙杯子,五色彩線,雙面膠等。
一、引入部分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師:這是什么節日?誰來告訴老師一下這個節日里我們都要做什么?
二、基本部分。
2.師:好,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端午節的來歷》來進一步了解下端午節。
3.師:看了短片以后誰來告訴老師一下端午節是哪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4.師:端午節吃粽子,你們吃過嗎?誰來說一說?
5.師: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節還有一種游戲叫劃龍舟。那在我們這個地方是很少見的。
6.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的?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小視頻來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
7.師:(讓配班老師悄悄點燃艾葉)大家聞到什么味道沒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來是艾草呀!誰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會有很多蚊蟲,點燃的艾草有這樣一股特殊的味道,它可以趕走蟲子。剛才我們只聞到了它的味道,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樣子。(圖片)。
8.師:今天呀,我們小朋友一起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端午節的事情,誰來給老師說一下我們當地是怎么過端午的都有什么風俗習慣?(插柳條,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
9.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了嗎?它是為了紀念誰的節日?
三、手工制作。
1.師:下面我們做個小手工,制作一個漂亮的荷包送給我們的爺爺奶奶祝我們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2.師:好,荷包做好了,我們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說了這么多小朋友們再來說一下端午節師幾月幾日,是紀念誰的節日?
四、聽老師講故事。
師:講了端午節,最后大家聽老師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幼兒園中班端午節活動教案范文,僅供參考!
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吃粽子、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愛祖國情感。
1. 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 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1. 了解民俗民風。
2. 自制自玩龍舟。
粽子,做龍舟的材料,賽龍舟的錄像或圖片。
(1)老師講屈原的故事。
(2)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顒訔棸兆?、劃龍舟的意義。
(1)向幼兒介紹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兒用紙片折“粽子”。
(2)幼兒吃粽子,邊吃邊引導幼兒體會粽子的獨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
說明:此活動可在生活環節中進行。
(1)欣賞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
(2)制作龍舟。
將布圍在用兩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貼上各種彩色紙條。
畫一個龍頭,制作龍的頭飾。
組織幼兒進行“龍舟大賽”。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余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里,按鑼鼓節拍作劃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為勝。
可以通過學唱《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
棕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處處都端陽?!?/p>
端午節,艷陽照,
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
娃娃樂得蹦又跳。
吃粽子,劃龍船,
紀念屈原永記牢。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節,天氣熱,
放下鋤頭歇一歇;
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
背個竹簍入山谷;
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
薄劍斬百邪鬼入虎品。
(陜西)溫州民間流行著一首 重五謠:
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游。
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麥麥,字眼學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個生員卵。
重五吃大蒜,讀書做高官。
七 律 .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風雨狂,
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
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
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
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月五,是端午,
小朋友們來跳舞。
吃粽子,賽龍舟,
高高興興過端午。
棕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處處都端陽。
五月節,天氣熱,
放下鋤頭歇一歇;
山上清風爽,
楊梅紅彤彤。
五月五,是端陽;
龍船雙雙鬧長江。
兩邊坐著劃船手,
中間坐著打鼓郎。
咚咚鏘,咚咚鏘,
咚咚咚咚鏘。
一、出示紙折的小船,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2、“你們知道它在哪里行駛嗎?”(幼兒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們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船呢?”(幼兒回答:冒煙的木頭、輪船、很長很長的船、兩層的船等等)。
二、出示圖片認識龍舟。
1、教師出示龍舟圖片,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1)師:“老師今天給你們介紹一條船,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船嗎?”
(2)告訴幼兒圖片上船的名字叫龍舟。
2、引導幼兒認識龍舟。
(1)“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長長的、前面有一個龍頭、后面還有一個尾、有船槳)。
(2)“你知道它是用來看什么的嗎?”(幼兒回答:劃船的,比賽的)。
(3)教師小結:每年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
三、觀看視頻,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及了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劃龍舟比賽。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
(1)師:你們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兒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還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們在干什么?(幼兒回答:在敲鼓、在劃船)。
3、出示圖片進一步認識龍舟上三種人的名稱、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別出示三張圖片,一一介紹龍舟上的三種人,分別叫:鼓手、劃手、掌舵人。
(2)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龍舟上三種人是做什么的。
教師小結:在龍舟上面,“鼓手”坐在龍頭前敲鼓給劃船的人發號口令;“劃手”聽著鼓點拿著船槳劃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著舵掌握方向。
(3)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三種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兒一起談話,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師:“如果有的劃手不按照鼓手的節奏來劃船,會怎么樣呢?”
“劃船的時候鼓手敲鼓的節奏忽快忽慢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會怎么樣呢?”
(5)教師小結:在龍舟上有劃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劃龍舟的時候他們需要團結合作各盡其責才能到達終點。
四.游戲體驗。
1、教師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規定做不同的動作。(第一組:拍手第二組:拍膝蓋第三組:跺腳)。
2、教師講游戲規則。
規則:聽音樂看教師指揮,該哪組做動作或哪兩組做動作,其它組則休息,如有人犯規則音樂重新開始。
3、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體驗規則的重要性。
4、師幼討論:
(1)在剛才的節奏游戲中,我們重新開始了幾次,為什么會這樣呢?
(2)后來我們是怎樣成功的?
五、談話小結,將規則意識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劃龍舟的時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穩到達終點?
2、剛才的節奏游戲中,怎樣做才能完成游戲?
3、小朋友在喝水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4、在玩滑滑梯的時候我們要講什么規則呢?
說目標我為本次活動設置了這樣的目標: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在觀察、品嘗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說教法和學法整個活動,采取看、聽、說、做等方式進行,力圖讓孩子在說說做做中,進一步加深對端午節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各個環節緊密相扣,通過觀看、提問、討論、交流,和孩子共同獲取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在觀察、品嘗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1、flash《屈原的故事》。
2、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
活動過程:一、觀看flash,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二、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展示幼兒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種類的多樣。提問:你帶來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狀、什么口味的?2.觀看錄像:包粽子,了解、認識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提問: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并加以認識。)。
3、完整觀看錄像:包粽子討論:你看到人們是怎么包粽子的?三、品嘗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1、把你帶來的粽子請好朋友嘗一嘗,看看你們的粽子有什么不一樣?四、延伸活動——包粽子活動反思:在近期的業務學習中,園長曾指出我們老師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缺乏時代性和時尚性,活動設計不能很好地貼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確平時可能過分地依賴“學習”一書,把以往比較重視的節日教育等方面都拋之腦后了,有的時候也只是在晨談活動中偶爾提起一下,以為孩子記住節日的名稱和日期就行了,卻不曾想到,就在這一次次不重視中,孩子喪失了無數獲取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機會。因此,趁端午節來臨之際,趕快糾正自己之前的錯誤做法,設計并實施了這樣一次端午節活動。其實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孩子的發展,同時也是對老師的信息量和知識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只有當老師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不誤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動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資料,尋找到一些課件,希望通過這些資料,讓孩子更好地獲取到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整個活動,因為自己事先做的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對孩子的回應比較游刃有余,同時對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較到位??v觀整個活動,我覺得涵蓋的知識量是比較大的,所以每一個點并沒有挖得很深很透,對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環節最后我沒有實施,把它當做之后的一個延伸活動來進行。從孩子的表現來看,他們的興趣很高,能夠投入到活動中,通過這個活動,他們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過程,這兩個點是他們比較關注的,我想如果把這些環節設計成幾個小活動,可能會更好,畢竟對于中班孩子來說,在一個活動中解決太多的問題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是我考慮不周的地方。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
2.指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理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
3.能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2.賽龍舟的錄像;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一個大粽子,幼兒每人一個小粽子。
3.教學掛圖《屈原的故事》;教學音帶《屈原的故事》。
1.出示粽子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大粽子,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是什么味道?過什么節日要吃粽子?
介紹節日名稱的“端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中國人就要過端午節。
提示語: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這個節日表示什么意思?讓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2.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出示掛圖,播放錄音《屈原的故事》。
提問并小結:現在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原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劃船是為了尋找投江的屈原爺爺,粽子是扔進江里喂魚的,是為了魚兒不傷害屈原爺爺)。
3.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是緊張、歡快的氣氛。
提問:他們在干什么?看賽龍舟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4.了解相關風俗活動。
5.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請幼兒自己動手剝粽子,吃粽子。
請幼兒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此活動安排在端午節的前一周在開展。
2.組織幼兒自由閱讀相關才來哦,了解粽子的來歷、端午節里的民間風俗。請幼兒用橡皮泥報紙、繩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個粽子展示會。
3.如果條件許可,活動前可讓幼兒觀看一系列的端午節的活動錄像,如賽龍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讓幼兒觀看一系列端午節里的民間慶?;顒?。
4.請家長與孩子進行娛樂游戲“劃龍船“,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通過“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自己,發展自己個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1、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2、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1、了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幼:6月6日(公歷)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么來的???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幼兒通過參加體驗和端午節相關的知識競賽、趣味游戲、品嘗美食等活動。
3、幼兒進一步豐富對端午節的理解認識,掌握端午節的相關傳統活動和習俗。
4、引導中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動關心弟弟妹妹,彼此間建立良好的情感,與弟弟妹妹一起感受體驗,快快樂樂過端午節。
5、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6、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搜集端午節的資料并布置環境。
2、師幼共同準備端午知識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
3、師幼共同準備才藝展示節目。
4、端午美食。
活動建議。
1、教師將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匯合一起,教師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
(1)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則和要求。
(2)你們知道什么是端午節嗎?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
教學反思。
本次幼兒園中班端午節活動,中班的孩子們將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過端午節。本次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認識端午節、一起學習了解端午節傳統、一起感受端午節的氣氛、一起品嘗端午節的美食!對于這次活動的開展,也是幼兒園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間建立互幫互助的情感!
設計意圖。
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看圖片、視頻、游戲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了解劃龍舟的人員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講規則,團結合作才能劃好龍舟。
三、體驗規則的重要性及規則游戲帶來的樂趣。
重點:了解劃龍舟這一運動。
難點: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一、劃龍舟視頻。
二、圖片:龍舟、劃手、鼓手、掌舵人。
三、紙折的船、塑料門洞。
一、出示紙折的小船,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2、“你們知道它在哪里行駛嗎?”(幼兒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們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船呢?”(幼兒回答:冒煙的木頭、輪船、很長很長的船、兩層的船等等)
二、出示圖片認識龍舟。
1、教師出示龍舟圖片,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1)師:“老師今天給你們介紹一條船,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船嗎?”
(2)告訴幼兒圖片上船的名字叫龍舟。
2、引導幼兒認識龍舟。
(1)“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長長的、前面有一個龍頭、后面還有一個尾、有船槳)
(2)“你知道它是用來看什么的嗎?”(幼兒回答:劃船的,比賽的)
(3)教師小結:每年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
三、觀看視頻,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及了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劃龍舟比賽。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
(1)師:你們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兒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還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們在干什么?(幼兒回答:在敲鼓、在劃船)
3、出示圖片進一步認識龍舟上三種人的名稱、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別出示三張圖片,一一介紹龍舟上的三種人,分別叫:鼓手、劃手、掌舵人
(2)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龍舟上三種人是做什么的。
教師小結:在龍舟上面,“鼓手”坐在龍頭前敲鼓給劃船的人發號口令;“劃手”聽著鼓點拿著船槳劃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著舵掌握方向。
(3)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三種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兒一起談話,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師:“如果有的劃手不按照鼓手的節奏來劃船,會怎么樣呢?”
“劃船的時候鼓手敲鼓的節奏忽快忽慢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會怎么樣呢?”
(5)教師小結:在龍舟上有劃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劃龍舟的時候他們需要團結合作各盡其責才能到達終點。
四.游戲體驗
1、教師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規定做不同的動作。(第一組:拍手第二組:拍膝蓋第三組:跺腳)
2、教師講游戲規則
規則:聽音樂看教師指揮,該哪組做動作或哪兩組做動作,其它組則休息,如有人犯規則音樂重新開始。
3、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體驗規則的重要性。
4、師幼討論:
(1)在剛才的節奏游戲中,我們重新開始了幾次,為什么會這樣呢?
(2)后來我們是怎樣成功的?
五、談話小結,將規則意識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劃龍舟的時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穩到達終點?
2、剛才的節奏游戲中,怎樣做才能完成游戲?
3、小朋友在喝水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4、在玩滑滑梯的時候我們要講什么規則呢?
作為一節社會課,重點放在讓幼兒通過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的基礎上,知道劃龍舟的人員的及其工作,從而體驗規則的重要性及規則游戲帶來的樂趣。在教案的設計上,整個教學內容安排緊湊,條理清晰。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目標: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幼兒表現: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幼兒表現: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p>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p>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p>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
幼:“這個是我做的?!?/p>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教學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準備粽子圖片、端午節ppt、兒歌。
教學重點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教學難點感受中國節日特有的韻味。
一、導入環節。
出示粽子圖片導入活動。
“你認識圖片里的食物?”“每一個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會有不一樣的食物,例如中秋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那么端午節吃什么呢?(粽子)”二:基本環節。
1、播放ppt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你知道為什么叫端午節嗎?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特色活動嗎?”
2、逐頁播放ppt學習端午節的相關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已經流傳兩千多年。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背贼兆?。
“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是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小得像手指一般最有名的粽子:在嘉興,稱為'五芳齋粽子'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赤豆粽、紅棗粽等”喝雄黃酒。
“端午時節后,氣候開始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各種疫病容易感染。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剛好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臉,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希望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后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迸宕飨惆迳汁h。
掛艾草和菖蒲。
“掛艾草和菖蒲有什么作用呢?”編制蛋袋。
“為什么要編蛋袋呢?他是一個神話傳說……、”
3、學習端午兒歌。
“我們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邊念兒歌你就會記住端午習俗?!?/p>
三、結束環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佩戴香包、掛艾草和菖蒲、編制蛋袋等習俗,端午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是對我們祖先幾千年的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傳承?!?。
1、運用揉、搓、捏、切的方法制作龍舟并能仔細刻畫細節。
2、通過傳統故事了解賽龍舟的由來,享受制作的樂趣。
通過傳統故事了解賽龍舟的由來,運用揉、搓、捏的方法制作龍舟,享受制作的樂趣。
能用切、壓的方法刻畫出龍頭、龍尾的細節。
物質準備:各色陶泥、圖片ppt。
經驗準備:會簡單的搓、揉、捏技巧。
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小朋友們知道什么節日快到了么?(端午節)。
端午節都干什么?(吃粽子、賽龍舟)。
人們在端午節時為什么會賽龍舟?
講故事,介紹賽龍舟的由來。
基本部分。
1、播放ppt,請幼兒觀看龍舟的圖片。
通過出示圖片,幫助幼兒了解布龍舟的主要外形特征,為后期創作積累視覺經驗。
2、幼兒討論龍舟各部分的組成。
小結:龍的身體是小船,龍頭是船頭,龍尾是船尾。
3、圖片定格在陶藝龍舟圖,請幼兒觀察。
師:那龍頭、龍尾是什么樣子的'?它們像是什么形狀變成的?
小結:龍頭像是一個彎曲的圓柱體,龍尾像是兩個三角形。
4、我們該怎樣表現龍頭上的嘴巴、龍須、龍角和龍尾呢?
小結:運用切的技能把圓柱體一端切開一部分變成嘴巴,拱起的部分切出小口變成大龍須,用其他泥搓成細長條變成小龍須和龍角。龍尾處捏出兩個三角形,將其中一個切出龍尾花紋。
5、教師示范并講解制作步驟。
6、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結束部分。
幼兒展示作品相互講述故事。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里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并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愿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粽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粽子,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看圖片、采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一些常見的習俗如賽龍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對端午節的認識。
3.培養幼兒對自己國家明間節日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粽葉、廢紙團、畫筆、畫紙、剪好的香包紙、艾葉、幼兒材料、課件。
1.教師出示粽子,引出課題。
2.教師,引出下一環節。
1.讓幼兒重點認識粽子了解端午節。
(1)認識粽子的不同形狀。
(2)認識粽葉。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習俗。
3.了解其他的紀念方法。
4.端午節習俗。(看課件)。
1.教師提問:如果讓你過端午節,你準備怎么過呢?
2.知道今年的端午節。師:那今年的端午節是什么時候。
3.教師介紹準備材料。
重點介紹:香包、包粽子。
4.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5.教師。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顒拥膱蟮?。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幼兒表現: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幼兒表現: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p>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p>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p>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
幼:“這個是我做的?!?/p>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4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