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是為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提供指導和規劃的一種教學資源。以下是一些精心搜集的高中教案范文,供教師們進行借鑒和思考。
1、了解五種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能夠根據所需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2、了解交通運輸線、點組成的交通運輸網及其布局的影響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的案例,學會分析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和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因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2、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影響交通運輸布局的因素。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播放青藏鐵路視頻』。
新課導入:“要想富,先修路”,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五章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現代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師:剛剛播放的視頻當中,為我們展示的是哪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呢?
生:鐵路運輸。
生: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注:不要把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混淆。)。
生1:鐵路運輸。
生2:公路運輸。
生3:航空運輸。
1、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該部分知識,完成導學案上連線題,投影展示學生完成連線』。
2、合理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展示表格,指導學生在導學案上勾選,完成后請學生在電腦上勾選出來』。
結論:選擇運輸方式的時候,既要根據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又要根據貨物的類別、數量、運距等綜合因素,本著多快好省的原則,作出最合理的選擇。
『播放視頻交通運輸的變化』。
3、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
高速化——縮短運輸時間,增加通過能力。
大型化——擴大運輸工具的裝載量。
專業化——發展集裝箱運輸技術。
交通運輸網及布局。
交通運輸網。
概念。
教學目標:
1、了解四種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質災害的關聯性,理解監測防御地質災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了解關于地質災害方面的科學研究的進展。
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能正確評價地質災害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2、增強學生面臨地質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3、讀圖獲取信息能力。
強化學生科學的人生觀,使學生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組,使搜集與地質災害相關的各類資料。
教學過程:
課件演示:唐山地震圖片,有配音。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主要地質災害目錄。
觀看錄像:地震基礎知識。
提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地震呢?
學生回答:(板塊邊緣,地殼不穩)。
觀看錄像:地震發生的原因。
教師總結:知道了地震發生的原因,我們不難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觀看圖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圖”和“六大板塊的分布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略。
教師補充:我們很容易看到地震帶來的直接危害,而實際上,地震常常會帶來其它一些間接危害,這些間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為慘重的損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災,引發的瘟疫等等。
過渡:剛才我們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圖,事實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礎知識。
播放錄像:“火山的基礎知識”
學生思考回答:略。
教師總結: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說明了我們對于火山噴發規律的不甚了解。要確切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學研究。
過渡提問: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動頻繁的國家?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展示板塊碰撞的動畫。
分組討論:火山噴發也是破壞性很大的地質災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噴發有沒有有利的方面呢?請舉例說明。
課件演示:對火山噴發這種地質災害應該有正確的評價。
(1)從災害的角度看;
(2)從資源的角度看。
承接過渡: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質災害。它們分別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和巖漿活動在地表的體現,而另外兩種地質災害同樣不容忽視。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課件演示:請大家看下面的這組圖,思考后面的問題。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地質災害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我們應該積極的防御,盡量減少這些危害造成的損失。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地質災害的發生也十分普遍。
動畫演示:請大家觀看我國的地質災害圖。
提問:這么多的地質災害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防御呢?請大家觀看下面的錄像,看看日本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錄像:日本地震災害的防御。
分組討論:在地震多發地區的人們,應該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來臨時和地震發生后三個階段各應該做些什么事?)。
教師總結:請參考擴展資料“地震發生時的應變”,接著總結地震災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動畫游戲:讓學生回答,地震發生時在不同場景應該如何自我保護。
課件演示:思考并回答問題,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總結出地質災害的關聯性特點的三個方面。結束授課。
探究地質災害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活動題目:地質災害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2、使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學生通過總結探究活動的成果,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產生的間接和直接影響,以及如何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防御。
活動步驟:
1、將學生分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動;
2、搜集典型的四類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給人類造成的影響。例如比較典型的地震災害,典型的火山噴發災害等等。
3、整理篩選搜集的資料,挑選最典型和深刻的資料,其中這樣幾個方面值得重視:
(1)應該區分哪些災害是人類活動影響的結果,哪些不是;
(2)應該從正負兩個方面來對地質災害進行評價,尤其是火山噴發;
(3)應該尊重客觀事實,正確對待地質災害以及對災害所進行的研究,并對如何積極防御地質災害提出合理的建議。
成果展示: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展示探究活動成果的方式:
1、論文方式,要求資料準確,引用得當,觀點明確;
2、制作成板報,要求精簡內容,條理清楚,形式美觀,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制作成電子演示文稿,用計算機完成演示(適合條件較好的學校)。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結合我國西北等地區的實例,理解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2、過程與方法。
(1)舉例介紹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現。
(2)利用地圖、數據分析我國西北的自然特征來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課本的例子來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類活動。
(4)通過書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結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通過荒漠化讓學生學會分析區域環境的問題、成因等綜合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環境存在的問題,同時要形成一個保護環境的意識,學會應如何。
2、協調人地關系,能從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去認識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了解荒漠化的定義、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1、能讓學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義。
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舉一反三,學會分析其他的區域環境問題,學會因地制宜,形成一個清晰的綜合分析思維。
[教師講述]但是土地退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具有一定過程演化而來的。
[教師講述]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荒漠化的表現和類型。
[教師講述]同學們,有誰知道荒漠化與沙漠化的區別嗎?[學生回答]。
[教師講述]下面我們根據課本內容以西北地區為例來分析荒漠化的成因[教師提問]西北地區的位置與地形?請同學來回答下。
[學生回答]西北地區在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古長城一線以北,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東部是遼闊坦蕩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內陸盆地。[教師講述]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西北地區在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古長城一線以北,包括內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等。西北地區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東部是遼闊坦蕩的高原,西部是高達的山系和巨大的內陸盆地并形成了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組合。
[學生回答]。
[教師講述]從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區自東向西,隨著距海洋距離的增加,年降水量遞減。賀蘭山以東,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隨著降水量的減少,西北地區的植被景觀自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板書]氣候:干旱,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
植被:自東向西,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學生回答]。
[教師講述]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為荒漠化創造了基本條件,而這里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質沉積物,為荒漠化創造了物質基礎,再加上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節,從而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教師講述]其次,氣候異常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板書]西北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1、干旱的自然特征。
2、氣候異常。
[教師講述]西北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氣溫、降水的變率大,如果多年持續干旱,會導致地表植被受損,會加劇荒漠化的進程,而西北地區由于地形跟位置,夏季風影響自東到西遞弱,降水也隨之遞減,干旱程度增強;山脈與青藏高原使得冬季風對西北地區影響更大,加強其干旱程度,所以形成異常的氣候。
[教師講述]自然因素為荒漠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人類活動在荒漠化過程中則起了決定性作用,據調查,西北地區現代荒漠化土地中,90%以上是人為因素所致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西北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板書]西北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教師講述]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一方面是來自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人類活動不當造成的。
[板書]1、人口壓力2、人類活動不當。
[學生回答]。
[教師講述]三個過度是西北地區荒漠化人為因素的主要表現,也說明了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是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原因。
[教師講述]我們先看過度樵采。人口增長,使得燃料的需求增長。在缺乏能源的地區,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在鄂爾多斯沙區,每年每戶大約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為燒柴。同時為了增加經濟收入,人們無節制地采挖藥材和發菜,嚴重破壞草場,加速荒漠化進程。
[板書]過度樵采。
[教師講述]西北地區主要以畜牧業為主,為了取得短期的經濟利益,牧民盡可能的放牧,遠遠的超過了草地的承載力,導致草原退化和沙化,草場的載蓄量降低。
[板書]過度放牧。
[教師講述]人口增長過快會迫使人們不合理的拓寬農業規模,而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荒漠化加劇,土地生產力下降,最終導致貧困饑荒這樣的惡性循環。因此,人口增長過快也是導致荒漠化的原因。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荒漠化的概念以及通過西北地區實例來分析了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跟人為因素,而荒漠化的成因是這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希望大家下課后能根據這節課的知識框架好好復習掌握。
對課本20頁的非洲薩赫勒地區荒漠化的自然、社會經濟因素分析五、布置作業(1分鐘)。
1、認識與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特點。
2、了解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3、運用地理環境差異性的原理,分析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
1、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自然帶的形成。
2、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陸地環境的地域性分異規律。
【導入】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復習提問]。
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產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2、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整體功能是什么?
答: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兩個表現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出示景觀圖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和“內蒙古草原”)(經濟發達地區的教師也可將不同學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風光、自然景觀作對比)。
師:這兩幅風光迥異的圖片說明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么特點?
生: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差異性。
師:對。我們剛剛學習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自然地理環境還具有另一個特點——差異性。
【講授】第二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師:從整體上看,全球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上面兩幅圖的差異又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表面各地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事實上,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只有相似的區域,但不可能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出示圖片“五帶的劃分”)。
師:這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因素在空間上的分異?
生:溫度。
師:這種分異的尺度范圍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師:對。我們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區和我們家鄉的差異所體現的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的規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異規模小。
(提問)陸地上為什么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
生:由于各地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熱量和水分的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師:請說一說,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動物、植物都有著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師總結)在熱帶雨林中,長年高溫多雨,植被常綠,樹種繁多,層次復雜,生長茂盛,林內藤本植物縱橫交錯,附生植物隨處可見。森林中的動物種類豐富多樣,但茂密的森林使動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幾乎沒有善長奔走和長跑的動物,而多營巢樹棲、攀緣生活、耐濕熱的動物。
師:那么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動、植物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生討論,師總結)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為草類,耐干旱,根系發達。草原開闊而平坦,動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師:從對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環境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圍內又表現為景觀上的一致性,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是辯證統一的。
(出示圖片“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師: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分析并觀察這幅圖片,歸納出“自然帶”的概念。
生:在陸地上,由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種地域組合,在空間上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現象。
師:很好。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是有規律的。
(出示圖片“熱帶雨林景觀”和“苔原景觀”)。
師:請分析造成這兩種景觀差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為什么。
生:熱量因素。從赤道到兩極太陽輻射逐漸遞減,熱帶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區,苔原分布于高緯度的寒冷地區。
生:苔原帶、針葉林帶、熱帶雨林帶都是橫穿整個陸地的。
師:這三個自然帶的分布有什么規律?
生: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在高緯度地區,熱帶雨林帶分布在低緯度地區。
師:自然帶在中緯度地區的分布有著怎樣的特點?為什么?
生:在中緯度地區主要是受到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帶并不像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那樣橫穿整個陸地,而是在大陸東岸、西岸和內部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組合。
師: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說一說在中緯度大陸東岸自然帶的組合類型。
生:在中緯度大陸東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
師:在中緯度大陸西岸自然帶有著怎樣的分異規律?
生:在大陸西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是在地中海氣候下發育的植被類型,而同緯度大陸東岸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師:那么請大家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生:大陸東西兩岸氣候類型不同。
師:具體說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高溫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師:不錯。(出示圖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代表植物——橄欖的葉子和果實特征,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較)。
(生討論,師總結)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干燥,植物為了減少蒸騰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為了適應這種氣候,硬葉林帶的植物通常皮厚葉小,表面有臘質,果實的皮也較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的葉片較大,表面也無臘質,原因是這里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植物有足夠的水分供應蒸騰作用。
師:中緯度的大陸內部又有著怎樣的組合類型呢?
生:有著兩種組合。中部的亞熱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側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
師:對。這種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當然也有水分條件的參與。
課堂小結。
課后小結。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差異性是有規律的。我們這節課主要是認識到其差異性。
課后習題。
1、下列地域分異規律以水分為基礎的是:()。
a、天山博格達峰從山麓到山頂自然帶有明顯的更替變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瑪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從連云港坐火車向西到烏魯木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觀的變化。
d、從廣州沿京廣鐵路坐火車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觀的變化。
古詩云:“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睋送瓿?~3題。
2、從地理學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d、非地帶性規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觀的差異,產生的基礎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熱量。
4、位于亞歐大陸35°~50°n之間大陸東部的自然帶是()。
a、溫帶草原帶。
b、亞寒帶針葉林。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1、了解日本的輪廓圖。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礦產,并分析其特點與成因。
3、了解日本的農業發展條件、主要的農作物及出口的農產品,并能運用高中地理知識與原理進行解釋。
4、分析歸納日本的工業與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工業分布的特點等。譬如以日本臨海型工業布局為例。
5、運用高中地理知識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構成、人口遷移、城市化進程特點。
重點:日本的地理特征。
難點:
1、日本的農業和工業發展的條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國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們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氣候、河流以及資源等;工農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板書)。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來學習世界國家地理中的日本,還是跟上節課一樣從以上幾個方面來分析。
1、地形(板書)。
【讀圖】請大家把地圖冊翻到日本這一頁,找到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提問】根據地形圖,來總結一下日本的地形狀況?(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高,四周低,沿海地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由四個小島組成: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由此總結出其地形構成:)。
2、氣候(板書)。
【提問】根據它的海陸位置(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氣候特征(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和,降水較多;夏季涼爽,降水豐富,原因:四周環海,受海洋影響大,沿岸有強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書)。
【提問】繼續看圖,看河流的數量,流向及其長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國土狹?。?。
4、資源分布(板書)。
林—多山地,降水豐富;地熱能—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板塊的消亡邊界,火山地震活動頻繁;風能—處于季風氣候區)。
【提問】通過前面農業區位因素的學習,大家應該知道從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個國家的農業狀況(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政策,農業生產技術,工業基礎,勞動力,地價水平)引導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知識分析具體實例,便提問邊進行補充,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然后得出如下結論。板書:
種植業:平原狹小,人多地少,稻米單產高,可自給。
措施:小型農機具;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種等。
漁業發達:遠洋、近海捕撈和近海養殖發達。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于此,形成的北海道漁場。
其他:丘陵種果蔬,但仍需大量進口。
主要農作物:水稻。
進口農產品:小麥、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讀圖】指導學生閱讀日本工業分布圖,并思考一下問題。
1、根據所學知識如何分析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狀況(板書)。
科技等;其他社會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業部門?(板書)。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
3、日本發展工業的優勢與劣勢分別有哪些?(板書)。
(優勢:國土狹小,國內市場狹小,礦產資源貧乏;劣勢:勞動力充足,文化素質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
4、日本的工業分布區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板書)。
(主要分布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這些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利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
【引導】解決了以上幾個問題后,我們能不能總結一下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呢?
5、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板書)。
(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制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缺陷:工業產品依賴國際市場銷售;工業原料嚴重缺乏;依靠國際市場進口)。
【引導】讀課本內容,通過小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國土面積狹小。
2、人口問題。
老齡化嚴重。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積狹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所以人口和工業也多集中在這一地區。
1、2008年11月2日云南楚雄等地相繼發生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日,全省因災死亡四十一人,失蹤四十三人。其中,楚雄市西舍路鄉災情最為嚴重。由于楚雄災區一直降雨,通往西舍路等重災鄉鎮的道路全部中斷,并難以在短時間內搶通,這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和壓力。
2、2008年中國的自然災害共造成近1,110億美元的損失,國際減災策略組織(isdr)表示,從經濟方面來看,汶川大地震和極端天氣使中國成為2008年受自然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2008年,洪水、風暴、火山爆發、山火和乾旱等自然災害共造成全球經濟損失1,810億美元。
1、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1)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溝谷;(2)植被破壞,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開礦、修路等工程建設的大量棄渣;(3)暴雨、山洪等。
專題四、大氣環境。
長沙縣實驗中學。
周維。
〖主干知識整合〗。
一、氣溫高低。
1.影響某地氣溫高低的因素。?
(2)地面狀況如熱容量大小(水體熱容量大,陸地小)地形等;
(3)大氣運動與洋流的熱能輸送和交換情況;?
(4)人類活動的影響(改變大氣成分與地面狀況,釋放人為廢熱等)。?
2.分析方法:?
(1)太陽輻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緯度位置、太陽高度;
(4)人類活動--影響大氣和下墊面。
。
1、20_年11月2日云南楚雄等地相繼發生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日,全省因災死亡四十一人,失蹤四十三人。其中,楚雄市西舍路鄉災情最為嚴重。由于楚雄災區一直降雨,通往西舍路等重災鄉鎮的道路全部中斷,并難以在短時間內搶通,這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和壓力。
2、20_年中國的自然災害共造成近1,110億美元的損失,國際減災策略組織(isdr)表示,從經濟方面來看,汶川大地震和極端天氣使中國成為20_年受自然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20_年,洪水、風暴、火山爆發、山火和乾旱等自然災害共造成全球經濟損失1,810億美元。
二、知識鏈結:
1、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1)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溝谷;(2)植被破壞,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開礦、修路等工程建設的大量棄渣;(3)暴雨、山洪等。
延伸閱讀。
專題四、大氣環境。
長沙縣實驗中學。
周維。
〖主干知識整合〗。
一、氣溫高低。
1.影響某地氣溫高低的因素。?
(2)地面狀況如熱容量大小(水體熱容量大,陸地小)地形等;
(3)大氣運動與洋流的熱能輸送和交換情況;?
(4)人類活動的影響(改變大氣成分與地面狀況,釋放人為廢熱等)。?
2.分析方法:?
(1)太陽輻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緯度位置、太陽高度;
(4)人類活動--影響大氣和下墊面。
。
教學目的:
1.結合實例,了解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2.理解在人口與環境的關系中,人口是主動的,可以改善環境,也可以毀壞環境,其中人口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方法:
選擇周圍生活的實例,以事實感染學生。
教學過程:
人口素質主要反映了人口適應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個方面: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
一、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環境因素:
1.人口身體素質的概念:人口身體素質指的是人口群體平均的身體健康狀況,人口身體素質的好壞,一方面取決于遺傳因素,另一方面取決于環境因素。即使是遺傳因素,也受到環境的長期制約影響。
2.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環境因素:首先,人類創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經濟環境,包括社會制度、經濟形式、文化傳統、科技知識、倫理道德等,是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因素。其次,人口的身體素質也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制約。比如:
(1)原生環境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的影響:原生環境因素主要指地形、氣溫、溫度、降水等自然環境因素,這些環境因素與人口身體的健康狀況有很大關系:某些地區的水土中所含某種元素或多或少而導致的一些地方疾病,如克山病,甲狀腺腫等。
(2)次生環境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的影響:次生環境因素主要指受人類影響的環境因素,有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幾方面,它們對環境的污染,也造成了對人口身體素質的危害。
物理性的環境污染,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輻射和城市噪聲污染等。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是原子能企業、醫用和工農業用放射性廢棄物處理不當,或核武器爆炸產物及原子能企業的事故等。微波輻射和噪聲污染,主要是現代交通和電信業發展造成的,特別是以交通和工業噪聲為主的城市噪聲污染,目前已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
化學性的環境污染,主要指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燃料燃燒排放的有害氣體,工業生產中的廢液等污染物及農業生產中的農藥污染等?;瘜W污染物是環境中對人口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污染物。如香煙、食品中的防腐劑、抗氧化劑等。
生物性的環境污染,主要指由于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污水和糞便,以及生物制品廠、食品廠和醫院等的垃圾和廢棄物,沒有得到適當處理而造成的水體和土壤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過飲食傳播一些傳染病,對人口身體素質有較大的影響。如生物性污染物還會使蚊子大量繁殖,容易引起瘧疾、乙型腦炎等疾病的流行。
二、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在人口與環境的關系中,人口是主動的,可以以自身行為保護和改善環境,也可以對環境造成破壞。在現代社會中,一個地區環境質量的好壞,往往不是取決于人口數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長的快慢,而更多地取決于人口素質的高低,特別是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
1.一個地區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從整體上影響著人們的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科學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口,有正確的生態意識,能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從而形成人口、環境與發展的良性循環。
2.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著直接的影響。人口科學文化素質高,才能開發和利用更多、更廣泛的自然資源,在資源的使用上也更有選擇的余地,對資源的利用也很充分,避免了對資源的破壞與浪費。
3.人口科學文化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人類活動的環境后果??茖W文化素質高的人口會表現出更大的優勢,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先進科學技術知識和管理經驗,并將這些運用到對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中,避免了因缺乏環境意識,或對知識掌握和運用水平的不夠而導致對環境的侵害??梢?,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實現環境保護的根本途徑之一。
實際上作為人口總體來講,人口數量與人口素質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一定素質的人口是不存在的,離開一定數量的人口素質也是不存在的。任何時期、任何地區的人口都是一定數量的人口和當時條件所決定的一定素質的人口的統一體,所以說,在人口與環境的關系中,人口數量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往往和人口素質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因此,我們要樹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人口數量與素質相互聯系、共同作用于環境的關系。
課堂小結:
指導學生把本節內容和上節內容聯系起來,共同分析,最后得出應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待人口與環境的關系,包括人口數量與人口素質和環境的關系。
三、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1.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從整體上影響人們的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
2.它對資源的開發利用有著直接影響,對資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3.它還直接影響著人類活動的環境后果。
四、要辯證地看待人口數量與人口素質對環境的關系。
教學后記:
在理解“人口素質與環境”的基礎之上,要把它與“人口數量與環境”聯系起來,學會運用綜合分析、主導因素的分析等,全面地看待“人口與環境”的辯證關系,使人口與環境得以協調發展。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
1.關于人口素質與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a.當前,人口身體素質的高低,越來越取決于社會環境因素。
b.次生環境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一般影響不大。
c.原生環境因素對人口科學文化素質一般影響不大。
d.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對環境質量存在明顯作用。
2.下列屬于生物污染源的是()。
a.生活污水,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b.食品廠污水,醫院垃圾。
c.生物制品廠垃圾,鋼鐵廠大氣污染。
d.制藥廠污水,鉛元素污染。
二、填空題。
1.一個地區環境質量的好壞,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往往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2.浙江省紹興夏履鎮重視環境保護,1997年被聯合國評為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它們走的是和同步發展的道路,實現了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全面發展。
三、簡述人口素質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參考答案:
一、1.b2.b。
二、1.人口數量人口素質的高低。
2.經濟發展環境保護。
三、本題綜合性很強,我們按照課文內容,從身體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兩方面說明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我們可從身邊生活情況舉例,以事實來論證,正確看待人口素質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本課內容與1.4課《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緊密相連,與1.5課《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是并列的內容。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運動,產生了黃赤交角;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陽直射點一年中有規律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又因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引起了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一緯度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時間(季節)發生變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時間(季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五帶。因此1.6課又是1.4課、1.5課內容的繼續。它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進一步理解黃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義和太陽直射點南北回歸運動的規律。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間是聯系發展的思想意識。因此,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目標。
2.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學生理解正午太陽高度、四季、五帶的基本概念。
b.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四季五帶的形成。
(2)能力目標:
a.能根據太陽直射圖分析說明地球上不同地帶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及季節情況。
(3)德育目標: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系發展變化的。
確立以上教學目標的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四季、五帶是地理學重要基本概念。學生必須理解。四季、五帶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有規律變化的結果。因此,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涉及到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晨昏線的傾斜的空間想象、而絕大部分學生初中地理基礎差,空間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又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根據教學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設疑導學法。
2.圖例導析法。
3.歸納推導法。
有些提問是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設疑是圖例導析過程中學生加深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的必要補充。
圖例導析是學生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的最直觀手段。為學生構建直觀空間想象的平臺。因為課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分布圖,很多學生看不出太陽直射點移動與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動態變化規律的關系。因此我在圖例導析過程中比教材多了兩幅圖,如后圖所示。
1.閱讀法。
2.圖畫法。
學生可以結合教師提問閱讀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陽高度、四季、五帶。
學生與教師一起畫,太陽直射點與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圖,有助于知識的鞏固和以后的復習深化。
1.說導入:通過前兩節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地方時、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地球公轉產生了二分二至自轉與公轉疊加產生了黃赤交角,由于黃赤交角存在使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來回移動。太陽直射點來回移動又會產生怎樣的天文現象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我采用復習導入和反問法導入,一方面復習前兩節知識引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利于本課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用反問法激發學生的求知。
2.說新課教學:
我在黑板中間春分太陽直射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圖1.26c圖,從c圖上來掌握判斷p地晝夜長短的方法。過程如下:
學生地理基礎薄弱,教師必須在黑板上邊畫邊講,幫助學生掌握判斷晝夜長短的方法。
(2)從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晝夜長短怎樣變化?
(3)晝夜長短與緯度有何關系?
(4)北半球晝長大于夜長的是哪段時間?此時太陽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晝長小于夜長的是哪段時間?此時太陽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是什么節氣?此時是南半球的什么季節?
(7)何時全球晝夜平分?哪個地方全年晝夜平分?
教學過程中,把重要的知識點寫成板書,如后圖所示。
在講解太陽直射點與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時,先通過提問“一天中有幾個太陽高度?何時太陽高度?”來幫助學生理解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緯度間隔(太陽直射點與所求地之間的緯度距離),要求學生把五幅圖上的p地所在的緯線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距離用紅筆畫出來,叫一學生到黑板上去畫,從板圖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節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同一季節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其間配合下面提問就可幫助學生理解太陽直射點與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1)p地何時正午太陽高度?其他地方正午太陽高度怎樣變化?
(2)p地何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小?這是p地的什么季節?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小值?
同樣把重要的知識點寫成板書,如后圖所示。整個過程直觀而有邏輯,緊緊圍繞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緯度變化規律。
后面的四季、五帶的形成與劃分比較簡單,學生可以閱讀教材即可完成目標,為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體系性我還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
(1)四季是怎樣劃分的?若黃赤交角不存在,還有四季嗎?
(2)五帶是怎樣劃分的?若黃赤交角增大為25,五帶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3、說課堂練習。
本節課的課堂練習基本上在新課教學過程中完成,新課結束時,看時間還可以按學生情況增加幾個提問。
4說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可以把地球自轉與公轉產生黃赤交角到四季五帶形成復述一遍。這樣既可把前面1.4課與1.5課所學的的知識納入新學的知識體系中,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四季與五帶形成的根原所在。
3.使學生樹立現代海洋觀念,激發學生熱愛海洋、開發海洋、建設海洋的雄心壯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合作意識。
重點:海洋漁場分布。
難點:海洋油氣開發的生產過程。
1.洋流是如何形成的?
2.洋流的`分布規律?
21世紀被稱為是海洋世紀,為什么呢?
1.海洋資源類型。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76,了解。
人類主要利用的是海洋的哪類資源?
海洋資源與陸地資源相比,優勢何在?
思考并明確海底礦產資源、海洋能源和常規能源的關系。
(2)小結:種類多、蘊藏量大、海洋資源的優勢是什么(用具體事例說明)。
2.海洋漁業生產。
指導學生讀圖3.15,了解漁業資源的分布,思考:
(1)什么是大陸架?
(2)為什么大陸架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指導學生讀圖3.16,了解世界主要漁場,思考:
(1)了解世界主要漁場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寒流和暖流交匯?
(2)為什么世界主要漁場分布在寒流和暖流交匯的地方?
(3)主要漁業區集中在哪個溫度帶?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77最后一段,思考:
(1)為什么世界主要漁業國都分布在溫帶地區?
(2)比較中國和日本漁業的不同特點。
讀圖3.17,知道繁忙的漁場。
3.海洋油氣開發。
(2)讀圖3.18,認識海上鉆井平臺,知道海上鉆井平臺是實施海底油氣勘探和開采的基地。
(3)海上油氣資源一般離煉油廠較遠,那么怎么運到煉油廠呢?
(4)為什么說海洋油氣生產是一項三高(高投資、高風險、高技術難度)工程?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寶藏,又是神秘而富有挑戰性的,我們要不懈地努力,探索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
2.通過日常經歷體驗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關性,說明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形成。
1.通過讀圖、析圖理解地球環境整體性的含義和表現;。
樹立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是統一的整體等觀念。認識陸地環境的復雜多樣和規律性,樹立科學的環境觀。
正確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能夠用整體性原理解釋實際問題。
同學們你們學過地理學嗎?
學過,初高中都學過!
你們還沒學過地理學!你們只學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屬于地球概論學,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屬于氣象氣候學,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屬于水文學,第四章地地表形態的塑造屬于地質地貌學。今天要學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才真正進入了地理學的'殿堂。
地理學(geography)是關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部分。
【教師總結】自然地理環境由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并非簡單地匯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間上結合起來,而是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簡單講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并且釋放出氧,同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又成為動物的食物。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
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板書】1、生物循環。
1.現今地球大氣組成,是生物生命活動參與的結果。
2.生物生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3.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對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進行加工。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
【板書】2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
讀圖5.2,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有哪幾種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
(3)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講解】(具體答案詳見教參)。
我們現在總結一下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這幅示意圖說明:。
【教師分析、講解】從圖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例如,氣候與水文之間,我們常說,“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資源豐富;反之,地表水資源則貧乏。而地面濕潤、空氣中水汽含量大,又會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與地貌之間,地表水流發育,流水的侵蝕作用強烈,往往形成溝谷、沖積扇、沖積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區,往往風沙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風蝕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對水文的影響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較慢,河道較寬,有利于航運,但泥沙較多;處在高原、峽谷地帶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較快,河水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再如,土壤與生物(植被)之間,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豐富,貧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豐富的植被類型又可以給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機質,可以增強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陸地環境為例,說明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首先表現于陸地環境各要素之間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征相統一。
【轉折】我們都知道10根筷子分開折能夠折斷,而放在一塊卻折不斷的故事。這其中的道理說的就是集體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這是一個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樣適合我們今天所講的陸地環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說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系統,除了具有每個地理要素的獨特功能外,還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這就是我們要講述的下一個問題。
【板書】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啟發提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哪些新功能?并對其作一闡述。
【學生回答】1生產。
地球自轉的概況――自轉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線速度。
與地球自轉相關的典型地理現象――地方時。
2、地位與作用。
本課題是高中地理“宇宙環境”篇的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個普通的天體,認識地球的自轉及因此而產生的一些現象,對整個地球環境有個基本的認識,可為后續“自然環境”篇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線速度與角速度。
2、能夠理解由于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和時差。
3、能夠判斷地球自轉的方向,在地圖上判斷各點之間的方位關系。
4、能夠計算兩個地區之間的時差。
【設計思想】注重從“現象”引出“為什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原因”。
三、教學重點、難點。
區時的計算、涉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日期的計算。
四、教學課時。
1課時。(“地球自轉偏向力”另外安排一課時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首頁上顯示一幅不停自轉的地球圖片,引入“地球的自轉”這一內容。
【設計思想】開門見山地將“地球的`自轉”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較為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二)新課教學。
1.從物理學中描述物體勻速圓周運動的幾個因素,引出地球自轉的幾個要素――方向、周期和速度(線速度、角速度)。
2.教師設問“什么是地球的自轉運動”,引出地球自轉的定義――繞著地軸自西向東地自轉。注意自轉軸是地軸,方向是自西向東,進而讓學生判斷從南、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用地球儀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并讓大家從南、北極上空觀察地球自轉的方向。得出在南北極上空觀察到的地球自轉方向分別為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
做一做,小練習: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氣流的運動軌跡,如下圖:
【設計思想】單是口頭描述“自西向東”“順時針”“逆時針”這些詞語,學生對地球自轉的方向仍然是模糊的;如讓學生邊用地球儀演示邊觀察,就比較直觀,容易理解和記憶。
3.復習經緯線的知識,如“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等。
【設計思想】絕大部分的高二學生對于初中時所學的經緯線、經緯度毫無印象,見到經緯線一籌莫展。所以適當補充經緯線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設計思想】學生能夠判斷出是中國媒體的報道,從而引出“地方時”的概念,先讓學生辨析一下,“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是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原因導致的。教師同時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演示。
5.教師再設問“世界各地的時間為什么會有不同?有怎樣的不同?”從而引出地方時,以及地方時的劃分。得出“時間的東早西晚”,經度每15度時間就差1小時,經度1度時間就差4分鐘。引出“北京時間”的概念,讓學生辨析“北京時間”“北京的時間”“東八區標準時”。
教師通過地球儀及多媒體的演示,幫助學生分析完成“北京時間”、“北京的時間”、“東八區標準時”之間的區別。
做一做,小練習:計算世界杯決賽(最近的一屆)是當地時間幾點開始的?
【設計思想】從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7、教師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由于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地方時。大家看這張結構圖,對于今天的學習內容你已經掌握了多少呢?請同學們對照這張圖,自己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如有疑問,請提出來。
六、專家評析。
地球的自轉運動是高二地理的學習難點,教師通過實物演示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本課題的設計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從“現象”引出“為什么”,分析原因,得出結論,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探究問題的興趣。
采用學生自主復習的模式進行最后的小結,在鞏固復習的同時,讓學生再次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不斷探究,不斷解決問題,也是本課設計的一個特色。
當然,本設計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教師所舉例子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些問題是否符合高二學生的認知基礎等。
3、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了解關于地質災害方面的科學研究的進展。
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能正確評價地質災害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2、增強學生面臨地質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3、讀圖獲取信息能力。
強化學生科學的人生觀,使學生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組,使搜集與地質災害相關的各類資料。
【教學過程】。
【課件演示】唐山地震圖片,有配音。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主要地質災害目錄。
【觀看錄像】地震基礎知識。
【提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地震呢?
【學生回答】(板塊邊緣,地殼不穩)。
【觀看錄像】地震發生的原因。
【教師總結】知道了地震發生的原因,我們不難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觀看圖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圖”和“六大板塊的分布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略。
【教師補充】我們很容易看到地震帶來的直接危害,而實際上,地震常常會帶來其它一些間接危害,這些間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為慘重的損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災,引發的瘟疫等等。
【過渡】剛才我們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圖,事實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礎知識。
【播放錄像】“火山的基礎知識”
【學生思考回答】略。
【教師總結】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說明了我們對于火山噴發規律的不甚了解。要確切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學研究。
【過渡提問】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動頻繁的國家?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展示板塊碰撞的動畫。
【分組討論】火山噴發也是破壞性很大的地質災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噴發有沒有有利的方面呢?請舉例說明。
【課件演示】對火山噴發這種地質災害應該有正確的評價。(1)從災害的角度看(2)從資源的角度看。
【承接過渡】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質災害。它們分別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和巖漿活動在地表的體現,而另外兩種地質災害同樣不容忽視。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課件演示】請大家看下面的這組圖,思考后面的問題。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地質災害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我們應該積極的防御,盡量減少這些危害造成的損失。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地質災害的發生也十分普遍。
【動畫演示】請大家觀看我國的地質災害圖。
【提問】這么多的地質災害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防御呢?請大家觀看下面的錄像,看看日本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錄像】日本地震災害的防御。
【分組討論】在地震多發地區的人們,應該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來臨時和地震發生后三個階段各應該做些什么事?)。
【教師總結】請參考擴展資料“地震發生時的應變”,接著總結地震災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動畫游戲】讓學生回答,地震發生時在不同場景應該如何自我保護。
【課件演示】思考并回答問題,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總結出地質災害的關聯性特點的三個方面。結束授課。
探究地質災害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活動題目】地質災害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2、使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學生通過總結探究活動的成果,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產生的間接和直接影響,以及如何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防御。
【活動步驟】。
1、將學生分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動;
2、搜集典型的四類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給人類造成的影響。例如比較典型的地震災害,典型的火山噴發災害等等。
3、整理篩選搜集的資料,挑選最典型和深刻的資料,其中這樣幾個方面值得重視:
(1)應該區分哪些災害是人類活動影響的結果,哪些不是;
(2)應該從正負兩個方面來對地質災害進行評價,尤其是火山噴發;
(3)應該尊重客觀事實,正確對待地質災害以及對災害所進行的研究,并對如何積極防御地質災害提出合理的建議。
【成果展示】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展示探究活動成果的方式:
1、論文方式,要求資料準確,引用得當,觀點明確;
2、制作成板報,要求精簡內容,條理清楚,形式美觀,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制作成電子演示文稿,用計算機完成演示(適合條件較好的學校)。
南水北調是我國又一項大型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可看作是西氣東輸工程之外的又一學習案例。
關于南水北調,有許多問題學生可以自主研究。教材選取了一個地理性比較強的研究角度,即怎么調?包括線路選擇、季節選擇、使用分配等問題。
課本提示了調水工程研究步驟和背景資料,使學生對工程的研究有了目標。
搜集、選擇資料,獲取信息、解決現實問題和分析現實問題的方法。
同“教學重點”。
中國地形圖、網絡多媒體。
1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南北方降水季節分配的比較、調水受水區域的水資源供需差異等資料的分析,對南水北調工程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課本提供資料的分析,培養學生讀圖、歸納、分析、總結等地理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網絡的查找,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國情、國策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所采取的經濟新對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規模浩大的引水工程,它將長江富余的水資源引入缺水的華北地區。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西線、中線三條調水線路,它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目標和范圍,并與四大江河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上嗷パa充,充分發揮對水源供水的綜合優勢,實現我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板書:
一、南水北調的重大意義。
(自主學習:按照課本p101的研究步驟進行)。
(教師:創設情景、激發探究。出示課本圖5.17“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和中國地形圖)。
師:
(利用地圖以及網絡)(分工合作,交流信息)。
師:
(介紹)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南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并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分兩路,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穿過黃河;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干線到煙臺、威海。規劃分三期實施。
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在鄭州以西穿越過黃河,繼續沿京廣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規劃分兩期實施。
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克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涉及青、甘、寧、內蒙古、陜、晉6?。ㄗ灾螀^)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規劃分三期實施。
生
西線雖然短,但地形最復雜;中線從丹江口向北地勢低,且已經有丹江口水庫;東線基本上穿越平原地區,且可利用大運河河道。三條線路比較,工程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西線、中線、東線;調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東線、中線、西線;水質由優至劣依次是西線、中線、東線;現有條件由好至差依次是東線、中線、西線。
二、三條調水線路的優缺點。
師:
三條線路可以相互替代嗎?各有什么工程效益?
(討論交流)。
生略。
師:
東線工程可為蘇、皖、魯、冀、津5省市凈增供水量143.3億m3,其中生活、工業及航運用水66.56億m3,農業76.76億m3。
東線工程實施后可基本解決天津市、河北省黑龍港以東地區、魯北、魯西南和膠東部分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并具備向北京供水的條件。促進環渤海地帶和黃淮海平原東部經濟發展,改善因缺水而惡化的環境。
為京杭運河濟寧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證了水源,使魯西和蘇北兩個商品糧基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舉措。受地理位置、調出區水資源量等條件限制,西、中、東三條調水線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圍,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前期工作情況和國家財力狀況等條件分步實施。
中線工程可緩解京、津、華北地區水資源危機,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線城市生活、工業增加供水64億m3,增供農業30億m3。大大改善供水區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推動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提高漢江中下游防洪標準,保障漢北平原及武漢市安全。
西線工程三條河調水約200億m3,可為青、甘、寧、蒙、陜、晉6省區發展灌溉面積3000萬畝,提供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90億m3。促進西北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西北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
師: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02資料2和圖5.18“北京年內各月氣溫、降水量”、圖5.19“長江流量”思考:
(資料分析、引導讀圖)。
1.北方什么季節缺水?長江什么季節最適宜調水?
2.如何解決調、需之間的季節差異?
3.要保證工程向北方穩定供水,還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組織學生討論)。
生略。
板書:
三、調水的可行性。
師:
(歸納總結)。
1.從圖5.18可以看到,北方冬春季節降水量少,所以冬春季節最缺水。長江8、9月份流量最大,最適宜調水。這就導致了南北方之間調水的季節差異。
2.北方缺水期正是長江的枯水期,長江豐水期時北方可能不缺水,而且,水從長江調至華北,路途上還需要一段時間。工程要穩定調水,只能先蓄水再調水,解決水資源和調水的季節差異。
師:
南水北調工程既有工程效益,又有生態效益。對于受水區域來說,調來的水怎么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師: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合作探究)請閱讀課本p102資料3和表5.1“南水北調受水區城市水資源供需差異預測”思考:
2.受水區使用調來的水,對生態環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
(教師:總結)。
四、正確處理調水與節水的關系。
師:
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因而優先實施東線和中線工程勢在必行;在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業產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巨大。因此,優先解決城市缺水是必然選擇。經過上述分析后,確定南水北調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標:以解決城市缺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水污染不僅危害生態系統,威脅生物多樣性,損害人民身體健康,還進一步加重了水資源的短缺。強化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將有利于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環境質量。
節水、治污與生態環境保護是協調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合理配置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水資源合理配置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科技進步對節水的促進作用,采用了較先進的用水定額和用水效率,進一步加大節水力度,同時還應分析不同水平年污水資源化的數量、措施與投資。
黃淮海流域水資源十分短缺,同時也存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和用水浪費的現象,節水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節水不僅可以抑制需水增長,減輕供水壓力,還可以減少污水排放量。
在農業用水方面,采取擴大節水灌溉面積、推廣節水技術與設施以及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等措施,采取新的灌溉制度和充分發揮經濟杠桿作用,進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和水的利用效率,在基本穩定農業用水總量的情況下,保證農業糧食生產安全。
在工業用水方面,通過提高水價,以及采取調整工業產業結構、限制高耗水企業的發展、推行節水工藝和技術、加強工業清潔生產和廢污水處理再利用等措施,抑制工業需水的過快增長。
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通過適當提高城市水價,以及采取普及家庭節水器具、減少城市管網漏損率、加強污水處理再利用等措施,可減少用水浪費,盡可能保證在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的情況下,控制城市生活需水增長。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對解決北方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意義十分重大。同時,調水到北方,不僅能解決北方缺水,還能實現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問題研究南水北調怎么調。
一、南水北調的重大意義。
二、三條調水線路的優缺點。
三、調水的可行性。
四、正確處理調水與節水的關系。
活動與探究。
就我國的水資源調配為題出一期黑板報。
2.了解地質災害的關聯性,理解監測防御地質災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了解關于地質災害方面的科學研究的進展。
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能正確評價地質災害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2.增強學生面臨地質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3.讀圖獲取信息能力。
強化學生科學的人生觀,使學生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組,使搜集與地質災害相關的各類資料。
【教學過程】。
【課件演示】唐山地震圖片,有配音。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主要地質災害目錄。
【觀看錄像】地震基礎知識。
【提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地震呢?
【學生回答】(板塊邊緣,地殼不穩)。
【觀看錄像】地震發生的原因。
【教師總結】知道了地震發生的原因,我們不難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觀看圖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圖”和“六大板塊的分布圖”
【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略。
【教師補充】我們很容易看到地震帶來的直接危害,而實際上,地震常常會帶來其它一些間接危害,這些間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為慘重的損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災,引發的瘟疫等等。
【過渡】剛才我們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圖,事實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礎知識。
【播放錄像】“火山的基礎知識”
【學生思考回答】略。
【教師總結】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說明了我們對于火山噴發規律的不甚了解。要確切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學研究。
【過渡提問】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動頻繁的國家?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展示板塊碰撞的動畫。
【分組討論】火山噴發也是破壞性很大的地質災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噴發有沒有有利的方面呢?請舉例說明。
【課件演示】對火山噴發這種地質災害應該有正確的評價。
(1)從災害的角度看,
(2)從資源的角度看。
【承接過渡】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質災害。它們分別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和巖漿活動在地表的體現,而另外兩種地質災害同樣不容忽視。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課件演示】請大家看下面的這組圖,思考后面的問題。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地質災害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我們應該積極的防御,盡量減少這些危害造成的損失。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地質災害的發生也十分普遍。
【動畫演示】請大家觀看我國的地質災害圖。
【提問】這么多的地質災害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防御呢?請大家觀看下面的錄像,看看日本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錄像】日本地震災害的防御。
【分組討論】在地震多發地區的人們,應該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來臨時和地震發生后三個階段各應該做些什么事?)。
【教師總結】請參考擴展資料“地震發生時的應變”,接著總結地震災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1.歸納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2.說出上述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3.結合案例,說明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和發展觀。
1.復習高一地理“人地關系發展歷史”知識。
歷史時期環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
采集漁獵時代。
農業文明時期。
工業文明時期。
新技術革命時期。
2.了解自己身邊的一些環境問題。
一.環境概念和分類。
1、環境的`概念。
2、填表環境分類:
概念。
舉例。
天然環境。
人工環境。
良性。
惡性。
二、人類與環境。
1、在舊石器時代,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有什么特點?原因是什么?
2、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的關系出現了什么問題?原因又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人類和環境之間關系的?
1.人類離不開環境。
2.環境的反饋作用。
3.人類與環境對立統一的關系:矛盾的兩方面,對立統一互相影響、互相制約。
讀下圖思考回答:
1)甲圖所示三種社會形態中,哪些屬于乙圖所示人地關系原理的范疇?
2)在江南丘陵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哪些?
3)列舉中國古代不利于生態平衡的農業生產活動并分析原因。
1.巖石圈物質循環。
三大類巖石。
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
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3.大氣受熱過程。
大氣的受熱過程。
近地面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規律。
大氣的保溫作用。
大氣的熱力環流。
大氣的水平運動。
4.大氣運動。
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形成。
季風環流。
5.天氣與氣候。
“天氣”和“氣候”的概念。簡單天氣圖。
鋒面、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氣溫水平分布的一般規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6.水循環。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水資源分布及其合理利用。
7.洋流。
洋流的形成。
世界洋流分布規律。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三、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地表形態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地表形態對交通運輸線路分布的影響。
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及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
3.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四、自然災害與防治。
下一頁更多精彩“高中地理復習提綱資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會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
(3)了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并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圖的繪制;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并舉例說明什么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于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于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成語。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彈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2)講解小故事---“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視頻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前者由于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周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為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并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3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