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性,以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創造力。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與三年級教學相關的經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橙色是如何產生的,什么叫間色。
2、說出對橙色的感覺。
3、用自己調出來的橙色畫一幅畫。
教學重點:
研究橙色是如何產生的。
教學難點:
最好用自己調出的橙色進行繪畫。
教學準備:
教師:大玻璃杯一個、小玻璃杯兩個、紅黃兩種顏料水。
學生:水粉顏料、水粉筆、調色盒、水等。
教學過程:
一、做實驗。
1、復習: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幾種顏色?
2、今天,我們要用其中的兩種顏色來做一個實驗。
(教師操作:把紅黃兩種顏色進行混合)
3、問:你發現了什么?我們把產生的顏色叫什么顏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問:橙色是如何產生的?你知道它是屬于什么色嗎?
2、出示:紅+黃=橙間色
3、出示小資料:有兩種原色調配而成的顏色稱為間色。
4、找橙色:讓學生找出自己顏料盒里的橙色。
5、問:想不想自己動手,把橙色調出來?
6、學生嘗試:用自己顏料盒中的紅色和黃色進行調色,看看會產生什么樣的橙色,同學之間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賞例畫:用橙色可以畫出許多好看的圖畫,一起來看一下。
8、說一說:你看了橙色的畫有什么樣的感覺?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聯想到什么?
9、問:你會用你自己調出來的橙色畫什么呢?
三、布置作業。
1、以橙色為主,畫一幅畫。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調出來的橙色完成作業。
3、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四、作業展評。
教學后記:
橙色屬于間色,是由原色中的紅色和黃色相調和而產生的顏色。這堂課我以實驗的方式解決了學生對橙色是如何產生的問題研究,說一說對橙色的感覺,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調出橙色,使學生充分體驗橙色的豐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調出的橙色畫一幅畫,學生就不會感到單調了,畫面的層次感就更突出了。
1、學習人物畫的表現方法。
2、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表現生日開心的場面。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帶相片情況。
二、記憶交流。
1、哪位同學愿意上臺來與同學們分享你過生日時的快樂心情?請你把當時拍的相片展示給同學們看看。
2、與同桌說說你過生日時的場面。
三、游戲指導。
2、請把你們小組畫得滿意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欣賞。
四、比較分析。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三幅作品,說說哪一幅畫的場面最生動?
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動作、神態、環境氣氛等來分析。
2、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顏色?
紅、黃。
這些顏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歡快、溫馨。
五、現感受。
1、作業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生日中開心的場景,要求突出畫面的主體。
2、學生作畫,教師引導學生用以暖色為主的色彩來表現生日時歡快的氣氛。
六、交流評析。
1、請你把你的畫與同桌說說你畫了什么?
2、同桌互評,比比誰的畫最有創意、場面氣氛最歡快。
1、認識、了解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培養立體造型能力。
2、掌握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驟。
3、養成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發揮想象,用泥巴捏幾個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
一、“我變小了”想一想。
1、課件(1)背景音樂,魔法師話外音。
2、學生蹲下聽音樂,想象情景。
二、“做個小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2、指名展示,師生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2)小泥人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生同做“小泥人體操”。
3、師小結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3)小泥人圖片欣賞。
2、師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學生下位自由展示。
4、師小結:巧妙利用材料,運用各種泥塑方法進行美化。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4)組合泥人圖片欣賞。
2、分組討論。
3、小組合作表現。
六、自我展示評一評。
1、學生下位自由觀賞交流。
2、指名介紹、評價作品。
3、師小結下課。
繪畫中表現前后的遮擋關系,能增強畫面的空間感,令畫面層次更豐富。本課通過學習繪畫法和拼貼法,讓學生建立用美術語言表現前后空間感的意識,為以后的美術表現作鋪墊。
物體由于前后位置不同,會產生前后遮擋變化。生活中事物的前后遮擋關系無處不在,提醒學生做一個有心人,觀察這一美術現象,并學習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中的美術現象。
本課教材提供了多幅有前后遮擋關系的圖片,啟發學生用美術思維來看身邊的世界。教材中秦始皇陵兵馬俑實景照片旁,配有簡筆畫示意圖,一方面表現前后遮擋關系,另一方面還傳達出一個信息:身高差不多的陶俑,由于擺放的位置逐漸退遠,給人近高遠低、近大遠小的視覺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兩種表現方法,一是剪貼法,即由遠及近的粘貼順序,便于學生理解前后遮擋關系;二是繪畫法,即教材下方的三幅學生繪畫作品,較好地體現了遮擋、近大遠小的關系,為學生進一步構思自己的作品作好鋪墊。
第一課時教學采用以下環節:找生活中的前后現象——游戲探究,對比感知——欣賞感知——探究遠近關系——剪貼法表現前后、遠近關系——展示評價。第二課時教學繪畫法表現前后,即先畫前面的,再畫后面的,被遮擋住的地方就不畫。通過欣賞表現前后、近大遠小現象的繪畫作品,使學生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物體前后遮擋產生的空間美感。
(一)引導階段
情景導入:兩只玩偶爭寵,排隊爭第一。一會兒玩偶a跳到前面來擋住玩偶b,一會兒玩偶b跳到前面來擋住玩偶a,讓學生判斷誰在前、誰在后。
揭示課題:前前后后。
(二)發展階段
1.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遮擋現象,判斷什么物體在前,什么物體在后。
出示書中的知識窗:把一樣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后面,就會產生前后的感覺。
2.游戲探究,對比感知,前后遮擋產生的層次美感。
(1)教師出示用吹塑紙剪的五個水果,教師拼擺無任何遮擋的零散的效果,請學生說出感受。
(2)各組游戲,隨意拼擺,嘗試探究怎樣擺放物品更具有美感?
(3)展示交流,得出結論,畫面要有局部遮擋,才會有層次感。
3. 欣賞感知。
課件出示資源包中有前后現象的作品圖片,學生感知前后關系使畫面更生動,更符合視覺審美。
4.探究遠近關系
(1)欣賞書中秦始皇陵兵馬俑圖片,為什么一樣高的陶俑看上去會有的大,有的???有什么規律?學生討論、交流。
(2)出示書中知識窗:通過逐漸縮小物體的尺寸,產生遠近的感覺。
(3)課件出示生活中近大遠小現象的圖片,拓寬學生思維,請學生說一說這種現象給自己的感受。
小結:畫面中有前后遮擋及遠近的不同,能使畫面更豐富,更生動。
5.怎樣把剛才發現的前后、遠近關系表現出來呢?
(1)各小組繼續玩老師提供的剪貼半成品,各組學生試著擺一擺,想一想先粘貼什么,后粘貼什么。
(2)分組交流,得出結論。先粘后面的、遠處的部分,后粘前面的、近處的部分。
(3)學生看書中步驟圖,自學,明確方法和步驟。
6.啟發構思
你想表現怎樣一幅有前后關系的、遠近感覺的畫面?
(三)實踐階段
1. 用剪貼法表現一幅有前后關系、遠近感覺的作品。
2. 剪出物體外形輪廓——拼擺出前后關系——由遠及近粘貼作品。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展示習作,同學間相互找一找畫面中表現前后、遠近關系的部分。師生參與評價,肯定優點,對表現不足的部分提出完善建議。
(五)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收拾、整理,維護環境衛生。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卡通的由來及相關知識。欣賞多種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表現的規律,并且了解動畫片制作的簡單原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學習對“卡通”、“漫畫、”“動漫”、“動畫”等概念有了比較明確的界定,理解它們之間的異同。并且學會制作簡單的翻頁小動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對多種美術形式的認識和理解。
學生對卡通畫知識的了解,并能運用各種繪畫表現形式臨摹卡通畫形象。
嘗試用夸張、變形、幽默的手法畫動漫形象。
欣賞、分析、討論、制作。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上課前讓學生們欣賞一個小小的動畫片,同時也導出卡通片與動畫片的各種名稱來。
2、教師總結:其實卡通解釋就是我們的課題:《趣味動漫》(出示課題)。
二、了解動畫片的各種相關知識。
1、“卡通”是音譯詞,它最早的意思是創作草稿,后來又多了漫畫、連環漫畫等意思,也有人稱之為動畫片、動漫。那么“卡通”、“漫畫、”“動漫”、“動畫”究竟有何異同呢?“卡通”是英語譯音,“漫畫”,“動漫”都是從日語而來,“動畫片”是中國造詞。
2、通過幻燈片讓學生欣賞和了解各個國家的卡通漫畫形象。
3、介紹中國獨具特色的動畫片(如中國的剪紙動畫片、水墨動畫片),卡通作品的表現方法除了我們經??吹降睦L畫形式以外,還有很多種。
4、名作欣賞:欣賞動畫大師做的翻頁逐幀動畫。同學這回明白動畫片中的人物動物是怎么動起來的了吧。
三、作業:
把你喜歡的小故事畫成小小連環畫,并給你的朋友看一看。
學生通過觀看動畫片,找到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
1、學生從這段文字中找到你認為最滿意的有關卡通概念的答案,然后告訴老師。
2、說說圖片中的形象出自哪部動畫作品?
3、學生觀察漫畫,問學生發現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學生欣賞、了解鞏固制作方法。
2,通過對遠航船的設計繪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欣賞各種遠航船的外形,通過想象,設計并畫出“我們去遠航”的船。
通過對船的欣賞,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設計出“我們去遠航”的船。
教學課件,學生用圖畫紙,黑色記號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范畫。
檢查學生備品準備情況。
黑板上畫出大海,今天啊老師要領大家去大海遠航!
2、老師準備了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誰能用這幾個圖形拼出一艘船來?
3、其實遠洋船的種類有很多,下面老師就領大家去見識一下它們?。ǔ鍪菊n件);邊放邊講解,學生認真觀察。
4、看了這么多的遠洋船,你想自己親自造一艘這樣的船嗎?造船的工人叔叔們在造船之前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設計船。通常是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要造的船的外形結構(船的外觀造型,船艙等),還要表現出船的特殊功能的部分。
5、老師也設計了幾種遠洋船,你們看,有用線描的,有用排水法的,這些方法都可以設計遠洋船。畫的時候,第一步用水彩筆直接畫出船的結構和輪廓,然后用水粉或油畫棒涂色,也可以用勾線筆在輪廓內填畫花紋。*(邊講邊畫)老師看到有的同學帶的是彩泥,這些同學可以用你手中的彩泥塑造出一個船的模型來。
好了,現在就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設計一艘遠航船。
引導學生從設計上,從造型上,從色彩上講評,評出獎項,貼上小星星。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在學生設計自行車之前,先讓學生欣賞一些自行車的圖片,主要是讓學生簡單了解自行車的結構,最好能向學生介紹一下自行車的發明過程。
要求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在邊討論邊構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設計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
2、發展階段。
啟發學生從自行車的功能出發,進行設計構思,在造型設計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體的外形進行改裝,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導學生在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時,相互討論,相互補充,使設計的草圖更完美。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1、當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老師積極肯定學生好的有創意的造型,對有個性的表現給予及時表揚。
2、指導學生在制作自行車時,注重自行車整體造型的美觀,同時讓學生體驗造型的藝術魅力。
四、課后拓展:鼓勵學生課后找各種材料,如:絲帶,毛線,鉛絲,鉛筆,碎花布等,積極嘗試,表達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想象,設計出更有創意,更美觀的自行車。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在蠟紙層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現夢境。
2、培養學生的記憶、創新的能力。
3、引導學生體驗嘗試用刮法所產生的效果。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各種工具在蠟層上刮出機理效果以及畫面組織。
教學準備:
優秀作品、有關做夢的科學常識(錄象)、油畫棒、工具刀、牙簽等。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師問:同學們做過夢嗎?都做些什么夢呢?要不要描述給。
大家聽?
2、讓學生描述,同時激發學生描述最精彩的夢境。
3、師小結:剛才同學門描述的夢境有甘美的也有可怕的夢,
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表現的是:甘美的夢(用課件出示課題)。
二、滲透做夢的科學常識:
1、讓學生說說人為什么會做夢。
2、師播放錄象補充人做夢的科學常識。
三、引導欣賞對比學習刮法:
1、欣賞沒有刮蠟筆畫和刮過的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感。
覺它們不同效果。
2、指導學生學習在蠟層上刮出肌理效果:(1)先畫出夢。
境內容并用油畫棒或蠟筆涂色(單層或多層)。(2)師示范用刀、牙簽、指甲等硬物尖頭刮劃出痕跡使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發展階段:
1、回憶做過的夢。
2、用油畫棒或蠟筆。
3、用帶來的工具刮出機理效果。
四、引導觀摩評價作業。
1、學生互相觀摩作業,并選出比較優秀作業進行欣賞。
2、師點評全班同學作業總體情況。
教學重點:
1、學會唱《童年的小竹笛》這首歌曲;
2、通過音樂的欣賞、學習,讓學生進行藝術構思與創作(繪畫、表演、制作等)。
教學難點:通過音樂的欣賞、學習,喚起學生對兒時的回憶,進行創作,以反映兒時的稚愛、童真。
教學目標: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出發,通過童謠歌曲的學習,為學生能夠和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對語言節奏的感受能力,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自己的和情感,積累合作、交流、反思、創作、分享等方面的體驗。
教學準備:
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盤或錄音帶。
2、不同風格、內容的童謠及錄像、錄音、光盤等資料。
3、繪畫、折紙材料及節奏樂器等。
欣賞引導。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生共同說一說各自耳熟能詳的童謠,邊說邊表演,并說說個人的理解等,引導學生的興趣。
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咪咪咪……貓來了,咕嚕咕嚕滾下來。
3、《笑一笑》: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兩只黃狗會抬轎。
4、《不倒翁》:說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樣子象小孩。說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來。
5、《鞋子和茄子》:一個孩子,拿雙鞋子,看見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
6、《手指歌》:伸開手,數指頭,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車,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
二、學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
1、引導學生反復聽、輕聲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動唱。
2、充分體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詞、節奏。
3、準確后可加進行打擊樂集體演唱,并錄音來反思。
三、進行繪畫、制作。
1、聽賞歌曲《小牧童》、《童年的小搖車》和電子琴曲《童謠》,欣賞國畫《牧童》,觀看美術片《牧童》,引導學生聽賞,觀察歌與畫中的情景寓意及表達的情緒等。
2、啟發學生給唐詩《詠鵝》或童謠《九九歌》配畫,如引導學生描述情景,分析鵝和黃牛的線條、形狀、神態等進行繪畫和簡單描述。
3、補充:讓學生欣賞一幅跳皮筋的活動場面的繪畫,請學生看圖編童謠或給童謠配畫。使學生體會運用不同藝術形式創作、游戲及生活的快樂。
四、學生練習、創作,教師巡回輔導。
1、讓學生選擇一首童謠進行配畫(古詩亦可)。
2、對兒時場面的回憶、重塑,進行繪畫創作。
3、用手工制作表現形式讓學生進行創作。
4、用舞蹈、歌曲、童謠表現兒時的快樂、純真。
五、教學:
1、在歌唱、繪畫、表演、創作活動的過程中相互交流。
2、將自己喜歡的童謠、創作的童謠,繪畫作品等存入擋案夾。
六、教學思路拓展:
1、欣賞表現童謠的舞蹈、結合律動展開教學。
2、通過自制樂器,更加了解樂器的性能和用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目標:
了解車的類型、結構、功能等,并學會運用多種媒材制作造型美觀的車。
掌握制作車的基本方法。
在實踐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材料制作車的樂趣和成就感。
訓練學生積極地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實踐與創造,養成善于思考、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培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生活中顯而易見的材料,制作汽車。
教學難點:
車型設計新穎美觀,結構合理。
學生用具:
自備的制作汽車的各種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種蔬菜、瓜果,橡膠泥,剪刀,小刀,鉆子,牙簽,舊鞋,襪子,玩具賽車車輪等。)。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明確目標。
1、欣賞蘿卜汽車和拖鞋汽車,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書課題。
(引起學生的興趣,直接進入第二課時)。
二、交流討論,呈現問題。
1、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你會選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車的'哪個部分呢?
2、師生互動探討:恰當、巧妙地選材。
(了解學生的創作想法與思路,教師及時予以引導。)。
三、綜合分析,解決問題。
1、運用媒體,將實物圖片進行恰當的組拼,提示學生選擇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師示范,學生參與討論,提示學生制作“汽車”要美觀。
3、對比欣賞學生作品。
(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幫助學生解決選材、制作、裝飾等問題。并指導學生欣賞作品。)。
四、學生自主表現,教師指導。
1、提出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材料,制作一輛你喜歡的汽車。
2、學生作業。
3、學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車”。
(明了作業要求,引導學生在愉悅中積極的實踐探索、創作表現。)。
五、賞析評價,課題延伸。
1、作品自評、互評、師評。
2、欣賞能動的“汽車”,教師小結全課。
(通過評價與賞析,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激發學生進一步創作和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幫助學生學會感知各種色彩現象,并能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藝術內涵。
教學難點。
欣賞生活中五彩繽紛、千變萬化的色彩現象,體驗文化藝術內涵,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教學手段。
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并合理運用音樂欣賞的激情作用。
課前準備。
彩筆或油畫棒,水彩紙,裝飾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實例。
教學方法。
教法:激發引導、創設情境、鼓勵發現。
學法:合作學習、探究感知、增知實踐。
師生雙邊互動過程及效果共10頁,當前第2頁12345678910。
一、音樂切入。
師:同學們,我們能感受到生活的豐富與美好,感覺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豐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色彩、體驗色彩。
(音樂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學們齊唱,旨在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情緒,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生:白云,草地,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同學們的情緒得到充分調動,興趣得到激發,營造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二、熱身練習。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感受到的事物表現出來,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現。(放輕音樂)。
生:(學生活動:有的小組以詩歌的形式;有的小組以繪畫的形式;有的小組以歌唱的形式……)。
效果:親自動手感知,初步體會了色彩的獨特魅力。
三、實例展示。
師:同學們,能將你們課前收集的實例展示出來嗎?(要求在展示的過程中,談談哪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哪些色彩搭配還不夠好,是不足的?并說出成功與不足的理由。)。
生:自己談成功與失敗,講出自己的感受,將自己收集的各種實例(包括絲巾、帽子、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從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體驗色彩的不同感覺。
四、分析范例。
師:播放課件中的優秀案例,并和同學們共同評價。
生:(廣泛發言,談自己的看法。)。
效果:同學們在評價欣賞中產生了對色彩的想象力,增強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重點裝飾打扮二到三個同學,體現合作性。)(輕音樂)。
效果:同學們合作學習,練習色彩搭配,進一步對色彩搭配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試做時裝模特,進行走臺練習。
(學生參與表演,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體現了綜合性)。
師:播放課件中的音樂及畫面。
七、師生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從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學習了色彩的知識,增強了對色彩的感染力。
生:這節課很開心、快樂,在“玩”中“學”,在“學”中“得”,體驗了色彩帶來的樂趣。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創作連環畫作品,了解連環畫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連環畫創作的能力、語言表達及綜合學習能力。
2、隱性目標與能力:
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重點:連環畫的特點及其創作的方法。
難點:故事中主要情節的畫面表現及形象的連續性。
彩色復印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1、欣賞感悟暢想。
調節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上課。
課件展示一本本連環畫。
問:你知道到這里面的故事嗎?找同學講講里面的故事。你知道這樣的書叫什么嗎?導入本課內容,并出示課件:《連環畫》。
2、體驗表現創新。
你知道什么樣的畫能稱為連環畫呢?(師生共同討論)。
欣賞《老鼠的夢想》,通過欣賞讓學生明白:
a.連環畫是由多幅圖畫連續展開,闡述一個故事過程的畫叫“連環畫”。
b.連環畫包括:圖畫部分和文字部分。
c.連環畫從篇幅上分:長篇連環畫(百幅圖畫以上組成)中篇連環畫百幅圖畫以下,二三十幅圖畫以上組成)短篇連環畫(二三十圖畫以下組成)。
3、展示交流評價。
繼續欣賞連環畫:(講解四格連環畫和六格連環畫)。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要求:個人或與同學合作,自編或選擇一個現有的小故事,畫成連環畫。也可以是你喜歡的成語故事、你學到的寓言故事、別人給你講的故事等等。
指導要點: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再分成四格或六格。
(2)把握住主人公的動作。
(3)整個故事一定要簡單概括、完整。
4、小結:
展示各組同學畫的連環畫,組與組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組的畫的連環畫的作品。
教師總結本節課作業情況。引導學生課后將所畫的連環畫作品在班級中展覽,供大家欣賞。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采訪活動,了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過程,敢于采訪實踐,并樂于與他人合作。
2、對資料整理,編輯,展示工作產生興趣,能在某一環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具學具:紙、筆、彩色筆、相機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做好學生分組采訪的組織工作。
(2)導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3)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采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采訪活動。
按照計劃內容對采訪記錄資料進行整理編輯。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制作。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四、收拾與整理指導學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五、課后拓展。
2、利用模擬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具體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題或活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三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九課教學參考資料:
攝影其實是一種記錄影像的技術,進行這種技術的工具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一個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線的進入,使膠卷產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機包括機身和鏡頭兩個部分。機身內置快門來決定膠卷進行曝光的.時間,快門其實是一個掩蓋膠卷的機械裝置,在進行曝光時按照所設定的時間而打開,讓業自鏡頭的光紀錄在膠卷之上,而鏡頭則是一些光學組件,用以結集光線,在膠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優劣取決于合適的曝光(還有構圖,色彩等等),相機快門負責曝光時間,而鏡頭不單有對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調較的光圈來決定光線量,再配合快門決定光線投射在膠卷上的時間,產生一個受控制的曝光過程,即是一個拍攝過程。而膠卷剛記錄下影像,通過沖洗,擴印等工序,便最終得到拍攝所要的照片資料。
1、利用墨與彩的調配變化與宣紙特征畫有趣味的兒童彩墨畫,體驗彩墨游戲的樂趣。
2、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彩墨畫中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彩墨表現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運用彩墨大膽表現,體驗樂趣,表達感受。
合理運用點、線、面,使畫面具有節奏感。
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1、教師檢查學生的繪畫材料和工具。
3、師語:今天,我們再來玩一玩彩墨游戲。
(板書課題)。
1、學生用筆蘸上顏料或墨,結合水在宣紙上嘗試作畫。
2、說一說,你有沒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要點:(1)水分的多少。
(2)用筆的變化。
3、說一說,在畫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探討解決的方法。
4、師語:想不到一張薄薄的宣紙能產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極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們玩的游戲吧!
1、出示張桂銘的《覓》。
(1)介紹這幅畫的作者及畫題。
(2)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你覺得那代表什么?
(師引導學生體會畫面上墨色的變化以及用筆的手法。)。
(3)播放幽雅、輕快的音樂,讓學生想想這幅畫上表達的內容。
(4)交流想法。
(5)師語:畫家運用了點、線、墨塊和色塊,使這幅畫顯得既有層次又有節奏感,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2、出示學生范作,欣賞、研究、討論都用了哪些特別的技法。
1、學生自由創作,教師鼓勵并指導。
2、展示自己的作業,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面。
3、學生自評、互評。
教學后記:
彩墨畫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在上學期學生已接觸過一堂彩墨游戲課了,所以,已有了一些經驗。只是有的用水份還太多,有的干脆全是彩墨。不過,由于是一堂帶著游戲性質的課,重在讓學生得到一個彩墨的體驗,能夠悟出點什么來。有的學生的作品無意中產生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傊?,通過這堂課的練習,學生都得到了鍛煉與愉快的體驗。
本課可愛的班集體教學內容在“可愛的班集體”主題統領下,回憶師生一起歡樂的情景,學習紙版畫的制作的基本方法,可愛的班集體增添學生學習紙版畫的情趣性,發展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掌握制作裝飾物、美化環境、裝點生活的知識與技能,體驗分工合作美化自己班級教室的樂趣。因此,可愛的班集體學生的學習活動采取紙版畫制作集體像和美化教室兩種典型的活動方式,使學生從中領悟班集體可愛的深刻含意。
可愛的班集體活動一是關注班集體成員本身,用紙版畫的形式全班合作制作一張集體像。這一學習活動中,就學生個體來看是制作“兒童頭像”版畫,表現的是學生自己歡樂表情的頭像。通過小鏡子,學生可以隨時觀察和認識自己的五官特征和臉型特點,制作一個快樂表情的兒童頭像印版并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在于五官每部分的重疊粘貼,是教學中應給學生加以解決的問題。就集體制作而言,師生共同制作巨幅紙版畫的全過程是這一學習活動應關注的要點。每位學生制作的頭像拓印出來構成巨幅版畫的整體,整體作品包含每個學生的作品,從中使學生理解簡要的美術作品構圖法則,如整體與局部、疏密、大小等關系。每位學生的參與構成這一學習活動全過程,促進學生對集體合作美術活動的審美領悟,這是一次很有情趣的集體美術活動體驗。
活動二則是關注班集體的環境,美化和裝飾教室。它借助班集體的教室環境,使學生了解制作飾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美化環境、裝點生活的能力。這一活動,在制作裝飾物學習的同時,就預設了設計與應用意識的滲透。飾物制作的目的在于教室美化的應用,所以教材具有重要的思考提示和圖片提示,思考提示語能幫助學生明確活動目標和學習任務,圖片提示給學生直觀展示了窗花、彩旗、彩練、墻貼等制作示意圖,能幫助學生有效獲得相應的制作方法。單從教材編排的照片和圖例,就可看到和想到不少問題,如哪些事情必須提前布置?哪些工作需要課前備妥?哪些東西必須當場處理?需要準備一些什么材料和工具?如何做好安全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等等,無需一一羅列。同時,對可能發生的問題要有充分的估計,以便有效處理與應變。
如果說活動一是表現班集體內在的可愛之處,那么活動二便是從外在形式上呈現出班集體的可愛。
二、教學目標。
*學習紙版畫兒童頭像的制作方法,了解集體創作巨幅紙版畫的方式和構圖知識;學到一些制作裝飾物、美化環境的知識與方法。
*促進手腦并用,提高審美創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增進師生感情和集體榮譽感,感受集體學習活動的愉悅和情趣,培養團隊精神和協作風尚。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教學設計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熱情和動手實踐能力,升華師生感情為發展線索,以個體學習行為服從集體行為為原則來組織教學活動?;顒右唤虒W設計側重于個體對頭像紙版畫的學習與制作,拓印組合成集體像紙版畫作品的活動開展,活動二教學設計則側重于集體美化教室的方案策劃,通過個體或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來促成活動開展。
教學過程可作相應的安排:
活動一:回憶班級生活、話題激趣——欣賞感受、發現方法——師生探討、方法嘗試——個體自主、制作底版——拓印形象、集體創作——自我評述、表達情感。
回憶班級生活、“話題激趣”是教學活動的開始,可利用展示師生共同參加的集體活動的照片,引導學生回憶班級活動時愉快的情景,引出用什么方法來留下師生同樂集體像的學習問題。
“欣賞感受、發現方法”時,通過欣賞巨幅紙版畫集體像,進入對紙版畫制作方式方法的發現活動,發現制作方式為“個人制版、集體拓印”。
“師生探討、方法嘗試”時,先通過互動交談和實踐,認知頭像表現的內容,把握快樂表情的特點,運用小鏡子,讓學生觀察自己的五官特點和快樂時的五官變化;然后通過教材信息的自主學習,探討個人制作底版的方法,即觀察—畫形—套剪—分層粘貼;再讓學生參與,在人物臉形上將五官部件進行拼擺,多次嘗試探討,明確分層粘貼的操作與技巧,通過教師小結使學生明白分層粘貼對紙版畫拓印時表現效果的作用。
“個體自主、制作底版”時是學生個體自主創作表現的環節,教師應加強個別輔導和經驗提示。
“拓印形象、集體創作”時,教學活動進入集體合作制作集體像的狀態。認知拓印時可從拓印方法、輔助工具使用、集體拓印構圖等方面來展開。滾涂油墨可由教師來進行,拓印方法可根據教材的學習提示讓學生來嘗試操作,在體驗中理解拓印的方法與要求。然后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選擇位置進行拓印,完成班級集體像的創作。之前可讓學生說說拓印的位置和理由,了解每一次拓印對整幅畫的影響,教師適當給予排列要緊湊和大小搭配的提示。
“自我評述、表達情感”環節是學生對自己創作的集體作業表達感受的活動,教師應借此引導學生確立正確對待班集體的情感態度。
活動二:“六一”話題、活動暢談——提出問題、策劃方案——小組討論、陳述方案——方法探討、合作學習——選擇方式、分工合作——活動回顧、評述表達——教師小結、活動拓展。
“‘六一’話題,活動暢談”時,以“六一”兒童節的話題展開班級慶?;顒拥臅痴?,引出節日教室的美化布置活動。
“提出問題、策劃方案”環節,可先根據教材的提示,師生互動探討美化的方法和可美化的地方,然后提出策劃美化教室方案的要求,分出合作小組。
“小組討論、陳述方案”時,通過小組的充分討論,每組由一人來陳述美化布置方案,表達在教室角落、天花板、黑板、墻壁及門窗等位置的不同裝飾方式,教師應從小組方案中,引出對用于美化的.裝飾物及其制作方法探討與學習。
“方法探討、合作學習”時,在于解決各種裝飾物的制作方法,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參與演示來解決如彩練、拉花、彩旗、窗花、墻貼等制作方法的問題。教師應配合學生在有難點的制作技巧上作適當的提示。
“選擇方式、分工合作”環節是每小組先選擇一種方式和需美化的位置,然后組內分工來制作本組需要的裝飾物的表現活動。
“活動回顧、評述表達”時,應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感受進行回顧。各組先對本組的美化布置進行自我評價,發表自己通過學習的直觀感受和審美體驗,再各組開展互評,對布置的形式和制作精美程度進行評述。教師評價應引導學生對同學之間合作精神和獲得美的愉悅的回味。
“教師小結、活動拓展”環節可在教師對教室美化布置進行整體小結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布置的情景展開相應的簡單表演活動。
四、教學建議。
*觀察人物頭像時,同桌互相觀察,或集中觀察幾個同學做各種歡笑表情,并認識不同的臉型特征,學習氣氛會非常融洽。建議讓學生都帶上小鏡子以便自己觀察自己。
*底版制作時,可要求學生給自己做一個歡笑的頭像底版,也應當允許表現同學的頭像,一般在同桌之間進行。套剪時可指導學生將兩張厚紙板疊起來剪,其中一張將分割成五官的各個部分,以便快速地套貼于另一張臉形板上。
*根據教材的活動一提示,需課前布置學生準備一些可在底版背面摩壓使拓印的頭像清晰的輔助工具,如勺子等物品。滾涂的油墨最好是版畫專用油墨或油印機油墨,使用書寫用墨汁時,操作動作要快,才能拓印出好效果。
*為使活動二的教學開展得扎實而又有實用效果,最好與班主任配合,結合“六一”兒童節慶?;顒?,本課教學結束之后緊接著就開展班隊活動,使學生既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創造美的愉悅,又獲取更具體、更深刻的其他方面的教育。
*美化教室的課前準備應做充分,師生都應準備相應的工具和材料,如各種彩色紙、吹塑紙、繩子、錘子、釘子、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彩色粉筆及陳設品等等,以便為活動開展提供物質保障。
*除了充分做好各項課前準備工作外,必須緊扣布置方案選擇分工這個環節,力爭做到周全細致,使學生各顯其能、各盡其責。教師應運籌帷幄,成竹在胸。方案策劃時,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小組討論中,主動探討與策劃,鼓勵各組提出不同的美化方案,增強創造美的內驅力。分工可按教室區域劃分:黑板、墻壁、墻角、天花板、門窗等;也可按工種劃分:剪裁的、折疊的、粘貼的、組裝的、懸掛的、書寫的、描繪的、張貼的、擺設的等等。做到事事有人操勞,處處有人照料。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或運用各種綜合材料創作自行車。
2、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在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
1、了解物體的基本形體,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間概念。
2、能根據物體的特征,用線描的方式畫出物體的基本形體。
3、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
如何讓學生懂得為熟悉的故事配畫。
1課時。
課時:2課時。
: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教師讓學生帶一件生活用品獲圖片,請學生說一件你喜歡的生活用品,說出喜歡它的理由,從造型特征、色彩、功能等方面談。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二、新課。
1、看一看,說一說。
我們現在的生活用品琳瑯滿目、美觀又實用。它們都是具有長、寬、高的立體物。如:
方體柱體球體。
2、了解線描共10頁,當前第1頁12345678910。
師:老師把我喜歡的一件生活用品畫出來了,你們想看一看嗎?這種表現方法叫線描。線描是一種簡便而美觀的表現方法。它要求線條簡練、刻畫細致,表現出物體的具體特征。
3、學習繪畫方法。
1)首先我們要觀察物體,把它歸納成一個基本形體,如照相機是方形體、豆漿機是柱體、足球是球體等或形體組合。
2)按一定的次序細致描繪物體。抓住物體的主要特征,使物體造型生動。
注意:一定要先畫基本形,不要一開始就畫細節,抓住物體的主要形體和特征。
4、學生實踐活動。
根據物體基本形體,畫一兩件你熟悉的生活用品。
5、作業展示評價。
學生互相評價,讓學生說出自己的作品的優點和不足。
展示優秀作品,分析出色的地方。
三、小結。
我們的生活用品實用美觀,我們同學們要留生活用品獨具匠心的設計,分析其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可以嘗試一下自己設計你喜歡的生活用品。
教學目標:
知識與目標:畫一張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游樂園其中的一幅活動情景的記憶畫,想象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幸福樂園。
過程與方法:
通過回憶、想象、觀察的方法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幸福樂園。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生回憶想象觀察自己在課外活動中活動情景。
教學難點:
畫一張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游樂園其中的一幅活動情景的記憶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新老師,我姓胡,你們可以叫我胡老師!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或者是游樂園嗎?生答(只去過少年宮)。
你參加了什么樣的活動呢?(畫畫、下棋、游泳、跳舞、書法等)預設:科技館(磁懸浮高速火車、巨型卡通飛艇懸浮在空中、飛船、時空隧道、機器人等)。
博物館(青銅、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繡、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民間工藝品等)。
二、回憶、想象。
預設:生:游樂園,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的,我很高興。
生:少年宮,我學習了跳舞,我認識了很多朋友,我感到很快樂。
生:科技館,我看到了會跳舞的機器人,坐了飛船,感覺很驚喜神奇。
生:博物館,我看到了古代的書畫和青銅器,它們很珍貴也很漂亮。
(抽2至3人說一說)。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在課外有很多場所能讓我們學到知識,讓我們感受到快樂和幸福。那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在這些場所里活動的照片吧!
2、出示學生在課外場所活動時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我們可以在少年宮學習跳舞,可以寫書法、可以談電子琴、可以下棋。
在科技館我們可以欣賞會跳舞的機器人、感受會隱身的高科技玻璃、穿越到模擬的海底世界。
在游樂園我們可以坐旋轉木馬、坐過山車、玩碰碰車。在博物館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的石器銅器,民間工藝等。師:看,同學們在課外活動中,學到了,看到了,許多我們在課堂上接觸不到的東西,那我們來瞧瞧他們是如何把活動的情景畫下來的吧!
3、欣賞學生作品,教師及時加以指導。
4、教師展示繪畫作品。
5、教師小結:在畫你的幸福樂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樂園中的建筑物少不了門、窗、柱、欄和好看的裝飾。
三、學生活動。
1.閱讀創作要求:設計并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幸福樂園。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四、評議,作品展示。
1、教師評。
2、集體評。
五、教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回憶了在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游樂園內活動的情景,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并把我們理想中的幸福樂園畫了下來,每個同學的幸福場景也許是不一樣的,但是那份幸福和快樂的感受卻是相同的,希望這份幸福和快樂能持久,伴隨我們一起度過美好的童年!
同學們,下課!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3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