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計劃中,教師需要明確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四: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2.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體會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1、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背誦并默寫課文。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么,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說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著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系,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并圖解“銘”這一文體。
1、聽示范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并且劃分節奏。
2、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過渡:讀完以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系,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余三組做評委。然后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了解了文章內容,那么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說說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泵鑼懧噎h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睂懼魅私煌?。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睂懼魅饲槿じ哐?,生活悠閑,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么?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ppt展示)托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后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p>
陋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環境清幽安貧樂道。
室不陋交往之雅。
銘情趣之雅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托物言志。
本堂課的最大優點在于朗讀環節,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節的發言,形式過于單調,沒有充分發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后注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采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于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后,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后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原文翻譯及賞析(人教版初二上冊)。
陋室銘(劉禹錫)。
譯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淺,有了蛟龍就有靈氣。這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蘚的痕跡碧綠,長到臺階上,青蔥的小草映入竹簾里。與我談笑的都是博學的人,與我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梢詮椬嗖患友b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它們都很簡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簡陋了)??鬃诱f:“(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簡陋的呢?”
賞析。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么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之技,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八故锹?,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引論鋪下了基礎。也點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復思考的,絕對不是一時的靈感沖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與反復推敲了。4—7句刁難下祭出此文,并將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強烈的針鋒相對的性質。從全文的寫作手法來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氣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談笑”二句究竟在說什么呢?青苔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劉禹錫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你們這些)無學之輩。作者以青苔和野草來比喻自己獨立的`人格,這是氣節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翱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兩句同樣延續了“比”的手法,只不過由類比變成了反向的對比。
如果說本文的1~3句是一種鋪墊,那么4~7句則進入了真正的對抗。作者以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展示了自己的錚錚傲骨,同時,也對勢利小人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閑居隆中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于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于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意思。既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種志向吧。這結合作者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結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說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來規范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這樣的結句,不說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圣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2.讓學生了解押韻及其作用,朗讀、背誦全文。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2.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課文字詞(分發,不然教學進度來不及)(按其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板書出字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在于。名:著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則:就。靈:靈異,神奇。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2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七八年級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于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說、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借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掌握古為今用的學習方法,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結合時代具有積極參與現實的意義。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2.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導語。
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座右銘。)大家寫這些座右銘是有什么用的呢?(用來激勵自己的。)那可以看出“銘”里面的內容應該是激勵警戒自己。(展示“座右銘”的含義,提醒學生注意“銘”)。
其實“銘”最早是我們古代的一種文體。除了有我們今天的“激勵警戒”之意外還可以稱述功德。一般是銘刻在器物之上。銘的一大特點是要用韻。(展示“銘”的文體知識,“用韻”二字加色標注,引起學生注意。)。
活動2【導入】指導朗讀。
1、銘是用韻的,韻腳是哪幾個字?(學生說。)韻腳讀的時候要清晰響亮。
2、放配圖錄音,學生跟讀。
3、請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加以評論,教師點評。
4、集體朗讀。
活動3【導入】教學過程。
一:疏通字詞,文意串講。
1、文章寫的是陋室,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陋室。(教師板書,畫一屋子,引起學生好奇心。)。
教師自語:我把孔子放在屋頂。為什么?因為孔子是圣人,他的話就是真理。所以我們把它放在最上面,屋子是陋或者還是不陋就用他的話給屋子定性。
孔子說了什么?(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怎么翻譯?(賓語前置句,現代語序“有何陋”,有什么簡陋的呢?“之”,加強了反問的語氣。)。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簡陋的還是不簡陋的呢?我們來看看原文。(展示《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蛟唬骸奥?。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教師解釋此段話。)。
孔子認為陋還是不陋(不陋)。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話來說?(君子居之)。
此句肯定了陋室不陋,那么我們讀的時候就不應該是疑問的語氣,而是帶有肯定語氣的反問。(學生自由讀)。
2、用劉禹錫的話來說,屋子為什么不陋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請同學來翻譯這一句話,同時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補出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主旨,提挈了全篇大意)主旨如此重要,我們要讀得鏗鏘有力。(學生自由讀)。
那你們認為我應該把這句話畫在這個屋子里的什么部位呢?(頂梁柱的部位,屋子的中心關鍵部位。)(板書)。
3、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緣何不陋呢,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幼…h境優雅。
優雅的環境我們讀得就要顯得有美感,仿佛你已經看到了如此清幽的環境。(學生自由讀)。
你們認為此句話我應該放入房子的哪一部位?(臺階處,和室外相連。)(板書)。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煌烁哐?。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經常與他人比吃穿,甚至有人埋怨沒出生于一個富有的家庭。老師認為:衣不在好,整潔就成;家不在富,溫馨就行。虛榮心是要不得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了解一下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所表現出的情趣,我們從中或許能領悟出一些道理。
二、展示預習成果:題解,作者。(關于課文題目,誰來展示一下你的預習成果?誰來簡介作者呢?)。
三、朗讀:自由讀---點名讀-----范讀----齊讀(點名讀可以簡單點評,大家來聽一下名家的朗讀,注意節奏和銘文的韻味)。
四、交流翻譯。(結合課文注釋自己譯或者與同桌交流,翻譯出來后簡單評論)。
五、疑難詞句。(那么大家還有沒有哪些不會的詞句呢,出示課件)。
六、出示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同學們已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我們請男同學來朗讀一遍課文。字面上意思理解了并不等于理解了課文,俗話說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現在根據老師的問題同學們來思考一下,或者四人小組討論一下。進一步探討課文。)。
1、本文統領全文表達文章主旨的的名子是哪一句?
(從此句話來看,陋室陋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不陋的?各有什么特點?
(1)自然環境--------優雅。
(2)交往人物---------儒雅。
(3)日常生活---------高雅。
(各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句子)。
那么詳細地描寫陋室單純是為了給陋室作銘嗎?不是,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的品德,作者很含蓄地將自己的志向情操表達在具體事物上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這里作者托的物是什么,表達的是什么志?(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3、課文名為《陋室銘》,為何結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這是否矛盾?
明確:不矛盾。題目中的“陋”是書房的形陋,而結尾處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簡陋,緊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這雖是陋室,但作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4、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不相干,為什么要這樣寫?
明確:古代傳說中,山中有神仙,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龍,這水就是靈水。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華寶貴,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用山水來引出陋室,用的是類比的手法。類比是將性質,特點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以突出事物的相似之處。
我們第一課不是用的類比手法,托的物是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不甘沉默積極進取的精神。
你還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出此類“類比”嗎?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美好的品德也會讓陋室生輝,我也會像諸葛子云那樣受到后人的景仰。
七、小結課文。(課文通過山水用類比來引出陋室,點明陋室不陋是因為作者德馨,再通過具體描寫陋室的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來突出作者美德,再自比為諸葛亮、揚子云,表明他的志向與抱負)。
八、質疑問難。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十、當堂背誦。
十一、課堂小結。從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
十二、仿照作者的寫法,給自己熟悉的物品寫一篇銘,比如桌子銘,鉛筆銘,電腦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背誦并默寫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如:“之”的用法;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重、難點:
誦讀中進行板書設計活動是重點,難點是理解寓意。
準備:
1、學生:預習并完成《高效課堂》中“預習感知”練習;
2、教師:相關課件。
課時:1課時。
過程:
一、導入:(課件)。
問:本單元我們探究的主題是什么?(請學生回答)。
二、了解預習情況:(課件)。
同學們:在預習課文時,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
下面這些你們掌握了嗎?
1、給下列字注音并解釋:
德馨()。
案牘()。
鴻儒()。
亂耳()。
2、解釋重點字詞:
則斯名德馨。
3、翻譯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4、找出相關句子:
文中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
寫陋室中人的句子是:
寫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5、銘文的知識: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請在課文中劃出押韻的字,想一想,這些字的'韻母都是哪個?
明確:in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三、學習活動:。
1、誦讀、設計板書;。
(1)范讀;
(2)學生練習誦讀;
(3)分小組反復誦讀,設計板書;
(4)設計交流。(課件)。
山(仙)名陋室。
水(龍)靈德馨托物言志。
景、人、事不陋。
諸葛廬。
子云亭以古人自比。
四、問題探究:(課件)。
1、提出問題;
作者寫陋室不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分組探究;
3、引導交流。(課件)。
小結: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五、課堂檢測:默寫短文。
六、課堂總結。
七、作業:《高效課堂》相關練習。
王仁洪。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間住的簡易的房子,作者為它作銘,托物言志,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志向和情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理解“銘”這種文體,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學習,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
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問題導入法。
誦讀教學法。
合作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做個選擇題:a、假設有一棟富麗堂皇的大廈,要得到它,必須說一輩子違背良心話,做盡傷天害理的事;b、有一間簡陋的屋子,那里風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選擇哪個呢?(學生回答:選擇b,因為……)。
很好,你的選擇與一位詩人一樣,他是唐代劉禹錫。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銘》很出名。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他的《陋室銘》吧!(板書題目)。
適時解題目: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那么“銘”怎樣理解?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銘”的特點:
作者及背景介紹。
1、作者。
2、背景。
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氣”出來的。當時他熱心幫助一個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對宦官勢力。失敗后,他被貶到安徽和州縣做了一名小官。按規定,他應得到三間三廂的房子。?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故意刁難。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對大江居的三間毛屋。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非??鞓?,于是就寫下了《陋室銘》表達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負。
誦讀課文并翻譯。
讀一讀:
1、學生自讀,標出難讀的字詞。
2、教師范讀,學生注意字音和節奏。
3、學生齊讀,讀出感情。
翻譯全文:
學生合作翻譯。
教師點撥重點字詞: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斯:指示代詞,此:這。惟:只。
馨:這里指品德高尚。上:長到,蔓到。?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浩矫?,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這種文體現代還用嗎?——座右銘。
3.關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堵毅憽肪褪且黄獋魇兰炎?。(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境內)。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永貞元年(805),與柳宗元等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司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觀寫詩諷刺保守派,外遷,任連州(今屬廣東?。┐淌?。以后還當過夔州(今屬四川?。?、和州(今屬安徽?。┐淌?。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長安,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有《劉夢得文集》)。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答:山水寫起。
5.提問: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山和水來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回答)陋。
用仙和龍來比?????????????????(回答)德。
用名和靈來比?????????????????(回答)馨。
7.提問:苔痕???相對?????????回答:草色。
提問:階綠???相對????????????回答:簾青。?。
提問:上相對??????????????????回答:入。
除了對偶還用了什么方法呢??????回答:擬人。
8.教師講解:“上、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回答:對偶。
10.提問:談笑相對???????????回答:往來。
有相對?????????????回答:無。
鴻儒相對???????????回答:白丁。
12.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p>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p>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p>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4.教師講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5.提問:作者在這里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說明陋室不陋嗎?
答:不是,而是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要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
教師肯定:很對。(板書:暗含、志向)。
17.提問:劉禹錫為什么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答: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8.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19.5.文化尋蹤:
(1)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銘文?
讓學生了解古代文人以詩文明志的傳統。
(2)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作者的陋室還有什么可取之處嗎?
綠色、親近自然、生活簡樸、居室的文化氣息等等。
(3)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陋室之雅?
環境:清幽。
來往的人:高雅。
主人生活:清閑。
(4)7.文章末尾為什么提到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話?
以先賢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孔子的話來暗示是君子居之。
(5)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文所表現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貧樂道)。
四、學生教師共同完成板書。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馨??????對偶?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對仗夸朋友——雅??????虛實?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參考譯文。
注:為保持銘文句式工整和押韻的特點,本文兼用意譯。
知識和能力:
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翻譯課文。
認真體會“銘”文句式整齊、押韻,節奏感強的特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疏通文意以學生翻譯為主,教師講解為輔:
分析課文時教師要發揮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不斷增強個人的魅力。
積累文言知識,訓練并提高學生熟讀成誦的能力。
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理解作者高潔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體會本文語言優美,韻律和諧的特點。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熟悉生字難詞,結合課文注釋背誦重點解詞。
朗讀教學法,自學點撥法,引導學習法。
1課時。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自己的書房居室都會搜腸刮肚的起一個響亮而別有深意的名字。例如:“老學庵”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晚年的書屋名稱,此名表達了詩人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而不止的精神。著名戲劇家梅蘭芳室名“綴玉軒”,寓意為博采眾家之長。魯迅先生在北京時支持學生愛國運動,被反動文人罵為“學匪”。鑒于此,詼諧的魯迅把自己寓所的書房起名“綠林書屋”?!熬G林”者,強盜也,“綠林書屋”乃“學匪”之寓所也,以此來諷刺反動文人的誣蔑。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另一位高人居室----劉禹錫的“陋室”,看看這“陋室”背后的故事。
)
1、給加粗字注音。
惟吾德馨()鴻儒()調素琴()。
案牘()西蜀子云亭()苔痕()。
屏幕展示,學生自測,教師展示答案,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強調易錯的讀音,學生齊讀,加強記憶。
2、解詞。
(1)有仙則名()(2)有龍則靈()。
(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
(5)苔痕上階綠()(6)草色入簾青()。
(7)談笑有鴻儒()(8)往來無白丁()。
(9)可以調素琴()(10)無案牘之勞形()。
(11)惟吾德馨()()。
屏幕展示,學生一起來回答,因為都是課后的注釋,沒有難度,只是檢查預習的結果,不進行深入的分析。
3、初讀文章,讀準字音。學生朗讀,教師注意在讀音上的輔導,積極評價學生的預習情況。
學生以同桌為自然單位,兩人合作,借助手中的資料查找本文作者及相關的背景資料,對重要信息進行圈點勾畫,教師巡視檢查學生的查找情況。最后教師總結,屏幕展示作者簡介,以及相關背景,接著講述陋室由來的一個小故事,然后講解“銘”這種文體,并把握文體的特點,最后聽朗讀,品押韻,學生再讀課文。教師準備資料如下:
1、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是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求異心理很強,如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通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贝_實膾炙人口。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擠,被貶官降職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觀桃花》和《再游玄都觀》詩作先后兩度被貶。劉禹錫寫此文時,正被貶為和州刺史,其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親。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卻又無可奈何。
2、陋室由來:劉禹錫被貶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規定,劉禹錫的住房應在縣衙內,但是和州縣太爺是個“勢力眼”,給他安排到城南臨江的三間民房居住。對此,能屈能伸的劉禹錫毫不在意,搬了進去,提筆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信手貼在寢門上。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還不服氣,一心想著爭辯。為了教訓他,又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并把住房面積減半。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爭艷,他又撰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敝h看了又惱火又害怕,惱他仍執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煩牽連自己,又下令將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看他還怎么接待鴻儒們來此聚會。果然因室內無立足之地,門前逐漸寂寥。但是逆境使詩人的靈魂更加高潔。這時他寫成了《陋室銘》,并請人碑刻后豎于門外。此精妙短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又發人深思。讓我們感受到了劉禹錫的博大胸懷、高尚情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3、了解文體: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駢句。駢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之一。押韻指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文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韻。駢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4、聽朗讀,學生齊讀,品味押韻。
屏幕顯示全文及重點字詞,幫助學生翻譯課文,了解文意。課件展示對重點詞語和句子總結。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加入自己對作者的理解,再讀課文。
重點詞語:馨、名、勞、亂、之。
重點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教師拋磚引玉: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作者心聲的句子,并證明自己的觀點。本輪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采取小組討論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降低難度。把個別的小問題放在下面解決,共性的問題,一起解決。教師的資料準備如下: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币陨剿雎?。這里,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寫陋室,卻用山水作比,使文意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败啊弊之孆堻c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八故锹?,惟吾德馨?!秉c明全篇主題?!堵毅憽烽_篇以山水起興,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入正題,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后的陋室歌頌功德埋下了伏筆。從側面烘托陋室清幽,寧靜。也表達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陋室不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論述陋室不陋:
(1)自然環境的清幽雅致?!疤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鄙?、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2)交往人物的賢良儒雅?!罢勑τ续櫲?,往來無白丁?!彼自捳f,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們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
(3)生活情趣的高雅脫俗:“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庇姓婷鑼懠磳崒懙木渥?,“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也有反面描寫即虛寫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翱梢哉{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對應,“閱金經”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對應。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
總之,作者描寫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這也就為下文“何陋之有”的結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呢?
運用類比,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現了自己同諸葛亮和揚雄一樣高潔而不受客觀居住條件所困的高尚情懷。
4、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孔子這句話是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后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尾引經據典,力發千鈞,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5、托物言志,小結主題?!巴形镅灾尽保菏侵竿ㄟ^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再如,我們學過的《紫藤蘿瀑布》“花和人都會遇到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們要汲取歷史的經驗,鼓起生命的風帆,并將這種個人的努力,融入千萬人的群體奮斗中,才能組成“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于謙的《石灰吟》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表達自己要和石灰一樣,不怕艱難、不惜犧牲、堅守清白,決心在艱苦中磨練,堅守清白,準備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負。
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當權者顯示自己并未因遭貶而郁郁寡歡,相反卻過得安逸瀟灑;另一方面表達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屢遭磨難而堅守節操的信念。本文充分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5、再讀課文,抒發作者情懷。
開篇運用類比引出主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從三個角度具體闡明,即居室環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最后總結全文,以諸葛廬子云亭作比,以孔子的話結束全文。
1、積累文言詞句。
2、領會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4、提問: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山和水來比?
5、教師講解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6、提問:苔痕相對?
7、教師講解“上、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佛經;絲竹,管弦樂器,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說,在陋室里,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9、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p>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p>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p>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0、教師講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1、提問:作者在這里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說明陋室不陋嗎?
12、教師講解前有古人后有來者,我這個陋室將與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的亭子一樣被后人所稱道;我本人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這么一筆,再生一層波瀾,內容更豐富,主題更鮮明。寫到這里,我們感覺到作者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夠完美了,可以收筆子。
但是作者是一個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筆,引用孔子的話結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回應“德馨”言盡而意無窮??鬃舆@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講得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13、提問:劉禹錫為什么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14、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這是作者有意設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板書:態度),安貧樂道,君子固窮,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語引經據典(板書:引經據典),力發千鈞,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馨對偶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對仗夸朋友——雅虛實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情懷,一個坦蕩樂觀、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
(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教師講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八辉谏?,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云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八故锹?,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败啊北疽馐前l散很遠的香‘乙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教師講解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傊?,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經過作者反復描寫陪襯,文章主旨已經突出,意思似乎已經寫盡,可是畢竟作者是大手筆,再用另外的寫作手法向深處開拓主題。(出示南陽諸葛廬圖)。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云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讓學生了解押運的字和壓韻的作用。
3、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目標1。
目標1。
課前預習:查工具書,試譯全文。
一、課前三分鐘(課外閱讀讀后感,抽簽完成)3。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2。
三、介紹作者、體裁(教師抽查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3。
劉禹錫(772---843)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銘,原來是刻,在這里是一種文體,或歌頌贊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銘,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學生借助工具書解釋常用實詞和難句。6(完成目標2)。
陋:不華美、狹小馨:香氣散布很遠。
白?。悍饨ㄉ鐣餂]有功名的人牘:古時寫字用的木簡。
何陋之有:有什么狹小不好看呢?
(教師出示膠片)。
五、朗讀、翻譯、理解分析。28。
1、請一同學讀一同學翻譯全文,學生或教師適當補充。(完成目標2)。
2、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出示的問題。
a、《陋室銘》中的那句話能提挈全篇大意?
3、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補充并進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標3)。
我們要學習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貴品質。
4、請學生自瀆領會。
5、教師介紹什么叫押韻?押運有什么作用?
(寫韻文時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叫做押韻。韻文押韻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于吟頌和記憶,因為它具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6、本文有那些押韻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六、小結。2。
七、布置作業。1。
a、抄寫常用實詞和難句。
b、背誦全文。
c、寫一讀后體會,字數不限。
八、說課精要:安排學生先自己預習、多讀、自主試譯,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文章。
1、知識: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技能: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
4、態度: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的評價古人。
:目標1。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如果讓你設計自己的家,你怎樣設計呢?(學生自由發言)唐朝的劉禹錫他和部分同學一樣喜歡簡陋的居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樣?(板書:《陋室銘》劉禹錫)。
二、簡介作者、解題(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師適當補充)。
1、陋室:簡陋的居室,是劉禹錫的室名。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用韻。(介紹表現文體的字:表、說、記、序。/押韻--刨根問底:立即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韻腳和所押之韻。)。
3、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頗得白居易推崇。
三、初讀課文,熟悉課文。
1、學生自由讀(要求大聲朗讀,注意停頓,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注意句讀)。
3、范讀(聽課文錄音)。
4、齊讀。
四、二讀課文,疏通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參照注釋,讀懂課文。(遇到疑難,同桌討論)。
2、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鴻、白丁、馨等)。
3、指名翻譯。
五、三讀課文,理解課文。
齊讀課文,出示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從文中找出體現“陋”的語句)。
討論并歸納:“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說明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極為簡陋。
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認為作者這樣說對嗎?理由?
討論并歸納: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吳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幽雅、恬靜)。
來人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
生活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3、作者寫陋室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
討論并歸納: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強調本文寫法:托物言志)。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
六、課外拓展。
1、看材料,思考問題。
教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梢运X,打呼嚕。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場。心里云:“混張文憑?!?/p>
思考:(1)材料是針對學生中的哪些現象而言的?
(2)那么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七、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1、稱頌:人品高尚。
2、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為國為名的奉獻精神。
八、小結:
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九、布置作業。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4、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通過朗讀,掌握銘文的特點,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操和情趣的。
多媒體。
二課時。
一、新課鏈接:
同學們:當我們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時,親人與朋友常常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激勵我們要力爭上游、百折不撓。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誰的妙筆?(學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劉禹錫)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劉禹錫的佳作《陋室銘》。
二、走近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四、釋“銘”解題:
提問: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們大家,你最喜歡的座右銘是什么?
這里的銘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書“銘”)那么,“銘”字還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銘”。(板書“陋室”二字,完善課題,板書作者)。
五、明確目標: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初步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六、指導朗讀:
(一)、聽錄音朗讀課文。請學生進一步擴充、加深預習成果。
(二)、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押韻的字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韻母:ing。
(四)、再次齊讀課文(男、女生分開進行)。
七、翻譯古文:
(一)、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討論)。
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德馨: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
白?。簺]有學問的人。
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使動用法,使……擾亂。
(二)、翻譯全文:(力求嚴密、準確)。
如: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簡陋的呢?
八、小試牛刀:
1、解釋下列詞語:
名:著名。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勞形:使身體勞累。
2、翻譯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練一練。
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有仙則名不能名其一處也。
b.惟吾德馨如蘭之馨。
c.拍案而起無案牘之勞形。
d.無案牘之勞形我們在勞動。
九、布置作業:
上網查閱劉禹錫的其他作品,進一步了解其創作特色。
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并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與評價。
1、?了解與認識作者情操。
2、?文言詞語的積累。
3、?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銘體文特色。
一、導入??。
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與教室或自己的書房、臥室日日相處,它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說起。
二、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
三、生結合課下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與自己的前后桌同學討論。
四、幾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進而了解文章內容,同時輔之以朗讀、誦讀。
1、?????在讀完以后,你對全文的印象如何?學生在這里可能有三種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如果答“陋”則以下設計2、3暫時不講,如答“不陋”與“陋而不陋”可順次展開。
2、?????為什么(陋而)不陋?這里哪兩個字是最為關鍵的?
3、?????作者的德馨體現在何處?
這里順便交代,劉禹錫曾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并有大量詩文傳世,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逢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由此可見,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5、?????作者為何又寫了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作用何在?
6、?????由此可見,室主人是什么樣的人?
7、?????由此可見,文章最后一句是不是“添足”?
五、品評、討論文章寫作目的。
1、?介紹寫作背景:劉禹錫在和縣的經歷。
2、?回憶劉禹錫的其他詩文,并回憶、品評其中思想。
3、?讀文中用典,了解典故意義。
4、?小結。
六、再次誦讀全文,賞析寫作特點,結合注釋一中對銘的介紹,師生共同討論文中押韻、對偶、比興等方法。
2、?我們在電視中??吹絼t廣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禮不在多,貼心才行;中脈蜂靈,正在流行?!闭埰肺龃藦V告,并仿寫一則。
陋?????友?????交往不俗????????不陋。
趣?????情趣高雅。
1、知識目標: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4、能力目標:背誦、仿寫。
課時安排:1課時
在大唐的歷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三十四歲那年,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正感到春風得意的他,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長安后,因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寫了一首惹禍的詩:
紫陌紅塵扶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因為這首詩,他又被貶到連州。一貶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歲再回到長安時,玄都觀里的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亂草。這不怕惹禍老先生,又寫了一首《再游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干什么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我們一起來背誦這位老先生的詩。
1、背誦已學詩歌《秋詞》。(多媒體顯示)
2、請學生簡介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這篇《陋室銘》是他被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多媒體顯示)
3、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顯示)
4、簡介“銘”。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常見的銘有:座右銘、墓志銘。
5、韓愈說:“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边@篇文章也不例外,請一同學介紹背景。
(可見,此文并非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而是憤世嫉俗之作。)
1、欣賞課文錄音。
2、洪亮、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去掉標點)
三、譯讀課文。
1、對照注釋,理解文意。
2、學生相互質疑、解答。
3、提醒學生要注意的詞、句翻譯。
4、翻譯全文。
1、要求:注意節奏、語調與感情,讀出韻味。
2、自己在書上畫出朗讀停頓(多媒體展示),先小聲自讀,再請同學朗讀。
3、注意句式特點(整齊、上口,駢句,結構相似,字數相同。對偶)
4、找出韻腳。(多媒體展示)
5、齊讀課文,說說對“陋室”總的印象。(陋室不陋)
6、陋室為何不陋?用文中的話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最關鍵的是哪兩個字?(德馨)
1、作者“德馨”表現在何處?怎樣表現的?(用文中的話回答)(苔------勞形)
(分析:德在何處:中國文人中“君子”所秉持的道德修養和人格精神。
馨在哪里: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運用比興手法。)
2、到這里來的人多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不多?!疤?----青”)
3、到陋室來的都是些什么人?(鴻儒)
4、作者為什么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人,以顯示自己的“德馨”)
5、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調素琴,閱金經)
講述:這里既有正面的描寫,又有反面的描寫;既有實寫,又有虛寫。正面描寫的句子是:調素琴,閱金經,這是寫實,表現了從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寫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虛寫,表現了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6、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景、友、趣)
講述:作者是怎樣表現陋室不陋的呢?(多媒體展示)
1、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
(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比)
2、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
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抱負的人)
4、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體展示)
小結:作者先運用比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并論,其意不言自明。
5、文章以孔子的話作結有什么作用?照應了哪一句?
(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從而表明自己超凡脫俗的胸襟,同時又照應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賢自比。)(照應“惟吾德馨”)
6、由此看來最后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
(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7、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這篇“銘”贊美簡陋的居室,要表達什么?
(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山--仙名
何 陋 之 有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無
絲
談 可 竹
笑 以 之
有 調 亂
鴻 素 耳
儒 琴 無 水-- 龍靈
往 , 案
來 閱 牘
無 金 之
白 經 勞
丁 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托物
言志
1、仿寫:《 銘》
2、課堂交流。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讓學生了解押運的字和壓韻的作用。
3: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目標1
目標1
課前預習:查工具書,試譯全文。
一、 課前三分鐘 (課外閱讀讀后感,抽簽完成) 3'
二、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2'
三、 介紹作者、體裁(教師抽查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3'
劉禹錫(772---843)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銘,原來是刻,在這里是一種文體,或歌頌贊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銘,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 學生借助工具書解釋常用實詞和難句。6'(完成目標2)
陋:不華美、狹小 馨:香氣散布很遠
白?。悍饨ㄉ鐣餂]有功名的人 牘:古時寫字用的木簡
何陋之有:有什么狹小不好看呢?
(教師出示膠片)
五、 朗讀、翻譯、理解分析。28'
1、 請一同學讀一同學翻譯全文,學生或教師適當補充。(完成目標2)
2、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出示的問題。
a、《陋室銘》中的那句話能提挈全篇大意?
3、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補充并進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標3)
我們要學習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貴品質。
4、 請學生自瀆領會。
5、 教師介紹什么叫押韻?押運有什么作用?
(寫韻文時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叫做押韻。韻文押韻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于吟頌和記憶,因為它具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6、 本文有那些押韻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六、小結。2'
七、布置作業。1'
a、 抄寫常用實詞和難句。
b、 背誦全文。
c、 寫一讀后體會,字數不限。
八、說課精要:安排學生先自己預習、多讀、自主試譯,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文章。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課,《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和州做官期間住的簡易房子,作者為它作銘,托物言志,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抱負和情趣,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現實的諷刺。文章表現了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值得現代人學習效仿。
a、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體。
2、欣賞圖片,進行誦讀訓練。
3、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翻譯全文,掌握文言實詞。
4、研討探究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b、過程與方法:誦讀、啟發引導點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1.誦讀教學,熟讀成誦。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托物言志的寫法的領會,從文章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思想意識波動很大,需要教師做出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劉禹錫的《陋室銘》這篇文章,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教育和引導學生要保持高尚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點撥下,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設計問題,學生充分討論、探究,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和諧快樂的情境中獲得新知和情感體驗。
7.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簡介作者和文體。
1、欣賞圖片,營造氛圍。
2、背景導入,營造氣氛。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劉禹錫的《陋室銘》,如今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名文”,你們知道嗎?其實這篇名文是被“氣”出來的。
作者因參加當時的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做了一名小官。按照規定,他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墒呛椭葜h看人下菜碟,覺得他是被貶下來的,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一副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焙椭葜h知道后很生氣,吩咐衙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又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于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以,劉禹錫仍然不計較,觸景生情,又在門上貼了一副對聯:“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蹦俏恢h見他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了他一間只能夠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劉禹錫覺得知縣實在欺人太甚,就憤然提筆寫下了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劉禹錫的《陋室銘》(出示教學目標并板書課題)。
3、簡介作者和文體“銘”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劉禹錫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多媒體出示、請學生朗讀)。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洛陽人。21歲中進士,授官監察御史。他熱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官多次。他的散文清新活潑,富有韻味,著有《劉夢得文集》。這篇文章是他被貶官和州時所作。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了一種文體。一般要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屋子?!奥毅憽本褪峭ㄟ^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居室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活動2【講授】二、進行誦讀訓練。
1、請同學們認真聽課文朗讀(學生聽清字音和停頓)。
2、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教師:認真傾聽,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感知課文。
4、學生自由背誦課文(大約4分鐘)。
活動3【講授】三、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翻譯全文,掌握文言實詞,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點撥,掌握重點實詞含義。
斯:(這)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鴻儒:(博學的人。鴻,大。)。
白?。海ㄆ矫?。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調:(調弄,這里指彈琴)。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2、學生圈點試著譯文。
3、小組互動譯文,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4、整體感知,暢談感受。
活動4【活動】四、合作探究,研讀揣摩。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讀完后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概括全文主旨的是哪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2.文章從哪幾個方面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
3.文章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學生自讀課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組討論研討。然后全班交流,學生相互補充,最后統一答案要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薄奥摇笨垲}?!暗萝啊苯y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深刻含義是:由于人品的高尚,為陋室增光添彩。
2.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睂懗隽司邮噎h境清幽寧靜。
交往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睂懪c人交往高雅脫俗。
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睂懗雎抑魅烁哐琶撍椎那橹?。
3.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說明“陋室”“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不但說明了“陋室”不“陋”,而且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達到了不陋的境界,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活動5【活動】五、走進古人,升華思想。
1.請同學們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學生思考討論,自主表達,教師做適當點撥。)。
歌頌:如有人生目標和理想,人品高尚,情趣高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
批評:消極避世,少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少了無私奉獻精神……。
活動6【練習】六、鞏固練習,強化記憶。
1、文中揭示主題的語句是:,。
2、描寫陋室環境之雅的語句是:,。
3、寫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活動7【活動】七、課文小結欣賞樂曲。
同學們,短短的一節課我們共同欣賞了劉禹錫的美文《陋室銘》,我們領略到他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們也能有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人格。
活動8【作業】八、布置作業。
1.熟讀并且背誦全文。
2.請同學們為你的家取個名字,學習劉禹錫,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吧。
《銘》。
活動9【作業】九、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仙————名。
水————龍————靈。
陋室————德馨————不陋。
自然環境往來客人主人情趣。
(幽美)(高雅)(優雅)。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3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