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應該靈活調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時改進。接下來是幾個教學工作計劃的要點和重點,希望對教師們有所啟示。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且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了初步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材分析:
“植樹問題”原本屬于經典的奧數教學內容,而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思維方法。本冊“數學廣角”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這個數學內容既需教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而例1是探討關于一條線段的植樹問題并且兩端都要栽樹的情況,讓學生先通過畫線段,再來發現栽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從而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設計理念:
《新課標》提出:“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彼越忸}不是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從實際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培養學生通過接觸這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等數學探索的過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間隔概念,知道間隔數與棵樹之間的關系,初步建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2、能根據數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數學思考:
1、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自主實驗、探究、交流,從中發現規律,抽取數學模型過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解決問題:
能夠應用本節所建構的植樹問題的數模以及探尋到的規律,針對實際情形靈活的來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建構數模,探尋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每組一張表格。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師:“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猜到了嗎?”“對!就是這雙勤勞的雙手。請同學們伸出左手五指張開,看看你能想到哪個數?”“5是指5個手指,胡老師想到了4,你知道在哪嗎?”“在數學上我們把這些空格叫做間隔(板書: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間隔數是4?!?/p>
“現在看老師的手變魔術了,5個手指有4個間隔,4個手指有3個間隔……你們找出手指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了嗎?”(指名說)。
2、找間隔。
“生活中的間隔隨處可見,請看大屏幕。你找到間隔了嗎?”(出示課件2—4)。
“我們的身邊還有間隔嗎,一起來找找吧!”
3、揭示課題出示課件5、6。
師:“你更喜歡那組畫面?怎樣才能擁有這樣美麗的環境呢?”“對!植樹造林,美化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說到植樹,大家知道嗎?在我們數學王國里植樹可是有一定的學問的。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植樹問題?!保ò鍟褐矘鋯栴})。
二、自主探究,構建模型。
師:“春天到了,為了美化校園,我們學校也要植樹,想當環境設計師嗎?看看具體要求?!保ǔ鍪菊n件7、8)。
1、設計不同方案。
師:“畫一條線段表示12米的小路,你想怎么載就用示意圖或線段圖畫出來吧!”教師巡視。
2、展示不同方案。
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設計方案,問:“你是怎么畫的?”
師板書三種情況,分別是:兩端都栽,只栽一端,兩端都不栽。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探討兩端都栽的情況?!?/p>
3、小組探索、加強體驗。
(1)提出問題。
出示例1(課件9)學生默讀題目,找出關鍵詞并做解釋。
師:“需要多少棵樹苗呢?”指名說出不同的答案并板書。
師:“現在出現了3種不同的答案,而且每種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種答案對呢?”小組討論,并說出理由。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在理解間隔數與棵數之間規律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植樹問題。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1、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理解“植樹問題(兩端要種)”的特征,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理解“間距數+1=棵數,棵數-1=間距數
1、教學“間隔”的含義
師:每位同學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他不但會寫字、畫畫、干活,在他里面還藏著有趣的數學知識,你想了解他嗎?請舉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并攏、張開)
2、舉例生活中的“間隔”
師: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你能舉幾個例子嗎?(兩棵樹之間、兩個同學之間、鐘聲…)
3、理解間隔數,引入課題。
在一條路上植樹,每兩棵樹之間相等的段數叫間隔數(課件演示),每個間隔的長叫間距,研究間隔數和棵數之間關系的問題,我們統稱為植樹問題,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1、出示招聘啟事
在操場邊,有一條20米長的小路。學校計劃在小路一邊種樹,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特聘請校園設計師數名,要求設計植樹方案一份,擇優錄取。
2、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師:(課件出示例題。)
(課件解釋關鍵詞語,加深學生理解)
師:你認為要求一共植樹多少棵,關鍵是知道什么?(間隔數)那么間隔數和棵數之間是什么關系?下面我們就來研究。
3、出示合作要求。
(1)教師講解小組合作要求。
(2)學生4人小組開始合作學習,利用學具設計出植樹方案。(可
以用不同的.形式表達)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小組合作。
(4)小組作品展示,及小組評價。教師及時點評學生的設計方案,并及時鼓勵學生。
(5)引導學生總結出在實際生活中的植樹情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兩端都栽,第二種:只栽一端,第三種:兩端都不栽。
4、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棵數與間隔數間的關系:
(1)數一數:數出棵數和間隔數。
(2)比一比:比較出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規律。
兩端都要栽時,植樹的棵數比間隔數多1(棵數=間隔數+1)。
只栽一端時,植樹的棵數與間隔數相同(棵數=間隔數)。
兩端都不栽時,植樹的棵數比間隔數少1(棵數=間隔數-1)。
1、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2、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敲完?
借助直觀,通過間隔和數的對應,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的規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1)學生在參與觀察、動手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中,發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形結合、一一對應、化歸、建模等數學思想方法。
(1)能運用所得到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2)能和他人合作交流。
(1)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建立自信心。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植樹問題的價值和作用。
由于學生初次接觸“植樹問題”,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學生一定會很感興趣,學習的熱情也會比較高漲,但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這部分內容對于整體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學生已經掌握了關于線段的相關知識,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分析思考能力與計算能力,因此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組織學生開展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封閉曲線路上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
2.會解決問題中“兩端都栽”情形的植樹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
難點:兩端栽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口算:(白板出示)。
二、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的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
生:3月12日。
師:那你們植過樹嗎?
生:沒有有。
師:那今天老師就來帶領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植樹問題”吧!
準備:
伸出左手五指張開每相鄰兩個手指之間有一個縫隙,這個縫隙也稱做間隔。
5―4也稱做間隔數是4;4-33;?3―22;??2―1?1;
那大家植樹時是不是這樣植的?每相鄰兩棵樹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也稱做間距。
三、探究新知。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出示課件例題1。
(1)理解題意。
師:認真讀題,你認為哪些詞語最關鍵?
生:全長100米???一邊。
每隔五米間隔?兩端都要栽。
問題:一共需要幾棵樹苗?棵數。
(這些同學審題真仔細)。
師:那什么叫做每隔五米?兩端都要栽?
生: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間隔距離是5米?
小路的最開始和末尾各栽一棵。
師:100米太長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數來試試。20米(師把100改成20),師在黑板上畫出線段圖,讓學生清楚看出需要5棵小樹苗。師:怎樣寫算式呢?20÷5=44+1=5()。
(老師重點強調單位名稱和答)。
師:把20米換成30米、35米呢?(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后同桌對答案)。
師:那么大家來看黑板上,間隔數和棵樹之間有什么聯系?
生:棵數=間隔數+1?多找幾個同學回答。
師:出示課件一起讀。
師生共同回頭看例1,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
師出示課件ppt例1的計算過程。
100÷5=20(個)。
20+1=21(棵)。
答:一共需要21棵小樹苗。
(表揚―你真了不起,寫的跟答案一模一樣,點贊?。?。
四、鞏固練習(ppt呈現)。
2、把“1千米”改成“2千米”
4、兩側都放呢?
五、思考題。
學校的大鐘8時敲響8下,14秒敲完。11時敲響11下,敲完需要多長時間?
六、談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很佩服你們的專注力,你們真了不起!那么你的收獲是什么呢?
(師生共同小結本課內容,下課。)。
師:“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這條路,兩端都種,先在頭上栽一棵,再一棵一棵的栽……這樣栽下去,你有什么感受?”(太麻煩)“老師也有同感,其實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想知道嗎?就是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在這里100米太長了,我們可以先在短距離的路上種種看?!保ǔ鍪菊n件10)。
分組畫出不同路長的栽法,小組展示栽的棵數。師“為什么這么畫?”
(3)總結規律。
小組內填寫表格,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剛才通過畫圖知道了棵數,能不能通過計算得到呢?”
師:“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你知道例1的答案了嗎?會列式計算嗎?”(出示課件11)。
4、運用規律。
(1)現在我們的小手的5個手指看成5棵樹,你能說說今天發現的規律嗎?同桌相互說一說。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師: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周圍有許多類似于植樹問題的現象小明就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咱們來看看吧。
1、公共汽車上(出示課件13)。
2、公路上(出示課件14)。
3、上樓梯(出示課件15)。
4、鐘表上(出示課件16)。
引導:師邊模仿鐘響邊板書,學生擊掌感受第一響與第二響之間有間隔。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對!今天你們發現了植樹問題中的重要規律,我們是怎么得到的?”“你還學到了什么方法?”(復雜問題簡單化)“收獲方法比收獲知識更重要,祝賀大家!”
學習目標: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學習過程:
例3:張伯伯準備在圓形池塘周圍。
栽樹。池塘的周長是120m,
如果每隔10m栽一棵,一共。
要栽多少棵樹?
1.分析:這個問題和前面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2.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
3.出示表格。
4.我可以把,我的發現是。
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1.填一填。
(1)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長400米,在內側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一共可以插()面彩旗。
(2)正六邊形的花圃每邊有3盆花,頂點都有花,共有()盆花。
(3)同學們進行體操表演,48人圍成正方形,4個頂點都有人,每邊各有()名同學。
2.判一判。
(1)一個方陣,最外層每邊8人,最外層一共88=64(人)()。
(2)在五邊形水池邊擺花盆,每邊放4盆,最少需要15盆。()。
(3)時鐘3時敲3下用2秒,4時敲4下用4秒。()。
一條項鏈長60cm,每隔5cm有一顆水晶。這條項鏈上共有多少顆水晶?
學習目標:
1.探討封閉曲線中的植樹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學習過程:
一、自主探究。
例3:張伯伯準備在圓形池塘周圍。
栽樹。池塘的周長是120m,
如果每隔10m栽一棵,一共。
要栽多少棵樹?
1.分析:這個問題和前面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2.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
3.出示表格。
4.我可以把,我的發現是。
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二、課堂達標。
1.填一填。
(1)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長400米,在內側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一共可以插()面彩旗。
(2)正六邊形的花圃每邊有3盆花,頂點都有花,共有()盆花。
(3)同學們進行體操表演,48人圍成正方形,4個頂點都有人,每邊各有()名同學。
2.判一判。
(1)一個方陣,最外層每邊8人,最外層一共8×8=64(人)()。
(2)在五邊形水池邊擺花盆,每邊放4盆,最少需要15盆。()。
(3)時鐘3時敲3下用2秒,4時敲4下用4秒。()。
三、知識拓展。
一條項鏈長60cm,每隔5cm有一顆水晶。這條項鏈上共有多少顆水晶?
本冊教材的數學廣角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方法。它通過生活中常見實際問題,讓學生發現規律,抽取出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再用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時是本單元的第3課時,探討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如果是矩形,每邊可看作一端種另一端不種)。
1、建立“棵數=間隔數”的數學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規律,建立模型,應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決植樹問題的方法。
3、體會數學模型的生活意義與作用,體驗到學習的喜悅。
建立“樹的棵數=間隔數”的數學模型
為什么“樹的棵數=間隔數”?
……
在一條20米路的一側種樹(兩端都種),每2米種一棵,共需種幾棵?
在一條20數路的一側種樹(兩端都不種),每2米種一棵,共需種幾棵?
……
在一條20米路的一側種樹(一端種),每2米種一棵,共需種幾棵?
1、揭題:植樹問題。
2、呈現問題,請學生解決。
3、反饋解法,說說什么情況下選擇什么方法。
用圍棋擺一個正方形,每邊擺7個,一共需要多少圍棋?
1、議:7×4=28對不對?
2、根據要求及圖形,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3、反饋各種解法,說說自己的方法的怎么避免重復計數的?
4、議:(7-1)×4的理由是什么?
1、完成p121做一做-1,3。
2、完成p121做一做-2,并討論最多的情況。
3、畫圖完成第3題。
1、建立并理解在線段上植樹(兩端都不栽)的情況中“棵數=間隔數—1”的數學模型。
2、通過畫線段圖初步培養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嘗試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應用意識。教學重點:建立并理解“棵數=間隔數—1”的數學模型。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課件。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參加過招聘會嗎?
生:沒有。
師:想不想擁有這樣一次經歷?
生:想。
師:瞧,老師帶來了一份招聘啟示。(課件演示)
招聘啟示:
新興學校將對校園進一步綠化,特聘請校園設計師一名。要求設計植樹方案一份,擇優錄取。
師:愿意試試嗎?我們先來看看設計有什么要求。(課件演示)
為了美化環境,要在的一條60米長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3米栽一棵,需要準備多少棵樹苗呢?。
說一說,你們打算怎樣植樹?
師:哪位同學愿意來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生1:兩端都栽。
生2:頭栽尾不栽。
生3:尾栽頭不栽。
生4:兩端都不栽。
師:從這份要求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路全長有60米,只在路的一邊栽,每隔5米栽一棵。
師:兩端都栽要栽多少棵?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兩端不栽的植樹問題。
二、民主導學:
任務呈現:
1、你都知道了什么?
2、你認為一共要栽多少棵樹?
師:這道題和上節課學的植樹問題有什么不一樣呢?
自主學習:
小組四人每人選一個長度,間距還是3米,來畫一畫,填一填。展示交流:
師:大家發現棵數和間隔數有什么關系?間距、間隔數和總長有什么關系?
生:棵數=間隔數—1
間距×間隔數=總長
60÷3=20(個)
20—1=19(棵)
19×2=38(棵)
教師追問:為什么要“×2”?(因為小路兩旁都要栽樹)
師:大家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判斷是“兩端要栽”還是“兩端不栽”。
三、檢測導結:
師: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既發現了規律,又總結了方法,真了不起。老師這里有幾道題,把明明難住了,我們來幫幫他。
1、目標檢測:
一、填一填
1、一排同學之間有7個間隔,第一排有()個同學。
2、小紅住的樓房每上一層要走20個臺階,從二樓到四樓要走()個臺階。
二、算一算
1、5路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2、結果反饋:
3、反思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哪些收獲?
學生暢談收獲。
師: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和兩端不栽的規律,而且還學會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復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問題還有一端栽一端不栽,下節課繼續研究!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
1.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掌握種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悟構建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讓學生發現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并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情境:同學們參加植樹活動,要根據植樹要求“動腦筋,領樹苗”。
問題:有一條12米長的小路,一小組要在小路的一邊植樹,要求每隔2米栽一棵(兩端都栽),該領多少棵樹苗呢? (大屏幕出示)
1.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1)初步感知,大膽猜想
你們認為一小組的同學該領多少棵樹苗呢?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用畫圖法或擺一擺的方法“栽一栽”。
2.嘗試不同的栽法,積累研究素材
(1) 激發興趣談栽法
(2) 自由選擇試栽法
(3) 交流匯報作記錄
3.觀察分析,發現規律
師: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一下老師記錄的這些數據,你會不會有所發現呢?先獨立思考,再把你們思考的結果互相說一說。
(1)認真觀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集思廣益
(3)班級匯報,總結規律
1.運用規律,解答117頁的例1。
2.運用規律,解答118頁的“做一做”。
3.運用規律,解答119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小結:安裝路燈問題也是一種植樹問題。
植樹問題一共分三種情況,教材在編排時將它們分成三個例題進行教學,分別是兩端都種、兩端都不種、只栽一端。本節課我對教材進行了整合,在第一課時就將三種情況全部呈現,并且將重心放在探究只種一端時,棵樹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其實只要是只種一端,不管路是幾米,間隔數和棵數始終相等,因為樹和間隔始終一一對應。處理好了這層關系,理解了一一對應,那么兩端都種和兩端都不種就可以根據對應思想,通過遷移發現間隔數和棵數之間的關系。
1、通過探究,發現在一條線段上植樹的問題的規律,理解并掌握不同種法中間隔數和棵數之間的關系。
2、經歷探究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合作等能力,初步滲透“一一對應”思想。
3、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用于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理解間隔數和棵數之間的關系,建構數學模型。
建立模型及“一一對應思想”的應用。
1、恰好3月份,植樹節即將到來,因此在第一環節通過詢問植樹的好處,滲透環保意識,并讓學生感受數學問題來源與生活。
2、第二環節我主要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層通過小小設計師,將枯燥的解決問題轉變成靈動的設計方案。先引導學生理解“每個5米種一棵”什么意思,有些學生可能認為只有兩棵樹之間的5米才是間隔,一邊不種樹的話那個5米就不是間隔,因此我將示意圖這樣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間隔。再引導學生猜測并畫圖,讓學生經歷一個“猜想——驗證”的過程。
第二層是本堂課最關鍵的部分,首先請學生展示作品,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說的過程中詢問學生分了幾個間隔,為什么分4個間隔,它是怎么來的。接著引導學生觀察三種畫法,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溝通三者之間的聯系,并揭示每種種法的名稱。然后將探究的重心放在只種一端的情況上,通過列算式,解釋算式意義,并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猜測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聯系,為探究埋下伏筆。有些學生雖然對樹和間隔的對應關系有點了解,但難以用語言概括,因此我在課件中用不同顏色描出樹和它對應的間隔,閃爍樹和間隔,并用圈一圈的方法,便于學生區分和發現,之后安排學生對照著左手,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同桌,深化對對應關系的理解。因為本節課的規律屬于不完全歸納法,單靠一個例子是不科學,沒有說服力的,所以我增加了300米的小路種樹,想象著種樹的過程,理解為什么只一端種時,棵數始終等于間隔數。最后運用遷移,理解為什么一個加1,一個減1。
第三層引導學生觀察三個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它們第一步都是先算什么?數學廣角這類題目建模是關鍵,但沒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會使課顯得空洞,這一層主要讓學生形成一個策略:要知道一共有幾棵樹,必須先求出間隔數。接著通過例題,使知識得到一個鞏固,最后展示生活中的植樹問題,感受數學不僅來源于生活,更要運用于生活。
第三環節中設計了兩道習題,第二題是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主要為了培養學生從字里行間尋找隱藏信息的能力,接著通過變式,隱去一座房子又會怎樣種。其實在畫圖時會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么那一端空在那不種樹,而這道題目可以給出很好的說明,有時候在解決問題時還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
作為新教師,對于這類課我是比較難把握,數學思維如此縝密,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有所疏忽。
1、語言不夠精煉,會不自覺地重復學生的話。在講解只種一端的時候,學生對一一對應還是明了。
2、評價語有些生硬,對于學生的回答有時不能及時得做出點評。
3、探究得太少,自己說得太多。使課堂不夠開放。
4、本節課雖然滲透了解決的方法,先求間隔數,但沒有明確間隔數的求法。應該在板書上指明。
1.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一端要種、兩端不種三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課前談話:
今天來這里上課,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老師挺高興的,這么多人,正好做一個公益宣傳,請看--
春天,是植樹的最佳時間,在座各位朋友,同學,為了我們地球生命,給這些孩子們一個健康的環境,請愛護樹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多種樹!支持的,鼓鼓掌!謝謝!
1、揭示課題(2分鐘)
師:你們覺得種樹與數學有聯系嗎?
生:間隔,米數等等問題。
師:種樹與數學之間確實有聯系,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在種樹問題上研究數學。(課件出示課題:植樹問題)
2、出示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同學們在全長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理解信息(2分鐘)
師:能看懂嗎?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生:全長100米,每隔5米等等
師: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兩棵樹之間的“間隔”;
師:“間隔”這個詞聽過嗎?能舉幾個例子嗎?
比如同學之間,手指之間......都可以看作是間隔。
師:兩端要種什么意思?
生:頭和尾各要種一棵。
2、形成猜想(1分鐘)
師:如果,把這條路的一旁看成一條線段的話,猜猜看,需要幾棵樹?看誰想得快!
生1:200
生2:201
生3:202
師:三個猜想答案,到底哪個答案才是對的?我們有什么辦法知道?
生:驗證。
3、化繁為簡(4分鐘)
師:是的,可以畫圖,模擬種一種,數一數,就能知道正確的答案了。
師:才種了3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
生:1000米。
師:這樣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同學們,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煩了,太浪費時間了。
生:想
師:這種方法就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來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規律。(課件出示:研究方法:復雜問題--簡單問題--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3、舉例驗證(5分鐘)
師:你認為取多少長的路,畫圖種樹,比較好驗證呢。
生:5米,10米,15米,20米,25米。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長短不同的“路”,把它想象成“路”,行嗎?你可以把它看作是10米,15米等等,現在請你用筆,獨立在這些“路邊”種樹,并列出算式,把你的發現也寫在紙上,開始。(學生獨立活動,2分鐘后,)
師:把自己的發現,輕輕地告訴小組里的同學,并做好向全班同學匯報。
4、反饋交流(如何操作還是一個問題)(5分鐘)
請一個小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師:請你代表這組同學,把研究的過程,和得到的規律,向全班同學解釋一下。
師生互動
師:這空在這里是怎么回事?
生:間隔5米;
師:為什么是空了4個間隔?
生:20米里正好有4個5米;
師:怎么算出來的?
生:20除以5等于4
師:4個間隔數,空了4次
師:這樣種(板書:兩端種),可以嗎?)
5、揭示規律(0.5分)
師:運用化繁為簡的解決策略,同學們發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律,那就是:(板書:兩端要種:棵樹=間隔數+1)
6、解決問題(3分鐘)
師:現在你能運用這個規律,解決剛才復雜的問題嗎?請獨立列出算式。然后向同座說一說解決思路。(請一位學生板演,并說解題思路,老師追問:這里的200指什么,為什么要減1。)
師:(指著猜想答案)當時你是怎么猜想到200棵的。
師:雖然你猜測的答案是錯的,但你敢猜想,證明你有學數學的膽量,正因為出現了不同的答案,才讓我們走上探索之路,所以,我們得謝謝你!
7、鞏固練習(6分)
1、過渡設疑
2、形成猜想
3、驗證猜想
4、得出結論
5、打通聯系
師:其實植樹問題并不只是與植樹有關,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現象與植樹問題很相似。
(1)同學們排隊跑步,隊伍長4米,每兩人之間的距離是1米,這隊學生有多少人?
1)4÷1+1=5(人)2)4÷1-1=3(人)3)4÷1=4(人)
1)10÷2+1=6(次)2)10÷2-1=4(次)3)10÷2=5(次)
1)12÷1+1=22(個)2)12÷1=20(個)3)12÷1-1=9(個)
師:其實,同學們的收獲才剛剛開始。多個點等距離排列成一條直的線,點的數量與間隔數之間有一定規律;如果,多個點等距離排列成一個方陣;如果,多個點等距離排列成一個圈,或等距離排列成其它形狀,這里面蘊含著更深奧的數學,期待同學們去發現!
“植樹問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以及封閉圖形(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并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借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1.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分的段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并能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1.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分的段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并能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2.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課件、表格、尺子等。
1.教學間隔的含義。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到處有數學。請你們伸出一只手張開手指,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5個手指,4個空)這4個空也可以說成4個間隔,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那4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3個手指之間呢?(請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個手指之間呢?(全班一起找)通過剛才我們找手指數和間隔數,你發現了什么?誰來說說。(手指數比間隔數多1或間隔數比手指少1。)。
師:你們真聰明!發現了手指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像這類問題其實就是植樹問題(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
預設:學生可能大多數對得到20棵。
師:下面就請小組同學一起想辦法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全班交流匯報。(重點讓用線段圖來驗證的小組來說明理由。)。
師: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每隔2米栽一棵又需要栽多少棵樹苗呢?請小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并將你們解決的方法寫在練習紙上。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填寫表格:
總長(米)。
20。
全班觀察表格尋找規律。
師:同學們非常能干,通過猜測、討論、驗證發現了植樹問題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那就是在一條路上植樹,如果兩端都要栽的話,栽樹的棵數比平均分的份數也就是間隔數多1。(板書:棵數=間隔數+1。)。
師:對得到的這個規律有沒有不同意見?
師:現在我們用得到的這個規律來驗證一下你開始的猜測正確嗎?
(1)基礎練習。
師:請看題目,誰愿意來說一說?
a2.如果是每隔10米栽一棵呢?(口答)。
c.這是我們重慶的輕軌列車,陳老師每天就坐輕軌列車回家。
(2)拓展練習。
師:老師的家鄉重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重慶有一個解放碑,想聽聽它的鐘聲嗎?
課件出示解放碑的大鐘及題目。
解放碑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鐘敲完。12時敲響12下,需要多長時間呢?
師:請同學們獨立的在練習本上完成。
小結:同學們真棒!不僅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找到植樹問題中當兩端都栽樹時棵數=間隔數+1,而且還運用規律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介紹二十棵樹植樹問題:有20棵樹,若每行四棵,問怎樣種植,才能使行數更多?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其實植樹問題里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如植樹時有時需要一頭栽一頭不栽,在圓形的球場一周栽樹以及圍棋盤上擺棋子的問題等(課件圖片展示),這些都需要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植樹問題》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
《新課標》指出“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薄爸矘鋯栴}”通常是指沿著一定的路線,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分成若干間隔。由于路線不同,植樹要求不同,路線被分成的間隔和植樹之間的關系就不同。本節課主要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分析、比較的方法,找“植樹問題”的規律。
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等,其目的在于通過解決問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不同的教師在處理植樹問題的教學上各有差別,而俞正強老師,一個衣著樸素、老式的布鞋、光亮的腦門、憨厚的笑容,對“植樹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和見解,他拋開課本給出解決植樹這類型問題的方法,從練習題的引入出發,層層遞進的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一條線段上植樹問題的規律。
2、學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3、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方法和策略。
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及概括能力,從而初步認識植樹問題,會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為完成上述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 俞老師從簡單的習題著手,進一步聯系到生活中的植樹等實際問題,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一、練習引入,構建新知。
課前創設簡單易懂的題目“20米,平均每5段一份,可以分幾份?”學生很快列出算式20÷5=4(段),緊接著引出例題“20米路,每5米栽一棵樹,可以栽幾棵?”學生列出算式20÷5=4。
俞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詢問,為什么用除法?問題(1)中兩道題有什么共同點?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練習中,突現知識的起點----平均分。而不同點又是什么?一是求點數,一個求線段。那么一共可以栽幾棵樹呢?學生通過觀察知道了一共可以栽4+1=5(棵)樹,整節課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淺顯易懂,始終圍繞重點內容進行展開教學。
二、注重實踐,體驗探究。
教學中,俞老師多次引導學生觀察、假設、思考,讓學生看到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兩個端點,一共有5個端點,也就是要在5棵樹。使學生發現和理解,植樹問題并非簡單的除法就可以解決,植樹問題種在的地方就是點,而非線段上,接著俞老師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思考和觀察,生活中哪些人把什么做在點子上?學生通過思考后紛紛答道:電線桿、垃圾桶、栽花、紐扣、排隊等,從而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興趣盎然的時候,俞老師提出問題“段數和點數有什么樣的關系?”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發現規律,也就是栽樹的棵樹要比段數(間隔數)多1。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并從中學習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三、聯系生活,拓展思維。
體驗是構建的基礎,俞老師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理解植樹在實際生活中的利用。讓一排學生當“點”每2米栽一棵樹,可以栽幾棵樹?轉變為如果路盡頭有了一座房子,我們該怎么植樹?如果路的頭尾各有一個房子,又怎么植樹?栽幾棵?簡單實在的實際問題,把本節課的知識點良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使學生從舊知向隱含的新知遷移了,本節課也因此達到了升華。
總之,本節課,以學生的設計為出發點,通過線段這一簡潔、直觀的方法的觀察、分析,引導學生積極認真的思考,進而透過現象發現不同情況下的棵樹與段數之間的關系。本節課,俞老師沒有課件,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真正是一節難得的常態課,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2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