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據書信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不得故意隱瞞或歪曲事實。為了提高條據書信的可讀性和說服力,可以適當運用舉例、比較等修辭手法。最后,希望這些范文能對大家的條據書信寫作有所幫助,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績!
《坐井觀天》為小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3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只小鳥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爭論天究竟是大還是小的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和認識事物要眼界開闊,不要受自己已有經驗的局限,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反映問題。否則就會像青蛙那樣目光狹小,卻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課文共七個自然段,一至三段講小鳥落在井沿上,青蛙問他從哪兒來,小鳥說他從一百多里外的天上來。四至七段講青蛙和小鳥因天的大小發生爭論,青蛙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小鳥請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知識時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剛學時自我感覺很好,以為自己學夠了,待到要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三、設計理念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認為可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理解“坐井觀天”、“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能力目標: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并從中受到啟發。
五、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并朗讀好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六、教學過程
1.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小鳥、青蛙的貼畫,ppt課件
學生準備:一張16開的白紙。
2.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目標落實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猜一猜老師畫的是什么?(老師簡筆畫井)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與井有關的成語故事《坐井觀天》(板書課題,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請大家打開書51頁自己先讀讀故事,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讀后提問:書上的生字朋友你都認識了嗎?
集體讀一遍。
集體讀聲音很響亮,呆會我會考考你,有信心嗎?
2、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些什么?(學生在談到青蛙和小鳥的位置關系時,教師順勢切入,把青蛙、小鳥的位置貼好)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能借助文字、連線等方式整理信息,強化符號意識,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3.在簡單推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借助文字、連線、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 1.游戲:糖果在哪只手。(1)“瞎”猜。
師:同學們認識我嗎?(不認識)我姓繆,大家可以叫我繆老師,那咱們今天是第一次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了點“見面禮”,它們就藏在這兩個盒子里,猜猜是什么。
(學生亂猜)(“肯定”這個詞你們覺得妥不妥?“可能”“應該”這個詞用得真好?。?)“猶豫”猜。
生:紅色是糖果,藍色是橡皮。師:這是你的想法。
生:藍色是橡皮,紅色是糖果。師:你的想法又不同了。
生:一個盒子里裝著橡皮和糖果,另一個里面沒有。
師:也有可能。剛才說了三種情況,但還是不能確定,怎么辦?(3)“確定”猜。
師:再提示一下:紅色盒子里不是橡皮。生:紅色盒子里是糖果,藍色盒子里是橡皮。師:恭喜你,猜對了,糖果和橡皮就送給你!2.揭題。
剛才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判斷出來橡皮和糖果分別在哪個盒子里。像這樣根據已經知道的信息,慢慢推出結論的過程,在數學上稱為推理。(板書:推理)
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來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
(二)探索新知
師:這3本書你認識嗎?(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
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師:解答了嗎?現在請和同桌說說你的答案,還要特別說說你是怎么推理出來的,開始!
師:我們集體交流的時間到!
現在,請其他同學放下手中的紙和筆,認真地看,仔細地聽,我們要聽出這位同學的智慧。
生:小紅說:她拿的是語文書,小麗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那她拿的就是品德書,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
師:恩,說的真好!給他點掌聲!那么你是怎樣記錄這個推理結果的呢?(小麗拿的是品德與生活,小剛拿的是數學書。)
哦,直接用文字記錄,還有這樣的同學嗎?你們真不錯,都是推理小能手。
有不同的方法的嗎?請這位同學來跟我們分享他的思考過程。
師:你也是先確定小紅嗎?生:是的。師:所以把小紅和語文連起來。
師:然后呢?(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書,所以我把小麗和品德連起來。剩下的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
大家發現了嗎?他們的思考方式是一樣的,但是連線這種記錄方式更簡單、清晰。這樣記錄的同學還有嗎,請舉手。你們是一個推理高手!老師喜歡你們在數學課堂上把復雜簡單化。
表格法:
老師這兒還有種方法,你想知道嗎?
我們先畫好一個表格,然后在里面寫好有哪幾個人(小紅、小麗、小剛),哪3本書(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
小紅拿的是語文書,在語文書這里打鉤,所以她拿的不可能是數學和品德,這里打叉,而小麗和小剛也不可能拿語文書,在這里打叉???,通過一條數學信息我們能知道這么多。誰愿意上來當當小老師給大家講解下第二條數學信息呢? 你真勇敢!我們給他一點鼓勵!
生: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我們可以在這里打叉,語文也打叉了,那么小麗拿的就是品德與生活。小剛拿的就不可能是品德書,所以小剛拿的是數學書。
師:說得好不好!我們再次給他掌聲!
可能現在我們還感覺不到表格法的優點,但在數據比較多、復雜的時候我們用表格法就能更好的理清我們的思路。如果這節課你能掌握表格法,你就非常了不起!
生:是從小紅開始的。師:為什么從小紅開始呢?
生:因為小紅已經告訴我們她拿的是語文書。
師:哇,老師要對你們豎起大拇指!推理就是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尋找關鍵信息。我們把這個關鍵信息圈起來。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信息? 生:有,小麗說他拿的不是數學書。
你們的思維真敏捷!推理就是先從關鍵的信息入手,再一步步地分析,最終推導出結論。
小結:連線法和表格法能讓我們的推理過程簡潔、直觀,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三)鞏固提升
師:剛才在推理的時候大家表現得都不錯,所以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朋友(麥咭)。麥咭邀請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里玩,但在這之前我們得先闖過三關,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那我們出發吧!
第1關:
從圖中尋找關鍵信息!幾號是可以確定的?
老師再給一個提示,現在請你把推理過程寫在本子上,可以寫一寫或畫一畫。師:先確定哪個?(綠色的是圓)
黃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它是長方形。
剩下的紅色的就是三角形。
師:你做對了嗎?做對的同學給自己加顆星,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一關。
第2關:
你能找到關鍵信息嗎?(石頭說:“我不是最后一名?!?cindy說:“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是我的成績比石頭的好?!保?/p>
這兩句話很關鍵,你能推理出來他們各得了第幾名嗎?用你喜歡的方式做在本子上。做完和同桌交流一下。
師:石頭不是最后一名,cindy也不是最后一名,那可以確定什么?誰是最后一名?(天天)
所以石頭和cindy就是第一名或第二名,那么誰是第一名呢?(cindy,因為她的成績比石頭的好,所以她是第一名。)第二名就是(石頭)。
這一關你闖過了嗎?再加顆星,現在我們要進入到終極挑戰了。
終極挑戰:
天天:我吃的是香蕉。kimi:我吃的不是梨。
石頭:我吃的既不是蘋果,也不是梨。
師:這一關可有點難度哦,在出現的信息比較多、復雜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用怎樣能推理出他們各吃了什么水果。
歡迎來到數學王國!這里面還有更多的數學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四)全課總結
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稍復雜的推理,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從關鍵信息出發,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一定會利用推理解決更多的問題。
學習目標:
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實的情境,逐步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抽象成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稱、讀法、并應用加法算式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教學重難點:
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稱、讀法、并應用加法算式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教學過程:
活動一:數一數
1、教師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用幾個幾個數的方法,列出加法算式,引導學生數一數身邊的事物。
2、教師提問:每人發2本練習本,要準備多少本?
3、揭題:連加太麻煩,研究一種簡便的表示方法。
活動二:數一數,列一列
1、示兒童樂園,提出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2+2+2=8
3+3+3=9;4+4+4+4+4+4=24;1+2+3=6
3、教師介紹用乘法表示第一算式:
2×4=8,以及它各部分的名稱。
4、由學生選擇后三個的一個,改寫成乘法算式,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5、討論1+2+3=6?為什么不能列出乘法算式。
活動三:找一找
1、找一找身邊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
2、試一試,讓學生獨立試做,引導學生說一說3×4中4從哪來的?
活動四:
小結:乘法的意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1.熟練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2.初步學習畫圖、列表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并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問題,根據實際生活情境,尋找合理的解決問題方法。
一、復習舊知
口算競答
二、探索新知
出示課件,學生觀察。
1.說一說,你從圖片上觀察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限乘4人”是什么意思?
——最多只能做4人,如果超過4人,容易翻船,不安全。
3.有22人,每條船限乘4人,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板書:要租幾條船?)
4.通過畫圖、列表,學生獨立完成。
5.個人匯報。(板書:1人—22條,2人—11條,3人—8條、7條,4人—6條)
6.這些方案當中,哪一個方案更好一些?為什么?
——我們租船的時候還要本著租最少的船,,這可以解決一個“至少”要租幾條船?的問題。
7.接下來,你能不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
22÷4=5(條)……2(人)
5+1=6(條)
為什么要用除法?
8.還有同學有不一樣的寫法嗎?
22-4-4-4-4-4-2=0
9.這幾個算式中的“4”表示的意思一樣嗎?你能從算式中找到第六條船嗎?
——關于租船問題,大家都找到了好的辦法,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
三、鞏固練習
我們班有46人,1張桌子最多圍6人。
(1)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和同伴們說一說。
(2)至少需要幾張桌子?畫一畫,算一算。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主要解決了“至少”的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至少需要幾張桌子,既保證了最少,也保證了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老師希望課后你們在生活中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去發現,去解決數學問題,好嗎?
這節課,我們就探究到這里,下課!
p10~12
1、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2、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問題,練習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投影儀、學生準備小棒。
1、能填幾?(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豎式計算(全班齊練,三人板練,集體訂正)
48÷5=36÷6=53÷7=
3、提問:你認為試商時要注意什么?
1、出示p10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2、尋找信息:每條船限乘4人
3、提出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
4、解決問題。
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交流時圍繞:你時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回答問題。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22÷4=5(條)……2(人)
至少要租6條船。
你認為怎樣分配合理?請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分配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出現如下方案
a.其中5條船,每條船4人,還有一條2人坐一船。4×5+2=22。
b.其中4條船,每條船4人;另外兩條船,各坐3人。
4×4+3×2=22。
今天這節課我們應用了有余數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簡單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結合實際來思考,如上面租船的問題……至于這6條船怎樣分配更合理,我們要動腦想一想,但分配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定。
強調:我們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違反安全規定的事。
1、練習:p11“試一試”
先默讀題目,獨立思考條件和問題。后指名回答。
條件:每時租金9元。問題:30元錢最多劃幾時?
先小組討論怎樣列式,并完成在練習本上。
30÷9=3(時)……3(元)
答:30元錢最多劃3時。
提問:上面的橫式中3元表示什么?為什么不能劃4時?
2、鞏固練習:p11~12“練一練”的第1~6題。
其中,要求學生回答
為什么至少要8張桌子?7張桌子夠嗎?
為什么而不是只能做8套衣服,而不是9套衣服。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導語:下面是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的教學設計,希望能給各位老師帶來幫助。
本冊教材共安排五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
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對于上學期的知識掌握尚可,同時也存在著個別人計算不過關、走進生活題說理不清、變化題不懂思考方法等問題。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鍛煉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1、經歷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在相同加數的個數比較多的時候,乘法算式比連加算式簡便。
2、使學生理解1-6乘法口訣,并能用口訣計算乘法和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知道圖形的邊,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感受圖形的變換。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能用這兩個單位計量物體的長度。
7、創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現實的'空間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或常識,充分地觀察、操作、判斷、交流,在內容豐富的活動中體驗有關位置與方向的知識。
8、7~9的乘法口訣、用口訣計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和相應的除法。
9、看看、數數、算算,了解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時、1分的觀念。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10. 感受“秒”,認識秒與分的關系10、使學生掌握初步的觀察物體的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
重點:乘除法的計算及解決問題
難點:1、 認識并使用常用的單位厘米、米
2、 東、南、西、北等方向的認識
3、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物體
4、時、分、秒的認識
1、學期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加強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從而輕松掌握所學知識。
3、加強補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
不落人后。
4、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
2. 能夠自己動手解決有趣的圖形或物體運動問題。
3. 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感受平移、旋轉的特征,幫助學生積累平移和旋轉的經驗。
運用平移、旋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資源利用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師:設計教案,制作課件 ,華容道游戲板
學生:華容道游戲板、正方形、圓、三角形硬紙板、火柴棒、竹蜻蜓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動一:玩一玩,華容道(認識平移)
1.教師介紹華容道游戲的由來。
師:華容道是個非常有趣的游戲,發明的人受到三國故事華容道的啟發,制作了這個游戲棋。了解故事。
華容道的玩法介紹。游戲規則:4個人物只能橫向或縱向移動。
誰來演示?(板書:左右、上下)
(1)分組活動。
(2)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2.練一練:超級小司機
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前進、后退)
3.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升國旗、纜車
你還知道哪些?
4.小結:玩一玩,發現了物體可以上下、左右、前進、后退,真有數學的眼光。
活動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認識旋轉)
1.任選一個喜歡的圖形,制作陀螺
2.自己選擇圖形,制作。
3.反饋。轉一轉,發現了什么?
4.列舉生活中物體旋轉的樣子。
5.對比小結。這些運動和棋子運動一樣嗎?用手勢做一做。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活動:做一做,竹蜻蜓
1.介紹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飛竹蜻蜓。觀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樣飛的。
3.介紹書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課堂小結評價反思
這節課,我們在玩中學習,完整感受了物體的運動,希望你們帶著一雙數學的眼睛去發現玩中的數學,玩中的樂趣,玩中的美。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 上下)
旋轉(轉動)
教學活動中,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動手操作,也有小組間的合作、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立體交叉互動。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本課真正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實現了新課標準要求“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的目的。
1、結合淘氣做三輪車的具體情境,經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交流活動,建立口訣之間的內在聯系。
3、會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運算,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重點:
掌握3的乘法口訣。
難點:
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口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新授課(計算教學)
1課時
課件、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你們喜歡做手工嗎?瞧,淘氣在做什么? 課件出示:教材第36頁主題圖。
師:淘氣制作的三輪車,一輛車需要幾個輪子?兩輛車呢? (二)自主探究
1.用圓片擺一擺,填一填。
師:現在請同桌兩人分工合作,用圓片代替三輪車的輪子擺一擺,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擺成三角形,一個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輛三輪車需要的輪子,然后完成表格。
學生同桌合作動手擺、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編口訣。
生1x3=3,口訣應該是一三得三。
師:很好!就這樣,那么2輛三輪車需要幾個輪子?3輛呢?……9輛呢?大家依次這樣寫出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在小組里交流討論。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編口訣,教師巡視,知道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訣。
3.記口訣。
師:想一想,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 學生可能會說:后一句口訣中的結果比前一句的結果多3。 俗話說“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咱們學過“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
(三)總結提升
師: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呢?有哪些收獲?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業布置:
需要幾個輪子
3 的乘法口訣
1x3=3 一三得三 2x3=6 二三得六
1。 在活動中發現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律。
2。 培養學生估測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 感受用身體的某部分測量物體的普遍性,養成估測意識。
在活動中發現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律。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估測技能。
師:淘氣有什么發現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教材第88頁第一幅圖。
生:淘氣的媽媽告訴他拳頭的一周和腳長差不多。
師:這是真的嗎?太有趣了,讓我們同桌兩人為一組,合作測量進行驗證吧。
學生合作測量,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師:原來真的是這樣的。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哪些“秘密”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測量一下吧。把測量的結果填寫在教材第88頁表格內。
學生同桌兩人為一組,合作測量,完成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師:通過測量你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秘密”?
生1:我發現雙臂平伸的長度和身高差不多。
生2:我發現一般頭長的5倍就等于身高。
生3:我發現腰圍是脖子一周長度的2倍。
……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測量、觀察思考,發現“秘密”。
師:大家發現的“秘密”還真多??!現在就讀一讀教材第89頁《我的身體是一把尺子》,讀完跟同學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主交流。
師:請借助剛才測量的步長,用步測的方法測量我們教室的長和寬,然后用卷尺測量進行比較。
學生分組合作測量教室的長和寬。教師巡視,了解不同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比較的結果。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經歷發現身體上秘密的過程,感受估測的價值?!?/p>
師:我們身體上有許多“尺子”。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可以先用我們身上的“尺子”估一估,再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測量。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歸納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發現規律,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補充、修正,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列式計算。
(考查知識點:乘法;能力要求:會正確地進行乘法計算。)
(考查知識點:除法;能力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法計算。)
a類:7×4=28(厘米)
b類:81÷9=9
“找規律”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去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推理能力。與一年級下冊相比,本節課最大的變化就是圖形排列規律稍復雜一些,它們的排列呈現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本課在內容的選擇上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
鑒于學生對周期排列規律的了解,我充分為學生提供猜想、活動、交流的機會,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圖形循環的規律。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1.重點:知道并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2.難點: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操作、推理等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并能設計一定的圖形規律。
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
多媒體,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紙片等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羊村要過羊羊兒童節,邀請我們去參加,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老師請了小精靈聰聰和我們一起去,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跟隨著聰聰,我們現在來到羊村大門口,羊村的大門可不是一般的大門,它上面設計有密碼,現在聰聰已經把前三組密碼輸入進去,再輸入第四組密碼大門才可以打開,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打開它嗎?(出示羊村門口圖片)
生:有。
師:現在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前三組密碼,它的排列有沒有規律,然后才出第四組密碼。
生:前三組分別是1、3、5、7重復,所以最后一組也是1、3、5、7。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猜出了密碼,現在大門已經打開了,喜羊羊和村長已經出來迎接我們了。
村長說:歡迎你們來到羊村,我帶你們參觀一下吧
生:窗簾是一條白色一條黃色一條白色一條黃色排列的。
生:燈籠是兩個紅色一個黃色兩個紅色一個黃色排列的。
生:桌布一塊藍色一塊白色一塊藍色一塊白色排列的。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來引入新課。讓學生感覺很自然、很親切。)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參觀完沸羊羊家我們來到美羊羊家。美羊羊也把自己家裝扮一新,大家說美羊羊家漂亮嗎?(出示美羊羊家圖片)
生:漂亮。
可聰聰卻說:美羊羊你是怎么設計的,一點規律也沒有。
美羊羊說:我設計的有規律呀!
聰聰說:我怎么看不出來呢?
師:小朋友們,你們愿不愿意幫著聰聰找一找規律呢?
1、出示課件墻面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圖形?
生:圓形 正方形 三角形 五角星
師:很棒。那你發現這些圖形的排列有沒有規律,有什么規律?
下面請大家4人一組的進行討論,聽清老師的要求:
討論的時候從不同角度去說,如斜著看、橫著看、豎著看。(2)待會兒匯報的時候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開始吧!
學生匯報:
生1:我發現每一斜行的圖形都是一樣的
生2:橫著看,第一行的第一個圓形,移到最后一個其他的圖形都向前平移一格,就變成了第二行,第二行的第一個正方形,移到最后一個其他圖形都向前平移一格,就變成了第三行;第三行的第一個三角,移到最后一個其他圖形向前平移一格,就變成了第四行。
生3: 豎著看……
(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并用課件演示)
小結:你們發現的規律都對,像這樣幾個圖形按一定規律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排列,我們就叫做循環排列規律。(板書:循環排列規律)
2、出示地面課件
地面的顏色排列有什么規律呢?請大家仔細觀察想一想。
學生匯報 : ……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組織教學,把圖形橫著看、豎著看、倒過來看、再橫過來看,引導學生觀察規律有沒有發生變化,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懶羊羊家圖片
師:首先大家觀察這些水果排列有沒有規律,有什么規律,然后用自己手上的水果卡片在桌子上擺一擺。
指名反饋:點一名學生到上面來擺。
大家擺的和這位同學擺的一樣不一樣?
生:一樣。
2、吃完水果我們又來到喜羊羊家。(出示喜羊羊家圖片)
喜羊羊家舉辦了一個小小智力賽,我們也來參加一下吧。
(1)我愛數學 學我愛數 數學我愛 ( )
(2)1234 2341 3412 ( )
(3)書本練習二十三第1題。
(4)創造循環規律。
3、時間過得真快,小朋友快要離開羊村了,羊羊們準備了一份禮物送給大家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ㄐ蕾p有規律的圖片)
咦,美羊羊怎么哭了,可能她有點舍不得大家走,那你們來當一當小小設計師,創造一塊有規律圖案的手帕送給美羊羊吧,就當是留給羊村的禮物。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了,小朋友們你們玩得高興嗎?數學和咱們的生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早在中國古代,古人們就利用數學的規律創造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出示課件:可以清心也)讓我們一起來品讀這段有規律的文字,在有規律的書聲中結束數學探秘之旅。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有規律的事物在裝飾著我們的生活,希望你們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他,運用它,把我們的環境打扮的更美麗!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今天的內容,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印象,符合教學策略的要求。在評價方面,有學生自評、互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學生體會生活離不開數學,學數學是有用的,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這是一次綜合應用本學期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教材呈現了農村氣息濃郁的田園風光,分果園、蜂箱、兔群、養豬場、耕地和學生過河等6個場景。每個場景至少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有些場景的信息用文字表達,如果園中蘋果樹的行數和棵樹,耕地的塊數以及耕一塊地所需的時間等。有些場景的信息用文字表達,有些場景的信息用圖畫呈現,還有的場景信息用文字和圖畫結合起來呈現。這樣的設計,給學生解決問題時觀察和收集信息提供了合適的空間。這些場景中的問題不僅貼近生活現實,而且需要學生靈活運用已經學過的乘法口訣、用口訣求商、確定位置、統計等不同領域的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還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場景圖中的信息自己提出不同的問題,促使學生逐步提高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1.經歷從復雜的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從復雜的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提高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
1.教師:同學們,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到郊外走一走,好嗎?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指名匯報。(有蘋果園、養蜂場、養兔場、養豬場、耕地和學生過河6個場景)
2.提問:你看到圖中的方向標了嗎?根據方向標你能說出6個場景的位置關
系嗎?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指名匯報。
指名回答。
4.剛才我們對這幅圖了一個整體感知,接下來就分塊解決田園風光里的問題。
板書課題:田園風光。
【導語】本站的會員“朋成萬里”為你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對稱》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你有參考作用。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68頁《對稱》。
教學目標:
依據從具體到抽像的認知規律,以及兒童的心理特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實物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判斷出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并能找出它們的對稱軸,學會畫對稱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3)、情感目標:通過情境畫面的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到對稱的美,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難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對稱。
教學準備:多媒體,圖片、剪刀、彩色紙。
設計流程:
一、看一看,情境引入
1、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特地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大自然里的童話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故事內容:在播放錄像的過程中我邊解說: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蝴蝶和蜻蜓發生了爭執,都認為自己最漂亮,一朵小花給它們出主意:讓它們一人分一半,組成的圖形也許就是最漂亮的。
2、我讓學生觀察組合成的圖形,發現和原來相比,并不漂亮。
3、師:像蝴蝶、蜻蜓那樣,兩邊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就是對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對稱。(板書課題:對稱)
4、舉例。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有的是大自然中的對稱對象,有的是人們受到這些對稱現象的啟發設計出的許多具有對稱美的東西。誰愿意來說一說?(紅領巾、衣服、褲子、人……)
二、分一分,自主探索
1、過渡: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又是怎樣對稱的?我們又怎樣來證明它們是不是對稱圖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為了研究這些問題,老師特地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平面圖形,你們瞧!
(出示:蝴蝶、杯子、青蛙、蜻蜓、鑰匙、楓葉、菠蘿、桃子圖片)
2、師:這些圖形都是對稱圖形嗎?你們想不想來分一分哪些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3、學生動手分,教師巡視。
4、師:你們怎么知道這些圖形是對稱圖形,有什么辦法來證明?(對折)剛才,你們通過折一折,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與同學說一說。
5、學生討論發現,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三、找一找,提高認識
1、師:現在,我們把折過的對稱圖形打開看看,你有什么發現?(有折痕)
2、教師演示,對折一只蝴蝶圖形。
3、師:對稱的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這條折痕,我們就把它叫做“對稱軸”。
4、師:同學們,這些圖形,通過對折,發現它們能完全重合,我們就把它叫做“軸對稱圖形”。
四、辨一辨,深化認識
1、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幾位老朋友,它們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一會兒,它們出來的時候,如果你們認識它,就大聲和它們打聲招呼吧!
2、師(慢慢地貼上正方形、長方形、一般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等圖形)
3、師:在這么多老朋友里,有沒有我們今天認識的軸對稱圖形呢?老師也你們準備了這些圖形,請大家找一找里面的軸對稱圖形,折一折它們各自的對稱軸,說一說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4、生動手操作,師巡視。
5、學生匯報結果。
五、剪一剪,實踐體驗
1、師:剛才有同學問老師,桌子上的彩色紙和剪刀,有什么用呀?現在,我就告訴大家,老師要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做一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師巡視,指導學生把作品貼在黑板上。
六、說一說,拓展延伸
1、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對稱。你們都有哪些收獲?這些對稱的圖形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課后反思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的較為突出: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
生活中有許多的物體(包括建筑物)是對稱的,這樣就很容易找到學生學習這個知識的生長點。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無論是從導入到探索新知,還是欣賞操作活動,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實踐活動,營造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
教學以播放錄像激趣導入,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對蜻蜓等對稱圖形很熟悉,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對稱”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剪紙、折紙,人人經歷剪的.過程,發現了只有對折后才能剪出對稱的圖形;而折紙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對稱軸的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極限思想。
2.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一步的加工處理。
3.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去經歷、去體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
在探究“對稱”的知識過程中,先讓學生試著剪一剪,然后比較、演示,揭示“對稱”的秘密,然后又通過畫一畫、猜一猜、折一折、舉例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兩邊大小一樣”。
鞏固應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再創造,學生舉例說出了很多身邊對稱的物體,并指出了它們的對稱軸,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整堂課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從學會變成“我要學,我會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還給了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發展需求,較好地體現了教學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理念。
二年級數學上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上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獨教學設計
三年級數學上《數字編碼》教學設計
冀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五單元測試
首先,在教學時我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尋找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系,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直觀地導入平移。同時,選取能讓學生感知平移的直觀材料,通過對這些材料的觀察,讓學生初步理解平移的特點。我又引導學生用手勢、動作表示平移,充分調動學生頭、腦、手、口等多種感觀直接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化的情境中學習,學生會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從而對平移有較深刻的理解。
接著,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運用感知的經驗,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的具體實例,然后引入平移距離的教學,從課本方格圖上直觀觀察,學生很難想到要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只要去數某個點移動的格數。在這里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數移動的方法。學生在經歷“猜想――驗證”的學習過程后,知道了方格紙上圖形平移找對應點的方法,并能夠按要求畫出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形狀,感受到了平移的幾何特征。使學生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數學探索的方法。
從這堂課后效果來看,學生能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具體實例,較快地感知、判斷平移現象,并學會了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學生從實物的平移提升到在方格紙上平移,尤其是要說出平移幾格到達指定位置,學生容易把移動幾格誤解成相隔幾格,“切入點找的不明顯,以致數不出移動的格數”,“一個點數錯,整個圖形錯誤”的現象時有發生。幾個特例,蕩秋千和風扇的轉動不是平移。
文檔為doc格式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時間有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珍惜分分秒秒。
數學教師要善于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為數學問題。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的場景導入新課,立刻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學生在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中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而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是通過對生活內容經過提煉后最終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說一說在哪里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紛紛舉手說,如跑步比賽、電子顯示屏上跳動的數、“神舟六號”上天。于是我在網上搜索到“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情景,播放給學生看,并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
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為共識。因此,我鼓勵學生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鐘表,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合作交流有關“秒”的知識。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表、電子表、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學生們發現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睆亩贸?分鐘=60秒。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倍约禾骄?,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例如:在體會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么,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通過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活動讓學生建立“秒”的概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現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一)復習
1.提問:在有余數除法里,余數和處世有什么關系?
2.練一練:
10÷5 16÷518÷5 20÷5 33÷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訂正后讓學生對5小題進行分類:有余數的算式,沒有余數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 “分草莓”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2)列算式: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是6。
2.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1)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又要比被除數小。
(2)計算有余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的第1 ~ 5題。
(試商的方法)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資料,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基礎上學習的一個新的資料,因此在本單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镀揭坪托D》是讓學生從運動變化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讓學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搞笑的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動腦的潛力。
[設計理念]
1、本節課設計了兩個搞笑的故事情節,目的是為了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簡單愉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富有兒童年齡特征的學習氛圍。
2、本節課從生活實例入手,為學生創設一個又一個的情境,讓學生在看、做、想中對平移和旋轉進行認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和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本節課的教學,通過直觀感受、動手操作、探索發現,并且采用演示、電教輔助、知識遷移,使學生從感性理念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感知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
4、在課堂上努力營造簡單、愉快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用心參與學習的過程,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搭建自主的活動空間和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交流討論,在喜悅中獲取新知,掌握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決定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抽象思維。
[教學重點]
能正確區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難點]
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了幾格及畫出平移的圖形。
[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激趣法、直觀演示法、類比法、知識遷移法。
2、學習方法:嘗試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比較法、動手操作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課件、玩具風車。
2、學生準備:扣子、細繩、方格紙。
[教學時光]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激趣:
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同學們要不要聽?(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上海音樂廳,始建于1930年,思考到城市的布局和對它的保護,從原址向東南整體平移了約66米。音樂廳最后重放光彩了。)
2、同學們,你有沒有聽出老師講的故事里有一個新名詞?(平移)那么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資料就和平移有關:平移和旋轉。(屏幕出示課題)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飛機螺旋槳和空中覽車動畫,讓學生猜一猜:哪是平移哪是旋轉?
3、通過討論,總結出鐘表指針、地球儀、摩托車、直升飛機、齒輪、風車等,都屬于旋轉。
4、教師演示課前準備好的玩具風車,讓學生觀察旋轉的運動現象,并且讓學生上來親自體驗旋轉的感覺。
5、屏幕分別演示動畫:鐘表指針、地球儀、摩托車、直升飛機、齒輪、風車、齒輪、風車、推拉門、蛇螺運動現象,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旋轉現象。
6、出示彩圖:小猴爬竿、滑滑梯、推積木,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屬于什么現象?(平移)
7、屏幕出示風車運動現象,小結:像大風車、飛機螺旋槳等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象叫做旋轉;出示升國旗彩圖,告訴學生:像纜車、紅旗等物體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平移。
8、課堂活動:
(2)誰能用身體做平移和旋轉的動作?
9、練習
(1)下方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
(2)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
(3)移現象后面畫“y”,在旋轉現象后面畫“n”
傳送帶運貨物。
蕩秋千。()
飛機螺旋槳的轉動。()
開推拉窗。()
電梯上下移動。()
鐘面上秒針的運動。()
三、反饋練習:
1、設置小狗推積木故事情節,到底積木平移了幾格?
2、移一移,說一說
向下平移()格向()平移()格向()平移()格
2、填一填:
蠟燭向右平移()格
小魚向()平移()格
3、畫一畫: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3格
4、比一比,看一看,誰的作品最好,展示在黑板上。
四、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教學內容:
數學書101頁第3題,102頁第4題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2、使學生提高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教學過程:
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路北區興盛麗景小學的劉老師,我們又見面啦,今天我們將繼續闖關摘果,復習本冊書中的知識。
上節課,我們運用強大的計算能力,挑戰了數這個領域里的第一關和第二關,成功摘取了兩個碩大的智慧果實?,F在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練習,為今天的挑戰熱熱身吧!請同學們打開書,完成103頁練習二十五的第5題,在圓圈里填上加,減、乘或大于,小于,等號。好,按下暫停鍵,開始吧!
生:學生寫題。
填完了嗎?請同學來說一下答案。
生:訂正答案
大家都填對了嗎?哇,你們可真優秀。下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闖關活動。這節課我們將繼續挑戰數這個領域里的第三關,解決問題,運用我們所學的加減法和乘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F在就讓我們進入到第三關的挑戰中吧!
第三關,解決問題
生:從題目中我知道了海洋館有13條黃金神仙魚,花面神仙魚比黃金神仙魚多9條,透紅小丑魚比黃金神仙魚少8條。
恩,你找到的數學信息很準確,那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生:花面神仙魚有多少條?兩種神仙魚共有多少條?
是的,這個問題你們能獨立解決嗎?快按下暫停鍵,寫一寫吧!
好,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第一個問題。因為花面神仙魚比黃金神仙魚多9條,求花面神仙魚的數量,那就是在求數量多的,所以做加法。我列的算式是13+9=22(條)。第二問題,因為花面神仙魚有22條,黃金神仙魚有13條,所以求兩種神仙魚一共有多少條,就是要把兩種魚的數量合起來,做加法,列式為22+13=35(條)。
生:我提的問題是,透紅小丑魚有多少條?列式為:13-8=5(條)因為透紅小丑魚比黃金神仙魚少8條,那求透紅小丑魚有多少條,就是在求數量少的,所以做減法。
生:透紅小丑魚和黃金神仙魚一共有多少條?列式為:13+5=18(條)
大家一定還提出了其他的問題,你可以把自己提出的問題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然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問題寫在書上并解答!
同學們,這道題就是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和解決連續兩問的綜合實際問題。在解決這樣的問題時,同學們一定要根據問題來選擇合適的條件進行解答。
接下來,請大家解答一下數學書104頁練習二十五的第7題,請按下暫停鍵,開始吧!解答完了嗎?好,請你來說一說你的解題結果和方法。
生:在這道題中我知道了,每種顏色的跳棋都有6枚,一共有3組,求一共有多少枚棋子。我認為這就是在求3個6是多少,所以要做乘法。我的列式為6x3=18(枚)
這位同學對于乘法的含義理解的很透徹,解題思路很清晰。不知道下面這道題大家是否也能解答正確呢?請看數學書105頁練習二十五第14題。按下暫停鍵,先21想一想,再解答。
生:我發現,第一個圖形有3根小棒,第二個圖形有6根小棒,也就是有2個3,第三個圖形有9根小棒,也就是有3個3,所以這些小棒的數量都與3的乘法口訣有關,所以第4個圖形就是有4個3,所以是12根,第7個圖形就是有7個3,所以是21根小棒。
生:我是這樣想的,通過觀察,我發現每邊小棒數都是依次增加1根,那么到第4個圖形時,每邊就是4根小棒,有三個邊,所以是三四十二根小棒,同理,第7個圖形,就是每邊有7根小棒,有三個邊,所以三七二十一根小棒。
生:通過觀察,我發現下一個圖形的小棒數都會依次遞增3根,所以第4個圖形就是在9根小棒的基礎上,加上3根小棒,等于12根小棒。同樣的道理,第7個圖形就是在18根小棒的基礎上,加上3根小棒,等于21根小棒。
你們都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只要我們肯動腦觀察,題目中的秘密都能被我們發現。剛剛這兩道題都是與乘法有關的實際問題,在解答時,只要我們理解了乘法的含義,熟記了乘法口訣,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乘法問題就可以輕松解決。
生:我看菜園有葫蘆。有冬瓜。
生:我看到菜園有花,有南瓜。
生:我還看到菜園中有大蒜。
大家觀察的很仔細,那你們能根據我們觀察到的信息幫老師解決下面的問題嗎?好,按下暫停鍵,快去算一算吧!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同學是怎么列式,怎么想的吧?(學生視頻)
生:第一個問題求菜園里有多少個南瓜?因為一個筐里有兩個南瓜,有四個這樣的筐子,那就是求4個2是多少,所以做乘法。列式為2x4=8(個)。然后求冬瓜有多少個?因為這道題南瓜有8個,冬瓜比南瓜多5個,也就是求比8多5的數,所以要做加法。列式為8+5=13(個)
第二問我提出的問題是菜園里有多少個葫蘆?列式為3x3=9(個)
生:我提出的問題是菜園里有多少盆花?列式為2x5=10(盆)
生:我提出的問題是菜園里有多少頭大蒜?列式為3x9=27(頭)
你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意義,相信大家一定還提出了很多問題,請你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問題寫在書上并解答吧!
在剛才的這道題中,我們不僅用到了乘法的知識,還用到了加減法的知識,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將知識融合在一起來解答。最后讓我們再去書店逛一逛吧?。ǔ鍪緮祵W書104頁第8題)你們能獨自完成這道題嗎?那就開始答題吧!
好,我們來看一下結果。
生:在這道題中,我發現經典故事書4元一本,連環畫7元一本,科學世界8元一本。第一問求買6本故事書和1本科學世界一共要花多少錢?因為一本故事書4元錢,6本故事書就是6個4,再加上1本科學世界8元,就是一共的價錢。列式為6x4+8=32(元)。第二問求買5本連環畫和1本科學世界,50元錢夠嗎?這道題我們要先算出5本連環畫和1本科學世界的價格,列式為5x7+8=43(元),因為43<50,所以50元錢夠了。第三問,我提出的問題是買3本科學世界和1本經典故事書,一共要花多少錢?列式為3x8+4=28(元)。
這位同學的解答內容都是正確的,相信同學們對于第三個問題,一定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說呦!
同學們,在這一關,我們解決的每一道題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練習,現在你們每個人都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小能手了,快,讓我們趕緊摘下這充滿知識與生活的智慧果吧!現在數這個領域的第三個智慧果我們拿到手啦,快給自己的出色表現鼓鼓掌吧!
接下來請同學們繼續加油,我們馬上進入第四關,量與計量的關卡,瞧,第四關的大門已經向我們敞開啦!
第四關時間
在一年級時,我們已經學習了認識鐘面和整時的知識,而這學期我們對時間又有了進一步的學習,下面我們就來考驗一下大家的知識掌握的如何啦!請完成數學書101頁第3題。
生:學生寫時間
我們訂正一下結果。請你說。
生:這四塊表的時間分別是8:05,7:10,4:50,11:20.
認讀時間正確。那你能告訴我們你是怎么讀表的嗎?
生:首先我知道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分針走一圈是60分鐘。1時=60分。然后認讀時間時,時針走過數字幾,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時多少分。第一塊表,時針走過了數字8,分針從12起走了5個小格,就是8時零5分。第二塊表,時針走過了數字7,分針從12起走了10個小格,所以就是7時10分。第三塊表,時針走過了數字4,分針從12起走了50個小格,就是4時50分,最后一塊表,時針走過了數字11,分針從12起走了20個小格,就是11時20分。
生:8時
生:是8時10分。
沒錯,現在請你把這個時間寫在第二塊表的橫線上。接下來讓我們來畫分針。8時10分就是分針從12起走10個小格,也就是分針要對著數字2。畫完了嗎?注意分針要畫的又細又長哦。根據第一組的方法,請自己獨立完成第二組吧?檢查一下,你們都寫對,畫正確了嗎?(訂正答案)
同學們,經過剛才的知識復習,可以看出大家不僅能夠認讀時間,也能利用時間解決問題,說明大家都是時間的小主人。瞧,第四個智慧果也被你們摘下來了,大家要接好呦。
在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了與加法,減法,和乘法有關的解決問題的題目和認識時間的內容,提高了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了對時間問題的認識,一起將數和量與計量這兩大領域的關卡統統闖過,大家的表現真是太棒了。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勇闖其他領域的的關卡,劉老師很期待你們的精彩表現呦~!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同學們,咱們下節課再見!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五部分: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計。本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屬于擴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只要學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相應內容的復習。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表內乘法集中復習,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乘法口訣,同時,注意計算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達到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來鞏固計算熟練程度的作用。
教學建議
1.復習前,應根據學生平時學習的情況,制訂適合本班實際的復習計劃,以使復習更有針對性。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復習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本學期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以及表內乘法,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切實掌握好?!伴L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和“統計”等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復習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4.這部分內容可用5課時進行復習。
1.“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
教材中安排了兩道小題,著重復習筆算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復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所學習的筆算兩位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教學中應注意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表述即可,教師不必總結出條文讓學生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多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具體計算,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學生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2.“表內乘法”的復習。
教材主要從兩方面復習: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用計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乘法口訣是計算乘法的基礎,必須讓學生熟記。因此,教材安排了讓學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訣。對于乘法計算,要求學生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在復習乘法口訣時,既要注意全面,同時,要注意有所側重。如7~9的乘法口訣,數目比較大,學生容易出現錯誤,應該多讓學生做些練習。另外,對乘法口訣,應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避免機械背誦。
復習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根據圖中描述的事情,要解決題目的問題,應該怎樣做?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后,按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全班進行交流。也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再說一說解題的思路。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來敘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復習。
(1)“米和厘米”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長度單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學生能夠形成比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用適當的測量工具量出有關物體或距離的長度,并會在某些情景下對物體或距離的長度進行簡單的估計。
教材安排了兩道題。第4題是讓學生用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長度。這種練習對學生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題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并訓練測量方法。
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梢韵窠滩闹幸蟮摹坝檬直郾硎?米大約有多長”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長”,也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用自己身體的其他部位表示這些長度。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借助某一具體實物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估計和測量的復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操作,然后集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交流估計的方法。對于量線段,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學生從0刻度開始,有的從其他刻度開始),只要學生量的正確都是可以的。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實物的長度進行估計和測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2)“角和直角”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要求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學會畫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過數圖中角和直角的個數,復習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過在圖中加一條線段的活動,把畫直角和數直角結合起來復習。
復習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會在幾何中發現角或直角,并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另一方面,應盡量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學生觀察周圍實物的面上有什么樣的角(對直角要進行判斷),使學生經常注意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觀察物體”的復習。
教材中安排了兩個題目。第7題是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第8題是畫軸對稱圖形。
復習觀察物體時,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想像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應該是哪個圖。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些其他實際物體,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對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必要求過高,只要能說清楚就可以了。
復習對稱圖形時,先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然后再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對稱圖形。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學期的末尾,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認識、理解、掌握一年級下學期的數學知識,在組織總復習時,我是這樣考慮的:
一、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
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處于起步階段。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整理與復習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復習的內容,適當地引導學生主動地整理知識。
如在復習方位與圖形時,可以請學生自己說一說學了哪些立體圖形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體。這樣,學生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就需要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又如在復習鐘表上的時間時,也可以先請學生自己說一說在認識鐘表時,知道了哪些知識,鐘表上整時、半時的時針與分針有什么特點。從而使學生形成看到鐘表立即能在頭腦中呈現相關的知識。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復習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組織復習時,要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需求,盡可能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練習內容,以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復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我除了適當地安排一些算式的計算練習外,也設計了一些小游戲的活動,像找朋友開火車等活動,都是學生比較喜愛的活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達到復習的效果。
三、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以往的復習課,基本上以單調的訓練為主,在設計時我改變了以往的形式,以游戲貫穿全課,把所學的知識巧妙地融入到一個綜合的活動中。如站隊時的前后位置,上車前的分類、口算等,學生一邊玩,一邊回顧,一邊應用,增強了趣味性。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操作,學生的思維活起來了,認識也會隨之提高。
四、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學前教育、生活積累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很可能會產生學習理解的差異。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復習時考慮到學生個性的差異性,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特別要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如在復習計算時,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練習題。一般的學生要保證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練習,而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練習。這種課堂分層次的練習,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輔導,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都有所提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2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