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課時分配和學生評估等方面的工作。下面是一些成功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編寫教學工作計劃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體驗升旗儀式,感知五星紅旗是中國的象征。萌發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2、在觀察記錄、交流發現的過程中有了解我們祖國的欲望,感受中國人了不起。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進行的關于”國旗“的調查表。
2、升旗儀式的錄象片段、劉翔手舉國旗奔跑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找國旗。
幼兒自由選組,尋找五星紅旗(外國中國,都是彩旗,都是紅旗星不同)。
交流對國旗的了解,師歸納小結國旗的特征。
幼兒將找到的國旗插在環境創設里(天安門、街道、小汽車等)。
二、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體驗。
除了在幼兒園升國旗,你們還在哪里看到升國旗?為什么都要升國旗呢?
三、交流分享調查表。
前兩天我們作了調查表,你還在哪些地方、哪些時候看到過國旗?(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現。)出示劉翔的照片,結合獲勝的情景激發情感:我們中國人是多么了不起啊!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播放”大中國"的歌曲,引發幼兒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興趣。
四、關于中國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尋找答案,看看我們中國了不起在哪里。(如幼兒問不出,可以讓幼兒回去后自己將問題寫下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他們開始有了歸屬感和責任感,這種愛國情緒開始萌發,所以針對這一特點設計了這節課。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特別是通過圖片的形式,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再加上筷子夾豆子的游戲,孩子們的競賽意識得到了升華,總體來說,這次活動比較成功。
小百科: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并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在這片神圣廣闊的土地上,有風景優美的旅游勝地,馳名中外的文物古跡,勤勞勇敢的炎黃子孫。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祖國母親,熱愛祖國,我班開展了“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的主題班隊會活動。
1、收集一些大型活動的圖片。
2、讓學生在收集我國古代四大發明。
導入:大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我們中國的國旗嗎?
1、請同學們說說對國旗―――五星紅旗的了解。
2、講解五星紅旗(旗面的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相互關系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3、那些情況下會升起五星紅旗呢?出示ppt
4、用歌聲唱出大家對祖國的熱愛,出示ppt,全班同學一起唱《龍的傳人》。
歌詞:在無數藍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雙寶石般的黑色的眼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在無數白色的皮膚和黑色的皮膚之中,我有著大地般的黃色的皮膚、黑色的`臉,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黃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黃河流水是我沸騰的血液,長城是我揚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腳跟。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吶。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開始耕耘,我是指南針、印刷術的后裔,我是圓周率、地動儀的子孫。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冊上萬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馬遷、李自成、孫中山,還有那文學史上永遠活著的花木蘭、林黛玉、孫悟空、魯智深。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6、在歷史的長河里,還有許多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事件――――井岡山會師,萬里長征,遵義會議等。
圖片觀看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面對如此的錦繡山河,我們不禁由衷地發出感慨:中國,了不起!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然而,今天,我們以祖國了不起,明天祖國要以我們為驕傲。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學習,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頭腦,讓我們成為祖國將來的驕傲!
1、學會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案的窗花。
2、欣賞民間剪紙,對剪紙有興趣。
小組。
個別。
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等)。
窗花若干、范樣,長條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示范用紙。
1、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等)。
——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你們還在哪里看見過窗花?為什么人們要貼窗花?
2、欣賞窗花。
——發現窗花是怎么樣的?(有什么小密密)對稱。
——窗花是怎么剪出來的?
——幼兒觀察后討論,發現剪紙的秘密。
3、嘗試剪窗花。
——學習不同的折疊方法。
4、展示幼兒的作品。
在孩子們觀察老師剪窗花的過程中,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發現剪出來的花紋和折疊的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些秘密是孩子們在細心的觀察中自己發現的,所以教師要多多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
1、幼兒與老師、爺爺奶奶、同伴共同聯歡,有尊敬長輩,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2、知道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敬老節。
全園大活動。
邀請老人參加本次活動。
布置好活動場地。
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
為幼兒化妝,穿上各類演出服裝。
1、由園長發言(許老師)、居委會書記發言。
2、節目表演。
——中二班的小朋友想為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三班舞蹈《小鳥飛》。
——中一班的寶寶們也來為爺爺奶奶們祝賀節日,請欣賞舞蹈《洗澡樂》。
——接下來請欣賞大二班的節目。
——請欣賞大班舞蹈《孔雀舞》、《鈴鼓舞》。
——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3、送甜糕。
——請爺爺奶奶吃蛋糕。
由于表演的節目不多,有部分孩子沒有上臺表演,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出了他們的失望,是啊,他們都想在爺爺奶奶面前表達自己對他們問候。下一次搞這樣的活動,我應該多多體會孩子們的心情,讓更多的孩子上臺表演。
1、發展幼兒動作敏捷、連續性。
2、增強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分組。
紙盒、彩帶、鈴鼓、音樂。
1、觀看錄象。
——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么舞龍的?
2、欣賞舞龍。
——舞龍中有哪些角色?(龍頭、龍身、龍尾)。
——他們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制作龍。
——用紙盒、彩帶等材料做成一條龍。
4、分組進行舞龍比賽。
——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改變舞龍的姿勢,感受熱鬧的氣氛,以整個身體不斷開的“龍”為勝。
調整開展有關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1、讓幼兒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的、特殊的印染工藝。
2、體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分組。
各種扎染品、扎染所需用品(染料、染盒、白棉布、棉線等)。
1、將幼兒引入已經布置好的活動室,向幼兒介紹扎染工藝的來歷及文化背景。
2、教師演示扎染工程,引起幼兒的制作興趣。
(1)、任意扎。
(2)、有規則地扎(重點是將所需的圖案扎緊、扎牢、系牢)。
(3)、染制。
3、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1)、進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制作要求。
(2)、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染制過程。
4、幼兒欣賞各自所染作品,感受染料滲透形成的花紋、圖案。
由于扎染需要很多用品,而且工藝較為復雜,所以調整為欣賞,從欣賞中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的印染工藝。
2、體驗城隍廟的民間文化。
集體。
外出、筆、紙。
1、參觀前要求:
——你們知道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那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民間物品和好吃的?
2、參觀城隍廟。
——提醒孩子將看到的可用筆記錄下來。
3、參觀后談話:
——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在城隍廟孩子們大開眼界,親眼目睹了許多人的民間藝術,這比在教室里老師單純地介紹,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經常帶孩子們走出幼兒園這個小教室,走進社會這個大教師。
2、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分組。
油畫筆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藍、淡紫)。
1、觀察風箏、了解風箏。
——觀察各種風箏造型結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表現手法,激發表現美的欲望。
2、示范畫風箏。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意愿示范畫一個風箏。
3、自己操作,創作美麗風箏。
——教師鼓勵幼兒創作不同的造型、花紋、并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4、講評:找找有幾種不同造型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創作。
由于在參觀活動中都了解,所以將此活動放在區角活動中。
調整有關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1、能根據事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嘗試把操作的結果記錄。
分組。
泥娃娃圖片若干套,每套有7張,有性別(3男4女),大?。?大5?。?,1個帶帽和6個不帶帽等不同特征。
紙筆。
1、兩人一組,觀看泥娃娃圖片,商議如何根據泥娃娃的特征分成兩家,為兩個家庭命名,并把它記錄下來。
2、尋找泥娃娃的不同特征,嘗試分成兩家的多種方法,并進行記錄。
1、交流各自的記錄,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繼續嘗試。
在分家這個環節上,孩子們都不覺得有困難,只是在進行記錄時,有部分孩子沒有發揮己的聰明才智,喜歡模仿別人的記錄方法,沒有創新。今后教師在這方面要多加努力。
開學一個月后就將迎來祖國媽媽的生日——十月一國慶節。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龍的傳人的笑臉,都在孩子們的頭腦中留下了痕跡,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孩子們對這個節日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他們渴望了解更多有關國慶的、祖國的知識,這些可從孩子的日常交談中發現。如孩子們會問:“長城到底有多長?爬長城累嗎?”“國旗上為什么有五顆星?”“北京好玩嗎?究竟有些什么?”“少數民族的人和我們一樣嗎?”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想知道,想了解的。根據孩子們已有的粗淺知識和想深入探索的欲望,我們將開展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幫助孩子們了解: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是龍的傳人;長城、長江、黃河是中國的象征;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京劇、國畫是民族的藝術,還有我國多民族的民俗民風,這些都將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等待孩子們去探索,隨著他們的發現越來越多,驚奇越來越多,感受也會越來越深,他們的內心會逐漸萌發出愛國之情。
幼兒對祖國認識得最多的便是國旗、國徽、國歌,而對祖國的文化歷史卻知知甚少,西方國家的東西越來越多的影響了幼兒,飲食、服飾等越來越西化,孩子們沖崇洋媚外的思想也日益滋生,因此我選擇中國文化歷史的題材,希望孩子們更多的了解中國人的偉大與智慧,從而使孩子們感受做中國人的驕傲。
在活動中,我將祖國的文化歷史用角色游戲——參觀展覽會的形式讓幼兒了解,使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而筷子游戲和功夫表演讓幼兒得到了自我展示,整個活動都時刻的吸引著孩子,氣氛十分的活躍,幼兒對祖國的文化也了解得很多,對自己是中國人也感到更加自豪。
1、學會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案的窗花。
2、 欣賞民間剪紙,對剪紙有興趣。
小組
個別
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等)
窗花若干、范樣,長條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示范用紙
1、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等)
——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你們還在哪里看見過窗花?為什么人們要貼窗花?
2、欣賞窗花
——發現窗花是怎么樣的?(有什么小密密)對稱。
——窗花是怎么剪出來的?
——幼兒觀察后討論,發現剪紙的秘密。
3、嘗試剪窗花。
——學習不同的折疊方法
4、展示幼兒的作品。
在孩子們觀察老師剪窗花的過程中,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發現剪出來的花紋和折疊的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些秘密是孩子們在細心的觀察中自己發現的,所以教師要多多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
1、幼兒與老師、爺爺奶奶、同伴共同聯歡,有尊敬長輩,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2、知道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敬老節。
全園大活動
邀請老人參加本次活動。
布置好活動場地。
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
為幼兒化妝,穿上各類演出服裝。
1、由園長發言(許老師)、居委會書記發言
2、節目表演。
——中二班的小朋友想為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三班舞蹈《小鳥飛》。
——中一班的寶寶們也來為爺爺奶奶們祝賀節日,請欣賞舞蹈《洗澡樂》。
——接下來請欣賞大二班的節目。
——請欣賞大班舞蹈《孔雀舞》、《鈴鼓舞》。
——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3、送甜糕。
——請爺爺奶奶吃蛋糕。
由于表演的節目不多,有部分孩子沒有上臺表演,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出了他們的失望,是啊,他們都想在爺爺奶奶面前表達自己對他們問候。下一次搞這樣的活動,我應該多多體會孩子們的心情,讓更多的孩子上臺表演。
1、發展幼兒動作敏捷、連續性。
2、增強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分組
紙盒、彩帶、鈴鼓、音樂
1、觀看錄象
——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么舞龍的?
2、欣賞舞龍
——舞龍中有哪些角色?(龍頭、龍身、龍尾)
——他們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制作龍
——用紙盒、彩帶等材料做成一條龍。
4、分組進行舞龍比賽
——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改變舞龍的姿勢,感受熱鬧的氣氛,以整個身體不斷開的“龍”為勝。
調整開展有關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1、讓幼兒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的、特殊的印染工藝。
2、體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分組
各種扎染品、扎染所需用品(染料、染盒、白棉布、棉線等)
1、將幼兒引入已經布置好的活動室,向幼兒介紹扎染工藝的來歷及文化背景。
2、教師演示扎染工程,引起幼兒 的制作興趣。
(1)、任意扎
(2)、有規則地扎(重點是將所需的圖案扎緊、扎牢、系牢)
(3)、染制
3、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1)、進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制作要求。
(2)、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染制過程。
4、幼兒欣賞各自所染作品,感受染料滲透形成的花紋、圖案。
由于扎染需要很多用品,而且工藝較為復雜,所以調整為欣賞,從欣賞中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的印染工藝。
2、體驗城隍廟的民間文化
集體
外出、筆、紙
1、參觀前要求:
——你們知道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那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民間物品和好吃的?
2、參觀城隍廟
——提醒孩子將看到的可用筆記錄下來
3、參觀后談話:
——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在城隍廟孩子們大開眼界,親眼目睹了許多人的民間藝術,這比在教室里老師單純地介紹,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經常帶孩子們走出幼兒園這個小教室,走進社會這個大教師。
2、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分組
油畫筆 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藍、淡紫)
1、觀察風箏、了解風箏
——觀察各種風箏造型結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表現手法,激發表現美的欲望
2、示范畫風箏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意愿示范畫一個風箏
3、自己操作,創作美麗風箏
——教師鼓勵幼兒創作不同的造型、花紋、并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4、講評:找找有幾種不同造型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創作。
由于在參觀活動中都了解,所以將此活動放在區角活動中。
調整有關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1、能根據事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嘗試把操作的結果記錄。
分組
泥娃娃圖片若干套,每套有7張,有性別(3男4女),大?。?大5?。?,1個帶帽和6個不帶帽等不同特征。
紙筆
1、兩人一組,觀看泥娃娃圖片,商議如何根據泥娃娃的特征分成兩家,為兩個家庭命名,并把它記錄下來。
2、尋找泥娃娃的不同特征,嘗試分成兩家的多種方法,并進行記錄。
1、交流各自的記錄,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繼續嘗試。
在分家這個環節上,孩子們都不覺得有困難,只是在進行記錄時,有部分孩子沒有發揮己的聰明才智,喜歡模仿別人的記錄方法,沒有創新。今后教師在這方面要多加努力。
在主題活動《我是人》的二級主題“了不起的人”中,我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覺得哪些人很了不起。在34份問卷中有29 名幼兒提到在自己心目中覺得劉翔很了不起,究其原因可能幼兒從媒體、父母處頻繁地接收到“劉翔獲得世界冠軍”這樣的信息,也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點,所以我們就從“世界冠軍劉翔”入手,讓幼兒體驗到人的了不起,激發幼兒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在說說講講了不起的人過程中,了解有關劉翔的一些故事。
2、體驗時間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
劉翔比賽時的沖刺錄象;奪冠、披國旗等照片一組;游戲材料若干;記分牌
1、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人最了不起,為什么?(幼兒介紹)
2、幼兒之間相互介紹了不起的人。
3、教師:有古代的偉人,現代的名人,還有我們喜歡的運動員。
1、觀看劉翔4雅典奧運會錄像
(1)這個錄像中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劉翔得了第幾名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觀看錄像第二,并提出問題:
(1)你最喜歡哪個鏡頭,為什么?
(2)幼兒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幼兒說到的鏡頭,教師用圖片讓幼兒回憶)
(3)師:劉翔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為我們人爭光。
2、教師介紹材料:(彈子——夾彈子;毛豆——剝毛豆;積木——疊積木;毛巾——折毛巾)
3、老師出示秒表,這是什么?(秒表)用來做什么?(記錄時間)
4、那么,比賽時一定要做到什么?(公正)
5、12.88秒的操作體驗(教師壓秒表,幼兒做游戲)
6、交流:我在12.88中做了些什么?(我在12.88中折了××毛巾)
7、師:原來,12.88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么,平時我們也要珍惜時間,能作更多的事情,學更多的本領。
1. 簡單了解有關戲歌的一些知識,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能夠用京劇的風格韻味演唱《我是中國人》。
3. 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體驗以京劇音樂為素材而創作的濃郁京韻,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弱起、波音、裝飾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欣賞法、對比法、講解法、聽唱法、教唱法。
錄音機、課件
養成教育訓練點
上課要養成專心聽講,積極發言,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好習慣,并引導學生平時要養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一、導入
1.教師用京腔向同學們問好,要求學生也用同樣的腔調向老師問好。
提問:覺得這樣的問好與平時有什么不同?
2.課件播放《說唱臉譜》片斷
引出戲歌的概念。戲歌:用戲曲的音樂素材創作的歌曲,就叫戲歌?戲歌是戲曲這種傳統而古老的藝術形式與當代流行因素結合的產物。它是歌中有戲戲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愛。
二、新歌學習
1.初次聆聽《我是中國人》
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引導學生從歌曲情緒和歌曲內容說說對歌曲的感受。
師:這首歌曲的情緒是熱情豪邁的,它贊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美德和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節奏
提問:這首戲歌的節奏有什么特點?
學生說一說
師:這首戲歌吸取了京劇西皮流水的特點,只有強拍沒有弱拍。在戲曲中強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這首戲歌就是有板無眼。讓我們來點著板,輕聲哼唱全曲。
3.學生點著板輕聲哼唱全曲
4.分句學唱解決難點
a 第一句“我是一個中國人”比較有戲曲的特點
按節奏讀歌詞
跟琴學唱歌譜然后填詞
老師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讓學生感受到波音
老師講解上波音的唱法,學生練習
還有哪一句帶有波音記號呢?學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總結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戲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國,更要講文明?!?/p>
〈1〉跟琴學唱歌譜然后填詞
〈2〉老師加上倚音范唱,讓學生感受到和她們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師講解前倚音的唱法,學生練習
〈4〉總結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戲曲的味道
〈5〉還有哪一句帶有倚音呢?讓我們來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譜的方法解決難點,學會后要求學生盡量做到字正腔圓。
師:這個“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戲曲的一大特點。請大家在老師唱歌譜的同時,邊唱邊數拍。
學生可跟琴視唱前9小節歌譜,再唱后14小節,最后23小節連起來唱,讓學生找出換氣的地方。
d 師生接唱最后一句。
5.跟琴完整學習歌曲
同學們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圓,就連老師都佩服你們,老師教給你們一個戲曲動作作為獎勵吧。
師表演跑圓場并介紹戲曲演員圍著舞臺中心繞圈子,表示在長途上行走叫做跑圓場。
學生分組表演。
讓我們來完整的唱一遍,老師唱歌譜你來唱歌詞。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這首戲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答
對比練習
7.有感情的演唱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感到驕傲,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來唱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視頻。
9.請同學們帶著各自的感受再來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10.分組比賽唱
學生評價
三、表演唱
學生根據前面已學過的動作邊唱邊表演。(相互學習)
四、總結
師:在我國眾多的戲曲劇種中,哪個劇種被稱為“國粹”?
京劇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的京劇藝術深深地吸引著國內外的朋友。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更應該去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良文化傳統,讓我們從唱戲歌開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劇,學習京劇,將來也能夠登上戲曲的舞臺一展風采。
學生跟音樂跑圓場離開教室。
本課以“我是中國人”為主題,展現了身著各民族服裝的小學生背著書包,手拉著手,肩并著肩,快樂地團聚在一起的畫面。各民族小學生一張張動人的笑臉傳達出快樂、幸福的情緒。畫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國人”,猶如各民族小學生們的真誠吶喊,傳達出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課文通過圖畫告訴學生:莊嚴的天安門城樓、鮮艷的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象征;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通過畫面觀察與聽讀“我是中國人”,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激發愛國之情。這是對入學第一天小學生的人生洗禮。
1、通過聽讀句子,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教學重點】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教學建議
建議教學時觀察畫面與講述有關的少數民族故事、舉行升旗儀式等結合,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1、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簡單提示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中國是其中一個國家??梢猿鍪局袊貓D,初步認識中國。借助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中的遠景,說說看到了什么,從中了解雄偉的天安門是中國的重要建筑標志。有的學生在幼兒園大班期間已經在“祖國”的主題學習中接觸過天安門,有的學生甚至已經去過天安門,可以讓這些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師出示國旗,啟發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在哪里見過。告訴學生升國旗時,要立正,向國旗敬注目禮。在初步認識國旗的基礎上,教師播放國歌,有條件的可以播放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讓全體學生起立伴隨著國歌向國旗敬注目禮。并告訴學生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梢砸龑W生說一說: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2、了解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了解自己民族的特點,增強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看圖了解中國有56個民族。重點啟發學生說說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自己民族有什么特點。也可以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民族的服裝、節日等,激發民族自豪感。還可以引導學生看圖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民族的特點。
在看圖交流的基礎上,從圖畫中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團聚在一起的快樂,從中體會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愛自己的國家。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我是中國人。
教學中,注意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了解祖國的一些相關知識的過程中,體現語文性,充分進行聽、說、讀的語文實踐活動。如,能跟著老師說說:“我是中國人?!薄拔覀兊淖鎳侵腥A人民共和國?!薄拔覀兊淖鎳?6個民族?!?/p>
課文插圖說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等56個民族。
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民族服飾。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大中國》,提問: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導從通俗易懂的
學生說:中國是我們的家。歌曲入手,結合圖
2、出示插圖,提問:圖上這些小朋友都是中國人嗎?為畫進行教學,易調什么他們穿的衣服不一樣?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解: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數最多。雖然民族不一樣,但我們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
3、講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導學生認識壯族、回族、滿族、藏族等。
1、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中的遠景,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1)引導學生看圖簡單介紹天安門。(紅的墻、黃的瓦)(2)引導學生認識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出示天安門前升國旗的圖片或錄像,加深對國旗的認識。
2、提問:天安門是中國的象征,是我們國家的代表性建筑,你還知道我們國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師事先可準備相關圖片進行展示,如故宮、長城。)
3、教師帶讀句子:我是中國人。
1、朗讀兒歌。
我愛鮮花,我愛白鴿,我愛萬里長城,我愛長江黃河,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
2、跟讀句子。
教師: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齊讀:我是中國人。
通過看圖說話,讓學生初步了解天安門等中國的標志,增強“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剛入學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中間穿插和學習內容有關的課間操,不僅能緩解學生的疲勞,還能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熱情。
通過朗誦兒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2、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集體
收集相關資料、圖書
1、談話引入
2、感知理解
——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圓又亮?
3、欣賞故事,并根據故事的.內容提問。
4、你還知道有哪些中國傳統節日?
孩子們對什么是傳統的節日了解不了,許多小朋友都說到了國慶節、元旦、圣誕節等等。對端午、中秋似乎有點生疏,但知道中秋節是要吃月餅等,對《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很少,通過學習了這節課,孩子們加深了認識。
9/16下午
1、欣賞歌曲,了解歌曲的由來。
2、學唱歌曲,唱準符點句。
集體
磁帶
1、談話引入
——明天是什么節日?
2、欣賞歌曲
——你聽到了什么?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質。
3、學唱歌曲
——注意休止符的停頓。
“爺爺為我打月餅”這首歌不是我們這個年代的歌,所以孩子們對“月餅為什么要打?”“什么是老紅軍?”不理解,設想如果在這個活動前介紹一些有關的話題,有所鋪墊,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9/19上午
1.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集體
一些簡單的象形字、掛圖以及了解本班幼兒對識字的情況
1、找漢字圖片上有什么?這些文字一樣嗎?
2、看圖猜字。辨別象形字。說說這些漢字是怎么認出來的?
3、交流關于漢字的經驗。
你看見過這些字嗎?
」變化成「山」,“日”寫成,月”寫成,
由此孩子們馬上聯想到火與人……
9/19下午
1、復習用相互回答的方式了解歌詞大意。
2、能整齊而有精神地唱歌,唱出聲勢。
集體
中國地圖及有關的圖片資料等
1、復習歌曲
——用相互回答的方式了解歌詞大意。
2、再次理解歌曲
——學念歌詞,先跟著教師一起唱。
——在學會的基礎上,整齊地有精神地唱歌,唱出聲勢浩大的氣勢。
3、幼兒自由結伴表演。
一播放《大中國》的音樂,孩子們的精神馬上振奮起來。在學唱的過程中,孩子們對中國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長江、黃河等。
9/20上午
1、知道京劇中的各種臉譜的名稱,它們代表京劇中的不同角色,并有不同的表演動作。
2、激發探索興趣,培養自信心和表演欲望。
3、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萌發喜愛京劇的情感。
集體
個別
初步了解京劇,感受過鑼鼓經。四大發明和上海有名建筑的小圖片或照片。
節奏樂器若干。臉譜
1.復習歌曲《四大發明》。
幼兒能用歌聲唱出我們是勤勞祖先后代的自豪感。
2.繼續欣賞《我是一個中國人》。
(1)參與體驗。
教師引導幼兒從臉譜、道具、動作上逐個分析,知道每個角色的名稱,創造性地學做不同角色的動作。
“剛才我扮演了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說出,教師出示臉譜、道具介紹角色名稱)
教師啟發幼兒做出不同的手位和亮相動作。重點指導:圓場步、踱步,發揮幼兒創造性。)
(2)游戲:《看誰說得對》。
教師不做任何裝飾,只用動作做出不同人物的動作,幼兒猜出是哪種角色?
(3)幼兒戴各種臉譜進行表演,初步遷移運用。
從孩子們的反饋活動來看,小朋友們很喜歡表演京劇中的角色,所以我為小舞臺提供京劇的臉譜面具和京劇的音樂,首先在材料上為幼兒作好準備。
9/20下午
1.初步欣賞京劇的曲調,知道名稱,初步理解內容。
2.萌發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喜歡民族文化的積極情感。
集體
個別
京劇碟片、臉譜
1、教師念鑼鼓經:嗆嗆七嗆乙臺嗆,嗆嗆乙臺嗆。
引導幼兒腳走小碎步,在最后兩拍做出不同的亮相動作。
2、欣賞京劇《我是一個中國人》。
(1)聽聽這是什么戲?(京劇)
(2)欣賞京劇《我是一個中國人》第二遍。
(3)欣賞京劇第三遍,告訴名稱。
(4)邊聽邊理解內容。
(5)師生討論中國的偉大。
(6)邊聽邊觀看教師的表演。
教師戴不同的臉譜,用簡單的不同的服飾化裝成不同的角色,在音樂伴奏下表演(武生、老旦、花旦、花臉)。
(7)教師表演,幼兒配語言節奏。
本來這是欣賞課,不用孩子會唱,可是欣賞第二遍的時候3/2的孩子就跟著旋律唱起來了。
既然孩子們都很喜歡,而這段曲子也不是特難,因此增加教時,讓幼兒學唱。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20xx年9月的一天,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突然天空中出現幾架直升飛機,飛機上還拉著國旗。孩子們興奮的叫起來,問我:“老師,這是什么飛機啊,為什么還有國旗???”我告訴孩子們,今年是建國70周年,這些飛機是為了十一國慶節那一天慶祝建國70周年活動演練的。這時候張鈞皓小朋友跑到我跟前說:“老師,我爸爸就去參見國慶訓練了?!敝灰娝贿呎f著一邊用右手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很是自豪。孩子們剛剛由中班升入大班,大部分幼兒自我意識比較強,對于集體榮譽感、歸屬感,和愛國情感的融入較少,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與發展水平,我設計了以下教育活動。
1.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從中體驗快樂
2.知道自己是大興區、黃村一幼大三班的一員,有集體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
活動重點:知道自己是大興區、黃村一幼大三班的一員,有集體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
活動難點:能夠從自身行動做起,為建國70周年獻禮,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經驗準備:有參加過集體活動,幼兒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對于大興標志性事物有簡單了解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誰說一說,你是哪個班的?你是誰,”
幼兒自由回答。
師:“你們生活在哪個城市,哪個區的?在哪個幼兒園上學。能按照我是哪個區的哪個幼兒園哪個班的小朋友的順序回答嘛?”
幼兒回答:“我是大興區黃村一幼大三班的小朋友xx”
二、基本部分
幼兒回答:“謝謝陳老師,您辛苦了!”能生活在大三班你感覺怎么樣?
(二)出示幼兒園照片
教師:“這是哪?”我們生活的幼兒園,它很美,能生活在這樣的幼兒園里你們什么感覺?
幼兒自由回答。
(三)出示新機場圖片
提問幼兒:“你們知道這是哪嗎?”
大興新機場。
(四)教師出示念壇公園和潘月蘭老師雕塑圖片
請幼兒說一說大興除了有新機場,有念壇公園,還有別的區、別的地方沒有的嗎?你還知道大興有哪些其他事物。
教師總結:大興有這么多其他別人的區沒有的事物,作為大興人,生活在大興,生活在黃村一幼大三班你們感覺怎么樣?幼兒回答:“自豪”。大興現在能有這么多玩的地方,還有新機場供世界各國的人民乘坐,都是因為咱們中國越來越強大強大。
(五)出示小朋友去天安門照片
教師:“你們看一看這是什么?”
今年是建國70周年,是祖國的生日?,F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強大,你們能為祖國做些什么呢?下面請各組小朋友討論并記錄一下,你們能為祖國做的事情。為建國70周年獻禮!
幼兒自由記錄,派代表進行分享。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咱們小朋友要好好學習,聽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其他人,懂得分享,還要懂得合作,有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為今后祖國越來越繁榮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做個有用的人。
活動延伸:活動中的記錄內容繪制成自制圖書,投到圖書區供幼兒閱讀與交流。
本次活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認真觀看圖片內容,并能跟老師一起互動,思考提問。
通過活動,活動目標: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從中體驗快樂。知道自己是大興區、黃村一幼大三班的一員,有集體歸屬感和地域歸屬感。能夠表達愛國情感,為建國70周年獻禮,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三個目標基本達成。大部分幼兒能夠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個別幼兒在第三個目標能夠表達愛國情感還需要以后活動中教師多引導教育。
教學準備較充分,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寬松的氛圍與環境。當孩子們分享自己組想法時候,教師通過提問:“你們組都有誰,還有其它的內容嗎?你們組還有其他人想說嗎?”來引導幼兒,有一個集體歸屬感。同時在幼兒分享中談及一些其他內容的問題時,教師能有效的給予支持,如:在活動中其中一組幼兒分享內容有一項是升國旗時要行注目禮,同時畫了一把傘,下雨時候就可以為國旗遮雨。教師肯定了幼兒想法,當時有個幼兒說,下雨了就可以把國旗降下來。對于這個孩子的回答教師沒有很好的給予指導。當時對于孩子的回答說的是:“國旗是不能隨便降的?!苯o予孩子的指導不到位,應先肯定他的想法,你有保護國旗的意識很好,國旗是不能隨便降的,日出而升,日落而降,根據《國旗法》的規定,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氣,可以不升降國旗。以后活動中應充分尊重幼兒想法,給幼兒解釋清楚。
環節設計了進行調整,幼兒分組展示時候可以以拍照形式展示,放到大屏幕上,更利于幼兒觀看。讓孩子的表達可以再充分些。
美工區:中國畫(繪畫)、京劇臉譜(手工)、美麗的建筑(刺繡)
益智區:民間游戲牌、“中國知多少”、足球入門(數學)快樂旅行(數學)
語言區:多彩的民族(閱讀)
建構區:長城長(建構)
角色區:民族服裝真漂亮(歌舞、表演)、
1、材料來源:乒乓球若干;樂事暑片的塑料小抽屜若干。
3、材料的玩法:幼兒根據球門(樂事小抽屜)上的數字,找到相應的足球擺成一道數學題,放進球門內,其答案正好為球門上的數字。
4、材料的價值:這是一個幫助幼兒鞏固和學習10以內加減法的操作,能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和快樂的操作中自主探索。
1、材料來源:廢舊的火車票、飛機票、車票;廢舊的vcd光碟;長短兩種鋼絲發夾。
2、材料制作:在廢舊的光碟上用數字貼紙貼上1~12 的數字制作成鐘面,再用長短不一的兩種鋼絲發夾從中間的小空中穿入變成長針和短針。
3、材料的玩法:幼兒根據各種車票上的時間,來改變長針和短針的位置。
4、材料的價值:“對時間的認識”是幼兒在進行“快樂旅行”時在對各種車票的探索中生成的一個活動。通過在區角游戲中的材料投放,能幫助幼兒進一步的去探索和掌握對時間的認識。
1、材料來源:飲料(牛奶)的軟包裝盒、煙盒、食品盒等
2、材料玩法:根據長城的特征,幼兒利用各種廢舊的紙盒,自己來建構長城。
3、材料的價值:這是一個利用各種廢舊的紙盒,讓幼兒嘗試主題建構的一個活動??梢詭椭變涸趯嶋H的操作中進一步了解長城的特征,也可以充分的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1、材料來源:曲奇餅干的圓形罐子、顏料。
2、材料制作:在餅干罐子里放上一張白紙。
3、材料玩法:在餅干罐子里放上幾滴顏料,然后將轉動罐子,讓顏料自然的散開,或用嘴將其吹開,然后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添畫。
4、材料價值:這是一個能讓幼兒在有趣的操作中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繪畫的活動,一幅幅充滿藝術性的繪畫作品的誕生更激發了幼兒無窮的探索欲望。
1、材料來源:一次性蛋糕盆,橡皮筋
2、材料制作:在蛋糕盆的兩邊裝上橡皮筋,制成面具。
3、材料玩法:根據蛋糕盆的大小,將白紙剪成若干圓形,繪制成京劇臉譜,然后將其貼在蛋糕盆的內側,在眼睛部位挖出兩個洞。幼兒將其戴在臉上,就變成一個京劇臉譜面具了。
4、材料價值: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京劇臉譜面具,幼兒做做玩玩,其樂無窮。京劇這一中國的國粹,也走近了我們的孩子。
1、材料來源:舊窗簾布;繡花針、晴綸線
2、材料制作:將舊的窗簾(網狀的)剪成手帕大小,然后用筆在上面畫上各種建筑(如:東方明珠)的外形。
3、材料玩法:幼兒學習使用刺繡的方法,繡出各種各樣的建筑。
4、材料價值:在“愛家鄉”的活動中,孩子們對我們上海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外灘”等等的建筑感到尤為的自豪,結合我們的民間藝術“刺繡”,孩子們嘗試留下這些永恒的美。
1、材料來源:可樂或雪碧的瓶蓋
2、材料制作:在收集的一些瓶蓋內,貼上表示獵人、老虎、槍、蜜蜂、公雞、小孩的小圖片。
3、材料玩法:將所有的瓶蓋排在桌上(圖片往下),幼兒輪流翻瓶蓋,根據獵人、老虎、槍、蜜蜂、公雞、小孩的連環關系(獵人拿槍,槍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公雞,公雞吃蜜蜂,蜜蜂叮獵人),決定輸贏,贏得吃掉輸的瓶蓋,最后誰的瓶蓋多誰贏。
4、材料價值:這是一個我們小時候玩的民間游戲,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我們的民間游戲,同時也進一步感受了說“家鄉話”的樂趣。
1、材料來源:報紙、塑料袋、一次性桌布。
2、材料制作:利用各種廢舊的材料,請家長協助,制作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帽子等。
3、材料玩法:幼兒穿上民族服裝,隨著各民族的音樂進行模特表演。
4、材料價值:這是一個家園合作的活動。使我們的家長也能走進主題,支持孩子的探索與發現。而孩子穿上這些有趣的民族服裝,也充滿積極的表演欲望。
1、材料來源:舊掛歷、橡皮筋。
2、材料制作:在一根長橡皮筋上,用舊掛歷卷上兩根小棒,中間有一定的間隔,兩頭打結固定,就變成了雙截棍。
3、材料玩法:幼兒隨著中國功夫的音樂,嘗試自己表演“雙截棍”。
4、材料價值:結合“中國功夫”的探索活動,繼續請家長參與制作“雙截棍”,讓孩子在表演的同時得到身體的鍛煉。
1、材料來源:舊掛歷、各種不同民族的圖片資料。
2、材料制作:將收集的各種不同民族的圖片資料,進行歸類整理,然后粘貼在舊掛歷的背面。(白色部分)
3、材料玩法:幼兒看看講講,不同的民族的特色。
4、材料價值:通過收集、歸類、整理、交流、分享等活動,了解不同的民族。
1、材料來源:硬紙板,電視機紙盒。
2、材料制作:將硬紙板剪成一條條,然后粘貼在地板上,變成一個中國地圖的迷宮,在迷宮內貼上一些中國的標志性建筑、特產等。將紙盒去掉底和面,裝上一根繩子,變成一輛幼兒可以開(掛在身上)汽車。
3、材料玩法:幼兒開著車在迷宮內前進,尋找迷宮出路,途經各種貼有圖片的地方,必須說出圖片的內容,然后繼續前進,比一比誰先走出迷宮。
4、材料價值:通過走智慧迷宮,幫助幼兒對在本主題中學到的知識進行一個綜合的運用。
這是在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開展的過程中,圍繞主題的內容,進行的主題區角活動。這個區角活動最大的特色在于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自己設計并制作符合幼兒興趣和需要的區角材料,有效地為主題服務,充分體現了環保和創新的理念。
1、通過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出生地、漢語漢字、民俗民風的了解,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人,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調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
3、通過學習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
1、政區圖。
2、課前調查自己親人的出生地。
:(第一課時)。
6.9.4星期一。
教學目標:調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通過學習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
活動一1、說己親人的出生地;
2、出示政區圖;
3、在政區圖中找己親人的出生地;
活動二1、看人的圖片,說出他們的外貌。
2、揭示我們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
3、聽故事。
4、4月5日祭祖。
課后反思:學生對于自己是人是炎黃子孫充滿了自豪感。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出生地、漢語漢字、民俗民風的了解,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人,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調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
活動三1、表演。(開學了,父母帶著自己去商店是怎樣買文具的。不準說話)。
2、談感受。
3、再次表演(可以說話)。
4、再談感受。
5、教師。漢語——聯合國使用六種關方語言之一;說普通話;
漢字——最早的漢字。
漢字的演變:結繩——篆刻。
活動四1、連線。
2、區分傳統節日和外來節日。
3、介紹父母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
4、表演節目:(老人與孩子)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5、說說自己父母的生肖;
6、生肖小故事。
課后反思:學生對我國的文明很感興趣,尤其是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更是興趣濃郁。對我國的文字有了新的認識,增加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2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