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教學的基礎,是教師全面實施教學活動的依據。接下來是一些成功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上了《找規律》一課,課后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這節課主要目標是要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使學生主動經歷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的重難點是計算的策略中,確定幾個物體為一組,怎樣根據余數來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首先,為了上好這節課,我認真鉆研了教材和教法,精心制作了生動直觀,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如下環節,對于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1,游戲激趣,引入課題。課一開始利用學生熟悉的圍棋創設了“猜猜看”的游戲,一組是無規律排列,另一組是有規律排列,讓學生猜到下一個棋子是什么子;學生發現了簡單的周期規律,初步感知了這個規律:每幾個一組,每組都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然后因勢利導,揭示課題。2,合作探究,猜想驗證,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并優化解題策略。結合國慶節,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盆花彩燈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小組合作,體驗了(畫一畫、列舉、推想、算一算)多樣的解題策略,并優化了計算策略。在盆花(扶)彩燈(放)彩旗(互動)的教學中層次分明,由扶到放再到師生互動,最后小結升華。學生學得積極主動。3,設計了4道豐富有趣層次多樣的練習,鞏固了知識技能,學生學得興趣盎然。4,聯系生活,延伸課外。
其次,課中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值得注意。
如有的聽課老師建議:
1,計算策略優越性的體現應該在后面大數目的解題中逐步感知體驗。課中我是安排在盆花的教學之后進行比較優化的,彩燈處計算策略技能就形成,彩旗處就互動了。對于策略的優化原先也想安排逐步感知優化的,而把開放互動放到鞏固練習中讓學生擺圍棋自主提問自主解答的,但讓學生帶圍棋的,帶了三天沒帶齊,所以取消該設計。
2,細節成就完美。課中我的教學語言還需再精煉,節奏還可再緊湊,還可再多些激情。每次我都有些這樣的遺憾,這還是因為準備不夠充分。周三上課周一才準備,周二晚上才定好教案做好課件,對于自己精心設計的提問或者過渡語之類難免不能全部牢記于心,收發自如,所以我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用更多時間來精心準備教學具,精心設計提煉,精心醞釀磨課,上出精彩,上出風格。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2頁活動3:數數看,找規律。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內容在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化中起橋梁作用。教材在前面介紹了常見的基本幾何體和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的知識后,安排了這節數學活動課。一方面是豐富學生對圖形世界的認識,二是從直觀上感知幾何體是由面圍成的,三是初步培養學生把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圖形來研究的思維方式。所以這節活動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即是由平面圖形向幾何空間轉化的橋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對正多面體的展開與折疊以及模型制作的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數一數的過程中,歸納出正多面體的頂點數、面數、棱數之間的規律,進而會利用經驗自制模型,檢驗規律。
2.能力目標。
通過折疊,經歷“做數學”和“學數學”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動腦能力,在活動中獲得空間想象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3.情感目標。
活動過程是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參與、觀察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通過展示學生成功折疊的正多面體模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審美情趣。
另外,引用數學史料,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問題的背景,學習科學家勤于動手,善于動腦的治學精神,樹立勇于攀登科學巔峰的遠大理想。
4.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利用折疊出的五個正多面體,數出它們的頂點數、面數和棱數,找出規律。
(2)教學難點。
如何折疊出正八面體和正十二面體;如何正確地數出正十二面體的頂點數和棱數。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和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得新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此主要采用分組合作、師生互動、操作演示、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具體程序是:
情境導人一觀察與思考一動手折疊一探究規律一知識引伸與拓展。
三、說學法。
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既要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又提倡通過合作與交流來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學習方式,即自主探究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自備剪刀、膠條及畫有下列五種圖形的硬紙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引入。
面對一座座宏偉壯麗的建筑,一尊尊形神兼備的雕塑,一件件精巧典雅的物品,我們常常驚嘆于它的.美妙。我們深人觀察就會發現,千姿百態的圖形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形態各異的立體圖形幾乎無處不在,而許多立體圖形就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讓我們一起進人立體圖形的世界,共同探究它的奧妙與規律吧!這節課通過動手,對幾種正多面體進行展開和折疊,尋找它們的頂點數、面數和棱數三者之間的規律。
(二)觀察思考。
請看這五個正多面體,向學生提出問題:你認識他們嗎?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感知正多面體、頂點以及面和棱。
(三)折疊。
演示正六面體的展開與還原(即折疊還原),由學生分組完成折疊出正四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
1.難點。
在折疊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時容易出錯。
2.解決方法。
讓學生仔細觀察模型,看老師演示,充分利用對稱性折疊,還要同組人大膽試探,相互合作;老師巡視指導,發現成功組及時鼓勵,并由一人介紹(講解)成功的方法,同時利用cai輔助。
1.難點。
面數可由名稱得到,也可由展開圖上數出,但頂點數和棱數不容易數準確。
2.解決方法。
(1)放在桌面上不轉動;。
(2)對稱地找;。
(3)在起始地方作標記。
(五)背景引入。
歷史上曾有一些著名的科學家研究過正多面體,著名數學家歐拉驚奇地發現了v,f、e之間存在這樣一個奇妙的相等關系。圖形世界盡管形態各異,只要我們像科學家一樣多動手,多動腦,一定能找出其中的奧妙。
(六)做一做想一想。
五、教學評價。
(一)通過折疊正多面體的模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合作能力;。
(二)從填表找規律上,提高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與動腦能力;。
(三)從知識的引伸與拓展的設計上,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與合作的綜合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頁~60頁例1,以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猜迷游戲導入。
2、揭示課題。生活中許多物體的排列都很有規律的,里面含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問題。
二、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探究簡單的周期規律。
1、出示教材例1場景圖,師:從圖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燈、彩旗)。
2、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物體的擺放有什么規律?
3、匯報交流(學生自由說,然后概括)盆花:每2盆為一組,每組依次是蘭花、紅花。彩燈:每2盞彩燈為一組,每組依次是紅、紫、綠。彩旗:每4面彩旗為一組,每組依次是紅、紅、黃、黃。
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1、解決盆花問題。談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花?
(1)學生小組討論,跟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注意每個小組交流情況,發現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作適當調整。
(2)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導:同學們已經在小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紹給全班同學。
(3)小結:剛才同學們用多種方法來解決盆花問題。
(2)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
(3)交流解題策略。引導學生思考:每幾個彩燈一組?余數說明了什么?
(4)優化解題策略。了解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3、解決彩旗問題。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顏色?為什么?
理解:余數是幾時是紅旗?余數是幾時是黃旗呢?
總結:剛才在解決盆花、彩燈、彩旗問題時,我們都是先找出它們的排列規律,找出每組有幾個,在求第幾個時,用除法計算,余數是幾就是跟每組的第幾個相同,當沒有余數時就跟每組的最后一個相同。
四、鞏固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1、練一練。學生找出棋子的排列規律,猜一猜21顆是什么顏色?再說說自己想法。
2、比智慧。說出每題第32個是什么。
3、比反應。觀察面譜的排列規律,按要求說出第幾個是什么顏色。
4、小小設計師。學生設計花邊,再提出一個問題,互相解決。
五、全課小結:欣賞、感受規律之美。
3、欣賞大自然的規律。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p.89~p.89頁例1、例2、例3,最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數學教案-找規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解“有規律的排列”,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簡單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簡單的排列規律。
教學準備:
照片、聯歡會入場券、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中感知。
1、欣賞圖片。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些美麗的照片,一起來欣賞欣賞吧?。▓D片展示)。
這些圖片美嗎?美在哪?師小節,引出課題。
二、第一次探究發現。
出示未布置完聯歡會會場,找找同學們布置會場的規律,想想如果繼續布置的話,該怎樣布置?下面我們就幫他們布置完吧!
三、第二次探究發現,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找規律》。
1、展示布置完的會場,學生匯報交流。
四、活動中利用新知創造。
1、出示入場券。
只要按入場券上的要求涂對了,畫對了,就能參加聯歡會。
2、參加聯歡會。
(1)第一個節目是“請你跟我做一做”
a:跟著老師做一串有規律的動作。
b:跟著一名學生做。
(2)第二個節目是“請你跟我擺一擺”。
(3)第三個節目――“變一變”。
五、教學總結。
聯歡會結束了,通過今天的聯歡會,大家有什么收獲?
1.學習按物體重復交替、數量的遞增或遞減等規律進行排序。
2.能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自創或合作創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律進行排序。
3.感受事物重復變化給生活帶來的美感和樂趣。
1.掛圖《小熊的家》1張,石頭卡片若干,黑板等;
2.幼兒操作材料:雪花片,串珠,小蘑菇插板等三組材料若干。
1.玩游戲“請你跟我做”,初步感受規律,激發幼兒學習排序的興趣。
(1)教師做“拍手、跺腳”和“拍手、跺腳、跺腳”動作,引導幼兒感受“abab”和“abbabb”排序規律并引導幼兒運用圖譜“小手小腳”將規律記錄下來。
(2)幼兒創編其它身體動作。
提問:你想做什么有規律的動作?(幼兒自己創編,并引導幼兒一起來做)。
(1)提問:小熊的.家哪里是有規律排序的?
引導幼兒發現蝴蝶飛的方向“兩只向上飛、兩只向下飛”的規律;大山和小山按照大山數量不變,小山越來越多的規律等等。
(2)引導幼兒操作鵝卵石圖片將“小熊家的路”補充完整。
小結:大家找到這么多有趣的規律,他們有的按交替重復的規律排列,有的按遞增或是遞減的規律排列,這些有規律的裝飾把小熊的家裝點得非常漂亮。
3.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做項鏈,探索多規律排序。
(1)幼兒自選雪花片、小蘑菇粒、串珠等材料,鼓勵幼兒用交替、重復的多種規律給小熊做項鏈。
(2)鼓勵幼兒交流作品,發現不同的排列規律。
4.尋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事物重復變化給生活帶來的美感和樂趣。
小結:生活中很多地方,如:衣服、窗簾、斑馬線、公園的花壇等都用到了有規律的排序,既裝扮美化了我們的生活,又增添了樂趣。
蘇教版教材四年級數學(上)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一想”,完成第49頁的“想想做做”。
1使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認識這種關系和其中的簡單規律,并能將這種認識應用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
2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認識兩個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并能應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小棒(10根)、紙片(10個)
一、游戲導入
夾小棒
師:如果用兩個手指夾1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夾幾根小棒?
生動手夾一夾,說一說。
研究一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探索規律
1、教學課件,讓學生觀察
師:我們下面到小兔寶寶家去參觀一下吧!你們看到了什么?
讓生說一說。
2、出示問題。
師: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生回答,板書:910
78
1213
3、提問:夾子和手帕是怎樣排列的?
生:一個一個排列的。
生:不是。是按照一個夾子、一個手帕……這樣排列的。
師:對,它是按照夾子、手帕、夾子、手帕……順序排列的。(板書:夾子、手帕、夾子、手帕……)
師:最后一個是什么?
生:夾子。
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師:請同學們來觀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順序,說一說他們是怎樣排列的?最后一個是誰?
生:是按照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的順序排列呢?
師板書: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
師:那么籬笆和木樁呢?
生:籬笆、木樁、籬笆、木樁……籬笆。
師板書:籬笆、木樁、籬笆、木樁……籬笆。
4、小結:像以上這樣的排列,叫間隔排列。
板書:間隔排列。
生:是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排列的。
生:最后一個物體是甲。
師:你們說的真棒。(板書:甲、乙、甲、乙……甲)
6、師:請同學們觀察甲乙兩個物體的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甲比乙多。
生:甲比乙多1。
師:你真棒。
生:乙比甲少1。
7、師:同學們真厲害!下面就用你們發現的規律來試一試吧。
同位互相合作擺小棒和紙片。
擺三根小棒,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一張紙片,擺了幾張?
生:擺了兩張。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小棒是甲物體,紙片是乙物體,小棒的個數比紙片多1。
師:擺九根小棒,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一張紙片,擺了幾張?
生:擺了八張。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小棒是甲物體,紙片是乙物體,甲比乙多1。
師:擺七張紙片,每兩張紙片中間擺一根小棒?擺了幾根?
生:擺了六根。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紙片是甲物體,小棒是乙物體,甲比乙多1。
8、師:我們通過擺一擺再次驗證了剛才找的規律。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這樣有規律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生觀察、思考后說一說。
生:桌子和它們的間隔是間隔排列的。
生:窗戶上的鋼筋棍和空檔。
生:課程表,時間表與它們間的空隙。
生:走廊上的柱子和空檔。
生:鐘面上的數字和大格。
師:鐘面上有幾個大格,幾個數字?
生:十二個大格十二個數字。
師:數字和大格是怎樣排列的?
生:按數字、空格、數字、空格……的順序排列的。
師:最后是誰?
生:是空格。
生:還可以看作是按空格、數字、空格、數字……順序排列的。
師:最后是誰?
生:是空格。
生:還可以看作是按空格、數字、空格、數字的順序來排列的,最后是數字。
生:它們都是間隔排列的。
生:如果把數字看作甲物體,把大格看作乙物體,它們是這樣排列的:按甲、乙、甲、乙的順序,最后一個物體是乙。
師:我們大家來為他的發現鼓掌。
生鼓掌。
生:那么甲是十二個,乙是十二個,甲和乙相等。
師:板書:甲、乙、甲、乙……乙
甲和乙相等。
10、回顧游戲:
師:用兩個手指只夾一根小棒,我們用一只手夾了幾根小棒?
生:四根。
師:照這樣計算,兩只手能夾幾根小棒呢?
生:八根。
師:請你動手夾夾。
生夾一夾,說一說。
生:老師,我這樣夾(舉手給大家看),夾了八根。我還有一種夾法,用兩個小手指再夾一根,就夾了九根。再演示給大家看。
師:你真聰明,還有不同答案嗎?
生:那么兩個大手指間也可以夾一根,就是共夾十根。
師讓生到前面演示,其余生跟著做。
師:在這兒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又是怎樣排列的?
生:手指是甲物體,木棒是乙物體,它們是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排列的,最后是乙物體。
師:甲和乙的個數分別是多少?有什么關系?
生:甲和乙都是十個,它們相等。
師指著剛才在鐘面發現的規律,說:從游戲中我們再一次驗證了這個規律的存在。利用剛才的發現的規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想想做做。
1、第1題,讓學生讀題,說說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再說結果。
2、第2題,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和答案。
如有困難,師可用粉筆演示。
3、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說出答案。
4、第4題,學生讀題后,說一說是怎樣排列的,再說出結果。
四、小結: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生:學習了找規律,有兩個物體間隔排列。
生:一個物體是甲,一個物體是乙,它可以按甲乙……甲的順序排列,還可以按甲乙……乙的順序排列。
生:有時甲比乙多1,有時甲和乙同樣多。
……
五、作業:
2、(1)把一根木料鋸30次,能鋸多少段?
(2)如果鋸成60段,需要鋸多少次?
3、一條路兩端都種樹,每3米種一棵,一共種了120棵樹,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一、復習游戲,喚醒已有經驗。
1、導入。
師:“今天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它們在哪呢?”
2、游戲“排隊”,復習abab模式。
二、學習按規律進行4格間隔排序。
1、出示2個小動物圖片和兩層樓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師幼一起幫老虎和獅子分房間。
要求:橫排住的兩個小動物不一樣,豎排住的兩個小動物也不一樣。
三、學習按規律進行9格間隔排序。
1、出示3個小動物圖片和3層樓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按幼兒的要求安排小動物住進第一橫排的房間,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們的排列順序。
3、請幼兒安排小動物住進第一豎排的房間。
四、幼兒操作,展示作業。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橫排住的3個小動物不一樣,豎排住的3個小動物也要不一樣。
(2)誰住第一間房間自己決定。
(3)分房間時要注意小動物的排列順序。
3、幼兒操作。
4、改錯。
教師出示一個錯誤的操作結果請個別幼兒改錯,集體檢查。
5、探索發現其規律:斜著的房間里住的小動物是一樣的。
6、展示幼兒不同的排序方法。
我設計了以“小熊請客”為線索,巧妙地滲透各種具有規律排序的事物,讓孩子在與這些“動物”的互動中主動積極地探索新的規律,達到教學活動的目標。
孩子們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非常感興趣,而且決大多數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過程中也能正確地完成排序規律,但是在自己的講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導孩子感知aabbcc的排序規律時出示了一個圓盤,但當孩子全部粘貼完整之后,忽然意識到應該給孩子一個起始的標記,沒有標記顏色就混在一起,規律不再那么清晰。
2、我提供給孩子長紙條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根據規律粘貼,應該提示孩子當紙條已經不再有地方粘時,一個節結束的時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們則應該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將aa也要去掉,地方不夠了就不再往下粘了。
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做的前期準備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經驗,知識點的正確把握等等,尤其是數學、科學領域,是不允許老師有絲毫的學科知識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環節設計中的一個小細節,教師都需要考慮周全才性,才能帶給孩子最為科學的認知經驗。
生1:夾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樁和籬笆。
(板書:夾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樁和籬笆)。
2、觀察“夾子和手帕”(出示部分手帕圖)。
師:夾子和手帕是怎樣排列的?
生:一個一個排列的。
生:不是。是按照一個夾子、一個手帕……這樣排列的。
師:對,它是按照夾子、手帕、夾子、手帕……順序排列的。(板書:夾子、手帕、夾子、手帕……)。
師:第一個是什么?最后一個是什么?
生:夾子。
師:第一個和最后一個都是夾子。還可以說成兩端都是夾子。
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3、小結:像以上這樣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間隔的排列,叫間隔排列。板書:間隔排列。
師:看一看,圖上一共曬了多少塊手帕?用了多少個夾子?想一想,你發現夾子的個數與手帕的塊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夾子數比手帕數多1,手帕數比夾子數少1。)。
4、觀察“蘑菇和兔子”(出示部分兔子圖)。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誰來說一說。(小兔和蘑菇間隔排列,兩端都是小兔,小兔數比蘑菇數多1,蘑菇數比小兔數少1。)。
5、觀察“籬笆和木樁”(出示部分木樁圖)。
師:再來看木樁和籬笆,你找到其中的規律了嗎?
說一說:你找到的規律是怎樣的?
6、歸納小結:
通過觀察,我們一起發現了圖中存在的一些規律。一般來說,像夾子、小兔、木樁這樣,是處于兩端的物體(板書:兩端);像手帕、蘑菇、籬笆這樣,是處于中間的物體(板書:中間)。
現在,誰來說一說,兩端的物體與中間的物體間存在什么規律?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識。
(3)情感目標:感受到數學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1、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也有這樣的規律。你能說一說嗎?((生舉例說明)。
如:樹和樹之間的空檔間隔排列,兩端都是樹,空檔比樹少1。
又如: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條藍的一條黃的排列著。
再如:每天學校做操時,操場上排列的隊伍、廣場的柵欄、……。
2、師:老師這兒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助解決。大家請看屏幕。(課件出示題目)。
(1)、“電線桿和廣告牌”
(有24塊。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塊廣告牌,廣告牌的塊數比電線桿的根數少1)。
追問:如果有25個廣告牌,那又會有多少根電線桿呢?為什么?
(2)、“鋸木頭”
師:圖中這人在干什么?
鋸木頭中是不是也有這種規律呢?
a、把這根木料鋸一次,能鋸成多少段?鋸2次呢?(課件出示)。
b、如果要鋸成6段,需要鋸幾次?(課件出示)。
問:同學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誰來說一說?(鋸的段數總是比次數多1,鋸的次數總是比段數少1。)。
用這個規律快速搶答:鋸7次能鋸成多少段?鋸9次呢?55次?
反過來,如果要鋸成8段,需要鋸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3、小結: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規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學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有4個空檔,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指出:其實像這樣的有規律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首先我們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ò鍟赫乙幝桑?。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涂色,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能夠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美。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紅花2朵黃花。
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猜不對,而后來都能猜對了呢?發現了什么有規律?
顏色又是怎樣的規律?一朵紅,一朵黃,一朵紅,一朵黃,我們說不說得完???
揭示規律的概念:像這樣,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這樣有次序重復出現的就叫規律。聰明的小朋友們,那我們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雙眼來一起來找規律。我們來闖關比賽,比一比看誰觀察得更仔細,找得準,李老師就把這些智慧星獎勵給他。
二:教授新課:
教學例一:(第一關:“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兒童節剛過,旁邊學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還要開聯歡會慶祝自己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開聯歡會的場景吧!
把你發現的秘密同桌兩個人悄悄交流一下。
匯報結果:(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律的圖形)。
燈籠有什么規律?(把一紫一紅圈起來,一紅一紫在重復的出現。)。
彩旗有什么規律?(我該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規律。
小朋友又什么規律?如果跳舞的10個小朋友其中兩個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律站的。演示10個小朋友放開手后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教學例二:
1、(1)這個規律簡單嗎?想找個難點的規律嗎?看看這兩道例題。
(2)兩道題,我比一比:(體會規律的多樣化)。
1、小紅旗和例2第二題比較,它們的規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總結:(1)一個是2個2個一組,一個是3個3個一組地在重復;
(2)一個只有顏色的規律,一個既有顏色,又有形狀的規律。
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非常好??磥泶蠹也粌H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總結。所以,第一關闖關順利成功。
2、涂一涂,鞏固升華(第二關:涂一涂)。
想不想再闖第二關,手和眼睛一起用起來。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學,同桌兩人互相檢驗一下。
3、集體交流(展示學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小博士同桌兩人從中任選一組。
三、動手操作,創造規律。
1、師: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表揚自己好不好?(學生拍出×××的節奏)再來一次好不好?(連續拍三次)從剛才的拍手中發現什么規律?原來用聲音、動作可以創造規律,你也能用聲音、動作創造規律嗎?(一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跟做。)。
師:,那么你們能不能自己來創造規律呢?用手中的學具,看哪名同學創造出來的東西最有規律且最美而且能和別人不一樣?,F在我們就一起進入(第三關:創意大比拼)。
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問:你們發現的圖案有什么規律?相互評價。
四、感受生活中的規律(第三關:找生活中的規律)。
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找規律,你再仔細找一找,你們身邊有規律嗎?看哪些小朋友是生活的細心人。
紅綠燈、春夏秋冬、星期幾、人行道線、衣服上的條紋、斑馬上的條紋。
五、在總結中提高,應用規律。
大家有什么收獲嗎?
1、學習將兩種實物有規律地交替排序,對應匹配,感知序列。
2、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3、能正確使用單位量詞“根”、“只”、“條”、“頭”。
1、教具: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頭4根,小貓3只,小魚3條,青蛙5只,荷花5朵,標記圖一張。
2、學具:幼兒用書33、34頁。
1、集體活動。
(1)、依樣接放,交替排序。
(2)對應匹配食物。
出示香蕉和骨頭圖片,讓幼兒看圖說說:這里有什么?誰來把它們送給大象和小狗,邊送邊說:××,我送你一根什么,…..
請個別幼兒在黑板上操作,學習正確運用量詞。
2、操作活動。
(1)、第一、二、三組。
排序匹配活動。
觀察標記圖上的動物,學習依樣接著擺放動物,再對應匹配食物,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
(2)、第四、五、六組。
依樣排序。
觀察標記圖上的圖片,請你依樣排列。
觀察實物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短線或小圈,記錄實物數量。
3、活動評價。
4、展示幼兒活動材料,請幼兒說說他市怎樣排卡片的,體驗有規律的序列。
一、復習:小朋友已經學到了那些規律。請說一說。
學生拿處學具擺成有規律圖形。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大家評一評。
二、新授:看!書上的圖,小朋友們在擺什么。各是怎么擺的?學生自由說說。
1、我們來看一看例5(1)。
圖上有什么圖形?是怎么排列的?
先讓學生說,然后評一評。
2、2)小題,你會寫嗎,試試看!
做好后討論講評。
3、這里畫著什么?
那些花兒有幾中顏色?
是怎么排列的?
學生讀列完成,然后交流。
二、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交流。
三、鞏固。
1、組拿出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案,互相說一說。
2、一找教室里那些擺放是有規律的?我們的生活中,你看到過那些有規律的事物,請說一說。
3、在紙上畫一畫有規律的東西嗎?畫好后交流。
1、師:小朋友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喜歡)今天老師來變個魔術,找個小朋友來幫忙,猜猜老師今天會變什么?(學生說……)說完后,教師先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只喜羊羊,又問:猜猜老師還會變出會什么?接著教師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只灰太狼,接著讓學生猜猜老師下面一個是什么?學生說,老師出示一只喜羊羊,并說說自己的理由。繼續讓學生猜下一個是什么,接著出示一只灰太狼,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案是怎么排的(一只喜羊羊、一只灰太狼、一只喜羊羊、一只灰太狼……)。
師:看來規律能告訴我們接下來的圖案是什么。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2、課件出示主題圖――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師:這些彩旗、花朵和燈籠是不是亂擺亂放的?
師:他們的擺放都有規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
同學們真聰明?,F在,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課件出示題目)。
請同學們拿出身邊的小棒和小圓片,擺一擺,使得你擺出的圖形也符合這種規律,看誰擺得又快又正確。(學生動手操作)。
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呢?誰上來擺一擺,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擺的。
(讓擺得較快的學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擺的情況)。
師:如果將最后一個小棒拿掉,結果會怎么樣呢?
問:為什么同樣是間隔排列,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呢?(小棒和小圓片個數相等)。
它們是怎么擺放的?(也是間隔排列,但兩端的物體不相同)。
小結:兩種物體間隔排列,如果兩端物體不同,那么排在兩端的物體和中間的物體個數同樣多。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2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