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以便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下面是一些針對小學生的精選教案,它們涵蓋了不同學科和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
認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愿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教材分析。
本課與第二課《不比吃穿》組成一個單元,同屬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勤勞節儉”德目,它們有密切聯系,同是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但著重點各不相同。本課著重于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下一課著重于教育學生不和別人比吃穿。對學生進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在目前顯得特別重要。其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都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吃、穿、用應有盡有,家長為他們準備的學習、生活用品十分齊全,他們往往難以體會這些用品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因此不知愛惜。其二,現在不少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處于特殊的地位,有求必應,有的甚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對勞動的艱辛缺乏體會,不知道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所以隨意浪費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本課教學必須從這些實際情況出發,在低年級已進行過的愛惜學習、生活用品,愛護課桌椅和愛惜糧食等方面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務求收到實效。
本課以學生簡單地說出日常吃的、穿的、用的導入,目的在于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勞動成果呢?課文選用的是董必武教育子女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課文選用的是幾個貼近兒童生活的小故事,學生易懂,但對其中一些具體情節,如把掉在桌上的飯粒撿起來吃,把桃樹上的樹膠刮下留著用來粘毛筆等,他們不一定認同,這是正常的。教學不必糾纏于這些情節,更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要緊緊圍繞教學要點,著重理解“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在分析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董必武是怎樣做的,而且要使學生明確他是怎樣想的,要將他的表現和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學習董必武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為了鞏固和理解課文內容,還安排了“說一說”?!翱湟豢洹?、“議一議”、“看一看”四個欄目。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一些看得見的東西是勞動成果,有些雖然不是具體的東西,但也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也是勞動成果,應當珍惜。
教法建議。
教師可結合課文、插圖和方框中的提問,著重分析三個問題。
1.古詩《鋤禾》說的是什么意思?董必武為什么教女兒背這首古詩?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币馑际牵河捎谵r民在烈日下“鋤禾”的辛苦勞動,才有這“盤中”香噴噴的飯;是農民流了許多汗水,才換來“粒?!奔Z食。吃飯時,董必武教女兒背這首古詩,是要讓女兒牢記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她注意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2.可以把《鋤禾》這首詩運用動畫表現出來,更加生動形象。
3.為什么董必武要刮下樹膠來粘毛筆?為什么他說不愛惜勞動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的勞動?董必武這樣做,并不是因為他沒有錢。他用樹膠粘毛筆,一方面可以利用廢物;另一方面可以保護毛筆,這充分表現了他老人家勤儉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
為什么不愛惜勞動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的勞動?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對于這一問題,必須讓學生從正面弄清道理,這里可以簡單介紹一本書、一支筆或一件衣服的制作過程,從中使學生明白一切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都是經過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許許多多的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此付出了勞動。不愛惜這些東西,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勞動,也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更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引導他們對一些帶普遍性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如:失物招領箱里的遺物,明知是自己的,不愿認領;練習本上的紙,隨便撕下來,折成飛機來玩;鉛筆盒用不了幾天,又換新的,等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象,使他們從中真正受到教育,自覺地珍惜勞動成果。
4.董必武的女兒如何對待爸爸的教育?結合課文最后一句,并與第一段相呼應,指出董必武的女兒以爸爸為榜樣,養成了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并把爸爸的高尚品德視為“心中的珍珠”。我們應該像董必武的女兒那樣,向董必武學習,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表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并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3、認識和節奏,能準確地讀拍。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教學方法:音樂自由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琴、打擊樂、彩筆。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漁簍》;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音樂記憶力,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表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海邊孩子勞動的歌曲,大家想聽嗎?(多媒體播放歌曲)。
1、完整初聽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及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三、編創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多媒體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并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孩子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獲。)。
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學習目標:
1、通過聆聽和表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并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3、認識和節奏,能準確地讀拍。并能在實踐教學中運用。
重點難點:
1、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2、認識和節奏,能準確地讀拍。
教學準備:
電子琴、打擊樂、彩筆。
教學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表演《小漁簍》。
2、編創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提出問題: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孩子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音樂記憶力,讓孩子在實踐教學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表演《小漁簍》:
“孩子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海邊孩子勞動的歌曲,大家想聽嗎?
1、完整初聽歌曲,讓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讓孩子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及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三、編創與教學: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保ǘ嗝襟w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讓孩子們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并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孩子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3、編創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音樂《小漁簍》邊唱邊律動進入音樂課堂。
(可以借此鞏固復習歌曲《小漁簍》)。
二、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導入新課:
“孩子們,上節課我們用海邊小朋友送來的禮物創編出了那么多好聽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著急了,她說她也有一首好聽的歌要送給大家,你們聽,她唱著歌來了?!?/p>
1、完整地聆聽歌曲,老師引導孩子輕輕合著音樂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聽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內容?我們一起邊聽邊用動作來表演,好嗎?”
2、復聽歌曲,邊聽邊做動作表演。
3、分組聽音樂表演,看哪一組表演的好。
讓孩子自由發揮,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到表演中來,培養孩子們的自我表現能力。
三、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1、完整地聆聽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來了這么多的朋友,孩子們,你們聽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聽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筆畫一畫?!?/p>
2、復聽歌曲。讓孩子隨著音樂在紙上畫線條,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畫?
3、再次復聽。讓孩子用打擊樂或拍手輕輕合著音樂,老師啟發孩子輕輕隨著歌聲哼唱,看看能記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編創與教學:
2、讓孩子將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應喜歡的色彩圖畫到課本上。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表演《采山》。
2、編創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采山》進教室,讓孩子初步感知音樂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課導入:談話(有關山里的知識包括民族風情、山里的物產、山里的景色等等都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小朋友們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首先,老師帶小朋友到美麗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訴請你告訴老師你都聽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認識,同時展現“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產”、“山里的景色”等)。
我們今天就學習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學唱。(用跟唱法教學)。
2、找出自己演唱覺得困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3、設計表演動作,邊演唱邊表演。
4、分組選小小表演家來臺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著老師拍擊歌曲的節奏。出示歌譜中提煉出的節奏。
6、跟著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現的地方。
三、編創與教學:
“孩子們快看,老師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小蘑菇,我們一起來克服困難,把他們采摘回去,好嗎?”
1、讓學生將蘑菇上的節奏拍一拍。
2、分小組組合節奏,按著課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組合四拍,然后將一組幾個人組合的`節奏連起來讀拍,形成一條節奏長龍,一個人接著一個人,讀一讀,拍一拍自己組合的節奏。
3、每人選擇一種打擊樂器,分組用打擊樂器一人接著一人來表現。
。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們了解紐扣的有關知識,宏揚傳統文化。
2.通過本課實踐了解紉針、打線結、釘紐扣的方法,學會利用合適的針和線釘紐扣。
二、能力目標:
1.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2.培養學生能根據老師要求收集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做事認真的好習慣。
3.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
三、德育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2.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學生收集和匯報資料使學生理解紐扣中的文化。
2.學會紉針、打結、釘紐扣的方法。
難點:掌握不同紐扣的不同釘法。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式各樣的扣子、針、錄相帶、電化教具等。
學生準備:各種針、線、紐扣、卡紙、剪刀等。
六、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幅圖,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誰的觀察能力強?(自由答)。
師:那就讓我們幫他把扣子釘上。(學生操作)(出示課題)。
2、激發學生探究。
師:同學們你們準備了什么樣的扣子?(自由答)。
師:哪一組匯報一下你們都收集到了多少種類的扣子?
師:好,老師這還有這樣的一些扣子,請同學們看一看。
師:你能說出衣服上為什么釘扣子嗎?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實物)。
師:紐扣有這么多的作用,誰來說一說釘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書)工具:針、線。
師: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針,哪位同學到前面匯報一下你們收集到的針。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同學們準備好的線,請大家把它舉起來。
(學生展示)。
師:釘扣子選擇線時要注意線不能太粗,線的顏色也要與扣子搭配好。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錄像中是如何教我們釘扣子的,大家邊看邊想釘扣子需要哪幾步?
(錄像演示)。
(1)紉針:
(2)打線結:
(3)釘紐扣。
師:誰來匯報一下釘紐扣一共分幾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書)。
師:同學們今天帶來了很多種紐扣,可在錄像中只示范了兩個眼兒紐扣的釘法,如果給你一個不是兩個眼的扣子,你能釘好嗎?(生答)。
師:為了保證同學們在釘紐扣比賽中能安全操作,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課件演示)。
3、學生研究實踐:
師:希望同學在分組實踐時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帶來的紐扣該怎樣釘?(學生研究實踐,老師輔助指導)。
4、師生共評: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舉起來讓大家看一下。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釘了幾個紐扣?都是幾個眼的?(學生匯報展示)。
師:誰能說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5、師生共結:
師: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今天我們學會了釘紐扣的步驟,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xx年4月23日下午1:30開始。
xx中心小學校園。
全鎮教職工。
文藝表演。
1、各校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精心準備,確?;顒有Ч?,學校校長、工會小組長要親自組織排練活動,各校工會小組長請于4月15日前交本校節目報名表及有關節目音源發送到郵箱,以便于活動節目編排。
2、全鎮所有工會會員都要按時參與(要求4月23日下午1:20前到會場),如無十分特殊不能缺席。除白沙、滿堂、新龍、新成、景樂學校準備兩個節目外其他每間學校準備一個節目,參加表演的隊員要準時到位參加表演。
一等獎5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若干名。
特別交待:
一、部分學校節目類型安排表(見下表1)。
二、各校節目報名表(見下表2)。
三、評委、后勤工作安排:
1、活動評委:
2、會場布置由楊漢德副校長負責安排。
3、音響:
活動目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對人的幫助也越來越多,但現在有許多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孩子缺乏對生活的能力。
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展示少先隊體驗教育取得的成果,使隊員懂得尊敬父母,明確一個家務勞動小崗位,學做一項家務活.培養對勞動的興趣和主動做好家務的意識,鍛煉一定的勞動技能,明白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通過這些活動,也要讓家長明白,讓孩子做一些簡單力所能及的家務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更能使孩子們懂得尊敬父母,體貼父母對自己的愛,以及培養對勞動的興趣和主動做好家務的意識,鍛煉一定的勞動技能。
活動過程:
一.實踐班會儀式。
班主任:我宣布,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活動內容。
我們一年級3班這個大家庭中有__位成員,__位成員團結友愛,共同進步,因為我們一直堅信——家務勞動我能行,讓我們一起看看你們是怎樣做的。
活動一:知識問答拓眼界。
1.在日常家務勞動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學生:炒四季豆和豇豆的一定要炒熟透,否則會中毒。
學生:不能吃青的番茄和發了芽土豆。
學生:洗衣服的時候要把深色的衣服和淺色的衣服分開來洗。
2.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小常識?
3.學生交流。
活動二:圖片展示引共鳴。
1.看ppt,讓學生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展示洗衣、清潔廚房、清潔衛生間、進行拖地、收拾房間、洗碗筷、釘紐扣、摘菜、洗菜、切菜、炒菜、做飯等實踐活動。
2.學生交流。
3.說說你還會做哪些家務?
班主任:瞧,我們的同學多么會觀察,還會做這些家務,真是不簡單啊!你們都是好樣的,現在請我們的小廚師來展示一下他們精湛的廚藝。
活動三:動手實踐提能力。
1.穿針釘扣我拿手。
班主任:向__一樣的學生還有很多?,F在我們班上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所以,大家一定要“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哪有成功啊!一次不會,多練習幾次不就會了嗎?只要我們努力,就會收獲成功。
2.廚藝展示我最棒。
(1)請五名隊員上臺展示自己的廚藝。
班主任:瞧,這五名同學可認真了,我來向他們了解一下吧!(采訪一名同學做這道菜的方法和步驟)。
(2)請輔導員和家長們嘗一嘗。
班主任:你們能談一談花多少時間學做這道菜?
(3)通過這次的勞動實踐你們有什么體會?
活動四:詩歌激情促內化。
1.詩朗誦《人有兩件寶》。
班主任:大家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說的話真是太感人了,讓我們齊讀詩歌《人有兩件寶》。
2.齊唱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活動五:交流評價展延伸。
1.學生代表發言。
2.家長代表發言。
班主任: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隊員評價很高,希望我們以后要再接再厲,一如既往的做得更好。
三.班主任講話。
班主任:親愛的隊員們。通過今天的活動,大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自己成果和風采。相信隊員們一定會學人所長,補己之短,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說——“我能行”。
四.呼號。
五.結束儀式。
班主任:一年3班“勞動實踐活動:家務勞動我能行”主題會到此結束。讓我們再一次熱烈鼓掌感謝各位家長和老師的光臨。
啟示與反思:
本次的主題班會活動以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家務勞動為切入口,將普通的家務勞動技能穿插在有趣的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活動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享受探究與創新的樂趣,又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父母勞動的艱辛,體驗父母為家庭的付出,培養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在活動具體實施中,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創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在家務勞動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了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2)學生回憶并交流。
2、欣賞感受。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并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系。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干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系。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范例。
5、作品交流。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2)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現在的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都在圍著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轉,真的被寵壞了。在學校生活中,這些孩子發映出的是缺乏勞動習慣、勞動知識和勞動素質,而且這種現狀是普遍存在的。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影響他們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運用價值澄清技術及代幣強化技術從小事入手,開展勞動實踐,引導學生在生活自理、幫助同學、學做家務、美化環境等方面得到自己鍛煉。
一、前期準備。
1學習并練習歌曲《勞動最光榮》。
2調查父母日常家務勞動,觀察學校保潔員的工作,作好記錄,寫出感受。
3提前選出“勞動小能手”比賽的裁判并進行培訓。
4小節目排練:相聲《勞動節的一天》、故事《財寶藏在葡萄園》、詩朗誦《勞動之歌》。
5主持人的訓練。
二、班會主要內容。
1明理:勞動創造財富。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馬克思吧。有一次,馬克思的女兒問他:“爸爸,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光榮?”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勞動最光榮.”為什么說“勞動最光榮呢?”請同學們說一說。
齊:不能!
學生b:勞動是整個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都必須依靠勞動。
學生c:要把我國建設成為文明、富裕的強國,完成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必須依靠勞動。
乙:同學們說得對,勞動是光榮的。同學們都想過幸福的生活,對嗎?(對)那么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呢?請聽故事《財寶藏在葡萄園》。(下場)。
甲:(齊上場)故事聽完了,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學生d: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靠辛勤的勞動的來。
學生e:我明白了,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
乙:勞動不僅能創造財富,還能使人生活的更充實,更愉快,也能磨練人的意志。同學們,勞動這么大的作用,有這么多好處,你們說,勞動是不是最光榮啊?(是)。
齊唱一曲《勞動最光榮》。(學生口風琴伴奏)。
2努力學習就是愛勞動。
甲:勞動是光榮的,高尚的。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勞動。有的同學要問了:“我家沒有田地,怎么去勞動呢?”同學們,你們說勞動是不是單單指種田?(不是)。
乙:那么誰來說說我們怎樣做就是熱愛勞動呢?
學生f: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讀書,因此,我們熱愛勞動,首先就要努力學習,把功課學好,認真學習是熱愛勞動的重要表現,而且學好了本領,長大后還能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學生g:沒錯!讀書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學習也是勞動。熱愛勞動就是努力學習。
甲:說得好!但是有的同學只管認真讀書,學習成績很好,可其他的事情不愿意做,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學校呢?做值日從來不積極,總覺得又不是我一個人的教室我才不做!
學生h:這樣也不對。我們熱愛勞動,首先要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不能事事都依賴父母的照顧。因為父母也很辛苦。
學生i:對,我調查了我媽媽的家務勞動情況,的確繁重,所以,我們除了做自己的事情外,在日常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參加家務勞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主動整理房間、洗衣、做飯、洗刷餐具、打掃衛生等。
學生j:教室是我們在學校的主要空間,我拍攝了我們班值日生和學校保潔阿姨的勞動情景,大家都很辛苦。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有責任打掃和維護教師和校園的環境衛生。否則,就不算是一個合格小學生。
3我是勞動小能手。
乙:對,熱愛勞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甲:洗衣服、打掃房間、擦黑板、墩地……這些小事同學們都能干,對嗎?(對。
乙:下面,我們來考驗一下大家:
1、釘紐扣。
2、穿鞋帶。
3、掃地。
甲:我來宣布一下規則:
1、請各小隊各派一名隊員。
2、在規定時間內,看誰完成得好。
3、由主持人任裁判,采用按各次記分的方法:
第一名:10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7分。
4、宣布各小隊得分及名次。(已宣布)。
乙:下面我宣布第()小隊得分()獲第()名。
甲:看來同學們還挺能干的。
乙:可不是嗎?尤其是剛過完勞動節,同學們的勞動熱情還沒有減退呢!
甲:是嗎?可是我聽說有人這樣過的五一。
乙:請欣賞相聲《勞動節的一天》。
4贊美勞動,延續熱情。
甲:勞動是偉大的,當它走向大地,荒蕪便躲進泥土,被希望的綠色吞沒。
乙:勞動者是高尚的,他也一定會得到世上最珍貴的禮物。
甲:讓我們一起來歌頌勞動,贊美勞動者吧!
乙:請欣賞詩朗誦《勞動之歌》。
甲:勞動,你與樹木牽手,嫩綠會趕走枯枝;。
乙:勞動,你與鳥兒相擁,枯枝會變成巢穴;。
甲:勞動,你與花兒牽手,陽光會催生花粉;。
乙:勞動,你與蜜蜂親吻,花粉會變成甜蜜;。
齊:勞動,你是偉大的,請你與我們牽手,再牽手。
我們將因你而高尚,世界將因你而精彩。
甲:活動到此結束。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2、體驗勞動的歡樂,從小培養愛勞動的習慣。
3、教育學生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勞動。
1、搜集名人或身邊感人的勞動故事。
2、觀察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用一句說話夸夸他。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看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什么?這干凈、整潔、舒適的環境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勞動創造了美、創造了完美的生活,勞動是最光榮的!
(二)學會尊重勞動者。
勞動僅有分工不一樣,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讓我們為這些可敬的勞動者送上最美的贊歌吧!
(三)分享勞動的故事。
(四)表揚愛勞動的同學。
勞動是可敬的,勞動是光榮的。同學們,擦亮我們的眼睛,看看我們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讓我們向他豎起贊賞的大拇指,說一句贊美他的話!
(四)點燃熱愛勞動之情。
(五)班長發起愛勞動,惜成果的倡議。
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我們應從此刻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吧!
。
教學內容:
學做家常菜。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了解烹調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調原料,及洗滌炊具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探討烹調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學生討論。
2、看書本第15頁烹調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導學習第15——16頁常用烹調作料。
三、網絡學習。
上網瀏覽飲食類網站,老師可以提供幾個網站地址。
四、學生談體會。
看了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學交流的?
五、課后拓展,堅持學習做家常菜。
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愛勞動,勞動觀念差,甚至不會勞動,勞動技能低,勞動知識少,沒有構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觀念。所以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導: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勞動教育的資料、勞動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當前,隨著社會的提高和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一些家長對孩子的百般寵愛,其中出現了不少嬌男嬌女,他們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破壞公物較為嚴重,沒有構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觀念。并且他們的心理素質較差,普遍缺乏吃苦耐勞、勤儉節儉、奮發向上的精神,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擔憂!所以,我們認為對他們進行勞動觀點、勞動志向、勞動感情、勞動習慣、勞動知識、勞動紀律和勞動技能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緩!
1、認清并懂得勞動的意義。(板書)。
2、要正確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板書)。
3、學習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
a、開展公益勞動。
b、開展自我服務和家務勞動。
4、增長創造的才干。(板書)。
勞動教育一般經過勞動和勞動基地進行。要抓好“講、做、議”幾個環節:
“講”就是先由教師講有關的生產勞動、任務和要求,使學生做好勞動前的思想準備。同時,做好勞動組織和分工。
“做”就是組織學生親自參加勞動實踐過程,按要求完成勞動任務。根據不一樣勞動資料,提出不一樣的要求。
“議”就是每次勞動結束后,由教師簡要講評完成勞動任務情景和學生在勞動中的表現。
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采用以下的方式:
1、經常性地開展勞動教育主題班會。
2、勞動教育要經?;?、具體化。
雷鋒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經過百煉,難以成鋼?!痹趧趧舆^程中磨練堅強意志,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勞動實踐教學中豐富知識和發展創造思維,在勞動實踐中學習為人民服務的本領。讓同學們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態度,將來必須能成為一個德、技雙全的有用人才。
1、通過開展以“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睘橹黝}的系列活動,讓同學們了解“勞動節”的由來,了解我國不同時代的勞模風采。
2、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各類活動,從宣傳“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边@個主題思想轉化到我們每個學生的實際行動中。
3、通過在學校、家庭兩個層面參與不同類型的勞動,培養愛勞動的熱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爭做“勞動小能手”。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我勞動,我光榮;我自理,我能干
(一)繪畫比賽
1、繪畫主題:勞動最光榮
2、繪畫形式:繪畫表現形式不限,兒童畫、國畫、版畫等均可。每個班上交5件作品,可適當增加。
3、上交時間:4月30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動放棄。
(二)我是勞動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間與爸爸媽媽一起對自己的家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2、能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洗菜、淘米、洗碗、掃地、拖地等
3、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并能做到我的飯碗里沒有一粒剩飯(菜);
(三)學唱勞動歌曲
1、各班音樂老師負責在本周學習有關“勞動光榮”的歌曲。
2、周五班隊活動課,以班級為單位,舉行“我愛唱歌更愛勞動”的個人演唱比賽。
四、活動要求
1、各校要組織好繪畫比賽活好的作品上交中小進行展覽。
2、各校要切實布置好三個階段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勞動。
3、要制訂好活動方案案和安排,按時開展活動,要有詳細的活動記錄。
這些活動的開展豐富了教師和學生的文化生活,更調動了教師職工和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加強了團結,增進友誼,增強了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體現了和諧校園的理念。
1、使學生了解五一假期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討論,激發學生過勞動節的情感,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堅持自己的……
3、參與節日游戲。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安全教育掛圖。
一、讓學生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過節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明天我們校園就要放假了,知道為什么嗎?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
2、教師講述"五一"國際勞動節的來歷,讓學生了解。
二、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安全、愉快的過好這三天的假期。
1、教師引導學生:"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導學生說出有關安全知識的內容。
3、創設情境,提問學生:可以這樣做嗎?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呢?
三、教師總結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一)安全教育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開關、打火機、尖銳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單獨走出家門。若外出游玩時,不離開要牽著大人的手,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3、獨自在家時,不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把門關好,不給家長以外的人開門。
4、不能摸家中的藥品,不到廚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險地帶玩耍,不做危險游戲;
6、熟悉三個特殊電話號碼的用法。
(二)衛生保健
1、教育孩子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養成按時進餐和自己進餐的好習慣。
2、多喝白開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飲。吃東西以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腳,勤剪指甲。
四、活動延伸:請家長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學生的一日活動,有條件的可帶領學生去旅游等,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
放假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像出籠的小鳥;等到回校園的時候經常有的孩子傷痕累累為此,我設計了本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懂得勞動光榮,勞動辛苦的情感。
2、進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3、懂得勞動最光榮,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孩子體會親自動手的樂趣、
2、讓孩子真正懂得勞動的可貴、
活動準備:
小毛巾若干、小凳子若干、洗衣粉一袋、水盆10個。
活動過程:
我先是以兒歌引出活動的主角“凳子”,我發現孩子們都很聰明,興致也很高,沒幾遍就能自己哼出兒歌來,我還要求每個孩子對自己坐的凳子說一句話,我本想讓孩子們說一聲謝謝,或者你辛苦了之類感恩的話,可剛開始,孩子們都不明白老師的意圖,所以說不出來、于是我就先示范,示范后孩子們能跟著我的思路擴散開來了。接著我和孩子們一起來了解凳子的各個部位,雖然孩子們經??吹降首?,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說清楚凳子各個部位名稱的孩子還很少,所以先來認識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完后我就從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并讓孩子們來幫忙洗。孩子們可激動了。當我問孩子們給凳子洗澡需要些什么東西呢,孩子們紛紛聯想到自己洗澡時的東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說了很多,我強調:給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與我們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樣的。在第一次活動時,我把該怎么洗,洗凳子的步驟示范了一遍,然后再讓孩子們洗;而我們不能單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動時我就讓孩子們自己去洗,洗完后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洗的?”,并比比誰洗得干凈,并給予鼓勵;孩子們給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門,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干凈。孩子們在自己動手勞動中獲得了快樂,懂得了勞動的可貴。
在第一次活動后,我發現,由于對孩子們使用毛巾在水里清洗后要擰干的要求沒有特別提出,因此就導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擰到了別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還把地面弄得非常濕,所以在進行第二次活動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擰毛巾一定要蹲下;沒擰干的一定要盡力擰干,人多就多等一會兒;不能亂占位置,亂搶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時候就好了很多。孩子們在洗的時候,我一直在觀察,發現孩子們拿起毛巾,都很認真地給小凳子洗起澡來?!皣W啦,嘩啦”搓著毛巾,呼哧呼哧使勁擰干毛巾,一會兒給凳子擦擦“背”,一會兒給凳子洗洗“腳”,干得可帶勁可歡了,把凳子擦干凈了,很多孩子都很聰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陽底下曬一曬??粗麄円粋€個汗涔涔的,小臉紅撲撲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樂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樹立起了勞動光榮的思想。我還在設想,可以讓孩子每天入園后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干凈,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給小凳子洗澡,進而就可以擦干凈桌子,在家里洗干凈碗,洗書包,小襪子,小手絹等等,這不正是這堂活動課想要的結果嗎?這不正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的養成、一種能力的體現嗎?這不正是熱愛勞動的表現嗎?不過因為孩子們還小,沒有一定的紀律性,場面有點無序且混亂。下次一定會在這方面更加注意。讓孩子們在一個既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環境中獲得勞動的快樂。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kouhaodaquan/1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