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雖然是對特定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的,但在寫作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其整體連貫性和可讀性。如果你對情況報告的寫作還有一些困惑,不妨參考一下下面的情況報告范文,或許會有所幫助。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林業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同時把興林之計、富民之策作為重要地位,在抓好實施通道綠化、交通沿線綠化、鎮村綠化、環城綠化作為大造林綠化工程,提出建設生態的戰略目標,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創新營造林機制、經濟林產業富民、強化資源管護的四大戰略,整體推動綠色林業建設進程。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430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83%,林木綠化率達到81.4%。
xx年開始試點,xx年全面實施,各級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明確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作為檢驗各級領導班子是否具有戰斗力的試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截至xx年底,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29293公頃。
xx年啟動后,進一步加強管護工作,建立森林管護站20處,豎立護林宣傳標語30個、小型固定標志牌117塊,配備專職護林員108人;累計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頃,為4個國有林場的`1180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社會統籌,使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恢復和發展。
兩年來,全縣累計完成重點通道綠化648公里,補栽路段148.9公里,植樹 483萬株,在出縣際交界處,高標準建設綠化樹120公里,綠化面積2100畝;完成交通沿線綠化1900畝,環城綠化1200畝,村屯綠化82個,渠系校院綠化101個。
xx年以來,**縣采取超常規舉措,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投資,高質量施工,相繼實施了四大林業重點工程,推動**林業建設步入了快車道,成為**林業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多、質量最好的時期。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h政府成立了工程領導小組,先后下發了《關于搞好四大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工程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縣、鄉兩級政府是工程實施的責任主體,政府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部門領導為主要責任人。嚴格實行政府負責、部門組織、年度考核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考核機制。xx年開春后,縣委、縣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動員會和推進會,及時進行安排部署。近期,縣委、縣政府實施以木蘭交界處至**道兩旁進行綠化工程建設。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近年來,**縣把依法治林、強化森林資源管護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加大對亂砍濫伐林木、違法征占用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精心組織,摸底排查,累計查處各類林政案件18件,給予行政處罰43人,罰款4.1萬元,補種樹木2300株,征收森林植被恢復費1.7萬元。
二是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氣候干燥,十年九旱,歷來是個森林火災高發的地區,境內有2個省直林局所屬24個林場,有1000多萬畝的森林和未成林地需要管護。面對日益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務,縣政府及時出臺了《關于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決定》和《全縣林區山區實施封山禁火的命令》,通過層層簽訂防火責任狀,加大督察力度,及時組織撲救,取得了近29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和無撲救人員傷亡的好成績,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資源安全,推進了呂梁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調查發現,**縣是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83%的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治理與破壞矛盾突出。通過實施“四大戰略”,林業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是,林業建設還面臨著任務重、難度大、產業發展滯后等不少困難和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森林資源管護任務越來越重,經費更加缺乏。隨著林地面積的增加,特別是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管護任務日益繁重,亂砍、亂采、亂挖屢禁不止,加劇了地表植被破壞。建議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強化管護也是發展的理念,努力提高林分質量水平。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對林業的主要需求已經轉變為生態需求,把緊緊抓住舉辦奧運會、建設新農村、統籌城鄉發展做為重要的歷史機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從林業整體的發展上看,對服務于總體功能定位和地方經濟的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森林資源現狀。
建國初期,全縣的森林面積只有12667公頃,森林覆蓋率不足,活立木蓄積量只有15立方米。據森林資源第六次清查結果顯示(2004年調查):全縣土地面積199265公頃,其中林地面積151228公頃,占土地面積的75.9;其它土地4803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4.1。全縣人均占有林業用地0.6公頃。
從蓄積看,全縣活立木總蓄積180.立方米。全縣人均占有林木蓄積6.7立方米。
由于森林面積的增長,灌木林面積的擴大,使全縣林木綠化率從99年的55.4增加到現在的69,提高了13百分點,年平均遞增1.百分點。
(二)城鄉綠化。
近年來,委、縣政府下大力氣對縣進行改造,整治河道,凈化污水,處理垃圾,植樹、種花、種草,先后建起了香水苑公園、媯川廣場、夏都公園、江水泉公園、媯水公園、三里河濕地公園、百泉公園等14處別具風格的大型公共綠地。
目前,城的綠地面積已達616.6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8.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9.6。
20xx年以來,康莊、永寧、舊縣、八達嶺、千家店五個小城鎮先后被列為重點綠化小城鎮,新增綠化面積1500公頃,城鎮綠化建設初具規模,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自19xx年開展花園式單位建設以來,延慶已累計建成“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23,實現綠化覆蓋面積70平米。從20xx年開始,我縣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出了綠色村莊建設項目,三年來,推進重點綠化村莊7xx,栽植油松、刺槐、連翹等6xx品種的大規格喬灌5xx余株,創建達標“xx綠色村莊”.
(三)人工造林效果。
19xx年,康莊風沙危害區核心區治理工程被確定為全市綠化重點工程,到20xx年共完成荒山荒灘造林2161公頃,過去狂風肆虐、沙土飛揚的荒灘如今已經變成了綠蔭冉冉,芬芳宜人郊野森林公園。
從20xx年開始,我縣開始啟動北山綠化造林工程,先后進行了爆破造林工程、林業生態工程、農業生態工程,六年來,延慶北山綠化造林1333公頃,植樹15萬株,苗木保存率達95以上,成為我縣北部一道綠色的風景線。20xx年―20xx年,全縣完成荒山造林21.畝,保存面積20.畝,保存率達85。
(四)森林資源保護。
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資源。建立自然保護區1,總面積余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30以上。20xx年我縣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自然保護區先進集體”。
在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市各項林業方針、政策的同時,我縣結合實際制定和出臺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農田林網體系建設與保護意見的通知》、《關于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的補償辦法》和《關于禁止家畜在野外放牧的實施辦法》等政策性文件,有效地保護了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在森林資源管理上,一是強化限額采伐制度,依法審批征占用林地。
二是強化林業有害生物的測。
(五)林業產業。
長期以來,堅持造林綠化和地區經濟發展、生態旅游、農民致富相結合,不斷推進林業產業化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果品、林木種苗、花卉、蜂業、生態旅游五大產業框架。一是果品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雖然全縣森林質量總體上正在逐步提高,但林分質量和防護功能還很脆弱。如全縣林木總蓄積為18立方米,按18畝林地計算,每畝蓄積量僅1立方米。存在嚴重的有山沒有樹,有樹不成林,有林不出材,有材缺效益的現象。在防護作用上由于人工幼林和灌木林比重大,沒有形成喬、灌、草、地被植物復層林分結構,生態防護能力較低。
(二)部分荒山荒灘急需綠化。
目前,我縣尚有荒山荒灘畝,其中荒山4.畝,荒灘1.畝?;纳蕉嗉性诟呱胶瓦h山,屬困難地造林?;臑┒嗉性诓墒瘓?、采砂場和季節性河床,造林難度大。
(三)城鄉綠化問題。
一是城鄉綠化的設計整體水平亟待提高。二是綠色村莊創建還缺乏自轉。三是缺乏項目的.支撐。
(四)森林資源保護手段。
主要體現是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上。尤其是森林防火方面,野外火源防不勝防,具有突發性和撲救的艱巨性。病蟲害防治以美國白蛾為主要的侵入性蟲害,已對我們構成了極大的危脅。
(五)林業產業沒有實現產業化。
林業經濟缺乏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更沒有形成產業鏈,主要果樹品種缺乏后續的加工產業,龍頭的拉動作用沒有發揮起來。
我縣今后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文件精神和現代林業思想為指導,確立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總體戰略。以生態建設為核心,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堅持植樹造林與資源保護并重,林業生態與林業產業并舉,實施精品戰略,城鄉一體推進,加速構筑高標準的林業生態體系,高效益的林業產業體系和高水平的森林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實現構筑綠色屏障、保護綠色資源、發展綠色產業、建立綠色延慶的宏偉目標。
(一)提升縣城的綠化美化水平。
縣城是西北的一顆明珠,是全縣的對外窗口,綠化美化的亮點首先應體現在縣城。作為旅游城市和國家園林縣城,總體綠化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很多地方我們落后于同等發展程度的區縣城。比如:我們公園不少,缺少各自的特點格調;街道綠化零亂;單位與居民小區綠化是我們明顯的弱點;城市整體綠化投入資金少,管理水平差;縣城與鄉村結合部不管是綠化還是環境整治更是問題較多的地方。突出延慶山水城市的特點,從建設理念上提高,關鍵是要有特色。
突出鄉土樹種的使用。如:小葉楊、柳樹、榆樹、國槐、臭椿、欒樹、五角楓等。尤其是中山植被群中的橡櫟類、樺、椴等應積極馴化入城,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回歸自然。突出城市森林的營造。延慶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最好的景觀就是城市森林,要在綠化黃土不露天的基礎上多栽喬木,多植大樹,讓樹冠層占領立體空間,實現城在林中,人在園中,路在綠中。
突出街道綠化一樹一路、一路一景,設計主要樹種,合理配置伴生樹種。
突出街道、單位和居住小區綠化的通透性,內外借景,綠化成果共享,隔離墻應變為透視欄,形成整體景觀。突出居住小區和單位綠化水平,應結合花園式單位創建,研究運行機制,明確責任單位,建設與綠化同步,給居民提供生活休息的溫馨空間。
突出城市的綠化精品亮點??h城的各個公園都應是精品亮點,它們應體現不同的區域定位,形成一顆顆的閃亮明珠。突出綠化美化管理水平。一方面需要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明確責任主體和檢查督促,讓城市的綠化美化成為城市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提升延慶川區重點地區生態布局,加快四大生態走廊建設。
四大生態走廊指:媯河生態走廊綠化;官廳水庫延慶段庫濱帶生態修復;龍慶峽下游沙荒治理和北山旅游線觀光產業帶建設。四大生態走廊總面積約5畝,是以縣城為中心的生態環形圈,是提高延慶以媯河為主題的重大生態建設工程,也是打造旅游資源,增加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四大生態走廊建設已例為縣委、縣政府的“十一五”規劃,是必須完成的綠化工程。
四大生態走廊要以大生態、大園林、大綠化、大產業理念進行建設,突出點、線、面結合,路、樹、景配套。綠化與園林相融,生態與產業雙贏。
媯河生態走廊應突出媯河中段生態治理,貫通十二個景點,形成林藥、林花、林草的林下經濟模式,以植物材料裝扮36公里全程。道路控制線內外結合,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并與周邊民俗游結合起來。
官廳水庫庫濱帶建設應突出濕地景觀,不同的海拔高程線配植適地樹種,喬灌草結合,形成延慶川區西部一道森林生態屏障。
龍慶峽下游沙荒治理應同一、二、三期800森林相連,形成萬畝以上的震撼性的森林景觀,使龍慶峽與湖濕地成為拓寬龍慶峽大景觀的延伸,也是延慶水源地的重要保護區。北山產業帶西延古龍路,東伸香龍路,以路為線上下兩側發展觀光果樹帶,這是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提高果園生產力的重要項目。
(三)提升重點小城鎮的綠化。
延慶現有1鄉鎮,建議八達嶺、康莊、張山營、大榆樹、永寧、舊縣、千家店、四海這小城鎮綠化先行,形成以城帶鄉,以鎮帶村,以點帶面,以重點帶一般的綠化格局。按照小城鎮綠化達標條件,結合各自特點,扮綠、扮美、扮靚。
合理規劃,適地適樹,設計要突出以人為本和服務功能。在重點抓好小城鎮綠化的同時,加大花園式單位和綠色村莊建設力度。全縣每年花園式單位達標不少于2,綠色村莊每年不少于2。
綠色村莊建設一定要同農民意愿結合;同農民收益結合;同環境整治結合;同新農村建設結合;同村莊規劃結合。村莊綠化要形成村莊森林環抱,街巷林蔭遮道,公園花妍繁茂,庭院果香人笑的效果。
(四)提升路網、林網、水網的營造和管護。
我縣的路網、水網綠化是比較好的,綠化率已經達到了9,效果十分顯著?!叭W”綠化的骨架,是連接城鎮、保護農田,構建山區生態的基本網絡。農田林網在“三網”中是建設的關鍵。雖然我們研究了很多政策,但效果均不理想。農田林網推進困難的核心是其長遠利益與農民近期收益碰撞而出現的裂痕。
突出村委會的組織作用和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各鄉鎮、村要結合縣政府的政策同農田承包者利益掛勾,讓農民收益得大頭,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提高苗木質量,適當大苗,當年成活,三年成林。村里專門看護或責任制到人頭。依法嚴懲毀林者。
(五)提升造林質量,消滅宜林荒山荒灘。
延慶現有宜林荒山4.畝,荒灘2.畝,“十一五”期間可消滅宜林荒山荒灘。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的新要求,提升了“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政治生態的新境界。近年來,我鎮認真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持續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內政治生態的基本面持續向好。同時,從執紀問責查處的違反四風問題和腐敗案件來看,政治生態治理的形勢依然嚴峻,從嚴治黨任重道遠。
截止目前,我鎮有黨員3186名,其中,黨員干部78名,非黨12名,黨員干部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48名,事業單位管理人員13名、專業技術人員19名,其中縣管干部14名,基層黨(工)委1個,黨總支部12個、黨支部67個。
從縣委巡察大公反饋情況來看:近年來,我鎮黨委能夠較好地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黨政班子能搶抓發展機遇、克難奮進,著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效。具體表現如下:
1.細化工作舉措,壓緊壓實“兩個責任”
全面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副組長,各條線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大事項。逐年度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意見,及時分解責任,做到人員、任務、要求“三個明確”。通過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廉政承諾等形式,強化黨政負責人、各基層單位負責人履行“一崗雙責”意識,形成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負責人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考核辦法,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綜合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逐季度對各村、各條線黨(總)支部進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并將檢查結果納入對各單位的目標績效考評。
2.著眼服務大局,全面提升作風效能。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市縣委“十項規定”精神,實行常態化督查,嚴剎黨員干部違反“八項規定”的突出問題,確保紀律規定落到實處。五年來“三公經費”逐年下降。深入開展“機關作風效能建設”主題教育活動,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為民服務制度,機關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完善各項監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良行為常態監管機制,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強化明查暗訪和直查快辦。三年來,鎮紀委對鎮村干部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訪130余次,實施提醒談話46人次、誡勉談話13人次,黨紀處分1人,有效改變了鎮村干部存在的思想上“懶”、作風上“散”、工作上“拖”的不良現象。
3.加強源頭管控,全力維護基層政治生態。
堅持教育為先、預防為主的原則深入開展“5?10”思廉日、算賬教育月、反對“四風”等黨風廉政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預防職務犯罪、全面從嚴治黨等專題講座10余次,觀看警示教育片4場次,幫助鎮村干部算清廉政賬。投入近40萬元,利用鵬飛集團文化廣場資源,建設大公廉政文化園,在大公革命烈士陵園,設置廉政教育宣傳室、宣傳欄、宣傳長廊。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均經過黨政聯席會集體討論。進一步完善各類制度和風險防控措施,查全、找準風險源(點),建立風險臺賬,形成風險“信息庫”并進行動態管理。做好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四公開一監督”、三務公開、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工作。探索實施黨委巡察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認真細化實施方案,組織對常河村開展巡察,發現7個方面問題22個,跟蹤督查整改落實到位。
4.運用“四種形態”,始終保持治腐高壓態勢。
全力聚焦基層反映強烈腐敗問題,緊盯問題多發易發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有案必查、違紀必究、查究必嚴。通過信訪調查、審計移送、黨委巡察,不斷加大對涉農違財、工作失職、職務侵占、工程招標等方面的執紀問責力度。三年來,鎮紀委共立案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規案件56件,給予黨內警告處分44人,嚴重警告處分4人,給予開除黨籍8人,追繳違紀款19.76萬元。通過查案辦案維護了黨紀政紀的嚴肅性,純潔了黨的隊伍,發揮了案件查辦的威懾作用,教育了廣大黨員干部。
從縣委第一巡查組巡察反饋意見以及我鎮2017年以來對基層村居開展的巡察情況來看,對照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標準嚴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強化,選人用人、財務審批、工程建設等領域存在的問題亟待整治。
一是某些基層黨員干部“四個意識”不強,落實中央、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主體責任抓得不牢,有的仍然停留在表態喊口號上,“甩手掌柜”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黨員干部思想還停留在十八大以前的思想,不是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環境,而是消極抱怨,思想松懈、意志衰退、干勁不足,怕擔責、不作為。少數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不夠,在房屋征收、蠶繭收烘、秸稈“雙禁”等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等活動中怕擔責、執行軟等現象依然存在。
不具體。。
三是少數黨組織政治生活不規范,抓思想政治建設不力。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未正常參加雙重組織生活會,部分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到位。少數黨支部未召開支委民主生活會,少數黨支部支委民主生活會查擺問題不夠深刻、避實就虛,部分黨員干部黨性觀念淡化、庸俗思想作怪,參加民主生活會時,自我批評擺情況,互相批評談希望,思想問題不沾邊,組織生活走過場,使黨內組織生活變味,失去了約束監督的作用,未起到“出汗排毒”功效。
四是紀律審查治本功效不明顯,抓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當前,我鎮政治生態呈現出向上向善的新面貌新氣象。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實現政治生態的根本性好轉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從近年來,我鎮紀律審查的案件結構來看,普通黨員賭博、酒駕案約占33%,違反八項規定案件約占8%,違反財經紀律案件約占36%,套取上級補助資金類案件約占23%,無職務侵占類案件。由此可見,對普通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夠,遵紀守法意識不強,黨員干部對上級政策規定貫徹落實不夠,紀律和規矩意識不強。
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加強執紀問責和思想教育,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標本兼治。思想教育方面,主要是解決好“為官愿為”、“為官有為”、“為官敢為”等問題。以解決思想問題為根本,以強化黨性教育為引導,用黨章的要求來對照,用“三嚴三實”的標準來衡量,進一步確立正確的黨員干部價值體系和行政倫理。從完善考核體系,構建以三清示范縣為重點的黨風政風行風三位一體的考評機制,強化有為有位的用人導向,健全“為官有為”的保障機制,明確職責范圍,樹立“為官敢為”的正確導向這幾方面入手維護全縣政治生態持續向好,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保證黨的執政基礎不斷厚植。執紀問責方面,要在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堅強領導下抓牢做實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解決好不作為、亂作為和****等問題。
一是堅決貫徹落實黨紀黨規,壓實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對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特別是廉潔自律準則、黨內政治生活準則、黨內監督條例、問責條例、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黨紀及我縣相關配套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堅決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著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同違犯黨的紀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為作堅決斗爭,嚴肅查處自由主義、宗派主義、分散主義,在黨內培植個人勢力、陽奉陰違、拉幫結派等違反政治紀律案件,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突出保障政令暢通,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生態環境保護、重大項目建設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
二是大力實施紀律審查,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開展“清風惠民”工程、“正風肅紀鎮村行”活動為載體,不斷強化對扶貧領域、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惠民補貼發放等領域的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微腐敗”問題,堅決整治民生資金、“三資”管理、征地拆遷、教育醫療、工程建設等領域的突出問題,在查處直接責任人的同時,對失職瀆職的黨組織實行“雙問責”,決絕查處和追究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三是堅決落實巡察要求,突出政治巡察政治定位。把握巡察工作定位,圍繞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等方面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實現任期內巡察全覆蓋,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緊盯被巡察黨組織政治立場和政治生態,重點檢查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和黨章執行情況,檢查踐行“四個意識”、加強黨的領導、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執行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適時組織對巡察村居發現的共性問題和問題較突出的村居開展“回頭看”,探索實施專項巡察。
四是不斷強化源頭治理,充分發揮標本兼治綜合效應。進一步強化教育引導。深入開展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深入挖掘廉潔文化資源,講好廉政故事,宣傳勤廉典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黨風正、政風清、民風淳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督促農村“三務”公開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常態化開展對村議事決策、主要領導“四個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房屋征收“三榜公示”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進一步發揮村監會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村務監督組織,強化農村村務監督,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定期組織學習培訓,教育引導其會監督、真監督、能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抓好實施通道綠化、交通沿線綠化、鎮村綠化、環城綠化作為大造林綠化工程,提出建設生態的戰略目標,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創新營造林機制、經濟林產業富民、強化資源管護的四大戰略,整體推動綠色林業建設進程。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430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83%,林木綠化率達到81.4%。
20xx年開始試點,20xx年全面實施,各級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明確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作為檢驗各級領導班子是否具有戰斗力的試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截至20xx年底,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29293公頃。
天然林保護工程。20xx年啟動后,進一步加強管護工作,建立森林管護站20處,豎立護林宣傳標語30個、小型固定標志牌117塊,配備專職護林員108人;累計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頃,為4個國有林場的1180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社會統籌,使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恢復和發展。四大造林綠化工程。兩年來,全縣累計完成重點通道綠化648公里,補栽路段148.9公里,植樹483萬株,在出縣際交界處,高標準建設綠化樹120公里,綠化面積2100畝;完成交通沿線綠化1900畝,環城綠化1200畝,村屯綠化82個,渠系校院綠化101個。
20xx年以來,縣采取超常規舉措,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投資,高質量施工,相繼實施了四大林業重點工程,推動林業建設步入了快車道,成為林業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多、質量最好的時期。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h政府成立了工程領導小組,先后下發了《關于搞好四大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工程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縣、鄉兩級政府是工程實施的責任主體,政府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部門領導為主要責任人。嚴格實行政府負責、部門組織、年度考核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考核機制。20xx年開春后,縣委、縣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動員會和推進會,及時進行安排部署。近期,縣委、縣政府實施以木蘭交界處至道兩旁進行綠化工程建設強化森林資源保護。近年來,縣把依法治林、強化森林資源管護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對亂砍濫伐林木、違法征占用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精心組織,摸底排查,累計查處各類林政案件18件,給予行政處罰43人,罰款4.1萬元,補種樹木2300株,征收森林植被恢復費1.7萬元。二是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氣候干燥,十年九旱,歷來是個森林火災高發的地區,境內有2個省直林局所屬24個林場,有1000多萬畝的森林和未成林地需要管護。面對日益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務,縣政府及時出臺了《關于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決定》和《全縣林區山區實施封山禁火的命令》,通過層層簽訂防火責任狀,加大督察力度,及時組織撲救,取得了近29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和無撲救人員傷亡的好成績,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資源安全,推進了呂梁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調查發現,縣是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83%的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治理與破壞矛盾突出。通過實施“四大戰略”,林業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是,林業建設還面臨著任務重、難度大、產業發展滯后等不少困難和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森林資源管護任務越來越重,經費更加缺乏。隨著林地面積的增加,特別是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管護任務日益繁重,亂砍、亂采、亂挖屢禁不止,加劇了地表植被破壞。建議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強化管護也是發展的理念,努力提高林分質量水平。
林業產業開發相對滯后。產品加工開發力度不夠,龍頭企業發展緩慢,銷售信息渠道不暢,森林旅游和林下產業開發利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借鑒“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強化經濟林產業化基地建設,實現富民強縣。特別要重視經濟林優良品種選育,堅持以優良品種帶動優質發展,避免一哄而起的低效盲目發展。同時,重視加工產品的品牌意識,嚴把原料和加工質量關,盡快形成拳頭產品和品牌,提高發展效益。
林業技術力量不足,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鄉鎮林業站作為林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由于人員、經費、管理體制等原因,嚴重制約了其職能的發揮。建議加強縣、鄉林業站和技術推廣站隊伍建設,科學核定編制,調整充實人員,落實經費,真正承擔起科技服務、技術指導、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這次調研,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林業發展”為主題。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高潮的新形勢下,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林業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要突出解決什么問題,用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來審視林業發展的軌跡,通過調研,我們得到兩點重要啟示:
(一)生態建設必須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環節入手,讓廣大群眾盡早感受到生態建設的成效。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生態建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林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怎樣才能使林業生態建設進一步持續發展?我們在深入分析縣情、林情的基礎上,提出了“身邊增綠”的林業發展新思路。就是從“身邊增綠”抓起,從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特別是民居環境入手,把傳統意義上的對林業生態建設長周期、慢效益與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緊密聯系和結合起來,使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盡快造福于廣大群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環城綠化,先后組織實施城區鄉鎮村綠化重點工程,完成了環城林綠化和防護林建設,完成道路兩側綠化,基本形成環城“綠色長廊”,使整個縣城被濃綠環繞。居民有了休閑的好場所,民居環境大為改善?!吧磉呍鼍G”工程的實施,使廣大群眾充分感受到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從而更進一步調動了人民群眾造林的積極性,把投身林業生態建設變成了自覺的意愿與行動。
(二)林業發展必須與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緊密結合,使廣大群眾從林業發展中受益。過去一提起林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長周期、慢效益。這樣的狀況使得廣大農民不愿投身林業,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和發揮。把群眾經營林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林業長期效益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有機聯系起來,使林業發展真正與廣大農民致富意愿、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融為一體。農民群眾一旦從林業發展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際利益,必然從根本上煥發起建設林業、發展林業的熱情,必然把林業作為自己的致富源泉而備加珍惜,林業的穩定、高效、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切實的保障。
通過對縣林業發展的調研,我們深切體會到,林業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中心任務,就是要解決林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林業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和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生態環境,為廣大群眾提供日益豐富的林產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林業的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把林業發展與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林業的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區施策,分類指導。這就是我們通過對林業的調研,對林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初步思考。
-->。
(一)省級生態縣創建扎實推進。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2022年我縣要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縣”。在創建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相關單位和部門、各創建單位正進一步完善環?;A設施,加強對場鎮生產污水、生活廢水、生活垃圾的處理,加強排水管網、綠道及體育文化場所等公共設施建設。截止2022年底,我縣已成功創建“省級工業生態園區”、“省級農業園區”“省級綠色社區”、“省級生態鄉鎮”、“省級綠色村(社區)”等省級生態載體10余個,市級生態載體25個,縣級生態載體42個。2022年,街子鎮等鄉鎮將在年內完成創建“省級生態鄉鎮”規劃編制工作,并初步通過市級相關部門組織的預驗收。
(二)縣城飲用水源得到有效保護。
近年來,縣政府多次對縣城及鄉鎮飲用水源保護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劃定了縣城及各鄉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域,在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設置了隔離設施,規范了標識標牌。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關閉飲用水源保護區排污口,全面取締了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造船廠、修配廠,限期搬遷了一級保護區內的機動船舶,禁止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從事一切與水源保護無關的活動。制定了飲用水源安全應急預案,認真開展環境監察、監測工作,縣城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三)生態農業建設初具規模。
生態農業區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全縣已建成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基地34.0905萬畝,初步形成了河東片區鄉鎮以優質水稻、玉米、油菜、蔬菜、水果為主,河西片區鄉鎮以優質水稻、蔬菜、油菜、大豆為主的優勢產業帶,農業區域化布局、規?;a格局初步顯現。產業化水平日益提高。堅持用新型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縣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家;龍頭企業聯結基地面積8.5萬畝,帶動農戶3.6萬戶。品牌建設成效初顯,擁有3個廣安知名商標,4個武勝名牌產品。生態觀光農業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導、工商企業及業主投入為主體的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格局,進一步拓展了農業功能。白坪甜橙科技園、鳴鐘桃園山莊、飛龍梅托現代農業園、唐家大山休閑觀光園、白坪飛龍新農村生態農業旅游休閑園區等一批特色鮮明的休閑觀光園區應運而生。
(四)生態屏障建設初見成效。
自2022年縣委、縣政府作出關于加快建設森林武勝的決定以來,我縣大力實施城市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農村森林、種苗基地五大生態林業重點工程,城鄉綠化進程明顯加快。截止2022年底,我縣累計投入創森資金__.1萬元,栽植苗木4024.43萬株,新增造林面積__畝。同時,落實天保森林管護面積13.34萬畝,公益林建設__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面積8.7萬畝,荒山造林__畝。全縣國土綠化水平顯著提高,生態屏障建設初見成效。
(五)生態城鎮形象有效提升。
一是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各鄉鎮在認真規劃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大力改善城鎮基礎設施條件,多層次、全方位、有步驟地加快城鎮化建設,城鎮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二是大力整治場鎮衛生。各鄉鎮均在場鎮的主干道、背街小巷及城鄉結合部的扎實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據統計,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中,全縣增設垃圾桶1235個,新增垃圾房(池)254處,增建垃圾填埋場35處,建立保潔隊伍38個,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改變了臟、亂、差現象。三是扎實開展城鎮綠化。城鎮綠化通過擴展綠地等措施,人均公共綠地達8平方米,并逐步向園林城市、花園城市、森林城市轉變,提高綠化檔次、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四是大力實施美麗家園工程。通過高規格設計,高標準打造,認真治__縣城“五亂”,達到“五同”,實現城市的綠化、潔化、美化、亮化、序化,進一步美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強化城市管理,有效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生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我縣地處嘉陵江流域中游,川渝結合部,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高,加上我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資金投入有限,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矛盾,生態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環境保護壓力較重。
(一)生態建設還沒有形成全社會共識。
生態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鄉鎮、全社會共同努力,但一些部門和單位重視程度還不夠,配合意識還不強,工作開展不平衡,部門之間、城鄉之間還未有效形成整體合力;生態環保宣傳的深度廣度還不夠,有關政策未能及時貫徹落實;部分企業、養殖業主環保意識淡薄,重利益輕環保,重生產輕治理,即使安裝了治污設施,也沒有保持正常的維護和使用,偷排超標污水現象時有發生;廣大群眾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缺乏理性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受千百年來的傳統觀念影響,衛生意識較差。
一是網箱養魚污染。我縣兩個水電站相繼建成后,嘉陵江武勝段水面增大,水流平緩,網箱養魚發展迅速。全縣嘉陵江武勝段就有養魚網箱1000多只,每只網箱年投放的飼料在5噸左右,僅網箱養魚每年就要向江中投放幾千噸飼料,大量漏網的飼料和魚的排泄物對江水造成嚴重染污。
二是肥水養魚污染。全縣的塘、庫、堰普遍養魚,養魚的方式主要是投放飼料、化肥、雞糞、豬糞,水質被嚴重污染,這些被污染的水經田、塘、庫、溪、河最終流入嘉陵江,間接給江水造成污染。經對流入嘉陵江的吉安河、復興河、興隆河、長灘寺河的水質進行取樣化驗,這四條河的水質全是地表水四類。據沿河群眾說河里的水已經不能洗澡,洗衣服,連牲畜飲用都不放心,并且河里魚的顏色都是烏黑色,污染之嚴重可想而知。
直排到嘉陵江里,東西關電廠建成后,江水改道,嘉陵江烈面段基本成了死水,排入的生活廢水存積于江中,夏天如果一個月不漲水沖刷,江里的臭氣就會隨風吹到街上來,冬天江面上到處飄浮著糞便、紙屑、塑料等各種垃圾,污染十分嚴重。
四是農村面源污染。農藥、化肥和農用塑料薄膜的的大量使用,對農產品造成污染的同時,對水資源也造成污染;沿江鄉鎮均沒有將場鎮生活垃圾統一運往指定垃圾場進行集中處理,而是將垃圾直接傾倒在鄉鎮選定的一些垃圾堆放場,其中又有一部分鄉鎮把垃圾堆放場直接選在了嘉陵江及其幾大溪河、支流附近,一遇大雨就將形成的污水、堆積的垃圾隨洪水進入江中,造成二次污染。
6458戶,出欄量82.94萬頭,規?;B殖率60%。由于長期的高密度養殖,加之對糞污沒有采取相關技術處理,糞污已經成為制約我縣畜牧業特別是規模養殖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部分規模養殖場每天產生的大量糞污對水環境、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雖有部分養殖大戶采用了沼氣池腐化的處理模式,但由于廢棄物治理體系不完善,仍對生態形成危害。
(三)生態環?;A設施落后。
運行成本太高,基本沒有投入使用;一些涉污企業污染處理設施落后,處理工藝落后。
(四)生態環境支持保障能力較為薄弱。
一是資金保障壓力較大。生態建設資金需求大,特別是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資金缺少,農村保潔經費難以長期保障。二是生態環保執法保障不夠有力。生態建設資金不足,人員缺少,環境保護執法難,設施設備落后,難以適應生態環保形勢發展要求。
(五)生態經濟發展總體落后。
我縣生態經濟發展已有一定基礎,但生態農業的規?;?、產業化程度還比較低,工業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總量不大等問題仍較突出,新增工業項目的污染隱患仍然存在。生態旅游方面,仍然存在大眾旅游發展方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依然存有隱患。我縣生態經濟實力還很薄弱,在短時期內還難以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
三、意見建議。
生態環境是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營造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
重,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擔負起決策、指導、協調、監督等各項職能,各部門和鄉鎮、村(社區)要緊密合作,主動參與,進一步明確責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種媒體,采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意識,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樹立良好的衛生觀念,引導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營造全縣上下共同進行生態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
1、堅決取締網箱養魚、禁止肥水養魚。
一是加強領導。建議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水務、法院、公安、工商、財政、環保及相關鄉鎮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嘉陵江網箱拆除工作小組,由縣水務局牽頭實施。二是適度補償。參照廣安全民水庫、簡陽三又湖水庫及合川等地方網箱拆除經驗,限定嘉陵江武勝段養殖戶在規定時間內拆除網箱。對在規定時間內自行拆除網箱養殖設施設備的,給予適當的補償(補償范圍包括我縣居民嘉陵江武勝段轄區內的網箱、輔助漁船、管理座船等養殖設施設備)。逾期不拆除的,予以強行拆除,其拆除費用由被拆除者承擔。三是逐步收回塘、庫、堰的承包經營權。對已到承保期限的不再發包,對尚未到期的按年限逐步收回,由相關部門或鄉鎮統一管理,建立長效機制,落實管護責任。
2、強力推行適度規模養殖。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建議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
責人為成員的畜牧業生態養殖發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工作。二是強化政策扶持??h政府對發展畜牧業生態養殖和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工程實行補助,凡涉及用地、用電、用水等按農業生產政策執行??h財政每年要預算專項資金,用于發展工作。三是強化治理監管。認真組織開展技改工程,確保圈舍改造、干濕分離、雨污分流、沼氣池處理等技術落到實處;切實加強規模養殖場監督,進一步規范技術規程,加大在收集、堆碼、排污、運用等環節的監督,確保應治盡治,嚴防糞污未經治理而外排污染環境。同時,不斷提高養殖業糞污治理的科技含量,提高養殖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3、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鄉村容貌優美”為目標,加快鄉村容貌綜合整治,特別是加快鄉鎮駐地一條街容貌整治,實現村鎮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展示小城鎮形象。
(三)加快生態環?;A設施建設。
加快鄉鎮、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排污管網,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重視城區供水管道改造及集鎮的自來水設施建設,切實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規劃和設計,力爭早日建成使用。研究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鄉村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積極探索垃圾減量化產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有效模式,加快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積極督促涉污企業改進和完善環保設施,提高污染治理能力。
(四)著力提高生態環境支持保障水平。
一是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對生態建設的資金投入,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運用企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享項目。積極向省、市爭取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政策,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轉移支付、產業合理轉移等途徑,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三是加強生態環保管理能力建設。充實生態建設和環保管理力量,加強隊伍素質建設,不斷提高隊伍管理能力;重視環保執法現代化建設,改善執法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更好地適應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求。
(五)積極培育生態經濟。
產優質油米、蠶桑、生豬、水產及花木;以農業項目為載體,推廣多種生態種植技術;以特色優質產品為主體,形成規模生產;以綠色產品認證和市場安全準入為標準,推動無公害產品生產和農業標準化建設。三是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我縣地域優勢明顯,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建議政府按照“政府主導規劃、企業投資開發、市場模式運作”的原則,依托特色旅游景點,精心打造好以寶箴塞、龍舟節為主題的武勝民俗游,以觀光農業、農家樂為主題的武勝生態旅游,盡快構筑起我縣大文化、大生態的旅游產業格局。
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林業發展最快最好的三十年,全縣上下以工程和西部大開發為契機,高舉生態與產業兩面大旗,以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為依托,以發展保護為中心,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為重點,以加強林業自身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服務于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均取得輝煌成績。三十年來,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由78年的176.1萬畝上升到現在的262萬畝,凈增85.9萬畝;有林地面積由78年的88.3萬畝上升到現在的178.4萬畝,凈增90.1萬畝;活立木蓄積由78年的97.38萬立方米上升到現在的418.8萬立方米,凈增321.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78年的25%上升到現在的49.6%,凈增23.7個百分點;林業系統建筑總面積由78年1037平方米上升到現在104229平方米,凈增10.3萬平方米;國家對林業的投入由78年的不足5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近1個億;全縣林果收入由78年的20xx(請自填)萬元增加到現在的近6個億。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全縣林業實現了四大轉變,即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由純發展型向發展與保護并重型轉變;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轉變;由林業部門單打獨斗向全社會齊抓共管轉變。一個山清水秀、民富林強的新屈鄉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工程建設成果豐碩。近二十年,全縣先后啟動實施了防護林、德援造林、世行貸款造林、生態環境保護、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庫區濕地等一批重點工程,各項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防護林從89年開始啟動,十年完成重點人工造林30.9萬畝,封山育林3.65萬畝,低效林改造15.1萬畝,幼林撫育5.3萬畝;德援項目從95年開始啟動,六年完成人工造林13.94萬畝,封山育林9.71萬畝,灌草種植0.2萬畝;世行貸款造林由95年開始啟動,三年完成人工造林1.58萬畝,封山育林1.41萬畝;退耕還林從20xx(請自填)年開始啟動,截止20xx(請自填)年全縣共完成坡耕地造林22.3萬畝,荒山造林12.7萬畝;天保工程從20xx(請自填)年開始啟動,截止目前,全縣落實森林管護面積181萬畝,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4.17萬畝,封山育林17.9萬畝,飛播補植管理5萬畝,安置森工企業富余人員333人。德援項目從建設初期到終期評估驗收,一直被譽為全省的樣板。退耕還林工程從04年開始連續三年被授予全省退耕還林先進單位,07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
(二)三防工作全面加強。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強??h鄉兩級防火機構進一步健全,防火設施進一步完善,防火措施進一步扎實,火警次數由70年代的每年20余起下降到現在的不足10起,實現連續31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好成績,;二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加強。通過加強檢疫與防治,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由78年的30%上升到現在的85%以上,林木種苗及種子花卉檢疫率由60%上升到95%以上,組建了市第一個縣級森林病蟲害檢疫檢驗室和林業生物標本室;三是限額采伐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天保工程啟動后,全縣取消了商品材采伐計劃,調減了農民自用材指標,農民自用材由20xx(請自填)年前的7萬立方米/年下降到現在的3.6萬立方米/年,調減了35%,與此同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林木采伐、運輸、經營、加工、檢疫"五證"管理辦法,全面推行林木采伐許可證服務代理制,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提高了辦事效率;四是林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全縣上下嚴格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從20xx(請自填)年起,平均每年查處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近20起,收取森林植被恢復費500萬元以上;五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得到加強。成立了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建成省級自然保護小區5個,保護面積68610畝,對全縣402株古大珍稀樹木進行普查登記,并對其中45種特別珍貴的樹木和18各珍稀植物進行了掛牌保護;六是林業執法工作得到加強。林業執法機構由70年代的1個增加到現在的17個,林業專業執法人員由70年代的不足10人增加到現在的近100人,林業案件的查處量由70年代的平均每年10余起上升到現在的200余起,林業執法和資源保護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大規模開展飛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還林、封山管護和節能保林,全縣森林植被迅速得到恢復,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全縣森林資源分三個階段實現了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1980年至1992為第一階段,以飛播造林為主,12年間共進行飛播8次,21個播區總面積達90萬畝,使65萬畝荒山禿嶺披上了綠妝;1993年至1999年為第二階段,全縣以消滅荒山和綠化達標為中心,93年消滅了宜林荒山,95年實現了綠化達標,被省政府授予綠化達標先進縣;20xx(請自填)年起截止20xx(請自填)年為第三階段,全縣以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為依托,7年間完成坡耕地及荒山造林30多萬畝,封山育林17.9萬畝。30年來,全縣新增林業用地86萬畝、有林地90多萬畝、活立木蓄積320多萬立方米。全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據統計,30年來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由78年的203x平方公里下降到1075.86平方公里,土壤侵蝕模數由治理前的4194.2噸/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現在的1170噸/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由78年的851.42萬噸/年下降到時現在的125.88萬噸/年,各種自然災害明顯減少,各種野生動物和野生禽類明顯增多。
(四)林業產業發展壯大。全縣按照穩步發展第一產業、大力發展第二產業、突破性發展第三產業的總體思路,林業產業板塊不斷發展壯大,結構更加合理,門類更加齊全,林果產值由78年的20xx(請自填)多萬元增加到現在的近6億元。一是一批以消耗森林資源為主體的木材經營加工企業被關閉,從20xx(請自填)年開始全縣共關停木材經營加工企業40多家;二是以柑桔、茶葉、板栗、核桃為主的多經基地快速發展,全縣多經林面積由78年的18萬畝上升到38萬畝,增加了20萬畝;三是以森林旅游和特種養殖為主體的新型林業產業蓬勃興起。九畹溪漂流、鏈子崖探險等一批特色生態旅游項目和特種養殖業已在庫區嶄露頭角,成為拉動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五)林業科技卓有成效。一是科技隊伍建設卓有成效。林業科技人員由78年的15人增加到現在的98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達90%以上,中級職稱達80%以上;二是技術培訓工作卓有成效。近十年來,全縣圍繞板栗、核桃等農村支柱產業,大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和技術培訓,每年開展技術培訓不少于50場次,培訓農民達1萬多人;三是科技創新工作卓有成效。廣大科技人員立足本職,大力開展林業科技創新,林業科研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林業系統在國家、省、市林業科研院所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林業科研項目20多個,其中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縣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生物籬防止水土流失、農林復合模式、板栗豐產栽培、管氏腫腿蜂防治馬尾松毛蟲、空心李選育等技術在全省、全市均處于領先水平。
(一)森林資源總量嚴重不足。在庫區,是森林資源相對貧乏的縣、市之一,全縣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和森林覆蓋率在山區縣、市中均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更少,森林資源的匱乏已成為制約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二)土地退化和濕地污染現象比較突出。由于我縣人多地少,加上耕作方式落后,全縣土地退化的現象比較突出,部分地區已出現沙化現象,如楊林趙家山、郭家壩五龍等地已出現沙化跡象。工程新建后,我縣人地將矛盾更加突出,干流及八大支流被污染的現象時有發生。土地退化和濕地污染已成為我縣生態建設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
(三)林業生產經營管理集約化程度不高,效益較低。一是經營手段滯后。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縣林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森林單位面積和蓄積也比較低,林地資源畝均產出水平只有200元左右,森林單位平均蓄積只有3立方米左右;二是科技含量不高,現代科技成果在林業生產經營中的普及率及成果轉化率約30%左右;三是林業機構不夠穩定,林業隊伍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長期以來,林業機構和管理體制變來變去,林業力量薄弱,干部職工教育和知識更新的步伐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嚴重制約了林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形勢越來越嚴峻。我國是世界上森林火災發生最頻繁和受外來有害生物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調查,全國平均每年發生森林火災1萬余起,受害森林面積900多萬畝,現有林業有害生物8000余種,造成嚴重危害的達292種,其中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達32種,有害生物發生面積達1.6億多畝,已超過年人工造林面積,給我國帶來國土生態、物種、能源、糧食、木材和氣候等多方面的安全隱患。
我縣地處工程壩上庫首,隨著工程新建后所帶來的人流、物流和森林植被的恢復和工程新建后所帶來的人流、物流,我縣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形勢也將更加嚴竣。
(五)林業產業體系不健全,投入嚴重不足。林業產業作為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支柱。當前林業產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林業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比重較小,就全縣而言林業產值僅占農業產值的30%左右,全縣山地面積占整個國土面積的80%左右,林業產業的潛能和優勢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二是林業產業門類不齊全,發展不平衡。林業產業僅局限在簡單的培育用材林、發展經濟林、培育花卉種苗和開發森林旅游上,而對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特種養殖和林下資源開發等新型產業重視不夠;三是投入嚴重不足資金。相對而言,國家對生態建設的投入較大,而對林業產業的投入較少。
在當今全社會高度重視林業的大環境下,如何抓住當前西安部大開發和林業工程眾多的大好機遇,推動我縣林業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工作,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應著重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林業宣傳與教育,不斷提高全民對林業工作的認識。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生態產品供給的雙重使命。20xx(請自填)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必須把林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全縣上下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與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一是要充分認識新時期林業巨大的生態功能,努力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切實擔負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xxxx使命;二是要充分認識林業巨大的經濟功能,努力保障木材供給和發展林業產業,切實擔負起促進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光榮任務;三是要充分認識林業的巨大社會功能,努力增加就業和建設生態文明,切實擔負起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職責,不斷提高新時期全社會對林業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以大工程推動林業大發展。一是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全縣要抓住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大好機遇,重點抓好樹種置換、確權發證、政策兌現、信訪查處、成果鞏固等工作;二是繼續抓好天然林保護和生態公益林補償。要進一步完善天然林管護體制,強化鄉鎮、村管護職責,努力探索生態公益林補償的形式和辦法,提高管護成效;三是繼續抓好庫區濕地保護。盡早啟動庫區濕地保護項目,切實加強庫區濕地監測與保護;四是繼續抓好低效林改造。通過撫育施肥、改接換種、防蟲治病等手段,加大低效林改造力度;五是繼續抓好科技支撐。
以國家林業局蘭陵溪退耕還林科技支撐點為契機,切實加強與上級科研部門的聯系與配合,針對我縣在林業生產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科研攻關,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六是繼續抓好項目爭取工作。全縣要在退耕還林新一輪規劃、公益林補償、低效林改造、庫區濕地、生物質能源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省、市對林業的投入,增強林業發展后勁。
(三)加強林業執法和森林資源保護,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始終是全縣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過加強對林業政策法規的宣傳,采取法律、行政和經濟等多種手段,實行綜合防治。一是切實加強森林防火。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對森林資源危害甚大,全縣上下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按照"科學預防、積極消滅"的方針,扎扎實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全縣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二是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病蟲害被人們稱之為"無煙的森林火災",同樣對森林資源會造成毀滅性損失,當前全縣重點要抓好松材線蟲病的除治和以核桃為主體的經濟林病蟲防治工作;三是切實加強對林地、林木、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全縣上下要從源頭著手,認真研究各項管理措施及辦法,加大工作力度,嚴禁亂征濫占林地和濕地,亂砍濫伐林木,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四是切實加強對木材市場和流通領域的監管。加強木材流通領域的檢查和木材經營加工市場的`巡查,嚴禁非法運輸和無證經營加工木材,進一步規范木材市場;五是切實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加強森林公安、檢查站、林政稽查隊伍建設,不斷充實林政執法人員,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四)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不斷壯大林業板塊。按照興林富民的總體要求,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林業產業政策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一是大力發展以柑桔、茶葉、板栗、核桃為主體的經濟林產業;二是大力發展以庫區自然風光和屈原文化為主體的森林生態旅游業;三是大力發展以野生動物為主體的特色馴養繁殖業;四是大力發展以維維、帝元、屈姑為載體的森林綠色食品業;五是大力發展以道路、城鎮、景區綠化為中心的特色種苗花卉園藝業。在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的同時,不斷完善林業產業政策,積極培育和扶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各種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努力提高林業產業市場化能力和林產品質量。
(五)大力實施科技興林戰略,不斷提高林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林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現代林業建設中起著巨大的支撐作用。我縣作為國家退耕還林科技支撐示范縣,有較好的工作基礎,當前圍繞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蘭陵溪科技點為載體,繼續加強與中國林科院、省林科院、亞研所、華農大、大學等科研院所的聯系與配合,依托上級科研院所xxxx,全面完成各項科研任務;二是大力普及推廣林業常規技術;三是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送科技下鄉活動;四是大力加強示范園建設;五是切實加強林業科技隊伍建設和科技人才的培養。
(六)努力加大對林業工作的投入?,F代林業的特殊性及長效性,決定了必須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必須從項目、技術、資金三個方面不斷加大對現代林業工作的投入。要樹立資源有價、生態有償的觀念,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林業投入的長效機制和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一是加強林業項目儲備和新項目的爭取工作,根據國家經濟政策及宏觀布局,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儲備一批切實可行的項目,盡量多的爭取國家投入;二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制定和完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企業積極參與林業建設;三是加強對現有林業工程項目和資金的監管,不斷提高建設質量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四是加強與各級財政、發改、農業、水保、水利等部門的溝通與聯系,最大限度地加大對林業工作的投入。
(七)切實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F代林業建設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責任重大。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林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強有力的領導體系,及時研究和解決林業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層層明確職責,建立健全林業建設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相關部門要按照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積極參與和推進林業建設。要建立健全各級林業機構,切實加強林業隊伍建設,積極推進林業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和工作方式創新,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
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xxxx參與現代林業建設。
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專業隊伍建設,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生態建設。
供大家參考借鑒。
近年來,旬陽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以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城鎮、生態文化、生態旅游建設,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呈現出經濟較快增長、污染逐年下降、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掀起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高潮,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同步推進、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同步提升的目標。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陜西省園林城市等多項國省級榮譽稱號。
1、加強組織領導,為生態建設提供強力保障。
精心安排部署。為使創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進,2019年組織開展了生態建設年活動,與西北大學城市建設與區域規劃研究中心合作編制了《旬陽縣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明確了創建目標、任務和措施。為保證創建任務落到實處,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開展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活動的決定》等多項文件,把創建任務和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各責任部門,做到創建目標具體化、明晰化,創建指標工程化、項目化。
健全落實機制。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推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和"一把手"責任制,建立了獎懲分明的考核機制。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部門鄉鎮嚴管轄、社會各界齊關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進了創建任務的全面落實。
造濃創建氛圍。堅持把宣傳教育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基礎來抓,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宣傳環保法律法規以及創建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2019年,旬陽縣聯合人民日報社,成功舉辦了"漢江(旬陽)生態論壇",人民日報、省市多位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同商保護漢江生態環境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計,為旬陽乃至漢江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多次邀請國內知名教授、專家對干部進行環保知識培訓,不斷深化環保法規宣傳。
保證財力投入。在創建過程中,努力克服財政困難,千方百計,積極籌措創建資金,在逐年增加本級環保經費預算的同時,組織農業、水利、林業等相關部門集中新型能源建設、流域治理、漢江綠化等方面的項目、資金,捆綁支持創建工作,確保創建需求。2019年以來,縣本級財政直接撥付、各部門配套用于生態建設的資金累計達到13.1億元。同時,積極開展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支持,從2019年開始被列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縣,并獲得補償資金。
2、保護與發展并重,確立符合生態建設要求的發展路子。
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經濟。一是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積極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清潔型工業,促進資源和廢棄物循環利用,低品位礦石選用技術、尾礦渣生產頁巖磚、水泥填充料技術,姜加工廢渣、廢水提取淀粉生產黃姜粉絲、黃姜酒,廢渣生產食用菌等項目的實施,切實解決了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水電能源、生物能源、裝備制造產業不斷壯大。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幫促企業入園規范發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扎實推進。二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著力推進烤煙、蠶桑、畜牧、黃姜主導產業標準化、園區化、生態化、經營一體化。大力推廣"圈、廁、沼、灶"一體化循環農業模式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農業廢棄物利用技術,引導農民實施土地改良、平衡施肥、秸稈還田、地膜集中回收措施,嚴格控制高毒高殘留農藥,有效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啟動生態農業、山地循環農業示范區建設和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項目建設,努力探索旬陽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新路子。三是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以中國優秀旅游景區創建活動為契機,突出"生態游、鄉村游、親水游"三大特色,提出了"提升太極城、開發南羊山、打造蜀河古鎮、唱響紅軍品牌"的建設思路,聚合各方力量,不斷加快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能力,傾力打造"生態太極城"旅游品牌。
注重實效改善生態環境。一是深入開展生態林業建設。積極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深入開展珍稀樹種、古樹普查以及掛牌保護活動,搶抓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機遇,大力實施生態林業工程。""以來,全縣共實施重點林業工程項目建設57.98萬畝,完成天保工程封山管護200萬畝,總投資達4.6億元。同時,積極發展以獅頭柑、油桐、核桃為重點的山林經濟,實現了經濟、生態效益兼顧。全面推進林權體制改革,增強了群眾興林、護林的積極性。二是積極實施水土資源保護。積極實施基本農田保護、流域治理等項目建設,水土保持取得顯著成效。""以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59km2,新修農田5.9萬余畝、堤防護岸72余公里、飲水工程288處、水窖2.9萬余口,發展節灌面積1.92萬畝,總投資5億元。扎實開展水源地保護,水源保護區均設置了標示牌、界柱及警示標識,定期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檢查,對飲用水源進行日常監測,及時掌握水源水質變化情況。三是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沼氣、秸稈氣化系統,大力推廣節柴灶、沼氣灶,全縣累計投資3200萬元,建成沼氣池2.23萬口,農村"老虎灶"得到全面改造;廣泛普及頁巖磚、尾礦磚等新型墻體材料。集中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關閉了10條黃姜加工生產線、2條水泥生產線、1條硫酸生產線。加強了對改造項目的管理,嚴格落實減排措施,做到"增產不增污"。四是高度重視礦區環保治理。不斷加大環保監管和生態修復力度,徹底取締了土法煉汞、煉金行為,督促企業及時恢復礦山植被,填充廢棄礦井,對礦區環境進行綜合治理,礦山土地復墾率達到60.38%。加強汞礦區綜合治理,編制了《汞銻礦區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工程治理和軟件監管雙管齊下,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不斷強化基礎設施支撐。一是精心實施生態城鎮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縣城、新村規劃,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率達98%。著力推進中心城區提等升級,"三鎮一體化"步伐加快,城市骨架不斷拉大,街、路、橋、場、堤及綠化、美化、亮化設施逐步配套。整合移民安置、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項目,加快推進農村集鎮建設,雙河、小河、趙灣等一批產業支撐強的集鎮快速發展,甘溪、蜀河兩個"陜南萬人重點鎮"示范鎮建設順利推進。二是大力推進公共設施建設。襄渝鐵路復線、西康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配合工作卓有成效,縣鄉道路提等改造、通村水泥路建設扎實推進,交通環境大為改善,全縣公路總里程達3947公里,道路綠化、美化率達到40.5%。廣播電視以及通訊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基本實現村村通。電力網改全面推進,城鄉用電質量顯著提高。環衛設施逐步配套,縣城區新建垃圾臺垃圾箱多處,購置了垃圾清運車、收集車等,部分農村集鎮均配套建設了垃圾集中回收處理和污水沉淀設施;城區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項目已通過省發改委組織的評審,正在建設之中。三是全面開展城鄉環境整治。結合新農村建設和雙創工作,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快農村人口轉移,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了保障民生與保護生態的雙贏。全縣已建成新農村示范村98個,扶貧開發重點村159個。以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為載體,著力解決"臟、亂、差"問題,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大為改觀。廣泛開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示范村創建活動,一部分鄉鎮、農村得到中省市縣相關部門的命名。
3、創新工作理念,努力提升生態建設工作能力。
扎實開展生態補償研究。地處欠發達的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的旬陽既擔負著"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確保一江清水供北京"的政治任務,又擔負著"加快發展,突破發展,實現富民強縣奔小康"的民生任務。""伊始,旬陽縣啟動了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工作,與國家環保部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機構合作,歷時兩年編制了《南水北調水源區旬陽生態補償規劃研究報告》。經過積極爭取,特別是在省市環保主管部門的傾力幫助下,旬陽的生態建設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每年爭取補償資金6000余萬元。
著力提升環保監管水平。認真落實"三同時"制度、項目審批聯席會議制度、審批公示制度,嚴把各類項目環評審批關,新建項目環評率達100%,從源頭上預防了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環保、發改、國土、林業等部門不斷加強橫向聯系,進一步完善環保執法部門聯動機制。深入推行環保督查制度,對重點污染源半月檢查一次,一般污染源每月檢查一次,重大情況跟蹤檢查,嚴肅查處違法建設污染項目、擅自停運治污設施、故意超標排放、偷排偷放污染物等行為。圍繞創建活動,集中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農村環境保護、礦區生態環境保護、水源地保護等一系列環保專項檢查。""以來,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5家,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
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專業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了環保隊伍建設,縣、鎮環保機構健全,各鎮均配備了環保專干,并聘請了區域環保管理員、重點礦區環保監督員。同時,切實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全縣設1個森林公安分局和2個森林公安派出所,成立了22個鎮級護林站,聘用199名專職護林員、319名兼職護林員,組建半專業化森林消防隊22支、防火隊員292名。全縣上下形成了完備的生態環境綜合保障工作體系。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少數部門和鎮村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還沒有完全把生態建設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機結合起來,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經濟發展指標輕環境保護指標,重視項目投資輕環保投入的現象;有的認為生態環境建設要求太高,有畏難情緒,過多強調客觀因素,缺乏主動創新意識,工作措施不具體,等等。部分居民、村民思想認識比較滯后、環保意識缺乏,把生態建設簡單等同于環保工作,認為環境保護是環保部門的工作。
二是環?;A設施建設滯后??h城污水處理廠建設由于未被列入國家""計劃盤子,專項資金遲遲不能到位,雖然政府已投入3000余萬元,但杯水車薪,很難在短時間內建成投運;集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及配套收集管網由于投入大,只有白柳等鎮建立了簡單的污水處理設施,其余鎮生活污水基本處于直排狀態;各鎮的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填埋僅僅涵蓋了部分鎮建成區,垃圾填埋場只是租(征)幾畝地,建簡易圍墻,簡單堆放、消毒、覆土、壓實,無法按規程操作,滲濾液基本沒有任何收集和處理措施,無法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三是農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農業生產中化肥使用量過大,化肥施用強度過高,有個別地方個別種植項目還在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待提升、露天焚燒現象依然存在;城鄉白色污染依然嚴重,限塑令執行效果不明顯;畜禽養殖場布局不夠合理,糞便綜合利用率低,加之農村生活污水未經過處理直接排放,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勢頭還沒有真正得到遏制。
四是生態經濟的發展還比較落后。從全縣來看,生態農業的規?;?、產業化程度還比較低,工業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總量不大等問題仍較突出,新增工業項目的污染隱患仍然存在。生態旅游方面,仍然存在大眾旅游發展傾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依然存有隱患,生態經濟實力還很薄弱,在較短的時期內還難以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1、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生態立縣"戰略是旬陽縣經過深刻反思,認真總結以往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要繼續深刻認識生態建設的科學內涵及其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統一思想,進一步深化生態示范區建設工作,把生態建設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樹立科學全面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加快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廣泛開展各類生態創建活動,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不斷增強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公德意識,促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大力營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要進一步落實生態建設領導負責制、任期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落實責任,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成效作為考核各級各部門工作成績和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
2、大力提升環?;A設施建管水平。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加快縣城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進度,力爭早日投入使用。加快城區生活污水管網、企業排污管道、垃圾收集、中轉等設施的建設、銜接,為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運營做好準備。各鎮都要實現集鎮生活污水正常集中處理,要利用現有溝、塘及其它水體等推廣氧化塘、人工濕地等生態處理技術,處理集鎮生活污水。加快鎮村環境建設。抓緊修編集鎮建設規劃,合理劃定集鎮功能區,不斷完善集鎮公共設施。保護和修復集鎮河道,拆除河道上的違章建筑,維護和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合理規劃公共綠地,提升綠地建設水平。加快生態人居工程建設。開展綠色建筑工地創建工作,推行施工現場綠色環保標準,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提高文明、安全施工水平,切實防止施工噪音擾民和建筑揚塵污染。大力發展環保節能型建筑、建材業,推廣使用節能保溫墻體材料,推進環保、節能型住宅建設,不斷提升群眾人居環境質量。
3、著力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結合旬陽縣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對嚴重危害農村居民健康、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實施整治,健全長效機制,鞏固管理效果,確保農村面貌實現較大改觀。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和調動農戶改廁、改圈積極性,堅決取締露天糞坑,推廣建設水沖式廁所、沼氣等,降低糞便污染。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鼓勵施用農家肥、有機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效降低化肥施用強度。鼓勵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農藥施用強度。強化農用薄膜、農藥瓶、農藥袋、化肥袋等農用廢棄物管理,逐步建立起農用廢棄物集中回收、處理、利用體系,以有效控制農用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推進生態村創建,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特色,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實施村莊環境整治、河塘治理以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等生態工程,著力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平。
4、繼續加大生態建設工程項目爭取力度。各職能部門要積極向上級部門申報爭取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生態林業、生態水利、生態工業等生態建設工程項目,加大投入,修復生態植被,減少污染排放,恢復自然生態面貌,防范自然災害,保護縣域自然生態完好。要進一步深化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在爭取做好財政轉移支付方式機制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稅收優惠政策、財政融資政策、產業扶持政策、對口支援政策等補償方式,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5、強力推進生態經濟發展。一是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大力推廣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通過秸稈直接還田、食用菌養殖、秸稈氣化等措施,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進農業規?;s化經營,加快土地流轉市場化,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大戶的扶持力度。依托小流域綜合治理、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等工程,抓好農業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升農業生產能力。二是做強生態工業。以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嚴格禁止興辦污染嚴重的企業,杜絕工業"三廢"亂排、亂放現象。按照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要求,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優化工業布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和全過程控制污染,推進節能減排。三是突出把生態旅游業作為全縣發展服務業的第一大龍頭來抓。以"太極城"、南羊山自然風景區、蜀河古鎮、紅軍紀念館以及蜀河、旬陽電站形成的水面、百里湖光山色等生態景觀、人文景觀、水體景觀開發為基礎,完善旅游產業體系建設,突出景點建設,形成點線結合的旅游線路,使旅游業盡快成長為旬陽縣富民強縣的新興支柱產業。
。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一、明心見性,清醒認識政治生態存在的突出問題。
以問題為導向,是改進作風最有效的方法,是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最佳途徑。善于發現問題,清醒正視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調查表明,當前影響我x政治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有以下3類。
(一)政治生活欠嚴肅。
一些x部門領導干部對黨的政治理論不學習、不研究、不領會,對民主議事的規定、規則執行不自覺、不認真;部分x部門組織生活、民主生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利器鈍化生銹,黨味不足、辣味不濃,使“一把手”權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監督,其他班子成員得不到真正幫助;少數地方部門“一把手”議事決策時“一孔出氣、一鳥獨鳴”,容不下不同發聲,聽不得半點意見,在重大決策上獨斷專行,唯我獨尊;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在行權用權上以權謀私,進行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大搞利益輸送。如此種種,雖屬少數個別,但卻如滴墨入清水,混濁了地方的政治生態環境。
(二)作風建設欠持久。
當前,部分黨員干部在作風建設上主要存在“九大問題”。即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坐而論道,自說自話;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權輕責,胡亂作為;心浮氣躁,虎頭蛇尾;慵懶散漫,不思進??;安于現狀,得過且過;貪圖享樂,揮霍浪費。這些問題具體表現為,對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對下官氣十足、頤指氣使;干事創業“玩空手道”“練假把式”;宏觀布局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等等。雖進行了多輪整治,但時有回潮反彈,仍是影響政治生態的主要問題。
(三)履職盡責欠擔當。
少數領導干部遇事“難”字當頭、“退”字當先,遇到矛盾和問題,上推下卸、左躲右閃,能推則推。有的八面玲瓏、四處討好,當“兩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態”當法寶,把“打哈哈”當護身符。有的在駐村包點上沉不下去,在督導檢查上走馬觀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禮花,在落實執行上敷衍塞責等。林林總總,一言蔽之,就是在履職盡責不夠,擔當精神欠佳,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環境中“關鍵少數”的表率引領作用發揮不夠。
二、追本溯源,深入解析影響政治生態的主要原因。
任何問題的形成都有其滋生的土壤,不追本溯源,就不能探因究理、正心固本。綜合分析當前我x政治生態建設的總體狀況,主要原因是“五個放松”。
(一)放松了政治生活的要求。
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形式化是導致黨風、政風變質的重要因素。黨內政治生活不經常、不嚴肅,必然破壞黨員干部的免疫系統,削弱黨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必將導致政治學習浮于表面,民主生活流于形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難以施展,從而制約黨內民主的發展。如不提高警惕,嚴格要求,“批評與自我批評”將變成“表揚與自我表揚”,積極的思想斗爭將變成自我贊頌和相互吹捧;黨員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也會在“用人一句話”“花錢一支筆”“決策一言堂”的錯誤上漸行漸遠,良好政治生態勢必受到損害。
(二)放松了紀律規矩的尺度。
講紀律,重執行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放松紀律規矩的尺度,就必然導致黨員干部在思想上的“防腐性”和政治上的“免疫力”不強;就必然使得黨員干部在政策規定執行上搞變通、打折扣,讓小錯誤演變成大錯誤;就必然滋長搞“下不為例、變通處理”的心理暗示,從而讓黨員干部始終走不出“人情”“關系”的怪圈。紀律松一寸,歪風長一尺。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放了紀律規矩的尺度,勢必產生政治生態的惡化效應。
(三)放松了用人導向的宣傳。
用人導向決定用人質量,影響用人公信度。如果用人導向錯誤,就會模糊干部的努力方向,影響干部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影響黨員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就會使“關系升遷論”“作秀升遷論”“資歷升遷論”等錯誤思想在黨員干部的大腦中潛滋暗長。因此,只有廣泛進行宣傳,加強正面引導,強化監督監管,才能促使廣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從而形成憑實績評優劣、論獎懲、定升遷的正確用人導向,為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
(四)放松了作風建設的力度。
政治生態的核心是作風問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不持之以恒,時緊時松就會使歪風回潮反彈,敷衍扯皮的“推諉風”、萎靡不振的“庸懶風”、麻木不仁的“冷漠風”、華而不實的“漂浮風”、只說不做的“空談風”。為官不為、為官亂為、以權謀私、“中梗阻”等各種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及“四風”問題就會伺機抬頭。因此,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是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主要因素。
(五)放松了責任意識的強化。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中居于核心、主導地位,具有源頭性、導向性、引領性作用。如放松了對責任擔當意識的強化,黨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就會大打折扣,紀委執行執紀監督問責也會軟弱虛化。就會導致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橫生,推諉扯皮、敷衍塞責亂象橫行,就無法形成求真務實謀發展、勇于擔責抓工作的新常態。因此,黨員干部只有帶頭強化責任和擔當意識,把反腐倡廉工作抓實,把隊伍作風建設抓好,才能真正構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
三、多管齊下,努力構建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祛除頑疾非一日之功。要徹底根除“政治霧霾”,切斷“污染源”,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須多管齊下,從五個方面著力。
(一)把牢思想開關“鑄魂”。
一是強化理想信念,補精神之鈣。凈化政治生態,必須把思想引領擺在首位。因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從近年來我x發生的腐敗案件看,最根本的問題都是沒有擰緊思想“總開關”,而最終墜入腐敗深淵的。因此,我們應緊緊抓住思想建設這一根本,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抓手,時刻為黨員干部清神醒腦;不斷強化黨性教育這一核心,砥礪錘煉黨員干部品格;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基礎,切實為黨員干部“充電、補鈣”。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筑牢思想上的“防腐墻”,增強政治上的“免疫力”,從而營造思想意識范疇的良好政治生態。二是嚴肅黨內生活,揚民主之風。要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規范化,使“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在實處,確保組織生活起到“除塵”“過濾”作用,及時阻隔不良風氣侵蝕。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和黨委議事規則及決策機制,有效防止民主、集中“一頭重”,出現決策“一言堂”和各自為政的分散主義現象。要切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既“真刀真槍”,“紅臉出汗”,又出以公心,幫助同志內省改過、成長進步,從而為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好的“氣候”環境。三是增強法治思維,凈思想之源。凈化政治生態,必須把加強法治建設作為根本點和著力點。時下,“逆淘汰”“特權現象”“地方保護”等政治生態中的一些“常見病”,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人治思維、專制思維、特權思維在作祟,是法治思維缺失的反映。我們要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自覺學法、尊法、守法、護法,堅守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增強法治意識,營造法治氛圍。做到依法辦事、照章行事、按程序決策,以法治保障業已構建的良好政治生態安全。
(二)推進從嚴治黨“強基”。
一是施嚴教,固化紀律規矩鐵觀念。充分利用x,x,x等活動載體,突出“x”這個聚焦點,狠抓作風教育;突出法紀學習這個關鍵點,狠抓警示教育;突出入腦入心這個薄弱點,狠抓廉政文化滲透教育。以領導引學,考試促學,專家送學等多種形式使紀律規矩教育全覆蓋。并通過嚴紀明規教育,讓遵紀守規觀念落地生根,使黨員干部堅守“底線”、不碰“紅線”,自然而然練就過硬作風、養出浩然正氣,形成良好政治生態。二是立嚴規,構建常治常嚴新常態。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將“嚴”字貫穿立規建制,常治常管始終,形成從嚴治黨管黨的長效機制。并結合x域實際,以懲防體系建設為總攬,以規范資源權、財經權、人事權“三大核心權力”運行為重點,進一步鎖緊關鍵環節、堵住關鍵漏洞,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更密、更牢。堅決維護相關規定、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強化執行力,始終堅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對那些罔顧制度、規定,頂風違紀的人,堅決查處,不搞“下不為例”,以嚴規嚴制促進政治生態進一步優化。三是強嚴管,提高遵紀守規自覺性。黨員領導干部在守紀律、講規矩上既要嚴于律己、管好自己,更要勇于擔當、敢抓敢管,做到親自抓、主動抓、嚴格抓、經常抓,不當“老好人”,勇于做“黑包公”。要切實履行“管好班子,帶好隊”的責任。要加強教育管理力度,做到早提醒、早糾正,及時“拉袖子、扯腿子”真切的關心和保護黨員干部。同時,對出現問題不制止、不查處、不報告的領導干部嚴肅追究責任,真正發揮嚴抓嚴管的威力,促使黨員干部自覺遵紀守規,做良好政治生態的堅守者、維護者、建設者。
(三)匡正用人導向“立標”。
一是堅持標準不走樣。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擇優錄用,堅決重用那些重實干、肯奉獻、形象好、政績突出的干部,堅決不用那些不講原則、不干實事、不愿擔當的“老好人”。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不讓買官賣官者得逞,更不讓腳踏實地的好干部吃虧。切實匡正選人用人導向,樹立風向標,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從干部選任的源頭,奠下良好政治生態基礎。二是嚴格程序不空轉。嚴格執行《x》,嚴肅任用程序,最大限度地壓縮領導個人意志的影響和自由裁量空間。特別要把好動議提名、考察考核、程序步驟“三關,做到執行政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制度不違規,堅決防止“程序空轉”。對擬提拔人選充分醞釀,集體討論決定,堅決防止“決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話”、表面走程序等問題。對干部考察,廣泛聽取意見,力求客觀準確掌握干部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減少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的不良問題,嚴防政治生態“母體”攜菌。三是堅決查糾不手軟。建立健全選人用人的問責制,倒逼各級黨組織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選人用人的把關責任。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監督,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完善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努力營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環境。堅決查糾拉票賄選、買官賣官、跑官要官等違紀行為,不僅要處理當事人,而且要追究責任人,有效預防和治理選人用人不正之風,進一步營造選人用人的良好風氣,加速政治生態優化步伐。
(四)狠抓作風反腐“除垢”。
一是致力防微杜漸,堅持不懈強化干部監督。健全監督管理信息,建立紀檢、組織、信訪、審計等部門對干部監督管理的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干部廉情檔案,全面掌握干部情況。加強日常監管,注重抓早、抓小,經常性對黨員干部進行“體檢”,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打“預防針”,及時“咬耳朵”“扯袖子”,嚴防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增強監管合力,切實發揮短信舉報平臺作用,建立信訪問題聯合查辦機制,健全和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切實筑牢政治生態的“防護網”。二是致力弊絕風清,持久深入整治作風頑癥。好作風是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標志,想要弊絕風清就必須深入持久地整治干部作風頑癥。通過采取專項整治措施,扎實整治公車私用、違規宴請、帶彩娛樂、紀律松弛、為官不為等作風頑癥,切實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及省市相關意見。通過跟蹤督查,嚴厲查處辦事效率低下、小鬼難纏、中梗阻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通過改進方式,加大明察暗訪力度,緊緊盯住“四風”問題的新動向,對那些披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的隱蔽性問題,深挖細查,使之無處遁形。以作風建設的持久性,維護穩固持久的良好政治生態。三是致力正本清源,堅定不移懲治貪污腐敗。腐敗是對政治生態的最大污染。我們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做到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抓早抓小、快查快結。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要堅決實行“一案雙查”,倒逼“兩個責任”落實,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違紀行為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既嚴肅查處當事人,又倒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使“一案雙查”制度在預防和懲治腐敗中發揮更大效用。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強力治污除垢,凈化政治生態。
(五)強化責任擔當“正氣”。
一是強化主體責任,揚敢于擔當正氣。認真貫徹***關于“兩個責任”的重大決定,及時出臺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配套制度,明確責任清單。督促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與班子成員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并就落實“兩個責任”與所轄行政區和部門負責人的開展專題約談,層層厘清責任,擰緊責任鏈條。同時,認真落實“一崗雙責”等制度,強化對落實責任不到位,履職擔當不力問題的追責問責,使黨員干部自覺深耕責任田,增強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二是強化監督責任,揚服務為民正氣。堅持從群眾利益出發,有利于群眾的就堅決支持,不利于群眾的就堅決糾正。強化對惠農政策落實、公共資金使用、土地征拆等涉及民利問題的監督;強化對群眾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社會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涉及民生方面的監督;強化對辦事效率低下,服務態度粗暴,吃拿卡要等影響民心問題的監督。切實揚服務為民正氣,保障改善民生力度,保障公共投入比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提升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使黨群同心共創良好政治生態。三是強化示范引領,揚勤勉忠誠正氣。黨員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在政治生態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要帶頭履職盡責,做責任擔當的表率,還要做其他各方面的表率。要通過踐行“x”,堅持從嚴治吏,促使黨員干部帶頭嚴格廉潔自律,轉變作風;帶頭堅守原則,依紀依法辦事;帶頭堅守正道,弘揚勤勉忠誠正氣。讓黨員干部真正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優良的黨風促廉潔政風帶樸實民風,自然形成河清海晏的良好政治生態。
九、要盡快出臺實施保護和建設生態楠溪江的相關政策。搞好楠溪江生態環境建設,防止景區城市化,保護好景區的田園風光和古村落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凈化、美化農民的村居環境,從源頭上保證楠溪江水質的潔凈度;事關“溫州大都市生態公園”和旅游業的發展,事關人民的生產生活,意義重大。建議盡快出臺實施保護和建設生態楠溪江的相關政策,比如,《楠溪江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楠溪江污染源治理辦法》、《楠溪江河道分段管理方案》、《楠溪江綜合整治獎勵辦法》、《森林防火撲救預案》、《楠溪江漁業資源保護和增殖實施辦法》等等。
xx縣地處江西省南部山區,是全省重點林業縣,南方重點林區。全縣轄18個鄉鎮,160個行政村,總人口34.68萬人。全縣土地總面積356萬畝(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99.8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68.1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535.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3.2。xx縣物產豐富,是一個特色鮮明的山區縣。xx是全國第一個無公害臍橙生產示范基地縣,全縣臍橙面積達25.9萬畝,臍橙產業覆蓋了80的農戶。xx文化底蘊深厚,是贛南采茶戲的發源地,是江西第一個“中國楹聯之鄉”,境內有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東升圍。
20xx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0億元,比上年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4.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全縣財政總收入7640萬元,本級財政收入61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5元。
近年來,xx縣委、縣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給予高度重視,提出了“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備資源,加快森林生態體系建設,全縣的森林生態得到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以資源增長為目標,強化保護管理措施,推動森林生態體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為實現構建和諧新xx的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林政資源管理。一是嚴格林木采伐管理。堅持以“限額采伐、全額管理”為重點,嚴把木材采伐許可的審批關,嚴禁超范圍、超樹種、超限額采伐,嚴禁在劃定的生態公益林、珠防林、闊葉林保護區內設立伐區。加強伐區的檢查監督,強化源頭管理。改革集體林木采伐生產辦法,取消集體林由林業公司獨家經營的管理模式,堅決取締鄉、村買賣青山和個人承包生產木材的行為,減少資源浪費。二是強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木材運輸管理工作監督網絡,加大對違法木材運輸活動的查處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章木材運輸行為。三是規范木材加工管理。嚴把木材加工廠辦證審批關,制定出一套符合實際的辦證程序。堅決取締生產規模小、加工工藝簡陋、資源浪費嚴重的加工企業。嚴格按照省林業廳、省經貿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業局《關于開展全省木材(加工)單位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了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監督管理,對經營加工單位實行全面監督,分片管理,統一印發加工臺帳,制訂生產計劃,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經營加工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四是積極開展“開源節流,改燃節能”工作。全面關閉柴炭市場,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居民改燃節能,推廣以煤代柴、以氣代柴、以電代柴等無污染燃料,大力推廣“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有效緩解了能源性消耗對森林資源造成的巨大壓力,減輕了環境污染。
(二)強化封育管護措施。以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為重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森林資源的封育管護。一是嚴格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管理。20xx年,我縣被列為全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縣,實施面積達66.74萬畝。為保證我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制訂了《xx縣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保護管理辦法》、《xx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定人員、定面積、定責任、定報酬、定獎罰的“五定”責任制及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標原則,擇優聘請專職護林人員。落實管護責任制,簽訂管護責任狀,強化檢查監督,嚴格獎懲,對管護好的鄉(鎮)、單位予以表彰,對不依照責任狀進行管護的鄉(鎮)、單位予以處罰,并在全縣通報批評。二是加強城區風景林的保護管理。制訂了城鎮綠化規劃,印發了《關于對城區風景林及主要公路沿線山場實行封禁的通告》,把縣城周邊第一層山林規劃為城區風景林,實行全封山,進行封閉式培育和保護,配備專職護林員,落實獎懲措施,實行定任務、定山場、定目標、定報酬的崗位責任制度,并定期組織開展造林綠化活動,補植針、闊樹種,提高林分質量和自然抗風險能力。三是強化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通過舉辦業務知識培訓班,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實行業務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增強保護森林資源的技能。并成立了林業執法稽查大隊,加大林業行政執法的監督管理,規范執法行為。同時,在全縣18個鄉(鎮)組建了老年護林協會和村級護林協會、禁山會,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民間護林協會組織這一群眾性護林組織的護林作用。四是狠抓護林防火工作。始終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實行政領導負責制,強化防火領導責任。采取敲銅鑼、播放錄音喇叭和防火知識光碟等措施,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加強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建設,成立了縣森林防火專業撲火隊,深入開展知識培訓,提高撲救火災能力,使全縣有限森林資源得到切實保護。
(三)嚴格林地使用管理。一是放活林地使用權。深化林地資源經營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償流轉機制,規范流轉程序,打破對林地占而不用、用而不管、荒廢林地的管理模式,保障轉讓、受讓雙方人的合法權益,推動全社會投入到搞活林地上來,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配置作用。二是嚴格征占用林地管理。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并重的原則,嚴格執行林地使用審批制度,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國有林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明確林地使用權流轉有關規定的通知》等文件,專門下發文件規范產業開發(果業、中藥材等)征占用林地秩序,要求產業開發必須優先選擇荒山、荒地、稀疏林地,并在嚴格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報經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林業部門審核后報縣政府審批。從而有效地遏制了無序開發、亂征濫占林地、亂砍濫伐林木的現象,使產業建設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生態化的道路。三是加強對果園戴帽山的管理。為發揮果園戴帽山保土蓄水、維護生態平衡的天然屏障作用,促進全縣無公害臍橙產業的發展,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果園戴帽山管護的通知》,規定凡需開發種果的單位或個人,必須搞好果業開發規劃設計,劃定等高線,保留總山場1/5-1/3戴帽青山,嚴禁“剃光頭”式開發。同時,按照“誰開發,誰綠化,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強戴帽山的保護管理和造林綠化,落實管護責任,各果業開發戶為戴帽山保護管理的責任人,嚴厲打擊“剃光頭”開發和破壞果園戴帽山林木的不法行為,從而形成“山頂飄綠帶,山腰果飄香”的生態佳境。四是加大林地資源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占用、破壞林地資源的行為,積極開展清理整頓活動,針對盲目毀林開荒、取土、采石、采礦、修路、建房、侵占生態公益林地等非法征占用林地現象,逐項逐類立案登記,依法從嚴查處。
(四)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工作,對境內的珍稀野生植物進行造冊登記,加強對野生植物經營單位和個人的管理,嚴禁非法采集野生珍稀植物。積極開展“春雷行動”和“颶風行動”等專項整治斗爭,對全縣非法收購、出售和加工野生動物的窩點進行嚴厲查處,并將行動過程拍制成電視新聞在社會上反復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和警示效果。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停止了全縣所有野生動物經營、加工、銷售的許可證發放,并對現有經營加工戶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收回證件重新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有效保護了全縣野生動植物資源。
為建設完善森林生態體系,我們在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的同時,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依托,創新營造林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森林后備資源。
(一)以社會造林為主體,全面推進防護林工程建設。為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我縣在上級沒有資金投入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多方籌集資金,組織力量,自我啟動了防護林工程建設,在全縣各鄉(鎮)、場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荒山荒坡活動。一方面,通過廣泛宣傳發動,爭取社會各界捐資贈資,大力開展“保護母親河綠色行動”等植樹造林活動。另一方面,深化林業經營管理改革,創新營造林機制,推廣桉樹、速生楊、雜交竹等新品種,按照“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落實經營主體,加快“五荒”和疏林地的合理流轉,大力發展股份制林場和生態林業莊園,有效調動社會造林積極性,帶動公民義務植樹活動深入開展,推動防護林工作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近幾年來,共綠化荒山荒坡10.5萬畝,建立水源涵養林12萬畝,固堤護岸林4.5萬畝,水土保持林9萬畝。
(二)以重點工程為紐帶,推動造林綠化活動深入開展。重點落實三大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項目。一是全面啟動珠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為進一步綠化、美化好東江源頭區的生態環境,完善東江源區森林生態保護體系,給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潔凈、放心的東江水,自我啟動了天然林保護、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珠江防護林造林工程項目。同時,于20xx年、20xx年實施了國債珠江防護林建設項目工程,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要求,落實“誰造林,誰管理,誰受益”的造林新機制,全面推行招投標制落實經營主體,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造林1.35萬畝、封山育林1.95萬畝。二是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為了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增加人民群眾收入,于20xx年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全縣退耕還林面積3.5萬畝。特別是為了更好地凈化水質,按照“戶有一蔸竹,村有一個點,鄉有一條線”的規劃要求,重點以濂江河和鎮崗河兩條流域沿河兩岸為主營造黃竹林基地,在美化綠化村莊環境的同時,護堤固岸、凈化水質。三是大力發展商品林基地。通過制訂優惠政策,放活商品林的經營管理權,加大資金扶持、技術服務和信息網絡服務,深入開展誠信生態招商,積極引進外商和境內外民營企業、個私業主投資林業產業建設,拓寬投資渠道,商品林基地得到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建立以毛竹、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各類商品林基地118.8萬畝。
歷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縣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森林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在生態保護建設中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我縣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較低,生產力還不發達,農村能源性消耗仍然是我縣森林資源消耗的重點。二是農民整體素質較差,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還不高,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時有發生。三是個別鄉鎮水土流失仍較為嚴重。四是經濟發展與源區保護之間的矛盾遠未解決,特別是全面禁伐森林資源、全面關停稀土和其他采礦業,關閉影響生態環境的企業,阻止污染企業進入我縣,每年減少財政收入1億多元。五是由于縣財政困難,源區保護與建設投入資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許多基礎建設工程特別是防護林工程、防火基礎設施、農村新能源開發、污水治理、防洪工程等基礎建設無法實施。
針對當前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的原則,今后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生態宣傳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標語、生態講座、送戲下鄉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層次地宣傳國家林業政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保護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意義和措施,特別是要加強中央、省委《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森林法》及《森林實施條例》等林業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全面提高全社會愛林護林、愛護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
(二)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新時期生態林業發展的整體要求,全面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培育一支業務過硬、組織有力、精簡高效、廉潔奉公的林業護林隊伍。一是進一步發展壯大護林隊伍。按照生態林業建設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建立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擇優錄用,末尾淘汰”的勞動用工新機制,聘請護林人員充實到護林隊伍中來。同時,以業務技能、法律法規知識為重點,切實做好護林員的培訓工作,提高護林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進一步落實護林責任制,強化獎懲措施,加強巡山護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各鄉(鎮)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加強防、撲火知識培訓,提高防撲火能力,全面加大森林生態體系保護、防火和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
(三)推進封山育林工程。把封山育林工作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好抓實。在全面施行禁伐天然闊葉林,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上,準備從明年開始逐步減少商品性的木材采伐,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積。通過搞好規劃設計、資源評估、落實政策措施,帶動全縣天然林的保護、發展,更有效地保護我縣的自然森林資源,增加林木蓄積量,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四)突出林政資源管理。首先,重點抓好森林資源監測站建設,加強境內森林資源管理的動態監測,隨時掌握資源的消長情況,適時按監測結果調整培育和保護戰略。其次,抓住國家加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力度的有利時機,按照省、市建立地方性生態公益林的要求,設立縣級生態公益林,通過逐年加大面積,使全縣公益林面積達到152萬畝,占全縣山地面積的50以上。第三,繼續實施企業上馬先加蓋“綠色印章”的環境保護制度,進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清理整頓工作,嚴禁創辦高污染或耗資源型的企業。進一步加大低消耗、無污染、促進生態建設的生態環保型企業的引進和保護、扶持力度,全面降低森林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污染。第四,按照“誰開發,誰綠化,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抓好果園戴帽山的造林綠化管理,嚴禁“剃光頭”式開發,營造良好的果園生態環境。第五,強化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林業用地管理審批制度,嚴厲打擊各種借產業建設破壞林地等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護林地資源。
(五)深化林業改革。在全面完成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把林業改革推向森林資源更深層次的改革。重點抓好以集體林業為重點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范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的流轉,建立“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到位,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規范順暢,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切實減輕林農負擔,保護林農的林地、林木產權和收益權,充分調動廣大林農群眾發展壯大林業產業的積極性。此外,進一步深化源頭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源頭管理責任制和木材采伐公示制,完善基層林業工作站和森林公安派出所的管理方式,轉變林業工作站職能,強化伐區檢查監督,確保有限森林資源科學利用、永續發展。
(六)積極爭取上級加大對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的投入。在生態移民、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森林防火及森林資源監測體系等基礎工程建設上,認真搞好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布局,積極爭取國家國債無償資金的扶持。特別是我縣地處南方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很多天然的森林資源,植被比較多樣化,森林資源的自然恢復能力強,現只要加以封山育林和進行必要的改造,很快就能成為高產高效的豐產林。為此,建議上級對我縣低產林改造方面給予更多的資金投入,使天然林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推動我縣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林業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同時把興林之計、富民之策作為重要地位,在抓好實施通道綠化、交通沿線綠化、鎮村綠化、環城綠化作為大造林綠化工程,提出建設生態的戰略目標,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創新營造林機制、經濟林產業富民、強化資源管護的四大戰略,整體推動綠色林業建設進程。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430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83%,林木綠化率達到81.4%。
(一)退耕還林工程。xx年開始試點,xx年全面實施,各級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明確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作為檢驗各級領導班子是否具有戰斗力的試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截至xx年底,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29293公頃。
(二)天然林保護工程。xx年啟動后,進一步加強管護工作,建立森林管護站20處,豎立護林宣傳標語30個、小型固定標志牌117塊,配備專職護林員108人;累計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頃,為4個國有林場的1180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社會統籌,使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恢復和發展。
(三)四大造林綠化工程。兩年來,全縣累計完成重點通道綠化648公里,補栽路段148.9公里,植樹483萬株,在出縣際交界處,高標準建設綠化樹120公里,綠化面積2100畝;完成交通沿線綠化1900畝,環城綠化1200畝,村屯綠化82個,渠系校院綠化101個。
二、林業建設主要做法與特點。
xx年以來,**縣采取超常規舉措,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投資,高質量施工,相繼實施了四大林業重點工程,推動**林業建設步入了快車道,成為**林業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多、質量最好的時期。
實施了一批水生態工程建設,修復和改善水生態環境。
1、城區水系貫通工程。圍繞彰顯濱湖水韻特色的目標,按照“立足水利、跳出水利、放大水利”的工作思路,投資2.6億元,實施了城區河湖水系暢通工程,對早陳河、攔崗河、團結河、大寨河等總長120公里的12條河道進行了疏浚整治,完成土方1600萬方;建設城西翻水站、劉洼站等6座中型泵站和劉洼引河閘等5座控制閘,設計抽排流量80立方米/秒。工程在20xx年6月全面完成。這些工程完成后,在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的同時,引洪澤湖水入城,讓水動起來、清起來、美起來,實現了提高水位、改善水質、擴大水體、打造水景、彰顯水韻的目標。
2、污水處理工程。投資2.5億元,建成了城南、城北兩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75萬噸(城南3.25萬噸/日,城北2.5萬噸/日),其中城南污水廠承擔濉河以南,老汴河以西老城區片和洪橋片的污水收集和處理,城北污水廠承擔濉河以北、老汴河以東片污水收集和處理,建設了6座提升泵站,鋪設污水管網120余公里。目前城南城北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處理污水。
對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我局委托南京大學環科所進行鑒定,將兩個污水廠污泥交光大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污水處理廠的尾水,由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規劃、處理合格后,鼓勵環衛、園林使用污水廠尾水。
3、城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由于污水處理量的逐漸增大,城北污水廠滿足不了處理需求,正在對城北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萬噸/天,目前城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已開工建設。
4、河道截污工程。近兩年來,投資600余萬元,對城區濉河、汴河、團結河實施了河道截污工程,改造截污口39處,將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水截入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河道水質。
5、城區雨污分流工程。投資4000萬,排查城區雨污分流現狀,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實施污水管道19公里,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計劃下半年啟動建設。
6、河道疏浚整治。城區,在前兩年完成城區河湖水系貫通工程的基礎上,因有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偷排入早陳河、東風大溝,造成河道污染。20xx年,啟動了東風大溝、早陳河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目前東風大溝已完成了疏浚整治,對早陳河,制定了早陳河黑臭水體整治方案,已完成了河水抽排,河道清淤施工隊即將進場施工,計劃6月底前全部完成綜合治理。
農村,近三年來,對等30余條重點河道進行疏浚整治,疏浚河道總長近300公里,并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對村莊河塘進行了整治,改善了農村水環境。
1、加強城區河道管護。在貫通河湖水系的基礎上,我局加強了對水環境的長效管護。城區水務管理處每天組織人員對城區河道上的漂浮物、河岸垃圾進行清理、保潔。河水水質不好時,啟動調水工程,對河道定期進行換水,凈化水質。
2、加強農村河道管護。對農村重點河道由專職河道管理所進行管理,鄉鎮境內的河道由鄉政府和水務站進行管理,落實了管護人員,加強河湖巡查,及時制止非法侵占河湖水域行為,對河堤上的非法碼頭、違章建筑物等進行清理,對河面上的漂浮物定期進行清理,以保護河道水環境。
3、打擊河湖非法采砂。今年以來,我縣持續加強對河湖的巡查、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特別是4月7日縣禁采辦成立以來,“禁采辦”共出動巡查執法人員1400余人次,巡查總行程達20xx余公里,盤查來往運砂船只100余條,查扣采砂船15條、運砂船12條,拆解采砂船8條;待拆18條,對涉砂人員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75人,摧毀非法采砂領域的黑惡勢力團伙11個,清理濉河沿線非法碼頭40座。
緊扣“三條紅線”,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1、以規范管理為目標,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一是切實做好取水許可審批工作。以《行政許可法》、《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為依據,按照《取水許可申請審批程序規定》,先申請,經實地勘察,并根據已有的基礎資料進行審查,竣工經驗收發放取水許可證后,用水戶才能取水。20xx年未新審批取水許可,換發取水許可證5套。二是結合農業水價改革工作,對分鄉鎮農業用水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提出調查報告和初步意見,為今后農業取水許可證發放工作做好準備。三是嚴查違法取水案。20xx年繼續加大執法檢查和宣傳力度,封填非法鑿井2眼,查扣鑿井機具4臺套。
2、積極創建節水載體,穩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一是與縣機關管理中心聯合下發《關于創建節水型機關的通知》,創建了縣水務局、縣農委2家節水型機關,填補了我縣此項創建工作的空白。二是與市場監督部門聯合開展水效能領跑者行動工作。三是積極籌備節水教育基地建設。計劃在博世科水務公司建設500平方米的節水教育基地。四是全面開展節水載體創建工作。今年創建節水載體5個。
3、嚴格區域用水總量控制,著力提升用水效率。一是繼續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工作。依據《水法》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的規定,嚴格按照相關用水定額按季度開展了計劃用水單位用水計劃考核工作。對月用水量超500噸的用水戶列入計劃用水對象,提高用水效益。二是對居民用水,實行階梯水價。20xx年4月出臺了《關于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的通知》,以年度用水量作為計算周期,設定三級水量階梯,第一階梯戶年用水量不超過192噸,第二階梯戶年用水量在192噸以上至288噸以下,第三階梯戶年用水量不超過288噸以上。階梯水價的標準分三級,第一級執行基本水價為1.65元/噸,第二級執行基本水價為2.28元/噸,第三級執行基本水價為4.62元/噸,加上代收的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為各梯次最終到戶價格。三是狠抓計量設施安裝。要求使用自備水源的用水戶,必須安裝遠程監控計量設施,今年安裝遠程智能水表36塊。四是是編制中水回用規劃,為使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得到充分再利用,提升中水回用率,結合實際,我縣編制了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規劃,擬將90%中水,運用到環衛、園林綠化、生態景觀、農業用水。
4、實施水源地達標建設工程,保障飲用水安全。一是實施成子湖水源地達標建設工程,投資1.399億元,在成子湖水源地實施了取水口防護和攔污工程、標志牌工程、視頻監控工程,確保水源地萬無一失。二是出臺了水源地保護系列文件。為了加強水源地保護,縣政府出臺了《縣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縣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的通告》、《縣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實施方案》等水源地保護系列文件,確保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穩步推進。三是成立了水源地管理機構。20xx年11月10日,縣編委洪編[20xx]35號《關于縣水利局安東河閘管理所增掛“縣成子湖水源地管理牌子”的批復》,明確由該單位負責成子湖水源地保護監管監管。四是加強部門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態勢?!犊h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和《縣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實施方案》均明確了水利、環保、水產、農委、衛計、交通、相關鄉鎮及供水企業的工作職責。
5、加強縣鄉工業園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一是對各工業園區取水、排水進行全面普查。二是鼓勵用水戶使用自來水,目前縣經濟開發區、常泗園已有112戶接通了自來水。三是逐步封填水井。用水戶接通自來水后,及時封填水井,先后封填了城風金屬、美迪洋皮件、永達電源3眼水井。四是全面征收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對自備水源的用水戶,責令其必須安裝遠程智能水表,根據水量征收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逐步規范了各工業園區取用水和排水行為。
6、強化入河排污口管理,改善水體質量。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水資源保護的一項基礎工作,根據取水許可監督的要求,11月1日至12月15日,對全縣各類排污口進行全面登記造冊,全面掌握了入河排污口第一手資料,為強化水功能區管理、改善水環境質量等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7、加強水功能區管理,提升水功能區水質。根據蘇政辦發〔20xx〕102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水功能區管理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出臺了《縣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確保了我縣水功能區水質提升工作穩步推進。
推進河長制,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省、市高度關注的一項工作,是打造水韻的應有之義,是發展新經濟、新業態的重要基礎。按照上級關于河長制的工作部署,結合工作實際,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行河長制,通過河長的統一指揮領導,統籌河湖功能管理、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治理,切實打造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1、出臺了實施方案。4月14日,縣委辦和縣政府辦以洪辦發[20xx]18號文出臺了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總體要求,明確了各部門、鄉鎮的職責。
2、召開了河長大會。4月17日下午,縣召開河長大會,貫徹落實省、市河長大會精神,部署河長制各項工作??h委書記王曉東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愛華主持會議。5月16日上午,我縣又召開河長制工作推進會。副縣長尤洪法同志通報了全縣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對前階段河長制開展情況進行了回顧,對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就下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h委書記王曉東作了強調講話。
3、組建成立了河長制工作體系。20xx年4月14日縣委辦和縣政府辦以洪辦發[20xx]19號文件批復成立領導小組。我縣85個縣級河湖庫(3個湖泊、43條縣級和城區河道、39個水庫)由19位縣委、政府及公、檢、法副處級以上領導擔任河長,副河長由64個縣直單位一把手擔任,幾乎涵蓋了本縣所有部門,可以說是全員發動參與“河長制”。各部門、鄉鎮紛紛召開河長會議貫徹落實,建立工作機構,制定了實施方案。438條鄉級和村級河道均由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擔任河長,鄉鎮七所八站領導擔任副河長。
4、加大河湖整治力度。4月17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河長大會后,所有縣級河長均到各自包保河湖水庫開展了詳細的調研,了解河湖概況,組織排查存在問題,制定了各自包保河湖水庫的河長制工作方案。各鄉鎮根據全縣河長大會精神,分別召開鄉級河長會議,于5月上旬基本建立了鄉村兩級河長體系,出臺了鄉級全面推進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各副河長和河段長按照縣要求,組織開展所負責河湖水庫情況摸查工作,初步摸清了523條河湖水庫水質,排查出各類排污口、白色垃圾、有毒水草、圍網養殖、畜禽養殖等污染源情況,以及河堤損毀、綠化損毀、違章建設、入河支流等情況,為全面開展河湖整治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目前,全縣河湖水庫治理工作已逐步展開,縣城區河道結合“263”專項行動和黑臭水體整治,開展利民河、東風大溝、早陳河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確保6月底前全部完成綜合治理;縣河長辦和河道管理單位正在全面過細排查城區所有河道情況,梳理存在問題,制定整治措施和整治期限,分步展開整治。各鄉鎮將“263”和“河長制”工作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轄區內水上、岸上污染綜合治理,加強沿河企業、畜禽養殖、違章建筑和生活垃圾治理,從源頭上防控污水入河。目前,大部分鄉鎮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已經關閉搬遷;河湖水庫內圍網養殖、水面漂浮物治理成效明顯,清理率達到60%以上,徐洪河、淮河、懷洪新河等骨干河道基本無圍網養殖;非法碼頭、河面漂浮物基本清理完成,部分鄉鎮正在開展河道疏浚清障工作,河湖水庫整治成效初步顯現。
9月4日下午,市區水生態體系建設項目匯報會召開。會議聽取項目情況匯報,研究部署市區水環境治理、水生態體系建設工作。市委書記陶方啟主持會議,市長張冬云,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吳愛國,副市長郭金友,市政府秘書長王華出席會議。
陶方啟認真聽取項目情況匯報和大家發言,他指出,推進市區水生態體系建設,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增進群眾福祉具有重要意義。多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市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把水環境治理、水生態體系建設擺上重要位置,加大項目實施力度,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加快提升。要對項目設計方案進一步優化,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緊密結合實際,充分考慮投資價值,做到精打細算、量力而行。要發揮規劃設計的引導與統領作用,積極推進方案實施,在資金、人力等方面予以傾斜。各相關部門要立足自身職能主動作為,積極爭取項目,共同發力市區水生態體系建設,努力實現水清岸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目標。
張冬云在講話中強調,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著力推進市區水生態體系建設,項目設計要根據實際修改完善,項目推進要分輕重緩急,保急需、保重點,首先做好城市防洪、污水治理、河道疏浚等工作,逐步補齊短板、完善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品位。要精心組織實施,積極爭取資金,選好建設模式,選擇條件成熟的地方先行治理,做出樣板,不斷擴面推進。
與會其他市領導也提出具體意見。
會上,市住建委匯報了市區水生態體系建設項目總體情況,市水務局匯報了水陽江生態蓄水、城區活水工程項目情況,市房管局就項目列入棚改計劃房屋征遷情況作了匯報,規劃設計單位匯報了項目設計方案;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結合各自職責作了發言。
市直有關單位、宣州區政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為全面掌握全市農資市場情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更好地為農民服務,市供銷社于二0一三年三月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市場供應貨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總需求量120884噸,可供應總量121971噸。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噸,可供應量60360噸;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應量28004.2;鉀肥需求量9868,可供應量12202.2;復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應量21405。全市市場化肥可供應貨源充足。
(二)農資質量整體較好,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在市政府的強力領導下,農委、質監、科技、供銷社等部門持續開展農資打假活動,聯合工商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在銷售旺季進行抽樣檢測,不斷增加抽樣的覆蓋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進貨、銷售臺賬,從正規渠道進貨,提供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證書、產品檢驗報告,保證產品三證齊全(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
(三)農資經營網絡日趨完善,群眾購肥方便。近年來,供銷社積極推動“新網工程”建設,全市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市運行中的農資配送中心5個,連鎖經營店234個,75%以上的村有農資店或加盟的農資連鎖經營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經營店配備了送肥下鄉專用車輛,送肥進村,農民購肥方便。
(五)價格波動幅度不大,總體平穩。
進入2013年春季,農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非常理性,價格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合理引導了市場;商家在采購中也沒有盲目跟風,避免尿素價格出現虛高。市場在有需求拉動時價格平穩上漲,預計在用肥結束后,價格才出現回落。
(一)市場供大于求,農資市場完全進入買方市場。由于農資生產行業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沒有規范化,使得農資產業進入極為容易,再加之改革開放初期農資行業有著較高利潤空間,大量行業外資本流入,從而使得農資生產企業數量劇增,形成產大于需。
(二)經營渠道紛雜,市場管理仍較薄弱。隨著農資市場的發展,原有的經營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生產廠家、農業“三站”、個體經商戶等多渠道經營格局。我市有各種類型農資經營企業和個體戶600多家,分布面廣而散,市場管理難度大,一些過期、無效農資產品或達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質產品,常常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
(三)競爭激烈,市場監管難度大。農資經營是投資大,利潤小的行業。生產企業之間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大量賒貨,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間的競爭使得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經銷商已無利可言,于是反過來又向生產廠家索要利潤,迫使廠家再次降價,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同時,當某種農資產品暢銷,市場價格上漲時,假冒偽劣產品沖擊市場,當農民需要某種產品又沒有利潤時,又買不到,人為造成市場混亂,市場管理難度增大。
(四)化肥儲備有待加強。2012年,市供銷社與市發改委聯合出臺了《市市級救災化肥儲備辦法》,但我市農資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儲備,除供銷社企業每年冬季儲備外,其他企業都沒有儲備。近年來,隨著農資市場供求情況和農民購買習慣的改變,農資化肥儲備期相應拉長,儲備資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資金周轉困難,儲備量減少,影響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五)農資經營品種比較單一,難以滿足農民需求。從我市農資經營企業看,目前大部分只經營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等,品種較單一,特色農業生產需要的專用肥幾乎沒有,同時農藥和農膜供應相對較少。
(六)農資推廣技術難,科學施肥水平較低。我市農資技術推廣主要有供銷社興辦的“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以及鄉鎮農技推廣站。由于供銷社農資技術服務網點比較少,鄉鎮農技推廣站人員減少和老化,并劃歸鄉鎮,農技推廣人員技術推廣和服務活動逐漸減少,農民需要的農資技術服務很難。
一是繼續推進農資連鎖經營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動實施“新網工程”,建立農資現代流通服務體系。通過發展連鎖經營,保障農民用上質優價廉的農業生產資料,杜絕假冒偽劣、高毒農藥的濫用。通過連鎖服務大力普及無公害農產品規范化生產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和科學種田水平,提高農產品的安全衛生水平,減少污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管理力度。探索建立農資市場管理長效機制,要加大農資有關知識普及和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的知假辯假能力,增強經營者守法意識;要堅持經常性執法檢查,打擊取締違法經營活動;要建立農資來源追溯、責任追究制度。
三是建立農資供應應急機制。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建立救災化肥分級儲備制度,加強和完善農資宏觀調控,通過淡儲旺銷、調劑余缺來穩定市場,確保農業生產用肥。
四是加快農資技術推廣。在60%以上的農資連鎖網點建立“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長年開展農資服務;加大對農技人員的引進和培訓,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具備農資經營和管理的為農服務隊伍,做到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為做好給遷鋼工程供料工作,促進20xx年工作發展,提高本單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根據上級領導的工作安排,我們近期對遷鋼干鋼廠施工供料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實地走訪、查看資料、個別交談等方式進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我們單位是遷鋼施工的主要供料單位之一,重點為遷鋼施工供應鋼材,總體說,我們單位與遷鋼的合作關系較好,能夠按照遷鋼的施工要求,及時提供各類鋼材,滿足遷鋼施工需要。遷鋼對我們單位較為滿意,合作關系能夠繼續保持下去,對我們單位20xx年發展生產,存在一定的有利條件。
我們單位與遷鋼雖然合作良好,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是兩方面問題:一是我們單位供貨后,遷鋼施工單位出票晚,我們向施工單位要票難,這樣影響結算,給我們單位資金回籠造成不利影響,直接影響了我們單位的經濟效益。二是遷鋼在工程施工中常有設計變更,設計一變更,打亂了我們單位的供料計劃,使我們單位生產、供料都遇到一定困難,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由于設計變更,加劇了他們出票晚,我們要票難,使下一步結算更加不易進行。
1、加強溝通聯系,解決出票晚、要票難的問題。
出票晚、要票難的問題,一定程度是工作流程的問題,主要是遷鋼的工作流程不夠規范與通暢。我們單位要加強與遷鋼的溝通聯系,可由我們單位領導主動找遷鋼領導,就該問題進行友好洽談,就遷鋼如何出票,我們單位如何要票,下一步如何結算,形成一個規范,大家按規范執行,能夠解決出票晚、要票難、結算難的問題。
2、派駐人員,掌握遷鋼要料情況。
要做好對遷鋼的供料工作,掌握遷鋼要料情況是必需的。我們要派駐人員,全面了解遷鋼的要料情況,特別涉及遷鋼設計變更情況,要提前了解掌握,使我們單位能夠從容應對遷鋼的設計變更,安排好自己的生產,安排好供料,不至于被動。
3、制定措施,維護我們單位的合法權益。
出票晚、要票難、結算難,勢必影響我們單位正常資金回籠,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們單位流動資金壓力,影響到經濟效益。為此,我們單位要制定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一味姑息遷求。要把出票晚、要票難、結算難給我們單位造成的不利影響,如實告訴遷鋼,遷鋼應采取有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們供料后,能夠及時拿到票,順利結算。否則,我們單位要采取措施,如停止供料等,這樣遷鋼會重視這個問題,加以解決。同時,我們單位要完善供料合同,把解決這些問題的要點在合同上寫明,督促雙方切實履行合同。
2004年,我旗林業生態建設在旗委、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市林業局大力支持下,全旗認真貫徹落實兩個《決定》和全市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生態立旗戰略,集中力量抓好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和“雙百萬畝”林業精品工程建設,加大林業科技支撐力度,活化完善運行機制,提高林業生態建設質量標準,推動了林業生態建設快速發展,經過全旗各族人民艱苦奮斗,林業生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果顯著。一、主要成果及特點今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45.1萬畝,占市下達任務的145%,占旗下達任務的113%,其中春雨季完成人工造林38.1萬畝,秋季成人工造林7萬畝;合格面積27.67萬畝,占旗下達任務的89%。退耕還林完成0.8萬畝,占下達任務的100%;荒地造林完成19萬畝,占下達任務的100%;雙百萬工程完成8萬畝,占市下達任務100%;其中綜合治沙完成5萬畝,豐產林完成3萬畝。在三個薄弱環節中,農防林完成2萬畝,公路綠化300公里,村屯綠化100個;封山育林完成22.67萬畝,占市下達任務的113%;育苗完成4235畝,占市下達任務121%。從林業生態建設各項指標看,都處于良好發展態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雙百萬畝”工程開局良好。按照全市林業工作的安排,“雙百萬畝”工程是全市今后五年核心工程、示范工程。今春我們重點抓了這項工程。首先在布局上,堅持集中連片,實行整體推進。工程重點安排9個蘇木鄉鎮,5年規劃完成全旗綜合治沙25萬畝,速生豐產林15萬畝,杜絕了撒胡椒面的做法。二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在工程施工上,把工作重點放在造林質量上。甘旗卡鎮營造的千畝沙地速生豐產林,選用2年生,胸徑在2厘米以上楊樹苗,進行開淺溝,深栽植,栽后采用大水漫灌,修杈留全株,效果非常好。三是把“雙百萬畝”工程和原有“5820”工程對接,擴大規模。我們在安排工程地塊時,盡量和原有“5820”工程連接起來。從原來千畝地塊擴大到萬畝和幾萬畝,盡量形成規模。四是把“雙百萬畝”工程和林產業結合起來,圍繞林產業體系建設,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加大豐產林營造速度。由于安排妥當,今年“雙百萬畝”工程效果非常好,今年全旗完成綜合治沙精品工程5萬畝,豐產林建設3萬畝。尤其是速生豐產林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二)三個薄弱環節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今年的農防林建設、公路林建設和村屯綠化動手早、完工快、效果好。全旗今春完成農防林建設2萬畝,公路林建設300公里,村屯綠化完成100個。農防林、公路林建設是近幾年比較突出的一年。在工程施工上,我們把農防林建設和道路建設結合起來,采用大網格、寬林帶,打破村屯界線,進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歐里蘇木五個嘎查統一規劃,進行集中栽植,他們采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栽二年生標準苗,栽后澆水,一春完成農防林建設10公里。海力吐鎮、金寶屯鎮、協爾蘇鎮、浩坦蘇木、打破蘇木鄉鎮界線,實行聯網。四個單位一春完成農防林建設達50公里,僅海力吐鎮一春就完成30公里農防林建設。按照總體規劃,要在原基礎上向四周幅射,最后形成覆蓋十二個蘇木鄉鎮、二個農場,控制面積600萬畝,純造林面積100萬畝的我旗東部、南部農防林、牧防林兼用材林基地,今年剛剛開了個頭。公路林建設進展很快,巴阿公路40公里公路林一春完成了任務。目前國、省、旗三級公路已基本全部綠化,鄉與鄉之間公路凡是定線也已綠化完成,村與村之間公路是今后綠化重點。全旗527個嘎查村以村旁、宅旁綠化基本成型,但村內重要街道綠化是今后建設的重點。(三)補植補栽工作扎實進行。2002、2003、2004年我旗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79.4萬畝,其中退耕22.8萬畝,荒地造林56.6萬畝,為確保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達到要求標準,從去秋、今春、雨季、今秋,各蘇木鄉鎮對三年工程全面進行補植補栽,做到大坑大水認真栽植。確保一次性補植成活。據統計,全旗已完成三年工程補植24萬畝。(四)私有林業發展勢頭強勁。為了提高全社會造林積極性。我們放開了手腳,大力發展私有林業。認真貫徹“誰造誰有,合造共有,誰投資,誰受益”的林業政策。實現了從原先部門辦林業向全社會辦林業的根本性轉變。堅持以戶為主,責、權、利相統一。完善和鼓勵各種投資主體,促進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坷婧褪袌鰞蓚€機制,調動廣大群眾造林積極性。在今春完成的造林面積中,全部都是個體造林和引資造林,即使是集體統一營造的路林和農防林,栽完后有的賣到戶,有的是無償分到戶,全部實現了不造無主林。(五)抗旱造林系列技術得到普遍推廣。隨著大規模性群眾造林活動的開展,抗旱造林系列技術越來越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在今春的造林生產中,各地普遍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選擇好的造林地塊,實行先易后難。廣泛應用半地下畦田整地、機械開溝、溝內挖穴造林、鉆孔造林、座水造林等技術。據統計,今年全旗開溝造林面積達33萬畝,鉆孔造林2萬畝,半地下畦田整地達1萬多畝。與此同時,我們嚴把種苗關口,堅持苗木品種對路,保鮮措施得力,苗木質量要達到規定標準,實行就地育苗,就地用苗,隨起隨栽,栽后截干,小白龍漫灌,澆后回土,千方百計提高造林抗旱能力。在今年造林完成面積中90%以上面積都澆上了第一遍水。(六)林業產業化發展倍受關注。隨著全市“雙百萬畝”工程的啟動,豐產林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一些有見識的農牧民把資金投向林業,投向用材林、甸子地、丘間低地、農防林帶、河流兩岸都成了投資造林的熱點地方。造供孩子念書林、養老林已成了一個新的時尚。一些城鎮下崗職工、在崗職工和退休人員也不放過這個發展機會,紛紛到農村買地造林或購買造完的林。外地客商也看到了后旗廉價土地和廉價勞動力資源,也把資金投向林業,特別投向豐產林這塊。據統計,今年造林僅外商投資達2000多萬元,造林面積達11萬多畝,城鎮居民投資達300多萬元,造林面積3萬多畝,引進大型細木工廠1個,林業產業化成為我旗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點。(七)“二個一”責任制得到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堅持對林業生態建設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和實行生態建設“一票”否決制,是加強對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領導的重要措施。實踐證明,也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在今年的林業生產中,各地普遍出現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林業的可喜局面。旗委幾大機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抓林業。并在今春林業生態建設會上進一步強調,林業要是堅持五個一(即在生態建設中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實行“一票”否決制、要有一個好規劃、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旗政府與各蘇木鄉鎮領導簽訂了生態建設5年任期目標責任狀,并把每年任務進行詳細分解。使林業生態建設各項指標提前早知道,促使各項工作提前落實,保證了一張藍圖繪到底。市局下鄉包點干部,深入第一線,與廣大群眾同甘苦、共奮戰。旗里包鄉技術人員親臨現場,嚴把質量關,形成了各蘇木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抓,技術人員現場抓,齊抓共管的好形勢,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八)林業自身建設得到了加強按照兩個《決定》的要求和市局統一部署,完成了鄉級林業工作站的垂直管理。成立了旗級森林防火辦公室,并作為常設機構。在全旗共同努力下,全年未有大小森林火災發生。今年共開設防火道200千米,召開防火會2次,組織大型宣傳3回。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果穩定,幾年來未發生大面積森林病蟲害,尤其是松毛蟲大發生已得到了有效遏制。林業公安執法辦案進一步規范,全年共查處各種毀林案件388起,挽回經濟損失50萬元。在資金緊缺的條件下,我局多方籌措資金,完成林業辦公樓建設,改善了辦公條件。二、存在的問題我旗的林業生態建設雖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急待解決的問題。(一)農田防護林建設進地難。在今春農田防護林建設中,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戶,出現了農田防護林建設進地難問題,影響了正常施工和農防林規劃設計。(二)速生豐產林建設應盡快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林業產業化建設目前看主體是以速生豐產林建設為主商品林基地建設?,F在農村和城鎮造林積極性都很高,我們要盡快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出臺相應技術標準,包括栽植模式、品種選擇、經營措施、采伐年限,以滿足豐產林建設的需要。(三)造林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在今年造林中總體質量是比較好的,個別地區只注重完成下達造林指標,重視面積數量,但是具體造林中,粗植濫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開溝、精品地塊不澆水、造林成活率低、精品不精現象也時有發生,影響了造林成果。(四)重造輕管、重喬輕灌思想仍較嚴重今年各地群眾干部普遍存在栽完樹就不再進行管理的重造輕管思想。不撫育、不澆水、牲畜在造林地散放毀林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嚴重影響造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灌木造林上,今年完成的45.1萬畝中僅有8萬畝灌木,占總造林面積的17.7%。各地造林仍以喬木(楊樹)為主,不管立地條件如何,地下水位高低,全部上楊樹,人為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現象的發生。(五)苗木生產滑坡較大由于受今年苗木滯銷及糧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育苗面積出現較大滑坡,影響今秋和明春的造林生產。三、2005年工作安排2005年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我旗繼續實施,林業生態建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為實現2005年全旗林業生態建設新跨躍,我們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一)工作思路按照全旗四大戰略,2005年林業生態建設思路是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主線,以調整林種樹種結構為切入點,把生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與扶貧開發,與農牧民脫貧致富,與產業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生態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同步協調發展;以抗旱造林為中心,推廣抗旱造林新技術,切實提高造林“兩率”;以深化林業機制改革為動力,大力發展私有林業,因地制宜地發展林業優勢產業;以禁墾禁牧圍封育林育草為手段,切實保護建設成果,實現林業生態建設新跨越??傮w工作目標是:2005年,全年計劃完成人工造林40萬畝,合格面積31萬畝,其中營造速生豐產林3萬畝,農防林1萬畝,封山育林20萬畝。育苗完成5000畝,綠色通道工程完成500公里,完成100個村屯綠化達標建設。(二)工作要點圍繞總體工作思路和必??傮w目標的實現,2005年的工作要點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突出四大工程,抓好五個基地,做好六項工作。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就是緊緊圍繞退耕還林工程這個中心。退耕還林工程仍然是我旗年年生態建設的骨干工程。我們將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以工程為依托,抓好牧業比重較大蘇木鄉鎮的灌草型飼料基地建設,東片、南片農防林兼用材林網格建設,中片鄉土樹種山杏、桑樹、枸杞經濟林基地建設,引草入林,引藥入林。以宜林荒地造林工程為切入點,將工程的資金優勢和個人的造管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工程招標造林、大戶造林、招商引資造林。在荒地造林管理上將采取以造林成活和保存兌現荒地種苗補助款的機制,確保造林達到國家驗收標準。突出四大工程一是突出退耕還林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我們積極爭取國家在這兩個大工程上對我旗有更多投入,按國家要求努力保質保量完成。并抓好上報的國家農業開發項目和小型薪炭林項目立項和實施工作。二是突出“雙百萬畝”精品群工程。主要以“304”線敖古斯臺、巴胡塔、伊胡塔、甘鎮歷年原有“5820”工程為依托,按照“雙百萬畝”工程要求,進一步規劃擴建完善穿線,采取多種治理模式、措施,形成“304”線十萬畝以上各具特色的精品群工程。以浩坦、海力吐、金寶屯、公河來、額莫勒、雙勝、向陽等十二個鄉鎮場為重點,按照“雙百萬畝”豐產林要求,規劃總面積600萬畝,計劃造林面積100萬畝,利用5年左右時間進行大網格和小網格防護林相結合,將原有的防護林貫穿起來,形成規模,成為我旗最大防護林、用材林精品群基地。三是突出全旗以公路林為主線的林業生態框架工程。以綠色通道建設為切入點,以貫通全旗南北的“304”線及貫通東西的“203”線、“303”線、甘金南線、北線,巴胡塔--阿古拉、通庫公路、通查線為軸線,打破鄉村界限,向兩側延伸,建設寬幅生態主穿帶工程。主穿帶內體現治理多樣性,宜封則封,宜造則造,宜飛則飛,宜退則退,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分步實施,形成貫穿全旗的8條寬幅綠色屏障。四是突出天然林草和濕地保護區建設工程。以原有封育、飛播區為重點,建檔立卡,樹立碑界。以吉爾嘎郎、巴雅斯古楞天然紅刺榆分布帶,烏蘭敖道山杏封育區,阿古拉雙合山草原生態風景區,茂道吐至烏蘭敖道兩側榆樹分布區等天然林草植被較好的`地區為重點,設立禁墾禁牧禁伐區,采取封造結合的方式,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通過自然恢復,輔以人工補種、補栽措施,盡快恢復天然林草植被。對巴胡塔--阿古拉--金寶屯一線長200公里、寬3公里濕地劃為保護區進行重點保護。抓好五大基地一是抓好優質灌草型飼料基地。圍繞退耕還林工程,結合養畜大戶,抓好種灌種草。以“304”線以西,甘金北線以北的牧業比重較大的蘇木鄉鎮為重點,圍繞著養畜大戶,以畜定草,大力發展種灌種草,林間種草,建設優質灌草型牧場及飼草料基地,實現生態建設與高效畜牧業的有機結合。人工種草盡量結合畜牧工程進行。二是抓好灌木經濟林基地。以鄉土灌木樹種山杏、桑樹、枸杞等為重點,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依托,以建設山杏園、桑樹園、枸杞園等形式全旗建設好5萬畝灌木經濟林基地,逐年增加,形成產業。三是抓好林藥間作基地。2005年全旗計劃抓好1萬畝林藥間作典型,主要在退耕地內推廣,以南片、東片、中片蘇木鄉鎮為主,使退耕地發揮更大效益,退耕戶受益,避免今后退耕地內種植一年生作物。四是抓好速生豐產林基地。全旗以向陽、雙勝、浩坦、查日蘇等東南部平原區蘇木鄉鎮為重點,結合農防林、路防林建設,大力營造新品種速生豐產林,使其形成全旗商品林基地,緩解西北部林木采伐壓力,2005年計劃建設3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五是抓好種苗基地,以國營林場圃及育苗大戶為主,抓一批以培育鄉土耐旱樹種為主的育苗典型,樹種主要以紅刺榆、五角楓、胡枝子等鄉土耐旱樹種為主,形成基地,解決我旗長期以來造林以楊樹為主,成活率低的問題,提高生態建設質量和效益。做好六項工作一是做好組織考核工作。對全旗生態建設繼續嚴格實行領導任期目標責任“一票否決”制度,年初將造林、圍封、飛播、育苗、生態經濟圈等指標下達給蘇木鄉鎮,作為年度計劃任務和考核指標。林業生產結束后,對各蘇木鄉鎮的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全面驗收,根據驗收結果,按照規定兌現獎懲,形成激勵機制。二是做好工程質量督查和科技服務工作。為切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我們將組織林業技術員和鄉鎮干部隊伍深入造林第一線,包鄉包村包地塊,指導林業生產,嚴把施工的各環節關。在造林前,對技術人員和造林大戶進行層層培訓,要求各地在生產中嚴格執行造林技術規程和作業設計,沒有規劃設計不準造林,技術責任不落實不準造林,不整地不澆水不準造林,苗木不具備“兩證一簽”不準造林,沒落實撫育管護責任不準造林。推行澆水造林,推廣覆膜造林,大坑大水,掐頭定干,容器苗造林等系列抗旱造林技術;對沒有水源條件的地區組織群眾利用抗旱桶拉水造林。要按照造林成果兌現種苗補助資金。三是做好政策兌現工作。退耕還林工程驗收和補助政策的兌現,是群眾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為把好檢查驗收關,政府組織紀檢、林業、財政、經管、糧食等部門按照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檢查驗收辦法》相關規定,逐鄉村、逐地塊、逐戶進行檢查驗收,并由農戶進行簽字確認,并公示。填寫《退耕還林驗收證》,蘇木鄉鎮依據《驗收證》和《退耕還林合同書》填寫核發《退耕還林證》,做為退耕戶兌現錢糧相關政策的依據,在發放錢糧補助時,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退耕還林相關政策,將種苗造林補助費、錢糧補助足額發放到退耕戶手中,取信民眾,杜絕鄉鎮嘎查集中領取錢糧和搭車收費。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越級上訪。四是做好補植補造工作。造林補植是提高造林質量和成果極為重要一環。長期以來,未引起我們足夠重視,致使一些造林地由于補植沒有跟上而失敗。今后,凡是當年的造林未達到驗收標準的,要在雨季和秋季進行補栽上。當年補栽不完的,第二年春季也要補栽上。要采用大坑大水保成活辦法,做到一次補栽成功。這要作為林業生態建設的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來,要常抓不懈。2005年,要對前兩年退耕還林進行全面補植。五是做好項目內業管理工作。根據《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和退耕工程的要求,進一步對2002年-2004年的退耕資料進行了搜集立卷,專門設立退耕檔案室,由專人負責管理。為退耕戶兌現錢糧補助,保護退耕戶合法權益,確保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提供了完備的檔案資料。對驗收合格的退耕地塊及時辦理土地使用變更手續,核發林權證,依法實施資料管理,做到樹定根、林定權、人定心,為退耕還林工程實現“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的最終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六是做好管護工作。加強對現有森林和新造幼林的管護工作。嚴格各項管理制度,加大《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退耕還林條例》宣傳和執法力度。嚴格制止亂征亂占林地,嚴格制止亂砍亂伐,毀林開荒和盜伐林木,杜絕牲畜毀林現象。杜絕大小森林火災發生,杜絕森林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要加強林業公安隊伍的自身建設,使行政管理行為和行政執法行為更加規范化,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切實做到依法治林和依法興林。要堅持舍飼禁牧制度。2004年已經勝利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定再鼓干勁,開拓創新,為實現我旗林業新跨躍而努力工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9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