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情況報告時,要注重語言簡練、條理清晰,避免使用復雜的詞匯和長句結構。情況報告范文中展示了詳細的情況介紹、分析和解決方案等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1-6月份,我市糧油工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20.2%;利稅總額3750萬元,同比增長18.2%;利潤總額3120萬元,同比增長17.5%。其中,市直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同比上升11.3%;利潤820萬元,同比上升15.4%。
一是深入企業指導服務。年初,市局就下發糧食工業經濟運行、新型工業化、改革與管理等工作意見,為企業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市局先后協調市畜牧水產、農業開發部門等,幫助正大公司畜禽養殖一條龍項目和天參建成3000畝水產養殖示范園區,促進企業產業鏈條的延伸;協調解決市直企業優惠政策爭取、銀企對接、高峰時段用電等實際困難。楚州、金湖、盱眙等地結合“機關掛鉤企業”和“企業服務月”活動,建立落實月度監控分析制、領導掛鉤企業制和項目幫辦服務制,深化為企業服務。
二是龍頭企業融資范圍擴大。探索商標。恒晟米業有限公司取得楚州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萬元授信額度,公司注冊的“蘇王”商標被江蘇省工商局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其產品分別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并多次在中國稻米博覽會上被評為優質產品和名牌產品。探索龍頭企業擔保貸款。經市發改委牽頭,由天參公司聯合市的'8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共同出資,正式注冊成立了蘇北第一家龍頭企業擔保公司興農擔保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安排貸款600萬元,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業龍頭企業在農產品購銷旺季籌資難的問題。我市13個的糧食龍頭企業獲得國家農業發展銀行支持信貸企業,xx年就從發行信貸1.1億元。
三是糧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升了龍頭企業檔次水平。已經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2個,省級7個,市級20個。天參飼料公司、新豐面粉公司分別獲得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飼料、小麥研發分中心資格。做大了龍頭企業規??偭?。國家級龍頭企業銷售收入增長18%以上,其中民康油脂銷售超10億元,天參飼料銷售超5億元。增強了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依托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年訂單種植優質稻米120萬畝,小麥80萬畝,油菜籽、大豆、花生50萬畝,帶動農戶50萬戶,促進農民增收1億元。打響了龍頭企業產品品牌?!敖鹂颠_”飼料創“中國名牌產品”,“新象”面粉創“中國名牌農產品”一個,“淮大”飼料等8個產品創“江蘇名牌產品”.
四是加大技改新品開發,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全市糧食工業技改投入2.28億元,開發新品56項。新豐公司投入1.5億元,建設“日處理小麥1600噸專用粉”項目,目前已投入8000萬元,完成一期工程;大北農投入1.7億元建設20萬噸飼料生產線;民康油脂引進南通億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新建年加工40萬噸油料生產線,生產主設備選用丹麥產阿法拉閥離心機和江蘇牧羊集團產的預處理和浸出設備,工藝先進優良;佳美食品公司開發4個品種的懸浮果肉特飲,天參公司開發出蟹料、蝦料等5個品種的特種水產飼料;大北農飼料公司開發出濃香型系列、神州型系列新品種10多個等。
目前,我們鎮已被實踐證明的兩大主導產業是棚菜和寒富蘋果?,F在看,擴大棚菜面積,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制約已不現實,必須在立足現有面積上做強做優,努力在提檔升級增加效益方面下功夫。棚菜要通過舊棚改造,品種更新的辦法,實現穩定理想的經濟效益,年每畝效益必保2萬元以上;寒富蘋果,必須克服急功近利,守株待兔的坐享其成思想。要在20xx年獲得大豐收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既要想辦法擴大面積,又要對現有面積不斷加大物資、技術等方面的投入,確保畝效益5000元以上。從長計議發展有機農業。我們要主動爭取省農科院的支持,把發展有機農業的重點放在水稻、花生、棚菜、蘋果上。要充分利用我們鎮現有3萬畝水稻全部是清水灌溉的優勢,不斷創造條件,確保在整個生產加工過程中嚴格遵守有機食品的要求,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論證機構論證,打出屬于自己的獨立品牌,把“馬家崗”大米,“崗花”花生,“崗之源”蘋果的`品牌打準、叫響。
根據我們鎮各村的地勢高洼不一,土質優劣不一,基礎條件不一,傳統習慣不一,發展步子不一的現狀,在農業發展上要從實際出發,既不走因循守舊,安兵不動的老路,也不走一哄而起,勞民傷財的叉路,要踏實尊重實踐,尊重科學,創新發展,穩中求進,步步為贏,共同富裕的振興之路。鼓勵因村而宜,走“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之路,做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多種經營,全面發展,使農民真正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利用優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我們是種植、養殖業大發展的一個鎮,農產品資源豐富,必須通過對大量的農產品進行就地加工,實現其高附加值。從而即帶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又保證農業增效。盡而,把“大黑要致富,必須走農產品加工貯藏這條路”的良好愿望變成現實。放眼未來加強廣為綠色園區建設。按照廣為園區規劃的“一館、三場、五園、一帶、一中心”的標準,在已初步建成的采摘園、日光溫室、垂釣園、植物長廊、特色果樹、盆景壽桃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大投入,到20xx年末,爭取完成農業園區的全部建設項目。將在明年秋結合全鎮設施農業的轉型升級和農業喜獲豐收,舉辦大黑鎮首屆鄉村旅游節,推動鎮村旅游項目有實質性進展,創建大黑鎮新的發展模式。政府主導,全力抓好對農業的服務工作。
一是通過組織引導、市場運作,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設施農業。
二是培育農民合作組織。注重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橋梁作用,推進生產、供銷和信用“三位一體”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以服務促推廣、促生產、促流通、連市場。
三是培養與現代農業相匹配的新型農民。充分利用農民大課堂、遠程教育的有效載體,并與農業大專院校聯系,聘請農業專家學者,廣泛開展對農民進行文化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將一大批農民培養成與現代農業大發展相適應的技術人才和專業合作社骨干,為農業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四是積極穩妥推進家庭承包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實現農業的適度規?;洜I。目前,要做好農民經營承包土地的確權、登記、頒證的后續工作,確保按時完成任務。五是因勢利導,加快普及農業機械化。在我們鎮,不僅要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還要加快實現玉米生產的全程機械化。
全國農村有勞動力4.9億之多,其中有1.2億進城務工。今后除繼續挖掘大中城市的就業潛力外,如何進一步發展縣域經濟,就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值得各地認真研究。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調研組日前到江蘇、吉林兩省就此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的相關建議。
(一)當前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基本特征。
總體上看,有3個明顯特征:一是第三產業是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務工是近年來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增長因素;三是縣域經濟已日益成為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主體。
(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程度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很強的關聯性。
從重點調研的幾個縣市的情況看,可以得出以下兩條基本結論:
第一,縣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由于其第二、三產業能夠創造出較多的就業崗位,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比較容易。江蘇省太倉市和吉林省通化縣就屬于這一類型。如太倉市鄉鎮企業眾多,縣域經濟發達,市場就業空間廣闊,不僅當地現有農村勞動力已基本實現就地轉移,還吸納大量外來農村勞動力就業。同樣,吉林省縣域經濟比較發達的通化縣,緊緊圍繞制藥做文章,不斷加強藥材基地建設,延長藥材生產產業鏈,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吸納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
第二,縣域經濟不發達地區,由于二、三產業發展難以滿足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勞動力外出務工成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形式。江蘇省阜寧縣和吉林省東遼縣就屬于這一類型。阜寧縣是江蘇省重要糧食產區,人口106萬,其中農村人口76.9萬,農村勞動力41.4萬。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當地二、三產業難以吸納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成為當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幾年來,這個縣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努力拓寬勞務協作渠道,強化農民工權益保護等各項措施,已經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流動有序、管理規范、服務完善的城鄉一體化的勞務輸出格局,目前有萬人到外地就業。東遼縣也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人口4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萬人。為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近年來,當地政府緊緊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契機,實施項目興縣戰略,努力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同時,該縣不斷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
(三)發展縣域經濟對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具有重要作用。
1.發展縣域經濟,加快小城鎮建設,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與大中城市相比,縣域經濟是城鄉結合的經濟,縣域內有連接城鄉的縣城,有星羅棋布的小城鎮,還有很多鄉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對技術含量的要求相對較低,從而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所需就業費用和城市基礎設施費用也低。農民就近就業,亦工亦農,農時務農,閑時務工,進退自如。據有關專家測算,在城市中安置1個勞動力需要4萬?5萬元,而鄉鎮企業吸收1個勞動力僅需4000元。
2.發展縣域經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可以更多地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一是中小企業大部分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要求相對較低,適應我國農村現階段勞動力的素質水平;三是中小企業投資規模小,容易創辦,適應民間資金的規模特點;四是中小企業的產生和發展動員了民間資金的`生產投入,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推動了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第三產業的興起,進一步擴大了就業領域,有效地轉移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近年來,有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奮斗有成,積累了創業的資本,通過優惠措施,引導這部分人回農村發展,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就業。
3.發展縣域經濟,有利于發展農村第三產業,提高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一是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分散居住的農村人口不斷向小城鎮聚集,增加對電力、交通、供水、餐飲、娛樂、商業及社區服務等需求,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二是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小城鎮連接大中城市和廣大農村的橋梁作用日益加強,從而促進農產品交易市場、農村資金市場及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的發育。
企業、農產品行業協會構成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二)加快鄉鎮企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本地就業空間。當前,鄉鎮企業和農村二、三產業仍然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鼓勵、支持、引導鄉鎮企業發展。要進一步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和二次創業,提高鄉鎮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建立新型鄉鎮企業。要按照現階段我國鄉鎮企業梯度發展的規律性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好鄉鎮企業的空間布局和產業接續轉移,促進鄉鎮企業的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換代。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支持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手工業、特色旅游業發展,支持建立農村專業商品交易市場,完善生產要素市場。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發展經紀人隊伍。
(三)加強小城鎮建設,發展小城鎮經濟。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加強對縣域小城鎮建設和村莊集鎮建設的規劃指導,逐步形成以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有機聯系一般集鎮和中心村的城鎮體系??h城建設要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增強集聚和輻射能力,發揮地域性經濟、文化、商貿中心的作用。繼續開展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項目建設,引導小城鎮發展特色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小城鎮功能。堅持保護資源和環境,嚴格土地利用整體規劃管制,依法用地,加強城鎮建設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水資源綜合規劃的協調,嚴格按功能區規劃建設。
(四)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農民工培訓工作,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一是要加強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應盡快扭轉全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局面,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投入,減輕農民教育負擔。全力推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推動農民職業教育。二是要整合農村教育資源,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不斷擴大農民工免費培訓規模,提高農村勞動力技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農民工培訓。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建設。
(五)盡快消除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障礙,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一是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進農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轉,保護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合法權益。三是要健全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養老和失業保險制度。四是積極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強縣級公共財政建設。五是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加快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六是改進完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農民合法權益的保護,加大對農民工維權的支持力度。
(一)堅持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的切入點來加以推動??h域經濟的發展,既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種生產生活資料,又為大中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需求。要充分發揮縣域經濟產業聚集的平臺作用,把“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升到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層次,轉換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農”抓“三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才能加快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
(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擴大縣域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建議進一步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縣市配置資源的權利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劃分縣級事權,加強和完善縣級政府的社會管理權、公共服務權、市場監督權等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使縣級政府有更大的發展自主權和決策權,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要強化產業政策的指導作用,按照投資體制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減少行政審批項目,下放投資項目審批權限,將投資項目的決策權下放給各類投資主體。
(三)進一步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強規劃指導。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縣域特別是廣大農村交通、通訊、供水、供電、教育、衛生、廣播影視、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建設。提高縣城連接干線公路網絡的公路等級,加快縣鄉公路、鄉村道路建設。加強城鎮生活及工業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加強城鄉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搞好生態環境建設。三是要加強對縣域產業發展的協調和支持。通過制定產業政策,加強協調指導,支持各類優勢企業進入縣域發展特色產業,加強不同地區之間、中心城市與縣域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鼓勵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縣域經濟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項目給予專項支持。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的產業指導和技術服務。四是進一步完善省以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縣級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中央對省級的轉移支付資金重點補助到縣(市),省級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以縣(市)為單位進行測算核定,確保按時足額到位。不斷拓寬籌資渠道,加大對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的投入。要進一步降低對欠發達縣公共投入和基礎設施專項資金的縣級配套比例。
(四)要把壯大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帶中間。
”辦法,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群體拓展?!白ゴ蟆本褪且龑б幠F髽I,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按傩 本褪峭ㄟ^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勵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擴大富裕面?!皫е虚g”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群體的發展,促進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在某一產品、某一環節上做優做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要進一步消除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凡是法律規定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都可以進入。同時,國家要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對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給予支持。
(五)進一步加快推進縣域特色經濟發展??h域經濟發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國東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集群和“一鎮一品”的特色經濟發展格局,中部地區部分縣市的“一縣一特”型縣域經濟也已出具規模。要適應國際制造業中心向我國轉移的有利時機,加快實施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下一步,各地要進一步結合本地優勢資源、綜合考慮交通區位、產業結構、市場定位、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在全國、全球經濟發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經濟發展的“坐標系”,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六)加快提升縣域經濟工業化水平。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合理開發資源,保護環境,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使縣域經濟逐步改變單純依靠農業發展的狀況。堅持資源型和非資源型產業并舉,大力扶持一批骨干企業,壯大支柱產業,培育知名品牌。積極發展專業市場帶動的工業生產體系,努力做到“專精特優”;積極發展產業配套型和科技應用型工業企業,主動承接發達地區、中心城市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努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注重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鼓勵工業園區打破行政區劃界限,集中連片布局,推動資產重組,促進鄉鎮企業向產業集聚區和小城鎮集中,提高縣域產業集中度,逐步形成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分工協作的區域發展格局,探索區域特色產業帶動其他產業全面發展的新路子。
(七)進一步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的環境。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實現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域上,要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搞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于環境發展的障礙。
縣域經濟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整體協調推進的基礎上,要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抓重點、重點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縣域經濟發展。
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借鑒。
(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逐年加快??h域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加快。從2019年起,縣域經濟一舉扭轉了長期發展滯后的被動局面,增長速度超過全市平均水平。2019年,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9.6億元,是2019年的2.4倍,年均增長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實現財政收入15.05億元,是2019年的2.6倍,年均增長20.8%,;農民人均純收入2969元,比2019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長10.4%。今年上半年,三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8.83億元、財政收入9.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26.4%,其中財政收入增長高于全市11.8個百分點,長豐、肥西工業增加值增長均快于全市??h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56元,同比增長26.8%,高于全市9.2個百分點。三縣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19年縣全省(市)綜合指數,肥西居第7位,比2019年上升16位;肥東居第8位,比2019年上升10位;長豐居第11位,比2019年上升30位。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行質量明顯提高。2019年,縣域經濟中三次產業結構已由2019年的44.4∶24.9∶30.7調整為25.8∶40.6∶33.6。5年時間,一產比重下降了將近20個百分點,二產上升了15.7個百分點,三產上升了2.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變動已越過一、二、三和二、一、三兩個階段,進入二、三、一階段??h域產業結構趨向工業化、所有制結構趨向民營化、就業結構趨向非農化、人口結構趨向城鎮化。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非農產業主導作用日益強化,縣域經濟效益不斷改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在縣域工業中,逐步形成了汽車及汽車配件、家電、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機械、輕紡服裝等一批優勢產業。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養殖業占農業比重提升到55.7%,主導產業規?;a、區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三)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工業主導作用日益顯現。2019年,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5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1億元、工業稅收5.8億元,分別是2019年的6倍、5.1倍和5.3倍,年均分別增長43%、38.5%、39.4%??h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2019年的78戶發展到196戶,增加了1.5倍。工業對縣域gdp和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37.3%和38.5%,5年分別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主要因素??h域工業占全市工業的比重不斷提高,由2019年的5.7%提高到17.1%,上升了11.4個百分點??h域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園區經濟蓬勃發展,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有3個省級工業園區和16個經市批準的鄉鎮工業集中區。2019年,縣域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占縣域60%以上,提供稅收占三縣財政收入50%以上。
(四)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種植業、養殖業標準化、規?;?、區域化取得長足進展,市級標準化養殖小區發展到500多個,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60%,2019年家禽出欄量突破1億只,比2019年增長65%;苗木、蔬果面積分別達到17萬畝、72.4萬畝,設施栽培達到10萬畝;成片造林59萬畝,相當于建國以來造林面積總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龍頭企業規模壯大,帶動力顯著增強。2019年,三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至83家,年銷售收入76.9億元;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15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增至10家,其中10億元以上2家。伊利乳業、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團、和威集團等一批國內大企業、大集團落戶三縣,使農業產業化躍上新臺階。
(五)招商引資勢頭強勁,發展后勁顯著增強。2019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加大,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75.3億元,是2019年的4倍多,年均增長32.3%。5年累計實際利用省外資金50.3億元,其中2019年達到18.6億元,是2019年的2.1倍,年均增長20.4%。今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勢頭更加強勁。1-6月,縣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17億元,同比增長134.9%,高于全市22.6個百分點;共引進省外項目48個,實際到位資金1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91.9%??h域投資加大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進一步增強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雖然取得快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僅與全國百強縣差距甚遠,即使與外省經濟強縣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
差距之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9年我市三縣綜合實力在全國2063個縣(市)排名中,肥西、肥東居中等以上位次,長豐處于中等偏下位次。我市縣域平均水平與全國百強縣相比,gdp僅為百強縣平均水平的21.5%,地方財政收入僅為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的24.2%,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職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百強縣平均水平的44.1%和60.8%。與百強縣最后一名xx市相比,gdp最高的xx縣不及它的30%,地方財政收入最高的xx縣僅有它44.4%,人均指標相差更多。
差距之二,工業化水平低,產業層次不高。長期以來,我市三縣是全國商品糧的重要生產基地,一產占有很高的比重,農業經濟特征明顯。近年來三縣加快推進工業化,縣域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但與經濟強縣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19年,百強縣非農產業比重為90.4%,而我市為64.3%,三縣中非農產業比重最高的xx縣要比xx市低21.9個百分點。從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看,才進入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基礎薄弱。2019年,我市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151家,總數比xx市還要少17家,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合計為115.5億元,只及xx市59.6%。從各縣情況看,肥西、肥東和xx縣擁有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僅是xx市的14.9%、25%和18.5%,實現的工業總產值也只及xx市的31.3%、20.9%和7.4%??h域工業增加值增長主要靠江汽、二電廠等幾個大企業拉動,縣域工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差距之三,縣域投資不足,經濟外向度低。我市縣域經濟內資不足、外資有限,投資能力較弱。2019年縣域人均基建投資額為794元,只相當于百強縣平均水平的15.4%。長豐、肥東、肥西三縣人均基建投資額分別為1129元、660元和592元,只有萊西的39%、23%和21%??h域貸款水平偏低,到2019年末,三縣貸款余額總量為55.7億元,占全市貸款余額的4.6%,人均貸款余額只及百強縣的10%,人均貸款額較高的肥東也只有百強縣的11.7%,只及萊西的36%。經濟外向度也比較低,我市縣均出口總額僅為百強縣平均水平的1.6%,縣均實際利用外資不到百強縣平均水平的4%??h域外資依存度為2.2%,遠遠低于萊西1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資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縣域生產要素供給不足??h級財政拮據,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郵政儲蓄只存不貸,縣域有限的資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從農村流向城市,縣域大量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受縣域環境、待遇等條件的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域企業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目前三縣規劃建設、工業經濟、財稅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人才嚴重短缺,不僅直接影響到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也影響到縣域創新能力的提高。20xx年,我市縣域每萬人年均申請專利數0.07件,遠遠低于百強縣每萬人均4.37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場化程度不高,非公經濟發展緩慢。我市縣域市場化程度不高,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強。市場中介組織培育不足,經濟發展環境不夠寬松,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三縣民營企業多數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布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第三產業,大多仍然處于家族式管理為主的低級階段,自身發展潛力有限。截至2019年5月底,三縣個體工商戶54842戶,注冊資金僅為7.28億元,戶均僅1.3萬元;私營企業3854戶,注冊資金5.6億元,戶均僅14.6萬元。實現的生產總值和稅收占縣域總量不足50%,遠遠低于發達地區70%以上的水平。
在新的形勢下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要進一步確立科學發展理念,拓寬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從以鄉村為依托、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傳統縣域經濟,向以縣域和中心鎮為依托、以非農經濟為主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現xx縣域經濟躍升。
(一)完善發展思路,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當前實施縣域突破,加快發展縣域經濟,需要資金、項目、技術、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供給。因此,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首要動力。從思想理念方面來說,縣域突破首先是發展思路、發展觀念的更新和突破,要努力破除一切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擯棄一切束縛發展的落后意識,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在提高認識中統一認識,在轉變觀念中更新觀念,在勇于探索中不斷前進。要不斷強化工業意識、市場意識、創業意識,善于把上級的政策和部署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以創造性的工作開創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從制度供給方面來說,要從多方面確立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民營經濟的主體作用,構建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性機制,政府的指導和調控要建立在充分發揮這“兩個作用”的基礎之上,并保護“兩個作用”的有效發揮,而不能取代或限制“兩個作用”的發揮。
(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快產業集聚發展??h域經濟發展從本質上說就是工業化過程,就是用現代工業改造傳統農業和農村經濟,從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換的過程。工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經濟強縣發展實踐所證明的基本規律。推進我市縣域經濟工業化進程,當前重點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經濟。要著眼于市場需求趨向,立足于區域自然資源稟賦和原有產業基礎,進一步強化產業特色,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促進資源、資金、人才、技術等向特色產業或產品集聚,使其不斷壯大規模,形成優勢,在縣域內形成若干個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的特色產業集聚區。二是大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要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縣域工業化的主攻點,集中力量開發建設好縣工業園區和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要素集聚、資源集約的“洼地”效應,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加快向園區聚集,使園區成為推進工業化的主要增長極。三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用現代工業理念和現代生產經營方式改造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促進縣域農業向經營規?;?、投資多元化、布局區域化方向發展。
(三)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相互依存,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礎,城鎮化又可以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加快城鎮化進程,并使之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一個基點。要按照現代化濱湖城市和“141”城市總體框架,推進我市縣域城鎮化,重點抓好店埠、上派、雙墩等中心城鎮建設,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要把城鎮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專業市場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引導、鼓勵各類企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中,加快產業集聚、人口集中,促進縣域城鎮建設發展。改革和創新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市場化經營,多渠道加大對城鎮建設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將城市的基礎設施不斷地向周邊鄉村延伸,對連接城鄉和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籌資、統一建設,以改善縣域內外聯系條件,優化投資環境,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四)掀起全民創業熱潮,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不多,企業數量偏少,民營經濟不強,是當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盡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要加大全民創業的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群眾打破小農經濟意識和傳統文化觀念,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激活各類創業資源,盡快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進一步消除束縛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制障礙,全面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中放手、放開,放寬準入限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走出一條挖掘民智、吸引民資、依靠民力、做活民營經濟的發展之路。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同縣域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新上項目、發展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結合起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參與公有經濟改革,參與新上項目投資入股,組建各種形式的農村經濟組織。
(五)擴大引資規模,加大縣域發展投入?,F階段,縣域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靠項目帶動。長期以來,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滯后,主要是因為投資不足。因此,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招商引資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要緊緊抓住沿海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積極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中,搶占“地利”先機,吸納和承接更多的長三角地區轉移出來的資本、產業和企業。要緊緊抓住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積極“進京跑省”,極力爭取國家投資和省里支持,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硬環境。要著眼新農村建設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結合本地“”發展實際,認真謀劃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項目,充實和完善縣域項目庫。每個縣每年都要抓幾個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對重大項目要加強協調服務,促進盡快開工、建設、投產,形成現實生產力。
(六)優化發展環境,著力營造比較優勢。相對于沿海發達地區和xx市區,我市縣域的要素集聚力和資源配置力總體上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必須要把環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做到門檻更低、服務更好、環境更優,努力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增強縣域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機關效能建設,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先導、提高素質能力為基礎、創新體制機制為根本、改善運作方式為關鍵、強化責任追究為保證,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環境。要建立健全縣域經濟發展考核激勵機制,根據省里每年對縣域經濟考核的結果,對各個縣進行相應獎懲,同時每年開展評選經濟發展“十強”和“十快”鄉鎮活動,對評選出的鄉鎮給予獎勵。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對發展業績突出,在縣域經濟考核中大幅進位的黨政正職給予重獎和重用。使各個縣、各個鄉鎮既有動力,又有壓力,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黨的xx大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將“生態美”作為建設西部強省的重要目標,市委、市政府將循環發展作為建設美好安康的主題,在生態資源方面,擁有全市、全省,甚至全國其他縣區無法比擬的優勢,如何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立足獨特的生態稟賦,將生態資源有效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究。
在省市加快發展、周邊縣區競相發展的大勢中,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全市處于什么位置,與省市兄弟縣區、周邊毗鄰縣區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是加速發展應該首先研究的問題。從省市發展大勢看,以**年為基數,全省gdp14451.18億、財政總收入2800.1億元、人均gdp為38557元、人均財政收入74709元;全市gdp513.02億、財政總收入51.8億元、人均gdp為17100元、人均財政收入1762元;gdp12億、財政總收入為0.822億元、人均gdp為20190元、人均財政收入1370元。數據表明,我縣與全省、全市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差距,而且差距趨勢越來越大,已基本處于掉隊的邊緣。從周邊縣區的發展態勢看,我縣與重慶、湖北毗鄰縣以及本省其他縣區也都還存在較大差距??梢哉f,落后是我們當前最大的縣情。但落后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僅能表明我縣在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中的位次,并是不是我縣的特色和特點。面對差距,要在發展中跟進全省、全市步伐,要在縣域經濟發展競爭中實現趕超,就必須認清自身的優勢。我縣森林覆蓋率達到86%在全省、周邊縣區最高;人少地廣、資源豐富,人均占有的資源也最為豐富,淡水資源、森林資源、生態資源等都很豐富;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良,生態、氣候條件最適宜人居住、養生等等,可以說全縣的山、水、林,甚至包括光、風、氣候等都是財富,是今后趕超、跨越的巨大潛能和支撐,這些優勢都是其他縣區無法比擬、無法復制的,關鍵在于如何利用我們的優勢、發展我縣的優勢并將其轉化為財富,通過合理的方法和途徑,讓全縣人民都參與到財富的分配中來,在富民的同時實現縣強目標,使經濟社會水平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
從發展現狀和自身具備的優勢看,我縣的落后,是資源富集的暫時落后,面對擁有豐富資源的落后現狀、面對加快發展的大好形勢,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實現跨越、趕超目標,必須要善于把握機遇、抓住機遇。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上看,黨的xx大提出的“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必然,我縣尚處于“四化”建設的起步階段,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可以少走彎路,在趕超發展的過程中必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從國家戰略層面看,黨的xx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縣全域在國家主體功能區劃是屬于生態功能區,加上我們自身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必將會迎來更多的發展先機。從中省市的政策機遇上看,中央扶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加大投資力度,而且作出了促進秦巴連片特困山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戰略決策,有利于我們更多地得到國家項目和資金扶持;省上明確了陜南循環發展和移民搬遷的戰略部署,有利于得到更多的發展傾斜;市上提出了建設美好安康的構架,有利于我縣在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促進發展上得到更多支持。從我縣自身創造的機遇看,縣上確立了以“三項建設”為主線,以突出工作重點、彰顯縣域特色為工作主題,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為動力,創新工作機制,狠抓工作落實,推動科學發展,進一步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全面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宏偉目標。加之**人民歷經貧困而產生的渴望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渴求干大事創大業的雄心壯志,為我縣加快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必須敏銳地洞察機遇、抓住機遇、利用機遇推動縣域經濟加速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整體協調推進的基礎上,要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抓重點、重點抓。就我縣而言,重點要立足縣域資源優勢,突出在生態資源開發利用上下功夫。
(一)在一產上,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突出園區承載、企業引領、龍頭帶動,促進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發展,加快現代特色生態農業園區和家庭農場建設,推動特色主導產業做大規模,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以綠化苗木、經濟林果、林下種養、林產品加工和以森林資源、水資源為依托的山林經濟和涉水生態循環產業,充分發揮山林“綠色加工廠”作用,圍繞生態這篇文章,做精以生態為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二)在二產上,要大力發展循環工業。堅持以循環發展為方向,妥善處理好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的關,逐步限制、淘汰以資源開發為主的工業企業,積極培育以富硒食品、涉水產業和醫藥等以特色生態產品開發利用和加工制造為主的工業企業。要謀劃經濟增長點轉型的問題,積極培育市場主體,依托一產在林產品加工、森林經濟、綠色食品加工業上下功夫,堅持“標準化生產、規?;洜I、企業化動作”,推動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提高山林經濟和涉水產品附加值,實現一產、二產的互動共生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在三產方面,要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游興縣”戰略。要積極爭取盡快啟動平鎮高速,在打破交通瓶頸的基礎上,大力包裝推介旅游開發項目,通過招商引資,逐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創造條件與嵐皋、平利和巫溪、城口等周邊景區聚合連接形成大旅游區,推進境外產品本地化、本地產品區域化,增強景區互動性關聯度;要立足生態稟賦,深度挖掘旅游優勢資源,依托秦巴百里畫廊景點,加快推進飛渡峽?黃安壩、三道門森林公園、林麝生態養殖觀光園等重點景區建設,著力改善旅游設施條件,提升旅游發展水平。
(四)在城鎮一體化建設方面,要以生態立縣戰略為指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要扎實推進生態特色宜居縣城建設,以城鎮品位提升為目標,加快城區綠化、亮化、美化提級改造。圍繞建設“生態特色宜居縣城”,務實推進“四城同創”活動,(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生態縣及全省綠化模范縣等創建活動),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集鎮社區的綜合配套,全面提升城鎮管理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逐步實現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長遠目標。
在明確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方向和重點地基礎上,要推動縣域經濟科學、持續發展,還必須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準確的路徑。
(一)要科學統籌謀劃。最值得稱道和最大的優勢是生態,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必須緊緊圍繞生態這個主題,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的規劃、謀劃,無論是工業、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要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規劃,制定出縣域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建立完善有縣域經濟發展規劃體系,圍繞這個體系務實加以推進,確保經濟發展的科學性、操作性。
(二)要突出抓好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招商上發展的動力支撐,實現跨越趕超目標,最終要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沒有一批實實在在的項目作支撐,沒有招商引資工作的強力推進,一切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完善項目規劃體系,按照全域規劃的理念,加快建立覆蓋縣域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的專項規劃,構建科學系統的經濟發展項目支撐體系,用規劃定項目、爭投資、謀發展,增強項目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項目建設綜合效益。同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投資的重要抓手,優化投資環境,讓更多的項目、更大的投資落戶,通過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要大力實施全民創業??h強必須民富,民不富則縣不強。要強化市主體的培育,激活各類市場要素,引導支持城鄉居民在各自的領域大膽創業。要加大創業培訓和創業扶持力度,引導個體業主在縣域經濟發展規劃體系內創業、轉業,加快完成全體經濟向民營企業轉型、產業大戶向家庭農場轉型。同時,編制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計劃,感召務工人員返鄉,實現引資、引企、引人、引智并舉,帶動全縣全民創業總量的提升,以民富實現縣強,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趕超發展、跨越發展。
。
實體經濟是淳安經濟的主體,實現“蝶變淳安”必須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如何,存在哪些困難問題,需要在哪些方面著力扶持和加大力度,結合“以湖xx縣、蝶變淳安”主題學習實踐活動,xx縣人大常委會于今年3-4月,選擇了部分工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限上服務業企業和房地產企業進行了針對性調研,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調研中了解到,當前淳安實體經濟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一)工業企業勢頭良好,但壓力增大后續乏力。一是企業生產銷售快步增長。今年企業節后開工總體比上年提早。1-3月份,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54.56億元,實現銷售產值52.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2%和17.2%;全縣工業產品產銷率96.5%,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二是骨干產業拉動明顯。一季度規上工業27個行業大類中有18個實現銷售產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66.7%;有11個行業增速超過全縣平均水平。其中紡織業一季度銷售產值增幅48.8%,拉動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增長16.4個百分點。三是工業投入增長較快。一季度全縣完成工業投資4.29億元,同比增長55.1%,制造業設備投資增長成為明顯看點。但同時xx縣工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競爭力,后續重大工業投入項目少,轉型升級慢,尤其是大項目的工業招商力度不大,有些原已招進企業長時間不開工,項目進展不快,節能降耗的壓力加大,工業發展后勁乏力。
(二)農業企業快速成長,但規模偏小帶動力不強。一是實力逐步壯大。截止20xx年底,淳安農業龍頭企業10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4家、市級28家,全縣農業龍頭企業注冊資金10.51億元,總資產42.11億元,銷售產值56.19億元。特別是在目前宏觀調控下,農業企業因其風險小、市場前景好而受青睞,20xx年有3家房地產企業轉產投入農業產業。二是帶動能力得以增強。全縣農業龍頭企業共聯縣內外基地65萬畝,自建基地18萬畝,聯接本地農戶12.5萬戶;其中通過租賃、流轉、承包等方式建各類農產品基地4.7萬畝,20xx年共收購縣內農產品5.88億元。三是經營領域有了拓寬?;拘纬闪瞬枞~、蠶桑、干水果、竹木、漁業、菌類六大產業格局,并已向大農業的各個領域和行業延伸。四是市場競爭力有所提高。到20xx年全縣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09個,無公害農產品113個,綠色食品3個,有機食品76個。20xx年14家農業龍頭企業直接或間接出口縣內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桔、畜禽等產品,出口額達到4724.19萬美元。但淳安農業龍頭企業總體規模偏小,科技含量低、產品檔次低、精深加工能力低,產品主要依賴縣內市場,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民之間停留在以產品買賣關系為基礎的低層次產銷合作上,與農戶的利益聯結不夠緊密。
(三)旅游行業蓄勢待發,但商旅對接能力相對較弱。一是旅游星級酒店初步形成集群。全縣已開業的高星級酒店14家,其中五星6家,4星8家。1-3月份,盡管受陰雨天氣影響,但酒店平均入住率仍達32.42%,高星級酒店入住率達到50%以上。二是鄉村旅游已成為千島湖旅游新亮點。全縣共有鄉村旅游景點15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園區2個,農家樂經營戶370余戶,床位3600余個,餐位2.5萬余個。一季度住宿和餐飲零售額達到1.88億元,增長17.1%。三是商貿企業運行平穩。1-3月份,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1億元,同比增長17.1%,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9.22億元,增長16.4%。但淳安旅游業總體仍停留在觀光旅游階段,鄉村旅游未形成規模,商貿市場發育不完善,大件商品在該縣選購余地不足、價格偏高,商旅對接能力弱,旅游對商貿經濟的帶動作用不明顯。
(四)外貿企業生產經營正常,但外貿壓力進一步加大。20xx年淳安外貿進出口額20459.02萬美元,其中自營出口實現15892.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5%,康盛、千島湖恒博紡織、商輅絲綢、千島湖鱘龍、杭州伊斯特塑料制品等重要出口企業和全縣7家外資企業外貿出口都呈大幅增長。但外貿出口壓力加大的情形逐步呈現,今年1-2月累計出口1947.32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32%,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25.3個百分點。特別是外國公司大量削減了周期長、額度大的外貿進口業務,無論對外貿自營出口企業和依靠產品出口的工業企業都帶來嚴峻挑戰。
(五)房地產企業健康穩定,但發展勢頭日趨平緩。淳安房地產業堅持以保障低收入群體住房為基礎,以普通商品房開發為主線,以景觀休閑房產為重點,憑借著良好自然生態環境為依托,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仍保持著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一季度千島湖鎮新開工房地產面積6.8萬平方米,與上年同比增長了411.28%,普通商品房銷售價格也基本保持穩定。但隨著杭州等一線城市房價走低,持幣觀望現象普遍,商品房銷售量和二手房交易明顯下降、外地購房戶持續減少?,F有的房產企業部分出現資金緊張、收縮“戰場”等現象。目前,本縣15家房產企業和60家外地進淳房地產項目公司,有新項目開工的36家,已完成項目建設尚在后期銷售的13家,暫時停業的26家。
從調研情況看,當前實體經濟運行整體是好的。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影響下,仍然取得較好的業績,呈現增長勢頭。但淳安實體經濟仍面臨內部矛盾交織,外部制約因素較多的壓力,特別是目前金融危機還在發展、國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使淳安實體經濟發展步履艱難。當前企業集中反映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融合發展認識不足,環境氛圍仍不樂觀。一是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思路認識不到位。實踐證明“打造以旅游為龍頭的服務業首位經濟、工農業依托生態和自然資源特色發展和三大產業融合發展”是淳安實體經濟發展的唯一路子。但一些鄉鎮和部門對融合發展的認識不夠充分,思想不夠統一,割裂一二三產業發展之間互為依托關系。一談旅游為龍頭的服務業首位經濟,就認為不重視工業,不重視制造業,沒有按融合發展的思路去指導經濟工作,缺乏抓生態工業一以貫之、一抓到底、抓住不放的思路和決心。二是在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上存在著偏差。保護好生態資源是淳安的責任,發展經濟也是淳安的責任。但在實際工作中,少數單位和同志存在著把發展工業與保護環境相對立,談生態就輕工業、談保護就棄工業的現象,思想上、行動上不敢大張旗鼓地宣傳發展生態工業。三是發展實體經濟的氛圍不夠濃厚。表現在有的鄉鎮領導,會上強調的多,會后解決具體問題少;關注政府投資的多,關注社會投資的少;要求出臺政策的多,上門關心服務的少。調研中有的企業還反映近兩年有些部門和領導到企業少了,宣傳工業的少了,對民間投資、市場經濟關注少了,研究如何提高社會資金投入的積極性少了。由此帶來整個實體經濟發展的氛圍淡化、信心不足。
(二)要素制約矛盾突出,發展瓶頸日益顯現。一是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由于金融危機影響,市場低迷,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產品積壓嚴重,資金回籠緩慢,大多數企業都存在著資金短缺、周轉困難的問題。今年以來,已有4家規上企業關?;蜃N。企業無抵押物可擔保,機器設備抵押率過低,銀行利息太高、成本增大等為融資困難的主要表現。二是土地制約,用地困難?,F有平臺可供土地很少。經濟開發區坪山、鼓山區塊基本無地可供,其他工業園區尚未完成配套或未啟動,鄉鎮功能區普遍面積較少,配套不足,地處邊遠,交通不便。工業用地指標緊縮,用地要求提高,使部分初創企業望而卻步,有些發達地區轉移的制造業在招商引資中也被擋在了門外。三是能耗制約,用電困難。由于節能降耗指標的限制,從2009年開始,已連續三年用電高峰期間拉閘限電,并從65天提高到85天,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從今年開始,xx市為提前一年實現“十二五”期間節能降耗目標,將實施萬元gdp能耗和能耗總量的“雙控”,減排也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指標,使淳安發展的壓力更大。目前已出現部分縣內企業新增投資轉移外縣的.現象。四是人才緊缺,用工困難。在“服務百企解難題”問題匯總中,招工難問題赫然成為排在土地問題后的第二大難題。用工難體現在紡織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生產旺季難以招到熟練工,機械制造等加工行業很難招到技術工,規模企業很難招到高級管理人員。據新投入開業的幾家五星級酒店反映,目前招聘賓館服務人員很難,幾個原在賓館工作、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中層人員總是被相互挖來挖去。用工緊張、人才緊缺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
(三)轉型升級步履緩慢,內生動力嚴重不足。淳安工業企業仍處于粗放式、外延擴張階段。規模小、結構散、技術裝備落后、產品檔次低、轉型升級緩慢、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競爭力是其基本特點。一是從總量上看,20xx年,淳安規上工業銷售產值僅占杭州的1.2%,全縣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23家,而建德、桐廬分別是333家和343家;截止20xx年12月,淳安擁有個體工商戶10902家,民營企業2233家,而建德分別是16260戶和6132家,桐廬是16310戶和7315家。淳安無論是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從產業結構看,淳安工業企業仍以傳統行業為主,高科技、新型產業項目很少。工業的門類多,但沒有形成集群塊狀發展。淳安優勢產業如紡織服裝業,同質化競爭激烈,效益空間日趨縮??;食品飲料業上規模企業偏少,知名品牌難以引進;機械行業門類單一,配套不足,基礎薄弱。淳安農產品豐富,但精深加工能力低,附加值低,沒有形成主導作用的產品。三是從裝備技術看,淳安工業企業技術裝備處于全市落后狀態,絕大多數行業缺乏關鍵技術或開發新品、名品的技術基礎。工業產品多數集中在傳統行業的制造加工環節,產品以中、低檔為主,立足于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四是從企業投入看,近幾年企業在設備投入、技術改造和新品研發上投資的少。今年1-3月份,全縣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僅為4.46億元,同比下降8.5%,新產品產值率10.7%,分別低于上年同期和全年3.9和2.4個百分點。至3月底,僅有18家企業有新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14.9%。
(四)合力扶持差距較大,服務環境尚待改善。從“服務百企解難題”問題統計了解到,截止三月底尚未解決的408個問題中,涉及審批問題有31個,要求政府幫助搞好服務的105個,要求政策扶持的32個。盡管有些問題企業提的也不盡合理,從這些數據體現,一方面政府審批、服務方面尚待改進,另一方面也體現企業期待著政府部門更大地扶持。從調研中了解到,涉及服務環境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落實上有差距。原已出臺的優惠措施在具體落實過程中,有“慢”、“拖”和“折扣”現象。二是辦事效率上有差距?,F行政策規定涉及企業或經濟實體前置審批的項目仍有20多個方面、350多個項目。盡管多方已作努力,但仍有部分企業反映在具體審批過程中,速度慢效率低,其中工業項目從引進到落地一般需要一年時間甚至拖得更久。三是服務意識上有差距。重商、親商、活商的氛圍不濃,服務意識淡薄,個別單位存在行政權力部門利益化現象。四是平等競爭上有差距。部分縣內民營企業反映,有些國有企業或招商引資企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本地中小企業沒能享受,以致挫傷本地中小企業積極性。
(一)提高認識,造濃實體經濟發展氛圍。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實體經濟是物質財富的基礎,是民生就業的基礎,是整個經濟發展的基礎。進一步樹立三大產業融合發展理念,使縣內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強勢;樹立開放發展理念,以開放促發展;樹立品牌建設理念,以品牌建設為引領。千方百計推進實體經濟發展,腳踏實地打造“創業淳安”。二是加大宣傳,造濃氛圍。通過報紙、電臺、電視、網絡等各種形式,充分反映淳安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的積極進展,及時報道各鄉鎮、部門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新舉措、新經驗,充分展示發展實體經濟的實踐成果,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注和關愛實體經濟發展,引導社會資金更多地流向實體領域。三是完善制度,加強協調。建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工作機制和相關督辦制度,定期分析形勢任務,定期聽取情況匯報,定期協調矛盾問題,定期督察工作進展。四是非禁即入,鼓勵發展。樹立非禁即入的理念,只要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只要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沒有明令禁止,只要不對本地資源環境和節能減耗造成負面影響,都應大力支持,千方百計地引進,毫不動搖地鼓勵發展。
(二)把握重點,致力培育優勢產業集群。針對淳安一二三產業共同存在的門類多、結構散、檔次低的特點,積極引導企業依托生態優勢,集群發展,轉型升級,走三大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1、生態工業發展,突出做好轉型升級。一是突出做大做強水飲料產業。大力宣傳千島湖資源環境,做大做強水飲料產業,使“中國水業基地”品牌名符其實。要盡早規劃,建設好水飲料產業集聚平臺,為水飲料行業大企業的引進和發展預留空間。要開展專題招商,成立由縣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掛帥的水飲料產業招商小分隊,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的水飲料企業為重點,上門招商、定向招商、定點招商,力爭再引進2-3個實力雄厚的水飲料大企業、大集團。要大力培育縣內成長性好的中小水企業,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支持企業增資擴產、合資聯營,整合品牌、錯位競爭。形成大小兼有、層次合理,融合促進、相得益彰的水飲料產業集群。二是積極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因其對環境要求高,產品附加值高,污染少、運力成本低等特點,對擁有一流生態優勢的淳安尤為適宜。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現有企業發展。鼓勵現有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所聯系,加強與大企業、大集團的合作,促使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要加大對先蕊科技、清正生物、美澳生物、伊斯特塑料等企業扶持,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新突破。三是加快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機械、紡織是淳安優勢產業,具有一定的規模,但因其能耗的因素受一定的制約。一方面要引導企業通過內部挖潛,合理安排生產,避開用電高峰等實現有序生產;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企業轉型升級,調整結構,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依靠大企業、大集團及科研院所,加大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增強自己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保持適度的發展規模,通過積極向上爭取能耗指標,給機械、紡織企業一定的發展空間。
2、服務業發展,突出旅游龍頭帶動。一是繼續推進高星級酒店群、旅游綜合體發展。高星級酒店和旅游綜合體建設直接推進了千島湖由湖區觀光游向休閑度假轉型,對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提高千島湖整體服務品質、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當地就業、培養旅游人才方面起著積極助推作用。要繼續鼓勵、合理規劃、有序推進,通過高星級酒店集群、特色酒店和旅游綜合體的發展,帶動淳安旅游業的發展。二是加快推進休閑產業發展。要加快推進休閑項目建設、休閑街區的改造,落實休閑產品獎勵政策,推進休閑運動、茶樓酒吧、文化娛樂、餐飲美食、康體療養、旅游商品、婚紗攝影、自駕騎行等特色潛力行業的發展,著力抓好富有淳安小吃特色大排檔的建設,豐富休閑度假旅游的業態,吸引更多的游客游在千島湖、住在千島湖、娛在千島湖、消費在千島湖。三是強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旅游是千島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強縣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要按照全縣景區化要求著力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進鄉村旅游板塊式發展,強化鄉村旅游接待能力,提高鄉村旅游的品質,放開鄉村旅游市場,降低鄉村旅游的準入,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鄉村旅游隊伍。四是全力推進商貿市場的發育和發展。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和市場配置相結合、引進品牌和培育自強相結合原則,加快建設一批大型綜合旅游購物商場,重點培育和壯大一批集基地、收購、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的龍頭企業,積極爭創由國家、省、市命名的購物街(區)。加強商旅對接,使旅游和商貿形成良性互動、相互促進。
3、生態農業發展,突出龍頭企業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農民增收的核心問題,也是三大產業融合的關鍵所在。一是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圍繞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和優勢農業資源,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推進土地適度經營,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自建基地。加大農業招商力度,積極引進具備種苗、加工、物流優勢的重大農業項目。大力培育營銷主體,加強以市場交易、網上銷售、產品物流為重點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千島湖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快農林產品精深加工業集聚發展。要按照“統一規劃、產業集聚、資源共享、整體優化”的原則,探索在開發區(園區)和鄉鎮工業功能區建立農林特色產品加工業基地,努力促進農林產品加工業集聚、集約、集群式發展。三是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以“千島湖”為主打品牌,強化農產品品牌整合工作,抓好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推進農產品安全質量監測,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努力開發出一批安全質量好、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農產品。
(三)尋求突破,著力緩解項目要素制約。要以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路,破解資源要素制約,著力在完善發展支撐上實現新突破,確保重點區塊和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1、擴大供給規模。在融資方面,要鼓勵各商業銀行加大專項融資力度,特別要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加快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探索創新金融產品,把民間資金轉化為產業資本;在土地供應方面,要爭取更多的重大建設項目列入省級重點項目乃至國家級項目,同時要強化內部挖潛,繼續開展征而未用土地、閑置廠房清理的“騰籠換鳥”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存量變為增量;在用電方面,要結合市對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的目標考核,做好向上爭取文章,有效保障各類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用電;在人才方面,要繼續推進“百項國內外引智計劃”、“百名拔尖人才培養工程”、“百個技術科研攻關創新團隊計劃”等有效載體,形成各類人才的梯次配置、動態管理,為“以湖xx縣、蝶變淳安”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2、集約節約利用。一方面要強化集約,鼓勵企業建設多層廠房、開發地下空間、置換廠區空地,以最少的土地換取最大的效益;制定開發、更新、改造節能設備的鼓勵措施,完善節能專項資金補助辦法,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評制度,推動工業、建筑、交通、高星級酒店、公共機構等全社會節能。另一方面要厲行節約,按照“有保有壓、科學合理”原則,盡早出臺有效用電方案,實施“電量分解、限額包干、按月控制、酌情調整”,對年用電量在20萬千瓦時以上的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實施單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合理控制單位增加值能耗高于全縣平均水平的企業用電增長。
3、優化要素配置。建立用地用電用能指標與產值稅收效益貢獻率掛鉤機制,倡導“以畝產論英雄”,讓要素資源向符合產業導向的高端產業、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效益好稅收多的優勢企業集中,向前期工作推進快、工作基礎實的園區和功能區傾斜,形成“科技強、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能循環”的新型生態產業體系。按照優化產業布局的要求,積極推進縣內各大園區和功能區的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對大項目好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要全力確保各類要素供給;對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消耗性的落后產能,要分期分批堅決淘汰,以資源要素倒逼轉型發展,不斷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
(四)依法行政,持續優化實體經濟環境。xx縣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表面看似受地理位置影響和歷史積累薄弱產生的差距,實質是經濟發展環境上的差距,當前的關鍵,就是要在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上取得突破。
1、抓好作風建設。要下實手、下硬手解決影響辦事效率和發展環境的,確保服務方式進一步改進,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社會環境進一步優化,行政成本進一步降低,努力打造“環境更佳、服務更優、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和“低交易成本、低生產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會成本”的“四更四低”發展環境。
2、落實扶持政策。xx縣委、縣政府近期專門研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大力培育發展小微企業的實施意見》等多個具有很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加上原在高效生態農業、服務經濟等方面先后出臺的多項政策,淳安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扶持政策基本形成了體系而且含金量較高,為實體經濟發展夯實了良好基礎。下步工作推進中,關鍵是要把信貸、貼息、技改、稅收、土地、用電用水、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各項優惠政策和補貼資金,及時落實到位,真正發揮財政獎勵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淳安實際,重點要推進“職能整合、三級聯動、一體化審批”的審批制度改革。一是推進職能歸并,實現“兩集中、兩到位”。即部門行政許可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部門行政許可向中心集中;部門行政許可項目進中心落實到位,部門對窗口工作人員授權到位。二是推進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三級聯動”。進一步明確組織架構和服務事項,加大鄉鎮、村便民服務資源整合,規范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室)建設,推進行政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三是發揮中心作用,實現審批服務“一體化”。探索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張總表申報、一個網絡審批、統一出具審批意見”方式,實現相關部門協同審批、證照一次性發放,建立便捷、高效、合理、規范的行政審批新方式。
在當前經濟企穩向好的關鍵時期,黨和國家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最近,針對我縣轉變工業發展方式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采取與部門座談、深入企業調研等方式,摸清了企業發展基本情況,撐握了產業發展現狀、轉方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下一步發展思路。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立足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對重點企業在緩解企業資金困難、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激活企業內力上采取各項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進了林木、食品、棉紡織、醫藥化工四大支柱產業發展,產業經濟集群提升,支撐作用明顯。20xx年四大產業規模企業發展24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9億元,占全縣規模企業總量的89%,實現利稅27億元,占91%。其中,林木加工。形成了以等鄉鎮辦事處為中心的東西板塊林木加工產業集群,、等億元企業為支撐點,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已成功上市作為林木加工業領頭雁,帶動了3000多家小企業和2萬戶個體加工,產業經濟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20xx年139家林木加工規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億元,占全縣規模企業總量的44%。今年1-5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22%,利稅5.3億元,增長90%。食品加工。以眾地眾想、食品、集團、等為龍頭,發展食品加工規模企業35家,其中蘆筍加工14家,主要分布在青固集、蘇集、閆店樓、普連集;隨著企業不斷壯大和發展,公司已在奧大利成功上,將成為中國最大的蘆筍、蔬菜食品加工出口企業。20xx年35家食品加工規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億元,占全縣總量的12%。今年1-5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億元,增長25%;利稅1.4億元,增長61%。棉紡織加工。
棉紡織加工已發展成棉紡、毛紡、織布、印染、服裝等幾個門類的產業集群,具有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和競爭能力。全縣棉紡織加工規模企業62家,棉紡生產規模50萬錠,百隆公司16萬錠,4.5萬錠,紡織3.5萬錠等32家紡織企業;其中,毛紡加工24家,加工能力8萬噸,主要分布在等鄉鎮辦事處。20xx年棉紡織加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億元,占全縣總量23%。今年1-5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8億元,增長28%;利稅3.6億元,增長153%。醫藥化工。以圣奧化工、三利輪胎、斯遞爾化工、思達化工等龍頭企業,建立了新型材料工業園區,將建造較具規模的助劑產業基地,目前凱雷圣奧、祥云化工等化工企業項目正在建設中,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20xx年醫藥化工規模企業發展16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億元,占全縣總量的11.4%。今年1-5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6億元,增長84%;利稅1.98億元,增長84.2%。
當前,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在轉變發展方式上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工業發展方式,以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
(一)龍頭帶動能力不強。近幾年來,我縣也培育了一批產業龍頭企業,但數量少、規模小、實力弱,產品科技含量偏低,發展后勁不足,帶動能力和競爭力都還不強。20xx年全縣實現主營務收入過5億元的規模以上企業沒有一家,而縣的一個集團,一年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相當全部規模企業總量的一半以上,上交稅金頂一個全部規模企業所繳的稅金。20xx年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5億元,占全部規模企業總量的59%;上繳稅金5億元,是我縣全部規模企業總量的1.72倍。產業龍頭帶動不強,對經濟支撐作用明顯不足。
(二)自主創新能力差。目前,我縣大部分企業除了化工以外,其它農副產品附加值低,產品單一,仍處在初級型、低檔次型和勞動密集型現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差,雖然開發出一批新產品,是在老產品基礎上進一步深加工,缺少先進的生產設備、核心技術,沒有高精、高端的產品生產工藝,自主創新更是有待于加強推進。
(三)品牌優勢不明顯。我縣大部分企業的品牌意識不強,名牌產品少、拳頭產品少,還有許多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甚至還連商標都沒有注冊。如我縣14家蘆筍加工企業,僅有、眾地眾想、紫山集團有自己的品牌,其它蘆筍加工企業產品都為鐵牌,這為企業發展、產業膨脹造成了諸多障礙。
(四)政府引導有待加強。據調查,大部企業在產品研發、設備更新、市場開拓上沒有下功夫,不能隨國內外兩個市場經濟需求而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老是生產一種單一產品,用最低的價格穩定客戶,即使產品質量再好,價格很難上調,企業發展受限。轉變工業發展方式政府引導勢在必行。
(一)壯大龍頭企業,作為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首要任務。圍繞四大產業搞開發,鼓勵和引導有實力和有能力的`老板因地制宜投資興建一批附加值高、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在財政、稅收、信貸、用電、用水、用地等方面落實優惠政策,重點扶持,快速膨脹規模。
(二)打造一流品牌,作為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核心。品牌是企業走向市場的金鑰匙,是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所在,以技術創新引領現代產業跨越發展,著力打造品牌戰略。選擇一批具備一定基礎、有發展前景的產品,進行重點培育,打好品牌戰。力爭20xx年全縣名牌產品達到15個,形成一批較具規模的名牌產品企業群體,促其率先跨越、加速發展。
(三)推進節能降耗,作為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節能降耗,是發展現代工業的重中之重,以實施節能技改項目為抓手,加強對節能、環保工作的宣傳和教育;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國家鼓勵技術進步政策,支持重大技改項目,全面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產業結構升級,發展低碳經濟,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快速增長。
(四)加大政策扶持,作為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添加劑。為提高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出臺對企業在新產品開發、名牌建設、建立研發中心、市場開拓、企業上市等方面政策給予重點傾斜,以提高企業自身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市場開拓的積極性,擴大企業技術創新投資力度,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前言服裝行業既是我縣的一大經濟支柱產業,也是我縣出口創匯的主導產業,20xx年**縣服裝行業實現產值27億元左右:20xx年可望達到34億元,增幅達30。20xx年服裝行業創兩稅(增值稅和消費稅7500萬元,占全縣國稅的24。加上地稅,整個行業的稅收占全縣財政總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到今年7月份止,我縣服裝行業已超額完成了年初下達的20xx年全年稅金任務的各項指標。這一行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wto,服裝行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這一行業對我縣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在江蘇省**開發區,就有“欣華”、“斯威爾”、“春雁”等三家在我縣服裝產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企業,它們的年創產值均超過xx萬元以上,每年創稅在200萬元,甚至在400萬元以上。作為**的一員,我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鄉,也深深地敬愛著這個為**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行業。為了走近它、了解它,也為了能夠對它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我走出校園,在各服裝行業領導的幫助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全縣三家有代表性的服裝企業,以及縣外貿局、國稅局等部門進行調研。調查過程7月6日至8月10日,我先后采訪了欣華服飾有限公司公司,春雁羽絨服裝公司等幾家企業,我也采訪了縣外貿局、縣國稅局等部門。每到一處,我們都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在欣華服飾有限公司,張副總經理親自帶我參觀了生產車間和樣品陳列室。陳列室里各式各樣的樣品舉不勝舉。各季服裝、睡衣、羽絨服,令我贊嘆不已。在會客廳里,我就企業的生產規模、資金、納稅等情況,采訪了張總。張總認真仔細地逐一作了解答。張總還跟我們推心置腹地講了沒有高科技含量的難處,希望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為將來出社會打下堅實的基?!?月12日,我們采訪了春雁羽絨服裝公司。在整潔的會議室里,我們問了吳總經理許多問題。包括該廠的一些概況、加入wto之后對該廠的一些影響等。吳總一一作了答復?!按貉恪眲撧k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生產值超億元。主要生產羽絨服裝、毛巾睡衣等。吳總認為,中國加入wto對該廠沒有任何影響。而他覺得**發展服裝行業的不利因素正不斷增加。隨后,在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我們又參觀了陳列室和制作車間。陳列室里,琳瑯滿目的服裝令人應接不暇。緊接著,我們又來到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繁忙地工作著。首先是裁剪車間,再是縫紉車間、熨燙車間,最后是包裝車間。每一道程序都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原來,我們在陳列室里所看到的五花八門的服裝就是這么制成的。一星期后,我們又相繼采訪了**外貿局和國稅局。**服裝行業發展現狀服裝行業是**最有活力和基礎的行業。它萌芽于改革開放初期,進入90年代特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個體私營服裝企業如雨后春筍、異軍突起,并迅速成為**服裝行業中的主力軍。據統計,到20xx年底止,全縣注冊的工藝企業將近140家,而就地?制約服裝行業發展壯大的因素盡管**服裝行業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矚目,但是目前這一行業確實還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服裝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盡快予以解決。問題表現在政府與企業兩個方面。
一、政府方面的因素。
1、投資環境有待改善。與周邊一些地區的優惠政策相比,**服裝缺乏專門的行業優惠政策。如在**,企業用地價格偏高,手續繁瑣,耗時太長。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國有企業的多,考慮個私企業的少,考慮工業園區的多,考慮鄉下的少,導致這些鄉鎮發展企業的積極性不高。與其他地區相比,**稅收重、貸款難、檢查多。由于所得稅返還率比別的地區低,因而稅收偏重。**某些部門運用政策欠靈活,檢查過多,有些企業一年要受到各類檢查多達十余次,企業忙于接待應付,影響了生產。而金融企業怕冒風險,對中小型企業支持力度不夠大,因而服裝這類中小型企業貸款很難。
未決,決而難行。企業辦事,審批手續繁瑣,七簽字八蓋章,部門辦事機械,使問題無法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城區以外的鄉鎮沒有設立為企業服務的代辦點和專門的代辦人員,企業辦事更難。另外,園區建設緩慢,配套措施滯后。工業園區是全縣唯一的一個園區,但是這一園區起點不高,配套設施沒有跟上。
3、宏觀調控力度不夠。政府的主要職能就是在加強宏觀管理的前提下,盡量為企業搞好服務,引導企業向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發展,引導全縣人民關心、支持企業的發展。但是,直至目前,服裝行業還沒有一個較為完整、清晰、可操作的行業規劃,連起碼的行業協會也沒有建立,行業仍處于自生自滅、發展到哪里算哪里的無規劃狀態。有些部門不同程度存在“吃、拿、卡、要”現象。服裝市場的氛圍也不濃厚,全縣沒有一家銷售本地生產的服裝的專賣店,也沒有一處服裝展銷廳或展銷館,到過或路過**的人,根本感覺不到服裝市場的濃厚氛圍。
(二)企業自身方面的因素。
1、無序競爭。不少企業存在小農意識,為了眼前利益競相壓價,導致無序競爭,相互殘殺。
2、產品檔次低。美觀、實用、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最暢銷,也最有發展前景,而我縣目前生產的服裝往往檔次不高。不僅科技含量低,外觀粗陋,有的甚至原料味濃烈,讓人厭而遠之。
3、規模偏?!扒笕磺蟠蟆?*許多服裝廠是從外加工作坊轉變來的,規模孝設備簡陋,缺乏競爭力。另外,企業方面的問題還表現在:國內外銷售市場沒有建立或健全;品牌、名牌意識沒有真正樹立;科學、規范的行業管理模式沒有形成;小富即安,安于現狀的思想框框沒有沖破。不過,我們認為,上述這些問題,表現在企業,根源在政府。政府方面的問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發展壯大服裝行業的建議和對策針對上述這些制約我縣服裝行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我們建議:一、盡快制定出臺服裝行業的特殊優惠政策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針對服裝行業這一特殊性,從更加有利于**服裝行業的發展壯大出發,積極向上爭取特殊行業的優惠政策,建立**服裝行業的激勵和獎勵機制,至少要在以下四個方面有帶動和促進作用。
一是服裝重點企業的龍頭帶動效應,延伸行業鏈;。
二是促進新興服裝企業的發展效應,擴大行業面;三是有利于企業聯合兼并,形成規?;?、規范化、集團化的集聚效應;四是對外商、外貿的吸納效應。政府要盡快制定一個符合**實際和當前形勢的行業規劃,引導企業盡快適應中國加入wto后的新形勢。
1、新開工建設工業項目。1-6月份,投資1000萬元以上新開工建設工業項目27項。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工8項,完成市年計劃15項的53.3%;億元以上項目開工8項,完成市年計劃7項的114.3%。
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月份,實際完成103.6億元,同比增長37.2%,完成市年計劃191.5億元的54.1%。
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月份,實際完成31.8億元,現價增長37.2%,可比價增長30.9%,超過市里下達30.6%的增幅計劃,完成市年計劃50.7億元的62.7%。
4、新增規模企業。1-6月份,新增規模企業19戶,新增企業戶數完成市年計劃20戶的95%。
5、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6月份,實際完成48.1億元,同比增長1xx%,完成市年計劃90億元的53.4%。
6、實際利用外資。1-6月份,全口徑完成3xx3萬美元,同比增長28%,完成市年計劃5850萬美元的52.5%。
7、出口創匯。1-6月份,全口徑完成23000萬美元,同比增長9.5%,完成市年計劃58500萬美元的39.3%。
8、內聯引資實際到位。1-6月份,全口徑完成36.2億元,完成市年計劃42億元的86.2%。
9、重點新產品。1-6月份,完成28種,完成市年計劃37種的81.1%。1-6月份,實現重點新產品產值8.5億元,完成市年計劃16億元的53.1%。
10、技術創新重點項目。1-6月份,實施3項,完成市年計劃3項的100%。具體是:xx阿斯創化工有限公司的新型環保遮光劑、從鋯英砂中分離放射元素的工藝條件的研究;xx開發區合金鑄造廠的大型薄壁耐壓鋁合金殼體系列產品的研發。
1、認真貫徹落實深化“工業發展年”各項工作。xx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深化“工業發展年”各項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市深化“工業發展年”會議精神,成立了xx開發區深化“工業發展年”領導小組;制定了《xx開發區深化“工業發展年”工作實施方案》和《xx開發區工業項目引進及相關獎勵政策》。3月29日xx開發區召開了招商引資暨“工業發展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會議對20xx年招商引資暨“工業發展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xx年工作進行了部署,表彰了納稅大戶、獲得國家免檢產品企業、創省市名牌和著名商標企業,簽訂了20xx年招商引資暨“工業發展年”主要指標責任狀。
2、確定工作的重點和發展方向。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沿海開放和“五點一線”戰略的深入實施,xx開發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實施新舉措,謀劃大發展,力求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和遼寧“五點一線”的開發建設進程中,實現率先發展。為了充分發揮沿海、臨港和區位優勢,我區確立以“建設遼寧沿海對外開放的先導區、新型工業化項目的集聚區、港口城市經濟的示范區、城鄉統籌發展的先行區、商貿旅游業發展的黃金區”為發展戰略,以“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綜合實力”為奮斗目標,以“項目、環境、和諧、穩定、惠民”為工作重點,全面實施大規劃、建設大路網、建設大園區、發展大旅游“四大”工程,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創業、人居、旅游環境優勢明顯的和諧開發區,積極打造現代化、生態化的海濱城市。
3、狠抓招商引資工作。上半年加大了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親自跑項目、談項目,共組織了多次招商洽談活動。今年3月份、5月份黨工委書記高作平帶領“三鎮”、“四辦”、區直有關部門及各園區先后2次到浙江的寧波、杭州、蘇州、昆山、上海和山東的.威海、臨沂、日照、聊城進行項目洽談和招商活動;5月8日,閔忠貴副主任帶隊參加了“20xx年遼寧(南昌)商品展銷會暨經貿洽談會”,xx開發區紳特制衣有限公司、遼寧中泰彩鋁有限公司、xx旺運紅酒業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各攜帶代表企業特點的產品參加了展會,展示了xx開發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成果,同時推介熊岳溫泉城項目和五金商貿城項目。
4、搞好各類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對現有7個工業園區進行整合。撤銷綠色工業園、臨港工業園、裝備制造工業園、綠港物流,組建臨港工業區、濱海工業區;保留冶金工業園、塑料工業園機構及法人資格,成建制并入濱海工業區,作為濱海工業區內相對獨立的工業園區;保留海洋漁業產業園機構及法人資格,成建制并入臨港工業區,作為臨港工業區內相對獨立的工業園區。
5、加強服務工作。對引進的項目做好跟蹤服務,促進生物柴油、生物汽油、炭素深加工等投資5000萬元以上落實項目的開工建設。
為了進一步抓好深化“工業發展年”的各項工作,下半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抓招商引資工作,組織各種項目洽談活動。開發區將積極參加市里統一安排的招商洽談活動,其中,首先按市政府要求,在市經委的主動服務和大力支持下,組織安排好各項展洽工作;其次,將有針對性地到各地招商引資;再次,通過多種形式吸引國內外企業到開發區考察洽談投資。
2、組織深化“工業發展年”工作調度分析會,按照開發區深化“工業發展年”實施方案,對各推進組、各部門工作情況進行督察。同時,加強對新開工項目的跟蹤服務,幫助其快建設、早投產。
3、抓經濟運行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尤其要抓好新增長點、重點企業、新增規模企業,確保按序時進度完成市計劃。
4、有計劃、系統地進行“工業發展年”工作宣傳。其內容主要有:新開工建設工業項目巡視;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探訪;推薦省、市名牌產品報道;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工作進展等宣傳。
綜上所述,開發區正在全力、有序地推進深化“工業發展年”的各項工作,經過艱苦奮斗,開發區保證完成“工業發展年”的各項工作目標,力爭超額完成任務,為xx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xx年以來,鎮工業發展辦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運行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積極引領企業調優產品結構保增長的同時,加大環境保護和勞動保障等各項工作推進力度,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現將半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今年以來,工業線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制定和實施了招商引資工作實績考核獎懲制度制度,注重領導帶頭招商,骨干專職招商,駐點專業招商。一是抓有效信息的捕捉,已收集到10多個較為成熟的項目信息。二是及時對在談項的服務跟蹤,三是加快意向性項目的簽約落戶。至五月止,實現注冊外資508萬美元,目前到帳外資完成200萬美元,占年度計劃任務21%,市外民資已確認4212萬元人民幣。
至五月止,累計完成工業項目投入6.3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項目5.23億元,千萬元以上項目3.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44.2%和19%。項目投入超全年序時要求,在全縣考核中位居前列。
今年,工業線仍采取一人一企的掛鉤聯系制度、月度例會制度、工作點評制度。各月度主要開展了:一是加大對現有規模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的服務力度,及時掌握企業運行態勢,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經營中所遇到的難題,及時化解企業發展中矛盾。如工業站為金海、華輝、海宇等企業的融資擔保提供有效服務,及時化解了企業資金“瓶頸”的.制約。二是協助企業夯實基礎管理,指導部分成長型企業正確對待稅收、財務辯證關系,妥善處理好三者利益分配。提高企業守法經營、按章納稅意識。三是積極引導企業提升運行質量,增強綜合競爭力和擴大市場影響力。四是全面開展企業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以“三不放過”的原則將企業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五個月來,我鎮規模工業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升。主要表現:一是重點行業保持高位增長,如中天、祥峰等光電子企業產銷兩旺,中天集團一至五月份,實現應稅銷售10.8億,同比增長48.9%,祥峰電子實現應稅銷售6126萬元,同比翻番。二是傳統的紡織業通過產品升級換代,如緯綸開發出保暖內衣原料—木棉色紡紗,水星、鵬翔、運盛等改織高檔織物面料,產銷平穩增長。三是部分小企業走出市場低迷,如中能、金諾等陶瓷行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基本解決了生產與市場供求矛盾。
至五月止,規模工業完成現價產值51億元,利稅5.3億元,分別占年計劃的50.5%和72.6%,同比分別增長45.5%和105%。工業用電量5174萬千瓦時,比上年同期增長26.7%。全部工業實現稅統銷售15.5億元占縣交計劃的40.8%,同比增長48.5%。經濟運行全縣考核位居第二位。
年初在切實做好20xx年度全民創業工作驗收考核和表彰先進的基礎上,根據鎮村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的影響,認真研究經濟形勢,布置落實年度各村居全民創業及民資招商工作序時任務和考核辦法,創新鎮村企業稅收屬地分成機制,激勵村居努力挖掘新的項目增長點,培植利稅貢獻戶,積極創造條件大力扶持創業新人。
鎮全民創業推進辦突出工作成績的時效性激勵措施,扎緊進度,采取專項推進會、重點督查會等方式,各村工作做到月度有排名,季度有考核,確保全面完成半年序時任務。根據全縣統一要求,積極開展經濟實體性質“雙轉”工作,對全鎮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進行了運營狀況調查,正確引導、鼓勵個體私營企業積極擴大規模,調整結構,一方面有利于全鎮基礎資源配置,規范市場環境,一方面有利于鎮級擴充財稅收入來源,增加鎮村建設資金調控能力。
至5月底,全鎮上半年民營經濟工作各項指標基本達到或超過半年時任務,其中發展個體工商戶152戶,達全年任務80%,發展私營企業105戶,達全年任務75%,新增注冊資本金22202萬元,達全年任務51%,引進市外民資4212萬元,達全年任務16.2%,注冊商標3枚,達全年任務25%。
樓宇經濟是以商務樓宇為載體,通過開發、出租樓宇進行招商引資,從而引進稅源,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樓宇經濟不但可以成為潯陽區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同時可以對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我市的現代服務業水平、提供就業崗位,推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據初步調查,潯陽區的商務樓宇目前主要分布在城區的湓浦、甘棠街道,擁有各類商務樓宇13棟,入駐企業達218家,入駐率達95%以上,注冊資金超6億元,年納稅額超3000萬元,建筑面積達到近10萬余平方米,其中房地產裝飾保險等機構49家、科研機構,計算機行業15家,中介、代理服務機構21家;商務入駐企業在潯陽區納稅的有98戶,占登記納稅總戶數的81%;潯陽區具有代表性的商務樓宇有龍翔國際,經貿大廈,濱江花園,遠洲國際,這些商務樓宇充分顯示了潯陽區樓宇經濟的效能,吸引了省內外知名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入駐辦法,如南昌長力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外運速遞有限公司、浙江橫店集團、江西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1、缺少產業支撐。由于我市經濟規模偏小,特別是具有區域性影響的特大型企業更少,因此,大規模的營銷服務企業,中介公司,研發中心難以落戶九江,整個九江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服務業發展緩慢,對樓宇的需求不旺,樓宇經濟發展內在動力不足。
2、商務檔次不高。目前,城區眾多的商務樓宇中,大多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樓宇的硬件設施不夠完善,很多連基本的停車場都不完備,只有龍翔國貿、遠洲國際少數樓宇各項指標比較符合標準。
3、企業規模偏小。就調查摸底的情況看,企業的規模偏小,注冊資金達1000萬元以上的只有14家,其中就有6家是房地產企業。注冊資金100萬元以內的就有102家,其中有40戶廣告裝飾旅游服務業,it行業13戶。
4、管理相對混亂。城區現有的13棟樓宇內除龍翔國貿、經貿大廈、遠洲國際商務港是純粹的商務樓宇外,其余樓宇均存在辦公與居住、商務與居住混雜等問題,難以發揮以商務、商貿為主的樓宇功能。
5、租金價格差大。據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龍翔國貿大廈的月平均租金為25元/平米,物業管理費約1.5元/平米,外經貿大廈的月平均租金為15元/平米,物業管理費約1元/平米,其它的商務樓宇租金更低,價格懸殊太大,其結果是降低了商務樓宇的服務水準,嚴重阻滯樓宇經濟的發展。
6、發展認識不足。目前社會各階層對樓宇經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概念模糊,觀念滯后,重視不夠,措施不力,區內各街道都有數量不等的高樓大廈,由于缺乏有力的組織引導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在開發利用方面仍各街道和各樓宇開發商沒有建立有效的互利合作關系,造成部分樓宇空置的局面。
1、加大建設規劃力度。樓宇經濟發展離不開城市的建設規劃。九江目前應該注重從培育城市商務中心入手,加強基礎配套設施的高起點規劃。建設以沃爾瑪購物廣場為中心,以現有國際商務港,信華國際等商務樓為依托,環繞甘棠湖、南門湖的“兩湖中心商務樓宇”經濟圈。
2、建立經濟聯動機制。政府部門可相應的加強發展樓宇經濟的規劃,引導和協調工作,區內各相關街道、部門相互配合,為加快發展樓宇經濟提供創新的思想理念和可靠的組織保障,采用邊學習摸索邊開發發展的方式,積極探索發展樓宇經濟的新方法。
3、出臺招商優惠政策。
(1)政府可研究后出臺區內發展樓宇經濟的優惠政策,將新建和閑置的商務樓宇納入區級招商引資管理體系中,利用現有的政府網站、潯陽在線等傳媒,對轄區內的商務樓宇進行宣傳,包裝,可參照發達城市的做法,印制有中英文介紹的城區樓宇分布圖,有針對性地贈送給部門和企業。
(2)加大現代服務業群。大力吸引國內外知識大企業、大集團入駐潯陽,并以這些龍頭企業為核心,有針對性地引進相關產業企業群,促進相同或相關行業在一棟或幾棟樓宇內聚集,逐步形成一批區域性現代物流樓、科研樓、中介樓和金融保險樓等特色商務樓宇。
(3)提高傳統招商水平。餐飲商貿、娛樂等傳統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決定著一個區域是否能集聚更多的人氣、財氣,要將發展傳統服務業與發展樓宇經濟相結合,加大對外招商引資,規劃建設一批美食城、娛樂城和商業中心,完善城市生活服務功能。
4、科學管理樓宇經濟。
(3)成立樓宇協會。在市區內的眾多樓宇中組建協會,盤活閑置樓宇,調整企業結構,建立特色樓宇交流管理經驗,提升管理水平,達到市區內的樓宇信息資源共享的局面,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協會要給予政策支持,資金扶持。
發展樓宇經濟將有助于提升區域競爭力,加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與劣勢同在。但總體來說,潯陽區絕佳的區位、交通優勢為潯陽區發展樓宇經濟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產業基礎具備,房地產業迅速發展,現代服務業框架初顯,大型商貿、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新興產業不斷興起,城市服務業即將進入加速期,為發展樓宇經濟創造了市場需求,發展樓宇經濟將成為潯陽區經濟的亮點和財政增長點。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將“生態美”作為建設西部強省的重要目標,市委、市政府將循環發展作為建設美好安康的主題,**在生態資源方面,擁有全市、全省,甚至全國其他縣區無法比擬的優勢,如何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立足獨特的生態稟賦,將生態資源有效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究。
在省市加快發展、周邊縣區競相發展的大勢中,**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全市處于什么位置,與省市兄弟縣區、周邊毗鄰縣區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是**加速發展應該首先研究的問題。從省市發展大勢看,以**年為基數,全省gdp445.8億、財政總收入2800.億元、人均gdp為38557元、人均財政收入74709元;全市gdp53.02億、財政總收入5.8億元、人均gdp為700元、人均財政收入762元;**gdp2億、財政總收入為0.822億元、人均gdp為20000元、人均財政收入370元。數據表明,我縣與全省、全市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差距,而且差距趨勢越來越大,已基本處于掉隊的邊緣。從周邊縣區的發展態勢看,我縣與重慶、湖北毗鄰縣以及本省其他縣區也都還存在較大差距??梢哉f,落后是我們當前最大的縣情。但落后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僅能表明我縣在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中的位次,并是不是我縣的特色和特點。面對差距,要在發展中跟進全省、全市步伐,要在縣域經濟發展競爭中實現趕超,就必須認清自身的優勢。我縣森林覆蓋率達到86%在全省、周邊縣區最高;人少地廣、資源豐富,人均占有的資源也最為豐富,淡水資源、森林資源、生態資源等都很豐富;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良,生態、氣候條件最適宜人居住、養生等等,可以說全縣的山、水、林,甚至包括光、風、氣候等都是財富,是**今后趕超、跨越的巨大潛能和支撐,這些優勢都是其他縣區無法比擬、無法復制的,關鍵在于如何利用我們的優勢、發展我縣的優勢并將其轉化為財富,通過合理的方法和途徑,讓全縣人民都參與到財富的分配中來,在富民的同時實現縣強目標,使**的經濟社會水平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
從發展現狀和自身具備的優勢看,我縣的落后,是資源富集的暫時落后,面對擁有豐富資源的落后現狀、面對加快發展的大好形勢,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實現跨越、趕超目標,必須要善于把握機遇、抓住機遇。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上看,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必然,我縣尚處于“四化”建設的起步階段,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可以少走彎路,在趕超發展的過程中必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從國家戰略層面看,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縣全域在國家主體功能區劃是屬于生態功能區,加上我們自身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必將會迎來更多的發展先機。從中省市的政策機遇上看,中央扶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加大投資力度,而且作出了促進秦巴連片特困山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戰略決策,有利于我們更多地得到國家項目和資金扶持;省上明確了陜南循環發展和移民搬遷的戰略部署,有利于**得到更多的發展傾斜;市上提出了建設美好安康的構架,有利于我縣在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促進發展上得到更多支持。從我縣自身創造的機遇看,縣上確立了以“三項建設”為主線,以突出工作重點、彰顯縣域特色為工作主題,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為動力,創新工作機制,狠抓工作落實,推動科學發展,進一步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全面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宏偉目標。加之**人民歷經貧困而產生的渴望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渴求干大事創大業的雄心壯志,為我縣加快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必須敏銳地洞察機遇、抓住機遇、利用機遇推動縣域經濟加速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整體協調推進的基礎上,要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抓重點、重點抓。就我縣而言,重點要立足縣域資源優勢,突出在生態資源開發利用上下功夫。
(一)在一產上,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突出園區承載、企業引領、龍頭帶動,促進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發展,加快現代特色生態農業園區和家庭農場建設,推動特色主導產業做大規模,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以綠化苗木、經濟林果、林下種養、林產品加工和以森林資源、水資源為依托的山林經濟和涉水生態循環產業,充分發揮山林“綠色加工廠”作用,圍繞生態這篇文章,做精以生態為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二)在二產上,要大力發展循環工業。堅持以循環發展為方向,妥善處理好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的關,逐步限制、淘汰以資源開發為主的工業企業,積極培育以富硒食品、涉水產業和醫藥等以特色生態產品開發利用和加工制造為主的工業企業。要謀劃經濟增長點轉型的問題,積極培育市場主體,依托一產在林產品加工、森林經濟、綠色食品加工業上下功夫,堅持“標準化生產、規?;洜I、企業化動作”,推動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提高山林經濟和涉水產品附加值,實現一產、二產的互動共生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在三產方面,要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游興縣”戰略。要積極爭取盡快啟動平鎮高速,在打破交通瓶頸的基礎上,大力包裝推介旅游開發項目,通過招商引資,逐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創造條件與嵐皋、平利和巫溪、城口等周邊景區聚合連接形成大旅游區,推進境外產品本地化、本地產品區域化,增強景區互動性關聯度;要立足生態稟賦,深度挖掘旅游優勢資源,依托秦巴百里畫廊景點,加快推進飛渡峽黃安壩、三道門森林公園、林麝生態養殖觀光園等重點景區建設,著力改善旅游設施條件,提升旅游發展水平。
(四)在城鎮一體化建設方面,要以生態立縣戰略為指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要扎實推進生態特色宜居縣城建設,以城鎮品位提升為目標,加快城區綠化、亮化、美化提級改造。圍繞建設“生態特色宜居縣城”,務實推進“四城同創”活動,(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生態縣及全省綠化模范縣等創建活動),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集鎮社區的綜合配套,全面提升城鎮管理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逐步實現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長遠目標。
在明確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方向和重點地基礎上,要推動縣域經濟科學、持續發展,還必須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準確的路徑。
(一)要科學統籌謀劃。**最值得稱道和最大的優勢是生態,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必須緊緊圍繞生態這個主題,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的規劃、謀劃,無論是工業、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要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規劃,制定出縣域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建立完善有縣域經濟發展規劃體系,圍繞這個體系務實加以推進,確保經濟發展的科學性、操作性。
(二)要突出抓好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招商上發展的動力支撐,實現跨越趕超目標,最終要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沒有一批實實在在的項目作支撐,沒有招商引資工作的強力推進,一切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完善項目規劃體系,按照全域規劃的理念,加快建立覆蓋縣域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的專項規劃,構建科學系統的經濟發展項目支撐體系,用規劃定項目、爭投資、謀發展,增強項目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項目建設綜合效益。同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投資的重要抓手,優化投資環境,讓更多的項目、更大的投資落戶**,通過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要大力實施全民創業??h強必須民富,民不富則縣不強。要強化市主體的培育,激活各類市場要素,引導支持城鄉居民在各自的領域大膽創業。要加大創業培訓和創業扶持力度,引導個體業主在縣域經濟發展規劃體系內創業、轉業,加快完成全體經濟向民營企業轉型、產業大戶向家庭農場轉型。同時,編制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計劃,感召務工人員返鄉,實現引資、引企、引人、引智并舉,帶動全縣全民創業總量的提升,以民富實現縣強,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趕超發展、跨越發展。
《長江經濟帶發展報告(2011~2015)》12月發布,指出長江經濟帶產業分工與區域合作呈現4個新趨勢:一是對外開放平面化,二是產業集聚板塊化,三是產業結構調整趨同化,四是商務成本梯度化。
長江經濟帶是橫貫我國東中西、連接南北方的經濟走廊,在全國經濟呈現下行趨勢的新常態和國家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構想的背景下,如何深化長江經濟帶東中西各區域板塊、各省市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是貫徹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促進各區域板塊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重要任務。
這四個新趨勢是:
對外開放呈現平面化趨勢。長江經濟帶的對外開放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然后從沿海逐步沿江而上。這些年隨著沿海出口導向型工業加速向內地轉移,有力推動了中西部板塊的對外開放,從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建設到國家級新區建設、“一帶一路”對接戰略,從被動開放到主動開放,從加工貿易開放到服務貿易開放,外向型經濟程度明顯提高,對外開放需求與沿海地區趨于接近,長江經濟帶各區域對外開放呈現平面化趨勢。
產業集聚呈現板塊化趨勢。雖然各地產業結構存在一定同構性,但也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專業化集聚,有的產業集聚已經形成較大的影響力。如上海的大型裝備制造集聚、合肥的家用電器集聚、重慶的筆記本電腦集聚、浙江的`輕紡產品板塊經濟等,都已在全國占據相當份額。
產業結構調整呈現趨同化趨勢。各地都在積極消化過剩產能,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但采取的產業結構調整措施仍有較大相同性,大多選擇了培育服務經濟與互聯網產業。從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看,基本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都基本對應了國家提出的重點推進目錄,這也可能帶來新一輪的同構化趨勢,甚至新一輪的產能過剩。
商務成本呈現梯度化趨勢。上海市商務成本不斷高企,與周邊地區都已存在較大落差,而延伸到中西部,東中西部地區之間、中西部省會城市與一般城市之間也都存在明顯的梯度性。在近期出現的新一輪房價上漲中,一線城市房價繼續上揚,二、三線城市房價基本停滯,同時一線城市更加追求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也助推了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更加凸顯了商務成本的梯度性。
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準確把握時代變革大趨勢、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科學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目前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系統性研究剛剛起步,為了更加系統地總結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進程和成效,更加深入地研究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大問題和創新舉措,及時將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統地向社會發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長三角發展智庫創新團隊的牽頭組織下,正式啟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報告的研究和撰寫工作。
《長江經濟帶發展報告(2011~2015)》是長江經濟帶藍皮書系列的第一部報告。這部報告以長江經濟帶區域整體發展為研究對象,分為總論篇、經濟篇、社會篇和環境篇四大部分,共17個報告,重點對“十二五”期間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社會、環境等發展狀況做一個比較全面的梳理,結合統計數據和調研報告對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社會、環境發展,包括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旅游業、交通運輸業等重點行業進行深度整理、挖掘、提煉、分析,獨家、權威、系統地介紹長江經濟帶的最新發展狀況和變化規律。
相關亮點:
亮點一:安徽力促產業結構優化。
安徽是長三角輻射內陸的前沿區域,也是長江中游地區東向發展的必經要道。安徽又是傳統工業大省,沿江分布著鋼鐵、有色、石化等重工業。
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安徽把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重要任務,堅持高端引領、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強化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用好資本市場、疏通產業發展血脈,努力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突破。
亮點二:湖南與長三角跨區域合作。
為推動湖南與上海等長三角園區跨區域合作共建,促進湖南承接長三角園區產業轉移,208月,湖南-長三角園區合作共建對接會在上海舉行,湖南、上海、浙江、江蘇四省(市)的35家園區和18家企業負責人參加對接。湖南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湖南懷化經濟開發區與浙江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等分別簽署了園區合作協議。
根據市委的安排,*月*日―**日,市委組織部牽頭,從市人大、市委黨校、市財政局、民政局、農業局、中小企業局等單位抽調15名同志組成三個調研組,由市委組織部三名縣級領導干部帶隊,深入六個縣市區,對全市村級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調研采取聽取縣市區委匯報,召開由鄉鎮黨委書記,縣市區人大、農業、民政、財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村級經濟組織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進村與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等個別座談、發放調查統計表等形式進行。共調查24個鄉鎮、97個村(其中經濟強村35個,中間狀態村18個,經濟薄弱村44個),召開座談會30個,座談黨員干部群眾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級經濟發展現狀,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全市3705個行政村(居),xx年村級經濟總收入共304.3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除農業稅附加和公益金)3.6億元。其中村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以上的125個,占3.41%;50―100萬元的142個,占3.88%;10―50萬元的433個,占11.83%;5―10萬元的421個,占11.5%;3―5萬元的522個,占14.26%;3萬元以下的1148個,占31.4%;經濟空殼村813個,占22.2%。
總的看,我市村級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各級對發展壯大村級經濟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級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積極適應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把加快村級經濟發展作為增強村級服務功能,保證基層組織運轉,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議程,緊緊抓在手上。各縣市區專門組織調研,分析現狀,研究措施,岱岳區、肥城市、寧陽縣制定文件,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領導責任,強化督促調度,推動了村級經濟健康發展。岱岳區在成功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實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發展規劃,落實幫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發展;肥城市落實大班子領導干部聯、鄉鎮領導干部包、市直部門幫、經濟強村或強企業帶的幫扶制度;寧陽縣把村級經濟發展情況作為考核鄉村班子的硬指標,嚴格獎懲,調動了鄉村發展村級經濟的積極性。各鄉鎮也都通過組織村干部外出參觀等形式,教育引導他們解放思想,增強發展欲望,還通過制定扶持政策,落實年度目標責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級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二是村級經濟增收的渠道越來越寬。各級廣泛引入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股份制合作等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由單一的生產經營向資產經營、資本運營轉變,以農為主向多業并舉、一二三產業并重發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發展格局。xx年,全市村級集體收入構成中,集體經營或承包企業收入2.2111億元,占44.28%,果園、魚塘、“四荒”和機動地承包收入0.9095億元,占18.21%,有償服務收入3810萬元,占7.63%,盤活閑置資產收入2152.38萬元,占4.31%,化解、清欠債務收入1175.52萬元,占2.35%,其他收入12517萬元,占25.07%。村級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日益多樣化,呈現出收入來源渠道不斷拓寬的趨勢。三是村級經濟發展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地由于受自然環境、基礎條件、區位優勢、班子狀況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村級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村與村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xx年,除農業稅附加外,全市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僅占三分之一,而3萬元以下的村占到53.6%。經濟強村干部精神狀態好,發展氛圍濃,發展環境好,路子越走越寬,發展后勁十足。這些村,群眾生活富裕,社會穩定,各項公益事業發展快。而村級經濟薄弱村基礎差、底子薄,缺資金、缺人才,村干部待遇無著落,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信息不靈,發展難起步,增收無門路。這些村,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差,公益事業難興辦,正常運轉難保證,村級經濟及社會各項發展緩慢。
二、主要做法。
在發展村級經濟中,各級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
1、拓寬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增收。調查發現,有經營性收入的村,都能因地制宜,選準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路子,不斷拓展增加村級經濟收入的有效途徑。一是靠企業。對原有村辦企業,不斷加強管理,挖潛增效,并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賃等多種經營方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村級經濟增長。新泰市小協鎮小協村,提出了“在位子交票子,不交票子讓位子”的口號,直接經營的8處企業,今年可上交村利潤700多萬元,5處改制企業可為村里增加收入300多萬元。有的村,依托區位優勢,大力招商引資,興辦企業,通過為外來投資者提供各類服務增加收入,有的還以租賃土地、以土地參股入股等方式,增加村級收入。肥城市老城鎮楊莊村以260畝土地折價入股,與楊莊煤礦合作新上了廢紙脫墨漿項目,村集體每年分紅100多萬元。有的村,選準項目,利用公共積累新上企業,增加村級收入。新泰市東都鎮南鮑村依靠原有集體積累,先后建成了電線廠等10余家企業,xx年集體增收416萬元。目前,全市有383個村靠發展企業實現了強村富民。二是靠服務。一些村在推進農業種養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積極圍繞農戶需求,通過成立致富協會、行業協會等各種合作經濟組織、建立批發市場等形式,為群眾提供中介、流通和科技等有償服務,以服務促經營,以經營養服務,增加村級收入。寧陽縣東疏鎮鄭莊村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村里建起了養殖小區,為養殖戶集中提供場地、技術、防疫、銷售等服務,年增集體收入30多萬元。肥城市邊院鎮濟河堂村積極發展有機蔬菜1400多畝,通過有償服務年增加村級收入40多萬元。目前,全市農村共建立了63個批發市場、186個農村經濟合作社,237個致富協會。一些村發揮勞動力比較富足的優勢,積極與一些有資質、有信譽的勞務中介組織聯合,組織跨省、跨國勞務輸出,收取服務費,增加村級收入。全市依靠有償服務增收的村共有207個。三是靠資源。一些村充分利用土地、“四荒”、“四旁”、山林、河砂、石材等資源優勢,通過租賃、拍賣、承包、入股等方式,穩定增加村級收入。泰山區大津口鄉范家莊村針對村里荒山多、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引進泰山茶苑、茶廠等項目,每年集體增收10多萬元。肥城市孫伯鎮莊頭村在路邊、溝邊種植速生楊8萬多株,實行村集體統栽統管,收益分成,村集體每年增收100多萬元。東平縣彭集鎮后亭村公開拍賣河砂資源開采權,村集體年增收20多萬元。有的村充分揮旅游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增加村級收入。泰山區大津口鄉栗行村、沙嶺村,岱岳區下港鄉木營村、肥城市儀陽鄉劉臺村、東平縣梁林村等山區村,積極開發旅游資源,集體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全市依靠資源增加村級收入的村共有1290個。四是靠資產。一些村以明晰產權、規范管理為重點,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實現水庫、機井等農業設施和閑置房屋、農業機械等存量資產合理流動,優化組合,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村級收入。岱岳區馬莊鎮坊子村對閑置的原麻紡廠院進行了公開拍賣,村集體收入10多萬元;寧陽縣城鎮東臺村利用閑置的學校院落,引進浙江一織布廠,村里以電力設施、廠房入股,每年增收近5萬元。目前,全市95%以上的農村閑置資產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市依靠資產增加村級收入的村共有354個。五是靠爭取。充分利用上級在山區開發、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開發、“村村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積極爭取資金及物資支持。東平縣大羊鄉南留屯村,依托村內小流域治理項目,對上爭取無償扶持資金300多萬元,把xx多畝山嶺薄地整治成了優質果園,并承包到戶,年增加村級收入40萬元。六是靠清欠。一些村對債權、債務進行集中清查、清理。對債權,積極清收,特別是一些原先“三提五統”尾欠數額較大的村,通過清欠增收輻度比較大。同時,對債務采取清欠還債、降息減債、以物抵債、債轉股、依法核銷等形式,妥善處理解決,減輕村集體負擔。xx年,全市村級清欠收入達1175.52萬元,償還債務6461.23萬元。
2、優化環境,強化幫扶。調查發現,各地都把優化環境、加大扶持力度作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實行領導干部和部門包村,有力地增強了村級經濟發展活力,拓展了發展的空間。泰山區、岱岳區、肥城市、寧陽縣制定了稅收返還政策,將各村年度工商稅收(包括招商引資進入縣、鎮工業園的項目)新增地方財力部分,按10%至50%不等的比例返還給村集體,調動了村級發展民營經濟、增加集體收入的積極性。岱岳區馬莊鎮老宮村引進了東馬石膏粉有限公司,預計年實現利稅1000萬元,村集體僅靠地方稅收返還一項每年就可增收20多萬元。同時,各級還堅持實行包村工作制度,從縣市區直機關抽調精干力量常年駐村,充分發揮各部門在資金、技術、信息、物資等方面的優勢,為所包村提供有力支持。兩年來,縣市區共安排工作組315個,抽調縣鄉機關干部1253名,提供幫扶資金2028萬元,實施打井、調水、修路、山區開發等重點工程項目431個,引進和幫助新上項目76個,為加快村級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有的縣市區按照“地域相近、條件相似、便于工作”的原則,選擇部分經濟強村或強企業與經濟薄弱村結成幫扶對子,教方法、幫資金,帶動和促進發展集體經濟。有條件的縣市區和鄉鎮還積極為村級發展提供資金扶持。泰山區針對部分村難以運轉的實際,按照“因地制宜、保障底線、體現政績、優勞優酬”的原則,由區財政列支100萬元,支付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工資、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費用。肥城市石橫鎮對6個集體經濟“空殼”村,每年都從鎮財政分別拔付5萬元,以解除村干部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加快發展上來。
3、加強管理,增收節支并舉。各級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開源節流并舉,加減法一起算,一方面千方百計增加村級收入,一方面厲行節約,管好用好每分錢。一是減少干部職數。落實了村干部“四定”(定編制、定崗位、定職責、定報酬)改革措施,大力推行“兩委”干部交叉兼職,使享受固定補貼和誤工補貼的人數盡量控制在規定的標準和范圍之內,減輕村集體負擔。今年,岱岳區明確提出取消編外人員,計劃生育專職干部、計生小組長、村民小組長等全部由在編村干部兼任,大大減少了村干部人數。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村“兩委”干部17093人,平均每村4.7人,干部總數比xx年減少7500多名。二是推行農村財務“雙代管”。普遍實行了農村財務由鄉鎮代理記帳、代管資金,大部分村取消了會計、現金出納,設立一名報帳員,既加強了監督,又有效地減輕了村級的支出壓力。三是規范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各級嚴格執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定,對村級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理財等工作程序和內容進一步作了規范,并堅持定期檢查督導,實現了村級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新泰市健全完善了現金管理、開支審批、村干部任期審計、離任審計等制度,還設立了農村財務網絡監控中心,與鄉鎮“雙代管”服務中心微機聯網,進行遠程監控,實現了農村財務的會計電算化、監督網絡化、運作規范化。
4、更新觀念,選用經濟能人擔任村干部。調查發現,各級充分認識到,用好一個人就能激活一個班子,找到一條路子,帶富一個村,特別是選用經濟能人擔任村干部已成為各級的共識。去年以來,各級都結合實施“遞進培養工程”,大膽選用政治素質好、能夠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優秀人才擔任村干部,有的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去年以來,全市共調整經濟薄弱村班子598個,876名致富能手被充實進村黨支部班子,其中327人擔任了黨支部書記。他們上任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種渠道增加群眾和集體收入,使這些村在較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很大變化。東平縣提出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雙強”(政治素質強、致富能力強)標準,改善農村干部結構,提高干部隊伍素質。肥城市王瓜店鎮蔣莊村,原來的村干部觀念陳舊,發展經濟沒能力、無路子,集體經濟空殼。xx年,個體大戶孟凡勝回村任黨支部書記后,提出了“經營農村”的思路,僅春季植樹公開拍賣樹點,村集體就增加收入20多萬元。為切實提高農村干部致富能力,各級認真落實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知識培訓五年規劃,大力實施“十百萬”工程,加大對農村黨員干部的科技知識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雙帶”能力。去年以來,我市共培訓農村黨員干部31430名,建立縣級科技知識培訓示范基地37個,鄉鎮示范服務基地128個,培養建設科技致富示范村321個,黨員科技致富帶頭戶15908個。
縣域經濟是以行政縣(市)為區域范圍,以縣一級獨立財政為標志,以縣城為中心、集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經濟系統,是我國國民經濟中基礎層次的行政區域經濟。調研報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縮小城鄉差距、夯實發展基礎、促進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商洛不斷加大縣域經濟發展力度,尤其是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下發后,市委、市政府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實施意見》,確立了以農業產業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的“一化促兩化”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現代中藥、礦產建材、綠色食品、生態旅游和勞務輸出五大主導產業,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逐年加快。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74.04億元,gdp總量比的100.16億元增加73.88億元,按可比價年均增長12.6%,其中一產增加值完成44.58億元,比24.61億元增加19.97億元,年均增長6.7%;二產增加值完成67.88億元,比32.6億元增加35.28億元,年均增長15.1%;三產增加值完成61.58億元,比21.31億元增加40.27億元,年均增長13.9%。財政總收入14.25億元,比5.15億元增長176.7%,年均增長40.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2億元,比2.46億元增長177.2%,年均增長4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比7038元增長51.9%,年均增長14.9%。農民人均純收入2401元,比1513元增長58.7%,年均增長16.6%。以來,柞水、商南、鎮安、商州、洛南5個縣區先后獲得陜西省縣域經濟發展爭先進位獎。
(二)工業經濟快速增長,主導作用日益顯現。全市現有規模工業企業124戶,比101戶增加23戶。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79.6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71億元、工業稅收3.2億元,相比分別年均增長34.8%、21.5%、22.0%??h域工業園區建設加快,策劃并實施了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啟動建設了劉灣產業項目區、柞水盤龍醫藥園區、洛南黃龍鉬業小區、柞水小嶺工業區、山陽中村釩業小區、鎮安云東釩業小區等16個縣域工業園區,入園企業達到2376戶,園區工業實現增加值22.85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68.8%。
(三)農業產業化加快推進,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45萬畝、核桃板栗建園達到404萬畝、優質茶園達到15.4萬畝、畜禽養殖示范小區達到48個、大場大戶6317戶,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18萬畝,認定“三品”基地113個、產品59個。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68家,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6家,其中省級12家、市級24家,打造出了“金絲源”等40多個特色品牌,創建省級名牌產品3個。勞務經濟快速發展,全市設立各類勞務中介機構176個,在新疆、山西、河南和“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勞務基地23個,全市勞務輸出49.7萬人,收入達到22億元。
(四)生態旅游蓬勃發展,第三產業繁榮活躍。近年來多方籌措資金6億多元,重點抓了柞水溶洞、商南金絲峽、鎮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陽天竺山、洛南老君山、丹江漂流以及柞水鳳凰古鎮、山陽漫川古鎮、牧護關度假區、仙娥湖休閑園等一批生態和人文旅游景區景點建設,初步形成了丹江文化旅游長廊和山鎮柞原生態兩條精品旅游線路50多處旅游景點,全市旅游接待人數453.2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5億元,比分別增加379萬人次和9.04億元,年均分別增長83.8%和93.0%。新興服務業快速興起,市場消費日趨活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83億元,比36.6億元增加24.23億元,年均增長18.5%。
(五)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發展后勁顯著增強。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64.65億元,比37.2億元增加127.45億元,年均增長64.2%;爭取中省項目支持資金11.43億元,比3.7億元增加7.73億元,年均增長45.6%;招商引進項目130個,總投資208.1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8.66億元,是5.85億元的6.6倍,年均增長87.6%。以公路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顯著加強,繼西合鐵路、西康鐵路建成通車之后,西柞、藍商、商界、柞小四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堅實。
雖然近年來商洛縣域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但與沿海發達地區、省內其它地市相比,無論從整體水平、經濟規模,還是從人均發展水平情況來看,縣域經濟發展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縣域經濟總量偏小。全市6縣的平均gdp為18.71億元,與全省83個縣42.25億元的平均水平、全省“十強縣”126.26億元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全市gdp排名第一的洛南縣為30.34億元,與全省第一位的神木縣290.58億元相差8.6倍;全市人均gdp為7291元,比全省人均gdp18246元低10955元,人均最高的柞水縣為11897元,與全省人均最高的志丹縣107674元相差幾乎8倍。二是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在全省83個縣、24個區的綜合經濟實力排序中,商州區位居24個區的第22名,六縣中沒有一個進入上游前28名,居中游29-56位的有柞水、鎮安、洛南,居下游57-83位的有商南、山陽、丹鳳,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整體靠后。三是城鄉居民收入偏低。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2858元低1170元,收入最高的商州區為11007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縣16075元低50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3136元低735元,收入最高的丹鳳縣為2617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縣6028元低3411元。四是財政收入水平低。全市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為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2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個百分點;地方稅收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7.8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4個百分點。五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少、實力不強,帶動力較弱,相對具有一定優勢的中藥材、畜牧、核桃、茶葉等產業規模小、加工層次低,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完善、不穩固;六是縣域工業化水平低??h域重工業比重較大,工業結構不優、產品單一,產業鏈短,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較弱,全市工業化水平為19.1%,比全省48.1%的平均水平低29個百分點。七是縣域城鎮化水平較低。全市城鎮化率為31.5%,比全省42.1%的平均水平低10.6個百分點,縣域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相對滯后,城市功能不夠完善,轉移農業人口的作用不明顯。八是民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h域市場化程度不高,民營企業多數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布不合理,全市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7.13%,比全省47.2%的平均水平低0.07個百分點。
經過認真分析思考,制約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基礎薄弱。七縣區均屬國定貧困縣,由于歷史原因,在所有制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相對滯后,縣域經濟發展的原始積累較少,對資源能源的依賴性較強,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仍然突出,制約著縣域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二是發展資金不足。七縣區均屬于資源型財政,支柱財源不強、新興財源不多,縣域財政收入總量小且很不穩定,加之歷史負債較高,用于建設和發展的財政資金有限,主要依靠轉移支付維持正常運轉,縣域經濟缺乏發展的內生力。三是人才嚴重匱乏。由于受政策、環境、待遇等條件的限制,近些年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域企業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造成人才斷茬、青黃不接,直接影響了縣域創新能力和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四是科技帶動力弱??h域科研機構體制機制不活,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程度低,科技對主導產業的支撐力不足。五是對外開放不夠??h區發展環境還不夠優化,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縣域經濟的外向度較低、活力不強。六是行政效能不高。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尚未根本消除,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還比較薄弱,少數領導和干部作風不實、效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影響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是增強敢想敢闖的意識。敢想敢闖敢干是一種魄力、一種膽識,也是領導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必備素質。各級各部門要堅決克服習慣等待,等領導,等支持,等政策,等資金,不敢求新變異、不敢打破陳規、不敢搶在人先的錯誤做法。要在全市干部群眾中倡導敢想敢闖敢干的風氣,鼓勵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摒棄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解放思想,大膽嘗試,創新思維方式,創新發展思路,創新工作措施,推動縣域經濟突破發展。
二是增強搶抓機遇的意識。機遇是戰略資源。當前,商洛經濟發展正面臨著諸多良好機遇:中央把保增長作為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商洛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陜南突破發展,等等。要牢固樹立并增強“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意識,善于洞察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帶來的機遇,潛心研究各種挑戰和困難中蘊含的機遇,在搶抓各種機遇中爭取更多的政策、項目、資金和人才支持,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三是增強發揮優勢的意識。加快突破發展其實是一個不斷發揮后發優勢的過程。商洛的生物、礦產、旅游和勞動力資源得天獨厚,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明顯,開發潛力很大,尤其是隨著高速公路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到“十一五”末商洛將成為全省第一個縣縣通高速公路的密集區,這些都是縣域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和先決條件。要認真分析自身發展的資源與潛力、優勢與劣勢,善于審時、順勢、造勢,敢于競爭,善于轉換,挖掘潛在優勢,發揮現有優勢,創造新的優勢,利用后發優勢,最終把各種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是增強循環發展的意識。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為特征的發展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商洛既是礦產資源富集區,又是國家南水北調的水源涵養區,長期以來礦產開發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一直是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難題。我們要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而達到資源利用效率最大、環境保護最優和經濟效益最佳的目的。
一是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加快推進工業化??h域經濟發展從本質上說就是工業化的過程,工業化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和核心,是解決縣域經濟發展諸多矛盾的根本之舉,也是經濟強縣發展實踐所證明的基本規律。推進商洛縣域經濟工業化進程,一是要培育壯大優勢主導產業。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大投入為重點,進一步做大做強現代中藥、綠色食品和礦產建材等優勢主導產業,打造富有縣域特色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二是要強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堅持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縣域工業化的主攻點,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要素集聚、資源集約的“洼地”效應,使園區成為推進工業化的主要增長極。三是要扶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各縣區要結合本地資源狀況、區位條件、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堅持在政策、資金、人才上加大扶持力度,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型、協作配套型、循環經濟型、節能減排型、勞動密集型、出口創匯型、“專精特新”型企業發展,著力培育扶持一批有實力、有潛力、有帶動力的骨干企業,提高市內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后勁。四是要著力解決企業污染問題。堅持建管并舉,一方面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采用清潔技術,實行循環生產;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監管和環境執法力度,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以特色產業為突破,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商洛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3.6%以上,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堅持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走以工促農的發展路子。一是要繼續按照“穩糧、擴經、興藥、優果、強牧”的思路,以一村一品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選準特色、發展特色、提升特色,重點抓好丹北生豬、河谷川道蛋雞、山鎮柞板栗、洛南商州核桃、高山洋芋和低山茶葉等六大特色產業帶建設,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二是要加快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探索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對農業的輻射帶動能力,擴大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要加快培育農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行業協會、購銷大戶和農村商品經紀人,從根本上解決“大市場”與“小農戶”的矛盾。
三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是縣域經濟拓寬發展空間的必由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城鎮帶動戰略,遵循城鎮發展規律,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加快城鎮化進程。要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洛中心城市規劃和城鄉統籌發展規劃,中心城市要按照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區和宜居宜業城市為目標,結合舊城改造、新城開發,盤活城鎮資產,加快丹江景觀帶、南秦河景觀帶建設,尤其要抓好仙娥湖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等工程建設,逐步形成以丹江兩岸大道為發展主軸的現代城市景觀群,把中心城市建設成為融山、水、城為一體的現代化中等生態園林城市,成為連接西北與華中地區干道上的重要城市。要改革和創新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多渠道加大對城鎮建設的投入,下大力抓好縣城和中心鎮、小城鎮的規劃和建設,抓好一批邊貿重鎮、產業大鎮、工業強鎮、旅游名鎮的示范化建設,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局。要把城鎮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專業市場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吸引各類企業向縣城和中心鎮匯聚,加快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增強城鎮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功能。
四是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加快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民營經濟是發展縣域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要堅持經濟民營為主、企業民有為主、投資民間為主、事業民辦為主,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一要鼓勵引導全民創業。積極引導群眾打破小農經濟意識和傳統文化觀念,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激活各類創業資源,努力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二要切實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中放手、放開,走出一條挖掘民智、吸引民資、依靠民力、做活民營經濟的發展之路。三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同縣域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新上項目、發展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結合起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與調整優化縣域經濟結構結合起來,著力培植一批、壯大一批民營企業,促進民營經濟向科技化、外向化、規?;l展。
(三)打造“四大基地”,壯大縣域經濟產業基礎。
一是打造現代材料工業基地。去年以來,我們成功策劃并啟動建設的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已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工業園區,包括劉灣生態工業園、沙河子現代材料工業園、留仙坪化工建材工業園,涉及光伏產業、鹽化工與水泥、氟材料、鋅及鋅合金材料、鉬材料、釩材料與新能源鎂材料、鋼材料、煤電等10個循環產業鏈45個項目,并與園區外47個項目之間構成循環發展、鏈條延伸、產業互動、關聯配套的格局,到2020年共需投資1208.13億元,全部建成達效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128.97億元。目前,比亞迪、延長、陜西投資集團等大企業、大集團已入駐園區發展。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抓住這個機遇,尋求戰略合作伙伴,強化礦產資源整合,推進環保型開發,延長產業鏈條,推動礦產業由采掘向深加工轉變,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現代材料工業基地。
二是打造秦嶺最佳生態旅游基地。堅持立足于秦嶺,依托于秦嶺,按照“政府指導、財政引導、企業主體、市場為主”的思路,積極引進戰略伙伴,合作開發旅游景點,突出抓好十大精品景區和三條精品旅游線路建設,加快金絲峽國家5a級景區、木王和牛背梁4a級景區、天竺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進度,著力建設金絲峽——天竺山——木王——牛背梁生態旅游圈,積極開發旅游新產品,主動融入全國旅游大循環,努力把商洛打造成為全國的生態旅游名城。要搶抓高速公路開通后人流、物流、信息流劇增的機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促進物流、金融、保險、信息、中介、家政、物業等新興服務業在縣域城鎮發展,不斷提高第三產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
三是打造優質綠色產業基地。積極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真做好基地認定、產品認證、商標注冊、品牌建設、產品包裝、市場銷售等工作,提高商洛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努力把商洛打造成為面向西安、輻射全國的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圍繞發展丹參、黃芩、桔梗、連翹、五味子“五大商藥”,扎實抓好商洛道地中藥材規?;?、標準化生產,著力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堅持“招引”與“整合”相結合,扶持發展農產品龍頭企業,推動核桃、茶葉等優勢產業整合,打造一批商洛綠色特色產業品牌,力爭到20xx年商洛綠色產業的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20xx年達到100億元。
四是打造勞務輸出品牌基地。堅持按照“培訓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要求,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大產業來抓,積極整合勞動、扶貧、教育等培訓資源,認真實施“人人技能工程”,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轉移培訓,搞好“訂單”培訓和“定向”轉移,做到“先培訓、后輸出、持證上崗”,形成商洛勞務的品牌和特色。加快駐外勞務輸出辦事機構建設,切實做好農民工權益維護工作,提升勞務輸出的組織化、規?;?,推動全市勞務輸出數量和收益穩步提高。
一是狠抓項目建設??h域經濟發展主要靠項目帶動、投資拉動。要緊緊抓住國家政策機遇,以基礎設施、農業產業化、工業技改、社會事業項目為重點,搞好項目爭取和項目建設,特別是今年全市安排的100個重點項目,要強化協調推進力度,加快建設進度,力爭早日投產,形成現實生產力。要按照全市啟動400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的要求,每個縣區都要謀劃一批上規模、帶動性強的項目,充實和完善縣域項目庫,尤其要重點抓好西合、西康鐵路復線和西商二線、榆商、商柞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比亞迪太陽能電池、延長氟化工、中金黃金開發、商洛發電廠、柞水大西溝菱鐵礦開發、西部鑫興鉬業深加工、五洲公司釩業深加工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全市重大項目有序銜接、投資穩定增長。
二是擴大招商引資。堅持對外開放、擴大招商引資是推動縣域經濟突破發展的有效途徑。必須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對外競爭與合作,推進全方位開放,借助外力促發展。要緊緊抓住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依托資源優勢,搶占“地利”先機,吸納和承接更多的轉移資本、產業和企業。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等重大政策機遇,積極“進京跑省”,極力爭取國家投資和省上支持。要繼續抓好投資環境建設,重點要在“政策比別人活、措施比別人新、辦法比別人多、服務比別人好”等軟環境上下功夫,努力營造促進發展的大氣候、大環境,形成自己的區域比較優勢,增強縣域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三是推動科技創新??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研究制定科技帶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科技工作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和推廣普及,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把新型適用科技成果積極運用于縣域經濟的開發領域,努力增強科技成果在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第三產業中的轉化、推廣與應用效果。積極推進科技體制創新,探索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有效方式,加強與省內外大型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他們來我市建立分支機構或科研基地,引導市內企業搞好自主研發,形成一批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動重點領域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四是深化體制改革。改革是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自我完善,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要抓好農村體制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引導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搞好農村服務體系和種子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繼續推進企業改革,通過兼并和相互參股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企業重組,鼓勵市內企業與省內外大企業進行全方位合作;進一步搞好財政改革,整合財政事業性投入,打破部門和條塊分割,集中力量辦大事;深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無論是哪項改革,必須堅持立足實際,積極穩妥地推進,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要解決好四個問題:首先是金融支持問題。健全金融體系,增加信貸額度,引導民間資本向創業和發展領域流動,切實解決縣域經濟發展融資難問題。其次是財政投入問題。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逐步建立以貼息、擔保、參股和風險投資為主的投入機制,加大財政資金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投入。第三是人才保障問題。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觀念,不拘形式地吸引外地優秀人才,尤其是緊缺人才和高技術人才,定期定向對行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各類人才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第四是土地供應問題。堅持“總量控制、動態平衡”的原則,盤活存量土地,對長期閑置土地要通過收購、租賃、參股等形式重新啟用,以緩解建設用地與土地緊張的矛盾,確保重點園區、重大項目的正當用地需求。
二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抓住新一輪機構改革的契機,調整優化政府組織機構,理順職責關系,強化權責一致,加快推進政企、政資、政事分開及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推動制度創新和政府管理創新,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實現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
三是切實提高行政效能。圍繞開展“工作落實年”活動,切實抓好政府機關效能建設,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先導、提高素質能力為基礎、創新體制機制為根本、改善運作方式為關鍵、強化責任追究為保證,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不斷優化服務方式,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制、服務承諾制、辦事限時制,全面提高抓落實工作效率,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四是完善考核工作機制。根據縣域經濟特色和發展水平,設置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年度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縣域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正確運用縣域經濟考核結果,使考核真正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在發展村級經濟中,各級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
我市村級經濟發展雖然找到了一些路子,創出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過調研,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問題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農村干部發展經濟的素質能力不強。一是思想觀念陳舊。有的村干部市場經濟意識不強,思路狹窄,認為發展集體經濟就是辦企業、上項目,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認為當前主要是發展個體民營經濟,發展集體經濟不合拍,過時了,以為只要群眾富裕了,集體有沒有收入無所謂。泰山區省莊鎮安家莊村地處山區,是有名的花卉苗木專業村,村里無償提供技術、信息、銷售等各項服務,群眾收入雖然比較高,但村集體經濟空殼,村里辦公用房只有兩間1965年蓋的土坯房,村干部也十幾年未發工資。東平縣老湖鎮南辛莊村,群眾在村里的幫助下,通過特種動物養殖走上了致富路,有的戶年收入達17萬元,但村里不收服務費,集體無收入,運轉非常困難。二是責任意識不強。有的村干部安于現狀,只守攤,不創業,怕擔責任,怕冒風險,“等靠要”思想嚴重。有的村雖然有發展基礎和發展條件,但由于原先辦企業、上項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思想,顧慮重重,不敢闖、不敢干。有的村干部雖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強,但主要精力用在個人致富上。新泰市石萊鎮胡家泉村的兩名村干部,都是致富能手,家里有波爾山羊養殖、羊肉加工等項目,年收入比較高,但對集體發展考慮得很少,主動做工作少,只滿足于完成上級任務,致使村集體無收入。三是工作能力差。缺思路,少辦法,過多強調客觀條件,不從主觀找原因,怨天憂人。調研發現,有的村雖有近千畝土地,但一年到頭只能收一季小麥和一季玉米,沒有任何增加集體收入的門路,村干部畏難發愁,只等上級扶持,全村坐等受窮。有的`村雖然有土地、山林、“四荒”,但經營方式不合理,一次性低價拍賣,影響了村里的穩定持續發展。
2、大力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繼續深化“遞進培養工程”,解決好村級經濟發展人才匱乏的問題。結合今年村級班子換屆,廣開視野,擴大民主,大力選拔那些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有經營頭腦和管理經驗、樂于奉獻、腳踏實地為群眾謀利益的優秀人才進班子,特別是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進一步核定干部職數,從嚴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職,包括計劃生育干部、生產組長、工勤人員等,能兼的一律兼起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村里吃補貼的人數。結合學習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班子成員的政治理論、市場經濟、實用技術和政策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帶動致富能力。加強農村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增強他們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總結成功經驗,采取工資統籌、辦理養老保險等措施,保證村干部待遇落實,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落實目標責任、民主評議、考核獎懲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建立健全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運行機制,理順“兩委”關系,保證村級組織協調高效運轉。
3、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市財政、農業、土地、工商、稅務、金融、計生、政法等有關部門,根據各自業務職能,提出加快村級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齊抓共管、齊幫共扶的強大合力。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村級事權,嚴禁各種形式的亂集資、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取消一切不符合實際的達標升級活動,不得強迫村里出資興辦各種基礎設施項目。嚴格執行中央訂閱報刊的政策規定,加大查處力度,堅決杜絕除黨報黨刊以外的其他報刊攤派??偨Y縣鄉化解村級債務的辦法,拓清底子,研究措施,積極化解村級不良債務,能掛帳的掛帳,能停息的停息,能核銷的核銷。同時,要求鄉村量力而行興辦公益事業,嚴防增加新的債務負擔。
4、提高民主決策和經營管理水平。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制定細致的工作標準,進一步健全決策機制,規范決策程序,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完善民主理財制度,加大審計力度,全面推行農村財務“雙代管”。落實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對公開時間、程序、內容、形式等進行規范,加強群眾監督。進一步健全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機制,杜絕“跑冒滴漏”,并通過多種方式改革產權制度,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5、進一步加強對村級經濟發展的領導和指導。市委制定關于加快村級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目標任務,理清發展路子,落實領導責任,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基層政權的高度,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關注基層、理解基層、支持基層,積極幫助基層解決困難和問題,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級收入,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和有效發揮作用。認真落實市級領導干部聯系困難鄉鎮,縣鄉領導干部聯系貧困后進村和市、縣直部門包村制度,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積極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出點子、找路子、搞服務、引項目,協調資金,優化環境。把村級經濟發展納入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農村黨建“三級聯創”活動,作為考核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實績和評先樹優的重要內容。加大村級特別是負債嚴重、運轉困難村的轉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貧資金,破解發展難題??偨Y岱岳區實行“村村富”工程,加快村級經濟發展的經驗,召開現場會議進行推廣。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偨Y各級發展村級經濟的先進經驗,樹立一批典型,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經驗做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面上工作開展。
(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逐年加快??h域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加快。從xx年起,縣域經濟一舉扭轉了長期發展滯后的被動局面,增長速度超過全市平均水平。xx年,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9.6億元,是xx年的2.4倍,年均增長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實現財政收入5.05億元,是xx年的2.6倍,年均增長xx年增加50元,年均增長0.4%。今年上半年,三縣實現工業增加值28.83億元、財政收入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26.4%,其中財政收入增長高于全市.8個百分點,長豐、肥西工業增加值增長均快于全市??h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56元,同比增長26.8%,高于全市9.2個百分點。三縣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xx年縣全省(市)綜合指數,肥西居第7位,比xx年上升6位;肥東居第8位,比xx年上升0位;長豐居第位,比xx年上升30位。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行質量明顯提高。xx年,縣域經濟中三次產業結構已由xx年的44.4∶24.9∶30.7調整為25.8∶40.6∶33.6。5年時間,一產比重下降了將近xx年,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億元、工業稅收5.8億元,分別是xx年的6倍、5.倍和5.3倍,年均分別增長43%、38.5%、39.4%??h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xx年的78戶發展到96戶,增加了.5倍。工業對縣域gdp和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37.3%和38.5%,5年分別提高了近xx年的5.7%提高到7.%,上升了.4個百分點??h域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園區經濟蓬勃發展,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有3個省級工業園區和6個經市批準的鄉鎮工業集中區。xx年,縣域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占縣域60%以上,提供稅收占三縣財政收入50%以上。
(四)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種植業、養殖業標準化、規?;?、區域化取得長足進展,市級標準化養殖小區發展到500多個,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60%,xx年家禽出欄量突破億只,比xx年增長65%;苗木、蔬果面積分別達到7萬畝、72.4萬畝,設施栽培達到0萬畝;成片造林59萬畝,相當于建國以來造林面積總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龍頭企業規模壯大,帶動力顯著增強。xx年,三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至83家,年銷售收入76.9億元;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5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增至0家,其中0億元以上2家。伊利乳業、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團、和威集團等一批國內大企業、大集團落戶三縣,使農業產業化躍上新臺階。
(五)招商引資勢頭強勁,發展后勁顯著增強。xx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加大,xx年固定資產投資75.3億元,是xx年的4倍多,年均增長32.3%。5年累計實際利用省外資金50.3億元,其中xx年達到8.6億元,是xx年的2.倍,年均增長xx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勢頭更加強勁。-6月,縣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7億元,同比增長34.9%,高于全市22.6個百分點;共引進省外項目48個,實際到位資金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9.9%??h域投資加大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進一步增強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雖然取得快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僅與全國百強縣差距甚遠,即使與外省經濟強縣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
差距之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xx年我市三縣綜合實力在全國xx年來三縣加快推進工業化,縣域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但與經濟強縣相比,仍有較大差距。xx年,百強縣非農產業比重為90.4%,而我市為64.3%,三縣中非農產業比重最高的xx縣要比xx市低2.9個百分點。從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看,才進入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基礎薄弱。xx年,我市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5家,總數比xx市還要少7家,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合計為5.5億元,只及xx市59.6%。從各縣情況看,肥西、肥東和xx縣擁有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僅是xx市的4.9%、25%和8.5%,實現的工業總產值也只及xx市的3.3%、xx年縣域人均基建投資額為794元,只相當于百強縣平均水平的5.4%。長豐、肥東、肥西三縣人均基建投資額分別為29元、660元和592元,只有萊西的39%、23%和2%??h域貸款水平偏低,到xx年末,三縣貸款余額總量為55.7億元,占全市貸款余額的4.6%,人均貸款余額只及百強縣的0%,人均貸款額較高的肥東也只有百強縣的.7%,只及萊西的36%。經濟外向度也比較低,我市縣均出口總額僅為百強縣平均水平的.6%,縣均實際利用外資不到百強縣平均水平的4%??h域外資依存度為2.2%,遠遠低于萊西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資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縣域生產要素供給不足??h級財政拮據,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郵政儲蓄只存不貸,縣域有限的資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從農村流向城市,縣域大量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受縣域環境、待遇等條件的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域企業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目前三縣規劃建設、工業經濟、財稅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人才嚴重短缺,不僅直接影響到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也影響到縣域創新能力的提高。xx年,我市縣域每萬人年均申請專利數0.07件,遠遠低于百強縣每萬人均4.37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場化程度不高,非公經濟發展緩慢。我市縣域市場化程度不高,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強。市場中介組織培育不足,經濟發展環境不夠寬松,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三縣民營企業多數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布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第三產業,大多仍然處于家族式管理為主的低級階段,自身發展潛力有限。截至xx年5月底,三縣個體工商戶54842戶,注冊資金僅為7.28億元,戶均僅.3萬元;私營企業3854戶,注冊資金5.6億元,戶均僅4.6萬元。實現的生產總值和稅收占縣域總量不足50%,遠遠低于發達地區70%以上的水平。
在新的形勢下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要進一步確立科學發展理念,拓寬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從以鄉村為依托、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傳統縣域經濟,向以縣域和中心鎮為依托、以非農經濟為主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現xx縣域經濟躍升。
(一)完善發展思路,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當前實施縣域突破,加快發展縣域經濟,需要資金、項目、技術、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供給。因此,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首要動力。從思想理念方面來說,縣域突破首先是發展思路、發展觀念的更新和突破,要努力破除一切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擯棄一切束縛發展的落后意識,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在提高認識中統一認識,在轉變觀念中更新觀念,在勇于探索中不斷前進。要不斷強化工業意識、市場意識、創業意識,善于把上級的政策和部署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以創造性的工作開創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從制度供給方面來說,要從多方面確立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民營經濟的主體作用,構建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性機制,政府的指導和調控要建立在充分發揮這“兩個作用”的基礎之上,并保護“兩個作用”的有效發揮,而不能取代或限制“兩個作用”的發揮。
(二)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快產業集聚發展??h域經濟發展從本質上說就是工業化過程,就是用現代工業改造傳統農業和農村經濟,從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換的過程。工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經濟強縣發展實踐所證明的基本規律。推進我市縣域經濟工業化進程,當前重點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經濟。要著眼于市場需求趨向,立足于區域自然資源稟賦和原有產業基礎,進一步強化產業特色,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促進資源、資金、人才、技術等向特色產業或產品集聚,使其不斷壯大規模,形成優勢,在縣域內形成若干個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的特色產業集聚區。二是大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要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縣域工業化的主攻點,集中力量開發建設好縣工業園區和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要素集聚、資源集約的“洼地”效應,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加快向園區聚集,使園區成為推進工業化的主要增長極。三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用現代工業理念和現代生產經營方式改造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促進縣域農業向經營規?;?、投資多元化、布局區域化方向發展。
(三)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相互依存,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礎,城鎮化又可以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快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加快城鎮化進程,并使之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一個基點。要按照現代化濱湖城市和“4”城市總體框架,推進我市縣域城鎮化,重點抓好店埠、上派、雙墩等中心城鎮建設,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要把城鎮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專業市場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引導、鼓勵各類企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中,加快產業集聚、人口集中,促進縣域城鎮建設發展。改革和創新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市場化經營,多渠道加大對城鎮建設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將城市的基礎設施不斷地向周邊鄉村延伸,對連接城鄉和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籌資、統一建設,以改善縣域內外聯系條件,優化投資環境,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四)掀起全民創業熱潮,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不多,企業數量偏少,民營經濟不強,是當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盡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要加大全民創業的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群眾打破小農經濟意識和傳統文化觀念,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激活各類創業資源,盡快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進一步消除束縛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制障礙,全面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中放手、放開,放寬準入限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走出一條挖掘民智、吸引民資、依靠民力、做活民營經濟的發展之路。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同縣域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新上項目、發展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結合起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參與公有經濟改革,參與新上項目投資入股,組建各種形式的農村經濟組織。
(五)擴大引資規模,加大縣域發展投入?,F階段,縣域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靠項目帶動。長期以來,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滯后,主要是因為投資不足。因此,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招商引資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要緊緊抓住沿海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積極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中,搶占“地利”先機,吸納和承接更多的長三角地區轉移出來的資本、產業和企業。要緊緊抓住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積極“進京跑省”,極力爭取國家投資和省里支持,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硬環境。要著眼新農村建設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結合本地“十一五”發展實際,認真謀劃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項目,充實和完善縣域項目庫。每個縣每年都要抓幾個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對重大項目要加強協調服務,促進盡快開工、建設、投產,形成現實生產力。
(六)優化發展環境,著力營造比較優勢。相對于沿海發達地區和xx市區,我市縣域的要素集聚力和資源配置力總體上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必須要把環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做到門檻更低、服務更好、環境更優,努力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增強縣域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機關效能建設,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先導、提高素質能力為基礎、創新體制機制為根本、改善運作方式為關鍵、強化責任追究為保證,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環境。要建立健全縣域經濟發展考核激勵機制,根據省里每年對縣域經濟考核的結果,對各個縣進行相應獎懲,同時每年開展評選經濟發展“十強”和“十快”鄉鎮活動,對評選出的鄉鎮給予獎勵。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對發展業績突出,在縣域經濟考核中大幅進位的黨政正職給予重獎和重用。使各個縣、各個鄉鎮既有動力,又有壓力,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我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等各項方針政策,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求真務實,突出“發展”,縣域經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近幾年來,是我縣經濟發展生機最旺盛、增長速度最快、經濟效益最好、發展比較協調、人民群眾受惠最多的幾年。其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全縣經濟快速發展,項目建設成效顯著,轉型升級不斷推進,發展質量有效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8.7億元,同比增長16.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3.7億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81億元,同比增長23.9%;第三產業增加值43.9億元,同比增長11.3%。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3.4、8.2、4.4個百分點。民生繼續得到改善。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6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085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18萬人;完成了20所農村學校的校安工程,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率達100%;全面完成了今年農村改水改廁項目,新建改造鄉鎮衛生院7個,新建村級衛生室30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著力開展“陽光行動”,落實農村低保對象2.6萬人,五保供養標準較去年提高200元,新建農村敬老院、五保之家等11個;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共參保43250人,新增4348人;解決城鎮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共497套,新建農村沼氣池6208口。
1.92%。油料產量1.78萬噸,同比增長13.6%;茶葉產量0.19萬噸,同比增長0.3%;養殖水產品產量9.36萬噸,同比增長5.4%。
現代農業穩步推進。今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溫氏集團、春云科技等產業化項目。洞庭黃龍在天津股交所掛牌,這是縣內企業掛牌上市零的突破。凱佳生態、九洲生態城、左公水鄉等現代農莊建設扎實推進,鶴龍湖農莊等17家現代農莊評為全省星級鄉村旅游點。糧食生產再獲全省先進,水產總量連續15年居全省第一,畜牧工作榮獲全省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高。
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全縣共硬化通鄉鎮(村)公路230公里,硬化率達85%以上,通組、通戶硬化率均超過60%。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14個,全縣共新增垃圾圍(池)2720多個,建設鄉村垃圾站220多個,50%以上的村莊實行了衛生保潔制度,實現了垃圾集中管理清運。全縣共新建沼氣池6208個,累計完成沼氣池建設41045個,僅沼氣一項就覆蓋全縣30%以上的農戶,加上電器、液化氣和氣態生物灶等在農村的廣泛使用,全縣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60%以上。
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積極搭建產業承接基地。20xx年全面完成2條主道的電、供排水、排污系統建設,著力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并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綠化、亮化等相關配套工作。今年園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新增2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47.7萬元,同比增長64%。園區共引進招商項目16個,協議引進資金6.7億元。全年新開工項目15個,尚達木門、菲菲毛巾、驛通電子、新源變壓器、波士家俱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為構筑大園區,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奠定了基礎。
建筑業穩定增長。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33家,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6.5億元,同比增長36.7%。實現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47%。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8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4%。
盡管我縣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大成效,但與兄弟縣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我縣經濟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產業結構不優??h域經濟特色不濃,各地之間結構趨同,缺乏瀏陽生物醫藥、花卉、望城現代農業之類個性鮮明的特色產業;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傳統農業產業仍然在唱主角;第三產業發展滯后,農業生產生活服務還停留在相當原始的水平;產業鏈短,集約化程度不高,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不多,未能形成強勢產業鏈,其知名度、市場影響力、輻射半徑、規模效應還十分有限。
二是規模企業比重不大。據調查,我縣現有企業784家,但規模企業只有149家,僅占19%。工業企業相當一部分為傳統產業,規模不大、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占9.8%,年產值在5000萬元至1億元企業占3.4%,年納稅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有1家(今年可望有兩家),年納稅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的企業不足十家。目前全縣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和國家級龍頭企業。雖然我縣近年來引進了如遠大低碳科技園、中國(湖南)輕工產業園、長豐新能源汽車、中鐵軌道等財源性、稅源性大項目,但還未形成生產力。由于企業規模不大,全縣工業經濟的整體實力難以得到質的提升。
三是資源要素制約嚴重。
一是用地緊張。近年來,由于我縣引進項目較多,用地指標不夠的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縣每年的用地指標在700畝以下,而實際需要量在5000畝左右,致使中鐵軌道等一大批已落戶項目無法開工,用地難已成為招商引資的最大障礙。
二是資金緊張。園區建設、項目征地拆遷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盡管縣委、縣政府通過引進商業銀行、爭取貸款、向干部借款等籌集了不少資金,但與實際需要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使建華二期等好項目無法開工建設。另外,由于國家宏觀調控,使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縣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缺口在3億元以上。
三是用工緊張。隨著新《勞動法》的實施、工資協商制度的即將推出,企業用工短缺、用工成本高的問題已經成為我縣部分企業的一大難題。用工短缺直接導致了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特別是由于幾次實施有序用電,生活用電無法保證供應,很多企業員工辭工,進一步加劇了用工緊張形勢。
四是要素緊張。今年以來,“電荒”問題十分嚴重。我縣為保民生、保穩定,已4次實施有序用電。有序用電期間除留三千保安負荷外,工業企業全部停止生產,累計投產時間近60天。另外,我縣工業所需的煤炭、鋼材、成品油、銅材、甲醛、木材、糧食、亞麻等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均超過了產品價格的上漲幅度,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升高,運輸成本加大,企業盈利空間壓縮。
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具體行動,是實現“強盛湘陰”的根本途徑。為此,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努力完善發展思路,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縣城經濟發展的決定》(桂發[2004]19號)精神,扶綏縣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和崇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動員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學習借鑒廣東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擴大開放,艱苦拼搏,加快建設城郊型經濟強縣,努力實現扶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一)增強發展意識,更新發展觀念,拓寬發展路子。
強化發展意識,搶抓發展機遇?!笆濉背跗?,扶綏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gdp、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年均增長10%以上。但與廣東等沿海先進縣市對比,最明顯的不足還是發展的意識不夠強、發展的速度不夠快、發展的路子不夠寬、發展的后勁不夠足,最大的差距還是發展的差距。因此,我們強化發展意識,始終堅持以發展為工作中心,始終堅持以發展為最大目標,始終堅持以發展為最高標準,始終堅持以發展為最大成效。同時,抓住西部大開發、南博會、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這三大歷史機遇以及南友高速公路建設和撤地設市的機遇,主動對接、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力爭成為廣東、江浙進軍東盟的生產基地,努力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更新發展觀念,拓寬發展路子。在謀劃縣域經濟發展全局時,努力貫穿三個現代經濟發展的理念,即以工業為主體推動三個產業協調發展的理念;以城鎮為依托謀劃城鄉經濟互動發展的理念;以開放為先導實現多種生產要素聚集發展的理念。拓寬建設“城郊型經濟強縣”的發展路子,一是跳出農業抓農業,從就農業抓農業轉變到主要通過非農業來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二是跳出農村抓農村,從就農村建農村轉變到主要通過城鎮經濟來帶動農村經濟的繁榮。三是跳出基層抓基層,從局限于縣鄉狹小范圍內做基層工作,轉變到大膽引進縣鄉之外的生產要素來促進基層工作新發展。
(二)牽住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努力實現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
始終抓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工作這只“牛鼻子”。一是繼續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強化對項目投資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輻射率”和“命中率”。二是實行無門檻政策。堅持做到“兩不爭”:不與企業爭利益,不與市場爭權力;奉行“無門檻”政策,敢于舍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讓企業無門欖進入,無阻力生存,無障礙發展。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和跟蹤服務工作。去年我們投入項目前期工作經費達1400多萬元,成功引進了山秀水電站、海螺水泥和木薯深加工等投資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今年又安排項目前期工作經費1500萬元,力爭完成項目投資6.5億元以上,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10億元。
建立健全項目招商工作新機制。一是繼續實行重點項目領導掛帥和部門負責制,集中精力抓好今年34個重點項目。二是實行項目定期排查制和集中開工制。三是實行招商工作業績定期通報制和年度考核制。每兩個月通報一次招商項目工作進展情況,每一季度督查一次項目實施情況,年終對各鄉鎮、各部門的項目工作業績進行全面考核。四是建立和落實好項目投資工作獎懲激勵機制。去年,我縣財政拿出41萬元重獎項目工作有功單位和人員。今年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招商引資獎勵基金,拿出100萬元左右對有功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處罰,沒收項目工作風險抵押金。五是建立項目業主投訴制和責任追究制。
深化國有企業和農林場產權制度改革。目前,我縣所屬國有企業已完成改制11家,對幾家未改制的企業要排出改制時間表,制定落實改制方案,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務必把未改制的國有企業改制完畢。同時,要進一步深化國有農林場改革,增強發展活力。我們要充分利用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對城市周邊的國有農墾農場、國有林場和一些農場土地管理使用權屬進行調整這一有利機遇,重新修編調整城鎮總體規劃,將城鎮周邊符合規劃建設條件的國有農林場土地,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統籌研究,有效解決我縣項目建設用地問題。
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今年年初,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集中精力抓好34個重點項目,包括續建、新建項目及一些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制定了今年重點項目建設目錄和責任制,有力推動了項目工作發展。各鄉鎮、部門認真落實好各項目的開工方案、人員,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切實把項目的各項工作落實到開工建設上。要抓好已開工項目的建設進度,力爭早日竣工、早日投產、早日發揮效益。
(三)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抓好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市場建設。堅持用工業理念抓農業生產,用市場理念調整農業結構。一方面,要牢固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重點培育壯大蔗糖、劍麻、林產等農業龍頭企業,使這些企業成為帶動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機制,為農民增收提供可靠保證。另一方面,大力抓好市場建設。加強對南門市場為龍頭、東區果菜綜合批發市場、山圩農貿市場、龍頭瓜菜市場、縣城建材市場等專業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類市場的服務功能。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為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服務,使他們能夠按照市場需求安排農業生產。圍繞各類農副產品市場的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著力培育功能齊全的市場體系,走以市場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市場的路子,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加工企業和市場帶動,推動全縣“龍型”經濟快速發展,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植壯大優勢農產品規模和品牌。一是“穩蔗”,積極實施甘蔗“六化”工程。以科技興蔗為主導,以實施甘蔗“六化”生產為載體,以提高單產、含糖份、蔗糖行業綜合效益為目標,實施“噸糖田”工程,加強高產高糖品種的推廣普及,制定落實甘蔗水利化建設和農戶購買大馬力機械的獎勵政策,鼓勵農民投資建設甘蔗水利化、機械化。確保2004/2005年榨季入廠原料蔗達到380萬噸,力爭突破400萬噸,進一步鞏固提高這一支柱產業。二是“快信”,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步伐。加快建立完善以農村綜合經濟信息、農業科技信息、農產品供求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縣、鄉、村三級農業信息網絡,進一步整合全縣農業信息資源,加強縣信息中心與農村基層的信息互動交流,逐步把信息網向村委、瓜菜生產重點村、屯、營銷大戶、瓜菜批發市場延伸,牢牢把握住市場變化的脈博。三是“興麻”,加快劍麻產業發展。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一步興起發展劍麻種植的新高潮,每年新種面積要達2萬畝以上,5年內發展劍麻面積10萬畝以上,把我縣建成全國最大的劍麻生產加工基地。四是“推橙”,積極推進紅江橙產業化發展。把紅江橙生產作為我縣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來抓,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落實負責制,制定。
工作方案。
出臺扶持政策引導廣大農民大力發展紅江橙生產擴大規模優化品質打造品牌做大做強紅江橙產業力爭5年內紅江橙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使紅江橙產業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五是“優菜”大力發展優質瓜菜生產。要依托岜盆和龍頭兩個現代農業示范園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展黑皮冬瓜、甜南瓜、辣椒等優勢瓜菜生產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大力發展反季節瓜菜和無公害蔬菜重點建好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全縣今年反季節瓜菜和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要達到35萬畝進一步做大城市“菜籃子”力爭把我縣建成中心城市的優質蔬菜供應基地。同時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監測體系建設以“菜籃子”產品為突破口以儀器質量安全為重點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最近,縣委、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設施產業化建設的決定》,把水利建設和改革作為農民增收的突破口來抓。大膽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逐步推行以農民用水者協會為主體的群管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采取“明確建管主體,健全群管職能,規范量水收費,理順組織關系”等措施,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要實行“以獎代補”的激勵機制和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優惠政策,大力盤活幾十年投入形成的水利設施存量資產,努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資水利建設的機制,加快推進農業水利化進程。要全面實施治旱、人飲兩大工程建設,確保每年投入水利建設資金2000萬元左右,力爭到2007年實現人均1畝旱澇保收田地、全部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的目標。同時,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和沼氣池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四)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投資區建設,努力創造經濟發展最佳平臺。
轉變職能,優化服務環境。近年來,我們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聯合辦公、“一卡式”收費制度;推行誠信服務承諾、評議和投訴責任追究三項制度;實行民警到外來企業“蹲點負責”制度及縣領導與重點企業、項目“結對”跟蹤服務制度等,這些制度的落實,使我縣的服務環境有了較大轉變,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服務環境還跟不上項目工作發展的要求,必須加大環境建設的工作力度。一是樹立環境就是項目的理念。要進一步強化“人人是環境,事事是環境,處處是環境”的意識,努力營造更好的“愛商、扶商、利商”環境。二是以完善縣行政服務中心為突破口,全面優化服務環境。要辦好行政服務中心,在全縣范圍內切實落實“一條龍服務”的集中審批制度,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辦證,一個窗口收費,一個大廳辦成,最短時間辦完。三是建立客商投訴快速反映處理機制。建立“經濟110”,公開舉報投訴電話,受理縣域內的投資者、企業、個體工商戶對經濟綜合管理、行政執法等職能單位和部門,在工作中違反政策和。
規章制度。
影響經濟環境和經濟發展的行為的舉報投訴。要完善投訴信息處理制度和責任制進一步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規范高效行政促進公正執法依法保護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為全縣經濟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舉全縣之力加快扶綏華僑投資區建設。第一,要全力加快投資區基礎設施建設,創造項目引進、投資創業的最佳平臺?,F在要加大投資力度,由原來1500萬元爭取達到2000萬元,財政要保證投入。爭取以后每年投入2000萬元,5年內投入一個億,完善園區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第二,各鄉鎮、各部門都要配合投資區的建設。凡是投資區設施建設需要的,有關部門要開綠燈,做好配合工作。財政部門要確保資金到位。第三,創新投資區經營管理機制。通過搞活機制,引進業主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業主來建設工業園,努力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第四,抓住南博會的商機,瞄準大公司、大項目,瞄準高科技項目,引進一批工業項目特別是資金投入大、稅源高、技術水平先進的大項目,輔以發展小項目,做到“盯住大項目,發展滿天星”,把投資區建設成為帶動項目發展的中心、資本聚集的中心、科技創新的中心。同時扶持山圩劍麻工業園、百佳盛生物科技工業園等工業園區,以園區為載體引進項目,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招商隊伍,實施全民招商戰略。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撥精干人員,組建專業的招商隊伍,分成若干小分隊抓招商引資,有條件的鄉鎮要成立專業招商小組,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招商引資培訓班,對專業招商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招商隊伍的整體素質;專業招商人員的工資、福利要和工作業績掛鉤,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真正把專業招商隊伍建設成為一支招商能力強、善于招商的“特種部隊”。要抓好業余招商隊伍建設,實施全民招商戰略。各單位、各部門要整合力量,抽調三分之二以上干部抓項目,用三分之二時間和精力抓項目;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把招商引資落實到各單位、各部門;制定落實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把引進項目資金金額比例進行獎勵,調動全社會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狠抓“以商引商”工作,把辦好已引進企業作為“以商引商”的最有效途徑,實施“安商扶商”工程,激發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形成“引進一個,建好一個,帶來一批”的聚集效用。
產業結構較為單一,財政風險比較大。扶綏縣的產業結構以蔗糖業為主體,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蔗糖業,產業結構和財源結構單一性的特征相當突出。全縣經濟發展受宏觀環境的影響比較大,總體財源基礎不夠牢固。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比較滯后。近年來,扶綏縣雖然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比較大,商品性農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展有所加快,但由于多年來受到城鄉分割體制的影響,農業生產方式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戶為主,生產規模不大,勞動生產率低,從事農業的勞動人口多,農村隱性失業突出。農業產業化雖然發展比較快,但發展程度還不夠高、產業鏈不長、龍頭企業不多且大都規模比較小。農村經濟以農業特別是種植業為主,村屯養殖業、加工業發展速度比較慢,鄉村工業和農村服務業不多且規模小、檔次低,農民收入增長不夠快。
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還比較弱。蔗糖、建材、木薯淀粉和劍麻等是扶綏目前比較大的產業,但這些產業的企業大都面臨一定的困難。蔗糖業現有兩家糖廠,雖然都已經進行產權改革,經營機制比較好,但蔗糖深加工沒有取得新的突破,糖的附加值低而成本比較高。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食糖關稅的降低,糖廠面臨市場競爭的壓力增大。建材業現有水泥廠3家,產品性能一般。新建設的海螺集團投產以后,年生產水泥將達到150萬噸,可從現在的征地、建廠到以后的竣工、投產還有個比較長的時間。山圩劍麻工業園區建設剛剛起步,原山圩華僑農場劍麻加工廠生產的劍麻產品單一。淀粉、林木和林化企業等尚未做強做大。
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近幾年來,扶綏傳統的商品市場有了比較快的發展,商場、商店和集貿市場的商品交易量不斷增大,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發展比較滯后,大宗產品如糧食、蔬菜、水果、畜牧水產品、木材等都沒有相應的專業批發市場,商品市場對產業發展的輻射能力和帶動能力還不夠強。生產要素市場如資本、土地、勞動力、信息等市場有的剛剛起步,有的還是“空白”;中介服務如法律、會計、審計、資產評估、咨詢、廣告、經紀等仍然比較薄弱或欠缺,沒有形成社會化??h域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還是依靠行政力量的促進和推動。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還不很突出和明顯。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任務依然比較重。
人才、資金比較短缺。扶綏縣雖然現在擁有科技人員6500人,高級科技人員350人,但全縣人才總量與自治區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扶綏縣現在擁有的科技人員中,大多數是教育、衛生類人才,經濟類特別是企業家人才相當短缺,高級管理人才缺乏。資金方面,由于扶綏縣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實力不夠強,財政收入還不多,本縣可用財力少,財政沒有多少錢能用于投資環境的建設尤其是支持產業的發展。還有,國家進行了投資體制改革,實行資本金制度,扶綏地方財力有限,資金不足,很難爭取到國家的規模投資。加上種種原因,外部資金尤其是港澳臺和沿海?。ㄊ校┵Y金流入扶綏的還不多,縣內社會和民間投資也沒有全面啟動,投資增長不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要大力推廣優質谷生產,實施甘蔗“六化”生產,鞏固甘蔗支柱;大力發展反季節瓜菜和無公害蔬菜,建好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五年內要發展劍麻10萬畝、速豐桉20萬畝。加大養殖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奶牛、肉豬、肉雞、肉鴿、特色水產品等為主的畜牧產業,力爭畜牧水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現在的19%提高到30%以上。扶持農產品加工,努力提高糧食、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等大宗農產品的加工能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二)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一是通過龍頭企業培養壯大蔗糖、劍麻、林業、建材、食品和生物化工六大產業。即以扶南東亞公司、東門南華公司為龍頭的蔗糖業;以山圩劍麻工業園、天然纖維制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劍麻業;以東正木業纖維板廠為龍頭、國有林場為支撐的林業;以現有的水泥廠為基礎,加快建設以新型干法旋窯水泥項目為龍頭的建材業;以大宇淀粉廠、罐頭廠為骨干的食品業;以百佳盛生物科技工業園為龍頭的生物化工產業。二是要規劃建設工業園,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重點建設渠黎華僑經濟區,抓好山圩劍麻工業園和百佳盛生物工業園等。三是要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對尚未改制的國有企業要通過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兼并、破產等產權改革方式,力爭用兩年時間把所有國有企業全部改制,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四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非公有制經濟真正在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縣城和中心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要逐步擴大縣城規模,完善城區基礎設施和市政公共設施,繼續實施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程,進一步提高縣城品位。主要是將文化廣場沿左江擴展到大江口與秀湖小區連結起來,建成濱江路;對新寧舊街進行改造,保留濃郁的民族風格;興建商貿街,繁榮第三產業;配合南友高等級公路的建設,高標準建設南密大道;改造好東塘、西塘,建設秀湖公園。充分發揮東門鎮作為全區全國小城鎮建設綜合示范鎮的作用,抓好各鄉鎮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鎮開發建設,不斷提高我縣的城鎮化水平。
(四)加快發展旅游業,努力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加強全縣旅游資源的調查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和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探索靈活多樣的旅游開發投資機制,主要打好三張牌、發展四個重點,即打好恐龍化石、白頭葉猴、觀光生態農業牌和發展犀牛洞南國風情園、九重山生態園、筆架山度假村、現代農業示范園等四個重點,努力把扶綏建成首府的后花園。
(五)加強商貿工作,搞活商品流通。要加快發展倉儲、加工、運輸、信息、服務相互融合的連鎖經營和現代物流業。規劃建設各類專業市場、農副產品綜合性市場,培育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和物流中心,發揮流通經紀人的作用,促進商貿流通業向更高水平發展。進一步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
(六)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要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機關單位誠信服務的承諾、評議和投訴責任追究三項制度。著力營造統一、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透明的服務環境,親商、助商、富商的人文環境。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每年要舉辦一屆招商引資推介會,積極走出去參加各種招商活動,全方位引進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和項目等,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把扶綏建設成最有利于投資創業、最有利于發財發展的熱土和樂園,使廣大客商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快。
(六)加強財稅工作,進一步增強財政實力。鞏固現有基礎財源,不斷培育新財源,扶持壯大支柱性財源。要依法強化稅收征管,確保完成財政收入任務。強化財政支出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
20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85億元,同比增長10.1%;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9.75億元,同比增長9.2%;2015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21億元,同比增長8.3%;從以上可以看出,生產總值增幅趨緩,經濟發展趨向穩定發展。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可比價增幅2013年3.6%,2014年4.2%,2015年上半年4.5%,增幅逐年增長,農業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第二產業可比價增幅2013年12.2%,2014年10.2%,2015年上半年11%,增幅先降后升,工業經濟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第三產業可比價增幅2013年10.1%,2014年10.3%,2015年上半年4.8%,增幅先升后降,波動較大,不容樂觀。
(一)。
1、夏糧生產豐產豐收。
根據全縣小麥實產全面統計結果來看,今年全縣夏糧播種面積為86.69萬畝,同比增長2.0%;單產528.3公斤,同比增長0.59%??偖a45.8萬噸,同比增長2.6%。實現糧食產量十三連增。
2、畜禽產品售價波動嚴重,影響效益提升。
生豬價格經過去年的持續回落,從今年三月中下旬開始恢復上漲,目前生豬出欄價格為13.69元/公斤,同比增長1.78%。豬肉價格為22.80元/公斤,仔豬價格為21.55元/公斤,環比上漲1.17%,同比增長27.36%。仔豬價格伴隨著生豬價格繼續上漲。
第二季度雞蛋價格持續下降,目前為7.19元/公斤,同比下降31.39%,環比回落1.24%,雞苗價格為2.53元/只,同比回落17.05%,環比下降了1.56%。雞苗價格沒有穩住,養殖戶對于養殖前景仍然缺乏必要的信心。肉雞價格為8.29元/公斤,同比回落15.50%,環比下降2.15%。牛羊肉價格延續跌勢,雙雙回落。牛肉價格57.05公斤/公斤,同比降低1.23%,環比回落0.47%;羊肉價格為61.51元/公斤,同比回落1.30%,環比下降0.68%,2015年5月份家禽養殖將至近幾年最低點。
3、種植業效益穩定。
相對于畜禽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種植業由于國家糧食收購保護價等原因,種植效益一直處于穩定狀態。住戶監測顯示:每畝土地小麥和玉米均按畝產500公斤計算,每年毛收入約為2360元,支出方面:種子80元、化肥560元、農藥140元、機耕機收165元、水電費93元、人工155元、其他52元等總計約為1245元,畝均收入為1115元,再加上小麥直補125元,每畝凈收入為1240元。由于農資價格近幾年一直處于漲跌不一的狀態,農民種植糧食作物收入也相對穩定。
4、林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全縣優質果園面積達27.26萬畝,果品總產量可達到30.74萬噸,建成了魯西最大的萬畝大棚水果和萬畝大櫻桃生產基地,是魯西北最大的果品生產基地。已形成了以蘋果、梨為龍頭,進而拉動桃、杏、葡萄、山楂、棗及特種名優果品為主導的果品大家庭全面發展的格局。從栽植特點上看,當前xx縣的果樹種植已從傳統種植,逐步走向陸地栽培、保護地栽培、名優水果栽植相結合的生產模式。目前,xx縣已逐步實現一個林果產業帶,即以沙河地帶為中心,外延輻射十個鄉鎮的果品生產帶,年改接和新植一萬畝新果園、壯大七大果品生產基地的林果生產總體目標。林果畝均效益約為6000元,相對于大田作物效益要高出許多,所以深受農戶歡迎。
5、設施農業發展勢頭強勁。
全縣共有各類大棚5.4萬個,設施占地面積7.38萬畝。形成了以斜店鄉、煙莊街道為主的黃瓜蔬菜、蘭沃鄉、東古城的林果、賈鎮的瓜果、店子鎮的靈芝等特色種植基地,在拉動農民人均收入方面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調研情況看,一個1.5畝的冬暖式大棚每年可為農戶帶來2-3萬元的純收入,效益遠超糧食種植。
1、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當前工業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工業總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6.17%、15.92%、7.72%;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03%、12.93%、9.04%;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1.87%、5.1%、1.24%;利稅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1.29%、7.93%、1.40%。近三年來來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呈下降趨勢,反映當前工業生產增長放緩,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
2、部分重點行業生產形勢穩中向好。雖然近三年來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但部分重點行業生產形勢出現穩中向好的勢態,比如交通設施制造業,通過調研,進入4月份以來xx縣交通設施行業迎來銷售旺季。xx縣大部分交通設施制造企業訂單已排到年底,訂單充足,生產形勢良好。國家由于加大中西部地區高速公路的開發,帶動了交通設施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負責人預測未來兩年內交通設施行業的市場行情都很好。xx縣是全國交通設施制造的基地,據了解xx縣交通設施制造業主要產品(如護欄板)占全國份額的30%。xx縣交通設施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扭轉xx縣工業生產放緩的趨勢。
3、出口型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呈穩步增長態勢。這種情況表現在鋼材加工企業。出口業務給企業經營提供了較多的利潤,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汽車等下游行業需求放緩,且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國內鋼鐵價格比國際上低,因此國內板材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優勢。再有人民幣的貶值也對出口企業形成利好。如xx縣冠洲集團鍍鋅板、彩涂板13年出口量129855噸,14年出口量164785噸,15上半年出口量85867噸,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
4、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張,實力不斷增強。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全縣納入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別為239家、270家、287家,2015年比2013年增加了48家。2013年、2014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872.47、997.63億元,總量上提升明顯。
5、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唱響主角。xx縣大力實施工業帶動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以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發展思路,發揮集群優勢,突出產業特色,著力培植壯大精品鋼板產業集群,取得顯著成效。經過幾年的發展,精品鋼板產業集群已成為xx縣最大的特色產業發展集群,區域面積85平方公里。目前,該集群內有企業142戶,骨干企業主要有冠洲集團、中天復合材料、眾冠鋼板、通亞交通等。該集群擁有省級品牌2個、省著名商標2個,公共服務平臺14個。以冠洲集團為龍頭,加強產業延伸,重點發展汽車板、家電板、鍍錫板、取向硅鋼板等高端產品。截止2014年底,該集群主要產品產量:鋼板971.5萬噸、高速護欄板121.9萬噸,占國內市場比重10%。
6、工業節能成效明顯。近年來,xx縣通過逐步加強各項用能管理,挖掘內在節能潛力,緊緊圍繞節能降耗的目標要求,控制高能耗行業過快增長,加速淘汰落后產能設備。在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的同時,單位產值能耗穩中有降,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其中煤炭消費呈現下降趨勢,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消費不斷上升,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2014年規上工業企業煤消費量比2013年減少4.6%。
今年上半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3.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6億元;較去年增加48.2%,服務業地稅收入15243萬元,占地稅收入的58.51%,同比增長-2.21%。
1、道路運輸:今年,全縣新增貨運企業11家,貨運企業達到116家。1-6月新增貨運車輛1354輛,全縣營運車輛總數達到7888輛,貨運量達到796萬噸,貨運周轉量達到112569萬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9.5%、10.05%。
2、房地產業:截止到2015年7月份xx縣共有聯網直報房地產企業20家,比2013年的15家和2014年的17家分別增長了33.33%、17.65%;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業占地面積為35畝,較2013年的20畝,2014年的24畝分別增長75%、45.83%,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辦公條件有所差距,大部分都是租賃或合用的辦公地點;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業增加值為45900萬元,2014年為89500萬元,2013年為84300萬元;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業稅收合計為4285.1萬元,2014年為7147萬元,2013年為5073萬元,地稅占到總稅收的96%以上;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能源消費量為0.014萬噸標準煤,2014年為0.23萬噸標準煤,2013年為0.24萬噸標準煤。
3、旅游業:今年,成功舉辦第十屆梨園文化觀光周等活動,接待游客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000萬元。抓住當前鄉村旅游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加快拓展市場空間,規劃建設“梨園大世界”,進一步提升中華第一梨園景區品質。
4、批零住餐。
批零行業整體平穩,經營情況不樂觀。xx縣城區內的幾個大賣場經營基本平穩,商品零售額未出現大的波動,但人們消費欲望不高,除日常消費以外,對耐用商品、高端商品、奢侈品消費不足。受價格及市場行情的影響,目前煤炭已下降到今年最低水平,部分煤炭批發企業的現狀是只要少賠錢或者不賠錢就出貨,以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受國際需求減少等因素影響,鋼材價格持續低迷,鋼材企業也是勉強維持經營。
住餐行業整體趨于回暖,年內有望好轉。部分住餐企業逐漸適應了政策影響,積極謀求轉型,推出平民化、大眾化的就餐消費,加上一些婚宴、生日宴和親朋好友宴請數量的增加,客流量逐漸增加,企業經營狀況得到了改善,接下來的幾個月有望得到好轉。
1、重工業占比較大。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重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分別為66%、67%、69%。重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重占73.9%,工業結構層次仍然偏低。同時高耗能行業雖然得到有效調整,但所占比重仍然偏高。
2、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逐年減少,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2013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1家,2014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家,2015年上半年xx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僅有3家,比去年大幅減少,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
3、中小企業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缺乏流動資金。個別生產形勢較好的交通設施企業也存在流動資金缺乏的現象,如有充足的流動資金企業的生產銷售能進一步提高。據了解企業融資難主要表現在:一是銀行惜貸,貸款手續復雜,存在上浮利率的情況,造成企業財務費用高。二是2014年以來企業受擔保圈的影響較大。擔保圈中有一家企業貸款不能按期歸還,就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其他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和影響,即便是沒有經營問題的企業,也會因聯保而被凍結賬戶,導致資金困難,甚至資金鏈斷裂。
4、土地資源緊缺。企業發展、轉型升級、招商引資都需要土地,隨著xx縣工業企業戶數的增多,可用土地面積逐步減少,用地成本不斷提高。尤其是工業園區企業投資項目受制于征地難、用地貴,土地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1、目前房地產企業。截止7月份房地產企業投資4.83億元,增幅11.39%;房屋施工面積85.85萬平方米,增幅13.78%(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7.39萬平方米,同比-71.49%);銷售面積9.5萬平方米,同比-20.14%,從環比數據來看6月份銷售面積為8.4萬平方米,環比增13.1%;從環比和調研中發現目前樓盤銷售處于平穩態勢,看房詢價的有所增加;資金短缺等問題仍然存在,截止目前全縣聯網直報房地產企業共有26個樓盤項目,其中五星金桂園項目由于資金問題處于停工狀態;冠玉星湖灣項目由于市場銷售低迷及資金問題開工較為緩慢,只完成了驗槽工作;還有些項目已經開工,由于手續不完備還無法納入到統計范圍內,比如民生的冠洲印象等項目。
2、限額以上批零住餐行業存在的問題。
企業布局有城鄉發展不平衡,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待優化。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xx縣共有34家批零企業,5家住餐企業,共計39家。這39家企業中接近20家企業位于縣城城區或者城鄉結合部,19家位于鄉鎮駐地,城鄉之間的企業布局存在較大差距。各鄉鎮之間的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個數也是參差不齊,多的鄉鎮能達到3-4家,如清泉、崇文、柳林鎮,有的鄉鎮如梁堂鎮、賈鎮、萬善鄉至今還沒有一家限上企業,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目前現有的限額以上企業大部分位于縣城繁華地段或鄉鎮政府駐地,企業在地域分布上偏于集中,有待優化。
企業個數偏少,規模偏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效應。目前全市共有662家限上批零企業,xx縣有34家,僅占5.1%,共有99家限上住餐企業,xx縣有5家,僅占5.0%,與全市其他兄弟縣相比,xx縣的限額以上企業數量偏少。按照《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劃分,目前xx縣的39家限上企業中有9家被劃為中型企業,25家為小型企業,5家為微型企業,缺乏大型企業。并且這些限上企業經營模式單一,規模較小,難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企業經營的商品檔次較低,經營粗放,品種雷同,名優產品不足。企業在軟硬件建設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相關設施不配套,只能滿足較低層次的購物、就餐、娛樂需求,已不能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休閑、以及商務活動等多方面的消費需求。反映當前消費時尚和潮流的綜合性購物廣場、星級酒店、大型超市和休閑娛樂場所還很少,難以滿足消費者較高層次的消費需求。
企業管理水平不高。調查發現,有的企業基本沒有建立規范的統計臺賬,沒有專門的統計人員;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學歷、年齡跨度較大,綜合素質整體偏低;管理者對市場形勢把握不準,經營理念滯后,營銷手段不夠,營銷措施不力,缺乏精細化管理,從而制約了批零住餐企業的發展。
電子商務對xx縣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分流嚴重。目前電子商務風生水起,對傳統實體店商家造成一定的沖擊,而實體店短時間內難以完成轉型。xx縣限上企業由于資金技術的等原因再向電商轉型方面有很大欠缺,三聯家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家電零售的企業,隨著電子商務日漸興起,它的家電零售面臨挑戰,部分顧客對電商的青睞程度高于實體店,雖然該企業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由于一些技術和營銷方面的限制,搞得不是很好。
貨運品種單一,行業依賴度高。一是隨著國家治理污染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產能過剩等因素的影響,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山西省很多煤礦從年初到現在一直就處于停產狀態,煤炭出貨量不高,特別是今年五六月份這種現象更加突出。二是鋼鐵、房地產等行業整體不景氣,貨運需求減少。而xx縣的道路運輸行業市場主要在山西省,并且以運輸煤炭、鋼材為主。受上述兩大因素影響,xx縣的道路運輸行業出現了整體性不景氣的現象。
行業運行不規范,企業同業競爭激烈。近幾年來,道路運輸企業和運營車輛持續增加,道路運輸市場逐漸趨于飽合,供求矛盾日益凸顯,同行業間競爭加劇。競爭加劇最明顯的后果就是運費下降,運費雖然降下來了,但是貨車司機的工資卻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日均300元左右)。去年五、六月份運費價格大致在220元/噸,而今年同期運費價格是190/噸左右,運費價格降幅為13.6%。企業收入下降,但是各項費用和開支卻沒有減少,造成企業利潤降低,經營步履維艱。
道路運輸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原有長期固定大客戶消失蒸發。按往年的情況,一般規模比較大的運輸企業都擁有一定固定的大客戶,引用一句企業老板的話就是“活不用愁,就怕沒車?!比ツ晖诘那闆r是企業因為訂單多現有車輛滿足不了,而去租借別人的車輛。今年卻是相當一部分企業的車輛的運行都處于維持費用狀態,幾乎沒什么利潤;一些經常需要維修的老車,甚至處于虧損狀態;還有一部分車輛由于訂單減少甚至長時間沒有訂單而處于停運狀態。
運營車輛驟減。報廢車輛與新購置投入運營車輛存有時間差,新車不能及時投入運營,也會影響道路運輸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甚至會使單個企業的效益明顯下滑。
1、加強對全縣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測。密切關注工業經濟主要指標的變化情況,健全完善經濟運行監測和預警預測體系。認真組織開展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時反映經濟運行動態,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防范和化解運行中的風險,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創造良好條件。
2、做好新增企業的申報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督促有關單位對xx縣新投產企業和成長的企業進行摸底,對達到規模標準并且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加以指導申報,對接近規上標準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在規模以上企業申報過程中,提高企業上報材料質量,減少出錯率。
3、在貸款融資方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有些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行情還不好,流動資金的缺乏對這些企業來說是雪上加霜。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銀行貸款方面,降低企業的財務費用,給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將能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4、要切實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努力研發市場競爭力強的高端產品,向功能化、差異化產品發展,開拓高端市場,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傳統產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一要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改進產品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二要加大科技和品牌投入力度,推動企業向產業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走高品質、高端產品、精品化路線,努力開拓高端市場,只要有好的產品就不怕沒有市場。三要通過不斷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延長產品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等措施來消化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的因素,拓展企業的利潤空間。
1、有序開工房地產項目,對于保持房地產健康發展十分重要。一是要督促已供地、已開工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保障商品住宅有效需求;二是著力打造新區,合理規劃建設各類商業設施、工業廠房、辦公用房、公共設施、商品住宅等,適度開發高檔精品樓盤,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商業用房的需求。
2、繼續培育好房地產的有效供應和有效需求。保證房地產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其重要作用,重視有效供應和有效需求。堅持住房市場化的方向,大力發展普通商品住房,使更多的人買得起房子。
3、要加強房地產行業管理,嚴格市場準入機制,加強監督,把好工程質量、促使房地產企業誠信經營、承諾兌現。建立健全房地產信息系統,建立不良經營行為公示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1、加大對批零住餐企業扶植力度,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使企業迅速膨脹規模,盡快成長為限額以上企業,積極扶持幾家在批零住餐領域內有影響的企業成長為域內的龍頭企業,帶動xx縣批零住餐行業整體發展。
2、積極排查和納入夠標準的企業為限上企業,在數量和質量上要有所突破,將限上企業個數納入對鄉鎮的年終考核之中,督促各鄉鎮積極申報限上企業。特別是對于目前還沒有限上企業的鄉鎮,要加大排查力度,盡快將符合標準的企業納進來。
3、優化企業布局,提升企業經營水平,在商品質量、檔次和服務標準上下功夫,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引導限上企業向鄉鎮延伸,均衡商業網點布局,方便鄉村居民消費。
4、創優經營模式,打造特色品牌。企業經營者應充分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激烈的競爭中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將很難立足。這需要企業自練內功,找準主業發展方向,走“專、精、特、新”經營創業之道,特別是住宿餐飲企業要運用積極的營銷手段,開展包括低價套餐、積分折扣、團購優惠等形式多樣的打折促銷活動,以實惠價格薄利多銷吸引顧客消費,以量補價,拓寬利潤空間。
5、積極引導企業搭建電商平臺,開展電商服務,依托淘寶、京東等第三方平臺進行經營,拓展銷售渠道。
根據市委的安排,9月7日—12日,市委組織部牽頭,從市人大、市委黨校、市財政局、民政局、農業局、中小企業局等單位抽調15名同志組成三個調研組,由市委組織部三名縣級領導干部帶隊,深入六個縣市區,對全市村級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調研采取聽取縣市區委匯報,召開由鄉鎮黨委書記,縣市區人大、農業、民政、財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村級經濟組織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進村與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等個別座談、發放調查統計表等形式進行。共調查24個鄉鎮、97個村(其中經濟強村35個,中間狀態村18個,經濟薄弱村44個),召開座談會30個,座談黨員干部群眾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級經濟發展現狀,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全市3705個行政村(居),2003年村級經濟總收入共304.3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除農業稅附加和公益金)3.6億元。其中村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以上的125個,占3.41%;50—100萬元的142個,占3.88%;10—50萬元的433個,占11.83%;5—10萬元的421個,占11.5%;3—5萬元的522個,占14.26%;3萬元以下的1148個,占31.4%;經濟空殼村813個,占22.2%。
總的看,我市村級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各級對發展壯大村級經濟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級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積極適應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把加快村級經濟發展作為增強村級服務功能,保證基層組織運轉,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議程,緊緊抓在手上。各縣市區專門組織調研,分析現狀,研究措施,岱岳區、肥城市、寧陽縣制定文件,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領導責任,強化督促調度,推動了村級經濟健康發展。岱岳區在成功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實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發展規劃,落實幫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發展;肥城市落實大班子領導干部聯、鄉鎮領導干部包、市直部門幫、經濟強村或強企業帶的幫扶制度;寧陽縣把村級經濟發展情況作為考核鄉村班子的硬指標,嚴格獎懲,調動了鄉村發展村級經濟的積極性。各鄉鎮也都通過組織村干部外出參觀等形式,教育引導他們解放思想,增強發展欲望,還通過制定扶持政策,落實年度目標責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級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二是村級經濟增收的渠道越來越寬。各級廣泛引入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股份制合作等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由單一的生產經營向資產經營、資本運營轉變,以農為主向多業并舉、一二三產業并重發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發展格局。2003年,全市村級集體收入構成中,集體經營或承包企業收入2.2111億元,占44.28%,果園、魚塘、“四荒”和機動地承包收入0.9095億元,占18.21%,有償服務收入3810萬元,占7.63%,盤活閑置資產收入2152.38萬元,占4.31%,化解、清欠債務收入1175.52萬元,占2.35%,其他收入12517萬元,占25.07%。村級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日益多樣化,呈現出收入來源渠道不斷拓寬的趨勢。三是村級經濟發展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地由于受自然環境、基礎條件、區位優勢、班子狀況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村級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村與村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2003年,除農業稅附加外,全市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僅占三分之一,而3萬元以下的村占到53.6%。經濟強村干部精神狀態好,發展氛圍濃,發展環境好,路子越走越寬,發展后勁十足。這些村,群眾生活富裕,社會穩定,各項公益事業發展快。而村級經濟薄弱村基礎差、底子薄,缺資金、缺人才,村干部待遇無著落,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信息不靈,發展難起步,增收無門路。這些村,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差,公益事業難興辦,正常運轉難保證,村級經濟及社會各項發展緩慢。
二、主要做法。
在發展村級經濟中,各級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
1、拓寬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增收。調查發現,有經營性收入的村,都能因地制宜,選準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路子,不斷拓展增加村級經濟收入的有效途徑。一是靠企業。對原有村辦企業,不斷加強管理,挖潛增效,并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賃等多種經營方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村級經濟增長。新泰市小協鎮小協村,提出了“在位子交票子,不交票子讓位子”的。
口號。
直接經營的8處企業今年可上交村利潤700多萬元5處改制企業可為村里增加收入300多萬元。有的村依托區位優勢大力招商引資興辦企業通過為外來投資者提供各類服務增加收入有的還以租賃土地、以土地參股入股等方式增加村級收入。肥城市老城鎮楊莊村以260畝土地折價入股與楊莊煤礦合作新上了廢紙脫墨漿項目村集體每年分紅100多萬元。有的村選準項目利用公共積累新上企業增加村級收入。新泰市東都鎮南鮑村依靠原有集體積累先后建成了電線廠等10余家企業2003年集體增收416萬元。目前全市有383個村靠發展企業實現了強村富民。二是靠服務。一些村在推進農業種養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積極圍繞農戶需求通過成立致富協會、行業協會等各種合作經濟組織、建立批發市場等形式為群眾提供中介、流通和科技等有償服務以服務促經營以經營養服務增加村級收入。寧陽縣東疏鎮鄭莊村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村里建起了養殖小區為養殖戶集中提供場地、技術、防疫、銷售等服務年增集體收入30多萬元。肥城市邊院鎮濟河堂村積極發展有機蔬菜1400多畝通過有償服務年增加村級收入40多萬元。目前全市農村共建立了63個批發市場、186個農村經濟合作社237個致富協會。一些村發揮勞動力比較富足的優勢積極與一些有資質、有信譽的勞務中介組織聯合組織跨省、跨國勞務輸出收取服務費增加村級收入。全市依靠有償服務增收的村共有207個。三是靠資源。一些村充分利用土地、“四荒”、“四旁”、山林、河砂、石材等資源優勢通過租賃、拍賣、承包、入股等方式穩定增加村級收入。泰山區大津口鄉范家莊村針對村里荒山多、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引進泰山茶苑、茶廠等項目每年集體增收10多萬元。肥城市孫伯鎮莊頭村在路邊、溝邊種植速生楊8萬多株實行村集體統栽統管收益分成村集體每年增收100多萬元。東平縣彭集鎮后亭村公開拍賣河砂資源開采權村集體年增收20多萬元。有的村充分揮旅游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增加村級收入。泰山區大津口鄉栗行村、沙嶺村岱岳區下港鄉木營村、肥城市儀陽鄉劉臺村、東平縣梁林村等山區村積極開發旅游資源集體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全市依靠資源增加村級收入的村共有1290個。四是靠資產。一些村以明晰產權、規范管理為重點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實現水庫、機井等農業設施和閑置房屋、農業機械等存量資產合理流動優化組合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村級收入。岱岳區馬莊鎮坊子村對閑置的原麻紡廠院進行了公開拍賣村集體收入10多萬元;寧陽縣堽城鎮東臺村利用閑置的學校院落引進浙江一織布廠村里以電力設施、廠房入股每年增收近5萬元。目前全市95%以上的農村閑置資產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市依靠資產增加村級收入的村共有354個。五是靠爭取。充分利用上級在山區開發、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開發、“村村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積極爭取資金及物資支持。東平縣大羊鄉南留屯村依托村內小流域治理項目對上爭取無償扶持資金300多萬元把2000多畝山嶺薄地整治成了優質果園并承包到戶年增加村級收入40萬元。六是靠清欠。一些村對債權、債務進行集中清查、清理。對債權積極清收特別是一些原先“三提五統”尾欠數額較大的村通過清欠增收輻度比較大。同時對債務采取清欠還債、降息減債、以物抵債、債轉股、依法核銷等形式妥善處理解決減輕村集體負擔。2003年全市村級清欠收入達1175.52萬元償還債務6461.23萬元。
2、優化環境,強化幫扶。調查發現,各地都把優化環境、加大扶持力度作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實行領導干部和部門包村,有力地增強了村級經濟發展活力,拓展了發展的空間。泰山區、岱岳區、肥城市、寧陽縣制定了稅收返還政策,將各村年度工商稅收(包括招商引資進入縣、鎮工業園的項目)新增地方財力部分,按10%至50%不等的比例返還給村集體,調動了村級發展民營經濟、增加集體收入的積極性。岱岳區馬莊鎮老宮村引進了東馬石膏粉有限公司,預計年實現利稅1000萬元,村集體僅靠地方稅收返還一項每年就可增收20多萬元。同時,各級還堅持實行包村工作制度,從縣市區直機關抽調精干力量常年駐村,充分發揮各部門在資金、技術、信息、物資等方面的優勢,為所包村提供有力支持。兩年來,縣市區共安排工作組315個,抽調縣鄉機關干部1253名,提供幫扶資金2028萬元,實施打井、調水、修路、山區開發等重點工程項目431個,引進和幫助新上項目76個,為加快村級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有的縣市區按照“地域相近、條件相似、便于工作”的原則,選擇部分經濟強村或強企業與經濟薄弱村結成幫扶對子,教方法、幫資金,帶動和促進發展集體經濟。有條件的縣市區和鄉鎮還積極為村級發展提供資金扶持。泰山區針對部分村難以運轉的實際,按照“因地制宜、保障底線、體現政績、優勞優酬”的原則,由區財政列支100萬元,支付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工資、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費用。肥城市石橫鎮對6個集體經濟“空殼”村,每年都從鎮財政分別拔付5萬元,以解除村干部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加快發展上來。
3、加強管理,增收節支并舉。各級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開源節流并舉,加減法一起算,一方面千方百計增加村級收入,一方面厲行節約,管好用好每分錢。一是減少干部職數。落實了村干部“四定”(定編制、定崗位、定職責、定報酬)改革措施,大力推行“兩委”干部交叉兼職,使享受固定補貼和誤工補貼的人數盡量控制在規定的標準和范圍之內,減輕村集體負擔。今年,岱岳區明確提出取消編外人員,計劃生育專職干部、計生小組長、村民小組長等全部由在編村干部兼任,大大減少了村干部人數。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村“兩委”干部17093人,平均每村4.7人,干部總數比2001年減少7500多名。二是推行農村財務“雙代管”。普遍實行了農村財務由鄉鎮代理記帳、代管資金,大部分村取消了會計、現金出納,設立一名報帳員,既加強了監督,又有效地減輕了村級的支出壓力。三是規范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各級嚴格執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定,對村級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理財等工作程序和內容進一步作了規范,并堅持定期檢查督導,實現了村級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新泰市健全完善了現金管理、開支審批、村干部任期審計、離任審計等制度,還設立了農村財務網絡監控中心,與鄉鎮“雙代管”服務中心微機聯網,進行遠程監控,實現了農村財務的會計電算化、監督網絡化、運作規范化。
4、更新觀念,選用經濟能人擔任村干部。調查發現,各級充分認識到,用好一個人就能激活一個班子,找到一條路子,帶富一個村,特別是選用經濟能人擔任村干部已成為各級的共識。去年以來,各級都結合實施“遞進培養工程”,大膽選用政治素質好、能夠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優秀人才擔任村干部,有的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去年以來,全市共調整經濟薄弱村班子598個,876名致富能手被充實進村黨支部班子,其中327人擔任了黨支部書記。他們上任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種渠道增加群眾和集體收入,使這些村在較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很大變化。東平縣提出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雙強”(政治素質強、致富能力強)標準,改善農村干部結構,提高干部隊伍素質。肥城市王瓜店鎮蔣莊村,原來的村干部觀念陳舊,發展經濟沒能力、無路子,集體經濟空殼。2002年,個體大戶孟凡勝回村任黨支部書記后,提出了“經營農村”的思路,僅春季植樹公開拍賣樹點,村集體就增加收入20多萬元。為切實提高農村干部致富能力,各級認真落實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知識培訓五年規劃,大力實施“十百萬”工程,加大對農村黨員干部的科技知識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雙帶”能力。去年以來,我市共培訓農村黨員干部31430名,建立縣級科技知識培訓示范基地37個,鄉鎮示范服務基地128個,培養建設科技致富示范村321個,黨員科技致富帶頭戶15908個。
三、存在問題。
我市村級經濟發展雖然找到了一些路子,創出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過調研,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問題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農村干部發展經濟的素質能力不強。一是思想觀念陳舊。有的村干部市場經濟意識不強,思路狹窄,認為發展集體經濟就是辦企業、上項目,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認為當前主要是發展個體民營經濟,發展集體經濟不合拍,過時了,以為只要群眾富裕了,集體有沒有收入無所謂。泰山區省莊鎮安家莊村地處山區,是有名的花卉苗木專業村,村里無償提供技術、信息、銷售等各項服務,群眾收入雖然比較高,但村集體經濟空殼,村里辦公用房只有兩間1965年蓋的土坯房,村干部也十幾年未發工資。東平縣老湖鎮南辛莊村,群眾在村里的幫助下,通過特種動物養殖走上了致富路,有的戶年收入達17萬元,但村里不收服務費,集體無收入,運轉非常困難。二是責任意識不強。有的村干部安于現狀,只守攤,不創業,怕擔責任,怕冒風險,“等靠要”思想嚴重。有的村雖然有發展基礎和發展條件,但由于原先辦企業、上項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思想,顧慮重重,不敢闖、不敢干。有的村干部雖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強,但主要精力用在個人致富上。新泰市石萊鎮胡家泉村的兩名村干部,都是致富能手,家里有波爾山羊養殖、羊肉加工等項目,年收入比較高,但對集體發展考慮得很少,主動做工作少,只滿足于完成上級任務,致使村集體無收入。三是工作能力差。缺思路,少辦法,過多強調客觀條件,不從主觀找原因,怨天憂人。調研發現,有的村雖有近千畝土地,但一年到頭只能收一季小麥和一季玉米,沒有任何增加集體收入的門路,村干部畏難發愁,只等上級扶持,全村坐等受窮。有的村雖然有土地、山林、“四荒”,但經營方式不合理,一次性低價拍賣,影響了村里的穩定持續發展。
2、村級債務負擔沉重。截止2003年底,全市3705個行政村(居)中,有債務負擔的2528個,占69.07%;村級負債總額達11.76億元,平均每個村32.13萬元,有的村竟高達5800萬元。負債的主要原因,既有搞道路建設、通水通電、修建學校等公益事業形成的,又有盲目發展村辦企業和盲目搞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造成的,也有為完成上級任務,貸款墊付“三提五統”、農業稅等形成的,還有一些村在近兩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設中,形成了新的債務。債務中既有各類金融機構的貸款,也有群眾的高息借款。利息越滾越大,連年增加,有的村由最初的幾萬元累加到幾十萬元,根本無力償還。特別是一些村,因欠群眾高額借款,潛伏著很大的不穩定因素。沉重的債務負擔,使這些村疲于應付,甚至有的村干部經常被司法機關傳喚、拘留,根本沒有精力謀發展、搞建設。東平縣接山鄉林馬莊村因打井修渠、修路架電、新建學校等已累計欠外債284萬元,積重難返,越陷越深,發展難度非常大。
3、村級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多。一是自然條件差。有的村地處山區、庫區,土地貧瘠,耕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產條件差,治水、修路、通電成本高,發展沒優勢,這樣的村全市達315個。有些山區村,雖然林果等農副產品產量較高,但受交通條件制約,產品運不出、銷不了,增產不增收。東平縣老湖鎮有22個村屬庫區移民村,村里沒有一寸土地,原先集體收入全靠公益金,自去年取消公益金后,這些村集體沒有一分錢的收入,并且公益金不在轉移支付范圍,下一步得不到轉移支付資金,村里運轉困難,村干部待遇也落實不了,情緒非常低落。二是政策不配套。農村稅費改革雖然減輕了農民負擔,但也使村級收入銳減,原先村級組織運轉還能由“三提”來解決,現在只能靠較少的農業稅附加,如果村里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運轉難以保證。特別是下一步農業稅全部取消后,運轉將更加困難。而現在沒有相應的配套政策來優化村級發展環境,拓展村級發展空間,促進村級增收。如土地政策,越來越嚴格,村里即使引來了項目也難以落地;稅收政策,在利益分成上,村里得不到任何收入;“一事一議”規定過死,每人每年必須限制在15元以內,一些公益事業根本無法興辦,等等。三是人才、資金、信息匱乏。調研發現,我市農村許多有頭腦、有技術、有本事、有門路的年輕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專畢業生盡管就業困難,也不愿留在村里,一些高中畢業生也千方百計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級經濟發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發展資金方面,由于金融機構對村級貸款控制過嚴,使村里很難得到必需的資金;上級的一些幫扶資金過于分散,對一個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不能集中財力解決發展問題。一些村對外接觸少,走不出去,請不進來,信息渠道不暢,加上群眾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關心,很少提出發展村級經濟的好建議,即使村里想發展也缺門路、無項目。
4、非生產性支出大。調研發現,目前村級事權過多,支出項目多,資金缺口大。2003年,全市村級運轉支出總額5.31億元,運轉資金缺口219.5萬元。特別是一些非生產性開支比較大,突出表現在干部工資、計劃生育和報刊征訂上,基層反映比較強烈。目前拿工資、吃補貼的村干部職數還比較多,工資支出比較大。2003年,全市村級干部報酬總額8971萬元,平均每村2.5萬元,村干部不能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的村達2133個,占58.3%,有64個村只能靠貸款來發工資。計劃生育要求配備“三大員”(藥管員、統計員、宣傳員)、計生主任、協會會長、育齡婦女小組長和查訪員(每個村民小組各一名),人員比較多,有的不允許兼職,必須專職配備,絕大多數村超過“兩委”干部數,有的竟多達19人。并且計生干部的待遇標準比較高,還必須優先保證?;鶎悠毡榉从?,計劃生育工作檢查過于頻繁,重過程、重形式,培訓、考試、宣傳資料、檔案、板面要求高,費用大,一般村用于計劃生育的開支每年都在2萬元以上,有的村高達15萬元。報刊征訂工作,盡管中央要求大村不得超過800元,小村不得超過500元,但是有的部門、單位從自身利益出發,攤派報刊仍比較多,有的村征訂報刊種類多達25種,個別報刊份數太多、定價過高,而且必須完成。據統計,2003年,全市征訂報刊雜志的費用達到1277萬元,平均每村3490元,有的高達6萬元。肥城市孫伯鎮岈山村共有712人,每年工資支出2萬多元,計劃生育經費2萬多元,報刊征訂8000多元,而去年村集體收入只有2.8萬元。類似這樣的支出,很多村依靠自身的集體收入根本無力承擔。有的為了應付這些支出,甚至采取借貸舉債的辦法,致使村級債務負擔又“雪上加霜”。
四、對策建議。
2、大力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繼續深化“遞進培養工程”,解決好村級經濟發展人才匱乏的問題。結合今年村級班子換屆,廣開視野,擴大民主,大力選拔那些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有經營頭腦和管理經驗、樂于奉獻、腳踏實地為群眾謀利益的優秀人才進班子,特別是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進一步核定干部職數,從嚴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職,包括計劃生育干部、生產組長、工勤人員等,能兼的一律兼起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村里吃補貼的人數。結合學習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班子成員的政治理論、市場經濟、實用技術和政策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帶動致富能力。加強農村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增強他們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總結成功經驗,采取工資統籌、辦理養老保險等措施,保證村干部待遇落實,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落實目標責任、民主評議、考核獎懲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建立健全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運行機制,理順“兩委”關系,保證村級組織協調高效運轉。
3、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市財政、農業、土地、工商、稅務、金融、計生、政法等有關部門,根據各自業務職能,提出加快村級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齊抓共管、齊幫共扶的強大合力。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村級事權,嚴禁各種形式的亂集資、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取消一切不符合實際的達標升級活動,不得強迫村里出資興辦各種基礎設施項目。嚴格執行中央訂閱報刊的政策規定,加大查處力度,堅決杜絕除黨報黨刊以外的其他報刊攤派??偨Y縣鄉化解村級債務的辦法,拓清底子,研究措施,積極化解村級不良債務,能掛帳的掛帳,能停息的停息,能核銷的核銷。同時,要求鄉村量力而行興辦公益事業,嚴防增加新的債務負擔。
4、提高民主決策和經營管理水平。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制定細致的工作標準,進一步健全決策機制,規范決策程序,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完善民主理財制度,加大審計力度,全面推行農村財務“雙代管”。落實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對公開時間、程序、內容、形式等進行規范,加強群眾監督。進一步健全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機制,杜絕“跑冒滴漏”,并通過多種方式改革產權制度,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5、進一步加強對村級經濟發展的領導和指導。市委制定關于加快村級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目標任務,理清發展路子,落實領導責任,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基層政權的高度,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關注基層、理解基層、支持基層,積極幫助基層解決困難和問題,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級收入,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和有效發揮作用。認真落實市級領導干部聯系困難鄉鎮,縣鄉領導干部聯系貧困后進村和市、縣直部門包村制度,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積極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出點子、找路子、搞服務、引項目,協調資金,優化環境。把村級經濟發展納入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農村黨建“三級聯創”活動,作為考核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實績和評先樹優的重要內容。加大村級特別是負債嚴重、運轉困難村的轉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貧資金,破解發展難題??偨Y岱岳區實行“村村富”工程,加快村級經濟發展的經驗,召開現場會議進行推廣。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偨Y各級發展村級經濟的先進經驗,樹立一批典型,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經驗做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面上工作開展。
。
為全面了解全區非公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環境和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xx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從20xx年4月16日開始,在區人大副主任、工商聯主席馮春娥、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屈光明的帶領下對各基層商會及企業進行了近1個月的走訪調研,走訪非公企業36家,調研對象涉及化工、貿易、副食品批發、建材裝修、家具、五金、制造業、房地產、餐飲等行業企業會員,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匯報,發放了調查問卷,召開了座談會,就企業基本情況、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企業黨建等方面進行了座談?,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xx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非公經濟發展,圍繞“打造雁城商都、建設石鼓新城”經濟發展方針,從加強引導、優化環境、提升服務等方面入手,立足區位、資源兩個優勢,優化軟、硬兩個環境,把發展非公經濟作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立足點,從政策、環境、體制等方面為非公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我區非公經濟發展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不論是非公企業個數、個體工商戶戶數,實現產值、上繳稅金都有呈快速增長。xx年全區非公經濟上交稅金6.5億元,約占全區稅收的50%,非公經濟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如下:
1、非公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全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通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華源、五一、中湘、永興四大專業市場為核心的建材、副食品、五金、家居等行業的商貿物流業、以共創集團、耀江實業、雅仕林等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以香江百貨、中環餐飲、漂亮寶貝等為代表的服務業,以及以領軍現代農業、榮盛農業科技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企業。特別是近幾年引進的中億汽貿、崇盛國際中心、華耀城等已建成或在建的項目,更是為我區非公經濟發展增添的強勁的動力。
2、非公經濟貢獻率不斷提高。非公企業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財政增長、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如華源、五一、中湘、永興等專業市場,孕育了3000多戶創業者,安置了3萬余人就業,帶動了數十家物流企業的發展。新澧化工、榮盛科技、領軍現代等企業為兩鄉安置閑散勞動力2千多人。極大的緩解了社會就業和再就業的壓力。同時,隨著非公經濟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自覺履行義利兼顧、扶貧濟困、積極回報社會、造福人民的光彩事業。近幾年,非公企業通過向公益事業捐款、救助貧困家庭、定點幫扶、救災等方式多次為社會奉獻愛心。如僅去年一年,區工商聯的會員企業捐款就達300萬余元。
3、非公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為全力推進民營企業發展,xx區委、區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機制。相繼出臺了《xx區鼓勵投資興辦生產型工業企業、大型商業網點和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優惠辦法》、《xx區招商引資工作獎勵辦法》、《xx區區級干部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十不準》等一批政策文件,有效支持了民營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全區連續幾年開展優化經濟環境與政風行風測評活動,監測各職能部門的行政效能情況。寬松的環境,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氛圍,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
4、非公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從調研情況來看,全區非公經濟整體還是有所增長,但較同期相比,非公經濟已經進入發展趨緩、平穩下滑的階段。一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有些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由于市場需求萎縮,訂單不足,產品庫存增加,資金回籠受阻。如新澧化工主要是生產元明粉,按理說一季度是元明粉銷售的`旺季,而今年卻一反常態,市場需求不旺,訂單與價格均有所下降,建衡化工、力弘化工等企業均反應開工產能不足60%;二是因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壓縮了本來就微薄的部分企業利潤;三是宏觀政策制約了部分需求。由于國家多項調控措施的實施,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進一步加強,部分投資性、改善性需求受到壓制,還有今年以來厲行節約、光盤行動等因素,使一些房地產、高檔餐飲業和服務業受到影響。
1、融資渠道不夠通暢。融資難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有的企業有好的項目因缺乏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不足不能按時上馬或滿負荷生產。有些企業因戰線拉得太長,攤子鋪得過大,資金需求量巨大且過于分散,企業流動資金出現斷裂。據調查,全區有45%左右的非公企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資金不足。雖然國家放寬了中小企業的貸款門檻,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許多小微企業因規模較小,內部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且不動產等可抵押的擔保物較少,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支持。我區貸款擔保機構缺乏,融資渠道單一,民間借貸利息高,不規范,造成小微企業貸款難度大,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2、土地資源緊缺。土地問題是制約許多實體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全區的非公經濟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對土地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現在全區的用地指標非常緊。例如華源與中湘機電市場的許多經營戶均反映,市場沒有一個獨立的夠規模的倉庫,各經營戶都是分散在周邊地區租用臨時倉庫,非常不方便,增加了運營成本,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還有的經營戶反映現在經營成本逐年增加,單靠門店銷售利潤很微薄,企業要發展需要轉型,最希望的是能擁有前店后廠,而土地是關鍵,例如天正輸配電設備有限公司,近幾年經營狀況越來越好,由單一的銷售延深到產品的加工制作,但因沒有合適的場地建廠房,只能占用門店進行加工,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車立方市場的負責人反應,現在商用車的銷售情況非常好,但是亟需完善配套的售后服務?,F在全區的商用車(貨車)維修服務站都是一些分散經營的規模較小的企業,因投入不夠而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維修廠都是租地經營,隨時面臨搬遷的可能,所以經營者不能敢過大投入。而全區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可支配用地更是少之又少,許多企業不得不將遷往其它地區另謀發展。
3、企業管理人才稀缺。由于待遇、工作環境和條件等多方面原因影響,本土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又很難引進,致使企業高層次管理人才稀缺。許多企業經營者自身素質不高,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知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用人機制不活,用人唯親,管理上常常力不從心,企業管理較為混亂,生產管理無規章,財務管理不規范,營銷管理無網格,人事管理不到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4、經濟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在走訪中企業主均反應xx區的經濟發展環境較其它區相比較好,政府為企業的服務意識較強,服務也比較到位。但認為部分職能部門觀念轉變不到位,重罰輕管現象還時有發生,個別行政職能部門有時還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事難辦”的問題,少數基層執法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索、拿、卡、要的現象。有的企業周邊環境惡劣,治安狀況不好,農民或居民借機滋事阻工,致使企業花錢息事,增加了企業的經濟負擔和企業家的精神負擔。
5、企業黨建力量還比較薄弱。一是黨組織覆蓋面不廣。這幾年,在區委組織部和基層黨組織及黨務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區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覆蓋面得到了拓寬,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非公企業沒有黨員或只有個別黨員,年輕員工、優秀員工入黨積極性不高,黨員結構老化,黨的新鮮血液難以補充。此次走訪的36家企業中,有黨員的占41%,其中建立黨組織的有8家,有黨員但不具備建立黨支部而掛靠在行業支部的有7家;無黨員的16家,占44%;符合建立支部條件但沒有建立的有3家,占8%。二是黨員管理難度大。全區的非公有制企業數量較多而規模相對較小,員工流動性強。黨員絕大多數是流動黨員,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使黨員管理難度增大。三是黨組織生活難正常。一些非公企業主和黨組織負責人對黨建工作熱情比較高,但苦于沒有專職的黨務工作人員,特別是缺少文秘方面的黨務干部,宣傳教育工作開展不順利,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突出。有的企業缺乏黨建工作活動經費,雖然有陣地但不健全,難以為黨組織所用。加上業務工作繁忙,平時很難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特別是聯合支部,組織一次活動難度很大,基本不能正常參加組織生活。
1、進一步暢通融資渠道。一是積極優化信貸環境。加強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規范非公有制企業財務管理,建立嚴格、規范和透明的企業財務制度,并向金融機構提供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切實增強企業信用意識,嚴格履行借貸和其他融資契約。二是搭建融資平臺。各級政府要引導各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微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協調與溝通,搭建銀企合作平臺,繼續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形成常規性工作機制。支持、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利用自有資本組建互助性貸款信用擔保機構,依托各級商會、行業協會,積極發展行業和專業擔保公司,吸收民間資本和企業資金參與,增強信用擔保能力,幫助解決小額度周轉金借貸難的問題,從而降低金融部門的借貸門檻,不斷擴大民營企業面向社會的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資體系。
2、加強產業配套設施建設。一要依托全區的資源優勢及專業市場集群的優勢,支持企業大力發展零配件加工業、倉儲物流業、售后服務業等配套延伸產業。二要完善產業集聚區的服務功能建設。為產業集聚區就業人員提供辦公、就餐、居住、休閑等生活性服務場所,提高企業文化品位,要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得起。
3、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一要優化政務環境。堅持陽光行政,以服務發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及時發布產業預警信息,幫助他們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本地產業現狀,競爭者動態及政府的相關政策,主動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投資結構和企業發展方向。要關心愛護企業家,形成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發展的社會環境,對非法干預非公企業合法經營活動,利用職務之便“索、拿、卡、要”和以權謀私的行為,要嚴肅處理。二要優化服務環境。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服務。鼓勵和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中介組織為非公經濟提供創業輔導、籌資融資、市場開拓、技術支持、認證認可、信息服務、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等各類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三要優化法制環境。進一步加大規范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偷稅漏稅、合同欺詐等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4、加強企業自身建設。一要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企業管理人才的培訓力度,邀請一批經濟專家或知名企業家講課或者本地優秀民營企業家現身說法,對企業經管管理人員進行免費培訓。積極為非公企業參加各類專業會議、管理培訓和考察交流創造條件。培養一批熟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優秀管理人才。加大人才資源引進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和聘用機制,采取政策引導、物質獎勵等綜合措施,鼓勵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支持大中專畢業生進入非公有制企業工作。二要加強企業黨群組織建設。促進黨組織與企業行政管理機構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互促互進,加強黨建行政工作力度和滲透能力,進一步擴大黨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覆蓋面與凝聚力,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優秀人才和青年加入黨組織,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以黨建帶動企業團、工、婦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群組織的力量,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維護好企業及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
近年來,民營經濟總量持續攀升、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地位作用日益增強,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截止目前,**區民營經濟主體40831戶(數據截止20xx年底,下同),比20xx年增加18432戶(詳見下表),注冊資本金達85億元,比20xx年增加45。5億元。個體工商戶33441戶,比20xx年增加13237戶。實現增加值93。2億元,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39。8%,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一)綜合素質提高,支柱作用突出。一是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民營經濟的經營領域由以商貿、餐飲、交通、建筑等產業為主逐步擴展到工業、房地產、旅游、咨詢、計算機應用服務、金融保險等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教育等行業延伸,占二、三產業比重繼續攀升。二是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全區共有民營企業6390家,比20xx年增加4195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245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6%。年產值上億元企業達63個,比20xx年增加57個。三是名牌越來越多。品牌創建取得新突破,20xx年新增注冊商標220件,增長30%,有5件商標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13件商標被認定為“重慶市知名商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二)活力不斷增強,帶動效應顯著。20xx年,民營經濟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xx年民營企業出口總額達6200萬美元,比20xx年增長10倍,占全區出口總額的85%。五金汽摩產業帶動效應明顯,全區五金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0%。
(三)緩解就業矛盾,繁榮農村經濟。一是有效緩解就業矛盾。20xx年,全區城鎮登記下崗職工數為1726人,其中:民營企業安置下崗職工數達1675人,占97%;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5萬人左右。二是大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20xx年**區擁有國家級重點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7家,區級龍頭企業90家。三是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16。1萬余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26。4%,占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45。3%。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3502元,從本地民營經濟成分中獲得的收入占本地勞務收入的48。7%。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營規模偏小。民營企業“星星多,月亮少”,資本1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102戶,5000萬元到1億元的20戶,億元以上的9戶,均低于周邊的江津、合川和永川。民營企業(不含微企)和微型企業戶均注冊資金分別為141。3萬元、218。5萬元和7。6萬元,在鄰近區縣中排名都較為靠后。二是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截止目前,全區民營企業6390家,僅占全市總戶數的4。2‰。三是品牌效益低。雖有鑫業船舶件、水曖管件、通達鐵路配件、電工刨刀等幾個品牌遠銷國內外,但其品牌效應都不明顯,缺乏真正引領市場的全球、全國著名品牌。
(二)主要制約因素。
1。思想觀念遲滯,民營經濟發展氛圍不濃。一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缺乏正確認識和有效指導。不能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業務水平較低,不能有效引導企業健康發展。二是對民營經濟地位作用認識不足,存在著“輕視”、“歧視”、“仇視”心理,影響企業發展的人為因素較多。三是民營企業開拓進取意識不強,“小富即安、小勝即滿”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
2。服務與政策不到位,民間投資積極性不高。民營經濟能否順利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執行和措施落實力度的大小。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及《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區政府出臺了落實市委市政府“1+6”和“十個一批”等文件,全面實行“五放開一取消”,稅收減免,推行“綠卡”和規范政務管理,整治“三亂”,對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實行的“1+1”扶持等系列政策,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門服務不到位。對民營經濟的服務重視更多地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扶持幫助少,具體措施少,政策落實不到位。實際工作中沒能很好地為民間投資做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市場準入和資源配置不公現象依然存在。民營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方面,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待遇。民營企業進入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還比較困難。三是科技服務平臺偏少,企業自主創新缺乏有力支撐??萍挤掌脚_大多集中在五金汽摩產業,其它產業基本沒有建立科技服務平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技術資源整合共享程度還遠遠不夠。民營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研發經費不足、研發能力低下,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上,得不到支持和保障,制約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3。自身素質不高,民營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綜合素質不高,整體形象欠佳。一是經營管理不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許多民營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二是缺乏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企業高端人才嚴重缺乏。部分企業主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的雇傭關系,而沒有從思想上真正去重視人才和他們的人格尊嚴,損失了大量“千里馬”。三是民營企業信譽度不高。大多數民營企業不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很少繳納“三險”,尤其是建筑類的民營企業,拖欠、克扣農民工的工資時有發生。四是無序競爭、資源浪費嚴重。受短期利益驅動,民營企業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上下的功夫較少,仍有仿冒別人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相互壓低價格現象發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五是企業創新意識不強,核心競爭力偏弱。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不足、功夫不夠,無核心技術支撐,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不多,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生存空間狹小,抗風險能力弱。
(一)建立健全區級領導協調機制。建議政府促成各鎮街建立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或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議,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解決建設用地、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生活服務等實際問題。
(二)強化后續幫扶力度。多形式、多層次抓好創業培訓和后續培訓。對民營企業實施重點幫扶,采取“商會帶動和大企業帶動”的雙帶動方式開展幫扶活動。積極搭建民營市場主體融資服務平臺。通過組織召開對接會、融資信息發布會等形式,促進銀企交流合作。為金融機構提供民營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動產抵押、股權出質登記等信息查詢服務,向金融機構推薦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信用度高的民營市場主體。
(三)加強民營市場主體商標品牌培育。加大商標宣傳培訓力度,增強民營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意識,鼓勵進行商標注冊和商標運用。加大民營市場主體著名商標認定和馳名商標推薦力度。支持注冊地理標志,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加強產業集群商標品牌培育基地建設,引導民營市場主體集聚發展,形成產業規模和優勢。
(四)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和區域執法協作網絡優勢,加大對民營市場主體字號名稱、產品特有包裝裝潢、注冊商標和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維護民營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保護合法經營。
從宿遷參加完了大學生村官創業(syb)培訓之后,回到鎮里根據鎮黨委政府的要求,在王玉鎮長的帶領下,我們李口鎮大學生村官深入到潭壩村展開為期兩個禮拜的調研活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潭壩的具體情況,加強與潭壩的老百姓交流溝通,為潭壩人謀利益。
在從宿遷回來的路上,就聽同事告訴我一些情況,由于我沒能趕上前兩天的調研。據說,第一天王鎮長召集潭壩村組干部開會,部署這項工作,居然有部分村領導遲到了將近一個小時。這個是態度問題,正所謂“要想火車跑得快,還得車頭拉”。村干部就是火車頭,假如火車頭都老化了、腐朽了,怎么可能帶領整列火車跑得更快,帶領火車趕上時代的站點。
調研活動已經進入中期階段,我們對潭壩的基本請況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整個調研活動在鎮黨委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在王玉鎮長的'親自指導下,進行得非常順利,基本向著預期的目標前進。通過調研也給我們大學生村官上了一堂深刻地課。
一、好的村支兩委領導班子是關鍵。有的地方為什么會落后于其他的村,黨委政府給的是同樣的發展政策,甚至黨委政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給了一些優惠的發展政策,但是這些地方還是會出現問題,發展滯后。我想這個與村組干部的領導方式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村干部對老百姓工作態度不夠好,久而久之就導致了百姓對干部的信任度下降,工作自然就難以開展,也就最終嚴重影響村級經濟、政治的發展,在全社會都與時俱進地奔小康的時候,落后于時代的步伐。
二、黨群關系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是我國最基層的組織,他的發展也是關系到改革開放穩定大局的事,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所在。而這些發展的取得,必須依靠群眾的參與。有的村群眾對村干部簡直信任度趨近于零。干部不能以身作則,工作態度懶散,時間觀念不強,自身形象也有嚴重的不協調。群眾對他們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管什么和諧社會,也不管什么奔小康。家家戶戶關起門來“謀發展”。此種現象的出現是絕對不允許的,更與這個社會的發展趨勢格格不入的。
這就是我首日深入潭壩調研獲得的感悟。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我鄉主動作為,順勢而上,緊緊抓住發展的大好機會,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有效解決群眾增收困難這一難題,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大抓農村產業。產業發展呈現出從弱到強、從無序到有序、從疲軟向蓬勃發展的態勢,產業經濟成為全鄉村經濟的“助推劑”。
(一)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畜牧業是我鄉的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工作來抓。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20__年,全鄉畜禽存欄量近7萬頭(只),各類養殖大戶70戶,實現畜牧業年產值達2500余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增收600余元。
(二)果蔬種植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我鄉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有距離巴城較近的優勢,大力發展優質水果和蔬菜產業,打造有機、綠色蔬菜基地建設。
積極幫扶回鄉創業青年岳林在家鄉組建了“金大寨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以寨子包村為核心,租賃土地2000余畝,打造以優質蔬菜、水果、水產等為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建成生態草莓園200畝,優質食用菌10萬袋。蔬菜大棚15個,30余畝。完成核心園區耕作道8公里,硬化園區公路200米,園區蓄水池8個6000余方,新建、整治園區渠系5000余米??偼顿Y820余萬元。解決當地農民就業100余人,20__年已實現產值80余萬元,20__年擬建成草莓園300畝,食用菌40萬袋,種植蔬菜300畝,可實現產值4000余萬元。
回鄉創業青年趙維國發起、并組織成立萬綠種養植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150人。依托印山坪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萬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主要種植萵筍、韭菜、蘆筍、大蔥、西紅柿等品種。目前全鄉蔬菜種植面積4600余畝,產量1.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00余萬元,農民人均增收860余元。果蔬農產品采取傳統種植模式,走無公害種植路子,結合現代農業科技,產品質量過硬,暢銷城區,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農民種的綠色菜品”。金大寨專業合作社引進北京的葡萄品種,在寨子包村種植的優質葡萄,成為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高品質水果。
(三)工業項目實現從無到有。
由于受地理條件和資源的限制,我鄉工業發展舉步維艱。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班子不斷發掘本鄉資源優勢,結合市場需求,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外地客商,投資300余萬元,在天橋村興建了純凈水生產基地。該水廠的建設,既把多余的山泉水“變廢為寶”,解決全村近3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四)發展鄉村旅游業大有可為。
我鄉距離主城區較近,生態良好、民風淳樸、鄉風文明,古樓山已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休閑基地。近年來,我鄉以鼓樓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村為依托,打造觀光農業,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我鄉的“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基地與觀光園”項目,核心園區達2300余畝,種植優質草莓和葡萄,打造農業產業觀光體,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閑觀光。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重視產業發展是根本。
我鄉過去產業發展雖有起步,但未形成規?;?、市場化發展的狀態,在增加農民收入、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動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我鄉把農村產業發展列入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堅持產業先行,搞好科學規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建設美好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充分發揮鄉黨委的決策力量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釋放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全鄉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以特色產業為支撐,下大力氣走出以產業發展促進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貞l展需要,解決了為何發展農村產業的問題。
(二)發展定位準確是關鍵。
產業發展定位準確與否事關我鄉產業發展的成敗,經過不斷實踐和努力探索,結合實際和歷史傳統,因地制宜,充分論證,村民自愿,逐漸形成了我鄉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強鄉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方向,以主城區為市場,圍繞有機、綠色、無公害,大力發展果蔬產業;圍繞“傳統養殖、市場競爭”的戰略,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產業;圍繞地理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圍繞巴山新居和聚居點建設,結合農村發展的歷史趨勢,發展個體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務。發展定位準確,解決了如何發展農村產業的問題。
(三)突破發展方法是核心。
把“紙上談兵”演變成產業發展的成果和農民增收的現實,是該項工作的核心。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引進資金、技術,僅20__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開展小分隊招商3次,對接企業20余家,洽談現代農業、旅游文化、商貿服務等項目8個,成功引進現代農業項目1個,合同協議投資2000萬元。二是積極實施“回引工程”。大力宣傳近幾年來我區的發展變化,吸引在外人士返鄉創業,成功回引了趙衛國、梁李等在外人士19人,總共投資0.8億元,著重發展果蔬、中藥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多措并舉,有效解決了怎樣發展產業的問題。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產業發展成績的基礎上,我鄉將再接再厲,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抓好抓實今后的產業發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動方面下功夫。
開弓沒有回頭箭,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倒逼全鄉干部主動作為,推到產業工作一線。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樹立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想更多的辦法、用更多的措施推動工作。發展決心不減,形成發展的更大合力,扎實推動產業發展,形成常態化和長效化工作機制。
(二)在做大做強方面下功夫。
我鄉的畜牧產業、果蔬產業、鄉村旅游等產業,已初具規模,下一步,充分調動積極性,研究和對接市場,做大做強現有產業,打造產業升級版,使之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務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是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認真樹立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高度重視投資軟環境建設,大力宣傳發展環境,貫徹落實開放合作工作部署,做好產業發展的服務保障工作,營造產業發展的氛圍。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7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