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實例,希望對大家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1.描述統計。
通過調查、試驗獲得大量數據,用歸組、制表、繪圖等統計方法對其進行歸納、整理,以直觀形象的形式反映其分布特征的方法,如:小學數學中的制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都是描述統計。另外計算集中量所反映的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如算術平均數、中位數、總數、加權算術平均數等,也屬于描述統計的范圍。其目的是將大量零散的、雜亂無序的數字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簡縮、概括,使事物的全貌及其分布特征清晰、明確地顯現出來。
2.概率的統計定義。
人們在拋擲一枚硬幣時,究竟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事先是不能確定的,但是當我們在相同的條件下,大量重復地拋擲同一枚均勻硬幣時,就會發現“出現正面”或“出現反面”的次數大約各占總拋擲次數的:左右。這里的“大量重復”是指多少次呢?歷史上不少統計學家,例如皮爾遜等人作過成千上萬次拋擲硬幣的試驗,其試驗記錄如下:
可以看出,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出現正面的頻率波動越來越小,頻率在0.5這個定值附近擺動的性質是出現正面這一現象的內在必然性規律的表現,0.5恰恰就是刻畫出現正面可能性大小的數值,0.5就是拋擲硬幣時出現正面的概率。這就是概率統計定義的思想,這一思想也給出了在實際問題中估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當試驗次數足夠大時,可將頻率作為概率的近似值。
例如100粒種子平均來說大約有90粒種子發芽,則我們說種子的發芽率為90%;。
因為前30年出現晴天的頻率為0.83,所以概率大約是0.83。
3.概率的古典定義。
1.當試驗的所有可能結果不是有限個,或各種可能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時,我們一般還要通過統計頻率來估計概率.
在同樣條件下,大量重復試驗時,根據一個隨機事件發生的頻率所逐漸穩定到的常數,可以估計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疑難分析:
1.當試驗的可能結果不是有限個,或各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時,一般用統計頻率的方法來估計概率.
2.利用頻率估計概率的數學依據是大數定律:當試驗次數很大時,隨機事件a出現的頻率,穩定地在某個數值p附近擺動.這個穩定值p,叫做隨機事件a的概率,并記為p(a)=p.
一、問題情境:
問:同學們能否通過實驗估計它們恰好是一雙的可能性?如果手邊沒有襪子應該怎么辦?
答:不可以,用不同的替代物混在一起,大大地改變了實驗條件,所以結果是不準確的。
注意:實驗必須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才能得到預期的結果;替代物的選擇必須是合理、簡單的。
問:假設用小球模擬問題的實驗過程中,用6個黑球代替3雙黑襪子,用2個白球代替1雙白襪子:
(1)有一次摸出了2個白球,但之后一直忘了把它們放回去,這會影響實驗結果嗎?
答:有影響,如果不放回,就不是3雙黑襪子和1雙白襪子的實驗,而是中途變成了3雙黑襪子實驗,這兩種實驗結果是不一樣的。
問:(2)如果不小心把顏色弄錯了,用了2個黑球和6個白球進行實驗,結果會怎樣?
答:小球的顏色不影響恰好是一雙的可能性大小。
二、問題3:
下面的表中給出了一些模擬實驗的方法,你覺得這些方法合理嗎?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
2、掌握用樹狀圖和列表法計算涉及兩步實驗的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
3、通過實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
進一步經歷用樹狀圖、列表法計算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
正確地利用列表法計算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
生:由幾名學生動手摸一摸。
(教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的小袋子,里面裝有3個黑圍棋和2個白圍棋)。
師:在數學中,我們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稱為事件發生的概率,如果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結果的可能性相同,結果總數為n(事件a發生的可能的結果總數為m),事件a發生的概率為。
如圖,三色轉盤,每個扇形的`圓心角度數相等,讓轉盤自由轉。
動一次,“指針落在黃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
師:結合定義作詳細分析,為兩個例題教學做準備。
(分析:轉盤中紅、黃、藍三種顏色所在的扇形面積相同,即指針落在各種顏色區域的可能性相同,所有可能的結果總數為,其中“指針落在黃色區域”的可能結果總數為。若記“指針落在黃色區域”為事件a,則。)。
設計說明:通過練習,讓學生及時回味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學會數學的過程中會學數學。
例一,有甲、乙兩個相同的轉盤。讓兩個轉盤分別自由轉動一次,當轉盤停止轉動,求。
(1)轉盤轉動后所有可能的結果;
(2)兩個指針落在區域的顏色能配成紫色(紅、藍兩色混合配成)的概率;
(3)兩個指針落在區域的顏色能配成綠色(黃、藍兩色混合配成)或紫色的概率;
例題解析:
例1關鍵是讓學生學會分步思考的方法。
教師分析并讓學生學會畫樹狀圖(教師板演)。
任意拋擲兩枚均勻硬幣,硬幣落地后,
(1)寫出拋擲后所有可能的結果(用樹狀圖表示)。
(2)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指定一名學生板演)。
例2:一個盒子里裝有4個只有顏色不同的球,其中3個紅球,1個白球。從盒子里摸出一個球,記下顏色后放回,并攪勻,再摸出一個球。
(1)寫出兩次摸球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2)摸出一個紅球,一個白球的概率;
(3)摸出2個紅球的概率;
師:你能用列表法來解嗎?
有沒有更簡單明了的方法?(學生應。
該有預習,能說出用列表法。)。
任意把骰子連續拋擲兩次,
(1)寫出拋擲后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2)朝上一面的點數一次為3,一次為4的概率。
(3)朝上一面的點數相同的概率。
(4)朝上一面的點數都為偶數的概率。
(5)兩次朝上一面的點數的和為5的概率。
1.了解必然發生的事件、不可能發生的事件、隨機事件的特點.
2.能根據隨機事件的特點,辨別哪些事件是隨機事件.
3.有對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響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重點:對生活中的隨機事件作出準確判斷,對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
難點:對生活中的隨機事件作出準確判斷,理解大量重復試驗的必要性.
一、自學指導.(10分鐘)。
自學:閱讀教材p127~129.
歸納: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的事件,叫做__必然事件__;在一定條件下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叫做__不可能事件__;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做__隨機事件__.
二、自學檢測:學生自主完成,小組內展示,點評,教師巡視.(5分鐘)。
1.下列問題哪些是必然發生的?哪些是不可能發生的?
(1)太陽從西邊落下;。
(2)某人的體溫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實數);。
(4)自然條件下,水往低處流;。
(5)三個人性別各不相同;。
(6)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無實數解.
解:(1)(4)(6)是必然發生的;(2)(3)(5)是不可能發生的.
2.在一個不透明的箱子里放有除顏色外,其余都相同的4個小球,其中紅球3個、白球1個.攪勻后,從中隨機摸出1個小球,請你寫出這個摸球活動中的一個隨機事件:__摸出紅球__.
3.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撲克牌(共52張),洗勻后,摸到紅桃的可能性____摸到j,q,k的可能性.(填“”“”或“=”)。
4.從一副撲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張,則下列事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d)。
a.抽出一張紅桃b.抽出一張紅桃k。
c.抽出一張梅花jd.抽出一張不是q的牌。
5.某學校的七年級(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3人.其中男生有18人住宿,女生有20人住宿.現隨機抽一名學生,則:a.抽到一名住宿女生;b.抽到一名住宿男生;c.抽到一名男生.其中可能性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a)。
點撥精講:一般的,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1.用分式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
2.分式的基本性質及分式的有關運算法則.
3.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4.列分式方程,建立現實情境中的數學模型.
(二)能力訓練要求。
1.使學生有目的的梳理知識,形成這一章完整的知識體系.
2.進一步體驗“類比”與“轉化”在學習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運算法則及其分式方程解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提高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形成反思自己學習過程的意識.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使學生在總結學習經驗和活動經驗的過程中,體驗因學習方法的大力改進而帶來的快樂,成為一個樂于學習的人.
教學目標。
1.用列舉法(列表法)求簡單隨機事件的概率,進一步培養隨機概念.
2.經歷實驗、列表、統計、運算、設計等活動,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分析事件,計算其發生的概率,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交流成功的經驗,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造,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思維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列表法求事件的概率.
教學難點。
如何使用列表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為活躍聯歡晚會的氣氛,組織者設計了以下轉盤游戲:a、b兩個帶指針的轉盤分別被分成三個面積相等的扇形,轉盤a上的數字分別是1,6,8,轉盤b上的數字分別是4,5,7(兩個轉盤除表面數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選擇2名同學分別撥動a、b兩個轉盤上的指針,使之產生旋轉,指針停止后所指數字較大的一方為獲勝者,負者則表演一個節目(若箭頭恰好停留在分界線上,則重轉一次).作為游戲者,你會選擇哪個裝置呢?并請說明理由.
以貼近學生生活的聯歡晚會為背景,創設轉盤游戲引入,能在最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高度的注意力,進入情境,導入新課的教學.
二、新課教學。
1.學生分組討論,探索交流.
解析:對眾數的概念理解不清,會誤認為這組數據中80出現了三次,所以這組數據的眾數是80.根據眾數的.意義可知,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是這組數據的眾數.而在數據中70也出現了三次,所以這組數據是眾數有兩個.
答案:這組數據的眾數是70和80.
好題2.某班53名學生右眼視力(裸視)的檢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則該班學生右眼視力的中位數是_______.
解析:本題表面上看視力數據已經排序,可以求視力的中位數,有的同學會誤認為:因為11個數據按照大小的順序排列有:0.1、0.2、0.3、0.4、0.5、0.6、0.7、0.8、1.0、1.2、1.5,則知排在第6個的數是0.6.但注意觀察可以發現:題目中的視力數據實際是小組數據,小組的人數才是視力數據的真正個數.因此,不能直接求視力數據的中位數,而應先求出53名學生視力數據的中間數據,即第27名學生的視力就是本班學生右眼視力的中位數.
答案:(53+1)2=27,所以第27名學生的右眼視力為中位數,從表中人數欄數出第27名學生所對應的右眼視力為0.8,即該班學生右眼視力的中位數是0.8.
文檔為doc格式。
。
1.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裝有若干個白球,在不允許將球倒出來數的情況下,為估計白球的個數,小剛向其中放入8個黑球,搖勻后從中隨機摸出一個球記下顏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斷重復,共摸球400次,其中88次摸到黑球,估計盒中大約有白球__28__個.
2.(8分)在一個不透明的口袋中裝有大小、形狀一模一樣的5個紅球、3個藍球和2個白球,它們已經在口袋中被攪勻了,請判斷以下是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還是必然事件.
(1)從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一個球,是白球;。
(2)從口袋中一次任意取5個球,全是藍球;。
(3)從口袋中一次任意取5個球,只有藍球和白球,沒有紅球;。
(4)從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6個球,恰好紅、藍、白三種顏色的球都齊了.
從甲地到乙地有兩條公路:一條是全長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條是全長480km的高速公路。某客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是由普通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時間的一半。求該客車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
這一問題中有哪些等量關系?
如果設客車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為h,那么它由普通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為_________h。
根據題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列出方程.
(一)知識我先懂:
方差:設有n個數據,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分別是。
我們用它們的平均數,表示這組數據的方差:即用。
來表示。
給力小貼士:方差越小說明這組數據越。波動性越。
(二)自主檢測小練習:
1、已知一組數據為2、0、-1、3、-4,則這組數據的方差為。
2、甲、乙兩組數據如下:
甲組:1091181213107;。
乙組:7891011121112.
分別計算出這兩組數據的極差和方差,并說明哪一組數據波動較小.
乒乓球的標準直徑為40mm,質檢部門從a、b兩廠生產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對這些乒乓球的直徑了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單位:mm):
b廠: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認為哪廠生產的乒乓球的直徑與標準的誤差更小呢?
(1)請你算一算它們的平均數和極差。
(2)是否由此就斷定兩廠生產的乒乓球直徑同樣標準?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問題。
探索活動。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絕對值相加,把這些差的平方相加。
想一想。
你認為哪種方法更能明顯反映數據的波動情況?
引例:問題:從甲、乙兩種農作物中各抽取10株苗,分別測得它的苗高如下:(單位:cm)。
甲:9、10、10、13、7、13、10、8、11、8;。
乙:8、13、12、11、10、12、7、7、10、10;。
問:(1)哪種農作物的苗長的比較高(我們可以計算它們的平均數:=)。
(2)哪種農作物的苗長得比較整齊?(我們可以計算它們的極差,你發現了)。
歸納:方差:設有n個數據,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分別是。
我們用它們的平均數,表示這組數據的方差:即用來表示。
(一)例題講解:
測試次數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段巍1314131213。
金志強1013161412。
給力提示:先求平均數,在利用公式求解方差。
(二)小試身手。
1、.甲、乙兩名學生在相同的條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環數如下:
經過計算,兩人射擊環數的平均數是,但s=,s=,則ss,所以確定。
去參加比賽。
1、求下列數據的眾數:
(1)3,2,5,3,1,2,3(2)5,2,1,5,3,5,2,2。
。
本周我們學習了《反比例函數》,從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課后仔細回味,覺得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反比例函數》是在《一次函數》的基礎上,再一次進入函數領域,是一個再認知的過程,它是初中階段三大函數之一,區別于一次函數,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數之上,本章內容的學習為以后更高層次函數的學習,以及函數、方程、不等式間的關系處理奠定了基礎,在數學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本章蘊涵的類比、建模、轉化、方程等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觀察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都是十分有益的。
備課時,我仔細研讀教材,認為本節課無論是重點和難點都是讓學生掌握反比例函數的概念,以及如何與一次函數及一次函數中的正比例函數的區別。所以,我在講授新課前安排了對“函數”、“一次函數”及“正比例函數”概念及“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一般式的復習。
設計合理的習題,立足于思維訓練。每節課每個知識點都設計了針對性的變式練習,通過練習學生的解體技巧、方法、思維都得到了訓練。在處理課堂練習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來回答,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促進者。特別是在處理練習時,我還是沿用之前的方式讓學生充當老師講解自己的觀點,使我看到學生的智慧,聽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讓人忍不住為他們鼓掌。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覺得數學的簡單,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智慧,是還原數學最樸素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釋放孩子的潛能。
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反比例函數的性質教學時,緊緊抓住關鍵詞語,突破難點。性質強調“在同一象限內”,而我們學生往往忽略這個問題,無論是怎樣的兩點,都直接用性質,對此,采用討論的觀點,結合圖像觀察,讓學生看到理解到:在同一象限內可直接用性質,不在同一象限內,一、二象限的點的縱坐標永遠大于三、四象限內點的縱坐標。這樣,非常明了的讓學生把最容易混淆的知識分清了,突破難點的同時及時總結出這其中體現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類討論和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回顧教學的過程,仍存在許多問題:
1、預見性不夠。這主要體現在知識回顧中的問題,本來打算一點而過,結果學生的回答偏離了老師的預想,老師勢必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他們一一糾正,從而浪費了時間,自己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靈活性還不夠,掌控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2、對學生的情感關注太少。本來想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因為緊張回答問題不積極,不敢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沒有煥發出學生的激情。如果在一開始就用生動活潑激趣的語言導入課題,在教學過程中對少數同學的回答能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不但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堅定學習的信心。
3、角色轉換不徹底。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主題、圍繞學生提問的多,給學生提問的時間和機會很少.不能大膽放心把課堂交還給學生.
今后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上課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為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只有給了他們情感上的極大滿足,學生才會獲得渴望成功的動力,我們的自主學習活動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2、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有反思才會有進步,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勇于創新,積極接受挑戰。
1.經歷探索軸對稱圖形性質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的特點,發展空間觀察。
2.探索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培養學生認真探究、積極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的探索,促使學生對軸對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活動與探究的過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使學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問題的能力。
2、能聯系百分數的意義,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
3、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用下劃線和?標記出來。便于交流時提出。
4、自己的建議、體會、方法可以在旁邊作好批注。
教學重難點。
2、能聯系百分數的意義,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快樂自學。
你喜歡運動嗎?調查本班同學喜歡的運動項目。根據下面的統計圖:
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
1、說一說:從這幅統計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2、我知道這是一幅()統計圖,它的特點是()。
3、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是(),它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是()。要想清楚地知道百分比這樣的信息,我們可以選用()統計圖。
4、一起來認識扇形統計圖吧!自學教材第107頁,注意拿筆勾畫哦!.
(1)計算出各運動項目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
(2)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又能獲取哪些信息?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二、合作探究。
討論交流:扇形統計圖是怎樣來表示各個數據的?它有什么特點?
1、我發現扇形統計圖中的()代表單位“1”,表示(),各個扇形面積表示(),扇形的大小說明了()。
2、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
3、生活中,你還從()見到過扇形統計圖?
三、學習小結。
四、智勇大闖關,我是小擂主。
1、第一關:小練兵。
完成練習二十五的第1、2題。
2、第二關。
完成練習二十五的第4題。
五、學后反思。
1、我的收獲:
2、自我評價:我對我的課堂表現(),因為(。
)。
六、作業。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練習二十五的第3題。
課后習題。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練習二十五的第3題。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是重點,讓學生從具體方程的根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并用語言表述,以及由一個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與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種關系,比較抽象,學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6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