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便改進和提高教學效果。接下來是一些優秀教師的教案分享,從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教學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資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由平面圖形引到立體圖形。
接著電腦演示由面到體的過程,揭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立體圖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間,像這樣占有一定空間的物體的形狀就是立體圖形(電腦顯示若干立體實物)。
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什么圖形呢?在這里面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呢?
3、舉例。
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長方體的物體實例。
師:要知道這些物體為什么都是長方體,就要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二、引導探究。
1、出示例1:
(1)拿一個長方體的紙盒來觀察:
長方體有幾個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具,回答上面的問題。
(2)抽象圖形。
說明:因為我們最多只能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通常這樣畫長方體。
(師邊講邊畫長方體的直觀圖,注意要規范。)。
讓學生上去指一指,圖上哪3個面是我們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個面在哪里?
2、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1)教師結合直觀圖逐一向學生介紹棱和頂點,并及時在圖中作出標注。
(2)同桌學生用手摸長方體紙盒,互相指出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電腦分別顯示面、棱、頂點這三個部分,加深印象。
3、長方體的特征。
出示:長方體有幾條棱和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長方體有什么特點,討論后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特點。
(1)面的特點。
長方體有幾個面?誰能迅速的數出長方體的6個面?比較哪一種方法好?
長方體的6個面是什么形狀的?還有不同看法嗎?這兩個面的位置是怎樣的?(可結合拍手理解“相對”)。
(還可以出示預先準備好的紙盒讓學生直觀感受長方體的一種特殊情況,一般來說,長方體的每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面形狀相同,大小一樣,可以用這四個字(出示:完全相同)來代替。(電腦演示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這個特點)。
(2)棱的特點。
長方體有多少條棱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快的數出這12條棱的方法?
如果有學生是分組來數的,可以結合長方體鐵絲框架數一數。想一想:每組有幾條棱?每組4條棱的位置是怎樣的?相對的棱有什么特點?(長度相等)(電腦顯示棱的特點)。
(3)頂點的個數。
長方體有幾個頂點?你是怎樣迅速數出來的?
(4)概括長方體的特征。
____讓學生看著自己的長方體紙盒說說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各有什么特征。
____小結: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一個長方體的面可以分為3對,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的棱可以分為3組,每組4條,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4、學習長、寬、高。
(1)問:相交于同一頂點的3條棱的長度都相等嗎?
指出:長方體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兩條棱分別叫做長和寬,把豎直方向的一條棱叫做高。(師邊講邊標注)。
(2)學生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量出它的長、寬、高。
5、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2)學生交流后,讓他們小小組去探究。
(3)全班交流。
6、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1)觀察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明確: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由于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長度不分長、寬、高了,就叫做棱長。
(2)選擇一個正方體實物,量出它的棱長。
7、小結: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第10—11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看圖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結合第3個圖形再說說這個長方體的面的形狀有什么特別之處。
2、練習一第2題。讓學生說一說。
3、練習一第3題。讓學生仔細觀察后回答各問題,并說說怎么看出來的。
明確:這個長方體前后的兩個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4、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判斷擺出的這幾個幾何體分別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再讓學生互相指一指每個幾何體中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說說它們分別是多少厘米。
5、練習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這兒有一個關于長方體特征的順口溜。大家可以輕聲讀讀。
出示:
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十二棱;。
棱分長、寬、高,每組四條要記好;。
6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
五、課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體玩具或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它的面、棱、頂點;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個長方體并涂上或畫上喜歡的圖案。
1、分數乘法算式的意義:
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解答】。
2、分數與整數相乘:
用整數與分數的分子相乘的積作為分子,分數的分母作為分母,最后約分成最簡分數?;蛘呦葘⒄麛蹬c分數的分母進行約分,再應用前面計算法則。
注:【任何整數都可以看作為分母是1的分數】。
3、分數與分數相乘:
用分子相乘的積作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
積作為分母,最后約分成最簡分數。
4、分數連乘:
通過幾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直接約分再進行計算。
()()=()()。
(3)45=210。
4:()=():()。
5.做一做。
完成課本中的做一做。
6.課堂小結。
(1)說一說比例的基本性質。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引導學生總結說出兩種方法,重點讓學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到此,學生要學會用兩種方法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比值是否相等;內項之積是否等于內項之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4~6題。
補充習題。
一題多變化,動腦解決它。
(1)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是18,
其中一個外項是2,另一個外項是()。
(2)如果5a=3b,那么,=,
(3)a︰8=9︰b,那么,ab=()。
教學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稱通過學生自學,老師提問,完成的較好。讓學生通過計算內項之積和外項之積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然后大量的練習鞏固新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分數除法計算法則:甲數除以乙數(不為0)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3、除數大于1,商小于被除數;除數小于1,商大于被除數;除數等于1,商等于被除數。
4、分數除法的意義: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注:在單位換算中,要弄清需要換算的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1.知識技能:學生經歷用切割拼合的方法推導出圓柱體積公式。
的過程,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運用圓柱體的體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通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運用的過程,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學生經歷并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應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起興趣。
同學們,我們的圖形世界十分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如何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呢?你覺得圓柱的體積和什么有關?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柱的體積。(板書:圓柱的體積)。
二.巧妙轉化,探究新知。
1.呈現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它們都是直柱體,我們回憶一下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體積統一公式“底面積×高”,用字母怎樣表示?(板書)。
2.出示圓柱體,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形,在學習圓面積計算時,我們是把圓轉化成哪種圖形來計算的?回憶一下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個扇形,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根據學生的敘述,教師課件演示。(演示課件:圓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圓面積公式的過程。)。
3.現在老師給這個圓柱體變個魔術,仔細觀察看看發生了什么變化?(動畫演示)。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同學們自己先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1)圓柱體轉化成什么立體圖形?
(2)它是怎樣轉化成這個長方體的?
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促進相關技能的形成,發展數學思考和實踐能力。
小黑板、課前請體育老師利用體育課組織學生測試百米跑步的時間。
今天,我們繼續進行整理和練習。
1、根據下面的條件,說說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1)師傅每小時加工的零件比徒弟的3倍少18個。
(2)一堆黃沙運走了30車后還剩下16噸。
(3)一條圍巾的價錢比一副手套價錢的2倍多25元。
2、在括號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學校舞蹈隊有x人,歌詠隊的人數是舞蹈隊的3倍,歌詠隊有( )人;舞蹈隊和歌詠隊一共有( )人,歌詠隊比舞蹈隊多( )人。
(2)踢毽的和跳繩的每組都是x人,踢毽的有5組,跳繩的有8組。踢毽的有( )人,跳繩的有( )人;踢毽的比跳繩的少( )人,踢毽的和跳繩的一共有( )人。
1、求x的值
(1)三角形面積275cm。 (2)長方形周長9m。
第(1)小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說說列方程的依據以及怎樣解列出的方程。
第(2)小題
先讓學生獨立列出方程。交流時師隨機板書不同的方程,并讓學生說清列方程的依據。
學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2x+1.5×2=9 (x+1.5)×2=9 x+1.5=9÷2
問:這幾個方程哪些你會解了?請你說說應怎樣解?
(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多加關注,注意個別輔導。)
交流完后,讓學生解自己所列的方程,有困難的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理解的方程來解。
指名3位學生分別板演。再集體交流。
2、第6題、第7題、第9題、第10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引導學生說說每道題是根據怎樣的等量關系來列方程的。
3、第8題
先讓學生算一算自己在體育課上測試百米跑步時的速度大約是每秒多少米?
再讓學生解答問題,然后說說自己有什么感想。
學生讀題后可引導學生畫線段圖來理解“取了若干次以后,紅球正好取完,白球還有10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明“取出的紅球比白球多10個”。
再讓學生列方程解答。交流時說說是根據怎樣的等量關系來列方程的。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些什么收獲呢?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9.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么?10.割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
11.什么叫約分?12.什么叫通分?
13.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怎樣把分數化成小數?
14.怎樣把分數化成百分數?怎樣把百分數化成分數?
1.線段有什么特征?射線有什么特征?直線有什么特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什么叫角?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3.角按度數可分為哪幾類?
4.什么叫銳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鈍角?什么叫平角?
5.什么叫垂直?什么叫平行?6.什么叫三角形?
7.三角形按角分可分為哪幾類?按邊分可分為哪幾類?8.什么叫軸對稱圖形?
9.什么是四邊形?什么叫平行四邊形?什么叫梯形?10.什么叫周長?
15.長方形、正方形、圓、半圓的周長各應怎樣計算?
16.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各應怎樣計算?
17.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各應怎樣計算?
18.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各應怎樣計算?
15.怎樣把小數化成百分數?怎樣把百分數化成小數?
16.什么樣的分數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8.什么叫合數?9.什么叫質因數?10.什么叫分解質因數?
11.能被2、3、5整除的數各有什么特征?12.什么叫偶數?
13.什么叫奇數?14.什么叫倍數?15.什么叫約數?
16.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17.什么叫加法?什么叫減法?什么叫乘法?什么叫除法?
18.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有哪些?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有哪些?
19.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有哪些?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有哪些?
20.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1.什么是加法交換律?用字母怎樣表示?什么是加法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2.什么是乘法交換律?用字母怎樣表示?什么是乘法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3.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4.四則混合運算中,第一級運算有哪些?第二級運算有哪些?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2.分數的分類。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四)百分數。
1.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2.分數的分類。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四)百分數。
1.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一、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二、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三、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四、思考:0.2的倒數是多少?
五、小結: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六、作業:練習五3—8。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從具體情境中體會學習圓錐體積公式的必要性并進行大膽猜想。
2、在操作、觀察、思考、探究等學習活動中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并能有條理的說出推導過程。
3、根據圓錐體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都很棒,為了幫助大頭兒子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體積”的計算好嗎?(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認識圓錐的體積。
1、出示圓錐,引導學生說出圓錐的體積的意義。
課件出示:圓錐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圓錐的體積。
2、演示排水法求圓錐的體積。
引導學生回憶不規則物體的測量方法說出排水法。
3、冰激淋不能用排水法求體積,要怎樣求呢?
(二)教學例2.(探究圓錐的體積公式)。
1、引導學生猜想。
師: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同學們猜一猜,圓錐的體積計算應該和哪一個立體圖形有關?
師:同學們再大膽猜一猜,圓錐的體積計算應該和什么量有關?
2、認識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師課件演示怎樣是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板書:學生猜想。
3、實驗驗證猜想。
(1)明確實驗方法、理解實驗表和實驗要求。
(2)學生實驗。
(3)交流實驗結果。
學生小組匯報,老師課件演示。
(4)得出結論。
師:通過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生1:等底等高的圓柱是圓錐體積的3倍。
生2:等底等高的圓錐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師:那不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兩個容器的容積存在這個倍數關系嗎?
生:不存在。
明確哪個學生的猜想是對的。
4、推導圓錐的體積。
引導學生推導圓錐的體積。
師:根據我們得出的結論,你能寫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v圓錐=13v圓柱=13sh。
師:想一想,根據剛才的實驗,你發現了什么?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生:圓錐的體積等于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師:為什么有三分之一?
生:因為實驗時,圓錐向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里倒了三次。
師:我們知道了怎樣求圓錐的體積,那么假如圓柱形冰淇淋和圓錐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們說大頭兒子買哪種合算呢?(這時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答案)。
師:所以,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
5、練一練(運用公式):
師:我們繼續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課件出示34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解決,全班交流。
(二)教學例3.(運用公式拓展)。
課件出示例3。
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學生獨立解決,全班交流。
規范做題格式。
(三)思考;求圓錐的體積,還可能出現那些情況?
引導學生梳理:
已知底面半徑求體積;。
已知底面直徑求體積;。
已知底面周長求體積。
三、鞏固練習。
1、填空(課件)。
2、判斷(課件)。
3、34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探究情境,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一步應用題。
2、在觀察、猜想、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3、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題中的單位“1”和問題的關系。
教學難點:抓住知識關鍵,正確、靈活判斷單位“1”。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先說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
12××。
2、列式計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學生得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
二、新知探究。
(一)課件出示自學目標。
1、通過學習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
題方法并會分析數量關系。
2、知道解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3、知道如何找單位“1”。
(二)、教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正確理解關鍵句“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
(2)、結合線段圖理解題意,找到解題思路。
(3)、如何來理解單位“1”?(小組討論,理解這句話是把“我們人均耕地面積”與“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相比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是表示單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2500平方米,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4)、在分析題意的基礎上,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學生根據提示自學。
全班交流匯報:
2500×=1000(平方米)。
3、結合計算結果,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進行國情教育。
4、鞏固練習:“做一做”,讓學生畫線段圖表示題意,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依據是什么?然后獨立解答。
三、當堂測評。
練習四第2題、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照顧差生。
小組內訂正后。
四、課堂總結。
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是什么?(找出關鍵句、確定單位“1”,畫出線段圖幫助理解題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
本堂課是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教學中,我緊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復習,并事先復習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題,為解決與此相似的應用題做好準備。
由于本節課是分數應用題學習的初始,因而教學中,我除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題意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教給學生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方法,特別是在如何找單位“1”這個關鍵點上,更是花了較多的時間,但我認為這是十分必要的。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3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初步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能充分運用圓柱表面積的相關知識靈活的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計算下面圓柱的側面積。
(1)底面周長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徑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徑1.5分米,高8分米。
2求出下面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1)長方體的長為4厘米,寬為7厘米,高為9厘米。
(2)正方體的棱長為6分米。
3討論說說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甲: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長方體、正方體的六個面的面積的總和。
學生乙: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只要計算長方體相互對立的3個面的面積,3個面的面積相加再乘以2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是棱長乘以棱長再乘以6。
二新課導入。
1教師:以前我們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表面積的求法,那么圓柱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圓柱的表面積又是如何計算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和探索這個問題。(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2學生討論:你認為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哪一部分?它由幾個面組成?
(1)學生分組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反饋小節: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積的總和,圓柱的表面積由一個側面機和兩個底面組成。(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兩個底面積=圓柱的表面積)。
4教師進行圓柱模型表面展開演示。
(1)學生說說展開的側面是什么圖形。
學生:圓柱展開的側面是一個長方形。
(2)學生說說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有什么關系?
學生:長方體的長(或寬)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寬(或長)等于圓柱的高。
(3)圓柱的側面積是怎樣計算的?抽生回答進行復習整理。(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底面周長×圓柱的高)。
(3)圓柱的底面積怎么計算?(復習底面積的計算方法)。
5說說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圓柱體?哪些表面是完整的,哪些表面是不完整的?
學生舉例:完整的圓柱有兩個底面,不完整的圓柱只有一個底面(如水桶)或者根本就沒有底面(如煙囪)。
教師:所以我們每個同學在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要特別認真,要特別注意這個圓柱到底有幾個底面。
三新課教學。
1例2一個圓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徑2分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課件演示)。
2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反饋評價:
(1)側面積: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積: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積: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積是81.64平方分米。
4學生質疑。
5教師強調答題過程的清楚完整和計算的正確。
6教學小節:在計算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計算圓柱的表面積一般要分成幾步來計算呀?
四反饋練習:試一試。
1學生嘗試練習:要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徑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得數保留整數)。
2學生交流練習結果(注意計算結果的要求)。
3教師評議。
教師:在實際運用中四舍五入法和進一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計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時為確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進一法,計算結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許會出現使用材料不足的現象。
五拓展練習。
1教師發給學生教具,學生分組進行數據測量。
2學生自行計算所需的材料。
3計算結果匯報。
教師:同學們的答案為什么會有不同?哪里出現偏差了?
學生甲:可能是數據的測量不準確。
學生乙:可能是計算出現錯誤。
教師:在實際運用中如果數據測量不準確或者計算出現錯誤,或許就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這種損失也許是不可估量的,但事實上它又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我們每個同學都要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六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單位:厘米)(略)。
2計算下面各圓柱的表面積。
(1)底面周長是21.52厘米,高2.5分米。
(2)底面半徑0.6米,高2米。
(3)底面直徑10分米,高80厘米。
3一個圓柱形的罐頭盒,底面直徑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厘米?
4一個圓柱鐵桶(沒蓋),高是5分米,底面半徑是2分米,做一個這樣的鐵桶,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公式,能運用圓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結合圓周率的教學,感受數學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周長的概念和圓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實驗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自學自知圓周率,從而總結探究出求圓的周長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點評。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
引導學生列舉幾組對應的數值。
再分析每組中兩個數的關系,再判斷。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9題。
第1小題讓學生根據圖中標出的點的位置算出相應的耗油量與行駛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斷。(行駛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題讓學生在教材的方格圖上描點、連線,
引導學生聯系畫出的圖象判斷汽車在市區行駛時,行駛的路程與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
體會數形結合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價值。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0題。
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幾種類型?舉例說說它的意思?(重點是線段比例尺)。
怎樣求圖上距離?怎樣求實際距離。
學生量出的圖上距離。
利用的線段比例尺,求出相應的實際距離。
1、出示以燈塔為中心的平面圖。
(1)以燈塔為中心,燈塔的上、下、左、右分別表示什么方向?
相機指出:東——e西——w南——s北——n。
(2)在圖上指出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燈塔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是清涼島,你能在圖上表示出清涼島的嗎?這節課我們就研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學生可能說:
(1)把女生人數看作“1”——找單位“1”
(2)男生人數有這樣的2份,女生人數有這樣的3份。
(3)一共有這樣的5份。
(4)女生比男生多1份——份數。
(5)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5。
(6)女生是男生的3/2——分數。
小結:看到含有分率的信息,我們可以找單位“1”的量,也可從分數、份數等方面來考慮。
二、新授。
1、完整例題2:在這個信息前加上條件“六3班一共有50人”和問題“六3班女生有多少人?”
2、說明:這是一道分數問題,解決分數問題的常規思路是怎樣的?請你用常規思路來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交流解題思路。
5、提問:除了常規思路,這題還可以怎樣解決?你是怎樣想的?
6、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指名交流。
學生可能想到:
(一)將關鍵句轉化成份數來理解“女生有3份,男生有2份,一共是5份”
50÷(3+2)=10(人)10×3=30(人)。
(二)將關鍵句轉化成分數來理解“女生占全班人數的3/5”
50×3/5=30(人)。
7、結合學生回答追問:為什么要將關鍵句轉化成“一共有5份”、“女生是總人數的3、5”?而不轉化成別的?體會不管轉化成份數理解還是分數來理解,都要轉化成和已知條件有關的信息。
8、小結:我們原來解題時,是把女生人數看做單位“1”,所以只能用方程(或除法)解答。今天我們學習了轉化策略,就可以把單位“1”轉化成題目中的已知量,這樣就變成了一道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可以用乘法計算。(美術組人數是已知的,要求的是女生人數,找到女生人數和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了)。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學校美術組有35人,是合唱組人數的5/8。學校合唱組有多少人?
(1)你打算怎樣轉化?(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分之幾?可以怎樣列式解答?)。
(2)反思:為什么把美術組人數是合唱組的5/8轉化為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8/5。
(3)小結:在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時,只要把題目中的問題轉化成已知條件的幾分之幾,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使解題的方法變得簡單。
板書:問題轉化成已知條件的幾分之幾。
2、練習十四5:
(1)看圖填空。
綠彩帶。
紅彩帶。
綠彩帶比紅彩帶短2/7,紅彩帶比綠彩帶長()/()。
(2)一杯果汁,已經喝了2/5,
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喝掉的()/()。
3、練習十四6。
(1)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3/5。黑兔有多少只?
黑兔只數占白兔、黑兔總只數的()/()。
已經看的頁數是沒有看的頁數的()/()。
4、只列式,不計算。(說說你是怎樣轉化的)。
(1)修一條長30千米的路,已經修的占剩下的2/3,已經修了多少千米?
(2)山羊有120只,比綿羊少1/6,綿羊有多少只?
6、思考題:
有兩枝蠟燭。當第一枝燃去4/5,第二枝燃去2/3時,他們剩下的部分一樣長。這兩枝蠟燭原來的長度比是():()。
全課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用轉化思路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
繁??
用方程解答:用乘法解答:
解:設女生有x人。
x+2/3x=35。
5/3x=3535×3/5=21(人)。
x=21。
答:女生有21人。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知識與技能: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價值,豐富購物經驗。
教學重點:
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
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學會合理。
購物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問題。(板書:學會購物)。
二、引導探究、自主建構。
活動一:促銷。
(一)觀察情境圖,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種包裝和一袋的價格,計算出其他兩種包裝的價格寫在書上,再了解三個商店的優惠條件。
1、學生自學。
2、交流。
(預設)。
生:我發現甲店是“買一包送一袋,買一箱送一包?!币业晔谴蚓耪蹆灮?;丙店是購物達到30元就能打八折優惠。
(這里不需學生能精確計算每個商店的優惠額度,但大體上能了解每個商店更適合。
2怎樣購物。)。
(二)提出問題(1):買1袋這種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適?買2袋、3袋呢?
1、思考。
2、全班交流。
(預設)師:作為消費者,買同樣的東西肯定愿意買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錢。同學。
們不計算,你能判斷出買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適嗎?
生:在乙店合適,因為買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優惠。
師:那買2袋、3袋呢?
生:買2袋、3袋也不行。
師:買幾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優惠條件呢?
生:買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優惠條件。
(三)提出問題(2):買7袋這種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適?買8袋、9袋、10袋呢?
1、自己獨立思考、計算。
2、全班交流。
(預設)。
師:現在如果想買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
生:只買6袋就行了。因為商店會送一袋。
板書: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結論:甲店合適。
(按以上方法交流買8、9、10袋的結果)。
10袋情況預設:
甲店1、1.5×9=13.5(元)。
13.5÷10=1.35(元)。
甲店2、1.5×10=15(元)。
10+2=12(袋)。
1.5÷12=1.25(元)。
乙店:
1.5×10×90%=13.5(元)。
(這里面甲店的第二種購買方法,雖花了15元,但能得到12袋,有的學生會認為這是一種較便宜方案,現實生活中也如此。所以不應按錯誤定論。)。
(四)提出問題(3)買多少袋方便面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
學生計算后匯報。
30÷1.5=20(袋),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
(五)提出問題(4)。
1、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匯報。
師:誰能解釋這到底是為什么?
(預設)。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夠丙店的優惠條件。
生2:因為王強買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優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經歷,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在購物時,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購物合適,才去買,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少花錢多購物。
繼續探究:出示“議一議”問題,啟發學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師:比較這幾位同學的方案,哪一種比較合適?
結論:在丙店買最合適。
師:所以購物時我們要根據購物多少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
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叫“合理購物”。
活動二:有獎銷售。
(一)師:為了促進銷售,商家還會搞另外一種促銷方式——有獎銷售?,F在讓我們到購物廣場去看一看吧。打開書81頁,讀一讀上面的銷售廣告,了解廣告中的數學信息。
學生閱讀“有獎銷售”上的銷售廣告。交流一下廣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問題(1),計算獎金額和中獎率。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1、獎品總金額。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獎率:(60+20+10)÷1000=9%。
(三)出示問題(2),學生計算銷售額,并分析獎金額與銷售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有獎銷售”的意義。
師:誰知道如果獎券已經全部發出,商家至少賣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賣出10萬元的商品。
師:那么獎金額至多占銷售額的百分之幾?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獎金額是10000元,而銷售額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獎金額最多占銷售額的10%。
(四)提出問題(3)。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
繼續探究:分別提出“議一議”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進行正確引導。
師:請同學們對比一下這兩種結果,你有什么感想?
師:那么如果你是顧客,你會選擇哪種銷售方式?為什么?
師: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是小學生,不能單獨參與抽獎活動。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做。
三、強化訓練、應用拓展。
請你算一算,再比一比,為學校拿個主意:到哪個商家購買更便宜?
甲:一次購買20臺以上(含20臺)的,按七五折優惠。
乙:“買十送三”,即每買10臺另外免費送3臺同樣的電視機,不滿10臺仍按原價計算。
四、自主反思、深化體驗。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想與大家交流一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6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