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需要適時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實際情況。接下來是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案例分享,希望能給大家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啟示。
1、通過電腦復習樂器音色。
2、通過電腦對《小星星》配器,使學生體會各種樂器音色對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3、開拓視野,了解新技術,懂得電腦音樂的基礎知識。
掌握制作電腦音樂的整個過程。
制作過程中樂器音色的選擇及錄制時節奏的掌握。
硬件:多媒體電腦一臺、midi鍵盤一臺、數據投影儀一臺。
軟件:windws95 caewal 3.3
一、引言,組織教學
二、復習樂器音色(屏示畫面)
1、欣賞樂曲〈輕騎兵〉
提問:由哪能些樂器在演奏:渲染了一種什么氣氛?
2、器樂分類(屏示器樂分類表) 提問:把這些樂器按演奏方式分類:可分成幾大類?
鍵盤樂器:鋼琴、管風琴、手風琴
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管樂器:小號、長號、大號、圓號、單簧管、雙簧管
打擊樂器:鈸、鼓、鑼、木魚
(屏示這些樂器畫面及音色特點)
新授:
其實樂器音色,還遠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樂器音色也很有特色。如長笛、單簧管、三角鐵等等。下面我們請同學展示豐富的想象力,把我們今天復習到的和沒有復習,但你較熟悉,認為很有特色的'一些器樂音色運用到一首小曲子去,去為它配器,也來制作一段美妙的具有多種音色的音樂。
(一)學生唱《小星星》歌譜(屏示《小星星》歌譜)
(二)介紹制作軟件
1、音軌窗―― 一軌表示一個通道,可以選擇一種樂器音色,錄制一個聲道。
2、小節窗――通過它可以看到共有幾個小節,當前的小節,復制、刪除要或不要的小節。
3、樂譜窗――打開后可以邊聽邊看到你當前的旋律,并可以用筆修改。
(三)制作《小星星》
1、第一段:學生討論設計音樂情緒,音樂形象,選擇樂器。
音樂形象:在遙遠的星空里,小星星悠然自得地高高掛在天空。
音樂情緒:沉穩、抒情、優雅、莊嚴、神圣。
樂器音色:大提琴、管風琴、小提琴。
學生討論后兩位學生輸入旋律,如選擇樂器不當,也可聽一下通過對比得出較好的選擇,其它學生用“m”來哼唱旋律。(在caewal 界面上配器)
2、第二段:學生討論設計音樂情緒、音樂形象、選擇樂器。
音樂形象:小星星天真活潑地眨著眼晴,歡快地跳著舞。
音樂情緒:歡快、熱情、充滿活力地。
樂器音色:小號、鋼琴、打擊樂。
3、放學生錄制的兩段落旋律,討論是否符合設計的內容。
4、放老師作的《小星星》作比較。
小結
提問:在剛才整個制作過程中,你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學生討論,歸納)
1、不同的樂器音色可以表現不同情緒的樂曲,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
2、電腦音樂可以把樂隊的任務由一個人完成,讓你真正地參與到音樂中去。
二、老師總結
有了電腦音樂后,音樂將變得越來越容易參與,它不再是作曲家的專利,也不再是龐大的交響樂隊和專業錄音棚中的產物,它一下子走到我們的生活中,為我們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創作音樂的廣闊天地。今天由于我們音樂知識有限,配編了一首很短小的樂曲,其實電腦音樂可以做得更好。為了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公民,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學好文化、學好音樂,為將來輕輕松松作個音樂家打下基礎。
1、知識目標:能主動思考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作用,其樂于和參與電影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和特點。
2、能力培養:聆聽《悍牛與牧童》這首動畫音樂。能體驗、領會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音樂所傳達的情感信息。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電影音樂的熱愛。
了解電影音樂的主題思想,在樂曲中運用了人的聲音和樂器混合在一起的效果,讓學生體會其樂曲的風格特征。
樂曲的背景簡介、分析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短笛等。
講解法、討論法、分析法、欣賞法。
(一)播放動畫片《悍牛與牧童》的`音樂
1、音樂中聽到了什么聲音?(人聲、笛聲、牛叫、打擊樂器。)
2、根據對音樂的理解選配畫面。
3、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音樂所表現的是什么情景?
思考:(1)壯漢們馴服不了牛時,音樂是如何表現的。(音樂極不協合,旋律出現了半音關系。)
(2)牧童馴服了牛時,音樂又是如何變化的。(音樂平穩流暢,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音樂的表現選擇畫面,講解音樂表現的特點,讓學生真正體驗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4、為什么只有牧童馴服了牛,說明什么道理呢?
(1)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
(人與動物要溝通,人要發解動物,愛護動物,帶給我們最深的是人與動物、大自然間的和諧與質樸的關系。)
(2)實踐與創造
看幾段動畫片片斷,你覺得用什么音樂相配好?并作下列練習:
(3)課堂小結
通過欣賞,電影音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學習一些電影音樂,在以后的時間里再來探討。
音樂是民族性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文化,本課圍繞“非洲的靈感”這一單元,選擇了具有濃郁的非洲風俗的鼓樂為主要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感受,體驗非洲鼓樂的特點及其對相關文化的了解與接納,進而產生興趣,以此來擴大學生的欣賞視野。
一、幫助學生了解喜愛非洲鼓樂。
二、感受、體驗非洲鼓樂、并為歌曲配上鼓樂伴奏
《非洲鼓樂》是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中《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十四冊第二單元內容――《非洲的靈感》,整合重組拓展延伸成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一、感受、體驗非洲鼓樂節奏
二、運用非洲鼓樂節奏為歌曲伴奏
初一學生
多媒體教材、非洲康加鼓
1、師擊鼓、學生進教室
2、出示圖片
3、揭示課題、非洲鼓樂
情境導入
用直觀感性的設問,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與好奇心
1、圖中文鼓的特點?
2、感受鼓樂
3、師總結引出非洲鼓語
4、學生創設自己的鼓語
5、找出圖中的組成部分
6、引出鼓在非洲的又一象征
7、感受鼓樂
(1)聽鼓樂、拍節奏
(2)介紹有特點的非洲鼓樂節奏
學生對非洲鼓樂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突出本課的重點
對非洲鼓樂加深一層了解
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地提高,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加深了對非洲鼓樂節奏的了解
三、學生創編
1、復習歌曲《咿唷?嘞啦》
2、編配節奏型
四、課堂小結
在非洲鼓語中結束本課
學生對鼓樂的認識由理性上升為創編
使學生產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節課,我曾在市直中學的新課程展示課中上過。以下是本人的教學反思與聽課老師的課后的評價。
這堂課中,我突破以往舊的教學觀念緊緊圍繞課題,始終以“玩鼓”為主線,巧設問題,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只要每位老師,巧設教學環節,就會使學生從被動轉變為主動的學,學生就會喜歡上音樂課。
(1)課題新穎,課中讓學生學到鼓樂,感受到鼓樂,體會到異國的風俗人情。
(2)師生的互動性很好,音樂要素滲透的比較深入。
(3)教師很有感染力,學生的即興創作也很好。
本課內容為音樂七年級下冊一課時?!饵S河頌》、《走進新時代》是兩首中國的頌歌。
《黃河頌》,男高音獨唱,《黃河大合唱》的第二樂章,三段體結構。曲調由悠揚抒情發展為寬廣、激昂,熱情地歌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和祖國的悠久歷史,以及中華兒女的堅強性格。
《走進新時代》是一首現代作品曲調優美、深情,以領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頌了我們偉大的黨和人民。
1、所教學生為九江市修水縣大橋鎮中學初一年級學生,表現欲望較強,思維活躍,情感豐富。
2、多數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積極參與,課堂表現熱情很高,參與合作意識很強。
3、學生動手能力較強,且有豐富的想象力,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在老師的啟發下自制打擊樂器,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個別學生缺乏自信,在歌唱時不敢張口大聲歌唱,需要教師不斷鼓勵,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自信。
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了解頌歌這種音樂作品體裁,能簡敘頌歌體裁的概念,掌握頌歌題材的特點和頌歌的類型,并能夠通過聽賞辨別出頌歌的歌頌對象及演唱形式。
在聽賞作品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在演唱頌歌中獲得音樂的體驗,鼓勵學生在聽賞中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在聽賞頌歌之后,按小組進行合作與探究、知識搶答等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欣賞中去思考,在思考中解答問題,在解答問題中學到知識,接受教育。
重點:在聽賞中感受頌歌的特點和歌頌的對象。
難點:在美育的同時進行德育的感染和熏陶。
一、創設情境,感受音樂
(一)情景開課:背景播放《黃河頌》的音樂,學生進入教室。
(二)賞前談話:大家都知道,音樂是一種藝術,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由于藝術實踐的不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體裁和樣式。今天,我將給同學們介紹眾多音樂體裁中的一種聲樂體裁――頌歌。
(三)音樂小博士
頌歌是音樂作品的一種體裁。歌頌和贊美祖國、人民、英雄人物、壯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樂作品都屬于頌歌的范疇。
(四)過渡導入:現在我們來聽賞幾首頌歌,請同學們在聽賞的同時,注意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緒和歌頌對象。
1、《黃河頌》
聽賞:作品聽賞完后學生自由談。
小結:《黃河頌》是一首男高音獨唱歌曲,旋律由開頭的悠揚抒情發展為深沉、寬廣、激昂,熱情、自豪地歌頌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及中華兒女的堅強性格。
2、《走進新時代》
聽賞完全曲,讓學生一起說出答案。
小結:這是一首現代作品曲調優美、深情,以領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頌了我們偉大的黨和人民。
(五)知識小結:
頌歌的特點:節奏平穩,速度稍慢,旋律莊嚴、宏偉、親切、熱情。
頌歌的類型:
a、速度稍慢,旋律悠揚寬廣,具有莊嚴宏偉氣勢,如《黃河頌》。
教學內容:
1.唱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音樂故事:國歌的故事。
3.音樂欣賞:《繡紅旗》。
教學目標:
1.通過準確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體會國歌的情緒,理解國歌的來歷,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結合欣賞《繡紅旗》創編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唱歌
1.學生隨音樂《紅旗頌》走進教室。
2.師生談話:教師引導學生:看誰能唱出剛剛聽到樂曲開頭由小號演奏的曲調。
3.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啟發學生根據“國歌的故事”等資料,說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理解。
4.學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錄音、影視或教師范唱)。
(2)教師指揮學生隨錄音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注意啟發學生對演唱的效果進行評價。
(3)學生探究:歌曲速度、節奏、節拍、旋律等音樂表現要素的特點,并能運用音樂要素及表情術語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引導學生隨音響(錄音、影視、伴奏等)聽好前奏,準確地把握弱起起唱,唱準三連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譜和歌詞。
(5)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變本歌的速度、節拍(如2/4變3/4)與節奏(如變弱起為強起;改變三連音節奏),并與前面進行對比,體會音樂情緒及風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6)引導學生隨琴聲或錄音機唱樂譜(包括前奏)。邊唱邊劃拍子,并三連音節奏。
(7)反饋與評價:學生采用競賽的方式,看誰能很快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曲譜和歌詞準確地背唱下來,師生共同評價。
(二)欣賞
1.觀看歌劇《江姐》的錄像片段,聆聽女聲齊唱《繡紅旗》。
2.學生探討《繡紅旗》的演唱形式、表現的情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音樂的基本情緒等。
3.創編歌表演動作:學生可通過個人或分小組,根據各自對歌曲《繡紅旗》內容和情節的理解和想象,創編歌表演動作。設計符合故事情節、樂曲結構及音樂情緒的.表演形式,以表達江姐和獄中戰友繡紅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堅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實踐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他人和集體的伴奏作簡單的評價,并在群體中參與相互交流二度創造的感受,并提出改進的意見。
教學內容:
欣賞
1.管弦樂曲《紅旗頌》。
2.歌曲《紅旗飄飄》。
3.歌曲《國旗頌》。
教學目標:
1.感受器樂曲《紅旗頌》的音樂情緒及演奏的形式。能邊聆聽樂曲《紅旗頌》邊看油畫,邊結合歷史知識描述《開國大典》的盛況。
2.感受歌曲《紅旗飄飄》《國旗頌》的音樂情緒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紅旗飄飄》中一句或幾句曲調。能邊聆聽音樂,邊即興模仿中國健兒在奧運開幕式行進時的姿態。能描述自己面臨不同場合升國旗時的聯想與感受。
教學過程:
1.教師介紹《紅旗頌》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錄音。
2.學生聆聽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題。
3.教師引導學生從這段引子和主題中,聽出樂曲分別用了哪些樂器來演奏?其中聽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調?(《國歌》音調)
5.聆聽第三部分及尾聲。
6.學生邊聆聽樂曲邊觀看油畫《開國大典》,結合語文知識和歷史知識,各自暢談聽后的感受和對樂曲的理解。描述《開國大典》時的盛況。
7.學生對以上的見解進行評價,教師參與評價活動,說出自己的理解。
8.欣賞男聲獨唱歌曲《紅旗飄飄》。
9.學生自由討論《紅旗飄飄》的音樂情緒、演唱形式以及表達的主題思想。
10.學生隨錄音邊看歌譜邊隨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區有困難,教師可作移調處理。學生可暢談對這首歌曲的感受,并說出對其中哪個樂句的印象最深。(可能會有不同答案,教師都應予以鼓勵)
12.學生聆聽音樂,即興模仿中國健兒在奧運開幕式行進時的姿態。
13.欣賞歌曲《國旗頌》。引導學生討論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演唱形式,以及表達的主題思想。
14.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描述自己面臨不同場合升國旗時的聯想與感受.(參考課本的插圖:天安門國慶節升國旗的群眾集慶場面)。
(3)學習民族五聲調式
(4)完成實踐與創造第一題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1)學習運用富有彈性的聲音、熱烈的情緒演唱《軍民大生產》
(2)通過學唱《軍民大生產》以及聆聽《杵歌》,完成實踐與創造第一題
【教學難點】
準確地把握《軍民大生產》的力度、節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設疑、看視頻
提問:視頻中介紹了中國民歌中哪一種體裁類型?一般采用怎樣的演唱方式?
2、提問學生、解疑(略)――解決知識點:勞動號子
二、新課學習:學唱《軍民大生產》
1、回味經典
(1)設疑、欣賞視頻
提問:視頻中反映的是什么場景?
歌曲中有哪些旋律或歌詞會跟你留下印象?
提醒學生注意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
(2)提問學生、解疑(略)――解決知識點:
情緒:熱烈地 速度:中速 力度:有力的或f(強)
2、歌曲簡介
(1)展示圖片,介紹創作背景(教師口述)
皖南事變后,加緊了對陜甘寧邊區根據地的封鎖。為克服困難,1942年底,共產黨中央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密切了黨政軍民的關系,樹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
為了反映陜甘寧邊區軍民當時那種踴躍投入開荒生產的熱烈情景,1945年,張寒暉用隴東民歌《推炒面》的`曲調填詞改編成歌曲《邊區十唱》,又叫《解放區十唱》。這首歌原曲共十段歌詞,采用一領一和的方式,歌詞朗朗上口,氣氛熱烈,很快就成為隴東軍民大生產的勞動號子,并迅速傳到延安及各個根據地。
1964年,被選入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歌詞精簡為5段,并更名《軍民大生產》
(2)作者簡介
作曲家、戲劇家。河北定縣人。一生創作歌曲五十余首,他創作的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形象鮮明,語言生動。 其中《松花江上》、《去當兵》、《游擊樂》等歌曲,曾在解放區和全國廣泛流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3、旋律學唱
情況二:學生對歌曲已有初步印象――教師可先進行一次歌曲范唱,或直接進行旋律 教唱
(1)教師帶唱
【備學生】情況一:提醒學生注意第2、4、9小節的“”記號
情況二:歌曲中第6、7小節為節奏難點,應多花時間引導學生解決難點
(3)讓學生找出歌曲中出現的音符及結束音――解決知識點:分析歌曲調式
4、歌詞學唱
【備學生】歌曲中第6、7小結為節奏難點,可多花時間引導學生解決難點
(2)鼓勵學生嘗試多種演唱形式(可靈活)
第1段――師領、生齊第2段――生領、師齊 第3段――左領、右齊
第4段――右齊、左領或輪唱 第5段――齊
5、創編歌詞
【備學生】情況一:學生反應好――讓學生完全創編一段
情況二:學生反應欠佳――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
三、新課學習:欣賞《杵歌》
1、展示圖片,知識拓展――解決知識點:勞動號子的類型
2、設疑、欣賞音樂
(1)提問:視頻中的歌曲屬于哪種號子?
對比《軍民大生產》, 給你的感覺(情緒、速度、力度)有什么不 一樣?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不同?
這首歌曲的結束音是什么?是什么調式?
(2)提問學生、解疑(略)
四、拓展(可視教學進度、學生情況適時安排,作為第二課時的鋪墊)
1、設疑、欣賞視頻:視頻中的歌曲屬于哪種號子?
2、提問學生、解疑(略)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唱了《軍民大生產》,通過學唱感受了勞動節奏特點及歌曲的樂觀情緒
因此,老師總結出兩句話――音樂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
2、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難點:結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創編活動
(一)創設情境(設計思路:這里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導入,借助多媒體展示大海的畫面,隨著優美的音樂作背景,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創設意境。并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想像,使得教學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活動成為快樂的事情。)
(二)聆聽感悟:
1、初聽音樂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初步感受歌曲:
2、復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
教師用電子琴伴奏,學生隨琴聲哼唱并劃拍,體驗三拍子節拍特點,加深對歌曲的印象(以聽唱法代替視唱歌譜,降低學習難度):
3、學唱歌曲:隨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齊唱,領唱)使學生更加熟悉歌曲(整體把握歌曲的風格,節拍特點及歌曲的主題思想)
4、深入體驗歌曲:旋律、節奏(采用問答式)
(三)藝術處理
1、通過音樂與畫面的結合,了解影視音樂的特點,體會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梗概。
在感受與鑒賞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影視音樂的欣賞,了解音樂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參與音樂活動創編和表演,并能在活動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多媒體課件。
1、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了解了什么是影視音樂,感受了《辛德勒的名單》的意境,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影視音樂。
2、《眺望你的路途》主題音樂。
聆聽童聲合唱《眺望你的路途》,思考歌曲的主題內容。
學生聆聽,并思考回答,師總結:
從歌詞中我們感受到,孩子們的孤獨,其實,他們都是孤兒,他們的父母因為戰亂(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死,他們缺少家庭的溫暖,更忍受不了學校校長冷酷無情的管教方式,于是,孩子們在失落中渴望光明。后來,代課老師馬修教孩子們唱歌,唱的就是這首《眺望你的路途》,終于,冰冷已久的心被純凈的音樂感化,孩子們重拾童年樂趣,重塑繽紛的未來。此主題音樂多次在影片中出現,有高度概括劇情的作用。
唱唱《眺望你的.路途》主題音樂。
觀看《眺望你的路途》主題音樂影視片段,再次感受音樂。
3、《眺望你的路途》主題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考慮電影音樂的作用。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師總結:
突出主題電影音樂的作用(功能):
1、突出主題,體現影片的主題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繪作用,烘托畫面情緒和氣氛,加強視覺形象的情緒和節奏。
4、背景氣氛,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特定的基調和背景氣氛。
5、深化主題,推動劇情發展。
6、概括劇情。
7、結構統一作用。
1、學唱河北民歌《小放?!?。
2、欣賞京劇版本、任桂珍民歌版的《小放?!?。
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河北民歌《小放?!?。
1、八分休止符。
2、切分音的準確處理。
1、通過學唱這首歌曲,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問一答的對唱形式。
2、激發孩子對民歌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小放?!肥敲耖g歌舞劇《小放?!分械囊欢文信畬Τ?。劇中小姑娘問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難,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問題,才肯告訴她。于是二人就一問一答的對起歌來。這首河北民歌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二四拍,一段體,五聲徵調式,全曲由四個樂句構成。第一、第二樂句是一對上下句,第三、第四樂句是前兩句的變化重復(換頭合尾與同頭換尾)。音調明快流暢,歌舞的形式生動,活潑有趣,充分表現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開朗樂觀的性格。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節奏非常突出,使歌曲顯得詼諧、活潑。旋律的發展始終圍繞著主題素材展開,流暢、一氣呵成。很容易記憶,成為流傳很廣的一首河北民歌。
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課件、鋼琴、教鞭。
一、欣賞河北另一版本的《小放?!?。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河北民歌(1)請同學們聽聽它唱了什么內容?你可以從中挑選你印象最深刻的來說(趙州橋)?(2)歌詞有什么特點?(一問一答式)
二、趙州橋的介紹和傳說。
(1)同學們,歌中唱到的趙州橋你們聽說過嗎?有誰能把你所知道的和我們分享一下?讓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進一步的了解它?。úシ乓曨l)
(2)這么堅固的橋,到底是誰造的呢?真的是歌中所唱的魯班嗎?不是。其實是隋朝的李春所修,歌中提起的“魯班、圣人、張果老、柴王爺”都是傳說。都是為了突出趙州橋的偉大而神化了。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魯班造橋、神仙相試”的傳說吧?。ǚ乓曨l)
三、學唱歌曲《小放?!?。
剛才我們聽的是河北流傳最廣的民歌《小放?!?,他輕松活潑的曲調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唱“趙州橋”的這一段,最是經典,它已成為了河北省的招牌歌曲,就像我們江蘇民歌茉莉花一樣,家喻戶曉,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
1、初聽歌曲:說說它的演唱形式和節拍?(一問一答的對唱形式、二四拍)強弱規律
同學們的耳朵挺靈的,歌中大部分采用了獨唱的形式,最后也用到了齊唱,從聽覺上當你仔細聆聽時,你會發現有兩個小朋友在唱,第一段在問,第二段在答,我們再來聽聽看,你能分辨出來嗎?這個由二個人唱一問一答的形式就叫對唱。
2、出示歌譜:說說演唱順序。
聽一聽,說說歌曲的演唱順序?(第四樂句)
3、師帶學生認識歌譜上的音(誰認得快就來當小老師指譜)。
4、認識八分音符,切分節奏。
音已經認識了,如果我們再加上節奏就能唱出歌譜的旋律了。首先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個音樂符號“7”是什么?(八分休止符)他有什么作用?(休止半拍)這種前后都是八分音符,中間四分音符的節奏叫切分節奏,中間一個音唱強一些叫切分音,跟老師一起唱一唱歌譜,八分音符處我們打個響舌,聽?。◣煼冻?、生學)
5、跟琴兩小節模唱歌譜(請一名學生指譜)。
6、加進歌詞演唱。
(1)跟琴唱第一段歌詞第一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第二遍注意:強弱。
(2)下面聽老師把第二段的結尾唱一下,與第一段有何不同?(最后一句提高八度)標記一下,并跟師模唱最后一句歌譜及歌詞。
(3)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7、分角色演唱。
(1)跟琴師問,生答(模仿老師的聲音、輕快的.突出強弱)。
(2)跟原伴奏男生問、女生答、最后反復處齊。
四、欣賞京劇《小放?!?。
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歌曲《小放?!?,很早以前就被引用到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戲曲中。劇中小姑娘問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難,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問題,才肯告訴她。于是二人就一問一答的對起歌來。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這段載歌載舞的戲曲片段,請同學們來欣賞。欣賞時想一想:
(1)這個戲曲片段屬于我國的什么劇種?
(2)請你跟著劇中的唱腔唱一唱、做一做!男孩模仿牧童,女孩模仿小姑娘!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中國的民歌博大精深,表現方式豐富多彩,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相信民歌永遠會陪伴我們,因為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讓我們在《小放?!返母杪曋薪Y束今天的課吧!
《歌唱祖國》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歌詞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國》,唱出三拍子的韻律感。
3、通過學唱《彩色的中國》,欣賞《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國的大好河山,以此來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2、了解兩首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國》和《多情的土地》尋選自20xx年新版七年級音樂教材上冊第一單元?!恫噬闹袊繁磉_了對祖國山河與中華文化的熱愛。曲調生動流暢地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發展的關注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追求,讓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處處好”,祖國處處好。
《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歌曲通篇采用e小調,旋律抒情流暢、優美感人,情感真摯、耐人尋味。上下兩大段旋律相同,結構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語言化的旋律,演唱時如同對親人輕聲地訴說。第四句旋律連續上行,并采用三連音以增加急切與激動不舍、焦灼與真切思念的情緒。歌曲在b樂段開始發出深切的感嘆,感嘆助詞“啊”的兩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處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處理,給人以蕩氣回腸的感覺?!拔覔肀??”和“我捧起??”兩句更是耐人尋味、真摯動人,其旋律的流暢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結束句在鋼琴伴奏與人聲交替互補、漸行漸弱、漸行漸遠中結束。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播放兩首歌曲,讓學生聽一聽,他的旋律、歌詞主要表現了什么?是什么歌曲?
(1)我的中國心(2)在希望的田野上。
學生回答聽完后的感受。教師總結:主要表現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在祖國幸福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那么今天我們要去學習的是另外一首表現熱愛祖國的歌曲——《彩色的.中國》。
新課講授。
2、教師找學生朗讀歌詞,讓學生想象一下歌詞描繪的場景。
3、教師通過ppt來展示碧綠的平原、金黃的沙漠、長長的長江、彎彎的黃河、寶島臺灣,讓學生對歌詞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4、教師播放歌曲,讓學生聆聽欣賞,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
5、教師教唱歌曲。提醒學生注意:(1)休止符,后半拍出來。(2)向學生講解反復記號和跳躍記號。
6、學生自行演唱,提醒學生有感情的演唱。(視情況跟隨伴奏)。
當然,表現祖國美好,熱愛家鄉的歌曲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十分深情的歌曲?!恫噬闹袊繁容^歡快、愉悅,而這首《多情的土地》就比較抒情,優美感人,表現了對家鄉、對生育養育自己地方的無限眷戀和懷念之情。
7、教師簡介作者:
8、欣賞《多情的土地》。
五、延伸拓展。
現在,同學們都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下,我們當然應該感謝我們的祖國,感謝為今天美好生活作出貢獻的人。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當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最后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劉德華的《中國人》。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江蘇民歌《楊柳青》,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2、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楊柳青》,并嘗試用揚州方言來演唱;
3、通過欣賞女聲獨唱、合唱《楊柳葉子青》,加深學生對江蘇民歌的了解和認識。
4、講授揚州相關文化,使學生增加對民歌的認識,并喜愛民族文化。
二、學習活動及目標本節課分為三個板塊。
1、學生欣賞歌曲,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2、教師教唱歌曲。(歌曲中的'襯字,以及揚州的方言)。
3、女聲獨唱和女聲合唱的《楊柳葉子青》,感受、體驗合唱的魅力。
三、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你可知道爺爺的故鄉在哪里嗎?生:江蘇揚州。
(1)、詩句。
師:誰能說出一句與揚州有關的古詩?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師:好一個"煙花三月下揚州。
2)、風光師:你們誰去過揚州?介紹一下你所見到的揚州好嗎?
2、學習新歌:1)、感受歌曲。
鋼琴.錄音機.磁帶.三角鐵.小鈴鼓.
學會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夠用三角鐵.小鈴鼓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夠選擇適當的音樂為詩朗誦配樂,并勇敢地即興表演.
1、學重點:學唱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緒,能夠有感情的演唱.
2、學難點:節奏xxx0(xxxx)演唱與間奏的銜接要準確.
3、放《新世紀的新一代》的歌曲錄音,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熱烈,充滿活力的情緒,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4、學生討論:對剛剛聽到的歌曲進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歌曲的速度為什麼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來表現?歌曲演唱有神魔特點?等等.
5、第二邊播放歌曲錄音,結合討論的問題再次聆聽,進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緒.
6、學生聽錄音學唱《新世紀的新一代》,邊唱邊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輕聲哼唱.
7、請學生仔細觀察,找一找議一議談一談,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如:第一樂段四句節奏完全相同;歌詞與旋律結合緊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節第三拍處標有拍擊節奏的記號和“小過門”;第二樂段1---12小節的第一拍和13、14小節的一、三拍都標有“三角鐵”記號。讓學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樂段的節奏有神魔變化和特點,這些手段都是為表達歌曲意境情感服務的。
8、在老師的鋼琴伴奏下,進一步練唱歌曲,直至熟練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處擊拍節奏,在”三角鐵”處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將學生分成兩組,比一比那個組演唱的聲音洪亮,情緒飽滿,音高、節奏準確。
11、學生討論:這首歌曲還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獨唱、領唱等)。
12、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討論的意見,采用多種方法和演唱形式練唱,邊唱邊拍手打節奏.還可由學生自主設計其它方式進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參考:。
(1)在拍手處可以邊拍手邊喊“嗨、嗨”,烘托氣氛。
(2)可以根據歌詞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飽滿地和著音樂踏步。
(3)教師為本課教學準備一些渲染氣氛的道具:鑼、鼓、镲、彩綢等,便于學生邊歌邊舞.
14、學生轉入下一內容的學習---配樂詩朗誦.
(1)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上的詩歌,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學時代》、《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錄音,學生安靜地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
(3)教師再為學生播放幾首音樂,由學生自主選擇樂曲給詩歌配樂。
(4)教師宣布:小小詩歌朗誦會現在開始。
(5)學生自薦、自愿為老師和同學表演詩朗誦。
(6)教學評價:生生互評、師生共評。
課后記:
教師的范唱調動了學生學唱的積極性,用美聲唱法指導學生發聲,解決了高音視唱難的問題,獲得良好效果。打擊樂器的加入,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進一步鼓勵學生走上“舞臺”大膽表現自我。
第一單元(第2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吹豎笛。
2、欣賞《飛來的花掰》、《校園的早晨》。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豎笛獨奏一首樂曲,并學會與他人合奏。
2、認真聆聽兩首欣賞歌曲,比較兩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緒、意境等方面的異同。
教學過程:
1、教師手持豎笛向學生展示簡介豎笛知識。
2、教師親自為學生演奏一段輕松、活潑、有美、抒情的小樂曲,也可以播放豎笛演奏的錄像,激發學生對學習豎笛的興趣。
3、學習吹豎笛,從5、6、7、1四個音學起,先練習吹長音:5―――、6―――、7――-1―――反復練習。
4、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對著書上的曲譜,練習吹奏。
5、分組練習,教師指導,互相學習,切磋技藝。
6、清學生為大家吹奏小樂曲《回憶》,其他同學可以隨著旋律作指法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7、師生合作演奏《頌祖國》教師彈鋼琴,學生吹奏豎笛,培養學生的聽辯能力和合作意識。
8、欣賞〈〈飛來的花瓣〉〉。
(2)學生活動:與同學一起討論,互相啟發、提示,發表見解。
(3)播放錄音:《飛來的花瓣》(合唱),認真聆聽,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師引導:“你從這首歌里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
(5)學生活動:結合個人的生活經歷,談一談欣賞后的體會。
(6)師生互動:老師要結合自己的成長過程,向學生講一個自己當老師的故事、或自己老師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7)生活動:再次聽錄音,認真聆聽,進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緒、情感的對比變化。學生可輕聲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詞美、演唱形式美、風格美。
(8)生活動:展示才藝,為老師唱一首心中的歌,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熱愛與祝福。
(9)師生互動:老師為學生彈唱《校園的早晨》,請同學認真欣賞,然后將聽到的歌詞記寫在書上相應的樂譜下面。
課后記:本節課開始學習吹奏豎笛,各班都由部分學生接受較慢,教師還要多關心他們,幫助這些學生樹立信心,因此,可以增加一課時。
第二單元祖國頌。
教學內容:歌曲《歌唱祖國》。
教學目標:
學會歌曲《歌唱祖國》;感知音樂結構;掌握歌曲演唱風格,復習樂譜知識。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在課堂上學唱這首歌曲達到會背的目的。
難點:在學唱這首歌時,要有唱譜練習。的一,用首調唱名法,了解d大調的音位;
第二,掌握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從理論上理解時值關系,從感覺上體會節奏。
教學過程:
1、學生伴著歌曲的錄音走進教室,體驗歌曲的進行節奏和雄壯的風格。
2、教師通過語言引導學生學唱這首歌曲。(1-2遍)。
3、教師進行樂譜分析(如果學生音樂基礎好,可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分析),并做練習。
(1)調式、調性(d大調)和唱名;
(2)節拍及其特點(四二拍子、弱起小節、附點音符);
(3)典型節奏型;
(4)旋律進行特點;
(5)音樂結構,越短和樂句;
(6)詞曲關系。
4、教師引導學生唱歌譜,然后邊聽錄音(或跟琴)邊唱樂譜,直到唱熟(4)5、再聽一遍錄音,在課堂上討論歌曲的演唱風格,包括力度、速度、節拍、節奏,旋律線等。同時,說出這首歌曲的音樂結構——三段體,以及它們所造成的“陳述——對比——再現”的藝術效果。
6、按照討論出的音樂演唱風格,以自然、明亮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曲,并背唱。
今天我們再次學唱了《歌唱祖國》這首頌歌,進一步表達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學們的熱情很高,希望同學們能把這種熱情帶入學習等各方面中。
課后記:學生對此歌比較熟悉,能主動學唱,并能參與小組的集體齊唱。教師參與指揮,學生的演唱激情高漲,效果好。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祖國頌》、《祝福祖國》、《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祖國歌》。教學目標:
欣賞《祖國頌》、《祝福祖國》、《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祖國歌》,體驗出每一首歌曲在表達熱愛祖國、歌頌祖國情感時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聲樂演唱形式和演唱風格;體會不同的節拍、節奏與歌曲音樂的關系;認識旋律線;了解民間曲調和前輩的歌。
重點難點:
1.重點:辨別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風格、音樂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變化、旋律起伏的音高變化。
2.難點:
(1)本科音樂材料比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引導學生完成本課的各項任務:畫旋律線,填寫表格,制作小插圖。
教學過程:
1.教師用語言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欣賞4首頌祖國的歌曲,或復習各取《歌唱祖國》?!盁釔圩鎳俏覀兠恳粋€人的共同心聲,在這一課,我們能欣賞到不同的歌頌祖國的歌曲,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達了熱愛祖國的感情?!?/p>
2.請聽第一首歌《祖國頌》。簡單介紹作曲家劉熾、詞作曲家喬羽。
3.提問:
(1)在這首歌曲中我們體會什么樣的音樂形象?他們是如何表現的?啟發學生用恰當的音樂表情術語描繪各段音樂。
(歌頌的、輝煌燦爛的、歡躍的、抒情的、熱烈的、流暢的、氣勢宏偉的等等。感知歌曲割斷不同的力度、音色、節奏、旋律線等音樂表現要素,及其音樂表情的關系。)。
(2)在這首歌曲中我們聽到了什么演唱形式?
(3)在這首歌曲中我們聽到了幾個段落?個表現什么?啟發學生感知音樂結構,說出歌曲的音樂段落;簡單表述各不同段落音樂的對比與變化(包括節拍、速度、力度、調式、旋律線、音色等)。
第一段:四句,南高、女高、男聲、女聲領唱接合唱,表現朝陽普照大地的燦爛。
第二段:合唱“啊”為背景,男聲朗誦,表現祖國江山美如畫和人民的豪邁。
第三段:合唱,表現祖國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四段:分為三段詞。第1、2、3、段詞分別為女高音領唱接合唱;男、女。
高音領唱接合唱,以抒情性和敘述性表現對祖國建設所取得的成就。
的歌頌和贊美。
合唱,表現了對祖國的熱烈的贊頌和祖國的光輝前景。
4.再聽一遍《祖國頌》,同時要求學生畫出旋律線,并思考上述問題。
1、引導學生用飽滿有力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并知道這首歌的音樂體裁。
2、愿意并積極的參與歌曲的編創活動。
了解進行曲音樂節奏、結構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電子琴、錄音機、錄音帶。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對軍人的印象是什么?軍人都喜歡演唱什么樣的歌曲?
2、介紹進行曲。
4.完整聆聽歌曲錄音范唱(板書課題)。
(二)學唱體驗。
1、作曲家介紹。
這首歌曲臧云飛做的曲,他的作品還有《當兵的人》、《女兵》、《三百六十五個祝?!返?。
完整播放歌曲錄音聽后踴躍舉手發言適時提出表揚。
(慷慨激昂、飽滿、堅定有力、豪邁、積極向上)。
3、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第一段歌詞),同學們可以從節奏、旋律、演唱形式等方面來分析一下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并思考一下每部分所表現的情緒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后回答)。
4、學唱第一段歌詞(學生先說每段情緒再學唱)。
1)、前八小節:鏗鏘有力的節奏和簡潔明朗的旋律,表現解放軍戰士鑒定、勇敢、堅強性格。(注意句末的四分休止)。
2)、九——十六小節:先密后疏的節奏旋律,類似于說唱類的風格,唱起來令人想到戰士行軍途中說快板書的情景,給人以活潑樂觀豪邁的印象。(有彈性)。
3)、十七小節至結束(結尾):領唱加伴唱的形式、口令的聲音,使人聯想到火熱的軍營生活,感受到戰士們自豪的情感。(拍手學唱卡準節奏唱高音時用假聲)。
5、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
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6、學唱第二段歌詞。
同學們觀察比較第二段歌詞與第一段的詞譜搭配,比較異同直接跟琴演唱第二段歌詞。
7、結尾處的處理演唱。
分兩聲部領唱加伴唱的形式。
(三)、感情升華。
師:在學唱過程中,你們看到了解放軍具有()樣的雄心?()樣的胸懷?
生回答后。
師:讓我們體會著“鋼槍交個我,二話沒說為祖國”的雄心,“三山五岳任我走,四海為家苦為樂”的胸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提醒學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緒,飽滿有力的省鑒定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四)、拓展。
(五)、編創體驗。
1、以小組為單位,為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或者加入簡單的肢體舞蹈動作表演歌曲。
2、小組展示評價。
3、個人表現(在同學面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學習解放軍戰士什么樣的精神?(高度的樂觀主義精神)什么樣的品質?(熱愛祖國熱愛軍營生活的高貴品質)。
教學目標:
1、能用優美、連貫、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分析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典型節奏,體會并表現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2、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欣賞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夠自信地、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重點:
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難點:
歌曲二聲部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播放關于大海的圖片,創設情境。
2、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播放一段音樂,大家一起來聽下,這是什么聲音呢?(播放海浪的音樂)。
3、學生回答。
師:是的,這是海浪的聲音。有哪位同學見到過真正的大海?有沒有親自到海邊玩過?你來描述一下你見到的大海。(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對大海的印象或到海邊游玩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水天相接、煙波浩渺、一碧萬頃;表現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海不揚波、碧海青天;表現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氣吞山河、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4、剛才同學們都講得很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二、欣賞《大海啊,故鄉》。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學唱歌曲。
1、聆聽音樂,根據歌曲的音樂情緒,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什么特點。
2、討論后小結:
第一段樸實、優美、回憶自己在海邊生活經歷。
第二段音區提高,充滿激情,是情感的抒發,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3、學生哼唱簡譜,如視唱有困難可用lu模唱。
4、跟琴用“嗚”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
5、解決難點:
(1)3/4121·76|533-|注意切分節奏的唱法。教師反復范唱,指導學生演唱。
(2)3/46541165|5--|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準確清晰?!?--”的時值要唱足。
6、跟琴輕聲唱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樸素無華,富有敘事性;后兩個樂句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公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切思念的感情。)。
7、邊劃拍邊唱全曲。
8、完整演唱歌曲。
五、英文學唱。
1、請個別學生朗誦英語糾正個別字詞。
2、齊讀英語。
3、填入英文演唱全曲。
六、學唱二聲部。
1、播放合唱《大海啊,故鄉》。
師:同學們,這種演唱形式是什么呢?
生:合唱。
師:這是合唱的形式,中間還伴有領唱,今天老師也給這首歌配了二聲部,我們一起來學習。
2、學唱二聲部,跟琴練唱簡譜。
3、模唱二聲部旋律。
4、填入歌詞唱二聲部。
5、分聲部,雙聲部練習歌曲。
6、完整練唱歌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歌舞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2、了解不同類型的演唱形式。
3、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熱情的情緒演唱《愛我中華》。4、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理解“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5、通過學唱《愛我中華》,欣賞《走向復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認識到民族的團結是國家昌盛的前提,激發學生奮發向睥精神風貌。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歌曲來提升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2、《愛我中華》音域跨度大,準確把握大跳時的音準,以及演唱時的精神氣氛。
三、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是一首優秀的創作歌曲,是90年代初喬羽和徐沛東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這首歌曲同學們都比較熟悉,歌曲為二段體結構,采用廣西壯族民間音調并進行了發展。前12個小節為第一樂段,后11個小節為第二樂段。第一樂段節奏明快、旋律清新流暢;第二段具有強烈的號召性和使命感,情緒激昂,充滿活力,表現了中華兒女愛中華的深厚感情。但第二部分音域跨度較大,速度快,學生很不容易掌握音準,可放慢速度,對比、模仿來解決?!蹲呦驈团d》是一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的歌曲。該歌曲的曲作者為印青;詞作者為李維福。
1、導入。
(學生回答,教師通過ppt總結有哪些民族?)這五十六個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區環境等的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因此我們要團結起來,我們是兄弟姐妹,我們是一家人,我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千言萬語匯聚在一首歌曲里,今天,就讓我們去學習這首《愛我中華》。
2、教師播放《愛我中華》視頻片段,讓學生在后面跟唱一下。
3、教師介紹歌曲作者詞作者:喬羽(1927.11.16—)山東濟寧人。中共黨員。1946年初入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學習,開始在報刊發表詩歌和小說,還寫過秧歌劇。1948年畢業于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藝術學院。1948年華北聯大與北方大學合并為華北大學,調入華大三部創作室,開始專業創作。20xx年4月9日,擔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名譽院長。是中國音樂創作界不折不扣的詞壇泰斗。著名歌曲歌詞:《我的祖國》、、、《讓我們蕩起雙槳》、《難忘今宵》、《夕陽紅》等。
曲作者:徐沛東(1954~),著名詞曲作者,是大陸流行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1970年考入福州軍區歌舞團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杜鳴心教授。1979年畢業,同年回福州軍區歌舞團任作曲及指揮。1985年調入中國歌劇舞劇院任作曲、指揮。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室主任、副院長等職。國家一級作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他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包括美聲、民族、通俗歌曲及文藝晚會主題曲近千首,出版了100多盤個人作品專輯。包括《雍正王朝》主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亞洲雄風》、《辣妹子》、《愛我中華》等。
《愛我中華》是一首優秀的創作歌曲,是90年代初喬羽和徐沛東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作曲家在創作時考慮到民運會是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一次盛會,既然是在廣西舉辦,最好要有廣西風格,但也不能全是廣西風格。所以在音調上盡可能像廣西的而又不全是廣西的,曲調上推陳出新。比如,“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襯詞“咳羅咳羅咳羅咳”則具有一種明顯的云南風格,整首歌曲發展顯得很大氣。
樸實的語言,簡潔的音調,深刻地反映出我國各民族的`親密團結和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極大地激發了我國各民族人民的愛國熱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盛傳。
《愛我中華》這首歌先后由韋唯和宋祖英演唱,傳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成為一首歌頌民族團結、少數民族聚會的必唱曲目。
4、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學唱。音樂大部分學生很熟悉,基本會唱,因此教師只對個別音域跨度比較大的地方做一個提醒和教唱。
那么這首歌告訴了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團結起來,熱愛自己的國家。而接下來的一首歌就是告訴我們怎么樣去振興我們的國家,讓我們中國走向富強。它就是———《走向復興》。
5教師簡介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
《走向復興》是一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獻禮的歌曲。被選入新中國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成為將演出推向高潮的壓軸曲目。在舉世矚目的慶祝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中,歌曲《走向復興》也成為聯合軍樂團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學生2500人組成的群眾游行合唱方陣對其進行了完整演唱。
6、教師播放《走向復興》mv,讓學生通過聆聽和欣賞,感受其進行曲式的風格,充滿自豪、剛勁、威武雄壯的感情和氣勢。
四、延伸拓展。
總結這一單元學唱和欣賞過的歌曲,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的演唱形式,并通過舉例讓學生加深印象。
教學目標:
欣賞短頸烏德等作品,運用對比欣賞的方法,進一步了解、體會不同地區和國家音樂的風格特點,以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
通過欣賞、講解,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激發、培養學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態度。
教學重點:
了解土耳其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短頸烏德的有關內容及樂曲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短頸烏德和對土耳其音樂發展的介紹,使學生易于把握音樂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欣賞。
欣賞土耳其音樂,判斷有哪些類型的'樂器及思考旋律與節奏是多重復還是多變化的?
欣賞《短頸烏德》請學生思考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及音樂特點。
二、樂器學習。
觀看《短頸烏德》視頻,讓學生了解烏德琴。
三、介紹土耳其音樂。
合理掌握各環節的時間,重點講解烏德琴特點及土耳其音樂的風格特點。
通過視頻欣賞《短頸烏德》直接激發學習興趣。
四、深化。
結合聽音樂思考問題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欣賞注意力,引導其學習通過音樂要素來賞析作品。
每部作品的欣賞環節均采用聆聽音頻或欣賞視頻并出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更好的理解作品。
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蝴蝶》。
(一)知識目標。
1、歸納《蝴蝶》的音樂特色。
2、了解對比樂段在音樂表演中的作用。
(二)技能目標。
1、合作創編表演。
2、動手制作蝴蝶。
(三)情感目標。
體驗人與自然的情感交流,體驗同學之間友誼合作的快樂。
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有興趣,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探究性地積極參與藝術活動。
多媒體課件、圖片、鋼琴等。
(一)組織上課。
師生互相問好。
(二)欣賞歌曲。
音樂是美好的,他能愉悅我們的身心,帶給我們快樂。今天老師要送給同學們一首美麗的樂曲,希望同學們天天快樂。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入歌曲的世界吧。(播放《蝴蝶》)。
(三)新課學習。
教師帶領學生欣賞各種蝴蝶的照片。
師:蝴蝶美不美呀?誰愿意在這優美的歌曲聲中回答老師的問題呢?你們有誰知道這首樂曲時什么樂器演奏的'呢?(學生回答問題)。
師:這首曲子是表現了怎樣的蝴蝶形象呢?
(學生討論)。
師: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一些有關《蝴蝶》和作曲者的有關故事呢?
請你們輕輕跟著琴哼唱。
(四)教師小結。
好了,孩子們。讓我們這一只只可愛的蝴蝶隨著優美的音樂,飛出教室,飛進自然中吧。
欣賞《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阿爾卑斯牧場》、《豐收之歌》、《瑪萊卡萊》、《弗拉門戈舞曲》、《瑪組卡》、《霍拉舞曲》、《蘇格蘭風笛》。
通過欣賞烏克蘭民歌《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瑞士民歌《阿爾卑斯牧場》、丹麥民歌《豐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瑪萊卡萊》、與西班牙《弗拉門戈舞曲》以及蘇格蘭風笛曲,體味歐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意蘊與不同的風土人情,培養青少年對不同文化尊重和熱愛的品格。
1、通過復習演唱上一節課《鄉村花園》,吧學生帶回歐洲音樂的氛圍中來,從主動演唱到主動聆聽,進入到較深層次的感受音樂。
2、聽賞歌曲《德涅泊爾河掀起了怒濤》。
3、《阿爾卑斯牧場》。
(1)用提問與講解了解瑞士民族音樂以及阿爾卑斯風土人情。
(2)分析《阿爾卑斯牧場》的調式、調性、基本結構。
(3)采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講述這首民歌的基本情緒。
4、《瑪萊卡萊》。
(1)欣賞當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演唱的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帶(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樂會錄像帶或錄音帶),讓同學們談談聽后感。
(2)講述介紹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風景的小資料(圖片)。
(3)分析這首歌曲的旋律變化與歌詞情緒變化的內在聯系。
(4)結合欣賞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嘆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門歌舞。
(1)欣賞一般弗拉門戈舞曲后觀賞舞蹈圖片(或教學幻燈片)。
(2)講述弗拉門戈音樂舞蹈的幾種類型。
6、媽祖卡。
(1)欣賞肖邦的鋼琴曲——瑪祖卡。
(2)介紹著民音樂家波蘭“鋼琴詩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紹瑪祖卡舞曲的音樂特點及舞蹈特征。
7、霍拉舞曲。
(1)聆聽霍拉舞曲的教學錄音帶。
(2)介紹羅馬尼亞民間舞——霍拉,以及羅馬尼亞民間音樂。
8、有關資料。
(1)《瑪祖卡》。
瑪祖卡是波蘭的兩種民間舞的瑪祖卡和用瑪祖爾(波蘭中部馬佐夫舍地區的一種流利、活潑、歡快、熱烈奔放的男女雙人舞曲)體裁寫的音樂作品流傳到法國后的統稱,18世紀逐漸流行于歐洲各國。各國的宮廷舞蹈編導們根據波蘭瑪祖卡舞整理加工為舞會舞蹈和舞臺形式,其音樂節拍為3/4,一重拍落在第1拍或第2拍為其特點,舞蹈以滑步、腳跟碰擊,男舞者單腿脆地,女舞者繞行和以雙人旋轉等為主。著名舞劇《萊蒙達》、《天鵝湖》,歌劇《億萬蘇薩寧》中都有瑪祖卡。著名作曲家肖邦曾以此音樂體裁寫成多部傳世名作。
(2)《霍拉舞曲》。
霍拉是一種羅馬尼亞民間舞蹈,跳霍拉舞是羅馬尼亞人在婚禮或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一種大眾化娛樂形式,音樂節奏明快,旋律優美,表現了巴爾干地區人民的開朗、歡樂、熱愛自由的性格特征。
舞曲由青年男女搭肩成行開始,招著女子參加進來,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人。大家聯成一個圓圈,向前一步,退后一步,相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復進行,是圓圈逐漸逆時針旋轉;間或向中心聚攏,然后散開還原隊形,參加者可達數百人;往往可持續舞蹈數小時,直到盡興。
(3)《蘇格蘭風笛》。
風笛是一種古老的簧管樂器,至少已由三千年的歷史。相傳有羅馬人從亞洲傳入歐洲,從16世紀起,蘇格蘭人便將風笛與其它樂器和用,在多種場合表演。
第六單元銀屏之歌。
這個單元中的內容限定在中外影視音樂上。既有影視主題歌、插曲,也有器樂音樂。從選材的角度看,有較大的難度。這不僅是因為可供選擇的材料比較豐富、多樣,人們的喜好程度與掌握材料的范圍也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著對這部分內容的認識。我們力求從音樂與影視這兩種姊妹藝術的結合點出發,將音樂與影視不同的結合方式呈現給學生,同時也力求突出音樂自身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影響力。比如,我們選取了根據我國四大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主題歌,有助于學生在了解劇情的基礎上對電視音樂的價值體現有一個初步印象,使學生獲得立體的藝術享受?!段倚囊琅f》、《辛德勒的名單》主題音樂、《臥虎藏龍》等是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音樂,其中的音樂由大提琴家馬友友、小提琴家帕爾曼演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由于影視音樂的特殊性,它的畫面被美術編輯作為整體設計的一部分移植了進來,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本單元可以安排為2~3課時。第一課時可安排“唱歌”,第二課時為“欣賞”和一些參與性音樂活動,第三課時可安排欣賞和情景劇表演等。在教學中應結合音樂體驗引導學生總結影視音樂的`不同類別(如主題歌、插曲、情節音樂、背景音樂等),并能夠理解影視音樂的作用。
第六單元第一課。
1.學唱歌曲《送別》。
2.欣賞根據四大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枉凝眉》。
教學目標:
1.背唱歌曲《送別》,并能夠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2.通過討論能夠對《敢問路在何方》《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夠體會每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及其在電視連續劇中的作用。
3.了解影視音樂的不同類別。
教學過程:
(一)唱歌。
2.教師簡要介紹影視音樂的幾種類型。(主題歌、插曲、情節音樂、背景音樂、片頭曲、片尾曲等)。
3.請學生唱唱他們所熟悉的影視歌曲(人數可根據時間靈活掌握)。
4.教師:同學們,讓我們聽一聽下面這首歌曲,聽完后說說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是怎樣的。
5.播放《送別》錄音之后,回答問題。然后參看教科書上的有關文字提示。
6.請同學們學唱這首歌。
7.用分小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檢查學習效果。
8.請同學們討論歌曲的結構特點。
9.全班完整地演唱這首歌。
10.比一比,誰先會背唱。
(二)欣賞。
1.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嗎?
2.請學生討論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給他們留下過深刻印象。
3.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根據四大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中的音樂嗎?
4.教師先分別播放《敢問路在何方》《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約20秒時間),引起學生興趣。
5.教師:我們接下去要分別仔細聽賞這四首主題歌。
6.分別播放。期間要求學生按教科書要求完成討論及練習。
《敢問路在何方》的音樂情緒豪邁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它塑造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經的英雄形象。教師也可引導學生說說《西游記》中四人的不同個性。節奏練習要做到準確、整齊,應提醒學生從譜例上找出類似的節奏。
《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音樂風格是寬廣抒情的,同時具有雄渾、古樸、蒼勁、慨嘆等情緒。書中的練習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處理,風格多樣,只要能夠發揮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就達到了目的。如果學生有什么疑問,教師(或請學生)可以向他們介紹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好漢歌》《枉凝眉》后有一個練習,即討論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中《好漢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漢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為代表的“紅樓人物”形象,二者區別很大,音樂上有明確體現。
聽完四首主題歌后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主題歌的作用或意義等問題。提示學生關注影視中的主題歌等音樂。
第六單元第二課。
教學內容:
1.欣賞《我心依舊》、《啦呀啦》、《辛德勒名單》主題音樂、《臥虎藏龍》音樂。
2.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一個真實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復習歌曲《送別》。
2.組織和引導學生根據上節課學習的體會,簡單討論如何欣賞影視音樂。
3.讓學生閱讀《我心依舊》《啦呀啦》《辛德勒名單》主題音樂、《臥虎藏龍》音樂后面的文字材料,然后提問檢查學生掌握的程度。
4.讓學生提出欣賞的順序。教師依照大多數意見逐一播放并講解。
5.《我心依舊》的轉調知識點不要求學生死記概念,只要學生能夠聽出音樂色彩上的變化即可?!缎恋吕彰麊巍分黝}音樂的主奏樂器是小提琴,它表達的是一種發自肺腑的追思;《臥虎藏龍》音樂的主奏樂器是大提琴,它表現的是一種灑脫、清虛的情緒和意境。
6.注意讓學生對這幾首器樂主題音樂的作用加以評述。
7.聽《一個真實的故事》錄音或觀看電影片段。
8.分小組討論這首歌所表現的女大學生為拯救丹頂鶴獻出年輕生命的事跡。
9.各小組討論音樂情景劇的設計方案。
10.試試用抽簽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決定各組演出順序。在教師的幫助下依次演出。
11.請同學們對各組的演出作出評價。
12.請同學們課后寫一篇關于影視音樂感想的小論文,作為對本單元內容的總結。
本課以聆聽聲樂作品為中心的欣賞課,教學內容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欣賞曲。精選了《回聲》、《閑聊波爾卡》、《跳蚤之歌》、《春雨》、《清晨,我們踏上小道》、《游擊隊歌》、《祖國,慈祥的母親》等八首精美的聲樂作品。
第二部分是知識點,人聲的分類,通過教師的板書讓學生掌握;聲樂的演唱形式通過欣賞以上八首聲樂作品,通過探究、聽辨等教學活動來完成。第三個知識點是作曲家賀綠丁的簡介,讓學生閱讀掌握。
第三部分感受與判斷實踐活動,為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的`評價活動。
2、能辨別獨唱、齊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能專注地聽賞音
樂,并運用各種形式(如面部表情、身體律動等),能對所聽的音樂作出反應,并從中體驗到欣賞聲樂作品的愉快。
:欣賞課,
二課時。
引導學生通過聽賞聲樂作品,感受各種不同體裁與形式的聲樂作品所表現的情緒、意境,品味人聲之美妙,進而激發學生探索人聲分類和常見聲樂演唱形式的興趣。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三)與學生一起探討人聲的分類。
根據人聲的特點和音域,可以分為:
童聲
女聲:可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聲:可分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四)通過欣賞聲樂作品,讓學生小組討論各種聲樂的演唱形式。
1、聽賞《回聲》和《閑聊波爾卡》。
(1)屏幕顯示歌曲的文字資料,學生快速閱讀。
(2)欣賞歌曲,學生欣賞后小組討論合唱的特點,請小組同學發言。
(3)教師小結:合唱是多聲部歌曲演唱形式之一。各聲部少則數人多則數十人,演唱同一首歌。包括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又分為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聲合唱、童聲合唱等。合唱音響豐厚,音色多樣,表現力豐富。
2、聽賞《跳蚤之歌》和《春雨》、《當兵的人》歌曲片段。
(1)屏幕顯示歌曲的文字資料,學生快速閱讀。
(2)欣賞歌曲,學生欣賞后,小組討論演唱的特點(可從音色上討論),請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得出結論:女高音音色柔美、明亮、清麗,男中音厚實、洪亮、豪放,男高音優美、高亢、明亮。
3、聽賞女聲二重唱《清晨,我們踏上小道》和男聲四重唱《游擊隊歌》。
(1)屏幕顯示歌曲的文字資料,學生快速閱讀,尤其了解作曲家賀綠丁的生平。
(2)欣賞歌曲的片段,欣賞后,小組討論重唱的特點,請學生發言。
(3)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補充:重唱是多聲部歌曲演唱形式之一,一般由一人擔任一個聲部,同時演唱不同的旋律,重唱可分為男聲重唱、女聲重唱、混聲重唱、童聲重唱等。
4、教師舉例說明其他的聲樂演唱形式的特點:輪唱、對唱、領唱、表演唱、齊唱。
(五)以小組為單位,聽錄音,說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2、《洪湖水,浪打浪》( )
3、《我的祖國》( )
(六)分小組,組織學生把《同一首歌》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進行表現。
(七)小結本課。
教后記:教材所選欣賞曲目非常好,既有代表性,又符合中學生的欣賞水平,學生欣賞時的興致比較高,不象以前的教材,選的歌曲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1、體驗、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了解音樂風格。
3、學會附點、前十六、后十六等節奏型。
一、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滿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鮮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維吾爾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
2、你們能舉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頌祖國的歌曲嗎?(我的中國心、中國人等)。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起來學習一首新歌《愛我中華》。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2、作品簡介:是90年代初著名詞作家喬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東,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這首歌先后由韋唯和宋祖英演唱,傳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已經超越了會歌,成為一首歌頌民族團結、少數民族聚會的必唱曲目。這首歌可以是獨唱,也非常適合領唱加合唱或齊唱。詞作者簡介:
【喬羽】我國著名的老一代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山東濟寧人。喬羽在電影、電視、歌劇、歌曲等領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劇劇本《花開滿山頭》、《果園姐妹》,電影文學劇本《紅孩子》(合作)、《劉三姐》,話劇劇本《楊開慧》(合作)等。歌詞作品有《我的祖國》、《祖國頌》、《讓我們蕩起雙漿》、《思念》、《難忘今宵》和《愛我中華》等。
曲作者簡介:
【徐沛東】1954年生,遼寧大連人。我國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熱戀的故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亞洲雄風》、《愛我中華》等;電視連續劇音樂《籬笆》、《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徐沛東是大陸流行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風”的代表作家,為大陸流行音樂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教師對歌曲的樂段結構進行分析:歌曲是兩段體曲式,采用廣西壯族民間音調并進行了發展。第一樂段的主題是1313530︱51253—︱,熱烈活躍富有舞蹈性,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礎。第一樂句4小節由音樂主題發展而成。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第三樂句是由襯詞構成補充句。中間的襯詞鮮明的表現了少數民族的語言特點。歡快活潑,興高采烈的情緒唱出主題——愛我中華。第二樂段3.1210︱2217675.曲調高昂。表現人們以實際行動建設自己國家的決心。第二樂句表現內容和歌詞擴充了3小節。最后一小節精練堅定,使全曲以肯定語氣結束,表現出愛我中華的決心不動搖。
4、跟老師或伴奏音樂學唱歌曲,強調用歡快跳躍、富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
5、節奏練習2/4。
①×××︱×××︱××××︱×0‖。
②×××︱×××︱×.×︱×0‖。
③×××︱×××︱××××︱×0‖。
④×××︱×××︱××××︱×0‖。
6、播放伴奏音樂,學生歌唱《愛我中華》。
總結這節課學到的內容。我們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的發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我們更應該團結起來。大到我們的國家,小到我們的班級體,我們都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63249.html